小学语文骨干教师专题讲座《文本解读》
小学语文关于阅读教学专题讲座

小学语文关于阅读教学专题讲座四语组郝雅这节课我们来探讨阅读教学。
我们给整个专题起了一个名字──“在阅读中学会阅读”。
为什么起这样一个名字?大家知道,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阅读才能学会阅读,否则我们的教学是起不到实际的效果的,所以在阅读中学会阅读是我们的一个主线。
也希望各位老师,通过学习,自己能够感受到怎样在自己的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
在开始这个专题以前,我在网上发了一个问题调查,一共是10个问题,分为两组。
我们先来看第一组问题,共有四个题目:一、你认为当前小学阅读教学存在的最大的问题是什么?二、你认为小学生在阅读中的最大困难是什么?三、你对自己阅读教学最不满意的是什么?四、你想了解阅读教学哪些方面的知识或信息?这四道问题,是对于阅读教学的认识;第二组问题,有这样六个题目:一、应该如何定位不同体裁课文的阅读目标?二、你是怎样看待多元解读的?三、能举出尊重学生个性体验的案例吗?四、你认为小学生应该具备哪些阅读能力?五、你能举出小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阅读教学的案例吗?六、阅读兴趣是如何培养起来的?通过对这两组的问题的反馈,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一线的老师对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并没有进行本质上的思考。
下面,看几位网友的回复。
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最大问题是阅读量太少,学生的语言积累太少。
积累的太少的原因是把课文看作文学分析的例子,因而内容分析语言分析剥夺了学生读书的时间,课外运用大量的书面习题剥夺了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学生读书少,背诵少。
这位网友还说,背诵是语言积累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第二,他说我们把阅读教学繁琐化了,教师觉得越来越难教,而学生却胸无点墨。
这位网友是叫“老而学”,他说阅读教学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弄清阅读的本质,也没有弄清阅读教学的规律。
这两位回复的都是关于教学问题的,对于这些问题,我也通过教研调查了一些老师,很多老师对我提出来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回避,括号里写着略。
以此我们可以看出很多老师对一些细节性的问题,包括学生个性体验的这种案例,自己在实际的教学中并没有得到解决。
基于团队的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以岳阳楼区小学语文骨干教师研修班为例

培训 内容的先进性 。 眼高” “ 方能“ 手高” 作 为小 。
培训内容的针对性。我们将 培训定位 为培养学 学语 文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 ,我们希望学员们能接
科 骨 干 教 师 。首 先 , 学科 骨 干教 师 的 课 堂教 学 要 过 得 触 最 前 沿 最 先 进 的 内 容 。我 们组 织 全 体学 员 观摩 窦
知灼见 。
4培 训 管理 .
在 组织第二届研修 班时 ,我们聘请第一届研 修
班结业 的优秀学员 , 组建了“ 导师 团” 。第二届研修班
6个小组 , 每个小组 2位导师。 师们非常负责 , 导 不仅
训 股和教研 室共同组 织。笔者担任 班主任及指导教
学员 的学习评 价等 。
培训 内容 的科学性 。一线教师虽有丰 富的教学 课, 更需要理论 的支撑 。鉴 于这种情 况 , 在研修过程
师, 负责研 修方案 的制 定 、 研修活 动的策 划和实施 、 经验 与教育素 材 ,但往往缺 乏理论 素养 ,尤其是评
每一届研修班 , 我们都组织 了读 书报告会 。第二
的“ 者” 这 一 次 的“ 说 , 少语 者 ” 是下 一 次 的“ 就 多语 届研修 班 , 我们还开展 了一次“ 换书赠 书” 活动 , 即学
小学语文骨干教师专题讲座《整体构建,用好统编教材》

目1
进入中段教学
2
整体观照教材
录
3
教学(教研)建议
三三四四看统编
三三四四
三个特点 1.隔与融:双线统一 2.此与彼:读写呼应 3.远与近:年级变化
四个原则 1.回到文本 2.回到常识 3.回到学生 4.回到目标
——市教研员 罗良建
对三年级教学工作的强调:
1.重视积累,以传统文化为主线,国学经典、名言警句、古诗词要 求熟读成诵,书面检测只检查会写的字。 2.关于写字,三年级注重单字词语书写指导,四年级注重写好句子 段落。重视并尽早进行钢笔字书写。 3.关于习作,兴趣第一,强调活动化、生活化,由写清楚到写具体, 多开展随文小练笔,小步走,记实文、想象文、实用文都要练习。 3.关于课外阅读,纳入课程体系,从读课文到读整本书,从课文范 例到云阅读,突出“能力体系”。开展共读与整本书阅读教学课。
整体构建 用好统编教材
Xxx学校 xxx
目1
进入中段教学
2
整体观照教材
录
3
教学(教研)建议
容易拉开差距
学习容量加大
特殊的 三年级
…
学习难度加深
进入四年级,
你紧张了吗?
三年级下期语文期末质量监测情况反馈
共收到181分答卷; 平均分最高的班级97.8,最低 74.6分; 最大的问题是课内和课外阅 … 读
有准备的教研 有参与的教研 有成效的教研
全域(板块、知能) 覆盖
拓展综合性学习
统编版教材
经典选文
突出策略习得
阅读表达并重
双线均衡编组
双线结构 阅读策略
话语系统——重要概念
宽泛的人文主题 螺旋上升的语文要素(阅读的方法、表达的方法、阅读的能力、表 达的能力以及语文学习的习惯等)
倾听文本心跳声——基于名师备课经验的文本解读研究

以姚 斯 和伊 瑟 尔 为代 表 的接 受 主 义文 学 批
心 昱 I
一 专 题. 索 . 一语 文教 学 改革观 认 为 , 者 在 阅 读 中 不 是 被 动 感 知 , 是 充 。 一 . . 探 . 评 读 而
分 调 动 自己 的 能 动 性 , 挥 想 象 力≯ 直 觉 力 、 验 发 、 ; 体 _ 力 和 感 悟 力 , 作 品 中 领 悟 出 非 凡 而 独 到 的 意 义 从 来 。接 受美 学 理论 还认 为 。 经过 读 者 阅读 的文 未 本只 能是 “ 一 文 本 ”经 过读 者 阅读 后 的作 品才 第 ,
肩 负起 “ 领 者 ” 担 子 。 领 学 生 在 语 言 文 字 引 的 带 中徜 徉 。
留意 名师 们 的备 课经 验 , 者发 现 他们 对 于 笔 文本 的解 读研 究 都有 自己独到 的见 解 。同时 , 许 多 重要 的经验 又 都是相 通 的 。
一
间 跳 跃 着 的 人 。” 文 本 的 解 读 。 对 自然 要 求 读 者 也 敞开 自己的心 灵 , 心去 倾 听 , 心 去 体验 , 真 用 用 在 诚 的 倾 听 中 与 作 者 、 品 中 的 人 物 进 行 “ 话 ”, 作 对 在 体 验 中获 得 精 神 的 丰 富 和 升 华 。 作 为 “ 话 中 的首 席 ”语 文 教 师担 负着 引 领 对 。 学 生走 进 文本 、 进 作 家 内心 的重 任 。 因此 , 走 语
- -
2024年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范文(精选9篇)

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范文(精选9篇)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1八月的银川,天蓝蓝,树绿绿,人攘攘,我们相聚在宁大接受“自治区骨干教师培训”。
此次培训历经半个月,负责培训的专家来自全国各地,他们各有自己培训的专题。
在培训课上,专家的讲座各有风格,我们敬请的徜徉在浓浓学习、交流、研讨氛围之中。
尤其听了吴刚平专家讲授的《课程教学改革的知识观基础》中着重指出“现在有些教学是无效的,是没有意义的,是增加学生学业负担为代价——学生在校学习以记忆为手段、为目的,一切为了考核。
学生学会了,但不会学。
”他精准的分析出学生的“负荷”在于有些老师把该记让学生记,把不该记的也让学生记。
他强调“事实性知识”理当让学生记,但一些“方法性知识”和“价值性知识”没有必要让学生死记硬背。
这两种知识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理解、掌握一定适合自己的方法就能消化掉。
比如“价值性知识”教师没必要强迫学生记忆,而要启发学生自己去体验、反思、感悟、创造,即在“思中学”、“悟中学”。
我们要求学生学习知识的总量没有变,但学的结构发生了变化,所以我们要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让学生获得知识结构趋于合理分配。
教师要研究如何去转换知识掌握的结构,学会将“事实性知识”转换为“方法性知识”这样更有利于学生轻松、愉快学习。
现在的老师都爱讲。
关于对“讲的老师”的认定:讲不清楚的老师是不好的老师;讲清楚的老师是比较好的老师;而在合适、恰当之处讲的老师才是最好的老师。
所以,我们经常说:“教是为了不教”,说的就是这个理。
关于《师生沟通的技巧》专家靳岳滨提出三原则:一是关怀而非冷漠;二是理解而非说教;三是尊重而非霸道。
我们经常说要关爱学生,那么我们到底关爱他们的什么?大多数教师关爱的是学生的成绩,并非学生的心身健康成长和生命教育价值意义。
关于《有效教学的意蕴和实践》专家陈大伟说到“课堂要改善学生的生命状态,让学生经历美好的课堂生活;对教学内容有价值的改造,为学生幸福生活奠基;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实施有效教学;改善教师在课堂上的生活状态。
小学语文关于阅读教学的专题讲座稿

小学语文关于阅读教学的专题讲座稿各位老师,今天我们要探讨的是阅读教学。
我们给这个专题起了一个名字——“在阅读中学会阅读”。
这个名字的意义在于,只有通过阅读,学生才能真正掌握阅读技巧。
因此,在阅读中学会阅读是我们的主线。
希望通过这四次讲座,各位老师能够在教学实践中掌握阅读教学的方法。
在第一次讲座中,我们将探讨“阅读教学目标与文本解读”。
在开始讲座之前,我进行了一个调查,共有10个问题,分为两组。
第一组有四个问题,分别是:1、你认为当前小学阅读教学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什么?2、你认为小学生在阅读中的最大困难是什么?3、你对自己阅读教学最不满意的是什么?4、你想了解阅读教学哪些方面的知识或信息?这四个问题是关于阅读教学的基础认识。
第二组有六个问题,分别是:1、如何定位不同体裁课文的阅读目标?2、你怎么看待多元解读?3、能否举出尊重学生个性体验的案例?4、小学生应该具备哪些阅读能力?5、能否举出小学自主、合作、探究研究方式的阅读教学案例?6、如何培养阅读兴趣?通过调查结果,我们发现许多老师并没有深入思考阅读教学的深层次问题。
以下是网友的回复。
一位网友认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最大问题是阅读量太少,学生的语言积累不足。
这是因为教师把课文当作文学分析的例子,导致内容分析和语言分析占用了学生读书的时间,而大量的书面题也剥夺了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
因此,学生的阅读和背诵量都很少。
这位网友认为,背诵是语言积累的重要手段。
另一位网友“老而学”则认为,阅读教学的最大问题在于教师没有弄清阅读的本质和规律。
这两位网友的回复都涉及到了教学问题。
通过教研员的调查,我们发现许多老师对一些问题避而不谈,包括学生个性体验的案例等。
这说明在实际的教学中,许多老师并没有解决一些细节性问题。
但是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只关注了课文的内容,而忽略了文体的特点和目的。
因此,我们需要对不同文体的阅读教学目标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以更好地指导学生的阅读实践。
接下来是第二个问题──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
语文骨干教师培训心得

语文骨干教师培训心得语文骨干教师培训心得10篇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心得体会是很好的记录方式,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骨干教师培训心得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语文骨干教师培训心得10篇14月11日,我有幸参加了安康市组织的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
这次培训中,我听了3位教师的讲课,他们精湛的教学艺术让我印象深刻,我从中也有颇多收获。
我将在这次培训中的体会总结如下:一、西安市雁塔航天小学的陕西特级教师岳军荣上的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印度诗人泰戈尔的《对岸》。
岳老师在上这一课时,首先是谈话导入课题,让学生大概理解题目的意思。
介绍作者,在介绍作者时,引导学生抓住关键部分去了解一个作者。
学习一篇文章之前,认识字词是基础。
岳老师认真对学情进行了分析,而且用这样的问法“哪些词语是你第一次见?”,岳老师利用图形结合的方式让学生理解了“野鹜”,而且还从其他的诗句中拓展。
对于“豺狼”这一次,岳老师通过讲解“豺狼,耳朵小小的,圆圆的,比狼小一号”,通读易懂的语言让学生能够想象豺狼的样子。
散文诗有独特的魅力,而这种魅力是需要细细品味的。
岳老师化难为简,先让学生读课文,去细细品味散文诗里描述的景色,你喜欢什么景色?喜欢哪一句,就在旁边坐上批注。
这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做批注。
在学生交流反馈的同时,岳老师也用生动的语言,带领大家进入泰戈尔诗歌里自由美好的世界。
学生感受了美丽的对岸,再来细细品味,为什么泰戈尔要做这渡船的“船夫”?此外,岳老师还让学生了解了陶渊明笔下的桃源世界。
加深了学生对这种自由美好世界的向往。
岳老师的课,让我印象深刻。
至今,让我久久难以忘记。
岳老师交给了学生学习的方法,比如说做批注,加强阅读,怎样去了解一位作者;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了学生阅读更多要优秀作品的欲望,而且还分析了学情,哪些是学生不明白的,要讲解,哪些是学生明白的,就不讲。
小学语文教师听专家讲座、骨干教师讲课有感6篇(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教师听专家讲座、骨干教师讲课有感6篇(心得体会)听骨干教师讲座有感——勇于实践,才有创新自我县倡导学案课开始,我也一直积极思考到底在课堂上该怎样用才符合学案精神,总是一直不得要领,觉得这也不合适,那也有问题。
听了各位骨干教师的引领课后,我终于豁然开朗:学案是一种方向,不要被他束缚了手脚,我们要灵活机智的运用,要在课堂上践行各种符合学生实情的方法,放手去干,一定会有收获。
经过多些日子的实践:学案教学给我最大的收获就是课堂不再是老师的一言堂,学生真正的参与到了学习中来。
以前,总是感觉课堂有些沉闷,老师在讲,看看下面,真正听的没几个,课堂往往是这次的听课充实了我的头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我认为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必须多听多学习这些优秀教师的成功方法,不断的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提炼自己的经验,才能提升自己的认识,听骨干教师示范课有感秀梅开学初,有幸聆听了三位骨干教师的导学案示范课,一边听着她们的课,我也一边在反思自己的课堂,自己也在试行导学案,但是一直没什么眉目,总觉得课堂上缺少点什么,听完课后,我真的学到了不少东西,下面就说说我的感想与收获:使用导学案必须处处体现一个“精”字。
导学案要精,课堂教学的知识点必须充分地凸现,这就要求我们备课必须充分,吃透教材内容和知识体系。
必须把平时课堂教学与学年段的教学目标通盘考虑,把握全局,注意课堂教学的梯度。
课堂教学教师用语必须丰富、精当,声声入耳。
教师的语言运用恰到好处;课堂提问,一语中的。
课堂演示,干净利索;课件展示该出手时就出手,适时而巧妙。
郭丽英老师对教材的处理恰当而到位,武桂芬老师课堂教学用语丰富,恰到好处,而且胸有成竹,总能委婉含蓄地处理学生的问题。
要丽仙老师使用课件和导学案相得益彰,适时而巧妙,相比一下,自己的课堂就缺少很多,我的课堂语言不太精炼,评价语也比较单一,应该值得思考。
我觉得在导学案的使用中,要想真正上好语文课,就要多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
李冲锋教授 文本解读 心得体会

学习《小学语文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
专题讲座有感
作为一名刚工作的新老师,小学语文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这个课程的学习是迫切需要的。
听完《小学语文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的讲座之后,我感觉思路开阔了不少,对教育的探索之路有了一定的方向。
我想很多刚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的新老师都和我一样困惑,拿到的语文教材无从下手,抓不住重点,不知如何解读,更谈不上如何教学生去解读了。
而通过讲座我有了明确实施方法。
教师做好文本解读是所有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文本解读的过程要考虑到三个方面:
一、了解作者及他的背景,并体会他写文章时的情感;
二、思考教材编者选文章的目的,及要给学生传达的信息;
三、关注我们的学习对象,针对学生的心理特征把握文本的导向。
课前有了这三个方面的解读,再来进行教学设计,一堂课就成功了一半。
而教学的重要过程就是引导学生去解读文本,在这个过程中要围绕三个要素:追求有效性、突出生成性、讲求个性化来进行课堂教学,那老师就必须根据三要素来设计灵活、多种可能性的教案。
这些新理念将无形地促使我们新老师不断地思索,在实践中得到成长。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语文教研组殷永萍非常感谢校领导给我这次学习机会,让我能在美丽的金秋九月,来到首都北京,来到我心中的圣殿——北京大学学习,这也圆了我的北大梦。
这次我参加的是河南省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
这次学习我听得最多的、感触最深的是这两个字:阅读。
每个教授、专家、教师都在强调阅读的重要性,所以我今天和大家分享的题目是《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学习语文的源头活水就是——阅读。
一、为什么?以前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现在是“得语文者得天下,得阅读者得语文”。
而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
今天为什么阅读这么重要?请看语文课程的核心素养:(一)语言建构与运用;(二)思维发展与品质;(三)文化传承与理解;(四)审美鉴赏与创造。
每一个语文素养的形成都离不开阅读。
再看统编教材的七个创新点。
(一)选文强调四个标准;(二)更加灵活的单元结构体例;(三)重视语文核心素养,重建语文知识体系;(四)阅读教学实施“三位一体”,区分不同课型;(五)把课外阅读纳入教材体制;(六)识字写字教学更加讲究科学性;(七)提高写作教学的效果。
三个都指向阅读教学。
部编版语文教材主编温儒敏先生强调:语文教学要提升效果,必须回到语文的本质,就是要“读书为要”。
语文课程改革专治不读书、读书少。
新教材要求学生读的书,老师必须自己先读。
这是在倒逼我们教师去读书。
二、读什么?怎么读?(一)读经典。
经典是时代民族文化的结晶,我们学校一直在做,我们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的经典诵读就很顺应时代潮流。
既有《弟子规》《三字经》《大学》《论语》《孟子》也有《唐诗宋词》。
我们教师也要读经典。
(二)读教材(深入解读文本)。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这个例子很重要。
”余映潮先生也说过,教师的任务,就是把课文读“厚”,把课文教“薄”。
陈日亮先生也说过,课堂阅读要想专业,语文老师就务必扎扎实实、真真切切地读书,别无它法。
小学语文高年级的“如何解读与设计文本”《向文本的更深处漫溯》

小学语文高年级的“如何解读与设计文本”:《向文本的更深处漫溯》――文本的深入解读剖析今天全处中高年级的“如何解读与设计文本”教学专题研讨会在小学举行。
此次会议的主题就是研究教材的解读与语文高效课堂的关系。
活动首先进行的是教师对于先周单元教材的个人分析,通过测验的形式指导教师深入研读文本,并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的突破等进行了初步的掌握。
接着由学科骨干教师分别对两个年级段的教学内容及教材教法进行了主讲交流,使教师对单元教材有了更为全面深刻的掌握。
会议的主题是对教师解读文本的研究。
一位青年教师进行了人教版六年级三单元《穷人》一课的课堂教学展示。
教师的整个教学流程是这样的:1.初入文本,了解梗概教师在教学之初,引导学生由课题置疑,并且围绕着“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桑娜与丈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两个问题让学生开始走进文本,把握文章的脉络,并对文中人物先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走进文本,把握训练重点在学生对课文有了初步的把握后,教师继续围绕着本课的阅读训练重点――体会文章表达方法进行组织教学,设计了“作者运用哪些描写表现人物的优秀品质?”指导学生再次全景浏览文本,感受作者表达方面的特色。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汇报,并且总结出本课在表达方面的特色:借助人物对话、心理活动和环境描写表现人物的优秀品质。
3.沉入文本,品读鉴赏围绕着预设的文章学习的切入点――表达方法特色,接下来马老师组织学生对于本文表达方面的三个特色进行了逐一的引导品读赏析,重点是人物的心理活动与对话的描写。
案例1: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
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揍我一顿也好!”师:通过读这段话,你体会到了什么?生1:桑娜心里很紧张。
生2:桑娜因为抱回来两个孩子会挨揍。
生3:桑娜宁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
文本的解读心得体会

文本的解读心得体会心得一一:文本的解读我学习了小小学语文文本解读,感到收获获很多,受益匪浅。
我对课堂堂教学有了许多新的认识:关关注师生的互动、注重平等的的对话、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验、捕捉动态生成的课堂资源源……课堂师生关系、学习方方式给课堂面貌带来了很大的的改观。
但是,品评课堂教学学时总觉得遗憾颇多,而最后后,教师又都会不约而同地把把目光聚焦到“文本的解读”这一根源问题上来。
追根究究底,不难发现:现在教师在在很大程度上关注了自己在课课堂上的角色——创设怎样的的学习情境、设计怎样的学习习活动、预设学生生成的多样样性等,但大多缺乏对文本的的深入解读。
平时的教学学中我只注意到让学生通过读读文找出安静创造了哪些奇迹迹,课堂随之变得不能及时抓抓出重点句子。
大家商讨作者者写奇迹的目的是要像安静一一样热爱生活。
课文写了她的的动作,之所以那么轻松自如如,就是因为她热爱美好的生生活,也就是因为如此她才能能创造奇迹。
在教案设计的时时候也就有意识地内化课文的的语言内容和语言形式,设计计让学生找出安静创造奇迹的的句子,再谈谈自己的体会,,能创造这样的奇迹真是不可可思议。
让学生充分的想象畅畅所欲言创造奇迹的原因,进进而深刻了孩子们的印象。
安安静虽然看不见,但她用心去去闻,去摸,去听,去感受明明媚的春天,享受春天般的生生活,她对生活是多么热爱。
也就能感悟中解读课文创造造奇迹的原因了。
所以把文本本提升到文学层面,把文本提提升到文化层次,才能真正解解读文本。
当然学生的兴趣趣爱好不同,对事物的理解不不同,体验也各不相同,面对对各不相同的感悟、理解我们们应以尊重。
海伦.凯勒曾说说:世上除了用眼睛看世界,,还有一种内在视觉,那可能能更真实的,那就是用心去看看这个世界。
让学生发表独立立见解:盲女安静究竟张望到到了什么?这个题目的答案不不止一个,只要说出道理,是是允许见仁见智的。
课堂教学学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我体体验、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新的素质。
黄吉鸿语文教学的“三种力”

【摘要】黄吉鸿在语文教学上有“三种力”:文本解读力、教学设计力、课堂执行力。
在文本解读上,他注重把握文章的整体结构,寻觅文本的特点,破解语言的表达秘妙。
在教学设计上,他精准定位目标,精选内容,精简教学过程。
在课堂执行上,他对教学生成进行合理预测,发挥自身优势,引导和推动学生有效学习。
【关键词】文本解读;教学设计;课堂执行;阅读教学黄吉鸿语文教学的“三种力”□汪潮黄吉鸿曾三度进入我主办的培训班:第一次是浙江省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班(2006-2007年),第二次是浙江省首届小学语文高端培训班(2008-2009年),第三次是“京苏粤浙”首期卓越教师高级研修班(2014-2015年)。
十年之间,师生三场,情谊满怀。
在众多场合,我都自豪地说,他是我的得意弟子。
我不仅欣赏他的为人处世,而且也赞扬他在语文教学上的“三种力”。
一、文本解读力黄吉鸿认为:对于一篇课文最有教学价值的地方,要多方面去考虑,反复权衡、定夺。
大致上可以从课程、文本和学生三个方面加以解读。
他是这样认识的,也是这样实践的。
他对文本的解读初显以下特点。
(一)结构的把握阅读教学要加强对文章“整体结构”的关注和发现,并将之教给学生,逐渐培养学生的“整体构思”意识。
我曾多次阅读黄吉鸿的文本解读文稿,他的“给力”之处就是顶层思考,整体建构,善于把握文章的结构和层次。
《威尼斯的小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是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名作。
一般的人都会去解读追求一课一得,语文教学务求简约,这是汪老师提出的“素课”教学思想的重要内涵之一。
用他评课的话来说,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一定要有自己的教学追求,知道自己要教什么,更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教这些。
他说:“我们举办这样一个教学活动的目的,不是为了比较谁的课好,谁的课不好。
这是次要的,重要的是我们要看教师的教学主张、思考和思想……”评课中,汪老师指出了我这节课的不足,教学视野过于狭窄,要再高远一点。
不要仅盯着“实用”的语用,也要思量“无用”的语用,还要适度考虑“非语用”的语文教学价值等。
2024年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培训的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培训的心得体会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培训的心得体会18月16—17日,我有幸参加了市教育局教研室组织的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全员集中培训。
这次培训会上一共有8位老师,对我们进行新教材的编排解说及教材特点的说明讲座。
16日上午,首先是局教研室的柯玉蕾老师,它从新部编教材内容编排的思路与教学建议入手,向我们解读教材中蕴含的新教学理念,螺旋上升的语文要素,人文主题等,也提供了有关语文教材教学的建议,全面分析了教材编排思路和内容。
接着是二小的老师和我们分享了不同年级的“快乐阅读吧”的教学编排和教学建议,并重点讲了阅读对学生的重要意义。
16日下午是七小的周老师讲座,她给我们分享的是统编本教材课后习题与语文园地的解读与运用,她逐册的对统编本教材的各园地的练习进行解读,提出了很多有效的建议。
接着就是四小李老师,给我们分享的是统编本教材的习作编排和教学建议。
她重点讲了习作就是要不学生写自己的感受,而不是抄例文。
第二天,17日上午是一小的老师给我们分享了统编语文本教材的编排背景和教学策略,她突出的了“统编教材的两个概念”就是语文要素和教学策略。
接着七小的蒙金粉老师分享的统编五年级教材的“阅读策略”单元教材解读及教学建议,她每个单元细致分析,提出的教学建议都是全新的理念。
17日下午是四小的老师分享的统编教材口语交际教材梳理和编排特点,还有教学建议等。
她主要分析了统编教材的口语交际的特点,突出学生说,学生的全员参与的重要性。
最后是三小的高云老师,她分享的是统编教材小学六年级教材的使用思考与建议。
每个单元的编排特点,每个单元的教学建议,细致入微,让人耳目一新。
这次培训我们快收获满满,感谢教育局给了我们全体小学语文老师的这次培训机会,有了这8位老师的分析和指导,我们才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对新教材的了解更深一步,也更新了教育观念,使我明确今后语文教学的主要方向。
通过上面的8位老师的培训,让我知道了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是语文学科教学必不可少的两部分,正如新课标说,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人文则是要培养学生的语文文化素养,陶冶情操,丰富精神世界。
“教什么”与“怎么教”

“教什么”与“怎么教”作者:陆星侯友成来源:《七彩语文·教师论坛》2012年第04期同一篇课文,在不同的年级进行教学,乍一听觉得挺新鲜,不由生出几许期待,那会是怎样的感觉?不管怎样,这应该是一种教学创新。
教者会怎么教?学者又会学到什么?带着疑惑,我们参加了2011年12月14日在苏州市金阊区实验小学举办的“科学合理研制小学语文教学内容——苏州市小学语文教学专题研讨活动”,观摩了由苏州市骨干教师执教的专题研讨课,又听了专家的精彩点评,心中才有了“拨开云雾见天日”的感觉。
一、“课标”导航,准确制定教学目标《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阅读要求提到:“学习默读”,而对于第二学段的阅读要求则是:“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通过观摩教学,可以清晰地感觉到两位老师都认真地研读了“课标”,准确把握了各学段阅读的要求,合理地制定了教学目标。
《小露珠》是三年级的一篇童话故事,把中年级的教材放到低年级来上,无疑给教者增加了难题。
如在二年级教的《小露珠》一课(执教者:常熟市颜港中心小学张建刚),教学第6自然段时,教师向学生明确阅读要求:同学们,不仅动物喜欢小露珠,植物也喜欢小露珠,默读课文第6自然段,找一找哪句话告诉我们原因?而三年级教的《小露珠》(执教者:吴中区宝带实验小学顾嫣清),教学要求则明显提高:默读第2~5自然段用铅笔画出小动物赞美小露珠的句子。
对于词语的理解,两位老师都能依据“课标”要求进行教学设计。
【二年级《小露珠》教学片段】师:小蝴蝶也来了。
(屏显:“早哇,像珍珠那么圆润的小露珠。
”指名读)师:(出示实物)珍珠圆圆的,摸一摸,有什么感觉?(学生交流)师:这又圆又滑就叫“圆润”。
【三年级《小露珠》教学片段】师:其实,喜欢小露珠的岂止是这些小动物呀,还有谁也喜欢?(自读第6自然段,然后交流)生:植物们也喜欢小露珠。
(关注“精神”:出示词义:①表现出来的活力。
②活跃,有生气。
)师:结合语境理解词语,是常用的方法。
语文教学讲座学习心得体会

语文教学讲座学习心得体会语文名师讲座心得体会20XX年9月20日,xx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潘莅临xx师专学术报告厅为小学语文置换脱产班学员做了题目为《语词的惊异入口与文本的八种解读》的专题讲座,该讲座分上、下午两场进行。
潘教授从七大主题开展他的讲座,分别是:一、儿童视角与符号世界;二、消除心灵惊异的课堂;三、语文本体的哲学思考;四、阅读教学的解读要求;五、文本解读的八个维度;六、对话式语文教学设计;七、传统语文课堂的回眸。
潘教授由顾城的《杨树》、《星月的由来》等作品的普遍人性和道德的评判为切入点,引出对语词惊异力量的发掘和拓展这一命题,指出语言不是一种单纯的交际符号和思维工具,而是一种独特的民族(个体)精神架构和文化历史(生命体验)的存在与表达方式。
它要求研究者(执教者)从人的存在的角度,展开与作者、文本和世界的对话,去感悟和挖掘语文的历史与文化空间。
他指出把语文作为知识这只是结果,把语文理解为符号、激发人的潜能,景在途中,语文就是一路走来的风光与体验。
教育教学有法可循,然而确无定法一成,为人者需要活道,从教者更当如此。
教育之道在四达之衢而不在一达之道,在环中而不在圆周。
所以,听讲座也好,阅读也罢,都需要把知识内化成自己的血液,然后再外化成自觉主动的行为。
潘教授还引用爱因斯坦的话说,教育就是忘记了在学校所学的一切后剩下的东西。
他希望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尽量多地从语文工具论中解脱出来,引领儿童区去感受语言的美,体验作者创造的神奇独特的审美世界,去触摸世界本身的复杂微妙和变化万千,进行无限、自由想像力的锻炼。
我们该去发现学生的高明,理解文章就是与上帝的对话是对物的表述。
语文教育的使命就要唤醒人自身。
人是符号的动物。
潘教授在对语文阅读教学的解读提出了三点要求:尊重文本的运用,精确定位教学的解读目标,要从指向性、背景性和梯度性上把握。
避免割裂文本的整体语境,遵循作者文脉情思的自然发展,要发现文章的脉络,需要对文本背景材料的拓展。
开福区市级骨干教师

开福区教育科研培训中心关于公布我区名优教师送课(培)菜单的通知区属各中小学校:现将我区名师工作室、市级骨干教师(以下合称名优骨干教师)的送课(培)菜单公布。
所有名优骨干教师要在本校(本团队)或者本片组(对口支援学校)上一堂示范课(教研课、讲座)。
农村各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点要其中任何学科或者主题,也可以自行申报学科或者主题,科培中心将根据学校的点菜或申报要求组织名优老师送课(培)上门。
城区学校和区级七个班制培训班也可以根据情况申请部分学科或者专题讲座。
申请学校先电话申请,再填写申请单,电子稿发到科培中心。
科培中心联系人:谭兴茂,电话84431805;曾晓梅,电话82257561。
本表将会适时更新。
开福区教育科研培训中心2013年4月9日开福区名师工作室、市级骨干教师送课(培)申请单(2013年)申请学校申报科目或主题送课(培)骨干老师姓名预约上课时间申请学校联系人及电话开福区市级骨干教师送课(培)上门菜单(小学·2013年)序号姓名单位送课(培)讲座题目或主题联系电话1 周子剑麻园岭小学科学课:米饭、淀粉与碘酒的变化2 吴胜辉四方坪小学品德讲座:找寻品德学科教师的魅力3 吴胜辉四方坪小学品德课:走进欧洲4 谭文艳三角塘小学品德课:《风儿吹呀吹》(一下)5 朱玮芳新竹二小品德课:用法律保护自己(六下)6 陈谦马栏山小学品德课《我的手儿巧》7 熊旭中岭小学数学讲座:且行且思教数学8 熊旭中岭小学数学课:《数学思考》9 彭越清水塘小学数学课:《可能性》10 刘友华清水塘二小数学课: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第一课时)11 喻沛育德小学数学课:等级变形12 龙萍国庆小学数学课:平行四边形和梯形13 宋伟清水塘二小数学课《认识人民币》14 杨新奇中岭小学体育讲座:利用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探究15 杨新奇中岭小学体育课:《弯道跑》16 郑湘莎马栏山小学体育课《原地投掷轻物》总联系人:谭兴茂84431805 曾晓梅(小学·2013年)序号姓名单位送课(培)讲座题目或主题联系电话17 刘友华清水塘二小通识讲座:《在研究课中成长》。
小学教师听李冲锋教授讲座有感

《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专题培训会学习心得5月29日,作为新老师的我非常幸运地听到了华东师范大学李冲锋教授关于《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的专题讲座,虽然只有短短的两个小时,却让我受益匪浅。
这是大学毕业后第一次再听到“文本解读”几个字,倍感亲切,不禁回想起大学课堂上我们文学院每位老师对文本解读的不同见解。
在听李教授讲座之前,我认为把文本解读和小学教材放在一起未免有些大材小用,可是听完讲座后,才发现自己错的离谱。
原来文本解读在剖析小学语文重难点、剖析文本方面有着如此重要的作用,这是我未曾想过的。
下面,我将谈一下自己对本次研修活动的一些心得体会。
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便是李教授为我们明确了文本解读与文本解码、文本赏析、文本评论的概念及关系,接着提出了文本解读的四大原则:忠实原文;把握全局;抓住关键;不离文字。
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却蕴含了深刻的道理。
无论是读文本也好,解读文本也好,最为重要的就是不改变原文的意思,虽然“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们可以随意曲解作者的意思。
在进行文本解读的时候,要时刻紧扣文字,这是文本解读最关键,最核心的地方。
在不离文字的基础上,把握全局,抓住关键。
在提出文本解读的四大原则之后,李教授又非常细心地为在场的老师讲解了文本解读的十法,分别是:分体解读法、古典评点法、首尾解读法、同语统计法、解析结构法、语词品味法、前后勾连法、人称解读法、线索解读法、细节解读法。
在讲解古典评点法时,李教授举例了金圣叹评点《水浒传》的相关情节。
其实,大学上古典文学的时候,老师带领我们看过金圣叹的评点本,但当时只是走马观花似的读了,看到李教授出示选取的片段才真正领悟到金圣叹先生的高超之处。
例如,在评点《武松打虎》这一章节的时候,李教授引领我们去观察道具、人物动作等出现的频率,由此来感受其对推动故事情节的巧妙作用。
由此又引出《三国演义》中吕布杀董卓类似的用法。
让我一下子认识到古典文学之所以能流转至今仍保持独特之美的原因正是在于此,而这些如果不通过文本解读是很难品味出来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教师讲座文本解读
从古至今文字在演变,人们的阅读也在发生着变化,有幸聆听了李老师的专题讲座让我受益匪浅,在这次专题讲座中让我再一次感受到文字的魅力和李老师的博大精深。
文学拥有寓教于乐的特点,在阐述一般原理的同时传递着各种信息,通过对文本的解读来发现文本潜在的各种美的功能和价值。
李泽厚审美的三个层次: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志悦神。
新的部编版教材以简短、易懂的文字传递着深厚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易于理解和学习的,浅显欢乐的儿歌中传递着深深的意味。
细细品尝其中的文字,每一种理解解释其含义也是不一样的,就像一杯浓厚的茶让人回味无穷。
阅读必须有欣赏的自意识,即在融为一体、自失于对象之中时又仍然保持静观,不做出实用、伦理的现实反应。
强调欣赏自意识非常有意义,我们在沉迷、自失于剧中情节、小说人物命运、文章内容之中时,同时会在心里说,演得多好啊,写的多好啊,这就是自意识的欣赏,即同时指向艺术表现力、艺术形式了。
一切文学艺术都是假定的真实,都是虚构,但是它假得跟真的一样;一切正常读者的正常阅读,既不会全当真,也不会全当假。
读者沉迷、自失于优秀的作品,他就不仅获得了思想的熏陶,还会受到艺术表现力的感染,久而久之,其思想境界和读写能力都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
这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在平常的教学中如果给学生布置的预习作业过多、过于具体。
过多的预习任务往往使学生带着先入为主的考虑进入“非纯”阅读。
选文的文章如果不适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就会给学生的阅读造成障碍。
“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是杰出作品反复出现的最简单的也是最基本的规律,是其引人自失其中的深层原因,或者说奥妙、秘密,是读者审美自失时潜藏着的理性指向。
引导学生感受、揭示乃至学习这个秘妙是语文学科和语文教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最重要的特殊矛盾,是其全部特殊矛盾之所在,是其能够成为一门学科乃至科学,赖以立身处世的最根本的依据。
引导学生感受、发现、揭示秘妙的阅读教学中,优秀作品吸引读者至审美自失,背后的深层原因就在那秘妙,但读者往往不自知,即使有所自知也有高下深浅之分。
阅读教学、文本解读教学就是要针对不同情况引导学生感受、发现、揭
示作品中的这一秘妙,乃至学习这一秘妙,转化为写作教学。
现代语文教育要继承古代的真而又要指向现代的教学,但是不能任由学生“暗中摸索”,而要“明中探讨”,还要尽可能给学生自主体验、自主探索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