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配血后保留的血液标本保存记录表精编版
输血记录单[整理版]
附件1:自体输血(或放血)治疗知情同意书姓名:科室:住院号:一、病情诊断及拟实施医疗方案1.患者基本情况:(1)诊断:、(2)血型:(3)输血史:2.拟实施的自体输血方案:□贮存式自体输血□稀释式自体输血□回收式自体输血放血治疗3.自体输血(放血)的原因和目的:自体输血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可以避免经血液传播疾病,对一时无法获得同型血的患者也是唯一血源;可避免同种免疫反应的产生;4.拟实施输血方案的风险和注意事项:在采集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可能出现的医疗意外、并发症包括但不限于(1)献血反应,如晕针、晕血、晕厥;(2)急性肺水肿;(3)血压下降;(4)心律失常等。
二、医师声明1.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进行自体输血。
一般来说是安全的,但也不能完全排除发生上述医疗风险的概率。
因此,一旦发生上述风险或其他意外情况,医师将从维护患者利益出发积极采取应对措施。
2.我以用患者所能了解的方式,解释了输血治疗的相关信息,特别是下列事项:①拟实施输血方案的原因、目的、风险;②并发症及处理方式;③不实施输血方案可能发生的后果及其它可替代诊疗方式。
3.自体输血采血前注意事项:(1)采血者5天内没有口服阿斯匹林类药物。
(2)妇女不是月经前或后三天。
(3)非空腹采血,采血后多饮糖水,休息十分钟,24小时不做剧烈运动。
(4)其它医师签名:年月日三、患方声明1.医师已向我解释输血相关利弊事项,我已经了解实施该医疗措施的必要性、步骤、风险、成功率之相关信息和不实施该医疗措施的风险。
2.医师已向我解释,并且我已经了解选择其它医疗措施之风险。
3.针对我的情况,我向医师提出问题和疑虑,并已获得说明。
4.我了解该医疗措施可能是目前最适当的选择,但是仍然存在风险且无法保证一定能够达到预期目的。
5.我已经向医师如实介绍了病史,尤其是与本医疗措施有关的病史。
6.紧急情况处置授权。
本人明白除了医生告知的危险以外,医疗方案实施中有可能出现其他危险或者预想不到的情况,在此我也授权医师,在遇到预料之外的紧急、危险情况时,从考虑本人利益角度出发,按照医学常规予以处置。
交叉配血工作制度
交叉配血工作制度一、受血者配血试验的血标本必须是输血3天以内的血标本,标本无溶血、无霉菌和细菌生长。
二、严格执行查对:对姓名、科室、床号、血型。
三、逐项核对输血申请单受血者和供血者血样,复查受血者和供血者ABO血型(必须正反定型),并常规检查患者RH(D)血型,正确无误时方可进行交叉配血。
做到输血申请单、受血者和供血者血样三者不分离。
四、ABO血型和RH血型的鉴定必须用两种方法鉴定,注意观察抗A、抗B试剂反应时间,严守标本从左到右的顺序排列,作好标记。
注意血清、血球比例适度,反定型时配制的2~5%红细胞悬液不能溶血。
五、交叉配血时必须严格遵守正规操作程序,认真观察结果、反复确认,如果病人同时输多个血,必须将多个献血员作交叉配血,发现不相合时要查找献血员之间的配合情况。
六、观察合血结果后认真填写报告单,并再次核对输血申请单,受血者和供血者血样,报告单要求字迹工整、记录完整、准确无误。
七、如遇有下列情况必须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有关规定作不规则抗体检查:1、交叉配血不合时;对有输血史、妊娠史或短期内需要接受多次输血者。
八、严格核对制度,两人值班时,交叉配血试验由两人互相核对,一人值班时,操作完毕后自己复核,并填写配血试验结果,登记签字。
整个交叉配血试验必须做到3项逐项核对,即合血前核对、合血时核对、合好血填单子时再次核对。
九、配血者标本及合血管保留7天后才能处理。
特殊病例分离血球、血清冰冻保存。
输血科工作制度1、输血科工作人员必须了解并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医疗机械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等有关法律法规,以及我院《输血管理规定》和补充规定。
2、输血科工作人员应在输血管理委员会和输血科科主任的领导下进行工作。
必须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工作岗位,如有特殊情况需要暂时离开,必须向有关人员交待,说明去向、事由、时间并按时返回。
3、一般输血,医生预先填写输血申请单并逐项填写清楚。
《输血查对制度》
《输血查对制度》1、抽血交叉配血查对制度1)认真核对交叉配血单,患者血型化验单上的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
2)抽血时要有2名护士(一名护士值班时,由值班医师协助),核对无误后执行。
3)抽血(交叉)后须在盛装血标本的试管上贴好写有病区(科号)、床号、住院号、患者姓名的条形码,条形码字迹必须清晰无误。
4)抽血时对验单与患者身份有疑问时,应与主管医生重新核对,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如发现错误,应重新填写正确化验单和条形码,切勿在错误化验单和错误条形码上直接修改。
2、取血查对制度取血时,认真核对血袋上的姓名、性别、编号、输血量、血型等是否与交叉与交叉配血报告单相符,确保准确无误。
检查血液有效期及外观,符合规范要求。
3、输血过程查对制度1)输血前患者查对:须由2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上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血型、血量;核对供血者的姓名、编号、血型;核对供血者与患者的交叉相容试验结果;核对血袋上标签的姓名、编号、血型与交叉配血报告单上是否相符。
查实相符后进行下一步程序。
2)输血前血液及用物查对:检查血袋上的采血日期,血袋有无外渗,血液外观质量,确认未过期、无溶血、凝血块,无变质后方可使用。
检查所用的输血器及针头是否在有效期内。
3)输血时查对。
须由两名医护人员(携带病历及交叉配血单)到患者床旁核对床号,询问病人姓名,查看床头卡,询问血型,以确认受血者后方可输血。
4)输血后查对。
完成输血操作后,再次核对医嘱,患者床号、姓名、血型、配血报告单、血袋标签的血型、血编号、献血者姓名、采血日期,确认无误后签名。
将交叉配血报告单粘贴在病历中,将血袋冷藏保存24小时备查。
4、无菌物品查对制度1)使用灭菌物品和一次性无菌物品前,应检查包装和容器是否严密、干燥、清洁,检查灭菌日期、有效期、灭菌效果指示标识是否符合要求。
若发现物品过期、包装破损、不洁、潮湿、未达灭菌效果等,一律禁止使用。
2)使用已启用的来灭菌物品,应核查开启时间、物品质量、包装是否严密、有无污染。
《输血科工作记录一览表》
《输血科工作记录一览表》1.临床输血监管指导工作职能活动记录2.血库相关制度、流程的培训记录3.血库冰箱温度检测记录4.血库冰箱细菌培养记录5.血库血液出入库记录6.临床输血标本保存记录7.血库冰箱消毒记录8.医疗废弃物交接记录9.血库发血核对记录10.血液转运人考核记录11.控制输血感染方案的执行记录12.报废血液的处理记录13.输血感染疾病的登记、报告和调查处理执行记录14.输血不良反应的记录15.血库工作人员培训考核记录16.血库失控的判定标准、调查分析、处理的记录17.定型血清与标准细胞反应记录第二篇:输血科工作总结输血管理科xx年工作总结xx年,对于输血管理科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
在这一年,我们科室从检验科分离成单独的科室;在这一年,我们第一次在全院进行了系统化规模化医务人员输血知识培训;在这一年,实行了血型、配血实验室人员的规范化培训与指导,提高了我院输血实验人员的工作能力与执业水平;在这一年,我们协助卫生局医政科和市中心血站到全市基层医院进行输血科建设、输血科学合理性调研和技术指导,并帮助七家医院完成了输血资质的验收工作。
一年来,(截止12月20日)输血科用血总量达750000毫升,其中完成了配发红细胞668200毫升、血浆48150毫升,血小板1152单位,冷沉淀63单位。
现就科室在具体工作当中的做法总结汇报如下:一以质量为核心努力促进科学合理用血借着这次科室独立需要完善各种制度的契机,进一步健全了输血科的工作制度、岗位职责、技术操作规程,切实加强对输血科管理工作的监督管理。
建立健全了血液入出库检查规程,血液质量检查规程,临床输血检测操作规程,各项输血诊疗活动的操作规程,试剂配制操作规程,仪器使用操作规程,人员培训和技术考核制度,检验记录和核对制度,血液保存、发血、临床输血和血液保存制度,输血后感染的登记报告制度,输血不良反应登记及汇报制度等。
把科学、安全合理用血作为输血工作的重点目标,采取了一系列管理措施,加强临床用血的监督管理。
交叉配血操作规范(凝聚胺法)
交叉配血操作规范(凝聚胺法)【操作人员】经批准人授权的同志【部门主管】【质量控制员】【目的】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适用仪器范围】双目显微镜、普通离心机。
【该SOP变动程序】该标准操作程序的更改,可由任一使用本程序的操作人员提出并报请专业主管及科主任签字后生效。
【应用范围】交叉配血(凝聚胺法)的手工操作。
【标本采集和处理】1.由临床科室采用真空负压EDTA K2抗凝管采集3ml-5ml,作好标记,立即送检。
备血使用的受血者标本必须是输血前三天之内的血样。
采血时要防止溶血及多量组织液混入(多发生在静脉穿刺不顺利勉强抽血时),在病人输液时采集标本,必须从未输液的一侧肢体抽取,绝不允许在输液管接头处采集。
2.非急症病人输血前,应事先采取血标本作血型鉴定,填写申请单配血单上,以便核对。
急症抢救输血,未能事先采血检测血型,则要求由专人核对、贴标签、采取血标本送检。
3. 检验人员认真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床号、检验目的以及标本是否与申请单一致。
确认无误后用专用记号笔在试管与申请单上编写对应数字序号。
并按日期索引进行登记。
4. 将标本置于台式离心机内,放置保证平衡,以1500转/min离心10分钟。
保证血浆于血球有效分离。
溶血标本应重采取、乳糜血及标本量不足应加以登记,溶血性疾病应注明。
【方法学原理】凝聚胺试验是利用低离子溶液促进红细胞抗原与血清(浆)中的抗体反应,再利用凝聚胺引起红细胞间非免疫性的凝集,让已有抗体(IgG)反应的红细胞间的距离缩短。
距离缩短后更能引起已反应的抗体和别的红细胞产生反应形成免疫性的凝集。
而由凝聚胺所引起的非免疫性红细胞凝集反应可被后来加入的复悬液所中和而散开,如有免疫反应,凝集就不会散开,为阳性反应。
如没有免疫反应,凝集就会散开,为阴性反应。
交叉配血试验是在盐水介质的基础上加入凝聚胺,检测供患之间是否相合,患者血清(浆)中是否含有具临床意义的红细胞异体抗体。
【试剂和材料】1.供血者血清(血浆);2.受血者血清(血浆);3.BASO凝聚胺(Polybrene)试剂盒。
交叉配血及输血记录单
泗州头镇卫生院
交叉配血及输血记录单
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科室:床号: ABO血型: Rh(D)血型:血液成分:血量:
输血性质:备用□常规□紧急□需血时间:年月日时
输血不良反应:(如发生输血不良反应,请仔细填写不良反应回报单送输血科)注意事项:(本单须存放与病历中,排序在检查单前)
1、血液制剂要求轻拿轻放,输血前检查血液制剂包装是否完好无损,血液制剂外观是否正常。
2、输注前将血液制剂轻轻摇匀,除0.9%的生理盐水外,血液制剂不得与任何药剂在同一输血器内输注。
3、一般情况下血液制剂输注开始前15min内,输注速度应控制在2ml/min以内,输注15min后无输血反应发生调节至遵医嘱执行。
4、特殊情况输注时遵医嘱。
记录单内容一般由护士填写,医生须记录与之相符的输血病程记录。
5、无论什么情况下一袋血离开输血科后必须在4小时内输完,超过4小时应弃掉不可继续输注。
6、血液制剂输注完后请将血袋按医院相关规定保存。
输血管理核对制度
临床用血工作制度一、检验科工作制度一、血源由县中心血站统一提供,血袋包装、运输、储存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和要求。
到血站取血时要写清楚取血联系单,以免取错血。
库血不够急诊取血时,电话通知血站时要详细说明血型及血量,送血的出租车费先由当班人员垫付,并在发票上签名(须有第二人核对签字)后交科主任到医院报销。
二、建立血液进出库核对登记及血库冰箱温度、室内卫生、消毒登记记录并做好统计工作。
合理储血(最佳库存量为周用血量的50%),科学管理,杜绝浪费及滥用。
三、输血申请单由临床医师详细填写,连同病人血标本、会诊谈话记录、用血审核单提前一天送血库备血,急救用血可以先用血,后补办手续。
标本试管上贴上标签,写上病人姓名、病区床号。
血库人员在收到标本后,仔细核对,核查申请单各项内容是否填写完整明确,联号是否一致,然后填上收到日期时间并签名,在标本接收记录本上登记。
对不符合要求的标本应退回重新留取,必须保证标本准确可靠。
四、第一次输注血浆的,需送定型血标本,以后输注血浆的免送标本。
特殊成分输注(如血小板、浓缩红细胞、洗涤红细胞等)需至少早一天通知血库,以便同血站预约。
五、遵守技术操作规程,配血时要同时检查受、供血者ABO正反定型及受血者Rh血型、聚凝胶交叉。
对可疑结果要重复检查核对,主动与临床科室联系,严防差错事故。
发血前需核对付款登记手续,手续不完备的,不予发血(急诊抢救病人要优先处理、优先供给、可以先用血,后补办手续)。
六、发血时严格执行四查七对,血液质量如有任何异常,一律不得出库,待查明原因。
血液出库原则上不退还。
交叉配血后的病人与献血者标本保存7天,做好记录,以便查对。
七、积极推行成分输血,成分输血率应≥50%。
提倡、指导临床对择期手术的患者自身储血。
配合医院血液管理小组每年至少二次组织全院医务人员进行科学合理用血知识培训。
八、用血原则:早先用、迟后用,以免造成浪费。
九、院外出诊需用血的,血库工作人员在接到通知后,要快速按要求的血型、血量准备好出诊箱(箱内放冰袋),填写出诊领血单,由出诊医生签字后随血液带走。
输血技术规范及输血病历记录规范
输血技术规范临床医师和输血医技人员应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正确应用成熟的临床输血技术和血液保护技术,结合相关条例,将输血过程中一些规范操作给大家作一强调。
一、输血申请:1、申请输血应由经治医师逐项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由主治医师核准签字,连同受血者血样于预定输血日期前送交输血科(血库)备血。
2、决定输血治疗前,经治医师应向患者或其家属说明输同种异体血的不良反应和经血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
《输血治疗同意书》入病历。
无家属签字的无自主意识患者的紧急输血,应报医院职能部门或主管领导同意、备案,并记入病历。
3 术前自身贮血由输血科(血库)负责采血和贮血,经治医师负责输血过程的医疗监护。
手术室的自身输血包括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术野自身血回输及术中控制性低血压等医疗技术由麻醉科医师负责实施。
4、亲友互助献血由经治医师等对患者家属进行动员,在输血科(血库)填写登记表,到血站或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采血点(室)无偿献血,由血站进行血液的初、复检,并负责调配合格血液。
5、患者治疗性血液成分去除、血浆置换等,由经治医师申请,输血科(血库)或有关科室参加制订治疗方案并负责实施,由输血科(血库)和经治医师负责患者治疗过程的监护。
6、对于Rh(D)阴性和其他稀有血型患者,应采用自身输血、同型输血或配合型输血。
7、新生儿溶血病如需要换血疗法的,由经治医师申请,经主治医师核准,并经患儿家属或监护人签字同意,由血站和医院输血科(血库)提供适合的血液,换血由经治医师和输血科(血库)人员共同实施。
二、受血者血样采集与送检1、确定输血后,医护人员持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当面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病室/门诊、床号、血型和诊断,采集血样。
2、由医护人员或专门人员将受血者血样与输血申请单送交输血科(血库),双方进行逐项核对。
三、交叉配血1、受血者配血试验的血标本必须是输血前3天之内的。
血型鉴定、交叉配血、不规则抗体筛查标本的采集
血型鉴定、交叉配血、不规则抗体筛查标本的采集1患者准备及原始标本识别1.1患者血液采集前,应避免跑步、骑自行车、爬楼梯等剧烈的运动,要求患者休息 15 分钟后进行采血。
冬季采血时应保持血液循环通畅;1.2.静脉血标本由临床医护人员采集,遵照医嘱准备好标本采集前所用的容器以及消毒器材、一次性注射器、标本条形码、检验申请单或输血申请单等备用。
首先确认患者姓名、住院号和血型,并将带有姓名、住院号、床位、检测项目的标本条形码贴于标本采血真空试管上;1.3.采血前应向患者作适当解释,以消除疑虑和恐惧。
如遇患者采血后发生晕厥,可让患者平卧,通常休息片刻即可恢复。
必要时可嗅芳香氨酊,针刺或指掐人中、合谷等穴位; 1.4.认真核对医嘱及患者信息,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询问患者姓名而不是询问你是 XX;. 采血前必须询问病人或病人家属,核对腕带,对受检者的身份信息进行确认,采血完成后必须再次核对病人与标本的条码信息是否一致。
1.5.标本条形码上的条形码是原始标本惟一标识。
1.6 非急诊输血时,ABO、RHD 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标本不允许同一时间采集完成。
2 临床医生的指导2.1.临床医生必须对患者讲清楚血型鉴定、交叉配血检测的目的、采血时间(住院患者应在早晨卧床时取血;其他人员应最好在空腹时采血,急诊除外)及相关注意事项;2.2.临床医生应向患者讲清楚采集血液标本前,使用青霉素、非那西丁、氨基比林、磺胺、甲基多巴、肝素、右旋糖苷等药物可能会影响检验结果;临床医生确认患者近期使用上述药物,应在申请单中注明或直接通知检验科工作人员,以利于实验结果的正确判断。
3申请单的填写、处理及保存3.1.临床医生在开具输血申请单时,应采用计算机程序进行申请,填写完整,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申请科室、病人住院号、申请日期、标本类型、申请目的等。
输血申请单还需要填写患者输血前检测项目结果,包括 ABO 及RhD 血型、血红蛋白含量、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LT、HBsAg 抗-HCV、抗HIV、梅毒实验结果;急诊申请输血时可写待定。
输血技术规范及输血病历记录规范
输血技术规范临床医师和输血医技人员应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正确应用成熟的临床输血技术和血液保护技术,结合相关条例,将输血过程中一些规范操作给大家作一强调。
一、输血申请:1、申请输血应由经治医师逐项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由主治医师核准签字,连同受血者血样于预定输血日期前送交输血科(血库)备血。
2、决定输血治疗前,经治医师应向患者或其家属说明输同种异体血的不良反应和经血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
《输血治疗同意书》入病历。
无家属签字的无自主意识患者的紧急输血,应报医院职能部门或主管领导同意、备案,并记入病历。
3 术前自身贮血由输血科(血库)负责采血和贮血,经治医师负责输血过程的医疗监护。
手术室的自身输血包括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术野自身血回输及术中控制性低血压等医疗技术由麻醉科医师负责实施。
4、亲友互助献血由经治医师等对患者家属进行动员,在输血科(血库)填写登记表,到血站或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采血点(室)无偿献血,由血站进行血液的初、复检,并负责调配合格血液。
5、患者治疗性血液成分去除、血浆置换等,由经治医师申请,输血科(血库)或有关科室参加制订治疗方案并负责实施,由输血科(血库)和经治医师负责患者治疗过程的监护。
6、对于Rh(D)阴性和其他稀有血型患者,应采用自身输血、同型输血或配合型输血。
7、新生儿溶血病如需要换血疗法的,由经治医师申请,经主治医师核准,并经患儿家属或监护人签字同意,由血站和医院输血科(血库)提供适合的血液,换血由经治医师和输血科(血库)人员共同实施。
二、受血者血样采集与送检1、确定输血后,医护人员持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当面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病室/门诊、床号、血型和诊断,采集血样。
2、由医护人员或专门人员将受血者血样与输血申请单送交输血科(血库),双方进行逐项核对。
三、交叉配血1、受血者配血试验的血标本必须是输血前3天之内的。
血库输血科交叉配血试验 (凝聚胺法)
10.操作过程中,①必须先排好试管,并做好标记;②每进行一步操作,必须进行一次核对。
11.结果判断必须先肉眼观察,再进行显微镜观察。注意观察弱凝集和排除非特异性凝集。
6.如果不凝集,可能是标本中含有肝素。如洗肾病人的标本或其他干扰存在,此时需多加2-4滴*2凝聚胺溶液以中和肝素或干扰因子。
7.0.85%氯化钠溶液启用时,及时贴上启用时间;超期的溶液要及时更换。使用过程中,怀疑污染到溶液时或配血结果可疑时,必须更新该溶液。
8.受血者标本有效期为三天;若受血者抽取标本后,输用过血液或血液制品,且输用时间超过12小时的,必须重新采集标本。2%红细胞悬液要求准确,必要时用生理盐水洗涤红细胞后重新配制。
3.再滴入2滴*2凝聚胺溶液,轻轻混匀,于室温下静置15秒。
4.3400rpm离心1分钟,然后把上清液倒掉,管底保留大约0.1ml的液体。
5.目测红细胞有无变成凝块,如果没有凝块,则必须重做,(请看注意事项6)。重做后仍然没有凝集现象出现,可能试剂失效。
6.各滴入2滴*3复悬液,并轻轻混匀,观察结果。若为凝聚胺引起的非免疫性凝集,应该在1分钟内散开;若是异体抗体所引起的免疫性凝集,则不会散开。
7.倒在玻片上用显微镜观察有无凝集。如有凝集反应,表示不合,此供血者的血液不适合病人使用;如无凝集反应,表示供血者的血液适合病人输注。
XXXX医院
血库
文件编号:
ABCD-SOP-10
交叉配血试验(凝聚胺法)
版序:abcd
页码:第3页,共4页
如果想进一步检测Anti-K抗体,则必须继续做辅助性的抗球蛋白试验,步骤如下:
输血治疗病程记录规范
输血治疗病程记录规范精心整理宾阳县中医医院输血治疗病程记录规范为规范我院各临床科室输血治疗病程记录,根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以及《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的有关规定,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我院临床输血治疗病程记录规范。
一、输血治疗同意书(一)输血治疗同意书中各项内容应如实填写完整。
(二)输血治疗同意书签署前已检测输血前五项,并且接收到检测结果者,应将结果以“阳性”或“阴性”结果形式填写于同意书中相应项目栏。
(三)输血治疗同意书签署时,对曾输过血的患者,应在输血申请单上注明ABO血型和Rh血型,已抽取输血前五项检测标本,未出结果者,应在结果出来后及时补填,并注明补填时间,同时在病程记录中说明。
(四)输血治疗同意书应附在病历中,不得丢失。
二、病历中输血相关记录(一)首次输血,应做血型鉴定、抗体筛查以及输血前五项等检查。
(二)决定输血前应做血常规检测,以辅助决定是否符合输血指征。
(三)输血前病程记录应有输血原因说明,输血指征描述。
(四)不同输血方式的选择与记录(自体输血或异体输血)。
(五)输血后输血记录应在病程记录中单独书写,输血记录应有输注成分、输血量、血型、输血起止时间、输注过程观察情况,有无不良反应等记录。
(六)麻醉记录、手术护理记录、术后病程记录中应有出血量、输血量记录且出入血量记录应一致。
(七)输血后如发生输血反应,应将反应及处理过程记录于病程中,并同时填写《输血不良反应登记表》回报输血科。
(八)输血后病程记录中要对输血效果进行评价。
(九)输血记录单应及时粘贴于病历中不得丢失。
三、存档输血病历相关质控规定各临床科质控小组应对出院输血病历中以下内容进行以下检查,合格后方可交病案室存档。
(一)病历中附有输血治疗同意书。
(二)输血治疗同意书中各项内容填写完整、正确。
(三)病历中附有输血前五项检测报告单。
(四)病历中附有完整的输血记录单。
(五)输血前有血常规检测报告。
(六)输血后病历中有完整的输血相关记录及输血不良反应记录。
输血技术规范及输血病历记录规范
输血技术规范及输血病历记录规范临床医师和输血医技人员应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正确应用成熟的临床输血技术和血液保护技术,结合相关条例,将输血过程中一些规范操作给大家作一强调。
一、输血申请:1、申请输血应由经治医师逐项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由主治医师核准签字,连同受血者血样于预定输血日期前送交输血科(血库)备血。
2、决定输血治疗前,经治医师应向患者或其家属说明输同种异体血的不良反应和经血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
《输血治疗同意书》入病历。
无家属签字的无自主意识患者的紧急输血,应报医院职能部门或主管领导同意、备案,并记入病历。
3 术前自身贮血由输血科(血库)负责采血和贮血,经治医师负责输血过程的医疗监护。
手术室的自身输血包括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术野自身血回输及术中控制性低血压等医疗技术由麻醉科医师负责实施。
4、亲友互助献血由经治医师等对患者家属进行动员,在输血科(血库)填写登记表,到血站或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采血点(室)无偿献血,由血站进行血液的初、复检,并负责调配合格血液。
5、患者治疗性血液成分去除、血浆置换等,由经治医师申请,输血科(血库)或有关科室参加制订治疗方案并负责实施,由输血科(血库)和经治医师负责患者治疗过程的监护。
6、对于Rh(D)阴性和其他稀有血型患者,应采用自身输血、同型输血或配合型输血。
7、新生儿溶血病如需要换血疗法的,由经治医师申请,经主治医师核准,并经患儿家属或监护人签字同意,由血站和医院输血科(血库)提供适合的血液,换血由经治医师和输血科(血库)人员共同实施。
二、受血者血样采集与送检1、确定输血后,医护人员持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当面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病室/门诊、床号、血型和诊断,采集血样。
2、由医护人员或专门人员将受血者血样与输血申请单送交输血科(血库),双方进行逐项核对。
三、交叉配血1、受血者配血试验的血标本必须是输血前3天之内的。
血液标本采集、送检留样保存制度
血液标本采集、送检、留样保存管理制度1、病人血液标本采集由两名护士共同配合采集静脉采血5ml,血清和血浆都可以用于交叉实验和抗体检测,最好是血清标本,标本使用限制在3 天内含有肝素等抗凝标本可以用凝血酶或硫酸鱼精蛋白处理使其凝集析出血清。
2、允许通过静脉输液口采集标本,但必须丢弃受残留静脉输液影响的5ml 标本。
3、一般不允许使用溶血标本,对急性溶血性贫血和烧伤病人的溶血标本,在实验前后必须做溶血程度的比较。
4、标本和输血申请单上的所有资料必须填写清楚5、确定输血后,护士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当面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病室/门急诊、床号、血型和诊断,同时采血样。
6、由护士及时将受血者血样与输血申请单送配血室,双方进行逐项核对。
7、患者标本管上必须有标签,收到标本时应当面与医护人员核对血样标签与输血申请单是否相符,即双方逐项核对患者姓名、病案号、病室/门急诊、床号、血型和采血日期等,并检查送检标本的质量是否与申请项目的要求相符,不符合要求的样本一律退回,并进行书面记录。
收到标有“急”字样的标本应及时处理。
8、配血室科工作人员应复核受血者(患者)ABO血型、Rh血型、抗体筛查后按科室分类保存在4℃冰箱备用。
对中心血站提供的全血及红细胞悬液血液制品也应核对ABO血型后按血型分类保存在4℃冰箱备用。
9、预约输血患者的血样在4℃冰箱保存不能超过48小时,逾期应重新抽取血样。
对反复输血的患者更应注意抽取新的标本做不规则抗体筛查及交叉配血,以避免患者体内因回忆反应而产生抗体。
10、确定输血后,输血科工作人员对患者的血样在交叉配血之前,应再次认真查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病区床号及血型。
交叉配血时要严格按照规程进行。
11、血液发出后,受血者和供血者的血样按日期的先后保存于2-6℃冰箱,至少7天,以便对输血不良反应追查原因。
逾期的血样应按医疗废物处理原则处理,并做好登记工作。
12、血液标本留样保存冰箱的温度要定期监控记录,如发生故障要立即检查原因,及时解决并记录。
《血站技术操作规程(卫生部2012版)》
卫医政发〔2012〕1号附件卫生部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2版)二〇一二年一月前言《中国输血技术操作规程(血站部分》自1997年发布以来,对促进血站规范化管理起到重要的作用。
随着输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血液管理工作要求的提高,原有内容已经不适应当前需要,为此卫生部组织专家重新编制《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2版)》(以下简称《规程》)。
本《规程》正文包括献血者健康检查、全血采集、血液成分制备、血液检测、血液隔离与放行和质量控制6个部分,对所涉及的关键技术要点做出相应规定。
其中一些原则性的规定,血站在制定自身的操作规程时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细化。
以“宜”表述的内容为推荐性内容。
本《规程》的附录为资料性附录,供血站参考。
各血站应当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技术规范和标准,以及本《规程》的要求,结合具体工作实际,编制适合本血站使用的技术操作规程。
本《规程》自2012年6月1日起施行。
《中国输血技术操作规程(血站部分)》(1997年)同时废止。
目录1 献血者健康检查 (1)2 全血采集 (2)3 血液成分制备 (7)4 血液检测 (13)5 血液隔离与放行 (22)6 质量控制 (24)附录A 献血者血红蛋白检测(硫酸铜目测法) (35)附录B 血液检测方法的确认 (38)附录C 血液检测试剂(酶联免疫/核酸试剂)进货验收与放行记录表 (54)附录D 血液检测室内质控方法 (55)附录E 微板法ABO血型定型试验 (60)附录F 血液质量控制检查方法 (62)附录G 血袋标签确认方法 (68)1 献血者健康检查1.1 目的按照GB18467《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以下简称《要求》)的规定,对具有献血意向的潜在献血者进行健康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做出是否适合献血的结论,保障献血者健康和安全。
1.2 核对献血者身份将献血者本人相貌与其有效身份证件原件核对。
有效身份证件包括居民身份证、居民社会保障卡、驾驶证、军(警)官证、士兵证、港澳通行证和台胞证以及外国公民护照等。
静脉血标本(交叉配血标本)采集技术操作规范
静脉血标本(交叉配血标本)采集技术操作规范一、操作目的1、为患者采集、留取静脉血标本。
2、正确留取血标本,做交叉配血试验,为输血患者做好准备工作。
二、评估要点询问、了解患者是否按要求进行采血前准备:(1)是否空腹(有空腹要求的血标本);(2)病情、意识状态、合作程度;(3)局部皮肤及血管情况。
三、物品准备1、治疗盘内:碘伏、棉签、止血带、采血针、试管架、采血试管及信息、一次性治疗巾、一次性手套、弯盘、医嘱单;2、其他:医疗垃圾桶、生活垃圾桶、锐器盒。
四、操作要点1、核对医嘱及试管信息。
2、核对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评估患者。
3、洗手,戴口罩。
4、备齐用物携至患者床旁,再次核对患者及试管信息,确认一致。
5、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暴露采血部位。
6、穿刺部位下方垫一次性治疗巾。
7、选择适宜的静脉,在穿刺部位上方(近心端)约6厘米处扎止血带,常规消毒皮肤,待干。
8、戴手套,再次核对患者及试管条码信息。
9、嘱患者握拳,以一手拇指绷紧静脉下端皮肤,使其固定。
一手持采血针,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成15 -30度角自静脉上方或者侧方刺入皮下,再沿静脉走向滑行刺入静脉,见回血,再顺静脉进针少许。
10、酌情固定采血针,另一端插入试管,使血液沿管壁缓慢注入试管,采集适量血液后,松止血带,嘱患者松拳,反折采血针针管,用干棉签轻压穿刺点上方快速拔出针头,指导患者或家属正确按压。
11、轻轻摇匀试管,按压穿刺点至无出血。
12、再次核对,撤去治疗巾,脱手套。
13、协助病人取舒适体位,将呼叫器置于易取处,询问病人需要,予相关知识宣教。
14、整理床单位。
15、处理用物。
16、洗手,取口罩,记录。
17、根据要求正确处理血标本。
18、操作速度;完成时间10分钟以内。
五、指导要点1、采血的目的及送检的项目。
2、告知患者采血前的准备,如空腹及采血后的按压方法。
六、注意事项1、若患者正在进行静脉输液,输血,不宜在同侧手臂采血。
2、在安静状态下采集血标本。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及《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护士在输血过程应执行输血管理制度
输血结束后,认真检查静脉穿刺部位有无 血肿或渗血现象并作相应处理。
若有输血不良反应,应记录反应情况,并 将原袋余血妥善保管,直至查明原因。
护士还应将输血有关化验单存入病历,尤 其是交叉配血单及输血同意书,要放入病 历中永久保存。
输血过程中的护士如何保护自己免患医 源性经血液传播的疾病?
中级以上
请
医师
科主任
管 理
≥1600ml
科主任
医务科
第三章 受血者血样采集与送检
第十二条 确定输血后,医护人员持输血申 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当面核对患者姓 名、性别、年龄、病案号、病室/门急诊、 床号、血型和诊断,采集血样。
第十三条 由医护人员或专门人员将受血者 血样与输血申请单送交输血科(血库), 双方进行逐项核对。
品种
保存温度
保存期
8.机器单采浓缩白细胞悬液(GRANs)22±2°C 24 小时内输注
9.新鲜液体血浆(FLP)
4±2°C 24 小时内输注
10.新鲜冰冻血浆(FFP) -20°C 以下 一年
11.普通冰冻血浆(FP)
-20°C 以下 四年
12.冷沉淀(Cryo)
-20°C 以下 一年
13.全血
4±2°C
第五章 血液入库、核对、贮存
第二十二条 保存温度和保存期如下:
品种
保存温度
保存期
1.浓缩红细胞(CRC) 4±2°
ACD:21 天
CPD:28 天
CPDA:35
2.少白细胞红细胞(LPRC)4±2°C 与受血者ABO 血型相同
3.红细胞悬液(CRC3) 4±2°C
(同CRC)
4.洗涤红细胞(WBC) 4±2°C
输血标本采集运送保存外送管理制度
输血标本采集、运送、接收、保存、外送
管理制度与操作流程
1、在确定输血后,临床护士根据输血申请单上的要求,当面核对受血者的姓名、姓别、年龄、床号、血型和诊断等信息后,再进行采集血样。
2、采集的血液标本上条形码必须正确标记。
3、血标本采集量应有3-4ml,并观察是否溶血、乳糜血、如有此现象,应再留标本并做记录。
4、由医护人员或专门经过了输血培训上岗的人员,将采集的血样与输血申请单运送到输血科(血库),输血科(血库)工作人员接收标本。
5、输血科(血库),收到血样本后,在《输血标本接收、血型复核登记表》上进行登记。
双方进行逐项核对。
6、交叉配血后的标本,以及受血者与供血者样本都应存入4±2℃冰箱中,标本必须密封或盖紧,有明确标识,保存7天以上,以便对输血不良反应追查原因。
7、输血科工作人员应每日检查、对交叉血标本进行分类放置、清理交叉血标本。
8、血标本应视为感染性物质,输血科工作人员应做好生物安全保护。
用黄色生物垃圾袋封存,按保存日期填写《标本接受、保存、清除登记》,并按生物安全管理要求高压灭菌处理,保持容器完整,交给医院专业清洁人员,双方签名后运出实验室,再交医院垃圾暂存点按医疗废弃物统一处理。
交叉配血标本采集的指引
3、戴手套,按静脉穿刺法穿刺血管,见回血后抽取所需的标本量(根据申请用血量决定交叉配血标本的量,若申请用血为200ml则标本量为2ml,申请用血量每增加200ml标本量增加1ml).
4、松止血带,嘱患者松拳,迅速拔出针头,用干棉签按压穿刺点1~2MIN
2、采血后注意事项
↓
准备
1、操作者:洗手、戴口罩
2、环境:清洁、采光好
3、用物:常规消毒物品一套、止血带、按检查项目准备相应的采血容器(或真空采血管)一次性注射器(或采血针)、手套
4、患者:舒适平卧或坐位
↓
采血
1、在床边采血前需双人共同核对患者的血型必须与用血申请单、交叉配血申请单、血型检验报告单、医嘱上的血型相符。
交叉配血标本采集的指引
核对
根据“标本采集原则”双人进行核对医嘱,将床号姓名书写在采集器上。
↓
评估
1、患者病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正在进行的治疗
2、肢体活动情况和静脉充盈情况
3、穿刺部位皮肤情况:有无水肿、结节、疤痕、伤口等
4、患者心理状态
5、患者沟通、理解及合作能力
6、患者的需求
↓
告知
1、交叉配血的目的和配合方法
5、取下针头,将血液沿管壁注入采血器
6、使用真空采血管采血:戴手套后用采血针头按静脉穿刺法穿刺血管,见回血后用胶布固定针翼,接采血管,当针头出血速度变慢(由线状变为点滴状)时反折针头,拔∕换出采血管,其他与第3、第4点同
↓
整理
1、协助患者舒适体位
2、按医疗废物处理条例处置用物,脱手套,洗手
3、根据“科并记录
交叉配血试验
精品课件
13
三、抗体筛选和鉴定
抗体筛选试验意义:欧美等发达国家的血库已将 抗体筛选试验列为输血前检验的常规项目,在交 叉配血试验前完成或同时进行。当抗体筛选试验 为阴性,且以往的记录未检出有临床意义的抗体 时,可用盐水法快速配血,确认ABO血型相容即 可输血。如抗体筛选试验阳性,应进一步作抗体 鉴定,根据所鉴定出的抗体特异性事先选择缺乏 对应抗原的献血者血液配血,以缩短寻找合适血 源及配血时间。
R2 R2 表现型 至少1至2种细胞为 Le(a-b-), K(+), Fya (-), M(-) 和 Mia (+) 和 至少 2 种表现型纯合子
Jka, Jkb
精品课件
38
评估-试剂、技术
若该试剂或技术是首次使用,则需增加试验
新的试验应在常规工作中试用一周,或至少做五 十份标本,包括婴儿贫血,亚型,弱D抗原
经 一次 妊娠Rh(+)的胎儿后,大约7%的 Rh(-)妇女在6个月内血清学可测到抗D。
精品课件
11
三、抗体筛选和鉴定
目的是发现有临床意义的不规则抗体,献血者血 清最好也作不规则抗体筛选,如发现有不规则抗 体就将它排除,不可用于输血,特别是大量输血 时,为了避免输入血液相互间的反应,对献血者 进行抗体筛选具有重大价值。
1+ 1+ 0/1
0/1 0/1 0/1
精品课件
54
室内质控记录表
评估项目 试剂 Anti-A Anti-B ……….
批号
效期
厂商
试剂质控 批号变化
通过质控 质控失控 失控原因
1
批号: 12345
2
3
…….
口 改变 口 改变 ……. 口 未改变 口 未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