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税收体制改革》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债收入
✓ 国家通过发行债券取得的有偿 性收入。
收费收入
✓ 国家政府机关或事业单位在提 供公共服务、实施行政管理或 提供特定公共设施的使用时, 向受益人收取一定费用的收入 。
财政支出主要方向:
经济建设费支出; 科学、教育、文化、卫生支出; 行政管理费支出; 其它支出:包括国防支出、债务支出、政策性补贴支出等
✓ 如1980年轻工业工商税平均税率为18.9%,而重工业平均税率为4.6% 。
高度集中
✓ 这一时期始终保持着高度集中的财政体制,中央财政占据整个财政绝 大多数比重,国家的重点建设和主要支出都是由中央统一拨款。
以财政承包制为中心的财税改革(19801993)
背景
1976年“文革”结束后,百废待兴,由于各种原因,公共财政出现困难和巨额的赤字 。这些赤字由中央政府承担,加大了中央政府的财政压力。为了缓解这一压力,1980 年起,中央决定向地方政府下放财政权力,实行地方财政包干制度。
从70年代末开始,实行“扩大企业自主权”的改革,使企 业实行利润留成,增加企业自身的财力。
1984-1986年实行“利改税”改革,逐步把国有企业由原 来的上缴利润改为缴纳企业所得税的形式,税后利润留给 企业。
财政承包制的缺陷
实行财政承包制原本是为了在确保中央财政收入稳定的前提下,明确各级财政的权利 和责任,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这一制度实行以后,地方政府积极性得到一定 程度的发挥,但是它并没有能够实现增加中央财政收入的目标,而且从中长期来看, 还带来了一系列消极后果。
✓ 分成比例和补助数额确定后,五年内不变。在这五年中,地方收多了 可以多支,少收了少支,自行安排预算,自求收支平衡。
1988年的“财政大包干”
“财政包干”是1980年“分灶吃饭”制的继续和发展。它 将全国37个省、市、自治区和“计划单列市”全部纳入“ 包干体系”。
政府和企业财务关系的变化
1979来自百度文库1993年,随着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财政承包制 的实施,政府与国有企业之间的财务关系也有了调整:由 过去税利全部上缴财政和投资全部由财政划拨的方法改为 不同形式的“留成”和“包干”。
同时,全部物品供给的权力集中在政府手中,公众无法有 效地显示自己对公共物品的偏好,也无法形成对政府提供 公共物品行为的有效监督和控制,很难实现公共物品的有 效供给。
1956-1979年中国财税体制的特点:
政府的公共财政与企业账务合一,组成统一的国家财政系 统
✓ 全国经济和企业受国家的统一计划和领导,纳入到统一的财政体系, 企业没有独立的财务。
政府运用定价权和对国有企业的控制权,通过征收利润和 税收组织大部分预算收入
✓ 一方面政府运用定价权,对农产品等初级产品规定很低的价格,将农 村集体部门创造的剩余转移到国有企业;
✓ 一方面,通过从国有企业征缴利润和税收,把国民经济几乎全部的剩 余纳入预算。
不同部门和不同企业之间财政负担差异很大
✓ 政府广泛运用税收政策贯彻自己在产业发展上的意图,对不同部门和 产品规定了差别很大的税率;
税收的基本特征:
强制性:国家依靠政治权力强制征收; 无偿性:国家不向纳税人支付任何报酬或代价; 固定性:税收是按照国家法令规定的标准征收的。
改革前的中国财税体制(1956-1979)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逐步建立了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财政税收体系。
计划经济下,国家把全社会组织成一个大企业,消除了公 共部门和私人部门的差别。政府不仅负责公共物品的提供 ,还负责私人物品的提供,公共财政与企业财务之间的界 线消失了;
财政
财政的含义:
财政是指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而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和提 供公共物品所引起的筹集和分配经费和资金的活动。
财政包括收入和支出两个方面。
中国财政收入主要来源:
税收收入
✓ 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形式和最主要的来 源。
国有资产收益
✓ 国家凭借国有资产获得的利润、租金、 股息、资金使用费等收入的总称。
“划分收支”和“分级包干”
✓ 划分收支是指明确划分中央和地方的收入支出范围。规定明确中央和 地方分别有哪些收入,以及财政支出如何在中央和地方之间划分和承 担。
✓ 分组包干是指,按照中央和地方各自的收支范围,以1979年收入预计 数字为基础,地方收入大于支出的,计算多余部分占财政收入的比例 ,地方政府以后按照这一比例向中央政府上缴财政收入。实际上这一 比例每年都会通过中央与地方的谈判而有所调整。对于支出大于收入 的,中央进行一定补助。
财政承包制的缺陷
中央财政收入下降过多,使国家财力不足以支持政府履行 其社会职责
✓ 在地方政府拥有很大财政税收决策权的情况下,各地尽量少缴多留, 倾向于越权减免和放松监管。一方面,财政收入占经济总量比重逐年 降低,另一方面财政仍然要承担绝大部分原有的任务,这样财政赤字 不断增长。而财政负担主要压在了中央政府身上;
第八讲 财政税收体制改革
内容
财政和税收的基本概念 改革前的中国财税体制(1956-1979) 以财政承包制为中心的财税改革(1980-1993) 财税体制的全面改革(1994-1998) 构建公共财政体制框架(1998-2003年)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公共财政体制(2003年至今)
财政和税收的基本概念

财政的作用:
促进经济发展; 促进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的发展; 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为巩固国防提供物质保障; 可调节资源配置; 促经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 促进经济机构的优化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税收
税收的含义:
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律规定 ,通过税收工具强制地、无偿地征收参与国民收入和社会产 品的分配和再分配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财政包干是指:地方的年度预算收支指标经中央核定后,由地方包干负责完成,超支 不补,结余留用,地方自求平衡,而对少数民族地区,中央予以特殊照顾。
财政承包制的具体措施
1980年的“分灶吃饭”改革:
1976年“文革”结束后,中央决定在江苏省开始试行“划 分收支、分级包干”的办法。
1979年在严峻的财政形势下,国务院决定在除北京、天津 、上海外的其他省区从1980年全面推行这一办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