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二轮复习 体温调节 学案(适用全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温调节
(1)相关结构的位置
名称位置
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
体温感觉中枢大脑皮层
温度感受器皮肤、黏膜和内脏器官
产热部位安静时主要是肝脏,运动时主要是骨骼肌
散热部位主要是皮肤
(2)体温调节的原理: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使机体产热和散热保持相对平衡的过程。
(3)散热和产热的过程:散热途径主要是通过汗液的蒸发、皮肤内毛细血管的散热,其次还有呼气、排尿和排便等;产热途径主要是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能,产热的主要细胞器是线粒体,在增加产热方面,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属于协同关系。
(4)炎热环境下的体温调节(完善如下图解)
(5)寒冷环境下的体温调节(完善如下图解)
考向体温调节图解及曲线分析
1.如图表示寒冷环境中的体温调节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感受外界环境温度变化的感受器和体温调节中枢都在下丘脑中
B.甲的含义是汗腺分泌减少,毛细血管舒张
C.如果乙表示激素的作用,则主要是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
D.如果丙表示相关骨骼肌的活动,则通过战栗增加无氧呼吸的强度
【参考答案】C
易错警示
体温调节过程中关于产热和散热的3个误区
(1)体温调节过程中,改变的是产热过程和散热过程,而不是产热和散热相对平衡的状态。
(2)寒冷环境中比炎热环境中散热更快、更多。寒冷环境中机体代谢旺盛,产热增加,散热也增加,以维持体温的恒定。学科*网
(3)体温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当环境温度的改变超出了机体的调节能力时,则体温会发生明显的改变。
2.如图表示动物体温调节过程的部分示意图,图中①、②、③代表激素,当某人走出房间进入寒冷环境时,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血液中激素①、②、③的含量会增加
B.骨骼肌受有关神经支配,不自主战栗
C.激素①、②对垂体的作用效应都为促进
D.该图表示体温调节的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
【答案】C
1.体温恒定对于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下列与人体体温调节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炎热环境中机体增加排尿量是促进散热的重要途径
B.寒冷环境中体温恒定是因为机体产热量等于散热量
C.人体骨骼肌细胞中产热量最多的部位是细胞质基质
D.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但不能直接感受体温的变化
2.当人处于高温炎热的环境中时,不会发生的是
A.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B.皮肤血流量增加
C.血浆渗透压相对稳定
D.温觉感受器兴奋增强
3.如图是正常人体处在温度变化的环境中,机体散热量变化曲线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t3~t4时段,产热量等于散热量
B.t1~t2时段,散热量增加是由于人体体温与环境温度的温差增大造成的
C.t2~t3时段,散热量减少,这是体温调节的结果
D.t3~t4时段的散热量大于O~t1时段,t3~t4时段的体温低于O~t1时段
4.夏季,健康人从炎热环境进入低温空调房间后,会引起
A.大脑皮层冷觉感受器兴奋
B.皮肤毛细血管血流量增加
C.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
D.垂体分泌甲状腺激素减少
5.吃辣椒后,辣椒素会使人产生全身发热,大量出汗的现象,与炎热环境下的身体特征相似,此时与人体生理变化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此时人体皮肤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加,散热增加
B.此时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C.此时产热比散热多,体温将逐渐升高
D.此时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促进体内新陈代谢产热增加
6.如图表示某人的体温变化曲线,导致ab段和bc段体温变化的事件最有可能是
A.发热和寒颤
B.提高环境温度和寒颤
C.寒颤和出汗减少
D.剧烈运动和出汗增加
7.如图是人体体温调节部分示意图。冬天,一健康男子在室外静静地等车,下列有关其体温调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男子体温调节中枢一直处于调节体温稳定的较兴奋状态
B.该男子体内热量主要来自④⑤的产热
C.②③、②⑤均属于神经调节
D.⑦⑧的活动增强,会引起③④⑤⑥的活动相应增强
8.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存在冷敏神经元和热敏神经元,它们的放电频率因体温变化而相应改变,如图中实线所示,C、W曲线交于S点,此点对应的温度为正常体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感染流感病毒后S点左移,干活出汗时S点右移
B.某人体温24小时处在S′点,则该时间段的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C.冷敏神经元的放电频率低于热敏神经元的放电频率时,体温低于正常值
D.体温持续偏高会导致内环境稳态失调,需要采取降温措施
9.在神经和激素的调控下,人体能够适应寒冷的环境。回答下列问题:
(1)皮肤中的温度感受器是由感觉神经细胞的_____(“树突膜”或“轴突膜”)参与构成的。
(2)人处于寒冷环境中,可以通过多穿衣服、骨骼肌不由自主战栗、汗液分泌减少等途径来调节体温,这说明参与体温调节的神经中枢至少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是体温调节过程中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模式图,图中字母表示腺体,“+”表示促进,“-”表示抑制,数字表示过程,其中代表反馈调节的过程是________(用图中数字表示),代表分级调节的过程是______________(用图中数字表示)。
(4)有一种疾病是免疫系统将甲状腺细胞膜上的某种成分(M)当作抗原处理,体内产生了大量相应抗体,抗体与M特异性结合从而引起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则M最可能是________。
10.狗是恒温动物,其体温调节是一种反馈调节。温度感受器接受温度变化的刺激,发出信息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信息在中枢整合后引起骨骼肌、皮肤血管、汗腺及内分泌腺(如甲状腺、肾上腺)等器官的活动变化,进而改变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能力,从而维持体温恒定。
(1)环境温度变化引起骨骼肌战栗属于________(神经、体液、神经—体液)调节。
(2)当环境温度降低时,机体经一系列调节,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将升高,这种变化又会反馈作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器官),从而使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变化不至于过大,上述整个过程属
于____________(神经、体液、神经—体液)调节。
(3)当环境温度降低时,血液中肾上腺素含量也会升高,促使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为探究其调节模式,请完成以下实验方案设计:
①选取甲、乙、丙、丁四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实验狗。
②甲狗剪断支配肾上腺髓质的神经并结扎通向肾上腺的门静脉;乙狗________________;丙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丁狗不做任何处理(说明:垂体分泌的促激素通过
门静脉进入肾上腺)。
③将四只实验狗置于同一寒冷环境中12小时,每隔2小时测定一次血液中肾上腺素的含量,分
别记录其变化过程,对比分析(说明:不考虑手术创伤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预期可能结果并分析结论:
a.若血液中肾上腺素的含量为丁=乙>丙=甲,其调节方式只为体液调节;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调节方式只为神经调节;
c.若血液中肾上腺素的含量为丁>乙>甲、丁>丙>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2018·海南卷)当人突然遇到寒冷环境时,不会发生的是
A.体温仍然能够保持相对恒定
B.蜷缩身体,减少体表与外界接触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