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实验报告2(完整版)
初中化学实验报告范文(精选18篇)
初中化学实验报告范文(精选18篇)一、实验目的及要求本实例是通过“站点定义为”对话框中的“高级”选项卡创建一个新站点。
二、仪器用具1、生均一台多媒体电脑,组建内布菊域网,并且接入国际互联网。
2、安装windows xp操作系统;建立iis服务器环境,支持asp。
3、安装网页三剑客(dreamweaver mx;flash mx;fireworks mx)等网页设计软件;三、实验原理通过“站点定义为”对话框中的“高级”选项卡创建一个新站点。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执行“站点管理站点”命令,在弹出的“管理站点”对话框中单击“新建”按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站点”命令。
2)在弹出的“站点定义为”对话框中单击“高级”选项卡。
3)在“站点名称”文本框中输入站点名称,在“默认文件夹”文本框中选择所创建的站点文件夹。
在“默认图象文件夹”文本框中选择存放图象的文件夹,完成后单击“确定”按钮,返回“管理站点”对话框。
4)在“管理站点”对话框中单击“完成”按钮,站点创建完毕。
五、实验结果六、讨论与结论实验开始之前要先建立一个根文件夹,在实验的过程中把站点存在自己建的文件夹里,这样才能使实验条理化,不至于在实验后找不到自己的站点。
在实验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选项,计算机一般会有默认的选择,最后不要去更改,如果要更改要先充分了解清楚该选项的含义,以及它会造成的效果,否则会使实验的结果失真。
实验前先熟悉好操作软件是做好该实验的关键。
初中化学实验报告范文第2篇实验报告格式一、实验报告知识述要实验报告是以实验本身为研究对象,或者以实验作为主要研究手段而得出科研成果后所写出的科研文书。
实验报告具有一般科研文书的科学性、实践性、规范性等特点。
(一)实验报告的概念和用途实验报告是实验者在某项科研活动或专业学习中,用简洁准确的语言完整真实地记录、描述某项实验过程和结果的书面材料,是对实验工作的总结和概括,是整个实验工作不可或缺的组成布分,也是实验成果的重要表现形式。
初中实验报告范文
初中实验报告范文进入初中我们就开始接触了实验这个以前极少接触到的有趣事情,那么你们知道初中实验报告要怎么写吗?下面是店铺为大家带来的初中实验报告范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初中实验报告范文1:(一)实验题目: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目的:教材45页实验器材:教材45页实验步骤:1、氧气的制取1)查:先在水槽中装适量的水,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装:往试管中装入KMnO4,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3)定:固定各仪器(注意,铁夹夹在试管中上部,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酒精灯与试管底部的距离)。
4)倒,把两个装满水的集气瓶连同玻璃片倒立在水槽中。
5)点,点燃酒精灯,先预热,再集中加热。
6)收,待气泡连续、均匀的放出时,开始收集,收集好后在水中盖上玻璃片取出正放于桌上。
7)移,先将导管移出水面。
8)灭,最后熄灭酒精灯。
2、氧气的性质:1)把烧到发红的木炭伸入到氧气瓶中,熄灭后滴入石灰水,振荡。
2)点燃系在螺旋状细铁丝底端的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再伸入到O2瓶中。
观察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现象:1、木炭在O2中燃烧,发白光、放热、滴入的石灰水变浑浊。
2、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一种黑色的熔融物。
实验结论:1、C O2CO2,CO2使石灰水浑浊2、Fe O2Fe3O43、可燃物如:木炭在氧气里燃烧,比在空气里燃烧更剧烈;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物质如铁却可以在氧气里燃烧,说明O2是一种化学性质较活泼的气体。
点燃点燃(二)实验题目:CO2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目的:教材125实验器材:教材125实验步骤:1、制取二氧化碳1)连接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往试管中装入大理石,倒入占试管容积1/3的稀盐酸,用胶塞塞住管口,观察现象。
3)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瓶口盖上玻片。
4)验满,备用2、二氧化碳的性质:教材125-126现象:1、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产生大量气泡,大理石逐渐减小。
2、烧杯内的蜡烛熄灭3、通入二氧化碳的试管中石蕊变红,加热后红色渐渐消失4、石灰水中通入气体后变浑浊。
实验2木炭还原氧化铜初中化学实验报告
实验2木炭还原氧化铜初中化学实验报告
实验2 木炭还原氧化铜
实验类型:
验证性实验
实验目的:
1.学习仪器的连接、药品的取用、给物质加热等实验基本操作;
2.认识木炭与氧化铜的反应,了解木炭的还原性。
实验用品:
酒精灯(或酒精喷灯)、网罩、硬质试管、铁架台、铁夹、单孔橡皮塞、导管、药匙、研钵、火柴;
澄清的石灰水、木炭、氧化铜。
实验过程:
2.给试管加热。
先使试管
然后集中在试管的
3.实验结束后,先移出
再熄灭。
问题与讨论:
1.实验中在酒精灯火焰上加了一个网罩,其作用是什么?
2.实验结束后,为什么先移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
初三化学实验报告单
初三化学实验报告单篇一: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化学实验报告上册实验名称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目的:1、培养观察和描述的能力。
2、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实验器材:蜡烛、小木条、烧杯2个、澄清石灰水实验步骤:1、点燃前,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和硬度;观察把蜡烛投入水中的情况。
2、燃着时,火焰分几层,用小木条比较火焰不同部分温度的高低,用烧杯推测燃烧后的生成物。
3、燃灭后,用火柴去点白烟,蜡烛能否重新燃烧。
现象:1、蜡烛是乳白色,柱状固体、无味,能被轻易切成处,放于水中飘浮于水面上。
2、火焰分为三层。
小木条上外焰接触的部分被烧焦得最厉害,干燥的烧杯内壁有水珠,涂有石灰水的烧杯变浑浊。
3、白烟能被点燃。
分析及结论:1、蜡烛难溶于水、质软。
2、外焰温度最高,蜡烛燃烧有水和CO2生成。
3、吹灭蜡烛后的白烟是可燃物。
实验名称: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实验目的: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何不同实验器材:水槽、集气瓶4个、玻璃片4块、滴管、石灰水、饮料管、小木条实验步骤:1、用吹气排水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
2、收集两瓶空气。
3、在1瓶空气和1瓶呼出气中滴入石灰水、振荡。
4、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空气和呼出气中。
5、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呼气。
现象:1、滴入石灰水后,充满呼出气的集气瓶更浑浊一些;2、插入呼出气中的木条立即熄灭,插入空气中的木条正常燃烧过了一会儿才熄灭;3、呼气后干燥的玻璃片上有较多的水珠。
分析及结论: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有CO2含量较高,吸入的空气中O2含量较高,呼出气中H2O含量较高。
实验名称2: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实验目的:熟练掌握药品的取用,给物质的加热,仪器洗涤的操作实验器材:镊子、药匙、试管、量筒、滴管、酒精灯、试管夹、试管刷、锌粒、盐酸、碳酸纳粉末、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实验步骤:一、药品的取用1、用镊子夹取了粒锌放入试管中,并将试管放在试管架上。
2、取少量碳酸钠粉末放入试管中,并半试管放在试管架上。
初三化学实验报告第二章
氧气中:
5、取少量硫放入燃烧匙中,加热到硫燃烧,观察现象。再将燃烧匙伸到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空气中:
氧气中:
6、用坩埚钳夹住螺旋状的铁丝,并点燃铁丝下的火柴,待火柴杆将燃尽时,将它们伸入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7、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第二章实验报告
一、完成表格
实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内容
实验现象
化学反应方程式
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2、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3、二氧化锰中滴加过氧化氢(双氧水)溶液
4、将一小块木炭用坩埚钳夹住,在空气中点燃后,伸入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待燃烧结束后,取出坩埚钳,向集气瓶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
初中化学实验2:粗盐溶解和过滤
初中化学实验2:粗盐溶解和过滤
粗盐溶解和过滤
说明:考⽣必须独⽴操作,不能相互讨论。
除发现材料、⽤具短缺或损坏可向监考教师提出外,不能向监考⽼师问其它问题。
实验⽤品:烧杯(75ml 3个)、玻璃棒、短颈漏⽃、量筒(50ml)、胶头滴管、药匙、铁架台(带铁圈)、托盘天平(带砝码)、滤纸、⽩纸、粗盐、⽔.
实验步骤提⽰:
1.制做和安装过滤器。
2.准确称取5g粗盐。
3.⽤量筒量取约20ml⽔,在烧杯中溶解粗盐。
4.过滤。
5.清洗仪器并整理台⾯。
6.完成实验报告。
填写实验报告:
过滤前的⾷盐⽔(状态)是混浊的,过滤后的⾷盐⽔(状态)是
——————的。
说明:真正完整的操作可能时间长,只要求有这个动作,⽤胶头滴管加⽔湿润滤纸并赶⾛⽓泡。
实验2自制酸碱指示剂初中化学实验报告
实验2自制酸碱指示剂初中化学实验报告实验2自制酸碱指示剂实验类型:
探究性实验
实验目的:
1.初步研究自制酸碱指示剂的方法;
2.初步认识用作酸碱指示剂的物质应具有的条件。
实验用品:
研钵、烧杯、试管、玻璃棒、纱布;
白醋、石灰水、盐酸、氢氧化钠溶液、酒精、蒸馏水。
实验过程:
1.提出问题
植物的花或果实的汁液都适合作酸碱指示剂吗?2.猜想与假设
1)植物的花或果实的汁液都适合作酸碱指示剂;
2)。
3.制定计划(设计方案)
1)设计思路:依据某些花瓣和果实的汁液在酸或碱溶液中呈现不同颜色,选取一些花瓣和果实,通过实验,确定作酸碱指示剂的物质。
2)实验流程:制取花瓣和果实的汁液→分别滴入白醋、石灰水、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颜色变化。
4.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收集证据(实验现象)结论和解释(1)取几种植物的你所选取花或果实汁液的颜色?花瓣或果实(如牵牛花、月季花、紫;
甘蓝等),分别在
研钵中捣烂,插手;
酒精浸泡。
2)用纱布将浸出汁液在不同溶液的颜色变化的汁液过滤或挤
出。
3)试验过滤出的
白醋石灰盐酸氢氧化
水钠溶液汁液在下列4种溶
液中的颜色变化。
5.反思与评价
1)如何自制酸碱指示剂?。
初中中考理化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实验日期:2021年6月1日实验地点:学校实验室实验目的:1. 了解物质燃烧的条件;2. 掌握实验操作技能;3. 培养观察、分析、总结的能力。
实验原理:物质燃烧需要满足三个条件:可燃物、助燃物(氧气)和达到一定的温度。
本实验通过观察不同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燃烧现象,来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
实验器材:1. 铝片、铜片、木材、纸张、蜡烛;2. 火柴;3. 试管、酒精灯、镊子;4. 记录本、笔。
实验步骤:1. 将铝片、铜片、木材、纸张、蜡烛分别放在试管中;2. 用镊子夹住火柴,点燃酒精灯;3. 将点燃的火柴分别靠近试管中的铝片、铜片、木材、纸张、蜡烛,观察现象;4. 记录不同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燃烧情况;5. 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实验结果:1. 铝片:靠近火柴时,铝片表面有微弱的红光,但没有燃烧;2. 铜片:靠近火柴时,铜片表面有微弱的红光,但没有燃烧;3. 木材:靠近火柴时,木材表面迅速燃烧,火焰较高;4. 纸张:靠近火柴时,纸张表面迅速燃烧,火焰较高;5. 蜡烛:靠近火柴时,蜡烛表面迅速燃烧,火焰较高。
实验结论:1. 物质燃烧需要满足三个条件:可燃物、助燃物(氧气)和达到一定的温度;2. 不同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燃烧现象不同;3. 燃烧是化学反应,需要消耗氧气。
实验分析:1. 铝片和铜片靠近火柴时,没有燃烧,说明这两种金属在常温下不易燃烧;2. 木材、纸张和蜡烛靠近火柴时,迅速燃烧,说明这三种物质在常温下易燃烧;3. 实验结果表明,燃烧反应需要消耗氧气,且不同物质的燃烧速度和火焰高度不同。
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火灾;2. 操作时要轻拿轻放,避免试管破碎;3. 实验结束后,要清理实验场地,保持实验室整洁。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物质燃烧的条件,掌握了实验操作技能,培养了观察、分析、总结的能力。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要继续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实验操作能力,为我国科技事业做出贡献。
实验2 过滤 初中化学实验报告
实验2 过滤
实验类型:
基本操作
实验目的:
1.学会制作过滤器;
2.练习过滤的操作。
实验用品:
铁架台(带铁圈)、烧杯、漏斗、玻璃棒、滤纸;
实验1中溶有明矾的水。
并使滤纸边缘略低于漏
斗口,用少量水润湿滤纸,并使滤
纸与漏斗壁之间不要有气泡。
漏
中溶有明矾的水,
璃棒慢慢向漏斗中倾倒。
如果过滤后的溶液仍然浑浊,
1.未经处理的天然水、溶有明矾的水和过滤所得的水中,清澈程度最佳的
是,最差的是。
2.过滤时,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会造成什么后果?
3.如果过滤后的液体仍然浑浊,产生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初中化学实验报告单
初中化学实验报告单初中化学实验报告单(共5篇) 篇一:初中化学实验报告单初中化学实验报告单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篇二: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化学实验报告上册实验名称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目的:1、培养观察和描述的能力。
2、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实验器材:蜡烛、小木条、烧杯2个、澄清石灰水实验步骤:1、点燃前,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和硬度;观察把蜡烛投入水中的情况。
2、燃着时,火焰分几层,用小木条比较火焰不同部分温度的高低,用烧杯推测燃烧后的生成物。
3、燃灭后,用火柴去点白烟,蜡烛能否重新燃烧。
现象:1、蜡烛是乳白色,柱状固体、无味,能被轻易切成处,放于水中飘浮于水面上。
2、火焰分为三层。
小木条上外焰接触的部分被烧焦得最厉害,干燥的烧杯内壁有水珠,涂有石灰水的烧杯变浑浊。
3、白烟能被点燃。
分析及结论:1、蜡烛难溶于水、质软。
2、外焰温度最高,蜡烛燃烧有水和CO2生成。
3、吹灭蜡烛后的白烟是可燃物。
实验名称: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实验目的: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何不同实验器材:水槽、集气瓶4个、玻璃片4块、滴管、石灰水、饮料管、小木条实验步骤:1、用吹气排水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
2、收集两瓶空气。
3、在1瓶空气和1瓶呼出气中滴入石灰水、振荡。
4、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空气和呼出气中。
5、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呼气。
现象:1、滴入石灰水后,充满呼出气的集气瓶更浑浊一些;2、插入呼出气中的木条立即熄灭,插入空气中的木条正常燃烧过了一会儿才熄灭;3、呼气后干燥的玻璃片上有较多的水珠。
分析及结论: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有CO2含量较高,吸入的空气中O2含量较高,呼出气中H2O含量较高。
实验名称2: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实验目的:熟练掌握药品的取用,给物质的加热,仪器洗涤的操作实验器材:镊子、药匙、试管、量筒、滴管、酒精灯、试管夹、试管刷、锌粒、盐酸、碳酸纳粉末、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实验步骤:一、药品的取用1、用镊子夹取了粒锌放入试管中,并将试管放在试管架上。
初三化学实验报告
初三化学实验报告初三化学实验报告1一、实验内容(含实验原理介绍):二、实验目的三、涉及实验的相关情况介绍(包含使用软件或实验设备等情况):四、实验结果(含程序、数据记录及分析和实验总结等,可附页):1.常用仪器的名称、形状和主要用途。
2.化学实验的根本操作(1)药品的取用和称量(2)给物质加热(3)溶解、过滤、蒸发等根本操作(4)仪器连接及装置气密性检查(5)仪器的洗涤(6)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3.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备及收集(1)三种气体(H2、O2、CO2)的制备(2)三种气体的收集方法4.物质的检验与鉴别(1)常见气体的检验及鉴别(2)(2)两酸、两碱及盐的鉴别5.化学根本实验的综合把握好以上这些知识点的关键是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1)化学实验就要动手,要进入化学实验室,参与化学实践的一切活动。
在实验室要观察各种各样各具用途的实验仪器、实验用品、实验药品试剂,各种各类药品,它们的状态、气味、颜色、名称、使用本卷须知。
还要观察各种各类成套的实验装置。
在老师指导下,自己也应动手做所要求完成的各种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应有目的地去观察和记忆。
例如:①各种仪器的名称、形状、特点,主要用途,如何正确使用,使用时应注意的事项。
②无论做什么内容的实验都离不开化学实验的根本操作,因此,要熟练掌握各项化学实验的根本操作,明确操作的方法、操作的本卷须知,且能到达熟练操作的程度。
③还应注意观察各种实验现象,这是培养观察能力、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最开始的一步。
下面还要进一步详细说明。
④动手做记录,因为在实验活动中感性知识很多,如不做记录,可能被遗忘或遗漏。
这都不利于对实验的分析和判断。
(2)如何做好观察观察能力是同学们应具备的各种能力之一,观察是获得感性认识最直接的手段,学会观察事物,无论现在或将来都是受益匪浅的根本素质。
特别是对于化学实验的现象更要求学会观察,要求:观察要全面、观察要准确,观察要有重点,观察时还要动脑思考。
初中化学实验报告(二)2024
初中化学实验报告(二)引言概述:本文是对初中化学实验报告的续篇,主要介绍了在实验过程中所进行的五个大点。
每个大点都包含了5至9个小点,从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器材及药品、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一、观察金属燃烧的实验1. 确定实验目的:了解金属燃烧的特点和规律。
2. 准备实验器材及药品:金属片、点火器、实验台、比较试验等。
3. 进行实验步骤:点燃金属片,观察金属燃烧现象。
4. 记录实验结果:观察到金属燃烧的颜色、火焰等特征。
5. 得出实验结论:金属燃烧是一种氧化反应,形成金属氧化物。
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1. 确定实验目的: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特点和规律。
2. 准备实验器材及药品:酸、碱、指示剂、试管、酸碱试纸等。
3. 进行实验步骤:滴加酸碱试剂,观察颜色的变化。
4. 记录实验结果:观察到指示剂的颜色变化。
5. 得出实验结论:酸和碱在适当条件下可以中和反应,形成盐和水。
三、电解质的电解实验1. 确定实验目的:通过电解实验了解电解质的性质。
2. 准备实验器材及药品:电解槽、电源、电极、电解质溶液等。
3. 进行实验步骤:将电解质溶液倒入电解槽,通电进行电解。
4. 记录实验结果:观察到正负极上的气泡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变化。
5. 得出实验结论:电解质在电解过程中被分解成阳离子和阴离子,产生气泡。
四、溶液的分离实验1. 确定实验目的:了解常用的溶液分离方法。
2. 准备实验器材及药品:过滤纸、漏斗、烧杯、溶液等。
3. 进行实验步骤:将溶液通过不同的分离方法进行分离。
4. 记录实验结果:观察到不同溶液分离后的物质及其特点。
5. 得出实验结论:溶液可以通过过滤、蒸发等方法进行分离。
五、气体的收集实验1. 确定实验目的:了解气体的物理性质及收集方法。
2. 准备实验器材及药品:气体收集装置、试管、水槽、气体等。
3. 进行实验步骤:使用气体收集装置收集气体。
4. 记录实验结果:观察到收集气体的颜色、气味等特征。
初三化学实验报告
初三化学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和探究化学反应和实验结果,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实验材料和仪器实验材料包括:•纯净水•稀硫酸•碳酸钠•酒精灯•试管•瓶塞•过滤纸•硬水•酚酞指示剂•Bunsen燃气灯实验仪器包括:•烧杯•试管架•镊子•平衡仪•瓜皮碗•恒温水浴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清洗实验用的玻璃仪器,准备实验所需材料。
2.实验一:酸碱中和反应–取一定量的烧杯,加入适量的纯净水。
–用平衡仪称取一定量的稀硫酸,加入烧杯中。
–用托盘将酒精灯点燃,将试管倒立放置于酒精灯的火焰中加热。
–将试管内加热硫酸倒入烧杯中,同时加入碳酸钠。
–用玻璃杯接收生成的气体,观察气体颜色和性质。
3.实验二:硬水的净化–取一定量的硬水加入烧杯中。
–加入酚酞指示剂,观察颜色变化。
–逐滴加入稀硫酸,继续观察颜色变化直至变成无色。
4.实验三:达尼试剂的合成–取一定量的烧杯,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
–用平衡仪称取一定量的硝酸,加入烧杯中。
–加入过滤纸将残渣滤掉,收集滤液。
–将滤液加热至浓缩,冷却后得到白色结晶。
5.实验四:氯气的制备–取一定量的烧杯,加入一定量的盐酸。
–添加适量的过滤纸,观察颜色变化。
–将烧杯放在恒温水浴中进行加热,观察气泡冒出并通过玻璃管收集气体。
实验结果与分析1.实验一的观察结果:加入碳酸钠后,烧杯中产生气泡,并有气体溢出,气体呈碱性,可用酚酞指示剂验证。
2.实验二的观察结果:加入酚酞指示剂后,颜色变为红色。
逐滴加入稀硫酸,颜色渐渐变成无色,表明硬水中的碳酸盐被酸中和。
3.实验三的观察结果:产生了白色结晶,表明达尼试剂成功合成。
4.实验四的观察结果:盐酸加入过滤纸后,发生了颜色变化并出现气泡。
通过加热并收集气体,得到氯气。
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的操作和观察,我们得到了以下结论:1.碳酸钠与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2.硬水中的碳酸盐可以通过酸中和反应去除。
3.通过合成达尼试剂,我们可以得到白色结晶体。
初中化学家庭实验报告
初中化学家庭实验报告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初中化学家庭实验报告实验名称:酸碱中和反应的观察实验目的:通过观察酸和碱相互中和的反应过程,了解酸碱中和的化学性质及其相关常识。
同时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
实验材料:1. 盐酸(盐酸是一种强酸,切勿接触皮肤或衣物)2. 碳酸氢钠(碱性物质)3. 蓝色石蕊试纸4. 玻璃杯5. 水实验步骤:1. 在玻璃杯中分别倒入一定量的盐酸和碳酸氢钠。
2. 用蓝色石蕊试纸分别测试盐酸和碳酸氢钠的性质。
蓝色石蕊试纸会在酸性溶液中变红,在碱性溶液中变蓝。
3. 将盐酸和碳酸氢钠混合在一起,观察反应过程中的变化,用蓝色石蕊试纸测试混合溶液的性质。
4. 观察酸碱中和反应后产生的物质,记录实验数据。
实验结果:1. 盐酸和碳酸氢钠混合反应后,会产生气体。
这是因为盐酸和碳酸氢钠之间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氯化氢气体和水以及碳酸盐。
2. 实验中使用蓝色石蕊试纸测试混合溶液的性质可以看出,中和后的混合溶液呈现中性状态。
实验分析:在这个实验中,我们观察到了酸碱中和反应的过程。
盐酸是一种强酸,碳酸氢钠是一种碱性物质,它们之间的中和反应产生了氯化氢气体和水以及碳酸盐。
在中和后的混合溶液中,pH值接近中性,这说明酸碱中和反应可以将酸性和碱性溶液中的氢离子和羟离子中和成水分子。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酸碱中和的化学性质。
酸碱中和反应是化学反应中一种常见的反应类型,它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胃酸和胃碱之间的中和反应可以保持人体消化系统的PH值稳定;又如,酸雨对环境的破坏就是一种典型的酸碱中和反应。
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中,我们应该进一步掌握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及相关常识,并且注意在日常生活中正确使用酸碱物质,避免因误操作而导致不良后果。
希望通过这次实验,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提高化学实验技能,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第二篇示例:初中化学家庭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利用酵母发酵制作酵母发酵液实验目的:1. 了解酵母发酵的原理及过程;2. 掌握酵母发酵制备酵母发酵液的方法;3. 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实验观察和记录的能力。
实验2 灭火的原理 初中化学实验报告
实验2 灭火的原理
实验类型:
探究性实验
实验目的:
1.学会控制变量的实验方法,归纳、总结灭火的原理;
2.模仿设计简单的灭火器。
实验用品:
烧杯、抽滤瓶、橡皮塞、橡皮管;
蜡烛、碳酸钠溶液、浓盐酸。
实验过程:
1.提出问题
灭火的原理是什么?
2.猜想与假设
(1)破坏燃烧的一个条件;
(2)
;
(3)。
3.制定方案(设计实验方案)
(1)设计思路:根据燃烧条件,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探究灭火的原理。
(2)实验流程:观察蜡烛在密闭的空间内燃烧情况→观察蜡烛在空气中燃烧情况→观察蜡烛在充满二氧化碳的空间内燃烧情况→分析推断得出灭火的原
理。
4.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收集证据(实验现象)结论和解释(1)将一支蜡烛点燃,然
后扣一个烧杯(如图)。
(2)将一支蜡烛点燃,放
入一个烧杯(如图)。
(3)将一支蜡烛点
燃,放入一个烧杯,
再向烧杯内加入适量
碳酸钠和盐酸(如图)。
根据灭火原理及上述实验(3)所利用的化学反应原理,你设计的灭火器是:。
5.反思与评价
(1)综合以上实验归纳可知,只要破坏燃烧条件中的个,即可达到灭火。
(2)灭火的原理是什么?。
初中化学实验报告
初中化学实验报告实验名称:溶解度实验实验目的:1. 了解溶解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2. 掌握溶解度的测定方法;3. 实践观察溶解过程中晶体的溶解和析出现象,并分析影响溶解度的因素。
实验器材:1. 温水槽2. 恒温器3. 烧杯4. 温度计5. 高精度称量瓶6. 搅拌棒7. 实验试剂:纯净水、食盐、糖等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a. 温度设定:将温水槽中的水加热至可控温度;b. 准备试剂:称取一定质量的试剂,分别置于烧杯中。
2. 实验操作:a. 温度测定:在恒温器中装入温度计,测量温水槽中水的温度;b. 溶解试剂:将试剂加入烧杯中,用搅拌棒搅拌,直至完全溶解;c. 沉淀观察:在溶液稳定后,停止搅拌,观察是否有沉淀产生。
3. 数据记录:a. 记录每种试剂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情况;b. 记录溶解度,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记录,可以得到各种试剂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数据,并与理论值进行对比,分析其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
实验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发现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符合溶解度与温度之间的正相关关系。
此外,还可以观察到溶解过程中晶体的溶解和析出现象,加深对溶解过程的理解。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溶解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掌握了测定溶解度的方法,同时还观察了溶解过程中晶体的溶解和析出现象。
实验结果表明溶解度与温度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这对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溶解过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然而,本实验仅仅是初步探究了溶解度和温度的关系,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实验以获得更加准确的数据和结论。
实验2 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镁条燃烧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初中化学实验报告
实验2 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镁条燃烧反应
前后质量的测定
实验类型:
验证性实验
实验目的:
1.学会记录实验数据,并能进行简单的定量分析;
2.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反应前后物质质量的变化。
实验用品:
天平、烧杯、小试管、坩埚钳、石棉网、酒精灯、火柴;
稀盐酸、碳酸钠粉末、镁条。
反应一段时间,再放在天平上,
察是否仍然平衡。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的总质量相等。
但以上两个实验,一个反应
后质量减少,另一个反应后质量增加。
原因分别是什么?
2.要使碳酸钠粉末和盐酸反应前后天平平衡,对该实验方案应做怎样的改
进?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报告编号:YT-FS-1495-51
初中化学实验报告2(完
整版)
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初中化学实验报告2(完整版)
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
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
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
修改和使用。
实验步骤
(1) 在试管中加入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2) 加热实验(1)的试管,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3) 在另一支试管中加入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并加入2g二氧化锰,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4) 待实验(3)的试管内液体不再有现象发生时,重新加热3mL5%的过氧化氢溶液,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该步骤实验可以反复多次)
(5) 实验后将二氧化锰回收、干燥、称量。
实验现象及现象解释:
实验编号实验现象现象解释
(1) 木条不复燃
(2) 木条不复燃 H2O2分解O2速度太慢没足够的O2试木条复燃.
(3) 3H2O2产生大量气泡木条复燃 MnO2使H2O2加速分解O2,O2使木条复然
(4) 新加入的H2O2产生大量气泡因为MnO2继续作为催化挤的作用!H2O2继续分解
(5) 5MnO2的质量不变因为MnO2是催化剂所以只是改变化学反应速度,不改变其化学性质和质量
这里填写您企业或者单位的信息
Fill In The Information Of Your Enterprise Or Unit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