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管理的六要素
生产现场管理六大要素

生产现场管理六大要素一、生产计划管理生产计划管理是指对生产任务进行合理的安排和组织,确保生产过程的高效运行。
它包括对生产任务的调度和排程、生产进度的控制和监督等方面。
1.1 生产任务调度生产任务调度是指根据生产任务的紧急程度、资源的可用性、生产能力等因素,合理安排生产任务的执行顺序和时间。
通过科学的调度,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高效运行,提高生产效率。
1.2 生产进度控制生产进度控制是指对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和管理,确保生产进度按计划进行。
通过及时掌握生产进度的情况,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问题,保证生产任务的按时完成。
二、物料管理物料管理是指对生产过程中所需的物料进行合理的规划、采购、使用和储存,确保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
它包括物料需求计划、供应商管理、物料入库和出库等方面。
2.1 物料需求计划物料需求计划是指根据生产计划和物料的使用情况,合理确定物料的需求量和采购时间,以保证生产过程中物料的供应充足。
通过科学的物料需求计划,可以避免物料的过剩和缺乏,提高生产效率。
2.2 供应商管理供应商管理是指对供应商的选择、评估和监督,确保物料的质量和供应的及时性。
通过建立良好的供应商关系,可以获得高质量的物料,并及时满足生产过程的需求。
2.3 物料入库和出库物料入库和出库是指对物料的收发管理,确保物料的安全和准确。
通过严格的入库和出库管理,可以防止物料的损坏和丢失,保证生产过程的连续性。
三、设备管理设备管理是指对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设备进行合理的规划、维护和修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它包括设备的选型和配置、设备的维护保养和设备的故障处理等方面。
3.1 设备选型和配置设备选型和配置是指根据生产需求和工艺要求,选择合适的设备,并进行合理的布局和配置。
通过科学的选型和配置,可以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生产效率。
3.2 设备维护保养设备维护保养是指对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清洁、润滑和维修,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通过科学的维护保养,可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设备的故障率。
生产现场管理内容

5S现场管理培训5S现场管理意义现场管理是一个企业的企业形象、管理水平、产品质量控制和精神面貌的综合反映,是衡量企业综合素质及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搞好生产现场管理,有利于企业增强竞争力, 消除“跑、冒、漏、滴”和“脏、乱、差”状况,提高产品质量和员工素质,保证安全生产,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企业实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现场管理的标准和要求1、什么是现场管理:现场管理就是指用科学的管理制度、标准和方法对生产现场各生产要素,包括人(工人和管理人员)、机(设备、工具、工位器具)、料(原材料)、法(加工、检测方法)、环(环境)、信(信息)等进行合理有效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检测,使其处于良好的结合状态,达到优质、高效、低耗、均衡、安全、文明生产的目的。
2、生产现场管理的标准1)定员合理,技能匹配;2)材料工具,放置有序;3)场地规划,标注清析;4)工作流程,有条不紊;5)规章制度,落实严格;6)现场环境,卫生清洁;7)设备完好,运转正常;8)安全有序,物流顺畅;9)定量保质,调控均衡;10)登记统计,应记无漏。
3、现场管理六要素(5M1E分析法) :人、机、料、法、环、测。
1) 人(Man):操作者对质量的认识、技术、身体状况等;2) 机器(Machine):设备、测量仪器的精度和维护保养状况等;3) 材料(Material):材料能否达到要求的性能等;4) 方法(Method):生产工艺、设备选择、操作规程等;5) 环境(Environment):工作现场的技术要求和清洁条件等;6) 测量(Measurement):测量时采取的方法是否标准、正确;由于这六个因素的英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是M和E,简称为5M1E。
二、现场管理的基本方法(一)、5S现场管理1、什么是5S现场管理:“5S”活动起源于日本, 主要内容为: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和素养(Shitsuke)这5个词的缩写。
生产现场管理方法

生产现场管理方法现场管理是一个企业的企业形象、管理水平、产品质量控制和精神面貌的综合反映,是衡量企业综合素质及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搞好生产现场管理,有利于企业增强竞争力, 消除“跑、冒、漏、滴”和“脏、乱、差”状况,提高产品质量和员工素质,保证安全生产,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企业实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生产现场管理方法(经典)一、优秀现场管理的标准和要求二、现场管理的基本方法三、生产现场的质量控制四、现场的组织结构设计原则及职能五、生产现场员工的管理六、生产计划的制定要求七、生产成本的控制八、现场管理制度一、优秀现场管理的标准和要求1、什么是现场管理:现场管理就是指用科学的管理制度、标准和方法对生产现场各生产要素,包括人(工人和管理人员)、机(设备、工具、工位器具)、料(原材料)、法(加工、检测方法)、环(环境)、信(信息)等进行合理有效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检测,使其处于良好的结合状态,达到优质、高效、低耗、均衡、安全、文明生产的目的。
2、优秀生产现场管理的标准1)定员合理,技能匹配;2)材料工具,放置有序;3)场地规划,标注清析;4)工作流程,有条不紊;5)规章制度,落实严格;6)现场环境,卫生清洁;7)设备完好,运转正常;8)安全有序,物流顺畅;9)定量保质,调控均衡;10)登记统计,应记无漏。
3、现场管理六要素(5M1E分析法)现场管理的六个要素即:人、机、料、法、环、测。
----也称为5M1E分析法。
1) 人(Man):操作者对质量的认识、技术、身体状况等;2) 机器(Machine):设备、测量仪器的精度和维护保养状况等;3) 材料(Material):材料能否达到要求的性能等;4) 方法(Method):生产工艺、设备选择、操作规程等;5) 测量(Measurement):测量时采取的方法是否标准、正确;6) 环境(Environment):工作现场的技术要求和清洁条件等;由于这五个因素的英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是M和E,简称为5M1E。
支局现场管理六要素

直 邮 投 送 到 位 率 ,直 接 影 响 到 直 邮 效 果 。案 例 二 中 淮 安 邮 政 分 局 要 求 各 邮 政 支 局 必 须 在 3月 1 4日前 投 递 到 位 ,并 保 证 在 4月 1日前 至 少 回 函 5 0 0封 。案 例 三 中 《 3 . 8幸 福 女 人 节 》 大 礼 包 要 求 在 3月 6 ~7 日投 送 到 广 大 女 性 同 胞 手 中 。
3 . 5 直 邮要 加 强投 递 管理
保证 ,才 能提 升 广 告 效 果 ,给 客 户 带 来 实 惠 ,促进 与 客 户 的 长期 合作 。
3 . 6 邮 政 要 加 强 直 邮 产 业 相 关 主 体 之 间 的合 作
规模 较 大 的 邮政 局 自身 能 够 完 成 策 划 、印 刷 、数据 采 集
案例四中涟水局制定 了 《 关 于 认 真 做好 大 润 发超 市挂 号商 函
合作 。策 划 的 好 坏 、 印 刷 质 量 的 高 低 、数 据 的 完 整 正 确 与
否 ,决 定 着 直 邮营 销 的成 败 。 直 邮从 最 初 的 媒 体 和 营 销 手 段 ,逐 渐 发 展 成 为 一 个 产 业 ,越 来 越 受 到 社 会 各 界 的重 视 和 青 睐 ,已 经 深 入 到 了 人 们 的 经 济 和 文化 生 活 。直 邮成 本 低 廉 ,可 操 作性 和精 准性 强 的 特点 成 为 推 广 产 品和 服 务 最 有 效 的 方 式 之 一 。 相信 通 过 各 位 同仁 的共 同努 力 ,邮 政 直 邮 的 明 天 一 定 会 更 加 灿烂 辉 煌 !
车间主任(车间主管)要抓好生产管理的六要素

(3) (4) (5) (6) (7) (8) (9) (9) (9) (10) (10) (10) (11) (13) (13) (14) (14) (14) (14) (14) (15)怎样去抓好安全,安全事故是怎样造成的,安全事故会造成怎样的危害,作为车间主任必须知道这一点。
对于一个公司来说,特别是我们生产管桩的公司,一旦出了工伤事故,小到赔点钱,伤害了家庭,大到可能会导致这个企业倒闭。
如果说安全事故造成为了大的人员伤亡,势必会停产整顿。
如果整顿一两个月,我们的员工可能会全部走完,等整顿完了再复工,人都不见了,对公司造成的危害是可想而知的。
对自身来说,我们在坐的各位几乎都要养家生活,如果因为安全事故断了一条腿,可能就伤害了一个家庭,这关系到就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问题,可能会关系到八个、十个人的问题。
所以我们车间主任一定要有这个意识,如果我们都没有这个意识,怎样去抓好安全生产呢?“抓安全就是抓良心,安全就是一份责任”,就算公司不需要你负责任,最起码要对家庭、个人负责。
例如: G 车间有两个员工在工作中配合不好,相互违章,结果造成一个员工手部位的骨头断裂,结果导致今后不能从事负荷很重的工作,而他的老婆来公司哭哭啼啼,告诉她,你老公在这方面也要负责任的,他的老婆反问道:“我的老公缺乏安全意识,你们为什么不去教育他呢,为什么抓到他违章不对他进行处罚,现在造成这样的结果,我的家庭也完了”。
所以这个例子给了车间主任一个警省,一定要有安全生产的意识。
人的行为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
人的这种行为是如何产生的呢?主要是人的思维导致的,缺乏这个安全意思,另一方面是缺乏相应的操作技能。
所以要做的首先是对员工进行培训,从思想意识上培训他们,让他们认识到这个安全的重要性以及安全事故给个人、家庭和公司造成的危害。
如果员工不懂安全知识,没有这个意识,他们就不会在这方面去提高自己。
要让员工懂得公司的规章制度,了解安全操作规程,这是对他们的基本要求,具有强制性,必须要求他们遵守,并在现场对员工进行监督和指导。
生产车间现场管理(全)

什么是现场管理: 现场管理就是指用科学的管理制度、标准和方法对生产现场各生产要素,包括人(工人和管理人员)、机(设备、工具、工位器具)、料(原材料)、法(加工、检测方法)、环(环境)、信(信息)等进行合理有效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检测,使其处于良好的结合状态,达到优质、高效、低耗、均衡、安全、文明生产的目的。
作业标准化
二、现场管理的基本方法
作业标准化
标准化作业能将安全规章制度具体化。
标准化作业把复杂的管理和程序化的作业有机地融合一体,使管理有章法,工作有程序,动作有标准。
推广标准化作业,可优化现行作业方法,改变不良作业习惯,使每一工人都按照安全、省力、统一的作业方法工作。
标准化作业还有助于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三)、目视管理
STEP2
STEP1
生产现场管理是质量管理的核心,也是质量管理的基础环节,做好生产现场的质量控制是每个生产型企业的重要工作。
当今最流行也是最有效的是全面质量管理,这是一项非常繁杂的工作,今天我们主要是简要的讲一下,具体的大家还是学习全面质量管理。
三、生产现场的质量控制
三、生产现场的质量控制
1
整顿
6
标识场所物品(目视管理的重点)。
5
划线定位;
4
规定放置方法;
二、现场管理的基本方法
(一)、5S现场管理
二、现场管理的基本方法
(一)、5S现场管理
整顿重点: 1)整顿要形成任何人都能立即取出所需要东西的状态; 2)要站在新人.其他职场的人的立场来看,使得什么东西该在什么地方更为明确; 3)对于放置处与被放置物,都要想方法使其能立即取出使用; 4)另外,使用后要能容易恢复到原未,没有回复或误放时能马上知道。
现场管理五大要素

现场管理五大要素
五大要素是人、机、物、法、环,现场管理的核心要素:
1、人员(Man):数量,岗位,技能,资格等。
2、机器(Machine):检查,验收,保养,维护,校准
3、材料(Material):纳期,品质,成本
4、方法(Method):生产流程,工艺,作业技术,操作标准
5、环境(Environment):作业、施工的环境
6、信息(information):作业过程中的信息传递和人员交流
扩展资料:
现场管理的基本内容
1、现场实行“定置管理”,使人流、物流、信息流畅通有序,现场环境整洁,文明生产;
2、加强工艺管理,优化工艺路线和工艺布局,提高工艺水平,严格按工艺要求组织生产,使生产处于受控状态,保证产品质量;
3、以生产现场组织体系的合理化、高效化为目的,不断优化生产劳动组织,提高劳动效率;
4、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劳动及消耗定额、统计台帐等;
5、建立和完善管理保障体系,有效控制投入产出,提高现场管理的运行效能;
6、搞好班组建设和民主管理,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现场管理五大要素

现场管理五大要素现场管理是指在实际生产、施工或其他操作过程中,对现场进行有效的控制、管理和监视,以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与高效。
现场管理的五大要素包括:安全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成本管理和资源管理。
一、安全管理安全管理是现场管理的首要任务。
安全管理的目的是确保员工的人身安全,并防止任何不安全事件的发生。
安全管理包括现场安全培训、安全事故的预防和应急措施的执行、现场规章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安全检查、安全意识教育等。
在开展现场安全管理的过程中,需要从根本上预防事故的发生,实现安全的无事故目标。
二、质量管理质量管理是现场管理的重要内容。
质量管理的目标是确保项目符合客户要求和设计要求,以保证项目的质量。
质量管理包括项目质量计划的制定、现场质量检查、质量意识教育、质量问题的纠正和预防、质量评估等。
通过现场质量管理,能够最大程度保证工程的质量,提高项目的口碑。
三、进度管理进度管理是现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进度管理的目标是根据项目时间表,合理地分配资源和控制施工,以确保项目按时完成。
进度管理包括时间规划、进度监督、工期管控、资源协调和合理调配等。
在实际施工中,进度管理要求项目经理和现场管理人员协作,确保项目进度按照时间表执行。
四、成本管理成本管理是现场管理的核心。
成本管理的目标是以最小的成本完成项目,并确保项目的质量和进度。
成本管理包括成本预算和监控、成本控制、材料管理、人员效益分析等。
在现场管理中,成本管理需要细致的分析每一项成本,并对每一项成本进行合理的控制,以提高项目的经济性。
五、资源管理资源管理是现场管理的前提。
资源管理的目标是根据项目需求,合理地调配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以尽可能地满足项目的需求。
资源管理包括现场人员管理、物资管理、设备管理、资金管理等。
在现场管理中,资源管理对于项目成功的实施非常重要。
对于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合理调配和利用,能够提高项目经济效益和工作效率。
综上所述,现场管理的五大要素分别为安全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成本管理和资源管理。
现场质量六要素检查评价管理办法

1 目的深化工位制管理,实施现场工位质量六要素管理评价,明确现场工位六要素管控要求,推进工位质量标准化,保证影响产品实现过程的主要因素有效受控,确保产品质量稳步提高。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生产车间现场工位质量六要素管理评价。
3 定义3.1 工位:是指组织生产的基本单元,是人、机、料、法、环、测等生产要素相互融合、有机集成的单元。
3.2 质量六要素:是指影响产品实现过程的主要因素,包括人、机、料、法、环、测六个方面。
3.3 KO项:即否决项,是指评价要素中影响质量关键项点。
该项点存在不符合则评价不能通过。
3.4 工位等级:分为“优秀工位”、“达标工位”、“整改工位”、“不达标工位”四级。
评分得分均按100分计算。
优秀工位:95分以上;达标工位:80分至95分;整改工位:70至80分;不达标工位:70分以下。
5 职责5.1 精益办5.1.1 负责现场工位质量六要素归口管理;5.1.2 负责制定现场工位质量六要素评价办法,明确相关的职责、程序、方法和要求。
5.1.3 负责组织生产车间现场工位质量六要素监督评价,提出考评建议。
5.2 生产车间5.2.1 负责内部现场工位质量六要素的管理,指派专人组织评价工作,各工位组长每日对本工位实施质量六要素点检。
5.2.2 负责对现场工位质量六要素监督抽查中提出的问题制定整改计划,分析原因,明确整改措施,组织实施。
5.2.3 负责在工位看板上体现六要素评价等级,张贴“优秀工位”、“达标工位”、“整改工位”、“不达标工位”牌,并根据过程评价及监督抽查结果实施动态管理。
5.3 综合管理部负责根据现场工位质量六要素监督抽查评价情况落实奖惩。
5.4 技术部、采购部、综合管理部、生产调度中心等部门负责对现场六要素提供支持和管理,必要时参加现场质量六要素抽查,对抽查提出涉及本单位问题,分析原因,明确整改措施,组织实施。
6 工作程序6.1 工位评价6.1.1评价时机:项目开工时评价,原则上在项目开工后3日内完成。
如何抓好现场管理

•环境整洁,心情愉快; •保持工机具、设备的完好; •消除不利于产品质量的因素; •及时发现事故隐患,放置在作业过程中可能造成的伤害
- 16 -
三、现场管理手段
管理手段-清扫
清扫的方法和程序
•原则:自己清扫,不增加用工;不局限于清扫,同设备的巡检和维修保养结合;清扫过 程中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不能听之任之 •清扫的方法:由谁来打扫(全员);何时打扫;打扫哪里(责任区,不能有死角);怎 么打扫;使用什么工具清扫
-9-
二、现场管理目标
管理目标 现场的一、二、三、四、五
•一平:地面平整 •二净:门窗玻璃净,四周墙壁净 •三见: 沟见底,轴见光,设备见本色 •四无:无垃圾,无杂草,无废料,无闲散器材 •五不缺:保温油漆不缺,螺栓手轮不缺,门窗玻璃不缺,灯泡灯罩不缺,地沟盖板不缺 •五不漏:不漏水,不漏气,不漏风,不漏油,不漏物料
-6-
一、现场管理内容及含义
4、现场整洁 现场的定义。现场可以准确形象的理解为:人们直接输出产品和服务的可以产
生价值的场所,例如装置现场,控制室、操作间、泵房、维修车间、化验室、 办公室等都属于“现场”。 现场整洁的作用。狭义的现场仅指生产装置和辅助生产装置的作业现场。以固 定的设备设施组成,通过自然形成和人为因素构成现场的不同面貌,为了确保 职工现场工作环境舒适、消除安全隐患、提升企业竞争力,做到地面平整、设 备洁净、工具物料摆放整齐且不挡通道,是现场整洁体现之一。如果员工在满 地脏污、到处灰尘、灯光昏暗、过道拥挤的现场环境工作,工作士气无从谈起, 如果坚持现场 “一平、二净、三见、四无、五不缺”的整洁现场环境能让人 心情愉快,并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现场整洁的体现。物品摆放有序整齐、工具齐全就位、道路通畅干净无阻挡、 现场无跑冒滴漏。
现场管理的六要素

现场管理得六要素现场管理得六个要素即:人、机、料、法、环、测、也就就是以下要介绍得5M1E分析法。
a)人(Man):操作者对质量得认识、技术熟练程度、身体状况等;b)机器(Machine):机器设备、测量仪器得精度与维护保养状况等;c)材料(Material):材料得成分、物理性能与化学性能等;d)方法(Method):这里包括生产工艺、设备选择、操作规程等;e)测量(Measurement):主要指测量时采取得方法就是否标准、正确;f)环境(Environment):工作地得温度、湿度、照明与清洁条件等;由于这五个因素得英文名称得第一个字母就是M与E,所以常简称为5M1E。
我们知道工序就是产品形成得基本环节,工序质量就是保障产品质量得基础,工序质量对产品质量、生产成本、生产效率有着重要影响。
工序标准化作业对工序质量得保证起着关键作用,工序标准化在工序质量改进中具有突出地位。
工序质量受5M1E即人、机、料、法、环、测六方面因素得影响,工序标准化就就是要寻求5M1E得标准化。
那么我们如何控制这六个因素形成标准化以达到稳定产品质量得目得呢?1、操作人员因素(人)主要控制措施:(1)生产人员符合岗位技能要求,经过相关培训考核。
(2)对特殊工序应明确规定特殊工序操作、检验人员应具备得专业知识与操作技能,考核合格者持证上岗。
(3)操作人员能严格遵守公司制度与严格按工艺文件操作,对工作与质量认真负责。
(4)检验人员能严格按工艺规程与检验指导书进行检验,做好检验原始记录,并按规定报送。
2、机器设备因素(机)主要控制措施有:(1)有完整得设备管理办法,包括设备得购置、流转、维护、保养、检定等均有明确规定。
(2)设备管理办法各项规定均有效实施,有设备台账、设备技能档案、维修检定计划、有相关记录,记录内容完整准确。
(3)生产设备、检验设备、工装工具、计量器具等均符合工艺规程要求,能满足工序能力要求,加工条件若随时间变化能及时采取调整与补偿,保证质量要求。
企业生产现场管理六要素

3、作业者都掌握了作业标准书的方法?
4、管理者有检查作业者是否正确作业?
5、作业的标准得到了有效地运用?
方法适合吗?
6、有做好作业记录? 7、有统计作业情况制作作业日报吗?
8、有及时预防并解决作业瓶颈吗?
9、作业异常有及时处理吗?
10、有组织作业改善和标准化的培训吗?
有明确的法规吗?
方法是给对应的人吗? 方法在这个环境下行吗?
合理选择供应商 (包括外协厂);
搞好协作厂间的协作关系, 督促、帮助供应商做好质 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工作。
5M1E各因素分析及控制措施
法(Method)的分析
是按正确的 方法做的吗?
看的明白吗? 标准作业书?
写的明白吗? 工艺指导书?
法:十问
1、作业方法是否高效?
2、把最好的方法制定成了标准作业书了吗?
5M1E各因素分析及控制措施
料(Material)的分析
是正品吗? 规格型号对吗?
入厂检验了? 用的符合规范吗?
料:十问 1、物料都是合格的吗? 2、物料有标识吗? 3、物料有规定摆放吗? 4、物料发放有先进先出吗? 5、物料的领取有手续吗? 6、物料的流动过程有记录吗? 7、物料的不良率达标吗? 8、物料的数量有管控吗? 9、搬运物料对物料品质有影响吗? 10、退货换货有程序吗?
加强“质量第一、用户第一、下道工序是用户”的 质量意识教育,建立健全质量责任制;
编写明确详细的操作流程,加强工序专业培训,颁 发操作合格证;合格才能上岗
加强检验工作,适当增加检验的频次;
通过工种间的人员调整、工作经验丰富化等方法, 消除操作人员的厌烦情绪;岗位互换制 广泛开展产品生产各种培训活动,促进自我提高和 自我改进能力;互相学习进步。
现场管理的五大要素和九大基本方法

现场管理的五大要素和九大基本方法现场管理是指对生产、运营过程中的现场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协调,以提高效率和质量,达到生产目标。
现场管理的五大要素和九大基本方法分别是:一、现场管理的五大要素:1.现场布局:现场布局是指将生产设备、物料、工人和其他资源合理安排在现场的空间中,以确保工作流程顺畅、安全高效。
2.作业方法:作业方法是指生产过程中的工序和操作规范,包括工艺流程、工序标准、质量要求等,以保证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3.人员管理:人员管理是指对现场工作人员的招聘、培训、考核和激励等工作进行全面管理,以确保员工能够胜任自己的工作岗位,并保持高效工作态度。
4.安全管理:安全管理是指对现场工作环境进行安全评估和控制,以预防事故发生,并提供紧急救援措施,确保员工的人身安全。
5.资源管理:资源管理是指对现场所需的各种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和利用,包括物料、设备、能源等,以达到最佳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二、现场管理的九大基本方法:1.5S管理:5S管理是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素养的五个步骤,用以建立整洁、有序、高效的工作环境。
2.现场可视化:通过使用标识、指示灯、指示牌等工具,使工作现场的信息和状态能够一目了然,方便进行管理和决策。
3.精益生产:精益生产是指通过简化工作流程、减少浪费、提高产能和质量,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4.连续改善:通过不断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制定改善措施和实施效果评估,推动持续改进,提高工作现场的效率和质量。
5.现场标准化:制定工作规范和流程标准,确保工作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6.人员培训:对现场工作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技能提升,以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和专业水平。
7.绩效管理:通过设定明确的绩效目标、制定绩效评估标准,并采取适当的激励措施和奖惩机制,来激励员工积极工作和提高绩效。
8.团队合作:鼓励员工之间的合作和沟通,在问题解决和工作分配方面形成团队合作的氛围。
9.持续培养创新意识:鼓励员工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提倡不断寻找改进和创新的机会,以推动工作现场的持续发展和进步。
企业生产作业现场标准化管理办法

企业生产作业现场标准化管理办法现场管理是一个企业的企业形象、管理水平、产品质量控制和精神面貌的综合反映,是衡量企业综合素质及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搞好生产现场管理,有利于企业增强竞争力, 消除“跑、冒、漏、滴”和“脏、乱、差”状况,提高产品质量和员工素质,保证安全生产,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企业实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生产现场管理方法(经典)一、优秀现场管理的标准和要求1、什么是现场管理:现场管理就是指用科学的管理制度、标准和方法对生产现场各生产要素,包括人(工人和管理人员)、机(设备、工具、工位器具)、料(原材料)、法(加工、检测方法)、环(环境)、信(信息)等进行合理有效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检测,使其处于良好的结合状态,达到优质、高效、低耗、均衡、安全、文明生产的目的。
2、优秀生产现场管理的标准1)定员合理,技能匹配;2)材料工具,放置有序;3)场地规划,标注清析;4)工作流程,有条不紊;5)规章制度,落实严格;6)现场环境,卫生清洁;7)设备完好,运转正常;8)安全有序,物流顺畅;9)定量保质,调控均衡;10)登记统计,应记无漏。
3、现场管理六要素(5M1E分析法)现场管理的六个要素即:人、机、料、法、环、测。
----也称为5M1E分析法。
1) 人(Man):操作者对质量的认识、技术、身体状况等;2) 机器(Machine):设备、测量仪器的精度和维护保养状况等;3) 材料(Material):材料能否达到要求的性能等;4) 方法(Method):生产工艺、设备选择、操作规程等;5) 测量(Measurement):测量时采取的方法是否标准、正确;6) 环境(Environment):工作现场的技术要求和清洁条件等;由于这五个因素的英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是M和E,简称为5M1E。
二、现场管理的基本方法(一)、5S现场管理1、什么是5S现场管理:“5S”活动起源于日本,主要内容: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和素养(Shitsuke)这5个词的缩写。
现场管理6要素

控制措施:
保存校准记录。
发现测量和试验设备未处于校准状态时,立即评定以前的测量和试验结果 的有效性,并记入有关文件。
5M1E简介
一般指生产现场的温度、湿度、噪音干扰、 振动、照明、室内净化和现场污染程度等。
环境 (Environments)
在确保产品对环境条件的特殊要求外,还要 做好现场5S的整理、整顿和清扫工作,大力 搞好文明生产,为持久地生产优质产品创造 条件。
控制措施:
位数据的装置; 加强定型刀具或刃具的刃磨和管理,实行强制更换制度; 积极推行控制图管理,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调整;
严肃工艺纪律,定期工艺检查制度。
加强工具工装和计量器具管理,做好周期检查和计量器具的周期校准工作。
5M1E简介
测(Measure)
计量器具和检测方法、技术。是指过程质量控制中为监控和保证产品质量 而采用的计量器具、检测方法和技术。
工作质量 工序质量
产品是由人用一定的生产工 具对原材料,按照一定生 产程序、在一定环境中制 造出来的,就是我们所说 的生产制造工序。
工序质量
工作质量
为保证达到产品质量标准所 做的管理工作,对企业来说 其中包括了组织工作、技术 工作以及政治思想工作等全 部工作质量。对产品来说包 括了研制、开发、设计、采 购、制造、检验、销售、售 后服务„„等一系列的工作 质量。
3、有无自检互检记录?
7、返工返修及时吗?
4、有无首检巡检记录?
8、有无QC小组活动记录?
5、作业方法可以更改吗? 6、有没有设立质量控制点? 9、员工有合理化建议吗? 10、有无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
5M1E应用
1、有无计量规范、规程?
2、计量器具选择是否恰当?
现场管理六要素

现场管理六要素:
整理:要与不要,一留一弃; 整顿:科学布局,取用快捷; 清扫:清除垃圾,美化环境; 安全:安全操作,生命第一; 清洁:形成制度,贯彻到底; 素养:养成习惯,以人为本。
生产现场管理25项:
1、通道顺畅无物品
2、通道标识规范,划分清楚
3、地面无纸屑、杂物、油污、积尘
4、物品摆放不超出定位线
5、墙壁无手、脚印,无乱涂乱划及蜘蛛网
6、现场标识规范,区域划分清楚
7、机器清扫干净,配备工具摆放整齐
8、物料置放于指定标识区域
9、及时收集整理现场剩余物料并放于指定位置
10、生产过程中物品有明确状态标示
11、各料区有标识牌
12、摆放的物料与标识牌一致
13、物料摆放整齐
14、合格品与不合格品区分,且有标识
15、常用的配备工具集放于工具箱内
16、机器设备零件擦拭干净并按时点检与保养
17、现场不常用的配备工具应固定存放并标识
18、机器设备标明保养责任人
19、机台上无杂物、无锈蚀等
20、消防器材随时保持使用状态,并标识显明
21、定期检验维护,专人负责管理
22、灭火器材前方无障碍物
23、危险之场所有警告标示
24、标签、标识牌与被示物品、区域一致
25、标识清楚完整、无破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场管理的六要素
现场管理的六个要素即:人、机、料、法、环、测。
也就是以下要介绍的5M1E分析法。
a)人(Man):操作者对质量的认识、技术熟练程度、身体状况等;
b)机器(Machine):机器设备、测量仪器的精度和维护保养状况等;
c)材料(Material):材料的成分、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等;
d)方法(Method):这里包括生产工艺、设备选择、操作规程等;
e)测量(Measurement):主要指测量时采取的方法是否标准、正确;
f)环境(Environment):工作地的温度、湿度、照明和清洁条件等;
由于这五个因素的英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是M和E,所以常简称为5M1E。
我们知道工序是产品形成的基本环节,工序质量是保障产品质量的基础,工序质量对产品质量、生产成本、生产效率有着重要影响。
工序标准化作业对工序质量的保证起着关键作用,工序标准化在工序质量改进中具有突出地位。
工序质量受5M1E即人、机、料、法、环、测六方面因素的影响,工序标准化就是要寻求5M1E的标准化。
那么我们如何控制这六个因素形成标准化以达到稳定产品质量的目的呢?
1、操作人员因素(人)
主要控制措施:
(1)生产人员符合岗位技能要求,经过相关培训考核。
(2)对特殊工序应明确规定特殊工序操作、检验人员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合格者持证上岗。
(3)操作人员能严格遵守公司制度和严格按工艺文件操作,对工作和质量认真负责。
(4)检验人员能严格按工艺规程和检验指导书进行检验,做好检验原始记录,并按规定报送。
2、机器设备因素(机)
主要控制措施有:
(1)有完整的设备管理办法,包括设备的购置、流转、维护、保养、检定等均有明确规定。
(2)设备管理办法各项规定均有效实施,有设备台账、设备技能档案、维修检定计划、有相关记录,记录内容完整准确。
(3)生产设备、检验设备、工装工具、计量器具等均符合工艺规程要求,能满足工序能力要求,加工条件若随时间变化能及时采取调整和补偿,保证质量要求。
(4)生产设备、检验设备、工装工具、计量器具等处于完好状态和受控状态。
3、材料因素(料)
主要控制措施有:
(1)有明确可行的物料采购、仓储、运输、质检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2)建立进料检验、入库、保管、标识、发放制度,并认真执行,严格控制质量。
(3)转入本工序的原料或半成品,必须符合技术文件的规定。
(4)所加工出的半成品、成品符合质量要求,有批次或序列号标识。
(5)对不合格品有控制办法,职责分明,能对不合格品有效隔离、标识、记录和处理。
(6)生产物料信息管理有效,质量问题可追溯。
4、工艺方法的因素(法)
主要控制措施有:
(1)工序流程布局科学合理,能保证产品质量满足要求。
(2)能区分关键工序、特殊工序和一般工序,有效确立工序质量控制点,对工序和控制点能标识清楚。
(3)有正规有效的生产管理办法、质量控制办法和工艺操作文件。
(4)主要工序都有操作规程或作业指导书,操作文件对人员、工装、设备、操作方法、生产环境、过程参数等提出具体的技术要求。
特殊工序的工艺规程除明确工艺参数外,还应对工艺参数的控制方法、试样的制取、工作介质、设备和环境条件等作出具体的规定。
(5)工艺文件重要的过程参数和特性值经过工艺评定或工艺验证;特殊工序主要工艺参数的变更,必须经过充分试验验证或专家论证合格后,方可更改文件。
(6)对每个质量控制点规定检查要点、检查方法和接收准则,并规定相关处理办法。
(7)规定并执行工艺文件的编制、评定和审批程序,以保证生产现场所使用文件的正确、完整、统一性,工艺文件处于受控状态,现场能取得现行有效版本的工艺文件。
(8)各项文件能严格执行,记录资料能及时按要求填报。
5、环境的因素(环)
主要控制措施有:
(1)有生产现场环境卫生方面的管理制度。
(2)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光线等符合生产技术文件要求。
(3)生产环境中有相关安全环保设备和措施,职工健康安全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4)生产环境保持清洁、整齐、有序,无与生产无关的杂物。
可借鉴5S相关要求。
(5)材料、半成品、用具等均定置整齐存放。
(6)相关环境记录能有效填报或取得。
6、测量的因素(测)
主要控制措施包括:
(1)确定测量任务及所要求的准确度,选择使用的、具有所需准确度和精密度能力的测试设备。
(2)定期对所有测量和试验设备进行确认、校准和调整。
(3)规定必要的校准规程。
其内容包括设备类型、编号、地点、校验周期、校验方法、验收方法、验收标准,以及发生问题时应采取的措施。
(4)保存校准记录。
(5)发现测量和试验设备未处于校准状态时,立即评定以前的测量和试验结果的有效性,并记入有关文件。
工序标准化对5M1E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应将工序标准化工作纳入工序质量改进的整体计划之中。
在制定相关标准化要求基础上,通过工序质量的调查与分析,发现工序标准化各具体要求的执行偏差,进而采取改进措施。
通过工序质量改进的持续循环,促进工序标准化的真正实现和持续改进,从而实现工序质量的持续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