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插管术在临床中的应用
经口气管插管术在急救中的应用
呼吸衰竭 病人进行抢救 中, 我们在 急诊 科 、 科病 房进行 紧急经 外
口气管插 管术 , 料完整 的 8 资 I例 , 插管成 功 7 4例 ( 3 8 ) 9 . % 。赢 得 了抢 救时间 , 高了心肺复苏成功率 。 提
1 临床 资料
11 一般资料 .
本组病倒 8 例 , 中男性 5 1 其 6例 , 女性 2 5例 , 男
插 管成功 7 4例 。结论 由急诊科 医师或 外科 医师熟练 掌握经 口气 管插
探讨提 高急诊 重病人及心肺复 苏病人 治疗成功的方法 , 外科急诊科 医师掌握经 口气管插 管术的优 点。方法
病人在急诊科或 外科 由当班 医师行 经 口气管插 管术 。结果
管 术 , 速 建 立 通 畅 气道 , 抢 救 的成 功 赢 得 了 时 间 , 高 了抢 救 成 功 的 机 会 。 快 为 提
猝死、 急性 中毒 、 溺水 、 电、 血管 意外 、 触 脑 颅脑 损伤 、 急性 呼吸衰 竭、 药物 过敏 、 休克 等。 12 经 口气 管插 管操作 . 根据患者体形选 择气管导 管 , 体位 , 摆
握 气管插管 , 快速 建伤病人有时 口腔 内分泌 物及 血液很多 , 吸痰 管吸 比较 用 细, 很快会堵塞 , 可用引痰管相连 的粗管直接 吸 , 清理 口咽部显露 声门 。如开 口及上 提会 厌 困难 , 口咽肌 不 松弛 、 紧, 用 安定 较 可 1 2 mg O~ 0 静注后 , 即会有肌松作用 , 然后顺 利插管 。
【 键词 】 关 气管插 管
急诊
心肺复 苏
脑外伤
2 2 本组 心 肺 复 苏 成 功 l . 5例 ( 8 5 心 跳 呼 吸 均 停 止 , 1 . %) ≤ 6 i, a r n 4周存活 出院 6例 ( . % ) 74 。
特殊方法气管插管术
特殊方法气管插管术特殊方法气管插管术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中的技术,主要用于确保患者的呼吸道通畅。
本文将详细介绍特殊方法气管插管术的定义、适应症、术前准备、操作步骤和操作注意事项等方面内容。
特殊方法气管插管术,简称特气管插管术,是一种在气管内插入插管并固定的手术技术。
它主要通过插入气道插管,保持患者的气道通畅,维持正常的呼吸功能。
特气管插管术的适应症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①急性呼吸衰竭、心肺复苏术、术中呼吸暂停等需要紧急机械通气的情况;②患者因疾病或手术需要长时间进入全身麻醉或半身麻醉状态的情况;③手术部位需要暴露的复杂和疑难手术;④预防误吸引起的肺部感染等。
在特殊方法气管插管术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术前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病史,并进行必要的体格检查。
其次,要准备好插管所需的器械和设备,如气管插管、吸引器、一次性手套、注射器等。
还需要检查设备的完好性和消毒状态。
此外,还要配备呼吸机和吸引器等相关设备。
最后,还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麻醉方式和药物,并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解释手术的目的和意义,减少患者的紧张情绪。
特气管插管术的操作步骤如下:首先,将患者置于合适的位置,保持头颈部处于中线位置,并采用控制性通气辅助呼吸。
然后,先进行口腔和鼻腔的全面消毒,并戴上一次性手套。
接下来,选择适当的气管插管,比较易于插入的方式有经口插管和经鼻插管两种。
进行插管时要保持插管的角度和方向正确,插入到气管末端,使其与气管黏膜充分接触。
插入气管后,要进行固定并检查气道通畅性和呼吸状态,如检查胸廓抬起程度和听诊呼吸音等。
最后,进行X线检查和相关生命体征的监测,确保插管的位置正确并有效。
在操作特殊方法气管插管术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事项。
首先,要严格掌握插管的深度和角度,避免插入过深或不到位。
其次,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插管尺寸和材质。
再次,要注意操作过程中的无菌操作,避免感染和交叉感染的发生。
气管内插管术
气管内插管术把合适的气管导管插入气管内的操作称气管内插管术,这是麻醉医师必须掌握的最基本操作技能,也是麻醉和呼吸治疗中的重要手段,对保障病人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节气管内插管的目的一、使呼吸道保持通畅,不受声门关闭、舌根下坠及特殊体位(如俯卧、坐位、屈颈等)等的影响。
二、便于呼吸管理,施行有效的辅助或控制呼吸。
三、防止异物误吸阻塞气管,并能及时吸引气管内分泌物。
四、便于吸入麻醉的实施。
五、减少呼吸死腔。
第二节适应证一、几乎绝大部分全麻病人均可应用气管插管(时间短、小手术例外)。
如开颅手术、心胸手术、俯卧位及特殊体位手术、呼吸道难以保持通畅的手术(如口腔、耳鼻喉及颈部肿瘤压迫气管等手术)、腹胀或饱胃病人的手术等需用肌松药的全麻手术。
二、需进行人工呼吸、心肺复苏病人的治疗。
三、各种低氧血症、呼吸功能衰竭需行呼吸疗法。
四、某些呼吸道不全梗阻者及婴儿娩出窒息等。
第三节禁忌证一、喉水肿、气道急性炎症、喉头粘膜下血肿或脓肿时,除急救需要外,严禁气管插管。
二、胸主动脉瘤压迫气管者,插管时可能造成动脉瘤破裂出血,如需插管,动作应轻柔、熟练、避免呛咳、挣扎造成意外。
三、鼻道不通畅、鼻咽部纤维血管瘤、鼻息肉或有反复鼻出血者,禁用经鼻气管插管。
若未掌握插管基本知识和技能者、设备不完善者列为相对禁忌证。
第四节插管前的准备和估计麻醉前会诊应常规施行有关检查,选择插管途径和麻醉方法。
1.检查张口度:正常成人开口范围约4.5cm左右,如小于2cm,则难以置入喉镜,即不可能经口明视插管。
此时可采用经鼻盲插,有条件可采用纤维喉镜。
2.正常人颈部伸屈范围为165。
~90。
,如后仰不足80。
,提示颈部活动受限,插管可能困难,多需采用盲探或经口指探插管。
3.经口插管应了解牙齿松动情况,操作喉镜时要重点保护,有活动义齿麻醉前应取下。
4.拟经鼻插管者,需测试双侧鼻腔通气情况,查看有无禁忌证。
5.有咽喉部病变(肿物、水肿、狭窄等)对插管径路可能有阻挡,无法经声门作气管插管者,需考虑作气管造口。
气管插管术操作技能相关问题解答
气管插管术操作技能相关问题解答1.什么是气管插管术?在抢救患者时的作用是什么?(1)定义:气管插管术是指将一根特制的导管经口或鼻通过声门直接插入气管内的技术。
(2)作用:①气管插管是通过气道途径给予脂溶性复苏药进行心肺复苏的唯一方法,当静脉通道无法建立时,肾上腺素、利多卡因、阿托品等均可通过气道途径给药;②开放气道,减少气道阻力及死腔,保证肺通气和肺换气,使患者获得最佳肺泡通气和供氧;③有利于直接进行气管内吸弓I,减少胃内容物、唾液、血液及呼吸道分泌物等误吸;④与简易呼吸器或呼吸机连接进行机械辅助呼吸,便于呼吸道管理,使胸外心脏按压能不间断进行。
2.气管插管的适应证有哪些?(1)呼吸、心搏骤停行心肺脑复苏者。
(2)呼吸功能衰竭需进行有创机械通气者。
(3)呼吸道分泌物不能自行咳出,需要直接清除或吸出气管内痰液者。
(4)误吸患者插管吸引,必要时作肺泡冲洗术者。
3.气管插管的禁忌证有哪些?气管插管没有绝对禁忌证,但当患者有下列情况时,操作应慎重:①喉头水肿或黏膜下血肿、急性喉炎、插管创伤引起的严重出血等;②颈椎骨折或脱位;③肿瘤压迫或侵犯气管壁,插管可能导致肿瘤破裂者;④面部骨折;⑤会厌炎。
4.气管插管时应如何选择气管导管?导管内径型号如何选择?(1)导管的选择:①根据患者的性别、身高、体重、年龄等因素决定,6岁以上一般都采用带气囊的导管;6岁以前的婴幼儿和儿童选用无气囊导管,以免导管内径过小而增加通气阻力。
(2)导管内径型号:①成年女性为7.0~7∙5mπι,成年男性为7.5~8∙Omn1;②8岁后儿童按照公式:导管内径(mm)二患儿年龄(岁)÷4+4.0;③8岁前婴幼儿和儿童:未成熟JL2.5mm,新生JL3.Omm,6个月3.5mm,1岁4.0~4.5mm,2岁4.5mm,4岁5.0mm,6岁5・5mm,8岁6・Omm o5.气管插管的深度如何选择?(1)气管导管顶端距气管隆幡大约2cm。
气管插管术气管插管术的介绍(一)
气管插管术气管插管术的介绍(一)引言概述:气管插管术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操作,用于维持气道通畅、保持人体呼吸功能的关键步骤。
本文将介绍气管插管术的相关知识,包括气管插管术的定义、适应症和禁忌症,以及术前准备和插管步骤。
正文内容:一、气管插管术的定义1. 气管插管术是指将气管插管通过口腔或鼻腔插入气管的外科操作。
2. 目的是确保患者的气道通畅、维持呼吸功能,并为后续操作(如机械通气)创造条件。
二、气管插管术的适应症1. 呼吸道梗阻:包括气道狭窄、气道堵塞等。
2. 插管麻醉:用于全身麻醉过程中,维持患者通畅呼吸。
三、气管插管术的禁忌症1. 严重反射性咳嗽:患者有咳嗽反射过敏,可能导致插管时气道痉挛。
2. 气管病变:有气管狭窄或其他结构异常,可能影响插管的顺利进行。
四、术前准备1. 患者评估:评估患者的呼吸状况、氧饱和度等,确保插管的必要性。
2. 设备准备:准备好适当大小的插管、气囊和呼吸机等设备,确保操作的顺利进行。
五、插管步骤1. 患者准备:采取体位、给予镇静剂等,使患者保持安静。
2. 口腔或鼻腔准备:清洁口腔或鼻腔,移除异物和分泌物。
3. 镜检插管:使用喉镜或纤维支气管镜进行插管位置,确保准确插入气管。
4. 插管操作:通过口腔或鼻腔将插管缓慢插入,到达适当深度后固定并连接气囊。
5. 确认插管位置:通过听诊、胸片或二氧化碳检测等方法确认插管的准确位置。
总结:气管插管术是一种重要的临床操作,用于维持气道通畅、保证患者呼吸功能。
对于插管术的介绍,本文从定义、适应症和禁忌症、术前准备以及插管步骤进行了详细阐述,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气管插管术。
气管插管术
气管插管术气管插管术是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一种重要的呼吸支持措施。
它是指在麻醉或紧急情况下,通过口腔或鼻腔将一根塑料管插入气管,以维持气道通畅,并提供有效的人工通气支持。
该技术可用于手术操作中的通气辅助、急救处理和重症抢救治疗等领域。
本文将对气管插管术的定义、适应症、操作步骤、并发症及护理等方面进行综述。
一、气管插管术的定义气管插管术是指通过口腔或鼻腔将一根通气管插入气管腔内,以提供气道通畅和人工通气支持的一种重要技术。
二、气管插管术的适应症1. 麻醉操作中需要机械通气的患者。
2. 手术中需要清洁开放气道或进行呼吸机通气的患者。
3. 心肺骤停或严重呼吸困难的患者。
4. 严重头部外伤或颈椎损伤的患者需要维护呼吸道通畅的时候。
5. 气管切开术后需要维持通气的患者。
三、气管插管术的操作步骤1. 确认患者的身份、病史、病情和麻醉深度等。
2. 做好麻醉和镇静等准备工作。
3. 选择合适的通气管进行气管插管。
一般情况下,成人女性使用内径为7.0-7.5mm,成人男性使用内径为7.5-8.0mm 的通气管。
4. 将通气管涂上适当的润滑剂,将患者头向后仰,打开口腔,用镊子夹住舌头,将通气管插入口腔,直到达到硬腭,然后将通气管向上翘起,并在此时点头示意呼吸机操作员启动通气。
5. 当听到呼吸声时,继续将通气管向前推进,并直到通过喉部到达气管。
此时,应听到气道通畅的呼吸音。
6. 将通气管连接到呼吸机,并根据患者情况进行通气参数的调整和监控。
四、气管插管术的并发症1. 气管和喉部损伤。
2. 喉返神经损伤。
3. 支气管损伤。
4. 肺萎陷。
5. 血氧饱和度降低。
五、气管插管术的护理1. 确保通气管的通畅性。
2. 定期检查通气管的位置,避免移位。
3. 坚持口腔、鼻腔及通气管的卫生清洁。
4. 考虑体位调整,以改善通气功能。
5. 对肺萎陷等并发症进行积极处理。
综上所述,气管插管术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呼吸支持措施,在麻醉和急救等临床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2023气管插管术
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2023气管插管术一、序言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气管插管术作为一种重要的医疗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规范气管插管术的操作流程,提高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中华护理学会制定了团体标准2023气管插管术,以期为临床医疗工作者提供统一的操作指南和标准。
二、气管插管术的定义与意义气管插管术是一种通过气管插管器具将气管插入患者气管内的医疗技术,常用于重症监护、手术麻醉、呼吸衰竭等情况下。
它的意义在于维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保障氧气的供应,是一种重要的生命支持技术。
在实际操作中,正确的气管插管术可以有效预防并减少各种插管相关并发症,避免误伤患者气道,提高气管插管的成功率和操作者的操作质量。
三、气管插管术的基本操作流程1. 患者准备:患者需处于适当体位、清洁整齐,为插管做好准备,操作者需提前检查插管器具、呼吸机等设备的完好性和干净度。
2. 气管插管器具的选择:根据患者的芳龄、身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气管插管器具,包括插管管径、长度、材质等。
3. 麻醉与镇痉:选择适当的麻醉药物和镇痉药物,确保患者在插管过程中不产生疼痛和不适,保障插管的顺利进行。
4. 气管插管器具的引导:通过喉镜或其他适当的引导装置,将气管插管器具引导到正确的位置,确保气管插管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5. 确认气管插管位置:通过听诊、气道内窥镜等方式,确认气管插管的位置是否正确,避免误伤患者。
6. 固定插管:在插管成功后,需及时固定气管插管器具,避免在后续治疗中出现脱压或移位的情况。
7. 呼吸机连接:将气管插管与呼吸机相连接,确保患者的呼吸功能正常,避免出现二次损伤或并发症。
四、团体标准2023气管插管术的创新之处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2023气管插管术在以下方面具有创新之处:1. 操作流程的细化:团体标准2023对气管插管术的操作过程进行了更加详细、细致的规定,包括患者准备、插管器具选择、麻醉与镇痉、插管器具的引导、气管插管位置的确认、插管器具的固定等环节,使得操作流程更加清晰、有条不紊。
气管插管术及气管切开术
气管插管术及气管切开术第一节气管插管术气管插管术(endotrachealintubation)是解除上呼吸道阻塞,保证呼吸道通畅和进行人工呼吸的有效措施,已是临床抢救危重呼吸困难的一个很重要方法。
优点:①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和效果迅速有效。
②能保持呼吸通畅和便于抽吸出下呼吸道分泌物。
③便于给氧,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和排出过多的二氧化碳。
④便于施行加压人工呼吸或行口对管人工呼吸,增加肺泡有效通气量。
【适应证】1. 需紧急解除喉阻塞者,如新生儿呼吸困难,婴幼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感染性喉阻塞,急性喉水肿,颈部肿块或感染肿胀压迫喉气管引起呼吸困难。
2. 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需及时抽吸。
3. 各种病因引起呼吸功能衰竭,需进行人工呼吸。
4. 小儿支气管造影和小儿气管切开术,需先行气管插管。
气管插管用具简单,有麻醉喉镜和插管即可(图3-13-1)。
目前临床应用的气管插管,有橡胶插管,聚氯乙烯插管和硅胶聚乙烯插管。
其中以硅胶插管刺激最小,橡胶管刺激性最大。
插管规格共分14个号,自F(法制)10、12、14、16、18至F36。
根据不同年龄选用不同规格。
一般是:新生儿用F10~12,1~11个月婴儿用F14~16,1~2岁用F16~20,3~4岁用F20~22,5~6岁用F22~24,7~9岁用F24~26,10~14岁用F26~28,青年及成年女性用F30~34,成年男性用F34~36。
【插管进路】1. 经鼻气管插管优点包括:①插管不致过粗,损伤喉的机会小。
②观察鼻粘膜可了解对插管的反应。
③较好固定。
④病人咬不到插管,不妨碍吞咽。
⑤张口困难者必须经鼻插管。
缺点包括:①操作较费时和不易成功。
②管长和内腔小,死腔大,易被分泌物阻塞,增加呼吸阻力。
③易将鼻腔之感染带入下呼吸道。
2. 经口气管插管优点包括:①操作简易、方便。
②不损伤鼻腔。
③便于抽吸下呼吸道分泌物。
④换插管较易。
缺点包括:①插管不易固定,由于管的滑动易引起喉损伤。
单腔双囊支气管插管(Univent管)的临床使用
WE HI A ME I L J UR l 2 0 sfC N D CA O NA 0 2. V l 1 o 7,
. C 1—1 5 / 1 N5 36R
[ 文章编号]10 一 ) 9 (0 2 l ( 9 一 1 0 2 { 7 20 】0 一 1 8 O 1 0
单腔 双 囊 支 气 管插 管 ( nvn 管 )的临床 使 用 U ie t
姜 李 东, 华 . 爱 2 马性觉
( 成都r 第二人 民医院.四川成都 6 11 1 阿 1 3 ;2 成都市第八 人民医院 四川成都 6 ̄ 1  ̄ 11 7
[ 中图分类 号]R 1 642
[ 文献标识码]D
功 .双肺隔离完全 ,仅 l 例在改变体位 后 ,密闭不好 .调整阻塞管位 置后 分 隔完全
2 结 论 21 我科使用 的单 腔 双囊 支气管 由 日 .
率 富 士公 司 生 产 ( 下 简 称 Uaet 以 i n i v 管) .早在 18 就 见于 国外 文献 报 9 2年 道 ,介绍 其优点 和使用经验 。u n n t 管显著 的优点是插 人和放 置相 对容 易, 选择 性 的阻 塞 支气 管 ,能用 于快 速插 管 .且 型号齐备 ,能满足不同年龄段的 临床需 要 。成 年人 U6et 的选 择 见 r n管 v 表 1 : 2 2 I i n管 的临 床使用 关键在于 阻 . J v t ne 塞管 的放置和气囊 的充气量 :一般成 年 人 ,从 门齿 到隆 突 的距 离 为 男 眭 2 6~ 2c .女 性 一2 锄 0 .阻塞 管 七有 8f n 6 J 刻度可供计算 操作要点是使气囊剐过 隆突 充气 量 可依 照 以 下两 钟方 法进 行 ,可避免充 气过度对 支气管粘膜 的损 伤。 a 将 呼 嗳 机 的 气 流 量 开 至 5~6 升 ,排气压力 活瓣 旋至最小 ,使球囊完 全扩张 . 通过 阻塞管抽 吸 ,球囊会慢慢 缩小 ,缓 慢充气 至球囊不再缩小 。 b 将 c 采 样 管 与 阻 塞管 相 连 , 吨 缓慢充气直到 c 渡形保持在呼柬平 台 期并不随呼吸变化 。 2 3 n l 的并 发症 与双 腔管 比较 . i 管 n 尤特殊 ,与 Ulet l r 管相 关 的主要 并 发 J t v 症几乎没有 :优 于传统 职腔 管表 现在 :
气管插管术在急救病人中的应用
直, 更有利于吸痰 , 效果更好。掌握喉部解剖部位是插 管成 功 的关键 。 2 1 器械 准 备 : . 治疗 盘 内应 盛 喉 镜 、 管 导 管 ( 气 气 带
囊、 管芯 、 接 管 ) 牙 垫 、 钳 、 E器 、mI 连 、 舌 开 l 5 注射 器 、 宽胶 布 、 换药碗 、 吸痰 管及 氧气 、 吸引器 、 呼吸器 等。
34 气管内湿化有使气道湿润 、 . 稀释痰液 、 扩张支气
管和 消炎抗 感染作用 。常 用湿化 液 为生理盐 水 。痰 粘 稠者可 将 生 理 盐 水 10 0 mL加 庆 大 霉 素 8万 u 5 ~20 气管 内滴人 。每 3 -5mi滴 人 3 5 。 0 0 n - mL
E腔右角伸人 , l 渐进 渐移 向 E腔 中部 , l 把舌体推 向左
31 病人安置抢救室 内, . 准备好物品 、 品, 人管理 , 药 设专 并作好及时记录 , 如来院时 间、 吸时间 、 抽 抽吸次数等 。 32 插管后 要 注意吸痰 , . 观察 导管 和牙垫 的 固定是 否 稳妥 , 若胶 布被 唾液畏湿应 更换 , 以免导管 滑脱 。 33 保持 呼吸道 畅通 , 时吸 净气 管 内分 泌 物 , 次 . 随 每
维普资讯
成都 医药 20 0 2年第 2 8卷诊病 人救 治 过程 中 , 及 时告 诉 病人 好 的 应 信息 。如 : 高血 压病 人 , 在用 药 后 血压 下 降 的变 化 . 应 及 时告诉病 人 。使病人 了解疾 病 的转归情况 。从 而产
32 客观 因素 的改善 : . 客观 因素并 非固定不 变 , 如 , 例
医院环境的改善 , 医院可通过更换 白诊疗单为淡蓝色 或粉红色 , 以绐病人温暖舒适的感觉 , 从而打破原有的 自诊疗单给病人造成的恐惧感 ; 把抢救室内的抢救床 用屏 障隔开或采用一间抢救室只设一张抢救床等一系 列措施 , 使病人消除 由紧张气氛造成 的恐惧感 同时 ,
临床气管插管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气管插管是临床麻醉、心肺复苏及伴有呼吸功能障碍的急危重症患者急救、抢救过程中的重要治疗措施。
本研究旨在通过临床实验,探讨气管插管技术在各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医生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对象与方法1. 实验对象选取某三甲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因各类原因需要进行气管插管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性患者60例,女性患者40例;年龄范围为18-85岁,平均年龄为(52.3±10.5)岁。
2. 实验方法(1)分组: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
(2)实验组:采用常规气管插管技术,由经验丰富的麻醉医生进行操作。
(3)对照组:采用光棒引导下气管插管技术,由经验丰富的麻醉医生进行操作。
(4)观察指标:记录两组患者的插管时间、插管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
三、实验结果1. 插管时间实验组患者的插管时间为(1.8±0.5)min,对照组患者的插管时间为(2.5±0.7)min。
实验组患者的插管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
2. 插管成功率实验组患者的插管成功率为98.0%,对照组患者的插管成功率为92.0%。
实验组患者的插管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3. 并发症发生率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0%,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6.0%。
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四、实验讨论1. 插管时间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插管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
这可能与光棒引导下气管插管技术在操作过程中具有更好的可视性和稳定性有关。
2. 插管成功率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插管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这表明光棒引导下气管插管技术在提高插管成功率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3. 并发症发生率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这可能与光棒引导下气管插管技术在操作过程中减少了操作者的盲目性和损伤性有关。
院前急救中应用气管插管术的病例分析
恢复是 必 要条 件 。采取 有效 快捷 的通 气方式 才 可望 抢救 成功 。实 施气 管插 管建 立 呼吸通 道是抢 救猝 死
囊人 工通 气 。在气 管插 管 预备 过程 的 同时给 予 口对
口人 工 呼吸或 球囊 加 压 面 罩 人 工 呼 吸 , 同步 予 以胸
和其他 急 危重 症 的 重要 措 施 之 一 。有 资 料 显 示 , 脑
预 兆 和 表 达 , 以 急 救 人 员 到 达 现 场 后 , 通 过 简 单 所 可
开放 气道 和通 气 2个关 键 步骤 , 保证 了氧 的供应 ; 保 护气 管 , 少 了 误 吸 的 可 能 ; 供 气 管 内 给 药 的途 减 提 径; 有利 于直接 进 行气 管 内吸 引 。 1 3 应 用气 管 插 管 的 指征 患者 自主 呼 吸突 . 然停 止 ; 严重 的呼 吸衰竭 , 不能满 足 机体 通气 和 氧供 的需 要 ; 不能 自主清 除上 呼吸道 分 泌, 场行 气 管 插 管 后 均 抢救 无 效 现
死亡 。
3 讨 论
在 院前 急 救 工作 中 , 急救 医 护人 员 往 往 是首 先
接触 到病 人 , 因为 大 多数 急 危 重 症 患 者是 由多 种 原
因 引起 的 , 其是 猝死 病人 , 尤 大多 对症 状未有 明显 的
组织在 常 温缺 血缺 氧 下 只 能 耐受 4分 钟 , 行 心 肺 进 复苏后 可 以延 长 2 O分钟 [ 。这就说 明 , 2 ] 院前 急危 重
外心 脏按 压 、 物 等复 苏措 施 。 药
心 院前 急救 部共 抢救 运送 急危 重症 病 人 1 5 0 8例 , 院
前 行气 管插 管者 1 7例 , 将 院前 气 管插 管术 应 用 6 现
下颌下径路气管插管在复杂颌面骨折术中的临床应用
K ANG Ja x n LI L y ,G in u , U ie A0 n to Miga
( eat n f n eteil y C nrl si l f h oa gCt, i nn rvn e C ay n 1 2 0 , hn ) D pr me t as so g , e t pt a yn i La igPoic, h oa g 0 0 C ia oA h o a Ho a o C y o 2
选取 20 0 5年 3月 ~ 0 9年 5月 在 全 麻 下 行 复 杂 颌 面 20 部 骨 折 手 术 治疗 患 者 7 9例 , 为 3组 , 分 A组 2 6例 行鼻 腔 气
醉 中气 管 插管 所 采 用 的不 同径 路 进 行 比较 , 讨 一 种 适 合 探 复 杂 颌 面 骨 折 手 术 中 安 全 、 效 的插 管 径 路 , 决 在 临 床 有 解 工 作 中 的实 际难 题 。
[】林 东 生 , 培 佳 , 媛, . 胺 酮 复 合 丙 泊 酚 静 脉麻 醉在 小 儿 先 天 性 心 5 唐 马 等氯 脏 病 介 入 封 填 的应 用 l】 J 临床 麻 醉 学 杂 志 , 1,62 ) 2 — 3 . . 2 02 (3: 9 2 0 0 2 [】 管 忍, 伟 彦 , 宁 , 丙 泊 酚 复 合 舒 芬 太 尼 用 于 门 诊无 痛 人 工 流 产 的 6 李 林 等.
[ b ta t jcie T x l eteb s a poc fh ah a tb t n yteciia o srai n o ai n A s c]Obet : oepo h et p raho et c eli u ai sb h l c l bevt na dcmp r o r v r t r n o n o s
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气管插管术的临床应用
道如下 。
鼻腔插入气 管一定 深度。常用 的气 管导管 型号 :女性 为 内径 6 0~ . m . 65 m;男性 为 内径 70— . m . 7 5 m。插 入 深度 :女 性为 2e 6 m,男性为 2 c 8 m,以鼻孔为界 ,导管外露 4— e 5 m,退出纤
支镜 ,用胶布 固定气管导管。
2 结果
1 资 料 与 方法
1 1 一般资料 .
选择 20 04年 2月 一 0 6年 2月我科危重患者 20
本组危重患者经 口用纤支镜 引导气管插管 3 及经 鼻引 4例 导气管插管 1 6例均 1 次完 成操作 ,成 功率为 10 0 %。其 中经 口插管用时 14~2 1 ,经鼻插 管用 时 2 1 4 s 5 6s 3 —4 7 。操作 中所 有 患者血氧饱 和度 ( a : 均保持在 9 % 以上 ,3例经 鼻插 SO ) 0 管者 因损伤鼻黏膜导致少量 出血 ,均可 自止。
支镜镜干及气管 导管 ,将纤 支镜套人气管导管 内,放人牙垫保 护纤支镜不被咬坏 。纤支镜 吸引端 口与吸引管连接 ,抽 吸 口咽
部分泌物 ,沿正 中线插入纤 支镜并将纤支镜头端 向前弯曲 ,进 入下咽部并 向会厌部推进。当纤支镜滑下会厌可见声门 ,待 吸 气声 门开放时将纤支 镜推 人气管并见 气管 环。然后 固定 纤支
者纤支镜经 口引导气 管插管 3 ,经鼻引 导气管插管 1 4例 6例。 均取仰 卧位 ,常规多功能心电监 护 ,一侧鼻导管吸氧。所用设
备为已消毒处理的光导纤支镜 (日本 O Y U F—P 0型纤 L MP SB 2 支镜 ,头端外径 4 9 .mm) 、牙垫 、吸引管 、局麻 药及血管收缩 药。昏迷患者无 需麻醉 ,清醒患者用 2 %利多卡因行上呼吸道
应用经鼻气管插管术解决临床困难气管插管研究
6 ± 5 8, )
全 身 麻 醉 诱 导 ; 定 0 2 /g 总 剂 量 < 安 . mg k , 1 mg r 0 ; —OH5 mg k 、 剂 量 < 1 0 mg 芬 太 尼 0 /g 总 50 ; 2 g k , 剂 量 应 <0 1 , 呱 啶 0 0 m / g 总 u /g 总 . mg 氟 .5 g k , 剂 量 <3 。局 部表 麻 : 甲膜穿 刺 注射 2 mg 环 %利多 卡 因 2 , 用 长 细 塑 料 管或 长 静 脉 穿 刺 套 针 经 气 管 ml应 导管 或 口腔 注 射 1 %丁 卡 因 1 ml 声 门 口。经 ~2 至
声 门 口 , 流 声 最 强 吸气 相 时将 导 管 插 入 气 管 。插 气
塌 陷致 呼 吸道梗 阻 , 尤其 是 甲状 腺 和颈 部肿 瘤者 。 原 则 上保 留 自主 呼 吸 , 术 者 插 管 有 充 足时 间 使
寻找声 门 口 , 高插 管 成功 率 。 如插 管 前 或 插 管 时 提
・
临床 研究 ・
应 用 经 鼻 气 管 插 管 术 解 决 I 困难 气 管 插 管研 究 临床
汕 头大 学 医学 院 一附 院麻 醉科 ( 10 1 宋德 富 55 4 )
目的 : 了提 高 困难 气 管 插 管 成 功 率 。 方 法 : 用 经 鼻 气 管插 管 方 法 解 决 6 为 应 8例 困 难 气 管 气插 管 术 中。 结 果 : 效 解 决 了 困难 气管 的 问题 , 插 管成 功 率 达 9 .2 以 上 。 结 论 : 方 法 能 较 好 提 高 困难 气 管 , 且 保 有 其 41% 本 并 证 了插 管 时 的 S O 、 R、 P在 正 常 范 围 内 , 后 并 发 症 也 较 少 , 15 ~4 4 P 2H B 术 约 % %。 关 键 词 困 难 气 管 插 管 经 鼻 气 管 插 管 临床 研 究 麻 醉
气管插管术在院前抢救中的应用体会
例 , 性 严 重 中 毒 5例 ( 中 海 洛 因 中 毒 2例 ; 机 磷 杀 虫 药 急 其 有 中毒 3 )脑 出血 病 人 1 例 , 4例 。
12 气管 插 管 方 法 . 患 者 平 卧 于硬 板 床 或 担架 床 上 , 仰 头 用
例 经 口行 气 管 插 管 , 采 用 仰 卧位 , 查 口腔 有 无 义 齿 及 牙 齿 均 检 松动 , 以左 手 将 喉 镜 尖 端 置 于 会 厌 软 骨 前 , 向 上 提 起 , 充 并 以
停者 , 伤 后 数 分 钟 至 数 小 时 内 为 其 提 供 有 效 的 呼 吸 和 循 环 在 支 持 可 以 提 高 救 治 效 果 。 ]
头稍 前 屈 , 手 轻 轻 按 压 甲状 软 骨 , 手 继 续 送 入 导 管 2 3 左 右 ~
本 组 经 紧 急气 管 插 管 后 , 持 了 呼 吸道 通 畅 , 给 予 呼 吸 机 辅 保 并 助 通 气 为 进 一 步 院 内抢 救 赢 得 了时 机 。 在 现 场 心 肺 复 苏 过 程 中 , 复 有 效 血 液 循 环 的 同 时 , 力 恢 尽
本组 l 4例 因脑 出血 行 现 场 气 管 插 管 者 , 存 在 气 道 不 都
畅 、 吸 、 量 血 性 痰 液 以 及 中 枢 性 呼 吸 功 能 障 碍 等 情 况 。此 误 大
类 患者 大 多存 在 缺 氧 , 及 时 气 管 插 管 , 导 致 脑 缺 氧 、 水 不 会 脑 肿 , 而 导 致 颅 内压 升 高 加 重 病 情 , 重 者 失 去 救 治 机 会 [ 。 进 严 4 ]
显 起 伏 ; ) 诊 以肺 呼 吸 音 基 本 对 称 ;) 绀 随 人 工 通 气 而逐 2听 3紫
新式徒手经口气管插管术的临床应用研究
AB T A jcieT vlaeten - c ie rlnu ai ai t d r gg nrl n sh s . tosSxy S R CrObet : oeaut h omahn a itb t n i p t ns ui eea a etei Mehd : it v o o n e n a
me itl fe n u ain t a h ti da eyatrit b to h nt a mme itl fe n u t n i h r u s S P wa inf a t o ri r u daeyatrid ci t 2g o p . B ssg ic n l lwe ng o p I o n e i y
z U Lq n Q NF nmig HA Mi, t 1De a t n fAns eilg H iu , I eg n ,z o n e . p r a me t et s o y,C nr l s i l fZ o h a gM ie o h o eta p t az u n n Ho a o
维普资讯
7O 6
医学理论与实践 2 0 年第 2 卷第 7 07 O 期
J V d h o & P a V 1 0 N . ,u 2 0 i er Ie T r o 2手经 口气管插管术 的临床应 用研究
祝 力群 秦凤明 赵 民 邬 明 王 红 霞 刘 伟 胡凤 蕴
2 7 1 701 山东省枣庄矿业集团公 司中心 医院麻醉科 , 山东省枣庄市
摘要 目的 : 评价新式徒手经 口气管插管 术的临床 应用价值 。方法 :O 患者 随机平均 分为两组 , 式组采用新 式徒 6例 新 手经 口气 管插 管术 , 传统组使 用 Maits c oh喉镜行经 口明视下气管插管 。观察两组病人气管插 管的时间 、 次操 作成 n 首 功率 、 粘膜损伤程度及 相应的血液动力学变化 。结果 : 组患者 均成功插 人气 管导管 , 两 与传统 组 比较 , 新式组气 管插 管时间缩短( <O 0 ) 首次插 管成 功率 差异无 统计 学意 义 ( P .5 , P>O 0 ) . 5 。与诱 导后 即刻 相 比, 两组 气管插 管后 即刻 S P和 D P均升高 , B B 新式组气管插管后即刻 S P低 于诱 导前即刻 , B 传统组气 管插 管后即刻 S P高于诱导 前即刻( < B P 00) . 5 。两组均无气管插 管相关 并发症 。结论 : 新式徒手经 口气管插 管术在操作 上无需 传统 麻醉 喉镜 及特殊器 械 , 成 功率高 , 操作 时间短 , 心血管 反应小 , 为临床人工气道 的建立提供 了新的选择 。 关键词 气管插管术 徒手 口腔 气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11/14
.
1
如果你能熟练操作气管插管术,你就能 多抢救成功一个病人;如果你了解气管插 管术,你就能帮助多抢救成功一个病人。
2020/11/14
.
2
前言
➢ 在任何急救现场,时间就是生命,赢得时间就能使患 者转危为安或死而复生。故建立人工呼吸道不只是麻 醉科医师的责任,它应是全体医护人员的责任,因为 许多场合不一定有麻醉科医师在场。
.
22
2020/11/14
.
23
气管插管成功的确认方法
按压胸部时,导管口有气流。
人工通气时,可见双侧胸廓对称起伏,听诊双 肺可听到清晰的肺泡呼吸音。
如用透明导管,吸气时管壁清亮,呼气时可见 明显的“白雾”样变化。
仰头举颏法
下颌前推法
2020/11/14
.
6
紧急人工气道技术
2.口咽和鼻咽通气管:口咽通气管通常呈“S”
形,横截面呈管状或“工”型,可以通气。鼻咽通 气管形状类似气管导管,较短。它们是最简 单的气道辅助物,易于插入,其 作用在于限制舌后坠,维持开放 气道。它们应大小合适,位置准 确,在相应环境中使用,也可以
止后4-6min内进行有效的CPR,复苏开始越早, 存活率越高,4min内复苏者可能有一半人救活; 4-6min开始进行复苏者,仅10%可以救活;超 过6min者存活率仅4%;10min以上开始复苏者, 几乎无存活可能。
2020/11/14
.
5
紧急人工气道技术
1.手法开放气道:根据气道解剖知识,当患者处于头 后仰时,气道开放程度最佳,常用仰头举颏法和
➢ 气管插管是建立人工呼吸道,保障呼吸道通畅,达到 机体氧的需求与CO2的排泄的重要措施,是现代麻醉学 与现代急救医学必不可缺少的基本技术,
是通气支持与呼吸治疗的关键技术,在
危重疑难患者与心肺复苏抢救及治疗中
发挥着关键作用。
➢ 因此,建立有效人工呼吸道(气管插管) 是呼吸科医师与急诊科、ICU乃至其他医
放气道,保持气道通畅是基础生命支持(basic life support,BLS)的首先措施。在心肺复苏中,胸外按 压的同时,应开放气道,保持气道畅,及时有效地 恢复通气是抢救功的关键。紧急气管内插管是建立 人工通气的重要步骤,它可保证呼吸道通畅,便于 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可将氧气直接加压进入肺泡, 有利于纠正缺氧。
2020/11/14
.
4
结论:目前大多数医院在心肺复苏时,紧急气 管内插管仍然依赖麻醉科医师,往往等待时间 太长(从麻醉科到科室所需的时间),延误抢 救时机,应用纤支镜经鼻做紧急气管内插管, 使心肺复苏成功率提高,存活率提高。为了要 使患者得救,避免脑细胞死亡,以便心跳呼吸 恢复后,神志意识也能恢复,就必须在心跳停
2020/11/14
.
10
气管插管前备用物品
➢ 喉镜1套、气管导管、导管芯、 牙垫1个、5ml注射器、呼吸 囊、无菌吸痰管2根、胶布
➢ 听诊器、手套、备用气管导 管、氧气、咽喉喷雾器、吸 引设备
2020/11/14
.
11
经纤支镜气管插管前备用物品
➢ 纤支镜1套、气管导管(7.5 号)、石蜡油、5ml注射器、 人工呼吸气囊、无菌吸痰管2 根、胶布、绷带、纱布
4. 选择比较通畅的鼻腔进入会厌,然后进入声门直至隆 凸上方,然后顺鼻腔稍旋转插入气管导管,立即打气 囊(4-8ml),连接人工呼吸器辅助通气,缺氧稍改 善后纤支镜再次进入调整气管插管的深度(距隆凸23cm),固定气管导管,连接呼吸机辅助通气。
2020/11/14
.
21
镜下支气管分段
2020/11/14
➢ 听诊器、手套、备用气管导 管、氧气、吸引设备
2020/11/14
.
12
纤支镜构照图
2020/11/14
.
13
气管插管前备用物品图示
2020/11/14
.
14
喉镜1套
2020/11/14
.
15
气管导管
2020/11/14
.
16
牙垫
2020/11/14
.
17
胶布
2020/11/14
.
18
2020/11/14
.
7
紧急人工气道技术
3.面罩加简易呼吸器:面罩的优点是简便,快捷,
无创。缺点在于(1)不容易密封,使有效通气量减少。 (2)昏迷病人使用正压通气,易使气体进入胃肠道,随 之而来的是返流和误吸。面罩适用于患者本身上呼吸 道通畅而出现呼吸衰竭的病人,通常
用于在准备建立可靠人工气道
以前辅助通气、无创通气。每
2020/11/14
.
9
气管插管的适应征与禁忌症
适应征:全麻手术患者、危重与呼吸心跳骤停 患者的抢救及非手术患者需气管插管治疗者。
禁忌症:现今气管插管技术日益改进与提高, 实际上可以说无绝对禁忌症,只是以下几种情 况较为特殊,可列为禁忌。如严重喉水肿、急 性喉炎、喉腔黏膜下血肿,喉创伤、咽喉物理 性或化学性烧伤等,除紧急抢救外,一般禁忌 气管插管。患有出血性血液病患者(血友病、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症等),气管插管创伤易诱 发喉腔与气管黏膜下出血或血肿,继发呼吸道 急性阻塞,也列为相对禁忌征。总之,当气管 插管作为以抢救为目的时,应无绝对禁忌症。
务工作者也理应学会的技术。
2020/11/14
.
3
气管插管是急救、复苏和临床麻醉中开放气道 最常用的方法,但由于解剖病理等因素,即使训练 有素的医师,失败率仍达0.5%-3.5%。呼吸心跳骤 停,关键是要给予紧急、有效织氧气,因为脑组
织对缺氧的耐受性最差,心跳停止10s后,脑内可 利用的氧就耗竭。为了做到有效输入新鲜空气,开
无菌吸痰管
2020/11/14
.
19
简易呼吸囊
2020/11/14
.
20
经纤支镜气管插管术操作程序
1. 病人仰卧,肩背部垫一小枕(抬高约10cm),头后 仰,使口、咽、喉在一直线上
2. 检查口腔,(取出异物及活动义齿、无舌后坠)
3. 戴手套,试呼吸气囊是否漏气,插入导管芯,用石蜡 油纱布润滑导管前端及纤支镜前端
一个参与抢救的医务人员均应
2020/11/14
.
8
人工气道的建立
鼻插管: 病人易耐受,可放置较长的时间,口腔护理方
便,插管的管径常受到鼻腔的影响而相对较细,易 引起鼻窦炎等并发症
口插管: 插管成功率高,但病人不易耐受,口腔护理不易
气管切开: 能明显减少死腔,减少呼吸功耗,病人容易耐受
,并可以进食,留置时间可以很长。但是气管切开 需要手术完成,创伤较大,有一定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