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光合作用初中生物课件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 3.5.1 光合作用 (叶片与光合作用) 课件(共22张PPT)

北师大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 3.5.1 光合作用 (叶片与光合作用) 课件(共22张PPT)

C.物质的运输受阻
D.以上说法都正确
学习目标
1、识别叶片的结构; 2、说出叶片与其光合作用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3、能知晓叶片各部分的结构特点。
观察叶片,你发现叶片的排列特点了吗?
轮生
对生
互生
1、仔细观察叶片
(1)观察叶的组成部分,注意叶片上下表面的色泽 有什么不同?
叶由叶片、叶柄和托叶组成。
? 叶片上表面呈深绿色,下表面呈浅绿色
功能:透光,防止叶片过多的散失水分,保护作用。 气孔是 气体交换 和 水分散失 的门户。在
叶片的下表皮气孔数量多
特别提醒:气孔的分布和气孔的张开与闭合
左:保卫细胞吸水导致气孔开放; 右:保卫细胞失水导致气孔关闭
理解应用之星
荷叶露珠为啥可在上面滚来滚去,而不 吸收进叶片?
这与荷叶表面的角质层有关,角质层上有蜡质,不沾水
(3)为什么叶片的上表面呈深绿色,而下表面呈浅 绿色?
(4)在光合作用过程中,氧气和二氧化碳从哪里 出入叶片?
(5)叶有哪些结构特征与光合作用相适应?
讨论:
(1)观察叶片的横切面结构为什么要制作很薄的临时切片? (便于染色和观察叶片的内部结构)
(2)在叶片结构的哪些细胞内部有叶绿体?叶绿体的分布有什 么特点?
(2)叶肉
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栅栏组织

海绵组织
(2)叶肉(营养组织)
归纳之星!
叶肉由 叶肉 细胞组成,包括 栅栏组织 和 海绵组织 .
栅栏组织 海绵组织
位置 细胞形状 细胞排列特点 含叶绿体
接近上 表皮
呈圆柱形 较紧密、整齐
接近下 表皮
不规则
较疏松
较多 较少
{ (3)叶脉

光合作用(PPT课件(初中科学)27张)

光合作用(PPT课件(初中科学)27张)
光能 二氧化碳(CO2)+水(H2O)叶绿体 有机物(C6H10O5)n+氧气(O2)
光合作用的意义
光合作用对于人类和整个生物界都具有非常 重要的意义。
1.光合作用是一切生物和人类有机物的来源。
每年约合成5ˣ1011吨 有机物,可直接或间 接作为人类或动物界 的食物
2.光合作用是一切生物和人类的能量来源
【实验现象】脱色叶片遇碘后颜色有什么变化? 叶片的遮光部分遇碘 没有变蓝。
叶片的见光部分遇碘 变蓝 。
二氧化碳
光合作用
氧气 1771,普利斯特利
水 1629,海尔蒙特
植物
光照、绿叶 1779氧细菌做实验证 明: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 1845年,德国科学家梅耶指出,植物 在进行光合作用时,把光能转变成化 学能储存起来。
1864年 萨克斯的实验
实验步骤
1
(1)暗处理
2
(2)选叶遮光
(4)去掉
4 (5)酒精中
5
铝箔纸
隔水加热
3
(3)光下照射 4—5小时
(6)先漂洗, 6 后滴加碘液
对以上实验步骤你有疑问吗?
1、为什么实验前要将绿叶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利用呼吸作用消耗原有的有 机物,排除本来淀粉的干扰。
3、“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把局部遮光的天 竺葵叶片取下,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 然后隔水加热的目的是------------------------( D ) A.破坏它的叶肉细胞 B.破坏它的叶绿体 C.使淀粉溶解在酒精中 D.使叶绿素溶解在酒精中
4.如图3-82所示,某植物上的绿叶经阳光照射24小时后, 经过脱色并用碘液处理,结果锡箔覆盖的部位不呈蓝色, 而不被锡箔覆盖的部位呈蓝色。该实验可以证明----------

初中生物中考总复习课件:专题7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初中生物中考总复习课件:专题7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 有机物通过叶脉中的 筛管 运输到植物体的其他部位,氧气通过叶片的
气孔 散失到空气中。
19
考点二 光合作用的概念、表达式、实质、意义
(三)光合作用的实质 1、实质: 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 。 2、物质变化: 无机物→有机物 。(制造有机物) 3、能量变化: 光 能→化学能 。(储存能量)
(四)光合作用的意义 (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 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 食物来源 。因此,绿色植物是 生态系统中的 生产者 。 (2)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 二氧化碳 ,产生 氧气 ,维 持了生物圈中的 碳—氧 平衡。
三、训练与提高
4.番薯根长得肥大,其中所含的大量淀粉是由( D ) A.叶制造后由导管运输来的 B.番薯根自身合成的 C.番薯根从土壤中吸收来的 D.叶制造后通过筛管运输来的
考点二 光合作用的概念、表达式、实质、意义
(一)光合作用的概念 光合作用实质上是绿色植物通过 叶绿体 ,利用 光能 ,把 二氧化碳 和
6、(2021广东)如图表示果树的一段枝条,长有大小相同的两个果实。现
对枝条两个部位的树皮进行环剥。枝条上两个果实A、B的长势是( A )
A.A长B不长
B.B长A不长
C.AB一样长
D.AB均不长
31
易错点拨
1. 植物在光下的三大生理活动示意图:
(1)若④是二氧化碳,①是氧气,则图中表示的是 光合作用;③是从导管运输的水;②是制造的 有机物,从筛管运出。
②产生氧气 ④产生有机物 B. ②③ D. ②④
( B )1.(2021·苏州)我国政府提出 2060 年前实现碳 中 和 ,即 通 植 树 造 林 、节 能 减 排 等 形式,使碳净排放量降 为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苏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 3.6.5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 课件(共22张PPT)

苏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 3.6.5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 课件(共22张PPT)

3.右图表示一段时问内某植物叶片吸收二 氧化碳与光照强度关系示意图。以下分析正 确的是( A )
A.ac段表示该植物的光合作用不断地增 强
B.b点表示该植物既不进行光合作用, 也不进行呼吸作用
C.当光照强度>n.时,该植物开始进行 光合作用
D.当光照强度>n:时,表示该植物不再 进行光合作用
4.马铃薯露出地面的部分常会变成绿色,而地下部分则不会,这可以说明
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复习目标:
1.植物细胞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反应式和蒸腾作用的 概念。 2.植物细胞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的意义。 3.完成细胞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相关练习
考点聚焦
考点1 叶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
叶 片
表皮
上表皮(气孔少) 下表皮(气孔多)
的 结
叶肉海栅绵栏层层:细:胞细排胞列排较列疏紧松密,,接接近近下上表表皮皮
考点聚焦
专项突破
实验2 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1)为什么要用黑色塑料袋装蔬
菜 抑制光合作用

(2)实验结果:装有 新鲜 蔬菜
的塑料袋排出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 水变浑浊,证明有二氧化碳 产生。
烫过蔬菜
(3)烫过的蔬菜在此实验中的作 新鲜蔬菜 用是对照 。
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实验
(4)实验结论
构 叶脉:输导 水、无机盐和有机,物具有支持叶片的功能
考点聚焦
专项突破
[说明] 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1)叶绿体的存在:叶肉细胞、气孔的保卫细胞中;生命 力旺盛的绿叶细胞中数量较多。 (2)叶绿素:能吸收光能,为光合作用提供能量,是叶片 呈现绿色的主要原因。_叶__绿__素___只有在光下才能形成。 (3)光的作用:有光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光能转变为贮存 在有机物中化学能。 (4)应用:韭黄生成原理(叶绿素的形成需要__光_____)。

北师大初中生物七上《第3单元5第1节 光合作用》PPT课件 (16)

北师大初中生物七上《第3单元5第1节 光合作用》PPT课件 (16)

第1节 光合作用
第2课时: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
复习引入
时间
科学家
实验成果
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
植物所需全部物质来自1( )
17世纪上半叶 比利时的海尔蒙特 使植物增重的唯一物质是2( )
1771年 1779 1782 1804
英国的普利斯特利 荷兰的英格豪斯 瑞士的谢尼伯 瑞士的索热尔
绿色植物能净化因燃烧或动物呼吸而变得 污浊的空气
第1节 光合作用
第3课时:检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和 吸收二氧化碳
讨论: 怎样设计实验观察并检测光合作用
释放氧气?
提示: 选择哪种实验材料比较好? 怎样收集到氧气? 怎样检测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
实验结果分析
带有火星的火柴棒伸入到试管后,又重 新燃烧。这表明试管中收集了氧气,它有助 燃作用,从而使火柴棒复燃。这一实验现象 表明,绿色植物在光照下产生了氧气。
第1节 光合作用
第7课时:光合作用实质与意义
• 问题:
• 回顾有关光合作用的实验,你能说出光合 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场所分别是什 么吗?
光 淀粉
叶绿体
氧气
二氧化碳

海尔蒙特的柳树苗实验
思考:光合作用的
• 原料? • 产物? • 条件? • 场所?

淀粉 叶绿体 氧气 二氧化碳 水
照光
实施计划
思考: 摘取一片部分遮光的叶片,除去
不透光纸,摘下一片叶子,滴上碘液, 能看清楚它变成蓝色吗?
将小烧杯置于 盛有开水的大烧杯 中,用酒精灯水浴 加热。 酒精脱色
实验注意事项
请同学们描述出实验中应该注意的 安全和合理的操作方法!
叶片变成黄白的
漂洗

北师大版初中生物七上第三单元第五章第1节《光合作用》课件

北师大版初中生物七上第三单元第五章第1节《光合作用》课件
柳苗生长所需的物质,不是由土壤直 接转化的,水才是使植物增重的物质 。
2020/8/20
实验过程( 描述)
实验现象( 独学灯 鼠+树
鼠 死(死/活),蜡烛 灭(亮/灭) 树生长、 蜡烛 亮(亮/灭) 树生长、 鼠 活(死/活)
植物可以净化 动物呼吸和蜡烛燃烧污染的空气。 重复实验(是/否)否 一定成功。
绿色植物在光下合成( 淀粉 )
瑟讷比埃 英格豪斯
海尔蒙特
萨克斯 索绪尔 普利斯特利 亚里士多德
十七世纪 之前
1771年
1782年

十七世纪 上半叶
1779年
1804年
186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实验结论 (合作)
淀粉遇碘液变 变深蓝色 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淀粉燃烧产生 二氧化碳和水 是一种 有机物
暗处理
照光
碘蒸汽熏蒸
绿叶在光下能产生淀粉即有机物
光合作用发现简史各实验结论
海尔蒙特:柳苗生长所需的物质,不是由土壤直接转化
的,水才是使植物增重的物质。

利斯特普利:蜡烛燃烧会污染空气,使小鼠窒息而
北师大版初中生物七上 第三单元第五章第1节《
光合作用》课件
2020/8/20
我能学会:
01 解释柳苗生长之迷 02 描述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 03 说出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和产物
问题: 植物为什么会生长?
讲授新课
一、柳树生长之谜
人们是怎样解释植物生长现象的?
亚里士多德
植物是由土壤汁构成的
合作
我们来实验吧!!
勤于思考的你们发现了什么?
情况二
情况一
情况三

植物的光合作用(初中生物

植物的光合作用(初中生物

植物的光合作用(初中生物
首先,植物叶片中的叶绿素吸收光能,将光能转化为光化学能。

这个
过程涉及到两个类型的叶绿素分子:PSI和PSII。

PSII能够捕获光能,
将其传递给电子传输链中的酶复合物,并将光能转化为光化学能。

而PSI
能够接收来自PSII的电子,将其重新激发,并将光能传递给细胞色素f
复合物,该复合物能够将电子传递给辅助色素NDH。

然后,通过光合电子传递链,光化学能转化为化学能。

在这个过程中,光合作用产生的高能电子将从一个酶复合物传递到下一个酶复合物,以释
放能量。

这个过程是依赖于氧化还原反应的,称为光合作用的氧化反应。

这些电子最终将被用于还原NADP+,形成NADPH。

NADPH将在暗反应中用
于合成有机化合物。

此外,光合作用还会产生氧气。

在发生光化学反应时,水分子被分解
为氢离子、电子和氧气。

其中氧气是光合作用的副产品,被释放到大气中。

这也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维持地球上氧气含量的原因之一总结起来,植物的光合作用通过叶绿素捕获太阳能,将其转化为光化
学能,并通过光合电子传递将光化学能转化为化学能。

在这个过程中,植
物合成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到大气中。

这个过程不仅使植物能够生长和
发育,还对地球生态系统的稳定和维持起着重要的作用。

同时,光合作用
也是地球上碳循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吸收二氧化碳,有助于减少
温室气体的含量。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第四章第1节植物的光合作用2初中七年级上册生物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第四章第1节植物的光合作用2初中七年级上册生物

3、实验观察到好氧细菌集中在叶绿体
受光部位(bùwèi)的周围,你推测水绵光合
作用的场所在哪?
4、本实验是如何设置对照的?
第五页,共二十一页。
探究植物进行光合作用(guānghé-zuòyòng)的
场所
叶片(yèpiàn)的结 构
叶绿体放大(fàngdà)结构模式图
重要提示
在叶片的叶肉细胞 5 含有大量叶绿体。 叶绿体有色素,能 捕捉光能为光合作 用提供能量,其中 最主要的色素是绿 色的叶绿素。
第二页,共二十一页。
探究阳光在植物生长(shēngzhǎng)中的作用 实验原理: 淀粉(diànfěn)与碘发生化学反应变成蓝色。
实验(shíyàn)材料和用具:
盆栽天竺葵、黑纸片、回形针、酒精、碘酒、大烧杯、
小烧杯、酒精灯、培养皿、三脚架、石棉网、镊子、
滴管、火柴、清水等。
实验步骤: 暗处理→叶片部分遮光后光照3-4h→酒精脱色→清水冲洗, 滴加碘酒→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第七页,共二十一页。
探究植物进行光合作用(guānghé-zuòyòng)的场

活动一
提出问题
请观察图片,发现、提出自己(zìjǐ)的问题,并与同学交流。
银边(yín biān)常春藤
叶片边缘呈现白色
仙人掌
叶变成针状
茎绿而肥厚
第八页,共二十一页。
胡萝卜
根含丰富的营养
探究植物进行(jìnxíng)光合作用的场所
的部分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
第十五页,共二十一页。
探究植物进行光合作用(guānghé-zuòyòng) 活动五的场归所纳探究结果,深入分析说明。
探究成果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的场所 (guānghé-zuòyòng)

【一线精品】 初中生物中考基础梳理复习第8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最新优秀公开PPT课件

【一线精品】  初中生物中考基础梳理复习第8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最新优秀公开PPT课件

首页
末页
12.右图中的①~④表示叶肉细胞中叶绿体、线粒体吸
收或释放二氧化碳和氧气的过程,其中有助于维持生 物圈中碳—氧平衡的是( A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请根据以下装置,回答第13小题~第16小题。 13.甲装置可以用来验证光合作用需要( C )
A.氧气
B.水 C.二氧化碳 D.阳光
8.【解析】幼苗移栽时根部留土坨是为了减少对幼根 及根毛的伤害,而不是降低蒸腾作用。
首页
末页
9.喂养金鱼时,常常在鱼缸里放些新鲜的水草,这主
要是为了( A )
A.增加鱼缸内的氧
B.美化鱼的生活环境
C.增加鱼缸内的养料
D.增加鱼缸内的二氧化碳
10.下列措施中,不能提高大棚蔬菜产量的是( A )
A.适当提高氧气浓度
环境中( C )
A.二氧化碳,有光条件 B.二氧化碳,无光条件
C.氧气,有光条件
D.氧气,无光条件
15.丙装置可以用来验证( D )
A.光合作用需要水作为原料
B.光合作用能产生氧气
C.呼吸作用需要水作为原料
D.呼吸作用能产生二氧化碳
首页
末页
16.丁装置可以用来验证蒸腾作用。但此装置有一个错 误,应修改为( D ) A.植物叶片太多,应摘掉些 B.应扎紧袋口 C.应给叶片涂上凡士林 D.袋口应扎在最下面一片叶以下,土壤之上
6.【解析】植物体内的有机物不能从土壤中吸收而来 ,只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然后经筛管向下运输到植 物体的各个器官。
首页
末页
7.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D ) A.光合作用的条件之一是必须要有光照 B.在生态系统中,光合作用是生物生存的基础 C.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D.绿色植物所有的器官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第6节光合作用(PPT课件(初中科学)43张)

第6节光合作用(PPT课件(初中科学)43张)

暗处理
1.为什么实验前要将绿叶在黑 暗处放置一昼夜?
——使叶片内原有的 淀粉运 走、耗尽,消除原淀粉对实验 的影响。
2.为什么要对一片完整的叶部分遮光?
——叶片遮光部分与 不遮光部分互为对照
3.为什么要脱去叶绿素? 叶绿素呈绿色,如不脱去,不容易视察到淀粉遇碘变 蓝的现象
4.为什么用酒精而不是水煮叶片来脱色呢? 叶绿素只溶于酒精而不溶于水
氧气
1)场所:叶绿体(厂房) 2)条件:光照(动力) 3)原料:二氧化碳、水(原料) 4)产物:有机物(淀粉)、氧气(产品)
光合作用的实质:
(1)把简单的无机物制成了复杂的有机物,并放出氧气。 [物质转化]
(2)把太阳能变成贮存在有机物里的化学能。 [能量转化]
阳光(光能)
有机物
(化学能)

光合作用
6.光合作用对人类和自然界的意义是( D ) A.是人类和所有动植物食物的来源 B.是自然界氧气的来源 C.是人类和所有动植物能量的来源 D.以上都是
7.请你仔细视察这两个鱼缸中的水草,辨认出 哪个是真的,哪个是假的?为什么?


(1)请你仔细视察这两个鱼缸中的水草,辨认出哪 个是真的,哪个是假的?为什么?
(不变蓝)
(变蓝)
实验表明:淀粉不是从土壤中吸取来的。
第6节 光合作用 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学反应
光 合 作 用 过 程 示 意 图
1.光合作用的概念: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 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
光合作用的表达式
二氧化碳
+

光 叶绿体
有机物(淀粉)
+
构成生物体 提供生命活动需要

冀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3.3.2光合作用的场所课件

冀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3.3.2光合作用的场所课件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就是在叶绿体中进行的。
叶脉:有导管和筛管。 导管运输水分和无机 盐,其中一小部分水 作为光合作用的原料; 筛管运输有机物。
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三部分组成。表皮、叶肉和叶脉都有 适于古光合作用的特点,因此叶片是光合作用最理想的场所。
想一想: 银边天竺葵叶片边缘的白色部分能否进行光合作用,为什么?如何证明?
祝同学们学习愉快!
制作临时切片,观察叶片的结构
实验目的 1、制作叶的横切临时切片 2、使用显微镜观察叶片的结构 3、理解叶片适于光合作用的结构特点
材料用具 新鲜叶片,清水,双面刀片,培养皿,镊子,载玻片,盖玻片,滴 管,吸水纸,显微镜,叶片的横切永久切片
一、制作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 把新鲜的叶片平放在小木板上
右手捏紧并排的两片刀片,沿着图中虚线的方向,迅速切割
表皮:分为【1】上表皮和【5】下 表皮,排列紧密、无色透明,有利于 光线的透入;外有角质层,有保护作 用;表皮上有【7】保卫细胞、以及 由保卫细胞围成的空隙——【6】气 孔,气孔是气体进出的门户。
表皮的结构既有利于光线透入,又能防止叶片内的水分过多散失, 并对叶片起保护作用。
叶肉:位于上、下表皮之间。分 【2】栅栏组织和【4】海绵组织。 栅栏组织细胞呈圆柱形,排列整齐, 细胞含叶绿体较多。海绵组织细胞 形状不规则,排列比较疏松,细胞 含叶绿体较少。
典例自测
降雨后,宽大莲叶上的水珠不会渗到叶片的内部,与这一现象有关的结构
是( )
A.叶脉
B.角质层
C.上表皮
D.叶肉
【解析】水不能进入叶片内部的原因是叶的表皮细胞的外壁有一层透明、 不易透水的角质层。 【答案】B
拓展总结
真题演练
(广东)图为叶片结构示意图,下列对相关结构和功能叙述错误的是 () A.①是导管可运输水 B.②③具有保护作用 C.④中能进行光合作用 D.⑤可以张开或闭合 【解析】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图示为叶片结构示意图,其中① 是叶脉,②是上表皮,③是下表皮,④是叶肉,⑤是气孔.①是叶脉,具 有支持和输导作用,A错误。【答案】A

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课件 3.5.1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课件 3.5.1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例3 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以下属于利用该原理增产的
措施是 ( )
A.合理灌溉
B.深耕松土
C.正其行,通其风 D.增大昼夜温差
解析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能提高农作物产量, “正其行,通其风”目的就是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答案 C
题型 区分光合作用吸收和放出的气体 例 (2015江苏盐城中考)绿色植物被称为巨大的“空气净化器”,是由于它能 () A.吸收氧气产生有机物 B.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 C.吸收二氧化碳产生有机物 D.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把一盆植物和一支点燃的蜡烛 蜡烛没有熄灭 同时放到一个密闭的玻璃罩里
把一盆植物和一只小白鼠同时 小白鼠正常地活着 放到一个密闭的玻璃罩里
原因分析 缺氧 缺氧 植物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植物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2)实验结论:植物能够更新由于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而变得污浊了的空气。 (3)后来的科学实验证明 ①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排出的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够 释放氧气,消耗二氧化碳。 ②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不仅有水,还有二氧化碳。
初中同步(人教版)七年级 上册
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一节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知识点一 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 1.普利斯特利的实验 (1)实验过程分析
图3-5-1-1
处理
现象
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到密闭的 蜡烛不久熄灭 玻璃罩里
把一只小白鼠放到密闭的玻璃 小白鼠很快死亡 罩里
例 (2020山西运城芮城期末)在密闭透明的玻璃罩内放入一只小白鼠和一盆绿色 植物,将这样的两套装置分别放在阳光下和黑暗处,阳光下的小白鼠能正常生活更 长的时间的原因是 ( ) A.小白鼠不需要氧气 B.玻璃罩内原有的氧气,足够小白鼠呼吸所需 C.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为小白鼠提供氧气 D.绿色植物不需要氧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nd
练习
一、填空
原料
光合作用
产物
条件
二氧化碳和水 淀粉和氧气 太阳光
End
练习
1、验证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实验 前把绿叶放在黑暗处一段时间的目的是( B )
A、降低温度 B、消耗尽叶肉细胞内贮存的有机物 C、使根停止吸收作用 D、作对照实验
2、光合作用实验选用的叶片,一部分被遮光,一 部分不遮,目的是( D )
A.把装置移到光下 B.把带火星的木条插进试管 C.把金鱼藻放在烧杯里,再用漏斗和试
管依次反扣 D.将搜集到一定量的气体的试管取出。
该实验的正确顺序是:
CA D B
End
练习
如图:用来证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原料的实验 是_A、_B_,用来证明氧气是光合作用产物的实验 是_C_,A装置中生石灰的作用是_吸收_二_氧_化_碳_,A 和B其中有淀粉生成的装置是__B_.
证明了: 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
光合作用的产物是_淀__粉__和_氧__气__
想一想: 绿色植物用什么原料加工成了淀粉和
氧气呢?如何证明?
生石灰的作用 是吸收二氧化碳
这个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是: 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科学家们进一步研究证明: 二氧化碳和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光 氧
气 二
有机物

(淀粉)


失败的定义:什么都要做,什么都在做,却从未做完过,也未做好过。 炫耀是需要观众的,而炫耀恰恰让我们失去观众。 如果你曾歌颂黎明,那么也请你拥抱黑夜。 用最少的悔恨面对过去。 苦难与幸福一样,都是生命盛开的花朵。
你的选择是做或不做,做不一定会成功,但不做就永远不会有机会。 奋斗的双脚在踏碎自己的温床时,却开拓了一条创造之路。
A、造成温度差别 B、使遮光部分不进行气体交换 C、控制遮盖的部分把氧气释放 D、作对照实验
3、遇碘变蓝是哪一种物质的特性 ( B )
A、脂肪
B、淀粉 C、糖类 D、无机盐
End
练习
4、在下列条件中,哪一项用酒精煮沸 褪色的叶遇碘变蓝色:( A )
A、取自光照下的正常绿叶 B、取自光照下呈白色的叶片 C、取自放有二氧化碳吸收剂又密封的装 置中的照光绿叶 D、取自遮光下的正常绿叶
End
进一步探究,课后动手做一做。
植物的绿色与光合作用有什么关系?合成有 机物的场所是根、茎、叶中的哪一种器官?
请你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你想探究的问题是: 你作出的假设是: 制定计划 你的探究方案是: (1)材料用具: (2)实验步骤: 实施计划并观察记录: 总结实验结果: 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凡过于把幸运之事归功于自我的聪明和智谋的人多半是结局很不幸的。 行动不一定带来快乐,而无行动则决无快乐。

植物的光合作用
想一想:
根据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实践中 有什么办法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1、合理密植
2、合理灌溉
3、增加二氧化碳 (气肥)
End
请你仔细观察这两个鱼缸中的水草,辨认 出哪个是真的,哪个是假的?为什么?


水草对金鱼的作用是什么?
End
小明想设计一个实验探究金鱼藻在光下能否产 生氧气的实验。他通过查阅资料知道:氧气不溶于 水且具有助燃性,即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为此, 他设计了一个探究方案。请将实验的正确步骤,用 字母表示出来:
要做的事情总找得出时间和机会;不愿意做的事情也总能找得出借口。 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经验是由痛苦中粹取出来的。
最容易做到的事是把简单的事变复杂,最难做到的事是把复杂的事变简单。 成功的道路上充满荆棘,苦战方能成功。 只要更好,不求最好!奋斗是成功之父。
自己打败自己是最可悲的失败,自己战胜自是最可贵的胜利。 世上最累人的事,莫过于虚伪的过日子。 我很平凡,但骨子里的我却很勇敢。
放入酒精内 隔水加热
用清水漂洗后, 滴加碘液
绿色退去 变蓝
绿色退去 不变蓝
这个实验能得出什么结论呢?
绿叶只有在光下才能产生淀粉
讨 论:
1、为什么天竺葵要在暗处放置一昼夜?
使叶中原有的有机物被运走或消耗掉
2、为什么要对一片完整的叶部分遮光?
起对照作用,看看光合作用过程中是否需要光
3、为什么用酒精脱色?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学习是一次独立的行动,需要探索、琢磨、积极应战、顽强应战,艰辛由你独自承担,胜利由你独立争取。 驾驭命运的舵是奋斗。
叶绿素溶于酒精而不溶于水 除去叶绿素,不影响后面的颜色反应
4、酒精脱色时为什么要隔水加热?
酒精是易燃物质,不能直接加热
光合作用除了生成了淀粉还 产生了什么?如何来证明?
想一想: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1、金鱼藻在光下放出了气体 2、该气体能使带火星的卫生香复燃。
提示: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
想一想:
1、假如你是海尔蒙特,当时你会得出什么结论?
柳树生长所需的物质来自水而不是土壤
2、现在看来海尔蒙特的结论并不正确,你认为他 忽视了哪些重要因素?
海尔蒙特忽略了自然环境中阳光、空气 等重要因素。
探究阳光与有机物的关系
将观察到的
实验结果记录 在表中:
叶片颜色的变化
没有遮光的部分 遮光的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