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施工控制重点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高层建筑的施工控制重点
【摘要】笔者从进一步加强质量及确保安全角度出发,结合在实践中的一些体会,阐述一些高层建筑施工中需加强的控制要点。
【关键词】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要点;控制措施
1.严格实施混凝土强度控制
欲控制混凝土强度就首先要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必须经由专业试验室设计。通过调整混凝土配合比,掺加外加剂、掺加料配制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的混凝土配合比。施工单位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对配合比进行复查,并进行泵送试验验证,施工中严禁随意改变配合比。此外,大体积、浇筑量大的混凝土应有专门的养护方案,从养护开始至养护结束应有专人负责,从主观意识上要对养护有足够的认识。养护方案中应从人员、水源、昼夜、覆盖等多方面措施进行考虑,不漏主要关键细节。对养护所采取的措施及现场养护情况进行跟踪记录,及时发现问题,确保养护的有效性。
2.建筑裂缝的控制
2.1设计措施
第一是“放”的措施,要设置永久性伸缩缝,外墙面适当位置留分隔缝等。第二是对“抗”的措施,避免结构断面突变带来的应力集中,重视对构造钢筋的配置;对采用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等轻质墙体,每层墙高的中部增设厚度120mm与墙等宽的混凝土腰梁;砌体无约束端增设构造柱;预留的门窗洞口采用钢筋混凝土框加强,两种不同基体交接处,用钢丝网进行处理;屋面保温层与隔气
层的合理设置等。第三是对“放”、“抗”相结合的措施,合理设置后浇带,采取相应补偿收缩混凝土技术,混凝土中多掺纤维素类等。
2.2施工措施
首先,“放”的措施,砌筑填充墙至接近梁底,留一定高度,砌筑完后间隔至少一周,宜15d后补砌挤紧;合理分缝分块施工;在柱、梁、墙板等变截面处宜分层浇捣等。其次,“抗”的措施,尽量避免使用早强高的水泥,积极采用掺合料和混凝土外加剂,降低水泥用量。高层混凝土用量大,有时还有大体积混凝土,从经济、实用角度宜掺入外加剂。当然掺入外加剂后,要预计对早期强度的影响程度。据此可提请设计科研部门予以探讨和评定。选择合理的最大粒径砂石,这样可减少水和水泥用量,减少泌水、收缩和水化热。在施工工艺上,应避免过振和漏振,提倡二次振捣、二次抹面,尽量排除混凝土内部的水分和气泡。最后要做好“放”、“抗”相结合。为使早期尽可能减少收缩,需主要控制好构件的湿润养护,避免表面水分蒸发过快,产生较大收缩的同时,受到内部约束而易开裂。同时在养护过程中对表面、中间、底部温度进行跟踪监测(尤其在前3d)。
3.高层建筑“三线”控制
首先应根据大楼柱网布置情况,先将大楼四个边角柱的位置确定。在安装四个边角柱的模板时,沿柱外层上弹出厚度线,立模、加支撑,采用吊线的方法测定立柱的垂直度;在保证垂直度100%后,对准模板外边线加固支撑、浇筑混凝土。待四角柱拆模后,其
他各列柱以该四柱为基线,拉条钢线,控制正面的平整度和垂直度。其次,过程中的垂直度控制,应用激光仪加重锤进行双重较验。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脚手架与施工层同步向上,导致从外围一些基准点无法引测。采用大线锤引测下层楼面的控制点,再用经纬仪及钢卷尺进行轴线校正,放出各层轴线和细部尺寸线。挂起两条线,浇好剪力墙,这是过程线控制的关键。浇筑剪力墙,宜用18mm厚优质胶合夹板,外墙外围组合固定大模,内墙散装散拆进行组合模编号。这样墙体平整度得到了保证,但更要注意的是墙体的垂直度。从而达到线性控制的目的。
在每层预控轴线的至少四个洞口(一般高层至少要由3处向上引测)进行标高的定位,同时辅以多层标高总和的复核,然后辅以水准仪抄平,复核此四点是否在同一水平面上,以确保标高的准确性。因施工过程中模板、浇筑、加载等原因,洞口标高可能失去基准作用。为此必须确保引测点的可靠性,加强洞口处模板支撑,同时辅以直径为12钢筋控制该部位楼面厚度,确保标高的准确。层面标高复核过程中必须实现每层面的四个洞口控制点与外层高复
核点在同一水平面上方能确认标高的准确性,达到标高控制的目的。
4.沉降和变形观测——沉降、位移、倾斜和裂缝等变形观测控制
设置永久性伸缩缝,外墙面适当位置留分隔缝等。避免结构断面突变带来的应力集中,重视对构造钢筋的配置;对采用混凝土小
型空心砌块等轻质墙体,增设间距不大于3m的构造柱,每层墙高的中部增设厚度120mm与墙等宽的混凝土腰梁;砌体无约束端增设构造柱;预留的门窗洞口采用钢筋混凝土框加强;两种不同基体交接处,用钢丝网进行处理;屋面保温层与隔气层的合理设置等。合理设置后浇带,采取相应补偿收缩混凝土技术,混凝土中多掺纤维素类等。
砌筑填充墙至接近梁底,留一定高度,砌筑完后间隔至少7d,宜15d后补砌挤紧;合理分缝分块施工;在柱、梁、墙板等变截面处宜分层浇捣等。积极采用掺合料和混凝土外加剂,降低水泥用量。选择合理的最大粒径砂石,这样可减少水和水泥用量,减少泌水、收缩和水化热。在混凝土裂缝的预防中,对新浇混凝土的早期养护尤为重要。
5.高层建筑的安全管理控制
由于高层建筑施工周期长、露天高处作业多、工作条件差,以及在有限的空间要集中人员密集工作,相互干扰大,因此安全问题比较突出,在此对安全管理综述以下主要控制点。
5.1基坑支护
基坑开挖前,要按照土质情况、基坑深度及环境确定支护方案。深基坑周边应有安全防护措施,且距坑槽一定范围内不允许堆放重物。对墓坑边与基坑内应有排水措施。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坑壁的监测,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5.2脚手架
高层建筑的脚手架应经充分计算,根据工程的特点和施工工艺编制的脚手架方案应附计算书。架体与建筑物结构拉结二步三跨,刚性连接或柔性硬项。脚手架与防护栏杆,施工作业层应满铺,密目式安全网全封闭。钢管选用的钢材,外径48mm,内径35mm,焊接钢管、扣件采用可锻铸铁。卸料平台应有计算书和搭设方案,有独立的支撑系统。
5.3模板工程
应包括模板及支撑的设计、制作、安装和拆模的施工程序,同时还应针对泵送混凝土、季节性施工制定针对性措施。应经过充分的计算,绘制施工详图。安装模板应符合施工方案,安装过程应有保持模板临时稳定的措施。拆除模板应按方案规定的程序进行先支的后拆,先拆非承重部分。拆除时要设苦戒线,专人监护。
5.4施工用电
规范现场施工用电。重视采用tn2s系统,确保专用保护零线被用电设备使用;重视“三级配电二级保护”和落实“一机一闸一漏一箱”;重视总配电房的规范设置;重视漏电保护装置参数的匹配;规范使用合格的标准配电箱,正确出入配线;抓现场配电线路的规范布设;高度重视外电防护和懂行持证电工的配备。
6.结语
随着建筑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新技术、新材料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施工企业必须不断提高自身技术与管理水平,才能创造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以上仅是本人从实践角度对高层建筑的控制提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