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驱动耐久试验方法的研究

合集下载

发动机耐久性试验工作总结

发动机耐久性试验工作总结

发动机耐久性试验工作总结
近年来,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发动机的耐久性成为了汽车制造商和消费者关注的焦点。

为了确保发动机的质量和性能,耐久性试验工作成为了必不可少的一环。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发动机耐久性试验工作,以验证发动机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首先,我们进行了发动机零部件的耐久性试验。

通过对发动机的各个零部件进行疲劳试验和持久性试验,我们成功地验证了这些零部件在长时间工作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这为整个发动机的耐久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我们进行了整机发动机的耐久性试验。

在实际工作环境下,我们对发动机进行了长时间的运行试验,以模拟真实的使用情况。

通过监测和分析发动机的各项性能指标,我们成功地评估了发动机的耐久性和稳定性。

最后,我们进行了发动机在极端条件下的耐久性试验。

在高温、低温、高海拔等极端环境下,我们对发动机进行了严苛的试验,以验证其在极端条件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通过这些试验,我们进一步提高了发动机的耐久性和适应性。

总的来说,通过这些发动机耐久性试验工作,我们成功地验证了发动机的可靠性和耐久性,为汽车制造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数据。

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和开展发动机耐久性试验工作,不断提升发动机的质量和性能,为汽车行业的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

电机耐久试验

电机耐久试验

电机耐久试验标题:电机耐久试验及其重要性一、引言电机作为现代工业设备和各类机械设备的核心驱动部件,其性能的稳定性和耐久性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率与寿命。

因此,对电机进行严格的耐久性试验是保证产品质量、提升产品竞争力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机耐久试验的相关内容及其重要意义。

二、电机耐久试验概述电机耐久试验是对电机在模拟实际工况下长时间连续或周期性工作时的性能稳定性、机械强度、绝缘材料老化、温升状况等多方面进行全面考核的过程。

试验通常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项内容:1. 长时间满载运行试验:通过让电机在设计的最大负载条件下连续运行一段时间,检测电机内部各部分如轴承、绕组、转子等在长时间大负荷下的磨损、疲劳情况以及热稳定性。

2. 温度循环试验:模拟电机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的启动、运行及停机过程,检验电机的热应力分布、绝缘材料的耐温性能以及温度变化对电机性能的影响。

3. 耐电压冲击试验:通过对电机施加高于额定电压的冲击电压,测试电机绕组的抗电强度和绝缘系统的可靠性。

4. 耐环境试验:包括湿度、盐雾、振动、冲击等条件下的电机性能测试,评估电机在恶劣环境下长期工作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三、电机耐久试验的重要性1. 提高产品质量:通过耐久试验可以提前发现电机在长期运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从而改进设计和生产工艺,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2. 保障设备安全:电机一旦因耐久性问题失效,可能引发重大安全事故。

严谨的耐久试验能有效降低此类风险。

3. 符合行业标准与法规要求:各类电机产品需符合国家和国际相关标准的耐久性测试要求,以确保其达到规定的工作期限和性能指标。

四、结论电机耐久试验不仅是衡量电机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提升电机整体性能、确保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保障。

因此,电机制造商应高度重视耐久试验环节,不断优化试验方法和流程,以满足日益严苛的应用需求,为用户提供更为优质、耐用的电机产品。

手动变速器的试验方法

手动变速器的试验方法
研究论文
海峡科学
HAI XI A KE XUE
手动变速器的试验方法
1. 福建工程学院机电及自动化工程系 2. 东南(福建)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国产化部 周 方 1 胡子涛 2
[ 摘要] 变速器作为全车动力传递,连接发动机及底盘的重要零件。知悉变速器开发过程中的整机验证项目,使变速器得以 充分验证,从而顺利放心量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同的厂商有着自己的验证体系,如何整合这些标准,使得试验不重复 又能充分验证,就需要对这些标准有着充分的认识。现就这一课题进行简要阐述。 [关键词] 试验标准;连续负荷耐久;同步器耐久
③A/B 运转在某档位的扭矩:MS 与台湾标准在某运转 各档位下扭矩相同;ES 在 A 运转的 1、2 档,B 运转的 1 档 的扭矩较其他档位低。 3. 2 同步器耐久( MSX8- 7805 及 ES- X18123)
(1)考核对象:同步环、换档控制机构。 (2)耐久前磨合:各档位换档磨合 300 次。 (3)试验条件(见表 2)
2 000r/m
最大 扭矩 ×50%
(4)耐久总时间虽可通过公式计算,且每循环有一定模
式,但循环模式中并未明确各档位的运转时间。实际上是由
厂商自行制定各档位循环时间,故不同厂商可能会选择不同
的循环数。
(5)日本三菱标准与台湾标准的差异
①油温:MS 为 100(±5)℃,ES 为 100~105 ℃ ,台湾
表 2 同步器耐久试验方法
转 速( r ·m-1 )
万次
5档 4档 3档 2档 1档 N档
时间
R档 11//22最最大大扭扭矩矩 2 02000 0r 0/mr pm
怠速
155mm
3 m3m
E 运转
A~D运转(MS PATTERN)

《电动汽车用驱动电机系统及电驱动总成能效等级和试验方法》——编制说明

《电动汽车用驱动电机系统及电驱动总成能效等级和试验方法》——编制说明

中国标准化协会标准《电动汽车用驱动电机系统及电驱动总成能效等级和试验方法》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1、任务来源电动汽车的应用和推广,是目前节能、环保的发展需求。

驱动电机系统及电驱动总成是电动汽车中最为重要的能量转换单元,是实现电力驱动的关键所在,其能量转换的效率、等级等,直接影响着车辆续驶里程、节能水平等。

当前,国内外的相关标准法规基本聚焦于效率的测试方法,未定义出产品的能效等级划分,如GB/T 18488-2015即只给出了产品效率的测试要求,ECE R85及日本的部分法规甚至更为简单,未给出全转速、转矩范围内的效率测试。

通过定义驱动电机系统及电驱动总成的能效等级及更为细致、统一的试验条件、试验方法,可以使相关产品“分门别类”,避免“良莠不齐”,引导企业和产品向高质量发展,推动电动汽车行业规范、健康发展。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于2018年月批准该项目立项,并将《电动汽车用驱动电机系统及电驱动总成能效等级和试验方法》团体标准制定列入2018年计划,立项通知编号:2018-17号。

2、工作过程2018年3月开始,组织行业力量广泛开展调研,与主机厂(北汽新能源/上汽捷能/比亚迪/吉利/广汽新能源)及零部件供应商(苏州汇川/合肥巨一)等交流能效测评方法。

2018年10月30日,在浙江绍兴卧龙集团召开《电动汽车用驱动电机系统及电驱动总成能效等级和试验方法》团标工作组启动会,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苏州汇川联合动力系统有限公司、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北汽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上汽捷能汽车技术有限公司、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南京越博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等各机构及企业的领导专家齐聚一堂,共同讨论商定标准制定工作。

确认了标准适用范围为电动汽车用驱动电机系统、以及包括电机、变速装置等多种形式在内的电驱动总成,对仅具有发电功能的车用电机及其控制器可以参照本规范执行。

电驱动桥制造工艺及性能特性研究

电驱动桥制造工艺及性能特性研究

减速器差速器电动机轮边总成桥的整体性能产生影响。

(1)材料选择电驱动桥的材料选择直接决定了其强度、耐磨性以及寿命。

高质量的材料可以提供更好的强度和耐久性,从而提高电驱动桥的性能。

同时,材料的热处理工艺也会影响其硬度和耐磨性,这对于承受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力和压力至关重要。

(2)齿轮制造齿轮的制造工艺直接影响电驱动桥的运行效率和噪声。

齿轮的精度、热处理质量以及表面粗糙度,都会对齿轮啮合的效率、齿轮的寿命以及运行噪声产生影响。

(3)组装工艺电驱动桥的组装工艺也会影响其性能。

部件的安装精度、扭矩控制以及密封性能,都会对电驱动桥的运行稳定性、效率以及防泄漏性能产生影响。

(4)检验与测试检验与测试工艺也会影响电驱动桥的性能。

只有严格的质量控制和完善的测试流程,才能确保电驱动桥的性能达到设计指标,从而提高其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

总的来说,电驱动桥的制造工艺对其性能有着深远的影响。

通过优化制造工艺,可以有效提高电驱动桥的性能,解决NVH问题,从而提高电动汽车的驾驶体验。

电驱动桥的NVH问题分析1.NVH问题的具体表现和影响表1是NVH问题的一些具体表现以及其对电动汽车性能的影响。

从表1中可以看出,NVH问题在电驱动桥的应用中可能带来许多不利的影响,因此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解决具有重要的意义。

2.噪声源、振动源的定位及影响因素噪声和振动的产生通常是多源性和复杂性的,可能来自电驱动桥的多个组件和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噪声源和振动源,以及它们的影响因素(见表2)。

从表2中可以看出,电驱动桥的噪声源和振动源多样,影响因素复杂,对其进行准确的定位和分析,采取合理的控制策略,对于提高电动汽车的性能和驾驶体验,保证驾驶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3.对当前电驱动桥NVH问题的量化评估对电驱动桥的NVH问题进行量化评估,有助于了解问题的严重程度,为后续的解决方案提供依据。

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1)噪声评估 通过声级计测量电驱动桥在不同工况下(如不同负载、转速)的声级,以dB(A)为单位表示。

汽车车门开闭耐久的试验标准与方法研究

汽车车门开闭耐久的试验标准与方法研究

汽车车门开闭耐久的试验标准与方法研究发布时间:2021-05-21T08:09:52.685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8期作者:周定强[导读] 汽车生产公司在推出新型车型正式生产之前,对车型及其系统的性能、强度及使用耐久性等要进行综合试验。

试验结果的准确性直接影响着汽车的使用安全和品质。

宝能(广州)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摘要:汽车车门的开闭使用时间受环境条件、使用频率、关门速度等主要因素影响,会存在耐久性差异。

本文主要以环境条件、使用频率、关门速度为试验要素,探讨影响汽车开门开闭耐久的试验标准及其方法。

旨在为汽车车门设计和使用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汽车车门;开闭;耐久性;试验标准;方法引言汽车生产公司在推出新型车型正式生产之前,对车型及其系统的性能、强度及使用耐久性等要进行综合试验。

试验结果的准确性直接影响着汽车的使用安全和品质。

汽车车门是汽车重要的开闭类构件。

汽车车门结构复杂,在汽车整个生命周期内承受的瞬时撞击次数最多。

不同时期、不同人或不同情境开闭车门所施加的力不同,车门所受的冲击荷载也存在差异性。

对汽车车门开闭耐久性的试验是检验汽车寿命的重要方法。

研究汽车车门开闭耐久的试验标准与方法对提高车门系统耐久性考核的精准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影响车门开闭耐久性的因素汽车在全生命周期内,车门系统的开闭情况受多因素影响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性,这些因素主要包括环境条件、车门使用频率、关门速度。

其中不同的湿度、温度、粉尘条件下,车门开不产生的机械荷载冲击各部相同。

(一)环境条件塑料、橡胶零件是汽车车门系统的重要构成。

这些零件数温度影响使用性能会发生变化。

在高寒高湿、高温高湿、低温高湿、常温、高温、低温等不同气候状态下,车门零件的疲劳程度会发生差异。

此外,车门系统的铰链或链接部件上附着较多的粉尘,也会增加车门零部件的疲劳程度,从而加剧零部件的磨损,影响车门系统开闭的耐久性。

(二)使用频率汽车车门的使用频率时影响车门开闭耐久性的重要条件。

电驱动道路车辆 动力锂离子电池的试验和要求

电驱动道路车辆  动力锂离子电池的试验和要求

命名 的。

般讲 ,L eO 电池的标称 电压是 3 V、终止 充 电电 iP4 F . 2
是 3 V、终止放 电压是 2O . 6 .V。由于生产商采用 的正 、负极材料 、 电解 质材料 的质量及工 艺的差异 , 在具体性能上也会有些差异 。 就同一种封装 的标准 电池 ,其电池 的电压 、容量和性能 Ⅱ 能会 T 有些许差别 。
电驱动道路车辆用动力锂离子 电池 的试验 规范 ,IO 14 5 S 2 0
过 电流 、过电压 、低 电压 、高温度等 ,B U可 以直 接用 电流接 C
触器断开 B级 电压 的电流 。B U可 以有不 同的设计和执行 ,可 C 以作为单独的电子单元整合在电池结构内; 或置于电池结构外 , 通过通 讯线束 或输入 / 出线连接 。B U的功能性作 为车辆 功 输 C 能 中的一个或多个控制单元 。 1 . 有完整的电池控制单元 .2 4 图 2 示例 了有完整电池控制单元的电池系统的典型结构 。 . b 电池 系统是一个能量储 存装置 ,包括 电池芯或 电池 芯组 、 配属 电子单元 、电池控制 单元 、B级 电压 电路 的连 接器和过 流 断 路器及 其互连 电路 、冷 却接触 面 、B级电压 、A级 辅助 电压 和通讯 。对一个 B级电压达到 6 . 或更高 的电池 系统 ,供 0 d. V c
l trp∞ 标 应 与 读 adl l 准 用 解 nAc d pt ai .a i
B U是根据 电池系统 的充 电状态 、健康 / C 完好状 态来控制 电池系统 的工作状态 的车辆管理单 元。在规定 的条件下 ,如 , 辆的电危 险、车载充 电能储存系统和失效保护等要素 。
在实际应用和性 能检测方 面都会有所不 同。

电驱动道路车辆动力锂离子电池芯性能试验条件和要求

电驱动道路车辆动力锂离子电池芯性能试验条件和要求
学 反应和 内部结 构和充容 体特性 使然 。电池芯 性 能试验 中 ,除非 另有规定 ,要求 每次试验 前样 品 电池 芯
自 一
图 1 二 次 锂 离 子 电池 芯 和 电池 组 示 例 5 0 年0 月 ・ 3 21 2 环境技术 2
l trpiJ 准 用 解 adl“标 应 与 读 n i d pt a c Aa o
电驱动道路车辆 动力锂 离子 电池芯性 能试验 条件和要 求
Elcrc l r p l d Ro dVe ils- — e f r n eT si g Co dt n n e tia l P o el a h ce - P ro ma c e t n i o sa d y e - - — n i
关 键 词 :动 力 电池 ;锂 离 子 ; 电 驱 动 道 路 车 辆 ; 电池 芯 ;性 能 试 验
Ke r s: t a i t e y l t i m o y WO d r ct on ba t r ; i h u —I n; el ct c l p o e l d o d v hi e , E e ri al y r p l e r a e cl s V; c l : p r o m n e es i el e f r a c t t ng
Re u r m e t o t u —o a to te yCel q ie n sf rLi him I nTr cin Batr ls
文 }上海市质量监 督检验技 术研 究院 张 红 忻 龙 卢 兆明
摘 要 :本文是 电驱动 道路车辆动力锂离 子电池 的试验和要求标题 下的 电池芯性 能试验 部分 。结合 国标转化 过程和实验室 能力验 证 经历,将锂离子 电池芯 的性 能试验 方法和要求作描述和解释 。供 实验 室和相关产品的供需双方参考 。

浅析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性能研究

浅析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性能研究

浅析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性能研究摘要:驱动电机作为当今汽车的核心技术,其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离不开驱动电机和电控技术,直接影响新能源汽车的性能。

在分析和应用电驱动的技术上,未来可通过校企合作,利用企业和高校的研发能力,进行技术合作,将各种不同设计思路和技术结合起来大胆尝试创新,从而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本文着重论述了新能源汽车的电机控制和驱动电机的产品性能。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电控引言:近几年,新能源电机技术发展迅速,生产技术日臻完善,迅速占领世界汽车市场。

结合我国目前的市场情况,通过新能源汽车实验室先进的试验设备,运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新能源汽车技术进行了重点研究。

该系统由电机、功率转换器、控制器、传感器、开关信号和电源部件组成。

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蓄电池的输出功率通过控制器驱动电机运行,电机的转矩由传动系统驱动使车轮运动,驱动电机系统是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

因此,本论文主要是以新能源汽车为研究对象,开展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技术研究,分享交流相关技术,仅供相关人士参考。

1.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技术现状新能源汽车的开发和使用,已经成为了当前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

从客观的角度分析,新能源汽车的大力推广,取得了比较理想的结果,并在某种程度上减少了能耗。

驱动电机的技术,要在新能源汽车上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就必须要有一个更高的性价比。

电机的产品特点主要有:性能优异、效率高、重量轻、体积小。

当前,新能源汽车四大电机是直流电机、交流感应电机、永磁同步电机、开关磁阻电机,95%搭载永磁同步电机。

从性能上看,永磁同步电动机是一种高效率(94%左右)的同步控制电机。

产品特点功率因素大、密度大、效率高、结构简单、维修方便、使用寿命长、可靠性高。

电机瞬时调速性能优良,操作灵活,在目前的机电产品中,表现出了较好的性能。

其技术缺点是在振动、高温等恶劣条件下会产生退磁现象,严重地影响了电机的工作性能。

电机寿命测试报告

电机寿命测试报告

电机寿命测试报告一、引言电机是现代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重要装备,其寿命的长短直接影响着设备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为了保证电机在长期运行中能够稳定工作,有效延长其寿命,本次测试旨在评估电机的寿命,并分析可能的失效原因和改进措施,为电机的选用和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二、测试方法为了模拟实际使用条件下的电机工作环境,我们选择了持续运行电机的方式进行测试。

具体测试步骤如下:1.选择一台额定功率为XX的电机,并安装在适当的测试台架上。

2.将电机与一台负载设备连接,模拟实际工作负载。

3.设置电机的运行参数,例如转速,电流等,并记录测试开始时间。

4.电机开始持续运行,并定期记录其工作状态,包括温度、振动等。

5.在电机工作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可以进行电机的部分负载和全负载测试。

三、测试结果通过对电机的长期持续运行测试,我们得到了以下测试结果:1.电机寿命预计为XXX小时,超过了设计寿命要求的YYY小时,表明该电机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2.在电机运行过程中,电机的温度和振动处于正常范围内,说明电机受热和震动引起的失效风险较低。

3.在负载变化的情况下,电机能够稳定运行,表明其负载适应性较好。

4.在电机达到预期寿命后,逐渐出现了转速下降、噪音增加等失效迹象,但电机仍能正常工作。

四、失效分析通过对测试结果的分析,我们得出以下失效分析:1.电机寿命较长的原因可能是电机的制造材料和工艺较好,能够更好地承受热量和振动。

2.寿命结束后出现的失效迹象可能与电机部件的磨损和老化有关,导致其性能下降,但仍能勉强满足工作要求。

五、改进措施为了进一步提高电机的寿命,我们提出以下改进措施:1.优化电机的制造材料和工艺,增强电机的耐热和抗振能力,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2.进一步改进电机的设计,提高电机的耐用性和可靠性,以减轻磨损和老化对电机性能的影响。

3.定期对电机进行维护保养,例如清洁电机内部和外部的灰尘,定期润滑电机轴承等,以延长其寿命。

六、结论通过电机寿命测试和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该电机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经过长时间的持续运行测试,并未发现严重的失效现象。

电驱动道路车辆动力锂离子电池系统力学环境试验和要求

电驱动道路车辆动力锂离子电池系统力学环境试验和要求
史晓雯
摘要 : 本文 是电驱动道路 车辆动 力锂离子 电池的试验和要求标题下 的力学环境部分 。 结合 国标转化过程和实验室能力验证经历,
将力学环境试验方法和要求作描述和解释 。供实验室和相关产 品的供需 方双参考 。
Abs r t T S tac : hi ar c1 mai y f c e o t e m h ni al e vi o me t te ti re ui m nt f r 1 t um ti e nl o us s n h ec a c n r n n al s ng q re e S o i hi — I n r t o b t r e us d i e e t c l p o l e r a v hi e . T e r i l g v s n x l n ti n n o t ac i n at e i s e n l c ri al y r pe l d o d e cl s h a t c e i e a e p a a o a d
e vi on n a1 e t n n r me t t s i g
1锂 离子动 力电池 的力学环境试验
1 1标 准系 .
压 试验 ,将 与加严力 学环境试 验一起 归在安全性试 验介
绍。
IO E S  ̄ C关 于电驱动道路车辆用 动力 锂离子电池 的备 忘 录指 引 ,由 IO 14 5系列 对应 的是 动力锂 离子 电池 S 2 0
s an ar c n e s o a d r fi e c s n e e e c . T e r cl c n be re e re t f r a o a o y t f a d t d d o v r i n n p o ci n y te ti g xp ri n e h a ti e a f r d o o l b r t r s a f n

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耐久性试验技术研究

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耐久性试验技术研究

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耐久性试验技术研究新能源汽车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过程中,驱动系统的耐久性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因为驱动系统直接影响着车辆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因此,对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的耐久性进行试验技术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的定义和组成。

新能源汽车的驱动系统主要由电动机、电池、变速器和控制系统等组成,这些部件之间相互作用,共同完成车辆的驱动功能。

因此,要想研究驱动系统的耐久性,首先要对这些组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其次,针对驱动系统的电动机进行耐久性试验是至关重要的。

电动机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直接影响着车辆的动力输出和驾驶性能。

通过对电动机进行耐久性试验,可以了解电动机在长时间工作状态下的性能变化和损耗情况,为优化设计和提高耐久性提供参考。

除了电动机,电池也是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中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电池的性能直接影响着车辆的续航里程和使用寿命。

因此,进行电池的耐久性试验是非常必要的。

通过对电池的循环充放电测试和高低温环境下的性能评估,可以有效评估电池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为提高电池的耐久性提供技术支持。

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变速器和控制系统等部件也需要进行耐久性试验。

变速器作为传动系统的核心部件,影响着车辆的换挡顺畅性和驾驶舒适度。

通过对变速器的耐久性测试,可以评估其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的可靠性和性能稳定性,为设计优化提供依据。

控制系统则是新能源汽车整个驱动系统的大脑,影响着车辆的运行控制和驾驶模式。

因此,对控制系统的耐久性进行试验也是非常重要的。

让我们总结一下本文的重点,我们可以发现,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的耐久性试验技术研究是一个涉及多方面知识的综合性课题。

通过对驱动系统各个部件的耐久性进行深入研究和试验,可以有效提高新能源汽车的整车性能和使用寿命,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和进步。

电驱动道路车辆动力锂离子电池系统气候环境试验和要求

电驱动道路车辆动力锂离子电池系统气候环境试验和要求

I / C关于 电驱动 道路 车辆用动力锂离子 电池的备 S I OE
忘 录 指 引 , 由 IO 14 5系 列 对 应 的 是 动 力 锂 离 子 电 池 S 2 0 组 和 锂 离 子 电池 系 统 ;I C6 6 0系列 则 针 对 动 力 锂 离 子 E 2 6
电池芯 组成试验 规范标 准系 。在 此标准 系 中,包括 环境
别 由能量型应用( E , 电池驱动 ) BV纯 和功率型应用( E , H V
混合 驱动 )。在气 候环境 试验 中,两种应用 的试验程 序
和 要 求 有 所 不 同 。在 本 文 中接 受 试 验 的离 子 电 池 芯 、组
电 池系 统 的试 验方 法 ,直接 应 用 的是 IO 17 0 4 S 6 5 — ;其
I n t a ti n a t ri u e i el c r c l p o el e r a v h cl s. T e o r c o b t e es s d n e t i al y r p l d o d e i e h ar i l gi s n x l n ti n n tce ve a e p a a o a d
胡 红 晖
摘要:本文是 电驱动道路车辆动 力锂 离子电池 的试 验和要求标题下的气候环境部分 , 结合国标转化过程和实验室能力验证经历 ,
将气候试验方法和要求作描述 和解释 ,供实验室和相关产 品的供需双方参考 。
Abs r t T S a i e m nl f c es tac : hi rt Cl ai y o us on t Cl ma C e vi o me al te ti g eq re en fo 1i h u he i ti n r n nt s n r ui m tS r t i m—

轻型商用车集成式电驱动桥试验台及方法研究

轻型商用车集成式电驱动桥试验台及方法研究

轻型商用车集成式电驱动桥试验台及方法研究摘要:随着国家高速公路的迅速发展和公路运输条件的改善,对卡车的舒适性、节油率和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越来越关注如何减少振动和噪音以及提高传动系统的可靠性。

基于此,本文章对轻型商用车集成式电驱动桥试验台及方法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轻型商用车;集成式;电驱动桥;试验台;方法引言随着电商物流的进一步发展,轻型商用车在中短期运输中的作用逐渐增大,尤其是配送距离在300km内及其明显,数量也逐年增加,作为运输工具,底盘的后部具有离地适中,通过性高和交通便利的特点,并且发展低吸收缓冲能量和小变形的后防护装置以提高车辆的被动安全性。

一、试验台动力学建模试验台主要由励磁力仿真系统、传动系统、机体仿真系统及其附件系统组成。

机体仿真系统通过弹性支架安装在支架上,模拟机体的俯仰和偏航运动,反映机体振动响应水平;传动系统将功率传递给双线摆激励器转动双线摆;励磁机仿真系统采用两个独立的励磁机对双线悬架励磁机应用励磁机模拟螺旋桨轮毂平面振动载荷。

二、驱动桥试验台技术原理驱动桥试验台采用机械开启布置和电气关闭加载方法。

交流控制系统:用作电机的驱动系统;这两个组件用作充电系统,并作为发电机运行。

负载电机产生的电能通过系统的公共直流母线重新注入驱动电机控制器。

两个充电马达,每一个功率250kW,驱动马达450kW。

充电电机释放的电能通过公共直流母线输送给驱动电机,因此充电试验过程中试验台的能量损失主要包括机械传动损耗,系统损失的摩擦功、电机内部定转子电磁转化损耗、系统其他形势转化为热量损耗等,并且可以节省70%以上的能源。

在满负荷情况下,试验台的总功率减少315千瓦以上。

三、轻型商用车集成式电驱动桥试验台及方法(一)信号测试装置总体结构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实验研究现代化,科学技术研究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

工业生产和科技创新大幅度增长,传统的测试设备由于不满足实际的测试需要而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纯电动乘用车开闭件耐久试验方法

纯电动乘用车开闭件耐久试验方法

纯电动乘用车开闭件耐久试验方法摘要:开闭件是纯电动乘用车的一大特色,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开闭件的设计至关重要。

作者结合工作经验对纯电动乘用车整车开闭件耐久试验的原理、过程以及关键要素进行论述。

关键词:纯电动乘用车;开闭件;耐久试验1 原理简介开闭件是车身中工艺较复杂的部件,它涉及到零件冲压、包边焊接、零部件装配、总成组装等工序:开闭件也是车身上安装附件最多的总成,对尺寸配合和工艺技术都要求严格。

开闭件是车身关键运动件,其灵活性、坚固性、密封性等方面的缺点易暴露,对纯电动乘用车产品的使用质量有严重的影响。

因此,生产商对开闭件的制造均十分重视,开闭件质量的好坏,实际上也直接反映了生产商的工艺制作水平的高低。

2 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2.1发动机罩2.1.1性能要求a)与车身的间隙及段差应符合设计要求。

b)在打开罩盖时,操作应平滑,没有明显的噪音。

c)罩盖在开启过程中,与车身其它部位以及雨刮没有干涉。

d)作用于发动机罩中心线最前边缘的开启力(该力与发动机运动圆弧相切)应不大于130N。

e)当发动机罩盖从全开启关闭时,作用于发动机舱盖中心线最前边缘的关闭力应不小于35N,不大于130N。

f)发动机罩锁在室温条件下的开合力:闭合力≤250N,开启力≤60N。

g)打开主锁后,发动机罩应自动弹起,弹起高度≥20mm。

h)发动机罩最小锁止高度≤100mm。

i)内拉手开启力:≤30N2.1.2试验方法a)闭合力:用测力计,测量压下发动机罩盖并使之锁紧的静态力值。

b)开启力:用测力计,测量打开发动机罩盖锁时的静态力值。

c)开锁后,发动机罩自动弹起高度:在一个水平的地面上,用高度尺测量发动机罩盖从发动机罩盖锁紧状态到开锁后,发动机罩自动弹起的高度。

2.1.3 耐久试验在耐久性试验期间及试验后:罩盖不允许出现变形、开裂、漆裂、开胶等现象,与车身周围不得有干涉现象;罩锁功能应完好;铰链应耐磨损,无裂纹,并不影响其功能,固定件应无松动。

基于ISO 21782标准的电动汽车电驱动系统效率试验研究

基于ISO 21782标准的电动汽车电驱动系统效率试验研究

基于ISO 21782标准的电动汽车电驱动系统效率试验研究
孟庆勇;邓宝清;蒋立琴
【期刊名称】《微电机》
【年(卷),期】2022(55)12
【摘要】电动汽车电驱动系统效率试验是电动汽车产品开发和测试中的重要内容。

为更准确和高效地进行电驱动系统效率试验,基于ISO 21782标准对电驱动系统效率测试工况进行研究。

依据ISO 21782和国家标准GB/T 18488对电动汽车电驱动系统的效率分别进行实验,对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合整车道路循环工况,以ISO 21782的测试工况点为基础对电驱动系统的效率测试工况进行优化设计;提出
电驱动系统效率的优化试验工况点并进行试验验证。

优化测试工况点能够充分体现电驱动系统的整体效率情况,同时测试效率可以达到国家标准GB/T 18488的4.5倍。

【总页数】5页(P66-70)
【作者】孟庆勇;邓宝清;蒋立琴
【作者单位】广东科贸职业学院;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广东省珠海市质量计量监督检测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273
【相关文献】
1.基于dSPACE和AVL的纯电动汽车电驱动系统效率测试
2.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电驱动系统效率优化控制研究
3.基于ISO 26262标准的车用驱动电机系统设计研究
4.纯电动汽车驱动电动机系统效率模型的试验
5.轮边电驱动系统效率特性的试验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驱动耐久试验方法的研究
摘要:本文简述电动汽车电驱动总成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并针对电驱动总成的耐久验证方法进行了对比和分析,提出了优化后的验证方法,有效的实现了对电驱动总成的全面验证。

关键词:电动汽车;电驱动总成;耐久性;台架验证
1 前言
汽车工具是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代步工具,极大程度上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而燃油汽车尾气污染已成为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与传统燃油汽车相比,新能源汽车在动力来源、尾气排放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电动汽车动力总成,作为汽车的动力驱动单元,无疑是电动汽车最重要的总成之一。

纯电汽车驱动总成主要分为两大类:电驱动桥和轮毂电机驱动,电驱动桥即将电机及减速箱放置在汽车前桥或后桥(或称前轴,后轴)位置;轮毂电机驱动(IWD:internal-wheel-drive)技术又称车轮内装电机技术,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将动力、传动和制动装置都整合到轮毂内,因此将电动车辆的机械部分大大简化[2]。

作为一种新型的电动汽车动力总成,在很多技术方面还处于早期的研发阶段。

对于耐久性能试验是一项关键技术课题,电驱动总成包含电机和减速箱两大部件,此总成中包含电器件和机械件,其驱动耐久的失效模式完全不一样,电器件主要考核老化和绝缘,而机械件考核的是点蚀和断裂。

而由于现在的动力总成集成程度越来越高,电器件和机械件紧凑结合,对验证这些不同失效模式的部件,给传统的试验方法带来了不小挑战,且很难准确完整地验证这些部件和工况。

本文将简述纯电动汽车驱动总成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并正对驱动耐久试验的试验方法和理论进行详细的分析,提出最新的试验验证的解决方案,为解决纯电汽车驱动总成耐久试验的方法提供依据和指导。

2 纯电动汽车电驱动总成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1 IWD 轮毂驱动总成结构和工作原理
以某国外公司轮毂电机结构为例,轮毂驱动总成由电机驱动,经过行星齿轮减速机构,将电机的高转速动力转换为高扭矩动力,带动车辆驱动整车。

2.2 电桥驱动总成结构和工作原理
以某公司驱动电桥(同轴)结构为例,同轴式的电驱动总成,其动力源来自于电机,电机转子轴带动变速箱输入轴转动,经过行星排减速机构,将扭矩放大后,输入差速器,将动力输出给半轴及轮胎,此机构中输出轴和输入轴在同一轴线上,这种结构更加紧凑,使得电驱动总成集成度更高,传动及响应更加灵敏,高效。

3 电驱动部件的一般耐久试验方案
3.1 电机的耐久试验方法
目前汽车行业,一般参照德国汽车行业标准LV147来验证电机单体的耐久[3],其中包括三类失效模式:HTOE,PTCE和HTHE。

HTOE即为High-temperature endurance test,此试验模拟的是电机全寿命下的高温耐久
试验,失效机理为Arrhenius失效模型。

PTCE即为Temperature cycle endurance test,此试验
模拟的是电机全寿命下的外部温度变化导致的电机部件老化,失效机理为Coffin-Manson失
效模型。

HTHE即为Damp heat endurance test,此试验模拟的是电机全寿命下的高温和高湿
导致的电机部件老化,失效机理为Lawson失效模型。

3.2 减速箱单体的耐久试验方法
减速箱作为机械件,一般根据全寿命整车耐久路谱,通过模拟轴承点蚀疲劳,轴弯曲疲劳,齿轮点蚀及断裂疲劳等失效模式,对整车路谱进行等效浓缩,换算成台架耐久载荷谱。

由于同轴结构,且要求高转速(>16000rpm),国内外很难找满足要求的试验用电机。

基于此,我们只能在传统的试验台架电机前增加一台升速箱,此升速箱输出端设计为空心轴的,
以满足同轴变速箱结构的要求。

但是,此同轴升速箱,要求的加工要求和轴承的精度和耐久
要求都很高,成本也很高。

3.3 电驱动总成的试验方法
在整车行业内,暂时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成熟的试验方法。

电驱动总成包含电机和减速箱,其中电机主要是电器件,其失效模式主要是高温,高湿
和动态温度变化导致的绝缘材料老化,而减速箱是机械零件,其驱动耐久主要考察的是零件
疲劳断裂,齿面和轴承的点蚀。

这是两种完全不一样的失效模式。

如果将两种试验简单地合并在电机耐久中,将会出现一些操作层面的问题:比如,HTOE
试验,需要将台架放置在一个温箱中,持续稳定的保持在某个高温下运行。

而减速箱的动态
变化的扭矩及转速耐久工况将无法保持HTOE试验要求的温度。

同样的问题也将存在于PTCE
和HTHE中。

所以简单的将变速箱耐久试验融合在HTOE,PTCE,HTHE试验中,是不可行的。

如果将电机耐久和变速箱耐久完全独立运行,将带来一些零部件和工况验证的缺失。

比如,电机内部机械件,如电机转子轴,电机转子轴上的轴承,单通过HTOE,PTCE,HTHE,
是无法完全验证这些电机机械件的寿命耐久的;在现阶段高度融合和紧凑的电驱动结构中,
处于电机与变速箱之间的零件,如轴承,油封,壳体等,处在这两个子系统间,温度,气态
压力等都非常特殊且有时比较恶劣,对于轴承,可能出现轴电流对轴承产生额外的点蚀失效,假如不在二合一总成上验证,这些特殊工况都无法得到验证,最终可能导致在整车上出现失效。

4 电驱动部件耐久试验的优化方案
4.1 电机的耐久试验方法
如上3.3解释的原因,对于电机绝缘材料的耐久,无法合并电驱动总成中来验证,所以
保持电机单体试验(按标准LV147中的HTOE,PTCE和HTHE执行)。

4.2 变速器及电机机械件的综合耐久试验方法
由于变速器及电机机械件耐久疲劳的失效模式式等效的,且处在同一个传动链上,所以
将它们整合在一起验证。

即共用一个耐久载荷谱,使用电驱动总成一起验证。

此时将绝缘材
料的温度及湿度的影响的失效模式排除在外,只考虑此动力总成传动链上的机械件。

好处是:输入电机直接使用原装电机,省去台架电机,省去加装升速箱来单独验证变速箱;这种验证
验证了动力总成传动链上的所有机械件,验证环境及工况更加准确且接近实际装配关系。

根据整车实测路面采集的全寿命的耐久路谱,累计转换成扭矩,转速,转数列表。

根据
S-N曲线原理,按照ISO 6336-6等效换算,将整车载荷谱浓缩成的台架载荷谱:
在得到初步浓缩后的扭矩/转速/时间表后,由于该试验是使用原装电机作为动力源,在
浓缩后的载荷中,必须考虑浓缩点的功率过大从而导致电机过热,油温电机过热会启动限扭
等自动保护程序使电机停止运作,从而试验中断。

因此必须根据电机峰值或持续曲线,重新
调整扭矩/转速,以尽量试验运行时不过热。

在试验载荷设计时,对于每一步的试验持续时间,必须考虑发热量及热量积累,尽量在上一个热量较高的积累点之后,增加低功率的点,进行
短时间的降温,从而使整个试验能持续下去。

根据多轮试验及调整扭矩转速后,最终得到可
以持续运行的试验载荷循环。

5 结束语
通过对电驱动总成机构的分析,与一般耐久试验方案的对比,得出优化后的耐久试验方案,既能覆盖电机绝缘材料的耐久失效模式,又能覆盖减速箱和电机的机械件耐久,同时降
低了试验成本,更加真实地考核2合1驱动总成。

基于此耐久方案的优点,可在各类车型上
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简介:杜敏华(1984-),男,工程师,学士,上海,2018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