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提名项目公示科技进步奖
四川省提名2019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项目
四川省提名2019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项目科技进步奖序号 :11项目名称:西南玉米优异自交系选育与应用提名意见由四川农业大学柯永培教授主持的“西南玉米优异自交系选育与应用”项目,根据西南生态特点和玉米产业发展需求,针对优异自交系匮乏、育种效率低等关键问题,发掘优良种质资源,开展材料创新、方法创新、品种选育与应用研究,历时30年,育成高配、高产、多抗、优质自交系156、698-3、成自2142、K169、K236和K305,取得了玉米优异自交系选育的突破,拓宽了西南玉米种质基础;育成审定优良杂交种19个,取得了优质、高产、生物与非生物抗性聚合育种的重大突破及西南耐夏播与宜机品种选育的突破,有力地促进了西南玉米品种更新换代;建立了“一种快速高效的玉米穿梭系谱育种法”,实现自交系和杂交种同步定向选育,显著提高了育种效率;培育了一批优良特异育种新材料,丰富了玉米基因资源。
获植物新品种权15项、授权专利6项,发表论文115篇。
育成品种在西南区大面积应用,累计推广1.5亿余亩,新增社会经济效益88亿多元,为西南玉米生产可持续发展和农民增产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
成果达同类研究国际先进水平。
获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4项、二等奖1项。
提名该项目为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项目简介根据西南生态特点、生产条件和玉米产业发展需求,针对玉米优异自交系匮乏、育种效率低等关键问题,发掘优良种质资源,开展材料创新、方法创新、品种选育与应用研究,历时30年,取得了以下成果。
1、育成高配、高产、多抗、优质自交系156、698-3、成自2142、K169、K236和K305,取得了优异自交系选育的突破,拓宽了西南玉米的种质基础。
这些自交系产量GCA高,与西南骨干系产量SCA高;新疆制种产量380-450公斤/亩;抗大、小斑病等西南玉米主要病害4-5种;容重725-778克/升,粗蛋白含量11.0-13.6%,粗淀粉71.7-77.8%,赖氨酸0.25-0.35%。
四川省提名2019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项目[008]
四川省提名2019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项目科技进步奖序号:7项目名称口腔科感染防控技术体系的研究与应用提名意见我单位认真审阅了该项目的提名材料,确认全部真实有效,相关内容符合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提名要求。
我国是口腔感染性疾病,如龋病、牙周病的高发国家,发病率60~90%,同时口腔也是多种全身性疾病(肝炎、结核、艾滋病等)重要传播途径,经口腔的交叉感染严重危害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是口腔科最严重的医疗安全问题,防止病人经口腔科治疗而导致的交叉感染是确保患者安全的重中之重。
口腔微生物种类多、数量大,与全身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人体最大的菌库之一。
研究发现口腔常驻菌、一过性病原菌均可成为口腔科感染的重要源头。
因此,针对口腔微生物特点,阻断经设备器械耗材等引起的感染是确保口腔科医疗安全的关键。
长期以来,口腔科感染防控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和难点是:①口腔科感染的核心微生物是什么?②牙科手机是引起口腔科感染的重要源头!如何有效阻断经牙科手机所引起的口腔科感染?③缺乏口腔科感染防控的新技术和评价标准。
口腔疾病治疗的特点是多次反复,对设备器械耗材高度依赖。
口腔科器械品类多、体积小、结构复杂、可多次使用、不易清洗、不耐高温等, 给口腔科器械的消毒灭菌管理带来困难。
牙科手机在日常口腔诊疗工作中使用频繁,直接接触患者的牙齿、龈沟液、唾液、血液等组织及患者口腔中的各类微生物,在高速运转后停转可产生负压回吸,导致牙科综合治疗台的水路、气路系统污染,如果处理不当,是口腔科交叉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直接影响患者的医疗安全。
口腔科诊疗过程中的交叉感染的防控问题已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是确保患者医疗安全的关键。
四川大学周学东教授团队联合北京大学和广西医科大学,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口腔科感染控制新技术研究,率先开展口腔科感染微生物的系列研究,发现疾病相关“口腔核心微生物”与口腔科感染的常见病原微生物具有一致性,为感染防控体系的构建奠定重要的微生物学基础;建立了以牙科手机防回吸技术为核心的口腔病原微生物阻断技术和标准化牙科手机消毒灭菌流程,有效阻断经牙科手机的口腔科感染;制定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行业标准,构建口腔科器械集中消毒灭菌的安全管理模式与诊疗环境卫生消毒方法,切断口腔科感染传播途径。
2019年国家科学技术奖提名项目公示内容(科技进步-科研院-四川大学
2019年国家科学技术奖提名项目公示内容(科技进步奖)项目名称:岩体工程边坡灾害微破裂前兆机制及监测预警关键技术提名者:中国黄金协会一、提名意见二、项目简介(限1页)随着金属矿产资源的不断开发利用,越来越多的露天矿转入深部凹陷开采阶段,深凹露天矿成为世界上露天矿山的发展趋势。
坡高的增加导致边坡稳定性和安全性越来越差,滑坡事故屡有发生,严重威胁着露天矿山的安全生产。
此外,随着我国西南部水力资源丰富的金沙江、澜沧江、大渡河和雅砻江等地区大规模水电工程建设,许多前所未有的岩石高边坡工程的稳定性对工程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高陡工程岩体边坡的稳定性成为制约工程建设的瓶颈。
针对此问题,以大连理工大学为首的研究团队经过多年理论研究与技术攻关,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建立了高陡岩质边坡稳定性监测分析预警的成套技术和方法,从理论、技术和应用三方面解决了重大岩体工程边坡稳定性分析预警的关键问题,取得如下创新成果:(1)首次从理论上系统地论证了微震监测方法在高陡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可行性。
建立了边坡岩体非均匀性与非线性渐进破坏内在联系的支撑理论,发现了岩质边坡破裂过程中的微震模式,阐明了滑坡灾害孕育过程的岩石微破裂前兆信息的共性特征及时效破裂的触发因素;(2)工程岩体边坡微破裂前兆信息监测技术国际领先。
首次提出了基于人工智能的微震信息识别及精确定位,建立基于微震能量密度的边坡潜在危险区域识别方法,研发了边坡稳定性在线远程智能监测系统,实现了微震监测与雷达监测相融合的一体化综合预警系统;(3)基于监测的模拟和基于模拟的监测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国际领先。
提出了基于细观统计损伤力学的边坡岩体破裂及动力灾害数值分析方法,构建了亿级自由度的岩石破裂过程并行计算系统,实现了边坡稳定性模拟和监测一体化解决方案,建立了“三个层次、四个等级、六个指标”的重大工程岩体边坡微震监测综合预警系统。
研究成果显著提升了微破裂监测分析预警技术在重大岩体工程边坡应用中的地位,服务于金川集团石英石矿、长山壕金矿东北坑边坡、临沂会宝岭铁矿、锦屏一级水电站左岸边坡等多个重大岩体工程,极大地保障了矿区矿体安全开采和水电工程建设,确立了我国在工程岩体边坡微震监测分析预警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
四川省提名2019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项目
四川省提名2019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项目科技进步奖序号:20项目名称:深地探测中的地球电磁与重磁协同多维探测技术及应用提名意见我单位认真审阅了该项目的提名材料,确认全部真实有效,相关内容符合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提名要求。
项目创造性地提出了深部壳幔结构大地电磁与重磁协同解释模式、深层油气和地热勘探重磁电三维面元观测与联合解释技术、中浅层针对目标提的高精度精细探测的四维时移重力和时移电磁勘探方法,开发了重磁电联合反演方法与系统软件;在青藏高原东缘深部结构与大陆动力学、塔里木等深层油气勘探和西藏地热,以及川滇构造带矿产勘查等方面勘探实践,在三维重磁电观测与联合解释和四维时移重磁电勘探方法领域实现了理论创新和技术突破,起到引领和开拓作用,产生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突出的社会效益。
专家鉴定认为,项目开发的基于柱坐标和球坐标的二三维大地电磁正反演、三维大地电磁面元观测与正反演、三维重磁复式采集与物性反演、四维重力电法时移协同油气监测等核心技术具有国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
项目提出的创新理论和方法在大庆、辽河、塔里木、青海、四川等知名油田,以及在川滇成矿带、青藏高原东缘深部结构等热点地区使用,取得了显著的勘探效果和基础研究突破。
开发的实用化重磁电联合反演解释软件和大地电磁解释工作站,国内外用户已突破300余家。
项目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9项,德国实用新型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22项,发表SCI检索论文50余篇。
提名该项目为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项目情况介绍在国家“深地探测计划”重大发展战略中,成都理工大学、中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公司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组成联合研发团队,在十一五和十二五国家863计划项目和国家石油重大专项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完成了“深地探测中的地球电磁与重磁协同多维探测技术及应用”研究成果,创造性地开发了三维大地电磁面元观测与正反演、三维重磁复式采集与物性反演、四维重力电法时移协同油气监测等新技术,在青藏高原大陆动力学研究、塔里木盆地深层油气勘探、西藏地热勘探和固体矿产勘查等方面实现了理论创新和技术突破。
2019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2019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在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于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
2019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荣誉,它表彰了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方面取得突出成就的个人和团队。
通过对这一奖项的深入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我国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的巨大进步,以及这些进步对于推动国家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意义。
一、2019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的评选标准和流程2019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的评选标准非常严格,它要求获奖项目在科学意义、技术水平、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等方面都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评选流程涉及多个环节,包括申报、初审、评审、公示和颁奖等环节。
获奖项目经过多轮评审,最终确定获奖名单。
二、2019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的获奖项目2019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涵盖了多个领域,涉及到了高新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农业、医疗健康、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
其中,一些项目在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材料科学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为我国科技创新注入了强劲动力,成为国家科技发展的重要引擎。
三、回顾2019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的意义2019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的获奖项目代表了我国在科学技术领域的最新成果,展现了我国科技实力的雄厚基础和创新能力。
这些项目的成功研究和应用不仅提升了我国在国际科技舞台上的地位,还为改善人民生活、促进经济发展、加速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些项目的成功还激励了更多科研人员和技术工作者投身于创新创业,为国家科技创新提供了坚实支撑。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2019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的获奖项目充分展现了我国科技创新的活力和成就,让我对我国的科技发展充满信心。
我认为,科技创新是国家发展的关键驱动力,只有不断加强科研力量、提高科技创新水平,我国才能立于世界科技强国之林。
我希望将来能够亲眼见证更多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获得者的成长和成就,为我国科技事业的蓬勃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019年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提名项目公示
2019年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提名项目公示科技进步奖一、项目名称:水电开发流域裂腹鱼类保护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二、项目提名单位及提名意见1、项目提名单位:四川省农业农村厅2、提名意见:我单位认真审阅了由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主持的“水电开发流域裂腹鱼类保护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提名书及附件,确认全部材料真实有效,相关栏目符合填写要求。
该项目针对雅砻江梯级水电站建设改变了河道水文情势,裂腹鱼类繁殖规模减小、资源量减少,遗传多样性下降等问题,构建了以提升放流苗种质量为目标的雅砻江裂腹鱼类生态繁育技术体系,利用雅砻江原生裂腹鱼类通过精准配对技术提高了苗种的遗传多样性,采用研究建立的“四级繁育”技术实现了规模化育苗及放流;同时建立了裂腹鱼类放流标记及效果评估技术体系,在大规模放流标记的基础上,回捕分析表明持续增殖放流活动和水库生态调度对雅砻江锦屏段的裂腹鱼种群产生了补充作用。
本项目获授权发明专利1项;四川省地方标准1项、形成企业标准1项;支撑行业标准2项;发表论文28篇,其中SCI论文3篇。
项目实施期间,依据国家环境保护部批复意见,累计放流了短须裂腹鱼、细鳞裂腹鱼、长丝裂腹鱼、四川裂腹鱼鱼苗1000余万尾,产生了巨大的生态和社会效益。
同时项目成果还推广到多个鱼类增殖放流站及裂腹鱼养殖场,产生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经专家鉴定,该成果总体研究达到国内同类研究领先水平。
提名该项目为四川省科技进步奖。
三、项目简介裂腹鱼是雅砻江最具代表性的鱼类,是本地优势种群,为长江上游特有鱼类。
在推动打造国家重要清洁能源基地的过程中,雅砻江梯级水电站建设改变了河道水文情势,裂腹鱼类种群资源受到了影响。
在共抓长江生态大保护的背景下,本项目采取了人工增殖放流、分层取水、下泄生态流量等鱼类保护专项措施。
为研究裂腹鱼人工增殖放流、栖息地保护等关键技术,在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的牵头下,联合四川农业大学、四川大学成立了科研组,经过近十年研究构建了短须裂腹鱼、细鳞裂腹鱼、长丝裂腹鱼、四川裂腹鱼的综合保护技术体系,实现了雅砻江裂腹鱼类种群的延续。
何为、苏新虹、王守绪等10人参与的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提名
81PCB Information MA Y 2019 NO.34月13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对2019年全国五一劳动奖和全国工人先锋号拟表彰人选(集体)的名单作了公示。
在“2019年全国工人先锋号公示名单”中,江西景旺精密电路有限公司研发部、博敏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二厂线路车间、河南光远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原丝车间拉丝甲班、富士康科技集团郑州科技园iDPBG事业群DP2制造一处制造三部制二课等PCB 制造及相关企业在列。
全国五一劳动奖是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劳动者和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的光荣称号,是中国工人阶级最高奖项之一。
3月21日,中国电子学会发布《第六届优秀科技工作者表彰公告》。
公告名单中,悦虎电路董事长卢耀普被评为第六届“十佳中国电子学会优秀科技工作者”,博敏电子研发部经理陈世金被评为第六届“中国电子学会优秀科技工作者”。
“中国电子学会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主要授予在电子信息领域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与开发、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和实现产业化方面取得卓著成绩或者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
获评人员将在每年的中国电子信息技术年会上进行表彰,同时进入“中国电子学会人才资源库”。
入库专家将获得两院院士、“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及十佳”、“中国青年科技奖”等中国电子学会人才推选举荐优先权等。
3月27日,广东省委、省政府在广州召开全省科技创新大会,对2018年度的广东省科学技术奖项进行颁奖。
2018年度的科技奖项包括突出贡献奖2人、自然科学奖22项、技术发明奖14项、科技进步奖133项、科技合作奖5人,合计176项(人)。
深圳有34个项目获奖。
其中,自然科学奖5项,技术发明奖4项,科技进步奖25项,共计获得7个一等奖。
其中,在科技进步奖中,由广东工业大学、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南电路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兴森快捷电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捷利实业有限公司、华南理工大学共同参与的“高端电子基板多品种高精高效制造核心装备、关键工艺及系统集成”项目;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研发的“三维叠层微电极关键成形工艺技术及其产业化应用”项目;广东正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柔性线路板(FPC)用UV 激光加工设备的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荣获一等奖。
2019年度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奖励项目
14 19KJJB2206 面端头悬顶压裂控
刘生龙、殷绍林、
全监察局安全技术中
制理论与技术
韩波、彭芙、何谷、
基于构效关系的中 川大学、成都大学、
李俊龙、刘丁、张
13
19KJJB2204 药活性物质发现及
成都普思生物科技股
省中医药局
强、谢欣、张运春、
其开发应用
份有限公司、四川协
夏柯、黄维
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四川省华蓥山煤业股
黄炳香、马云成、
份有限公司、中国矿
坚硬顶板采煤工作
吕俊高、赵兴龙、
业大学、四川煤矿安
附件
2019 年度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奖励项目
序号 编号
一等奖
(一)自然科学类
项目名称
主要完成人
提名单位
宋永华(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
研究院)、刘俊勇(四川大学)、
多约束条件下的电网安全分 林今(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
1 19ZRKX0092 析与运行优化理论
成都市 究院)、胡泽春(清华四川能
源互联网研究院)、向月(四
教育厅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
院、中国林业科学研
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
刘世荣、刘兴良、
岷江上游森林植被 保护研究所、南京大
孙鹏森、安树青、
恢复与水源涵养功 学、四川大学、电子
11
19KJJB2173 能提升关键技术与
史作民、徐庆、冯 省林草局 科技大学、阿坝藏族
秋红、张远东、蔡
应用
羌族自治州林业科学
蕾、刘千里
四川大学、航空工业
刘怡光、游志胜、
面向高空高速空基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
阳治平、刘营、张
平台的多图像联合 有限责任公司、电子
四川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公布四川省2019年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认定名单的通知
四川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公布四川省2019年技术先进型
服务企业认定名单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四川省科学技术厅
•【公布日期】2019.09.29
•【字号】
•【施行日期】2019.09.29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企业技术进步与高新技术产业化
正文
四川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公布四川省2019年技术先进型服务企
业认定名单的通知
各有关市(州)科技、财政、税务、商务和发展改革部门:
我省2019年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认定工作已结束,经专家评审和领导小组审议通过,我省36家企业已于2019年9月11日公示,截至2019年9月17日公示期满,公示期间没有异议。
现正式认定我省36家企业为2019年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并予以公布。
(名单附后)
附件:四川省2019年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认定名单。
四川省提名2019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项目
四川省提名2019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项目科技进步奖序号:12项目名称:西部山区大型滑坡潜在隐患早期识别与监测预警关键技术提名意见我国西部山区大型滑坡机理复杂、隐蔽性强、灾害损失及社会影响大,国家防灾减灾需求迫切。
该项目依托973计划等,针对滑坡隐患早期识别与监测预警中的关键技术难题,通过十余年研究积累和联合攻关,取得了原创性研究成果,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推动我国滑坡隐患识别与预警走在世界前列。
获得“标准规范、专利和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30余项,发表SCI论文120余篇,获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项。
成果在四川、贵州、三峡库区(重庆、湖北)、甘肃、广西等地区推广应用,提高了滑坡隐患识别的精度、灾害预警的成功率,准确识别和提前预警数十个大型滑坡,保证了上万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社会和经济效益显著。
四川省提名该项目为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项目简介本项目属于自然灾害监测预警领域。
西部山区受青藏高原隆升的影响,地质灾害十分发育,每年因此而造成数百上千人的人员伤亡和数十上百亿元的直接经济损失,社会影响巨大。
重大滑坡灾害造成的人员死亡约占地质灾害总死亡人数的60%,且绝大部分属于未查明的隐患,其中主要涉及的关键技术问题就是滑坡隐患的早期识别和监测预警。
十余年来,本团队一直在开展三峡库区数百个滑坡的监测预警工程和西部山区数十个大型滑坡应急处置过程中的监测预警工作,建立了基于滑坡变形时-空演化规律的综合预警方法。
近五年来,依托于973计划项目以及多个省部级课题,通过多单位合作、多学科交叉融合,进一步将防灾关口前移至滑坡隐患的早期识别,构建了基于致灾因子的地质识别和基于三查体系的技术识别体系,深化了基于滑坡变形时-空演化规律的预警理论方法,研发了地质灾害实时监测预警系统,使大型滑坡隐患早期识别和监测预警逐步走向业务化运行,并多次提前数小时成功预报,推动和引领我国大型滑坡隐患早期识别和监测预警研究走在世界前列。
2019年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提名项目公示
2019年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提名项目公示科技进步奖一、项目名称:水电开发流域裂腹鱼类保护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二、项目提名单位及提名意见1、项目提名单位:四川省农业农村厅2、提名意见:我单位认真审阅了由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主持的“水电开发流域裂腹鱼类保护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提名书及附件,确认全部材料真实有效,相关栏目符合填写要求。
该项目针对雅砻江梯级水电站建设改变了河道水文情势,裂腹鱼类繁殖规模减小、资源量减少,遗传多样性下降等问题,构建了以提升放流苗种质量为目标的雅砻江裂腹鱼类生态繁育技术体系,利用雅砻江原生裂腹鱼类通过精准配对技术提高了苗种的遗传多样性,采用研究建立的“四级繁育”技术实现了规模化育苗及放流;同时建立了裂腹鱼类放流标记及效果评估技术体系,在大规模放流标记的基础上,回捕分析表明持续增殖放流活动和水库生态调度对雅砻江锦屏段的裂腹鱼种群产生了补充作用。
本项目获授权发明专利1项;四川省地方标准1项、形成企业标准1项;支撑行业标准2项;发表论文28篇,其中SCI论文3篇。
项目实施期间,依据国家环境保护部批复意见,累计放流了短须裂腹鱼、细鳞裂腹鱼、长丝裂腹鱼、四川裂腹鱼鱼苗1000余万尾,产生了巨大的生态和社会效益。
同时项目成果还推广到多个鱼类增殖放流站及裂腹鱼养殖场,产生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经专家鉴定,该成果总体研究达到国内同类研究领先水平。
提名该项目为四川省科技进步奖。
三、项目简介裂腹鱼是雅砻江最具代表性的鱼类,是本地优势种群,为长江上游特有鱼类。
在推动打造国家重要清洁能源基地的过程中,雅砻江梯级水电站建设改变了河道水文情势,裂腹鱼类种群资源受到了影响。
在共抓长江生态大保护的背景下,本项目采取了人工增殖放流、分层取水、下泄生态流量等鱼类保护专项措施。
为研究裂腹鱼人工增殖放流、栖息地保护等关键技术,在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的牵头下,联合四川农业大学、四川大学成立了科研组,经过近十年研究构建了短须裂腹鱼、细鳞裂腹鱼、长丝裂腹鱼、四川裂腹鱼的综合保护技术体系,实现了雅砻江裂腹鱼类种群的延续。
2019年度四川科学技术奖励
2019年度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提名工作手册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2019年3月编制说明为做好2019年度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提名工作,我办编制了《2019年度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提名工作手册》,主要包括: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年度工作进度安排、各奖项提名书及填写要求、2019年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提名公示内容、四川省科学技术奖提名材料形式审查内容等。
请项目完成单位严格按照《2019年度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提名工作手册》要求认真填写提名书;各提名单位在2019年度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提名工作中依照执行。
本手册内容可以在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综合业务管理平台(网址:/)下载。
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2019年3月目录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年度工作安排 (1)四川省科技杰出贡献奖提名书 (2)《四川省科技杰出贡献奖提名书》填写要求 (13)四川省科技进步奖—自然科学类提名书 (16)《四川省科技进步奖—自然科学类提名书》填写要求 (29)四川省科技进步奖——技术发明类提名书 (35)《四川省科技进步奖—技术发明类提名书》填写要求 (50)四川省科技进步奖—科技进步类提名书 (57)《四川省科技进步奖—科技进步类提名书》填写要求 (73)四川省科技进步奖—科技进步类企业技术创新工程项目提名书 (81)《四川省科技进步奖—科技进步类企业技术创新工程项目提名书》填写要求 (93)关于四川省科技进步奖—科技进步类企业技术创新工程项目提名评审补充说明 . 99四川省科技进步奖—科技进步类软科学项目提名书 (101)《四川省科技进步奖—科技进步类软科学项目提名书》填写要求 (116)四川省科技进步奖—国际科技合作类提名书 (124)《四川省科技进步奖—国际科技合作类提名书》填写要求 (131)四川省科学技术奖提名公示内容 (134)四川省科学技术奖提名材料形式审查不合格内容 (135)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年度工作安排(2019年)四川省科技杰出贡献奖提名书( 年度)一、候选人基本情况编号:(专家提名不填此栏)(提名单位不填此栏)三、工作简历四、候选人的主要科学技术成就和贡献(请如实客观地填写候选人为我省科学技术事业发展所做的创造性工作;简明扼要表述以候选人为主完成的科学发现、技术发明或技术创新要点,在学科发展、推动行业技术进步等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对近5年的主要工作和贡献单列成段表述;总字数不超过5000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提名项目公示科技进步奖一、项目名称:动态不确定性知识发现理论与方法二、提名单位:四川省教育厅提名意见:该项目围绕动态不确定性知识发现这一国际学术前沿中的重大科学问题开展研究,取得了具有重要创新性的基础研究成果:1. 构建了基于粒计算的增量学习理论框架和方法体系,降低了数据快速增长时学习模型及算法对时间和空间的需求。
2. 设计了面向异构信息系统的粒化分析技术与近似计算模型,突破了传统近似计算方法的局限性。
3. 提出了数据体量大限制下的多粒度并行大规模知识获取方法,实现了海量动态数据的多粒度高效知识发现。
该项目研究得到多国院士和AAAI/AAAS/ACM/IEEE等学会Fellow以及多位重要期刊主编等国际同行的高度认可,并应邀在国际会议做大会报告二十余次,形成重要国际影响,有力推动了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发展。
我单位严格按照《2019年度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提名工作手册》的相关规定,对推荐书内容及全部附件材料进行了严格审查,确认该成果符合相关规定的推荐资格条件,推荐材料全部属实,且未发现任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秘密法》和《科学技术保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及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情形。
综上,提名该项目为四川省科技进步奖——自然科学类一等奖。
三、项目简介如何从大数据中高效实时地发现有价值的知识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而大数据所呈现的体量巨大、多源异构、动态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使得知识发现理论与方法面临重大挑战,亟待发展新一代大数据知识发现技术,以突破现有成果的局限性。
项目组在多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持续资助下,历经十余年协同攻关,以粒计算理论为基础,以典型粗糙集模型为对象,以增量学习技术为手段,以云计算并行框架为支撑平台,在动态不确定性知识发现的理论与方法上取得了重大突破,获得了如下的重要科学发现。
1. 构建了基于粒计算的增量学习理论框架和方法体系,揭示了不确定性知识在多层次粒度空间中的单调性演化规律和动态关联1机理,提出了不依赖于全量数据的不确定性知识发现的增量计算理论与方法,降低了数据快速增长时学习模型及算法对时间和空间的需求。
2. 设计了面向异构信息系统的粒化分析技术与近似计算模型,提出了异类特征下样本间的混合距离集成度量方法,发现了面向异构数据的融合粒化与层次分析机理,刻画了通过矩阵方法实现粒化表达与运算的内在关系,建立了异构数据的模糊粒化结构生成模型,突破了传统近似计算的局限性。
3. 提出了数据体量大限制下的多粒度并行大规模知识获取方法,刻画了基于粒计算的数据分治、模型分治和知识融合机理,设计了高维数据特征选择的数据-模型并行计算框架,提出了基于云计算的大规模特征选择算法及其并行优化技术,构建了面向海量复杂数据的不确定性知识并行粗糙计算模型,实现了海量动态数据的多粒度高效知识发现。
8篇代表作发表在IEEE TKDE等本领域权威期刊上,SCI他引275次,总他引409次,施引刊物包括IEEE TKDE、IEEE TC、IEEE TFS和IEEE TSMC-S等。
本项目成果被加拿大/波兰科学院W. Pedrycz院士(IEEE TSMC-S主编),欧洲科学院C.L.P. Chen外籍院士(IEEE TSMC-S主编),西班牙皇家工程院F. Herrera院士(IF主编),印度国家工程院U. Maulik院士,美国B. Liu教授(ACM SIGKDD前主席),加拿大Y. Yao教授(国际粗糙集学会前理事长),意大利D. Ciucci教授(国际粗糙集学会理事长),美国X. Wu 教授(IEEE TKDE原主编,KIS主编),澳大利亚C.T. Lin教授(IEEE TFS原主编)和日本F. Hamido教授(KBS主编)以及AAAI/AAAS/ACM/IEEE Fellow等学者的大量正面引用和采用。
第一完成人应邀赴新加坡、波兰、泰国、中国台湾和澳门等地举办的国际学术会议上做大会报告20余次,指导学生获得2015年天池大数据“新浪微博互动预测大赛”冠军(奖金20万元),2016年国际人工智能联合会议竞赛“社会影响力分析”亚军和2018年AI全球挑战赛“AI天气预报挑战赛”亚军,形成重要国际影响。
四、客观评价8篇代表作发表在IEEE TKDE等权威期刊上,SCI他引275次,总他引409次,其中论文4是ESI高被引论文、曾入选ESI热点论文,论文7曾入选ESI高被引论文。
施引刊物包括IEEE TKDE,IEEE TFS,IEEE TC,IEEE TSMC-S等。
成果被加拿大/波兰科学院W. Pedrycz院士(IEEE TSMC-S主编),欧洲科学院C.L.P. Chen外籍院士(IEEE TSMC-S主编),西班牙皇家工程院F. Herrera 院士(IF主编),印度国家工程院U. Maulik院士,美国B. Liu教授(ACM SIGKDD前主席),加拿大Y. Yao教授(国际粗糙集学会前理事长),意大利D. Ciucci教授(国际粗糙集学会理事长),美国X. Wu教授(IEEE TKDE原主编,KIS主编),澳大利亚C.T. Lin教授(IEEE TFS原主编)和日本F. Hamido教授(KBS主编)以及AAAI/AAAS/ACM/IEEE Fellow等学者的大量正面引用和采用。
[1] 欧洲科学院C.L.P. Chen外籍院士(AAAS/IEEE Fellow,IEEE TSMC-S主编)和美国X. Wu教授(AAAS/IEEE Fellow,IEEE TKDE2原主编,KIS主编)在代表性引文1中,将代表性论文1的近似集动态更新工作与特征选择、维数约简、噪声处理和多粒度分析等同列为当前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研究的重要进展。
注:文献[8]为代表性论文1。
[2] 西班牙皇家工程院F. Herrera院士(IFSA Fellow,Information Fusion主编)在代表性引文2中,将在代表性论文2中提出的决策规则提取方法与经典朴素贝叶斯分类器并列为当前处理符号型数据挖掘的典型机器学习算法。
注:文献[5]为代表性论文2。
[3] 加拿大皇家科学院W. Pedrycz院士(IEEE/IFSA Fellow,IEEE TSMC-S主编)在代表性引文3中,大篇幅引用完成人的研究工作,称代表性论文3,5设计了面向大规模不确定复杂数据的若干高效并行挖掘算法,代表性论文1,6从多个角度提出了增量式动态更新知识方法。
34注:文献[47,45,26,27]分别为代表性论文3,5,1,6,文献[28,29,31,32,34,35,36,37,38,39,46,48]为完成人的另12篇论文。
[4] 印度国家工程院U. Maulik 院士在代表性引文4中,称代表性论文4,1,2的研究工作可以用于不确定性问题的近似求解,并将代表性论文1中所提出的增量学习方法与随机森林分类器相结合,可以有效解决不确定性样本的渐进式聚类集成问题。
注:文献[58,46,59]为代表性论文4,1,2,文献[56]为完成人的另1篇论文[5] 澳大利亚C.T. Lin 教授(IEEE/IFSA Fellow ,IEEE TFS 原主编)在代表性引文5中,称代表性论文5提出了大规模并行知识获取方法,并将其部署在Hadoop 等典型MapReduce 运行系统上,可以从大数据中有效地进行知识挖掘。
注:文献[26]为代表性论文5,文献[29]为完成人的另1篇论文。
[6] 王熙照教授(IEEE/CAAI Fellow ,IJMLC 主编)在代表性引文6中,大篇幅引用完成人的研究工作,代表性论文6,4分别设计了快速地增量更新不确定性知识算法,称代表性论文1,8分别刻画了若干典型粗糙集模型下的增量更新知识机理,代表性论文2提出了决策规则的动态维护方法。
注:文献[37,38,34,26,22]分别为代表性论文6,4,1,8,2,文献[24,27,28,35,36,39,40]为完成人的另7篇论文。
[7] 焦李成教授(IEEE/CAAI Fellow,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在代表性引文7中,称代表性论文7通过知识约简技术构建的分类器可达到令人满意的学习性能,并将该研究成果列为基于粗糙集理论的典型分类模型。
注:文献[34]为代表性论文7。
[8] 澳大利亚H. Shen教授(国家特聘专家,IEEE TCC副主编)在代表性引文8中,称代表性论文8提出了一种特征动态变化时不确定性知识增量更新方法。
5注:文献[18]为代表性论文8,文献[15,19]为完成人的另2篇论文。
67六、代表性论文专著被他人引用的情况(不超过8篇)89八、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本项目第一完成人李天瑞、第二完成人陈红梅和第五完成人刘盾在西南交通大学工作,第三完成人张钧波在北京京东金融科技控10股有限公司(原在微软亚洲研究院)工作,第四完成人罗川在四川大学工作。
科研方向密切相关,合作紧密。
陈红梅、张钧波分别从 2008年9月、2009年9月开始在西南交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并参与本项目;罗川于2009年9月开始在西南交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于2011年9月起硕博连读,并参与本项目。
李天瑞是她(他)们的导师,代表性论文1-6和代表性论文8是在李天瑞指导下陈红梅、张钧波、罗川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刘盾于2007年9月开始在西南交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起,就加入李天瑞的研究团队,之后留校任教,一直参与本项目研究,共同发表了包括代表性论文7在内的多篇论文。
本项目完成人还联合申报课题、共同举办国际国内学术会议等,在相关学术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以上合作关系真实可靠,特此说明。
九、主要完成单位情况表1、本项目完成单位为:西南交通大学2、法定代表人:徐飞3、所在地:四川省成都市4、通信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西部园区西南交通大学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