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 绪言教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绪言教学设计
1、在教学中,让学生动手做实验,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另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 实验设计能力。上课时,请一位学生来做一个实验:将一块手帕,用 75%的酒精浸透,然 后,用火烧,结果手帕烧不坏。学生在疑惑中,就会思考,就会有学好化学的意识。 2、多媒体展示,使实验形象化 3、网络利用,扩大学生的视野
我们生活在物质 的世界里,天天和物质 打交道,化学无处不 在,化学就在我们身 边。课件展示:“铁锅 烧菜”、“白色污 染”。你能举出我们身 边可能与化学有关的 一些实例吗?
(如:利用纳米技 术制作的纳米 铜,高分子材料 等)
你还能举出在现代科
学、高新技术中应用化
学的实例吗?
课件展示探究活动: (1)用生活经验
学生代表演示: 将 NaOH 溶液喷 洒到白纸上,出 现“化学”红色 字样。
PPT 课件展示课题 实物投影展示实验
领域中的许多知识会
呈现在我们面前。首
先,让我们做一个小实
情景引入
验。
①播放录像:《武 陵源风景──黄龙 洞》
②课件展示:《中 国人上天了》
③课件展示:《隔 水透气的鸟笼》
④课件展示:《焰 火使夜晚绚丽多彩》 适当小结,适时赞许鼓 励。
出示课后探究题:
将一枚新鲜鸡蛋浸入
盛有 200 mL 食醋的透 记录、观察 明茶杯中,记录你所观
实物投影展示
察到的现象;热水瓶用
久后瓶胆內会留下水
垢,请你设法除去水垢
(水垢成份与蛋壳相 似)。请记录下你观察 到的现象和你的实验 设计。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 字左右 本节课是引导学生了解化学的基础,应以最简洁富有趣味的话语及方式向学生展现化学丰 富多彩的一面。让学生意识到身边处处有化学,拉近学生同化学的距离。为以后的教学打 好基础。结合新课程理念及近几年中招化学试题特点,化学知识难度确实比较大。学生刚 升入初三,又要接触到一门新课程,学生心理上肯定会产生恐惧心理。因此,第一节课我 没有直接进行新课,而是让学生先浏览课本全部内容,然后再引导学生观看目录,让他们 了解本册书要学习几个单元,每个单元要学习哪些内容。学生通览全书后会发现原来这门 新课要学习的就是生活中常见的空气、氧气、水、二氧化碳、燃烧、灭火等比较熟悉的物 质或知识,这样大大缓解他们恐惧的心理,使他们在第一节课就充满了信心
初中化学绪言讲稿教案
初中化学绪言讲稿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道什么是绪言,了解绪言的作用;
2. 掌握绪言的写作方法;
3. 能够独立撰写一篇化学绪言。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绪言的作用和写作方法;
难点:掌握如何将所学知识转化为绪言文章。
三、教学准备:
1. PowerPoint课件;
2. 学生练习的范文;
3. 学生笔记本。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引用一些著名的绪言段落,让学生了解绪言的作用和重要性。
2. 提出问题: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引导他们思考什么是绪言以及绪言的作用: - 为什么写绪言?绪言有什么作用?
- 一个好的绪言应该包括哪些内容?
3. 讲解:介绍绪言的定义、作用和常见的写作方法,并通过具体案例进行讲解。
4. 练习:让学生在课堂上尝试写一篇化学绪言,可以提供一些素材和指导。
5. 展示:请几位学生朗读自己写的绪言,并进行互相评价和讨论。
6.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绪言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写作中多加练习。
五、课后作业:
1. 继续练习写绪言,收集一些优秀的绪言段落;
2. 阅读一篇化学文章,分析其绪言部分;
3. 准备下节课的讨论题目。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引入绪言的概念,帮助学生了解其在化学领域的重要性,并通过实践操作让他们掌握了绪言的写作方法。
在后续的教学中,可以结合具体的化学实验或研究项目引导学生写绪言,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和科学素养。
九年级化学绪言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绪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介绍氧气的物理性质。
2.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对比,初步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能书写有关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3.初步重新认识化合反应和水解反应。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会通过生活常识对物质性质展开直观概括总结。
2.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并通过现象推断相应的性质。
3.自学从具体内容至通常的概括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勤于思考、细致求真务实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
1.氧气的化学性质。
2.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概念。
三、教学难点
1.氧气的化学性质。
2.化合反应和水解反应的概念。
四、教学准备
教学设备:计算机、投影仪。
实验用品:集气瓶、燃烧匙、坩埚钳、酒精灯、火柴、铁丝、木炭、硫黄。
五、教学过程
氧气是典型的非金属单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主要帮助学生认识氧气的物理性质,学习观察和描述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并从中归纳出氧气化学性质的特点,理解氧气
和人类的关系,培养学爱护绿色植物的意识。
同时通过实验探究,进一步感受探究的一般过程,体验探究的乐趣,感受化学变化的奇妙,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并且初步学习化学实验的一些操作技能,学会在实验中进行观察、比较、分析、和归纳。
初中化学绪言优秀教案
初中化学绪言优秀教案课题名称:认识化学教学目标:1. 了解化学学科的基本概念和起源;2. 掌握化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3. 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动力。
教学重点:1. 化学学科的基本概念;2. 化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教学难点:1. 理解化学学科的起源;2. 掌握化学的研究方法。
教学准备:1. 课件、教材、实验器材;2. 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介绍化学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引起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二、讲授(15分钟)1. 化学学科的基本概念教师介绍化学学科的定义和内涵,让学生了解化学学科的基本概念。
2. 化学的起源教师讲解化学学科的起源和发展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化学学科的演变过程。
3. 化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教师介绍化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让学生掌握化学学科的基本要素。
三、实践(2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化学实验,让他们亲身体验化学的魅力,加深对化学学科的理解和认识。
四、总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化学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化学学科的学习和研究。
五、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预习下节课内容。
评价方式:1. 学生能够清楚地表达化学学科的基本概念和起源;2. 学生能够简明扼要地介绍化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3. 学生参与化学实验时表现积极主动,对实验结果进行合理分析。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讲授、实践等环节,让学生全面了解化学学科的基本概念和起源,培养了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但在实践环节,部分学生表现不够积极,需要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究精神。
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断提升教学效果。
初中化学《绪言》教案
初中化学《绪言》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化学学科的研究对象,明确化学学习的目的和方法。
2. 初步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本质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
教学重点:1.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其应用。
2.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观察能力。
教学难点:1.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
2. 实验结果的分析和判断。
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烧杯、试管、酒精灯等。
2. 实验试剂:氢氧化钠、盐酸等。
3. 课件和教学素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化学?化学在我们生活中有什么作用?2. 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经验。
二、课堂探究(15分钟)1.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定义:介绍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两者之间的区别。
2. 实验演示:进行一个简单的化学实验,如氢氧化钠与盐酸的中和反应,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实验现象。
3. 学生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如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
4. 结果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判断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三、知识拓展(10分钟)1.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例子:引导学生举例说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2. 化学实验技巧:介绍一些基本的化学实验操作技巧,如如何准确测量液体体积,如何使用酒精灯等。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收获。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举例说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化学的定义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实验演示和学生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
在实验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通过知识拓展,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运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
初三化学第一学期第一章 绪言 人教版 教案
初三化学第一学期第一章绪言一. 本周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言(一)绪言1. 化学的概念2. 四个实验的实验现象3. 物质的变化⑴物理变化⑵化学变化4. 物质的性质⑴物理性质⑵化学性质(二)空气1. 空气的组成2. 空气的污染二. 重点、难点:1.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判断。
2. 空气的组成三. 教学过程:(一)绪言1. 什么是化学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
2. 四个实验的实验现象3. 物质的变化⑴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例如水结成冰。
通常是物质的状态和外形发生变化。
(2)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例如铁变成铁锈。
通常伴随发生发光、放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但不能作为判断依据。
⑶两种变化的判断依据: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⑷两种变化的联系:化学变化过程中通常有物理变化发生。
例如蜡烛燃烧。
4. 物质的性质⑴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例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等。
⑵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例如可燃性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酸性、碱性等。
5. 物质的变化和物质的性质的区别物质的变化强调变化发生的过程。
例如汽油燃烧。
物质的性质强调物质本身的属性。
例如汽油具有可燃性。
例1. 判断镁条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A. 发出耀眼的白光B. 放出大量的热C. 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镁D. 颜色改变了答案:C分析:判断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C说明了有新物质氧化镁生成。
例2. 下列各组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铜生锈,自行车轮胎爆炸B. 高粱酿酒,红磷燃烧C. 胆矾研碎,酒精燃烧D. 食物腐烂,金属导电。
答案:C分析:铜生锈、高粱酿酒、食物腐烂属于缓慢氧化,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
红磷燃烧有五氧化二磷生成,酒精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生成,都是化学变化。
初三化学绪言教案
初三化学绪言教案【化学绪言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化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 通过了解化学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对化学的兴趣和好奇心;3. 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实验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1. 了解化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 掌握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探究的能力;2. 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课件;2. 实验相关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打开课件,让学生观察图片,引起学生对化学的兴趣。
2. 提问:你们平时在生活中见过哪些与化学有关的现象或物质?请举例说明。
3. 引导学生思考:化学是什么?为什么会有化学的存在?二、讲授(15分钟)1. 介绍化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通过图表和文字形式,让学生了解化学的重要发现和人物,如古代四大发明、元素周期表的发现等。
3.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化学的发现和发展对人类生活和科学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三、实验探究(30分钟)1. 让学生进行一项简单的实验,在实验中发现化学的一些现象和规律。
2. 示范实验:比如,让学生加入醋酸到碳酸钠中,观察反应后产生的气体。
3.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和通过实验得出结论。
4. 提问:这个实验中发生了什么化学反应?化学反应产生了什么新物质?5. 引导学生思考:这个实验对我们生活中有什么应用?为什么化学实验很重要?四、总结(10分钟)1. 以问题解答的形式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化学的起源和发展、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强调化学对我们生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性。
五、拓展(5分钟)1. 鼓励学生关注化学的发展动态,提醒他们可以通过观察和实验来探索化学的世界。
2.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科技竞赛和化学实验课外活动,培养他们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科学思维。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化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在实验中发现了化学的一些现象和规律。
但在实验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观察能力还有待提高。
初中化学 绪言教案
初中化学绪言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化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明确化学学习的目的和方法。
2. 初步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并能运用相关概念进行判断。
3. 培养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1. 化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2.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
教学难点:1. 化学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2.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参。
2. PPT或黑板。
3. 实验器材和试剂。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介绍化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让学生对化学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 提问:化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有什么区别?二、教学内容与活动(20分钟)1. 教学化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a. 通过PPT或黑板展示化学的研究领域,如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等。
b. 讲解化学变化的实质,即新物质的生成。
c. 举例说明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如燃烧、溶解等。
2. 教学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a. 讲解物理变化的概念,如形状、状态的变化。
b. 讲解化学变化的概念,如新物质的生成。
c. 进行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和体验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不同。
3. 教学化学学习的目的和方法:a. 讲解化学学习的目的,如掌握基本的化学知识、培养科学思维等。
b. 讲解化学学习的方法,如观察、实验、推理、归纳等。
三、巩固与拓展(10分钟)1. 进行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概念判断一些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 让学生举例说明化学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感受化学的重要性。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化学研究的对象、内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
2.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对化学学科的认识和态度,激发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教学评价:1. 课堂练习的完成情况,判断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观察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
初中化学上册绪言教案
初中化学上册绪言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培养初步化学思维。
2. 掌握化学实验中的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实验探究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实验记录和实验分析的能力,促进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理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掌握。
2. 实验中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和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内容:本章主要介绍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实验操作技能。
具体内容包括:1. 化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 物质的分类和性质。
3. 物质的量和化学计量。
4. 元素和化合物的概念。
5. 实验室安全和实验基本操作技能。
四、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实际生活情景来引入化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实验教学法:通过化学实验来观察、记录、分析,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3. 讨论交流法: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互动。
五、教学手段:1. 实验仪器、实验试剂等教学器材。
2. PPT、实验视频等多媒体教学资源。
3. 化学实验手册、化学实验记录本等学习资料。
六、教学过程安排:1. 通过PPT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
2. 采用情景教学法引入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3. 进行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探究能力。
4. 完成实验记录本并进行实验分析讨论。
5.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七、教学评估:1. 实验成绩:结合实验室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结果进行评估。
2. 课堂表现:包括学生的参与度、讨论交流的表现等方面进行评估。
3. 课后作业:通过布置的作业来检验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八、课后作业:1. 完成实验记录本的实验分析部分。
2. 复习本节课的知识点,准备下节课的学习。
3. 搜集相关化学知识资料,进行个人学习。
九、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有了初步了解,实验实践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他们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
初中化学绪言备课教案
初中化学绪言备课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
2.了解化学研究的方法和手段。
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4.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
2.化学研究的方法和手段。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实验器材、化学品、教学参考资料等。
2.学生准备:参与讨论、积极思考、认真实验。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内容,引出化学这门学科的特点和研究对象。
二、引入新知(10分钟)
教师介绍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引导学生了解化学的研究范围和内容,让学生明确化学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三、实验操作(20分钟)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并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四、知识巩固(10分钟)
教师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新学知识,检查学生的理解情况。
五、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理清重点和难点,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六、作业布置(5分钟)
教师布置相关练习题作为课后作业,并要求学生按时完成,备课教案范本结束。
初三化学绪言教案
初三化学绪言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的定义及其重要性2.认识化学的主要研究内容3.了解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的区别4.了解化学实验的基本要求二、教学内容1.化学的定义2.化学的主要研究内容3.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的区别4.化学实验的基本要求三、教学重点1.了解化学的重要性2.掌握化学的主要研究内容3.了解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的区别4.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要求四、教学难点1.化学的主要研究内容2.了解化学实验的基本要求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2.实验法3.讨论法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简单的问答和讨论引导学生了解化学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白板上写下“化学是什么?”并引导学生回答,让学生感受到化学无处不在,每一个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都值得我们探究。
2. 介绍化学的主要研究内容详解化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并介绍化学实验的意义和基本要求。
侧重讲解物质的性质、物质的变化、分离纯化、元素周期表等。
3. 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的区别通过讲解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的区别,让学生了解它们分别代表着什么样的物质,以及它们在应用方面的差别等。
4. 化学实验的基本要求化学实验是化学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讲解化学实验的基本要求时,需要特别强调在实验中要注意的安全问题,并介绍实验室常用的实验器材和实验方法等。
5. 实验教学在实验环节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亲手操作实验器材,进行各种化学实验,以此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
6. 总结在教学课程结束时,对本课程所讲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回顾学生的收获。
同时,针对还存在的问题进行进一步解答,以促进学生对化学的理解和学习。
七、教学评价1.测验2.分组讨论3.实验报告八、教学反思1.对于化学概念和知识点的讲解,应该注意把握好学生的接受程度,做到因材施教。
2.进行化学实验时,必须确保安全措施得到落实。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探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实验技能。
初中化学绪言的教案
教案:初中化学绪言教学目标:1. 了解化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2. 理解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
3.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重点:1. 化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2. 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
教学难点:1. 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的理解。
教学准备:1. 教室环境布置,准备实验器材和实验药品。
2. 收集相关的化学知识资料和图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如铁的生锈、火的燃烧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
2. 学生分享自己对这些现象的理解和疑问。
二、化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10分钟)1. 教师介绍化学的定义: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2. 教师解释化学的研究对象:化学研究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原子和分子,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三、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15分钟)1. 教师进行一个简单的化学实验,如酸碱中和反应,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2.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如新物质的生成、能量的释放或吸收等。
3.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总结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
四、学习化学的意义(10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如药物的研发、食品的防腐等,引导学生理解学习化学的意义。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学习化学的看法和期望。
五、总结和展望(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化对化学定义、研究对象和变化特征的理解。
2. 教师展望化学的未来发展,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准确地复述化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2. 学生能够理解和描述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
3. 学生表现出对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激发了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实验和小组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变化特征。
部编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绪言》说课稿
部编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绪言》说课稿一、说课背景《绪言》是部编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的第一单元,该单元作为九年级化学课程的起点,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变化规律,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和实验探究能力。
本文将围绕《绪言》单元设计一节精彩的说课课堂,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化学的初步认识,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如物质、质量、体积、密度等;–掌握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如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等;–了解物质的分类,如纯物质和混合物等;–学习使用科学实验方法进行化学实验,培养实验探究能力。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验仪器使用和科学实验规范的意识。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分享的精神;–培养学生实验安全和环保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物质分类;–掌握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学习使用科学实验方法进行化学实验。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发展学生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
四、教学准备•教学资源:–《绪言》课文及相关教辅资料;–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教学器材:–实验仪器:量筒、天平、试管等;–实验物品:水、盐、铁、细铜丝等。
•教学环境:–教室环境整洁、安全;–实验台面宽敞,学生席位合理分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张包含有各种不同物质图片的幻灯片,唤起学生对物质的认识和好奇心;•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物质?物质有哪些性质和变化规律?2. 探究与讨论(15分钟)•分组让学生观察和记录不同物质的性质,并用自己的话解释;•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讨论,提出不同物质的共同点和区别,并归纳总结。
3. 知识讲解(15分钟)•给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物质的分类,以及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概述;•通过多媒体和举例,让学生更加深入理解。
九年级化学绪言教案
精品文档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的更加绚丽多彩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主动探究,讨论交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培养学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
2、体会化学与人类进步及社会开展的密切关系,认识化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对学生进行化学学习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熏陶和培养。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化学的定义,理解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开展的关系。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观察实验,阅读讨论→归纳小结。
教学用品:玻璃棒、酒精、棉布、浓硫酸、高锰酸钾、酒精灯、火柴等用品。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和目的第一环节: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变的学生代表演创设趣味性两情境导入】【 2 、魔棒点灯个小魔术: 1、示:烧不坏的化学情境,激烧不坏的手帕;谈一谈你有何感受?手帕。
观察发学生的好奇实验现象心。
以上实验用你们学过语文、数学、英语、想有悬念物理的知识能否解释?解释以上实验及生产生活中的很多现象,我引出新课们必须走进化学世界,用化学知识来解答。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第二环节:阅读讨论,开阔视野。
教师指阅读后,讨论,让学生参与到导学生用 15 分时间阅读绪言的内容,并讨同桌、前后桌课堂活动中论交流信息。
思考以下内容。
1. 化学与工业、学生都可讨论农业、医疗、生活等方面的关系,化学对人交流,可辩论,类生存开展的影响。
呈现不同的图片讲述,包括提出新的身边的化学。
问题。
精品文档.精品文档有同学知道什么是化学吗?板书:化学是研答复教师提出师生互动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问题科学。
化学研究的内容和作用有哪些?化学这门答复教师提出科学是现在才有的吗?有同学知道化学的问题开展历史吗?讲解上述的问题: 1、利用化学生产化肥和、注意听老师利用化学合 2 农药,以增加粮食的产量;成讲药物,以抑制细菌和病毒,保障人体健康、利用化学开发新能源和新材料,以改 3;、利用化学综合应用 4 善人类的生存条件;以使人类生活得更加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美好。
初三化学绪言教案引课部分5篇
初三化学绪言教案引课部分5篇化学教案设计是改善课堂教学的一种更高层次的探索,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一项必要工作,它可以促进教学的系统化,使老师掌握讲课节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初三化学绪言教案引课部分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初三化学绪言教案引课部分1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一、内容与分析(一)内容: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仪器洗涤。
(二)分析:本节课要学的内容是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识别、药品取用规则、物质的加热和仪器洗涤的方法。
指的是认识仪器名称、用途和注意事项;了解药品的取用规则;学会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和仪器的洗涤方法,其核心是药品的取用和物质的加热,理解它关键就是要了解实验室规则、识别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和了解药品取用规则。
本课题教学的重点是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和仪器洗涤等基本操作训练,解决重点的关键是做好规范操作的示范、分析操作不当可能造成的后果。
二、目标及分析(一)目标:1、能识别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2、知道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3、学会遵守实验室规则,初步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4、学会药品的取用、加热、仪器洗涤等基本实验操作。
(二)分析:1、“识别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是指看到仪器图形能写出仪器名称,同时能说出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
2、“知道正确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就是能记住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3、“学会药品的取用、加热、仪器洗涤等基本实验操作”就是指习惯的形成及独立操作能力的形成,即在教师的引导下,能独立进行物质的取用、药品的加热及仪器的洗涤等操作。
三、问题诊断分析学习本课题时,同学可能会出现两种态度:一是对实验基本操作无所谓——动手做,不如用脑记;二是有恐惧心理——不敢动手,怕危险。
以上两种态度均不利于学习,教学时要注意纠正。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在讲到药品的取用时,为了给学生做好示范,借助信息技术播放“粉末固体取用”、“块状固体取用”和“液体取用”三个视频。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绪言教学教案【化学教案-绪言】
投影:改变前: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
[学生商量] 化学是讨论什么的?
改变中:物质发生的主要现象,如是否发光、放热、颜色怎样改变、
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
是否有气泡产生,产生的气体是否有气味,有什么颜色的沉淀产生等。
构成物体的材料叫做物质。区分两个概念:物质与物体。如铁这种物
改变后: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
游化学世界〞;表演小魔术:会变色的“水〞〔稀氢氧化钠溶液、酚酞试
教师讲解观看试验的方法。
液、稀盐酸〕;看课本中的彩图:小猫烤火、水中的鸟笼,引入新课。
学习化学必需重视试验,留意培育观看能力、动手能力、分析能力、
பைடு நூலகம்新课讲授:
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主动培育学习化学的兴趣。观看试验现象的程序:
一、化学是讨论什么的?
首先要观看改变前物质的颜色、状态;再留意观看改变中的现象,如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
变色、发光、放热、放出气体、发出声音……等;反应停止后,生成物的
重点:物理改变、化学改变的概念〔区分〕及其应用。
第1页共4页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页眉双击删除即可。
颜色、状态、气味等。学会观看试验,将有助于我们思索改变的缘由,推 物质的性质外还有哪些性质?这都是化学要讨论的内容。化学还是一门讨
量而得出物理改变和化学改变的概念及本质区分。
b 初步理解物理改变、化学改变的概念及本质区分;并能运用概念会
〔2〕通过学生商量而归纳出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的改变的区分。
推断一些易辨别的典型的物理改变与化学改变。
三、试验及教具预备:
c 初步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试管,带弯管的单空橡皮塞,酒精灯,玻璃片,烧杯,坩埚钳,石棉
初三化学教学教案:绪言
初三化学教学教案:绪言初三化学教学教案:绪言绪言【教学目的】1.认识化学学科所研究的对象,明确化学学习的目的和方法。
2.初步理解物理变化的概念及本质的区别,并能运用概念会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3.初步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4.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实验、启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5.通过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是不可消灭的,只能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道理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应用科学改造自然造福于人类的教育。
【教学重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其应用。
【课时计划】二课时第一课时【内容提要】为什么要学习化学?怎样学好初中化学?化学是研究什么的?【教学过程】【引言】很早很早以前,人们就幻想有一根奇异的魔杖,只要用引燃灯芯。
【讨论】为什么要学化学?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 1的第一~第三段的内容;阅读课本P 3的第五段P4的第三段的内容。
【讨论】化学是研究什么的?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 1的第四段的内容。
【板书】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规律【讨论】怎样学好化学?指导学生阅读P4的第四段的内容。
重点讲学习化学的学习方法:抓好预习、听课、复习、作业四个环节。
预习指导:做到初步了解重点、难点,划出不懂的地方带着问题学,能提高听讲效率,节省作业时间,学习主动、有兴趣。
听讲:是学好化学的关键,初三化学是从启蒙教育开始,只看书不做实验、不听讲,有些知识很难理解。
听讲时要做到边听、边观察(实验)、边思维、边记忆(强化记忆)。
争取在课堂上学会。
复习:是进一步落实课本知识为自己知识的过程。
特别要注意开始学习化学要过好化学用语关。
观察实验:在实验中要注意看什么、怎样去看。
[小结] (略)[作业]1.课本P4的家庭小实验。
2.预习物质的变化及物质的性质的内容。
板书设计:绪言一.什么要学习化学?二.学是研究什么的?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规律观察实验现象的程序:变化前: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
初三化学绪言教案5篇
初三化学绪言教案5篇全面贯彻“三个面向”战略指导思想,渗透和灌输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
以素质教育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自学能力。
那么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有哪些教案会比较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初三化学绪言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初三化学绪言教案1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教学目标知道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
了解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的影响,以及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运用。
重点和难点重点:知道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
难点:了解中和反应的实质。
中和反应在生活实践中的应用。
实验准备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再逐滴滴加稀盐酸至红色刚好褪色。
蒸发实验所得溶液结晶。
相关的CAI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设计第一板块:问题结构引导性材料请一名同学朗读课前准备的有关焦裕禄主要事迹的材料;介绍附近工厂排放的废水的情况(有条件的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有关的纪录片)。
问题1:从上面的材料中我们发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问题2:能否利用我们所学的化学知识提出解决的办法?要利用到哪个知识点?该知识点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同学们在讨论回答上面的问题后,教师做简要的评价,然后请学生阅读课本第60页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问题3:课文中主要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问题4:你还知道在我们生活的周围哪些应用了中和反应的实例?它在实际生活中有什么重要意义?问题5:你能写出本课题中关于怎样处理工厂废水的反应原理吗?问题6: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没有想过对谁提出什么好的建议?或者拟订一份调查报告给有关部门,其中包括你了解的情况和改进的方案。
点评:问题结构是构成教学思路的基本的材料,是学生进行有效探究活动的智力保证。
教师展示问题结构的技巧是,先给学生“焦裕禄事迹”等各方面的材料,为学生建立起感性认识,将学生的思路送进“前沿阵地”,然后再层层深入。
初中化学上册绪言教案备课
初中化学上册绪言教案备课【教案名称】:初中化学上册绪言【教学目标】:1. 了解化学学科的基本内容和研究对象;2. 认识物质的性质、分类和常见现象;3. 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要求和安全知识;4. 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1. 化学学科的基本内容和研究对象;2. 物质的性质、分类和常见现象;3. 化学实验的基本要求和安全知识。
【教学难点】:1. 让学生理解化学学科的研究内容和意义;2. 帮助学生掌握物质的性质、分类和常见现象;3. 引导学生正确进行化学实验并注重实验安全。
【教学准备】:1. 教师:制定教学计划、备课、展示材料;2. 学生:学习笔记本、化学课本、化学实验器材;3. 教学环境:教室、实验室。
【教学过程】:1. 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现象,引起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
2. 学习化学学科的基本内容和研究对象(15分钟):- 介绍化学学科的定义、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 讨论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3. 认识物质的性质、分类和常见现象(20分钟):- 分类讨论物质的三态:固体、液体、气体;- 探讨物质的性质和常见化学现象。
4. 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要求和安全知识(15分钟):- 强调实验室的安全规范和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 指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化学实验,注意实验过程中的安全。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 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思考课堂学习中的收获和不足。
【作业布置】:1. 完成课堂笔记,并对化学学科的基本内容进行总结;2. 练习物质的性质和性质分类;3. 思考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化学现象,并做出观察和解释。
【板书设计】:化学学科的基本内容和研究对象- 化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物质的性质、分类和常见现象【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化学学科有了初步的了解,对物质的性质和常见现象也有了认识。
但在教学中,需要更多的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此部分内容从学生的角度提出了许多饶有趣味且又带有一定想象力的美好愿望,指出这些美好愿望“正在通过化学家的智慧和辛勤的劳动逐步实现”,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化学学习的价值,并产生希望了解化学的强烈愿望。
教材从具体事例出发,先是引导学生了解化学是一门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的自然科学,它主要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接着教材以丰富多彩的图画和简明的语言,概述了人类认识化学、利用化学和发展化学的历史和方法,以及化学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向学生展示了化学的魅力和学习化学的价值。
知识与技能了解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知道化学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资料搜集、展示等,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获取信息、表达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并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
重点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熏陶和培养。
激发学生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认识化学学习的价值,从而产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难点了解什么是化学。
多媒体、NaOH溶液(用啫喱水瓶盛装好)、用酚酞试液写有“化学大世界”字样的纸(表面为白纸)。
一、导入新课请三名学生分别上台表演:甲:(展示A、B两种无色液体)请大家猜测,如果把这两种液体混合在一起会有什么现象呢?(在同学们各抒己见后)甲:[向盛有A液体(稀盐酸)的试管中滴加B液体(AgNO3溶液)。
](在同学们惊讶的目光中)甲:我表演的节目叫“清水变牛奶”,可是不能喝!乙:这有什么稀奇,我也会表演(展示C、D两种无色液体),我也请大家猜一猜,如果把它们混在一起会有什么现象呢?(在同学们各抒己见后)乙:[向盛有C液体(NaOH溶液)的烧杯内,逐滴滴入D液体(无色酚酞)。
](在同学们期待的目光中)乙:我的节目叫“我为液体添色彩”。
丙:我是一个制造商,产品是什么呢?(展示蓝色的E液体和无色的F液体)丙:[向盛有E液体(CuSO4溶液)的试管中倒入无色的F液体(NaOH溶液),倒出试管上层清液后,将蓝色沉淀物移到一个小果冻盒内。
]丙:同学们,我的产品是什么呢——“果冻”,但这种假果冻是不能吃的。
师:谢谢三位同学的精彩表演,同时感谢所有同学的积极参与。
这些有趣的现象都与化学密切相关(将啫喱水瓶内液体向一张白纸喷去,白纸显示出红色的“化学大世界”字样)。
下面让我们大家一起走进这神秘的“化学大世界”。
二、推进新课1.介绍什么是化学教师播放课前制作的有关化学的一组图片。
让学生边欣赏图片边思考问题:什么是化学?(针对上面的问题,让学生自学课本1—2页内容,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尝试能否做出比较科学的解释。
)教师给出准确定义: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2.教师简单介绍化学的发展史(1)古代:火的发现和使用使人类接触到化学,但并没有建立这门学科。
(2)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人类建立了化学这门学科。
(3)元素周期律(表):完善了化学,使化学研究有规可循。
(4)纳米技术:标志着化学已发展到较高阶段。
(5)绿色化学:化学发展的趋势、方向。
3.化学与人类的关系教师展示图片: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4.组织活动(1)小组竞赛①列举生活、生产中与化学有关的现象或事例。
②说出你所知道的化学家。
③展示搜集的相关资料。
(2)图片展示①印度漏油造成孟买海岸污染。
②一些尾气排放不达标的巴士,成为空气污染的“罪魁祸首”。
③泰国首都曼谷拥挤的汽车排气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
④堆积如山的工业有害废物。
⑤工业废料“红尘”滚滚。
教学意图:通过化学对环境的危害让学生认识到:未来化学将是朝着“绿色化学”的方向发展,同时树立社会责任感,立志学好化学造福人类。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1.什么是化学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2.化学就在我们身边(1)衣料需经过化学处理和印染(2)粮食、蔬菜的丰收需要化肥、农药和除草剂的合理使用(3)水泥、钢材、玻璃、塑料等化工产品都是重要的建筑材料(4)汽油、柴油是许多现代化交通工具的燃料本节课是化学的起始课,知识性不强,其主要任务是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化学,通过学习化学的发展史和重要作用使学生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可多多利用多媒体这一教学工具,来展示化学对人类社会的重大作用,让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和研究产生无限的向往。
同时,教师还可以提醒学生在网上搜集有关化学的资料,进行网上自学。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本单元是学习化学的开端。
学生在学习这门学科之前,虽然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过,但对于化学及其特点和应用并不太熟悉,只是感性的、表面的认识。
针对这一情况,教材编排了多种形式的活动,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广泛交流,从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事实、现象出发,培养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建立有关物质变化的基本概念,了解化学的研究内容、范围和特点,体会学习化学的过程和方法,并初步学会一些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夯实的基础。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知识与技能1.了解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生活中的典型的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2.了解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识别哪些是化学性质,哪些是物理性质。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分析,学会归纳整理相关信息,并能够运用化学知识揭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化学实验为媒介,向学生展示化学实验的现象美,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重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区别,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区分。
难点变化与性质的区分。
试管、带弯管的单孔橡皮塞、酒精灯、玻璃片、烧杯、铁架台(带铁夹)、研钵、药匙、镊子、胆矾、氢氧化钠溶液、石灰石、稀盐酸、澄清石灰水、水。
一、导入新课师:化学在我们的生活、生产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
我们知道,大到宇宙的星体,小到肉眼看不见的粒子,构成了我们这个千姿百态的物质世界。
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多种相互作用,也不断地发生着各种变化。
正确认识物质的这些变化的特点,有助于我们更进一步了解自然现象,发现自然规律。
下面我们来观察几个小实验。
二、推进新课1.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化学概念、化学基础知识都是通过实验形成的,因此必须学会观察实验的方法。
下面请大家观察几个演示物质变化的实验,主要观察变化前后物质的颜色、状态,列表记录。
[演示]实验1-1(1)水沸腾,有大量水蒸气冒出,玻璃片上有小水滴附着。
[演示]实验1-1(2)首先展示胆矾,再把蓝色块状固体研碎成为蓝色粉末,然后进行实验。
[演示]实验1-1(3)由学生描述并记录实验现象(两支试管都形成蓝色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立即生成蓝色沉淀)。
这里的蓝色沉淀是氢氧化铜。
这个过程是胆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作用生成了新的物质氢氧化铜。
[演示]实验1-1(4)由学生描述并记录实验现象:加入盐酸后立即有气泡产生,石灰石逐渐变小,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摸一下试管感觉到发热。
师:实验1-1(3)、1-1(4)有什么共同特征?[结论]这两个变化都有新的物质生成,这种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我们日常看到木材燃烧,铁生锈等都是化学变化。
在化学变化过程中除生成其他物质外,还伴随发生一些现象,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等。
这些现象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
[讨论]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什么?2.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师:刚刚我们学习了物质的变化,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物质的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例如,我们刚刚做的实验1—1(3)、1—1(4)中,胆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有蓝色沉淀生成,石灰石与盐酸反应有气体生成,这里物质表现出的性质就是化学性质。
(比较各物质性质的异同,归纳化学性质、物理性质的概念)[结论]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例如:蜡烛(纸张、木材)能燃烧;铁在潮湿的空气里易生锈,在干燥的空气里难生锈等。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例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等都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让学生自学课本第8页关于物理性质的内容)教学意图:引导学生对所获得的事实与证据进行归纳,得出结论,培养学生规范表达的能力。
[小结]化学变化和化学性质的联系,在叙述物质的性质时,往往有下列字眼:能、会、可以、易、难等。
例如:(1)木柴燃烧——化学变化,木柴能燃烧——化学性质。
(2)铁生锈——化学变化,铁(在潮湿的空气里)易生锈——化学性质。
(3)胆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化学变化,胆矾溶液可以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化学性质。
3.实践活动[演示]实验1-2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通过实验让学生学会闻气体时的正确操作,知道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
[结论]物理性质:两者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化学性质:二氧化碳一般不能支持燃烧,氧气能支持燃烧。
[讨论]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尽可能多地描述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怎么区分它们,并将自己的看法和同学进行交流。
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1.《本草纲目》中记载的无机药物轻粉(其主要成分为Hg2Cl2)具有外用杀虫、攻毒,内服祛痰、消积的功效。
Hg2Cl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则汞元素的化合价是()A.0 B.+1 C.+2 D.+42.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A B.B C.C D.D3.下列4幅图分别是实验室制备、收集、验满、验证性质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A.B.C.D.4.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铜、汞等金属单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物质B.氯化钠、硫酸铜均是由阴、阳离子构成的物质C.氧气、金刚石等非金属单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D.水、氨气的化学性质分别是由水分子和氨分子保持的5.现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氢气,Y不反应;如果把Y、Z 分别放入到硝酸银溶液中,Y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判断X、Y、Z的金属活动性顺序()A.X>Z>Y B.Y>X>Z C.X>Y>Z D.Z>Y>X6.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木炭燃烧B.汽油挥发C.冰雪融化D.铜丝导电7.下列物质中含有氧气分子的是()A.过氧化氢(H2O2)B.二氧化锰(MnO2) C.二氧化碳(CO2)D.液态空气8.“伐薪烧炭南山中”是唐朝诗人白居易所写的诗歌《卖炭翁》中的诗句,这里“伐薪”和“烧炭”各指的变化是()A.两者均为物理变化B.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C.两者均为化学变化D.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9.通过创建卫生城市活动,枣庄市空气状况有了明显改善,但测得目前空气的主要污染物仍是PM2.5,下列做法应该继续提倡的是①保护青山绿水②就地焚烧秸秆③发展共享单车④减少燃煤使用⑤燃放烟花爆竹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⑤10.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A. B. C. D.11.右图是实验室里标签破损的一瓶溶液,只能看清“K”和“O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