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生活化作文中期研究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生活化作文的研究与实践》
中期研究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1、研究背景: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随着新课程实施的逐步推进,小学作文教学改革也不断深入。现在,老师们已不再一味把技能训练当作写作教学的核心内容,转而注重了学生习作与生活的联系。但身处教学一线的我们,在这样那样理念的指导下,仍常常感觉自己的作文教学处于茫然状态,引导流于空泛,学生面对题目无病呻吟或寻章摘句,套用优美的开头结尾,习作内容或空洞无味或准备了一件事例作为应付各类作文题的万能钥匙,根本谈不上鲜活与灵动。如何让学生写出文质兼美、富有个性、具有创意的文章,是当前语文教师探索的重要课题。
因此,我们提出了“小学生生活化作文的研究与实践”的课题。从2009年4月起,我们严格按照课题研究方案进行实际操作。
2、研究基础:
(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做中学”教学理论。杜威说:“人们最初的知识,最能永久令人不忘的知识是关于‘怎样做’的知识。”为此,教师就应当遵循儿童获取知识的“自然途径”,为学生提供一定的环境,使学生“由做事而学习”。本课题就是遵循这一教育原则。
(3)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陶行知先生早在75年前就十分重视“做”在教学中的作用,认为“教与学都应以做为中心”,甚至把是否重视“做”作为衡量教育是否真实的标准。
(4)国内、外研究现状。80年代以来,各国作文教学在教学改革的浪潮中做了不少探索,如:日本语文教学界“生活作文”思想代表人物村山俊太郎提出了调查作文的概念:即作文不仅在于观察自然,还应以社会为对象。
在国内,“生活化作文教学”作为课题开展专门的研究活动,在南京、杭州、海安等许多地区,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已有好几年的研究历史了,并取得了许多有借鉴价值的成果。他们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了体验性作文的重要性和实效性,但是,由于研究面比较广泛,不易深入。
3、研究价值:
“生活化作文教学”通过对日常生活的剖析,用真实或仿真实的氛围去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让孩子们在看似简单的吃饭睡觉、上学回家、游戏、上课中,发现它们的复杂性、趣味性、程序性和科学性,发现它们的美,使习作知识和技能与情感态度依存训练,不仅能让学生“写自己的话”,而且“写自己知道得最亲切,感悟得最深切的东西”,从而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感悟能力,为以后的作文打下坚实的生活基础。
课题的研究,能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有助于教师教学前有的放矢地把握学生作文中存在的根本问题,特别是认清教师自身教学策略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从而转变教学观念,提高作文教学水平,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策略的形成。
二、研究目标
作文是生活体验与语文学习自然结合的产物,是学生多种能力的集中表现。本课题实验是以培养学生将来参与社会所必需的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其核心是引导学生观察自然,体验生活,品味人生,关注社会,感受时代脉搏,让他们在生活中体味、揣摩、积淀语言,并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体验的乐趣,形成自主写作的动机,力求表述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1、通过本课题的实验,使学生在快乐的体验中,充分认识到写作是表现生活,表达情感的重要手段,不断增强学生习作的兴趣,产生写作的愿望和激情,解除学生的畏作心理。
2、引导学生自觉地观察生活、积累素材,展开想象,培养学生自能作文的意识、兴趣、能力及对生活和习作负责的态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灵活性、求异性和独创性。
3、能写出有真情实感、独特感受、真切体验的文章,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养成好的写作习惯:能坚持写日记、周记、读书笔记等,并积极投稿。
4、提升我校语文教师的理论素养、教学实践能力和教学科研究能力。
三、研究内容:
1、作文教学内容生活化研究
我们结合小学生的特点研究作文教学生活化,要从生活出发,构建作文教学内容系列。
2、作文训练方式生活化研究
训练学生提高正确表达生活的能力。我们要创设条件,利用各种有利于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的方法,创设作文的生活氛围,给予机会,激发成功欲。
3、作文教学过程生活化研究
小学生活化作文的研究与实践主要体现在作文指导、作文评讲、作文评改三个基本环节上。作文教学过程生活化是作文教学内容生活化和作文训练方式生活化的统一。
各年段具体安排:低年级——大量发展学生的词语和句式,以及在生活中运用词语的能力。懂得要用丰富多彩的词语反映形态万千的世界。句子的发展主要是掌握大量的句式,懂得平时交际、问候要说完整、通顺的句子,内容要具体、符合情理、词语搭配要得当。开展丰富有趣的游戏活动,进行写话训练。
中年级——继续丰富生活的内容,进一步发展词语和句子,进行基本段的构段训练,练习写短文,注意观察身边的景物,开展游戏和活动,积累丰富素材。懂得运用词语的感情色彩,进行初步的语感训练。
高年级——加强社会实践活动的体验,继续发展学生运用丰富的词语和各种句式、句群,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客观世界和表现自我,进行写景、状物、叙事、写人的基本文体、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和谋篇布局的训练。发展学生快速创意、快速作文的能力。
四、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调查研究学生对作文的态度、兴趣、习惯、作文课的满意度、作文中存在的问题等。
2、行动研究法:通过课堂实践,不断探索改进模式及方法,积累经验,形成理论,撰写相关论文。
3、文献资料法:对国内外有关“生活化教育教学”的理论与经
验进行学习研究,常上教育教学网站,参与教育教学论坛的讨论,主动向有关专家请教,加强理论学习,使自己得到理论的提高。
4、经验总结法:实验教师收集,总结在作文教学中的经验,形成经验性总结。
五、初步成果
(一) 从学生层面看
1、学生习作兴趣浓了,习作真的“真”了
《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关于写作”这一要点中提出:“……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在一年的课题研究中,学生因为有了真切的活动体验,孩子们开始“写真实的内容”,“抒真切的感受”,“表真挚的感情”。
2、学生作文水平得到了提高
通过课题研究实践,我们欣喜地看到孩子们喜欢上了作文,感受到了自由表达的乐趣。他们不仅乐于习作,也愿意对伙伴的习作发表意见,进行评价。在习作兴趣被充分激发的同时,学生作文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的提高。在各类征文比赛、作文竞赛中,有十多位同学获奖。学校也多次被评为优秀组织奖。一年的时间,我们收集了学生的优秀作文上百篇,汇编成册,每学期都编辑《优秀作文集》。
3、学生的个性获得了发展
学生是具有主体性的人,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生活体验,对周围的事物,所生活的环境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感受。写作是一种个性化的创造活动,要求学生能表达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学生在参与各种体验活动的过程中动手、动脑,有新感受和体验,情发于中,颇富个性。
(二) 从教师层面看
1、在不断的学习中,提高了自身的理论素养。
做一个教师,应该是个思想者。唯有思考,可以让一个教师的从教之路越走越宽,越走越有信心,尤其是,沿途的风景才可以尽受眼底。我们课题组列了阅读书目,老师们到图书馆借阅,或上网阅读。不知不觉中,课题组成员的理论素养得到了提高。
2、作文课程资源的开发能力得到提高
课题实施以来,教师作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我们课题组成员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