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2021年高考语文试卷浙江省试卷+答案解析

2021年高考语文试卷浙江省试卷+答案解析

2021年高考语文试卷浙江省试卷+答案解析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纠葛.(gã)瓜蔓.(mÀn)牛皮癣.(xuǍn)为.(wâi)虎作伥B.惬.(qiâ)意觊.(jì)觎蒙.(měng)蒙亮扺.(zhǐ)掌而谈C.谄.(chǍn)媚压轴.(zhóu)一溜.(liù)烟间不容发.(fÀ)D.豆豉.(c hǐ)箴.(zhēn)言轧.(zhÁ)马路门揖.(yī)盗【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正确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的能力,涉及多音字、同音异形字、易错字的读音。

【考点定位】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 A。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风电属于绿色清洁能源,行业主管部门和相关企业不能墨守成规,应该把握机遇,发挥我们幅原辽阔、风能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风电。

B.许多造诣远不能与他媲美的人早已声名雀起,他却仍然不急不躁,保持着艺术家应有的淡泊与执着,相信自己终究会跻身真正的大师行列。

C.为了抑制城市机动车数量的快速膨胀,某市实施限牌新政,规定参与摇号竞价的申请人必须持有驾照,这一门槛绊住了 7 万多人。

D.活根吸水与花茎泡水养出来的花,乍看似无二致,但一段时间后命运迥异:一个让你忍不住精心浇灌,另一个新鲜过后被弃若蔽屣。

【答案】C【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 A。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连那些科班出身的经济学博士都被赶出华尔街,到地铁卖热狗去了,何.况.他这个半路出家的?B.在外打拼数十年后,他回到家乡,用省吃俭用的结.余.捐建了一所希望小学,为发展当地的教育事业奉献了圈圈爱心。

C.长期以来,杀虫剂、除草剂、增效剂等各种农药所导致的污染,严重侵害着与农业、农村、农民息.息.相.关.的城市环境与市民生活。

2022年新高考浙江省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2年新高考浙江省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甲】中国传统工艺设计留意“材美”“工巧”“器雅”,古人对于器物的外形、质地、颜色的追求可谓孜.孜. 一切都很慢”,因此无论是天潢贵胄,还是黎民百姓,家里或.许.都会有几件满意如意的工艺品,点缀他们的 “慢生活”。

2022 年一般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语 文一、语言文字运用〔共 20 分〕1. 以下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 分〕〔 〕A. 各种春菜在田间地垄悄然探出头,娇弱的身子轻轻摇曳〔yì〕,而稚嫩的豌豆尖更是惹人宠爱,叶子清亮通透如翡翠薄片,茎上嫩须迎风轻颤〔chàn 〕,引逗着人们去采撷。

B. 创型国家建设不是一蹴〔cù〕而就的,需要科技工作者心无旁骛,摒〔bǐn g 〕弃拜金主义,以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精神,帮助青少年成为科学争辩和技术攻坚的人才。

C. 《典籍里的中国》用追根溯源、旁证博引的方式驰骋〔chěng 〕上下五千年,从文明的起源讲到现代传承 ,让观众眼界大开,堪称当下文化节目的扛〔gāng 〕鼎之作。

D. 那些或坐落于安静的小镇古街、或藏身在喧嚣的商业密林的共性实体书店,在布满竞争的时代执拗〔niù〕生长,规模不大却洋溢着审美情趣,足以让灵魂片刻栖〔qī〕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3 题。

不.倦.。

一件器物,可以拙朴到浑然天成,不.露.声.色.,也可以繁复,精巧到无以复加。

【乙】“过去的生活,在经济高速进展的今日,那些与生活息息相关、具有温度的传统工艺家具与器物,除了留.存.在一些被保存下来的宫殿、宅第、民居中,还在热衷传统工艺设计的美术家手中不断传承。

【丙】家具、器物、雅玩 里不仅仅隐藏着中国传统工艺源远流长且不断革的丰富技法;更折射出中国人对奇特幸福生活的虔诚态 度。

2. 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 分〕〔 〕A. 孜孜不倦B.不露声色C.或许D.留存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2 分〕〔 〕 A.甲 B.乙 C.丙4. 以下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3 分〕〔 〕A. 一些平台正通过削减不必要的中间环节,提升整个农产品供给链的效率,用户不但能享受到更低价格和更颖的农产品,还能促进农民增收以及通过再投资改善生产。

2021年高考试题语文(浙江卷)答案解析版

2021年高考试题语文(浙江卷)答案解析版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语文真题解析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漩(xuán)涡按捺(nài)饯别(jiàn)稍纵即(jí)逝B. 桑梓(zǐ)鬈(quán)发昭(zhāo)示图穷匕(bǐ)见C. 混(hùn)淆盘桓(huán)喷(pèn)香力能扛(káng)鼎D. 潜(qián)伏佝偻(lóu)拙(zhuó)劣戛(jiá)然而止【答案】B【解析】今年字音的考查,仍然考平时生活中常用字词的读音比如A按捺(n à),形声莫套读;C力能扛(gāng),多音读次音;D拙(zhuō)劣,方言要纠错这就要求考生注重平时的积累,努力做生活的有心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辩论双方唇枪舌箭,针锋相对,相持不下,后来正方二辩出其不意地抛出三个论据,令反方措手不及,只好甘拜下风B.这位专家关于城镇化建设要防止落入“五大陷井”的说法得到了与会人员的认同,不少人对他的真知灼见竖起了大拇指C.在“中国情结”绘画大奖赛中,作品《瑞雪兆丰年》创造性地融入了民族文化元素,让人产生强烈的共鸣,最终拔得头筹D.初次登陆电子邮箱、微博或使用银行卡、会员卡时都须输入密码,而不同的密码容易混淆,这给人们平添了许多烦恼【答案】 C【解析】考查学生日常字词的积累和运用,这些错字都是平时容易写错,平时基础不扎实的学生就难以发现,容易失分A唇枪舌箭——剑;B五大陷井——阱;D登陆——录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倒金字塔型的“421”家庭结构使得居家养老陷入困境,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又不够完善,以至中国养老问题日趋严重B.有人多次为芦山灾民慷慨解囊,倾尽全部积蓄,也有人声明自己将细大不捐,以抗议某些慈善机构运作缺乏透明度C.面对河水严重污染的现状,大学生自愿组成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满怀热诚地进行生态环境调查,积极宣传环保理念D.随着出版业的市场化和多元化,类型多样、题材丰富的作品大量涌现,其中也有一些作品粗制滥造,令人不忍卒读【答案】 A【解析】依旧在成语运用限制上做文章,例如,题中B望文生义细大不捐:细:微,小;捐:舍弃小的大的都不抛弃形容包罗一切,没有选择C近义词误用“热诚”应改为“热情”D误用对象不忍卒读:卒:尽,完不忍心读完常用以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这就要求考生在平时积累的同时要在成语的运用范围上多加关注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这部由第六代导演执导的青春片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表现了主人公拒绝平庸、坚守梦想的成长故事,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深深地打动了观众B.瑞典和芬兰研究人员最近发现某些癌症存在“基因开关”,这一成果有助于未来的癌症防治,但距离相应的药物的问世还需要很多年的深入研究C.近年来,我国在海外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汉语教学、汉语推广等文化交流活动,促进了汉语国际传播,在世界主要国家和城市越来越受欢迎D.作为“第三次工业革命重要标志之一”的三D打印技术,目前被各国艺术家用于复杂的中小型雕塑作品创作和按原比例缩小的概念模型制作【答案】D【解析】在病句方面,考了是“搭配不当”“结构混乱”“缺少成分”等几个常见考点A搭配不当“表现了……故事”B杂糅应去掉“距离”或“深入研究”C第二句残缺主语,应在“促进了”前面加上“这些活动”5.依次填入下面空格处,最恰当的一项是(分)有地上之山水,有画上之山水,有梦中之山水有地上之山水,有画上之山水,有梦中之山水,有胸中之山水地上者妙在,画上者妙在,梦中者妙在,胸中者妙在①位置自如②笔墨淋漓③景象变幻④丘壑深邃A.④③②① B.①②④③ C.②③①④ D.④②③①【答案】D【解析】找出和上文对应的词语:“丘壑”对应“地上”,“笔墨”对应“画上”,“变幻”对应“梦中”,“位置”对应“胸中”所以空格处依次应为④②③①6.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语段的寓意,字数不超过25个(分)太阳怨云:“你为什么总是匆匆跑掉?”云怨风:“你为什么吹得我站不住脚?”风怨太阳:“你为什总是用灼热的鞭子赶着我跑?”最后,雨一直下不来,禾苗干死了【答案】示例:讽刺那些不承担责任、互相推诿而误事的现象【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概括思维能力除了透过故事本身挖掘人生启示之外,还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概括能力在保证语言运用到位的基础上又带有了几分对生活的思考,这一题要求字数不超过25个7.请参照示例,用比喻的手法描述一组事物,要求合乎事理,句式和结构与示例相似,不得以“青天”“月亮”“芭蕉叶”“露珠”作为描述对象(5分)青天,是一片芭蕉叶月亮是一滴露珠手指,轻轻一点,它就落了【答案】夜晚,是一张黑幕布,星星是一盏明灯,太阳一出,它就走了【解析】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想象思维能力除了掌握修辞手法的运用之外,还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联想和想象能力这一题想拿高分不容易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传统建筑不是一劳永逸的东西,它从个体到个体进行传播,而且每一代的质量都有很大变化它可能在达到某种高度之后突然没落,或是,在一定时期的败落之后,它也能在短暂的几年间异常繁荣就像所有活着的有机物,它在永恒的重塑过程中寻找自我它现在的贫乏并不致命,并不意味会被永远拒之门外它自身的没落为其正本清源和准备改进创造了必要条件在古典柱式中,建筑找到了它的最高表达方式:即使天才们也不能再对它做进一步的改进,就如同无法再改进人类的身体和骨骼一样辛克尔宣称:建筑的进化在过去是很显著,现在只有受过训练的眼睛才能觉察到古典柱式中所需要的改进这在所有的文化领域都是显而易见的:当说不好古典语言时不能就这样放弃;相反,在这样的时刻,人们有必要建立适当的途径来重构古典形式有人说传统建筑语言已经枯竭并最终过时,这样一个灾难性事件的结果,这样的论点并不是出于对传统建筑自身内在结构的评价,而是对传统建筑因为政治原因而被滥用的拒绝传统建筑远不是一种外来语,真正的传统建筑仍在和我们对话,而且效果很好即使我们不能够发出我们自己的,它仍在不断向我们传达着精华的信息传统建筑始终是一种有生命的语言,尽管许多建筑师已经丧失了学习传统建筑语法、使用传统建筑语汇的愿望过去的、现代的危机既没有侵蚀也没有污染传统语言:它的规则、含义、发明和词汇都只是在混乱中被暂时掩盖了起来或被人们所视而不见,传统建筑语言的知识构架以及使用传统建筑语言的过渡期被生生地打断了,也不是自愿的,而是有决定因素和原因的,——它是一个文化的选择(选自[卢]莱昂·克里尔《社会建筑》)8.下列不能支持“传统建筑不是一劳永逸的东西”这一观点的一项是()A.传统建筑有可能会暂时没落,它的发展和完善始终不曾停止过B.传统建筑如同一种活着的有机物,总是在重塑过程中寻找自我C.传统建筑由于并不致命的贫乏,目前被建筑师们暂时拒之门外D.传统建筑如人类身体和骨骼一样稳定,难以对其做进一步改进【答案】D.【解析】考查文章整体的把握能力,确切来说是对原文句子意思的理解此题答题时,根据阅读结果可以直接选出 D 这个答案,因为D项是说古典柱是传统建筑的最高表达方式,很难再对它做进一步的改进,与题干相悖9.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传统建筑因被滥用而遭拒绝,致使有人作出其语言已经枯竭的论断B.传统建筑就像古典语言一样,仍在不断向我们传达着精华的信息C.传统建筑产生危机,是由于建筑师丧失了使用传统建筑语言的愿望D.传统建筑语言并没有被侵蚀和污染,其原则可能已经被人使用【答案】C【解析】C项强加因果,因为C项前后两个分句没有构成因果关系10.概括传统建筑能传承下来的原因【答案】①传统建筑有自身的生命力;②这是文化的选择【解析】这题是浙江卷特色的体现之一浙江卷不同于全国卷的一点就是在现代文阅读最后第一题采用了主观题型考查的是考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和概括能力,先分层,后提取关键词(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20分)牛铃叮当李清明①水乡多水牛②从我记事开始,一直到成年走出水乡,多以水牛为伴不但寒暑假期要整天放牧水牛,即使上学了每天也须带上镰刀和竹筐,放学的路上割上满满一筐青草,回去喂食和照顾水牛③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我们水乡,可谓是一方水土养一方牛洞庭湖多年淤积的湖洲上围垦成水乡一个个院落,湖汊内港、沟渠水塘星罗棋布,到处都长满了茂盛的芦苇、青草和野篙这些也都是水牛们上好的饲料水牛生命力强,容易饲养,春、夏、秋三季均以自然生长的草蒿为食;到了万物枯萎的冬日,每天也只需一捆备干草便能果腹④漫长的农耕时代,水牛一直被视为农家的命根子,从牛犊学会走路的那天起,它的脖子上便被精心挂上一串铜制的铃铛农忙季节,水牛可用于犁田、耙田;农闲时分,牛能帮助拉磨,碾压菜籽、稻谷,以便得到食油、大米⑤水牛天生就能游泳,还是长距离泅渡的高手水浅处水牛游得很慢——一边游还一边不忘啃食水中的荷叶、篙草和野生水稻;一旦游到水深处,它便变得特别快捷,一边用力划动四肢,一边高高抬起头角,“嗯呀——嗯呀”十分得意地叫个不停夏天,水牛成了我和一班好伙伴最好的“游泳老师”跟着水牛学游泳,我们先是用柳条鞭子将水牛赶至河里,双手死死地拽住牛尾巴,待水牛飞速抢渡时,再使劲用双脚拍击水面不消两日,我们便掌握了“牛刨”、“蛙泳”等全套的游泳本领⑥与水牛朝夕相处,我们也摸透了它温和、驯良的习性只要你往牛头前一站,哪怕是它正在吞食草料,也会赶紧把头一低,让你攀住牛角,爬到它背上,待你坐好,水牛还不忘摆动着头角,“嗯呀——嗯呀”撒娇般地叫唤几声,牛铃也会“叮当——叮当”地响个不停这时的我们,头扎柳条帽,腰间别着把弹弓,右手高高地扬起柳条鞭子,活像一个个舞长剑骑战马,披挂出征的大将军⑦别看水牛平日温驯,一旦打起架来却异常勇猛,尤以处于发情期的公牛为甚当攻击开始时,公牛们双眼通红,抵足弓背,头缩至前腿中间,亮出尖尖的双角,冲撞挑击一时间,牛铃骤响、沙飞石跳、响声震天这时,只有将干草燃成的火把投掷牛头角力处,方能将它们分开⑧终于,水牛老了连田野耕不动的水牛,静静蹲在牛栏中,等待自己大限的到来,因为害怕掉膘,乡亲们往往会提前宰杀水牛被牛绳绑囚在树下的水牛,看到屠夫磨刀霍霍,都会掉下一颗颗好大好大的眼泪,似有深深的不舍和无限的悲戚想起水牛这一辈子所求甚少,干的却是最脏最累的活,站在一旁的我们不禁泪眼模糊⑨现今的水乡,早已不用水牛精耕细作,而是直接向稻田里抛撒谷种,等天收粮、靠天吃饭放眼望去,湖洲上唯有水草疯长,久而久之便成了放养水牛的天然牧场春天里,不再耕田的水牛被赶至牧场,脖子上换上了刻有记号的新铃铛,直到冬天才各自牵回一起牵回的还有傍着公牛母牛的新生牛犊牛犊的认领沿用的是乡里的老规矩:将各家的大牛小牛赶至一处,看哪条牛犊跟谁家的大牛走,哪头牛犊就算是谁家的⑩如今,利益的驱动让这样的老规矩开始面临挑战由牛犊引发的纠纷,每有耳闻曾有相邻的两家因争六条小牛而互不相让,直至对簿公堂,一家提出要用船装着大牛小牛去省城做“亲子鉴定”自然,鉴定最后平息了纠纷,但花去的鉴定费、差旅费和诉讼费加起来远远超过几条小牛的价值,这一时成了人们茶余饭后谈论最多的黑色幽默⑾打那以后,水乡的水牛们大都由放养改成了圈养,岁月流逝,牧童牛笛仿佛一夜之间成了绝响没了广阔湖洲茵茵绿草的映衬,少了骀荡和风的吹拂……牛铃依旧叮当,但总觉得少了往昔的悦耳与悠扬(本文有删改)11.第四段中“铁牛”“拖拉”加上引号,有什么用意?(3分)【答案】①起强调的作用,旨在引起读者的注意②“铁牛”与水牛形成对照,突出拖拉机被“拖拉”的尴尬,有揶揄、幽默的意味【解析】此题结合文本考标点符号的作用,很有新意注意本身作用和文本作用缺一不可12. 赏析第五段中画线句(4分)【答案】①通过动作(“划动”“抬起”等)描写和神态(“得意地交换”)描写,以及在水浅处、水深处不同游泳姿态的对照描写,形象刻画了水牛善于游泳的习性和生命的灵性②通过动作(“赶”“拽住”“抬上”等)描写,生动表现了“我们”自由嬉戏的天性以及与水牛的亲密关系【解析】要求对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进行赏析赏析散文的画线句子,多从一下几个角度考虑:①修辞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②常见表达技巧的运用;③句子多重内涵的探讨;④划线句子与上下文的关联13.作者为什么把牛犊引发的纠纷称作“黑色幽默”?(3分)【答案】①利益的争夺与得不偿失的结果形成反差,产生讽刺性的戏剧效果②追逐利益的现实与古老的乡村传统相冲突,折射出时代变迁带来的无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写作意图,多从上下文的联系以及作品的主题来考虑答案需要注意是能否挖掘选文突出的主旨,14. 文中多次写到牛铃,有什么艺术效果?(5分)【答案】①呼应题目,点明文旨②作为线索,使全文结构更加紧凑③形成背景旋律,增添了感染力④ 构成象征,承载了农耕时代的情感与记忆【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技巧分析,注意从题目、线索、手法,作用等多方面进行挖掘,把术语和文本结合起来15. 简要概括本文主旨,并谈谈你的感悟(5分)【答案】15.①本文主旨:表达了对淳朴、诗意乡村的眷恋,以及对田园牧歌图景消逝的怅惘②考生感悟:略【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主旨概括和对文本写作意图的深度思考和探讨是浙江高考语文最特色的部分本题属于开放题型,要求考生结合文章的主旨能对作品的深层意味的进行挖掘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9分)守令之于民近且重,易知矣予尝论今之守令,有道而闻四方者不过数人此数人者,非特任守令也过此数人,有千里者相接而无一贤守,有百里者相环而无一贤令至天子大臣尝患其然,则任奉法之吏,严刺察之科,以绳治之诸郡守县令以罪不任职,或黜或罢者相继于外于是下诏书,择廷臣,使各举所知以任守令是天子大臣爱国与民而重守令之意,可谓无不至矣而诏虽下,举者卒不闻惟令或以旧制举,不皆循岁月而授每举者有姓名,得而视之,推考其材行能堪其举者,卒亦未见焉举者既然矣,则以余之所见闻,阴计其人之孰可举者,卒亦未见焉犹恐予之愚且贱闻与见焉者少不足以知天下之材也则求夫贤而有名位闻与见之博者而从之问其人之孰可举者卒亦未见焉岂天下之人固可诬,而天固不生才于今哉!使天子大臣患天下之弊,则数更法以御之法日以愈密,而弊日以愈多岂今之去古也远,治天下卒无术哉!盖古人之有庠有序,有师友之游,有有司之论,而赏罚之始于乡,属于天下,为教之详至此也士也有圣人之道,则皆得行其教;有可教之质,则皆可为材且良,故古之贤也多贤之多,则自公卿大夫至于牛羊仓廪贱官之选咸宜焉,独千里、百里之长哉?其为道岂不约且明,其为致天下之材岂不多哉?其岂有劳于求而不得人,密于法而不胜其弊,若今之患哉?今也,庠序、师友、赏罚之法非古也,士也有圣人之道,欲推而教于乡于天下,则无路焉人愚也,则愚矣!可教而贤者,卒谁教之哉?故今之贤也少贤之少,则自公卿大夫至于牛羊仓廪贱官之选常不足其人焉,独守令哉?是以其求之无不至,其法日以愈密,而不足以为治者,其原皆此之出也已噫!奚重而不更也?姑苏人丁君琰佐南城,南城之政平予知其令,令曰:丁君之佐我又知其邑人,邑人无不乐道之者予既患今之士,而常慕古之人,每观良吏一传,则反覆爱之如丁君之信于其邑,予于旁近邑之所未见,故爱之特深今为令于淮阴,上之人知其材而举用之也于令也,得人矣使丁君一推是心以往,信于此,有不信于彼哉!求余文者多矣,拒而莫之与也独丁君之行也,不求余文,而余乐道其所尝论者以送之,以示重丁君,且勉之,且勉天下之凡为吏者也(本文有删节)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推考其材行能堪其举者堪:胜任B.岂天下之人固可诬诬:诬蔑C.则数更法以御之御:防备D.南城之政平平:安定【答案】B【解析】依旧考查文言热点实词为主C 选项中的“诬”是欺骗的意思,可以通过上下文读出来,不难其他三项解释没有错误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则皆可为材且良否者,若属皆且为所虏B.今也,庠序、师友、赏罚之法非古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C.人愚也,则愚矣!于其身也,则耻师焉D.拒而莫之与也恐年岁之不吾与【答案】 B【解析】文言虚词的考查虚词题主要考查辨析的能力,考生只需要知道一组虚词中两个词是否是同一意思即可难度不大B项均为助词,表语气停顿A项连词,表递进/副词,将要;C项连词,表假设/连词,表转折;D项代词,他/助词,主谓之间18.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赠序的重点,不是写丁琰的才干,而是针砭吏治不修、地方官员才德低下的社会现实,进而建议推行古代庠序、师友、赏罚之法,以培养足够的人才B.本文首段感慨贤人之少,一唱三叹;再通过古今对比,叹问之间,忧虑国事之情溢于言表;文末由勉励丁琰推及天下为吏者,更使文章深意无尽C.作者认为有圣人之道的士人匮乏并且缺少激励机制,学校又严重不足,是造成“今之贤也少”的重要原因,这种见解可谓一针见血,深中肯綮D.作者通过南城县令、邑人的评价来称赞丁琰的政绩,为他能得到有司举荐并被任命为淮阴令而发出“得人”的感叹,体现了爱才若渴之心【答案】C【解析】这题是细节题,重在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翻译能力考生遇到这种题时一定要将题目信息定位回原文,细细翻译,一个都不能错,切不可直接凭借记忆来做题C 选项“今之贤也少”的重要原因是“庠序、师友、赏罚之法非古也”而不是“士人匮乏并且缺少激励机制,学校又严重不足”,与原文不符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犹恐予之愚且贱闻与见焉者少不足以知天下之材也则求夫贤而有名位闻与见之博者而从之问其人之孰可举者卒亦未见焉【答案】19.犹恐予之愚且贱/闻与见焉者少/不足以知天下之材也/则求夫贤而有名位/闻与见之博者/而从之问其人之孰可举者/卒亦未见焉【解析】断句这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选文的理解程度断句应结合上下文,紧紧抓住“则”“而”“卒”等常用标志,找名代,定主语和宾语找标志,定首尾:①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②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③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也可以帮助断句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1)其岂有劳于求而不得人,密于法而不胜其弊,若今之患哉?(4分)(2) 奚重而不更也?(3分)【答案】⑴哪里会有搜求上费力却得不到人材,制度法令上严密却弊端无穷(导致)像今天这样的忧患呢?⑵为什么如此严重却不改变呢?【解析】翻译主要抓住译文的句式特点,或者译文中的重点文言实词和虚词的解释(1)句中的“岂”“而”“密于法”“若”(2)句中的“奚……也”“重”“更”?都是采分点(二)阅读下面,完成21—22题(7分)秦中吟歌舞(唐)白居易秦中岁云暮,大雪满皇州雪中退朝者,朱紫尽公侯贵有风云兴,富无饥寒忧所营唯第宅,所务在追游朱轮车马客,红烛歌舞楼欢酣促密坐,醉暖脱重裘秋官为主人,廷尉居上头日中为一乐,夜半不能休岂知阌乡狱,中有冻死囚!【注】阌(wén)乡,旧县名,白居易有《奏阌乡县禁囚状》,讲述了无辜妇孺被关进阌乡狱并遭受迫害的惨状21.这首诗揭露了中唐尖锐的社会矛盾,表现出强烈的忧国忧民之情,与杜甫的名句“”一脉相承(2分)【答案】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解析】本题考查对古代诗词的积累与识记难度不大22.赏析这首诗对比的艺术特色(5分)【答案】①从结构上看,开头两句领起全篇,接下来十四句详写统治者骄奢侈靡的生活,而结尾仅用两句描述“冻死囚”,文势陡急,有一落千丈之势②从艺术效果看,前面十四句通过层层铺叙、渲染,为结尾一幕作艺术的铺垫,前后构成强烈、鲜明的对比,震撼人心【解析】要求考生比较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对比要结合诗句从内容和效果两个方面展开分析(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24题(5分)“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论语·学而》)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论语·宪问》)箪食瓢饮,不改其乐;子路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皆所谓不耻者(宋·真德秀撰《西山读书记》)23.补出上面材料的空缺部分 (2分)【答案】颜子恶衣恶食【解析】本题考查对《论语·学而》的理解与识记难度不大24.根据上面的材料,简析孔子的观点 (3分)。

浙江省语文高考2024-2025学年自测试卷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语文高考2024-2025学年自测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4-2025学年浙江省语文高考自测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Ⅰ(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让文脉传下去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浩如烟海,在文学方面,我们有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艺术瑰宝,还有无数其他门类的艺术宝藏。

它们是我们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我们的精神家园。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人们越来越少有时间去细细品味这些文化遗产。

一些年轻人甚至认为,这些传统文学与现代生活脱节,无法引起他们的共鸣。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让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继续传承下去,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传承与创新并行文化的传承离不开创新。

只有不断融入新的元素,才能使传统文化焕发新的活力。

近年来,许多传统文化以新的形式呈现给大众,如古风音乐、国潮服饰、古装电视剧等,都受到了广大年轻人的喜爱。

这些新的文化形式不仅保留了传统文化的精髓,还加入了现代元素,使之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在文学创作领域,我们也可以尝试将传统文学与现代叙事手法相结合,创作出既有古典韵味又符合现代阅读习惯的作品。

教育与引导并重教育在文化传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应该将传统文化纳入教育体系,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等多种方式,让年轻人了解和认识传统文化。

同时,学校和家庭还应承担起引导的责任,引导年轻人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念,让他们明白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

只有这样,年轻人才能自觉地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传承中来。

科技与文化的融合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可以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来传播和传承传统文化。

比如,通过数字化手段将古籍文献进行数字化处理,使之更容易保存和传播;利用虚拟现实技术重现古代场景,让人们身临其境地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通过网络平台开设传统文化课程,让更多人随时随地都能接触到传统文化。

这些科技手段的运用,将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带来全新的机遇和挑战。

让文脉传下去,是我们的责任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国家的根。

没有文化的传承,就没有民族的未来。

因此,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去传承和弘扬我们的传统文化。

今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今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今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一、语言知识运用(共30分)
1. 选择题(共10分)
- 根据题目给出的语境,选择正确的词语或成语填空。

2. 阅读理解(共20分)
- 阅读一段文言文,回答相关问题,包括翻译、解释词语、概括文意等。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
1. 文章理解(共15分)
- 阅读现代文文章,回答关于文章内容、结构、主旨等问题。

2. 文章分析(共15分)
- 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语言特点、作者观点等。

三、古诗文阅读(共20分)
1. 古诗鉴赏(共10分)
- 阅读古诗,分析诗歌的意境、情感、艺术特色等。

2. 文言文阅读(共10分)
- 阅读文言文段,回答关于文言虚词、句式、文意理解等问题。

四、写作(共70分)
1. 材料作文(共50分)
- 根据给定材料,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2. 命题作文(共20分)
- 根据给定题目,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要求内容具体,表达清晰。

参考答案
由于试题和答案每年都会有所变化,并且需要根据实际考试内容来提供,以下仅提供一些答题技巧和注意事项:
- 语言知识运用部分要注重平时的积累,注意词语的正确使用和语境的把握。

- 现代文阅读要仔细阅读文章,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文章的深层含义。

- 古诗文阅读要掌握文言文的基本句式和常用虚词,了解古诗的基本知识。

- 写作部分要注意文章结构的完整性,论点论据的逻辑性,以及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示例,具体试题和答案需要根据实际考试情况来确定。

考生在备考时应关注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发布的最新信息。

浙江新高考一卷语文试题及答案

浙江新高考一卷语文试题及答案

浙江新高考一卷语文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共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文章内容】(略)1. 文章中提到的“XX”一词,其含义是什么?答案:XX一词在文章中指的是...2. 作者在文中提到了哪些论据来支持其观点?答案:作者在文中提到了以下论据:...3. 根据文章内容,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答案: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4-6题。

【文章内容】(略)4. 文章中“XX”一词的运用,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答案:在文章中,作者运用“XX”一词,体现了...5. 请分析文中“XX”这一角色的性格特点。

答案:文中“XX”这一角色的性格特点包括...6. 文章通过哪些手法来展现主题?答案:文章通过以下手法来展现主题:...(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7-9题。

【文章内容】(略)7. 文章中提到的“XX”现象,其成因是什么?答案:文章中提到的“XX”现象,其成因主要包括...8. 根据文章内容,作者对“XX”持有怎样的态度?答案:根据文章内容,作者对“XX”持有...9. 文章中提到的“XX”策略,其效果如何?答案:文章中提到的“XX”策略,其效果表现为...二、古诗文阅读(共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共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文言文内容】(略)10.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答案:(1)...(2)...(3)...(4)...11. 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答案:...12. 文中“XX”一词的含义是什么?答案:...13. 作者通过这篇文章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案:...(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4-15题。

【诗歌内容】(略)14. 诗歌中“XX”一词的运用,有何艺术效果?答案:...15. 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案:...三、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一)完成16-17题,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填入空白处。

2021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浙江卷)(含详细解析)

2021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浙江卷)(含详细解析)

2021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浙江卷)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共5题;共20分)1. ( 3分 )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各种春菜在田间地垄悄然探出头,娇弱的身子轻轻摇曳.(yì),而稚嫩的豌豆尖更是惹人喜爱,叶子清澈通透如翡翠薄片,茎上嫩须迎风轻颤.(chàn ),引逗着人们去采撷。

B. 创新型国家建设不是一蹴.(cù)而就的,需要科技工作者心无旁骛,摒.(bǐng )弃拜金主义,以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精神,帮助青少年成为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坚的人才。

C. 《典籍里的中国》用追根溯源、旁证博引的方式驰骋.(chěng )上下五千年,从文明的起源讲到现代传承,让观众眼界大开,堪称当下文化节目的扛.(gāng )鼎之作。

D. 那些或坐落于安静的小镇古街、或藏身在喧嚣的商业密林的个性实体书店,在充满竞争的时代执拗.(niù)生长,规模不大却洋溢着审美情趣,足以让灵魂片刻栖.(qī)身。

2. ( 5.0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中国传统工艺设计注重“材美”“工巧”“器雅”,古人对于器物的形状、质地、色彩的追求可谓孜.孜不倦...。

一件器物,可以拙朴到浑然天成,不露声色...., 也可以繁复,精美到无以复加。

(乙)“过去的生活,一切都很慢”,因此无论是天潢贵胄,还是黎民百姓,家里或许..都会有几件称心如意的工艺品,点缀他们的“慢生活”。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那些与生活息息相关、具有温度的传统工艺家具与器物,除了留存..在一些宫殿、宅第、民居中,还在热衷传统工艺设计的美术家手中不断传承。

(丙)家具、器物、雅玩里不仅仅蕴藏着中国传统工艺源远流长且不断革新的丰富技法;更折射出中国人对幸福生活的虔诚态度。

(1)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孜孜不倦B.不露声色C.或许D.留存(2)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甲B.乙C.丙3. ( 3分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一些平台正通过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提升整个农产品供应链的效率,用户不但能享受到更低价格和更新鲜的农产品,还能促进农民增收以及通过再投资改善生产。

(网络收集版)2022年新高考浙江语文高考真题文档版(答案)

(网络收集版)2022年新高考浙江语文高考真题文档版(答案)

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语文参考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 C2. B3. B4. D5. ①是因为它高于生活① 实际上充满了哲理① 而将生活哲学适当夸张和戏剧化6. (1)示例:由地理名和商品名组成的知识产权标识(2)①惠及的市场主体数量多;②带动的产业产值高;③打响了特色产品的品牌,带动上下游产业发展;④促进区域特色经济发展,推进乡村振兴。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一)(10分)7. A 8. A9. ①士人:兴趣从仕途转向饮食,促进饮食发展。

②技术:中华饮食历史悠久,明清时代饮食技术得到大发展。

③理论:长期的实践经验发展成系统理论。

(二)(20分)10. ①抑扬。

先写敦厚孝顺母亲,再写敦厚在众人眼中对母亲“不孝”,最后揭示他既孝顺母亲又报效国家的真孝和大孝。

②烘托。

用众人对敦厚的批评和压力,烘托敦厚的忍辱负重。

11. ①敦厚忠孝。

既孝顺母亲,又以死报国。

②忍辱负重。

为了不让母亲伤心,甘愿忍受误解。

③积极上进。

主动请缨去守卫最艰苦的岗位。

④恪尽职守。

为了国家利益而牺牲。

12. ①舍小爱,取大爱。

这样可以更好实现他忠心为国的心愿。

②舍私利,取大义。

这样可以感召更多的人为国家作奉献。

13. ①第一处描写,连用三个“那么”,渲染小镇的热闹,从而写出敦厚妈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迫切。

②第二处描写,连用六个“一”,写尽敦厚守卫的油井之荒凉,从而塑造出他甘守荒凉、一心奉献的品格。

③两者形成鲜明对比,既解释了敦厚在众人眼中“不孝”的原因,也彰显了他为国守油忠于职守、甘于奉献的品格。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40分)(一)(20分)14. C 15. B 16. D17. 若夫当时赏罚之所不能及/则又为之明言其状/而使后世嗟叹痛惜之不已/呜呼/贤人君子之功烈/与夫乱臣贼子罪恶之状/于此皆可以无忧其无闻焉/是故古者圣人重史官18. (1)那么(人们)将认为我是狠心的人,并且是吝惜(赏赐)爵位俸禄啊。

浙江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文字版)

浙江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文字版)

浙江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文字版)考试资料网权威发布浙江考试资料语文试题及答案(文字版),更多浙江考试资料语文试题及答案(文字版)相关信息请访问考试资料网。

一般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语文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风靡(mí)各大城市的共享单车给大众出行带来了便利,但乱停乱放,阻碍交通,成为城市“烂疮(chuāng)疤”,则与共享的初衷背道而驰。

B.某某快递公司陷入“自噬(shì)”的逆境,背后是快速扩张带来的后遗症;加盟模式曾是其业绩突飞猛进的密诀,但也是动摇其大厦基石的蚁穴(xué)。

C.近日,《我是范雨素》一文在网上刷屏,开篇一句“我的生命是一本不忍卒(zú)读的书,命运把我装订的极为拙劣”,便让许多人不禁(jìn)潸然泪下。

D.作为一部主旋律片,《湄公河行动》真实再现了那场发生在金三角的缉(jī)毒战役,片中抓捕过程之惊险,战斗场面之惨烈,令人咋(zé)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后2-3题。

有人曾将人工智能与人类之间存在的微妙关系,称为“才智争夺战”。

[甲]也是在这个意义上,欧洲开启了“人脑项目”,集神经科学、医学和计算机等多领域为一体,试图从科学高地上把握技术。

这种“才智竞争”不只是人类脑科学讨论的自我赶超,更包括心理与心情在内的自我认知。

让这场智能革命惠及全部的人群,使得人人可以享受智能的红利,这是时代付与我们的使命。

[乙]不管达到临界值,越过人类智能综合的“奇点时刻”能否到来,我们都应当从才智的延长中努力升华那独一无二的想象与思索,理性与和善。

[丙]这或许才是人类熟悉自己、激发潜力的关键所在。

2.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开启 B.付与 C.不管 D.独一无二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A.甲 B.乙 C.丙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国产大飞机C919首飞胜利后,各参研参试单位纷纷表示,要发奋努力把大型客机打造成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制造强国的标志性工程。

2021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浙江卷)(含详细解析)

2021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浙江卷)(含详细解析)

2021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浙江卷)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共5题;共20分)1. ( 3分 )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各种春菜在田间地垄悄然探出头,娇弱的身子轻轻摇曳.(yì),而稚嫩的豌豆尖更是惹人喜爱,叶子清澈通透如翡翠薄片,茎上嫩须迎风轻颤.(chàn ),引逗着人们去采撷。

B. 创新型国家建设不是一蹴.(cù)而就的,需要科技工作者心无旁骛,摒.(bǐng )弃拜金主义,以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精神,帮助青少年成为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坚的人才。

C. 《典籍里的中国》用追根溯源、旁证博引的方式驰骋.(chěng )上下五千年,从文明的起源讲到现代传承,让观众眼界大开,堪称当下文化节目的扛.(gāng )鼎之作。

D. 那些或坐落于安静的小镇古街、或藏身在喧嚣的商业密林的个性实体书店,在充满竞争的时代执拗.(niù)生长,规模不大却洋溢着审美情趣,足以让灵魂片刻栖.(qī)身。

2. ( 5.0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中国传统工艺设计注重“材美”“工巧”“器雅”,古人对于器物的形状、质地、色彩的追求可谓孜.孜不倦...。

一件器物,可以拙朴到浑然天成,不露声色...., 也可以繁复,精美到无以复加。

(乙)“过去的生活,一切都很慢”,因此无论是天潢贵胄,还是黎民百姓,家里或许..都会有几件称心如意的工艺品,点缀他们的“慢生活”。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那些与生活息息相关、具有温度的传统工艺家具与器物,除了留存..在一些宫殿、宅第、民居中,还在热衷传统工艺设计的美术家手中不断传承。

(丙)家具、器物、雅玩里不仅仅蕴藏着中国传统工艺源远流长且不断革新的丰富技法;更折射出中国人对幸福生活的虔诚态度。

(1)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孜孜不倦B.不露声色C.或许D.留存(2)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甲B.乙C.丙3. ( 3分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一些平台正通过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提升整个农产品供应链的效率,用户不但能享受到更低价格和更新鲜的农产品,还能促进农民增收以及通过再投资改善生产。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浙江卷)(答案详解)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浙江卷)(答案详解)
(4)只要一走进药铺,我就被一股浓重的药香包裹得严严实实,有点喘不过气来,但一习惯就好了。我望着那些神秘莫测的抽屉,瞅着那些贴着标签的药名,兴奋不已:什么“半夏,黄精”,什么“益母草、白芨”,都是曼妙的植物。当然,也有的是矿物和其他异类,比如“朱砂、雄黄、海马”,不由得使我产生了相关的联想:这朱砂,肯定就是国画中传统的红色颜料吧?李可染曾用顶级朱砂绘过四张毛主席诗意图《万山红遍》,已成画史上的经典。至于雄黄,不就是许仙意气用事的东西吗?所谓的海马,只是相当Fra bibliotek一条小鱼而已。
(宋)欧阳修
修顿首白秀才足下。前者舟行往来,屡辱见过。又辱以所业一编,先之启事,及门而贽。田秀才西来,辱书;其后予家奴自府还县,比又辱书。仆有罪之人,人所共弃,而足下见礼如此,何以当之?当之未暇答,宜遂绝,而再辱书;再而未答,益宜绝,而又辱之。何其勤之甚也!如修者,天下穷贱之人尔,安能使足下之切切如是邪?盖足下力学好问,急于自为谋而然也。然蒙索仆所为文字者,此似有所过听也。
C.毋庸讳言,得过且过、敷衍塞责的教师确实存在,但像“最美女教师”张丽莉那样爱生如子、恪尽职守的人,才是教师队伍中的主流。
D.作为领导干部,面对群众时需要很强的亲和力,只有贴近群众,和颜悦色而不是急言厉色,才能真正听到群众的心声。
3.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温总理对于一些地方房价还没有回到合理价位,调控不能放松的表态,让市场对楼市调控政策放松的预期落了空。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而又以游从相爱之私/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B.然言出而罪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C.是以徘徊不敢出其所为者/吾其还也
(1)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2分)

2020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试卷(附答案及详细解析)

2020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试卷(附答案及详细解析)

2020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3分)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浙江诗路文化带以诗词文化为主线,结合水系、古道,将各地旖.(yǐ)旎风光串联成富有诗情画意的山水旅游线路,让游客徜.(táng)徉在江南美景中。

B.历经千年沧桑,觥.(gōng)筹交错的场面早已湮.(yān)没于历史深处,但留存至今的一件件青铜器足以让人们浮想联篇,去回味那个钟鸣鼎食的时代。

C.生态文学应更多创作体现绿色发展理念、讴.(ōu)歌美好生活的作品,致力于鞭挞.(d á)滥杀野生动物、肆意破坏环境的恶劣行为,提高全社会的生态文明素养。

D.北方的季节泾.(jīng)渭分明,春季的风一寸寸吹向大地,为山川褪去寒衣,一点点着.(zhuó)上春色,东风过处,整个原野为之一振,草木葳蕤,生机勃勃。

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屏幕中的剧情风生水起....,扣人心弦。

屏幕上方一行又一行的字符络绎不绝,争先恐后。

某些字符甚至悬浮于屏幕中央,仿佛不忍退场。

【甲】“弹幕”是这些字符获得的形象称谓﹣﹣那些字符如同密集射击的炮弹在夜空展开了眼花缭乱的一幕。

弹幕通常是对屏幕中剧情的即时评论,短小精悍....。

【乙】评论内容五花八门,崇拜、感叹、剧透、调侃、吐槽,也包含了“前方高能反应”“美爆了”“劝你善良”……等弹幕文化的常用语。

【丙】弹幕文化显示出既丰富又单调的双重特征:一方面群情踊跃,图文并茂;另一方面彼此重复,似曾相识。

不必否认弹幕文化的狂欢气氛,若干小创意甚至让人耳目一新。

然而..,而是来自互联网新型文化套..,也不必否认众声喧哗主要不是来自思想的真正激荡餐的事先设计。

(1)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风生水起B.短小精悍C.然而D.激荡(2)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A.甲B.乙C.丙3.(3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严重威胁全人类的健康与福祉,也暴露了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上的短板,推进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2022年高考浙江卷语文真题及答案

2022年高考浙江卷语文真题及答案

2022年高考浙江卷语文真题及答案高考结束之后,相信很多考生最关注的话题就是高考试卷和答案了,考生们相互之间都会对答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sā)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上,把光菜镌(神的三要窗口,成为解读中华文明、增强文化给用户营造了添加“工业糖精"的鬟餐幻境,压缩了人们的想象空间。

繁论谲钻进石缝,黄辔狡猜来去无晾……但还是留市了蛛丝马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甲】子旦行同企是澎辉的热情,全是珍贵的回忆。

迅速虑感壮大。

【乙】夹现飞跃,大路步赶上时代。

首次戢人航天飞行,神舟五号戴航天人奋力奔题、青敢迅梦,让航天事业弃向强国目标,方,嫦嫉飞天执月,天问进访火墨,天和就势天河……这些好消息一则接身一则地传来,很不容易,真是令人万般欣慰!出圈”,带给观众身临其境体验的苎要技术:地展现出它们由海洋到陆地淡水环境:指施,更好地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个字:(3分)艺术作品之所以合情合理,是回为它来源于生活;艺术之所以成为艺术,便成为曲艺“包狱儿”永恒追求的境界。

撞南脐橙、栉水木工、五常大米……这些耳蒸能详的二特产,扣今都有一个失间的身份——地涩标虑产品。

威为市场的“通行证”,展现了良好的竞争力。

蓬勃发展的地涩标志注册为集体、证明商标(件)核准使用的市场主体(家)当地政府配委保护投入(亿元)地理标志产品产业产值(亿元)涉及地理标志产业产值(亿元)(1)根据文中信息,给“地理标志”下定义。

不超过20个字。

(2分)地理标志是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10分)中国食客说越中华花食之道,往往喜欢引用孔子的“食不厌精,脸不厌细”八个字。

其实,孔子所言的“食后,是其心怀的礼制。

《礼记》所言“夫礼之初,始谐饮食”,大古代中因对食物的“淡漠”不仅出于食材的积累、文触的缓慢,灵在于儒家文化对口胆之欲的“打压”。

代之前,文人对于饮食之事是少有重视的。

隋唐时翔饮食文化尤其是实席之风三有较大点展,但在盛世文的烧尾买,也只是公御士大光的盛安,远非平民百姓所能享受。

2020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试卷(有详细解析)

2020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试卷(有详细解析)

2020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试卷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浙江诗路文化带以诗词文化为主线,结合水系、古道,将各地旖.(yǐ)旎风光串联成富有诗情画意的山水旅游线路,让游客徜.(táng)徉在江南美景中。

B. 历经千年沧桑,觥.(gōng)筹交错的场面早已湮.(yān)没于历史深处,但留存至今的一件件青铜器足以让人们浮想联篇,去回味那个钟鸣鼎食的时代。

C. 生态文学应更多创作体现绿色发展理念、讴.(ōu)歌美好生活的作品,致力于鞭挞.(dá)滥杀野生动物、肆意破坏环境的恶劣行为,提高全社会的生态文明素养。

D. 北方的季节泾.(jīng)渭分明,春季的风一寸寸吹向大地,为山川褪去寒衣,一点点着.(zhuó)上春色,东风过处,整个原野为之一振,草木葳蕤,生机勃勃。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严重威胁全人类的健康与福祉,也暴露了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上的短板,推进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B. 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自从首次飞行任务展开以来,各参研参试单位和全体同志团结拼搏,经历严峻考验,克服重重困难,获得了最后的胜利。

C.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打贏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新思路,各地广泛开展的网络扶贫活动,让扶贫工作受益范围更广,使更多的群众有了存在感。

D. 汽车影院以停车空间为电影放映场地,通常设置超大银幕,观众坐在私家车内就可以看到大银幕上清晰稳定的图象和车内收音机上接收的电影原声。

二、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30.0分)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一般来说,阅读是和文字相关联的。

当然,人们有时也会把欣赏一幅好画说成“读画”。

用在这里的“读”,强调的是欣赏的深度了,就此也微妙地点出了看画与读画间的差异。

2021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1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1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3分)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各种春菜在田间地垄悄然探出头,娇弱的身姿轻轻摇曳.(yì),而稚嫩的豌豆尖更是惹人喜爱,叶子清澈通透如翡翠薄片,茎上嫩须迎风轻颤.(chàn),引逗着人们去采撷。

B.创新型国家建设不是一蹴.(cù)而就的,需要科技工作者心无旁骛,摒.(bǐng)弃拜金主义,以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精神,帮助青少年成为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坚的人才。

C.《典籍里的中国》用追根溯源、旁证博引的方式驰骋.(chěng)上下五千年,从文明的起源讲到现代传承,让观众眼界大开,堪称当下文化节目的扛.(gāng)鼎之作。

D.那些或坐落于安静的小镇古街、或藏身在喧嚣的商业密林的个性实体书店,在充满竞争的时代执拗.(niù)生长,规模不大却洋溢着审美情趣,足以让灵魂片刻栖.(qī)身。

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甲】中国传统工艺设计注重“材美”“工巧”“器雅”,古人对于器物的形状、质地、色彩的追求可谓孜孜不倦....。

一件器物,可以拙朴到浑然天成、不露声色....,也可以繁复、精美到无以复加。

【乙】“过去的生活,一切都很慢”,因此无论是天潢贵胄,家里或许..都会有几件称心如意的工艺品,点缀他们的“慢生活”。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那些与生活息息相关、具有温度的传统工艺家具与器物,除了留存..在一些宫殿、宅第、民居中,还在热衷传统工艺设计的美术家手中不断传承。

【丙】家具、器物、雅玩里不仅仅蕴藏着中国传统工艺源远流长且不断革新的丰富技法;更折射出中国人对幸福生活的虔诚态度。

(1)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孜孜不倦B.不露声色C.或许D.留存(2)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A.甲B.乙C.丙3.(3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一些平台正通过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提升整个农产品供应链的效率,用户不但能享受到更低价格和更新鲜的农产品,还能促进农民增收以及通过再投资改善生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昵.(nì)称质.(zhǐ)量衣钵.(bō)因噎.(yē)废食B、刍.(chú)议熟稔.(rěn)露.(lù)脸瘙.(sào)痒难忍C、奇葩.(pā)笑靥.(yǎn)当.(dàng)真物阜.(fù)民丰D、绮.(qǐ)丽木讷.(nè)顷.(qǐng)刻入不敷.(fū)出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散文是倍受读者青睐的文体,古今中外的散文家凭借生花妙笔,写下了无数文采斐然、脍炙人口的名篇。

B.上课铃声过后,他才慌慌张张地冲进教室,“报告”声刚落,同学们轰堂大笑,原来他衣服的纽扣错位了。

C.毋庸讳言,得过且过、敷衍塞责的教师确实存在,但像“最美女教师”张丽莉那样爱生如子、恪尽职守的人,才是教师队伍中的主流。

D.作为领导干部,面对群众时需要很强的亲和力,只有贴近群众,和颜悦色而不是急言厉色,才能真正听到群众的心声。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温总理对于..一些地方房价还没有回到合理价位,调控不能放松的表态,让市场对楼市调控政策放松的预期落了空。

B.要解决愈演愈烈的医患矛盾,既需要运用法律武器制止违法行为,更需要从根本上釜.底抽薪...,进一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C.中国古典诗歌所用的许多物象,本是无情无知的,但经过历代诗人反复继承、运用和发展,积淀..了丰厚的象征意蕴,成为传统的审美意象。

D.毒胶囊事件是继三聚氰胺事件后又一起惊世骇俗....的丑闻,它再次给有关部门敲响了警钟:药品安全大如天,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加强和改进艺术评论工作,引领艺术创作和群众艺术鉴赏水平,纠正不良创作倾向,是艺术评论家必须承担的职责。

B.《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要求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和特色化发展,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以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

C.这本书精心选配了10多幅契合文意的图片与版式设计有机结合,为读者营造了一个极具文化魅力的立体阅读空间。

D.智能电视的推出颠覆了人们心中电视机只是用来看节目的传统观念,用户可以方便地通过电视上网进行一系列的社交、娱乐活动。

5.从下列材料中选取必要的信息,为“食品添加剂”下定义。

(3分)①食品添加剂是有意加入到食品中的物质。

②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是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

③食品添加剂既可以是化学合成物质,也可以是天然物质。

④食品添加剂加入到食品中的目的是改善食品的品质和色、香、味。

6.使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描写性文字,要求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

(不超过60字)(4分)银杏树初冬疾风骤雨凋零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7.阅读以下新闻材料,根据要求答题。

(5分)不久前,某地一所高中对700名学生做了以“你觉得你离父母有多远”为主题的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 69%的学生认为与父母有代沟,其中6%的学生觉得离父母很远。

很多学生说,与父母沟通时,除了学习再无别的话题。

(1)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

(2分)(2)就此现象谈谈你的看法。

(不超过80字)(3分)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9分)国学是中国学问的根底。

这个根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小学,一个是经学。

经学就是“六经”,再扩展,是十三经。

其实十三经已经推衍开了,基本的还是“六经”。

“乐经”不传,实际上是“五经”。

就是《诗经》、《书经》、《周礼》、《周易》和《春秋》。

这就是经学。

汉代一大批注释、传疏、义证,晋唐又有一批,宋明又有一批。

清代重新回过头来再注再疏。

后来的经学,不是经学的原典,而是经学史。

中国的经学在中国学术史上怎样流变,有汉宋之争,有明清之变。

研究经学史,不了解清代学术不行,因为他们把字、词、义解释得更清楚了,汉宋儒的不少错误得到了纠正。

不了解清代学者对经学的重新检讨研究,念字就会念错,发音就会不准确。

对“五经”音义的校正,是清儒的一大贡献。

宋代重视义理,也就是“六经”的义理和思想。

濂、洛、关、闽四大家,基本上都回到“六经”,重构儒家的思想体系。

重归“六经”并不是容易的事情。

他们抓住了《周易》。

所以朱子研究《易》,二程对《易》的研究极高深,张载也研究《易》。

张载讲《易》是有名的,但在程颢、程颐面前,他主动让出一席之地。

为什么清儒反宋?他们觉得宋儒讲空话。

字音都没有念清楚,空谈义理,有什么意思?清儒就指出这个字那个字以前念错了。

这样一种功夫,主要的研究对象是针对“六经”。

清儒的原话,“读书必先识字”。

你说“经”,是哪一本“经”?是古文还是今文?具体是哪一个文本?所以清儒的功夫在甄别和辨伪,目的是恢复“经”的本原。

要恢复本原,必须有小学的功夫。

小学的功夫就是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

文字学是认字,训诂学是释词,把字词的意思解释清楚。

这还不行,还要懂音韵。

说这个字,汉代这样读,宋代那样读,清代是这样读的。

清儒把“六经”的字一个一个弄准确了。

所以要说国学,最主要的应该是经学和小学。

要懂经学,就得懂小学。

小学是工具和路径,不懂小学,通经之路就走不过去,就没有能力研究经学。

8.下列对“读书必先识字”理由的说明,最恰当的一项是A.朱子、二程等人在没有小学功夫的情况下研究《周易》,是空谈义理。

B.有了对经学字词义的大量注疏,才有可能去研究经学在中国学术史上的流变问题。

C.字音没有念清楚,字词意思没有解释清楚,就不能够恢复“经”的本原。

D.汉、晋唐、宋明注疏有不妥之处,汉宋儒在研究经学史的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错误。

9.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国学是中国学问的根底,而作为工具和路径的小学是经学的根底。

B.宋代学者从《周易》入手重归“六经”,以“六经”的义理和思想来重构儒家的思想体系。

C.清儒有着深厚的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功底,他们对“六经”的字逐一进行了校正。

D.只有纠正了“五经”音义中的错误,才能真正了解清代学者对经学研究的贡献。

10.结合上下文,指出作者认为“后来的经学,不是经学的原典,而是经学史”的理由。

(3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

(20分)母亲的中药铺甘典江那时候,我最喜欢去的地方,除了新华书店,就是母亲的中药铺。

因为我喜欢嗅闻那些中药的味道,特别是爱咀嚼几片苦甜苦甜的甘草。

母亲当过赤脚医生。

八十年代初,母亲参加医疗培训后,加入了城关镇合作医疗站,医疗站在我读书的中学附近,临街两间旧木房。

一间开处方和打针,另一间,是药铺。

和母亲一起在守药铺的,有三个阿姨。

一天到晚,她们就做三件事:抓药,打针,织毛衣。

除此之外,便是无休无止的聊天。

我注意到,她们抓药非常麻利,瞟一眼处方,就可以找到相应的抽屉。

仅凭手抓,就基本准确,最后还是放进小秤称一称,添点或减点。

然后,把药倒入毛边纸或废报纸,包好扎紧,写几个字交待几句,递给别人。

只要一走进药铺,我就被一股浓重的药香包裹得严严实实,有点喘不过气来.我望着那些神秘莫测的抽屉,瞅着那些贴着标签的药名,兴奋不已:什么“半夏,黄精”,什么“益母草、白芨”,都是名字曼妙的植物。

当然,也有的是矿物和其他异类,比如“朱砂、雄黄、海马”,不由得使我产生了相关的联想:这朱砂,肯定就是国画中传统的红色颜料吧?李可染曾用顶级朱砂绘过四张毛主席诗意图《万山红遍》,已成画史上的经典。

至于雄黄,不就是许仙意气用事的东西吗?所谓的海马,只是相当于一条小鱼而已。

其中,我最喜欢的药草,是甘草。

首先,是因为它的名字,甘草,望文生义,就是“甘甜之草”。

昔时,神农氏遍尝百草,解毒靠的就是这宝贝。

再加上,我自己就姓“甘”,与这甘草,是家门,五百劫前,应是同根而生之族。

最早,是母亲教我嚼的甘草,一是因为它的药理,二是可以变相地替代水果糖,八十年代,任何甜味都是奢侈品。

就这样,我嚼着甘草成长着,自以为嚼出了甘草的本真之味,破解了甘草的一切密码。

母亲还爱用党参来炖乌骨鸡和猪肚,补血。

她营养不足,严重贫血。

人参太贵,吃不起。

还有金银花和枸杞,母亲他们都用来泡茶喝。

自然,我也跟着全部享受到了。

在自家的院子墙角,母亲还栽了几株三七。

蔓延的藤叶牵上墙,覆盖成了一面翠绿的毯子,像青绿山水画的设色,极其养眼。

可惜,后来拆迁,毁于一旦,使我失去了这一片翠绿。

母亲只好把三七块茎挖出,收藏好。

她说,三七可以治妇科恶疾,以及跌打损伤。

九十年代的某一天,这个合作医疗站被撤销了。

回到家,母亲专职做她的家庭主妇。

赚钱的任务,彻底由父亲负责。

那个中药铺,被别人买去,改作了服装店。

从此,街上流行的药店,大多是连琐的西药店。

在我的印象中,传统的中药是文化,望闻问切的中医大夫,近似于等同于诗人。

相反,我害怕西药西医,因为这些东西是实验室配制合成出来的化学组织,成分复杂而可疑,至少没有一个在阳光之下生长的过程,没有温度、湿度,更无个性与灵魂。

我实在难以想象,“阿莫西林”比母亲的“金银花”会更让我亲近与信赖。

甚至,当我感冒受寒,母亲亲手煎熬的一罐红糖姜开水,也会比最昂贵的感冒药更能帮我发汗,助我痊愈,至少,让我心暖。

现在,父亲走了,去了天国。

母亲一个人守着我们,在空旷的屋顶上栽花种菜。

母亲身子瘦弱,时有病痛,我很是耽忧,同时,我又安慰自己:生病不正常吗?不正证明了人在活着?何况这世上,还有那么多栩栩如生的药在陪护呢。

一根草是药,一撇叶是药,一线阳光,一滴水,也都是,甚至,一个人可以是另一个人的灵芝。

母亲多年与草木为伴,沉浸于无边无际的药香之中。

于我而言,母亲就是我人生一味无价的中药,为我清热解毒,可以抵御这世间的种种伤害。

(本文有删节)11.简析第三段中的“抓药”细节。

(3分)12.第四段中作者写由药名引发的联想,有何用意?(3分)13.文中为什么用较多的笔墨写“甘草”?(4分)14.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5分)15.作者在文末说“母亲就是我人生一味无价的中药”,联系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5分)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

(19分)与荆南乐秀才书(宋)欧阳修修顿首白秀才足下。

前者舟行往来,屡辱见过。

又辱以所业一编,先之启事,及门而贽.。

田秀才西来,辱书;其后予家奴自府还县,比又辱书。

仆有罪之人,人所共弃,而足下见礼如此,何以当之?当之未暇答,宜遂绝,而再辱书;再而未答,益宜绝,而又辱.之。

何其勤之甚也!如修者,天下穷贱之人尔,安能使足下之切切如是邪?盖足下力学好问,急于自为谋而然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