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第四章 第1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教学设计

第四章 第1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教学设计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单元整体分析【整体分析】通过以上三章内容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地球的运动规律和圈层结构,知道了地球上最富动力的两大因子——大气和水。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懂得大气和水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两大主要外力。

当然,自然科学和哲学总是相通的,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不仅有外力作用,内力作用才是最根本的。

本章通过具体的案例来说明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塑造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教学时应选取学生熟知的图片或例子,或用多媒体动画的形式来演示,使学生增强感性认识,以更好地理解比较抽象的地理原理。

青少年学生正处于世界观的形成时期,学习本章内容,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

通过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使学生理解矛盾是对立统一的。

【课标要求】①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

②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③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考纲解读】一是近年来考点: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地质构造及其实践意义;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河流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河流地貌对聚落的影响。

二是命题的视角:地壳物质循环图的阅读、各种地貌的形成过程及其原理、内外力作用在不同地域的表现。

重点关注地质剖面图的判读。

形式探究:选择题和综合题的考查形式并存。

难度系数在0.55左右;热点探究:河流地貌,虚拟地质剖面图。

【学习思路】教材针对塑造地表力量的问题,重点是对地质作用力的能量来源、作用形式、作用结果、塑造的地貌等现象领会清楚,可以借助动画演示、景观图片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形象直观地理解。

在分析具体地表形态的形成过程要辩证地从内外力的共同作用,全面地分析。

并进一步理解由于内外力的共同推动,形成了岩石圈物质的循环,明确每一环节的作用形式与作用结果,从整体上理解地壳物质在不断变化之中,体现自然界物质运动的永恒性。

【逻辑结构】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教学目标】1.通过动画演示和教材学生,能准确地说出内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和对地貌的影响。

《创新设计》2022年高考地理(人教版)总复习教师文档: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创新设计》2022年高考地理(人教版)总复习教师文档: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1课时营造地表形态的力气最新考纲地壳物质循环。

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名师解读思维导图1.识记:内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和对地貌的影响。

2.理解:地壳物质循环的过程。

3.应用:运用内外力作用解释地貌的形成。

考点一内力作用[知识整合]1.能量来源:主要是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2.表现形式及作用表现形式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地壳运动水平运动形成绵长的断裂带和巨大的褶皱山脉垂直运动引起地势的起伏变化和海陆变迁岩浆活动岩浆只有喷出地表才能直接影响地表形态变质作用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深度思考]地壳运动的类型及分析推断运动类型水平运动垂直运动岩层运动方向地壳运动方向平行于地表,地壳运动方向垂直于地表,使使岩层发生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岩层发生大规模的隆起和凹陷对地形的影响形成断裂带和褶皱山脉常形成高原、断块山及盆地和平原等地貌举例东非大裂谷、喜马拉雅山台湾海峡的形成、意大利那不勒斯湾海岸的变迁相互关系①它们相伴发生②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区域,两者常有主次之分③就全球而言,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高考探究]1.(2021·广东文综,1)右图为某地实景图。

其所示地质构造的形成缘由主要是()A.搬运作用B.地壳运动C.变质作用D.风化作用解析本题以实景图为切入点,考查同学对基本概念的把握状况。

地质构造是由地壳运动导致岩层的变形或位移而形成的,故图示地质构造的形成缘由应是地壳运动,故B项正确。

答案 B2.(2011·山东文综,4)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区域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示意图。

图中Ⅰ、Ⅱ、Ⅲ、Ⅳ处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A.Ⅰ、ⅡB.Ⅲ、ⅣC.Ⅰ、ⅢD.Ⅱ、Ⅳ解析图中显示,Ⅱ处是断层,Ⅳ处是岩浆侵入,均为内力作用所致。

答案 D1.以地质剖面图或地貌景观图为载体考查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2.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和形成的地貌是近三年高考的常考点考点二外力作用[知识整合]1.能量来源:主要是太阳辐射能。

(完整版)地表形态的塑造教案

(完整版)地表形态的塑造教案

合用学科合用地区高中地理人教版地区合用年级课不时长(分钟)高中一年级2课时知识点教课目的教课要点教课难点1.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2.岩石圈物质循环;3.山地的形成;4.河流地貌的发育;5.地形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1.举例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说明地壳运动是怎样对地表形态产生影响;2.运用表示图,解说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3.说明河流侵害与聚积地貌的形成过程;4.剖析地形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1.地质结构及其与地貌之间的关系;2.掌握判断背斜和向斜的方法;3.河流侵害与聚积地貌的形成。

1.内外力所塑造的各样地貌;2.岩石圈物质循环;3.地形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课建议】本节的教课要点是使学生明确地质结构及其与地貌之间的关系、掌握判断背斜和向斜的方法、理解河流侵害与聚积地貌的形成。

学生学习本节时可能会在以下两个方面感觉困难:1.教课中可联合本章的前言,增补地质作用的观点,为学生的学习做好知识上的铺垫。

2.这部分内容较抽象,在教课中,教师需要借助必定的教具,(如模型、多媒体动画等)或引入有关事例(如大西洋的形成等)。

从地壳运动特色、对地表形态影响和互相关系三方面给学生解说。

3.教师在教课过程中不需要把各样地貌向学生作全面系统地介绍,而应注意举例加以剖析,也可让学生发现举出身旁熟习的例子和图片,启迪学生进行察看,思虑,学会剖析常有地表形态的形成及其变化的主要原由。

4.教师在山地的形成教课中可考虑经过增补表示图说明断层的组合形态,以便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本中波及的实例,5.在教课过程中,教师要指引学生掌握地貌形成过程的主线,如剖析洪积扇形成时,泥沙的聚积原由,要抓住“地势趋于缓和—河流变得宽阔—水流速度降低—搬运能力减弱—泥沙淤积”的因果关系主线进行剖析;在叙述河漫滩平原的形成时,注意掌握主要的过程,凹岸侵害,凸岸聚积—水下聚积体—河流改道或持续向下侵害—河漫滩被荒弃—连结形成河漫滩平原。

【知识导图】教课过程一、导入【教课建议】有关内外力作用与地貌的考题,要着重以地形与人类活动关系为线索,以环境和发展为核心,突出考察地质结构判断、内外力作用人类活动的影响。

《河流地貌的发育》教学设计

《河流地貌的发育》教学设计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课标解读】1、联合实例,解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要素。

2、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散布的影响。

课标 1 的行为动词是“解析” ,属于理解层次的水平要求——即要修业生达到的认知水平是能够理解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各样内、外力要素。

该标准的行为条件是“联合实例” ,对学生达到水平要求所采纳的方法进行了限制,即假如经过对实质例子的解析来得以实现。

地表形态的变化特别复杂且波及面广,地表形态的实例也就不行能一一列举,课标的企图应当是选用一、两个典型实例来解析。

本节课以河流地貌为实例,重视解析外力作用。

地表是人类生计的基本场所,地表形态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好多方面有着深远的影响,课标中选用聚落和交通线路两个方面,要求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散布的影响,也表现了学致使用,学习生活中的地理的理念。

本节课重视于河流地貌对聚落的影响。

【教材解析】本节内容作为一个之外力作用为主的地表形态的实例,与第二节“山岳的形成”相对应,是对第一节内力作用、外力作用理论知识的考证和运用,学生经过第二节和本节的学习,能够学会解析影响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要素,学会解析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本节教材能够分为两大多数:第一部分是河流侵害地貌与聚积地貌,第二部分是河流地貌对聚落散布的影响。

第一部分分别选用河谷和冲积平原作为河流侵害地貌和河流聚积地貌的事例进行解析,目的是增强学生对河流地貌形成过程的理解,并初步认识解析地貌形成过程的方法。

这是本节内容的要点。

在“河流侵害地貌”中,教材先介绍了河流侵害地貌的三种形式:溯源侵害、下蚀和侧蚀,而后详尽解析了河谷的形态及演变过程。

在“河流聚积地貌”中,教材主要介绍了典型的地貌种类:冲积平原。

并对构成冲积平原的三个部分: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和三角洲平原的形成进行了较为详尽的介绍。

在第二大多数“河流地貌对聚落散布的影响”中,教材经过解析不一样地域河流地貌的特点,说了然河流地貌对聚落的形态、规模和集散程度的影响。

高中地理复习塑造地表形态教案

高中地理复习塑造地表形态教案

高中地理复习-塑造地表形态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地表形态的分类及特点;(2)掌握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3)能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实际地表形态变化。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地图、图片,分析地表形态的特点;(2)运用地理模型,演示地表形态的变化过程;(3)开展小组讨论,探讨地表形态形成的内外力作用。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2)培养学生对地理环境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地表形态的分类及特点;(2)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3)地表形态变化的实际案例分析。

2. 教学难点:(1)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影响的深度理解;(2)地表形态变化过程的演示与分析。

三、教学方法1. 观察法:通过地图、图片等引导学生观察地表形态的特点;2. 模型演示法:运用地理模型,直观展示地表形态的变化过程;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分析地表形态形成的内外力作用;4. 案例分析法:选取实际案例,分析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

四、教学准备1. 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2. 地理模型或沙盘;3. 案例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地表形态的分类及特点;(2)提问:地表形态是如何形成的?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有哪些影响?2. 新课导入:(1)介绍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2)分析地表形态变化的实际案例。

3. 课堂讲解:(1)讲解地表形态的分类及特点;(2)阐述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3)示范分析地表形态变化的实际案例。

4. 课堂实践:(1)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地表形态形成的内外力作用;(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3)教师点评并总结。

5. 课后作业:(1)复习地表形态的分类及特点;(2)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实际地表形态变化;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地表形态的分类、特点及内外力作用的影响。

7. 课后反思:(1)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2)教学方法的适用性及改进方向;(3)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

地表形态的塑造 教案

地表形态的塑造 教案

地表形态的塑造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地表形态的基本类型及其特征。

掌握地表形态塑造的主要地质作用,如侵蚀、沉积、构造运动等。

能够分析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调查、讨论等方法,分析不同地域的地表形态特征。

学会使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工具,对地表形态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保护意识,认识到地表形态塑造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地理学科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地表形态的基本类型: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

2. 地表形态塑造的地质作用:侵蚀、沉积、构造运动、气候变化等。

3. 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农业生产、城市建设、水资源利用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地表形态的基本类型及其特征,地表形态塑造的主要地质作用。

2. 难点:地表形态塑造的地质作用之间的相互关系,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资源:教材、多媒体课件、实地考察资料、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等。

2. 教学设施:投影仪、计算机、GIS软件、白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地表形态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地表形态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地表形态的基本类型及其特征,引导学生了解地表形态的多样性。

3. 课堂讲解:讲解地表形态塑造的主要地质作用,如侵蚀、沉积、构造运动等,并通过实例进行分析。

4. 案例分析:分析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如农业生产、城市建设、水资源利用等。

5.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使用GIS软件,对地表形态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展示分析结果。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鼓励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观察。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和小组活动中的参与情况,评估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完成练习题和实地考察报告的质量,了解学生对地表形态塑造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地表形态的塑造 教案

地表形态的塑造 教案

地表形态的塑造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地表形态的定义和特点。

掌握地表形态的主要塑造力量,如风化、侵蚀、沉积和构造运动等。

能够分析不同地表形态的形成过程和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调查和实验等方法,探究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

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工具,分析和展示地表形态的空间分布和变化。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保护意识,认识到地表形态的塑造是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二、教学内容:1. 地表形态的定义和特点地表形态是指地球表面各种地形和地貌的总称。

地表形态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和动态性等特点。

2. 地表形态的塑造力量风化:指大气、水和生物等对岩石的物理和化学作用,导致岩石破坏和分解。

侵蚀:指水流、风力等外力作用,将岩石材料从原地点搬运到其他地方。

沉积:指水流、风力等外力作用,将搬运来的岩石材料堆积在某个地方。

构造运动:指地球内部的地壳运动,如地震、山脉抬升等,导致地表形态的改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地表形态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地表形态的好奇心和兴趣。

2. 讲解:讲解地表形态的定义和特点,以及地表形态的塑造力量。

通过实例和案例,讲解不同塑造力量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和过程。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地考察或实验,观察和记录不同地表形态的形成过程和特点。

学生运用GIS等工具,分析和展示地表形态的空间分布和变化。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和提问回答情况。

2. 学生理解度:通过学生完成的练习和作业,评估学生对地表形态塑造过程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实践能力:评估学生在实地考察和实验中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资源:1. 图片和案例:收集不同地表形态的图片和案例,用于讲解和展示。

2. 实地考察和实验材料:准备实地考察和实验所需的工具和材料。

3. GIS软件:安装和准备GIS软件,用于分析和展示地表形态的空间分布和变化。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1讲常见地貌类型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学生版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1讲常见地貌类型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学生版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一讲常见地貌类型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考情分析】考点常见地貌类型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程标准 1.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2.运用示意图,说明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

3.结合实例,解释内力和外力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并说明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素养解读 1.区域认知:结合区域的地形、水文等地理特征,分析判断不同地区的主要地貌类型及分布规律。

认识不同地区内外力作用的差异及地貌景观差异。

2.综合思维:结合图文材料,从要素综合和时空综合的角度分析地貌景观的形成原因与形成过程。

结合内外力作用分析其地区地貌的成因,并描述其形成过程。

3.地理实践力:运用视频或野外观察地貌景观,能够识别相关地貌并能描述其景观特点。

绘制岩石圈物质循环图。

观察学校所在地的地貌景观,并分析其成因。

考情分布2023海南卷、2023湖南卷、2023北京卷、2023浙江卷、2023全国甲卷、2023全国乙卷、2023新课标、2023福建卷、2022河北卷、2022上海卷、2022天津卷、2022福建卷、2022海南卷、2022辽宁卷、2022江苏卷、2022山东卷、2022湖南卷、2022广东卷、2022浙江6月、2022全国甲卷、2022全国乙卷、2022浙江1月、2021海南卷、2021福建卷、2021辽宁卷、2021天津卷、2021河北卷、2021全国甲卷、2021浙江6月、2021河北卷、2020海南卷、2020江苏卷、2020天津卷、2020山东卷、2020浙江7月、2020新课标Ⅰ、2020新课标Ⅰ、2020浙江1月:内力作用、外力作用及其地貌;2023浙江1月、2022重庆卷、2022上海卷、2022北京卷、2022江苏卷、2021天津卷、2021北京卷、2021浙江1月、2020北京卷、2020江苏卷、2020天津卷、2019北京卷: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考题趋势塑造地表形态的内外力作用及其地貌,一直是高考的高频热点,一般难度较大,今年针对地质地貌的形成过程描述类综合题考查频率显著增加,称为近年高考的热点。

地表形态的塑造教案.doc

地表形态的塑造教案.doc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举例A力作用的表现形式,说明地壳运动是如何对地表形态产生影响;2、识别各种外力作用,解释其对地表的塑造方式;3、辨认几种基本地貌类型,说出其成因;4、绘制示意图说明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

(二)过程与方法:解读阁片,绘制示意阁,尝试通过阁来理解地理知识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对身边各种自然现象观察的习惯,欣赏各种营造力造就的奇特自然现象。

树立对自然的崇敬心理,爱护自然。

教学重点1、闪力作用对地表的塑造形式;2、外力作用对地表的塑造方式;3、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

教学难点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吋【导入新课】[联系实际直接导入]同学们好,我们开始上课!今天我们要进入新的章节,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在这里,就岀现了一个新的地理名词“地表形态”那么,什么是地表形态呢?关于这个问题,我想先请大家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我们是不是能看到许多美咖而且壮观的景象,比如说高山,大海,草原,河流、、、、等等。

那么,我们把这些能被我们直接感受到的地球表面的起伏状态就叫做地表形态了,也可以叫做地形或者是地貌。

同学们可以看一下68页,上面有介绍。

那么地表形态是怎样被塑造的,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又是什么呢?现在就让我们进入第一节的学习“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新课学习】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板书)I过渡j同学们看标题,这一节我们主要研究的是什么?是力量!那么这个力量到成是什么呢?其实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有很多种,比如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就有影响,人类推平山丘,填堆河谷、修造建筑等等,就使得原来的地表形态发生了改变。

但是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营造地表形态的自然作用,也叫做地质作用。

所谓地质作用就是指地球上由自然动力引起的使地壳组成物质,地壳构造,地表形态等不断的变化和形成的作用,通称地质作川。

地质作川按其力量来源不同又分为内力作川和外力作川。

《地表形态的塑造》 说课稿

《地表形态的塑造》 说课稿

《地表形态的塑造》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地表形态的塑造》。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地表形态的塑造》是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的内容。

这一章在整个高中地理课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自然地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在教材编排上,本章首先介绍了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接着,详细阐述了常见的地质构造类型(褶皱、断层)及其与地表形态的关系,以及火山、地震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最后,探讨了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形成的各种地貌类型。

通过对这一章的学习,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地表形态形成和变化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和实践能力,同时也为后续学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本次授课的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在初中地理的学习中已经对一些常见的地形地貌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对于地表形态形成的内在机制和过程还缺乏系统的理解。

这个阶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思维活跃,具备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然而,他们对于抽象的地理概念和原理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直观的图像、实例和实验等方式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说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和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学生能够识别常见的地质构造类型(褶皱、断层),并解释其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3)学生能够描述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形成的主要地貌类型。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图片、模型和实地考察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地理实践能力。

(2)通过分析地质构造图和地貌景观图,提高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3)通过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教学设计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教学设计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教学设计课程标准结合实例,解释内力和外力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

课标分析课标要求结合实例(区域认知)解释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注重地表形态变化的过程、原理的探究(综合思维)以及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人地协调观)。

本节重在说明内力和外力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结合实例”是行为条件,要求教学过程以案例教学为主,行为动词是“解释”,属于理解水平层次。

这就需要教师带领学生到野外实地考察、感受地理现象或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科学实验、信息技术模拟演示等方法,提高观察和探究地理问题的能力,学会在实践中自主解决地理问题(地理实践力)。

教学时结合实例将地理原理、地理规律与地理现象相联系,来探讨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教材分析通过前面内容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地球的运动规律和圈层结构,知道了地球上最富动力的两大因子——大气和水。

在这一节内容里将使学生进一步懂得大气和水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外力,本节通过具体的案例来说明内力与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塑造所起的不同作用。

教材中这部分就从地质作用的能量来源的角度,讲述了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及其表现形式:又以地质作用不同的表现形式,来说明了激烈迅速的地质作用和极其缓慢的地质作用,从而使学生理解地表形态的变化及这种变化的时间尺度。

教学重点地表形态的变化及其原因分析教学难点1.外力作用各表现形式所形成的不同的地表形态。

2.内力、外力作用的关系。

教学方法借助智慧课堂教学平台,采用创造情境、野外考察、合作探究、案例分析和图示法等。

学法指导以学生为主体,采用自学、分组合作、交流探究、野外观察、类比推理、读图分析等。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材等课时安排1 课时介绍本单元设计思路创设情境导入,让学生很快进入教学环节根据刚刚探究的结果,完成任务单上表格:探究活动二:请同学们阅读任务单上的材料,结合书本20-21 页的内容,分析是什么力量让石头从雄伟壮阔的大别山到达广阔的海洋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二节山岳的形成一、教学内容分析在整体上把握内、外力作用及岩石圈物质循环对地表形态变化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山岳的形成和发展来理解、掌握内力作用在地表形态的塑造方面的作用过程,以及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交通运输)的影响。

该部分教材以褶皱山、断块山和火山为例,具体解释了内部地貌的演化过程。

为了让学生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在褶皱山和断块山部分,教材先剖析了褶皱和断层的发育过程,然后具体介绍了褶皱山和断块山的形成过程。

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该部分还以交通运输为倒,分析了山岳对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影响。

课程标准中要求结合实侧.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力因素.并根据本地条件进行地质、地貌的野外观察。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山岳的形成,是上节所学内容的具体应用,教学时要注意与案例相结合,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组织学生野外考察-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并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维课程目标1.知识与技能:以山岳为例.分析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了解褶皱、断层的概念,认识褶皱山、断块山的形成和基本形态特征;了解火山的形成、结构和规模;举例说明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典型山岳案例的分析及对当地典型地貌的实地考察、学习和探究,掌握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和研究问题的能力。

通过分析山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进一步理解人地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案例分析和实例研究,激发学生学习地理、探究自然的兴趣和热情,通过对山岳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的探究,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和人生观;培养学生运用综合的观点来分析常见的地表形态及其成因。

学习重点、难点:背斜、向斜的特征及其判别;地形倒置的成因;断层的特征及其形成的地貌;火山的形态特征;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二、教学思路设计本节课教学以山岳地貌演变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知识系统为依据,以培养学生观察、实践、分析和归纳能力为目标.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教学设计中注意了“四个结合”,即: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与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相结合;传授文化知识和提高综合素质相结合;优化教学过程与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三、课堂教学实录【课前准备】1、教师:设计多媒体教学课件.准备褶皱(背斜、向斜)、断层、火山的模型、常见地貌的景观图片或影片资料。

制作褶皱、断层的形成动画,火山喷发的影视资料。

指导学生野外观察当地的典型山岳地貌。

准备实验材料。

2、学生:课前学习:预习本课知识,并记录预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课前资料搜集:查阅资料,了解有关山岳的类型、成因及褶皱、断层的类型、成因和火山喷发等方面的知识。

搜集资料,包括野外考察所拍照片、手绘简图及采集的标本等。

还要搜集本地区地形特点及分布等方面的资料。

观察褶皱、断层、火山的模型。

野外观寨:学生分组对当地的典型山岳地貌进行野外考察,观察褶皱(背斜、向斜)、断层的特点,对典型断面、景观要拍照或绘出简图,并要注意采集标本。

野外考察时要注意安全。

物体受力实验:把一根木辊(树木的枝条也可)放在桌面上,在其两端慢慢用力向木棍中间挤压,仔细观察发现,木辊向上拱起的顶部首先破裂。

【刨设情境导入新课】1、教师用多媒体播放喜马拉雅山珠穆朗玛峰、黄山、华山、天山、庐山、长白山天池、五大连池等影片(或景观图)。

2、让学生介绍当地典型的山岳地貌景观,并用多媒体将野外考察的情况向大家作简要展示汇报。

思考:这些山岳地貌是如何形成的?【师生互动学习新课】师:这一节,我们就以山岳的形成为案例,分析内力作用时地表形态的影响,并以交通运输为例,分析山岳时人类活动的影响。

师:什么是山岳?山岳有哪些类型?生:山岳主要有褶皱山、断块山和火山。

(一)褶皱山、断块山与火山1、褶皱山学生实验:两手拿课本或练习本,用力向中间挤压,观察课本或练习本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多媒体展示:褶皱形成的动画。

教师提问:什么的褶皱?什么是褶曲?褶曲的基本形态有哪两种?如何区分它们?生1: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的挤压作用下,岩层产生的一系列波状弯曲,叫做褶皱。

生2:就像我们刚才做的实验一样,岩层受到挤压发生了弯曲。

生3:褶皱的基本单住是褶曲,即褶皱的一个弯曲。

(用手中的书演示)就像我手中的书这就是一个褶曲。

生4:褶曲有两种基本形态.(用书本演示)这样的是背斜,这样的是向斜。

生5:(利用模型演示)大家请看,背斜和向斜的形态不同,背斜的岩层一般向上倾斜.而向斜的岩层一般是向下倾斜。

生6:(利用投影图片)除了从形态区分向斜背斜外,还要注意看岩层的新老关系。

背斜的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较新;而向斜中心部分的岩层较新,两翼的岩屠较老。

生7:从地貌上看,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生8:不但是“背斜成山、向斜成谷”,有些时候还会出现“向斜成山,背斜成谷”。

(投影照片)你看我们拍的这幅照片,从地貌上看,它是一座山,你再仔细观察它的岩层的弯曲情况,这是典型的向斜。

我还专门向老师请教的。

师:是的,我同这几位同学在实地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分析,这座山的岩层不仅有明显的向下弯曲特征,从岩层的新老关系上来看,越到山顶的中心部分,岩层越新,而越向山两侧的山腰、山脚处,它的岩层的年代越久远。

这种“向斜成山,背斜成谷”的地貌,也叫“地形倒置”。

请大家想一想,为什么会出现地形倒置呢?点拨:课前让大家做一个物体的受力实验。

下面再请大家再做一次,实验时要仔细观察,木辊的哪一部位先断裂,你如何用这一实验来说明地形倒置。

(学生实验)生1:在试验中,我们发现,木棍受挤压力后先从弯曲处的顶部断裂。

岩层在弯曲变形时,背斜顶部受张力,岩层断裂破碎,容易被外力作用侵蚀。

时间长了就形成谷地了。

生2:向斜的中心也就是它的槽部受挤压,岩层就变得坚硬,也就不容易被侵蚀了。

时间长了反而成了山岭。

教师总结:不错,大家分析得很好,也非常到位。

能够利用我们的实验来说明问题,很了不起。

由此,也进一步说明了地表形态的形成和变化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请大家使用列表比较法,来总结背斜和向斜的异同。

学生绘制表格,老师指导完善。

褶曲岩层的形态岩层的新老关系地表形态早期晚期背斜向上拱起中心老,两翼新山岭(成山) 谷地(成谷)向斜向下弯曲中心新.两翼老谷地(成谷) 山岭(成山)活动:让学生完成P80活动。

点拨:在观察褶皱时,首先根据岩层的形态进行判断,最好按照一般规律,将缺失的部分绘出,更容易看出岩层的弯曲特征。

同时我们还要观察岩层的新老关系。

一般来说,先形成的岩层在下面.后形成的岩层在上面。

生l:根据岩层形态和新老是系,可以看出甲处为向斜,乙处为背斜。

生2:从地形上来看.甲处是山岭,乙处为谷地。

原因是乙处背斜的顶部受张力,发生断裂容易被侵蚀,形成谷地。

而向斜不易被侵蚀则变成了山岭。

生3:背斜岩层向上拱起,类似于石拱桥,比较稳定,在这里开凿隧道,能保证工程的安全稳定,而且不利于地下水储存,便于施工,因此应选择乙处。

多媒体展示:典型的构造景观图、素描图,让学生判断属何种构造。

师:地貌、构造对我们的生产、生活都有很大的影响。

在学习中要注意把握。

师:什2是褶皱山?请举例说明其规模特征。

生1:由背斜或向斜发育而成的山岭或谷地.统称为褶皱山。

生2:褶皱山的规模有大有小,如科迪勒拉山系和喜马拉雅山的规模都很大,而有的规模则很小,就像s同学拍的照片,方圆十多里的范围内就这一座山孤零零地站在那里,海拔不到100米。

引导学生总结:从刚才的分析来看,褶皱是在内力作用下形成的,也就形成了山脉的骨架,而最终的地貌还要受到外力作用影响。

也就是说,山岳是由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共同形成的,而内力作用是主导。

地壳运动的挤压力从哪里来呢?请大家阅读教材P79材料,并结合初中所学的板块构造学说归纳完成下表。

板块运动运动方向地表形态的变化举例板块碰撞相对运动褶皱隆起形成高大的褶皱山系科迪勒拉山系、喜山板块张裂相向运动形成裂谷或发育为海洋东非大裂谷、大西洋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知道了地球上海陆的形成和分布,陆地上大规模的山系、高原和平原的地貌格局,都是板块运动的结果。

过渡:地壳运动过程中,岩层受挤压力作用往往发生塑性变形,形成褶皱,岩层受张力作用会发生什么变化呢?2、断块山多媒体展示:断层的形成动画。

师:断层是怎样产生的?它如何影响地貌?生l:(用模型演示)当地球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或张力,超过了岩石的承受能力时,岩体就会破裂,如果两侧的岩体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就形成了断层。

生2:(用模型演示)断层发生水平位移,会错断原有的各种地貌,或在断层附近派生出若干地貌。

生3:(用模型演示)断层发生垂直位移,断层面两侧的岩体就有两种运动,(板图说明)相对上升的岩体发育成山岭或高地,如华山、庐山、泰山等;相对下降的岩体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生4:(投影照片)这就是我们居住的沂河平原,实际上沂河就是发育在断裂下降的岩体上,堆积形成狭长的沿河平原。

师:不错,我们所在的沂河平原就是位于我国东部著名的郯庐断裂带上。

(投影展示沂蒙山区的地形图和沂沭河断裂带的卫星照片)请大家对照这两幅图片来看,沂河、沭河就是在断裂下降的岩体上发育的,在这两河之间的山岭地就是上升岩体发育而成的,大家比较熟悉的沂山、浮来山等就是这样形成的。

在图上大家可以清楚地看到沂沭河平原及其两平原间的上升岩体。

大家在野外考察时可以再详细的研究。

生1:由断层发育而成的山岭和谷地,统称为断块山地,简称断块山。

生2:断块山是分布十分广泛的地貌形态,规模大小不等。

教师总结:断块山是地壳运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分布十分广泛的地貌形态。

褶皱和断层也是最常见的地壳运动的结果,它们都是地壳运动的“足迹”。

我们把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变形”“变位”称为地质构造。

形成的地貌,称为构造地貌。

大家在野外考察时怎样区别褶皱山和断块山呢?请大家结合教材P81页活动思考、总结,并作为一个研究课题,在课后查阅相关资料,完成课题研究,并将你的研究成果展示给大家。

3、火山过渡:在地表除了地壳运动形成褶皱山和断块山外,还有岩浆活动形成的火山。

请大家看大屏幕,你能说出这是哪里吗?多媒体展示:日本富士山、吉林长白山白头山天池、黑龙江五大连池、夏威夷岛景观照片。

多媒体展示:喀拉喀托火山、圣海伦斯火山、皮纳图博火山、鲁伊斯火山、尼拉贡戈火山、埃特纳火山、维苏威火山等世界著名火山喷发的影视资料。

(选取一个)多媒体展示:岩浆活动及其火山喷发动画。

展示问题:岩浆活动怎样影响地表形态?火山又是如何形成的?它由几部分组成?火山形状有何特征?火山喷发对我们人类有何影响?(学生讨论、总结)生1:岩浆在巨大压力作用下,沿地壳薄弱地带喷出地表,形成两种地貌:沿线状裂隙流出的形成玄武岩高原,如哥伦比亚高原;沿地壳中央喷出或管道喷出,形成火山,如白头山主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