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 线性系统的根轨迹法
自动控制原理第5章根轨迹分析法
04
CATALOGUE
根轨迹分析法的限制与挑战
参数变化对根轨迹的影响
参数变化可能导致根轨迹的形状和位置发生变化 ,从而影响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
对于具有多个参数的系统,根轨迹分析可能变得 复杂且难以预测。
需要对参数变化进行细致的监测和控制,以确保 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
复杂系统的根轨迹分析
对于复杂系统,根轨 迹分析可能变得复杂 且难以实现。
02
CATALOGUE
根轨迹的基本概念
极点与零点
极点
系统传递函数的极点是系统动态 特性的决定因素,决定了系统的 稳定性、响应速度和超调量等。
零点
系统传函数的零点对系统的动 态特性也有影响,主要影响系统 的幅值和相位特性。
根轨迹方程
根轨迹方程是描述系统极点随参数变 化的关系式,通过求解根轨迹方程可 以得到系统在不同参数下的极点分布 。
05
CATALOGUE
根轨迹分析法的改进与拓展
引入现代控制理论的方法
状态空间法
将根轨迹分析法与状态空间法相结合,利用状态空间法描述系统的动态行为,从而更全 面地分析系统的稳定性。
最优控制理论
将根轨迹分析法与最优控制理论相结合,通过优化系统的性能指标,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和动态响应。
结合其他分析方法
根轨迹方程的求解方法包括解析法和 图解法,其中图解法是最常用的方法 。
根轨迹的绘制方法
手工绘制
通过选取不同的参数值,计算对应的极点,然后绘制极点分布图。这种方法比较繁琐,但可以直观地了解根轨迹 的形状和变化规律。
软件绘制
利用自动控制系统仿真软件,如MATLAB/Simulink等,可以方便地绘制根轨迹图,并分析系统的动态特性。
根轨迹法讲解和性能指标
图4-2 根轨迹图
7
可见,根轨迹图全面地描述了参数K对闭环特征 根分布的影响。
定义:当系统中某一参数(一般以增益为变化参数) 发生变化时,系统闭环特征根在s平面上描绘的曲线 称为系统的根轨迹。
一般地,绘制系统根轨迹时选择的可变参量 可以是系统的任意参量。以系统根轨迹增益K为 可变参量绘制的根轨迹称为常规根轨迹(典型根 轨迹)。以其它参数为变量绘制的根轨迹称为参 量根轨迹。
5
系统闭环传递函数为:
C (s) G (s)
K
Φ (s)=R (s)=1+ G (s)=s(s+ 1)s (+ 2)+ K
该系统的闭环特征方程为:
s3+3s2+2s+K =0
如果将系统的开环增益K(根轨迹增益)从0向 变化时,系统闭环特征根在复平面上的变化情况绘制 为曲线,如图4-2所示。这样获得的曲线称为K从0向 变化时系统的根轨迹。从根轨迹图可以看到:当 0<K<0.385时三个闭环极点都是负实数,当K>0.385 时有两个闭环极点成为共轭复数,只要0<K<6闭环系 统一定稳定。可见,根轨迹清晰地描绘了闭环极点与 开环增益K的关系。
G(s)H (s)
i 1 n
(s pj)
j 1
此时幅值条件和相角条件分别为:
n
s pj
K1
j1 m
s zi
i1
m
n
(szi)(spj)(2q1)
i1
j1
q0,1,2,...
(4-9)
(4-10)
12
在实际绘制根轨迹时,只要依据相角条件就可 以绘制根轨迹,而幅值条件主要用于确定根轨迹上各 点对应的根轨迹增益K值。
线性系统的根轨迹分析法资料PPT学习教案
渐近线与实轴的交点位置σa 和与实轴正方向的交角a分
别为
n
m
pi z j
a
i 1
j 1
nm
a
2k1 n m
k 0,1, 2, , n m 1
第15页/共46页
设 开 环 传 递 函数 为 开 环 极 点 数 n=2 ,开环零 点数m =0,n-m =2,两条 渐近线 在实轴 上的交 点位置 为 它 们 与 实 轴正方 向的交 角分别 为
G(s)H(s) =
K *(s + 2)
s2(s + 1)(s + 4)
σa
=
-1
-4 3
+
2
=
-1
j
A
a 60o
π(k = 0) 3 π(k = 1) -π(k = 2)
3
B
180o
-4
-3
-2
-1
0 a
300o
60o
C
第17页/共46页
法则五 根轨迹的分离点和分离角
分离点: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根轨迹分支在S平面上相遇又立即分 开的点,称为根轨迹的分离点。
n 1 = 1 + 1 = 0
i=1 d - Pi d - 0 d + 2
解方程得:d=-1,由于实轴上的根轨 迹为(-2 ,0)段,由此可见d=-1位 于根轨迹上,故,根轨迹分离点为:
d=-1
第20页/共46页
例 4 - 1 设 某 单位负 反馈系 统的开 环传递 函数为 : 试 绘 制 其 概 略根轨 迹。
制出不同参量变化对系统根轨迹图
第3页/共46页
重点难点
重 点: 根轨迹的绘制 利用根轨迹分析控
自动控制原理根轨迹法
自动控制原理根轨迹法自动控制原理是现代工程技术中的重要分支,它涉及到机械、电子、计算机等多个领域。
而根轨迹法则是自动控制原理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它可以用来分析和设计控制系统,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
本文将从根轨迹法的基本原理、应用场景和优缺点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基本原理根轨迹法是一种基于极点和零点的控制系统分析方法。
在根轨迹图中,系统的极点和零点被表示为一条曲线,称为根轨迹。
根轨迹图可以用来分析系统的稳定性、响应速度和稳态误差等性能指标。
根轨迹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改变系统的参数,使得根轨迹图在复平面上移动,从而实现对系统性能的优化。
二、应用场景根轨迹法可以应用于各种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分析中。
例如,在电机控制系统中,根轨迹法可以用来分析电机的转速响应和负载扰动对系统的影响。
在飞行控制系统中,根轨迹法可以用来设计飞机的自动驾驶系统,提高飞机的稳定性和飞行性能。
在机器人控制系统中,根轨迹法可以用来设计机器人的运动控制系统,实现机器人的精确控制和运动规划。
三、优缺点根轨迹法的优点是可以直观地表示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指标,便于工程师进行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分析。
此外,根轨迹法还可以用来分析系统的鲁棒性和鲁棒稳定性,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鲁棒性。
但是,根轨迹法也存在一些缺点,例如对于高阶系统,根轨迹法的计算复杂度较高,需要使用计算机进行计算。
此外,根轨迹法也无法处理非线性系统和时变系统,需要使用其他方法进行分析和设计。
总之,根轨迹法是自动控制原理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可以用来分析和设计各种控制系统。
在实际工程中,工程师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系统要求,选择合适的控制方法和算法,实现对系统的优化和控制。
线性系统的根轨迹法实验报告
线性系统的根轨迹法实验报告实验二线性系统的根轨迹法一,实验目的1,掌握matlab绘制根轨迹的方法。
2,观察k值变化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3,掌握系统临界稳定情况下k值得求取。
4,了解增设零点对系统稳定的影响以及改善系统稳定性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根轨迹的概念:所谓根轨迹就是当开环系统某一参数从零变到无穷大时,闭环系统特征方程式的根在s平面上变化的轨迹。
根轨迹与系统性能:有了根轨迹就可以分析系统的各种性能了,稳定性的判定,当开环增益从零变到无穷大时,根轨迹不会越过虚轴进入s平面的右半平面,此时K的范围为系统稳定的范围,根轨迹与虚轴的交点处的K值,为系统的临界开环增益,开根轨迹进入s平面的右半平面时所对应的K值为系统不稳定的情况。
三,实验内容A、设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K/(s*(s+1)(s+5)) (1) 绘制系统的根轨迹,并将手工绘制结果与实验绘制结果比较; (2) 从实验结果上观察系统稳定的K 值范围;(3) 用simulink 环境观察系统临界稳定时的单位阶跃响应分析:绘制根轨迹的matlab文本为clfnum=1;den=conv([1 1 0],[1 5]); rlocus(num,den) %绘制系统根轨迹1,得到如图的根轨迹图:2,用鼠标点击根轨迹与虚轴处的交点可得到临界稳定的开环增益K=30,所以系统稳定的K值范围为0―30。
3,在simulink环境下按下图连接电路:取增益为30的时候在示波器下观察单位节约响应,输出波形为:由图可以看出单位阶跃响应的输出为等幅的震荡输出,所以此时系统为临界稳定状态。
当改变开环增益为50和20时观察示波器,得到输出波形分别为:由图可知当增益K为50时输出为不稳定的震荡输出,此时系统不稳定,当增益K为20时输出的波形震荡越来越缓慢,最后趋于稳定,所以此时的系统是稳定的。
B,设单位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K(s+3)/s(s+1)(s+2)(1) 仿照上题绘制系统的根轨迹,并判断系统的稳定性; 参照第一题得到matlab命令文本为:clfnum=1;den=conv([1 1 0],[1 2]); rlocus(num,den) %绘制系统根轨迹得到如图的根轨迹图:1,由图可知根轨迹没有进入s平面右半平面,所以系统在K=0到K=?都是稳定的。
自动控制理论 线性系统的根轨迹法
z1
p3
3
1
p2
s2
s1
p1 s3
4
z2
2
p4
先看试验点s1点: ①成对出现的共轭极点p3、 p4对实轴上任意 试探点构成的两个向量的相角之和为0°; ②成对出现的共轭零点z1、 z2对实轴上任意试探点构成的两个向量的 相角之和为0°; ③试探点左边的极点p2对试探点构成的向量的相角为0°; ④试探点右边的极点p1对试探点构成的向量的相角为180°; 所以s1点满足根轨迹相角条件,于是[-p2 ,-p1]为实轴上的根轨迹。 再看s2点:不满足根轨迹相角条件,所以不是根轨迹上的点。
2、根轨迹的对称性
一般物理系统特征方程的系数是实数,其根必为实根或共 轭复根。即位于复平面的实轴上或对称于实轴。
3、根轨迹的支数、起点和终点: n阶特征方程有n个根。当 K* 从0到无穷大变化时,n个根
在复平面内连续变化组成n支根轨迹。即根轨迹的支数等于系统 阶数。
线性系统的根轨迹法>>根轨迹绘制的基本法则
j 1
i 1
n
d ln (s p j )
d ln m (s zi )
j1
i1
ds
ds
d
n j 1
ln(s
p j )
d
m i 1
ln(s
zi )
ds
ds
n d ln(s p j ) m d ln(s zi )
j 1
ds
i 1
ds
n
1
m
1
j1 s p j i1 s zi
设 K* Kgd 时,特征方程有重根 d ,则必同时满足
F(d ) 0 和 F'(d ) 0
线性系统的根轨迹法
法则7. 根轨迹与虚轴的交点
交点和临界根轨迹增益的求法:
解: 方法一
例8.
,试求根轨迹与虚轴的交点。
K*=0 w =0 舍去(根轨迹的起点)
与虚轴的交点:
闭环系统的特征方程为:
s=jw
劳斯表:
01
s2的辅助方程:
02
K* =30
03
当s1行等于0时,特征方程可能出现纯虚根。
04
等效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参数根轨迹簇
二、附加开环零、极点的作用
试验点s1点
例1.设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试求实轴上的根轨迹。
解:
零极点分布如下:
p1=0,p2=-3,p3=-4,z1=-1,z2=-2
实轴上根轨迹为:[-1,0]、[-3,-2]和 (- ∞ ,-4]
jw
-2
-1
1
2
-1
-2
s
.
.
.
.
.
.
.
.
三、闭环零极点与开环零极点的关系
反馈通路传函:
前向通路传函:
典型闭环系统结构图
KG*--前向通路根轨迹增益 KH*--反馈通路根轨迹增益
K*--开环系统根轨迹增益
1
闭环传递函数:
2
开环传递函数:
01
04
02
03
闭环系统根轨迹增益,等于开环系统前向通路根轨迹增益。 对于单位反馈系统,闭环系统根轨迹增益等于开环系统根轨迹益。
(5)用(s-s1)去除Q(s),得到余数R2 ;
(6)计算s2 =s1-R1/R2 ;
(7)将s2 作为新的试探点重复步骤(4)~(6)。
例4.试用牛顿余数定理法确定例3的分离点。
实验五 线性系统的根轨迹
信号分析与控制Signal Analysis and Control实验报告MATLAB仿真实验5线性系统的根轨迹导师:团队成员:电脑序号12&172020.12.11一、实验目的1. 熟悉MATLAB用于控制系统中的一些基本编程语句和格式。
2. 利用MATLAB语句绘制系统的根轨迹。
3. 掌握用根轨迹分析系统性能的图解方法。
4. 掌握系统参数变化对特征根位置的影响。
二、基础知识及MATLAB函数根轨迹是指系统的某一参数从零变到无穷大时,特征方程的根在s平面上的变化轨迹。
这个参数一般选为开环系统的增益K。
课本中介绍的手工绘制根轨迹的方法,只能绘制根轨迹草图。
而用MATLAB可以方便地绘制精确的根轨迹图,并可观测参数变化对特征根位置的影响。
假设系统的对象模型可以表示为11210111()()m mm mn nn nb s b s b s bG s KG s Ks a s b s a-+--++++==++++系统的闭环特征方程可以写成1()0KG s+=对每一个K的取值,我们可以得到一组系统的闭环极点。
如果我们改变K的数值,则可以得到一系列这样的极点集合。
若将这些K的取值下得出的极点位置按照各个分支连接起来,则可以得到一些描述系统闭环位置的曲线,这些曲线又称为系统的根轨迹。
绘制系统的根轨迹rlocus()MATLAB中绘制根轨迹的函数调用格式为:rlocus(num,den) 开环增益k的范围自动设定。
rlocus(num,den,k) 开环增益k的范围人工设定。
rlocus(p,z) 依据开环零极点绘制根轨迹。
r=rlocus(num,den) 不作图,返回闭环根矩阵。
[r,k]=rlocus(num,den) 不作图,返回闭环根矩阵r和对应的开环增益向量k。
其中,num,den分别为系统开环传递函数的分子、分母多项式系数,按s的降幂排列。
K为根轨迹增益,可设定增益范围。
例5-1: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32(1)()429sG s Ks s s*+=+++,绘制系统的根轨迹的matlab 的调用语句如下:num=[1 1]; %定义分子多项式den=[1 4 2 9]; %定义分母多项式rlocus (num,den) %绘制系统的根轨迹grid %画网格标度线xlabel('Real Axis'),ylabel('Imaginary Axis') %给坐标轴加上说明title('Root Locus') %给图形加上标题名则该系统的根轨迹如图5-1(a)所示。
实验五 线性系统的根轨迹分析方法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线性系统的根轨迹分析方法课程名称
然后加入开环零点:
图中依次加入的开环零点为: -0.8 -0.6 -0.3 -0.1 0.1 0.3 0.6 0.8 1
上图为未增加零点是的根轨迹图,下图为增加了开环零点的根轨迹图
上图在原系统的基础上加入了开环零点-0.7,下图在增加了开环零点
从之前的实验可以知道,加入开环极点可能会使主导极点发生改变系统造成影响。
所用程序如下:
clc;clear all;
z=[-0.7];p=[-0.2 -0.5 -1];k=[1];sys=zpk(z,p,k);
rlocus(sys);znew=[-1.5 -0.4 0 0.3 ];figure;
新增极点为-0.8 -0.6 -0.3 -0.1 0.1 0.3 0.6 0.8 1
代码如下:
clc;clear all;
zp=[-0.8 -0.6 -0.3 -0.1 0.1 0.3 0.6 0.8 1];
i=1:9
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a)随着增加的开环极点不断往右移动的过程中,系统的根轨迹图总体上也在
往右移动,这会使系统的稳定性变差。
当加入极点在虚轴左边时,系统的根轨迹未进入不稳定区域。
可以认为加入一个极点对系统稳定性影响不大。
b)增加开环极点可能使系统的主导极点改变,从而影响系统的动态性能。
可以发现矫正环节使根轨迹发生变化,达到了要求。
查看工作空间可看出误差:
22
13sin(10+arctan 3)+8.02
,其大于,不满足要求。
4,重复上述过程40.08sin(4arctan ≈+
第页共页。
自动控制理论第四章 线性系统的根轨迹分析
由以上分析得知:
根轨迹表明了系统参数对闭环极点分布的影 响,通过它可以分析系统的稳定性、稳态和 暂态性能与系统参数之间的关系。
利用根轨迹,可对系统动态特性进行下述分析: (1)判断该系统在K1从0到变化时的稳定性; (2)判断系统在K1从0到变化时根轨迹的条数; (3)判断该系统K1取值在何范围时处于过阻尼、 临界阻尼和 欠阻尼状态; (4)判断系统的“型”,从而计算系统稳态特性; (5)当K1值确定后,在根轨迹上找到闭环极点,从而计算系 统闭环性能指标;或反之;
•根轨迹法作为经典控制理论的基本方法,与频率特性法 互为补充,是分析和研究自动控制系统的有效工具。
•实际上,我们可以利用matlab方便地绘制系统的根轨 迹图。
本章内容
第一节 根轨迹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绘制根轨迹的方法 第三节 参量根轨迹和多回路系统根轨迹 第四节 正反馈系统和零度根轨迹 第五节 利用根轨迹分析系统的暂态性能 第六节 延迟系统的根轨迹 本章小结、重点和习题
当K1由0变化到时,试按一般步骤与规则绘制 其根轨迹图。 解: (1)本系统为3阶系统,有3条根轨迹; (2)起始点:系统没有开环零点,只有三个开环 极点,分别为p1=0,p2=-1,p3=-2。 (3)渐近线:K1时, p1 p2 p3 0 1 2 a 1 有3条根轨迹趋向无穷远处, nm 30 其渐近线与实轴的交点和 (2q 1)180 (2q 1)180 a nm 3 倾角分别为:
满足相角条件,s1=-1.5+j2.5是该系统根轨迹上的点。
(3)利用幅值条件求得与s1 相对应的K1值。
K1
s1 ( s1 2) ( s1 6.6) ( s1 4)
1.5 j 2.5 0.5 j 2.5 5.1 j 2.5 2.5 j 2.5
线性控制系统的根轨迹分析法
PART 01
引言
线性控制系统简介
线性控制系统是由线性微分方程描述 的一类控制系统,其特点是系统的输 出和输入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线性控制系统广泛应用于工程领域, 如航空航天、化工、电力等,用于实 现各种控制目标,如稳定性、快速性 和准确性。
根轨迹分析法的定义和重要性
根轨迹分析法是一种通过分析线性控制系统闭环极点的变化来研究系统性能的方法。
系统校正与改进
通过根轨迹分析,可以找到系统性 能不足的原因,进而对系统进行校 正或改进设计。
PART 04
根轨迹分析法的限制和挑 战
参数变化对根轨迹的影响
01
参数变化可能导致根轨迹的形状和位置发生变化,从而影响 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
02
参数变化可能使系统从稳定状态变为不稳定状态,或反之。
03
参数变化可能影响系统的动态响应,如调节时间和超调量。
分析系统动态特性
通过根轨迹分析,可以了 解系统在不同参数下的动 态特性,如超调和调节时 间等。
控制系统性能优化
1 2 3
优化系统性能指标
通过调整系统参数,利用根轨迹分析优化控制系 统的性能指标,如减小超调量、缩短调节时间等。
提高系统抗干扰能力
通过根轨迹分析,可以找到提高系统抗干扰能力 的参数设置,使系统在受到扰动时仍能保持良好 的性能。
分支性
当参数变化超过一定阈值 时,根轨迹可能出现分支, 表示系统出现多解或不稳 定。
PART 03
根轨迹分析法的应用
控制系统稳定性分析
判断系统稳定
通过根轨迹分析,可以判 断线性控制系统的稳定性, 即系统在受到扰动后是否 能恢复稳定状态。
确定系统临界状态
根轨迹分析可以确定系统 临界状态,即系统在某一 特定参数下从稳定状态变 为不稳定状态。
线性系统的根轨迹法
➢根轨迹的基本概念 ➢绘制根轨迹的基本法则 ➢控制系统的根轨迹分析
▪ 对高阶系统而言,采用因式分解求取系统的闭环特征方程根 (即闭环极点)一般是极为困难的。
▪ 在控制系统的设计中,经常需要考察系统某一参数(如开环根 增益)改变时,闭环极点的位置改变情况,以便于根据控制系 统的性能要求,确定这些参数。
是恒包络,而且当码组的变化为0→1,或者 1→0时, 会产生π的最大相位跳变。这种相 位跳变会引起带限滤波后的数字调相信号 包络起伏,甚至出现“0”包络现象,如图9 -1所示。为了消除 π的相位跳变,在 QPSK 的基础上提出 OQPSK。
▪ 图9-1 QPSK 信号限带滤波前、后的波形
每个码元的前一比特为同相分量I(t),后一 比特 为正交分量Q(t),然后利用同相分量和 正交分量分别对两个正交的载波进行2PSK 调制, 最后将两路调制结果叠加,得到 QPSK 信号。在当前任意相位,下一时刻的 相位均有四种 可能取值,因而相位跳变量 可能为0,±π/2或π,如图9- 2(a)所示,当两 个比特同时发生 极性翻转时,将产生π的相 移,经过带通滤波器之后所形成的包络起伏 必然达到最大。
数字高清晰度电视的图像信息速率接 近1GB/s,要在实际信道中传输,除应采用高 效 的信源压缩编码技术、先进的信道编码 技术之外,采用高效的数字调制技术来提高 单位频 带的数据传送速率也是极为重要的。
地提 高数字电视覆盖率,根据数字电视信 道的特点,要进行地面信道、卫星信道、有 线信道的编 码调制后,才能进行传输。由 于数字电视系统中传送的是数字电视信号, 因此必须采用高 速数字调制技术来提高频 谱利用率,从而进一步提高抗干扰能力,以 满足数字高清晰度电 视系统的传输要求。
线性系统的根轨迹研究
实验报告图2-1(2)利用MATLAB的rlocfind指令,确定根轨迹的分离点、根轨迹与虚轴的交点。
(要求写出指令,并给出结果。
)MATLAB程序指令:G=tf([1 2],[1 8 26 40 25])sys=feedback(G,1)rlocus(sys)rlocfind(sys)图2-2由图2-2所示,根轨迹的分离点处为-2.62,根轨迹与虚轴的交点处,w=3.59。
(3)利用MATLAB的rlocfind指令,求出系统临界稳定增益,并用指令验证系统的稳定性。
MATLAB程序指令:num=[1 2]den=[1 8 26 40 25]G=tf(num,den)k=0:0.05:200rlocus(G,k)图2-3由程序的运行结果可得,系统的临界稳定增益k= 72.5627验证系统的稳定性,可取临界稳定增益k= 72并通过时域分析验证,MATLAB指令如下:k=72t=0:0.05:10G0=feedback(tf(k*num,den),1)step(G0,t)图2-4由图2-4可见,在k=72时因为极点距虚轴很近,震荡已经很大。
(4)利用SISOTOOL交互界面,获取和记录根轨迹分离点、根轨迹与虚轴的交点处的关键参数,并与前面所得的结果进行校对验证。
(要求写出记录值,并给出说明。
)MATLAB程序指令:G=tf([1 2],[1 8 26 40 25])rltool(G)图2-5通过点击图2-5中的小红方块,可得根轨迹的分离点为-2.57,根轨迹与虚轴的交点处w=3.8。
(5)在SISOTOOL界面上,打开闭环的阶跃响应界面,然后用鼠标使闭环极点(小红方块)从开环极点开始沿根轨迹不断移动,在观察三个闭环极点运动趋向的同时,注意观察系统阶跃响应的变化。
根据观察,(A)写出响应中出现衰减振荡分量时的K的取值范围,(B)写出该响应曲线呈现“欠阻尼”振荡型时的K的取值范围。
MATLAB程序指令:G=tf([1 2],[1 8 26 40 25])rltool(G)图2-6图2-7(A )响应中出现衰减振荡分量时的K 的取值范围071.3k <≤(B )写出该响应曲线呈现“欠阻尼”振荡型时的K 的取值范围071.3k <≤(6) 添加零点或极点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以二阶系统为例开环传递函数)6.0(1)(2s s s G +=添加零点,增加系统阻尼数,超调量减小,在sisotool 界面上做仿真,写出未添加零点时系统的超调量,峰值,调节时间,添加零点后系统的超调量,峰值,调节时间,并写出系统添加零点的数值,并进行理论分析。
线性系统的根轨迹法87页PPT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Thank you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线性系统的根轨迹法
51、没有哪个社会可以制订一部永远 适用的 宪法, 甚至一 条永远 适用的 法律。 ——杰 斐逊 52、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 格索尔
53、人们通常会发现,法律就是这样 一种的 网,触 犯法律 的人, 小的可 以穿网 而过, 大的可 以破网 而出, 只有中 等的才 会坠入 网中。 ——申 斯通 54、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 夏,庇 护着我 们大家 ;它的 每一块 砖石都 垒在另 一块砖 石上。 ——高 尔斯华 绥 55、今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 ——罗·伯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课 线性系统的根轨迹法
教学目的:
1.熟练掌握使用MATLAB 绘制根轨迹图形的方法。
2.进一步加深对根轨迹图的了解。
3.掌握利用所绘制根轨迹图形分析系统性能的方法。
教学内容:
1.用实验的方法求解根轨迹。
在Matlab 控制系统工具箱中提供了rlocus()函数,来绘制根轨迹,rlocus()的调用格式为:
r=rlocus(g,k);
式中的g 为线性系统的数学模型;k 为用户自己选择的增益向量;返回的变量r 为根轨迹上对应向量k 的各个增益点的闭环系统的根。
如果用户不给出k 向量,则该函数会自动选择增益向量,在这种情况下,该函数的调用格式为:
[r,k]=rlocus(g);
式中向量k 为自动生成的增益向量,r 仍为对应各个k 值的闭环系统的特征根。
例1 系统1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15.0)(12.0()(++=s s s K
s G K
要求:(1)绘制并记录根轨迹;
(2)确定根轨迹的分离点与相应的根轨迹增益; (3)确定临界稳定时的根轨迹增益。
(1)参考程序: K=1; z=[];
p=[0,-5,-2];
[num,den]=zp2tf(z,p,K);
rlocus(num,den)
Matlab运行时出现的根轨迹图形窗口中,可以用鼠标单击所关心的根轨迹上的点,就出现有关这一点的信息,包括相应增益、极点位置、阻尼参数、超调量、自然频率。
例2系统开环传递函数)2()(2
n n
s s K s G ςωω+=中引入一个附加的极点s=-a ,即系统的
开环传递函数变为)
)(2()(2
a s s s Ka s G n n
++=ςωω
给出5.0,/2==ςωs rad n ,a 分别为1,3,5时系统的根轨迹变化曲线。
参考程序: clear clc wn=2; xita=0.5; a=[1,3,5]; for i=1:length(a)
G=tf(a(i)*wn^2,conv([1,2*xita*wn,0],[1,a(i)])); rlocus(G); axis([-8,5,-5,5]) hold on
disp('press any key to continue.') pause%系统暂停,按任意键继续 end
结论:从以上三图可以看出,引入负实极点后,系统的根轨迹左移;随着引入极点远离虚轴,根轨迹左移得越多,系统越容易稳定。
例3 观察上例中引入一个附加零点s=-b ,b=[1,3,5]时,系统的根轨迹的变化情况。
即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2(/)()(2
n n s s b b s K s G ςωω++=
参考程序: clear clc wn=2; xita=0.5;
b=[1,3,5];
for i=1:3
G=tf(wn^2*[1,b(i)]/b(i),[1,2*xita*wn,0]);
rlocus(G);
disp('press any key to continue.')
pause
hold on
end
结论:当引入的零点处于原系统两个极点之间,即b=1时,则系统的根轨迹全在实轴上;当当引入的零点处于原系统两个极点左侧时,则系统的根轨迹中有一部分形成原形。
无论形成的是圆还是圆弧,都是以零点为圆心,以零点到分离点的距离为半径。
(2) 确定分离点与相应的根轨迹增益
控制系统工具箱中还提供了rlocfind()函数,该函数允许用户求取根轨迹上指定点处的开环增益,并将该增益值下所有的闭环极点显示出来。
[K,r]=rlocfind(num,den)
例4 假设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10)(2()(++=
s s s K
s G
当K 从0变化到无穷时,系统的根轨迹可以通过以下的语句来给出。
参考程序: clf
GH=tf(1,conv([1,2,0],[1,10])); rlocus(GH); [K,P]=rlocfind(GH)
选中根轨迹与虚轴的交点,则交点处的增益及对应的闭环特征根就显示出来。
>> Select a point in the graphics window
selected_point =
-0.0000 + 4.1615i
K =
208.1156
P =
-11.7998
-0.1001 + 4.1985i
-0.1001 - 4.1985i
结论:由以上结论可以看出当K=208.1156时,闭环的三个极点分别为:-11.7998,-0.1001 + 4.1985i,-0.1001 - 4.1985i。
-11.7998与其它两个极点相比,距虚轴距离较远,为非主导极点,其它两个极点为主导极点,则该系统可降阶为二阶系统。
因此系统的阶跃响应应为振荡收敛的形式。
结论可用以下指令验证。
GH=tf(K,conv([1,2,0],[1,10]));
sys1=feedback(GH,1)
step(sys1)
请同学们用以上方法再验证根轨迹上以下的几个特殊点的阶跃响应曲线:
a.根轨迹与虚轴的交点。
b.根轨迹上的分离点。
c.右半平面上的点。
(3)根轨迹的实际应用范例
例5设控制系统2如图所示,其中Gc(s)为改善系统性能而加入的校正装置。
若
Gc(s)可从s
K
t 、2s
K
a
、
20
2
+
s
s
K
a三种传递函数中任选一种,分别作出相应的根轨
迹曲线,分析说明应选择哪一种校正装置。
参考程序:
s=tf('s');
Kt=1;
Ka=1;
%建立校正装置Gc1,Gc2,Gc3的数学模型
Gc1=tf(Kt*s);
Gc2=tf(Ka*s^2);
Gc3=tf(Ka*s^2/(s+20));
%建立Go(s)的数学模型
Go=tf(10*(s+20)/(s^3+30*s^2+200*s+1000)); %建立校正后的系统模型
Gopen1=tf(Gc1*Go);
Gopen2=tf(Gc2*Go);
Gopen3=tf(10*Gc2/(s^3+30*s^2+200*s+1000)); Gopen=[Gopen1,Gopen2,Gopen3]
for i=1:3
figure(i)
rlocus(Gopen(i))
end
结论:可见,加入校正装置后改变了系统闭环极点的分布。
由根轨迹图可知,加第一种装置后,适当选择K ,可使系统闭环阻尼为0.707,达到最佳工程阻尼比。
(4)根轨迹设计器的使用
Matlab 控制系统工具箱里有一个根轨迹分析与设计的工具Rltool ,在这个工具中,既可以分析系统根轨迹,也能对系统进行设计。
特别是在被控对象前向通道内以设计零、极点方法来设计控制器时,该工具可以不断观察系统根轨迹响应曲线的变化,看是否满足性能要求。
例6 已知系统开环的传递函数为:)
10(1
)(2+=
s s s G
试用根轨迹设计器对系统进行补偿设计,使系统单位阶跃给定响应一次超调即衰减,并在根轨迹设计器观察根轨迹图与Bode 图,以及系统阶跃给定响应曲线。
参考程序:
n1=[1];
d1=conv(conv([1,0],[1,0]),[1,10]);
sys=tf(n1,d1);
rltool(sys)
运行程序后,系统自动打开根轨迹设计器:
从图中可见,根轨迹位于S平面右半平面,系统不稳定,需要进行补偿校正。
点击[Current Compensator]输入框,打开以下对话窗口:
在窗口中输入C的增益为60,引入一个附加负实数零点(-1.59),系统根轨迹如下图所示。
打开主菜单中的[View][Root Locus][Open-Loop Bode]则窗口中同时出现有根轨迹图和Bode图。
从Bode图可以看出,补偿校正后的系统是一个稳定的系统,其频域性能指标优良。
选中主菜单项[Analysis][Response to Step Command],画出系统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从响应曲线上看,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的超调量约为30%,并且一次超调后就衰减到稳态值。
实验内容:
系统1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102.0)(101.0()(++=
s s s K s G K 要求:(1)绘制并记录根轨迹;
(2)确定根轨迹的分离点与相应的根轨迹增益;
(3)确定临界稳定时的根轨迹增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