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氯乙烯生产毕业论文设计

合集下载

年产5万吨聚氯乙烯聚合干燥工序初步工艺设计毕业论文

年产5万吨聚氯乙烯聚合干燥工序初步工艺设计毕业论文

年产5万吨聚氯乙烯聚合干燥工序初步工艺设计毕业论文前言1 绪论 (5)1.1 PVC的发展史 (5)1.2 PVC概述 (5)1.3 国内外PVC生产技术概况 (5)1.4 国内需求量和年均增长率 (6)1.5 PVC工业生产技术的改进过程 (6)1.5.1 原料的变换 (6)1.5.2 聚合方式的改进 (7)1.6 聚氯乙烯的工业生产意义 (7)1.7 聚氯乙烯发展前景 (8)1.8 产品的包装、贮运方法: (8)2 产品及原料说明 (8)3 PVC生产的典型聚合工艺 (12)3.1 悬浮聚合 (12)3.2 本体聚合 (12)3.3 乳液聚合 (12)3.4 微悬浮聚合 (12)3.5 四种主要聚合工艺的特性比较 (12)3.6 工艺方案选择依据 (14)3.6.1 工艺流程方面 (14)3.6.2 反应速率控制方面 (14)3.6.3 经济方面 (14)3.6.4 悬浮聚合优点 (14)3.7 聚氯乙烯悬浮聚合工艺流程: (14)3.7.1 聚合原理 (14)3.7.2 链引发 (14)3.7.3 链增长 (15)3.7.4 链转移 (16)3.7.5 向单体VC链转移——形成端基双键PVC (16)3.7.6 向高聚物转移——形成支链或交联PVC (16)3.7.7 链终止 (16)3.7.8 对聚合度的影响 (18)3.7.9 对(视)比重和吸油量的影响 (18)3.7.10 原料中杂质的影响 (18)3.7.11 乙炔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18)3.8聚氯乙烯生产工艺(悬浮聚合)流程简述 (19)3.8.1聚氯乙烯生产工艺流程(悬浮聚合)操作步骤 (19)4 工艺计算 (20)4.1 生产规模 (20)4.2 生产时间 (20)4.3 聚氯乙烯配方 (20)4.4 聚氯乙烯悬浮聚合操作周期 (20)4.5 相关技术指标 (21)4.6 相关控制指标 (21)4.7工艺计算 (21)4.7.1计算依 (21)4.7.2低沸塔 (22)4.7.3 高沸塔 (24)4.7.4 聚合釜物料衡算 (27)4.7.5 热量衡算 (30)5 聚合釜的设计 (32)5.1 生产周期或生产批数 (32)5.2 根据年产量确定每批进料量 (32)5.3 选择反应器装料系数 (32)5.4 计算反应器体积 (33)5.5 聚合釜壁厚的计算 (33)5.5.1 计算厚度 (33)5.5.2 校核水压实验强度 (34)5.6 夹套的设计 (34)5.6.1 夹套直径和高度的确定 (34)5.6.2 夹套的材料和壁厚 (34)5.6.3 校核水压实验强度: (35)5.6.4 搅拌装置[10]的设计 (35)5.7 传热装置的校核 (36)5.7.1 釜侧的给热系数 (36)5.7.2 夹套侧的传热系数的计算 (38)5.7.3 已知聚合釜的壁厚 (38)5.7.4 忽略污垢的热阻 (38)5.8 底座的选择 (39)5.9 聚合釜技术参数 (39)5.10 人孔的设计 (40)6 干燥装置的设计 (40)6.1 干燥流程的确定 (40)6.2 干燥器的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 (41)6.2.1 物料衡算 (41)6.2.2 气流干燥段空气和物料出口温度的确定: (43)6.2.3 气流干燥段热量衡算: (43)6.2.4 预热器的热负荷和加热蒸汽消耗量 (45)6.3 气流干燥器的设计 (45)6.3.1 气流干燥管直径的计算 (45)6.3.2 气流干燥管高度的计算 (46)6.4 沸腾床干燥器的设计 (47)6..5 卧式流化床干燥器的设计 (49)6.5.1 流化速度的确定 (49)u的计算 (51)6.5.2 颗粒带出速度t6.5.3 操作流化速度的u计算 (52)6.6 流化床层截面积的计算 (52)6.6.1 体积给热系数 a的计算 (52)6.6.2 表面汽化控制阶段干燥器底面积A1的计算: (52)6.7 干燥器的宽度和长度 (53)6.7.1 干燥器的高度 (54)6.8 溢流堰 (54)7 附属设备的设计及选型 (56)7.1 离心机的选型 (56)7.1.1 风机和排风机的选型 (56)7.1.2 送风机 (56)7.1.3 排风机 (56)7.2 预热器的设计 (56)7.2.1 气流段预热器的设计 (57)7.2.2 流化段预热器的设计 (57)7.3 气流干燥段旋风分离器的选择设计 (58)7.3.1 选择条件 (58)7.3.2 旋风分离器直径D的计算 (58)7.4 沸腾床干燥段旋风分离器的选择设计 (59)7.4.1 选择条件 (59)7.4.2 旋风分离器直径的计算 (59)7.5 主要管道管径计算和选型 (60)7.5.1 聚合工艺管道计算 (60)7.5.2 氯乙烯输料管的计算与选型 (60)7.5.3 无离子水输料管的计算与选型 (60)7.5.4 助剂输料总管的计算与选型 (61)7.5.5 出料管的计算与选型 (61)7.5.6 热水输料管的计算与选型 (61)7.5.7 冷却水输料管的计算与选型 (62)8 厂址选择及车间布置 (62)8.1 厂址选择的依据及原则 (63)8.2 车间布置要考虑的问题 (63)8.3 厂房布置 (63)8.4设备布置的安全距离 (63)8.5 车间内辅助室和生活室布置 (64)9 安全防火设计 (64)9.1 综合安全防护 (65)9.2 防毒 (66)9.3 中毒后应采取急救措施 (66)9.4 安全防护 (66)10 环境保护 (67)10.1 废水的治理 (67)10.2 废渣的治理 (67)10.3 氯乙烯外逸 (67)11 经济核算 (68)11.1 技术经济分析概述 (68)11.2 主要技术经济指: (68)11.3 投资估算 (68)附表1 绪论1.1 PVC的发展史上世纪的30年代到50 年代是塑料工业迅速发展的时期,在此期间有许多塑料如聚氯乙烯、聚苯乙烯等形成工业化。

聚氯乙烯生产工艺的初步毕业论文

聚氯乙烯生产工艺的初步毕业论文

摘要聚氯乙烯是世界上最早实现工业化生产的塑料品种之一。

由于其具有难燃、抗化学腐蚀、耐磨、电绝缘性优良和机械强度较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农业、石油化工、轻工、纺织、化学建材、电力、冶金、国防军工、建材、食品加工等国民经济各命脉部门,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次设计对年产 6 万吨 PVC精馏工段进行工艺设计。

采用电石乙炔法制取氯乙烯。

此法是以电石为原料,电石水解生产乙炔,氯碱生产中产生的氯气和氢气直接合成法合成氯化氢,由乙炔和氯化氢经净化后在转化器中合成粗氯乙烯单体,粗氯乙烯单体经精馏后得到精氯乙烯单体,精氯乙烯单体经悬浮聚合得到PVC。

确定了生产方法之后对氯乙烯合成工段、精馏工段进行了物料衡算、热量衡算和设备选型计算。

本文设计的电石乙炔法生产粗氯乙烯在工艺上可满足要求。

关键词: PVC合成;粗氯乙烯精馏;物料衡算;热量衡算;设备选型AbstractPolyvinyl chloride(PVC)is one of the earliestindustrialization production of plastic varieties in the world.Since it has flame retardant,resistance to chemical corrosion,wear resistance,good electrical insulation,and theadvantages of high mechanical strength,widely used inagriculture,petroleum chemical industry,light industry, textile,chemical,building materials,electric power, metallurgy,national defense war industry,building materials, food processing,such as the lifeline of national economy department, has a pivotal position in the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The design on the annual output of60000tons of PVC distillation section for process design. Take vinyl chlorideby calcium carbide acetylene method. This method is based on calcium carbide as raw materials, calcium carbide hydrolysisto produce acetylene,chlorine and hydrogen generated in chlor-alkali production were direct synthesis method of hydrogen chloride synthesis by acetylene and hydrogen chloride synthesis in the converter after purification thick vinyl chloride monomer, coarse after rectification for vinyl chloride monomervinyl chloride monomer, pure PVCby suspension polymerization of vinyl chloride monomer. Determine the method of production of vinyl chloride synthesis section,after distillation section has carried on the material balance,heat balance, and equipment selection calculation.In this paper, design of calcium carbide acetylene methodthick vinyl chloride production in the process can meet therequirements.Key words:PVC synthesis;Thick vinyl chloride rectification; Material balance; Heat balance; Equipment selection目录引言1绪论2聚氯乙烯的生产过程2.1氯乙烯的生产方法2.1.1电石乙炔法2.1.2联合法2.1.3乙烯法2.1.4确定生产方案2.2氯乙烯单体的聚合2.3氯乙烯单体的生产工艺3物料衡算4热量衡算4.1氯化氢冷却器的热量衡算5车间厂房布置设计5.1厂房布置设计的条件和依据5.1.1常用的规范和规定5.1.2设计的基本条件5.1.3设计的基本依据5.2车间厂房的布置设计6管路布置设计6.1化工管路概述6.2管路设计6.3管路布置结论参考文献谢辞附录引言聚氯乙烯是世界上最早实现工业化生产的塑料品种之一。

年产30万吨氯乙烯工艺毕业设计

年产30万吨氯乙烯工艺毕业设计

年产30万吨氯乙烯工艺毕业设计年产30万吨氯乙烯工艺毕业设计一.选题意义及背景氯乙烯单体(VCM)是生产聚氯乙烯树脂的主要原料,其产品的质量和成本直接影响到聚氯乙烯树脂的质量和成本。

氯乙烯生产工艺经历了较长时间的生产和工艺改造,产生了电石法、二氯乙烷法等工艺,发展到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的工艺属乙烯平衡氧氯化工艺。

乙烯平衡氧氯化法由乙烯、氯气和氧气生产氯乙烯,整个工艺过程既不产生氯化氢,又不消耗氯化氢,大大降低了原料的成本,此法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技术经济较合理的方法,全世界93%以上的氯乙烯是采用乙烯平衡氧氯化法生产的。

二.毕业设计(论文)主要内容:1.工艺生产方法确定、生产流程设计与论证2.工艺计算(包括物料衡算,热量衡算)3.酯化合成工艺主要生产设备设计与选型4.安全生产与环保治理措施三.计划进度1.第一周:在完全理解设计任务书的基础上查阅资料,做好准备工作,包括:了解学位论文的格式、查阅相关文献(万方数据、中国期刊网、维普资询、硕博论文等)、学习氯乙烯的工艺设计方法。

2.第二周:选择出设计方案。

3.第三周:参照数据。

4.第四周:撰写毕业论文。

5.第五周:进行毕业答辩。

四.毕业设计(论文)结束应提交的材料:1、论文电子稿2、论文打印搞3、过程资料记录本(实验记录本)指导教师:教研室主任年月日年月日论文真实性承诺及指导教师声明学生论文真实性承诺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作品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内容真实可靠,不存在抄袭、造假等学术不端行为。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如被发现论文中存在抄袭、造假等学术不端行为,本人愿承担本声明的法律责任和一切后果。

毕业生签名:日期:指导教师关于学生论文真实性审核的声明本人郑重声明:已经对学生论文所涉及的内容进行严格审核,确定其内容均由学生在本人指导下取得,对他人论文及成果的引用已经明确注明,不存在抄袭等学术不端行为。

毕业论文.PVC综述

毕业论文.PVC综述

溶性
更换牌号 困难
困难
困难
相对容易
生产率
130%
l00%
130%
150 % 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80%
汽耗
中等



五. PVC 的改性体系[5] PVC 树脂在加工为硬制品时,其冲击性能、耐候性能和热稳定性
能较差,而且加工流动性也不好,若不对它进行改性,则 PVC 硬制品 通常只能生产普通的符材和板材,冲击性能很差,应用范围狭窄。如 何提高韧性而又不损害拉伸强度和其他物性,这是 PVC 改性中的一个 重要课题。特别是近年来,聚氯乙烯硬制品的应用迅速增长,其冲击 改性问题越发受到重视。冲击改性剂不仅能提高树脂的冲击强度,不 少品种还可改善树脂的加工性能 。国外 PVC 树脂改性剂品种繁多,
2.3 天然气乙炔法[3] 青海盐湖集团天然气制乙炔生产 PVC 的装置是目前国内唯一的
以天然气为原料来生产 PVC 树脂的装置,整条产业链见图 3[3]。
从图 3 中可以看出天然气制乙炔产业链的设置科学合理,但是也存 在着自身稳定保护性较为脆弱的缺陷。当氯碱系统因设备或市场出现 变故时,天然气部分氧化装置的产能无法作较大范围的调节,所产出 的乙炔气只能通过火炬燃烧掉,造成浪费。假如增加一条消耗乙炔的 辅助生产线(如乙醛等),其产业链则会更加完善,自身的稳定性会更 高。
将去离子水、溶解液、混合引发剂、种子乳胶、氨水和氯乙烯单 体分别加入聚合釜中,达到一定温度,引发剂采用连续滴加形式加入,
聚合出料后进行脱汽,回收 VCM 单体,最后乳胶进入喷雾干燥器干燥, 包装、出厂。简单地说,就是采用乳液法聚合制备的种子和采用微悬 浮法聚合制备的种子混合后再进行聚合。混合法 PVC 糊树脂生产中采 用 C16~18 混合直链醇与十二烷基硫酸钠组成乳化剂,形成微小乳液,聚 合主要在微滴中进行,并在聚合配方中加入了乳液法制备的种子乳 胶,从而获得双峰粒度分布。混合法工艺具有以下优点:①聚合产生 的胶乳固含量高,因此需要的干燥能量减少;②液滴聚合反应速度快, 生产能力高;③生产工艺简单,便于操作控制,生产安全性高;④原 材料成本比微悬浮法低;⑤粒径可选范围大,糊料在高、低剪切速率 下都能获得较低的黏度;⑥聚合前后都可添加助剂,增加了调节产品 质量的灵活性。 4.5 聚合技术比较

12万吨聚氯乙烯聚合工段工艺设计毕业设计

12万吨聚氯乙烯聚合工段工艺设计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题目名称:年产12万吨聚氯乙烯聚合工段的工艺设计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第一章设计说明书 (2)1.1 设计项目 (2)1.2设计依据、生产规模、设计原则 (2)1.2.1设计内容 (2)1.2.2生产规模 (2)1.2.3设计依据 (2)1.2.4设计原则 (2)1.3厂址选择及建厂地区自然条件 (2)1.3.1地理位置及环境 (2)1.3.2工厂用水情况 (3)1.3.3供电 (3)1.3.4原料供应 (3)1.3.5工厂所处自然条件 (3)第二章聚氯乙烯工业发展概况 (3)2.1 聚氯乙烯工业的发展概况 (4)2.2聚氯乙烯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4)2.3聚氯乙烯系列聚合物的性质 (5)2.4聚氯乙烯制品的开发与应用技术 (5)第三章生产方法简介及设计方法的确定 (7)3.1聚合方法简述 (7)3.1.1本体聚合 (7)3.1.2溶液聚合 (7)3.1.3悬浮聚合 (8)3.1.4乳液聚合 (9)3.3产品的基本性能 (11)3.4有关设计参数 (12)3.5产品规格与质量指标 (12)第四章物料衡算 (14)4.1聚合釜物料衡算 (14)4.2出料槽物料衡算 (15)4.3汽提塔物料衡算 (16)4.4离心部分物料衡算 (18)4.5气流干燥部分物料衡算 (18)4.6沸腾干燥部分物料衡算 (19)4.7筛分包装部分物料衡算 (19)4.8物料衡算总平衡 (20)4.9概念配方 (22)第五章热量衡算. (23)5.1反应体系升温过程的热量衡算 (23)5.2气提塔热量衡算 (26)5.3列管式换热器热量衡算 (27)5.4气流干燥塔热量衡算 (27)第六章聚合反应釜选型 (31)6.1聚合过程的影响因素 (31)6.2反应釜选型结果 (32)第七章废水处理 (33)7.1废水的处理 (33)7.2 废水排放标准 (33)7.3废水的处理方法 (33)7.4其他三废的处理 (34)第八章生产工艺过程说明 (35)8.1工艺过程简介 (35)8.2设备一览表 (36)总结 (38)参考文献 (39)致谢 (40)摘要本设计是一个年产12万吨聚氯乙烯(PVC)反应工程中的聚合反应工段的设计。

5万吨年PVC的氯乙烯合成工艺设计毕业论文

5万吨年PVC的氯乙烯合成工艺设计毕业论文

5万吨年PVC的氯乙烯合成工艺设计毕业论文目录前言1 绪论 (3)1.1 聚氯乙烯(PVC) (3)1.1.1 聚氯乙烯工业的发展概况 (3)1.1.2 聚氯乙烯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4)1.1.3 聚氯乙烯系列聚合物的性质 (4)1.1.4聚氯乙烯制品的开发与应用技术 (5)1.1.5 聚氯乙烯合成方法 (6)1.2 氯乙烯(VC) (10)1.2.1 氯乙烯的合成 (10)1.2.2 生产工艺流程简述 (13)1.2.3 主要工艺参数 (14)1.2.4 主要原料和产物的物化性质 (15)2 工艺计算 (16)2.1 物料衡算 (16)2.1.1 计算依据 (16)2.1.2 计算 (17)2.2 热量衡算 (24)2.2.1 衡算方法 (24)2.2.2 标况下有关物化数据表 (25)2.2.3 计算 (25)3 主要设备的设计与选型 (31)3.1 石墨冷却器的选型 (32)3.1.1 已知条件 (32)3.1.2 计算两流体的平均温度差 (32)3.2 石墨预热器的选型 (33)3.2.1 已知条件 (33)3.2.2 计算两流体的平均温度差 (33)3.3 石墨冷却器Ⅱ的选型 (34)3.3.1 已知条件 (34)3.3.2 计算两流体的平均温度差 (34)3.4 转化器的设计 (34)3.4.1 已知条件 (35)3.4.2 计算 (35)3.4.3 手孔 (37)3.5 泡沫水洗塔的设计 (37)3.5.1 已知条件 (37)3.5.2 塔径的计算 (37)3.5.3 孔的布置 (38)3.5.4 塔板的压降 (38)3.5.5 稳定性 (39)3.5.6 液泛 (39)3.5.7 物沫夹带 (40)3.6 主要设备一览表 (40)4 主要管道管径计算和选型 (41)4.1 HCl进料管 (41)4.2 乙炔气进料管 (41)4.3 石墨冷却器的进料管 (42)4.4 多筒过滤器进料管 (42)4.5 转化器进料管 (42)4.6 转化器出料管 (43)4.7 石墨冷却器进口管 (43)4.8 40%盐水进料管 (44)4.9 循环水管 (44)4.9.1 石墨预热器 (44)4.9.2 转化器 (44)4.9.3 石墨冷却器 (44)4.10 总进水管 (45)4.11 部分管道一览表 (45)5 合成工段中三废的产生及处理 (45)5.1 氯化汞触媒的产生中毒机理及处理 (45)5.1.1 氯化汞触媒的产生 (45)5.2 尾排氯乙烯外逸的产生中毒机理及处理 (46)5.2.1 尾排氯乙烯外逸的产生 (46)5.2.2 中毒机理 (46)5.3 废水的处理 (47)5.3.1 废水排放标准 (47)5.3.2 废水的处理方法 (47)5.4其他三废的处理 (48)6 安全生产防火技术 (48)6.1 厂区安全生产特点 (48)6.2 乙烯合成的安全技术 (48)6.2.1 原料及中间提的闪点、自燃点、爆炸范围 (48)6.3乙炔爆炸 (49)6.3.1 氧化爆炸 (49)6.3.2 分解爆炸 (49)6.3.3 乙炔的化合爆炸 (49)6.4 氯乙烯的燃烧性能 (49)6.5 安全措施 (49)前言本设计是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对年产5万吨聚氯乙烯的氯乙烯合成工段进行初步设计,广泛收集了PVC工艺和化工设计的相关资料作为设计的理论依据。

年产10万吨聚氯乙烯生产工艺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年产10万吨聚氯乙烯生产工艺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设计设计题目年产10万吨聚氯乙烯生产工艺设计方案设计总说明聚氯乙烯(PVC)是一种热塑性合成树脂,有优良的电绝缘性,难以自燃,主要用于生产透明薄膜、塑料管件、各类板材等。

其再加工产品在全球不同领域都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根据设计任务书,本设计进行了年产10万吨聚氯乙烯(PVC)工艺的设计。

在查阅、参考大量文献以及对以往部分车间设计的研究学习下,进行了科学的设计以及对相关物料的衡算。

本设计计划采用悬浮聚合法生产聚氯乙烯,原料为氯乙烯单体以及混合用有机过氧化物和偶氮类引发剂、明胶分散剂和去离子水。

结合所选择的生产工艺方案和产品生产实际情况,进行了有关物料和热量平衡的计算。

安排每日三班次,每班8小时的生产强度,设计可达到日产303吨年产达10万吨的聚氯乙烯生产车间。

本设计也充分考虑到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以及工作安全性,尽可能将车间规划为安全的,绿色的,在工作人员遵守车间操作规程的情况下,工作更加安全高效。

本设计由许春华副教授指导,在反应确定、生产流程安排等整个设计过程中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使得设计能更高效地完成,在此学生表示衷心感谢。

鉴于知识和实际经验所限,设计难免存在欠缺,恳请批阅老师批评指正。

目录1总论 (1)1.1 概述 (1)1.1.1 聚氯乙烯(PVC)概述与应用范围 (1)1.1.2 聚氯乙烯(PVC)改性品种 (1)1.1.3 聚氯乙烯(PVC)生产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 (3)1.2 聚氯乙烯(PVC)产品的分类和命名 (4)1.2.1 聚氯乙稀(PVC)产品分类 (4)1.2.2 聚氯乙稀(PVC)产品命名 (4)1.3 聚氯乙烯(PVC)生产方法[5] (5)1.3.1 悬浮聚合法[6] (5)1.3.2 乳液聚合法 (6)1.3.3 本体聚合法 (6)1.3.4 溶液聚合法 (6)1.4 设计规模原料选择与产品规格 (7)1.4.1设计规模 (7)1.4.2主要原料规格及技术指标 (7)1.4.3产品规格 (8)2工艺设计与计算 (9)2.1 工艺原理 (9)2.2 工艺条件影响因素 (9)2.2.1 聚氯乙烯(PVC)聚合主要影响因素 (9)2.3 工艺路线选择 (12)2.3.1 工艺路线选择原则 (12)2.3.2 悬浮法聚氯乙烯(PVC)工艺流程具体工艺路线 (12)2.3.3 工艺流程示意图 (13)2.4 工艺配方与工艺参数 (13)2.4.1 工艺配方(质量份): (13)2.4.2 工艺参数: (14)2.5 物料衡算 (14)2.5.2 物料衡算的方法与步骤 (15)2.5.3 物料衡算 (16)2.6热量衡算 (18)2.6.1 热量衡算的意义和作用 (18)2.6.2 热量衡算 (18)3设备选型 (21)3.1 选型原则 (21)3.2 关键设备选择与计算 (21)3.2.2 传热元件计算 (27)3.2.3 搅拌器的选择 (28)3.3 关键设备选用 (33)3.4 其它设备选择 (34)3.5 关键设备一览表 (35)4车间布置设计 (37)4.1 车间设备布置原则 (37)4.2 车间设备平面布置原则 (37)4.3 车间设备立面布置原则 (38)4.4 车间操作人员安排 (38)4.5 车间平面布局图 (38)5 非工艺设计 (40)5.1 环境保护 (40)5.2 公用工程 (40)5.2.1 供水 (40)5.2.2 供电 (41)5.2.3 供暖 (41)5.2.4 通风 (41)致谢 (43)参考文献 (44)1总论1.1 概述1.1.1 聚氯乙烯(PVC)概述与应用范围聚氯乙烯简称PVC,是由氯乙烯在引发剂作用下聚合而成的热塑性树脂,是氯乙烯的均聚物。

悬浮聚合法年产30万吨聚氯乙烯车间工艺设计毕业论文

悬浮聚合法年产30万吨聚氯乙烯车间工艺设计毕业论文

悬浮聚合法年产30万吨聚氯乙烯车间工艺设计毕业论文1 绪论1.1 聚氯乙烯简介聚氯乙烯(Poly Vinyl Chloride)简称PVC,下同。

它是由氯乙烯在引发剂作用下聚合而成的热塑性树脂,是氯乙烯的均聚物。

PVC为无定形结构的白色粉末,支化度较小。

工业生产的PVC相对分子量一般在5万~12万范围内,具有较大的多分散性,相对分子量随聚合温度的降低而增加;无固定熔点,80~8 5℃开始软化,130℃变为粘弹态,160~180℃开始转变为粘流态;有较好的机械性能,抗张强度60MPa左右,冲击强度5~10kJ/m2;有优异的介电性能。

但对光和热的稳定性差,在100℃以上或经长时间阳光曝晒,就会分解而产生氯化氢,并进一步自动催化分解,引起变色,物理机械性能也迅速下降,在实际应用中必须加入稳定剂以提高对热和光的稳定性。

PVC很坚硬,溶解性也很差,只能溶于环己酮、二氯乙烷和四氢呋喃等少数溶剂中,对有机和无机酸、碱、盐均稳定,化学稳定性随使用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PVC溶解在丙酮-二硫化碳或丙酮-苯混合溶剂中,用于干法纺丝或湿法纺丝而成纤维,称氯纶。

具有难燃、耐酸碱、抗微生物、耐磨并具有较好的保暖性和弹性[1]。

1.2 聚氯乙烯的发展状况聚氯乙烯是仅次于聚乙烯的第二大通用塑料[2]。

自1997年以来,聚氯乙烯的产量以3%/a速度递增。

2001年,全球聚氯乙烯生产能力已达到3 313万t,消费水平比2000年略有增加,为2882万t[3]。

2003年7月全球约有50个国家、150个厂家生产聚氯乙烯,这一数据还在不断攀升[4]。

2005年全球产量达3130万吨,需求量达3117万吨。

北美、欧洲(包括俄罗斯)和非洲、远东地区超过全球聚氯乙烯产量和需求量4/5,悬浮聚合法树脂占生产聚氯乙烯树脂90%以上,2006年世界聚氯乙烯产能3562万吨,实际产量3262万吨,产量的增长主要来自中国。

2006年我国PVC产业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全年产能1099万吨,实际产量864.1万吨,整体供求关系发生了较大的变化[5]。

PVC聚合毕业论文-聚氯乙烯聚合反应釜安全附件的设计

PVC聚合毕业论文-聚氯乙烯聚合反应釜安全附件的设计

毕业设计聚氯乙烯聚合反应釜安全附件的设计学生姓名学号系 部:专 业:指导教师:二○一五年六月环境与安全工程系 安全工程毕业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聚氯乙烯聚合反应釜安全附件的设计系部:环境与安全工程系专业:安全工程学号:学生:指导教师(含职称):1.课题意义及目标学生通过本次毕业设计,综合运用所学过的安全基础理论知识,了解氯乙烯的聚合工艺特点,运用安全检查表分析聚氯乙烯安全生产的重点危险源,选择性地对聚氯乙烯反应釜的安全附件进行设计,如搅拌器、压力表、安全阀等,减少事故发生时的伤亡,通过设计能让学生在毕业后从事危化品安全管理工作、化工安全的设计打好基础。

2.主要任务(1)聚合过程中的危险分析:根据聚合釜的类型和结构,及其聚合釜在聚氯乙烯聚合中的工艺特点,分析聚合过程中危险源、危险条件,设计聚合釜应达到的安全要求。

(2)搅拌装置的设计:按照聚氯乙烯放热反应的特点,对搅拌器的结构、桨叶的形状、尺寸和层数等进行设计。

(3)压力表的选择:参照氯乙烯聚合时的压力大小(设计压力为1.2 MPa左右),依据《精密压力表》(GB/T 1227-2002),选择压力表的类型、量程和精确度。

(4)安全阀的选用:根据工艺反应时温度、压力、泄压气体的性质,依据国标《安全阀一般要求》(GB/T 12241-2005),选择安全阀的加载方式、开启方式和结构类型。

3.主要参考资料[1] 陈杰. 国内外聚氯乙烯工业生产技术进展[J]. 当代石油石化,2002, (3): 18-20.[2] 戴文权,杨春辉. 聚氯乙烯聚合釜技术进展[J]. 聚氯乙烯,2000, (5): 43-46.[2] 邴涓林,李承志. 2008年中国PVC产业动态及分析[J]. 聚氯乙烯,2009, (5): 1-3. [4] 崔克清,陶刚. 化工工艺及安全[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356-367.4.进度安排审核人:年月日聚氯乙烯聚合反应釜安全附件的设计摘要:本课题主要是对悬浮聚氯乙烯工艺中的聚合釜进行危险性分析,目的是对聚合釜的安全附件进行简单设计。

聚氯乙烯生产工艺论文

聚氯乙烯生产工艺论文

聚氯乙烯生产工艺论文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PVC)是一种重要的工程塑料,广泛应用于建筑材料、电线电缆、汽车、电子产品等领域。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聚氯乙烯的生产工艺也在不断改进和优化。

本文将介绍PVC生产工艺及其工艺优化。

聚氯乙烯的生产工艺主要有乙烯法和氯乙烯法两种。

乙烯法是通过乙烯与氯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聚合反应制备PVC。

这种工艺适用于大规模工业生产,可以获得高分子量的PVC,但因为原料成本较高,工艺复杂,对原料纯度要求较高,所以生产成本较大。

氯乙烯法是通过直接氯化乙烯来制备PVC。

这种工艺相对简单,原料易得,生产成本较低。

但是这种工艺得到的PVC具有较低的分子量和较广的分子量分布,产品性能较乙烯法差。

为了优化聚氯乙烯的生产工艺,降低成本,提高品质,除了选择合适的工艺路线外,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工艺优化。

第一,原料纯度的提高。

纯度较高的原料可以降低杂质对催化剂的毒性,提高聚合反应的效率,获得质量更好、分子量更高的PVC。

第二,催化剂的选择。

合适的催化剂可以提高聚合反应的速率和转化率,减少副反应的生成,提高PVC的分子量。

第三,反应温度控制。

反应温度对PVC的分子量分布和熔体性能有很大影响。

适当提高反应温度可以增加聚合速率和聚合度,从而获得更高质量的PVC。

第四,聚合反应时间控制。

聚合反应时间过长会导致副反应生成增加,产物质量下降。

合理控制反应时间可以提高反应效果,提高产品的性能。

总结起来,聚氯乙烯的生产工艺涉及到原料选择、催化剂选择、反应温度和时间控制等多个方面。

通过优化和调整这些工艺参数,可以获得高质量的PVC产品,满足市场需求。

年产5万吨聚氯乙烯聚合干燥工序初步工艺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年产5万吨聚氯乙烯聚合干燥工序初步工艺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年产5万吨聚氯乙烯聚合干燥工序初步工艺设计摘要:本设计为年产5万吨聚氯乙烯聚合干燥工序的初步工艺设计,整个设计文件由设计说明书和设计图纸两部分组成。

在设计说明书中,简单介绍了聚氯乙烯的生产现状、发展趋势、性能和主要用途,也介绍了目前聚氯乙烯的四种常见的工业聚合生产方法.,并进行了比较,最后确定以悬浮聚合法作为聚合的工艺生产方法。

在设计过程中,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物料衡算和能量衡算,对设备进行了工艺计算和选型,同时对聚氯乙烯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及“三废”治理作了相关说明,对整个装置进行了简单的技术经济评价。

绘制了相应的设计图纸,设计图纸包括工艺流程图、主要设备图的装配图、设备的平面布置图。

关键词:聚氯乙烯;悬浮聚合工艺;干燥; 单体;生产工艺;With an annual output of 50,000 tons of PVC polymer drying process of preliminary design Specialty: Chemical Engineer﹠technology Name:Chen Ying Director :Huang Niandong (Party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 School of Chemistry and Engineering,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and Technology, Xiangtan 411201, P. R. of China)Abstract:The design for an annual output of 50,000 tons of PVC dry polymerization processes of the preliminary design, the design documents from design specification and design drawings composed of two parts. In the design of brochures,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PVC production status, trends, performance and the main purpose of the current PVC also introduced the four common industrial polymer production methods. And a comparison, final Determined to suspension polymerization as a polymerization technology production methods. In the design proces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mission design, a more detailed material balance and energy balance, the equipment was calculated and the selection process, while the production of PVC in the process of attention to safety issues and "Three wastes" governance made note of the entire device toa simple technical and economic evaluation. Drawing the corresponding design drawings, design drawings, including process maps, plans of major equipment assembly, equipment layout plans.Keyword:polyvinyl chloride ; suspension polymerization;Dryness ; monomer; Productive technology前言1 绪论 (8)1.1 PVC的发展史 (8)1.2 PVC概述 (8)1.3 国内外PVC生产技术概况 (8)1.4 国内需求量和年均增长率 (9)1.5 PVC工业生产技术的改进过程 (9)1.5.1 原料的变换 (9)1.5.2 聚合方式的改进 (10)1.6 聚氯乙烯的工业生产意义 (10)1.7 聚氯乙烯发展前景 (11)1.8 产品的包装、贮运方法: (11)2 产品及原料说明 (11)3 PVC生产的典型聚合工艺 (15)3.1 悬浮聚合 (15)3.2 本体聚合 (15)3.3 乳液聚合 (15)3.4 微悬浮聚合 (15)3.5 四种主要聚合工艺的特性比较 (15)3.6 工艺方案选择依据 (17)3.6.1 工艺流程方面 (17)3.6.2 反应速率控制方面 (17)3.6.3 经济方面 (17)3.6.4 悬浮聚合优点 (17)3.7 聚氯乙烯悬浮聚合工艺流程: (17)3.7.1 聚合原理 (17)3.7.2 链引发 (17)3.7.3 链增长 (18)3.7.4 链转移 (19)3.7.5 向单体VC链转移——形成端基双键PVC (19)3.7.6 向高聚物转移——形成支链或交联PVC (19)3.7.7 链终止 (19)3.7.8 对聚合度的影响 (21)3.7.9 对(视)比重和吸油量的影响 (21)3.7.10 原料中杂质的影响 (21)3.7.11 乙炔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21)3.8聚氯乙烯生产工艺(悬浮聚合)流程简述 (22)3.8.1聚氯乙烯生产工艺流程(悬浮聚合)操作步骤 (22)4 工艺计算 (23)4.1 生产规模 (23)4.2 生产时间 (23)4.3 聚氯乙烯配方 (23)4.4 聚氯乙烯悬浮聚合操作周期 (23)4.5 相关技术指标 (24)4.6 相关控制指标 (24)4.7工艺计算 (24)4.7.1计算依 (24)4.7.2低沸塔 (25)4.7.3 高沸塔 (27)4.7.4 聚合釜物料衡算 (30)4.7.5 热量衡算 (33)5 聚合釜的设计 (35)5.1 生产周期或生产批数 (35)5.2 根据年产量确定每批进料量 (35)5.3 选择反应器装料系数 (35)5.4 计算反应器体积 (36)5.5 聚合釜壁厚的计算 (36)5.5.1 计算厚度 (36)5.5.2 校核水压实验强度 (37)5.6 夹套的设计 (37)5.6.1 夹套直径和高度的确定 (37)5.6.2 夹套的材料和壁厚 (37)5.6.3 校核水压实验强度: (38)5.6.4 搅拌装置[10]的设计 (38)5.7 传热装置的校核 (39)5.7.1 釜侧的给热系数 (39)5.7.2 夹套侧的传热系数的计算 (41)5.7.3 已知聚合釜的壁厚 (41)5.7.4 忽略污垢的热阻 (41)5.8 底座的选择 (42)5.9 聚合釜技术参数 (42)5.10 人孔的设计 (43)6 干燥装置的设计 (43)6.1 干燥流程的确定 (43)6.2 干燥器的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 (44)6.2.1 物料衡算 (44)6.2.2 气流干燥段空气和物料出口温度的确定: (46)6.2.3 气流干燥段热量衡算: (46)6.2.4 预热器的热负荷和加热蒸汽消耗量 (48)6.3 气流干燥器的设计 (48)6.3.1 气流干燥管直径的计算 (48)6.3.2 气流干燥管高度的计算 (49)6.4 沸腾床干燥器的设计 (50)6..5 卧式流化床干燥器的设计 (52)6.5.1 流化速度的确定 (52)u的计算 (54)6.5.2 颗粒带出速度t6.5.3 操作流化速度的u计算 (55)6.6 流化床层截面积的计算 (55)6.6.1 体积给热系数 a的计算 (55)6.6.2 表面汽化控制阶段干燥器底面积A1的计算: (55)6.7 干燥器的宽度和长度 (56)6.7.1 干燥器的高度 (57)6.8 溢流堰 (57)7 附属设备的设计及选型 (59)7.1 离心机的选型 (59)7.1.1 风机和排风机的选型 (59)7.1.2 送风机 (59)7.1.3 排风机 (59)7.2 预热器的设计 (59)7.2.1 气流段预热器的设计 (60)7.2.2 流化段预热器的设计 (60)7.3 气流干燥段旋风分离器的选择设计 (61)7.3.1 选择条件 (61)7.3.2 旋风分离器直径D的计算 (61)7.4 沸腾床干燥段旋风分离器的选择设计 (62)7.4.1 选择条件 (62)7.4.2 旋风分离器直径的计算 (62)7.5 主要管道管径计算和选型 (63)7.5.1 聚合工艺管道计算 (63)7.5.2 氯乙烯输料管的计算与选型 (63)7.5.3 无离子水输料管的计算与选型 (63)7.5.4 助剂输料总管的计算与选型 (64)7.5.5 出料管的计算与选型 (64)7.5.6 热水输料管的计算与选型 (64)7.5.7 冷却水输料管的计算与选型 (65)8 厂址选择及车间布置 (65)8.1 厂址选择的依据及原则 (66)8.2 车间布置要考虑的问题 (66)8.3 厂房布置 (66)8.4设备布置的安全距离 (66)8.5 车间内辅助室和生活室布置 (67)9 安全防火设计 (67)9.1 综合安全防护 (68)9.2 防毒 (69)9.3 中毒后应采取急救措施 (69)9.4 安全防护 (69)10 环境保护 (70)10.1 废水的治理 (70)10.2 废渣的治理 (70)10.3 氯乙烯外逸 (70)11 经济核算 (71)11.1 技术经济分析概述 (71)11.2 主要技术经济指: (71)11.3 投资估算 (71)附表前言聚氯乙烯(PVC)是由氯乙烯单体(VC)均聚或与其他多种单体共聚而制得的合成树脂,聚氯乙烯再配以增塑剂、稳定剂、高分子改性剂、填料、偶联剂和加工助剂,经过提炼、塑化、成型加工成各种材料。

(论文)年产7万吨氯乙烯单体工艺设计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年产7万吨氯乙烯单体工艺设计本科毕业设计

年产7万吨氯乙烯单体工艺设计本科毕业设计摘要氯乙烯(VC)是一种应用于高分子化工的重要单体,其生产工艺的研究及探讨,随着聚氯乙烯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

在众多的生产方法中,电石乙炔法生产氯乙烯是目前工业化生产的主要方法。

由该反应的特点知氯乙烯合成HgCl)作为催化剂进行气固相催化反应,然后经过水洗,碱洗反应需要升汞(2和精馏等操作过程得到精氯乙烯单体。

设计中以乙炔法为理论基础,通过物料衡算得到生产过程中原料的消耗量以及其他各种物质的流量;通过热量衡算得到各个设备的热负荷,以及冷却过程中冷却介质的消耗量;通过设备计算进行反应器类型的选择,各种工艺尺寸的确定以及传热面积的校核。

关键词:氯乙烯;生产工艺;升汞;精馏;衡算AbstractVinyl chloride(VC) is an important monomer which applied to high polymerchemical industry,the study and discuss for the production technology attract more and more concern a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olyvinyl chloride industry.During manyproduction methods,it’s the main method to product vinyl chloride by using calciumHgCl is necessary carbide in the industry at present.It’s known that the catalyst of 2for the gas-solid catalytic reaction,then the vinyl chloride monomer can be obtained by water washing,alkaline washing and distillation.Acetylene method is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design, the consumption of raw materials and the flow of other substances can be got through the material balance;The heat load of various equipment and the consumption of cooling medium in cooling process can be obtained through the heat balance; The choice of reactor type, size of the various processes and the check of heat transfer area can be mixed through the equipment computing.Keywords: vinyl chloride; production technology ;HgCl; distillation; computing2目 录摘 要............................................................ I ABSTRACT........................................................... I I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1化学品名称 (1)1.2理化性质 (1)1.3 主要生产方法 (2)1.4危险性概述 (2)1.5泄漏应急处理 (3)1.6操作处置与储存 (3)1.7我国聚氯乙烯工业的发展 (3)第二章 设计方案论述 (4)2.1电石法工艺概述 (4)2.2原料气的制备 (4)2.3氯乙烯的合成及精馏 (4)2.4 设计要点 (5)2.4.1 乙炔制备的设计要点 (5)2.4.2 氯化氢制备的设计要点 (5)2.4.3 合成的设计要点 (5)2.4.4 精馏的设计要点 (5)第三章 工艺计算 (7)3.1物料衡算 (7)3.1.1原料计算 (7)3.1.2原料气组成 (7)3.1.3原料气进入量 (8)3.1.4石墨冷凝器计算 (8)3.1.5反应器计算 (10)3.1.6水洗塔计算 (12)3.1.7碱洗塔计算 (14)3.1.8全凝器计算 (15)3.1.9低沸塔计算 (16)3.1.10高沸塔计算 (18)3.2热量衡算 (19)3.2.1各组分的p C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毕业论文】聚氯乙烯悬浮聚合工艺流程设计

【毕业论文】聚氯乙烯悬浮聚合工艺流程设计

摘要聚氯乙烯是世界上最价廉和应用最广的塑料,用来大规模生产电缆绝缘层、设备零件、管材、层合材料和纤维制品。

聚氯乙烯树脂的需求量巨大。

工业上,聚氯乙烯是采用悬浮或乳液聚合技术通过自由基聚合反应来生产的。

本设计的目标是年产18000吨的聚氯乙烯悬浮生产装置。

遵循技术先进、工艺可靠、经济合理、系统最优的原则完成本设计。

本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对聚氯乙烯的国内外研究状况、应用领域和应用现状、生产概况、市场需求和应用前景的综述;详细介绍工艺流程;对聚合全系统的物料进行衡算;聚合釜选型和工艺尺寸计算;搅拌设备的选型和功率计算以及对聚合反应器釜进行热量衡算。

关键词:聚氯乙烯,悬浮聚合,工艺设计,工艺流程,聚合反应器AbstractPolyvinyl chloride is one of the cheapest and most widely used plastics globally. It is used for large-scale production of cable insulation, equipment parts, pipes, laminated materials and fiber manufacture. The demand for polyvinyl chloride resin is vast.Polyvinyl chloride is industrially produced by free-radical polymerization using the suspension or bulk technique. The major object of present design is a production plant for PVC with annual output 15000 ton, using suspension technique.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s of advanced technology, credible technics, reasonable economics and optimized system, present design is completed.The main work of present design include : summerization on status of research on polyvinyl chloride at home and abroad, field and current status of application, the situation of production , the demand for market and applying in the future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technological process ; the total material balance of polymerization system ;the selection and design of polymerization reactor; the selection of stirring devices and the calculation of power thereof; and the heat balance of the polymerization reactor .Key words:Polyvinyl chloride, suspension polymerization, technological design,process flow, polymerization reactor目录摘 要 (III)目 录 (IV)第一章 前 言 (7)1.1选题背景 (7)1.2研究意义 (7)第二章 聚氯乙烯历史世界及供需和消费 (8)2.1 聚氯乙烯的发展历史 (8)2.2 世界聚氯乙烯供需 (8)2.3 中国聚氯乙烯供需 (8)2.4 聚氯乙烯树脂消费结构 (9)第三章 聚氯乙烯的典型聚合工艺 (10)3.1 典型聚合工艺概述: (10)3.1.1悬浮聚合 (10)3.1.2本体聚合 (11)3.1.3乳液聚合 (11)3.1.4微悬浮聚合 (12)3.1.5溶液聚合 (12)3.2典型聚合工艺技术特性比较 (12)第四章 悬浮聚合生产工艺与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13)4.1聚氯乙烯悬浮聚合的生产技术 (13)4.1.1氯乙烯悬浮聚合生产工艺技术过程 (13)4.2氯乙烯悬浮聚合生产工艺技术进展 (15)4.2.1国内生产工艺技术进展 (15)4.2.2国外生产技术进展 (17)4.3悬浮法聚合工艺和设备 (20)4.3.1搪瓷釜 (20)4.4轴封与搅拌装置 (24)4.4.1 轴封 (24)4.4.2 搅拌装置 (26)4.5工艺流程 (28)4.6防粘釜技术 (32)4.7悬浮法防粘釜剂的进展 (34)4.7.1国外SPVC生产用涂布剂的进展 (34)4.8分散剂 (35)4.8.1分散剂的用途和影响 (35)4.8.2国外分散剂应用进展 (36)4.9 其它助剂 (37)第五章 聚氯乙烯聚合釜技术进展 (39)5.1 新型釜的介绍 (39)第六章 聚氯乙烯聚合装置设计 (41)6.1设计任务书 (41)6.1.1设计任务 (41)6.1.2设计条件 (42)6.1.3配方 (42)6.1.4生产时间分配 (42)6.2设计过程 (43)6.2.1已知量的计算 (43)6.2.2聚合釜物料衡算 (43)6.2.3聚合釜的设计 (44)6.2.4搅拌设计 (49)6.2.5 釜重的计算 (54)6.2.6 热量衡算 (56)第七章 结论 (60)参 考 文 献 (61)致 谢 (63)声明 (65)附录1 工艺流程概述附录2 工艺流程图附录3 聚合设备图第一章 前 言1.1选题背景聚氯乙烯( PVC) 是五大通用合成树脂之一,是木材、钢铁、玻璃、纸张等传统材料的良好代用品,因此在塑料工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毕业论文(设计)】聚氯乙烯毕业设计

【毕业论文(设计)】聚氯乙烯毕业设计

新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论文(设计)2011届题目专业学生姓名学号小组成员指导教师完成日期新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教务处印制新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班级专业姓名日期1、论文(设计)题目:2、论文(设计)要求:(1)学生应在教师指导下按时完成所规定的内容和工作量,最好是独立完成。

(2)选题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必须与所学专业相关。

(3)主题明确,思路清晰。

(4)文献工作扎实,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论文研究领域内的成果及其最新进展。

(5)格式规范,严格按系部制定的论文格式模板调整格式。

(6)所有学生必须在5月15日之前交论文初稿。

3、论文(设计)日期:任务下达日期完成日期4、指导教师签字:内容摘要本文讲述了我国聚氯乙烯工业生产技术的发展进程和目前状况,包括原料路线、工艺设备、聚合方法等。

本设计采用悬浮法生产聚氯乙烯,介绍了采用悬浮法生产PVC树脂工聚合机理,工艺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包括质量影响因素,工艺条件及合成工艺中的各种助剂选择,对聚合工艺过程进行详细的叙述。

并且从物料衡算、热量衡算和设备计算和选型三个方面进行准确的工艺计算,对厂址进行了选择,采取了防火防爆防雷等重要措施,对三废的处理回收等进行了叙述,画出了整个工艺的流程图。

关键词:聚氯乙烯;生产技术;悬浮法;乙炔法;乙烯法;防粘釜技术;目录第一章总论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 21.1 国内外 pvc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²²²²²²²²²²²² 21.2 单体合成工艺路线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 31.2.1乙炔路线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 31.2.2乙烯路线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 41.3聚合工艺实践方法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 51.3.1本体法聚合生产工艺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 51.3.2乳液聚合生产工艺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 51.3.3悬浮聚合生产工艺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 61.4最佳的配方、后处理设备的选择²²²²²²²²²²²²71.4.1配方的选择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71.4.2后处理设备侧选择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71.5 防粘釜技术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91.6原料及产品性能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91.7 聚合机理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111.7.1自由基聚合机理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111.7.2链反应动力学机理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121.7.3 成粒机理与颗粒形态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121.8影响聚合及产品质量的因素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131.9工艺流程叙述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141.10.1加料系统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141.10.2聚合系统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161.10.3浆料汽提及废水汽提系统²²²²²²²²²²²²17 第二章工艺计算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192.1物料衡算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192.1.1聚合釜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192.1.2 混料槽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222.1.3汽提塔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232.1.4离心机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262.1.5 沸腾床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272.1.6 包装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282.2热量衡算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292.2.1聚合釜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292.2.2沸腾床的热量计算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342.3 设备的计算及选型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402.3.1 聚合釜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403.3.2 混料槽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423.3.3 汽提塔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423.3.4 离心机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433.3.5内热式沸腾床的计算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442.3.6泵、鼓风机、过滤器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49引言聚氯乙烯(PVC)是5大通用塑料之一,具有耐腐蚀、电绝缘、阻燃性和机械强度高等优异性能,广泛用于工农业及日常生活等各个领域,尤其是近年来建筑市场对PVC产品的巨大需求,使其成为具备相当竞争力的一个塑料品种。

年产4.5万吨聚氯乙烯工程项目工艺设计毕业论文

年产4.5万吨聚氯乙烯工程项目工艺设计毕业论文

年产4.5万吨聚氯乙烯工程项目工艺设计毕业论文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Abstract........................................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总论 (3)1.1 设计对象 (3)1.1.1 产品聚氯乙烯的概述 (3)1.1.2 聚氯乙烯的物化性质 (4)1.1.3 聚氯乙烯的主要用途 (5)1.1.4 产品聚氯乙烯的主要规格 (5)1.1.5氯乙烯的物化性质 (6)1.1.6 氯乙烯的用途及前景 (7)1.2 工艺路线的选择论证 (8)1.2.1 单体合成工艺路线及选择 (8)1.2.2 聚合工艺路线及选择 (10)1.3 建厂位置选择 (13)1.4 年工作日和工作制度的确定 (15)第二章生产工艺原理 (15)2.1反应原理 (15)2.1.1氯乙烯单体的合成(电石乙炔法) (15)2.2.2 生产工艺流程简述 (17)2.3 催化剂的选择 (17)2.4 主要原料物化性质 (18)2.5 主要工艺参数 (19)第三章工艺计算 (20)3.1 物料衡算 (20)3.1.1 计算依据 (20)3.1.2 计算 (21)3.2 热量衡算 (33)3.2.1 衡算方法 (33)3.2.2 计算: (34)3.3 主要设备的设计与选型 (43)3.3.1 石墨冷却器的选型 (43)3.3.2 石墨预热器的选型: (44)3.3.3 石墨冷却器Ⅱ的选型 (45)3.3.4 转化器的设计 (46)3.4 主要管道管径计算和选型 (49)3.4.1 HCl进料管 (50)3.4.2 乙炔气进料管 (51)3.4.3 石墨冷却器的进料管 (51)3.4.4 多筒过滤器进料管 (52)3.4.5 转化器进料管 (52)3.4.6 转化器出料管 (52)3.4.7 石墨冷却器进口管 (53)3.4.8 40%盐水进料管 (54)3.4.9 循环水管 (54)3.4.10 总进水管 (55)3.4.11 部分管道一览表 (55)第四章非工艺部分 (56)4.1环境保护与工厂“三废”处理 (56)4.2 氯化汞触媒的产生中毒机理及处理 (58)4.2.1 氯化汞触媒的产生 (58)4.2.3 氯化汞中毒机理 (58)4.2.4 废HgCl2触媒的处理 (58)4.3 尾排废气氯乙烯的产生中毒机理及处理 (59)4.3.1 尾排氯乙烯的产生 (59)4.3.2 中毒机理 (59)4.3.3 对VC泄露的综合治理 (59)4.4废水的处理 (59)4.5 经济评价 (60)4.5.1技术指标 (60)4.6经济核算 (60)4.6.1基本介绍 (60)4.6.2预计产品成本 (61)4.6.3经济分析 (61)4.6.4生产聚氯乙烯所需原材料 (61)4.6.5原材料及动力消耗 (62)4.6.6投资估算 (62)4.6.7产品成本及部分厂家的产品价格 (62)4.7安全生产 (64)结语............................................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聚氯乙烯生产毕业论文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化工系)题目年产40万吨电石法氯乙烯生产工艺设计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完成日期2011年6月25日~2011年10月10日(论文)摘要....................................................................... I I 前言 (4)第一章文献综述 (8)1.1化学品名称 (8)1.2成分组成信息 (8)1.3危险性概述 (8)第二章电石法制氯乙烯所用的原料及其性质错误!未定义书签。

2.1乙炔氧氯化法生产氯乙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电石乙炔法生产氯乙烯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电石法制氯乙烯工艺流程...错误!未定义书签。

3.1乙炔性质 (10)3.2生产方法 (11)3.3影响因素 (12)第四章电石法制氯乙烯工段物料及热量衡算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制备方法 (13)4.2盐酸脱吸法生产氯化氢 (15)4.3副产盐酸脱吸法生产氯化氢 (17)第五章电石法制氯乙烯工段的主要设备错误!未定义书签。

5.1合成部分设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列管式石墨换热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3吸收部分设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总结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致谢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摘要氯乙烯的制备在PVC的生产过程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把从氯化氢装置送来的干燥氯化氢气体和从乙炔装置送来的精制乙炔气体在这里合成反应生成粗氯乙烯,并经过脱水、净化、精馏等工序后,制成精制氯乙烯,即单体,用来满足聚合的需要。

本设计主要论述了电石法生产氯乙烯,以及原料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以及它的用途;还介绍了生产氯乙烯的主要设备,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包括脱水系统的工艺流程、合成系统的工艺流程、净化系统的工艺流程、压缩系统的工艺流程、精馏系统的工艺流程、尾气吸附的工艺流程),并讲述了各岗位的操作安全、工艺控制指标,最后还介绍了生产的“三废”治理,和企业的发展前景和需要。

关键词:乙炔氯化氢氯乙烯工艺流程前言聚氯乙烯是一种重要的热塑性树脂,它经过成形加工、改性可以制成软质、硬质、泡沫、纤维等塑料制品。

性能优良、广范用于塑料管、板、模、片型材、人造革、电缆、绝缘带、地板砖、门框、窗框、玩具、唱片、电器材料及其它日用品。

根据国家发展规划,今后的聚氯乙烯制品将在农业、建筑、包装、汽车、机电等领域有较多的发展。

氯乙烯单体是聚氯乙烯聚合成的原料,聚氯乙烯工艺的发展带动了氯乙烯生产工艺的发展。

早在1835年,法国人Regnauk就发现了氯乙烯,直到1912-1913年,德国化学家F.Klate和E.Zacharis才发现了氛乙烯和聚氯乙烯的工业生产方法,较大规模的乳液聚合则到1935年才由Bitterfeld实现。

1940年,美国的古德里奇公司创建了悬浮聚合,从此以后,聚氯乙烯工业开始发展,1940年,全世界产量为1.1万吨,1950年为22万吨,1960年达145万吨,1970年600万吨,2001年全球具有聚氯乙烯生产能力3310万吨/年(企业180余家)。

目前世界上聚氯乙烯生产能力年均增速为4.4%。

按生产工艺看,乙烯石油路线占93%,电石工艺占7%左右。

现在,美国生产能力最大,为720万吨/年(有生产能力企业14家、工厂27个)。

其次是中国大陆,生产能力为360万吨/年,再者是日本,生产能力260万吨/年。

世界聚氯乙烯生产能力整体增速是在减缓,其中欧洲、美洲、大洋洲增长转为缓慢,相反发展中国家却增长较快,尤其是近几年,亚非地区表现明显,预计到2003年前后世界聚氯乙烯生产能力将增至3500万吨/年。

五十年代以前,聚氯乙烯的原料主要是电石乙炔,战后二十年电石产量有较大增长,到1965年,全世界电石产量达到760万吨,以后由于聚氯乙烯原料的转换,产量降到400余万吨。

在原料变换初期,曾出现了联合法和烯炔法,联合法以1, 2一二氯乙烷(EDC)裂解制取氯乙烯并副产氯化氢,然后以氯化氢与电石乙炔再合成氯乙烯,两种粗氯乙烯经精制得出聚合用的单体,此法优点在于能利用己有的电石资源和乙炔及合成装置,能够迅速的提高生产能力,缺点则还需利用大量高价电石,因此不能持久。

烯炔法即是以石脑油裂解得出乙烯、乙炔裂解气,不经分离即直接氯化制取氯乙烯,此法比较起来投资较大,工艺复杂,成本也较高,存在也不久。

第一套乙烯氧氯化装置是1964年美国肯塔基州建成的古得里奇工艺,由于此工艺成本较低,生产能力强大,得以迅速推广。

当时出现的乙烯氯化工艺,主要为古得里奇的沸腾床法,美国斯托弗公司的固定床法。

美国的氯乙烯原料变换到1969年基本完成,这几年中氯乙烯的生产量几乎增大了一倍,日本的原料变换开始于1965年,1972年电石乙炔法基本停止生产。

此后,出现了以纯氧为原料的氧氯化法,如日本三井东压技术,直接氯化,在沸点下于EDC液相中反应,生成的EDCnyw气相排出,简化了分离、洗涤工艺,热能得以充分利用。

氧氯化以纯氧为原料,成本比较低,生产装置产量的伸缩性也较大。

乙烷的一步氧氯化制取氯乙烯工艺己在美国进行了工业性试验,乙烷价格比较低,报道的成本比乙烯氧氛化法还要低,被认为是有广阔前途的工艺。

但迄今为止,尚未见有大型生产装置建成投产的报道。

第一章氯乙烯综述1.1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氯乙烯化学品英文名称: chloroethylene中文名称:乙烯基氯英文名称: vinyl chloride分子式: C2H3Cl结构式: CHCl=CH2分子量: 62.501.2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 75-01-4氯乙烯≥99.99%1.3危险性概述健康危害:急性毒性表现为麻醉作用;长期接触可引起氯乙烯病。

急性中毒:轻度中毒时病人出现眩晕、胸闷、嗜睡、步态蹒跚等;严重中毒可发生昏迷、抽搐,甚至造成死亡。

皮肤接触氯乙烯液体可致红斑、水肿或坏死。

慢性中毒: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征、肝肿大、肝功能异常、消化功能障碍、雷诺氏现象及肢端溶骨症。

皮肤可出现干燥、脱屑、湿疹等。

本品为致癌物,可致肝血管肉瘤。

环境危害:氯乙烯在环境中能参与光化学烟雾反应。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为致癌物。

第二章电石法制氯乙烯所用的原料及其性质2.1电石乙炔法生产氯乙烯电石乙炔法是生产氯乙烯最早工业化的方法,设备工艺简单,投资少,产品纯度高。

反应基本原理:乙炔和氯化氢在以氯化汞为活性组份,以活性碳为载体的催化剂上气相反应生成氯乙烯。

主反应:CaC2十H2O=CH=-CH十Ca(OH)2反应机理:乙炔先与氯化汞加成生成中间加成物氯乙烯氯汞CH=-CH+HgCls= CLCH=CH-HgCl工艺过程:乙炔和氯化氢按一定摩尔比混合进入在列管内装有氯化汞催化剂反应器进行反应,在反应中放出的热量,借列管外的循环冷却水带走,反应后粗氯乙烯气体进入水洗塔及碱洗塔,洗去气体中氯化氢及二氧化碳,碱洗后气体,通过干燥塔进行压缩、全凝、液化,液体氯乙烯通过低沸点塔及高沸点塔,除去高、低沸物,得到精氯乙烯送入贮槽。

2.2 乙炔性质乙炔又称电石气。

结构简式HC≡CH,是最简单的炔烃。

化学式C2H2纯品乙炔为无色无气味的气体,自电石制取的乙炔含有磷化氢、砷化氢、硫化氢等杂质而具有特殊的刺激性蒜臭和毒性;常压下不能液化,升华点为-83.8℃,在1.19×105Pa压强下,熔点为-81℃;易燃易爆,空气中爆炸极限很宽,为2.5%~80%;难溶于水,易溶于石油醚、乙醇、苯等有机溶剂,在丙酮中溶解度极大,在1.2MPa下,1体积丙酮可以溶解300体积乙炔,液态乙炔稍受震动就会爆炸,工业上在钢筒内盛满丙酮浸透的多孔物质,在1~1.2MPa下将乙炔压入丙酮,安全贮运。

用途:金属的焊接和切割、有机合成、原子吸收光谱、标准气、校正气、合成橡胶、照明。

分子结构: C原子以sp杂化轨道成键、分子为直线形的非极性分子。

纯乙炔为无色芳香气味的易燃、有毒气体。

熔点(118.656kPa)-80.8℃,沸点-84℃,相对密度0.6208(-82/4℃),折射率1.00051,折光率1.0005(0℃),闪点(开杯)-17.78℃,自燃点305℃。

在空气中爆炸极限2.3%-72.3%(vol)。

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苯、丙酮等有机溶剂。

在15℃和1.5MPa时,乙炔在丙酮中的溶解度为237g/L,溶液是稳定的。

工业品乙炔带轻微大蒜臭。

由碳化钙(电石)制备的乙炔因含磷化氢等杂质而有恶臭。

乙炔分子量 26.4 ,气体比重 0.91( Kg/m3),火焰温度3150℃,热值12800(千卡/m3)在氧气中燃烧速度7.5 ,纯乙炔在空气中燃烧2100度左右,在氧气中燃烧可达3600度。

化学性质很活泼,能起加成、氧化、聚合及金属取代等反应。

乙炔在常温常压下为具有麻醉性的无色可燃气体。

纯时没有气味,但是在有杂质时有讨厌的大蒜气味。

比空气轻,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极易燃烧和爆炸。

微溶于水,在25℃、101.325kPa时,在水中的溶解度为0.94cm3/cm3。

溶于酒精、丙酮、苯、乙醚等。

在15℃、一个大气压下,一个容积的丙酮可溶解25个容积的乙炔,而在12个大气压下,可溶解300个容积的乙炔。

与汞、银、铜等化合生成爆炸性化合物。

能与氟、氯发生爆炸性反应。

在高压下乙炔很不稳定,火花、热力、磨擦均能引起乙炔的爆炸性分解而产生氢和碳。

因此,必须把乙炔溶解在丙酮中才能使它在高压下稳定。

一般,在乙炔的发生和使用管道中的乙炔的压力均保持在1个大气压的表压以下。

2.3生产方法碳化钙法是最古老且迄今仍在工业上普遍应用的乙炔生产方法。

它是使电石与水在乙炔发生器中作用而制得乙炔:CaC2+2H2O─→C2H2+Ca(OH)21kg电石(含碳化钙80%)可得乙炔约310l(常温、常压)。

工业上应用的乙炔发生器分干式和湿式两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