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欧中世纪的教育.
第四章 西欧中世纪的教育
第四章
西欧中世纪的教育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族入侵和国
内奴隶起义的打击下,走向崩溃。 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志着以希腊、罗马为 代表的奴隶制文明的终结,自此,西欧进入封 建社会。 西欧的封建社会延续了1000年之久(公元5世 纪——17世纪中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分为 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 中世纪也是西欧历史上最为黑暗的时代。神 学笼罩,理性受抑,整个中世纪就是基督教主 宰一切的时代。
第一节 基督教教育
一、教育形式、机构和内容 (一)修道院学校 基督教修行制度 修道院的产生 培养对象 内学:基督教专职人员 僧侣 外学:普通宗教教育 贵族 学习内容 早期:《教义问答》、读、写、算 后期: 以神学为主导,以七艺为基础 教学方法 教师口授、学生背诵抄写 个别教学,纪律严酷,体罚盛行
西欧封建社会概况 封建社会内部等级森严 世俗封建主 国王 公爵 侯爵 封建贵族 伯爵 子爵 男爵 骑士 教皇 大主教 主教 修道院长 神甫 修士(修女)
世俗教育
教会封建主
教会教育
中世纪教育的特殊性
中世纪都是一个教育思想相对贫乏和衰微 的时期 中世纪教育思想具有深厚的宗教、神学色 彩,这是中世纪教育思想最有根本的特征
3.大学的教学
• 文学、医学、神学、法学
13、14岁入学 大 学 预 科
学习文科6年
获得学士学位
专业学习
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
大学的教学
• 教学方法简单
• 教师朗诵教材、评论、 概括,学生听讲、做
笔记、就某些问题展
开辩论 • 学术研究的风气浓厚
4. 中世纪大学的特性
行会性 制度化 国际性 独立性 流动性 宗教性 大学的核心价值是自治和学术自由
《西欧中世纪的教育》课件
形成背景:物质基础、社会基础、学习内容、
政治空间、哲学基础
早期中世纪大学:萨莱诺大学(1137)、波隆
那大学(1158)、牛津大学(1168)、剑桥大学
(1209)、巴黎大学(1108)等。
早期中世纪大学的特点: ➢ 其一,大学是师生们,首先是学生倡议创
办的,不是教会和市政当局设立的。 ➢ 其二,它保持有很大的自主权。 ➢ 其三,流动教学。 ➢ 其四,课程内容不确定,以实际需要为主。 ➢ 其五,重视理解能力的培养,开创了辩论
渐从俗世王国中挣脱出来的过程,教育的最高目的
是使人进入绝对真理的世界,成为具有纯粹信仰的
人。
第二节 世俗封建主的教育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宫廷学校: 设在国王或贵族宫廷中,主要培养王公
贵族后代的教育机构。 查理曼大帝与阿尔琴
二、骑士教育
一种特殊的家庭教育。 培养目标:勇猛豪侠、忠君敬主的骑士。
教育阶段:
西欧中世纪的教育
第一节 基督教教育
公元476年,北方蛮族入侵,西罗马帝 国灭亡,西欧进入延续一千多年的中世纪。 古希腊、罗马的辉煌文化为人遗忘,“其结 果正如一切原始发展阶段中的情形一样,僧 侣们获得了知识教育的垄断地位,因而教育 本身也渗透了神学的性质。”
一、基督教的教育形式和机构
修道院:为主效力的学校
➢ 修道制的鼻祖:圣·本尼狄克
➢ 学生分内学、外学
➢ 学习内容:七艺
➢ 教师由教士担任,实行个别教学,纪律 十分严格,体罚盛行。
主教学校
堂区学校
二、基督教的教育思想
神学世界观
神学是最高学问,一切世俗学问都服从之。
人(包括儿童)生而有罪,人生就是赎罪、追
求信仰的过程。
外国教育史 中世纪西欧的教育
•
可能性:
– 生产力的发展使人们的经济力量不断增强,可有一定的 财力投入教育。 – 城市出现为中世纪大学的产生提供了适宜的生存土壤。
1、中世纪大学产生的原因
(2)东西方贸易的往来和“十字军战役”的促进, 使古代文明重回西欧。 (3)世俗政权与教皇之间的斗争,需要世俗统治者 去寻找理论根据,培养非教会人才,削弱教会 在西欧统治势力。 (4)经院哲学内部孕含着怀疑信仰、崇尚理性的新 思潮。
(二)文化教育特征
1、僧侣垄断了教育权,文化教育权成为僧侣 阶级的特权。 2、僧侣垄断了知识教育权,使教育本身带上 了强烈的宗教性。 3、政治上的严格等级决定了教育必然带上等 级的色彩。 4、教会学校几乎成为唯一的教学形式。
(三)教会教育和僧侣学校
1、学校性质:恩格斯指出:僧侣阶级是当时 “唯一受过教育的阶级”。因此,教会教 育成为中世纪早、中期的主要形式。 • 当时有三类学校:大教堂学校、僧院学校 、教区学校 • 三类学校有其共同的办学目的,一是培养 僧侣;其次是培养为教会服务的人员;再 次是向群众传播宗教。
意义
• 经院哲学产生的意义不在它本身.在提倡盲 目信仰、绝对笃从的时代,唯名论和唯实 论不同观点的出现,打破了中世纪意识形 态领域所崇尚的盲目信仰的思潮,使思想 领域出现了活跃的因素,产生了意识形态产 生了质的飞跃。
2、中世纪大学及其具体特征
• 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影响下,中世纪 大学出现了。最早的中世纪大学出现在意大利、 法国和英国等国家。 • 意大利: (那不勒斯南部)1131年,萨莱诺大学(医学院) (那不勒斯北部)1158年,博洛那(尼亚)大学 • 法国:1180年,巴黎大学(教会学校) • 英国:1168年 牛津大学;1209年,剑桥大学从牛 津大学中分离。
外国教育史第五章
外国教育史第五章 Lele was written in 2021第五章西欧中世纪的教育1、试述西欧中世纪教育的基本性质和主要特征。
(1)西欧中世纪的教育的基本性质中世纪教育的基本性质是一种具有宗教性、等级性和世俗性的教育。
中世纪前半期,教育鸡机关被教育垄断,世俗教育被扼杀,学校附设在教堂,教育目的是培养僧侣及为宗教服务的专门人才。
同时,也向群众宣传,培养对宗教的虔诚信仰,僧侣教育与教民教育成为教育的主体。
教学内容主要是神学,教学方法采取注入式,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但信勿疑。
学校管理奉行禁欲主义,以残酷的体罚压制学生。
由封建主控制的宫廷学校则招收皇亲贵族子弟,培养治术人才。
9世纪末到12世纪,封建贵族重视骑士教育,以加强维护封建制度的武装力量。
中世纪后期,由于政治经济的发展和各地文化的交流,促成了12世纪城市大学的产生和发展。
这些学校仿照手工业行会的形式组织起来,由师生共管,打破了教会的垄断和封建社会的闭塞局面。
(2)中世纪教育的主要特征①宗教性、神学性。
这是中世纪教育思想最为根本的特征。
这种特征又是由基督教会对文化教育的完全控制以及基督教义成为中世纪西欧社会的意识形态这种红现实所决定的;②保守、发展缓慢。
无论与以前的希腊罗马时期相比,还是与以后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相比,中世纪都是一个教育思想相对贫乏和衰微的时期,因此发展较为缓慢;③开放性,普遍性。
受教育人群扩大,对教育的认识未分化。
(3)中世纪教育的意义①中世纪教育为西方文明发展留下了大量的遗产,形成了一个较大的学校系统,教育思想首先强调德育,为后来的德育提供了很多见解。
②提出了很多教学方面的合理的问题吧,如分班教学。
③中世纪教育家跃然推崇经院哲学,试图调和信仰和理性的矛盾,这偏偏为理性的发展打通了道路。
2、什么是教会学校它在西欧中世纪社会中具有怎样的地位与作用(1)教会学校的含义教会学校是中世纪时期基督教教育的主要形式,当时进教会学校读书的一般是僧侣子弟,其次是世俗封建主贵族次子以下的子弟。
第四张 中世纪的教育
第四章西欧中世纪的教育教学目标:本章应在了解西欧中世纪经济、政治、思想意识基本情况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中世纪早期教会教育和骑士教育的基本特点;中世纪后期大学的产生及其意义,以及城市学校的产生及其概况等。
教学时数:6学时考研大纲:1.基督教教育基督教的教育形式、机构和教育内容;基督教的教育思想。
2.封建主贵族的世俗教育宫廷学校;骑士教育。
3.中世纪大学的形成与发展4.新兴市民阶层的形成和城市学校的发展西欧中世纪的时间界定:公元前800年,罗慕路斯兄弟在第伯河口建立了罗马城,逐渐形成了罗马国家。
经历了共和时期和帝国时期两个阶段。
罗马帝国后期,奴隶制生产关系已经成为生产力进一步发展障碍,大批奴隶逃亡、怠工,出现大规模奴隶起义。
与此同时,外部又有日尔曼“蛮族”的入侵。
395年罗马帝国分为东罗马(拜占庭)和西罗马,476年西罗马被日尔曼所灭,1453年拜占庭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所灭。
西欧封建社会从西罗马灭亡起,到17世纪中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止(1649年1月查理一世被处决,英国宣布为共和国。
),持续了1200年,(中国从公元前475到1840年鸦片战争)在其发展过程中,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5—11世纪为封建社会的产生和形成时期;11—14世纪上半叶,是封建社会的发展时期;14世纪下半叶至17世纪初期,是封建制度走向解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始萌芽、不断发展和形成时期,即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过渡时期。
在世界史上,一般称前两个时期为“中世纪”(意思是处于古典文化和文艺复兴之间),把最后一个时期称为“文艺复兴”时期。
一、西欧中世纪早期(5世纪末—11世纪)的教育西欧的封建统治是在分封土地基础上形成的严格等级制度。
封建等级制的特征是封主与附庸的臣属关系。
国王在形式上是封建国家的首脑,也是全体封建主的最高“封主”。
国王把大部分土地通过“采邑”形式分封给宗教的和世俗的大封建主——公爵和伯爵;大封建主把土地留下一部分,其余的土地分给中等封建主——男爵和子爵,他们占有几个或几十个庄园;中等封建主也把土地留下一部分,其余的再分封给小封建主——骑土。
外国教育史- 第五章 西欧中世纪的教育
第五章 西欧中世纪的教育(5世 纪末——14世纪文艺复兴)
第三节 中世纪大学的形成与发展
一、中世纪大学的兴起原因: 1.工商业的发展和城市兴起的需要; 2.世俗生活的需要(如疾病防治等的需要); 3.十字军东征带来的东方文化的影响; 二、早期的大学 意大利的萨莱诺大学(医科)是中世纪最早的大学(十一世纪中期)。 波隆那(法律方面)大学产生与12世纪初 巴黎大学(神学) (12世纪) 英国牛津大学(12世纪)剑桥大学(13世纪) 德国海德堡大学(14世纪)、科隆大学(14世纪)
一、基督教的教育形式、机构和教育内容
在中世纪,西欧的教会学校主要包括修道院学校、主教学校和堂区学校,在这三类 学校中修道院学校是最重要的教会学校 。 (重点) (一)修道院学校:
创始人:圣.本尼狄克是西方修道制的鼻祖 (重点) 教师:教士 学生:修道院学校学生分为“内学”、和“外学” 教育内容:以神学和“七艺”构成了主要学习内容 教学方法:主要是教师口授和学生背诵、抄写相结合,实行 个别教学,采用问答法,盛行体罚;
波隆那法律方面大学产生与12世纪初巴黎大学神学世纪初巴黎大学神学12世纪英国牛津大学世纪英国牛津大学12世纪剑桥大学13世纪德国海德堡大学世纪德国海德堡大学14世纪科隆大学14世纪第五章西欧中世纪的教育5世纪末14世纪文艺复兴第三节中世纪大学的形成与发展三中世纪大学最初是由进行知识贸易的人自行组合而成的团体
第一节 基督教的教育
二、基督教的教育思想与理论 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能敬畏和信仰上帝。 人具有原罪 对儿童应该约束和体罚 神学是最高的学问
第五章 西欧中世纪的教育(5世 纪末——14世纪文艺复兴)
第二节 封建主贵族的世俗教育(8世纪后)
一、宫廷学校:(起于查里曼大帝)以“七艺”为主 要内容,采用问答法进行教学; 二、骑士教育: (重点) (一)特殊形式的家庭教育,盛行于11-12世纪。 (二)教育目的是培养骑士精神和能力。 (三)教育实施分为三个阶段:①家庭教育(出生到 7、8岁)②礼文教育(7至14、15岁,教育重点在 礼仪和文艺)③侍从教育三个阶段(14、15岁至21 岁,重点学习“骑士七技”);
外国教育史第五章
外国教育史第五章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第五章西欧中世纪的教育1、试述西欧中世纪教育的基本性质和主要特征。
(1)西欧中世纪的教育的基本性质中世纪教育的基本性质是一种具有宗教性、等级性和世俗性的教育。
中世纪前半期,教育鸡机关被教育垄断,世俗教育被扼杀,学校附设在教堂,教育目的是培养僧侣及为宗教服务的专门人才。
同时,也向群众宣传,培养对宗教的虔诚信仰,僧侣教育与教民教育成为教育的主体。
教学内容主要是神学,教学方法采取注入式,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但信勿疑。
学校管理奉行禁欲主义,以残酷的体罚压制学生。
由封建主控制的宫廷学校则招收皇亲贵族子弟,培养治术人才。
9世纪末到12世纪,封建贵族重视骑士教育,以加强维护封建制度的武装力量。
中世纪后期,由于政治经济的发展和各地文化的交流,促成了12世纪城市大学的产生和发展。
这些学校仿照手工业行会的形式组织起来,由师生共管,打破了教会的垄断和封建社会的闭塞局面。
(2)中世纪教育的主要特征①宗教性、神学性。
这是中世纪教育思想最为根本的特征。
这种特征又是由基督教会对文化教育的完全控制以及基督教义成为中世纪西欧社会的意识形态这种红现实所决定的;②保守、发展缓慢。
无论与以前的希腊罗马时期相比,还是与以后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相比,中世纪都是一个教育思想相对贫乏和衰微的时期,因此发展较为缓慢;③开放性,普遍性。
受教育人群扩大,对教育的认识未分化。
(3)中世纪教育的意义①中世纪教育为西方文明发展留下了大量的遗产,形成了一个较大的学校系统,教育思想首先强调德育,为后来的德育提供了很多见解。
②提出了很多教学方面的合理的问题吧,如分班教学。
③中世纪教育家跃然推崇经院哲学,试图调和信仰和理性的矛盾,这偏偏为理性的发展打通了道路。
2、什么是教会学校?它在西欧中世纪社会中具有怎样的地位与作用?3、(1)教会学校的含义教会学校是中世纪时期基督教教育的主要形式,当时进教会学校读书的一般是僧侣子弟,其次是世俗封建主贵族次子以下的子弟。
第五章西欧中世纪的教育解析
君士坦丁堡大主教卡尔马斯曾经说过:“教堂是尘世之天 国,神们在这里生息活动。”
1054年
1453年
天主教
东正教 东罗马帝国灭亡
基督教诞生于公元1世纪罗马统治下的东地中海地区。 它的前身是犹太教,当时在巴勒斯坦和小亚细亚等地 的犹太人不堪忍受罗马统治者的残酷奴役,又无法争 脱苦难,于是在城市贫民中滋生了一种悲观情绪,期 望出现一位救世主,基督教便应运而生了。 基督教,是以新旧约全书为圣经,信仰人类有原罪, 相信耶稣为神子并被钉十字架从而洗清人类原罪、拯 救人类的一神论宗教。
312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宣布阪依基督教。 313年,君士坦丁颁布“米兰敕令”,宣布“赐予基督 徒和所有的人以选择祈祷形式的自由,归还教会财产” 。从此,基督教便成为合法的宗教。
392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颁布敕令,禁止基督教 以外的所有宗教,基督教也自此上升到精神统治的特 权地位。 1054年经过色路拉里乌斯分裂,基督教分裂为公教 (中国称之为天主教)和正教(中国称之为东正教)。
三、中世纪大学的形成与经院哲学的发展
(一)中世纪大学 • 产生背景
• 大学的形成
• 特点:国际性、自治 • 领导体制:学生大学、先生大学 • 学位制度:硕士、博士 • 分科:文、法、神、医
大学的形成
萨莱诺大学:医学(1231年)
波隆那大学:法律(1158年)
巴黎大学:神学 牛津大学:1168年 剑桥大学:1209年 海德堡大学:1358年 科隆大学:1388年
西欧中世纪的教育制度
西欧中世纪的教育制度从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4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前的近1000年,通称为“中世纪”,这是西欧封建制度从发生、发展到衰落的历史时期。
西欧中世纪教育就是指这一时期的教育,在整个中世纪,教会学校是占主导地位的教育机构,与教会学校并存的主要是世俗教育。
西欧中世纪的教育主要分为3个阶段:基督教教育、封建主贵族的世俗教育、中世纪大学的形成与发展。
(一)基督教教育在西欧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基督教会成为一种举足轻重的政治力量。
它在意识形态上居于独尊的地位,并起垄断了中世纪的教育。
基督教作为一个社会组织,教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组织结构、管理体制与程序,即以主教为中心的教职、教阶体系和具有法律效力的教规、教纪制度。
在中世纪,尤其是早期,文化教育几乎全部为教会所垄断,教会学校是当时教育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教会学校按等级分为修道院学校、大主教学校、堂区学校,学校的教育内容主要是宗教,神学是全部学科的“王冠”,“七艺”(文法、修辞学、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的教学也都是为神学服务的。
修道院学校:修道院学校分为两部分。
一为“内学”,主要负责对准备充当神职人员的学生的教育。
一为“外学”,负责对不准备担任神职的学生的教育。
修道院学校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服从、贞洁、安贫等品质。
修道院学校的学生一般10岁左右入学,学习期限大约为8年。
修道院学校以圣经为主要学习内容。
通行的教材为《教义问答》,是基督教教会对初信教者传授基本教义的教材,用问答体裁写成。
神学加上“七艺”构成了修道院学校的主要学习内容,而神学则成为其他学科的“王冠”。
修道院学校的教师完全由教士担任,教学方法主要是教师口授和学生背诵、抄写相结合。
实行个别教育,学生的入学时间、学习进度和时间安排因人而异。
学校的纪律十分严格,体罚盛行。
大主教学校:基督教传遍罗马帝国全境后,曾划分主教管区,各主教管区内设立大主教学校,由主教直接管理。
大主教学校的学生是贵族和高级僧侣子弟,目的是培养较高级僧侣,学校条件较好,水平也较整齐,学科内容也较完备,但数量有限。
《外国教育史(第二版)》西欧中世纪的教育
二、 骑士教育
(一) 骑士制度与骑士精神
封君和封臣所奉行的一整套道德规范和培养后代的制度构成骑士制度的主要内容。 骑士的品格应是忠诚和勇敢,严守效忠誓言,不背叛封君,竭尽全力为他服务,甚至 不惜为他付出生命。“在贵族阶层内部,对骑士精神和优雅行为的重视逐渐增强了对 较高道德标准和文雅举止的期望,这促使骑士们成为社会有教养的领导者。
第一节
基督教与教育
中世纪早期文明反映了三重遗产:日耳曼的习俗和制度、罗马人的文化和制度以 及基督教的信仰和制度。
基督教教育成为西欧中世纪教育的主干。西欧中世纪沿用古代罗马基督教会的 教阶制,作为组织原则,大主教和主教分别管辖大主教区和主教区。教会的基层组织 是乡镇的教区,由教区神父管理。西欧中世纪的主教学校和教区学校与这种体制密切 相关。在各级教区以外,教会还有另一种组织形态,即修道院,其在基督教会传播和 重建中世纪文化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是西欧中世纪的教育和学术中心。
在组织教学时,教师只负责教授和指导那些水平较高的学生,再由其转教给其他 学生。大教堂学校所开设的课程基本上是“七艺”,也包含一些宗教经典。
从大教堂学校出来的学生一般成为教会的各级管理人员。教区学校设在牧师所在 的村落,学校规模很小,设备简陋,只教授基督教教义和一般读、写式的,却被广泛认可的适合于贵族的道德和行为准则。”在骑士 品质中,军人品质指勇敢、忠心和慷慨;宗教品质指服从教会、顺从和贞洁;社会交 际品质包括礼貌、谦逊和仁慈。
二、 骑士教育
(二) 骑士教育的阶段与内容
① 在家庭教育阶段主要由母亲负责对幼童加以养护。 ② 在侍童教育阶段,7—8岁的儿童被送到比自己家庭高一级的封君家里充当侍 童,学习各种礼仪和弈棋、弹琴、唱歌、识字和吟诗等,并养成对宗教的虔诚。 ③ 侍从教育阶段的起始年龄是12—14岁,主要负责照料领主的日常生活。年龄 再大一些可在比武场和疆场观摩和锻炼,学习使用各种武器和战斗技能。 ④ 到21岁,经过一定仪式便可正式成为骑士。 西欧中世纪骑士教育的主要内容是“骑士七技”,包括骑马、游泳、投枪、击剑、 打猎、弈棋和吟诗。
下篇外国教育史——第十二章西欧中世纪的教育
下篇外国教育史一第十二章西欧中世纪的教育第一节基督教教育第二节世俗封建主的教育第三节西欧中世纪大学和城市学校第四节经院哲学与西欧中世纪教育早在公元4世纪末,基督教在中世纪就被定为了国教。
当时西欧的教会学校主要包括三种类型:修道院学校、大教堂学校和堂区学校。
修道院学校因其藏书丰富、管理严格等特点而成为最为重要的教会学校。
第一节基督教教育一、修道院学校修道院学校主要是指设在修道院内的教育机构,是基督教修行制度(或称寺院制度)的产物。
公元3世纪时,在埃及等中东地区出现了最早的修道士和修道院。
公元4世纪中叶后,修行制度逐渐扩展到西欧。
529年(或530年),本尼狄克兴建了蒙特•卡西诺修道院,制定了《本尼狄克规程》,对修道院的组织管理、修道职责和日常生活、宗教活动等作了全面、详尽的严格规定。
到10世纪,修道院学校分为两部分:一是“内学”。
儿童10岁左右入学,18岁毕业时成为神职人员。
“内学”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基督教教义、宗教音乐、宗教仪式等,此外还包括读、写、算的基本知识以及文法、修辞学、天文学等古典学科。
二是“外学”。
教学内容与“内学”相差无几,但程度要低一些。
随着时间的推移,“七艺”成为修道院学校的重要教学内容。
后来随着志愿修行的女性人数的增多,也出现了培养修女的修道院学校。
修道院学校因其拥有较为丰富的教育资源和相对完整的教学制度以及一批著名的神学家,而成为中世纪前期西欧最好的教育机构。
关于教会公元9世纪以后,特别是11-13世纪,是教会的鼎盛期,在各方面都有所表现:首先,教会伪造“君士坦丁的赠礼”,确定了教皇国的神圣性,这一骗局直到文艺复兴时期才被揭穿。
其次,教会也开始形成教阶制度:最高位者为教皇,主持梵蒂冈的内部事务;按下来是红衣主教,红衣主教是教会的主要领导人,教皇由红衣主教推举产生;然后就是都主教、宗主教和大主教,他们都是大教区的领导人;最下层的则是主教和神父,神父的职权范围是教堂,但不能主持圣礼。
西欧中世纪的教育
修道院学校的教师多由修道士和其他神职人员担任。
教会学校对学生的管教极为严格,棍棒和鞭条是学校 的必备品。
2.大教堂学校和堂区学校
大教堂学校又称主教学校 或座堂学校,一般设在主 教的所在地,其性质和水 平同修道院学校相近,学 校设备和条件比较好,学 科内容也比较完备。
中世纪西欧的教堂及其学校
(3)从14-15岁到21岁,被称为“侍从教育阶段”。重点学习骑士七技, 即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弈棋和吟诗,同时侍奉领主和主妇。
骑士之爱
骑士之恋实际上就是把男性和女性的关系颠倒过来。男性与女性有生理上的 差别的,男性生理上的优势是可以统治女性的。但在骑士之恋中,男性开始 无条件的把女人抬到无以复加的高度,“我就为你去攻城拔寨”,“我就为 你赴汤蹈火”,“我就为你决斗”,“我就为你写诗”等,而这样做是不需 要任何回报。对骑士们来说,就是“今天我喜欢某个人”就可以了。所以, 骑士们把自己就赋予了一种精神化,这个时候他的“自我”就得到了一种提 升,于是“自我”在这个时候就在高度的发展自己。
骑士教育并无专设的教育机构,也没有专职的教育人员,是在骑士生活和社 交生活中进行的。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从出生到7-8岁,这个阶段为宗教教育阶段。主要由母亲在家中抚养和 教育,内容是宗教教育、尊重长上的道德教育和身体的养护。
(2)7-8岁到14-15岁,这个阶段通常称为“礼仪教育阶段”。主要训练内 容是侍奉主人和主妇,学习上流社会的礼节,有时也学习识字、读书、吟诗、 唱歌等内容,也会进行比武训练。
西欧中世纪的基督教教育
在西欧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基督教会成为一种举足轻重的 政治力量。它在意识形态上居于独尊的地位,并且垄断了 中世纪的教育。
一、教会学校
第5讲 西欧中世纪的教育
2、西欧中世纪大学的主要特征及影响何在?(见幻灯 片)
总之,骑士教育以军事教育、宗教教育 和封建道德教育为主,轻视文化知识的学习。
※ 教堂的钟声和骑士的马蹄声谱成了 中世纪早期的主旋律?
二、西欧中世纪晚期的教育
(一一个重大事件,即中世纪大学的诞生。
1、中世纪大学产生的条件
生产力发展;封建王权稳固;社会趋于 稳定;农业缓慢上升;手工业和商业贸易 发展;城市及市民阶层兴起;十字军东征 带来的东西方文化交流;王权和教权之间 的斗争;经院哲学的产生等。
经院哲学是中世纪大学的主要 内容,对当时和后世教育产生了不 良影响。
思考题:
1、西欧中世纪教育的主要特征及基本形式有哪些?
(1)最为重要、最为显著的特征是它的宗教化、神学化。 表现为其与神学直接相关、为神学服务,且思想家的思 考方式也神学化;
(2)保守性和发展的缓慢性;
(3)教育讨论的范围与古希腊、罗马差异大,希腊、罗马 始终是探讨少数人的教育、统治者的教育,中世纪无等 级区别,更具开放性、普遍性;
3、堂区学校
设在教堂区内教士所在的村落或教士 师家中,规模小,办学条件和教学水平较 低,面向平民子弟。
(二)世俗教育
随着封建制度的发展和封建王权的巩 固,面向封建贵族子弟的世俗教育机构开 始出现。
1、宫廷学校
设在宫廷中,面向王室贵族子弟,学 习科目有“七艺”和拉丁语、希腊语等, 教学方法因人而异,采用当时流行的问答 法最著名的宫廷学校是由法兰克国王查里 曼大帝创办的。
※ 骑士教育分为三个阶段:
1、家庭教育阶段(0-7、8岁) 由母亲进行教育,宗教教育、道德教 育和身体养护;
西欧中世纪的教育
西欧中世纪的教育&西欧中世纪:公元5-14世纪,被称为西欧中世纪阶段。
476年,野蛮的日耳曼民族推翻了西罗马帝国。
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在欧洲历史上标志着以古希腊、古罗马文明为顶点的奴隶制社会的终结,此后,西欧进入了封建时代。
西欧的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多年。
其中5世纪末-14世纪文艺复兴运动这段历史被称为*中世纪*。
在中世纪早期,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成就为世人所遗忘,西欧的文化教育水准大幅度下降。
基督教教育一、基督教的教育形式和机构。
1、修道院:中世纪最典型的教会教育机构是修道院。
修道院起初只是一种教徒集体修行的场所,后变成真正的教会教育机构,并成为西欧最主要的教育机构。
(1)目的和内容。
修道院教育的目的是宣传教义、培养学生具有服从、贞洁,安贫等品质。
早期的修道院学校主要是强调宗教信仰的培养,知识学习的内容包括简单的读、写、算,以后课程逐渐深化,*七艺*成为主要课程体系。
(2)学生和老师。
修道院学校学生一般10岁左右入学,学习期限大约为8年。
修道院最初只接收志在侍奉上帝、准备充当神职人员的人进行教育(内学),以后扩大范围,一些并不以神职为生的人也被接纳(外学)。
修道院学校的教师完全由教士担任。
(3)组织和方法。
教学方法主要是教师口授和学生背诵、抄写组合。
实行个别教学,学生的入学时间、学习进度和时间安排因人而异。
学校的纪律十分严格,体罚盛行。
2、主教学校:主教学校设在天主教所在地。
主教学校强调宗教信仰的培养,教学内容主要是读写算以及*七艺*课程,教师完全由教士担任。
教学方法主要是教师口授以及学生背诵、抄写组合。
与修道院相比,其性质和组织相近,但是学校设施更好、水平更整齐,其中个别主教学校后来发展成为大学。
3、堂区学校:设在堂区教士所在的村落,是由教会举办的面向一般世俗群众的普通学校。
一般出教士或其他指定的教会人员负责,学校的课堂以灌输宗教知识为主,也同时进行读、写、算及简单世俗知识的教学。
与修道院学校和主教学校相比,堂区学校的教育范围更大,培养目标更为宽泛,但学校的条件和水平较低。
西欧中世纪的教育
西欧中世纪的教育一、西欧中世纪的教育机构(一)修道院学校的兴办西欧中世纪早、中期的教育与基督教的发展历史密切相关。
西欧中世纪早期(公元5~11世纪)的教育,其主体是基督教教育,教会学校构成了学校教育发展的主线。
这一时期以法兰克王国为首的日耳曼诸王国先后阪依罗马基督教,由于“僧侣们获得了知识教育的垄断地位,因而教育本身也渗透了神学的性质。
中世纪的教育开始于基督教的寺院,并长期为基督教所垄断。
中世纪早期的寺院,既是一种宗教组织,一种重要的社会组织和经济实体,又是教育、学术中心。
在基督教会和法兰克王权的共同支持下,本尼狄克派寺院迅速兴起和发展。
它首先盛行于意大利,约于7世纪时传入法兰克,到8世纪已遍布整个法兰克王国全境,到9世纪末,仅高卢地区就先后建立了数百所本尼狄克派寺院,成为西欧一股巨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力量。
从教会方面来说,这一浪潮的兴起,还受到了教皇格利高里一世(公元590~604年在位)的影响和推动,他先后派遣不少高级教士分赴西欧各地,具体领导建立寺院的工作。
本尼狄克派寺院教规第73条、48条规定,修道士每天要从事6~8小时体力劳动,并有两小时阅读《圣经》。
为了宗教事务的需要,修道士们还做了许多搜集和保存书籍的工作,在此基础上,修道院逐步建立了藏书室、图书馆。
同时也从事一些编著活动,起到了承前启后,传播文化的重要作用。
大约在公元6世纪,修道院就开始办学校。
9世纪,大多数修道院都办起了学校。
12世纪初,“仅法国就有修道院学校72所”@。
修道院学校办学宗旨,也即是修道院建院的宗旨,凡进入修道院学习的人.,须发“三绝誓愿”:“绝色”(禁欲)、“绝意”(听命)、“绝财”(安贫),终身不得反悔。
其实质是要人绝对服从教会的权威,弃绝现世生活,奉行禁欲主义,为灵魂的得救,为来生而终日忏悔,祈求上帝的宽恕。
不过,一些修道院学校分为内学和外学。
内学是教育新入修道院的新信徒,他们作为未来的修道士而受教育,被称为Oblati,即过寺院生活的人。
外国教育史 西欧中世纪的教育
二、中世纪大学的特点
(二)组织机构
中世纪大学中重要的组织机构是学院。一般按学科划分
有四个学院,即文学院、法学院、医学院和神学院。其中,
文学院是一种预备性质的机构,为进入其他三个学院作准备。
神学院则是地位最高的学院。
二、中世纪大学的特点
(三)课程与教学
中世纪大学创建之初,教学内容和课程并不确定,通常
三、经院哲学
(二)对中世纪大学的影响
4、经院哲学的思维方法(形式逻辑的三段论推理),不仅
是一种学术研究的方法,同时也是一种训练思维的方法和教
学方法。
三、经院哲学
(二)对中世纪大学的影响
5、经院哲学内部不同派别的论争,促进了学术的自由探
讨,从而有助于大学教育的健康发展。经院哲学家在大学中
的学术探讨和争鸣,为中世纪大学摆脱狭窄的“职业”教育
产生了有益的影响。
(四)城市学校教学水平比较低
第三部分:
西欧中世纪大学
中世纪大学 经院哲学
一、中世纪大学的兴起
中世纪大学最初产生于12世纪的意大利、法国
和英国。早期中世纪大学通常是在原有的文化教育
机构上建立起来的。其前身有两种:一种是原有的
对所有人的教育中心和研究所;另一种是原有的主 教学校。
一、中世纪大学的兴起
阶层)需要应运而生并很快发展起来。城市学校并
非一所学校的名称,而是为新兴市民阶层子弟开办 的学校的总称,里面包含不同种类不同规模的学校。
三、城市学校
(一)由城市当局或行会组织负责开办和进行管
理,更具有世俗教育的特点
(二)强调职业和技术的培训
(三)宗教教育仍然是城市学校的重要教学内容,
但是其地位受到明显地削弱
第三章 西欧中世纪的教育
中世纪西欧学校的拉丁文课(J.Burckhardt,1979
(三)骑士教育
性质:骑士教育是世俗封建主的教育,它是封建制
庄园经济和封建等级政治的产物。(始于9世纪后
期,12世纪十字军东征达到高峰,14世纪走向衰落)
目的:就是训练能够骑马打仗,忠于封建主,懂得 宫廷礼节,善于讨好女主人的职业军人。 形式:家庭教育,都是在封建领主家庭里进行的。
(二)城市学校
性质:城市学校是由代表新兴市民利益的城市行政机关办 理的世俗性学校。城市当局决定学费的金额,选聘教师并 支付教师的薪金,确定儿童的入学资格。
类型:一种是由城市当局管理的拉丁文法学校,招生对象 主要是上层市民的子弟,学习管理工商业的知识和行会内 部的事务。 另外还有一种专为下层市民子弟设立的城市初等学校。 学习一般的读、写、算基本知识,用本族语言进行教学。 作用:城市学校的出现,是教育上的进步现象,它打破了 教会对教育事业垄断,削弱了宗教思想对人类精神束缚,
中世纪行会的职业训练(F.P.Graves,1919)
拜占廷和古代阿拉伯的文化教育
一、拜占廷帝国及其文化教育
二、阿拉伯的文化教育
一、拜占廷帝国及其文化教育
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罗马,476年, 西罗马帝国灭亡,东罗马则建立了以君土坦丁堡为 中心的拜占廷帝国,面积包括巴尔干、小亚细亚、 叙利亚、埃及等,首都君土坦丁堡(现在的伊斯坦 布尔)是古代希腊移民建立的城市——拜占廷的旧 址,所以史称拜占廷帝国。 古代文化在西欧遭到浩劫、中世纪欧洲处于黑暗愚 昧的时代时,拜占廷的文化教育却相对繁荣,并且 延续了一千多年。
中世纪骑士教育图
十字军东侵出征图
十字军攻打耶路撒冷
第五章西欧中世纪的教育
第五章西欧中世纪的教育一、教学目标:1、了解和掌握中世纪基督教的教育形式、机构及理论2、了解和掌握西欧中世纪教育的类型;3、了解和掌握中世纪大学和城市学校产生的意义。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掌握中世纪教育的类型;三、教学手段与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四、教学时数:2课时五、教学内容:欧洲自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开始进入封建时代。
西方历史学家把从罗马衰落到文艺复兴的一千多年间称为中世纪。
中世纪的特征首先是文化教育衰落。
西欧四大封建帝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兴起后,其统治者一度对古希腊罗马的文化教育采取一概否定的态度和做法,僧侣阶级更是利用其政治、经济的统治地位,否定古代文明。
(如:还在罗马衰落时期,即公元391年,提阿非罗主教就下令烧毁了藏书几十万册的亚历山大图书馆,格里高里一世,下令烧了罗马城一所藏书丰富的图书馆;并且开出大量禁书的名单,予以刮削、烧毁,宣扬一切从头做起。
)中世纪的文化教育本身渗透着神学的性质,文化科学的发展被扼制。
中世纪从古代接收过来的只有麻醉精神的基督教和破烂不堪的城市。
结果形成僧侣垄断了知识教育权,教育本身带有强烈的宗教性;教会是封建意识的权威代表。
一切进步思想被扼杀,一些著名的科学家惨遭迫害。
神学家们宣布:“科学是宗教的奴仆”;“肉体是灵魂的监狱”。
第一节基督教教育一、基督教的形成与发展基督教早在公元1世纪,就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基斯坦地区萌芽出现。
它最初只是备受压迫与奴役的犹太民族下层民众自发形成的犹太教新宗派中的一个。
与当时存在的其他宗教教派相比,新生的基督教宣称:“人人都是上帝的子民”、“上帝面前人人平等”、“教徒之间患难与共,互相周济”、“现世界的末日即将来临,信徒因基督的牺牲而得救”。
这种教义,对被压迫的人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对生活在“经济、政治、智力和道德的总解体时期”充满悲观绝望情绪的罗马帝国的民众来说,更具精神上的安慰和思想上的影响力,因此很快传播开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修道院学校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服从、贞洁、 安贫等品质。
修道院学校以圣经为主要学习内容。通行的教材为
《教义问答》,是基督教教会对初信教者传授基本教 义的教材,用问答体裁写成。
神学加上“七艺”(文法、修辞、辩证法(逻辑学)、 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构成了修道院学校的主要 学习内容,而神学则成为其他学科的“王冠”。
西欧中世纪的教育
从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4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 前的近1000年,通称为“中世纪”(Middle Ages)。 这是西欧封建制度从发生、发展到衰落的历史时期。 西欧中世纪教育就是指这一时期的教育。在整个中世 纪,教会学校是占主导地位的教育机构,与教会学校 并存的主要是世俗教育。
西欧中世纪的基成为一种举足轻重的
政治力量。它在意识形态上居于独尊的地位,并且垄断了
中世纪的教育。
一、教会学校
在中世纪,西欧的教会学校主要包括三种类型:修道院学
校、大教堂学校和堂区学校。在这三类学校中,修道院学 校因其藏书丰富、管理严格等特点而成为最重要的教会学 校。
到了铺石垫路的作用。
西欧中世纪的世俗教育
在西欧中世纪,除了教会学校之外,随着封建国家的建立, 也出现了适应中世纪社会和生活的世俗教育。
世俗教育主要包括三种形式:宫廷教育、骑士教育和城市
教育
一、宫廷教育
教育王室儿童的学校 在781年,查里曼邀请英 格兰教士、著名学者阿尔 琴(735-804)到法兰克 王国,协助改进学校,发
展教育。
在原有宫廷学校的基础上,阿尔琴对教学内容、教学 方法等进行了一系列重要的改革。
宫廷学校的学习科目:文法、修辞学、辩证法、算术、
天文、神学。
教学方法因人而异:成人没有固定的方法,儿童采用
当时教会学校盛行的问答法。
问:语言是什么? 答:是灵魂的表露者。 问:发出语言的是什么? 答:是舌头。 问:舌头是什么? 答:是空气的鞭子。
(2)7-8岁到14-15岁,这个阶段通常称为“礼仪教育阶段”。主要训练内
容是侍奉主人和主妇,学习上流社会的礼节,有时也学习识字、读书、吟诗、 唱歌等内容,也会进行比武训练。
(3)从14-15岁到21岁,被称为“侍从教育阶段”。重点学习骑士七技,即 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弈棋和吟诗,同时侍奉领主和主妇。
会学校的改进。787年前后,查里曼发布命令,要求教
士不要忽视文学的学习,只有虚心诚意地和不甘落后
地学习,才能更好地探索经义的奥秘。
二、骑士教育
1.封建等级制度和骑士制度 法兰克王国在9世纪后期,
就确立了封爵制度,国王 以下依次为公爵、伯爵、
子爵、男爵,最低一级的
封建主是骑士。骑士教育 成为世俗封建主教育的重
修道院学校的教师多由修道士和其他神职人员担任。
教会学校对学生的管教极为严格,棍棒和鞭条是学校
的必备品。
2.大教堂学校和堂区学校
大教堂学校又称主教学校 或座堂学校,一般设在主 教的所在地,其性质和水 平同修道院学校相近,学 校设备和条件比较好,学 科内容也比较完备。
中世纪西欧的教堂及其学校
小贴士:修道院和教堂的区别
1.修道院学校
修道院学校主要是指设在修道院内的教育机构。就其发生
而言,修道院学校是基督教修行制度(或称寺院制度)的
产物。
中世纪修道院学校 中世纪修士在阅读和整理经典著 作
修道院学校分为两部分。一为“内学”,主要负责对
准备充当神职人员的学生的教育。一为“外学”,负
责对不准备担任神职的学生的教育。
问:空气是什么?
答:是生命的保护者。
问:生命是什么?
答:是善的愉悦,恶的忧愁,死亡的预期。 问:死亡是什么? 答:是一种无可豁免的事实,难以捉摸的途径,是生命的哀痛, 事业的完成。
问:人是什么? 答:是死亡的奴隶,暂时的过客。
……
在改革和发展宫廷学校的同时,查里曼还致力于对教
修道院=师范学校(以培养未来神职人员为主的学校) 教会=学校(教授信徒真理的地方)
堂区学校一般设在牧师所在的村落,设备简陋,学校
规模很小,只教授一般读、写、算和基督教的初步知
识,是对一般居民子弟进行初步教育的一种形式。
代表人物及其教育思想:托马斯· 阿奎那
托马斯· 阿奎那(Thomas Aquinas,1224-1274)是西欧中世纪著名的 基督教神学家和经院哲学家,也是一位教育工作者和大学教师。 托马斯· 阿奎那在教育和神学的关系中,把教育思想从属于神学之下, 形成了神秘、系统、独特的经院主义的教育思想。
骑士之爱
骑士之恋实际上就是把男性和女性的关系颠倒过来。男性与女性有生理上的 差别的,男性生理上的优势是可以统治女性的。但在骑士之恋中,男性开始 无条件的把女人抬到无以复加的高度,“我就为你去攻城拔寨”,“我就为 你赴汤蹈火”,“我就为你决斗”,“我就为你写诗”等,而这样做是不需 要任何回报。对骑士们来说,就是“今天我喜欢某个人”就可以了。所以, 骑士们把自己就赋予了一种精神化,这个时候他的“自我”就得到了一种提 升,于是“自我”在这个时候就在高度的发展自己。 有一点要强调,骑士们这样做其本质并不是他就是对贵妇人好。人对外界的 关系如善待他人等,都并不是为了他人,其本质都是为了他自身。当我们有 了爱情的时候、当我们完全把自己精神化的时候,这个时候不是为了他人、 不是为了贵妇人,而是为了自己。是通过这样的行为获取了一个身份,一个 可以把自己提高起来的身份。有了这个身份就有了一个精神化的自我,这个 精神化的自我就像上帝一样来操纵这个世界。
1.阿奎那的教育目的论
教育目的就是发展人通往上帝神性的理智。教育要使不朽 的灵魂与上帝沟通。
阿奎那的知识观:概括的讲,就是感性知识观、理性
知识观、神性知识观。感性知识是对物质的实物的知
识,感性知识可分外感性知识和内感性知识。阿奎纳 相信任何能使人类认清真理的智慧都是由上帝所先行 赋予的。
2.论教学
要组成部分。
2.骑士教育的目标
训练骑士的标准是剽悍勇猛、虔敬上帝、忠君爱国、宠媚 贵妇。
3.骑士教育的实施
骑士教育并无专设的教育机构,也没有专职的教育人员,是在骑士生活和社
交生活中进行的。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从出生到7-8岁,这个阶段为宗教教育阶段。主要由母亲在家中抚养和 教育,内容是宗教教育、尊重长上的道德教育和身体的养护。
阿奎那十分重视教育教学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运 用符号作为媒介——语言、文字、图形和实物,知识即寓
于这些符号之中。
3.托马斯· 阿奎那式的教育方法
第一,正反论辩式。 第二,开放调和式。
第三,启发诱导式。
阿奎那的教育思想处于附属于神学的年代,其内核已 蕴含着近代教育思想,强调理性,尊崇科学的重要成 分,为教育思想发展到尊重人性的文艺复兴时代,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