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内营养管饲修订稿
肠内营养置管途径及选择
及我们实施肠 内营养 的经验 ,就肠 内营养的置管途
径 及选 择讨 论如 下 。
一 、 幽 门前 置管 主要指 胃内置管,导管 的尖端在 胃内。 胃内置
管行肠 内营养的优点是 胃容量大,对 营养液的渗透
压不敏感,适合各种肠 内营养制剂如要 素饮 食、匀
浆饮 食 、混合 奶等 的应 用 ,另 外 更 符合 生理 ,可采 用
方 法是 鼻 胃置管 和 胃造 口置管 。
鼻 胃管是最常用的肠 内营养管饲途径 ,1790年
由英国的 Hunter创用 ,具有 无创、简便、经 济等优
点 ,缺 点是 鼻咽部 刺 激 、溃疡 形 成 、出血 、易脱 出、吸
入 性肺 炎等 。本 法 主 要适 用 于 胃肠道 功 能完 整 、短
2012年 1月第 6卷第 1 Chin J Clinicians(Electronic Edition
手术 胃造 口术 由 Vemeuil于 1876年 首 先 施 行 成 功 ,方法 有 两 类 J:黏 膜 管 式 胃造 口和 浆 膜 管 式 胃造 口术。前者 为永 久性造 口,目前 已极 少应用; 后者为暂时性造 口,临床应用广泛 ,拔 出造 口管后 瘘 口可 以 自行 闭合 ,具体 方 式 目前 有 Starnm 胃造 口 术和 Witzel胃造 口术两种 。 胃造 口术 主 要适应 于 口 腔 、咽喉部 疾 患所 致 进 食 困难 者 、食 管及 贲 门部 病 变 不能 治愈者 、神 经 系统 疾 病 不 能进 食 者及 其他 情 况需长期肠内营养 的患者。 胃壁有广 泛病变、幽门 及十二指肠梗 阻、高位肠 瘘、肠梗 阻及 有 明显腹水 者 为禁 忌。 胃造 口导 管 可 选 用 Foley导 管 、蕈 状 导 管及普通硅胶管等。近年来腹腔镜技术 日益普及, 胃造 口亦 可在 腹 腔 镜 下 完 成 。 此 法使 手 术 更 为 简 单 ,且 创伤 更小 。
肠内营养的规范化管理
15
可编辑ppt
肠内营养护理实施——六防
1
6
2
3 5
4
16
可编辑ppt
防堵管
堵管的原因:
➢导管打折 ➢营养液粘稠 ➢导管内径小 ➢冲管不及时、不充分 ➢管饲给药方法有误
17
可编辑ppt
防堵管——管径的选择
PUR管道:在相同外径条件下最大的内径
25
可编辑ppt
误吸的预防
床头抬高30-45度
气囊充气(最小漏气技术)
4小时查有无腹胀、胃潴留
26
可编辑ppt
喂养前检查残留量
误吸处理推荐意见
➢ 意识障碍患者鼻饲前翻身,并吸净呼吸道分泌物 ➢ 抬高床头30-45° ➢ 尽量幽门后置管 ➢ 采用营养泵连续输注
27
可编辑ppt
误吸处理推荐意见
➢ 每4h测定胃残留量,大于150ml,暂停EN ➢ 人工气道患者,每4h声门下吸引一次 ➢ 检查有无误吸的危险因素,每4h听诊胃肠蠕动一次 ➢ 腹腔高压的患者定时测量腹腔压力
一冲四等待五重复禁忌使用导丝通管误吸的原因胃肠排空延迟导致胃潴留贲门括约肌功能减弱致贲门闭锁不全导致26误吸的预防床头抬高3045度气囊充气最小漏气技术4小时查有无腹胀胃潴留喂养前检查残留量27误吸处理推荐意见意识障碍患者鼻饲前翻身并吸净呼吸道分抬高床头3045尽量幽门后置管采用营养泵连续输注28误吸处理推荐意见每4h测定胃残留量大于150ml暂停en人工气道患者每4h声门下吸引一次检查有无误吸的危险因素每4h听诊胃肠蠕动一次腹腔高压的患者定时测量腹腔压力当病人存在误吸风险时应考虑放置胃空肠双腔喂养管经皮胃空肠造口管或联合放置胃造口和空肠造口管达到同时经空肠营养和经胃减压防止误吸的双重作用
肠内营养规范化管理
肠内营养的适用人群
消化吸收功能受损的患者, 如短肠综合征、炎症性肠病
等。
需要长期卧床休息或昏迷的 患者。
01
需要进行大手术或严重烧伤
的患者。
02
03
老年人和儿童患者,由于咀 嚼和吞咽困难需要补充营养
。
04
05
需要进行化疗或放疗的患者 ,由于食欲不振和恶心呕吐
需要补充营养。
02
肠内营养规范化管理流程
对肠内营养实施过程进行全程监控,确保各项操作符合规范要求。
对肠内营养效果进行定期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提高管理 质量。
06
肠内营养规范化管理的案例分享
案例一:长期卧床患者的肠内营养管理
患者情况
01
长期卧床,无法自主进食,营养需求较高。
管理方案
02
通过鼻胃管或鼻空肠管进行肠内营养,选择富含蛋白质、维生
适当增加液体摄入,鼓励患者多 活动,必要时使用通便药物。
代谢并发症
高血糖
减少输注速度和量,监测血糖变化,必要时给予 降糖药物治疗。
低血糖
在输注过程中定期监测血糖,及时调整输注速度 和量。
电解质紊乱
定期监测电解质水平,根据结果调整肠内营养配 方。
感染并发症
吸入性肺炎
确保输注管位置正确,避免误吸 ,如有吸入性肺炎症状,及时就 医。
03
肠内营养制剂的选择与使用
制剂类型
氨基酸型肠内营养制剂
适用于消化吸收不良、严重代谢紊乱等患者,提供高蛋白、低脂 肪的营养供给。
整蛋白型肠内营养制剂
适用于胃肠道功能较好、需要补充营养的患者,提供全面的营养素 。
组件型肠内营养制剂
适用于特定营养素缺乏的患者,如维生素、矿物质等,可单独或组 合使用以满足患者特定需求。
实施肠内营养管理制度
实施肠内营养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医院内的肠内营养管理工作,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确保医疗过程的安全和有效性。
本制度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卫生部有关文件,结合本院实际情况订立。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医院全部医疗科室的医护人员、患者及其家属等相关人员。
第二章肠内营养管理的基本原则第三条安全优先原则肠内营养管理工作应以患者的安全为首要考虑,确保肠内营养的选择、制备、监测和管理过程均符合相关规定和标准。
第四条个体化原则肠内营养管理应依据患者的病情、营养需求和肠功能状态进行个体化评估,订立适合患者的肠内营养方案。
第五条团队合作原则肠内营养管理工作应由跨学科的医疗团队共同参加,包含但不限于营养师、医生、护士等,确保患者的有效管理和全面照护。
第六条定期评估和调整原则肠内营养管理方案应定期进行评估和调整,依据患者的病情变动、营养状态等因素进行调整,以实现最佳治疗效果。
第三章肠内营养管理的工作流程第七条评估和筛选1.医护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含病情、体格指标、肠功能状态和营养需求等方面进行评估。
2.依据评估结果,进行肠内营养的筛选,确定是否适合使用肠内营养。
第八条方案订立1.针对符合使用肠内营养的患者,医护人员应订立肠内营养方案,包含营养目标、能量和营养素的摄入量、予以方式等。
2.肠内营养方案应依据患者的病情和肠功能健康程度进行个体化订立,确保方案的安全和有效性。
第九条营养支持与监测1.肠内营养方案的执行过程中,医护人员应监测患者的营养摄入情况,包含能量和营养素的摄取量、消化汲取情况等。
2.定期进行营养评估,包含体重、肌肉质量、营养素水平等,评估肠内营养的疗效和调整方案。
第十条配置与予以1.肠内营养的配置工作应由专业营养师或有相关经验的人员完成,保证配比准确和制备过程的卫生安全。
2.肠内营养的予以方式可以采用胃管或肠道插管,具体选择依据患者的肠功能和情况确定。
肠内营养管饲SOP
喂养管的维护
➢ 胃造瘘/空肠造瘘管 应对造瘘周围皮肤定期进行消毒和更换敷料,保持周围皮肤清
洁干燥。 置管后 48 h,可轻柔旋转导管 90°再回位,1 次/d,逐步旋转
增加 180°~360°再回位。 外固定装置应与腹壁皮肤保持 0.5 cm 间距。
肠内营养管饲SOP
2021-07
01 肠 内 营 养 管 饲 实 施 方 法 02 肠 内 营 养 管 饲 途 径 选 择 03 肠 内 营 养 管 饲 操 作 要 点 04 肠 内 营 养 管 饲 并 发 症 护 理 05 肠 内 营 养 管 饲 健 康 教 育
01 肠内营养管饲实施方法
▪ 临床营养分为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在维护细胞、 组织、器官功能,促进患者康复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 肠内营养是指经口、肠道途径为患者提供营养支持 的一种方式,包括管饲和口服营养补充两种形式,其中 经导管输入包括:鼻胃管、鼻十二指肠管、鼻空肠管和 胃空肠造瘘管。
喂养管的维护
➢ 冲管 间歇重力滴注或分次推注时,应每次喂养前后用 20~30 ml 温开
水脉冲式冲管。 持续经泵输注时,应每 4 h 用 20~30 ml 温开水脉冲式冲管一次。 每次给药前后和胃残留量检测后,应用 20~30 ml 温开水脉冲式
冲管。 对免疫功能受损或危重患者,宜用灭菌注射用水冲管。 应避免将 pH 值≤5 的液体药物与营养液混合。
管饲喂养适应症
胃肠道是否有功能
否
是
肠外营养
膳食摄入>90%需要量
否
是
管饲喂养
膳食摄入
02 肠内营养管饲途径选择
管饲喂养途径选择
肠内营养管饲
整理文本. 肠内营养液管饲流程持执行单与医嘱进行核对,准确无误了解患者病情、意识、配合程度确认营养管深度与肠内标识深度是否一致、固定是否妥当 向患者解释操作的目的、意义、配合方法及注意事项,床头抬高30度角4.准备输液架、温开水30ML 余护士准备: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20ml 空针一支,营养液、营养液输注泵、加温器(必要时备接线板)环境准备:安静、整洁、光线充足、温度适宜核对:携用物至患者旁,核对患者姓名,做好解释将泵固定在输液架上,连接电源。
挂营养液:首先查对执行单与患者姓名、营养液瓶签上的名称、时间准确无误,将营养液悬挂输液架上,排气,关闭水止。
打开电源开关,将营养管卡入泵槽,肠内营养输注泵调至零点,设定输入速度及预置输液总量,进行双人核对。
,30ml 温开水(温度37-40度)脉冲式冲管鼻饲:连接营养液加温器插上电源并连接于管上适当位置按开始键输入查对:将执行单第三次查对营养液的名称、速度及时间等准确无误。
分离导管,消毒营养管口,用温开水30ml冲管,取下肠内营养输注泵。
肠内营养管饲预防堵管的护理推荐意见1. 使用肠内营养泵恒温下以稳定、匀速输入稳定浓度的营养液。
(B)2. 逐渐增加输注液量,维持速度大于50ml/L。
(D)3. 尽量使用液体状药物,使用固体药物时要充分研磨或溶解,注意配伍禁忌,分开注射。
(C)4. 连续饲食时,至少每隔4h用30ml温水脉冲式冲管一次;药物及饲管输入前后应以10~30ml温水冲洗饲管,以减少堵管和药物腐蚀管壁的危险。
(C)5. 对于高龄老年需长期采用鼻肠管鼻饲患者采用米曲菌胰酶片220mg 碾碎后加水10mL 脉冲式封管可显著降低导管堵管率。
(B)6. 一旦发现堵管,应及时用20ml注射器抽温开水反复冲吸,有条件时可将胰酶溶于碳酸氢钠后冲管。
(C)7. 妥善固定,定期更换喂养管可有效预防堵管的发生。
(C)推荐意见的分级系统基于证据力度。
结合研究设计、质量以及临床一致性和实用性的评估,把证据等级转化成推荐意见分级。
肠内营养管饲护理
选择合适的营养管饲方式
根据患者的疾病和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营养管饲方式,如胃 造瘘适合胃潴留、胃排空障碍等情况,鼻空肠管饲适合长期 肠内营养支持等。
根据患者的营养需求选择合适的营养管饲方式,如高能量、 高蛋白质的营养液需要通过空肠造瘘管饲给予。
02
肠内营养管饲的分类和选择
分类
鼻胃/鼻十二指肠管饲
通过鼻腔插入胃或十二指肠,适用 于胃或十二指肠减压、胃肠吻合术 后的肠内营养支持。
鼻空肠管饲
通过鼻腔或口腔插入空肠,适用于 长期肠内营养支持或胃、十二指肠 减压。
胃造瘘管饲
通过手术在胃部建立一个瘘口,适 用于胃潴留、胃排空障碍等情况。
空肠造瘘管饲
03
肠内营养管饲护理将与康复医学、老年医学等领域更加紧密结合,为患者提供 全面的医疗护理服务。
06
提高肠内营养管饲护理质量的建议
加强培训,提高护士的专业技能水平
专业知识培训
提供针对肠内营养管饲护理的专业知识培训课程,包括肠内 营养的基本理论、管饲技术、并发症处理等方面。
实践技能培训
组织模拟演练,使护士在实际操作中熟练掌握肠内营养管饲 的技能,包括置管、冲管、拔管等操作流程。
心理护理
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减轻患者的紧张情绪。
3
准备用具
准备好所需的肠内营养管饲用具,如鼻胃管、 肠内营养泵等。
术中护理
确定插入深度
在插入鼻胃管之前,确定插入的深度,并做好标 记。
插入鼻胃管
在医生或护士的指导下,将鼻胃管插入患者的鼻 腔,并经过咽部,最后到达胃部。
确认鼻胃管位置
在插入鼻胃管后,需要进行检查确认鼻胃管的位 置是否正确。
肠内肠外营养支持规范管理(全文)
肠内肠外营养支持规范管理(全文)随着临床营养支持的应用与推广,无论在认识上还是操作技术上均得到了不断的发展。
全球范围内有多个学会颁布了各类病人营养支持应用指南,但临床营养支持的有效实施除了指南,还需要有规范、可行的过程管理与流程。
营养筛查、评定及合理有效地营养干预是围手术期病人临床营养支持治疗中的关键步骤,包括对病人营养状况与营养风险的判断,手术前营养与容量的补充,手术中血压、血糖以及液体平衡的管理,手术后合理的营养支持措施及效果评估。
在此基础上实现规范化管理,最大限度地提高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效果并降低不良影响,另一方面也应避免不必要的营养补充及医疗花费。
1、病史与营养风险评估营养风险是指病人已经存在的或潜在的与营养因素相关的、导致不良临床结局的风险,其与临床结局密切相关。
营养风险评估是临床营养支持首先面临的问题,也是制定营养支持方案的第一步。
临床调查性研究表明,营养风险与外科住院病人的临床结局有关,只有存在营养风险的病人才能从营养支持中获益,所以确定获益人群等同于确定适应证。
这一观念已经在国际营养支持指南中予以明确。
针对病人营养状态与风险的评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年龄不同年龄的代谢率、瘦体重(leanbodymass,LBM)、营养基础以及营养需求均有所不同,高龄病人营养不足的耐受性更差,更容易发生营养不良,因此,更应得到关注。
1.2 营养病史营养病史包括:近期(1~4周)进食以及排便情况,是否所患为肿瘤或消化系统疾病,是否存在营养、代谢相关的慢性疾病等。
1.3 疾病严重程度疾病严重程度决定营养的需要与时机,病情严重者更能够从早期营养支持,特别是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中获益。
1.4 特定的并存异常如高血糖、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心肝肾功能不全、是否接受肾脏替代治疗等,因为这些疾病往往影响着病人的营养状态。
研究显示,对存在营养风险的胃、结直肠、肝胆胰肿瘤病人,给予营养支持可改善临床结局。
医院肠内肠外营养管理规范
医院肠内肠外营养管理规范为规范我院肠道内外营养治疗,更好的促进患者疾病康复,依据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制定的《肠内肠外营养临床指南》,制定本规定。
一、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筛查指南--推荐意见1.NRS 2002采用评分的方法的优点在于简便易行、医患有沟通,有临床RCT的支持。
(A)2.在临床上,医生/营养师/护士都可以进行操作,目前是有关肠外肠内营养支持适应证的有用工具。
(A)二、成人营养素需要量--推荐意见1.确定营养素需要量应当根据疾病状况、体重与体成份组成、生理功能变化等方面进行个体化评估,制定合理化配方。
(B)2.大部分住院病人实际能量消耗通常低于经典的方程式或教科书上的公式推算出来的值。
(D)3.在败血症或创伤的急性代谢期,不主张采用高热卡营养支持获得正氮平衡或氮平衡。
(C)4.允许性低摄入有益于围手术期患者临床结局。
(A)三、成人营养素需要量--推荐意见1.水、电解质生理需要量是维持生命所必需。
(A)2.无论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患者,都需要监测出入液量、水肿或脱水症状体征、血电解质水平等,并及时调整补充剂量,根据病情,选择肠内或肠外途径补充。
(A)3.重症疾病状态下是否需要增加维生素与微量元素的供给量,目前无确定性结论。
在合理用药的前提下,可依据FDA推荐剂量,根据医生的判断,结合患者需求,调整部分维生素的应用剂量。
(D)四、肠外营养素肠外营养的配制必需在洁净区内进行,由经过专业培训的护士进行操作。
(一)、氨基酸-推荐意见1.对于有重度营养风险,需要肠外营养支持的患者,如果没有特殊代谢限制的话,推荐选用所含氨基酸种类完整的平衡氨基酸溶液(C)。
2.对于需要PN支持的外科术后患者,推荐在PN配方中添加谷氨酰胺双肽(A)。
接受PN支持的重症患者,PN配方中也应包括谷氨酰胺双肽(A)。
(二)、脂肪乳-推荐意见1.应用肠外营养的成人患者其肠外营养配方中常规推荐使用脂肪乳。
(A)。
但对于有严重高脂血症或脂代谢障碍的患者,应根据患者的代谢状况决定是否应用脂肪乳,使用时应充分权衡其可能的风险与获益(D)2.脂肪乳在肠外营养中的供能比例应根据患者的脂代谢情况决定,一般为20%-50%。
营养支持输注系统指南——肠内营养管饲途径
误 吸 、内垫 综合 征 和 胃瘫 ;轻微 并 发 症 包括 切 口感
染 、导管移 位 、造 口旁渗 漏 、导 管 堵 塞 和 切 口血 肿
等r ] 目前 国内外 尚无 关 于 各类 肠 内营养 管 饲途 卜 。 径对 患 者 临 床 结 局 影 响 的 多 中 心 随 机 对 照 研 究
壁肿瘤或 受 肿瘤 侵 犯 、巨 大食 管 裂 孔疝 、腹 壁 皮 肤
感 染 、心肺 功能 衰 竭 和 脑 室 分 流 等 【-3 E 26。P G并 发 症 的发生率 为 3 一6 ,其 中致 死 性 并发 症 发生 率 % %
为 0 3 一10 。严 重 并 发 症 包 括 腹 膜 炎 、出 血 、 .% .%
例 空肠 造 口,发展到 17 9 9年 Pnk osy和 G uee 首次 adrr
报道 经 皮 内 镜 下 胃造 口术 ( ect eu n ocpc pru no sed soi a gs ot y P G ¨ ,以及 近年来 出现 的腹 腔镜下 的 at s m , E ) J r o 空肠 造 口技 术 。随着 医疗 技术 的不 断进 步 和 管饲 途 径 的越来越 多 ,已能为 不 同疾 病 患 者 的肠 内营养 治 疗 提供 了个体 化 的选择 。 管 饲途 径 的 选 择 原 则 包 括 以下 几 个 方 面 内容 : 满足肠 内 营养 需 要 ;置 管 方 式尽 量 简 单 、方便 ;尽 量减少对 患 者 损 害 ;患 者 舒 适 和 有 利 于 长 期 带 管 。 肠 内营 养的管 饲 途 径分 为 两 大类 ;一 是无 创 置 管技
( ) 中枢神经 系统导致 的吞 咽障碍 ; ( ) 口腔及 食 1 2 道肿瘤 导致 的吞咽 障碍 ; ( )有 正 常吞 咽 功能 ,但 3 摄 入 不 足 ,如 烧 伤 、获 得 性 免 疫 缺 陷 综 合 征
管饲肠内营养护理课件
THANKS
感谢观看
抽吸试验:检查喂养管是否通畅,有 无堵塞。
营养液输注过程中的观察与调整
输注速度
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调整输注速度。
输注温度
保持适宜的温度,避免过冷或过热。
观察患者反应
注意是否有腹胀、腹泻等不良反应,及时调整输 注量或速度。
05
管饲肠内营养的护理 实践案例分享
案例一:长期卧床患者的肠内营养护理
总结词
04
管饲肠内营养的观察 与评估
患者的营养状况评估
体重变化
定期监测体重,评估营养摄入是 否充足。
生化指标
如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等,反 映患者的营养状态。
活动能力
观察患者的日常活动和功能,判 断是否存在营养不良。
喂养管的位置与通畅度检查
X线检查:确认喂养管是否在正确的 位置。
观察喂养过程中有无反流现象:判断 喂养管是否合适。
喂养管长度和直径
根据患者的身高和体型, 选择合适的喂养管长度和 直径,以确保喂养管放置 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喂养管维护
定期检查喂养管的固定情 况,保持喂养管的清洁和 通畅,及时处理堵塞和感 染等问题。
营养液的输注方式与速度
输注方式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选择合适的 输注方式,如重力输注、泵入等。
输注温度
详细描述
吸入性肺炎可能导致发热、咳嗽、呼吸困难和胸痛。处理方 法包括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状况、抬高床头、使用促进胃排 空的药物,以及必要时进行机械通气和抗生素治疗。
高血糖与低血糖
Hale Waihona Puke 总结词高血糖与低血糖是管饲肠内营养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通常由营养液的成分和输注速度不当引起。
详细描述
早期肠内营养管饲方法及护理
迎 芳、 春彦_ 郭 1 大 学 生 为 被 试 , 彩 色 面孔 图 片 为 实 验 材 以 以 料 , 低 频 汉 语 双 字 词 为 实 验 材 料 (0 7 _ , 录 了 内 隐 记 以 2 0 )l 记 忆 和外 显 记 忆 不 同加 工 过 程 的 脑 电 变 化 , 现 内 隐 记 忆 和 外 发
陈 世 平 , 治 良. 扰 对 外 显 和 内 隐 记忆 的影 响 [] 心 理 科 学 , 杨 干 J.
1 9 1 :o 1 9 l( ) 1 一 5
显 记 忆 的加 工 过 程 并 不 是 完 全 独 立 的 , 是 既 有 分 离 又 存 在 而
重 叠 。2 0 0 8年 郭 秀 艳 ” 以 大 学 生 为被 试 , 以不 同形 状 的彩 色 图形 为 实 验 材 料 , 用 同 步 内 隐 / 显学 习序 列 , 用 功 能 性 运 外 采 核 磁 共 振 成 像 技 术 (MRI探 索 内 隐 和 外 显 学 习过 程 中 脑 区 f ) 激 活 的 差 异 。结 果 发 现 内 隐 学 习 和 外 显 学 习 的 脑 区 活 动 强 度 不 同 , 内 隐学 习和 外 显 学 习在 视 觉 皮 层 上 的激 活 出现 分 离 , 且 内隐 学 习 中 枕 叶 的 激 活 减 弱 . 而外 显 学 习 中枕 叶 的激 活增 加 。 目前 , 内隐 记 忆 的研 究 方 法 方 兴 未 艾 , 引 着 越 来 越 多 的 吸 研 究 者 的 参 与 。 纵 观 国 内 内 隐 记 忆 研 究 的历 程 , 内学 者 在 国
腹 泻 发 生 。翁 惠 英 认 为 插 管 当 时 仅 喂 盐 水 , 2 日增 加 能 第
全 力 速 度 5 ~ 7 / , 3 I可 加 至 7 ~ 10ml , o 0mlh 第 J 5 0 / 以后 逐 h 渐 调 整 为 能 全 力 150 20 0mld 速 度 阳 ~ 10mlh 每 0 0 / 、 10 刀 / , 叼 0 5 日保 证 6 ~8h间歇 期 。 助 于 恢 复 胃 液 正 常 的酸 碱 状 态 及 维 有 持正常的上消化道菌群 , 有报 道 连 续输 注 可 使 胃液 p 升 高 . H 并 发 肺 炎 发 生 率 也 增 高 。 徐 彩 娟 _] 为 腹 部 手 术 后 起 始 速 1认 。 度 2 0ml2 , 速 滴 人 4 滴 注 速 度 增 至 5 0 0 / 5 / 4h 匀 8h后 0  ̄7 0ml 2 , 4h 胃肠 蠕 动 恢 复 后 可滴 注 1 0 / 4h 以 减 少 对 胃肠 的 0ml2 , 0
肠内营养管饲护理
为预防恶心与呕吐,可以减慢输注速 度、调整营养液的味道或使用止吐药 物。在呕吐期间,应确保患者保持充 足的水分摄入,以防止脱水。
管道堵塞
总结词
管道堵塞是由于喂养管内壁残留物或食物残渣形成的凝结物导致的。
详细描述
为预防管道堵塞,应在每次喂养后彻底冲洗管道。如发生堵塞,可尝试使用温水或适当的润滑剂来疏通管道。若 无法疏通,可能需要更换管道。
出院后第1个月、第3个月、第6个 月应进行复查,之后每年复查1次。
复查内容
检查营养管的位置、通畅情况,评 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和健康状况。
注意事项
如有异常症状,如腹痛、腹泻等, 应及时就诊。
家庭护理指导
01
02
03
营养管清洁
每天用清水冲洗营养管, 保持管路通畅,避免堵塞。
喂食指导
遵循医生或护士的指导, 定时定量喂食,保证营养 供给。
代谢紊乱
总结词
代谢紊乱包括高血糖、低血糖、高钠血症和低钠血症等,通常是由于肠内营养液的成分或输注速度不 当引起的。
详细描述
为预防代谢紊乱,应定期监测患者的血糖、血钠等指标,并根据需要调整肠内营养液的成分和输注速 度。如出现代谢紊乱,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治疗。
04
肠内营养管饲患者的日 常护理指导
肠内营养管饲能够直接将营养物质输 送到肠道内,为患者提供足够的营养 和能量,满足身体的需要。
通过肠内营养管饲提供充足的营养支 持,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 质量,改善预后。
促进肠道功能恢复
肠内营养管饲能够刺激肠道蠕动,促 进肠道功能的恢复,减少肠道并发症 的发生。
02
肠内营养管饲的护理要 点
营养管的清洁与消毒
饮食指导
《成人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标准解读
三、操作要点
4喂养管的维护 4.1经鼻喂养管 4.1.1宜采用弹性胶布固定喂养管。 4.1.2应每天检查管道及其固定装置是否在位、管道是否通畅、喂养管
固定处皮肤和黏膜受压情况。 长期置管时,应每隔 4~6 w 更换导管至另一侧鼻腔。
《成人肠内营养支持的 护理》标准解读
重症汇医报学人科
时间:2021年10月
在中华护理学会领导下,同济大 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组织国内相 关领域的专家反复研讨,共同制 定《成人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 团体标准,并于2021年2月1日由 中华护理学会正式发布,标准编 号:T/CNAS 19-2020。
制定背景
腹泻
无 3~5 次稀便 稀便>5 次/d,且量 稀便 5次/d,且量>
/d, 量<500 500~ 1500ml
1500ml
ml
注:0~2分:继续肠内营养,维持原速度,对症治疗3~4分:继续肠内营养,减慢 速度,2 h 后重新评估≥5 分:暂停肠内营养,重新评估或更换输入途径
二、基本要求
3、为进一步保障肠内营养支持的安全,要求肠 内营养应使用专用输液架,并粘贴肠内营养标 识,严格与输液管路区分。
营养治疗是维护细胞、组织、器官的功能,促进 病人康复的不可或缺的重要临床治疗手段。
• 满足机体营养需求; • 改善营养状态,提高对治疗的耐受性; • 促进伤口愈合; • 增强免疫力,减少并发症; • 降低死亡率,缩短病程。
二、基本要求
肠内营养的途径
•口服 •鼻胃管 •鼻十二指肠管/空肠管 •经皮内镜下胃造口(PEG) •经皮内镜下空肠造口术(PEJ) •术中胃/空肠造口术 •胃、肠造瘘口
肠内营养_范文
同人群的个性化营养
方案
03
肠道健康:关注肠道
健康,提高肠内营养
的吸收效率
04
临床应用:肠内营养
在更多疾病领域的应
用和推广
谢谢
性
04
肠内营养监测系统的开
发:实时监测患者的营
养状况和肠道功能
肠内营养的研究进展
01
肠内营养的研究进展:近年来,肠
内营养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包
括营养物质的吸收、代谢、肠道菌
群等。
02
营养物质的吸收:研究发现,肠内 营养可以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提
高患者的营养状况。
03
代谢研究:肠内营养的研究发现,
肠内营养可以提 供全面、均衡的 营养,有助于维 持患者的营养状 况和改善预后
肠内营养的作用
提供营养:为患者提供全面、 保护胃肠道:减少胃肠道损
均衡的营养,促进身体恢复
伤,降低感染风险
促进肠道功能恢复:刺激肠 道蠕动,促进肠道功能恢复
提高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痛 苦,提高生活质量
肠内营养的适应症
胃肠道功能障碍: 如肠梗阻、肠瘘、 短肠综合征等
肠内营养的注意事项
确保营养液 的卫生和安
全
控制营养液 的温度和流
速
定期监测患 者的胃肠道
功能
避免营养液 的污染和变
质
观察患者的 反应和耐受
情况
及时调整营 养液的配方
和用量
肠内营养的评估
肠内营养的效果评估
营养摄入量:评估 患者每日摄入的营
养素是否充足 1
临床症状改善:评估 患者在肠内营养治疗
4
过程中的临床症状改
肠内营养可以调节患者的代谢,提
高患者的免疫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肠内营养管饲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肠内营养液管饲流程
持执行单与医嘱进行核对,准确无误
了解患者病情、意识、配合程度
确认营养管深度与肠内标识深度是否一致、固定是否妥当
向患者解释操作的目的、意义、配合方法及注意事项,床头
抬高30度角
4.准备输液架、温开水30ML余
护士准备: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
20ml空针一支,营养液、营养液输注泵、加温器(必要时备接线板)
环境准备:安静、整洁、光线充足、温度适宜
核对:携用物至患者旁,核对患者姓名,做好解释
将泵固定在输液架上,连接电源。
挂营养液:首先查对执行单与患者姓名、营养液瓶签上
的名称、时间准确无误,将营养液悬挂输液
架上,排气,关闭水止。
打开电源开关,将营养管卡入泵槽,肠
内营养输注泵调至零点,设定输入速度
及预置输液总量,进行双人核对。
,30ml温开水(温度37-40度)脉冲式冲管
鼻饲:连接营养液
加温器插上电源并连接于管上适当位置
按开始键输入
查对:将执行单第三次查对营养液的名称、速度及时间等准确无误。
分离导管,消毒营养管口,用温开水30ml
冲管,取下肠内营养输注泵。
肠内营养管饲预防堵管的护理
推荐意见
1. 使用肠内营养泵恒温下以稳定、匀速输入稳定浓度的营养液。
(B)
2. 逐渐增加输注液量,维持速度大于50ml/L。
(D)
3. 尽量使用液体状药物,使用固体药物时要充分研磨或溶解,注意配伍禁忌,分开注射。
(C)
4. 连续饲食时,至少每隔4h用30ml温水脉冲式冲管一次;药物及饲管输入前后应以10~30ml温水冲洗饲管,以减少堵管和药物腐蚀管壁的危险。
(C)
5. 对于高龄老年需长期采用鼻肠管鼻饲患者采用米曲菌胰酶片220mg 碾碎后加水10mL 脉冲式封管可显着降低导管堵管率。
(B)
6. 一旦发现堵管,应及时用20ml注射器抽温开水反复冲吸,有条件时可将胰酶溶于碳酸氢钠后冲管。
(C)
7. 妥善固定,定期更换喂养管可有效预防堵管的发生。
(C)
推荐意见的分级系统基于证据力度。
结合研究设计、质量以及临床一致性和实用性的评估,把证据等级转化成推荐意见分级。
最高等级(A)的推荐至少有一项随机对照研究。
最低等级(D)的推荐以专家观点为基础,包括无研究证据的共识意见。
肠内营养预防腹泻的护理
推荐意见
1. 进行肠内营养时,遵循浓度由低到高、容量从少到多、速度由慢到快的原则。
(A)
2. 在配制、使用肠内营养的过程中,注意无菌操作,做到现配现用。
(C)
3. 推荐使用含纤维素的肠内营养剂以降低腹泻发生。
(A)
4. 推荐乳糖不耐受的病人,应给予无乳糖配方。
(A)
5. 推荐使用含益生菌的肠内营养制剂。
(A)
6. 尽量避免食物中含短链碳水化合物。
(B)
7. 肠内营养输注过程中使用持续加温器,保证营养液的恒定温度。
(B)
8. 肠内营养时,采用经专用营养泵持续滴入的方式。
(B)
9. 进行肠内营养时,避免使用引起腹泻的药物。
(C)
10.腹泻发生时,及早查找腹泻原因、及早治疗,并加强皮肤护理。
(C)
肠内营养输注泵的使用
推荐意见
1.对接受2~3周及以上肠内营养支持、或长期(6个月或更长) 采用PEG进行肠内营养的患者推荐使用输注泵输注优于重力滴注。
(A)
2.肠内营养液黏度较高,需要严格控制输注速度时,输注大剂量、高渗透压的营养液时,家庭肠内营养支持时推荐使用输注泵。
(D)
3.对危重症患者及重大手术后患者在刚开始接受肠内营养时,推荐使用肠内营养泵,在肠道适应期,推荐选用间歇重力滴注或推注法。
(C)
4.对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时,推荐采用注射器间歇管饲。
(B)
5.肠内营养泵采用专科专人负责的集中管理模式。
(C)
肠内营养误吸的预防与护理
推荐意见
1.意识障碍患者,尤其是神志不清或格拉斯哥昏迷评分表(GCS)评分<9分者以及老年患者鼻饲前翻身,并吸净呼吸道分泌物能降低误吸发生率。
(A)
2.推荐鼻饲时若病情允许应抬高床头30°或更高,并在鼻饲后半小时内仍保持半卧位。
(A)
3.选择适宜管径大小的胃管进行鼻饲:成人可选择14号胃管。
(B)
4.推荐延长鼻胃管置入长度,保证胃管末端达到胃幽门后。
(B)
5.推荐采取低流速、匀速喂养方式进行鼻饲。
(A)
6.推荐通过加热达到使营养制剂恒温。
(D)
7.每4小时测定胃内残留量,胃残余量大于150ml,应延缓EN使用。
(A)
8.优先选择螺旋型鼻胃管的应用。
(C)
9.肠内营养行人工气道患者需行声门下吸引1次/4h 。
(B)
10.检查有无腹胀、反流等误吸危险因素[3],听诊胃肠蠕动1次/4h。
(C)
11.腹腔高压的患者需定时测定患者的腹腔压力。
(C)
肠内营养并发便秘的护理
推荐意见
1. 推荐增加食物纤维,尤其是可溶性纤维的摄入可以增加排便次数、排便
量,从而达到了改善便秘的效果。
(A)
2. 术后病人或危重病人及早进行肠内营养,可以缓解便秘。
(B)
3. 推荐摄入充足的水分及保持一定的运动量,保证肠道供血,促进肠蠕动,改善便秘。
(C)
肠内营养胃潴留的预防与护理
推荐意见
1. 经胃喂养可采用间断输注的方式,经幽门后喂养需连续输注。
(A)
2. 重症患者在接受肠内营养(特别经胃)时应采取半卧位,最好达到30-45度。
(A)
3. 在肠内营养开始,及达到全量前,应检查有无腹胀,听诊胃肠蠕动1次/4
~6h。
(D)
4. 经胃喂养的患者第1个48h内应每4h检测胃残留量,达到喂养的目标速度后或使用小口径的胃肠管可每6-8h一次。
(A)
5. 胃内残留量>200ml,可应用促胃肠动力药物。
(A)
6. 使用促进胃肠蠕动的药物,如促动力药(胃复安和红霉素)或镇静药拮抗剂(纳洛酮和爱莫潘)。
(B)
7. 应当避免不恰当终止EN,胃残余量<500ml时,若没有不耐受的其他表现,不应终止EN 。
(B)
8. 可以考虑通过留置幽门后喂养管进行喂养。
(C)
9. 对重度颅脑创伤患者,宜选择经空肠实施肠内营养。
(C)
10. 经幽门后喂养的患者出现胃潴留时,可同时经胃置管减压,继续肠内营养。
(B)
11. 氧供不足情况下肠道喂养则可加重肠粘膜缺血,血流动力学稳定,但乳酸
>2mmol/L时,应暂停EN。
(A)
肠内营养血糖调控与护理
推荐意见
1. 对应用肠内营养的患者,尤其是危重症患者,应密切监测其血糖波动情况,控制目标血糖控制在~10mmol/L范围。
(A)
2. 危重患者使用持续静脉胰岛素治疗优于皮下给药。
(B)
3. 血糖的监测可采用动静脉血糖和/或快速末梢血糖。
(D)
4. 肠内营养开始后的12~24h,在血糖控制于目标血糖之前必需每~1h
监测末梢血糖或动静脉血糖。
(B)
5. 选择低碳水化合物营养制剂可有效控制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