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义详细总结
女性主义详细总结综述
女性主义一.女性主义的缘起1.女性主义与女权主义在feminism一词中包含有“女性”与“女权”的双重含义,故又译“女权主义”,随着近现代以争取妇女参政和男女平权的妇女运动而兴起的思想潮流。
(王先霈:637)朱刚认为,学术界一度把“feminism”翻译为“女权主义”,这个译法值得商榷。
欧美学术界通常用“feminism”泛指一切争取、维护女性权益的活动,其历史跨度延绵数百年,内容非常庞杂,极难准确定义。
而中文的“女权”的含义则比较明确,指历史上女性为了获得自身“权益”而进行的努力,其目标明确,颇有声势,涌现过不少知名的女权活动家和积极分子。
确切地说,女权主义真正兴起于19世纪的欧美,也称“妇女解放运动”,二十世纪初随着女性权益的逐渐实现,女权运动也基本完成了使命。
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的“feminism”要求的已经不是传统的女性权益。
因此,二十世纪初之前的feminism可以成为女权主义,之后则可称为女性主义,女权主义是女性主义的先驱。
(朱刚:336)2.父权时代的妇女处境在旧石器时代,男女皆以采集植物和狩猎为生。
由于女性十分珍贵及在生育中所承担的角色,且由于男性尚未意识到自己的性自尊,妇女地位较高,崇拜“母神”的现象较为普遍,这从大量出土的石器时代的女性小雕像可见一斑。
虽然纯粹的“母权制”在那一时期是否存在尚有不少争议,但可以肯定,女性的地位还是比较高的,这可找到大量的考古学的证据、生物学的证据、心理学的证据、人类学的证据以及用希腊语、罗马字及希伯来语等记载的诗歌、神话等“书写的证据”。
到公元前五千年至前三千年,由于频繁的战争、金属及交通工具的运用,男人在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也由于人口增多、粮食积累、劳动分工及畜牧业的出现而导致奴隶制的发展,妇女在社会中的地位日渐衰落,男人对女人的统治与控制的父权社会逐渐形成。
(林树明:7-8)父权制社会的发展摧毁了女性不可复得的伊甸园,并将女性压入社会的底层。
八大女性主义思潮
女性主义理论与流派女性主义的发展演变的历史进程及特质划分为九大类: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存在主义女性主义、激进女性主义、精神分析女性主义、存在主义女性主义、后现代女性主义、多元化全球女性主义及生态女性主义。
(1)自由主义女性主义历史背景自由主义女性主义,乃指由自由主义思潮发展而来的女性主义思潮。
自由主义兴起于19世纪的西欧,以英国政治哲学家洛克(John Locke)为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在政治层面上,自由主义挑战当时君权神授的理念与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指出政府的统治必须得到人民的同意;在经济层面上,随著资本主义市场的勃兴,旧有的封建制度对旅行、金融、贸易交易的种种限制也受到新兴中产阶级的挑战,以自由之名,争取更多的经贸机会与累积个人财富的机会。
十七、十八世纪的女性主义者将自由主义的理念与主张加以延伸,扩张到妇女身上以及私领域的性别关系。
她们认为,如果政治领域里的君权神授是不可以忍受的,那么为什么家庭里,仍保留著男性家长的绝对权威呢?基本观点一、理性自由主义认为人类的共同本质是理性,这是人之所以异於禽兽之处,主张女人的本性和男人一样,是人性(human)与理性(rational),而非生殖性(sexual)。
二、自由主义与个人主义人存在世界上的目的与意义,必须由个人决定,而非依赖他人的权威与意见,自主(autonomy)与自我决定(self-determination)就是自由主义所崇奉的原则,也就是不受别人干涉,自己决定自己的生存目标。
三、平等「平等」是自由主义的核心原则,洛克认为每个人都有权去从事她所喜欢的事,并不受他人的干扰;同样地,她也必须尊重他人的权利与自由,不去干涉他人的事。
所以个人必须去遵守法律与平等的原则。
平等有二个面向,第一个面向是接受束缚的平等,也就是说大家要接受相同的法律限制;第二个面向是机会的平等,每个人均有均等的机会追求自我发展并发挥自我的潜能。
女性主义理论
她还认为“性别就是阶级”。(女性的殖民化,即 普遍屈从于男权制的压迫,是超越阶级、种族和文 化的。在所有已知社会中,性别都是以权力为基础 的,因而是一种政治关系)。
激进女性主义 Radical Feminism
20世纪70年代,将女性地位低下的原因从归结为女 性的生理特征,转变为谴责男性的生理状态,从而走 向另一极端。攻击异性恋。“所有的已婚女性都是妓 女”。主张消除家庭,抛弃为母之道,不与男性性交。
自由主义女性主义 Liberal Feminism
弗里丹Betty Frieden: 1963 《女性的奥秘》
对家庭主妇的形象说’不’!她号召女性冲出家 庭这个”舒适的集中营”,到社会上去接受高等 教育,从事高层次职业,实现自由价值。
多年之后,《非常女人》:在事业和婚姻上二者 可以得兼。第二阶段:在男女真正平等的基础上 重塑我们的制度,以使我们能够生活在对生活和 爱的新的肯定之中,能够选择要孩子。
要哺育男人,要照顾男人,要安慰、劝慰男人,并要使男人的生活甜 蜜且愉悦。 叔本华:女人是第二性。 尼采:你到女人那边去吗?别忘了你的鞭子。 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 在宣布”人人生而平等”时使用的 是”ALL MEN” 。
第一节:西方女性主义的产生
2、语言中的性别歧视
英文中用Man作为笼统的人的专有名词 比如: Men可以替代People, 而Women却不能替代
《复制娇妻》: 揭露男权社 会真相
《末路狂花》: 突围-叛逆 男权
《女魔头》:杀 死男权
摧毁男性对女性的统
治机制,代之以赋权
机制(systems of
empowerment) 关注:1 男性针对女
什么是女性主义?
什么是女性主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权益逐渐得到重视,女性主义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那么,什么是女性主义?女性主义有哪些流派和思想?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分析女性主义。
一、女性主义的定义女性主义广义上是指支持女性平等地参与社会政治、文化和经济领域的运动和理论。
狭义上指的是关注女性问题的学说和社会运动。
女性主义的目的是消除性别歧视和不平等,实现性别平等和女性权利的实现。
女性主义的影响不仅仅在西方国家,而是全球性的。
二、女性主义的流派和思想1. 自由主义女性主义自由主义女性主义认为,女性拥有与男性平等的权利,以及实现性别平等的最佳方式是通过法律和政策的改革。
自由主义女性主义反对歧视性法律,赞成女权主义运动中的女权主义者,主张女权主义的目标是赋予女性更大的自由和自我控制。
2. 文化女性主义文化女性主义关注的是文化和媒体对女性的影响。
文化女性主义认为,女性是一群受到男性统治的弱势群体,他们认为这种统治是一种意识形态和社会结构的产品。
他们在研究和传媒方面,分析和批评了文化表现中女性的形象和角色,提出了女性主义的思想。
3. 同性恋女性主义同性恋女性主义认为,性别歧视不仅是女性遇到的问题,同时也包括那些拥有性别的人们。
她们主张,性别歧视一部分就是异性恋歧视同性恋,通过建立互惠关系和共存理念,营造氛围,增强社会认同和社会支持以帮助实现性别平等性。
三、结语综上所述,女性主义是一种主张实现性别平等和尊重女性权利的运动和理论。
女性主义思想的发展历程中出现了多种流派和思想,每一个流派和思想都有其独特的观点。
在女性的发展和平等方面仍然有很多的工作要做,在实现性别平等方面仍然面临许多的挑战,但这并不影响女性主义的发展方向。
我们应该坚定地推进女性权利的发展,并为其前行不懈努力。
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女性主义,作为一种关于性别平等和女性权益的社会运动和理论框架,已经在过去的几个世纪中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和影响力。
女性主义的目标是消除性别不平等和性别歧视,使女性在政治、经济和社会领域中享有与男性平等的权利和机会。
女性主义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世纪末期的启蒙运动。
在这个时期,一些早期女性主义者开始质疑传统的性别角色和社会规范对女性的限制。
例如,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和她的《权利的申诉》提出了妇女应该享有与男性相等的权利和机会的观点。
19世纪和20世纪初,女性主义运动开始组织起来,并为妇女争取选举权、教育权和劳动权。
在这一时期,一批杰出的女性领导者如苏珊·B·安东尼、埃米琳·P·安特丽普和艾米丽·戴维森及众多其他女性为女性权益奋斗了数十年。
最终,他们的努力在20世纪初获得了显著的成果。
然而,尽管女性主义运动在过去的百年中取得了重大的进步,但性别不平等和性别歧视问题仍然存在。
在某些地区和领域,女性仍然面临种种不公平对待和挑战。
例如,性别薪酬差距、性别刻板印象和性别暴力等问题依然普遍存在。
女性主义的目标不仅仅是妇女权益,而是追求整个社会的性别平等。
女性主义者认为,不平等对所有人都产生负面影响。
消除性别不平等有助于构建一个更加公正和和谐的社会,使每个人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女性主义者通常从多个层面和领域推动性别平等。
在政治领域,他们努力争取女性在政府和决策层中的更多代表和发言权。
在经济领域,他们推动消除性别薪酬差距,并提倡职业平等。
在社会和文化领域,他们努力打破性别刻板印象和保护妇女免受性别暴力。
女性主义者还提倡教育的重要性,包括性别平等教育。
教育对于培养一个平等的社会意识和价值观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当每一个人都接受了性别平等的教育,才能真正实现性别平等的目标。
另外,女性主义运动也越来越多地关注到不同族裔、阶级和性取向的女性的权益。
他们认识到,女性的经验和种族、阶级和性取向有重大差异,因此,女性主义者也开始关注到跨领域、跨群体的平等。
女性主义(社会性别)理论
女性主义(社会性别)理论女性主义理论吸收了女性主义哲学的思想,强调尊重女性独特的感受和经验,并希望借助与女性合作的方式,推进性别平等的实现。
女性主义社会工作不仅为妇女发声,更成为为所有相对弱势群体一方争取权利的价值理念与实践方式,它承认服务对象群体作为主体的多样性、差异性、能动性,将个人问题认定为公共议题的一部分,通过团体互助,寻求个人问题的集体解决之道。
社会性别是从女性主义理论中发展出来的一个核心概念、一个分析问题的视角。
其主要观点有:(1)制度因素和文化因素是造成男性和女性的角色及行为差异的原因,两性差异不等于女性次于男性。
(2)人们现有的社会性别观念是社会化的产物。
(3)社会对妇女角色和行为的预期,往往是对妇女生物角色的延伸。
(4)社会性别的角色不是生物性别决定的,而是后天学习来的,它是可以改变的。
(5)社会结构有利于男性,女性是受歧视和排斥的群体。
(6)性别既存在于私人生活领域,也存在于公共生活领域。
(7)社会性别概念是对传统社会性别关系不平等的不认可和挑战。
(8)社会性别是一种社会身份,它与其他社会身份(如阶层、民族等)交织在一起。
(9)个人的问题,也是政治的问题。
社会工作者需要从社会结构分析的视角理解人的问题,把女性放在社会分工、地位等级这样的社会处境中理解她们的遭遇,而不能仅从个人或者家庭这样的私人生活处境出发分析女性所面临的困境。
女性主义理论是当今社会重要的思想理论,对现代女性的社会地位有着深刻的影响作用。
女性主义社会工作承认并支持女性的力量,认为进行服务时应当深入了解女性案主所处的生活背景。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社会服务旨在让更多的人尊重女性,消除重男轻女的不平等现象,促进我国社会更加和谐稳定发展。
女性主义文学赏析
女性主义文学赏析女性主义文学是一种以女性为中心的文学流派,旨在探讨和呈现女性的经历、权利和社会地位。
它通过文学作品传达女性的声音和观点,揭示性别不平等和压迫,并呼吁社会的变革。
本文将对女性主义文学进行赏析,探讨其特点、影响和意义。
一、女性主义文学的特点女性主义文学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关注女性经历:女性主义文学关注女性的生活经历,探讨她们在家庭、社会和职场中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作品中常常描绘女性的内心世界、情感和人生选择,展现她们的独特视角和价值。
2.批判性思考:女性主义文学对社会中的性别不平等和压迫进行批判性思考。
它揭示男权制度对女性的剥夺和限制,探讨性别角色的建构和社会期望对女性的影响。
通过文学作品,女性主义作家呼吁社会对性别问题进行反思和改变。
3.倡导平等与自由:女性主义文学倡导性别平等和女性的自由。
作品中常常呈现女性追求独立、自主和自由的努力,探讨她们争取平等权利和社会地位的历程。
女性主义文学通过描绘女性的力量和抗争,激励女性争取自身权益。
二、女性主义文学的影响女性主义文学对社会和文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唤起社会关注:女性主义文学通过揭示女性的经历和问题,唤起了社会对性别不平等和压迫的关注。
它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辩论,推动了社会对性别平等的思考和行动。
2.拓宽文学视野:女性主义文学丰富了文学的题材和视角。
它打破了传统文学中男性视角的限制,呈现了女性的独特经历和观点。
女性主义作品丰富了文学的多样性,为读者提供了更广阔的阅读选择。
3.激励女性自我认同:女性主义文学激励了女性对自身的认同和自我实现。
作品中的女性角色常常具有坚韧、勇敢和独立的品质,激励了女性追求自由和平等的努力。
女性主义文学为女性提供了自我认同和自我价值的重要参照。
三、女性主义文学的意义女性主义文学具有重要的社会和文化意义:1.促进性别平等:女性主义文学通过揭示性别不平等和压迫,促进了性别平等的实现。
它呼吁社会对性别角色和性别期望进行反思,推动了性别平等的法律和政策改革。
什么是女性主义,它的目标是什么?
什么是女性主义,它的目标是什么?女性主义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
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政治运动,女性主义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其主要是为了争取女性平等的权利。
业内人士认为,女性主义的目的在于推动社会加强对妇女权利的保护和反对妇女权利的侵犯。
下面,就让我们来仔细探讨什么是女性主义以及它的目标是什么。
一、什么是女性主义女性主义是对性别不平等、歧视和对于女性的压迫的抵制和反击运动。
它的核心理念是反对性别歧视,强调男女平等,旨在让女性在社会、经济和政治方面像男性一样受到平等对待。
女性主义不仅仅是女性自由主义的争取,它也关注男性自由。
二、女性主义的目标1.推动社会性别平等女性主义的目标之一是推动社会实现性别平等。
女性主义强调女性的权利和自由,从而反对长期存在的性别歧视。
女性主义抗议暴力、涵盖文化、心理和物质层面,使得不同种类的权利得到公平对待。
2.反对性别暴力的发生女性主义力图消除对于妇女的性别暴力,包括性骚扰、性剥削、家庭暴力、强奸等。
女性主义者通过法律、社会运动、文化影响等多种方式来实现这一目标,为女性争取基本尊严和人权。
3.倡导性别自由女性主义要求妇女拥有同样的权利和自由,可以像男性一样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从而消除长期以来存在的性别压迫。
女性主义认为女性应该掌握自己的生活和命运,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
4.支持女性在职场的发展女性主义者呼吁通过培训机遇、公平薪酬、平等机会和工作环境等措施支持妇女参加职场,进一步增加妇女在巨大的市场竞争中的发展机会。
5.树立女性的地位女性主义的目标之一是为女性树立在社会、政治和经济层面的地位。
女性主义通过倡导灵活的职业机制以及公平的资产与财产构成,以增加女性在社会和经济中取得的权益。
女性主义的目标是消除性别歧视、推动性别平等、追求个人自由和尊重妇女的权利。
女性主义不但要为女性争取平等权利,同时也要让男性更好地了解和尊重女性。
最终,女性主义的目标是令我们的社会能更加平等和人性化。
女性主义理论全解
女性主义理论全解女性主义理论是指从女性解放的角度,以探讨性别平等和女性权利为主要目标的一种理论体系。
女性主义理论起源于19世纪初期的英国和美国,当时,妇女们开始争取自己的权利,包括投票权和接受教育的权利。
女性主义理论的发展历经多个阶段,现代女权主义可分为三个主要流派:自由女权主义、文化女权主义和社会主义女权主义。
自由女权主义自由女权主义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该流派主张个人自由,强调女性的权利和选择,并反对传统的性别角色和刻板印象。
自由女权主义认为女性应该有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追求自己的幸福的权利,如选择自己的职业和生育方式。
该流派的代表人物包括格洛丽亚·斯泰纳姆和贝蒂·弗里登。
文化女权主义源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关注女性所处的文化环境和文化角色。
该流派认为,性别是一种文化构建,女性在社会文化中处于弱势地位,需要反对女性在文化中的被压迫和边缘化地位。
文化女权主义强调女性参与文化生产,强调女性的文化创造力和独特的女性观点。
代表人物包括贝拉·胡克斯和朱莉娅·克里斯特娜。
社会主义女权主义社会主义女权主义起源于19世纪,该流派主张以阶级斗争为基础,认为性别不平等是一种阶级问题。
更具体地说,这意味着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男性控制生产资料,并在家庭和社会中占统治地位,导致女性处于劣势地位。
为了抵消这种不平等,社会主义女权主义强调社会所有制的改变和经济结构的重新组织。
该流派的代表人物包括安格拉·戴维斯和西尔维娅·弗雷德里克。
结论女性主义理论既包括对权利和自由的渴求,也强调文化和社会构建中的性别问题。
不同的流派强调了不同的方面,但所有流派都认为,改善女性的社会和文化地位是必不可少的,以确保女性在社会和家庭中的平等和自由。
女性主义理论的发展是女性权利和性别平等进步的重要标志,但它也继续面临挑战和反对,如反对女性堕胎权利的反堕胎运动。
女性主义(名词解释)
沿革
两性平权
两性平等
两性同格
19世纪末是妇女解放运动的第一次浪潮,争论的焦点是要求性别包括男女之间的生命全历程平等,也就是两 性的平等,也要求公民权、政治权利,反对贵族特权、一夫多妻,强调男女在智力上和能力上是没有区别的。最 重要的目标是要争取家庭劳动与社会劳动等价、政治权利同值,往往被称作“女权运动”。
女性主义运动带来了美国和欧洲女性就业率的大幅度上升。1950年代美国婚后女性就业率仅为11%,甚至少 于1920年代。经历了在1960年代、1970年代伴随着带有浓烈地左翼色彩的民权运动而出现的的女性运动高潮后, 1978年美国已婚女性就业率上升到50%。1997年达到61%,在21世纪初头几年的经济繁荣期时,认同“返回家庭相 夫教子”的“选择女性主义”回潮,已婚女性就业率曾经回落到54%,在2008年底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后,因为生 活压力增大所迫,美国已婚女性就业率重新上扬,在2010年上升到69%左右,与在改革开放30多年后婚后女性就 业率下降到77%的中国大陆已相差不远。
大部分的女性主义者在政治上采取整体观的行动路线,他们相信马丁·路德·金所说的:“任何一个地方发 生的不公义都是对所有地方公义的威胁。(A threat to justice anywhere is a threat to justice everywhere.)”因此,有些女性主义者通常都会去支持其他社会运动,比如公民权利运动、同性恋权利运动、 以及最近的父亲权利运动。同时,许多黑人女性主义者如贝儿·胡克斯(bell hooks),批评女性主义运动为白 人女性所把持。女性主义者所宣称的女性不利之处,通常都是西方社会中女性的处境,而和黑人女性生活较没有 关系。这个观念正是后殖民女性主义的关键点。许多黑人女性主义者会比较喜欢使用女人主义(womanism)这个 名词来表示她们的观点。美国作家艾丽斯·沃克在她的杂文集首次点出这个名词,亦点出了女人同女性主义微妙 关系的本质。
女性主义名词解释
女性主义名词解释女性主义是一种思想体系和社会运动,旨在争取和保护女性的平等权利和地位。
它通过批判性地分析性别差异以及与之相关的社会结构和权力关系,以促进性别平等和女性权益的发展。
女性主义关注女性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权益,并努力解决社会中存在的性别不平等问题。
首先,我们来解释一下“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是一种与父权制挑战和抗争的思想与行动的集合。
它涉及了广泛的议题,如性别平等、性别歧视、性别身份和性别角色,以及与之相关的议题,如家庭关系、婚姻制度、劳动分工、堕胎权利和性暴力等。
女性主义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其基本目标都是为了推动社会变革,消除性别不平等。
女性主义通过关注女性经历和观点的独特性,挑战了父权制下的男性主导。
它强调个人选择和控制权,主张取消对女性的剥夺和压迫,以实现性别平等和女性的自由发展。
接下来解释一下“性别平等”。
性别平等是女性主义的核心要求之一。
它指的是在社会、经济和政治等方面,男性和女性应该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
性别平等追求的目标是打破性别障碍,消除性别歧视,并为男女平等地参与到各个领域中创造条件。
女性主义还关注“性别歧视”,这是对女性主义者来说非常重要的议题之一。
性别歧视是指根据性别对个体进行不公正对待或剥夺其权益的现象。
女性主义者认为,许多社会制度和阶级结构都包含对女性的歧视,如工作场所的薪资差距、职业选择受限、家庭暴力和性骚扰等问题。
女性主义运动努力解决这些问题,争取消除性别歧视,实现社会的真正平等。
另一个重要的概念是“性别身份”。
性别身份是指个体对自己的性别的认同和理解。
女性主义者批评传统的性别二元论观念,认为性别是社会建构的结果,而不是生理性别的自然产物。
女性主义者强调,性别不应该限制个体的自由发展,每个人都应该有权利以自己所认同的性别身份生活。
此外,女性主义还关注性别角色的问题。
性别角色是社会对于男性和女性应如何行为的期望和规范。
女性主义者批评传统的性别角色观念,认为其固化了性别二元论,并对个体进行了限制。
女性主义的理念有哪些?我们是否需要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的理念有哪些?我们是否需要女性主义?女性主义是20世纪以来不断发展和深化的思潮,其主张的核心是平等、尊重和自由。
女性主义强调,在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女性应该得到与男性相同的权利和机会。
那么,女性主义的理念具体包括哪些内容?我们为何需要女性主义呢?一、女性主义的理念1. 反抗性别歧视。
女性主义认为,社会上存在大量的性别歧视现象,包括收入不平等、职业歧视、性骚扰等。
女性应该有权利和能力反抗这些不公平待遇。
2. 倡导女性平等。
女性主义主张,女性的权利和地位应该得到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平等对待。
女性与男性应该享有相同的权利和机会,包括教育、就业、政治参与等方面。
3. 强调女性的自我决定权。
女性主义认为,女性应该对自己的生活和命运拥有自主决定权。
女性应该有权利选择自己的职业、伴侣、生育和家庭生活方式,而不受到外界的强制和社会压力的限制。
4. 打破性别角色刻板印象。
女性主义指出,社会上存在一些固化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比如“男子汉大丈夫”、“女孩子要温柔”。
这些刻板印象会限制人们的思维和生活方式,女性主义主张打破这些陈规,让人们更加自由地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
5. 关注女性的健康权利。
女性主义关注女性的健康权利,包括性健康、生育健康、心理健康等。
女性主义认为,女性的健康权利应该得到保障,女性应该有权利接受信息和知识,自主做出有关健康的决定。
二、我们为何需要女性主义?1. 促进性别平等。
女性主义的出发点是促进性别平等,强调女性应该得到与男性相同的权利和机会。
只有实现了性别平等,才能真正让每个人发挥最大的潜力,才能让社会更加公正和繁荣。
2. 让女性发挥潜力。
女性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历史和文化的原因,女性的权利和地位长期受到限制。
女性主义强调女性应该拥有自己的选择权和自主决定权,在各个领域发挥自己的潜力。
3. 消除性别歧视。
性别歧视是一种不公平的现象,它会给受到歧视的人带来伤害和痛苦。
什么是女性主义?它有哪些基本原则?
什么是女性主义?它有哪些基本原则?女性主义是一种旨在反对男性主义、性别歧视和性别不平等的社会运动。
女性主义者主张男女应该在社会、政治和经济方面的权利应该是平等的,她们认为习惯性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已经造成了女性在许多领域面临的不平等待遇。
那么,到底女性主义是什么?它有哪些基本原则呢?本篇文章将为大家梳理一下女性主义的核心内容。
一、性别平等原则女性主义的核心内容就是要达成性别平等。
女性主义者相信男女应该在社会、政治和经济方面拥有平等的机会和权利,对女性的剥削、虐待和歧视必须予以抗争和制止。
她们认为所有人,无论性别、种族、阶级、性取向和身体能力,都应该享有平等的权利、机会和尊重。
二、宣扬女权意识女性主义接受“女权主义”的概念,即女性应该保持独立、强势,拥有自己的思想和行动自由,更加关注女性自身所处的特定情境。
女性主义者不仅关注女性在社会、政治和经济方面的权利,而且关注女性在个人生活方面的权利。
她们呼吁女性摆脱传统的性别限制和束缚,建立自信,追求自己的实现,做自己的主宰。
三、拥护集体行动女性主义拥护女性团结的力量。
她们认为女性可以在集体行动中更好地护卫自己的权益。
女性主义者的目标是在全球范围内捍卫女性权利,促进社会、经济和政治领域的平等。
女性主义运动唤起了更多女性投身社会圈子的热情,并将她们的力量聚集起来,成为女性权益争取的有力力量。
四、发声反对女性歧视女性主义者会发声反对男性主义、性别歧视和女性群体受到的不公平待遇。
女性主义者倡导性别教育,认为应加强对社会和媒体中性别歧视的纠正和宣传。
女性主义将女性视为社会中自己的一份子,女权主义不仅仅是为女性争取平等和权力,更是呼吁人们对女性给予尊重。
女性主义的核心在于追求性别平等、宣扬女权意识、支持女性团结、发声反对女性歧视。
女性主义者相信男女应该在社会、政治和经济方面拥有平等的机会和权利,对女性的剥削、虐待和歧视必须予以抗争和制止。
她们提倡对社会和媒体中性别歧视的纠正和宣传,期望社会更加注重女性权益,对女性所创造的社会贡献给予应有的尊重和重视。
女性主义理论
4、性——男女支配关系的关键
许多激进女性主义者认为在性的实践上,透过“在性方面,男人 天生是有侵略性和支配性的,而女人生来是被动而顺从的”这样的臆 断,男性对女性的暴力被正常化和合法化了。激进女性主义代表人物 麦金农的名言是:“性对于女性主义就是工作之于马克思主义:既属 于自己,又被剥夺。”他们不认为有正确的法律与政治制度,异性关 系就会平等;她们也不认为只要有正确的经济制度,异性恋关系将不 会是剥削的、疏离的、压制的,激进女性主义者相信,除非性能够重 新加以构思、重新加以建构,否则女人将永远附属於男人。 激进女性主义将其理论重心放在男性针对女性的暴力行为以及男 性对女性在性和生育领域的控制上;它视男性群体为压迫女性的群体, 要在一个男性中心的社会争取女性的中心地位。这一理论的极端形式 是攻击异性恋、性暴力和淫秽色情品的制造与销售。它认为,女性受 压迫的基本根源是男性对女性身体的统治,这种统治是通过两种途径 来实现的,一是通过意识形态途径,其中包括淫秽色情品的制售,贬 低女性的思维定式,性别主义的幽默玩笑等;二是通过实践的途径, 其中包括男性中心的婚姻和财产法,剥夺女性的生育权利,性暴力等。
自由主义女性主义代表人物
• 早期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沃尔斯通克拉夫特(Mary Wollstonecraft)和穆勒(John Stuart Mill)。 • 沃斯通克拉夫特是早期自由主义女性主义最主要的代表人物。她的代 表作是《为女权辩护》。在这部名著中,她批判了卢梭的女性观。她 的主要观点是:首先,否认女性在理性和理智方面的能力低于男性; 其次,提倡男女两性受同等的理性教育;再次,她认为,男女两性的 道德水准是相同的,都可以对品德做出自由的理性的选择;最后,她 明确提出,两性的价值平等必然会导致两性的权利平等。她认为,理 性是公民资格的基础,理性包含着克服或控制爱情与热情的能力。虽 然她承认女性的性存在,但却坚决认为,同爱情一样,女性的性欲也 必须服从于理性,因此,女性的结婚和生育必须建立在理性的选择之 上。
当代西方女性主义
4
.
二、女性主义的历史进程
早期女性的声音:
15世纪:彼森(Christine de Pizan)1405年出版的《女性 之城》(the book of the city of ladies),反对仇女的观点, 讨论了神话和历史中女性的优越性,是全世界第一位 女性主义者;
15
.
(一)自由主义女性主义
代表人物和著作: 1、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Mary Wollstonecraft):《为女权辩护》 (A Vindication of the Rights of Woman) 2、约翰·斯图亚特·穆勒(John Stuart Mill):《女性的屈从地位》 3、贝蒂·弗里丹(Betty Friedan): 《女性的神话》(The Feminine Mystique,1963) 贝蒂·弗里丹( Betty Friedan,1921 - 2006) ,美国女性主义理论者
“每个个体无疑都拥有与生俱来的或‘天赋的’权 利,这是美国《独立宣言》中无可辩驳的前提:我 们掌握着不言自明的真理,那就是所有的人都生来 平等,他们的造物主赋予他们不可剥夺的权利,其 中包括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美)约瑟芬·多诺万著,女权主义的知识分子传统[M]赵育春译,南京:
这一学派的另一个重要观点是对异性恋制度的批判, 他们对各种与性相关的社会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例如性骚扰、强暴、色情、流产、避孕以及强迫异 性恋的实践。因此他们提出了非常激进的妇女解放 道路,认为推翻妇女压迫不能简单地通过改革政治 和经济制度来完成,女性主义必须完全改变性别制 度,如消除性别区分、建立阴阳同体的文化,采取 性分离主义的策略,拒绝异性恋、提倡同性恋等等。
(完整word)女性主义理论
一、女性主义理论“女性主义”一词起源于 19 世纪的法国.虽然自古以来女性已处于边缘地位,但随着三次女权运动浪潮的催生,大众才逐步意识到性别区隔的矛盾与不公义.西蒙娜·德·波伏娃(2004)在其著作《第二性》中表明了性别是后天制约的,而不是天生自然而成的,女性被视为“他者”,其地位是因男性主体的关系来定位的。
“被动"、“依赖”,甚至“臣服"被塑造成女性的“应然”特质,造成了女性在历史上的边缘地位。
第一次女性主义浪潮,将女性反抗的声音第一次全面地正式地引入到政治生活中,在此之后的一个多世纪里,众多被唤醒的女性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从争取政治权利、教育权利、工作权利到批判及反抗父权制意识形态压迫,对以性别压迫为基础的社会不平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反抗.第一波运动中出现的自由主义女性主义非常重视女性平等参与社会的机会,其基本立场可以被表述为一种社会正义的立场:在一个公平的社会里,每一个成员都应该获得平等发挥自己潜力的机会,男女两性应该拥有同等的竞争机会。
其主要目标就是为女性争取到与男性平等的政治权利,即在现有社会结构之内为女性争取男性所享有的公民权利。
之后的激进女性主义开始用父权制来描述男性对女性的系统压迫,通过这套话语体系,女性被被严格限定在家庭中的妻子、母亲的角色。
激进女性主义革命性地提出了一个口号“个人的就是政治的”,女性经历的困扰和痛苦不只是个人生活的苦难,更是性别关系的权力压迫下的结果.在第二次女性主义浪潮还有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女性主义,后者认为,女性问题在工人运动、社会民主运动和马克思主义运动中将得到根本的解决。
女性解放最主要的途径是进入社会主义劳动市场.对女性参与有薪工作的提倡首先建基于对家庭神圣性的破除,这让女性从从属地位走出来,并显示出了家务劳动对于家庭利益的价值。
而后现代女性主义的出现则对之前的女性主义有了一个颠覆性的冲击.有的理论家甚至将这一新流派的出现称为女性运动的“第三次浪潮”。
女性主义简介
女性主义自由主义女性主义——自由、理性与平等的追求自由主义女性主义在时间上是所有女性主义的流派的起点,在理论上也是其他各派的出发点或修正和改造的对象。
其批判对象主要是法律上、形式上的不平等,所以批判力非常有限,改革诉求也显得过于温和。
十八世纪欧洲女性者因为新资产阶级男人反抗君权的启发而开始质疑男权的神圣性。
自由主义崇尚理性,主张人之为人是因为具有推理能力,而非因徒具人之形体,所有人在接受教育以后都具备同等的理性,故应平等对待。
而且强调人性不分性别,女人亦具有理性思辩能力,男女不平等是习俗以及两性差别教育造成的,为了消弭人为不平等,应给予女性同质的教育;同时由于在兴趣、才能方面个人差异远大于性别差异,女性应有充分和平等的机会作选择,以便人尽其才,为社会提供更充沛的人力资源,提高竞争力,此外,法律应不分性别,男女一视同仁。
台湾的妇女运动在七0和八0年代深受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的影响,如「先做人,再做男人或女人」,「人尽其才」,及反对妇女保障名额、修改法律中的性别歧视等主张都十族展现追求平等的精神。
自由主义女性主义在二十世纪后期的发展趋势是扩大公领域范围,增强国家保护弱势个人(如家庭暴力的受害者)的公权力;并且有鉴于个人自我实现的机会深受经济力影响,而愈益注意经济分配的公平性,主张应由政府积极介入以减轻市场经济祸害;在法律方面则由消极的反对性别歧视的立法,进而积极以立法消除歧视或矫正已有的不平等。
如公设托儿所、受害妇女庇护所、加强就业训练都是近年来自由女性主义强调的重点。
八0年代以后的自由派女性主义者,终于体认到做一个齐家治国的女超人并不容易,故提出家务分工、弹性工时及减轻男性养家重担等概念。
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的代表人物:十八世纪英国的玛莉‧乌丝东奎芙特(Mary Wollstonecraft),最有名的著作发表于1972年的《为女权辩护》(A Vindication of the Rights of Woma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女性主义一.女性主义的缘起1.女性主义与女权主义在feminism一词中包含有“女性”与“女权”的双重含义,故又译“女权主义”,随着近现代以争取妇女参政和男女平权的妇女运动而兴起的思想潮流。
(王先霈:637)朱刚认为,学术界一度把“feminism”翻译为“女权主义”,这个译法值得商榷。
欧美学术界通常用“feminism”泛指一切争取、维护女性权益的活动,其历史跨度延绵数百年,内容非常庞杂,极难准确定义。
而中文的“女权”的含义则比较明确,指历史上女性为了获得自身“权益”而进行的努力,其目标明确,颇有声势,涌现过不少知名的女权活动家和积极分子。
确切地说,女权主义真正兴起于19世纪的欧美,也称“妇女解放运动”,二十世纪初随着女性权益的逐渐实现,女权运动也基本完成了使命。
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的“feminism”要求的已经不是传统的女性权益。
因此,二十世纪初之前的feminism可以成为女权主义,之后则可称为女性主义,女权主义是女性主义的先驱。
(朱刚:336)2.父权时代的妇女处境在旧石器时代,男女皆以采集植物和狩猎为生。
由于女性十分珍贵及在生育中所承担的角色,且由于男性尚未意识到自己的性自尊,妇女地位较高,崇拜“母神”的现象较为普遍,这从大量出土的石器时代的女性小雕像可见一斑。
虽然纯粹的“母权制”在那一时期是否存在尚有不少争议,但可以肯定,女性的地位还是比较高的,这可找到大量的考古学的证据、生物学的证据、心理学的证据、人类学的证据以及用希腊语、罗马字及希伯来语等记载的诗歌、神话等“书写的证据”。
到公元前五千年至前三千年,由于频繁的战争、金属及交通工具的运用,男人在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也由于人口增多、粮食积累、劳动分工及畜牧业的出现而导致奴隶制的发展,妇女在社会中的地位日渐衰落,男人对女人的统治与控制的父权社会逐渐形成。
(林树明:7-8)父权制社会的发展摧毁了女性不可复得的伊甸园,并将女性压入社会的底层。
在父系社会看似秩序严明的“合法性”社会运行机制中,女性被置于社会配角的地位,并通过对女性的贬抑(女人祸水说、淫乱败国说等)和规范(禁忌、礼仪乃至人身变形如束胸缠脚),从而彻底赢得这场“性别之战”(克里斯蒂娃)。
女性作为人类对立的另一元,在物种上没有消失也不可能消失,然而在文化语境中却只能作为“先前文明的残片”,作为男性与女性对立的历史败北者和现实异己者,被置入父权制社会的边缘地带。
进而通过制定一整套礼法、伦理防范网络,让女性来成全男性壮伟强劲的虚荣,借此平息强大父权社会中男性普遍存在的阉割焦虑(弗洛伊德)。
(王岳川:372-373)3.十九世纪之前的女权主义评论家在公元五世纪的雅典文学中发现有与男性社会相抗争的女主角。
欧洲女权主义至少可以追溯到十四、十五世纪之交,当时法国女诗人克里斯汀德比桑(Christine de Pisan)做长诗,批评男性没有按照宫廷礼仪和基督教精神来对待女性,并且分析了敌视女性(misogynist)传统中的种种谬见。
十六世纪女权主义的代表要算著名的荷兰学者埃拉斯谟(Desiderius Erasmus)。
他认为女性在一些方面和男性具有同样的才能,主张不应当在教育、道德上设立性别双重标准。
十七世纪的法国社会蔑视女性成为风气,剧作家莫里哀(Moliere)的喜剧一再讥讽轻薄肤浅故作男人态的女性人物。
墨西哥女诗人克鲁斯(Sor Juana lnes de la Cruz)批评当时的教育体制扼杀女子的聪明才智。
西班牙首位女作家玛利亚德萨亚斯伊索托马约尔(Maria de Zayas y Sotomayor)写《情爱示范集》,要求男性进行社会改革,指导女性更好地生存。
相比之下,女权主义的发展更加集中在英语国家。
美国当代女性批评家吉尔波特和姑芭(Sandra Gilbert and Susan Gubar)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编辑出版了《诺尔顿女性文学选集》,收集有十四世纪以来英语世界女性作家的作品,并对女性主义六百年的发展做了历史回顾。
随着文艺复兴思想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男性开始接受人文学家莫尔(Sir Thomas More)的说法:“男女同样适合学习知识,以培养理解”。
其时越来越的的贵族女性开始和父兄一样受到良好教育,很多中产阶级女性涉足商业、管理,尽管还要在她们父兄的监管之下。
十七、十八世纪英国的资本主义活得巨大发展,封建势力不断遭到削弱。
十八世纪后期的两次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动摇了男权中心的根基,是女性看到了希望,在“自由”、“平等”、“博爱”的鼓舞之下,女性决心以反抗来摆脱“束缚我们发表言论的法律”(朱刚:337-339)4.十九世纪之后的女权主义十九世纪是西方女性解放运动自觉兴起的世纪,也是女权主义真正开始之时。
这个时期两大革命的影响逐步深入女性的思维,争取“做女人的权利”成为女性追求自身解放的理论基础。
十九世纪上半叶欧美宣布终止奴隶买卖,但私下的贩奴仍然猖獗,继而导致大规模的废奴运动,这也极大地促进了女权运动的发展。
社会科学的进步也给女权主义提供了契机: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打破了人(主要是男人)自以为是的中心地位;马克思的基本理论揭示了以男性为代表的资本主义血腥的一面;尼采动摇了男性上帝一千多年的统治地位。
女权主义的活动主要包括:首次提出“妇女解放”;争取选举权、财产权、子女抚养权;争取获得更多的高等教育,更多地进入传统男性的职业(医生、律师、记者等);争取成立工会,保障女性劳工权益。
女权主义的最早表现可在19世纪形形色色的作家和社会批评家的言论中见到,如乔治•艾略特、勃朗特姊妹、伊丽莎白•巴雷特•勃朗宁、克里斯蒂娜•罗塞蒂、哈里特•马蒂诺、弗洛伦斯•南丁格尔、约翰•斯图亚特、穆勒、乔治•亨利、刘易斯以及另外一些同时代的评论家。
(王岳川:373)5.二十世纪之后的女性主义进入二十世纪时,男性感到了威胁,他们的焦虑主要来自现代社会科技和人文思潮的发展。
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的相对论对人们(确切地说男人们)长期以为绝对不变的时间和空间概念提出了挑战,弗洛伊德对人的内心(尤其是内心的黑暗面)进行了剖视,人类学、考古学的研究表明父系社会并不是人类固有的社会形态结构,象征父权的大英帝国在世界各地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此外,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残酷现实还使人们对同样象征父权的科学技术产生质疑。
在这种浓厚的怀疑主义氛围下,人文学者们(如柏格森,胡塞尔,海德格尔,维特根斯坦)力图重新界定传统知识,结果常常事与愿违,反而进一步消弱了人类认知体系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主导观念日渐淡薄的情势下,极端主义随之泛滥,如法西斯主义、美国的三K党等。
正是在男性日衰的情况下,女权主义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英美在1918、1920年分别批准了女性选举法案,经过七十五年的奋斗的女性终于获得了一场重大的胜利。
经历了三十年代的经济萧条和残酷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女性主义对男权世界的认识更加客观。
冷战,越战,军备竞赛;和平,裁军,学生运动,女性主义从一次次得社会动荡里汲取养分和经验,执着地追求着既定的目标。
二战后,西方女性的法律地位得到了极大提高,这是女权主义多年奋斗取得的最大成绩:男女在离婚法案中享有真正平等的对待,法庭在子女归属上也不得偏袒丈夫;英美在六七十年代分别通过堕胎法,将身体所有权交还给女性;同一时期,大部分英语国家采纳了同工同酬、相等机会法,力图纠正工作待遇上的性别歧视。
同时,各种女性主义组织不断出现,在美国重要的女性组织包括“全美妇女组织”(1966)和“全美黑人女性主义组织”(1973)。
进入八十年代,女性主义研究或女性研究在美国主要的高等学府中已经成为常设的重要课程或研究项目。
(朱刚:340-341)6.女权运动(妇女运动)三次浪潮第一次浪潮出现于19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与法国大革命和美国废奴运动有关,为妇女争取与男性平等的工作权、选举权、受教育等自由权利。
到20世纪20年代,女性们追求与男性平等的政治权这一目标基本实现。
第二次浪潮发生在20世纪60~70年代,兴起于美国,与民权运动、反越战运动等政治风暴相伴而生,其基调是要消除两性差异,注重社会性属的考察,分析了性属所造成的性格差异。
在运动中妇女认识到性别的不平等不仅存在于政治、经济与教育等社会生活领域,女性受压迫的根源在于文化对男尊女卑的制度化,改变现状的努力应该从改变根深蒂固的文化出发。
第三次浪潮发生在20世纪80~90年代,注重对作为人的女性权利和发展的普遍性的考察,超越男女性属(gender)差别,注重关于女性更加重大的紧要问题和解决方法,对出现的各种女权主义理论作一个综合的考察;同时,女权主义学术发展成为有着众多流派分支的理论体系。
(左金梅:2-3)20世纪80年代后出现了后女性主义。
有人说女性主义的立场已经过时或过于夸大,男女不平等的问题已经不存在了,所以女性主义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了;也有人说女性主义已经过时,不是因为她们的目标已经实现,而是因为她们意识到她们不想“什么都要”;还有人说女性已经在理论上得到了绝对的平等,她们可以放下武器,享受在现实中的从属角色。
就总体来说,后女性主义的思潮有三个关注点:一是认为女性主义夸大了男女不平等的问题,是一种“受害者”哲学;二是认为男女不平等的问题原本就不该政治化,是女性主义人为制造出来的;三是认为对于男女不平等问题不宜以对立态度提出,而应以寻求两性和谐的态度提出来。
(左金梅:10-11)二.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的两大阵营1.理论派别:英美派、法国派20世纪70年代以来,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西方呈现三足鼎立又遥相呼应的趋势。
此三足乃是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法国、美国及英国表现出的明显差异。
应该说这三家的区分绝不是基于地域,国别差异的结果,而是取决于它们各有侧重的方法和理论。
正如美国著名的女性主义批评家伊莱恩•肖瓦尔特(Elaine Showalter)在《荒原中的女权主义批评》一文中精辟地总结道:英国女性主义批评基本上是马克思主义的,它强调压迫;法国女性主义批评实质上是心理分析式的,强调压抑;美国女性主义批评是文本式的,强调表达。
然而,它们都是以妇女为中心的文学批评。
”一般而言,由于英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结合了法国女性主义批评和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又趋向于美国式得文本分析,故将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分成两大颇具特色的学派:英美学派和法国学派。
(谢景芝:83-84)2.英美派女性主义批评理论英美派注重社会批判,强调女性本身的文化传统。
她们发掘、研究女作家的作品,尝试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建立一个女性文学模式,注重从实际出发,投身妇女运动,从女性的切身体验上升到一个理论的高度,以妇女为中心的批评观是英美派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