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辨析题资料编辑版
毛概辨析
辨析:
1.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
灭剥削,削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P117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简答答二点即可,
辨析答四点)
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
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载这个阶段。
前一层含义阐明的是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后一层含义则阐明了我国现实中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程
度。
这里所说的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
P137
3.和谐社会就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
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
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
P276
老师上课让写的: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P131
By XC。
毛概前七章辨析题整理
第三章辨析题第四章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答:(1)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划分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时代。
在这个时代,任何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只要是反对帝国主义的革命,它就不再属于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部分,而是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2)五四运动后的中国革命,虽然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不是以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目的的革命,而是新的由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建立新民主主义的社会和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国家为目的的革命,并为社会主义的发展扫清道路。
因此,五四运动后的中国革命是新式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属于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2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两个阶段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期间,中国人民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程度上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属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
旧民主主义革命(1840—1919)即旧式的一般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阶段。
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即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阶段。
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1840—1919)太平天国起义:农民阶级登上历史舞台19世纪60年代的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义和团运动:农民阶级再次登上历史舞台辛亥革命:资产阶级再次登上历史舞台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1919——1949)从五四运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30年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以五四运动为标志,中国革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
“事实证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以及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都不能完成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中国期待着新的社会力量寻找先进理论,以开创救国救民的道路!”(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3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历史必然性第一,“五四运动”发生在中国新的社会力量得到进一步生长和发展的条件下,为中国革命的转变奠定了阶级基础。
毛概辨析
(2)毛泽东在实现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过程中,做出的贡献最大,创造最多,水平最高。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党把这个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称之为毛泽东思想,毛泽东的科学著作就是毛泽东思想的集中概括。
(3) 毛泽东思想不是毛泽东一个人的创造,而是党的集体智慧的结晶,党的老一辈革命家都参与了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都做出了各自农民武装斗争
答:(1)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是中国革命的最广大的动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斗争,基本是以农民为主体的武装斗争。
(2)农民是中国军队的主要来源。
(3)中国革命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党的工作重心必须放在农村,农村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成为中国革命战争的主要战场。
辨析
1、五四运动以后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范畴,因此,它已不再是资产阶级革命了
答:(1)革命的性质是由革命的任务决定的。近代中国革命的主要任务是反帝反封建。因此,其性质还是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由于中国民主资产阶级的先天软弱性与妥协性,不能领导近代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领导权最终落到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的身上,这就使近代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既有联系又有根本区别的两个阶段。
(3)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在十月革命以后,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范畴。中国革命也是反对帝国主义的革命,因而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范畴。
2、毛泽东思想就是毛泽东同志的个人思想
错。(1)应明确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所以,毛泽东思想同毛泽东同志个人的思想是不同的。
毛概辨析题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1.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实践自发的产物。
(错误)2.毛泽东思想就是毛泽东个人的思想。
(错误)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
(对)4、毛泽东思想是毛泽东思想中正确的部分5、毛泽东思想是毛泽东的全部思想的总和。
6.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正确)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三个代表”的三句话,并不构成一个体系。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1.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与时俱进。
8.解放思想意味着放飞思想,也就是意志自由。
9.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辩证统一的。
(正确)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1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错误)20.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了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正确21.在党的"八大"上,陈云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
(正确)22.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各项方针。
(正确)22.党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左"倾错误的主要表现是经济上急于求成和政治上阶级斗争扩大化。
(正确)23.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错误)24.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错误)25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正确)1.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论断体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
2.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富裕才是社会主义。
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等同于过渡时期。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27.发展生产力必然导致两极分化。
(错误)28.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生产力和实现共同富裕是互为条件的。
毛概辨析
1.(辨析)毛泽东思想就是毛泽东同志个人的思想。
答:(1)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2)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2.(辨析)解放思想就是意志自由,放飞思想。
答:是指在马克思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它不是意志自由,放飞思想,而是主观与客观相一致,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其目的是实事求是。
3.(辨析)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所以中国革命实质上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答:(1)近代中国的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决定了中国革命性质是反帝反封建(2)旧民主主义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不能领导民主革命成功,只能由无产阶级来领导(3)就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而言,它仍然是属于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而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4)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是一般的旧式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不是以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标,而是以建立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为目标,并由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4.(辨析)抗战时期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组成部分。
答:(1)抗战时期中日民族矛盾是主要矛盾(2)以蒋介石为代表的亲英美派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为了自身利益参加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3)以汪精卫为代表的亲日派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叛国投敌成为民族和人民的敌人5.(辨析)建国初期,中国面临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
答:(1)建国初期的主要任务是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遗留任务和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制度(2)从1953年开始,我国才进行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6.(辨析)社会主义改革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否定。
答:(1)社会主义改造是指对于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由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确定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2)社会主义改革是从1978改革开始,由农村改革到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改革,目的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自我发展(3)社会主义改革不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否定,而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继承、纠正和发展(4)社会主义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都是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5)不能因为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出现了某些不足就否定社会主义改造7.(辨析)初级阶段是指所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必然经历的阶段。
毛概辨析题
毛概辨析题第一篇:毛概辨析题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答:[答案要点]: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不同的社会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
一方面,它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另一方面,又具有社会主义制度的特征。
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是:从资源配置方式看,都是以市场为基础性配置手段;从微观层面看,企业都是独立的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从经济活动看,市场经济规律起着支配作用;从宏观层面看,政府的宏观调控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来实现的;从经济运行看,法治起着基本的保障作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一是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原则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二是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
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三是在宏观调控上,在资源配置上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起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条件下,公有制和多种所有制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
答:[答案要点]: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中,既包括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公有制经济,也包括不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非公有制经济。
(2)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性质不同。
把非公有制经济纳入到基本经济制度之中,只是表明它们同作为主体的公有制经济一样,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内容,但并不意味着它们就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在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兼有社会主义和非社会主义两种不同的经济。
我们既不能因为公有制以外的其他经济成分不属于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而将它们排除在基本经济制度以外,也不能因为它们属于基本经济制度而认为它们也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
毛概辨析题
5辨析:毛泽东思想就是毛泽东的个人思想。
——错。
定义:三个是8辨析: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
——错。
是过渡形式的社会:五种经济形态并存;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斗争;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
辨析:中国革命实际上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农民革命。
——对。
9辨析: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所以实质是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
——前对后错。
革命对象:打到帝国主义,赢得民族独立;推翻封建主义,赢得人民民主;不消灭剥削和私有制,而是由地主的土地私有制转为农民的土地私有制。
15辨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是……“三位一体”——错。
应该是“四位一体”16辨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的必经阶段。
——错。
特指我国生产力不发达,商品经济落后的阶段。
18辨析: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是发展生产力。
——前对后错。
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从改革的深度,广度,目的分析。
19辨析: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判断改革成败的标准,因此改革时不需要关心姓资姓社的问题。
——错。
改革与四项基本原则不可相违背,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
23辨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是国有经济为主体。
——错。
是公有经济为主体。
24辨析:市场经济本身不具备制度性质,与社会主义相结合的市场经济体制不体现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错。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含义。
28辨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体现。
——对。
255页。
29辨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经济方式并存反映在文化上就要有多种指导思想。
——错。
31辨析:稳定的社会就是和谐社会。
——错。
和谐要求稳定,但是稳定并不一定和谐。
还有民主,自由。
(完整word版)毛概辨析题和案例分析
辨析,10题,4分,共40分,答题字数150以内案例分析,3题,20分,500字以内辨析:一、中国共产党代表生产力发展要求是指必须发展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学水平的。
答:错误。
中国共产党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指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二、我国还处于生产力不发达的初级阶段,不应该提出先进文化的目标。
答:错误。
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充分表明,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创造精神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三、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贯穿于社会之中是前进动力。
答:对。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它们不但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贯穿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始终,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四、并非任何标新立异的观点都是理论创新答:对。
并非任何标新立异的观点都是理论创新,有的可能是已经被实践否定的旧的理论观点的沉渣泛起,有的可能是适合某些西方发达国家历史发展条件的理论观点的简单照抄,也有的可能仅仅是杜撰的新名词的堆砌和脱离实际的空想。
五、(推荐)稳定与发展的关系是稳定第一,发展第二。
答:错误。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发展,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更好地解决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才能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只有坚定不移地维护稳定,才能不断为改革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六、(推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答:对。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历史过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这个过程中的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间既是一脉相承的,又是与时俱进的,是一个统一的科学思想体系。
毛概辨析题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内涵是什么?(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经验和改革经验提升为理论。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是什么?(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的精神支柱。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3.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备。
4.如何理解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1)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
(2)它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
(3)它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
5.如何理解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1)一方面正是由于把握和运用了这个精髓,才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创立和发展。
(2)另一方面,这个精髓又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的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
(3)总之,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始终的是实事求是。
6.为什么说革命、建设和改革都要走自己的路?(1)走自己的路,在思想方法上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2)走自己的路,在基本立场上体现了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的统一。
(3)走自己的路,在理论原则上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7.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有哪些?(1)新民主主义政治纲领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2)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是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名族工商业。
《毛概》辨析题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辨析题1.邓小平理论有许多观点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对立的,因此邓小平理论在很大程度上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否定。
答:这一命题是错误的。
(1)邓小平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邓小平理论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而不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否定。
(2)邓小平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
邓小平理论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形成的;邓小平理论中所坚持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的立场、观点、方法,是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完全一致的;邓小平理论中所阐发的新观点和新结论,也是与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和本质要求相一致的。
(3)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来说,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所实现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伟大理论成果。
(4)就邓小平理论同我国新时期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关系来说,邓小平理论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旗帜和行动指南;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在当代中国,坚持邓小平理论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就是真正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旗帜。
2.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根据。
答:这一命题是错误的。
(1)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根据不仅包括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而且还包括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
(2)新中国成立以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从1956年到1966年,我国进行了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同时,党的工作在指导方针上有过严重失误,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
后来,又发生了“文化大革命”那样全局性、长时间的“左”倾严重错误。
毛概辨析题
1、和谐社会是一种社会形态
答:错误,和谐社会,不是一种社会形态,而是一种社会状态。
2、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答:正确,为了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我们党所处的国内外环境已经发生并将继续发生重大变化;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风险的考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越是向前发展,我们面临的任务就越艰巨,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也越复杂。
在新世纪广阔的时代背景下和伟大历史进程中,要保证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必须改善党的领导,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
3、社会建设就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的统一体
答:正确,任何社会都是由经济、政治和文化构成的有机统一体三者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内容物质文明为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提供物质基础政治文明为经济建设提供政治保证和法律保障。
4、稳定的社会就是和谐社会
答:错误,和谐社会并不简单地等同于稳定的社会,和谐的社会必然是稳定的社会,但稳定的社会不一定和谐。
在历史上,有的稳定社会是以牺牲社会的活力为代价的。
和谐社会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
5、我国的政党制度是共产党领导下的一党制。
毛概辨析题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辨析题大全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之间没有什么关系。
①、判断:错误。
②、理由:第一,二者相互区别。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于不同历史时期、面对不同的历史任务、具有不同的具体内容、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也不完全相同。
第二,二者相互联系。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基本精神上是一致的,都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
第三,二者之间是辨证统一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它同毛泽东思想之间是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辨证统一关系,它们统一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之中。
2:毛泽东思想就是毛泽东的个人思想。
①、判断:错误。
②、理由:第一,毛泽东思想与毛泽东个人思想是相互联系的。
毛泽东个人思想中的正确内容属于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各个时期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党的其他领导人无法替代的杰出贡献。
毛泽东同志的科学著作是毛泽东思想的集中概括。
第二,毛泽东思想与毛泽东个人思想是相互区别的。
毛泽东思想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思想除了毛泽东个人思想中的正确内容外,还包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思想。
毛泽东个人思想中的错误内容不属于毛泽东思想。
第三,毛泽东思想与毛泽东个人思想之间是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辨证关系。
把二者完全等同起来或者把二者完全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3: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
①、判断:正确。
②、理由:第一,毛泽东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一脉相承的科学的理论体系。
它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植根于人民的政治立场;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第二,毛泽东思想融入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文化。
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文化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毛概辨析题
毛概辨析题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点马列毛邓都讲过,没什么创新。
这个观点正确吗?为什么?答:不正确。
(1)“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马列毛邓都讲过,但把先进生产力、人民利益和党的先进性相联系,上升到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高度,上升到党的指导思想的高度,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2)上述论调是以马列毛邓的基本点否定“三个代表”的创新和发展,把二者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是僵化教条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
(3)这种论调的实质是否定“三个代表”的指导思想,否定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就会使马克思主义归于失败。
2、毛泽东思想就是毛泽东个人的思想。
答:不正确。
(1)毛泽东思想是毛泽东同志个人的杰出贡献和党的集体智慧的相得益彰、交相辉映共同构筑的理论大厦。
(2)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伟大工程的建设中,毛泽东的贡献最大、创造最多、水平最高。
毛泽东思想主要是毛泽东同志的思想,毛泽东的科学著作是它的集中概括。
(3)毛泽东思想又不是毛泽东同志个人的独创,党的许多卓越领导人都对它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党的许多重要会议和文献都丰富了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宝库。
因此,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而不是毛泽东同志个人的独创。
3.我们要坚持“科学发展观”,那么“发展是硬道理”的说法已过时 答:这种说法是不科学的。
(1)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为了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和全面进步。
(2)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不能离开发展这个主题。
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从根本上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才能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树立科学发展观并未否定发展的重要,而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
毛概辨析完整版
1.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因此毛泽东思想不完全是马克思主义的?答:错误的:所谓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成为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
这种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既完全是马克思主义的,又完全是中国的。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理解:A、毛泽东思想完全是马克思主义的,是与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中,始终如一地把马列主义作为自己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党在实践,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形成了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同马列主义,在世界观、方法论,在宗旨、目标等方面,都是完全一致的,它们是代表着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翻身求解放的锐利思想武器。
B、毛泽东思想又完全是中国的。
中国革命需要马克思列宁主义,但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并没有具体论述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
这必须使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毛泽东思想就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并在理论上进行了大胆的创造,抛弃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不适合于中国具体环境的个别原理和个别结论,代之以适合于中国社会历史环境的新原理和新结论。
它完全是中国的。
C、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的完美结合和高度统一。
这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片面肯定或夸大某一方面,而否定或忽视另一方面,都是形而上学的,都是错误的。
在这个问题上,需要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否定和诬蔑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右的倾向;一种是完全照搬照抄马克思主义的“左”的教条主义倾向。
2.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答:错误。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这个命题混淆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基本要求。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毛概辨析题
辨析题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1 毛泽东思想是毛泽东的全部思想的总和。
答:错误。
这个命题的关键是要分清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的思想,可从两个方面分析。
(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毛泽东的思想”则是毛泽东个人思想的总和,其中包括了他在各个时期的正确和不正确的思想,而这些不正确或错误的思想则不属于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内容。
(2)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同时其他领导人尤其是第一代领导集体也作出了重要贡献。
毛泽东思想不仅集中体现在毛泽东的一系列科学著作中,也体现在党的历史文件和主要领导人的科学著作中。
2 邓小平理论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答:错误。
这个命题混淆了邓小平理论的主题与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
邓小平理论的主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邓小平理论的全部内容都是围绕这一主题而展开的。
只有正确把握邓小平理论的主题,才能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答:错误。
这个命题混淆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基本要求。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要把满足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1 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与时俱进。
答:错误。
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内容,所以通常把思想路线简要概括为实事求是。
辨析题《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考试指南 2 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
答:正确。
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统一的。
毛概辨析题及参考答案
毛概辨析题及参考答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辨析题1.毛泽东思想是毛泽东的全部思想的总利。
错(1)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毛泽东的全部思想,是毛泽东个人的思想,包括他青年学生时代的思想和晚年思想,毛泽东个人思想中有些是不正确的甚至是错误的,这些思想观点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是有区别的。
(2)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毛泽东的科学著作是毛泽东思想的集中概括;同时,毛泽东之外的党的其他许多卓越的领导人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3)毛泽东思想同毛泽东的思想,是既有联系又有严格区别的两个不同概念。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三个代表”的三句话,并不构成一个体系。
错(1)“三个代表”的三句话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决不仅仅是三句简单的表述,它是一个系统的科学理论体系,有着丰富的内涵。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紧密结合新的实践,把治党利治国、执政和为民结合起来,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3.解放思想意味着放飞思想,也就是意志自由。
错(1)从解放思想的含义上看,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能离开马克思主义去“解放思想”;解放思想必须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破除教条主义、木木主义、主观主义的束缚,解放思想必须敢于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把实践当作最高权威,不做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奴隶。
(2)从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关系上看,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规定了解放思想的出发点、U的和归宿,解放思想的目的是从不断变化的“事实”中“求”到“是”,即认识到事物的规律,用于指导实践。
因此,解放思想不是主观臆想,也不是胡思乱想,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使主观与客观想符合,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错误)(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但不是主要矛盾,这种说法把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混为一谈,因而是错误的。
(2)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这个矛盾贯穿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全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他各种矛盾都受它的决定和制约。
(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方面,都存在着种种矛盾,都要受到这个主要矛盾的决定和制约。
由于国内和国际的各种因素,阶级矛盾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但它不是主要矛盾。
2.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了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正确)(1)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中国共产党开始了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2)1956年4月毛泽东发表的《论十大关系》提出了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建设道路的任务,论述了处理经济、政治、中外关系方面的一系列重要原则,这篇讲话为即将召开的中共八大作了思想上理论上的准备。
3..在党的"八大"上,陈云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
(正确)(1)在中国共产党"八大"上,他采纳了陈云提出的富有独创性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思想,即以国家和集体经营为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为补充;以计划生产为主体,一定范围的自由生产为补充;以国家市场为主体,一定范围的自由市场为补充的思想。
(2)这是对原有社会主义模式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极大突破。
4.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各项方针。
(正确)毛泽东确定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各项方针。
(1)在政治上采取"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2)在经济工作中采取"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3)在科学文化工作中采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4)在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关系方面采取"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5.党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左"倾错误的主要表现是经济上急于求成和政治上阶级斗争扩大化。
(正确)(1)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是一个十分艰难的探索过程,当时面临的主要是两大问题:一个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斗争问题;一个是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规模和速度问题。
(2)1957年后的20年中,受党在指导思想上"左"倾错误的影响,在这两大问题上一度发生严重失误,导致经济上急于求成和政治上阶级斗争扩大化的严重后果,使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走入歧途。
6.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错误)(1)1956年4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正式提出了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
(2)他以苏联经验为鉴戒,对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初步探索,提出了走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强调发展工业必须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以工业为主导,以农业为基础,按照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的次序安排国民经济。
(3)还应处理好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沿海工业与内地工业,中央与地方,国家、集体与个人等一系列关系,实行"两条腿"走路的方针。
7..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错误)(1)"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不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2)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在改革开放前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归根到底就在于对这个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改革开放以来在前进中遇到的一些犹豫和困惑,归根到底也在于对这个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
(3)搞清楚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
正是基于思考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问题,邓小平才对社会主义的本质作出了科学的概括,并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
8.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正确)大力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思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础。
(1)这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所决定的。
只有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基础上发展生产力,才能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这是显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
9.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论断体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
(正确)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强调生产力在社会主义本质中的地位;二是突出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这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
对于社会主义来说,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基础,是建成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目标,离开了这个目标,也不能建成社会主义。
10.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富裕才是社会主义。
(不完全正确)其中前一句是正确的,后一句是不正确的。
从前一句来看,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要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最大优越性是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所以“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是正确的。
从后一句来看,当今世界,由于历史等原因,最富裕的是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包括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众多国家和少数社会主义国家并不富裕,特别是社会主义还处于不发达状态,还不富裕,而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目标。
所以,后一句不准确。
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1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等同于过渡时期。
(错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含两层含义:第一。
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我们必须坚持而不离开社会主义。
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是1949年到1 956年的改造时期。
从四个方面可以加以却别:①社会性质不同。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而过渡时期是完成新民民主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
②经济基础不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社会经济的主体;新民主主义社会公有制经济虽然处于领导地位,但不是社会经济的主体。
③主要矛盾不同。
初级阶段主要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生产力发展之间的矛盾。
过渡时期主要是解决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④根本任务不同。
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解放生产力,而过渡时期主要是完成社会主义改造。
1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正确)党的十三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两层含义:第一,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社会性质)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
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发展程度)1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错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这一矛盾,贯穿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明确并且抓住了这个主要矛盾,其他矛盾就能迎刃而解。
由于国际和国内的因素,阶级矛盾仍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
对词,我们一定要有清醒地认识,采取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去解决。
但是,阶级斗争已经不再是支配和影响其他矛盾的重要矛盾。
14..发展生产力必然导致两极分化。
(错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生产力和实现共同富裕是互为条件的。
(1)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有赖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我们应当认识到,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只是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消除了产生两极分化的根源,而要彻底消灭剥削现象,消除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还有赖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就是说,人们只能在生产力所决定和所允许的范围之内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2)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又是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为条件的。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尤其要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但是我们只能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去发展经济。
如果我们不坚持社会主义,搞两极分化,生产力既得不到解放,也得不到发展。
15..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生产力和实现共同富裕是互为条件的。
(1)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有赖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我们应当认识到,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只是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消除了生产两极分化的根源,而要彻底消灭剥削现象,消除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还有赖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就是说,人们只能在生产力所决定和所允许的范围之内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2)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又是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为条件的。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尤其要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但是我们只能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去发展经济。
如果我们不坚持社会主义,搞两极分化,生产力既得不到解放,也得不到发展。
16.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错误)(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但不是主要矛盾,这种说法把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混为一谈,因而是错误的。
(2)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这个矛盾贯穿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全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他各种矛盾都受它的决定和制约。
(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方面,都存在着种种矛盾,都要受到这个主要矛盾的决定和制约。
由于国内和国际的各种因素,阶级矛盾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但它不是主要矛盾。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17.改革开放与四项基本原则是互相贯通、互相依存,缺一不可的。
(正确)(1分)坚持改革开放与四项基本原则是党基本路线的两个相互联系的基本点(1分)不能离开四项基本原则谈改革开放,也不能离开改革开放抽象地谈论四项基本原则(1分)改革开放与四项基本原则是互相贯通、互相依存,缺一不可的,二者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的伟大实践。
(2分)18.."三个有利于"标准意味着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必问姓"社"和姓"资",只要为我所用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