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三 存储管理指导
运筹学实验报告
运筹学实验报告中南民族⼤学管理学院学⽣实验报告课程名称:《管理运筹学》年级:2011级专业:会计学指导教师:胡丹丹学号:姓名:实验地点:管理学院综合实验室2012学年⾄2013学年度第2 学期⽬录实验⼀线性规划建模及求解实验⼆运输问题实验三⽣产存储问题实验四整数规划问题实验五⽬标规划实验六⽤lingo求解简单的规划问题实验七实验⼋实验九实验⼗实验(⼀)线性规划建模及求解实验时间:2013-5-18实验内容:某轮胎⼚计划⽣产甲、⼄两种轮胎,这两种轮胎都需要在A、B、C三种不同的设备上加⼯。
每个轮胎的⼯时消耗定额、每种设备的⽣产能⼒以及每件产品的计划如表所⽰。
问在计划内应该如何安排⽣产计划,使总利润最⼤?(1)请建⽴模型。
(2)使⽤“管理运筹学”软件求得结果。
根据“管理运筹学”软件结果,回答下列问题:(3)哪些设备的⽣产能⼒已使⽤完?哪些设备的⽣产能⼒还没有使⽤完?其剩余的⽣产能⼒为多少?(4)三种设备的对偶价格各为多少?请对此对偶价格的含义给予说明。
(5)保证产品组合不变的前提下,⽬标函数中的甲产品产量决策变量的⽬标系数的变化范围是多少?(6)当⼄中轮胎的单位售价变成90元时,最优产品的组合是否改变?为什么?(7)如何在A、B、C三台设备中选择⼀台增加1⼩时的⼯作量使得利润增加最多,请说明理由。
(8)若增加设备C的加⼯时间由180⼩时增加到200⼩时,总利润是否变化?为什么?(9)请写出约束条件中常数项的变化范围。
(10)当甲种轮胎的利润由70元增加到80元,⼄种轮胎的利润从65元增加到75元,请试⽤百分之⼀百法则计算其最优产品组合是否变化?并计算新利润(11)当设备A的加⼯时间由215降低到200,⽽设备B的加⼯时间由205增加到225,设备C的加⼯时间由180降低到150,请试⽤百分之⼀百法则计算原来的⽣产⽅案是否变化,并计算新利润。
实验相应结果:解:(1)设计划⽣产甲⼄两种轮胎的数量分别为x1,x2. 此线性规划的数学模型如下:Max f =70*x1+65*x2约束条件:7*x1+3*x2≤2154*x1+5*x2≤2052*x1+4*x2≤180x1 ≥0 , x2 ≥0(2)⽤运筹学软件求的结果如下:则当x1=20, x2=25时,最⼤利润为3025元(3)由(2)中结果可知,设备A和设备B的⽣产能⼒已经使⽤完,设备C 的⽣产能⼒还没有⽤完,还剩40h。
(完整word版)操作系统实验报告.实验一 WINDOWS进程初识
操作系统教程实验指导书实验一WINDOWS进程初识1、实验目的(1)学会使用VC编写基本的Win32 Consol Application(控制台应用程序)。
(2)掌握WINDOWS API的使用方法。
(3)编写测试程序,理解用户态运行和核心态运行。
2、实验内容和步骤(1)编写基本的Win32 Consol Application步骤1:登录进入Windows,启动VC++ 6.0。
步骤2:在“FILE”菜单中单击“NEW”子菜单,在“projects”选项卡中选择“Win32 Consol Application”,然后在“Project name”处输入工程名,在“Location”处输入工程目录。
创建一个新的控制台应用程序工程。
步骤3:在“FILE”菜单中单击“NEW”子菜单,在“Files”选项卡中选择“C++ Source File”, 然后在“File”处输入C/C++源程序的文件名。
步骤4:将清单1-1所示的程序清单复制到新创建的C/C++源程序中。
编译成可执行文件。
步骤5:在“开始”菜单中单击“程序”-“附件”-“命令提示符”命令,进入Windows “命令提示符”窗口,然后进入工程目录中的debug子目录,执行编译好的可执行程序:E:\课程\os课\os实验\程序\os11\debug>hello.exe运行结果 (如果运行不成功,则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答:运行成功,结果:(2)计算进程在核心态运行和用户态运行的时间步骤1:按照(1)中的步骤创建一个新的“Win32 Consol Application”工程,然后将清单1-2中的程序拷贝过来,编译成可执行文件。
步骤2:在创建一个新的“Win32 Consol Application”工程,程序的参考程序如清单1-3所示,编译成可执行文件并执行。
步骤3:在“命令提示符”窗口中运行步骤1中生成的可执行文件,测试步骤2中可执行文件在核心态运行和用户态运行的时间。
《计算机操作系统》实验指导书
《计算机操作系统》实验指导书(适合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湖南工业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学院二O一四年十月前言计算机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程,其实践性、应用性很强。
实践教学环节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实验目的是加深对理论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加深对操作系统基本方法的理解,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为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在Linux环境下调用一些常用的函数编写功能较简单的程序来实现操作系统的基本方法、并在实践应用方面打下一定基础。
要求学生在实验指导教师的帮助下自行完成各个操作环节,并能实现且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完成一个实验解决一类问题。
要求学生能够全面、深入理解和熟练掌握所学内容,并能够用其分析、设计和解答类似问题;对此能够较好地理解和掌握,并且能够进行简单分析和判断;能够熟练使用Linux用户界面;掌握操作系统中进程的概念和控制方法;了解进程的并发,进程之间的通信方式,了解虚拟存储管理的基本思想。
同时培养学生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完成实验分析、实验方法、实验操作与测试、实验过程的观察、理解和归纳能力。
为了收到良好的实验效果,编写了这本实验指导书。
在指导书中,每一个实验均按照该课程实验大纲的要求编写,力求紧扣理论知识点、突出设计方法、明确设计思路,通过多种形式完成实验任务,最终引导学生有目的、有方向地完成实验任务,得出实验结果。
任课教师在实验前对实验任务进行一定的分析和讲解,要求学生按照每一个实验的具体要求提前完成准备工作,如:查找资料、设计程序、完成程序、写出预习报告等,做到有准备地上机。
进行实验时,指导教师应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并对调试过程给予积极指导。
实验完毕后,学生应根据实验数据及结果,完成实验报告,由学习委员统一收齐后交指导教师审阅评定。
实验成绩考核:实验成绩占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总评成绩的20%。
指导教师每次实验对学生进行出勤考核,对实验效果作记录,并及时批改实验报告,综合评定每一次的实验成绩,在学期终了以平均成绩作为该生的实验成绩。
《储存技术》课程标准
《储存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说明课程编码〔37788〕承担单位〔计算机信息学院〕制定〔〕制定日期〔2022年11月16日〕审核〔专业指导委员会〕审核日期〔2022年11月20日〕批准〔二级学院(部)院长〕批准日期〔2022年11月28日〕(1)课程性质:《数据存储技术》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是高职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注重培养高职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是操作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网络存储技术基础知识,具备调试技能,提高网络存储各部件的组装、设置、日常维护、维修及管理系统安装等使用技术能力,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处理能力的课程。
(2)课程任务:主要针对IT领域的网络存储工程师级别认证,此认证定位于全面介绍现代信息管理需求的存储技术基础知识,是对存储技术感兴趣的IT专业人员等岗位开设,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在企业具备构建SAN和NAS存储网络相关能力,并具备SAN和NAS存储系统和网络的运维与管理能力。
要求学生掌握存储系统通用技术及应用,并具备协助设计和部署运维管理SAN和NAS网络及存储设备实施和协助设计的基本技能。
(3)课程衔接:在课程设置上,前导课程有《计算机网络技术》、《Windows服务器配置与管理》、《Linux服务器配置与管理》课程学习后,理解了网络技术基本原理,掌握计算机网络基本技术、熟练使用服务器操作系统的基础上,重点学习网络存储技术,并为后期课程《云计算与存储技术》、《大数据》课程学习奠定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二、学习目标(一)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网络存储和虚拟化技术的基础知识。
通过实际项目及任务,典型案例分析与实战操作为手段,培养学生进行网络存储与虚拟化实现方案系统分析与实践实施的能力,实现高职院校学生的自主学习、工作以及完成综合任务的能力,对职业素质养成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分目标(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素质目标、情感态度目标)1.能力目标(1)能配置RAID1.RAID5。
操作系统原理实验教学大纲(本科)-2013
《操作系统原理》实验教学大纲一、实验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实验一 批处理系统的作业调度1 目的要求1.加深对作业概念的理解;2.深入了解批处理系统如何组织作业、管理作业和调度作业。
2 实验内容编写程序完成批处理系统中的作业调度,要求采用响应比高者优先的作业调度算法。
实验具体包括:首先确定作业控制块的内容,作业控制块的组成方式;然后完成作业调度;最后编写主函数对所做工作进行测试。
3 所需实验设施设备PC、windows操作系统4 教学形式及过程演示、学生独立完成实验二 进程管理1 目的要求1.加深对进程概念的理解,明确进程和程序的区别。
2.深入了解系统如何组织进程、创建进程。
3.进一步认识如何实现处理器调度。
2 实验内容编写程序完成单处理机系统中的进程调度,要求采用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
实验具体包括:首先确定进程控制块的内容,进程控制块的组成方式;然后完成进程创建原语和进程调度原语;最后编写主函数对所做工作进行测试。
3 所需实验设施设备PC、windows操作系统4 教学形式及过程演示、学生独立完成实验三 动态分区存储管理方式的主存分配回收1 目的要求深入了解动态分区存储管理方式主存分配回收的实现。
2 实验内容编写程序完成动态分区存储管理方式的主存分配回收的实现。
实验具体包括:首先确定主存空间分配表;然后采用最优适应算法完成主存空间的分配和回收;最后编写主函数对所做工作进行测试。
3 所需实验设施设备PC、windows操作系统4 教学形式及过程演示、学生独立完成实验四 页式虚拟存储管理中地址转换和缺页中断1 目的要求1.深入了解页式存储管理如何实现地址转换;2.进一步认识页式虚拟存储管理中如何处理缺页中断。
2 实验内容编写程序完成页式存储管理中地址转换过程和模拟缺页中断的处理。
实验具体包括:首先对给定的地址进行地址转换工作,若发生缺页则先进行缺页中断处理,然后再进行地址转换;最后编写主函数对所做工作进行测试。
临床试验文件归档与保存操作规程
临床试验文件归档与保存操作规程一、目的为规范临床试验文件的归档与保存工作,保证试验数据的完整性、可追溯性和安全性,制定本操作规程。
二、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参与临床试验的人员。
三、文件归档要求1.试验文件包括但不限于试验计划、知情同意书、病例报告表、实验数据、质量控制记录等。
2.试验文件的归档应按照试验进度和试验阶段进行,确保文件的顺序和完整性。
3.对于重要的试验文件,应进行电子存档和纸质备份,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
四、文件保存时间1.临床试验结束后,试验文件应保存至少十年。
2.根据相关法规和机构要求,部分试验文件可能需要保存更长时间。
3.对于试验文件的注销与销毁,应按照相关法规和机构要求进行,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
五、文件归档和保存的责任1.试验执行者应负责组织、整理试验文件,并按照要求进行归档和存储。
2.质量保证部门应对试验文件的归档和保存进行监督和审核,确保文件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3.文件管理部门应负责试验文件的存储和维护,并建立相应的存档系统。
六、文件归档和保存的流程1.归档前,试验执行者应根据试验阶段和试验文件类型进行分类整理,确保文件的顺序和完整性。
2.归档时,试验执行者应将试验文件按照试验进度和试验阶段进行归档,并填写相应的归档记录表。
3.归档记录表应包括文件名称、文件类型、归档时间、归档位置等信息。
4.归档后,试验执行者应将文件交予文件管理部门,进行存储和维护,并填写相应的交接记录表。
七、文件查阅和提取1.试验执行者和相关人员有权查阅和提取试验文件,但需经过审批和记录。
2.查阅和提取试验文件时,应填写相应的查阅和提取记录表,并保证文件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八、文件注销和销毁1.对于不再需要保留的试验文件,应进行注销和销毁。
2.文件注销和销毁应按照相关法规和机构要求进行,并填写相应的注销和销毁记录表。
3.对于涉及隐私信息的试验文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安全销毁,确保隐私保护。
存储管理实验报告
存储管理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存储管理的概念及作用;2.掌握存储管理的基本操作和技术;3.熟悉常见的存储管理工具和方法;4.分析存储管理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二、实验内容1.了解存储管理的基本概念:存储管理是指对计算机中的存储器进行有效管理和利用的一种技术手段。
主要包括内存管理和外存管理两个方面。
2.学习常见的存储管理工具和方法:(1)内存管理方案:连续内存管理、非连续内存管理和虚存管理;(2)外存管理方案:磁盘存储管理、文件系统管理和缓存管理等。
3.实际操作存储管理工具:(1)使用操作系统的内存管理工具,如Windows的任务管理器和Linux的top命令等,查看内存使用情况和进程占用的内存大小;(2)使用磁盘管理工具,如Windows的磁盘管理器和Linux的fdisk命令等,查看磁盘的分区情况和使用状况;(3)使用文件系统管理工具,如Windows的资源管理器和Linux的ls命令等,查看文件和目录的存储和管理状态。
4.分析存储管理对系统性能的影响:(1)使用性能监控工具,如Windows的性能监视器和Linux的sar 命令等,实时监测系统的内存、磁盘和文件系统等性能指标;(2)对比不同存储管理方案的优缺点,分析其对系统性能的影响;(3)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优化存储管理的建议。
三、实验步骤1.阅读相关文献和资料,了解存储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使用操作系统的内存管理工具,查看当前系统内存的使用情况;3.使用操作系统的磁盘管理工具,查看当前系统磁盘的分区情况;4.使用操作系统的文件系统管理工具,查看当前系统文件和目录的存储和管理状态;5.使用性能监控工具,实时监测系统的内存、磁盘和文件系统等性能指标;6.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存储管理对系统性能的影响;7.结合实验结果,提出优化存储管理的建议。
四、实验结果1.使用内存管理工具查看系统内存使用情况,发现部分进程占用内存过高,导致系统运行缓慢;2.使用磁盘管理工具查看系统磁盘分区情况,发现磁盘分区不合理,造成磁盘空间利用率较低;3.使用文件系统管理工具查看文件和目录的存储和管理状态,发现有大量重复和冗余的文件,需要进行清理和整理;4.使用性能监控工具实时监测系统的性能指标,发现内存和磁盘的利用率较高,需要优化存储管理。
操作系统教学实践(3篇)
第1篇一、引言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重要基础课程,它涉及计算机系统的资源管理、进程管理、存储管理、文件系统等多个方面。
为了提高学生对操作系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本文将从教学实践的角度,探讨如何进行操作系统教学。
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关键技术;2.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4. 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教学内容1. 操作系统概述:介绍操作系统的定义、发展历程、分类和特点;2. 进程管理:讲解进程的概念、进程状态、进程调度算法和进程同步与互斥;3. 存储管理:分析内存分配策略、页面置换算法和虚拟内存技术;4. 文件系统:探讨文件系统的概念、目录结构、文件操作和存储设备管理;5. 设备管理:介绍设备的分类、驱动程序、I/O控制方式和中断处理;6. 网络操作系统:讲解网络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网络协议、网络设备管理和网络安全。
四、教学实践1. 案例教学:通过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操作系统的原理和应用。
例如,以Linux系统为例,讲解进程调度、内存管理和文件系统等知识点。
2. 实验教学:设计实验项目,让学生动手实践操作系统的相关知识。
实验项目包括:(1)进程调度实验:让学生编写进程调度算法,实现进程的创建、调度和同步。
(2)内存管理实验:让学生实现内存分配、页面置换和虚拟内存等技术。
(3)文件系统实验:让学生实现文件系统的目录结构、文件操作和存储设备管理。
(4)设备管理实验:让学生编写设备驱动程序,实现设备的控制和管理。
3. 项目教学:以实际项目为背景,让学生分组完成项目开发。
项目可以包括:(1)操作系统模拟器:让学生模拟操作系统的运行过程,加深对操作系统原理的理解。
(2)嵌入式操作系统开发:让学生了解嵌入式操作系统的特点,掌握嵌入式开发技能。
(3)分布式操作系统开发:让学生了解分布式系统的原理,掌握分布式操作系统的开发方法。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指导书答案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指导书 - 答案实验一: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安装与配置问题一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一种软件,用于管理和组织数据库。
它允许用户创建,读取,更新和删除数据库中的数据。
常见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有MySQL,Oracle,SQL Server等。
问题二在实验室环境中,我们将使用MySQL作为我们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以下是MySQL的一些常见特点: - 开源免费 - 跨平台支持 - 可扩展性强 - 有大型的用户社区和丰富的资源支持问题三MySQL的安装步骤如下: 1. 下载MySQL安装文件,可以从MySQL官方网站或者其他可信的下载源获取。
2. 运行安装程序,按照向导的指示进行安装。
3. 选择是否要安装MySQL 服务器和MySQL工具。
4. 设置密码以保护数据库的安全。
5. 完成安装程序并启动MySQL服务。
数据库是一个组织和存储数据的容器。
在关系型数据库中,数据以表的形式存储,每个表包含多个行和列。
每行代表一个记录,每列代表一个字段。
问题五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是一种DBMS,它使用结构化查询语言(SQL)来操作和处理数据。
常见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有MySQL,Oracle,SQL Server等。
问题六开放数据库连接(ODBC)是一种标准的数据库访问方法,它允许不同的应用程序通过统一的接口访问不同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ODBC驱动程序充当应用程序和数据库之间的翻译器。
问题七在Windows系统中,ODBC数据源可以通过控制面板的“管理工具”来配置。
在数据源配置对话框中,可以添加,编辑和删除ODBC数据源。
在Windows系统中,可以使用ODBC接口库和ODBC驱动程序来连接和操作数据库。
具体步骤如下: 1. 加载ODBC接口库。
2. 初始化ODBC环境。
3. 建立数据库连接。
4. 执行SQL语句。
5. 关闭数据库连接。
6. 释放ODBC环境。
问题九ODBC接口库是一组API函数,用于连接和操作数据库。
计算机操作系统实验教程
计算机操作系统实验教程徐 慧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系二0 0四年四月实验简介 (2)实验一进程管理 (3)一、实验目的 (3)二、实验预备内容 (3)三、实验内容 (3)四、预备知识 (3)五实验指导 (4)实验二进程间的通信 (5)一、实验目的 (5)二、实验预备内容 (5)三、实验内容 (5)四、实验预备知识 (5)五、实验指导 (9)实验三存储管理 (10)一、实验目的 (10)二、实验内容 (10)三、实验预备知识 (10)四、实验指导 (13)实验四文件系统设计 (14)一、实验目的 (14)二、实验内容 (14)三、实验提示 (14)四、实验指导 (14)实验简介1.学时:16学时2.先修课程:计算机导论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 数据结构3.课程性质:专业基础必修课4.适合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5.内容简介:操作系统上机课程通Linux操作系统各自的编程接口,提供编程实例,由此加深学生对操作系统工作原理的领会和对操作系统实现方法的理解,并且使学生在程序设计方面得到基本的训练。
上机课程主要针对课本重点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加深学生对相关的内容的理解而展开的实验课程。
在Linux环境下提供了关于操作系统的命令接口程序shell的编制、存储管理相关内容的实路、作业调研系统以及虚拟磁盘文件系统管理4个实验。
实验环境是基于Linux操作系统的。
在计算机软硬件课程的设置上,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其特点是概念多、较抽象和涉及面广,其整体实现思想和技术又往往难于理解。
6.参考书:张尧学,史美林 《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设计实验指导》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0年实验一 进程管理一、实验目的(1)加深对进程概念的理解,明确进程的程序的区别;(2)可进一步认识并发执行的实质;(3)分析进程争用资源的现象,学习解决进程互斥的方法;(4)了解LINUX系统中进程通信的进本原理;二、实验预备内容(1)阅读LINUX 的sched.h源码文件,加深对进程管理概念的理解;(2)阅读LINUX的fork.c源码,分析进程的创建过程;三、实验内容(1)进程创建编写一段程序,使用系统调用fork()创建两个子进程.(2)进程的控制修改以编写的程序,将每个进程输出一个字符改为输出一句话,观察程序执行时屏幕上出现的现象;(3)编写一段程序实现软中断;(4)进程的管道通信;四、预备知识现代操作系统的重要特点是程序的并发执行,及系统所拥有的资源被共享和系统用户随机地使用系统。
生物制药技术的实验室安全指南
生物制药技术的实验室安全指南实验室安全是生物制药技术的重要环节之一,正确的操作和实验室设施的安全保障是保障实验室人员和生物制药产出的关键。
本文将为您介绍生物制药技术的实验室安全指南,从实验室物品的安全储存、操作规范、安全设备的使用以及事故处理等方面提供指导。
一、实验室物品的安全储存1. 物品分类储存:将实验室物品按照危险性和性质分类储存,分为易燃、腐蚀性、有毒有害、有放射性等等。
不同类别的物品应分别存放,并在存储区域明确标记,以便实验室人员明确辨识。
2. 储存条件控制:根据物品的特性,采取相应的储存条件,如温度、湿度、光照等,确保物品长时间保持稳定性。
同时,避免与其他物品混存,以免产生危险反应。
二、操作规范1. 个人防护措施:实验室人员必须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设备,如实验服、手套、护目镜等。
根据不同实验室环境,可能还需要佩戴呼吸防护设备,以保障自身安全。
2. 操作操作规程:在进行任何实验前,实验室人员必须详细了解操作规程并遵守。
确保正确操作流程和实验条件,避免疏忽引发意外。
3. 实验室卫生:维持实验室整洁与卫生,清理工作区域的物品残留和垃圾,确保通风良好,并尽量减少或消除操作产生的废液等有害废弃物。
三、安全设备的使用1. 安全柜:实验室中应配备足够数量和容量的安全柜,并根据物品特性正确存储。
安全柜内的物品应定期检查,以确保其安全性。
2. 清洗设备:实验室中应配备足够数量的紧急洗眼器和安全淋浴器,放置位置明显,以保障在意外事故发生时能及时进行急救。
3. 抽风设备:在实验室中应配备正常工作且符合规范的抽风设备,用来排除实验产生的有害气体和有害粉尘,维护实验室空气清新。
四、事故处理1. 立即报告:任何实验室意外事故或者异常情况发生时,实验室人员应立即向主管人员报告,并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应急处理。
2. 应急预案:实验室应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包括事故现场逃生路线、急救方法和通报流程等。
同时,定期组织模拟演练,使实验室人员掌握正确的应急反应和处理方法。
数据库实验报告
数据库实验报告《数据库系统概论》实验指导书2012-8-30⽬录实验⼀数据库服务器的连接及数据库的建⽴ (1)实验⼆简单SQL查询及数据库多表查询 (12)实验三视图、索引、存储过程和触发器的使⽤ .. 22实验四 E-R模型与关系模型的转换 (30)实验五维护数据的完整性(选做)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六事务管理(课后选做)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七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课后选做)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数据库服务器的连接及数据库的建⽴⼀、实验⽬的:了解连接数据库服务器的⾝份验证模式,熟悉样例数据库。
掌握DBMS中利⽤界⾯进⾏建库建表操作。
⼆、实验准备:数据模型由三个要素组成: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完整性约束。
1、数据结构数据结构⽤于描述系统的静态特性,是所研究的对象类型的集合。
数据模型按其数据结构分为层次模型、⽹状模型和关系模型。
2、数据操作数据操作⽤于描述系统的动态特性,是指对数据库中各种对象的实例允许执⾏的操作的集合,包括操作及有关的操作集合。
3、数据的约束条件数据的约束条件是⼀组完整性规则的集合。
完整性规则是给定的数据及其联系所具有的制约和存储规则,⽤以限定符合数据库状态以及状态的变化,以保证数据的正确、有效和相容。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是指数据库系统是由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三级组成。
1、外模式。
外模式也称⼦模式或⽤户模式,它是数据库⽤户(包括应⽤程序员和最终⽤户)看见和使⽤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数据库⽤户的数据视图,是与某⼀应⽤有关的数据的逻辑表⽰。
⼀个数据库可以有多个外模式。
2、模式。
模式也称逻辑模式,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所有⽤户的公⽤数据视图。
⼀个数据库只有⼀个模式。
3、内模式。
内模式也称存储模式,它是数据物理和存储结构的描述,是数据在数据库内部的表⽰⽅式。
⼀个数据库只有⼀个内模式。
DBMS的功能1、数据定义数据定义包括定义构成数据库结构的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定义各个外模式与模式之间的映射,定义模式与内模式之间的映射,定义有关的约束条件(例如,为保证数据库中数据具有正确语义⽽定义的完整性规则,为保证数据库安全⽽定义的⽤户⼝令和存取权限等)。
分区存储管理实验报告
分区存储管理实验报告分区存储管理实验报告一、引言分区存储管理是计算机操作系统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它的目的是将计算机的内存划分为若干个不同的区域,以便更有效地管理和利用内存资源。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深入理解分区存储管理的原理和实现方式。
二、实验目的1. 掌握分区存储管理的基本原理;2. 熟悉分区存储管理的实现方式;3. 了解分区存储管理的优缺点。
三、实验方法本实验采用了虚拟机技术,在虚拟机上搭建了一个简单的操作系统环境。
通过操作系统提供的命令和工具,对内存进行分区存储管理的相关操作和观察。
四、实验过程1. 创建分区在操作系统中,我们可以使用命令或工具来创建分区。
通过指定分区的大小和位置,将内存划分为不同的区域。
这些区域可以用来存储不同的程序和数据。
2. 分配内存一旦分区创建完成,我们可以使用操作系统提供的命令或API来分配内存。
分配内存时,需要指定所需内存的大小和分区的位置。
操作系统会检查分区的空闲情况,并将所需内存分配给请求的进程。
3. 回收内存当进程不再使用分配给它的内存时,操作系统可以回收这部分内存,并将其标记为空闲状态。
这样,其他进程可以再次申请并使用这部分内存。
4. 碎片整理在长时间运行的系统中,由于内存的分配和回收,可能会产生内存碎片。
内存碎片是指内存中存在的一些不连续且无法利用的小块空闲内存。
为了更有效地利用内存资源,操作系统可以定期进行碎片整理,将相邻的小块空闲内存合并成较大的连续空闲内存。
五、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成功地创建了多个分区,并成功地分配了内存给不同的进程。
我们观察到,在内存分配过程中,操作系统会根据分区的空闲情况选择最合适的分区进行分配。
同时,我们还发现了内存碎片的存在,并通过碎片整理操作将碎片合并成更大的连续空闲内存。
六、实验总结分区存储管理是一种有效的内存管理方式,它可以提高内存的利用率,减少内存碎片的产生。
然而,分区存储管理也存在一些缺点。
例如,分区的大小和数量需要提前规划,不够灵活。
实验8,存储实验指导书-存储LUN配置
存储实验指导书深圳市讯方通信技术有限公司二零一四年七月版实验8、存储LUN配置实验一、实验目的熟练掌握S2600存储阵列LUN创建和划分的原则及流程可以熟练规划并创建需要LUN二、实验器材存储设备S2600一套,PC客户端一台。
三、实验内容说明通过现场操练,让学生掌握存储的RAID和LUN配置关系。
四、实验步骤(一)实验前准备1、设备条件S2600已经完成硬件安装,上电无异常,ISM初始化配置完成。
2、服务器条件EB服务器已经安装ISM客户端并正常运行,EB服务器的地址1和S2600的管理地址在同一网段,且能够正常通讯;EB服务器的地址2和EC616控制台地址在同一网段,且能够正常连接到S2600的端口通讯。
以上前提都正常,才可以进行以下实验操作。
3、服务器配置条件实验管理系统中完成存储设备初始化。
实验管理系统中完成设备组划分、学生组划分、存储实验环境搭建,并初始化完成,实验状态为“正在进行…”。
EB Storage SERVER 服务端启动成功。
4、客户端条件PC 客户端支持以下操作系统:Microsoft Windows XPMicrosoft Windows 2003资源要求:内存为1GB,硬盘空间大于40GB。
PC客户端到服务器网络通信正常。
PC客户端到存储业务口网络通信正常。
学生机完成EB Storage Client安装。
(二)创建LUN知识根据业务的需要,可以在RAID组中创建多个LUN。
将RAID组的存储空间划分为多个逻辑单元后,将存储资源更合理的分配给应用服务器使用。
前提条件系统中已经创建RAID组。
背景信息与LUN相关的概念:•分条深度:指在使用分条数据映射的硬盘阵列中,条带内的块数量。
也指在硬盘阵列的单个成员盘区中,连续编址的虚拟硬盘块映射到连续编址的块的数量。
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应选择适当的分条深度大小。
当存储系统应用于存储顺序数据较多的情况下,如存储媒体数据,建议设置较大的分条深度。
操作系统实验
《操作系统》实验指导书德州学院计算机系实验一理解和认识操作系统的三种接口1.目的和要求MS-DOS和Windows是市场上普及率很高的操作系统,本实验的目的是让读者从操作系统理论的观点加深对现代操作操作系统的接口设计的理解。
2.实验内容①熟悉DOS的基本命令,包括md,cd,copy,move,del,deltree,type 等的使用a、当前目录下建立子目录MYTEMP和MYTEMP2,将当前目录设定为MYTEMP;b、在当前目录下创建新文件B.BAT,其内容为:清除屏幕内容,显示当前DOS版本;c、使用type命令显示B.BAT的内容,检查正确后,执行它;d、拷贝B.BAT到路径MYTEMP中;e、删除MYTEMP2中的文件B.BAT,删除目录MYTEMP2;f、使用deltree命令删除MYTEMP②理解WINDOWS下的编程接口原理,了解WINAPI,利用WINAPI实现WINDOWS 下的打印。
a、登录进入Windowsb、在“开始”菜单中单击“程序”-“Microsoft Visual Studio 6.0”-“MicrosoftVisual C++ 6.0”命令,进入Visual C++ 窗口。
c、在File菜单单击New Workspace...命令,创建PrintApp.dsw项目文件。
d、在File菜单单击New C++ Soure file命令,创建新的原文件。
e、输入如实验运行结果中所示的源代码,调试、编译并运行。
f、观察执行结果,理解各个函数的功能。
3.实验环境Windows操作系统和Visual C++6.0专业版或企业版实验二复习用C语言编制程序一、实验内容选择一个计算机系统,熟悉该系统的操作命令,且掌握该计算机系统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目的配合操作系统课程的学习,模拟实现操作系统的功能,有助于对操作系统的理解。
操作系统功能的模拟实现可以在计算机系统的终端上进行,也可以在一台微型计算机上进行。
存储过程实验报告_总结(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数据库技术的不断发展,存储过程在数据库管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存储过程是一组为了完成特定功能的SQL语句集合,它具有提高数据库性能、增强安全性、简化应用开发等优点。
为了更好地掌握存储过程的应用,我们进行了本次实验。
二、实验目的1. 理解存储过程的概念、特点和应用场景。
2. 掌握存储过程的创建、执行、修改和删除方法。
3. 学习使用存储过程实现常见的数据库操作,如数据插入、查询、更新和删除。
4. 熟悉存储过程中的流程控制语句、循环语句和游标操作。
三、实验环境1. 操作系统:Windows 102. 数据库:MySQL 5.73. 开发工具:MySQL Workbench四、实验内容1. 创建存储过程2. 执行存储过程3. 修改存储过程4. 删除存储过程5. 存储过程中的流程控制语句6. 存储过程中的循环语句7. 存储过程中的游标操作五、实验步骤1. 创建存储过程首先,我们创建一个简单的存储过程,用于查询特定部门的所有员工信息。
```sqlCREATE PROCEDURE GetEmployeeInfo(IN dept_id INT)BEGINSELECT FROM employees WHERE department_id = dept_id;END;```在此过程中,我们使用了`IN`参数,表示该参数在调用存储过程时传入。
2. 执行存储过程创建存储过程后,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命令执行它:```sqlCALL GetEmployeeInfo(10);```这将查询部门ID为10的所有员工信息。
3. 修改存储过程如果需要修改存储过程,可以使用`ALTER PROCEDURE`语句。
例如,将查询条件修改为按姓名查询:```sqlALTER PROCEDURE GetEmployeeInfo(IN emp_name VARCHAR(50))BEGINSELECT FROM employees WHERE name = emp_name;END;```4. 删除存储过程删除存储过程可以使用`DROP PROCEDURE`语句。
行考任务三硬盘存储与文件服务实训
《行考任务三硬盘存储与文件服务实训》硬盘存储与文件服务实训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中一项重要的实践环节,通过实际操作和深入了解硬盘存储的原理、文件服务的搭建与管理,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实训旨在让学生掌握硬盘存储的基本概念、常见的存储技术和文件服务的部署与配置方法,为今后在相关领域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实训目的本次硬盘存储与文件服务实训的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深入理解硬盘存储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机制,包括硬盘的物理结构、数据存储方式、访问方式等。
2. 掌握常见的硬盘存储技术,如磁盘阵列、固态硬盘等的原理和应用,了解其在提高存储性能、数据可靠性和安全性方面的作用。
3. 学会搭建和配置文件服务系统,包括文件服务器的安装、用户管理、权限设置、共享文件夹的创建与管理等,能够实现文件的高效存储、共享和访问。
4. 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实际操作和调试,能够独立完成硬盘存储和文件服务的相关任务,并能够应对可能出现的故障和问题。
5. 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整体认识和理解,了解硬盘存储和文件服务在网络环境中的重要性和作用,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和应用相关技术打下基础。
二、实训内容本次实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硬盘存储基础知识- 硬盘的物理结构和工作原理,包括磁头、磁盘盘面、盘片等组成部分的作用。
- 数据存储方式,如扇区、簇等的概念和理解。
- 硬盘的访问方式,包括随机访问和顺序访问的特点和区别。
2. 常见硬盘存储技术- 磁盘阵列技术的原理和分类,如 RAID0、RAID1、RAID5 等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 固态硬盘的优势和特点,与传统机械硬盘的比较。
- 了解不同硬盘存储技术在性能、可靠性和成本方面的差异,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存储方案。
3. 文件服务器的搭建与配置- 选择合适的文件服务器操作系统,如Windows Server 或Linux。
(end)数据库实验指导书
数据库原理实验指导书湖南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2010年8月数据库原理实验报告(格式) 实验名称评分实验日期年月日指导教师姓名专业班级学号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内容与步骤三、实验结果四、程序调试及问题分析六、实验收获及体会实验一创建、修改数据库和表结构一、实验目的:掌握建立一个数据库表结构的方法和步骤,了解数据库表的基本组成。
二、实验内容:基本表的创建和修改。
三、实验要求:(必做)硬件:Intel Pentium 120或以上级别的CPU,大于16MB的内存。
软件:Windows 95/98/2000操作系统,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SQL SERVER 2000。
学时:2学时四、实验步骤:1、用create建立教学数据库的五个基本表:(1)学生表(学号,姓名,性别,年龄),student((Sno,sname,ssex,sage) ;(2)课程表(课程号,课程名,学分),Course (Cno, Cname, credit) ;(3)选课表(学号,课程号,成绩),SC (Sno,, Cno, grade ) ;(4) 教师表(教师号,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系部,职称,地址),T(Tno,Tname,ssex,birthday,dept,title,address) ;(5) 工资表(教师号,基本工资,职务工资,合计),Salary(Tno,jbgz,zwgz,hj);2、用alter修改基本表(1)在已存在的学生表student中增加一个sdept(系)的新的属性列;(2)将学生表student中sname属性列的数据类型修改为变长字符串varchar(10)。
3、建立一个临时表,然后将其删除实验二建立与删除索引一、实验目的:了解建立索引的目的,掌握建立索引与删除索引,掌握创建、修改、删除约束。
二、实验内容:建立聚簇索引、非聚簇索引、唯一索引、复合索引,删除索引,创建、修改、删除约束力。
三、实验要求:(必做)硬件:Intel Pentium 120或以上级别的CPU,大于16MB的内存。
《操作系统课程》实验(实训)指导大纲
《操作系统课程》实验(实训)指导大纲课程编号:G611SG0004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数字媒体实验学时:16实验教材:自编符合《认证标准》:具有运用工程基础知识和本专业基本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系统的工程实践学习经历;完成本课程实验(实训)总软件最少行数: 2000实验成绩评价方法:学生每完成一个实验项目,要求独立认真的填写实验报告。
实验指导教师将根据学生完成实验的态度和表现,结合填写的实验报告评定实验成绩,成绩的评定按百分制评分。
老师根据平时实验的分数之和取平均分,得出综合成绩。
实验(实训)内容:实验一操作系统安装及熟练使用(一)实验目的熟悉Windows//Linux操作系统的安装过程与安装方法,并掌握该操作系统所提供的用户接口环境,并为后续实验做好编程环境准备。
(二)实验项目内容1、熟悉Windows//Linux操作系统的安装过程与安装方法,并掌握该操作系统所提供的用户接口环境,通过系统提供的用户管理程序、查看系统中的用户情况、进程、线程、内存使用情况等,学会使用它进行监视进程的状况、系统资源的使用情况及用户情况。
并为后续实验做好编程环境准备。
2、用C语言编写一小段程序,使其可以通过某个系统调用来获得OS提供的某种服务。
(三)主要仪器设备一台PC机(四)实验室名称计算机中心实验室(五)实验报告撰写(撰写的格式采用教务处所提供的样本见附件)......实验二编程模拟进程间的同步和互斥(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加强对进程同步和互斥的理解,并掌握进程(线程)的创建和调用方法。
学会使用信号量解决资源共享问题。
学生可以自己选择在Windows或Linux系统下编写。
代码不得少于200行。
(二)实验项目内容1.以下为Linux系统下参考程序,请编译、运行并观察程序的输出,并分析实验结果,写出实验报告。
#include<stdio.h>#include<stdlib.h>#include<unistd.h>#include<time.h>#include<sys/types.h>#include<sys/wait.h>#include<linux/sem.h>#define NUM_PROCS 5#define SEM_ID 250#define FILE_NAME "/tmp/sem_aaa"#define DELAY 4000000void update_file(int sem_set_id, char *file_path, int number){struct sembuf sem_op;FILE *file;//等待信号量的数值变为非负数,此处设为负值,相当于对信号量进行P操作sem_op.sem_num=0;sem_op.sem_op=-1;sem_op.sem_flg=0;semop(sem_set_id,&sem_op,1);//写文件,写入的数值是当前进程的进程号file=fopen(file_path,"w");if(file){//临界区fprintf(file,"%d\n",number);printf("%d\n",number);fclose(file);}//发送信号,把信号量的数值加1,此处相当于对信号量进行V操作sem_op.sem_num=0;sem_op.sem_op=1;sem_op.sem_flg=0;semop(sem_set_id,&sem_op,1);}//子进程写文件void do_child_loop(int sem_set_id,char *file_name){ pid_t pid=getpid();int i,j;for(i=0;i<3;i++){update_file(sem_set_id,file_name,pid);for(j=0;j<4000000;j++);}}int main(int argc,char **argv){int sem_set_id; //信号量集的IDunion semun sem_val; //信号量的数值,用于semctl()int child_pid;int i;int rc;// 建立信号量集,ID是250,其中只有一个信号量sem_set_id=semget(SEM_ID,1,IPC_CREAT|0600);if(sem_set_id==-1){perror("main: semget");exit(1);}//把第一个信号量的数值设置为1sem_val.val=1;rc=semctl(sem_set_id,0,SETVAL,sem_val);if(rc==-1){perror("main:semctl");exit(1);}//建立一些子进程,使它们可以同时以竞争的方式访问信号量for(i=0;i<NUM_PROCS;i++){child_pid=fork();switch(child_pid){case -1:perror("fork");case 0: //子进程do_child_loop(sem_set_id,FILE_NAME);exit(0);default: //父进程接着运行break;}}//等待子进程结束for(i=0;i<NUM_PROCS;i++){int child_status;wait(&child_status);}printf("main:we're done\n");fflush(stdout);return 0;}2.写一程序模拟PV操作同步机构,且用PV操作解决生产者——消费者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三存储管理
实验目的
1) 加深对存储管理的理解;
2) 掌握几种页面置换算法;
3) 通过实验比较各种置换算法的优劣。
实验要求
1) 编写程序完成实验内容;
2) 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
3) 撰写实验报告。
实验内容
1) 定义为进程分配的物理块数;
2)定义进程运行所需访问的页面号;
3)定义页的结构;
4)模拟两种页面置换算法;
5)计算页面置换算法的命中率;
6)比较两种算法的优劣。
实验原理
1.虚拟存储
基于局部性原理,应用程序在运行之前,没有必要全部装入内存,仅须将那些当前要运行的少数页面或段先装入内存便可运行,其余部分暂留在盘上。
程序在运行时,如果它所要访问的页(段)已调入内存,便可继续执行下去;但如果程序所要访问的页(段)尚未调入内存(称为缺页或缺段),此时程序应利用OS所提供的请求调页(段)功能,将它们调入内存,以使进程能继续执行下去。
如果此时内存已满,无法再装入新的页(段),则还须再利用页(段)
的置换功能,将内存中暂时不用的页(段)调至盘上,腾出足够的内存空间后,再将要访问的页(段)调入内存,使程序继续执行下去。
2.页面置换算法
1)最佳(Optimal)置换算法
最佳置换算法是由Belady于1966年提出的一种理论上的算法。
其所选择的被淘汰页面,将是以后永不使用的,或许是在最长(未来)时间内不再被访问的页面。
采用最佳置换算法,通常可保证获得最低的缺页率。
但由于人们目前还无法预知一个进程在内存的若干个页面中,哪一个页面是未来最长时间内不再被访问的,因而该算法是无法实现的,但可以利用该算法去评价其它算法。
2)最近最久未使用(LRU)置换算法
FIFO置换算法性能之所以较差,是因为它所依据的条件是各个页面调入内存的时间,而页面调入的先后并不能反映页面的使用情况。
最近最久未使用(LRU)的页面置换算法,是根据页面调入内存后的使用情况进行决策的。
由于无法预测各页面将来的使用情况,只能利用“最近的过去”作为“最近的将来”的近似,因此,LRU置换算法是选择最近最久未使用的页面予以淘汰。
该算法赋予每个页面一个访问字段,用来记录一个页面自上次被访问以来所经历的时间t,当须淘汰一个页面时,选择现有页面中其t值最大的,即最近最久未使用的页面予以淘汰。
LRU置换算法虽然是一种比较好的算法,但要求系统有较多的支持硬件。
为了了解一个进程在内存中的各个页面各有多少时间未被进程访问,以及如何快速地知道哪一页是最近最久未使用的页面,须有两类硬件之一的支持:寄存器或栈。
a)寄存器
为了记录某进程在内存中各页的使用情况,须为每个在内存中的页面配置一个移位寄存器,可表示为R=R n-1R n-2R n-3… R2R1R0当进程访问某物理块时,要将相应寄存器的R n-1位置成1。
此时,定时信号将每隔一定时间(例如100 ms)将寄存器右移一位。
如果我们把n位寄存器的数看做是一个整数,那么,具有最小数值的寄存器所对应的页面,就是最近最久未使用的页面。
b)栈
可利用一个特殊的栈来保存当前使用的各个页面的页面号。
每当进程访问某页面时,便将该页面的页面号从栈中移出,将它压入栈顶。
因此,栈顶始终是最新被访问页面的编号,而栈底则是最近最久未使用页面的页面号。
3.算法比较
评价一个算法的优劣,可通过在一个特定的存储访问序列(页面走向)上运行它,并计算缺页率或命中率来实现。
缺页率=
%100_⨯n
instructio total diseffect
命中率=%100_1⨯-
n
instructio total diseffect。
其中,diseffect 为总共换入页面的次数,total_instruction 为总共的页面数。
例:
完成任务所需要的页面数为20: 7,2,0,1,3,4,7,1,2,5,6,3,4,1,2,0,7,6,1,3
页面算法中提供的内存可用页面数为4,采用LRU(最近最久未使用算法) D 表示:调入页面 T 表示:替换页面 X 表示:选中页面
所以由上表就可以得出缺页率为19/20=0.95 页面命中率1/2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