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练习题
欧姆定律练习题(含答案)经典全
![欧姆定律练习题(含答案)经典全](https://img.taocdn.com/s3/m/5c45b253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a7.png)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欧姆定律练习题(含答案)经典一、欧姆定律选择题1.如图所示,A是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条形磁铁,B是螺线管。
闭合开关,待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缓慢向右移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也变大B. 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也变小C. 螺线管上端是N极,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小D. 螺线管上端是S极,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答案】C【解析】【解答】由图知道,定值电阻R0与滑动变阻器、螺线管串联,电压表测量的是R 两端的电压;当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滑动时,滑动变阻器R阻值变小,由串联电路电阻的特点可知,则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小,电路的电流变大,由串联电路分压特点得电压表示数变小,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增强,由右手螺旋法则判断螺线管的上端为N极,和上面的磁极相互排斥,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增强,排斥力变大,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小。
故答案为:C。
【分析】(1)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有:电流的大小、线圈的匝数、有无铁芯。
线圈的匝数一定,电流越大磁性越强;(2)运用安培定则(用右手握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管中电流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北极)判断通电螺线管的极性;(3)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4)当变阻器R的滑片缓慢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根据欧姆定律和串联电路电压的特点可知电路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的变化.2.如图所示,若电路中电源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b端向a端滑动的过程中()A. 电压表V1的示数变大,电流表A的示数变大B. 电压表V2的示数变大,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C. 电压表V1的示数变大,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D. 电压表V2的示数变大,电流表A的示数变大【答案】 A【解析】【解答】解:由图知,定值电阻R1和滑动变阻器R2串联,V1测量R1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2测量R2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量串联电路中的电流。
欧姆定律的应用练习题及答案
![欧姆定律的应用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35177cc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a1.png)
欧姆定律的应用练习题及答案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第节欧姆定律的应用习题一、填空题1.一段导体的电阻是5Ω,当加在它两端的电压是 V时,通过这段导体的电流是________A.2.在3 min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积的电量是450 C,若导体电阻是4Ω,则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是________V.3.经验证明,只有不高于________V的电压对人体才是安全的.家庭电路的电压是________V,动力电路的电压是________V.它们都超出了安全电压,所以对人体都是危险的.4.一只电灯上标有“220 V 60W”字样,所标示的220 V是________电压.5.有一根导线,如果在它两端加上12 V电压,通过它的电流是 A,那么它的电阻是________Ω;如果在这根导线两端加15 V电压,通过它的电流是________A,它的电阻是________Ω;如果这根导线两端电压为零,则通过它的电流为________A,它的电阻是________Ω.6.R1和R2两只电阻串联.已知R1∶R2=5∶1,那么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I1∶I2=________,两只电阻两端各自的电压之比U1∶U2=________,这两只电阻两端的总电压跟R2两端电压之比U总∶U2=________.7.R1、R2两只电阻并联,已知R1∶R2=4∶3,那么它们两端各自的电压之比U1∶U2=________,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I1∶I2=________.8.如图中的表示数为 A, 的示数为 A,表的示数为6 V,则R1=Ω,R2=________Ω.9.如图所示,用伏安法测电阻时电压表的读数是________V,电流表的示数是________,该电阻的阻值是________Ω.二、选择题10.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B.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C.电流是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D.电路两端只要有电压就一定有电流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阻是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所以电流越大,电阻越小B.导体的电阻只决定于导体的材料、横截面积和温度C.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电流和电压的大小无关D.导体的电阻大小与任何外界因素都没有关系12.滑动变阻器使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应先观察滑动变阻器上标示的最大阻值和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B.滑动变阻器应并联在电路中使用C.在连接线路时,除断开开关外,还要将滑片置于变阻器阻值最大位置D.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正确方法有四种13.对欧姆定律公式的理解,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A.对某一导体来说,导体中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B.在电压相同的条件下,不同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C.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电阻有关D.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电阻均无关,因为比值是一个恒量14.电表的使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流表要并联在电路中,电压表要串联在电路中B.都应让电流从电流表、电压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C.电流表不能超过量程使用,但电压表可以超过量程使用D.电流表、电压表都绝对不能直接接在电源两极进行测量15.小王同学的“随身听”需要6 V的电压供电才能正常工作,正确的做法是A.用4节干电池串联起来供电B.用4节干电池并联起来供电C.用3节铅蓄电池串联起来供电D.用6节干电池串联起来供电16.如图所示电路,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a端移动时,灯泡亮度和电流表示数的变化情况是A.灯变亮,表示数增大B.灯变亮,表示数减小C.灯变暗,表示数增大D.灯亮度不变,表示数不变17.一个电阻两端加上30 V电压时,通过它的电流是6 A,现给它两端加上15 V的电压时,它的电阻是A.ΩB.Ω C.5Ω D.Ω18.一个导体接在电路中,如果把通过的电流减小为原来的一半,则导体的电阻和它两端的电压将A.电阻、电压都变为原来的一半B.电阻不变,电压减小为原来的一半C.电阻不变,电压变为原来的二倍D.电阻、电压均保持不变19.如下图中,R1=60Ω,当开关S断开时电流表示数为I,当开关S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4I,则R2的大小是A.120Ω B.60Ω C.40Ω D.20Ω20.如图中,已知R1=20Ω,把R1、R2并联后接在电源上,已知电路总电阻是12Ω,电流表示数为 A,则电源电压为A.6V B. C.30V D.5V21.如图所示,当滑片P从b到a移动时,电流表读数为原来的4倍,则R2∶R1为A.1∶3B.3∶1C.2∶3D.3∶222.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在变阻器滑片P向左移动过程中,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变化情况是A.不变, 变小, 变小B.变大, 变大, 不变C.变小, 变大, 变大D.不变, 变大, 不变三、连线题23.下图中给出了电路元件,请在图中用笔连线表示导线,把电路元件连接起来.要求: L1、L2并联,开关能同时控制两盏灯,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动时两灯的亮度均发生变化;用电流表测量通过L1的电流,电压表测L2的电压.四、实验题24.在验证欧姆定律的实验中,测得数据如下表所示,写出由表格得到的结论.25.某同学写了一篇“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报告,仔细阅读该实验报告并回答问题:实验报告伏安法测电阻1实验目的:测量电阻R的电阻值2实验步骤:①根据实验目的,画出实验电路如下图所示②按电路图连接电路,调节滑片P使电路中的电阻最大③接通开关,读出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④根据测得的电压、电流值,算出电阻R的值3实验记录4实验论证:待测电阻R的阻值等于7Ω回答问题:1你认为这份实验报告是否完整若不完整应添上的项目是: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2从实验步骤看,实验的主要缺陷是________________使结果不够精确.3滑动变阻器在实验中所起的作用是: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五、计算题26.电阻R1=10Ω,R2=20Ω,将它们串联后接入电源两端.若通过R2的电流为,则R1两端的电压和电源电压各是多少27.一个定值电阻两端加上15 V的电压时,用量程是0~ A的电流表测得通过电阻的电流是 A,如果电阻两端加上21 V电压时,能不能还用这只电流表来测量通过它的电流参考答案:新课标第一网1.;2.10;3.36,220,380;4.额定;5.30,,30,0,30;6.1∶1,5∶1,6∶1;7.1∶1,3∶4;8.10,10;,,20.10.D;11.C;12.B;13.D;14.B;15.A;16.A;17.C;18.B;19.D;20.A;21.B;22.D;23.略;24.①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②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新课标第一网25.1①实验原理;②实验器材;2未多次测量取平均值;3①保护电路②改变电阻两端电压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26.U1=2 V,U总=6 V27.I'= A> A,故不能直接用此表测通过电阻的电流.新课标第一网。
欧姆定律应用专项练习题(全)
![欧姆定律应用专项练习题(全)](https://img.taocdn.com/s3/m/9cf68ee733d4b14e852468b6.png)
测量项目 手与手之间 手与脚之间 脚与脚之间
电压 U/V 3 3 3
电流 I/μA 13.6 10.0 14.2
电阻 R/Ω
220k
(
)
211K
图3
(1)请帮小明完成实验表格,将求出的手脚间的电阻值填在表格中.
(2)小明这次实验研究的问题是:
.
(3)小明实验后又想:人体电阻与干湿有没有关系呢?请你利用上述实验器材帮小明设
导体 b 的电流为 0.1A
D.将 a、b 两导体串联后接到电压为 3V 的电源
图1
上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为 0.2A
3.根据欧姆定律公式 I= U ,可变形得到 R= U 。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R
I
A.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中的电流强度成反比
C.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
计一个实验,探究这个问题.要求简述实验过程.
(4)认真观察右图,就如何安全使用洗衣机提出两点建议.
建议一:
.
建议二:
.
9.如图 4 是一种测量小汽车油箱内油量装置的原理图.压力传感器 R 的电阻会随所受压力大
小发生变化,油量表(由电流表改装而成)指针能指示出油箱里的油的多少.已知:压
力传感器 R 的电阻与所受压力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点间的电阻由 5Ω更换为 10Ω后,为了探究上述问题,他应该采取的唯一操作是( )
A.保持变阻器滑片不动
B.将变阻器滑片适当向左移动
C.将变阻器滑片适当向右移动
图5
D.适当增加电池的节数
2.小刚同学通过实验,探究电流随电阻变化的规律。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l)实验中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是_________V。
17.2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 第十七章《欧姆定律》欧姆定律 专题训练含答案
![17.2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 第十七章《欧姆定律》欧姆定律 专题训练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6fe7585dd88d0d233d46a23.png)
简单1、下面公式表示欧姆定律的是()A.svt=B.mVρ=C.FpS=D.UIR=【分析】根据欧姆定律的内容和欧姆定律的表达式进行解答.【解答】欧姆定律是指: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其表达式为UIR=,故D选项正确;而svt=是速度公式,mvρ=是密度公式,FpS=是压强公式;故ABC选项不正确.故选D.2、根据欧姆定律公式UIR=,可变形得到URI=.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B.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中的电流成正比C.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D.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分析】(1)导体电阻的影响因素: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材料.(2)URI=只是计算电阻的一种方法,电阻与电压、电流都无关.【解答】导体电阻的影响因素: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材料.当电压和电流变化时,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材料都没变,电阻不变.U RI =只是计算电阻的一种方法,电阻与电压、电流都无关.故选D.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不变,当开关S闭合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过程中,电路中的电表变化情况是()A.电流表示数不变,电压表示数不变B.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小C.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大D.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分析】根据电路图可知,电阻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量总电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过程中,电路电阻减小,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电流和电阻两端电压的变化.【解答】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过程中,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减小,根据公式UIR=可知,电路电流变大,也就是电流表示数变大,电阻的阻值不变,根据公式U=IR可知,两端的电压变大,也就是说电压表示数变大.故选C.4、某导体两端电压为6V,通过的电流为0.6A,那么该导体的电阻值为_________Ω.该导体的两端不加电压时,其电阻值为_________Ω.(不计温度对阻值影响)【分析】(1)已知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求出导体的电阻;(2)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解答】(1)导体的电阻:61006.U VRI A===Ω;(2)因电阻与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所以当该导体的两端不加电压时,导体的电阻仍为10Ω.故答案为:10;10.5、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不变,R1、R2的阻值分别为10Ω和20Ω.当S1、S2均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为6V,当S1闭合、S2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为_________V.【分析】当开关都闭合时,为基本电路,电压表示数等于电源电压;当S1闭合、S2断开时,电压表并联在R1两端,先根据串联电路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求出总电阻,然后利用欧姆定律以及串联电路处处电流相等求出电路中的电流,最后根据U=IR求出R1两端的电压,即电压表的示数.【解答】开关都闭合时,为R1的基本电路,故电源电压为6V;当S1闭合、S2断开时,两个电阻串联,此时电路的总电阻:R=R1+R2=10Ω+20Ω=30Ω,则电路中的电流:60.230RVI AU===Ω,即电压表的示数:U 1=IR 1=0.2A ×10Ω=2V .故答案为 2.6、如图所示,并联的红、绿、白三盏电灯,它们两端的电压都是220伏,电阻分别是3230欧、1210欧、484欧.求通过各盏灯的电流.【分析】由电路图可知,红、绿、白三盏电灯并联,根据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和欧姆定律求出通过各盏灯的电流.【解答】由电路图可知,红、绿、白三盏电灯并联,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所以,通过各盏灯的电流分别为:1122032300068.I A U V R ==≈Ω,2222001821210.U V I A R ==≈Ω,332200455484.U V I A R ==≈Ω. 答:通过红、绿、白三盏电灯的电流依次为0.068A 、0.182A 、0.455A .7、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6V 不变,R 1=10Ω、R 2=20Ω,求:(1)当开关S 断开时,电路中的总电阻和R 2两端的电压;(2)当开关S 闭合时,电流表示数.【分析】(1)开关S 断开时,R 1、R 2串联,根据串联电路电阻特点求出总电阻;结合串联电路中电流规律计算R 2两端电压;(2)开关S 闭合时,R 2被短路,电路中只有R 1工作,电流表示数即R 1中电流值.【解答】(1)开关S 断开时,R 1、R 2串联,电路中的总电阻:12102030R R R =+=Ω+Ω=Ω;由于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所以R 2中电流262003.U V I I R A ====Ω;R2两端电压:222200.24U R I A V ==Ω⨯=;(2)开关S 闭合时,R 2被短路,电路中只有R 1工作,电流表示数即R 1中电流值:161006.A V I U I Ω===. 答:(1)当开关S 断开时,电路中的总电阻为30ΩΩ、R 2两端的电压为4V ;(2)当开关S 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为0.6A .8、一个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是3V 时,通过它的电流是0.5A ,如果电压是5V 时,能否用量程为0.6A 的电流表测量这个定值电阻中的电流?计算说明.(可尝试用多种方法)【分析】(1)先根据欧姆定律求出定值电阻的阻值,再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压是5V 时通过的电流,然后和0.6A 相比较即可判断能否用量程为0.6A 的电流表测量这个定值电阻中的电流;(2)根据欧姆定律分别表示出两种情况下的电流,利用电阻不变得出等式即可求出电压是5V 时通过的电流,然后和0.6A 相比较即可判断能否用量程为0.6A 的电流表测量这个定值电阻中的电流.【解答】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方法一、根据欧姆定律可得,定值电阻的电阻:3605.U V R I A===Ω, 当电压是5V 时,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 5083066..U V I A A R ''==≈Ω>, 所以不能;方法二、∵定值电阻的阻值不变,∴根据欧姆定律可得:U I U I R '==',即3505.V V A I =', 解得:I ′≈0.83A >0.6A ,所以不能.答:不能用量程为0.6A 的电流表测量这个定值电阻中的电流.9、如图所示电路中,已知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 ,电压表的量程为0~3V ,定值电阻R 1阻值为10Ω,滑动变阻器R 2的最大阻值为50Ω,电源电压为6V .开关S 闭合后,在保证电流表、电压表不被烧坏的情况下,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阻值范围是多少?【分析】分析清楚电路结构,然后应用串联电路特点与欧姆定律求出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解答】由电路图可知,电阻R 1和滑动变阻器R 2串联,电压表测R 1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电流;因为电压表使用的量程是3V ,电压表示数最大时,电路电流:1130.310U V I A R ===Ω最大, 电流表量程为0~0.6A ,则电路最大电流为0.3A ,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21631003.U U V V R I A--===Ω最小最大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是:10Ω~50Ω;答: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阻值范围是10Ω~50Ω.10、最先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并得出三者之间关系的科学家是( )A .欧姆B .伽利略C .牛顿D .奥斯特【分析】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这一规律最早由德国科学家欧姆总结得出,这就是著名的欧姆定律.【解答】最先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并得出三者之间关系的科学家是欧姆. 故选A .1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灯泡L 不发光,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则可能是( )A .灯泡L 短路B .灯泡L 断路C .电阻R 短路D .电阻R 断路【分析】闭合开关,灯泡不亮,故障有二:断路或短路.电流表无示数,说明灯泡不可能短路.【解答】A 、如果灯泡短路,电路电阻较小,电流较大,电流表示数较大.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如果灯泡断路,电流表断路无示数,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示数为电源电压.此选项符合题意;C、如果滑动变阻器短路,灯泡是通路会发光,电流表示数较大.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如果滑动变阻器断路,整个电路断路,灯泡不亮,电流表、电压表都无示数.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1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当开关S闭合时()A.电压表示数变大B.电压表示数变小C.电流表示数变大D.电流表示数变小【分析】开关断开时,为基本电路,电压测量电源电压,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开关闭合后,为并联电路,电压表测量并联电路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量干路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分析电压表的示数变化;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分析电流表的示数变化.【解答】开关断开时,电压表测量的是电源电压,电流表测量R2中的电流;闭合开关后,电压表仍然测量电源电压,电流表测量干路电流,故电压表示数不变,电流表示数变大.故选C.1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发现每个电表都有一定的示数.向右移动变阻器的滑片,则()A.电流表A1示数减小,电流表A2和电压表V示数增加B.电流表A1和A2示数都减小,电压表V示数增加C .电流表A 1、A 2和电压表V 示数都减小D .电流表A 1、A 2和电压表V 示数都增加 【分析】根据电路图可知,R 1、R 2并联后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流表A 1测量干路电流,电流表A 2测量R 1支路电流,电压表测量并联电路两端电压;根据滑片移动的方向确定电路电阻的变化,然后根据欧姆定律判断干路电流的变化,再根据U =IR 判断电压表示数的变化,最后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流表A 2示数的变化.【解答】由电路图可知,R 1、R 2并联后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流表A 1测量干路电流,电流表A 2测量R 1支路电流,电压表测量并联电路两端电压;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右移动时,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电路的总电阻变小,根据U I R=可知,干路电流变大,即电流表A 1的示数变大; 由于并联电路部分的电阻不变,根据U =IR 可知,并联电路两端电压变大,即电压表示数变大;由于R 1的阻值不变,由U I R=可知,通过R 1的电流变大,即电流表A 2的示数变大;综合上述分析可得,电流表A 1、A 2和电压表V 示数都变大.故选D .14、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闭合S 1后,再闭合S 2,电流表的示数________,电压表的示数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分析】当开关S 1闭合S 2断开时,电阻R 1与R 2串联,电压表测R 2两端电压;当S 2也闭合后,R 1被短路,电路中只有R 2.【解答】当开关S 1闭合S 2断开时,电流表示数12U I R R =+,电压表示数U 2. 当S 2也闭合后,R 1被短路,故电压表测R 2两端电压,也等于电源两端电压,故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2U I R '=,故I ′>I ,即电流表示数变大. 故答案:变大;变大.15、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始终等于6伏,电阻R 1、R 2可能出现了断路故障.闭合电键S 后:①若各电表示数出现________现象,说明电阻R 2断路;②若各电表示数出现________现象,说明电阻R1和R2都断路.【分析】首先分析电路连接和各电表的测量情况,然后根据开关的断开、闭合分析各电表的可能变化判断故障原因.【解答】根据电路图可知,电阻R1、R2并联,电压表测量并联电路两端电压,电流表A1测量R1支路中的电流,电流表A2测量干路电流;①如果电阻R2断路,则电路为R1的基本电路,电压表测量R1两端电压,也测量电源电压,即电压表示数等于6V,电流表A1和电流表A2都测量电路电流,因此电流表A1和A2示数都不为零,且相等;②如果电阻R1和R2都断路,则电路中没有电流,电流表A1和电流表A2的示数都为零,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与电源两极相连,故电压表示数等于电源电压,即6V.故答案为:①电压表示数为6V,电流表A1和A2示数都不为零,且相等;②电压表示数为6V,电流表A1和A2示数都为零.简单1、由欧姆定律UIR=变形可得URI=.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导体电阻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B.导体电阻跟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C.导体电压跟通过它的电流成正比D.导体电阻跟通过的电流和它两端电压无关【分析】(1)导体电阻可由导体两端的电压值与流过导体的电流值的比值求得,但是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流过的电流和两端的电压无关;(2)电压是产生电流的原因,先有电压后有电流.【解答】(1)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URI=是计算导体电阻大小的一种方法,故AB不正确,D正确;(2)电压是产生电流的原因,不能说导体电压跟通过它的电流成正比,故C 不正确.故选D.2、将一段电阻丝接在3V的电源上,测得通过它的电流为0.3A.若把该电阻改接在另一个电源上时,测得通过它的电流为0.2A .则此时的电源电压和该电阻的阻值分别为( )A .2V 15ΩB .3V 10ΩC .2V 10ΩD .3V 5Ω 【分析】(1)知道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求出导体的电阻;(2)导体的电阻是本身的一种性质,与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再根据欧姆定律求出通过它的电流为0.2A 时电源的电压.【解答】(1)根据欧姆定律可得,导体的电阻:U 3V R 10I 0.3A===Ω; (2)∵导体的电阻与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当通过它的电流为0.2A 时,导体的电阻不变,此时电源的电压:U ′=I ′R =0.2A ×10Ω=2V .故选C .3、在某一温度下,连接在电路中的两段导体A 和B 中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中信息可知( )A .A 导体的电阻为10ΩB .A 导体的电阻大于B 导体的电阻C .A 导体两端电压为3V 时,通过A 导体的电流为0.6AD .B 导体两端电压为0V 时,B 导体的电阻也为0Ω【分析】先分别分析图象,根据欧姆定律求出R A 、R B ;再观察A 导体两端电压为3V 时的电流;最后从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来考虑即可.【解答】由图可知:当A B 两端电压为3V 时,通过A B 中的电流分别是0.6A 和0.3A ,则A B A B U 3V U 3V R 5R 10I 0.6A I 0.3A===Ω===Ω,;故AB 选项错误,C 选项正确; 因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电压和电流无关,故D 选项错误. 故选C .4、导体两端的电压为3V 时,通过导体的电流是0.3A ,如果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变为0V 时,那么该导体的电阻是( )A .0.9ΩB .10ΩC .0ΩD .0.01Ω 【分析】导体的电阻是本身的一种属性,它跟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有关,与导体的电流和两端电压无关,结合欧姆定律可以求解电阻的大小.【解答】已知导体两端的电压是3V 时,通过它的电流是0.3A ,导体的电阻为:U 3V R 10I 0.3A===Ω; 电阻与导体的两端电压无关,所以当它两端电压为0时,该导体的电阻仍为10Ω.故选B .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 1和R 2串联接在AB 两端,电压表并联接在R 1两端.已知R 1=lO Ω,R 2=20Ω,电压表示数为2.5V ,则AB 两端电压U =______V .【分析】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R 1两端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中的电流特点和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的电流,再根据电阻的串联和欧姆定律求出电源的电压.【解答】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R 1两端的电压,∵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根据欧姆定律可得,电路中的电流:111U 2.5V I I 0.25A R 10====Ω, ∵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AB 两端电压U =I (R 1+R 2)=0.25A ×(lO Ω+20Ω)=7.5V .故答案为:7.5.6、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 2=20Ω.闭合开关S 后,电流表A 1的示数为0.5A ,电流表A 2的示数为0.3A ,求:(1)电源电压;(2)电阻R 1中的电流;(3)电阻R 1的阻值.【分析】由电路图知:两电阻并联,电流表A 1测干路电流,电流表A 2测电阻R 2所在支路电流;(1)由欧姆定律求出电源电压,(2)由并联电路特点求出流过电阻R 1的电流;(3)由欧姆定律求出电阻R 1的阻值.【解答】(1)电源电压U =I 2R 2=I A 2R 2=0.3A ×20Ω=6V ;答:电源电压是6V .(2)通过电阻R 1的电流I 1=I A 1-I A 2=0.5A -0.3A =0.2A ;答:通过电阻R 1的电流是0.2A .(3)电阻R 1的阻值11U 6V R 30I 0.2A===Ω; 答:电阻R 1的阻值是30Ω.难题1、从欧姆定律可以导出公式U R I=.对电阻的理解.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当电压增大时,电阻也增大B .当电流增大时,电阻减小C .当电压为零时,电阻也为零D .电阻由导体本身性质决定,与电流、电压无关【分析】导体的电阻是由电阻自身决定的,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而与外部的电流、电压大小无关.【解答】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并不随电流、电压的改变而改变.所以A ,B ,C 错误,D 正确.故选D .2、如图所示,R 1=5Ω,R 2=10Ω,闭合开关,电流表示数为0.2A ,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A.R1两端电压为2V B.R2两端电压为1VC.电源两端电压为3V D.电路总电阻为20Ω【分析】由电路图可知,两电阻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求出两电阻两端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中的电压特点求出电源的电压,根据电阻的串联求出电路中的总电阻.【解答】由电路图可知,两电阻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由UIR=可得,两电阻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1=IR1=0.2A×5Ω=1V,U2=IR2=0.2A×10Ω=2V,故AB不正确;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电源的电压:U=U1+U2=1V+2V=3V,故C正确;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电路中的总电阻:R=R1+R2=5Ω+10Ω=15Ω,故D不正确.故选C.3、如图所示,R1=5Ω,R2=10Ω,闭合开关,电流表示数为0.2A,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A.R1两端电压为2V B.R2两端电压为1VC.电源两端电压为3V D.电路总电阻为20Ω【分析】由电路图可知,两电阻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求出两电阻两端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中的电压特点求出电源的电压,根据电阻的串联求出电路中的总电阻.【解答】由电路图可知,两电阻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由UIR=可得,两电阻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1=IR1=0.2A×5Ω=1V,U2=IR2=0.2A×10Ω=2V,故AB不正确;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电源的电压:U=U1+U2=1V+2V=3V,故C正确;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电路中的总电阻:R=R1+R2=5Ω+10Ω=15Ω,故D不正确.故选C.4、根据如图所示U-I关系图象,我们可以判定甲的电阻_______乙的电阻.当电压为0时,甲的电阻_______乙的电阻.(选填“大于”,“小于”,“等于”)【分析】(1)当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给出一定的电压,通过电流的大小关系判断两电阻的阻值大小关系.(2)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通过它的电流大小无关、与导体的两端电压无关.【解答】(1)在图中任找一条与纵坐标垂直的直线,观察与甲、乙相交点的横坐标即为对应的电流值,从图象中看出两点甲、乙两端的电压相同时,I甲<I乙,根据URI可得:R甲>R乙.(2)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通过它的电流大小无关、与导体的两端电压无关,所以当电阻两端电压为0时,R甲>R乙.故答案为:大于;大于.5、如甲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R1为定值电阻.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从a向b移动的过程中,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变化情况如乙图所示,则R1的阻值为_______Ω.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在中点时,两电表的示数对应于乙图中的_______点(选填“A”、“B”、“C”、“D”或“E”).【分析】(1)根据滑片在a 、b 两点时电路的连接情况,由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的特点,利用欧姆定律列出关于电压的等式,即可求出R 1的阻值;(2)由图可知滑动变阻器R 2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值,根据欧姆定律求出R 2,则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在中点时,连入电路的阻值为12R 2,如何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求出串联电路的电流.【解答】(1)由电路图可知,当滑片P 在a 端时滑动变阻器全部接入,R 1与R 2串联,即电路中电流最小时,则由图象可知此时电路中的电流I a =0.2A ,R 2两端的电压U 2=4V ,∴22a U 4V R 20I 0.2A===Ω; 电源电压U =I a R 1+U 2,即:U =0.2A ×R 1+4V ------------① 2当滑片P 在b 端时,滑动变阻器没有连入电路,电压表示数为零,由图象可知这时电路中电流为I b =0.6A ,电源电压加在R 1上,则U =I b R 1;即U =0.6A ×R 1 --------------②解①②得:R 1=10Ω,U =6V ;(2)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在中点时,则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为2211R R 201022'==⨯Ω=Ω, ∴电流表的示数为:12U 6V I 0.3A R R 1010'===+'Ω+Ω. ∴由图象可知:电流表示数为0.3A 时对应的点是B .故答案为:10;B .6、如图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在甲图中,闭合开关S ,电压表示数为4V ,电流表示数为0.4A ;乙图中,闭合开关S ,电压表示数为6V .求:(1)R 1、R 2的阻值;(2)乙图中电流表示数.【分析】(1)在甲图中,R 1、R 2串联,电压表测量的是电阻R 1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量总电流,根据欧姆定律可求R 1的阻值,在乙图中已经测量出电源电压,电源电压减去电阻R 1两端的电压就是R 2两端的电压,根据欧姆定律可求R 2的阻值.(2)在乙图中,两电阻并联,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电流表测量总电流,利用欧姆定律求出各支路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求出总电流,就是电流表的示数.【解答】(1)在甲图中,R 1、R 2串联,电压表测量的是电阻R 1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量总电流,根据欧姆定律可得:11U 4V R 10I 0.4A===Ω, ∵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R 2两端的电压:U 2=U -U 1=6V -4V =2V ,则22U 2V R 5I 0.4A===Ω; (2)在乙图中,两电阻并联,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电流表测量总电流,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两支路的电流分别为:1212U 6V U 6V I 0.6A I 1.2A R 10R 5======ΩΩ,, ∵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电流表的示数:I =I 1+I 2=0.6A +1.2A =1.8A .答:(1)R 1、R 2的阻值分别为10Ω和5Ω;(2)乙图中电流表示数为1.8A .7、两实验小组使用相同规格的元件.按下图所示电路进行如图实验(其中a 、b 、f 、d 、e 为滑动变阻器上五个间距相等的位置,a 、e 为滑动变阻器上的两个端点).电源电压U =3V ,电阻R =1Ω,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4Ω.首先他们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置于a ,然后闭合开关,他们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分别置于a 、b 、c 、d 、e 五个位置,把相应的电流表示数记录在表一、表二中对比两组数据,发现电流表示数不完全相同.经检查,发现其中一个实验组使用的滑动变阻器发生了断路.表一(第一实验组)P的位置 a b c d e电流表示数/A 0 0 1.00 1.50 3.00表二(第二实验组)P的位置 a b c X d e电流表示数/A 0.60 0.75 1.00 1.50 3.00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滑动变阻器发生断路的是第_______实验组;断路发生在滑动变阻器_______段(从ab、bc、cd、de中选择).(2)表二中,滑片P在X(X是c、d之间的某一点)处时,电流表示数的可能值为_______.A. 0.70AB. 0.85AC. 1.20AD. 2.00A【分析】滑动变阻器某段断路,该段接入电路时电路断路,电流表没有示数,根据电流表示数情况判断滑动变阻器的断路位置;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越小,电路总电阻越小,在电源电压一定的情况下,电路电流越大,根据电流表示数及滑片位置判断电流表示数.【解答】(1)由表一实验数据可知,滑片在a、b点时,电流表示数为零,说明第一组使用的滑动变阻器断路;滑片在a、b时电流表没有示数,而在c点时电流表有示数,则断路位置发生在b与c之间.(2)由电路图可知,滑片从a移到e 的过程中,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逐渐减小,电路电流逐渐增大,滑片在c点时的电流为1.00A,在d点时的电流为1.50A,则在c与d之间某点的电流应大于1.00A而小于1.50A,故C、1.20A正确;故答案为:(1)一;bc;(2)C.8、甲烷气体(CH4)无色、无臭,是沼气的主要成份.甲烷气体在空气中的浓度在一定范围内,遇到明火会发生爆炸.由此,阳湖中学综合实践活动小组的同学就甲烷气体的浓度测量展开探究活动.小组同学通过上网查询,知道用二氧化锡制成的电阻阻值随空气中甲烷气体浓度(甲烷气体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的增大而减小.他们从物理实验室借来一只二氧化锡电阻R x,并从产品说明书上获取相关参数,如表所示.甲烷气体浓度/% 0 20 40 60 80 100R X/Q 25 20 15 10 7 5(1)请在图中作出二氧化锡电阻阻值R x与甲烷气体浓度的关系图象.(2)小组同学利用电压为6V的电源、阻值为15Ω的定值电阻R0、量程为“0~0.6A,及“0~3A”的电流表和二氧化锡电阻R x制作成甲烷气体浓度检测仪,其电路图如图所示.当甲烷气体浓度增大时,电流表的示数将_______(变大/变小/不变).为使读数更为准确,电流表的量程应选_______A.(3)甲烷气体浓度在5%~15%范围内,遇到明火会发生爆炸.如果某绿色农场利用该甲烷气体浓度检测仪检测沼气池中甲烷气体的浓度,当电流表的示数为0.16A时,请求出该沼气池中的甲烷气体浓度大约是多少?一旦遇到明火,是否会发生爆炸?【分析】(1)二氧化锡制成的电阻阻值随空气中甲烷气体浓度的增大而减小,但不会减小到0.(2)R X与R0串联,二氧化锡制成的电阻阻值随空气中甲烷气体浓度的增大而。
欧姆定律经典练习题(共80题)含答案
![欧姆定律经典练习题(共80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c73c2c1770bf78a65295494.png)
欧姆定律经典练习题(共80题)一、选择题1.(多选)一段铜线的电阻为R,两端电压为U,通过电流强度为I,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R由铜线的长度和横截面积决定 B.R的大小与U有关 C.铜线的电阻对电流通过有阻碍作用 D.R的大小与I无关2.两个电阻值完全相等的电阻,若并联后的总电阻是10欧姆,则将它们串联的总电阻是[]A.5欧姆 B.10欧姆 C.20欧姆 D.40欧姆3.一条导线的电阻是R,把它对折分成等长的两段后,再把这两段并联起来使用,这时电阻是[]A. R/4B.R/2C. R/2D. 以上三种都不是4.4个电阻,电阻值都是R,把它们并联起来,总电阻是[]A.4R B.R/4 C.4/R D.2R5.两条长度相等、截面积不等的同种材料制成的电阻丝,串联在电路中,则粗电阻丝[]A.电流强度较大B.电流强度较小 C.电压较大 D.电压较小6.下面四对并联电阻,总电阻最小的是[]A.两个4Ω B.一个4Ω,一个6Ω C.一个1Ω,一个8ΩD.一个2Ω,一个7Ω7.今有三个电阻,它们的电阻值分别是a欧、b欧、c欧,其中a>b>c,当把它们并联相接,总电阻为R,它们的大小关系,下列哪个判断是正确的[]A.c<R<b B.b<R<a C.R可能等于b D.R<c8.两个电阻值相等的电阻,每个电阻的电阻值为R。
现将其中一个电阻增大,另一个电阻减小,则并联后的总电阻将[]A.大于R B.小于R C.仍等于R D.无法判定9.有一条电阻线,在其两端加1伏特电压时,测得电阻值0.5欧姆,如果在其两端加10伏特电压时,其电阻值应为[]A.0.5欧姆 B.5欧姆 C.0.05欧姆 D.20欧姆10.电阻R1的阻值比电阻R2小,把它们并联后,总电阻[ ]A.既小于R1又小于R2 B.既大于R1又大于R2 C.小于R2而大于R1 D.等于R1与R2之和11.两个完全相同的电阻,它们串联的总电阻是并联的总电阻的______倍A.2 B.6 C. 1 D.412.修理电器需要一只150欧姆的电阻,但只有电阻值分别为100欧姆、200欧姆、600欧姆的电阻各一只,可代用的办法是[]A.把200欧姆的电阻与600欧姆的电阻串联起来 B.把100欧姆的电阻与200欧姆的电阻串联起来 C.把100欧姆的电阻与200欧姆的电阻并联起来 D.把200欧姆的电阻与600欧姆的电阻并联起来13.导体两端的电压是4伏特,通过的电流强度是0.8安培,如果使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加到6伏特,那么导体的电阻和电流强度分别是[]A.5欧姆, 1.2安培 B.5欧姆, 2安培 C.7.5欧姆, 0.8安培 D.12.5欧姆, 0.8安培 14.(多选)如图46所示的电路,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固定在它的中点时,连入电路的电阻值为R,当只闭合K1时,R与R1上的电压之比是1:2;当只闭合K2时,R与R2上的电压之比是1:4,如果把滑片P移到a端,则[]A.K1、K2闭合时,通过R1与R2的电流之比是1:2 B.K1、K2闭合时,通过R1与R2的电流之比是2:1 C.只闭合K1时,滑动变阻器ab两端的电压与电阻R1两端的电压之比是1:1 D.只闭合K2时,滑动变阻器ab两端的电压与电阻R2两端的电压之比是1:115.将安培表先后串联在图51中的A处、B处、和C处,当电键K闭合时,安培表接在何处的读数最大?[]A.A处B.B处C.C处D.三处都一样16.如图53所示,R1=R2时,电源电压不变,当电键由闭合变为断开时,安培表示数[]A.不变B.变为原来2倍C.变为原来的1/2D.无法判断17.图54中的滑动变阻器R1的最大阻值是200欧姆,电阻R2是300欧姆,电源电压是6伏特且保持不变,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a端滑到b端,伏特表示数的变化是[]A.6伏~0伏 B.3.6伏~6伏C.6伏~3.6伏D.6伏~2.4伏18.(多选)图55所示电路,AB两端电压保持不变,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P滑动的过程中,下面关于安培表和伏特表示数的变化以及发生变化原因的简要分析,正确的是[]A.不管P向哪端滑动,R2都是不变的,所以伏特表示数不变,安培表示数将在P向a端滑动时变小,P向b端滑动时变大B.不管P向哪端滑动,R1都是不变的,所以伏特表示数不变,安培表示数将在P向b端滑动时变小,P向a端滑动时变大C.P向a端滑动时,R1不变,R1两端电压不变,伏特表示数变小,R3也变小,所以安培表示数不变D.P向a滑动时,R2和R3并联总电阻变小,干路电流变大,R1两端电压变大,所以伏特表示数变小,那么,通过R3的电流变小,安培表示数变大E.P向b端滑动时,R3变大,R2和R3并联总电阻变大,所以伏特表示数变大,干路中电流变小,通过R3的电流变大,安培表示数变小19.图56所示的电路中,电压U保持恒定,当K断开时,安培表的读数是[]A.A1变大、A2不变B.A1变小、A2不变C.A1不变、A2变小D.A1不变、A2变大20.如图57所示,AB两点间电压保持不变,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A.安培表示数变小,伏特表示数变大B.安培表示数变小,伏特表示数变小 C.安培表示数变大,伏特表示数变小D.安培表示数变大,伏特表示数变大21.如图59所示,电源电压为9伏特,定值电阻R为5欧姆,滑动变阻器R0的最大电阻值为4欧姆,那么当滑动片由滑动变阻器的a端滑向b端时,伏特表的示数是[]A.由0逐渐增大到9伏B.由0逐渐增大到5伏 C.由0逐渐增大到4伏D.由4伏特逐渐减小到022.如图60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滑动时,各电表示数的变化情况是[]A.A变小、V1变大,V2变小B.A变大、V1变大,V2变小 C.A变小、V1变小,V2变大D.A变大、V1变小,V2变大23.如图61所示的电路图中,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下滑动时,下列判断哪个是完全正确的[]A.安培表的示数变大,伏特表的示数变小,电灯L变亮B.安培表的示数变小,伏特表的示数变小,电灯L变暗 C.安培表的示数变小,伏特表的示数变大,电灯L变暗 D.安培表的示数变大,伏特表的示数变小,电灯L变亮24.如图62电源电压不变,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于最右端时,伏特表V1和V2的读数分别为12伏和4伏,安培表A的读数为1安,当滑片位于变阻器中间时,各表的读数分别是[]A.V1为12伏;V2为4伏;A为0.8安B.V1为12伏;V2为2.4伏;A为1.2安C.V1为9.6伏;V2为2.4伏;A为1.2安D.V1为8伏;V2为4伏;A为0.8安25.图65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K闭合时,电灯L正常发光,要在K断开时,电灯L 仍能正常发光,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该[]A.向右移动 B.不动C.向左移动 D.先向右移,再回到原位26.已知电阻R1大于电阻R2,将它们串联后接入电路,则R1、R2两端的电压U1、U2间的关系是[]A.U1=U2 B.U1>U2 C.U1<U2 D.不好判断27.图67是四位同学设计的用伏安法测电阻R的电阻值的电路图,其中正确的[]27. 公式的物理意义的正确理解是[]A.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导体的电阻越大 B.导体的电流越小,导体的电阻越大 C.导体的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 D.导体的电阻大小等于导体两端的电压与电流之比 29. 如图1所示的滑动变阻器结构示意图,A、B、C、D是它的四个接线柱。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17.2 欧姆定律及应用》同步练习卷(1)(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17.2 欧姆定律及应用》同步练习卷(1)(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423d76ce53a580217fcfe29.png)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17.2 欧姆定律及应用》同步练习卷(1)(含答案解析)人教版九年级上册《17.2 欧姆定律及应用》2019年同步练习卷(1)一、单选题1.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中,得到I−U图象如图所示,则正确的是()A. B.C. D.2.在“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中,得到下表中一组实验数据,根据这组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导体两端的电压导体的电阻通过导体的电流4V5Ω0.8A4V10Ω0.4A4V20Ω0.2AA. 导体电阻一定时,导体两端的电压跟通过导体的电流成正比B. 导体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小光同学用如图电路探究“电路中电流跟电阻的关系”。
在此实验过程中,当A、B两点间的电阻由5Ω更换为10Ω后,为了探究上述问题,他应该采取的下一步操作是()A. 保持变阻器滑片不动B. 将变阻器滑片适当向左移动C. 将变阻器滑片适当向右移动D. 增加电池个数3.有两段导体甲和乙,在相同的电压下,通过导体甲的电流较大,通过导体乙的电流较小,两段导体电阻较大的是()A. 导体甲B. 导体乙C. 两段导体的电阻一样大D. 无法比较4.一电阻两端的电压为6V,通过的电流为1A;如果将它接在另一电路中,通过的电流变0.5A,则电路中的电压为()A. 6VB. 3VC. 9VD. 12V二、填空题5.利用如图甲所示电路,在研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电阻的关系时,要保持导体两端电压不变。
实验中,不断改变Rx的阻值,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示数保持不变,得到了I与R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
由图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此次实验中,电压表的示数始终保持______V不变。
三、实验探究题6.探究流过电阻R1的电流和它两端电压关系的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
(1)实验过程中,______应保持不变。
(2)实验数据如表格所示,则实验的结论是:电阻不变的情况下,流过R1的电流和它两端的______成正比。
中考物理《欧姆定律及其应用》专项练习题(附答案)
![中考物理《欧姆定律及其应用》专项练习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6c06789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59.png)
中考物理《欧姆定律及其应用》专项练习题(附答案)一、单选题1.A、B两个用电器分别接入图甲的电路中,经测量,用电器A、B的I与U关系如图乙所示,则从图乙中获得信息不正确的是()A.用电器的电阻R A=10ΩB.B用电器的电阻R B随电压的增大而增大C.A用电器的电阻R A随电压的增大而增大D.A,B用电器的电阻在U=3V时相等2.如图所示,AB和BC是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的两段导体,将它们串联后连入电路中.比较这两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及通过它们的电流的大小,有()A.U AB>U BC,I AB<I BC B.U AB<U BC,I AB=I BCC.U AB>U BC,I AB=I BC D.U AB=U BC,I AB<I BC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6V,R1、R2为定值电阻,R1=10Ω.甲、乙均为电压表时,闭合S1、S2,两电压表示数之比为U甲:U乙=1:3.甲、乙均为电流表时,仅闭合S1,甲、乙电流表示数I甲、I乙分别为()A.1.8A,1.2A B.1.8A,0.6A C.0.9A,0.6A D.0.9A,0.3A4.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的过程中,下列关于电路中两只电表的示数变化情况分析正确的是()A.电流表示数增大、电压表示数减小B.电流表示数减小、电压表示数增大C.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都增大D.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都减小5.物理研究中常用图象来表示两个量(x,y)的关系,以使研究的问题变得直观明了.下列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符合如图所示的是()A.物质的密度与质量的关系B.物体受到的重力与质量的关系C.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D.定值电阻的阻值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6.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闭合电键S,两只电流表的指针偏离零刻度线的角度恰好相同,则电流表A1与A2的示数之比和电流表A2所用量程分别为()A.1∶1;可能为0.6安B.1∶1;一定为3安C.1∶5;可能为0.6安D.1∶5;一定为3安7.如图是小灯泡L“3V 0.3A”和电阻R中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阻R的阻值为10ΩB.小灯泡L正常发光时的阻值为10ΩC.若将它们串联,通过R的电流为0.15A,则此时电源电压为4.5VD.若将该小灯泡接在电压为2V的电源上,则此时灯的实际功率为0.4W8.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滑动时,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将()A.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都变B.两表示数都不变C.两表示数都变小D.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9.如图所示的是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的一种连接方法,R x为待测电阻,如果考虑电表内阻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则()A.电压表示数大于R x两端的实际电压,电流表示数大于通过R x的实际电流B.电压表示数大于R x两端的实际电压,电流表示数等于通过R x的实际电流C.电压表示数等于R x两端的实际电压,电流表示数大于通过R x的实际电流D.电压表示数等于R x两端的实际电压,电流表示数等于通过R x的实际电流10.如图所示是科技创新小组的同学们自己发明的电子握力器的内部结构.电源电压不变,滑动变阻器b端固定在绝缘底座上,手柄A与变阻器滑片固定在一起,同步运动,握力为零时,滑片处于a端.L 是一个电阻不变的指示灯.使用时,先闭合开关S.再用手握住手柄,A 柄向下运动压缩弹簧,握力就显示在力量计表盘上.下列有关握力计的法中正确的是()A.力量计是由电压表改装而成B.握力越大,电路中电流越小C.灯泡L在电路中没有作用,可以拆除D.握力计实际上是利用手柄受到的握力来改变弹簧的长度,从而改变R接入电路的阻值的1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后,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则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的变化情况是()A.电压表的示数变大,电流表的示数变小B.电压表的示数变小,电流表的示数变大C.电压表的示数不变,电流表的示数变小D.电压表的示数不变,电流表的示数变大12.如图电路中,R为定值电阻。
欧姆定律的应用--精练题(含答案与解析)
![欧姆定律的应用--精练题(含答案与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2c5f36f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64.png)
欧姆定律的应用串、并联电路等效电阻计算 (1)串联电路:①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之和,即R =R +R ++R n 总···12; ②总电阻大于任意一个电阻,且越串越大; ③n 个阻值为R 的电阻串联,总电阻为nR 。
(2)并联电路:①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个电阻倒数之和,即R R R R =+++n总 (1111)12; ②总电阻小于任意一个电阻,且越并越小; ③n 个阻值为R 的电阻并联,总电阻为nR ; ④若只有两个电阻并联,则总电阻R +R R =R R 并1212(积在和上飞)。
串、并联电路分压、分流规律(1)串联分压,分压与电阻成正比。
即U :U =R :R 1212;(2)并联分流,分流与电阻成反比。
即I :I =R :R 1221。
1.把一根电阻为Ω16的粗细均匀的电阻丝围成一个正方形,并以如图所示的方式接入电路,则该正方形接入电路的阻值为( )A. Ω3B. Ω20C. Ω8D. Ω42.几个导体串联起来,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________,串联后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导体的电阻都要______(填“大”或“小”);把导体并联起来,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 ,并联后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支路上导体的电阻都要 (填“大”或“小”)。
3.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R 1=5Ω,R 2=15Ω,闭合开关S 后,两电压表都有示数,则电压表V l 、V 2的示数之比是( )A .1:2B .3:1C .4:1D .1:4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U 保持不变,电流表A 1示数与电流表A 2示数之比为 5:3,若R l =9Ω,则R 2应为 Ω。
5.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若电键S 从断开到闭合,电压表V 两次示数之比为3:5,则电键断开时R 1、R 2两端的电压之比为( )A .2:3B .3:2C .3:5D .5:36.如图所示,灯泡L 1、L 2的电阻分别为Ω10、Ω20。
人教版2020九年级物理全册17.2欧姆定律的应用习题(新版)新人教版
![人教版2020九年级物理全册17.2欧姆定律的应用习题(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2318f77c910ef12d2bf9e718.png)
欧姆定律的应用1. 如图,小明同学为测量小灯泡电阻而连的电路,有关该实验的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到最左端B .实验过程中两电表都有可能需要换接较小的量程C .所测小灯泡的电阻可能随电压表的示数的不同而不同D .在如图位置闭合开关后,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小灯泡变亮 2. 如图所示电路可以测出 R X 的阻值,R 0 为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
用 R 0 和测得的物理量补充完整 R X 的表达式。
(1)断开开关 S ,电流表示数为 I 1;(2)闭合开关 S ,电流表示数为 I 2;(3)则 R X= 。
(1)断开开关 S ,电压表示数为 U 1;(2) 闭合开关 S ,电压表示数为 U 2;(3) 则 R X = 。
3.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30Ω,R2=20Ω,电流表的示数为0.2A,则R1、R2 串联后的总电阻为Ω,电源电压为V,R1两端分得的电压变V。
思考过程:4.如图所示是电阻甲和乙的U-I 图象,电阻甲的阻值为Ω;当把电阻甲和乙并联在电源电压为2V 的电路中,干路电流是A;当把电阻甲和乙串联在电压为6V 的电路中,串联电路的电流为A。
思考过程:5.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V,定值电阻的阻值为10Ω,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20Ω。
闭合开关后,滑片由b 端向a 端移动的过程中,电压表示数;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两空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当滑片移到中点时,电流表示数为 A;电压表示数为V。
思考过程:(1)分析电路结构:(2)电压表测量的电压(3)滑片由b 向a 移动,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阻值6.现有两个阻值不等的未知电阻R1 和R2,为了分辨它们的阻值大小,几个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种电路,其中不可行的是()A .B .C .D.7.如图所示,电路中R1 的阻值为6Ω,闭合开关S,电流表A1 的示数为1.2A,电流表 A2 的示数为 0.3A。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 17.2欧姆定律 同步练习(含解析)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 17.2欧姆定律 同步练习(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c72909333687e21ae45a917.png)
17.2欧姆定律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根据公式R=可知()A.一段导体的电阻在电流不变时,与电压成正比B.一段导体的电阻在电压不变时,与电流成反比C.一段导体的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D.导体的电阻等于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这段导体的电流的比值2.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开关S闭合后,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的变化情况是()A.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B.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不变C.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大D.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小3.某导体两端的电压为5V,通过的电流为1A,若它两端的电压变为0V,则它的电阻和通过它的电流分别是()A.5Ω 1A B.5Ω 0A C.0.2Ω 0A D.0Ω 0A4.考虑温度对电阻率的影响,下面能正确反映通过灯泡的电流与灯泡两端电压关系的是()A.B.C.D.5.一个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增大到原来的2倍,则通过该用电器的电流()A.增大到原来的4倍B.增大到原来的2倍C.减小到原来的D.减小到原来的6.如图为复杂电路的一部分,电阻R l、R2、R3的阻值之比为1:2:3,通过这三个电阻的电流之比为4:1:2.则电流表A1、A2的示数之比为()A.1:1B.2:1C.3:1D.4:17.在某一温度下连接在电路中的两段导体A和B中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
由图中信息可知()A.A导体的电阻大于B导体的电阻B.A导体的电阻等于B导体的电阻C.A导体的电阻小于B导体的电阻D.无法确定8.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滑动变阻器滑片左移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电压表示数变大B.总电流变小C.总电阻不变D.R2的电阻变大9.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阻值R1<R2.闭合开关S后,电阻R1、R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1、U2,通过两个电阻的电流分别为I1、I2.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I1=I2B.I1>I2C.U1<U2D.U1>U210.如图所示是某种压力传感器的原理图,其中弹簧上端和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固定在一起,A和B之间有可收缩的导线,R1为定值电阻,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初三物理-第十七章-第二节-欧姆定律(含解析)
![初三物理-第十七章-第二节-欧姆定律(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f46addcf705cc17552709bf.png)
初三物理-第十七章-第二节-欧姆定律(含解析)一、单选题1.一个灯泡标有“8V 4W”,另一个灯泡标有“8V 2W”.把两灯泡串联在电源上,闭合开关后只有一只灯正常发光,另一只灯发光很暗,则该电源电压为()A. 8 VB. 10 VC. 12 VD. 16 V2.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电键S闭合后,电流表A1和A2的示数比为3:2,则R1和R2的阻值之比为()A. 2:3B. 2:1C. 1:2D. 3:23.如图所示的电路,当开关由断开变为合上时,各表的示数变化为( )A. 两表的示数都变小B. 两表的示数都变大C. 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电压表的示数变小D. 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电压表的示数不变4.一个风和日丽的周末,小明和她的同学一同去效游,在野外他们看到小鸟停在高压线上欢快的歌唱,他们感到很奇怪,老师不是才讲了的吗,人接触高压线时,会触电的,那么小鸟为什么不会触电呢?针对这个问题,她们讨论了以下四种结论,你认为有道理的是()A.小鸟的电阻很大,通过导体的电流很小B.小鸟的脚是绝缘体C.小鸟只停在一根电线上,两脚之间的电压很小D.小鸟的天性不会触电5.如图,能正确描述电阻一定时,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象是()A. B. C. D.6.小华学完电流、电压、电阻的有关知识后,在笔记本上记录了班上同学们关于电流、电压和电阻的一些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A. 有电流通过的电阻两端,一定有电压存在B. 没有电流通过的导体,没有电阻C. 导体两端电压为零时,电阻也为零D. 电路两端有电压时,电路中一定有电流7.如图甲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一端滑到另一端的过程中,RR1、R R2的II﹣U﹣U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 图线A是电阻R1的I﹣U关系图象B. 电源电压为18VC. R1的阻值是20ΩD. 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为70Ω二、多选题8.张华同学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的关系时,记录的实验数据通过整理作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根据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通过导体甲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B. 导体甲的电阻大于导体乙的电阻C. 当在导体乙的两端加上1V的电压时,通过导体乙的电流为0.2AD. 将甲、乙两导体串联后接到电压为3V的电源上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为0.2A9.小林想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及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实验电路如图甲所示。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7.2欧姆定律专项练习(图片版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7.2欧姆定律专项练习(图片版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ee3d4c10740be1e640e9aa3.png)
2018^2019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17.2《欧姆定律》同步测试与解析 选择题(共15小题)1-下图中能正确反映通过某一定值电阻的电凉与它两端电压的关系的是〔)2. 在常温下,粗细相同的铜丝甲、乙,甲的长度是乙的三倍,则甲、乙电阻R「R=的比值为()A ・ 1; 3 3: 1 C ・ 1; 1 D. 1: 93. 已知Ri ; Rrfi 3.将它们接在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12▼的电路札 闭合5则通过它们的电疣之比及它们两端的电压之比杲()4. 如图所示的电蹄中,电流表A 二的示数为0.5A, Az 的示数为0.3A,电阻%的 阻值为10Q.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In 12=3: 2 Un U2=ls 1C li : k=2: 3 Ui : U2=l : 1 B. 111 12=3: 2 Un U 2=3; 2 D” 115 lz=l : 1 Un Uz=2:A. 通过电阻R 丄的电流为D.5AB. 电源电压为5VC. 电阻肌的阻值为ISOD-若断开开关気 电流表亀示数变大5-甲、乙、丙三导休串联,两端电压分别是飙 飙15V 的电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A.甲的电阻最大 乙的电阻最大 G 丙的电阻最大 D.三导体的电阻相等6.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开关5闭合后,灯S b 都能正常工作,甲、乙两个电表的示数之比是2; 3,此时灯S Lz 的电阻之比是( )7.如图所示为电阻貼的I-U 图象#由图可知( )A. 电阻Ri 阻值小于旳阻值B. 将Rs 电并联接在电路中,通过旳的电济较大C. 将际%串联接在电路中•,缶两端的电压较大D. 将弧 旳串联接在电路忆 电流通过旳做功较快8. 导体两端的电压是4也通过的电流是0.8A,如果使导体两端的电压増加到8V,那么通过导体的电济和电阻分别是()A. 0.8A 10Q B ・ 0.4A 100 C. 1.6A 10Q D + 1.6A 50乩如图所示,当5断开,甲、乙两表是电流表时,两示数之比II z=3; 5;B. 1: 2C. 3. 2 A. 2: 1当5闭合.甲、乙两表是电压表时()® T®T.A.两表的示数之比U和U二=5;3两表的示数之比U补Uz=2:5C. R占鬼的电阻之比Fh; Rz=5:3D・旳与旳的电阻之比Rr R Z=3: 2讥一个标有T・5A 50CT字样的电阻,当它与一个标有泡A孔E字样的电阻串联接入电路时,电路两端的最大允许电压为()A. 30V E・120V U 75V D・ 80V11.在测量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也小明误把电流表与电压表互换(如图所示),其它连接均正确,闭合开关前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最右端。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7章《欧姆定律》第二节欧姆定律同步练习 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7章《欧姆定律》第二节欧姆定律同步练习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b0de86d83c4bb4cf6ecd107.png)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7章《欧姆定律》第二节欧姆定律同步练习 含答案 知识点 欧姆定律的理解1.根据欧姆定律公式RU I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这段导体的电阻就越小B.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这段导体的电阻就越大C.导体的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D.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通过这段导体的电流就越大2.根据欧姆定律的变形式RT,对于给定的一段电阻丝,当其两端的电压发生变化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U 变大时,I U 变大 B.U 变大时,IU 一变小 C.U 变小时,I U 不变 D.U=0时I U =0 知识点 运用欧姆定律公式进行简单计算3.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流为0.2A.如果给原来的电池再串联一节相同电池,那么电路中的电流变为 ( )A.0.8AB.0.4AC.0.2AD.0.1A4.一段导体接在电压为9V 的电源上时,通过导体的电流是1A.若将这段导体接在电压为3V 的电源上时,这段导体的电阻是( )A.9ΩB.6ΩC.3ΩD.由9Ω变为3Ω5.某一导体,两端加4.5V 电压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15A,若两端加3V 电压,则通过它的电流为 ( )A.0.1AB.0.15AC.0.3AD.0.2A6.如图所示,电阻R1的阻值为R12Ω,电阻R2的阻值为8Ω,电压表示数为6V,则通过电阻R2的电流值是______A电源电压是______V7.在一段电阻不变的导体两端加20V电压时,通过的电流为1A;现在把该导体两端的电压变为5V,则此时通过该导体的电流是______A它的电阻是______Ω8.一段导体两端加5V的电压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为0.4A.若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为8V,______(填“能”或“不能”)用量程为0~0.6A的电流表测它的电流9.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的电压恒为6V.闭合开关后,电流表A1的示数如图乙所示,电流表A2的示数为0.3A.求:(1)灯泡L、灯泡L2的电流分别是多少?(2)灯泡L1、灯泡L2的电阻分别是多少?10.把长短相同、粗细不同的两根镍铬合金线串联接入电路,则电路中()A.粗导体的电阻大于细导体的电阻B.粗导体的电阻等于细导体的电阻C.粗导体两端电压大于细导体两端电压D.粗导体两端电压小于细导体两端电压11.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1S2,电压表示数为6V,电流表示数为0.6A,断开S2后,电压表示数为2V,则R2的电阻和电源电压分别是()A.10Ω、9VB.20Ω、6VC.20Ω、9VD.10Ω、6V12.如图所示电路,电阻R2=20Ω,闭合开关S,电流表A1的示数为0.2A,电流表A2的示数为0.6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阻R1的阻值为40ΩB.电源电压为12VC.通过电阻R2的电流为0.6AD.电路的总电流为0.8A13.(2019·赤峰)某段金属丝两端电压为6V时通过的电流为0.3A;当该金属丝两端电压降为4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______A;当该金属丝两端电压降为0V时,它的电阻为______Ω14.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6V.闭合开关S,电压表○V1的示数为4V,电流表的示数为0.4A.求:(1)电压表○V2的示数为______(2)R1的阻值为______Ω,R2的阻值为______Ω1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R2均为定值电阻,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S,两电表均有示数;再断开开关S,则电流表示数______,电压表示数______,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之比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6.在某一温度下,两个电路元件A和B中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04所示,则由图可知,元件A的电阻为______,将A和B并联后接在电压为2.5V的电源两端,则电路中的总电流是______A17.(2019·新疆)如图所示电路中,电阻R1的阻值为2Ω,当开关闭合后,电压表V1的示数为1V,V2的示数为2V.求:(1)电源两端的电压;(2)通过R1的电流和R2的阻值;拓展在线18.如图1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10Ω.当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滑片P从a端移到b端,两电表示数变化关系用图2线段AB表示求(1)电源电压;(2)滑片P滑到ab中点时电压表的示数.答案1.D2.C3.B4.A5.A6.0.5 107.0.25 208.不能9.0.2 0.3 30 2010.D11.B12.A13.0.2 2014.2 10 515.变小变小不变16.5 0.7517.3V 4Ω18.6 3。
(完整版)欧姆定律练习题30道
![(完整版)欧姆定律练习题30道](https://img.taocdn.com/s3/m/375b8e0f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d3.png)
(完整版)欧姆定律练习题30道欧姆定律练习题30道欧姆定律计算题练习(基础)1.车床照明灯的电压是36V,电阻为720Ω,求这盏灯正常工作时,通过它的电流为多少?2.一只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是0.5A,灯丝电阻是5Ω,要测量灯泡两端的电压,电压表的量程选用多少伏的?3.在研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发现当电压表示数为5伏时,电流表示数为0.25安,此时导体的电阻为多大?若电压表示数为6伏时,电流表的示数会变为多少?4.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A、B两点间的电压是6V,电阻R1=4Ω,电阻R1两端的电压是2V,求:R1中的电流强度和电阻R2。
5.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5Ω,当开关S闭合时,I=0.6A,I1=0.4A,求R2的电阻值。
6.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流表示数为0.3A,电阻R1=40Ω,R2=60Ω,求:干路电流I。
7.有一电阻为20Ω的电灯,在正常工作时它两端的电压为10V。
但是我们手边现有的电源电压是12V,要把电灯接在这个电源上,需要给它串联一个多大的电阻?8. 如图所示,电阻R1的电阻为10Ω,R2为30Ω,当开关S断开时,电流表示数为0.6A,则当K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多少?第一部分串联电路15道1.有两个灯泡串联在电路中,电路中的电流是0.2安培,电源电压是9伏特,灯泡L1的电阻是20欧姆,求:(1)电路中的总电阻(2)灯泡L2的电阻(3)灯泡L1和L2两端的电压2.有两个灯泡串联在电路中,电路中的电流是0.3安培,电源电压是12伏特,灯泡L1两端的电压是6伏特,求:(1)电路中的总电阻(2)灯泡L2两端的电压(3)两个灯泡的电阻分别为多大3.有两个灯泡串联在电路中,电路中的电流是0.1安培,灯泡L1两端的电压是3伏特,灯泡L2两端的电压是9伏特,求:(1)两个灯泡的电阻分别为多大(2)电路中的总电阻(3)电源电压4.有两个灯泡串联在电路中,电路中的电流是0.2安培,灯泡L1两端的电压是4伏特,电路的总电阻为60欧姆,求:(1)电源电压(2)灯泡L2两端的电压(3)两个灯泡的电阻分别为多大5.有两个灯泡串联在电路中,电路中的电流是0.5安培,灯泡L1两端的电压是9伏特,灯泡L2为的电阻6欧姆,求:(1)灯泡L1的电阻(2)灯泡L2两端的电压(3)电源电压6.有两个灯泡串联在电路中,电路中的电流是0.2安培,电路中的总电阻为20欧姆,灯泡L2为的电阻15欧姆,求:(1)L1的电阻(2)灯泡L1和灯泡L2两端的电压(3)电源电压7.有两个灯泡串联在电路中,电路中的电流是0.2安培,灯泡L1的电阻为45欧姆,灯泡L2为的电阻15欧姆,求:(1)灯泡L1和灯泡L2两端的电压(2)电源电压(3)电路中的总电阻8.有两个灯泡串联在电路中,电源电压是12V,灯泡L1两端的电压为9V,电路中的总电阻为30欧姆,求:(1)灯泡L2两端的电压(2)电路中的电流(3)两个灯泡的电阻9.有两个灯泡串联在电路中,电源电压是12V,灯泡L1两端的电压为9V,灯泡L1的电阻为30欧姆,求:(1)灯泡L2两端的电压(2)电路中的电流(3)灯泡L2的电阻(4)该电路的总电阻10.有两个灯泡串联在电路中,电源电压是24V,灯泡L1两端的电压为15V,灯泡L2的电阻为20欧姆,求:(1)灯泡L2两端的电压(2)电路中的电流(3)灯泡L1的电阻11.有两个灯泡串联在电路中,电源电压是6V,电路的总电阻为30欧姆,灯泡L2的电阻为20欧姆,求:(1)灯泡L1的电阻(2)电路中的电流(3)灯泡L1和L2两端的电压12.有两个灯泡串联在电路中,电源电压是12V,灯泡L1的电阻为5欧姆,灯泡L2的电阻为25欧姆,求:(1)电路的总电阻(2)电路中的电流(3)灯泡L1和L2两端的电压13.有两个灯泡串联在电路中,灯泡L1两端的电压3V,电路的总电阻为10欧姆,灯泡L1的电阻为5欧姆,求:(1)灯泡L2的电阻(2)电路中的电流(3)灯泡L2两端的电压(4)电源电压14.有两个灯泡串联在电路中,灯泡L1两端的电压3V,电路的总电阻为12欧姆,灯泡L2的电阻为8欧姆,求:(1)灯泡L1的电阻(2)电路中的电流(3)灯泡L2两端的电压(4)电源电压15.有两个灯泡串联在电路中,灯泡L1两端的电压3V,灯泡L1的电阻为30欧姆,灯泡L2的电阻为20欧姆,求:(2)电路中的电流(3)灯泡L2两端的电压(4)电源电压第二部分并联电路15道1.两个灯泡并联在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2伏特,总电阻为7.5欧姆,灯泡L1的电阻为10欧姆,求:1)灯泡L2的电阻2)灯泡L1和L2中通过的电流3)干路电流2.两个灯泡并联在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2伏特,总电阻为15欧姆,灯泡L1中通过的电流为0.6安培,求:1)干路电流2)灯泡L2中通过的电流3)灯泡L1和L2的电阻3.两个灯泡并联在电路中,电源电压为3伏特,L1的电阻为20欧姆,L2的电阻为10欧姆,求:1)L1和L2并联后的等效电阻2)灯泡L1和L2中通过的电流3)干路电流4.两个灯泡并联在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伏特,L1的电阻为20欧姆,干路电流为0.5安培,求:1)L1和L2并联后的等效电阻2)灯泡L1中通过的电流3)灯泡L2中通过的电流4)L2的电阻5.两个灯泡并联在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伏特,L1的电阻为30欧姆,L2中通过的电流为0.4安培,求:1)L2的电阻2)灯泡L1中通过的电流3)两灯并联后的等效电阻4)干路总电流6.两个灯泡并联在电路中,电源电压为24伏特,干路总电流为0.5安培,L2中通过的电流为0.4安培,求:1)两灯并联后的等效电阻2)L2的电阻3)灯泡L1中通过的电流4)L1的电阻7.两个灯泡并联在电路中,电源电压为24伏特,灯泡L1中通过的电流为0.2安培,L2中通过的电流为0.4安培,求:1)两灯的电阻2)两灯并联后的总电阻3)干路总电流8.两个灯泡并联在电路中,两灯并联后的总电阻为8欧姆,灯泡L1的电阻为40欧姆,干路总电流为0.75安培,求:1)电源电压2)灯泡L1中通过的电流3)灯泡L2中通过的电流4)灯泡L2的电阻9.两个灯泡并联在电路中,两灯并联后的总电阻为1.6欧姆,灯泡L1的电阻为8欧姆,灯泡L1中通过的电流为0.4安培,求:1)电源电压2)干路中通过的电流3)灯泡L2中通过的电流4)L2的电阻10.两个灯泡并联在电路中,两灯并联后的总电阻为2.4欧姆,灯泡L1的电阻为6欧姆,灯泡L2中通过的电流为0.75安培,求:1)L2的电阻2)电源电压3)灯泡L1中通过的电流4)干路总电流11.两个灯泡并联在电路中,灯泡L1的电阻为20欧姆,L2的电阻灯泡为30欧姆,干路总电流为0.5安培,求:1)两灯并联后的总电阻2)电源电压3)灯泡L1和L2中通过的电流12.两个灯泡并联在电路中,灯泡L1的电阻为15欧姆,L2的电阻灯泡为30欧姆,灯泡L1中通过的电流为0.2安培,求:1)两灯并联后的总电阻2)电源电压3)灯泡L2中通过的电流4)干路总电流13.两个灯泡并联在电路中,灯泡L1的电阻为10欧姆,灯泡L2中通过的电流为0.3安培,干路总电流为0.6安培,求:1)灯泡L1中通过的电流2)电源电压3)L2的电阻4)两灯并联后的总电阻14.两个灯泡并联在电路中,灯泡L2的电阻为20欧姆,通过它的电流为0.3安培,干路总电流为0.5安培,求:1)电源电压2)灯泡L1中通过的电流3)L1的电阻4)两灯并联后的总电阻15.两个灯泡并联在电路中,灯泡L2的电阻为40欧姆,通过它的电流为0.15安培,灯泡L1中通过的电流为0.1安培,求:1)电源电压2)干路总电流3)L1的电阻4)两灯并联后的总电阻第三部分欧姆定律15道1,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的阻值为10欧。
九年级物理全册17.2《欧姆定律》练习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九年级物理全册17.2《欧姆定律》练习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e02ab5b7a45177232f60a2e5.png)
九年级物理全册17.2《欧姆定律》练习(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九年级物理全册17.2《欧姆定律》练习(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九年级物理全册17.2《欧姆定律》练习(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欧姆定律》同步练习◆选择题1。
对于一段导体来说,关于R=U/I的物理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导体中电流越大,则电阻越小B。
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则电阻越大C.导体的电阻等于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电流之比D.导体的电阻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电流成反比2.下列四个图象中,能正确描述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它两端电压关系的是()A. B. C.D。
3。
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变阻器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表示数变大的是( )A.B。
C。
D.◆填空题4.当一导体两端的电压为8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5A,则这导体的电阻为______ Ω,当两端电压为0V时,则导体的电阻为______ Ω。
5.当导体两端电压为6V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为0.6A,则导体的电阻为 ______ Ω,当导体两端电压为0时,导体的电阻为______ Ω(忽略温度对导体电阻的影响)。
6.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15Ω,R2=10Ω,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的示数为0。
3A,则电源电压为______ V,通过R1的电流是 ______ A。
7.在某一温度下,两个电路元件甲和乙中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将元件甲、乙并联后接在电压为2V的电源两端,则流过元件甲的电流是 ______ A,流过元件乙的电流是 ______ A,电路中的总电流为 ______ A。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17章第2节欧姆定律经典习题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17章第2节欧姆定律经典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60fc20306137ee06eef918ec.png)
(3)若用Rx替换电阻R1则电流表A1所在支路的电阻发生变化,电 流表A1的示数会发生变化,同时干路电流也会发生变化,即电流表 A的示数发生变化,不符合题意,因此只能是用Rx替换电阻R2. (4)替换后电流表示数减少了0.3 A, 则干路电流I’=I-△I=1.5A-0.3 A=1.2 A, 根据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可知,此时通过Rx 的 电流Ix=I’-I1= 1.2 A- 0.3 A=0.9 A, 根据I=U/R可得Rx的阻值Rx= U/ Ix =9V/0.9 A=10 Ω.
例 3 [2020山西模拟]如图甲是电子积木编成的直升机模型,机 身底部装有超声波传感器能感知飞机与地面的距离,机身内部 有电源,开关闭合后螺旋桨会旋转,直升机从近地面处升高到1.2 m的过程中,螺旋桨转速逐渐加快,若高度继续增加,螺旋桨转 速会减慢.其工作原理如图乙所示数字电位器能根据接收到超声 波传感器传递的高度信息改变其阻值,能正确描述数字电位器 阻值随高度变化的图象是( )
( 2) 由并 联 电路 电 压的 规 律和 欧 姆定 律 I=U/R, 电 源 电 压
U=U1=I1R1 =0.2 A×20Ω=4 V. (3)由欧姆定律I= U/R,可得R2= U/ I2 = U2/ I2 = 4 V / 0.4 A
=10Ω.
C 思维拓展
10.(知识点2 )[2019-2020福建厦门思明区月考]在中学生创新 大赛中,某初中参赛小组设计了一种测定风力的装置(如图甲), 迎风板与压敏电阻Rx连接,工作时迎风板总是正对风吹来的方向.压 敏电阻的阻值随风力变化而变化,其阻值Rx与风力F关系如图乙所示. 已知电源电压恒为5 V,定值电阻R=3 Ω.
物理
物理 九年级 上册
第2节 欧姆定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2
一、基础训练
1.在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得
出表格中的一组数据。
根据这组数据,可以得到
的结论是( )A.导体电阻一定时,导体两端的电压跟通过导体的电流成正比B.导体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C.
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阻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D.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和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一段导体两端加3 V 电压时,电流为0.6 A ,如果两端电压再增加 1.5 V 时,通过导体的电流和导体的电阻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7-1-1 3.当电路发生短路时,电路中的_________很大,会使导线的温度升高,严重时能造成_________。
4.将图7-1-1中的实物连成实物图。
要求:L 1与L 2并联,电流表测电路中总电流,电压表只测灯L 2两端电压,滑动变阻器只用于改变灯L 2的亮度,并且滑片左移时灯L 2变亮。
5.小华学完电流、电压、电阻的有关知识后,在笔记本上记录了班上同学们关于电流、电压和电阻的一些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A.有电流通过的电阻两端,一定有电压存在 B.没有电流通过的导体,没有电阻 C.导体两端电压为零时,电阻也为零 D.电路两端有电压时,电路中一定有电流 图7-1-2
6.小明同学连接了图7-1-2所示的实验电路。
实验时,他注意比较了电路在开关闭合前、后的现象。
下列符合观察事实的是( )A.开关闭合前、后,灯泡均能发光 B.开关闭合后,电压表的
读数变小C.开关闭合后,电流表的读数变小 D.开关闭合前、后,电压表读数均为电源电压 7.关于公式R=U/I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导体的电阻就越大 B 、流越大,导体电阻越小 C 、导体的电阻数值上等于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之比 D 、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 二、拓展延伸
1.如果在“探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中,按照图7-1-5的电路图连接了电路,各表的正负接线柱和量程均正确,结果会( ) 图7-1-5 A.电流表被烧坏 B.电压表被烧坏C.电流表示数为0 D.电压表示数为0
2.某导体两端的电压为6 V 时,通过的电流为0.1 A ,若将导体两端的电压再增加3 V ,通过导体的电流是____A ,则该导体的电阻为___;若该导体两端的电压为0,则该导体的电阻为___。
图7-1-6
3.(2010甘肃兰州模拟,22)如图7-1-6所示,电阻R 1=R 2=4 Ω,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当S 1、S 2都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75 A ,此时电路是_________
联电路,电路的总电阻是_________ Ω,当S 1闭合、S 2断开时,电路的总电阻是_________ Ω,电流表的示数是_________ A 。
4. (2010江苏泰州模拟,26)为了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小华设计了如图7-1-13所示的实验电路图。
(1)实验选用的器材如图7-1-14所示,其中电源为两节新干电池,定值电阻为10 Ω,滑动变阻器上标有“10 Ω 2 A”的字样,则实验时电压表应选用的量程为_______ V ,电流表应选用的量程为_________ A 。
(2)请根据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7-1-14中的元件连成电路。
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3)下表是小华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时记录的几组实验数据,通过对表中数据的分析,可得5. 如图7-1-8所示,R 1=12 Ω,将它与R 2串联后接到8 V 的电压上,已知R 2两端的电压是2 V ,求R 2的阻值。
图7-1-8
6.某人做实验时把两盏电灯串联起来,灯丝电阻分别为R 1=30 Ω,R 2=24 Ω,电流表的读数为0.2 A ,那么加在R 1和R 2两端的电压各是多少?
7.如图7-1-9所示电路,电压表V 1的读数为8 V ,闭合开关后V 2的读数为5 V 。
若电阻R 1的阻值为12 Ω,求R 2的阻值。
图7-1-9
8.将两个电阻R 1、R 2并联后,再与电池组和开关串联成回路,如图7-1-7所示。
已知干路电流为I=2 A ,通过R 1的电流为I 1=1.2 A ,电池电压为U=24 V ,求R 1和R 2的阻值是多少? 图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