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语习得 乔姆斯基普遍语法评论
略谈普遍语法与二语习得
时,他会把 自己内在的语言系统与他 自己本族语言的语言 系统进行比较从而调整他的语法。乔姆斯基的语言观和方 法论从研究生成语言的大脑出发考察人的语言能力,揭示 人脑语言机制的工作原理。普遍语法以第一语言习得速度 快、 知识准确 、 具有创造力等为依据研究第一语言。乔氏关
的。 他认为语言是某种天赋, 儿童生来就具有一种学习语言 的能力, 叫做“ 语言习得机制(LAD) 。 这是一种很适合他们
法这一概念。 他认为普遍语法存在于人的大脑 , 帮助人们习
得语言, 是人与生俱来的语言初始状态。普遍语法主要由管 辖与约束理论支持, 该理论涉及深层结构, 表层结构和逻辑 形式, 以及一系列相互作用的分支理论。普遍语法实际上是 一组语言普遍特征, 这组特征是由带有普遍性的、 涉及语言 中最本质的句法部分的原则和参 组成, 而语言的其余部分
要不了3- 5年, 不用接受系统的教育便已基本掌握了自己母 语的主要特点提供了理论依据。乔姆斯基虽未曾直接论述 普遍语法与二语习得的关系,但普遍语法对二语习得的研 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
三、 母语与第二语言
应用机制, 使人生来就具有学习获得语言的能力。 参数的作 用是把抽象的原则转化成具体的规则, 个别语法就是参数的 值得到设立后形成的一套系统。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远比 第一语言习得困难和复杂。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从其形成至 今一直被大家关注。这一领域的研究从系统地探索第二语
里还天生就具有语 言应用机制。第二语言与母语之 间的关
系不同,母语知识对另一种语言知识的习得的影响也不一 样。从分析中可以得知普遥语法理论对二语习得是不无稗
益的。
固有的、 不用学而具有的程序, 而反映人类语言个体差异性 的参数则是要学习的语言边缘成分, 即参数值。在普遍语法 之前, 乔姆斯基曾提出了一个简单的语言习得模式, 语言 即“ 输人‘语言习得机制一语言习得” 其含义是语言输人经过 , 语言习得机制产生语法, 从而习得语言。 很明显, 这个模式强 调语言习得机制的决定性作用。儿童通过接触和学习特定
普遍语法对二语习得的影响
普遍语法对二语习得的影响李保军四川大学摘要:本文通过介绍普遍语法的基本理论,逻辑问题以及普遍语法在二语习得中的可及性问题,来探讨普遍语法对二语习得的影响状况和作用。
关键词:普遍语法;逻辑问题;可及性;影响一、普遍语法简介1965年,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Chomsky)在其著作《句法理论的若干问题》中首次提及“语言普遍现象”,作为“生成语法”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UG(普遍语法)由一系列原则构成。
原则固定不变,确定了人类各种语言内在的共性,为各种语言所遵守。
参数则决定不同语言的个性。
UG是儿童学习语言前的初始状态,接触语料后使原则的参数得以设定,产生一个具体语法(PG),称为核心语法。
1981年,乔姆斯基在著作《管辖与约束论集》中提出“原则与参数”理论,对“普遍语法”理论进行了详细阐述和拓展。
1993年,乔姆斯基提出最简方案模式(MP模式),核心是对“原则与参数模式”中的结构和转换作进一步简化和抽象化,使整个模式不再有任何冗余的层次和操作,并能更合理地解释儿童在短时间内掌握母语的事实。
二、二语习得中的逻辑问题普遍语法提出的理论依据之一在于解释儿童母语习得中的逻辑问题。
那么二语习得中是否存在类似于母语习得的逻辑问题?White提出,在二语习得过程中,成人二语习得者所接受的语言输入非常有限但仍然有很多习得者最终能够成功习得第二语言。
因此成人二语习得过程中同样存在着类似母语习得的逻辑问题。
然而,仅凭这一点还不足以说明普遍语法在二语习得中的可及性因为二语习得者已经掌握的母语可能也会起作用。
这样一来,要充分说明二语习得受到普遍语法的制约就必须满足两个条件:(1)二语习得中存在类似于母语习得的逻辑问题。
(2)二语习得者的某一语法特征既不是仅仅通过观察二语输入也不是通过二语输入及非特定领域学习原则更不是受母语迁移影响就可习得。
这就说明二语习得者可以重新设置普遍语法的参数值,普遍语法为二语习得可及。
三、普遍语法可及性的三种观点对于普遍语法在二语习得中是否可及,基于实证研究有许多不同的理论假设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不同的观点:(1)普遍语法为二语习得者完全可及(Full Access)。
普遍语法对二语习得的影响
普遍语法对二语习得的影响作者:李保军来源:《北方文学》2019年第05期摘要:本文通过介绍普遍语法的基本理论,逻辑问题以及普遍语法在二语习得中的可及性问题,来探讨普遍语法对二语习得的影响状况和作用。
关键词:普遍语法;逻辑问题;可及性;影响一、普遍语法简介1965年,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Chomsky)在其著作《句法理论的若干问题》中首次提及“语言普遍现象”,作为“生成语法”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UG(普遍语法)由一系列原则构成。
原则固定不变,确定了人类各种语言内在的共性,为各种语言所遵守。
参数则决定不同语言的个性。
UG是儿童学习语言前的初始状态,接触语料后使原则的参数得以设定,产生一个具体语法(PG),称为核心语法。
1981年,乔姆斯基在著作《管辖与约束论集》中提出“原则与参数”理论,对“普遍语法”理论进行了详细阐述和拓展。
1993年,乔姆斯基提出最简方案模式(MP模式),核心是对“原则与参数模式”中的结构和转换作进一步简化和抽象化,使整个模式不再有任何冗余的层次和操作,并能更合理地解释儿童在短时间内掌握母语的事实。
二、二语习得中的逻辑问题普遍语法提出的理论依据之一在于解释儿童母语习得中的逻辑问题。
那么二语习得中是否存在类似于母语习得的逻辑问题?White提出,在二语习得过程中,成人二语习得者所接受的语言输入非常有限但仍然有很多习得者最终能够成功习得第二语言。
因此成人二语习得过程中同样存在着类似母语习得的逻辑问题。
然而,仅凭这一点还不足以说明普遍语法在二语习得中的可及性因为二语习得者已经掌握的母语可能也会起作用。
这样一来,要充分说明二语习得受到普遍语法的制约就必须满足两个条件:(1)二语习得中存在类似于母语习得的逻辑问题。
(2)二语习得者的某一语法特征既不是仅仅通过观察二语输入也不是通过二语输入及非特定领域学习原则更不是受母语迁移影响就可习得。
这就说明二语习得者可以重新设置普遍语法的参数值,普遍语法为二语习得可及。
普遍语法与二语习得研究
普遍语法与二语习得研究作者:周一桃来源:《现代交际》2019年第08期摘要:本文探讨了普遍语法理论对二语习得研究的启示。
首先对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作了简要的介绍,其次介绍了普遍语法的原则——参数理论,最后讨论了普遍语法在二语习得中的可及性问题。
关键词:普遍语法二语习得可及性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08-0175-02乔姆斯基在关注到儿童的母语习得情况之后,提出了普遍语法理论。
生成语法语言学家将母语刺激缺乏和儿童母语能力强的矛盾定义为“语言习得的逻辑问题”(White,1989)。
虽然乔姆斯基没有直接提到普遍语法和二语习得之间的关系,普遍语法理论的确对二语习得相关研究起到了很大的影响作用。
普遍语法理论认为普遍语法是人脑中的一种固定存在。
普遍语法可以在人类调整母语习得的原则和参数的值时起到协助作用。
本文将讨论的是普遍语法能否也一样可以在人类调整二语习得的原则和参数的值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普遍语法理论对二语习得有多强的解释力。
一、普遍语法的原则——参数理论乔姆斯基在普遍语法理论中提到,儿童一生下来就具有一种学习语言的能力,称之为“语言习得机制”。
儿童拥有这种语言习得机制,因此只需要接触语言材料,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习得语言。
正是因为语言习得机制,儿童在出生之后可以习得任何语言。
父母都是中国人的儿童如果出生在美国,他就可以把英语作为母语来习得。
同样的,父母都是美国人的儿童如果出生在中国,他就可以把汉语作为母语来习得。
这也就是说,儿童一生下来就具有学习语言的能力。
乔姆斯基提出人脑的初始状态包含了人类所有语言的特点,也就是普遍语法。
简而言之,普遍语法对人类来说都是不变的。
人类所使用的语言都要符合普遍语法,只是某些次要方面不一样。
普遍语法就是一系列的特征,而语言则从普遍语法中选择符合自己的特征。
普遍语法主要关注的问题有以下三个:(1)什么是语言知识能力?(2)语言知识能力怎么才能获得?(3)语言知识能力怎么运用?乔姆斯基语言中有一对核心的理论概念:内在化语言和外在化语言。
对第二语言习得和普遍语法研究的再认识_第二语言习得中普遍语法的历史回顾_评析
2006年第2期总第129期 外语学刊FOREIG N LANG UAGE RESE ARCH2006,N o.2Serial N o.129对第二语言习得和普遍语法研究的再认识———《第二语言习得中普遍语法的历史回顾》评析贾冠杰(苏州大学,苏州215006)提 要:普遍语法是人类语言的本质所在,是人类语言的共性。
人们普遍认为,对普遍语法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乔姆斯基语言理论的提出,而受到乔姆斯基理论极大影响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则始于20世纪60年代,很长时间以来,这在学术界已经基本成为共识。
然而,近期的有关研究表明,对普遍语法和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远远早于已经形成定论的20世纪。
这给普遍语法和二语习得领域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而且有助于全面科学地研究以上两个领域。
关键词:普遍语法;二语习得;历史;再研究;新课题 中图分类号:H0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100(2006)02-0110-02 关于普遍语法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历史在一些文献里早有定论。
很多专家认为,二者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
但是玛格丽特・托马斯(Margaret T h omas) 2004年撰写的《第二语言习得中普遍语法的历史回顾》(Universal G rammar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A H istory)一书否定了这种观点,打破了过去多年来对普遍语法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历史的界定,第一次全面地讨论了普遍语法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历史,使人们对二者研究的历史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这正是介绍本书的目的所在。
此外,它又是一本2004年出版的新书,很值得向读者推荐。
1 结构内容本书从历史角度讨论了普遍语法和第二语言习得两个方面,全书共8章。
第一章绪论,首先界定什么是普遍语法和第二语言习得两个关键问题,并分析研究普遍语法和第二语言习得历史的原因,共包括4部分:“学科上的断历史观”,“断历史观产生的原因”、“获得历史自我意识的益处”和“如果失去了历史,这个学科将失去什么”。
普遍语法理论对二语习得与教学的指导作用-最新文档
普遍语法理论对二语习得与教学的指导作用引言乔姆斯基是普遍语法理论的创始人。
在20 世纪 50 年代,他掀起了一场“乔姆斯基革命”,导致整个语言研究发生了巨大变革。
此后,有关乔姆斯基普遍语法理论的研究层出不穷。
虽然乔姆斯基的语言学理论不是专门为二语习得研究设计的,但是以普遍语法作为二语习得理论背景的研究不计其数,大体形成了直接可及说、间接可及说、不可及说三种观点。
本文首先对普遍语法原则进行介绍,然后重点分析三种关于普遍语法与第二语言习得的观点。
最后基于此,证明普遍语法在二语习得中存在可用性。
[1]一、普遍语法原则1.理论内容普遍语法由一些高度抽象的具有模块性质的子系统组成,这些相互独立而又相互作用的语言共项子系统即为普遍语法原则。
这一原则是隐藏于所有语言的语法系统下的普遍规律,是高度抽象的语法特征,是一组约束句子组合的限制条件。
[2]2.普遍语法与一语习得乔姆斯基将语言习得机制比作黑箱,原始的语言数据输入在黑箱中得到处理后,输出处理后获得的语言能力。
在原则-参数阶段,乔姆斯基进一步描述了语言习得机制,指出语言习得机制是由原则和参数构成的,即语言输入→普遍语法→语言输出。
这时的黑箱有了实质的内容:普遍语法的原则和参数。
[3]二、普遍语法与第二语言习得1.直接可及说直接可及论认为第二语言习得直接、完整地利用普遍语法,按普遍语法允许的值重新设置参数,学习者的语言完全由普遍语法确定,与第一语言的参数值设定无关。
本文认为此种观点适用于在幼年进行二语习得的学习者。
在幼年的二语习得过程中,孩子面临着刺激贫乏的环境。
造成这种环境的原因来自两个方面。
第一是输入非常有限。
虽然孩子接受双语教育,但这种语言教育不同于成年人接受的语言教育,老师不能教孩子语法知识,因为孩子还没有形成语法这样一个概念。
双语教育只能靠输入有限的单词、句子作为基础。
但是孩子通常拥有举一反三的能力,他们可以用有限的习得单词造出新的符合语法逻辑的句子。
基于普遍语法与二语习得的外语教学研究
基于普遍语法与二语习得的外语教学研究作者:时苗苗来源:《商情》2016年第36期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理论探索了人的语言知识和能力的来源,对二语习得的研究和发展有深刻影响。
主要解读乔姆斯基普遍语法的基本内涵和内容,普遍语法在二语习得研究中的重要性和局限性,对普遍语法的评价,以及普遍语法对外语教学的启示和作用。
普遍语法二语习得外语教学一、普遍语法的基本内容乔姆斯基于20世纪60年代开始对普遍语法的研究,此理论的提出最初基于母语习得理论。
乔姆斯基指出,普遍语法是由人类的全部语言所共有的原则、条件和规则构成的系统,是人类语言的本质所在语言的发生、发展是遗传和环境的相互作用。
普遍语法是人与生俱来的禀赋,大脑里存在着语言习得机制,具有学习和掌握语言的能力,凭借这种机制,人们可以把有限的语言刺激内化为目的语语法,从而产出无限的语言输出。
普遍语法是所有语言的共性,是习得语言的基础和根本条件,没有普遍语法,人不可能习得完整系统的语言。
普遍语法不是固定的社会规约或自然存在,而是乔姆斯基为了探索人类习得语言的过程而提出的一种假设,即人类习得语言所遵循的规则和条件,目的是通过制定最少最简洁的原理为所有语言提供共通的规则。
在乔姆斯基提出的普遍语法中,指出人类习得语言的路径是:以大脑中固定先天存在的语言习得机制为基础,通过后天的语言环境的影响及语言素材的不断刺激和输入,进而习得语言。
二、普遍语法在二语习得研究中的重要性及局限性(一)普遍语法的重要性普遍语法自提出及近年来的不断修正中,具有的强大生命力,不仅是一次语言观的革命,也深刻影响了二语习得的研究,在二语习得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二语习得的过程正是人们构建普遍语法发展到个别语法的过程,普遍语法以其贯穿于所有语言中简洁而共通的规则,使之具备较强的生成能力,从而二语习得者能够习得完整并且可以不断创新的语言系统。
普遍语法理论对于探讨人类大脑究竟如何习得语言及形成语言能力、探讨语言的本质具有极大意义。
母语,二语习得和普遍语法
母语,二语习得及UG理论母语和二语习得UG理论与二语习得一,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论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认为人的大脑天生就有一种独特的语言习得机制,而它使得儿童在外界“刺激贫乏”的条件下,从初始状态,经过若干中间状态,最后达到成人的稳定状态,进而习得人类语言;同时,他提出的普遍语法的“原则与参数”理论也合理地解释了儿童语言习得现象,认为儿童习得母语的过程就是参数值确立的过程。
1,普遍语法“人脑中存在的一种独特LAD”称为“UG”。
换言之,人类大脑中生而有之的语言知识就叫做“UG”。
乔姆斯基针对儿童习得母语的心理机制提出了UG这一概念。
他认为UG存在于人的大脑,帮助人们习得语言,是人与生俱来的语言初始状态乔姆斯基的语言观和方法论从研究生成语言的大脑出发考察人的语言能力,揭示人脑语言机制的工作原理。
UG以第一语言习得速度快、知识准确、具有创造力等为依据研究第一语言。
乔姆斯基关于UG的假设似乎为我们解释为什么小孩子一生下来,要不了3~5 年,不用接受系统的教育便已基本掌握了自己母语的主要特点提供了理论依据。
UG是所有人类语言都遵守的一些共同原则和规则,是与生俱来的。
乔姆斯基认为人说话是因为人生来就拥有一个UG。
这种UG是自然生长成熟起来的语言能力,体现在人脑神经系统的一定结构和活动中。
如果按照乔姆斯基的语言的知识仅仅是这些原则的观点来解释儿童语言习得现象的话,那么,全世界所有的人就应该说同样的语言。
但是事实并非如此。
为了更合理的解释这一问题,乔姆斯基在UG学说中还提出了“原则和参数理论”。
在乔姆斯基看来,一个操母语者具有一种语言能力。
儿童天生具有一种普遍的语言知识。
当他掌握自己的母语时,他会把自己内在的语言系统与他自己本族语言的语言系统进行比较从而调整他的语法。
该理论认为任何语言的参数可以根据这一具体语言的特定规则而设置不同的参数值。
儿童学习语法的过程主要是设置参数值的过程,获得语言知识,就是确定参数值。
“经验”↓普遍语法(UG)→个别语法(PG)(如母语语法)↑PG= *UG上面公式是说: 通过参数α( 即儿童的出生地不同, 周围的语言不同) ,可以得出各种具体的语言。
乔姆斯基“普遍语法”在儿童二语语音习得中的体现
儿童有 自 我纠错的语言能力 ,首先 , 儿童得到的错误语言输入很 少 , 他们就不应该知道那样说就是错的 ; 另外 ,儿童 自己偶尔犯了语 言错 误 ,大人也很少专门指出这些语 言错误 ,儿童 自己逐渐地纠正了 自己 的语言错误 。由此看来 ,儿童大脑里 面通过生物进化慢慢地具有 了一 些简单抽象的语言规则 , 从 而能够 自 我修复语言 ,在很短的时间内达 到较高的语言水平。 3 普遍语法在二语语音习得上的可及性 乔姆斯基提 出的 “ 普遍语法”只是针对人类 对母语 的习得 , 在他 提出此理论后 ,有大量的语 言学家就普遍语法是否适用于二语 习得进 行 了研 究 ,并 提出 了三种 完全不一样 的结果 , 分 别是 :可及 ;不可 及 ;部分可及。以上语 言学 家主要研究 了不 同语言的词汇及句法 , 语 言的词汇及句法在不同的语 言体 系里 的呈现方式多种多样 , 研究 的角 度和方法不一样就会 导致研究 的结果不一致 ,也就不能对二语 习得策 略提 出可供借鉴的理论 和方法 。乔姆斯基 的普遍语法论 述的是不 同语 言所具有的共同的语 言规则 ,笔者认为语音是语言的一个 重要组成 , 而且也是二语教学中的起点 。为什么在儿童学习二语比成 年人学 习得 更地道?其实这里 的地道也主要是指发音的地道 。 本文 以中国儿童学 习英语语音为例 ,来论述普遍语法在二语语音 习得 中是否可及。中文和英语两种语言文字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体 系, 但在语音上却有相通 之处。音 素是语音 的最小单位 ,英语的音 素有4 8 个 ,其 中元音音素2 O 个,辅音音素2 8 个 。发音时声带振 动 , 气流在通 道上不受发音器官阻碍的音素 叫元音 。虽然元音音素和中文拼音不能 对应 ,但中国英语学 习者对这些元音能够准确发音 。辅音是指发
一 一
普遍语法理论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研究综述
校园英语 / 语言文化普遍语法理论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研究综述西安医学院/周密【摘要】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理论”本来是用于儿童的母语习得也就是第一语言的习得中的,但近年来很多学者提出其“普遍语法理论”同样适用于第二语言习得。
本文对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理论”作了相关的介绍,主要研究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理论在第二语言教学中是否可及的问题,并对前人的相关成果作了研究综述。
【关键词】乔姆斯基 普遍语法理论 第二语言习得 可及性一、 普遍语法理论乔姆斯基在《语言与心智》一书中提出的,即(Universal Grammar)简称为(UG)。
文中他假设“儿童自出生后,大脑与生俱来拥有的一种独特的习得语言的机制(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简称为(LAD)”。
乔姆斯基本人对普遍语法(UG)是这样论述的:“人的大脑在结构上是一个模块化的系统,由相互作用又各具特色属性的子系统构成,而语言官能就是其中的一个专门负责语言学习和使用的子系统,与大脑的其他系统既相互区别又相互作用。
而语言官能又包括具有不同特征的子系统,如语音、语义、句法和形态等。
”二、 第二语言习得受普遍语法影响的三种假说1.普遍语法直接可及说(direct access)。
这种观点认为,“语言的基本原则和参数是大脑中固有的,通过第二语言的输入,学习者利用普遍语法(UG)获得了与母语能力相当的第二语言能力”。
支持这一观点的实证研究有:Cook and Newson(1996)认为“二语学习者可以直接利用普遍语法,不用参考母语的参数值,二语习得者需要做的就是按照普遍语法重新设置参数,而学习者的语言是由普遍语法(UG)确定。
他们能够直接运用普遍语法(UG)的原则,在不必参考母语参数值的情况下重新设定参数(Cook,1998,Cook&Newson,1996)。
”Flynn(1997)引用了日本成年人学习英语的例子,以证明学习者可以不存在于母语在二语习得中的原则和参数设置。
二语习得 乔姆斯基普遍语法评论
儿童模仿学习成人教的词;在模仿学习过程中的选择作用。
Child: Father: Child: Father: Child: Father: Child: Father: Child: Father: Child:
Want other one spoon, Daddy. You mean, you want THE OTHER SPOON. Yes, I want other one spoon, please, Daddy. Can you say “the other spoon”? Other… …one … … …spoon. Say … … “other”. Other. “spoon”. Spoon. “Other … …spoon”. Other … …spoon. New give me other one spoon?
1.在乔姆斯基等人看来,儿童在母语习得过程中依靠的主要是积极 证据,消极证据常常不够清晰,不够充分。但这并不是说成人不 去传授语言,也不是说成人的教授对儿童学习语言没有帮助。
2.乔姆斯基的批评者认为,没有直接证据支持内在主义假设,内在主义 假设也不利于在更高的层次上继续提出问题,将研究推向深入。
问:在“好好儿工作”中,为什么“好好儿”要放在“工作”之前? 答:因为“好好儿”是副词,“工作”是动词,汉语里,副词总是 位于动词前面。 问:为什么汉语里的副词要位于动词前面? 答:因为汉语里,修饰语总是位于中心语之前,“副词——动词” 是“修饰语——中心语”的那一种。 问:为什么汉语的修饰语… …? 答:因为… …
这说明
在自然会话中,至少某些父母在刻意地传授语言。
关注语言用语指的是tell、say、listen等跟语言使用有关的词语。 调查
普遍语法理论对二语习得与教学的指导作用
普遍语法理论对二语习得与教学的指导作用作者:张蒙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7年第34期摘要:学习者越早接受二语学习,学得越好。
这一观点与乔姆斯基提出的普遍语法理论存在相似之处。
本文将运用乔姆斯基普遍语法理论,研究普遍语法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作用,重点分析三种关于普遍语法与第二语言习得的观点,最后证明普遍语法在二语习得中存在可用性,从而将普遍语法运用到二语习得与教学中,为其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乔姆斯基普遍语法一语习得二语习得引言乔姆斯基是普遍语法理论的创始人。
在20 世纪 50 年代,他掀起了一场“乔姆斯基革命”,导致整个语言研究发生了巨大变革。
此后,有关乔姆斯基普遍语法理论的研究层出不穷。
虽然乔姆斯基的语言学理论不是专门为二语习得研究设计的,但是以普遍语法作为二语习得理论背景的研究不计其数,大体形成了直接可及说、间接可及说、不可及说三种观点。
本文首先对普遍语法原则进行介绍,然后重点分析三种关于普遍语法与第二语言习得的观点。
最后基于此,证明普遍语法在二语习得中存在可用性。
[1]一、普遍语法原则1.理论内容普遍语法由一些高度抽象的具有模块性质的子系统组成,这些相互独立而又相互作用的语言共项子系统即为普遍语法原则。
这一原则是隐藏于所有语言的语法系统下的普遍规律,是高度抽象的语法特征,是一组约束句子组合的限制条件。
[2]2.普遍语法与一语习得乔姆斯基将语言习得机制比作黑箱,原始的语言数据输入在黑箱中得到处理后,输出处理后获得的语言能力。
在原则-参数阶段,乔姆斯基进一步描述了语言习得机制,指出语言习得机制是由原则和参数构成的,即语言输入→普遍语法→语言输出。
这时的黑箱有了实质的内容:普遍语法的原则和参数。
[3]二、普遍语法与第二语言习得1.直接可及说直接可及论认为第二语言习得直接、完整地利用普遍语法,按普遍语法允许的值重新设置参数,学习者的语言完全由普遍语法确定,与第一语言的参数值设定无关。
试论普遍语法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地位和作用
试论普遍语法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地位和作用作者:李娜来源:《校园英语·下旬》2018年第04期【摘要】在语言学发展过程中,普遍语法对于第二预言的习得是否产生作用,产生作用,如何产生作用始终是关注的焦点问题。
基于此,本文对普遍语法在第二语言习得中作用的不同见解进行阐述,同时分析普遍语法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作用机理。
【关键词】普遍语法;第二语言习得;作用普遍语法理论是乔姆斯基管约理论的核心组成部分,是目前语言学研究的重点所在。
深化研究普遍语法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作用对于语言学的发展,语言教育学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普遍语法在第二语言习得中作用的理论见解普遍语法(Univer-sal Grammar)这一概念是其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提出的管辖与约束理论中提到的。
关于普遍语法的含义,乔姆斯基本人是这样界定的:“the system of principles, conditions,and rules that are elements or properties of all human lan-guages... the essence of human language.”在语言学的发展过程中,普遍语法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所产生的作用始终具有较大的争议,就目前研究成果来看,主要可以分为两类:其一认为普遍语法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产生一定的作用;而另一种则认为普遍语法对于第二语言的习得不发挥任何的作用。
第一,一部分专家学者认为普遍语法在第一语言的习得过程中发挥关键性的作用,所以普遍语法在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中应该可以发挥关键性的作用,这一作用主要隐含在普遍语法对于第一语言习得的作用当中。
第二,当学习者在学习非母语的第二语言的时候,与普遍语法相接近的方式一定是通过第一语言来实现传递的,那么第二语言学习者最初接触到第二语言的时候就是通过第一语言组成要素这一媒介进行传递与考虑第二语言的相关问题,但是在习得的过程中,依旧可以对普遍语法进行有效的选择。
浅议普遍语法与二语习得
浅议普遍语法与二语习得作者:任仙仙来源:《都市家教·下半月》2013年第07期【摘要】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理论是针对语言习得的来源问题提出来的,并把该现象归因于人类的遗传属性,即普遍语法。
由于语言的习得问题同样存在于二语习得,二语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同样不能只归因于环境因素和学习者的认知因素而忽略了语言本源的影响。
本文结合普遍语法与二语习得之间的关系,探讨了前者对后者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普遍语法;二语习得;原则与参数;母语乔姆斯基普遍语法理论的提出是定位在对儿童的母语习得的解释上的。
按照该理论,人们的语言知识无法纯粹地从接触到的语言材料中获得的。
语言被看作是一种天赋,儿童生来就具有一种学习语言的能力,叫做语言习得机制(LAD)。
在正常情况下,儿童能够习得的母语系统知识远远超过他们实际所接触到的母语输入。
乔姆斯基等认为,我们给予儿童的母语刺激是“匮乏的”不仅句型简单、数量有限,而且包含不少不合语法、不够通顺的句子。
既然来自外部环境的语言输入因素不能合理地解释儿童的母语习得现象,那就只能从人的内部因素、即天生的语法能力或语言习得机制方面寻找答案,结果导致普遍语法理论的产生。
本文将回顾语言学家们围绕普遍语法的原则——参数模式展开的理论探索,旨在探讨普遍语法对二语习得的解释力。
一、作为原则和参数系统的普遍语法乔姆斯基指出:“普遍语法理论必须满足两个明显的条件。
一方面,它必须与各种各样存在和可能存在的语法相协调。
同时,普遍语法必须在其所允许的选项方面表现出足够的局限性和限制性,以解释每一个这样的语法是在非常有限的经验证明的基础上在心智中发展而成的这一事实。
”在此,普遍语法是具体语法的核心基础,具体语法是普遍语法的个别示例。
如果人们不能用外在经验说明语法来源的特征,就一定是语言机能内在天赋的特征。
普遍语法被认为是一个由原则和参数所构成的系统。
普遍语法模式中的基本概念是原则(principles)和参数(parameters),分别揭示了自然语言之间的共性和差异。
从普遍语法看二语言习得关键期假说理论
2012.10赵伟云1、普遍语法理论1.1普遍语法提出的意义普遍语法的建立深刻地影响了现代语言学的发展轨迹,它对于人类语言习得也比以往的研究模式更具有可操作性及可验证性。
1.2普遍语法以乔姆斯基为代表的转换生成语法学派认为,人脑的结构和属性是人类特有的先天遗传下来的与语言相关的特定状态。
它是使人类足以能学会使用人类语言的物理机制以及对应的心理机制。
这种人脑的特定状态被乔姆斯基称为“语言习得机制”或“普遍语法”。
乔姆斯基认为,“普遍语法”在遗传因素的规定下,一旦外界条件适宜,它就经历一个从雏形到成熟的生长过程,最后达到一种不再发生变化的相对稳定的状态。
这个过程的结果便构成了某种具体语言的个别语言,它体现出一个儿童使用某种具体语言的能力以及关于该语言的知识。
它使一切正常儿童,只要稍许接触语言材料,就能在几年之内习得母语。
2、从普遍语法看语言习得关键期假说理论2.1关键期假说理论“关键期假说”认为,虽然儿童生来具有学习任何一种语言的天赋,但这种潜能若得不到开发或不能及时得到开发就会急剧下降甚至于消失。
“狼孩”因为错过了学习语言的最佳年龄而不能正常的与人交流。
《鲁滨逊漂流记》中星期五由于长期与社会隔绝,其原本具有的语言能力明显下降。
因此,尽管普遍语法赋予人习得语言的潜能,但如果这种潜能不能被及时、有效而持久的激发,这种能力将会降低甚至于消失。
语言习得是存在关键期的。
2.2从普遍语法看语言习得关键期假说理论“关键期假说”认为,“自然”语言习得只能在关键期(两岁至青春期之前)进行。
“关键期假说”强调关键期的作用,它认为“语言习得机制”不再作为一个独立的因素发挥作用。
根据“关键期假说”,在两岁和青春期之间的时期,大脑发育尚未成熟,神经元处于相对混乱的状态,神经细胞组织富有很好的弹性,可塑性很强。
过了这一关键期,大脑功能单侧化完成,学习效率明显降低,在外语语音习得上表现尤其明显。
Long通过实验发现,许多六岁以后才开始学习外语的被试者很难获得纯正的语音。
普遍语法理论及其对二语习得的启示
式 : 1 “ 法结 构 ” 式 。 ( ) 标 准 理 论 ” 式 , 称 为 S () 句 模 2“ 模 简 T模 式 。 ( ) 扩 展 的标 准 理 论 ” 式 , 称 为 E T 模 式 。 ( ) 管 3“ 模 简 S 4“ 辖 与 约束 ” 式 , 为 GB模 式 。( ) 最 简 方 案 ” 式 , 称 为 模 称 5“ 模 简 MP模 式 。乔 姆斯 基 定 义 普 遍语 法 为 “ 由原 则 、 件 和 规 则 系 条
母语 ? 以行 为 主 义 心 理 学 为 理 论 基 础 的 结 构 主 义 语 言 学 认
“ 数” 参 的概 念 。根 据 乔 姆 斯 基 的 理 念 , G 是 由 一 系列 原 则 U 与 参数 构成 的 。原 则 是 一 切人 类 语 言遵 守 的 语 法 属 性 . 定 确
而最 具 有 代 表 性 的是 乔姆 斯 基 针 对 儿 童 习得 母 语 的 心 理机 制
提 出 的普 遍 语 法 。这 一 理 论 是 乔 姆 斯 基 于 1 8 9 1年 提 出 的 。 在西 方 语 言 学 史 上 . 在着 两 类 关 于 研 究 语 言 的方 法 : 类 以 存 一 经验 主义 哲 学 为 基础 , 外 部 描 写 语 言 “ 么 样 ” 其对 语 言 描 从 怎 . 写 的结 果 是 各个 民族 都 有 自己 的 语 言 ; 一 类 以 唯 理 主 义 哲 另
遍 语 法理 论 引 起 了二语 习得 者 的 兴趣 。 二语 习得者 的语 言 能 力 不 能只 归因 干 习得 者 自身 的心 理 认 知 因 素及 环 境 因素 , 忽 略 了语 言 而 本 源 的 影 响。 试 图通 过 分 析 普 遍 语 法理 论 , 讨 其对 二 语 习得 的启 示。 探 关键 词 :乔 姆斯 基 ; 遍语 法 ; 语 习 得 ; 普 母 二语 习得
二语习得中的普遍语法及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得 ,在二 语 习得 上 普 遍 语 法 是 否 也 会 起 作 用 ?从 8 0
等语法 规则 ,由两个 或多个 语 言互不 相通 的民族 所 使
年代起 ,研究者就一直在探讨普遍语法是否影 响第二
乔姆 斯 基 认 为 人 类 语 言 是 每 个 人 与 生 俱 来 的 能 力 ,在人 的语 言能 力 范 围 内 ,有 的能 力是 全 人类 共 有 的 ,有 的则不 然 。全 人 类 共 有 的 能 力 被 称 为 “ 普 遍 语法” ( U n i v e r s a l G r a m ma r ) … ,它 是 构成 所 有人 类 语 言 的要 素 和特 征 、人类 语 言精 髓 的原 则 、条 件 和规 则
语 中减化 的语 言 系统 和皮 钦 语 、克里 奥语 中减 化现 象
2 0 1 3年 1 0月第 5期
上世 纪 7 0年 代 早 期 ,B r o w n曾指 出英 语 母 语 的 儿 童 学 习 语 素 时 是 按 一 定 的顺 序 进 行 的 。D u l a y和 B u t t 打 算看 看二 语 习得 方 面情况 如何 。在他 们 的 实验 中发 现这 种情 况在 二 语 习得 中儿童 仍然 按照 同样 的顺 序 习得 语 素 。他们 发 现 了一个 共 同的顺 序 :
的普 遍性 机制 一一一 一普遍 语法 。普 遍语 法就 是 构成
语 言学 习者 的初始 状态 的一 组特 性 ,条件 ,和其 他东 西 ,所 以是语 言知 识发展 的基础 。由于有 这样 的共
收稿 日期 :2 0 1 3—0 9—1 2
基金项 目:本论文 为重庆师 范 大学校 级 教改项 目 “ 高等师 范 院校非 英语专 业大 学生英 语 口语 交 际意愿 培养 ” 的部 分研 究
从二语习得的角度分析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
从二语习得的角度分析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作者:魏晏龙来源:《西部学刊》2022年第01期摘要:乔姆斯基提出的普遍语法被认为是揭示语言学习者如何习得外语的代表性理论之一,但其是否在第二语言习得中起作用至今尚存争议。
普遍语法是作为一套母语习得的理论被广为接受的,但其与二语习得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其框架下研究语言习得问题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尽管普遍语法在理论的完整性等方面存在着不足和缺憾,使用范围和研究对象有限,运用到语言教学实践不多,但其不失为一套成熟完整的二语习得理论。
富有成果地将普遍语法运用于外语教学实践之中,能为理论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提供更多实验性的证据。
关键词:普遍语法;乔姆斯基;二语习得;参数;先天论中图分类号:H0-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2)01-0116-05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至今,在全世界范围内关于第二语言习得的理论层出不穷,为二语习得及外语教学在实践方面的发展做出了指导性的贡献。
但是应该认识到,并不是在一个研究领域出现的理论越多,这个领域就会越成熟,而当前的二语习得领域就正在面对这样的情况。
诚如应用语言学家斯波尔斯基所言:“在二语习得领域,不断出现的新的理论普遍都无法成功地取代以往的理论,这便出现了新老理论尴尬共存的局面。
”[1]語言学家LONG也指出成功的学科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它们有着“主导的理论(dominant theory)”[2]。
虽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一种理论能够在流派纷杂的二语习得领域一统天下,但一些理论已经因为有着相对严谨、完备的框架及理论体系而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推崇。
这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克拉申的监察模式(Monitor Model)、舒曼的文化适应理论(Acculturation Theory)以及乔姆斯基①的普遍语法(Universal Grammar,简称UG)。
本文着力分析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及该理论对于中国大学生外语学习的参考价值和实践意义。
普遍语法及其对第二语言学习和教学的启示
普遍语法及其对第二语言学习和教学的启示普遍语法理论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启示
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时,学习者的母语与汉语之间具有一些普遍的特征。
汉语无论作为母语学习,还是作为第二语言学习,都要经过刺激、反应和强化的反复过程来习得。
充分利用语言之间的共性,利用普遍语法,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可以利用母语中已经具体化的语法原则来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提供便利。
本文分析了普遍语法理论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得到了其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启示。
标签:普遍语法;汉语;第二语言教学
一、普遍语法理论概述
乔姆斯基认为,人具有先天的语言能力,这种能力体现为他们具有以原则和参数为表现形式的普遍语法知识,也就是说,普遍语法就是一些普遍原则、条件和规则共同搭建的内容。
普遍语法作为抽象的原则,并不能直接生成特定语言的“个别语法”,学习者只能根据这些原则,确定在特定语言中哪些语言形式是可能的,哪些语言形式是不可能的,并在语言经验的基础上生成特定语言的个别语法。
由此不妨认为,所有语言的学习都是在共性的结构上搭建了不同语言的个性。
共性和个性的融合,构成了不同的人类语言。
学习者在学习一门语言时,先天的语言学习机制发挥作
用,即语言习得的”初始状态”,在此背景下对习得语言时的输入进行选择和参数设置,语言习得的任务就此完成。
二、普遍语法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启示
从普遍语法理论出发,其中参数的重新设置是克服母语对第二语言负迁移的根本措施。
解释二语习得_连接论优于普遍语法
2001年第5期 外 国 语 总第135期 No.5, September 2001 Journal of Foreign Languages General Serial No.135 11文章编号:1004-5139(2001)05-0011-07 中图分类号:H09 文献标识码:A解释二语习得,连接论优于普遍语法王初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广州 510420)摘 要:本文试图通过比较普遍语法和连接论来讨论二语习得研究领域里一个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普遍语法对二语习得是否起作用。
作者认为,对此问题的回答取决于研究者如何看待母语在二语习得过程中的作用。
母语的存在是二语习得的一个主要障碍,是二语习得跟母语习得的最重要区别,对于二语习得这一重要特征,连接论能够予以很好的解释,勿需借助基于母语习得的普遍语法理论。
关键词:普遍语法;参数;连接论;概率型式;母语迁移 Connectionism: a Better Account of SLA thanUniversal GrammarW ANG Chu-ming(CLAL,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 Guangzhou 510420, China)Abstract: This paper sets out to discuss a protracted controversy over the accessibility of Universal Grammar to L2 learning, based on an evaluation of connectionism and the UG model. The author holds that answers to this issue hinge on researchers' views on the role of L1 in SLA. The presence of L1 constitutes a major obstacle to L2 learning and a characteristic feature that distinguishes L2 from L1 learning. For this feature, connectionism offers a better account than the L1-based UG.Key words: Universal Grammar; parameters; connectionism; probabilistic patterns; L1 transfer外语那么多人学,那么多人愿意学,为什么那么少的成人能够学好?儿童的知识和判断力远不如成人,为什么学母语却显得那么容易?一些研究者借助普遍语法来解释这一奇特现象,认为儿童的“普遍成功”得益于大脑中天生的普遍语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模仿学习成人教的词;在模仿学习过程中的选择作用。
Child: Father: Child: Father: Child: Father: Child: Father: Child: Father: Child:
Want other one spoon, Daddy. You mean, you want THE OTHER SPOON. Yes, I want other one spoon, please, Daddy. Can you say “the other spoon”? Other… …one … … …spoon. Say … … “other”. Other. “spoon”. Spoon. “Other … …spoon”. Other … …spoon. New give me other one spoon?
1.在乔姆斯基等人看来,儿童在母语习得过程中依靠的主要是积极 证据,消极证据常常不够清晰,不够充分。但这并不是说成人不 去传授语言,也不是说成人的教授对儿童学习语言没有帮助。
2.乔姆斯基的批评者认为,没有直接证据支持内在主义假设,内在主义 假设也不利于在更高的层次上继续提出问题,将研究推向深入。
这说明
在自然会话中,至少某些父母在刻意地传授语言。
关注语言用语指的是tell、say、listen等跟语言使用有关的词语。 调查
22个中产阶级家庭 平均录音时间23分钟 妈妈谈话的11% 爸爸谈话的7% 孩子谈话的4%
艾利等人认为,在正常的社会交往中,父母给孩子提供了 与语言交际功能有关的重要信息,这对孩子的语言发展起着非常 重要的作用。
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强调的是“输入中不利于习得的条件”; 艾利等人的研究则是侧重寻找“输入中有利于习得的现象”。
第四节
乔姆斯基普遍语法思想评价
内在主义 假设
模块化
语法
能力
“刺激 贫乏”
语言本能
语言习得 是参数设置 以及词汇 知识积累 的设。 ——霍金斯
2. 从“解释攀升”的角度看,内在主义使研究者无法 在更高的层面上继续提出问题,不利于研究的深入。 ——艾克曼
第三章
语言机能和普遍语法
高 岩
2012300016
“ 语言能力是人类大脑的产物,是遗传的结果。” ——乔姆斯基
第三节
积极证据和消极证据
“积极证据”(positive evidence,“积极语料”)指儿童从环境中(主要是成人那里) 听到的话语,这些话语能够告诉儿童什么是正确的、合法的。 直接消极证据 “消极证据”(negative evidence,“消极语料) 间接消极证据 直接消极证据: 儿童从他人的纠错中获得的信息,这些信息告诉儿童什么是 不正确的、不合法的。
间接消极证据: 某一语言当中从来不出现某种形式。
(一)儿童对母语的习得,是在语言机能和普遍语法的制约下进行的, 其过程取决于生物和遗传因素。
(二)儿童的母语习得,是在外界刺激(即语言经验)的激发下实现 原有生物潜能的过程。
(例)
成人: “洗脸”,说! 儿童: 洗脸。 成人: 嗳(赞许),“洗手”。 儿童: 洗手。 成人: 嗳,“洗脚”。 儿童: 脚。 成人: “洗脚”。 儿童: 洗手。
问:在“好好儿工作”中,为什么“好好儿”要放在“工作”之前? 答:因为“好好儿”是副词,“工作”是动词,汉语里,副词总是 位于动词前面。 问:为什么汉语里的副词要位于动词前面? 答:因为汉语里,修饰语总是位于中心语之前,“副词——动词” 是“修饰语——中心语”的那一种。 问:为什么汉语的修饰语… …? 答:因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