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基亚国际营销案例分析(英文版)
诺基亚成功案例分析
诺基亚成功案例分析一、诺基亚公司简介来自芬兰的诺基亚公司(Nokia Corporation)是全球领先的移动通信产品制造商, 在移动电话产品市场上, 它是世界头号巨头. 2003, 诺基亚公司手机发货量约1.8亿部, 是位于第二名的摩托罗拉公司(Motorola, Inc.)的2.4倍(其发货量为7510万台, 市场份额约14.5%), 占了全球市场份额的34.8%. 此外, 它在通信网路设备制造(主要是GSM和WCDMA网络)及移动多媒体应用开发等领域的实力也处于世界前列, 并可为企业级的用户提供高安全性与高可靠性的无线连通解决方案.。
1994年推出了当时世界上体积最小、重量最轻的数字元移动电话系列,1998年该公司的销售额达到792.3亿,利润增长了66%。
正是由于不断的创新,使诺基亚能够在20世纪90年代迅速成长为世界移动通信领域的三大公司之一,1998年坐到移动通信业的第一把交椅。
二、创业之路——成功方略专业化发展战略在奥利拉1992年担任诺基亚董事长之前,诺基亚的产品线很长,除移动通产品以外,还生产电视机、计算机、电线甚至胶鞋。
奥利拉认为,一个公司的产品过于复杂不利于公司的发展。
他这样说:“如果你要在世界范围站住脚,你就必须在你从事的领域内挤进前三名。
只有这样,你才有可能取得赢利性增长。
而一个企业不可能在方方面面都领先,因此,你必须学会专注。
专业化的最大困难仍是舍弃,特别是舍弃那些还能盈利的项目。
1991年,诺基亚决定专注于移动通信领域的时候,这个领域并不赚钱,甚至公司曾考虑是否取消这个业务。
但当公司决定以此为今后发展的方向后,为了专注这个眼前并不来钱的主业,诺基亚先后卖掉了电线、计算机、电视机等盈利的产品项目,其中电视机诺基亚当时已经做到欧洲第二的规模。
捏起拳头、突破一点的专业化发展战略今天看来是成功的。
诺基亚与摩托罗拉、爱立信相比,实力并不占优势,而诺基亚能后来居上,短短6年就在手机生产上超过两个竞争对手,很重要一点就是,诺基亚的战线相对较短,走专业化发展道路。
诺基亚案例分析详解
19.7%
3250
1339.6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全球出货量
中国市场销量(万)
42%
中国市场份额
8000 6000 4000
35% 2012年,据市场调查公司 Strategy Analytics公布的最新报告显示(销量与市 7260 7070 7130 场份额排名)
1.三星
3.苹果
5100
2.联想
4.华为
2000 0
19.7% 5.酷派 3250 ......
7.NOKIA(首次跌出前五名)
1339.6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三、SWOT分析
自从苹果 2007 年 1 月推出 iPhone 以来,诺基亚在全球市 场占据率就直线下降。iPhone刚上市时,诺基亚在全球智能 手机份额曾达50%,2012年已经下降至24%以下。 下面我们就 2012 年处于衰退期的 NOKIA 手机市场进行 SWOT分析。
二、NOKIA发展史
2.1 N0KIA背景
造纸厂
橡胶加工厂
电信
集团化
1865
1868
1902
1967
•在北欧芬兰南部诞生 • 创立第二家工厂—— • 创立芬兰电缆厂,将• 三大工厂合并为诺基 了一家普普通通的木 芬兰橡胶加工厂,位 诺基亚公司的业务扩 亚集团,产业涉及造 纸、化工、橡胶、电 浆工厂,以当地的树 于诺基亚河边,主要 张到电信行业 缆、制药、天然气、 木为原材料生产木浆 生产套靴。 和纸板。 石油、军事等多个领 域。
2.3 NOKIA的众
(完整版)案例分析:诺基亚的成功与失败
诺基亚的成功与失败前言:诺基亚(Nokia Corporation)是芬兰手机品牌,总部位于芬兰埃斯波,主要从事生产移动通信产品的跨国公司。
诺基亚成立于1865年,当时以造纸为主,后来逐步向胶鞋、轮胎、电缆等领域,最后才发展成为一家手机制造商。
自1996年以来,诺基亚连续14年占据市场份额第一。
面对新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双面夹击,诺基亚全球手机销量第一的地位在2011年第二季被苹果及三星双双超越。
2011年2月,诺基亚与微软达成全球战略同盟并深度合作共同研发Windows Phone操作系统。
2013年7月11日23时,拥有4100万像素的诺基亚Lumia 1020正式在纽约发布亮相。
2013年9月3日,微软宣布以72亿美元收购诺基亚设备与服务部门(诺基亚手机业务),并获得专利和品牌的授权。
诺基亚将业务重心转向Here地图服务。
萌芽时代诺基亚的历史始于1865年。
1865年采矿工程师弗雷德里克·艾德斯坦(Fredich Idestam)在芬兰坦佩雷镇的一条河边建立了一家木浆工厂,工厂位于芬兰和俄罗斯帝国的交界处,并以当地的树木作为原材料生产木浆和纸板。
1868年艾德斯坦又在坦佩雷镇西边15公里处的诺基亚河(Nokianvirta river)边建立了他的第二家工厂:橡胶加工厂,该工厂除了生产皮靴和轮胎外,还生产工业用橡胶制品。
1871年,艾德斯坦在他的朋友利奥·米其林(Leo Mechelin)的帮助下,将两家工厂合并为一家工厂,并且成功地将其转变为一家股份有限公司,艾德斯坦成为首任诺基亚管理者,随后两人将公司的名字命名为“诺基亚”。
直到今天,该公司仍然保留“诺基亚” 这一名称。
19世纪末艾德斯坦将诺基亚管理者的职务转交给利奥·米其林,而当时无线电产业的萌芽刚刚起步。
于是,米其林突发奇想地想将诺基亚公司的业务扩张到电信行业,但是遭到了艾德斯坦的反对。
直到1902年,米其林才说服艾德斯坦,这才让诺基亚增加了一个电缆部门。
诺基亚营销案例分析A组30页
三、Place(渠道战略)
最大化地缩减渠道距离、降低渠道 运营成本、提高产品流通和资金周 转速度是衡量诺基亚也是众多手机 生产企业能否决胜市场的关键。
2000 年以后,中国的手机用户数量开始进入一 个快速增长期,手机迅速地普及,不再是一级 城市中高收入人群的专利品,二、三级城市甚 至农村的普通人群,也开始成为手机的消者。 针对这些变化,诺基亚对渠道进行了大幅度改 革,既保留全国总代理,也采用省级代理制, 同时强化了对零售终端的管理。诺基亚将全权 负责和零售终端接触,省级分销商只扮演物流 和资金流平台的角色。
•在全球9.3亿手机用户中,有3亿人选择了诺 基亚,据诺基亚公司的调查显示,超过80%的 用户在替换手机时仍然选择诺基亚品牌。
二、诺基亚在中国的发展阶段
• 第一阶段,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诺基亚就与中国建立 起了贸易关系。1985年诺基亚在北京开设了第一家办事处, 开始了在华的初期发展阶段;2019年之前,中国手机市场 一直都是摩托罗拉主导,当时摩托罗拉的市场份额高达 80%以上。
目前手机市场上所展现出来的行业之 间的融合性已经非常明显。面对市场 竞争的压力,竞争对手的实力不断加 强,某项手机技术的创新或者说某种 工艺造型上的改进只能够在短时内领 先,但是很快就会被模仿,很难在长 时间内保持领先地位,因此诺基亚选 择了将产品线覆盖所有细分市场的道 路。
诺基亚根据用户的喜好,以多种配置形式满足消费者 的个性化需求,先后推出了针对不同年龄层次的系列 产品:真我个性系列(针对20多岁最求个性和自我表 现的年轻人,价格较低)、动感活力系列、娱乐互动 系列、商务精英系列(针对商务活动认识,存储容量 大、待机时间长、能上网还能防震防雨)、时尚先锋 系列(针对具有时尚生活个性的消费群,属中高档机 型)、至尊经典系列(针对高端市场,体现的是身份 和地位的象征)。每一种机型都有鲜明的个性内涵, 都有明确的市场定位。
跨国公司 诺基亚案例分析
跨国公司诺基亚案例分析(发展现状)芬兰人最值得自豪的:一,政府是世界上最廉洁的;二,有全世界最闻名的诺基亚通信产品。
诺基亚在芬兰人的心目中是神圣和自豪的,他们会给你讲很多关于诺基亚的故事;所有的人都为能进入这家公司工作而自豪;所有的人都喜欢用这个牌子的手机。
当你想和他们探讨芬兰为什么能培养出这么闻名的世界级公司时,他们也会很幽默但很冷静地对你说,我们芬兰地广而人少,大家都喜欢住在森林和岛屿上,没有移动通信不行啊。
而最经典的却是诺基亚的现任总裁约玛?奥里拉如果想当芬兰总理的话,他马上就能当,所有选民都会投他的票,前提是只要他愿意。
据说芬兰的GDP的百分之三来自诺基亚。
今天,诺基亚是移动通信的全球领先者。
凭借经验丰富、创新、用户友好以及可靠的解决方案,诺基亚已成为移动电话的领先供应商,同时也是移动、固定宽带和IP网络的领先供应商之一。
通过将移动性和互联网的有机结合,诺基亚不仅为企业创造了更多的商业机会,也使人们的日常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有关市场调查数据显示,诺基亚目前全球手机销售所占市场份额已近40%。
诺基亚现在在100多个国家有业务合作,7万多名员工遍布全球,产品销售到全世界。
诺基亚股票在全球六个主要证券市场上市,股东遍布世界各地。
(发展历史过程)Nokia诺基亚公司历史诺基亚(Nokia)一词源于古芬兰字“nois”,原意是一种动物、一个地方或一些人。
——一种栖息在诺基亚河(Nokia River)两岸类似远古貂鼠的小型黑貂,也可以作为地名,诺基亚的原意仅指诺基亚领地,后来诺基亚也被用来指称住在帕卡拉教区(Pirkkala)诺基亚领地上的人群。
Nokia公司的历史始于1866年,当时一个叫弗莱德里克?艾德斯坦(Fredich Idestam)的工程师在芬兰北部的一条河边建立了一家木浆工厂。
随着工业化浪潮在欧洲兴起,纸板的消费量急剧增加,工程师定名为诺基亚的工厂不久便一炮打响。
在工厂的周围形成了一个社区,后来命名为诺基亚。
案例分析:诺基亚的成功与失败
诺基亚的成功与失败诺基亚(Nokia Corporation)是芬兰手机品牌,总部位于芬兰埃斯波,主要从事生产移动通信产品的跨国公司。
诺基亚成立于1865年,当时以造纸为主,后来逐步向胶鞋、轮胎、电缆等领域,最后才发展成为一家手机制造商。
自1996年以来,诺基亚连续14年占据市场份额第一。
面对新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双面夹击,诺基亚全球手机销量第一的地位在2011年第二季被苹果及三星双双超越。
2011年2月,诺基亚与微软达成全球战略同盟并深度合作共同研发Windows Phone操作系统。
2013年7月11日23时,拥有4100万像素的诺基亚Lumia 1020正式在纽约发布亮相。
2013年9月3日,微软宣布以72亿美元收购诺基亚设备与服务部门(诺基亚手机业务),并获得专利和品牌的授权。
诺基亚将业务重心转向Here地图服务。
萌芽时代诺基亚的历史始于1865年。
1865年采矿工程师弗雷德里克·艾德斯坦(Fredich Idestam)在芬兰坦佩雷镇的一条河边建立了一家木浆工厂,工厂位于芬兰和俄罗斯帝国的交界处,并以当地的树木作为原材料生产木浆和纸板。
1868年艾德斯坦又在坦佩雷镇西边15公里处的诺基亚河(Nokianvirta river)边建立了他的第二家工厂:橡胶加工厂,该工厂除了生产皮靴和轮胎外,还生产工业用橡胶制品。
1871年,艾德斯坦在他的朋友利奥·米其林(Leo Mechelin)的帮助下,将两家工厂合并为一家工厂,并且成功地将其转变为一家股份有限公司,艾德斯坦成为首任诺基亚管理者,随后两人将公司的名字命名为“诺基亚”。
直到今天,该公司仍然保留“诺基亚” 这一名称。
19世纪末艾德斯坦将诺基亚管理者的职务转交给利奥·米其林,而当时无线电产业的萌芽刚刚起步。
于是,米其林突发奇想地想将诺基亚公司的业务扩张到电信行业,但是遭到了艾德斯坦的反对。
直到1902年,米其林才说服艾德斯坦,这才让诺基亚增加了一个电缆部门。
诺基亚市场营销案例分析解读
微观环境分析
供应商 诺基亚与四家芯片供应商合 作。德州仪器继续作为涵盖所 有协议技术、领域广泛的供应 商。诺基亚对供应商的评估、 审核和认可范围包括品质管理、 生产运作管理、供应链管理、 产品开发设计过程、产品责任、 厂房设施、环境管理和风险管 理等多个方面。
企业 诺基亚很重视领导与管理 之间的区别和平衡。诺基 亚非常强调怎么去影响别 人,而不是靠权力来管理 人。诺基亚始终在寻找和 保持一种领导与管理之间 的平衡,使企业的价值观 渗透到员工的价值观中去。
文化环境 对诺基亚设计的研究证明 了设计所必须遵循的规则: 成功的设计不是少数设计 师一蹴而就的作品,它永 远需要企业文化与公司整 体氛围的支撑。就如交响 乐的完美演奏,任何一个 环节的缺失都不容发生。
自然环境 诺基亚的环保理念—— 考虑产品生命周期。 一句耐人寻味的话语诠 释出诺基亚对环保的不 懈追求,"不环保的产 品不是质量好的产品"。
威胁 (Threats) 1、技术不能满足人们要求 2、其他手机品牌的冲击 3、消费者市场变动越来越快, 市 场中不确定因素较多
营销定位战略—产品定位
针对青少年市场的产品:诺基亚 需要对产品硬件做一些改变。如 今,打造一款受欢迎的学生机型, 需要在价格和外观上多动脑筋。
针对高端市场及专业功能的产品:高 端市场历来是大品牌必争之地。高端 产品具有高附加值和高利润等特点。 因此,诺基亚如果能在高端手机市场 上重新崛起,则能为公司“力挽狂 澜”。
NOKIA市场营销案例分析
主讲人:邱敏杰 组员: 王燕雯
付静鑫 曹璞
辛秋芳 郭娟
一、诺基亚简介 二、市场环境分析 三、SWOT分析 三、营销定位战略 三、销售组合策略
目录
品牌标识及含义
市场营销案例-摩托罗拉@
It is not really cool
• Although it looked so bright, so artistic, it doesn’t practical.
Thank you!
1
Motolora in America
2
Motolora in China
3
Motolin Brazil
5
Succeeded and cool
Droid, Enjoy
Motorola’s new phone series Droid series
American Market
• High consumption power • Accepting new product • Caring about brand, quality, safety of product
Motolora in America
• Large market share • Strong brand
modify the plan
• Establish a better brand image:Energetic and Fashionable
• Moved consumers:Concerntrate on Consumer Wants and Needs
• Balance the cost and the price:Use the promotion tools
Making the message be consistent
• Powerful function, fashion design, high quality and good service
• Droid, Enjoy
诺基亚swot分析 英语ppt 另有配稿
Weaknesses
• Backward technology innovation
• Slow adoption of new ways of thinking • Relative high price • A losing of comfield
A new direction
• On July 1, 1991, Finnish Prime Minister Harri Holkeri makes the world’s first GSM call, using Nokia equipment. And in 1992, Nokia launches its first digital handheld GSM phone, the Nokia 1011. • That same year, new Nokia President and CEO Jorma Ollila makes a crucial strategic decision. • By 1998, Nokia is the world leader in mobile phones. The strategic decision to focus on telecommunications, plus early investment in GSM, has paid off. Between 1996 and 2001, Nokia’s turnover increases almost fivefold from EUR 6.5 billion to EUR 31 billion. • In February 2011, Nokia announces it is joining forces with Microsoft to strengthen its position in the smartphone market.
诺基亚失败案例分析
诺基亚失败案例分析曾几何时,当消费者想为自己或他人选购新手机时,首先想到的品牌总是诺基亚。
这家芬兰公司拥有最多种类的产品,最好的设计,是全球最受尊敬的手机厂商。
诺基亚,这家曾经全世界手机行业的巨头,连续多年稳居欧洲上市公司市值榜单的前列,但由于产品转型过慢等诸多原因,该来的危机最终还是没有避免。
当微软斥资71.7亿美元收购诺基亚手机业务部门时,诺基亚手机的寿命终于走到了终点。
面对2000年还是3030亿欧元市值的诺基亚,收购价惨烈的只有71.7亿美元,勾起了许多人来回顾诺基亚手机由盛转衰的历程,总结诺基亚或许对其他公司具有一些参考价值。
一、盛极而衰的介绍诺基亚是一家165年历史的“老”企业,也是一家只有20多年移动通讯设备经验的“新”公司。
它的崛起归因于在合适的时间进入到了一个具有高成长性的新兴市场。
1992年,新任CEO奥利拉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策,将公司的业务全部集中到移动通讯设备上,为此他陆续剥离了木材、橡胶、电视等传统业务。
事实证明,这次战略转型抓住了移动通讯市场高成长的市场机遇,取得了非凡的成功。
1996至2001年间,诺基亚销售收入从65亿欧元增加到310亿欧元,五年增长了5倍。
自1998年之后,连续14年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手机生产商,一度占据全球手机市场份额40%,直到后来被苹果和三星超越。
随着近年来普通手机的全面普及,智能手机成为了新的竞争战场。
在智能手机领域,诺基亚也是先驱。
早在1996年,Nokia9000集合了诺基亚最畅销的手机与惠普公司“个人数字帮手”(PDA)的优点,堪称最早的“智能”手机。
1999年以后,诺基亚和爱立信分别以“Symbian”(Symbian)为公开操作系统开发各自的智能手机系列。
诺基亚的“通讯”和“N”系列,性能卓越。
2007年推出的NokiaN95集成了多种数字功能:GPS导航、500万像素的相机配备自动聚焦和液晶显示、上网和电视点播等等。
这些成就让诺基亚产生了一种错觉,诺基亚的智能手机领先优势明显,它的定价也比竞争对手的任何品牌高出20%-40%。
诺基亚的4p营销组合策略案例
在以后的营销策略中,诺基亚应该围绕着便捷的功能、时 尚等主题大胆地用感性元素去吸引消费者和制造消费群。 充分利用礼品、代价券、有奖销售、附送样品、交易印花、 现场示范、竞赛、交易折扣、津贴、展销会等形式实现销 售促进,刺激消费需求需求、鼓励消费者购买。 (4)网络 促销策略——根据cnnic的 报告》显示,截止至2009年 促销策略——根据cnnic的《报告》显示,截止至2009年6月, 我国网民的规模已经位居世界首位,并且按照现在网络的 普及范围的加大,我国网民的数量还会上涨。这说明,互 联网在中国的发展趋势很强劲,谁占有了网络谁就占有了 中国手机的未来市场。 对此,诺基亚应该继续延续以往的 网络营销策略,利用各种先进的互联网技术来实现营销目 标。适时举办如网络直播演唱会——“诺基亚玩乐派对” 标。适时举办如网络直播演唱会——“诺基亚玩乐派对”这 样的大型网络活动,做富于创新精神的营销。 2、推式促销 战略——推式策略,即企业利用人员推销,以中间商为主 战略——推式策略,即企业利用人员推销,以中间商为主 要促销对象,把产品推入分销渠道,最终推向市场。这种 推销策略要求人员针对不同顾客、不同产品采用相应的推 销方法。常用的推式策略有示范推销法、走访销售法、网 点销售法、服务推销法等。
(1)高端系列 8系列:尊贵典雅系列,如 8600luna,8800等,颜色以黑为主。 8600luna,8800等,颜色以黑为主。 9系列:个人 助理系列 n系列:多媒体终端系列nseries,最 系列:多媒体终端系列nseries,最 初一款n gage,以较为动感的英文字母和易上口 初一款n-gage,以较为动感的英文字母和易上口 的英文发音作为它们的标记。从n73以后都是高端 的英文发音作为它们的标记。从n73以后都是高端 智能手机大部分采用s60v3操作系统,深受时尚人 智能手机大部分采用s60v3操作系统,深受时尚人 士喜爱。 e系列:新商务系列,面向企业用 户的智能手机,主要和黑莓手机对抗 (2 ) 高端系列定价策略 策略一:在生产与营销成本允 许下的心理定价 策略二:最大避免价格竞争 策略 三:为了最大限度保值的升价与降价
案例分析之市场营销—诺基亚
1、扫描手机市场(S)1.1手机市场发展概况近几年来,全球移动通信业发展迅速,特别是在我国,移动通信增长的态势迅猛。
2011年中国手机市场在国际市场平稳快速发展的依托下,整体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从产品类型来看,各类型手机百花齐放,智能、SG、GPS手机成为中国手机市场热度最高的三种机型。
其中智能手机用户关注度再创新高,超八成,成为消费者换机购机时的首选,也成为中国手机市场销量增长的新动力。
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第一、第二季度中国国内手机销量分别为6674万部、6894万部,第二季度中国手机市场销量较第一季度增长220万部,保持持续增长态势,但从增长率来看,第二季度环比增长率为3.3%,较第一季度环比4.7%的增长率低1.4%,且远远低于分析师预期。
这也是自2010年第三季度以来中国手机市场销量环比增长率连续三个季度呈下降走势。
整体来看,中国手机市场处于销量增长、但增速放缓的阶段。
1.1智能手机在中国发展的潜力随着中国TD-SCDMA的商用进程全速冲刺,中国6亿手机用户迎来自己的3G时代。
智能手机的加速成长无疑是3G手机产业中令人瞩目的焦点。
随着智能手机在中国迅速普及,智能手机用户规模化增长,市场销量不断攀升。
赛迪顾数据显示,2012年第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销量已经达到了3183.9万部,首次超过美国,跃居为全球第一大智能手机市场。
从现阶段的中国智能手机发展态势上来看,未来可拓展空间仍然巨大。
从手机市场重心迁移的态势来看,智能手机取代功能手机已经成为大势所趋,更多手机用户已经将智能手机作为换机的首选。
中国各手机品牌的发展中国手机市场的品牌格局发展至今已经有了极大的变化,从其发展的情况来看,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摩托罗拉一枝独秀:1994、1995年之前摩托罗拉借助在中国寻呼机市场的影响力,率先进入中国手机市场。
这一时期,摩托罗拉在中国手机市场独领风骚,市场份额高达80%以上。
第二阶段,摩托罗拉、爱立信和诺基亚三国演义:1996年至2000年之间,手机市场一直是摩托罗拉、爱立信、诺基亚三个品牌在竞争。
欧美智能手机市场营销方案案例范本
1 OF EVERY 7
MINUTES OF MEDIA
CONSUMPTION
TODAY IS THROUGH A
MOBILE DEVICE
14%
‘
is not MobileIt’s a social hype. transformation.
,
12
IT’S MORE THAN MOBILE
The Smartphone is considered a great convenience for many Americans, enabling them to access internet content, applications and services anywhere and anytime and to have a constant link with their social circles. It’s more than a medium of transmission; it’s the preeminent tool for both social communication and daily life management.
9
CONSTANT CONTACT
Smartphones have enabled Americans to consume media throughout their daily routines, with 82% using mobile devices at work and 81% using mobile devices while shopping. The mobile web has also become a ritual with commuters, who use the mobile web as part of their workday commute. This creates an unprecedented opportunity for marketers to transition with consumers as they move from activity to activity throughout the day.
诺基亚的全球品牌战略 外文参考文献译文及原文doc 精品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外文参考文献译文及原文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专业工商管理年级班别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年月日目录外文文献译文 (1)外文文献原文 (9)外文文献译文1、什么是品牌“品牌”,最早来源于古挪威文字Brander,意思是“烧灼”。
早期的人们利用这种方法来标注他们的家畜,后来发展到手工品的标记。
从这个意义上说品牌出现是市场的产物,是竞争的结果。
品牌,作为一种有价值的无形资产,正日益引起中国企业界的关注,但是人们对品牌内涵的认识仍存在一定的误区。
以下是部分世界实业界、广告界、学术界著名人士对“品牌”的解释,希望对本研究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菲利普科特勒认为:品牌,是一种名称、名词、标记、符号或设计,或是它们的组合运用;其目的是藉以辨认某个销售者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或劳务,并使之同竞争对手的产品和劳务区别开来。
这基本取义于美国市场营销协会的定义。
大卫奥格威认为:品牌是一种错综复杂的象征,它是品牌属性、名称、包装、价格、历史、声誉、广告方式的无形总和;品牌同时也因消费者对其使用者的印象,以及自身的经验而有所界定。
品牌是消费者与产品之间的关系。
奥格威的定义使企业关注的焦点第一次由产品本身转向了品牌形象和个性。
麦克尔派瑞,认为品牌代表消费者在其生活中对产品与服务的感受,从而滋生信任、相关性与意义的总和。
史蒂芬,金,美国资深业务企划专家)认为:产品是工厂所生产的东西,品牌是消费者所购买的东西。
产品可以被竞争者模仿,而品牌则是独一无二的。
产品极易过时落伍,但成功的品牌却能持久不衰。
2.、关于品牌的三种理论以下介绍三种关于品牌的理论,分别从营销学、价值管理、推广的角度阐述。
菲利普·科特勒以其著作《营销管理:分析、计划与控制》而成为市场营销的世界级理论权威,他发展了品牌决策的理论。
科特勒将品牌问题作为一个过程,即品牌化: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决策者面对的是一系列品牌决策。
科特勒认为:将产品品牌化是一个需要付出更多的成本,同时可以增加产品价值的决策过程。
诺基亚案例分析
诺基亚失败案例分析国际关系学院马雯 201055055诺基亚案例分析一:诺基亚公司简介1865年,诺基亚创始人弗雷德里克·艾德斯坦(Frederick Idestam)在芬兰的“诺基亚河”沿岸创建了一家木材纸浆厂,取名诺基亚。
1922年诺基亚的近邻、生产高统皮套鞋和轮胎的芬兰橡胶厂与制造电力电话电缆的芬兰电缆厂合并。
1960年,已经发展成为纸张、橡胶、电缆等综合性生产企业的诺基亚,在电缆厂成立了电子部,以光线电传输为发展核心。
当时,半导体技术正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今天的诺基亚便由此奠基。
1967年诺基亚与合并后的芬兰橡胶电缆厂联后组建诺基亚集团。
该集团对电子工业进行了大量投资。
1992年奥利拉执掌诺基亚公司。
他将公司业务重点放到电信业,推动了GSM 标准制式电话的生产。
1994年诺基亚公司股票在拍纽约股票交易所上市。
1996年诺基亚公司卖电缆及彩电生产业务,并在移动通信领域取得飞速发展。
1998年生产出第一亿部移动电话,成为世界最大移动电话生产商。
1992年,当时诺基亚已由造纸、橡胶、电缆等传统型工业转变为一个经营计算机、电消费品和电信产品的高科技集团公司。
1992年以前,通信只是诺基亚13个多元化经营项目中的一项,约占总营业额15%。
而在今年上半年诺基亚完成的86.47亿美元销售额中,有90%以上来自通信。
目前,诺基亚在全球移动通信市场的份额已接近30%,并成为世界最大的移动电话生产商。
诺基亚可为用户提供先进的解决方案和无线、有线电信产品,包括移动和固定网络、移动电话及其它声音、数据、图像终端。
其研究开发中心全力开未来技术,为用户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
目前诺基亚的开发领域包括第三代无线系统、多媒体网络应用、以及网络管理解决方案等。
它正通过预测、满足用户的需求,提高产品质量,强化对大众及其新理念的开放性等手段保持其在快速发展的电信市场的领先地位。
今天,诺基亚是移动通信的全球领先者。
凭借经验丰富、创新、用户友好以及可靠的解决方案,诺基亚已成为移动电话的领先供应商,同时也是移动、固定宽带和IP网络的领先供应商之一。
用国际市场营销分析诺基亚进军中国成功之道-PPT精选文档
2、人口变量:年龄、性别、家庭人口及家庭生命周
•
4、行为变量:购买时机、追求的利益、使用者、使
用习惯、对产品的态度等。
选择目标市场
• 目标市场是企业打算进入的 细分市场,或是企业打
算满足的具有某一需求的顾客群体。
反馈机制
07年诺基亚在中国市场占有率有小幅度下 降,而通过诺基亚的一些调研和反馈很 快得出结论:黑机竞争,竟而作出了调 整,市场占有率再次上升。
结论: STP分析
国 际 市 场 营 销
环境分析
反馈机制
诺基亚进军中国成功之道
• 小组成员 王培蓉(2019041212):负责讲解 林爱娥(2019041213):搜集与整理资料 梁琬茁(2019041207):幻灯片制作
诺基亚简介
GSM手机业务成就了诺基亚,在手机业务方面,诺基亚 的全球市场占有率提升到40%以上,这是诺基亚创造 的最佳成绩。 在互联网调研中心 的监测数据中显示,诺基亚在中国手 机市场的关注度已经超过了50%
中国市场环境分析
文化因素:中国很讲究人性化
诺基亚品牌理念的统一性,诺基亚坚持的是科技以人 为本的核心理念,即“Connecting People”。这就使 得诺基亚在消费者的印象当中一直以一个科技代言而 出现 经济因素:技术 (中国技术薄弱) 诺基亚向中国提供第一个国际漫游网 诺基亚交付中 国第一个GSM1800网络。诺基亚向我国台湾地区提 供亚洲第一个GPRS网络 政治因素:政府政策
一个在1985年才进入中国的企业,在23年之后再 度创下历史新高,那么诺基亚的这一成绩如何 取得的呢?
成功之道:
1.STP策略 2.中国市场环境分析 3.反馈机制
NOKIA制胜美国市场报告 英文
• Encourages sharing of best practices but has not been very successful at doing so to date
CONTENTS • Company overview • U.S. market entry strategy • Products • Capabilities • Organization
NJ-262408.756/001031NdkocHR1
NOKIA COMPANY BACKGROUND
CONFIDENTIAL
Nokia Case Study: Winning in the U.S.
Discussion document December 2000
This report is solely for the use of client personnel. No part of it may be circulated, quoted, or reproduced for distribution outside the client organization without prior written approval from McKinsey & Company. This material was used by McKinsey & Company during an oral presentation; it is not a complete record of the discus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