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将北京建设成世界城市的些建议和意见

合集下载

关于北京打造国际时尚之都的思考

关于北京打造国际时尚之都的思考

巴黎时尚产业的研发设计实力雄厚,发展快 速且相对稳定,主要包括香水和化妆品、高 级时装 ( 奢侈品成衣 )、高级珠宝等行业
伦敦
中央圣马丁艺术与 设计学院、伦敦艺术 大学、伦敦时装学院
伦敦时装周、伦敦 珠宝钟表展、伦敦 国际服装展览会
众多殿堂级的设计师在伦敦集聚,伦敦时尚 产业的最大特点就是创意与多元化。创意产 业已成为伦敦重要的经济支柱进而核心产业
京市“文化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国际 交往中心”的内涵,有效提升北京的国际 地位和文化软实力,完善北京市建设世界 中心城市的要素,为建成国际一流的和谐 宜居之都提供重要支撑。
122 中国纺织 2018
Paper / 论文
三、北京市具备打造国际时尚之都的比较优势和基础条件,但也面临着一些的问题和挑战
纽约 东京
纽约时装学院、帕森 斯设计学院
东京艺术大学、东京 文化服装学院、文化 女子大学
纽约时装周、纽约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时装馆慈善舞会
东京时装周、东京 消费电子博览会
纽约凭借发达的新闻传媒广告业,包容性的 文化理念以及成功的商业模式,成为世界时 尚之都的后起之秀,它是设计师和充满时尚 梦想人士的理想目的地。
Paper / 论文
关于北京打造国际时尚之都的思考
陈文晖 熊兴
时尚产业的产生和发展与城市的转型与发展密切相关,时尚作为日益活跃的城市元素,逐渐成为丰富城 市内涵、塑造城市风格、传递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当前,国内许多城市纷纷提出要发展时尚产业,建设国 际时尚之都。相较而言,北京作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建设国际时尚 之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一定的比较优势。本文在研究国际时尚之都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立足北京市时尚 产业发展现状和新时期北京市城市建设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提出北京打造国际时尚之都的主要思路和战 略路径。

2024北京房山高三(上)开学考政治(教师版)

2024北京房山高三(上)开学考政治(教师版)

2024北京房山高三(上)开学考政治本试卷共11页,共100分。

考试时长9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试卷自行保存。

第一部分(共45分)一.选择题:本部分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作出的很多战略决策都与三中全会息息相关。

①1978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②改革开放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向高水平推进③改革开放是对新时代中国新情况、新问题的探索④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坚持改革开放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2. 《北京经济蓝皮书:北京平台经济发展报告(2023)——平台经济新阶段:创新引领与国际竞争》指出,加快数字政府建设,推进线上线下监管的无缝衔接,增强监管机构的威慑力和公信力,健全互联网平台监管问责机制,实现对平台企业的有效监管。

推动数字政府建设有利于()①构建开放、便民的阳光司法体制②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直接行使监督权的诉求③规范企业自律、合规、依法经营④提高监管执法的可问责性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3. 2024年北京市出台《关于全面建设美丽北京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实施意见》,明确了美丽北京建设的路线图,即围绕美丽北京建设目标,“十四五”深入攻坚、“十五五”巩固拓展、“十六五”整体提升。

全面把握推进美丽北京建设过程中绿色低碳的根本作用,污染防治的关键作用,坚持守正创新,彰显首都特色。

这体现出建设美丽北京应()①坚持系统优化,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发展②抓住矛盾主要方面,明确事物发展的特殊本质③立足客观实际,实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统一④坚持效率优先,正确处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4. 北京市持续推进“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围绕优化居民“吃穿住行”,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提升城市发展品质。

建言献策

建言献策

建言献策一、关于北京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建言献策的纲要1、经济方面(1)以中关村和金融街为依托,大力发展高端电子信息产业,金融业,高端制造业和生物工程新医药产业;利用北京巨大的潜在消费市场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发展服务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

(2)拓展对外开放度:加大吸引外资的力度,合理引导外资流向诸如高端制造、业、服务业、证券、高新技术产业等方向,继续吸引跨国公司的入驻;大力发展对外贸易,提高进出口;引进来的同时,鼓励本土企业走出去,锻造一批国际性的著名企业。

(3)构建大北京经济圈:合理规划北京各区县的职能,建设卫星城,加强与环渤海地区特别是天津的联系,构建合理的产业链,形成良好的产业群分布。

(4)加强信息化,构建“数字化大都市”。

推动现代化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

2、城市建设方面(1)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城市交通;提高航运能力,加强机场建设;完善城市便民的公共设施;加大吸引投资相关的建设。

(2)保护传统文化,加强对名胜古迹的保护,突出城市自身文化的个性,形成独特的城市形象;吸引多种文化,打造以本土文化为主的多元文化城市。

(3)建设社区文化,突出社区的功能。

(4)完善旅游景点、道路路标以及中国特有事物的英语标注,向国际标准接轨。

3、政治方面(1)加强法制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提高法律的透明度。

(2)提高政府的行政办事效率,简化相关手续,保持政策的稳定性,提高政策的透明度。

(3)杜绝腐败贪污现象,提高政府的国际形象,完善和创新制度与体系,创造宽松的环境。

(4)4、社会和人口方面(1)合理控制首都人口数量,合理分配首都人口在各个区间的分配,减少三环以内特别是市中心的人口,建设卫星城;提升居民的文化素质和国际化意识。

(2)实行开放的移民政策,创造良好的环境,吸引外国移民,特别是高素质移民,提高外国居民的人数和比例。

(3)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培养清华北大等一批世界级名校,提升北京的国际知名度和在科技教育领域的国际影响力;借助北京的高校优势,向国外高校学习,大力吸引外国留学生。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六章 第四节 祖国的首都—北京 同步练习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六章 第四节 祖国的首都—北京 同步练习

第四节祖国的首都--北京课时1〖课时达标〗[建议用时10分钟]1.关于北京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地处黄淮海平原的中部B.从西北出居庸关,可进入黄土高原C.向东出山海关,可进入东北地区D.离天津新港1500千米2.下列关于北京自然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B )A.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B.北京地势东北高、西南低C.北京和河北、天津两个省级行政单位相邻D.北京距离渤海较近3.2013年北京成功举办了第九届国际园林博览会,2010年第53届世界博览会在上海成功举行。

关于两座城市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D )A.上海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B.北京是我国最大的城市C.上海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D.北京是我国的国际交往中心4.下列图片中能够反映出北京文化职能的是( D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课后作业〗[建议用时20分钟]〖基础巩固〗1.读"北京市略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①北京市北依太行山、西邻燕山②北京的地势特点是西北高、东南低③北京最近的出海口是北戴河④北京市西邻黄土高原、南接黄淮海平原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解析:北京北靠燕山,西邻太行山;最近的出海口为天津。

2.近年来,影响北京的浮尘、扬沙和沙尘暴天气表现出加剧的趋势,但大多数沙源却不是来自北京本地。

其沙源最有可能来自( A )A.内蒙古高原B.东北平原C.黄土高原D.青藏高原3.下列说法不能说明北京是我国文化中心的是( B )A.全国高等学校最集中的地区B.有人民大会堂和很多外国大使馆C.拥有各类博物馆120多个D.拥有众多体育场馆4.在北京有很多外国大使馆和领事馆,这说明北京是我国的( D )A.政治中心B.经济中心C.文化中心D.国际交往中心〖能力提升〗5.读"北京市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北京所处的经纬度大致是116°E,40°N,从温度带划分,北京位于暖温带;从干湿地区划分,北京属于半湿润地区。

关于北京优化城市功能布局的对策建议

关于北京优化城市功能布局的对策建议

政府相关机构向郊区搬迁;在 1 9 5 9 年规定严格禁止中心城区内新建一万平方米的办公大楼 ,从 巴黎市区
收 稿 日期 :2 0 1 5 一O 6 —1 7
作者 简介 :李柏峰 ( 1 9 8 2 一 ),湖北省人 ,北京方迪经济 发展研究 院高 级咨询师 、部 门经理 。

2 5 —
关于北京优 化城市功能布局 的对 策建议
李柏峰
( 北京方迪经济发展研 究院 ,北京 1 O 0 1 2 0 )
[ 摘 要 ]城 市 空间布局体现 了一个城 市 的各 种功 能活动在 空间上 的 分布 形态 ,这 种 空间布局是 否
合 理 ,是影 响城市运 行效率 的一个重要 因素 。从 国际 大都 市 ,尤其是 具有 国家首都性质 的综合 性 国
际 大都 市发展经验 来看 ,这 些城市都 通过构建 “ 多中心” 空间格 局 ,有效提 升城市综合承 载 力 。 目 前 ,北京 “ 单 中心” 发展格 局 未能突破 ,城 市 空间结 构及城 市功 能布 局 的不 合理 已经成 为制 约首都 城市运 行发展 的核 心 问题 ,也是导致人 口、资源 、环境 矛盾 更加 突 出的重要 原 因。因此 ,迫 切需要
确 ,新 定位 将 成 为北 京未 来发 展 强有 力 的 引擎 ,也 赋 予 了北 京 更 多的责 任 。新 阶段 ,北 京 城市 功 能 布局 优化调 整将 是未 来一段 时期 内的重点工 作 。


国际化大都市优化城 市功能布局经验借鉴
国际性 大都市 在城 市功 能建设 与发 展过 程 中 ,都 非常 重视城 市功 能 布局 问题 ,一方 面 ,通过 逐步 优化 城 市 内部空 间格 局 ,实 现城 市 功 能在 城 市 内部 更合 理 的配 置 ;另一 方面 ,通过 加 强 与 周边 区域 的 合作 ,

河南省鹤壁市高级中学2022高一地理下学期周练试题(四)(4.12)

河南省鹤壁市高级中学2022高一地理下学期周练试题(四)(4.12)

河南省鹤壁市高级中学2022高一地理下学期周练试题(四)(4.12)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若下图城市功能区分布合理,据此回答1~2题。

1.高级住宅区适宜布局在城市的( )A.M处B.N处 C.O处D.P处2.沿图中EOF线所作地租水平曲线正确的是( )下图为北半球某农场的农事安排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该农场的农业地域类型为( )A.季田农业B.大牧场放牧业C.商品谷物农业D.混合农业4.依图示信息可知,该农场分布在( )A.澳大利亚B.加拿大C.马来西亚D.阿根廷读下图,回答5~6题。

5.A、B两平原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的原因是( )A.冬季严寒,病虫害少B.夏季白昼时间长,日照时间长C.春季积雪和冻土融化,水分条件好D.地势平坦开阔,地广人稀6.下列关于上图中A、B两地农业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荒地、沼泽面积广大,应大规模开垦为耕地②适宜建设商品粮和乳肉等农产品基地③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干旱缺水和低温冷害④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地是当地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A.①③B.②④C.①④D.③④由湖北大学和湖北省种子集团公司联合选育的“两优287”,已被农业部专家评为超级杂交稻,该品种填补了我国杂交早稻无国标一级米的空白,解决了我国双季稻产区杂交早稻高产不早熟的难题,较好地协调了熟期、产量、米质等之间的矛盾。

据此回答7~8题。

7.超级杂交稻的培育成功说明( )A.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限制越来越强烈B.水稻的生长已不受地域限制C.加大科技加入,成为提高农业产出的重要手段D.自然条件在农业生产中已无足轻重8.双季稻生产的决定因素是( )A.土壤B.地形C.水热D.技术下图是“某城镇用地布局规划方案示意图”。

读图回答9~10题。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

工业发展过大过多造成能源、水源、用地、交通的全面紧张,影响政治、
文化中心功能的正常发挥,因此,城市性质中不再提经济中心,而是强
调发展适合首都特点的经济,强调除工业外的多种经济事业的发展。
第二,鉴于“文化大革命”中对历史文物的空前破坏,同时随着
建筑技术发展高层建筑对旧城平缓开阔空间造成严重威胁,以及在旧城
“方案”的规划草图中,行政中心区以南还规划了一个商务区, 大致位于今天的北京西站及周边地区。这样一来,北京将拥有三 个相互联系又功能区分的中心区域,行政、商务、文化功能区分 离,各自组团式发展。
苏联专家方案:天安门广场为行政中心
梁陈提出方案前后,在两个突出问 题上遇到了对立面。一是有关行政中心的 确立。1949年,在聂荣臻主持的城市规 划会议上,苏联专家巴兰尼克夫提出一份 《关于北京市将来发展计划的问题的报 告》。该报告提出,要以天安门广场为行 政中心。
中心和石景山综合服务中心等。
在“两轴-两带-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的基础文化等核心职能和重要经济功能集中体现的
地区。其范围是上版总体规划市区范围加上回龙观与北苑北地区,面积
约1085平方公里。
新城是在原有卫星城基础上,承担疏解中心城人口和功能、集聚
展带”和包括大兴、房山、昌平、延庆、门头沟的“西部发展带”。
多中心:指在市域范围内建设多个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城市职
能中心,提高城市的核心功能和综合竞争力,包括中关村高科技园区核
心区、奥林匹克中心区、中央商务区(CBD)、海淀山后地区科技创新中
心、顺义现代制造业基地、通州综合服务中心、亦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务加以坚持。按照法律严格保护国家公布的文物保护单位,整治历史文
化街区,并从宏观环境、城市设计角度提出整体保护要求,以延续文脉,

通州:北京城市副中心

通州:北京城市副中心

通州:北京城市副中⼼如今的北京患上了“⼤城市病”,⼈⼝资源环境压⼒越来越⼤,交通拥堵、⼤⽓污染的难题⽇益突出。

城市历次规划确定的1000万、1250万、1800万等⼈⼝控制⽬标屡屡被突破,⼀些美好的规划设想也难以实现。

当前,⼈⼝资源环境⽭盾和“⼤城市病”问题,已经成为京城民众的⾼度关切,也成为城市管理者不能释怀的焦虑。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适应⼈民群众的新期待、解决北京“⼤城市病”、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有利于提升北京的资源环境承载⼒、服务管理能⼒、创新引领能⼒。

建设北京城市副中⼼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决策部署,是调整北京空间格局、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探索⼈⼝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模式的战略举措。

城市副中⼼选址通州区,规划范围约155平⽅公⾥。

建设北京城市副中⼼,不仅是调整北京空间格局、治理⼤城市病、拓展发展新空间的需要,也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探索⼈⼝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模式的需要。

要遵循城市发展规律,牢固树⽴并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点定位,以创造历史、追求艺术的精神进⾏北京城市副中⼼的规划设计建设,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城共融、多组团集约紧凑发展的⽣态城市布局,着⼒打造国际⼀流和谐宜居之都⽰范区、新型城镇化⽰范区、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范区。

要坚持以⼈民为中⼼的发展思想,坚持⼈民城市为⼈民,从⼴⼤市民需要出发。

要⼴泛应⽤世界先进节能环保技术、标准、材料、⼯艺,建成绿⾊城市、森林城市、海绵城市、智慧城市。

要坚持统筹规划⽣产、⽣活、⽣态空间布局,使⼯作、居住、休闲、交通、教育、医疗等有机衔接、便利快捷。

要充分体现中华元素、⽂化基因,也要借鉴其他⽂化特⾊。

2015年4⽉30⽇,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了有序疏解北京⾮⾸都功能,加快规划建设北京市⾏政副中⼼,有序推动北京市属⾏政事业单位整体或部分向副中⼼转移。

梁思成_林徽因与北京城市规划_楼庆西

梁思成_林徽因与北京城市规划_楼庆西

梁思成、林徽因与北京城市规划楼庆西[摘 要] 新中国解放前夕,梁思成与林徽因便对共和国的文物保护工作做出了很大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城的许多重要建设都倾注了他们的大量心血。

他们对北京城的建设规划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现在愈来愈被证实是正确的。

[关键词] 北京;城市规划;梁思成;林徽因[中图分类号]K8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054(2003)01-0070-06[作者简介]楼庆西,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北京,100084。

1948年底,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攻占北平之前,先占领了北平西北郊的海淀区,清华园得到了解放。

这时党中央正在与国民党的傅作义将军谈判,争取北平能够得到和平解放。

一天,清华大学的张奚若教授带领着两位解放军干部专门来到梁思成与林徽因的家,说明了北平目前的形势。

他们说:如果与傅作义的谈判不成功,那么势必要攻打北平城,所以特来请梁思成把北平城内的重要古迹在地图上一一标明,党中央要求解放军在攻城时务必保护好这些古迹不致遭到破坏。

当时梁思成、林徽因正在为北平城会因战争遭到破坏而担忧,现在面对这项郑重的委托,十分惊喜,立即完成了这项任务。

同时还领着清华建筑系的几位教师将全国各地的重要古建筑列出清单,分别注明重要等级,送交解放军以便在全国解放战争中使用。

这两项工作可以说是梁思成与林徽因为新中国,为新北平做的第一件事,同时也拉开了共和国文物保护工作的序幕。

1949年初,北平得到和平解放,这座千年古都得以完整地保存下来,经过新政治协商会议的讨论决定,北平定为新中国的首都,并改称为北京,从此北京的历史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北京开始了大规模的建设。

北京,作为社会主义共和国的首都,应该是一座什么性质的城市,应该怎样进行建设?这是摆在政府和建筑师面前的新问题。

作为北京都市计划委员会副主任的梁思成更是日夜思考着。

1950年初,他与都市规划专家陈占祥一起,向政府提出了新北京城的规划方案。

北京文化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

北京文化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

北京文化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作者:李柏峰来源:《投资北京》2013年第06期深入研究首都在文化创新发展方面的优势、问题,针对性提出发展对策建议,对实现首都文化强市战略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决定民族命运和国家软实力的根本所在。

创新是文化产业发展的生命,是文化存在之本和发展之源。

文化创新是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的灵魂,是城市获得快速、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是一个城市灵魂的终极价值取向。

深入研究首都在文化创新发展方面的优势、问题,针对性提出发展对策建议,对实现首都文化强市战略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都文化创新发展具战略意义站在国家竞争的战略高度,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做出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战略决策。

党的十八大也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的战略部署。

文化的生命力源于创新,只有不断地进行文化创新,才能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不竭的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

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世界各国多把提高创新能力作为推动经济文化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美国利用各种文化资源进行创新加工,发展文化产业并取得巨大经济成效,电影《泰坦尼克号》的成功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本市深刻认识到首都文化资源禀赋优势,审时度势作出实施文化创新、科技创新“双轮驱动”战略的重大决策。

目前,北京已经跨入人均GDP超过1.3万美元、第三产业比重超过75%的发展阶段,按照哈佛大学波特教授的理论,这一阶段属于超越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后的创新驱动阶段。

世界城市是综合性的系统指标体系,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领域,其中文化创新领域是一个重要方面。

文化创新是提高城市文化生活质量的现实需要,是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内在诉求。

新形势下,首都文化发展的质量水平与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与不断扩大的对外开放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加快文化创新发展,推动首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需求迫切、任务艰巨、责任重大。

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新时期体育工作建设国际化体育中心城市的意见

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新时期体育工作建设国际化体育中心城市的意见

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新时期体育工作建设国际化体育中心城市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共北京市委员会,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3.07.16•【字号】京发[2003]15号•【施行日期】2003.07.1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体育正文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新时期体育工作建设国际化体育中心城市的意见(京发[2003]15号)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中发〔2002〕8号),做好2008年奥运会的筹备工作,加快本市体育事业的发展,积极建设国际化体育中心城市,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紧抓机遇,积极建设国际化体育中心城市(一)改革开放以来,本市体育事业取得显著成就。

群众体育蓬勃开展,竞技体育运动水平不断提高,一大批运动员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体育设施建设步伐加快,群众健身环境和竞技体育的训练、比赛条件明显改善,体育产业发展迅速,体育法制建设逐步完善。

但是,全市体育事业的总体规模和发展水平与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要求还不相适应。

体育工作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相对滞后,体育设施建设与城市发展和市民健身需求有较大差距,竞技体育项目布局不尽合理,竞技体育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体育产业发展的结构、规模和速度跟不上全市经济发展的步伐,体育法制建设与执法环境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

对此,各级党委、政府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二)今后几年,是北京向着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目标迈进的重要时期,也是筹备2008年奥运会的关键时期。

为适应新时期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以举办2008年奥运会为契机,全面推进体育事业发展,更广泛地参与国际体育活动,提高北京在世界体育领域的地位。

要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为建设国际化体育中心城市创造条件。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的实施意见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的实施意见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9.27•【字号】京政发[2012]31号•【施行日期】2012.09.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的实施意见(京政发[2012]31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质量反映一个地区的综合实力和影响力,是企业和产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

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质量工作,将其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问题,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极大地提升了本市产品质量、工程质量、商业质量、旅游质量、服务质量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质量,有力推进了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发展新格局的形成。

但是也要看到,深入调整经济结构、实现创新驱动发展需要付出更大努力,质量总体水平提升仍滞后于经济发展,特别是与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目标要求还有较大差距;社会各界全员参与质量工作的氛围尚未形成;质量安全特别是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时有发生,一些生产经营者质量诚信缺失,制假售假在一定范围内依然存在,企业的质量主体作用仍需进一步强化,质量安全的监管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质量发展的激励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健全。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的通知》(国发[2012]9号,以下简称《质量发展纲要》)精神,进一步提升本市质量总体水平,加快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努力建设质量首善之区,现结合本市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践行“北京精神”,紧紧围绕“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和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奋斗目标,从强化法治、落实责任、加强教育、增强全社会质量意识入手,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整体推进,突出重点,综合施策,标本兼治,切实把握和贯彻“以人为本、安全为先、诚实守信、夯实基础、创新驱动、以质取胜”的工作方针,大力推进知识产权和标准化战略,全面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建设质量首善之区,促进本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022年北京市东城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2年北京市东城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2年北京市东城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一.基础·运用(共14分)《北京市“十四五”时期智慧城市发展行动纲要》指出,北京将立足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持续打造智慧城市。

你所在班级组织了体验“智慧城市”实践活动。

1.有同学搜集了一段有关“智慧城市”的文字,阅读后,完成第(1)—(2)题。

(共4分)中国已成为全球智慧城市建设最火热的国家,而北京在建设智慧城市过程中,智慧战略,技术能力、领域渗透和创新能力这四大核心领域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纲要》披露,到2025年,北京将建设成为全球①新 (xíng)智慧城市的标杆城市。

具体体现在:统筹规范的城市感知体系基本建成,城市数字新底座稳固夯实,整体数据治理能力②大幅提升,全域场景应用智慧化水平③大幅跃升,“一网通办”惠民服务便捷高效,“一网统管”城市治理智能协同;超前④(bù) 局6G、量子通信、脑科学等前沿技术,城市科技开放创新生态基本形成,数字经济发展软环境不断优化;基本建成根基强韧、高效协同,⑤(péngbó) 发展的新一代智慧城市有机体,有力促进数字政府、数字社会和数字经济发展,全面支撑首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国际合作⑥提供高质量发展平台。

(1)结合语境和相关知识,对文中用①—⑥标注的拼音和字词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A.①④横线处填写的字依次为“型”“部”,在文中“型”的意思是类型,“部”的意思是统率。

B.②③3处“大幅”一词均指事物或情形变动幅度较大。

C.⑤处“peng bó”一词在文中意思是“繁荣、旺盛”,因此横线处应填“篷勃”。

D.⑥处“提供”的意思是“供给、供应(意见、资料、物资、条件等)”,应读 tígòng。

(2)根据文意,下列词语与文中画波浪线“标杆”一词意思最为接近的一项是(2分)A.标志B.标准C.规范D.榜样2.大家准备以“智慧城市,引领未来”作为此次实践活动成果集的名字,想从书法作品中搜单字组成封面。

心得体会:深入理解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最新)

心得体会:深入理解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最新)

心得体会:深入理解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最新)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正随着实践的发展而日趋完善。

学懂弄通总书记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战略思想,有助于深化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大政方针的理解,增强处理好国家战略要求和首都自身发展关系的思想自觉和实践本领。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主题和主线“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源头和主题。

2014年以来,总书记先后五次对北京发表重要讲话,从正反两方面强调了这一主题的首位度和管总作用。

从正面看,我们要解决的是“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这个时代课题;从反面看,就是怎么解决北京“大城市病”的问题。

京津冀协同发展既是京津冀三地解决各自面临矛盾和问题的需要,同时也是优化国家发展区域布局、优化社会生产力空间结构、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是一个主题正反两方面的有机统一,构成一个重大的国家战略。

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这个主题,总书记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构筑了理论基石和行动指南。

高质量发展是贯穿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之中的内在主线。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顺应时代和实践发展的新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出要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引领我国发展全局发生历史性变革。

京津冀协同发展既是这一变革进程的重要产物,也是推动这一变革朝着高质量发展方向持续演进的重要动力。

我们要把新发展理念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融会贯通,进一步突出高质量发展这条京津冀协同发展要一以贯之的主线,努力推动京津冀成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紧扣主题、围绕主线,京津冀协同发展要走出一条协同创新、绿色发展道路。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以资源要素驱动的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创新驱动、绿色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

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所属分类:HOT北京城市提问添加摘要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是指关于北京的未来城市规划,将未来北京的发展目标定位于: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并首次提出“宜居城市”概念。

目录[隐藏]• 1 概述• 2 发展目标• 3 发展阶段• 4 人口规模• 5 空间布局• 6 城镇结构•7 交通规划•8 城市环境•9 城市绿化•10 市政系统•11 城市安全•12 旧城保护•13 基础设施•14 社会意见•15 参考资料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概述北京城市总体规划 - 中心城用地规划图北京历史上有过6次《城市总体规划》的大调整。

上一次城市规划是1993年经国务院批准的,时限设计为1991年-2010年。

然而,离到期还有6年时间的今天,北京城市发展已经超出了当初设计的速度,朝着更为快速、健康、和谐的方向发展。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一改以往提了几十年的“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定位,而将未来北京的发展目标定位于: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并首次提出“宜居城市”概念。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规划指明了北京未来16年的发展方向,对人口、空间、交通、市政、绿化、旧城保护等各项重要问题做出了解答。

按照新规划,到2020年,将发展新城11个,疏解中心城区压力,北京总人口控制在1800万人左右,而中心城区则控制在850万人以内。

并且新规划提出在市域范围内建设多个城市职能中心。

本次规划在对新时期北京的发展进行全面规划的基础上,针对城市发展面临的“瓶颈”问题,着力突出新城规划、交通与基础设施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四个重点内容,同时对城市安全问题和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问题进行重点研究。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发展目标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将北京城市发展目标确定为“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和宜居城市”。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就《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实施方案》答记者问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就《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实施方案》答记者问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就《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实施方案》答记者问文章属性•【公布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24.03.17•【分类】问答正文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就《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实施方案》答记者问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根据国务院《关于〈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实施方案〉的批复》有关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北京市人民政府近日联合印发《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实施方案》(发改环资〔2024〕241号,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对高质量推进示范区建设作出部署安排。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就《实施方案》接受采访,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实施方案》出台的背景是什么?答: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作出重要指示。

2016年5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研究部署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的总体设想、目标方向和实施步骤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作出了明确指示,赋予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调整北京空间格局、治理大城市病,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模式闯出一条新路”的重要使命。

2017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时指示要求,站在当前这个时间节点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要有21世纪的眼光,规划、建设、管理都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落实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的要求。

2018年12月,党中央、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6年—2035年)》明确要求北京城市副中心要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为有效治理“城市病”作出示范。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1994.02.27•【字号】•【施行日期】1994.02.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北京城市总体规划》(1991年至2010年)(1993年10月6日国务院批复,1994年2月27日北京市政府发布)目录总则一、城市性质二、经济发展三、社会发展四、城市规模五、城市总布局六、卫星城和建制镇的建设七、市区的调整和改造八、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九、住宅和社区建设十、城市交通十一、对外交通十二、城市能源十三、城市水源和供排水十四、城市通信和广播十五、城市环境和绿化十六、城市防灾十七、近期建设十八、实施措施总则1.八十年代,在全国改革开放大好形势下,贯彻实施198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原则批准的《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北京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

依据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发展战略目标,以及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政府关于加快改革开放步伐、促进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适应新的形势,对原规划方案进行必要的修订。

2.总体规划修订的重点是:(1)调整城市发展规模,开拓新的城市发展空间。

(2)优化城市布局,建立完善的城镇体系。

(3)保护和发扬历史文化名城的优良传统,创建社会主义中国首都的独特风貌。

(4)完善市域规划,促进城乡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5)改善城市环境,建设完整的城乡绿化系统。

(6)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

3.总体规划期限为20年(1991年至2010年),若干重大问题考虑到21世纪中叶的长远发展需要。

近期建设规划期限为本世纪末。

4.城市发展的基本目标是: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全国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的功能,建设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国际城市,成为文化教育和科学技术最发达、首先风尚和民主法制建设最好的城市;建立以高新技术为先导,第三产业发达,产业结构合理,高效益、高素质的适合首都特点的经济。

八年级下册第八章(中考真题演练)-【知识速记】备战2023年中考地理核心知识背记与真题演练(湘教版)

八年级下册第八章(中考真题演练)-【知识速记】备战2023年中考地理核心知识背记与真题演练(湘教版)
略(提示:颜色的含义表达正确,两者关系表达正确,合理 即可)
中考实战演练
一、单项选择题 考点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021·菏泽)家住河北的棉农小张去新疆参观棉花收摘。结合所学知 识,完成1~2题。
1.在新疆小张发现棉农出工和收工时间都比家乡晚2个小时左右,
从地理的视角看其主要原因是( B)
A.新疆地处内陆,白天比家乡更为炎热 B.地球自转,导致的时间差异 C.两地距离遥远,生活习惯存在差异 D.海拔较高,日落较晚
16.关于“地窖式”民居(上图)特点的叙述,正确 的是( A ) A.利于防御台风 B.利于通风散热 C.利于抵御风沙 D.利于抵御严寒
17.(2022·聊城)读我国两大岛 屿简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两岛屿均跨南、北半球 B.台湾岛位于海南岛的西北部 C.两岛屿水能资源丰富 D.两岛屿均为热带季风气候
系,有利于台湾( D)
①输出大量的水果 ②输出大量的煤炭 ③输出大量的小麦 ④发
展旅游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21·济南)台湾兴建大量水库用来蓄水和发电。下图是台 湾岛水库利用示意图。据此完成14~15题。
14.关于台湾岛说法正确的是(C )
A.东临太平洋,北回归线穿过台湾岛北部 B.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C.受季风气候影响,降水季节分配不均 D.河流多自西向东流,短小流急,水能丰富
材料三 下表为北京和张家口相关资来自。气象站名称 纬度 海拔 1月平均气温 年降水量
北京 张家口
39°48 ′N
33米
40°48 ′N
726米
-5 ℃ -8 ℃
572毫米 404毫米
(1)举办北京冬季奥运会,体现北京(C )

北京城市发展历史分析(1)

北京城市发展历史分析(1)

北京城市发展历史分析摘要:通过对北京城市发展历史的分析,可看到北京城市发展的优势在于其独特的空间区位优势,且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结构上的过渡性以及政治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是北京城市空间的主要特征。

而以发展的观点看待北京作为多民族文化与政治交融的边缘与门户的区位特征,将有助于北京向国际化城市的发展.关键词:北京城市发展历史特征一、北京城市历史北京是一座举世闻名的文化古城,北京旧城城市建设精美绝伦,文化积淀深厚。

北京的城市风貌独具特色,以中轴线和棋盘格式道路网奠定_广城市的基本格局,紫禁城开阔雄伟。

是当今世界建筑瑰宝,街巷、胡同尺度宜人,著名的四台院民居以房屋合围着院子而著称,房舍掩映在绿树之中.宫殿、坛庙色彩瑰丽,民居以灰色调为主,两者交相映衬,构成和谐的色彩景观。

古城一般建筑体量不大,高度较低,形成了舒缓开阔的视觉景观。

3000多年不问断的历史,辽、金、元、明、清五个朝代在此建都,多少王公贵族、文人雅士和普通百姓都在古老的北京留下了痕迹。

深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积淀,形成了古老北京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当之无愧的东方文明的代表城市。

进入2l世纪以来,我国国力迅速增强,国际影响力迅速扩大,作为中国的首都,北京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的现实可能性进一步增强,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北京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与此有关的城市功能还需进一步提升和扩张,要求有现代化、大通过量的交通通讯网络和高度集约的±地利用方式,由于旧城已是多项城市功能的地域载俸,若再拓展新的功能,其负担将会更为沉重.据有关调查,目前“占北京城市土地面积5%的f口城,集中了全市50%以上的交通量和商业活动”(方可:北京旧城保护与城市规划建设的战略思考2000),这种现实一方面太大破坏了古城的幽静,使旧城文化神韵大打折扣;另一方面,由于旧城街巷的道路格局和建筑高度是与封建时代的政治统治方式、生产生活方式、交通运输方式和当时的人口规模相适应的,根本不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也极大地制约了北京城市的进一步发展。

梁陈方案浅述

梁陈方案浅述

浅述“梁陈方案”1950年2月梁思成、陈占祥共同提出《关于人民政府行政中心区位置的建议》,史称“梁陈方案”。

这项方案是一项关于新中国定都北京后,解决北京未来发展和旧城保护的一个方案。

很可惜该方案没有被实施,但是该方案至今仍被人提起甚至赞颂,很大的原因是该方案设计者对北京城市功能、发展条件、空间结构有客观的认识,科学的提出完整保护旧城,又使北京城得到更好的发展的方案,为子孙留下一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然后由于多方面原因,该方案没有被实施,导致今天的古都遭到大规模的破坏,北京城市的发展面临诸多的问题。

今天北京遭受的破坏和面临的问题不禁使我们怀念先贤们的先进理念,他们悲剧性的命运和这所城市一样具有伟大的意义。

面对过去的错误,我们应该重新认识和总结先人的历史经验,而非回避矛盾,甚至成为学术的禁区1。

一.背景1.刚解放时的北京城刚解放时的北京城基本延续着明清时的大体原貌,保存完好。

虽然近代以来,北京多发生战事,古城均未遭到大的破坏。

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城,西北郊的圆明园、畅春园、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等被焚,古城未被殃及。

1900年,义和团在大栅栏廊房头焚烧专卖西药的老德记药房,大片民房遭灾,大火一直烧到正阳门,箭楼被焚,幸未倾塌。

同年,八国联军攻陷天津,侵入北京,在天坛圜丘架炮轰击正阳门,箭楼被毁。

印度兵在正阳门内取火,引发火灾,城楼被毁。

八国联军用大炮轰踏崇文门箭楼和朝阳门箭楼;为把铁路铺至正阳门,拆除永定门东侧和东便门处城墙,在崇文门瓮城开洞;美国兵为乘坐火车方便拆除部分城墙修建券门通道。

1912年2月,曹锟在袁世凯授意下演出一场保袁世凯不南下当总统的闹剧,将皇城之东安门烧毁,以恐吓南方革命党。

1917年7月,张勋复辟。

段祺瑞在天津马厂举兵讨伐,对北京发动中国军事史上首次空袭。

飞机向乾清殿、中正殿殿投弹,所幸未遭到大的破坏。

此间,“讨逆军”以不破坏古城为由,不拟进行攻城战争,想通过外交途径加以解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对北京成为世界城市的看法
北京打出了建设世界城市的口号,着力要把北京建设成一个世界城市。

但有很多问题依然需要解决。

我认为北京成为世界城市,缺乏的不是硬件,而更多是软性的东西,很多东西实际上会涉及制度层面。

北京建设世界城市,虽然条件已经比较成熟,但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吸取经验,总结不足,力争更加完善。

比如北京的优势是首都,是三北的中国心,俯视中原,频临大海,傲视蒙古和东北,是非常重要的军事要塞。

由于首都效应,交通、教育、文化、经济自然而然地集中。

北京的劣势是缺水,沙尘暴,偏离中原,也偏离经济条件优越的东南。

文化上,很多南方不爱看中央电视台,原因非常简单,北京所代表的文化跟我们差异太大了,中央电视台更像东北电视台或北方电视台,最多再找几个蒙古人、新疆人和西藏人来点歌舞就是全国大联欢了,习俗太不一样了。

除了简体中文和普通话这两个独到的利器外,吸纳南方的习俗文化才能是北京真正称为文化中心。

军事中心上,中国的地理中心和文明中心都会自然而然地选择西安,如果西安丢了,中原丢了,中国的脊梁骨也就不复存在。

北京最大的功能应该在作为中国的政治中心,立法中心、司法中心、执法中心,是国家标准化的中心。

对于经济,中国的飞速的发展奠定了首都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前进方向,北京建设世界城市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要求。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中国的首都曾经是世界上最繁荣、最发达的城市,而近代的经济告诉我们纽约的兴起成为世界城市,成为世界大国的标志,东京等等无不如此。

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也带动了城市建设步伐的快速前进。

北京作为中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将其建设为国际化都市不仅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北京发展与时俱进的必然趋势,而且对加快建设其他大城市的发展有推波助澜的作用。

世界城市是国际大都市的高端形态,对全球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北京建设世界城市应当是应对全球竞争的严峻形势的需要,还在持续的全球金融危机给了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也就是随着北京进入世界的步伐加快,北京的发展已经日益与世界经济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所以我们必须时刻关注全球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只有这样北京的发展才会有一个更广阔的前景、更高的台阶。

北京建设世界城市,还将带动京津冀城市圈与环渤海城市圈的快速发展,这个重大意义在我们看来也是从历史经验和世界经验得来的,比如说大家知道的纽约经济圈,纽约带动的经济圈占全美经济的三分之一还要强。

在国内,我们北京在京津冀城市圈与环渤海协作区的领头地位是无可置疑的,但是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它相对于长三角、珠三角都是滞后的。

世界城市不能自称,这个公论既不能通过一个国际专家委员会来投票产生,也不能由哪个国际权威组织选举确定。

最终建设世界城市就成了一个文化问题、软实力问题。

北京不仅是一座现代都市,也是一座文明古城。

北京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各种历史文物,文化遗迹使这座城市既时尚前卫,又不失古朴典雅。

北京建立世界城市的软实力,由四个方面组成,即在世界上有极高的知名度、深远的影响力、独特的吸引力以及强大的亲和力。

因此北京建立世界城市固然要具有全球一流的经济力量,更要注重打造北京独特的文化软实力。

从这一点上来看,北京在建设世界城市方面最有条件,因为北京文化底蕴的深厚,不仅所有中国城市难比,世界各大城市也罕见。

北京建立世界城市,时机很好、立意很新、意义很大、目标很高、底气很足。

软实力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和重视,北京是中国的首都,有很多全国各地的人聚集在这里,大家生活环境不同,生活习惯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所以对于北京的文化教育问题要尤为重视和加强。

2008北京奥运会震撼了世界,振奋了国人,让北京给世界留下了很好的形象,“科技北京、人文北京、绿色北京”的理念更是让世界看到了一个面貌全新的北京。

而2008年的奥运会被外界看作是北京的新起点。

2008虽然过去了,北京奥运虽然过去了,但奥运精神没走,北京精神仍在。

在“后奥运”时代,北京应秉承奥运精神,集中解决各类相对突出和急迫的民生问题。

“智慧城市”是世界城市的灵魂。

首都高校林立,位于全国之首,清华、北大等上百所高校云集北京,几百万大学生、研究生、留学生聚集北京,厚重的历史文化,一流的教师资源,现代化的硬件设施,独特的人文情怀,成为所有优秀学子梦寐以求的求学地、创业地和发展地,是海归、世界500强企业总部的首选地。

北京对人才的吸引力不断扩大,影响力已辐射至海外。

作为首都建设主力军的大学生,存在着独立思考能力不强、创新思维不足、知识面不宽、研究问题不多的现实问题,也存在身心健康、人际关系、团队协作、社会道德等综合素质方面问题。

作为我们大学生应该深刻认识到自己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肩负时代赋予的使命,为建设世界城市的北京贡献自己的力量。

低碳与节水,节能与减排已成为当今世界的有一大主题。

低碳生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肯定,也原来越多的人开始实行低碳生活,虽然生活的全部还不能都做到低碳。

但北京如若建设世界都市,就必须与世界接轨,融合国际新元素。

北京提出建设世界城市的发展新目标,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可持续发展成为世界人民共识的形势下对科学发展观的落实,也是北京发展与时俱进的必然趋势。

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绿色、协调的生态系统。

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被破坏的代价,这两者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群众对环境污染问题反应强烈。

这种状况与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直接相关。

不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资源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经济发展难以为继。

只有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才能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同时,温室气体排放引起全球气候变暖,备受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也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迫切需要。

总之,北京建设世界城市势在必行,但同时在建设过程中要全面兼顾,取长补短,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并且提高北京的软实力,提高北京的整体素质和文化水平,使之达到比较均衡的程度。

人力资源一班肖雅迪1007010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