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线缆选型及其组件设计要求规范
低频连接器电缆组件的设计规范和标准概述
![低频连接器电缆组件的设计规范和标准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8234de6f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eb.png)
低频连接器电缆组件的设计规范和标准概述低频连接器电缆组件是一种用于传输低频信号的重要组件。
它们被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通信系统、航空航天等领域。
为了确保连接器电缆组件的可靠性和性能,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需要遵守一系列的规范和标准。
首先,连接器电缆组件的物理特性应符合电气连接的需求。
这包括连接器和电缆的几何形状、尺寸和安装方式等方面。
几何形状和尺寸应与设备的空间限制相适应,并且能够确保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安装方式应便于维修和更换。
其次,连接器电缆组件的电气性能应符合相关的电气规范。
这包括电阻、电容、电感、传输线特性等方面。
电阻应低于规定的阻抗要求,以降低信号的传输损耗;电容应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以避免对信号的衰减和延迟;电感也应适当控制,以减少对信号的干扰。
另外,连接器电缆组件的机械性能也是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它们需要能够承受机械应力、振动、冲击等环境条件下的使用。
因此,材料的选择和工艺的设计都必须考虑到机械强度和稳定性。
连接器和电缆的插拔寿命、耐久性和抗腐蚀性也是需要测试和验证的。
此外,连接器电缆组件的环境适应性也是非常重要的。
它们可能会在不同的温度、湿度和压力条件下使用。
因此,连接器和电缆的密封性和防水性能需要符合相关的环境标准。
此外,还需要考虑抗辐射、抗EMI/RFI等特性,以保证电缆组件在复杂的工作环境中的可靠性。
最后,连接器电缆组件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也需要考虑。
它们应具有易于安装和维修的特点,以减少人为错误和维护成本。
此外,还需要考虑连接器和电缆的标识和标准化要求,以便更好地进行管理和维护。
总之,低频连接器电缆组件的设计规范和标准主要涉及物理特性、电气性能、机械性能、环境适应性和可靠性等方面。
遵守这些规范和标准可以确保连接器电缆组件的可靠性、性能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同时,不断的研发和创新也是促使连接器电缆组件适应更高要求的关键。
我们期待未来能够看到更加先进和可靠的低频连接器电缆组件的设计和应用。
连接器设计规范
![连接器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a816a139e2bd960591c6770a.png)
连接器设计规范一、SMT表面焊接技术设计规范⑴、SMT TYPE的连接器, 其所有零件脚与胶芯基准面相对位置度须≦0.15 mm。
⑵、SMT TYPE的连接器, 其所有零件脚最差位置度须与胶芯基准面等高度(= 0)。
⑶、SMT TYPE的连接器, 其所有零件脚最佳设计值应低于胶芯基准面0.05 mm。
⑷、SMT TYPE的连接器, 其所有零件脚最佳设计角度为90°。
⑸、SMT TYPE的连接器, 其所有零件脚次佳设计角度为向下倾斜约0°~2°(90°~92°)与PC Board 至少应有三分之一以上之接触。
⑹、SMT TYPE的连接器, 其所有零件脚最差设计角度为向上倾斜角度<90°, 此设计角度会造成焊锡性不良。
⑺、SMT TYPE的连接位置度方向表示,以胶芯基面为零, 向上为正(+)向下为负(-)。
⑻、SMT端子在模、治具加工段须注意端子毛边方向,毛边不可在端子与PCB接触面。
二、SMT TYPE 连接器端子脚设计规范⑴、PAD的大小主要是受端子脚的Pitch与长`宽而影响。
⑵、Pitch愈大,相对的端子宽度与PAD宽度亦可加大。
b= a + 0.10 mm min. a = 端子脚宽度 c = 端子脚长度d= c + 0.40 mm min. b = PAD宽度 d = PAD 长度下列为建议之SMT TYPE 连接器端子脚与PC Board PAD接触范围单位 : mmPitch 0.50 mm 0.80 mm 1.0 mm 1.27 mm 2.0 mm 2.54 mma 0.20 0.25 0.40 0.40 0.60 0.60b 0.30 0.50 0.60 0.80 1.0 1.20c c c c c c cd c + 0.40 c + 0.40 c + 0.40 c + 0.40c +0.40c + 0.40e 0.20 0.30 0.40 0.47 1.0 1.34a=端子脚宽度;长度;e=PAD与PAD间之距离三、平整度设计建议规范(1)、SMT TYPE的连接器, 其所有零件脚的相对高低位置视为平整度,一般要求为0.10mmMax.(2)、平整度表示方式有下图所列几种方式;对SMT产品标准标示:①、端子间平整度②、端子与胶芯基准面位置度。
连接器选型规范要求
![连接器选型规范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0c81f18371fe910ef12df8ee.png)
目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线对板连接器 (1)
选型重点注意事项 (1)
2、板对板连接器 (3)
选型重点注意事项: (3)
常用板对板连接器: (3)
3、线对线连接器 (4)
选型重点注意事项 (4)
常用线对线连接器 (4)
4、I/O连接器 (4)
选型重点注意事项 (4)
常用I/0连接器 (5)
5、同轴连接器 (5)
选型重点注意事项 (5)
常用同轴连接器 (6)
6、非焊接端子 (6)
选型重点注意事项 (6)
常用非焊接端子 (6)
7、端子排 (7)
选型重点注意事项 (7)
常用端子排 (7)
1、线对板连接器
选型重点注意事项:
3、
6、
也称冷压端头和接头。
主要使用于安全接地、交流电源输入等场合,选择圆型,U型,钩型,片型,针型端子及接头等。
端头材质使用优质铜,确保导电性能;端头表面镀锡,防氧化抗腐蚀;端头尾部焊缝处焊银,内孔制有螺纹线,以增强抗拉力。
以上主要针对K.S.T端子(获UL认证和CSA认证)特点说明,端子类型较多,现对端子型号进行说明,如RVS1-4
R-----端头类型;V----端头尾部类型;S----端头宽度;1---导线截面积;4---螺栓直径。
端子与线材的连接方式主要为压接,压接是靠压力变形的方法使包围导线的压线筒重新成型,让导线永久地压接在接线端上形成良好的电气和机械连接。
7。
连接器、线缆选型及其组件设计要求规范
![连接器、线缆选型及其组件设计要求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c4a8eae8cc17552706220841.png)
wordQ/ZX xxxxxxxxxxxxxxxx某某企业标准(工艺技术标准)Q/ZX - 2001连接器、线缆选型与其组件设计规X2001- - 发布 2001- - 实施xxxxxxxxxxxxxxx某某发布Q/SZX 2001 - 01目次前言1 X围12 引用标准13 定义14 连接器的选型24.1 连接器的分类24.2 欧式连接器选型224.2.2 欧式连接器选型74.3 2MM连接器选型74.3.1 2MM连接器特性74.3.2 2MM连接器选型144.4 RF连接器选型144.5 D-SUB连接器的选型154.6 扁平电缆连接器的选型164.7 IC插座的选型174.8 圆形连接器选型174.9 各种接线端子、电源连接器选型185 电缆选型185.1 电线选型185.2 通信电缆的选型185.3 RF电缆的选型186 电缆组件的设计197 验证19Q/SZX 2001 - 01前言本标准主要依据电连接器、电缆与RF电缆组件有关标准。
本标准由xxxxxxxxxxxxxxx某某CDMA事业部工艺结构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部门:CDMA工艺结构部工艺室。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xxxxx。
本标准于2001年12 月首次发布。
xxxxxxxxxxxxxxxxxxxxx 某某企业标准 (工艺技术标准)1 X 围本标准适用于CDMA 通讯设备所用连接器、线缆选型与其组件设计。
2 引用标准如下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如下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17738.1-1999 射频同轴电缆组件 第一部份:总规X 一般要求和试验方法 G 142A —94 机柜用外壳定位小型矩形电连接器总规XIEC 1076-4-101:1995 CONNECTOR WITH ASSESSED QUALITY ,FOR USE IN d.c.LOW-FREQUENCY ANALOGUE AND IN DIGITAL HIGH SPEED DATA APPLICATIONS PART 4 Printed Board ConnectorsIEC 60603-1:1991 印制板用频率低于3MHz 的连接器 第一局部:总规X — 一般要求和编制有质量评定要求的详细规X 的导如此IEC 61169-1:1992-08 射频连接器总规X — 一般要求和试验方法 3 定义本标准采用如下定义: 电缆组件具有规定性能作为单个元件来使用的线缆和连接器的组合件。
连接器选型规范要求
![连接器选型规范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d8de05e071fe910ef02df81c.png)
1、线对板连接器....................................... 错误!未定义书签。
选型重点注意事项................................... 错误!未定义书签。
2、板对板连接器....................................... 错误!未定义书签。
选型重点注意事项:................................. 错误!未定义书签。
常用板对板连接器:................................. 错误!未定义书签。
3、线对线连接器....................................... 错误!未定义书签。
选型重点注意事项................................... 错误!未定义书签。
常用线对线连接器................................... 错误!未定义书签。
4、I/O连接器......................................... 错误!未定义书签。
选型重点注意事项................................... 错误!未定义书签。
常用I/0连接器..................................... 错误!未定义书签。
5、同轴连接器......................................... 错误!未定义书签。
选型重点注意事项................................... 错误!未定义书签。
常用同轴连接器..................................... 错误!未定义书签。
6、非焊接端子......................................... 错误!未定义书签。
连接器选型指南
![连接器选型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d861f69e02d276a200292e74.png)
连接器选型指南1)电气参数要求 (2)a.额定电压 (2)b.额定电流 (2)c.接触电阻 (3)d.屏蔽性 (3)2)安全参数 (3)a.绝缘电阻 (3)b.耐压 (4)c.燃烧性 (4)3)机械参数 (4)a.单脚分离力和总分离力 (4)b.机械寿命 (4)c.接触对数目和针孔性 (4)d.振动、冲击、碰撞 (5)4)连接方式 (5)5)安装方式和外形 (5)6)环境参数 (6)a.环境温度 (6)b.潮湿 (6)c.温度急变 (6)d.大气压力 (6)电连接器也可称插头座,广泛应用于各种电气线路中,起着连接或断开电路的作用。
提高电连接器的可靠性首先是制造厂的责任。
但由于电连接器的种类繁多,应用范围广泛,因此,正确选择电连接器也是提高连接器可靠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只有通过制造者和使用者双方共同努力,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电连接器应有的功能。
保证电路可靠性需要正确选择和使用电连接器。
电连接器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按照频率分,有高频连接器和低频连接器;按照外形分有圆形连接器、矩形连接器;按照用途分,有印制板用连接器、机柜用连接器、音响设备用连接器、电源连接器、特殊用途连接器等等。
下面主要论述低频连接器(频率为3MHZ以下)的选择方法。
其需要从电气参数、安全参数、机械参数、环境参数、连接方式、安装方式和端接方式等方面进行选择。
1)电气参数要求电连接器是连接电气线路的机电元件。
因此电连接器自身的电气参数是选择电连接器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a.额定电压额定电压又称工作电压,它主要取决于电连接器所使用的绝缘材料,接触对之间的间距大小(爬电距离)。
某些元件或装置在低于其额定电压时,可能不能完成其应有的功能。
电连接器的额定电压事实上应理解为生产厂推荐的最高工作电压。
原则上说,电连接器在低于额定电压下都能正常工作。
笔者倾向于根据电连接器的耐压(抗电强度)指标,按照使用环境,安全等级要求来合理选用额定电压。
也就是说,相同的耐压指标,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和安全要求,可使用到不同的最高工作电压。
连接器规范
![连接器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5eb349ea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53.png)
连接器规范连接器是一种用于连接电路的电子元件,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
连接器的规范是指连接器设计和制造中遵循的标准和要求。
下面将介绍一些连接器规范的内容。
首先,连接器的物理规范是指连接器的外观尺寸、材质和连接方式等方面的要求。
外观尺寸包括连接器的长度、宽度和高度等尺寸,以及连接器的形状和外壳设计等。
材质方面,连接器通常采用金属材料或塑料材料制造,要求具有一定的强度和耐久性。
连接方式包括插拔连接和焊接连接等,具体要求可以根据连接器的用途和应用场景来确定。
其次,连接器的电气规范是指连接器在电路连接方面的规范和要求。
电气规范包括连接器的额定电压、额定电流和接触电阻等参数的确定。
额定电压和电流是连接器的重要指标,用于确定连接器能够承受的最大电压和电流。
接触电阻是指连接器接触部分的电阻,要求尽量小以确保连接器的信号传输质量。
此外,连接器的可靠性规范也是连接器规范的重要内容。
连接器的可靠性是指连接器在使用过程中能够稳定可靠地连接电路的能力。
可靠性规范包括连接器的插拔次数、耐震动能力和防护等级等要求。
插拔次数是指连接器能够重复插拔的次数,要求插拔次数尽可能多以确保连接器的寿命。
耐震动能力是指连接器在受到外部振动时能够保持稳定连接的能力。
防护等级是指连接器的防护能力,通常采用IP等级来表示,要求连接器具有一定的防水、防尘和防腐蚀能力。
最后,连接器的环境规范是指连接器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使用的要求。
环境规范包括连接器的工作温度范围、湿度范围和抗腐蚀能力等要求。
工作温度范围是指连接器可以正常工作的温度范围,通常要求连接器在-40℃至+85℃的温度范围内正常工作。
湿度范围是指连接器可以正常工作的湿度范围,通常要求连接器在30%至90%的相对湿度范围内正常工作。
抗腐蚀能力是指连接器抵抗腐蚀的能力,要求连接器具有一定的抗腐蚀能力以应对不同的使用环境。
总之,连接器的规范是连接器设计和制造中遵循的标准和要求,包括物理规范、电气规范、可靠性规范和环境规范等方面的内容。
连接器规范和测试要求完整版
![连接器规范和测试要求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fdd55a3f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fc.png)
连接器规范和测试要求完整版在电子设备的设计与制造中,连接器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它们用于连接各种电子元件和电路板,确保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
为了确保连接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制定了一系列的连接器规范和测试要求。
首先,连接器规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外观和尺寸:连接器应具有统一的外观和尺寸,以确保可以正确插入相关设备和电路板上的插槽或插针。
通常规定连接器的壳体材料、颜色、形状和尺寸范围。
2.电气特性:连接器应符合一定的电气特性要求,包括额定电压、额定电流、绝缘电阻、接触电阻等。
这些要求能够确保连接器在正常工作条件下能够提供稳定的信号传输和电力供应。
3.机械性能:连接器应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和抗振动、抗冲击性能,以确保在设备工作过程中不会出现插接不良或者断开连接等问题。
同时,连接器应具备一定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以保证其长期稳定工作。
4.环境适应性:连接器应具备一定的环境适应性,能够在不同的温度、湿度和气压条件下正常工作。
同时,连接器应具备防护等级,能够防止尘土、水分或其他外界物质对其造成损害。
5.接口标准:连接器应符合相关的接口标准,以确保可以与其他厂家的设备或电路板进行互联互通。
这些标准通常规定了连接方式、引脚布局、通信协议等。
除了连接器规范外,还有一系列的测试要求用于确保连接器的质量和可靠性。
1.电气性能测试:通过电气特性测试,可以测试连接器的额定电压、额定电流、绝缘电阻、接触电阻等参数是否符合要求。
常用的测试方法包括电流承载能力测试、绝缘电阻测试等。
2.机械性能测试:通过机械性能测试,可以测试连接器的插接次数、插入和拔出力、机械强度等参数是否符合要求。
常用的测试方法包括插拔力测试、插接寿命测试等。
3.环境适应性测试:通过环境适应性测试,可以测试连接器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的工作性能和防护等级。
常用的测试方法包括温度循环测试、湿度测试等。
4.可靠性测试:通过可靠性测试,可以测试连接器在长时间工作条件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网络安装中选择合适的网络电缆和连接器(二)
![网络安装中选择合适的网络电缆和连接器(二)](https://img.taocdn.com/s3/m/69cc7d21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ad.png)
在现代社会中,计算机和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要实现计算机之间的连接,网络电缆和连接器就成为了关键的一环。
选择合适的网络电缆和连接器对于网络安装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在网络安装过程中如何选择合适的网络电缆和连接器。
一、根据传输介质选择网络电缆网络电缆的传输介质主要有铜线和光纤两种。
铜线网络电缆通过电信号传输数据,而光纤网络电缆则利用光的传输传输数据。
从传输速度和距离上来看,光纤网络电缆优于铜线网络电缆。
光纤网络电缆传输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适用于长距离传输,而铜线网络电缆传输速度相对较慢,适用于中小型局域网络。
因此,在网络安装中,如果需要长距离传输和高速传输,选择光纤网络电缆更为合适。
二、根据网络需求选择网络电缆不同的网络应用对网络电缆的要求也不尽相同。
例如,在办公室、学校等场所,对于一般的数据传输,采用Cat 5e或Cat 6铜线网络电缆即可满足要求;而在数据中心、云计算等需要大量数据传输的场所,选择Cat 6a或Cat 7铜线网络电缆更为适合。
此外,在需要抗干扰和提高传输稳定性的场所,如医院、实验室等,应选择FTP(屏蔽双绞线)或STP(屏蔽双绞线)网络电缆,其屏蔽层可以有效减少外界干扰;而对于一般家庭和小型办公室网络,UTP (非屏蔽双绞线)网络电缆已经足够满足需求。
三、根据网络连接设备选择连接器类型连接器是将网络电缆与设备连接的关键部件。
根据网络连接设备的不同,连接器类型也有所区别。
常见的连接器类型有RJ45(8P8C)、SC、LC等。
RJ45连接器是最常用的连接器,适用于铜线网络电缆,用于连接计算机、路由器、交换机等设备。
而SC和LC连接器适用于光纤网络电缆的连接,用于连接光纤收发器、光纤交换机等设备。
在选择连接器时,还需要考虑连接器的质量和可靠性。
合适的连接器应该具备良好的接触性能和稳定的连接状态,以确保网络信号的传输质量。
四、注意网络安装的规范和标准在进行网络安装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应的规范和标准进行。
网络安装中选择合适的网络电缆和连接器
![网络安装中选择合适的网络电缆和连接器](https://img.taocdn.com/s3/m/e42e4f01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b6.png)
如今,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网络安装是构建稳定网络连接的重要步骤。
在网络安装中,选择合适的网络电缆和连接器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如何选择合适的网络电缆和连接器来确保网络连接的稳定性和速度。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网络电缆的种类。
目前常用的网络电缆有五类(Cat 5)、六类(Cat 6)、七类(Cat 7)以及光纤电缆。
根据不同的网络需求,我们需选择适合的电缆种类。
通常,对于家庭网络或办公室网络,Cat 5或Cat 6电缆已经足够满足需求,而对于大型企业或者需要更高速度和更高带宽的场景,光纤电缆则是更好的选择。
接下来,我们来讨论一下网络连接器的选择。
常见的网络连接器有RJ-45和LC连接器。
RJ-45连接器是针对铜缆使用的连接器,而LC 连接器则是用于光纤电缆的连接器。
这两种连接器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当我们选择网络连接器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连接器的耐用性、连接的易用性以及连接器的兼容性。
此外,还需要确保连接器与所选用的网络电缆兼容。
网络电缆与连接器的搭配也是十分重要的。
不同类别的网络电缆需要搭配相应的连接器来确保信号的传输质量。
例如,Cat 5电缆需搭配Cat 5连接器,Cat 6电缆需搭配Cat 6连接器。
如果将不同类别的电缆与不匹配的连接器搭配使用,网络信号传输可能会受到干扰,导致连接不稳定或者速度变慢。
此外,在考虑网络电缆和连接器之外,我们还要注意到布线的重要性。
良好的布线可以避免电缆的乱堆放和交叉,减少信号的干扰。
同时,合理的布线还能减少电缆的弯曲和拉伸,从而延长电缆的使用寿命。
因此,在网络安装中,我们不仅要选择合适的电缆和连接器,还要注重布线的整齐与规范。
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如何选择合适的网络电缆和连接器。
首先,需要根据网络需求选择合适的电缆种类,如Cat 5、Cat 6等。
然后,根据电缆种类选择相应的连接器,如RJ-45或LC连接器。
此外,还需确保电缆与连接器的兼容性,并注意良好的布线。
电气工程中的线缆规范要求与选择原则
![电气工程中的线缆规范要求与选择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fe302623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a9.png)
电气工程中的线缆规范要求与选择原则电气工程中线缆的规范要求与选择原则电气工程中,线缆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承担着电能传输的重要任务。
为确保电气系统的安全运行和可靠性,线缆的规范要求和选择原则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电气工程中线缆规范要求与选择原则,并对其进行详细阐述。
一、线缆规范要求在电气工程中,线缆的规范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绝缘材料的选择线缆的绝缘材料是确保电能传输安全可靠的关键。
根据电气工程需求,绝缘材料应具备耐高温、耐电压、耐磨损等特性。
常用的绝缘材料有交联聚乙烯、聚氯乙烯等。
2. 阻燃性能要求考虑到线缆在工作中可能遭受的火灾风险,其阻燃性能要求尤为重要。
线缆应具备自灭火和阻止火焰蔓延的特性,以保证火灾发生时尽可能减少损失。
3. 电缆屏蔽措施在电气工程中,线缆可能遭受来自其他电磁源的干扰。
为防止信号传输受到干扰,线缆的规范要求中通常包括电缆屏蔽措施,如金属层包围或电磁屏蔽罩的使用。
4. 尺寸和颜色要求线缆在安装和维护过程中需要被区分开来,因此规范要求中通常会包括线缆尺寸和颜色的要求,以方便工程师进行正确连接和管理。
二、线缆选择原则在选择线缆时,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选择原则:1. 电气参数匹配线缆的选择应该根据电气工程的实际需求来确定。
包括电压等级、电流负载以及电缆的额定电流等参数需要与工程要求相匹配。
2. 环境适应性不同环境下的电气工程对线缆的要求也不同。
在酸碱、高温、潮湿等特殊环境中,线缆需要具备特殊的功能,如耐腐蚀、耐高温、防水等性能。
3. 机械强度线缆在安装和运行过程中经常会受到机械力的作用,因此线缆的机械强度也是选型的重要参考因素。
不同工程对线缆的机械强度需求不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4. 成本效益考虑在选择线缆时,需要综合考虑成本因素。
不仅要考虑线缆本身的价格,还要考虑线缆的使用寿命、维护成本等方面的因素,以确保选择的线缆在成本和性能方面都能够达到最佳效果。
综上所述,电气工程中线缆规范要求与选择原则是确保电气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关键。
ipc线缆及线束组件标准
![ipc线缆及线束组件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9f875c5d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f2.png)
ipc线缆及线束组件标准IPC线缆及线束组件标准是电子行业中重要的标准之一,旨在规范线缆和线束组件的设计、制造和测试,以确保其安全、可靠和高效。
以下是对IPC线缆及线束组件标准的介绍。
一、IPC线缆标准IPC线缆是指按照IPC标准生产的线缆,主要用于电子设备之间的连接和信号传输。
IPC线缆标准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线缆材料:IPC线缆应使用符合规格要求的绝缘材料和导体材料,以保证线缆的电气性能和机械性能。
2.线缆结构:IPC线缆的结构应符合相应的规格要求,包括线缆的直径、导体数量、绝缘层厚度等。
3.线缆测试:IPC线缆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测试,包括电气性能测试、机械性能测试和环境适应性测试等,以确保其符合规格要求。
二、IPC线束组件标准IPC线束组件是指按照IPC标准生产的线束组件,主要包括线缆、连接器、保护套等部件。
IPC线束组件标准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连接器规范:IPC线束组件中的连接器应符合相应的规格要求,包括连接器的尺寸、插针插孔布局、接触电阻等。
2.保护套规范:IPC线束组件中的保护套应符合相应的规格要求,包括保护套的材料、尺寸、厚度等。
3.组装规范:IPC线束组件在组装过程中应遵循相应的规范,包括连接器的安装方向、保护套的安装方式等。
4.测试规范:IPC线束组件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测试,包括电气性能测试、机械性能测试和环境适应性测试等,以确保其符合规格要求。
三、IPC线缆及线束组件标准的意义IPC线缆及线束组件标准对于电子设备之间的连接和信号传输至关重要。
通过规范线缆和线束组件的设计、制造和测试,可以确保其安全、可靠和高效。
这些标准不仅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还可以促进不同厂商之间的互换性和兼容性,有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
总之,IPC线缆及线束组件标准是电子行业中重要的基础标准之一,对于保障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转和信号传输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遵循这些标准,可以确保线缆和线束组件的安全性、可靠性和高效性,为电子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线束设计规范
![线束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12d5909c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0c.png)
线束设计规范
线束设计规范
接插件选择规范
1. 接插件选型 ● 车型背景 ● 接插件种类 ● 物理条件 ● 工作环境 ● 电气特性 ● 材料要求 ● 接插件供应商信息 2. 选择标准 ● 沿用件 ● 指定件
线束设计规范
绝缘材料要求
零部件要求
模具要求
材料要求
结构特征
○ 孔位 ○ 密封或非密封 ○ 压接线范
测试级别 线束级
线束级
车辆级
车辆级
车辆级 线束级 车辆级 车辆级 线束级
组件 车辆级 车辆级 线束级 线束级
线束验证实验
配套部件
配 套 部 件
配套部件
12位中央电器控制盒 16位中央电器控制盒 18位中央电器控制盒 22位中央电器控制盒
中央电器控制盒
23位中央电器控
制盒
32
位中央电器控制
线束设计规范
附件要求
○ 耐磨性 ○ 耐温性 ○ 耐腐蚀性 ○ 降噪要求 ○ 柔软性 ○ 外观性
线束设计规范
电线选择规范
产品种类 绝缘材料种类 物理特性 使用数量
序号
试验项目
1 短路试验/保险熔断时间
负载试验
5 可靠性试验 6 飞溅及浸蚀试验 7 车辆热保护试验 8 噪声试验 9 门开关试验 10 防水试验 11 接地脱落试验 12 震动阻力试验 13 潮湿试验 14 热循环试验
目的 确认线束系统的设计与设备电流的匹配性
确认导线失效的最大环境温度条件,确保避免使用绝缘层超过 失效温度的电线
通过堵转操作,得到最大峰值电流和有效的参数
获得不同电气部件在电气系统中的电压和电流曲线,验证汽车 电源分配系统每一个部件规格的合理性
检验线束设计、线束布置和卡子等固定支架的可靠性 确定可能发生故障的区域 确定导线材料能够承受外部热源 确定车内有吱吱或咔嗒响声的区域 在门操作时,确定线束失效的区域 确定胶圈、防水连接器、接地等是否漏水 保证回路连通性,确定接地功能正常 测定在汽车运行状态下,可能出现的失效区域 测定可能失效的湿度区域 测定可能失效的温度区域
连接器标准和规范
![连接器标准和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157f02e35fbfc77da269b1b3.png)
连接器标准和规范连接器标准和规范一.工业连接器的标准1. 美国材料与试验学会(ASTM)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Testing and Material(缩写为ASTM)是一个全美性的学术协会,其目的是进行材料的研究和标准化。
负责公布标准,试验方法,推荐性用法,定义及其它有关材料。
其制定的有关连接器的标准,符号和编号均按照ASTM体系。
“B”表示有色金属委员会,后面的数字为标准号,紧接着的数字则表示该标准被首次通过的年份,括号内的日期是指最近修订版的年份, “*”则表示该标准是已被批准的美国国家标准。
ASTM连接器标准表*-1标准描述 FOXCONN适用范围*B63-49(1970) 金属导体电阻及接触材料的电阻率的测试方法 ALL*B182-49(1970) 电接触材料的寿命试验 ALL*B193-72A 导电材料电阻率的测试方法 ALL*B277-72 电接触材料硬度的测试方法 ALL*B326-72 微型接触件电阻特性测试方法 ALL *B340-61(1972) 电接触件制成品的保证试验方法 ALL*B477-72 可锻贵金属电接触材料一般要求规范 REF B522-70 电接触用的Au-Ag-Pd合金规范 ALL B539-70 电连接(静态接触)的接触电阻的测量方法 ALL B540-70 电接触件用的Pd合金规范 ALLB541-73 电接触件用的Au合金规范 ALL B542-71 电接触件及其使用的有关术语的定义 ALL B563-72 电接触件用Pd-Ag-Cu合金规范 REFB576-73 电接触材料大电流电弧腐蚀试验设计的实用参考方法 Audio Jack ,Power JackB583-73 金属基片上镀金层的多孔性试验方法 ALL B596-73 Au-Cu合金电接触材料规范 ALL2. 美国电子工业协会(EIA)Electronic Industries Association(缩写为EIA)接触件方面的标准工作被列在EIA和JEDEC(美国电子器件工程联合委员会)标准以及工程技术出版物的目录中。
连接器线缆选型及其组件设计规范.doc
![连接器线缆选型及其组件设计规范.doc](https://img.taocdn.com/s3/m/eedb64676f1aff00bfd51e80.png)
Q/ZX xxxxxxxxxxxxxxxx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工艺技术标准 )Q/ZX- 2001连接器、线缆选型及其组件设计规范2001- -发布2001- -实施xxxxxxxxxxxxxxx有限公司发布目次前言前言本标准主要依据电连接器、电缆及RF 电缆组件有关标准。
本标准由xxxxxxxxxxxxxxx有限公司CDMA事业部工艺结构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部门:CDMA工艺结构部工艺室。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xxxxx 。
本标准于2001 年 12 月首次发布。
xxxxxxxxxxxxxxxxxxxxx有限公司企业标准(工艺技术标准)Q/SZX 2001–01 连接器、线缆选型及其组件设计规范1范围本标准适用于CDMA 通讯设备所用连接器、线缆选型及其组件设计。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射频同轴电缆组件第一部份:总规范一般要求和试验方法GJB 142A — 94机柜用外壳定位小型矩形电连接器总规范IEC 1076-4-101 : 1995 CONNECTOR WITH ASSESSED QUALITY , FOR USE IN .LOW-FREQUENCY ANALOGUE AND IN DIGITAL HIGHSPEED DATA APPLICA TIONS PART 4 Printed BoardConnectorsIEC 60603-1 :1991 印制板用频率低于3MHz 的连接器第一部分:总规范—一般要求和编制有质量评定要求的详细规范的导则IEC 60603-2 :1995-09印制板用频率低于3MHz的连接器第二部分:有质量评定的具有通用安装特征、基本网格为的印制板用两件式连接器详细规范IEC 61169-1 : 1992-08射频连接器总规范—一般要求和试验方法3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电缆组件具有规定性能作为单个元件来使用的线缆和连接器的组合件。
光缆设备选型及布置要求
![光缆设备选型及布置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0c3e3052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d0.png)
光缆设备选型及布置要求一、光缆设备选型:1.光缆类型选型:根据实际通信需求选择合适的光缆类型,例如,单模光纤用于长距离传输,多模光纤用于短距离传输。
根据光纤的材料、结构等特性,选择适合的光缆类型。
2.光缆接头选型:根据实际通信需求选择适合的光缆接头类型,如FC、SC等接头类型。
同时要考虑光缆接头的标准,确保光缆接头的互换性和兼容性。
3.光缆保护设备:选择适合的光缆保护设备,如光缆护套、光缆保护盒等。
保护光缆可以提高光缆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
4.光缆连接器选型:根据实际通信需求选择合适的光缆连接器,如快速连接器、标准连接器等。
光缆连接器的质量和性能对通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影响。
5.光缆测试设备选型:选择合适的光缆测试设备,如光源、光功率计等。
测试设备的准确性和精度直接影响到光缆的性能和质量。
二、光缆布置要求:1.光缆布置路径选择:根据实际通信需求选择合适的光缆布置路径,如地下、架空、管道等。
要考虑到布置路径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维护便捷性。
2.光缆布置长度控制:光缆的长度控制必须合理,避免过长或过短造成通信质量下降。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光缆长度,减少信号衰减和传输损耗。
3.光缆布置弯曲半径控制:光缆在布置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弯曲半径,避免弯曲过大导致光缆损坏和信号损失。
根据光缆厂家提供的技术要求,选择合适的弯曲半径。
4.光缆布置与电缆布置分开:为了避免干扰,必须将光缆布置与电缆布置分开。
光缆和电缆之间要保持一定的间距,避免电磁干扰对光缆通信的影响。
5.光缆布置标记:在光缆布置过程中,对光缆进行标记,包括光缆类型、长度、接头类型等,以方便维护管理和故障排查。
综上所述,光缆设备选型以及布置要求在建设光纤通信网络时非常重要。
选型要根据实际通信需求选择合适的设备,而布置要求则要考虑安全性、可靠性和维护便捷性等因素。
只有合理选择设备、合理布置光缆,才能保证通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连接器、线缆选型及其组件设计规范
![连接器、线缆选型及其组件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0734396ca5e9856a56126053.png)
R096
R064
R032
S032
T048
T032
U048
U032
V064
-
-
-
-
接触件/接触件
1000V(r.m.s)
1 550V(r.m.s)
3100V
(r.m.s)
1000V(r.m.s)
接触件/试验板
1 550V(r.m.s)
2 550V(r.m.s)
3100V
(r.m.s)
1 550V(r.m.s)
5.63
0.222
固定板装连接器的基准点与通过32号接端的中心线之间的距离
0.3
0.012
固定板装连接器的基准线与通过“b”排接端中心线之间的距离
n2.54
n0.1
固定板装连接器接端的间距注:当采用22.54mm=5.08mm的间距时,接端应只排列在2、4、6…32的偶数位置上。
3.65
0.14
基准线与印制板装元件一面之间的距离
2001--发布2001--实施
xxxxxxxxxxxxxxx有限公司发布
目次
前言
前言
本标准主要依据电连接器、电缆及RF电缆组件有关标准。
本标准由xxxxxxxxxxxxxxx有限公司CDMA事业部工艺结构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部门:CDMA工艺结构部工艺室。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xxxxx。
本标准于2001年12 月首次发布。
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电缆组件
具有规定性能作为单个元件来使用的线缆和连接器的组合件。
连接器
通常装接在电缆或设备上,供传输线系统电连接的可分离元件(转接器除外)。
连接器规范和测试要求
![连接器规范和测试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178963b3d5bbfd0a795673c5.png)
【技術&知識】連接器規範和測試要求文:Knight Chen / CACT 工程部連接器依照其產品功能和使用環境,將規範要求分為四大部分。
1. 電氣規範要求2. 機械規範要求3. 環境規範要求4. 環保要求一、電氣規範要求電氣特性是連接器實現連接功能的主要特性。
確定連接器的電氣特性,以保證連接器滿足連接功能。
連接器的電氣特性有:1. 接觸阻抗(Contact Resistance)目的:維持連接器在使用期限內的接觸阻抗,以減少信號和能量在傳輸過程中的損失或衰減。
測試方法:EIA-364-23 (EIA-364-06) or MIL-STD-1344A,3004.1。
測試要點:a. 測試電流/電壓100mA@20mV,被測試連接器(連接系統)無負載。
b. 測試電流為低電流是為了避免接觸阻抗受到端子(導體)熱電效應影響。
c. 測試電壓為低電壓是為了避免端子(導體)之間接觸界面絕緣薄膜被擊穿和熔化。
規範要求:一般要求50mΩ(initial);100mΩ(final,即在壽命測試或環境測試後)。
定義接觸阻抗此參數是為了減少信號和能量在傳輸過程中的損失或衰減,電流就像水流一樣。
阻力越小,能量的損失和衰減就越少。
就連接器的接觸處而言,影響其阻抗大小的因素有正向力(對於彈性接觸結構而言),接觸環境,如端子(導體)的表面粗糙度,表面處理方式(如電鍍的金屬特性和緻密性),端子與端子(或其他導體)的結合方式(是焊接or鉚合or彈性接觸等)。
從電學理論角度來說,接觸阻抗為C點綠色圈接觸處的阻抗;在客人使用角度來說,連接器提供A點到B點的導通(連接),所以客人要的阻抗應包含從A點到B點的所有導體本身的阻抗和接觸處的阻抗(包括焊接、鉚合等接觸方式)如圖一示。
(圖一)2. 耐電壓(Withstanding Voltage)目的:確認兩導體(或兩回路)之間的絕緣介質(包含氣體)及其間距是否適合和足夠,以確保連接器在開關衝擊電壓或意外過載(一定時間內的過電壓)狀態下能維持正常功能,確保安全性。
连接器线缆选型及其组件设计要求规范
![连接器线缆选型及其组件设计要求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8e54d9b3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9d.png)
连接器线缆选型及其组件设计要求规范有结构,有技术参数文档
一、连接器
1、性能要求
(2)抗弯曲应力:连接器上的电缆应能承受环境温度下的弯曲力;
(3)耐振衰减系数:该连接器所连接的电缆应不受任何外力影响,
耐振衰减系数应满足3dB以内;
(4)抗电磁干扰:该连接器所连接的电缆应能有效地抑制外部电磁
能量对系统的影响;
(5)使用寿命:该连接器的使用寿命应至少到达50万次。
2、材料要求
(1)接触件:接触件採用高纯度铜或银,其抗腐蚀性能及电流传输
能力均达到最高水准;
(2)外壳:外壳採用ABS塑料,其电气性能要求满足UL94V-0标准;
(3)密封件:用来密封连接器的密封件要求满足UL650标准,具有
良好的防水、防潮性能;
(4)其他材料:其他采用的材料应具有抗酸碱、抗油类介质的性能。
3、电气参数
(1)电流:最大连续电流不大于30A;
(2)电压:最大耐压不小于500V;
(3)绝缘电阻:绝缘电阻应大于100MΩ/500V;。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Q/ZX xxxxxxxxxxxxxxxx有限公司企业标准(工艺技术标准)Q/ZX - 2001连接器、线缆选型及其组件设计规范2001- - 发布2001- - 实施xxxxxxxxxxxxxxx有限公司发布Q/SZX 2001 - 01目次前言1 范围 (1)2 引用标准 (1)3 定义 (2)4 连接器的选型 (2)4.1 连接器的分类 (2)4.2 欧式连接器选型 (3)4.2.1欧式连接器的特性 (3)4.2.2 欧式连接器选型 (10)4.3 2MM连接器选型 (11)4.3.1 2MM连接器特性 (11)4.3.2 2MM连接器选型 (20)4.4 RF连接器选型 (21)4.5 D-SUB连接器的选型 (22)4.6 扁平电缆连接器的选型 (24)4.7 IC插座的选型 (24)Q/SZX 2001 - 014.8 圆形连接器选型 (25)4.9 各种接线端子、电源连接器选型 (26)5 电缆选型 (26)5.1 电线选型 (26)5.2 通信电缆的选型 (26)5.3 RF电缆的选型 (27)6 电缆组件的设计 (29)7 验证 (29)前言本标准主要依据电连接器、电缆及RF电缆组件有关标准。
本标准由xxxxxxxxxxxxxxx有限公司CDMA事业部工艺结构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部门:CDMA工艺结构部工艺室。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xxxxx。
本标准于2001年12 月首次发布。
xxxxxxxxxxxxxxxxxxxxx有限公司企业标准(工艺技术标准)Q/SZX 2001 – 011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CDMA通讯设备所用连接器、线缆选型及其组件设计。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17738.1-1999 射频同轴电缆组件第一部份:总规范一般要求和试验方法GJB 142A—94 机柜用外壳定位小型矩形电连接器总规范IEC 1076-4-101:1995 CONNECTOR WITH ASSESSED QUALITY,FOR USE INd.c. LOW-FREQUENCY ANALOGUE AND IN DIGITALHIGH SPEED DATA APPLICATIONS PART 4 Printed BoardConnectorsIEC 60603-1:1991 印制板用频率低于3MHz的连接器第一部分:总规范—一般要求和编制有质量评定要求的详细规范的导则IEC 60603-2:1995-09 印制板用频率低于3MHz的连接器第二部分:有质量评定的具有通用安装特征、基本网格为2.54mm的印制板用两件式连接器详细规范IEC 61169-1:1992-08 射频连接器总规范—一般要求和试验方法3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电缆组件具有规定性能作为单个元件来使用的线缆和连接器的组合件。
连接器通常装接在电缆或设备上,供传输线系统电连接的可分离元件(转接器除外)。
3.1 术语3.1.1 类型type一个特定的分门类中的连接器,例如:单件式连接器(边缘插座连接器),两件式连接器。
3.1.2 品种style一个类型中的一种特定的连接器。
3.1.3 规格variant一个类型和品种内或相关的一系列连接器中连接器的变异。
4 连接器的选型4.1 连接器的分类本规范根据CDMA通讯设备实际使用连接器的状况,把连接器分成以下几类:a)欧式连接器;b)2mm连接器;c)RF连接器;d)D-Sub型连接器;e)扁平电缆连接器;f)IC插座;g)圆形电连接器;h)各种接线端子、电源连接器;对上述所有连接器的选型,都应满足《系统内、外接口定义及说明》中的要求及相应连接器标准的有关电气、机械、环境要求。
4.2 欧式连接器选型4.2.1欧式连接器的特性a)气候类别见表1表1 气候类别b)耐电压表2 耐电压(PL 1.2.3)品种H为8 mΩ;e)绝缘电阻106MΩmin;f)机械操作最大速度:10mm/s,间隔时间:30s(不插合)表3 机械操作g)插入力与拔出力如表4所示最大速度(10mm/s)表4 插入和拔出力h)插合数据①插入方向连接器在完全插合至U=14.2时,应保证达到规定的接触电阻,详见图2图2 插入方向②垂直于插入方向如果印制板或固定板装连接器是浮动安装的,自由和固定板装连接器的设计应给出至少1mm能调节的位移量(注:对于固定板装连接器的刚性安装,安装机架必须有适当严格的公差。
)。
图3 垂直于插入方向③倾斜度自由和固定板装连接器的设计允许有倾斜度误差,其纵轴向为±4°,横轴向为±4°。
图4 倾斜度i)轴测图和尺寸图5 轴测图表5 轴测图尺寸字母代号尺寸说明mm in4.2.2 欧式连接器选型欧式及其混装连接器通常使用在背板互连系统,被选用的连接器应满足以下几点要求:a)应优先选用C、R、M型,其外形尺寸、安装方式应符合IEC60603-2的有关规定,PCB打孔图应参照连接器参数库中的有关图样。
b)欧式连接器的参照系固定板连接器的安装面上,通过安装孔中心位置的线作为基准线。
用靠近32号接触件安装孔的标称中心作为基准点。
c)RF混装型的连接器,RF端子的频率范围、阻抗特性、VSWR、插入损耗、应满足一定的要求。
带电源端子混装型连接器应满足一定的功率要求,安装混装连接器时必须有适当的公差和导向要求,若能实现浮动安装最好;d)选用的连接器应易于安装,并且所有的欧式连接器都具有相同安装特性e)连接器应接触可靠,有良好的导电绝缘性能,有足够的机械强度,插拔次数满足国际和国内有关标准的规定;f)考虑PCB厚度对连接器引脚长度的要求,穿孔焊接连接器的引脚露出板面高度≥1mm,保证焊接可靠;g)连接信号的电缆与连接器必须保证阻抗匹配;h)若有EMC要求,连接器必须满足EMC要求;i)连接器的端接形式有压接、焊接PCB等几种形式,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用。
4.3 2mm连接器选型4.3.1 2mm连接器特性2mm连接器是基于IEC1076-4-101、IEC917标准设计的,用于连接低频模拟信号和高速率数据信号,是一种模块式的HARD METRIC互连系统。
它有以下一些电性能:a)气候类型气候类型详见表7所示表7 气候类型b)耐电压(不同接触件排列方式)见表8所示表8 耐电压c)额定电流在标准大气条件下,装载所有接触件,额定电流如表9和图7所示表9 额定电流Rowsa+c+eb+d1.5A at 70℃See curve B2A at 70℃See curve C- a+b+ca+b+c+da+b+c+d+e1A at 70℃See curve A1.5A at 70℃See curve B1.5A at 70℃See curve B图7 额定电流与环境温度关系曲线d)接触电阻:单个接触电阻20 m Max;e)绝缘电阻:104M ;f)机械操作最大速度:10mm/s,间隔时间:30s(不插合),如表10所示表10 机械操作Performance level 1 2 3 Operation 500 250 50g)啮合与分离力在标准大气条件下,啮合与分离力速度最大为10mm/s表11 啮合与分离力h)印制板:金属化孔直径在0.55-0.65mm,背板厚度在1.4-5.6mm,(单)印制板厚为1.4-4.2mm;i)耐久性:至少500次循环;j)接触件尺寸接触件有三种长度,三种长度Mating Level 1、Mating Level2、Mating Level3分别为8.2、9.7、11.2,每种长度的接触件相差1.5mm,b排阳接触件高度只能为Mating Level1和Mating Level2。
这是因为单板连接器b排接触件有效的插入深度受到印制板边缘的限制。
图8 2mm连接器的三种长度接触件k)公制设备惯例(Metric equipment practice)按25mm设备习惯,允许背板向前弯曲最大0.3mm,向后弯曲最大为0.9mm。
图9 25mm metric equipment practice 配合尺寸及其公差l)垂直方向尺寸图10 Height dimensions ,modular pitch of 25 mmm)深度尺寸配合尺寸M ref=7×2mm=14mm,这是一个理论值。
实际上设备的制造公差并不允许连接器完全插入,在深度方向连接器的电啮合范围见本节第o条。
图11 深度尺寸n)横向尺寸图12 横向尺寸o)电啮合范围图13 有效电啮合范围三种长度的连接器电啮合范围见表12所示表12 三种不同长度的接触件电啮合范围Contact Level 1 2 3 Contact14 to 16.5 14 to 18 14 to 19.5rangep)垂直啮合方向垂直啮合方向见图12所示图14 纵向、横向所允许的未对准q)倾斜见图154.3.2 2mm连接器选型选2mm连接器主要从以下几点来考虑:a)本产品主要用于直流、低频模拟电路、高速数字电路。
传输的数字信号时,可根据不同的速率,选择所需要的连接器品种;b)所选连接器的阻抗应尽可能符合设计要求;c)信号畸变、串音、驻波比应尽可能地小。
d)选用的连接器其外形尺寸、安装方式应符合IEC1076-4-101的有关规定,PCB板打孔图可参照连接器参数库的有关图样;e)多个连接器进行拼接使用时,拼接受到一些限制,没有MPC的连接器(如B型)仅用在有MPC连接器之间,C、N型连接器仅用在至少有一个MPC连接器的底部。
f)若有EMC要求,连接器必须满足EMC要求;g)连接器应接触可靠,有良好的导电绝缘性能,有足够的机械强度,插拔次数满足国际和国内有关标准的规定;h)考虑PCB厚度对连接器引脚长度的要求,穿孔焊接连接器的引脚露出板面高度≥1mm,保证焊接可靠;i)连接器的端接形式有压接、焊接PCB等几种形式,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用。
4.4 RF连接器选型RF连接器在CDMA通信系统中起到连接RF信号的作用,它的品种类很多,但基本上都是“同轴”结构的。
从结构形式上分有直式和弯式,从安装形式上有自由端和固定端连接器,从等级上分有通用连接器(2级),高性能连接器(1级),标准试验连接器(0级),精密连接器,精密连接器以可分为实验室精密连接器(LPC)和通用精密连接器(GPC),从连接形式上分为螺纹连接、卡口连接、推拉式连接,从接口形式上分为SMA型、SMB型、SMC 型、MCX型、N型、7/16型、C4型等等。
选型要根据实际情况并按下列原则选用:a)选定的连接器要符合实际使用的频率的范围;b)通常情况下,直式RF连接器的电性能比弯式的要好,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选用;c)选定的连接器要有较小的驻波比;d)选定的连接器要有较小的插入损耗;e)选定的连接器要与配接的连接器或电缆的阻抗匹配;f)螺纹连接器的EMC比任何卡口式、推拉式连接器好,且螺纹连接的连接器可靠性也较高,但推拉式连接器有连接快速、方便等特点,可用于那些插拔次数少的模块内部RF连接;g)有IM要求时,要考虑连接器的材料及镀层;h)有功率要求时,要考虑连接器所能承受的功率容量和耐射频高电位电压,以免被击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