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阅读报告 .do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献阅读报告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重大问题频出,国内外学者对于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现象、原因及对策的探究逐步增加和深入。我国针对食品安全方面相关的法律法规出台较晚,缺乏制度保障。2009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正式实施。而美国的《食品和药品法》早于1906年就已开始实施,迄今为止已105年。发达国家对于食品安全方面的研究对我国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以下是国内外学者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研究的相关成果与文献:

一、国内文献综述

李怀(2005)从我国与发达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组织结构对比中,指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多部门监管体制的不合理性,认为当前解决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最重要的是要加强政府各有关部门的统一组织、协调与管理,树立起执法的权威性。提出我国食品安全存在问题的原因在于相关法律法规缺乏统一性及协调性,我国政府监管部门存在多头执法,监管权责不明的问题。进而提出要从立法上解决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整合现有法律资源,协调统一监管权责,完善食品召回制度。邹立海(2005)认为根据我国食品安全危机的发生特点,应建立食品安全危机预警机制、完善食品安全的监测检验机制、建立国家食品安全信息情报中心,建立信息数据库。

谢敏(2007)在市场失灵的具体表现基础上从食品供应商的收益函数角度分析了政府监管的机理,并对目前已有措施未能有效解决问题的原因加以分析,并提出了若干建议。

周应恒(2008)认为当前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主要存在食源性疾病引发、制假贩假引发及管理不当引发的三种问题,并分别提出加强预防、加大监管力度、加强安全管理的对策建议。

汪建明(2009)和郭林海(2009)系统地比较了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食品安全立法与监管体制的特点,并概述了我国食品相关监管部门的职能及我国现行的食品法律法规体系。在分析我国现行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及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食品安全监管系统性改革的建议,认为应该加强我国食品安全需要多方面工作的配合和协作。

杨欢进(2009)和牛建青(2009)从对非正常利润的追求、食品行业生产加工分散、监管不到位以及违法成本低等方面,分析食品安全事件背后的成因。最后在借鉴国外发达国家食品安全监管措施基础上,提出我国食品安全的对策建议。谢宏(2011)指出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成因主要在于食品企业对非正常利润的追求和食品行业分散经营的特点。因此提出建立健全我国食品安全的综合机制,加大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的建议。

张森富(2010)和赵婷(2010)从法律、技术、经济和思想角度分析我国食品安全存在问题原因,提出要加大对食品行业的科技投入和加强行业自律。

张丽丽(2011)和张文超(2011)认为提高我国质量标准化程度、加强有效监管,是最终解决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本途径。他们提出现代化工业中食品需要经过一系列链条,质量标准化应该成为协调食品价值链、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机制。要保证食品的最终安全,应重视对价值链的协调与管理,保证每个环节的安全。

二、国外文献综述

Henson(1999)等对影响食品安全规范与制度的确定与变化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具体包括规范中标准的采用、公共与私人食品安全控制体系的关系、公共食品安伞规范可选择的各种形式、食品安全规范的战略措施以及困内食品安全控制措施的贸易内涵等,为相关问题的深入研究奠定了背景基础。

Philip J Hilts (2003)指出在食品药品安全方面起到核心作用的是政府监管部门,即认为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维护公众健康和保证生活质量方面起到了核心作用。

美国农业经济学家Kensev教授(2003)指出,食品安全问题涉及食品从生产、加工到销售的整个食物供给链。影响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可归纳为以下七个方面:(1)水、土壤和空气等农业环境资源的污染;(2)种植业和养殖业生产过程中使用化肥、农药、生长激素致使有害化学物质在农产品中的残留;(3)农产品加工和贮藏过程中违规或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防腐剂);(4)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

(5)新原料、新工艺带来的食品安全性,如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6)市场和政府失灵,如假冒伪劣、食品标识滥用、违法生产经营等;(7)科技进步对食品安全的控制和技术带来新的挑战等七个方面。

日本新山阳子(2005)认为,食品对于健康所造成的风险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因此要加强问题食品回收及原因究明等风险管理行动。同时经过几次大规模的食品安全事件后,恢复消费者的信心也成为食品业当务之急。消费者已经逐渐觉醒,他们希望能了解食品生产与流通过程,并希望清楚标识出生产到销售的整个流程。因此,引入食品追踪系统为当务之急,消费者藉此也能关心到由生产到零售、消费为止的整个过程。

参考文献

[1] Philip J Hilts. Protecting America's health : the FDA, business, and

one hundred years of regulation. New York:Alfred A.Knopf, 2003.

[2] 周应恒.现代食品安全与管理[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

[3] 杨欢进,牛建青.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的成因及对策[J].社会科学论坛,

2009(5):83-86.

[4] 汪建明,郭林海.从发达国家食品监管体系看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及对策[J].

中国食品添加剂,2009(z1):56-60.

[5] 张森富,赵婷.现阶段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成因及其对策研究[J].长春理工

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38-39.

[6] 张丽丽,张文超.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与对策探析[J].现代管理科学,

2011(3):105-107.

[7] 邹立海.食品安全危机预警机制研究[D].清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8] 李怀.发达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东北财经大学学

报,2005(1):3-8.

[9] 谢敏.从市场失灵角度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分析[J].消费经

济,2007(6):72-75.

[10] 谢宏.为什么中国食品安全事件接连不断.2005(1):3-8.2011年4月26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