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历史人物高考题
三年高考两年模拟高考历史专题汇编 专题二十七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专题二十七中外历史人物评说A组三年高考真题(2016~2014年)1.(2016·课标全国Ⅰ,4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随着唐朝的发展,由少数民族组成的“蕃兵”“ 蕃将”,成为唐朝开边拓土的重要力量。
高丽人高仙芝出身于将门之家,唐玄宗开元后期出任安西副都护,镇守西域。
天宝六年(747年),高仙芝率一万骑兵,历经艰难险阻,长途奔袭阻断西域商路的小勃律(今克什米尔境内),伴其国王。
经此一役,“诸胡七十二国皆震慑降附”。
天宝八年(749年),高仙芝以石国(依附于唐朝的西域小国)不守蕃属之礼为由,率军征讨,大肆杀掠,掠得大量金银珠宝,“皆入其家”。
石国王子召引大食(阿拉伯帝国)军队进攻唐安西四镇,与高仙芝率领的唐军战于怛逻斯城(今哈萨克斯坦某某国境内),唐军大败。
自此,唐朝在西北疆域的扩展受阻。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高仙芝成为唐朝名将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高仙芝的功过。
2.(2016·课标全国Ⅱ,4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X板桥,清代杰出的艺术家、文学家,某某八怪的代表人物。
他从小生长在农村,历经康、雍、乾三代,X板桥提倡“文必切于日用”“笔墨之外有主X”,反对“皆拾古人之唾余”。
他说:“千古好文章,只是即景即情,得事得理,固不必引经断律。
”X板桥一生最爱画兰、竹、石,其画构图简单、主题鲜明,诗、书、画、印完美结合。
他尤喜画竹,曾在一幅画作上题诗说:“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X板桥的诗画极富生活气息,深受时人喜爱,他晚年靠卖画为生,曾题诗云:“画竹多于买作钱,纸高六尺价三千。
任渠话旧论交接,只当秋风过耳边。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X板桥画作的艺术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X板桥艺术风格形成的历史背景。
3.(2016·课标全国Ⅲ,4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新课标)2012—2019年高考历史 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分解试题(全国卷,含解析)
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古代中国的政治家1.(2018·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材料三娘子(1550~1613),明代蒙古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之妻,深受俺答汗器重,“事无巨细,咸听取裁”。
三娘子生活的时代,明朝与蒙古部落势力沿长城相持已近200年。
1570年,俺答汗之孙投附明朝,双方关系顿时紧张。
在三娘子的劝说下,俺答汗同意与明朝和谈。
明朝送还俺答汗之孙,封俺答汗为顺义王,并开放十余处市场供蒙汉人民自由贸易。
每当开市时,蒙汉人民“醉饱讴歌,婆娑忘返”。
三娘子本人也“勒精骑,拥胡姬,貂帽锦裘,翱翔塞下”。
在三娘子的辅佐下,俺答汗在今呼和浩特地区建城,后明朝赐名为“归化”。
1581年,俺答汗去世后,三娘子辅佐继任的顺义王,继续与明朝通好,明、蒙“四十余年无用兵之患,沿边旷土皆得耕牧”。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三娘子能够推动明、蒙双方取得和平局面的原因。
(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三娘子的历史功绩。
(7分)【考点】三娘子【解析】(1)由材料“三娘子生活的时代,明朝与蒙古部落势力沿长城相持已近200年”得出多年战争,人民渴望和平;由材料“开放十余处市场供蒙汉人民自由贸易”、“每当开市时,蒙汉人民醉饱讴歌,婆娑忘返”得出明、蒙之间商业互市的需求;由材料“深受俺答汗器重,事无巨细,咸听取裁”、“在三娘子的劝说下,俺答汗同意与明朝和谈”得出个人能力与威望。
(2)由材料“每当开市时,蒙汉人民醉饱讴歌,婆娑忘返”得出推动了蒙汉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由材料“在三娘子的劝说下,俺答汗同意与明朝和谈”、“三娘子辅佐继任的顺义王,继续与明朝通好”、“四十余年无用兵之患”得出维护了明、蒙之间的长期和平;由材料“俺答汗在今呼和浩特地区建城”、“沿边旷土皆得耕牧”得出促进了草原地区社会进步。
【答案】(1)原因:多年战争,人民渴望和平;明、蒙之间商业互市的需求;个人能力与威望。
评价历史人物高考题
评价历史人物⏹评价历史人物答题法术"十评〞:⏹⑴活动分类评断法:即把历史人物一生重大事迹按类别归纳评述的方法。
一般可分为政治、经济、民族、外交、文化等方面。
⏹⑵历史阶段评点法:就是将历史人物的活动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阶段进展评述,然后再适当进展总评。
⏹⑶阶级属性评裁法:历史人物均处于一定的阶级社会中,因而每个历史人物均具有特定的阶级属性。
历史人物的一切活动,包括思想观点都打着特定阶级的烙印。
在评价历史人物时,不仅要关注该历史人物的阶级出身,更要看他是为哪个阶级效劳。
⏹⑷历史主义评判法:要把历史人物放到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评价。
"特定的历史条件〞可考虑以下一般要素:社会历史开展的趋势是什么;社会生产力开展程度如何;人民群众的利益是什么等。
符合的,则肯定,反之则否认。
⏹⑸主流原则评赞法: 即从全局、整体、历史开展的角度等大节、大处进展评价历史人物。
历史学者评价历史人物,是看他的大节,而不是小节。
搜索细节、小节,那是小说家的事。
⏹⑹两点论的评铨法:评价历史人物,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即用全面的观点、一分为二的方法,既要看主流又要看到缺点或缺乏;既要看到功又要看到过,一分为二对待。
⏹⑺开展变化评定法:用开展变化的观点评价历史人物。
⏹⑻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统一评议法:我们坚持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统一的观点,好的动机只要符合客观实际一般说来应该有好的结果。
⏹⑼纵横坐标评论法:将历史人物放到世界纵横的历史时空围中去考察和评论。
⏹⑽综合方面评品法: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在阶段论和方面论的根底之上统观全局,把人物的所有活动集中起来进展综合分析,抓住历史人物的主要方面和主要倾向,进而对其一生的功过是非做出一个定性的评价,也就是对历史人物进展综合的评价。
⏹千秋功罪,后人评说。
要对每个历史人物作一准确全面的评价,实在是一大难事。
但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和原则主要有三条:⏹一是看是否顺应历史潮流的开展;⏹二是看是否符合人民的〔长远〕利益和愿望;⏹三是看是否推动生产力〔或经济〕的开展。
历史人物评说高考题汇编
历史人物评说高考题汇编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内容是人的活动,历史学科是一门与“人”有关的学科。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推荐的历史人物评说高考题汇编,仅供大家参考!历史人物评说高考题汇编一1.(2015·天津文综·14)(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极力倡导仁人君子之道。
从理想人格的意义讲,孔子所谓的仁人君子不仅应关切个人自我道德品格修养,具备忠信、孝悌、克己、礼让、好学、知勇、仁恕等诸美德,而且更应怀抱经世济民的情怀,‚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修已以安人‛,‚修已以安百姓‛。
——林存光《孔子新论》(1)材料一中,孔子心目中的“仁人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德?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孔子的政治抱负。
(6分)【考点】(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孔子思想主张;孔子【解析】(1)第一小问品德,根据材料一中连词‚而且‛可知分为两部分,前部分的中心句为‚关切个人自我道德品格修养‛后半部分的中心句为‚应怀抱经世济民的情怀‛;第二小问政治抱负,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其抱负为改变天下大乱的局面,主张克己复礼,匡正社会秩序。
【答案】(1)品德:注重个人自我修养;具有经世济民情怀。
(4分)抱负:改变春秋时期天下大乱的政治局面,主张“克己复礼”,匡正社会秩序。
(2分)历史人物评说高考题汇编二1.(2015·浙江自选模块·9)“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模块(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7世纪,‚海上马车夫‛荷兰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队。
1651年英国政府颁布了针对荷兰人的歧视性法令,规定:‚凡从欧洲运到英国的货物,须由英国船只或原商品生产国的船只运送;凡是从亚、非、美洲运送到英国的货物,须由英国船只运送‛。
到了18世纪,荷兰在经济发展和海外活动方面已落后于英国。
——摘编自刘祚昌等《世界史·近代史编(上)》材料二克伦威尔说:‚真正的绅士我固愿尊敬有加,但与其信俗所谓‘绅士’,还不如信披黄褐色大衣的队长,任这种穿便服的人充骑兵队长‛。
历史人物评说高考试题汇编
历史人物评说高考试题汇编在高考中,一分之差也是一段很大的差距。
人物史选修模块在高考历史考试中占有10分的分值,该怎么拿下这10分呢?下面是为大家推荐的历史人物评说高考试题汇编,仅供大家参考!历史人物评说高考试题汇编一1.(广东高考32题)(9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想回到西周,维护奴隶制,政治上是保守主义者,有他的落后一面,但他是伟大的史学家、教育家和人道主义的倡导者,他在历史文化遗产的继承、整理和传播上有卓越的贡献。
;;据《论孔子思想》材料二孔子在历史文化领域有杰出成就,他的“爱人”、“仁民”观念以及他的教育思想,表现出新兴地主阶级的进步性,他想回到西周,只是因为不敢公开反对当时还比较强大的奴隶制,表现出他怯懦的方面。
;;据《略论孔子思想的阶级性》问题:(1)两则材料都涉及孔子在教育方面的贡献。
孔子在教育方面有何贡献?(3分)(2)材料一、二评价孔子时,采用的相同方法是什么?结论有何不同?(4分)(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应当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2分)【答案】(1)私人办学;教育及于平民;推出了合理的教学方法。
(3分)(2)方法:阶级分析、一分为二。
(2分)结论:材料一中的孔子代表奴隶主贵族,政治上是落后的;材料二的孔子代表地主阶级,政治上是进步的。
(2分)(3)避免简单贴标签,应历史地看问题。
(2分)考生答案如超出要点但言之成理,可在每问总分范围内酌情给分。
【点拨】第一问注意对孔子贡献的设问仅限于教育领域,而且要多角度认识孔子的教育贡献。
孔子在教育方面的贡献主要有三:教育原则,如有教无类的思想;教学方法,如因材施教的观点;和学习方法,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等主张。
第二问和第三问实际都涉及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对历史人物评价的基本方法问题。
评价历史人物与评价历史事件是一样,我们应该坚持的原则也是生产力标准,方法是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用阶级分析法和一分为二的辩证观加以评判。
2023河北高考历史试题评析
2023河北高考历史试题评析2023年河北高考历史试题故事考查了中国古代的历史和文化,突出了历史人物的作用和历史事件的影响。
下文将对这些试题进行详细的评析。
题目一:【题文】根据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孔子曾说:“君子和而不同。
”《子罕》材料二:“和为贵”,是古代中国封建王朝__的核心价值观。
__认为社会的和谐需要大家相互包容、相互理解,从而缓和矛盾,和睦相处。
【问题】根据材料回答:①究竟是什么王朝的核心价值观?②简要阐述该核心价值观对社会的意义。
【答案】①这是西周王朝的核心价值观。
②该核心价值观对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和为贵强调了和谐共处的重要性,强调了个体和整体的关系,倡导人们要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包容他人。
它不仅在治理国家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在社会中推动了道德修养和互助合作的发展。
在封建社会里,和为贵在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父母和子女、夫妻之间建立了和谐的关系,使得社会更加稳定和有序。
评析:这道题考查了考生对于古代中国文化中“和为贵”价值观的了解,又要求考生能够通过材料解答相关的问题。
这道题目相对比较简单,材料已经明确指出了“和为贵”的核心价值观是属于古代中国封建王朝的,考生只需要根据材料作出判断即可得出答案。
题目二:【题文】根据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龙起自于蛇,五彩起于无色。
东方是中国的“宜居之乡”,西方是中国传统意义上的“恶劣之区”。
材料二:秦代司马迁在《史记·外戚世家》记载:“天地宽广,地形不一,民气轻重异,是以有山川之势,有刑措之宜。
”材料三:古代中国人通过观察__的__、气候、地势来评判土地的宜居程度。
【问题】根据材料回答:①据古代中国人的观察,何种因素成为评判土地宜居程度的依据?②简述古代中国人常用的两种评判“宜居之地”的方式,支持材料说法。
【答案】①古代中国人评判土地宜居程度的依据是山川之势、气候、地势。
②古代中国人常用的两种评判“宜居之地”的方式是观察自然环境和了解地理情况。
历史人物评说高考试题
历史人物评说高考试题历史人物评说高考试题一1.(海南高考29题)据材料回答问题(8分)在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时期,圆柱形红色礼拜帽是神圣的宗教和帝国的象征。
1923年土耳其共和国建立,凯末尔担任总统,选择了具有西方色彩的现代化道路,推行改革,但遇到巨大阻力。
1925年凯末尔下令,禁止戴传统的土耳其礼拜帽,改戴欧式礼帽。
但这一禁令受到广泛抵制,随后政府规定戴土耳其礼拜帽有罪。
此举引起强烈不满,在一些地方甚至引发公开抗议和骚乱,但均被凯末尔镇压,有些人被处以绞刑。
经过凯末尔政府一段时期的强力推行,终于有不少人开始戴欧式礼帽,从而告别传统的土耳其礼拜帽。
——摘编自刘易斯《现代土耳其的兴起》(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服饰变化与社会变革的关系。
(2分)(2)分析凯末尔政府禁戴礼拜帽与辛亥革命后中国剪辫运动的异同。
(6分)【答案】(1)服饰变化反映了社会变革,有助于社会变革;社会变革带动服饰变化(2分)(2)同:发生于社会大变革时期;辫子和礼拜帽都被视为旧时代的象征;政府采取强制性措施;意在加速社会变革。
(4分)异:前者侧重于改变传统习俗以利于学习西方;后者主要针对国内民族压迫(2分)。
【点拨】本题是考查土耳其改革,以服饰变化体现社会的变革和社会的进步。
第(1)问注意服饰变化与社会变革的相互关系,不是只说一个方面,并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第(2)是中土相似事件的异同,要注意找出二者之间的可比点,这是做题的关键,可经从时代背景、手段和方式等方面回答。
2.(高考福建文综41题C)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有幸在总统的位置上尽全力组织并管理政府后,现在已经到了应当退休回归私人生活的时候。
这既是我民族英雄所愿,也是为国运所必需。
因为行政首长的定期更替,是我们国家自由所不可或缺的保障。
请允许我离开政府,就像我以前离开军队一样,让那些支持我国的利益、推进社会和谐和秩序与良善政府的人接替我,让上帝继续保佑我们的祖国。
历史人物评说高考题专题训练
历史人物评说高考题专题训练历史人物评说高考题专题训练选择题部分1.(高考江苏单科17题)清朝福建巡抚徐继畲之语“提三尺之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的刻石,被镶嵌在某开国者的纪念碑上。
此开国者是A.拿破仑B.华盛顿C.伊达尔哥D.俾斯麦【答案】B【点拨】依据材料内容可知,徐继畲所说的开国者开创了用选举产生国家领导人的方式。
符合这一要求的开国者只有美国的主要缔造者华盛顿。
2.(高考全国文综Ⅰ卷20题)19世纪30年代,印度书店中的英文版书籍畅销,教科书社在两年内售出英语书籍达3.1万册。
这表明当时A.印度社会精英普遍接受西方教育B.西方文化随殖民扩张在印度传播C.欧洲启蒙思想在印度影响广泛D.英语已成为印度人的主要语言【答案】B【点拨】本题考查19世纪中期印度民族起义的背景。
19世纪上半期,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为了满足工业资产阶级对海外市场和原料的迫切需要,各资本主义列强加强对外殖民侵略和掠夺,印度沦为英国的殖民地,英国的殖民侵略给印度带来了灾难,摧毁了殖民地半殖民地旧的统治秩序,但同时也一定程度上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技术,迫使印度进入痛苦的近代化进程。
联系本题,英文书籍在印度畅销的原因是西方文化随殖民扩张在印度传播。
其他各项与所学不符。
3.(高考浙江文综12题)论文的关键词对内容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
有一篇评价某历史人物的论文,关键词有“哲学家”“中庸之道”“逻辑学”等,该人物最有可能是A.孔子B.墨子C.普罗塔戈拉D.亚里士多德【答案】D【点拨】本题考查涉及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内容。
在三个关键词中,孔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在协调“仁”和“礼”的关系上主张遵循中庸之道,符合其中两个方面,排除A项。
墨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俭,只符合其中一个方面,排除B项。
普罗塔戈拉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也是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思想是“人是万物的尺度”,只符合其中一个方面。
浙江省高考历史考点突破 专题二十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专题二十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古代中国的政治家(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和东西方的先哲(孔子、亚里士多德)1.(2013年某某文综,15)公元前221年,秦完成统一大业。
读下图判断,符合秦灭六国先后顺序的部分排列是( )A.②③①⑤B.②①⑤⑥C.①③⑤④D.④③⑤⑥2.(2012年某某文综,16)康熙南巡时亲赴曲阜,在隆重盛大的祭孔典礼后,听孔子后裔孔尚任讲儒家经典,嗣后又破格授予其国子监博士。
这些举动表明康熙( )①崇尚儒家文化②着力提升满族文化③延揽汉族文士④努力缓和民族矛盾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3.(2010年某某文综,12)论文的关键词对内容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
有一篇评价某历史人物的论文,关键词有“哲学家”“中庸之道”“逻辑学”等,该人物最有可能是( )A.孔子B.墨子C.普罗塔戈拉D.亚里士多德4.(2009年某某文综,17)中俄《尼布楚条约》中说,“凡岭南一带土地及流入某某大小诸川,应归中国管辖;其岭北一带土地及川流,应归俄国管辖”。
对条约中的“中国”,理解正确的是( )①这里的“中国”指中原地区②清朝第一次使用了“中国”国号③清政府对外不再使用“大清”的朝号④表明清朝行使和维护的是中国的主权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2013年全国新课标文综Ⅰ,48)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韩愈是唐中后期著名文学家、思想家。
当时皇帝崇信佛教,耗费大量财富。
韩愈力加谏阻:“佛本夷狄之人,与中国言语不通,衣服殊制,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
”当时士大夫热衷于辞藻绮丽、对仗工整但空洞无物的骈体文,朝廷亦将之作为选才重要标准。
韩愈首倡“古文运动”,主X文章应仿先秦散文,“文以载道”。
在他看来,由尧、舜、禹、汤、文王、武王、孔子、孟子依次相传的“道”,在孟子死后失传,他承担起了重续“道统”的责任。
韩愈提倡的“道统”就是孔孟的仁义道德思想,同时也作了一些新的阐释。
【高考历史】真题专项训练5.全国卷选做题-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原卷版)
2021高考历史全国卷主观题专项精练全国卷选做题—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高考真题】1.(2020全国Ⅰ卷·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材料苏绰(498~546),武功(今陕西扶风)人。
他“博览群书,尤善算术”,深受西魏执政者宇文泰信任,委以政事。
西魏立国之初,疆域狭小,民族关系复杂,经济文化落后。
为强国富民,苏绰建议减官员、置屯田,并创“朱出墨入,及计帐、户籍之法”,为后世财政、会计领域长期沿用。
他又制定“六条诏书”,包括先治心、敦教化、尽地利、擢贤良、恤狱讼、均赋役等内容,宇文泰“甚重之,常置诸座右。
又令百司习诵之。
其牧守令长,非通六条及计帐者,不得居官”。
通过“六条诏书”等改革,西魏成功凝聚起民心,由弱变强,为后来北周统一北方乃至隋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苏绰“性俭素,不治产业……常以天下为己任,博求贤俊,共弘治道,凡所荐达,皆至大官”。
在“积思劳倦”十余年后,苏绰因病去世,宇文泰“痛惜之,哀动左右”。
——据《周书》(1)根据材料,简析苏绰被宇文泰倚重的原因。
(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六条诏书”的历史意义。
(7分)2.(2020全国Ⅱ卷·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材料竺可桢(1890~1974),中国杰出的科学家和教育家。
1918年,他怀抱“科学救国”理想从美国回到中国。
1920年,他与柳诒徵共同主持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史地学部,培养了胡焕庸等一批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
1927年,筹建中央气象研究所,后出任所长,抗战前夕,中央气象研究所在各省设置40多个气象站和100多个雨量站,出版了中国气象资料,为我国的气象学奠定了基础。
他认为“学理之研究重于物质之享受”,于艰难环境中苦心创业。
新中国成立后,竺可桢亲自主持和筹建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领导或指导了我国地理的综合考察、自然区划、历次地理学规划等工作。
根据国家需要,他又组织了西北沙漠、西南南水北调地区以及黑龙江等省、区的考察,为国家建设提供了参考数据。
历史人物评说高考题
历史人物评说高考题一1.(2015·福建文综·41)(16分)历史请在A、B、C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答题时请在答题卡对应位置上填涂选答的题号。
C【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御史台是唐代的最高中央监察机关。
唐太宗注意以御史治吏。
他采纳御史大夫李乾祐的奏请,增设殿中侍御史和监察御史各二人。
贞观末年,‚于台中臵东西二狱‛,委御史台有‚鞫(jū:审问)案禁系‛之权。
——摘编自邱永明《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史》材料二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藉忠臣。
主若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败,岂可得乎?故君失其国,臣亦不能独全其家。
至于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朕每闲居静坐,则自内省。
恒恐上不称天心,下为百姓所怨。
但思正人匡谏,欲令耳目外通,下无怨滞。
——摘自吴兢的《贞观政要》卷二《求谏》(1)据材料一,概括唐太宗以御史治吏的主要特点。
(6分)(2)材料二中唐太宗认为隋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唐太宗是如何做到君明臣廉的。
(10分)【考点】唐太宗【解析】(1)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一‚增设殿中侍御史和监察御史各二人‛、‚于台中臵东西二狱‛可以归纳为增加人数,增设下属部门;根据材料一‚委御史台有‘鞫(jū:审问)案禁系’之权‛可以归纳为扩大职权(赋予拘禁权力)。
(2)第一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二‚至于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可以归纳为隋炀帝暴政;大臣不敢进谏。
第二小问分析,从材料一可以看出通过御史制度约束官吏。
从材料二‚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藉忠臣。
主若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败,岂可得乎?‛、‚朕每闲居静坐,则自内省。
恒恐上不称天心,下为百姓所怨。
但思正人匡谏,欲令耳目外通,下无怨滞‛等信息可以归纳为自省、纳谏,正人与正己相结合。
【答案】(1)特点:增加人数;增设下属部门;扩大职权(赋予拘禁权力)。
(6分)(2)原因:隋炀帝暴政;大臣不敢进谏。
2007-2012年高考真题精析专题22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备战2013高考历史6年高考母题精解精析专题22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2012高考试题】(2012高考文综浙江卷16)康熙南巡时亲赴曲阜,在隆重盛大的祭孔典礼后,听孔子后裔孔尚任讲儒家经典,嗣后又破格授予其国子监博士。
这些举动表明康熙①崇尚儒家文化②着力提升满族文化③延揽汉族文士④努力缓和民族矛盾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2012高考文综四川卷15)康熙帝晚年曾说:“海外如西洋等国,千百年后,中国恐受其累。
”这表明康熙帝A.对西方文化的力量已有警觉 B.认为中国迫切需要学习西方文化C.对西方文化具有深入的了解 D.已经感受到西方文化的巨大压力(2012高考文综重庆卷14)史载:“今海宇承平已久,户口日繁……人丁虽增,地亩并末加广。
应令直省督、抚,将见(现)今钱粮册内有名丁数,勿增勿减,永为定额。
”最早实施这一政策的皇帝也曾A.册封五世达赖 B.平定三藩之乱C.首次征收地丁银 D.接见过渥巴锡(2012高考历史海南卷8)康熙因西洋历与中国传统历法之争,命钦天监官员与西洋历代表、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辩论。
经验证,证明西洋历法更为准确,遂“复用西洋历法”,并任命南怀仁为钦天监副监。
这一事件表明,康熙A.全面接受外来文化 B.审慎地接受外来事物C.改变闭关锁国政策 D.承认西方文化超越中国(2012高考文综全国新课标卷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鸦片烟流行内地,大为风俗人心之害。
节经降旨严饬稽查,而此风未经革除。
总由海口守巡员弁(官兵)卖放偷漏,以致蔓延滋甚……且止查禁海口洋船,而于民间私熬烟斤,未经议及。
嗣后如有洋船夹带鸦片进口,并奸民私种罂粟,煎熬烟膏,开设烟馆,文职地方官员及巡查委员,如能自行拿获究办,免其议处。
其有得规故纵者,仍照旧例革职。
——《上谕档(道光朝)》(1829年)同心合力,不分畛域,上紧查拿,毋得稍形松劲……即文武官员、军民人等吸食,不知悛改者,亦著一体查拿,分别处理。
全国卷高考第47题——中外历史人物选考解题
评价历史人物,要明白评价对象在历史上做了什么,这样才能做到“史论结合”。 人物事迹的描述,可采用事迹分类法(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族关系、对外 关系等方面)、阶段分析法(把历史人物的活动分成不同阶段,逐阶段评价其功过是 非)、好坏分类法(把人物事迹按照积极和消极两方面进行分类归纳)等。 (1)中国古代政治人物 一般可从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等方面归纳其主张和措施,并逐 条分析其影响。分析影响时,可以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进行思考。如对康熙帝的 评价:纵向看,捍卫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横向看,对世界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缺 少敏感意识,依然做着天朝上国的迷梦,使中国错失发展机遇,因此对近代中国的 落后挨打负有一定的责任。
原因类、作用类
(4)与教材的联系加强,考查 的人物与选修教材所述人物
开始关联,个别人物在必修 背景类、措施类、
中有涉及。 评述类
考纲解读
1.古代中国的政治家:(1)秦始皇;(2)唐太宗;(3)康熙帝。 2.东西方的先哲:(1)孔子;(2)柏拉图。 3.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1)克伦威尔;(2)华盛顿;(3)拿破仑。 4.“亚洲觉醒”的先驱:(1)孙中山;(2)甘地;(3)凯末尔。 5.无产阶级革命家:(1)马克思、恩格斯;(2)列宁;(3)毛泽东、邓小平。 6.杰出的科学家:(1)李时珍;(2)詹天佑;(3)李四光;(4)牛顿;(5)爱因斯坦。
的大小,则取决于他们认识社会发展趋势和反映人民群众要求的正 确程度。他们个人的品质和意志的强弱,也对他们所起作用的大小 有一定的影响。政治上的杰出人物都是一定阶级的代表和领袖,杰 出人物的面貌是由阶级所决定的。他们对阶级虽然有一定的影响, 但不能决定阶级的面貌。杰出人物的思想和行动反映社会物质生活 发展需要的正确程度,他们和人民群众的关系,从根本上说,就是 取决于他们是代表哪个阶级的利益。
历史人物评说高考题及答案集锦
历史人物评说高考题及答案集锦历史人物评说高考题及答案集锦一2.(15分)(唐山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戴高乐从1958年开始连续当了11年法国总统,他领导制定了《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宪法》,重新确立法国的政治体制,任期内他把主要精力放在对外事务上。
戴高乐支持发展核武器、制定泛欧洲外交政策、努力减少美国和英国的影响、促使法国退出北约、反对英国加入欧洲共同体、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系列思想政策被称为“戴高乐主义”。
1970年11月9日戴高乐因心脏病猝然逝世。
蓬皮杜总统于次日向法国人民发表广播讲话:“戴高乐逝世了,法国失去了亲人。
1940年,戴高乐拯救了我们的荣誉,1944年,他领导我们走向解放和胜利。
1958年,他把我们从内战的威胁中救了出来,他使今天的法国有了自己的制度、独立和国际地位让我们向法国保证,我们决不辜负我们所得到的教诲,愿戴高乐永远活在全国人民的心中。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戴高乐主义”政策出台的历史背景。
(6分)(2)综合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戴高乐对法国和法兰西民族做出的卓越贡献。
(9分)[答案] (1)二战结束后,法国综合实力削弱,国际地位低下;冷战形势下,美国加强了对欧洲的控制;欧洲一体化进程趋势影响。
(5分)(2)拒绝对德投降,扭转法国国际形象,赢得国际尊重;领导自由法国运动,打败德国法西斯赢得民族独立:建立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确立法国特色政治体制;促进法德和解,推动欧洲一体化;重塑法国大国形象,提高法国国际地位。
(10分)[解析] (1)根据材料“戴高乐支持发展核武器、制定泛欧洲外交政策、努力减少美国和英国的影响、反对英国加入欧洲共同体、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戴高乐主义”政策出台的历史背景:二战结束后,法国综合实力削弱,国际地位低下;冷战形势下,美国加强了对欧洲的控制;欧洲一体化进程趋势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戴高乐对法国和法兰西民族做出的卓越贡献:拒绝对德投降,扭转法国国际形象,赢得国际尊重;领导自由法国运动,打败德国法西斯赢得民族独立,建立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确立法国特色政治体制;促进法德和解,推动欧洲一体化;重塑法国大国形象,提高法国国际地位。
高考历史专题总复习练习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高考历史专题总复习练习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选修 4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 82 页)考向一通过历史人物的言行,突出体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考查例 1(2022 middot;全国卷Ⅰ)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公元前 544 年,吴国公子季札出使鲁、郑、卫等中原诸国。
季札对于各国贵族视为“文明”象征的乐舞与歌诗,皆能一一点评,得其精髓;对于各国政治现状,他也能做出准确的研判。
各国原本视江南为蛮荒之地,为“文身断发”的“夷人”聚居之处,季札的到来让他们眼界一开。
季札出使途经徐国,知道徐国国君对他的佩剑十分喜爱,只因要出访他国,未能相赠。
季札返回途中至徐,徐君已死,他解下佩剑挂在徐君墓前的树上。
随从认为这样做没有意义,季札说,我当初知道徐君喜爱我这把剑,“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背)吾心哉”。
其父吴王寿梦认为诸子中季札年龄最小却有贤能,指定他继承王位。
寿梦死后,吴国人坚决要求季札即位,但季札坚拒,“弃其室而耕”,最终王位由其长兄继承。
季札被历代儒者尊崇为“贤人”。
——据《史记》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历代儒者尊季札为“贤人”的原因。
(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季札出使在文化融合方面的意义。
(8 分) 第(1)问,根据材料“季札对于各国贵族视为‘文明’象征的乐舞与歌诗,皆能一一点评,得其精髓”“季札……知道徐国国君对他的佩剑十分喜爱,只因要出访他国,未能相赠。
季札返回途中至徐,徐君已死,他解下佩剑挂在徐君墓前的树上”“其父吴王寿梦……死后,吴国人坚决要求季札即位,但季札坚拒”概括。
第(2)问,根据材料“季札对于各国贵族视为‘文明’象征的乐舞与歌诗,皆能一一点评”“各国原本视江南为蛮荒之地,为‘文身断发’的‘夷人’聚居之处,季札的到来让他们眼界一开”,从文化传播、扭转认识、加深文化认同的角度分析^p 。
(1)原因:对儒者所崇尚的礼乐与经典有精深的理解;挂剑于墓,与儒者重“信”契合;拒绝继承王位,符合儒家礼义观念。
高考历史历史人物复习 题集附答案
高考历史历史人物复习题集附答案历史人物是高考历史考试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了解和熟悉历史人物对于提高答题的准确性和质量至关重要。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复习历史人物,下面给出一些历史人物的相关题目及其答案,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题目一:以下哪位历史人物主张"义利之辨"的思想?答案:王安石题目二:以下历史人物是宋朝一位重要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是?答案:岳飞题目三:以下历史人物创立了"国子监"的是?答案:司马光题目四:以下历史人物主要负责修订了"元史辑览"的是?答案:李贤题目五:以下历史人物是唐代文学家、书法家的是?答案:韩愈题目六:以下历史人物是唐代著名文学家之一,被誉为"诗仙"的是?答案:杜甫题目七:以下历史人物是古代佛教南传的创始人的是?题目八:以下历史人物创立了"京师大学堂"的是?答案:罗振玉题目九:以下历史人物是辛亥革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的是?答案:孙中山题目十:以下历史人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之一,著名的军事家和革命家的是?答案:朱德题目十一:以下历史人物主持了中美塔科马谈判并签订了《北京条约》,结束了中美战争的是?答案:曾国藩题目十二:以下历史人物是中国古代一位重要的军事家、政治家,他首创的军事斗争方法被认为是中国军事史上的重大贡献的是?答案:孙武题目十三:以下历史人物被誉为中国封建时代的伟大思想家和政治家,他的著作《资治通鉴》被誉为"中国第一部宏大的历史通史"的是?答案:司马光题目十四:以下历史人物是中国农村改革的发起人和奠基人之一,他被誉为"农村改革的四大家族"之一的是?题目十五:以下历史人物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主席毛泽东的亲密战友和战略合作者的是?答案:彭德怀希望以上的历史人物题目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复习历史知识,并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高考历史历史人物练习题及答案
高考历史历史人物练习题及答案1. 题目:以下历史人物中,谁是唐朝时期的文学家?答案:白居易2. 题目:以下历史人物中,谁是中国古代四大文学家之一?答案:杜甫3. 题目:以下历史人物中,谁是明朝时期的文学家?答案:杨慎4. 题目:以下历史人物中,谁是唐朝时期的政治家?答案:魏征5. 题目:以下历史人物中,谁是中国古代四大书法家之一?答案:王羲之6. 题目:以下历史人物中,谁是明朝时期的政治家?答案:屠隆7. 题目:以下历史人物中,谁是唐朝时期的诗人?答案:王维8. 题目:以下历史人物中,谁是宋朝时期的文学家?答案:辛弃疾9. 题目:以下历史人物中,谁是明朝时期的文学家?答案:袁宏道10. 题目:以下历史人物中,谁是唐朝时期的政治家?答案:韩愈11. 题目:以下历史人物中,谁是中国古代四大书法家之一?答案:颜真卿12. 题目:以下历史人物中,谁是明朝时期的政治家?答案:刘基13. 题目:以下历史人物中,谁是唐朝时期的诗人?答案:孟浩然14. 题目:以下历史人物中,谁是宋朝时期的文学家?答案:陆游15. 题目:以下历史人物中,谁是明朝时期的文学家?答案:陈子龙16. 题目:以下历史人物中,谁是唐朝时期的政治家?答案:杨炯17. 题目:以下历史人物中,谁是中国古代四大书法家之一?答案:怀素18. 题目:以下历史人物中,谁是明朝时期的政治家?答案:杨廷和19. 题目:以下历史人物中,谁是唐朝时期的诗人?答案:陆龟蒙20. 题目:以下历史人物中,谁是宋朝时期的文学家?答案:苏轼以上是高考历史历史人物练习题及相应答案。
希望这些题目和答案能够帮助你更好地备考历史科目,祝你取得优异的成绩!。
高中历史考点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含2016年高考试题人民版98
考点28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2016·课标全国Ⅰ卷·T48)【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材料随着唐朝的发展,由少数民族将士组成的“蕃兵”“蕃将”,成为唐朝开边拓土的重要力量。
高丽人高仙芝出身于将门之家,唐玄宗开元后期出任安西副都护,镇守西域。
天宝六年(747),高仙芝率一万骑兵,历经艰难险阻,长途奔袭阻断西域商路的小勃律(今克什米尔境内),俘其国王。
经此一役,“诸胡七十二国皆震慑降附”。
天宝八年(749),高仙芝以石国(依附于唐朝的西域小国)不守蕃属之礼为由,率军征讨,大肆杀掠,掠得大量金银珠宝,“皆入其家”。
石国王子召引大食(阿拉伯帝国)军队进攻唐安西四镇,与高仙芝率领的唐军战于怛逻斯城(在今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境内),唐军大败。
自此,唐朝在西北疆域的扩展受阻。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高仙芝成为唐朝名将的时代背景。
(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高仙芝的功过。
(6分)【解题指南】本题考查对高仙芝的评价。
解答关键: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评价。
【解析】第(1)题,据材料“唐朝开边拓土”及所处时代,得出其积极的边疆政策;任用少数民族将士体现出开放的民族政策与用人政策;结合所学知识,从唐朝综合国力的强大,民族和对外交往的繁荣等方面分析。
第(2)题,由“诸胡七十二国皆震慑降附”,可知高仙芝为维护唐朝统治,为丝绸之路的畅通与西域稳定做出过贡献;由材料“率军征讨,大肆杀掠”“唐朝在西北疆域的扩展受阻”,可知高仙芝的个人贪婪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唐朝的西域开拓。
答案:(1)背景:强大的综合国力,中外文化交流频繁;对外贸易繁荣;积极的边疆政策;开放的民族政策与用人政策。
(2)评述:维护唐朝的统治;为丝绸之路的畅通与西域稳定做出过贡献;个人贪婪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唐朝的西域开拓。
2.(2016·课标全国Ⅱ卷·T48)【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材料郑板桥,清代杰出的艺术家、文学家,为“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
人物评说高考题大全
人物评说高考题大全1(2007年新课标高考)D(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一牛顿的《原理》公认是科学史上的最伟大的著作。
在对当代和后代思想的影响上,无疑没有什么别的杰作可以同《原理》相媲美。
二百多年来,它一直是全部天文学和宇宙学思想的基础……无怪乎牛顿力学的非凡成功甚至给诸如心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各个不同领域的工作者也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以致他们都试图在解决各种问题时以力学或准力学为楷模。
(摘自《十六、十七世纪科学、技术和哲学史》)材料二启蒙思想家们在牛顿革命的启发、激励下进行了种种思考。
伏尔泰曾写道:“如果全部自然界,一切行星,都要服从永恒的规律,而有一个小动物,五尺来高,却可以不把这些定律放在眼中,完全任意地为所欲为,那就太奇怪了。
”但由于牛顿学说本身的机械决定论性质,充满机械唯物论精神的启蒙思想也不可避免地带有形而上学的武断(主要是忽视了人的心灵的复杂性)。
(摘编自《世界文明史》)(1)牛顿说:“假如我看得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上。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牛顿生活的时代特征,并列举两位影响了牛顿的“巨人”。
(5分)(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牛顿学说对近代社会发展的主要影响。
(10分)2(2007海南卷)32中外历史人物评说(8分)材料一拿破仑在1808年正式创立帝国贵族制度,据统计,在帝国贵族中,旧贵族出身的占225%,资产阶级出身的占58%,其他阶级出身的占195%。
进出宫廷的公卿、侍臣、宫女与旧贵族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有些人本身就是几代的贵族……在拿破仑任命的省长中,出身贵族的到1814年达到43%。
——(摘编自《从高卢到戴高乐》)材料二1814年3月14日拿破仑说:“只要我还活着,我将是全法国的主人……今天像在奥斯特立茨战场上一样,我是主人……但是我认为在拉法耶特的时候(指法国大革命前期)和我这个时期有一个区别:当时人民是主宰,而现在我是主宰。
”(摘编自《拿破仑与帝国》)(1)概括指出上述材料所反映的拿破仑统治的特征。
高考历史深化复习命题热点提分专题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专题18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蔡伦,字敬仲,桂阳人也。
以永平末始给事宫掖,建初中,为小黄门。
及和帝即位,转中常侍,豫参帷幄。
伦有才学,尽心敦慎。
数犯严颜,匡弼得失。
每至休沐,辄闭门绝宾,暴体田野。
后加位尚方令。
永元九年,监作秘剑厦诸器械,莫不精工坚密,为后世法。
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
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
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
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后汉书·蔡伦传》材料二美国学者麦克·哈特撰著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将蔡伦排在第七位,名列哥伦布、爱因斯坦、达尔文之前,这恐怕得出乎不少人意料之外。
哈特是这么阐述他的观点的——公元二世纪以前,中国文化一直落后于西方文化。
但到公元100年左右,中国文化却把西方文化甩在后面。
从多种角度考察,中国文化在那时达到鼎盛时期……我认为蔡伦发明纸张是个很关键的转折点。
——王洪江《大家感悟》(1)根据材料一说明范晔认为蔡伦是一个怎样的人?(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哈特特别推崇蔡伦的原因。
解析第(1)问,从材料一中的“数犯严颜,匡弼得失”“伦有才学,尽心敦慎”“监作秘剑厦诸器械……为后世法”“伦乃造意……以为纸”提取信息。
答案(1)说明:敢于犯颜直谏的官员;忠诚谨慎而有才学的人;擅长器械制造的工程师;发明造纸术的科学家。
(2)原因:哈特认为蔡伦完成了造纸术的发明工作,而这一贡献便利了文化的保存与传播,加快了中国社会文化的发展,也改变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
2.曾国藩是晚清一位极具争议的人物,既有“中兴名臣”的美称,又有“卖国贼”的恶名,可谓毁誉参半,褒贬不一,无论欣赏他的人还是鄙视他的人都对他的家书推崇备至。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无论治世乱世,凡一家之中,能勤能敬,未有不兴;不勤不敬,未有不败者。
夫家和则福自生,若一家之中兄有言,弟无不从;弟有请,兄无不应,和气蒸蒸而家不兴者,未之有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评价历史人物⏹评价历史人物答题法术“十评”:⏹⑴活动分类评断法:即把历史人物一生重大事迹按类别归纳评述的方法。
一般可分为政治、经济、民族、外交、文化等方面。
⏹⑵历史阶段评点法:就是将历史人物的活动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阶段进行评述,然后再适当进行总评。
⏹⑶阶级属性评裁法:历史人物均处于一定的阶级社会中,因而每个历史人物均具有特定的阶级属性。
历史人物的一切活动,包括思想观点都打着特定阶级的烙印。
在评价历史人物时,不仅要关注该历史人物的阶级出身,更要看他是为哪个阶级服务。
⏹⑷历史主义评判法:要把历史人物放到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评价。
“特定的历史条件”可考虑以下一般要素: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是什么;社会生产力发展程度如何;人民群众的利益是什么等。
符合的,则肯定,反之则否定。
⏹⑸主流原则评赞法: 即从全局、整体、历史发展的角度等大节、大处进行评价历史人物。
历史学者评价历史人物,是看他的大节,而不是小节。
搜索细节、小节,那是小说家的事。
⏹⑹两点论的评铨法:评价历史人物,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即用全面的观点、一分为二的方法,既要看主流又要看到缺点或不足;既要看到功又要看到过,一分为二对待。
⏹⑺发展变化评定法:用发展变化的观点评价历史人物。
⏹⑻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统一评议法:我们坚持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统一的观点,好的动机只要符合客观实际一般说来应该有好的结果。
⏹⑼纵横坐标评论法:将历史人物放到世界纵横的历史时空范围中去考察和评论。
⏹⑽综合方面评品法: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在阶段论和方面论的基础之上统观全局,把人物的所有活动集中起来进行综合分析,抓住历史人物的主要方面和主要倾向,进而对其一生的功过是非做出一个定性的评价,也就是对历史人物进行综合的评价。
⏹千秋功罪,后人评说。
要对每个历史人物作一准确全面的评价,实在是一大难事。
但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和原则主要有三条:⏹一是看是否顺应历史潮流的发展;⏹二是看是否符合人民的(长远)利益和愿望;⏹三是看是否推动生产力(或经济)的发展。
⏹这三条标准是紧密相连、互为一体的。
同时还要注意“五不”:⏹不要夸大英雄人物的作用;⏹不要用现代人的标准评价古人;⏹不能从道义的角度去考虑;⏹不要以偏概全;⏹不要带感情色彩。
只要我们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贯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才能实现真正科学全面评价历史人物。
⏹【答题组织】⏹第一,先亮观点,即对作者观点的看法。
观点鲜明,有助于评卷老师一目了然地知道你的思路是否准确,评卷老师看到你的观点准确,评分整体就较高。
⏹第二,分角度、分段落、分层次论证你的观点,在论证过程中一定要有理有据、论证严密、符合逻辑。
⏹第三,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引例1】(2016年高考海南,32,[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2分)材料一吴佩孚等在致大总统徐世昌的电报中称:“有北京学生因开会宣讲被捕者数百余人,沪商全体罢市……仰恳大总统以国本为念,以民心为怀,一面释放学生,以培养士气。
一面促开国民大会,宣示外交得失缘由,共维时艰,俾全国一致力争,收回青岛,以平民气,而救危亡。
”——摘编自彭明主编《中国现代史资料选辑》材料二1923年,吴佩孚镇压京汉铁路工人罢工。
1927年,在北伐军和冯玉祥国民军的夹击下,吴佩孚彻底失败。
抗战爆发后,日本特务机关企图以吴佩孚为傀儡简历伪政权,为其所拒绝。
吴佩孚死后,重庆国民政府追赠其为陆军一级上将。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吴佩孚发布之一电报的背景。
(4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吴佩孚。
(8分)⏹【解题指针】评价历史人物答题法术“十评”。
两点论的评铨法。
考点: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近代中国历史人物•吴佩孚。
⏹【答案提要】(1)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五四运动兴起,学生运动受到压制。
(4分)(2)进行军阀混战给中国带来灾难;镇压工人运动;主张维护国家主权;同情学生爱国运动;抗战时保持民族气节。
(8分)⏹【引例2】(2016年高考新课Ⅲ和四川,48,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 分)⏹材料蔡元培在德国留学期间,发现德国大学校长和各科学长都是每年更迭一次,由教授会公选。
1916年底他被任命为北京大学校长。
此前的北大,校长独揽大权,一切校务都由校长与学监主任、庶务主任等少数几个人办理,连各科学长也无权与闻其事。
蔡元培接任校长后,设立评议会作为全校的最高“立法”机构,凡大学“立法”均须评议会通过;同时,它又是全校最高权力机构,凡重要事项经评议会审核通过才能付诸执行。
评议会由评议员组成,校长是当然的议长,评议员包括各科学长、主任教员和各科教授。
此后,蔡元培又组织选举产生各学科教授会,规划各科的教学工作。
他聘请教员不拘一格,不问思想流派,只问学问能力。
1919年3月,《东方杂志》载文称蔡元培“使数年来无声无臭生机殆尽之北京大学挺然特出,褒然独立……学风丕振,声誉日隆”。
⏹——据周天度《蔡元培传》⏹(1)根据材料,指出蔡元培在北京大学推行校务改革的原因。
(4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京大学校务改革的特点,并评价蔡元培的贡献。
(11分)⏹【解题指针】评价历史人物答题法术“十评”。
历史主义评判法。
考点: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新文化运动.蔡元培。
第(1)问,原因抓住关键信息“德国留学期间”“校长独揽大权”“设立评议会作为全校的最高‘立法’机构”回答。
第(2)问,特点和贡献需要结合教材内容和第一问的答案,放在新文化运动的大背景下思考。
⏹【答案提要】(1)北大原有管理体制存在严重弊端;蔡元培具有民主进步思想,善于借鉴国外教育管理经验。
(4分)(2)特点:成立相应管理机构,权力下移;教授治校;兼容并包。
(4分)贡献:力倡并推行改革;提高办学水平,培养了众多优秀人才;使北大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阵地;推动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
(7分)⏹【引例3】(2016年江苏高考,24,B.[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0分)⏹李时珍编撰的《本草纲目》代表着中国古代药物学的最高成就。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作为一名医生,李时珍非常注重药物名实的考证。
鉴于历代本草虽屡经修订,仍有不少错误,于是他立志重修本草,经过多年寻访,三易其稿,终于完成了举世闻名的《本草纲目》……生姜是味常用药,可历代药书都强调生姜不可多食、久食,但未提及生姜的害处。
李时珍便天天食之,结果“眼发热”,后他在《本草纲目》中写道:“食姜久,积热患目疾,珍屡试有准。
”⏹—摘编自卢嘉锡《中国科学技术史》等⏹材料二《本草纲目》成书于1578年,但已谈到接种疫苗以防治天花及今天仍在应用的一些医药用品。
欧洲学者普里高津在论及《本草纲目》等中国古代医药学著作时曾高度评价:“中国传统的学术思想是首重于研究整体性和自然性,研究协调与协和。
现代新科学的发展更符合中国的哲学思想。
”——摘编自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李时珍从事药物研究的特点。
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本草纲目》的优点。
(7分)(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以《本草纲目》为代表的中国古代科技文明的特点和地位。
(3分)⏹【解题指针】评价历史人物答题法术“十评”。
活动分类评断法。
考点: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古代科学家•李时珍。
⏹【答案提要】(1)特点:药物研究与行医相结合;重视亲身实践;具有精益求精的态度。
优点:吸取前人的经验和教训;涉及多门学科(分类细致);收集的药物品种丰富(内容丰富);图文并(2)特点:注重解决实际问题;注重整体性。
地位:曾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引例4】(2016年高考山东卷,48,15)【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材料随着唐朝的发展,由少数民族将士组成的“蕃兵”“蕃将”,成为唐朝开边拓土的重要力量,高丽人高仙芝出身于将门之家,唐玄宗开元后期出任安西都护府,镇守西域,天宝六年(747),高仙芝率一万骑兵,历经艰难险阻,长途奔袭阻断西域商路的小勃律(今克什米尔境内),俘其国王,经此一役,“诸胡七十二国皆震慑降附”。
⏹天宝八年(749),高仙芝以石国(依附于唐朝的西域小国)不守蕃属之礼为由,率军征讨,大肆杀掠,掠得大量金银珠宝,“皆入其家”。
石国王子召引大食(阿拉伯帝国)军队进攻唐安西四镇,与高仙芝率领的唐军战于恒逻斯城(在今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境内),唐军大败。
自此,唐朝在西北疆域的扩展受阻。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高仙芝成为唐朝名将的时代背景。
(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高仙芝的功过。
(6分)⏹【解题指针】评价历史人物答题法术“十评”。
纵横坐标评论法。
考点: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高仙芝。
⏹【答案提要】(1)强大的综合国力;中外文化交流频繁;对外贸易繁荣;积极的边疆政策;开放的民族政策与用人政策。
(2)维护唐朝统治;为丝绸之路的畅通与西域稳定做出过贡献;个人贪婪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唐朝的西域开拓。
⏹⏹⏹【引例5】(2015·海南单科·T32)(12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立宪政治,以代表国民公意为准则,而最适于运用此制者,则莫如政党政治。
政党政治与责任内阁是联为—体的。
盖必使国会占多数之政党,组织完全政党内阁,方举责任内阁之实。
⏹(政党)贯彻国利民福之蕲向,进而组织政府,则成志同道合之政党内阁,以其所信之政见,举而措之裕如,退而在野,则使他党执政,而己处于监督之地,相摩相荡,而政治乃日有向上之机。
⏹——摘编自宋教仁《国民党宣言》《代草国民党之大政见》等⏹(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民国初年宋教仁关于政党政治的主张。
(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教仁政党政治活动的作用。
(6分)⏹【解题指针】评价历史人物答题法术“十评”。
活动分类评断法。
本题考查宋教仁的政治活动。
解答关键是结合民国初年的社会背景理解宋教仁政党政治的主张及社会影响。
第(1)题可根据材料内容来概括。
注意提取关键信息即可,如据材料中“最适于运用此制者,则莫如政党政治”可见宋教仁主张实行政党政治;据材料中“盖必使国会占多数之政党,组织完全政党内阁,方举责任内阁之实”得出主张以国会多数党组成责任内阁;据材料“退而在野,则使他党执政,而己处于监督之地”得出主张在野党监督政府。
第(2)题可根据宋教仁的政治主张及其实践活动来概括其历史作用。
⏹【答案提要】(1)成立政党:实行多党竞争;以国会多数党组成责任内阁,在野党监督政府。
(6分)(2)提出并实践议会政治主张;在改组国民党中起重大作用;为民主政治牺牲,引发“二次革命”,为后来革命斗争提供血教训。
(6分)⏹⏹⏹【引例7】(2014上海,40,25分)梁启超论李鸿章⏹李鸿章所以为一世俗儒所唾骂者以洋务,其所以为一世鄙夫所趋重者亦以洋务,吾之所以重李责李而为李惜者亦以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