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著作读后感
资本论读后感8篇
《资本论读后感》资本论读后感(一):《资本论》,是马克思的著作,是以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为指导,透过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同时也使唯物史观得到了科学的验证和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
《资本论》运用唯物史观的观点和方法,将社会关系归结为生产关系,将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从而证明了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作为一种结合生产关系解释分配关系的学说,不仅仅对剥削问题作了科学分析,也为科学解释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各阶层人民的实际作用和应得利益奠定了理论基础。
但是,我们就应看到,目前它面临着来自两个方面的挑战,一个是一些人试图借助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分配理论,否定剩余价值论的学术成就;另一个是一些人将剩余价值理论看成是不需要随社会经济条件变化而发展的自然科学理论,从而窒息了剩余价值理论的发展路径。
因此,针对上述挑战做出回应,深化对剩余价值理论的认识,具有重大的理论好处和现实好处。
对于剩余价值论的本质解释,马克思在分析商品价值构成结构时,以前提出过一个十分著名的公式:C+V+M。
C是指生产资料包括设备、原料等的价值,V是以工资形式出现的劳动力的价值,M是以企业主利润形式出现的剩余价值。
马克思认为,C作为投入资本,只是把所购买的设备、原料等的价值转移到新的商品中去,并没有增加新的价值量,只有工人付出的活劳动的价值V,才是创造出新价值M的唯一因素。
马克思由此说明,企业主的剩余价值或利润,是由雇佣工人的劳动创造出来的,而这种创造过程并没有得到任何工资补偿。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剥削现象的描述实际上是实证和抽象两种方法并用的,虽然剩余价值理论未能确立,但并没有影响《资本论》成为工人的圣经,原因在于:第一,剥削现象是客观存在的,是工人切身体会到的。
马克思把工人劳动创造的价值形象地说成,一部分是为了弥补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劳动,另一部分是为资本家创造的剩余劳动,十分直观而且简单明了,很容易使工人理解。
马克思著作读后感
马克思著作读后感
马克思的著作《资本论》是一部深刻的经济学著作,它对资本主义经济体系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和不可持续性。
通过对这部著作的阅读,我对资本主义经济体系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对社会主义的理想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经济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他深入剖析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交换关系和分配关系,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内在矛盾和不稳定因素。
他指出,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矛盾在于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和雇佣劳动的剥削关系,这种剥削关系导致了贫富分化和社会不公,最终将导致资本主义经济的崩溃。
通过对这些理论的学习,我对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对资本主义经济的不可持续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另外,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社会主义的理想进行了阐述,他认为只有通过社会主义的改革,才能摆脱资本主义经济的束缚,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他提出了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和劳动者的自主管理,以及按劳分配的原则,这些理论为社会主义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通过对这些理论的学习,我对社会主义的理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社会主义的建设有了更清晰的方向。
总的来说,马克思的著作《资本论》是一部深刻的经济学著作,它对资本主义经济进行了全面的剖析,揭示了其内在的矛盾和不可
持续性,同时也为社会主义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通过对
这部著作的学习,我对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理想有了更深刻的
认识,也为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启发。
希望通过不断
的学习和实践,能够为实现社会主义的理想贡献自己的力量。
马克思原理经典著作读后感
马克思原理经典著作读后感
读着这本书,我就感觉自己像是穿越到了那个动荡又充满希望的时代。
那时候的工人阶级可真是太惨了,被资本家剥削得不行。
每天累死累活地干活,却只能拿到一点点钱,勉强糊口。
马克思和恩格斯就看到了这种不公平,他们说,这可不行啊,社会不应该是这样的。
他们就开始研究,为什么会这样呢?然后就发现了资本主义制度的那些弊端。
你看啊,资本主义就像是一个贪婪的怪兽,它只追求利润,根本不管工人的死活。
它把人变成了赚钱的工具,而不是把人当人看。
这就太不人道啦。
马克思和恩格斯就提出了共产主义的理想,在共产主义社会里,大家都平等,没有剥削,没有压迫。
每个人都能根据自己的能力去工作,然后根据自己的需要去获取东西。
这就像是一个超级美好的大家庭,大家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我越读越觉得马克思和恩格斯好伟大啊。
他们就像是黑暗中的灯塔,给那些受苦的工人阶级照亮了前进的道路。
而且他们的思想也不是凭空想出来的,是经过了大量的研究和思考的。
他们分析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从原始社会一直到资本主义社会,然后又展望了共产主义社会。
就好像是拿着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人类社会发展的秘密之门。
在书里,还有很多金句呢。
比如说“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句话就像是一句战斗的号角,激励着全世界的工人阶级团结起来,去和那些不公平的制度作斗争。
我读到这里的时候,都感觉热血沸腾的,好像自己也想加入到那个伟大的斗争中去呢。
马克思著作读后感
马克思著作读后感
马克思的著作在世界范围内都有着极高的影响力,他的思想不
仅改变了历史,也深刻地影响了现代社会的发展。
在我阅读了马克
思的著作后,我对他的思想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首先,马克思的著作让我对资本主义制度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他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指出了资本主义制度中的剥
削和压迫,以及由此产生的阶级矛盾和社会不公。
通过对资本主义
的深刻分析,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和不可持续性,让我对资本主义制度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其次,马克思的著作让我对社会主义的前景有了更为乐观的看法。
马克思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他认为无产阶级将会推翻
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通过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
对比分析,马克思让我对社会主义的前景有了更为乐观的看法,我
相信社会主义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最后,马克思的著作让我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马克思通过对历史和社会的深刻分析,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
规律和趋势,让我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我相信
只有通过对社会规律的深刻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才能够实现真正的发展和进步。
总之,马克思的著作对我的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让我对社会主义的前景有了更为乐观的看法,也让我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我相信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思考,才能够更好地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马克思传》读后感(精选10篇)
《马克思传》〔精选10篇〕《马克思传》〔精选10篇〕《马克思传》篇1《马克思传》详细地记录了马克思的一生,从他出生在一个犹太家庭,承受良好的教育开场到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作为一个父亲和丈夫,而不是仅仅是一个思想家,在深爱的妻子和大女儿的先后离世后,终于安详地与世长辞,在坚守了无数岁月年华的书桌前分开了我们。
《马克思传》为我们留下了很多珍贵的记录,只有真正理解他当时的处境,你才能当时真正理解什么是真正的伟大的____英雄精神,你会用你的同理心理解一个永远被驱逐的____家坚守的心;只有真正理解马克思生活的点点滴滴,你才能体会到燕妮与马克思之间爱情的纯洁与坚决——父亲是枢密参谋官的燕妮完全可以嫁给一个上层社会人士,过上富裕而安定的生活,而她却蔑视社会的一切传统观念,瞒着父母把自己嫁给了一个市民阶层子弟。
多少年的贫困,多少次驱逐出境都没能使这位伟大的女性感到绝望。
所以我知道马克思的伟大绝不仅仅是依靠自己,也绝不仅仅只有他自己如此伟大,他身边的人无论是恩格斯还是燕妮,他们都是伟大的,在那个黑暗的时代,每一个为共产事业奋斗的人都是伟大的。
而假如我没有读过《马克思传》,我可能永远无法体会到这些。
马克思在学术上的成就,当然是伟大的,但这本《马克思传》真正吸引我的是马克思更加伟大的奉献精神——假使他从未获得过学术上的成就,仅凭他无私的人格,他也绝对值得被我们称赞和讴歌。
我对于马克思印象最深入的,同时也是我选择马克思的原因,就是我在高中语文和政治课本上,他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的最后一段文字,“假如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久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这一段文字读来,仍让我感到热血沸腾,这还仅仅是他在中学毕业时的想法,当然,后来马克思所做的一切,证明了他伟大的誓言。
马列主义著作读后感
马列主义著作读后感马列主义经典著作读后感(共5篇)读马克思经典著作有感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读后感这些天读完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这本书在培养人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素养,提高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社会现实问题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读后感这些天读完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这本书在培养人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素养,提高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方面,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所选篇目力求突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本原理。
一直以来,马克思作为共产主义的先驱者和缔造者为全世界人民所敬仰和崇拜,尤其整个19世纪是在深受马克思主义影响的国家,正是由于马克思的主义的传播,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__化,相继出现了____思想、____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伟大举措。
马克思之所以伟大归咎其理,莫过于思想的伟大,马克思的伟大之处在于:他在创立新哲学的过程中站在彻底的唯物主义立场上,坚持了彻底的辩证法,从而在人类认识史上第一次给“批判“以正确的规定,说明了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他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马克思理论探索的一生就是反思的一生,他在19世纪40年代创立新哲学过程中与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以鲍威尔为代表的青年黑格尔主观唯心主义的自我意识哲学以及费尔巴哈人本学唯物主义的三次伟大的决裂。
纵观马克思的一生理论活动,他曾对人类思想史上的优秀文化成果进行过两次的大综合。
第一次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时期,马克思在扬弃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等理论学过程中,创立了唯物史观;第二次是在马克思的晚年,马克思在研究认人类学的过程中,反思自己以往的理论,写下了大量的人类学笔记及有关论著,对唯物史观做出重大发展。
马克思主义着作读后感
马克思主义着作读后感马克思主义著作读后感(一)《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所选篇目力求突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本原理。
这里主要选编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有关着作、文章。
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是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主要方法之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选读》就是为广大研究生的需要而选编的。
收入《选读》的有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斯大林的一些主要的着述。
《〈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选读〉导读》则以收入《选读》的着述为主体,从理论、历史和现实三个方面及其相互结合上,作了一些必要的梳理和解说。
读了此书,对马克思主义有了一点了解,切实感受到了他思想的博大、深邃。
粗略纵览了共产党的历史进程,对现实更有了切实的体会。
对于几个伟人,也深感佩服。
读了此书,我受益匪浅。
让我且思且行。
马克思主义著作读后感(二)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同时还应该紧贴实际,要紧密结合单位和个人实际,以我们的工作、生活和遇到的问题为着眼点和落脚点,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正确分析和解答现实生活和本职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而指导工作推动发展。
就拿我国高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来看,就有很多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地方,导致一些后果,带来一些弊端。
譬如城市规划的随意性,导致城市建设中,“拆了建,建了拆”、“马路拉链”等不合理、违反规律的现象时有发生;规划建设中缺乏对文化遗产等资源的保护意识,导致很多珍贵的资产无法传承,给子孙后代留下遗憾;城市建设中,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导致社会发展不和谐。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也是城市居民生活质量高低标准之一,我们不能孤立的、静止的看待问题;同时,城市建设过程中,过度地追求速度而忽视了质量的提高,导致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现象频出,片面追求建设的高速度,忽视客观规律,盲目蛮干,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的大量损失。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始终保持巨大的影响力和旺盛的力,最根本的就在于它具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个活的灵魂和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马克思《资本论》精选读后感四篇
马克思《资本论》精选四篇资本论篇1150年前,马克思在写《资本论》时,曾请教恩格斯“折旧”的问题。
恩格斯说,工厂应对设备更新换代对利润的影响就是使设备(机器)在新一代设备(机器)面世前,折旧为零。
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设备(机器)连续运转,以运行时间累计完成,而赶在设备更新所需要时间之前。
这就是“折旧”应对设备在未完成折旧之前,而出现新的设备带来“利润”影响的方法。
按照马克思、恩格斯150年前“折旧”的对话,设备折旧与设备更新已经形成竞赛,一方面购入设备的工厂要赶在新设备面世前折旧完成,发挥设备100%的应有价值,连续不断地运行设备,以实现设备折旧的年限改为实现设备的“累计运行小时”,对“寿命”有了不同角度的重视,“流水线”应该与此有关(卓别林电影有了新认识)。
另一方面,“设备消费企业”也会竞赛“设备使用企业”,以保持“领先”,维持原有“使用年限”平衡,即加快产业晋级、技术进步,缩短新设备研发周期,在旧设备累计运行时间完成折旧前,推出新设备以促使使用企业购置效率更高的更新产品,产生“淘汰”旧设备,而不是“报废”旧设备。
设备使用与设备更新双方的“竞赛”促进了技术进步。
技术进步是解决“经济危机”的良药,是保持领先的前提。
英特尔认同将“手机研发的最优秀人才吸引到企业”就知道了手机的将来。
列宁说过,赶超兴旺国家,首先是人才的赶超。
无不说明“研发”新设备(机器)是产业链顶端。
因此,当今世界的竞赛是“研发”的竞赛,是“人才吸纳”的竞赛......马克思、恩格斯150年前“折旧”对话为我们提供了折旧影响产业晋级、技术进步的理论根底。
资本论篇2《资本论》:一本关于失业的书我对马克思如何来呈现事实不感兴趣,对那些据说是他从事实中推演出来的相关规律也不感兴趣。
此次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危机足以证明马克思对于资本描绘的正确性。
《资本论》第一卷已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资本的完好图画。
对我来说,《资本论》第一卷主要的、形式好处上的问题关乎再现/表征的问题,即如何从个别元素、历史过程和各种角度来构造一种总体性;尤其是如何公正地对待这种总体性;作为一种关系系统,它不仅仅是非经历性的,而且是完全处于运动之中的,不断扩张,处于总体化运动之中。
马列经典著作读后感
马列经典著作读后感篇一:马克思经典著作选读后感念完马克思经典著作后感当译著我们在怎样看待马克思主义的伟大著作时,各人都有一套自己个人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方式,而且每人对于一千六百反之亦然的话语也有不尽相同的理解。
当下有这些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普遍认为成为历史的过去,已经不再适宜于中国时代的发展了,特有的国情已经不同于马克思的时代,应该由一种更为适宜指导中国发展的理论来指导中国的实践经验,并取而代之。
然而,我深感到自己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是如此之浮浅,其思想之深邃,博大精深,理解其中的深刻含义乃需要一定的“修炼”。
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绝非我们一直以来被灌输并称之为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为主要的问题人们让是因着的思考着这一“人究竟怎么活”的问题。
人怎么活,不仅仅是作为动物的人所要适应环境的动物问题,生活更为多的是作为人所必须思考而的意义的精神上的问题。
当一个人没有精神的时候,他只是活着,而且是仅仅活着而已,也就是一具行尸走肉的躯壳而已。
只有精神可以永存于世而不朽,朗读在我们阅读马克思的著作时,犹如亲耳聆听他老人家对于世人的谆谆教导,他就像在昨天刚刚与我们交谈过他的思想和心得。
马克思不愧为20世纪最为伟大的思想家,居于其他人文主义者之首。
我们不能漠视正是他的改变了整个世界,尤其在当今之中国,影响最为深刻且深远,深深地根植于中国的土壤,已经影响并且还将继续影响中国和世界人民,为了自己的社交生活幸福和自由及更为美好的生活而不断奋斗争取。
没有谁敢于否定自己的校园生活,自己的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毫无瓜葛。
这也恩格斯正是马克思所愿望的那样,自己的思想能够增进人类的福祗,造福全人类。
但是我们又不能否定误读对于马克思著作的误读误解,带着功利主义的目的念马克思主义的著作。
马克思主义的著作是一个完整的体系而不能强行分割开来。
马克思讲的是真理,是不朽的,但认知我们在理解马克思的思想,阅读他的别有用心所著的时候不能断章取义,生吞活剥地去读,以自己的方式顺便理解其思想,并标榜自己才是真正的共产主义者,并且作为一些则工具或手段工具来使用。
马克思原着读后感
马克思原着读后感马克思原著读后感(一)《资本论》是马克思耗尽毕生心血的结晶。
《资本论》把高度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统一在一起,是一部系统的、逻辑严密的经济学著作。
它批判地继承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成分,深刻地论证了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灭亡的历史必然性,肯定了它的历史地位,揭示了它内部不可克服的矛盾及其必然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客观规律。
它不仅是一部经济学巨著,而且是一部哲学巨著、一部科学社会主义巨著,是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是“工人阶级的圣经”。
关于《资本论》的研究对象和目的,马克思指出:“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
”“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
”关于《资本论》的内容,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开篇时指出;“在第一卷,我们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本身作为直接生产过程考察时呈现的各种现象,而撇开了这个过程以外的各种情况引起的一切次要影响。
但是,这个直接的生产过程并没有结束资本的生活过程。
在现实世界里,它还要由流通过程来补充,而流通过程则是第二卷的研究对象。
在第二卷中,特别是把流通过程作为再生产过程的媒介来考察的第三篇指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就整体来看,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
至于这个第三卷的内容,它不能是对这个统一的一般的考察。
相反地,这一卷要揭示和说明资本运动过程作为整体考察时所产生的各种具体形式。
资本在自己的现实运动中就是以这些具体形式互相对立的,对这些具体形式来说,资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采取的形态和在流通过程中采取的形态,只是表现为特殊的要素。
因此,我们在本卷中将要阐明的资本的各种形式,同资本在社会表面上,在各种资本的互相作用中,在竟争中,以及在生产当事人自己的通常意识中所表现出来的形式,是一步一步地接近了。
”这是马克思对《资本论》前三卷研究对象、内容和理论结构的概括和说明。
《资本论》的体系是“一个艺术的整体”,它的结构是“科学的辉煌成就”。
马列经典著作读后感
马列经典著作读后感《马克思恩格斯选集》读后感。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其中包含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许多重要著作和论文,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阅读这部经典著作,我对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对当代社会和政治现象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首先,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论是关于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剖析。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推动的,而生产关系的变革则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所引起的。
这一理论深刻地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为我们理解社会历史和社会变革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武器。
通过阅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我对这一理论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社会发展的必然性和规律性。
其次,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论还包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深刻批判。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深刻的剖析,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和不可持续性。
他们指出,资本主义制度是以剥削和压迫为基础的,是不公正和不合理的。
通过阅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我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种种弊端和危害。
最后,通过阅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我对当代社会和政治现象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论为我们理解当代社会和政治现象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武器,使我们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当代社会和政治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的阅读,我对当代社会和政治现象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当代社会和政治现象的必然性和规律性。
总之,通过阅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我对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也对当代社会和政治现象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这部经典著作不仅丰富了我的理论知识,也拓展了我的思维视野,使我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社会发展的规律和当代社会和政治现象的本质。
我相信,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思考,我将能够更好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论来认识和改造世界。
读马克思的一生读后感三百字
《马克思的一生》是一部关于马克思主义创立者卡尔·马克思的传记,该书生动地描绘了马克思的一生。
读完这本书,让我对马克思的思想和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首先,马克思是一位令人敬佩的思想家。
他对历史、经济和社会问题的深入思考,以及对剥削和压迫的坚决反对,使他成为了现代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人。
他的理论极大地影响了后来的社会变革和革命运动,为工人阶级的解放做出了巨大贡献。
其次,我被马克思顽强的毅力所打动。
他在一生中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挫折,但他从未放弃他的信念和追求。
无论是在自己的学术研究中还是在政治活动中,他总是坚持不懈地为实现他的理想而努力。
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鼓舞着我,让我相信只要有梦想和努力,就能够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此外,我也对马克思对社会问题的深刻洞察力感到震撼。
他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剖析和批评,让我明白了这个制度中的不公平和不平等,并且让我认识到了真正构建一个公正、平等的社会需要进行改革和变革。
马克思的思想让我思考这个世界的本质和我们可以如何改变它。
总之,读完《马克思的一生》让我对马克思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启发了我对社会问题和个人奋斗的思考。
马克思不仅是一位杰出的
思想家和革命家,更是一位为人类进步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伟人。
我将继续学习和探索,努力成为一个有思想、有追求的人。
马克思读后感1500字(推荐6篇)
马克思读后感1500字(推荐6篇)本站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马克思读后感1500字(推荐6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本站还可以找到更多《马克思读后感1500字(推荐6篇)》。
第一篇:马克思读后感卡尔・马克思――古往今来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为人民和世界奉献了一生,这位伟大人物的名字以及他的学说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在世纪之交的20xx年他还被世人评选为“千年风云人物”,可见,他给后人留下的是无法估量的财富,世人才会给予他这么高的评价。
我觉得这项荣誉马克思是当之无愧的,他生前的战友左尔格这样评价他:“他的一切功绩是不需要立碑行传的。
”证实他业绩的不是青铜白石,而是来自世界各个角落响应他不朽的战斗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无数工人阶级队伍。
《马克思主义》,在那里我们能够追寻到他的足迹,从点点滴滴的文字河流中,阅读它就好像在与一位伟人对话,整个人都被深深的感动和震撼了。
它带领我们去了解马克思的生活,他的一生就是他思想形成的一生,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去一同感受马克思这个人,把他当成朋友,和他展开对话,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我们去理解他,进而理解他的思想。
我相信只要你试图面对、解释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那么,你就无法绕开马克思,并且通过研习他的思想说不定就能带你走出事物的泥沼。
马克思是一位理论家,一位学识渊博而又思想深邃的学者,他一生中的主要活动就是科学研究。
我们在课堂上听到更多的也是他的思想和认识有多么的正确,以至于我们产生了一种错觉,总觉得他是高高在上的,把他想象成为一位刻板整日埋头苦思的哲人,一位不识人间烟火的圣贤先知,我们太注重“伟人”的光环而忽视了人性最真实的一面。
看了这《马克思主义》之后,通过作者朴实的文字,间单的描述,我的内心受到了很大的触动,我就不完全那样认为了。
我开始认为我们将马克思的威严庄重的一面扩大化了,甚至将他“妖魔化”了。
要知道他坚持自己的理论研究必然一定程度上对一些生活琐事不太关注,只能说他不拘小节。
《马克思传》读后感心得体会5篇精选
《马克思传》读后感心得体会5篇精选《马克思传》读后感心得体会有哪些?马克思的一生,可以说就是其思想形成的一生。
作为21世纪的大好青年,更应该继续信任他,遵从他,把他开创的思想解放事业继续推行下去.一起来看看《马克思传》读后感心得体会5篇精选,欢迎查阅!《马克思传》读后感心得体会1记忆模糊,只记得大约在读初中时,便听过“马克思主义”这个名词。
对我而言,现在对它也只是一知半解,多半是高中时期在高考的压迫下,死记硬背了许多马克思主义的内容,而从未深刻了解过卡尔·马克思这位伟大的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理论家、社会学家、革命家。
捧起由国际知名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英国学者戴维·麦克莱伦所著的《卡尔·马克思传》,不得不说,他用细腻的笔触着实将马克思这位伟人的一生清晰地勾勒出来,展现在了我的眼前。
我只能感叹,他的一生跌宕起伏,坎坷多难。
而最令我动容折服的,却并不是他在面对敌对势力时的不卑不亢;而是在逃往外国时以及在中年奋斗时,暮年与燕妮相守时,他们之间的坚定感情,而这也正让我想起了中国的一句古语:“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这用来描述他们之间的感情,也是最适合不过。
而作为英语世界最权威的马克思传记——《卡尔·马克思传》。
作者麦克莱伦用细腻的语言,深度展示马克思的思想成长轨迹,全面展现一个有血有肉的马克思。
且《卡尔·马克思传》独具匠心,其中收集了四百余张与马克思一生各个时期及其思想传播相关的图片,更加真实地将马克思的一生各个时期展现在我们眼前。
该书从马克思的童年时代、求学生涯时期、马克思主义形成时期、婚姻家庭、到最后的晚年生活。
一一将马克思这一生每个时期都详细地展示出来。
在他逃往国外的日子里,在其穷困潦倒的日子里,好友恩格斯一直给予他无限的帮助,而那时身处异地的他与燕妮,却仍相知相守,燕妮虽出生贵族、年华似锦,但她却毅然与马克思私定终身。
《马克思的一生》读后感
《马克思的一生》读后感篇一《马克思的一生》读后感嘿,朋友!最近我读了一本关于马克思的书,那感触,真是多得不得了!你说马克思,那可真是个超级大牛啊!读完他的一生,我就感觉像是经历了一场超级震撼的思想之旅。
马克思这一辈子,那真叫一个不容易。
也许在很多人眼里,他就是个整天埋头苦思的书呆子,但我觉得,他才不是呢!他是个为了理想和真理,敢跟整个世界叫板的勇士!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社会黑暗得不像话,穷人被压榨得喘不过气来。
可马克思站了出来,大声说:“这不公平!”他也许会想:“我能改变这一切吗?可能不行,但我必须试试!”这种决心,我觉得太牛了!他不断地研究、思考,写出了那些让资本家们头疼的理论。
我就在想,他得费多少脑细胞啊!他的理论就像一把利剑,直直地刺向了社会的不公。
他的一生都在奔波,生活可能穷困潦倒,但他的精神世界那叫一个富有。
这让我反问自己,我们现在天天追求物质,是不是有点跑偏了?我觉得马克思的一生告诉我们,理想这东西,可不能丢。
哪怕前路艰难,也许会失败,但只要坚持,说不定就能创造奇迹!你们说,要是马克思活在现在,看到这个世界,他会怎么想?会满意我们的进步吗?总之,读了马克思的一生,我心里那是翻江倒海,思绪万千啊!篇二《马克思的一生》读后感哎呀妈呀,读完《马克思的一生》,我这小心肝儿都被震撼得不行不行的!你说马克思这个人,咋就这么牛掰呢?他的一生,那简直就是一部传奇大片!我一开始读的时候,还觉得可能会枯燥无聊,毕竟是个伟人的传记嘛。
但没想到,越读越上瘾,就像追剧一样停不下来!马克思一辈子都在为了无产阶级的解放而奋斗,我就在想,他哪来这么大的劲儿啊?也许是心中的那团火一直在燃烧吧,烧得他根本停不下来。
他经历了那么多的困难和挫折,可能连饭都吃不饱的时候,还在坚持思考和写作。
这要是换了我,说不定早就放弃了,大喊:“这日子没法过啦!”他的理论,刚开始很多人不理解,甚至还遭到打压和攻击。
但他坚信自己是对的,我觉得这种自信和坚定太让人佩服了!就像他在心里默默说:“你们不懂没关系,早晚有一天你们会懂的!”马克思的一生,让我深刻地明白了,啥叫坚持到底,啥叫为了理想不顾一切。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读后感_马克思主义读后感范文3篇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读后感_马克思主义读后感范文3篇篇一:马克思主义读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后,对于事物的必然性和偶然性有些感触。
因为人的有机体需要能量输入,所以人要吃饭。
要吃饭,那是“必然”的;吃什么饭,什么时候吃,吃多少则是偶然的。
同样,因为人是有机体生命,而有机体生命总会经历生长、成熟、衰弱、死亡这样的过程(自然法则),所以人总是要死的。
人要死是必然的,什么时候死,以什么方式死则是偶然的。
今天起来发现路面是湿的(结果),我们推测昨天晚上可能下雨了,但是也有可能是被人用水浇的(偶然);假如昨天晚上下了一场大雨,我们会用肯定的语气说今天早上的路面一定是湿的(必然)。
我们习惯在一件事情上找出原因,如果可能的话,最好找到最终的原因。
人本性上有一种对事情穷根究底的求知欲望,古希腊人面对纷繁芜杂的世界想找出这个世界(存在)的最终解释,从泰勒斯的世界起源于水到柏拉图的理念,人们不满足于对事件的经验解释,希望找到一个最终的必然的并经得起理性考验的解释。
辨证法大师黑格尔对偶然和必然及其关系的演绎达到了辩证逻辑的顶峰“偶然的东西正因为是偶然的,所以有其中一种依据,而且正因为是偶然的,所以也就没有依据;偶然的东西是必然的,必然性自己规定自己为偶然性,而另一方面,这种偶然性又宁可说是绝对的必然性。
”马克思主义继承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成为自身哲学的方法论基础。
对偶然和必然的认识自然也有了更加纯熟的解释。
但是有一点不足之处是,在历史观领域,经济决定论的思想也时常为世人所诟病。
经济决定论的思想,给人一种宿命论的历史主义印象。
经济无疑是强有力的推动历史前进的物质基础,但是历史事件的发生充满了不以物质多寡为条件的变数,心理的,外在因素的,传统习俗的,伟大人物的个人作为都是相当不可忽视的因素。
历史必然性的说法往往会引起人们的厌恶之感,因为必然性漠视了个体的作为,个体的意义。
人类社会正在走向全球化,这是后现代的一种趋势。
人类开始从狭小的个人空间中走向一种彼此交往更加密切频繁的信息化时代。
《马克思传》读后感范文(通用7篇)
《马克思传》读后感范文(通用7篇)《马克思传》读后感1今年暑假,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得到了《马克思传》这本书,一时兴起花了一个多月看完了这本书,获益匪浅。
马克思不再是书本上的马克思,不再是一种思想,他只是一个人,一个平凡无奇却又让人敬仰的人。
下面让我来带大家更深入了解马克思。
从小到大,我就被灌输作为共产主义的先驱者和缔造者的马克思是多么的伟大。
总觉得他是那么高高在上,是我们无法所触碰到的“圣人”。
然而,看了这本书,才发现马克思是如此的接近生活,如此的实在。
他也是一个在正常不过的人,和我们一样吃喝住行、有恋人朋友家人、爱情亲情友情;他和我们一样也有缺点,人格不完善、受感情限制等。
马克思的一生也是他思想形成的一生。
思想的形成受很多因素影响,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个人性格,爱情,生活,事业,等等。
这些可以被认为是偶然因素,终归也将是必然因素。
总体印象,马克思的一生大部分时间是一个“自由撰稿人”,而且很多时候在“不太宽容”的“论战”中,他与报纸、刊物结缘,以此为阵地,发表自己的生活见解。
在书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毕生都在孜孜不倦学习的革命导师。
马克思也说:“没有知识从来也不能帮助任何人”。
他在伦敦最初十年间,即使生活艰难,他也每天去图书馆如饥似渴的进行学习和研究。
他所积累的知识非常渊博,包括经济学、法学、宗教学等各个领域,他也熟识德、法、英三种语言。
他之所以能掌握如此多的知识,除了天资聪颖外,更重要的是因为他的勤奋拼搏、对知识的忘我追求以及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这种严肃的学习态度、惊人的学习毅力、刻苦的学习精神贯穿他的一生,也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我们同时看到了一个为实现个人理想而忘我工作的革命导师。
事业中的马克思是执着的、专横的、偏执的、尖锐的。
他在中学时就确立了自己服务人类的个人理想。
从此在漫长的斗争岁月中他积极努力奋斗。
即使被国家政府驱逐,生活穷困,颠沛流离。
他在批判的同时,他也不断的吸收、改进。
他曾说:“我还有这样一个特点:要是隔一个月重看自己的东西,就会感到不满意,于是又得全部改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
克
思
着
作
读
后
感
系别:外语系
班级:1005班
学号:01
姓名:刘璐璐
马克思着作读后感
以前一直以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很深奥的理论,所以一直不曾去看过与之相关的文章。
本来自己这点小才智在哲学方面就显得很无力,若再去思考这些大问题更是难上加难。
然而在大学里,马克思主义成了一门必修的公共课,不得已才开始正式接触与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学了之后才知道,其实有些事情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带着自己的小小好奇心,读了一本马克思写的文章,原总以为哲学就是教条本本,而一读才知马克思是多么幽默风趣条理清晰明了,才知什么叫哲学,才知道我们初高中甚至于大学的哲学课本,编写得多么惨不忍睹,哲学本是最开放的思维,却成了青年的枷锁,生情并茂成为苍白无力,好比一个曼妙多姿的名模被分解成了一具骷髅,何等煞风景。
因为之前很少读马克思的原着,所以在谈《形态》的读后感时,我是带着漫谈读马克思的原着以及读马克思这个伟大的“大家”本人的意识流进行的。
读原着的感觉不是对那些“原理”、“方法论”枯燥乏味的生厌,而是有着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的那种探险的刺激和丰收的喜悦。
那里的观点不是来自遥远天堂的上帝和神灵,而是来自生活实际;那里的文字是多么的优美,不是法国人一贯失的高谈阔论,不是美国人经常使用的花言巧语,而是角度的全面、观点的新颖、论证的深刻。
所以马克思在告诫人们联系实际之前,他自己已经那样做了。
他对青年黑格尔派和费尔巴哈在这方面做得不够进行了严厉的批判,“这些哲学家没有一个想到要提出关于德国哲学和德国现实之间
的联系问题”。
马克思不是在桃花源里作田园诗,他的处境是非常“糟糕”的。
反动政府要驱逐他,权力派要指责他,还有许多流派和哲学家对他指手画脚,但马克思正像恩格斯说的那样----把那些东西“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
他的生活条件也极端艰苦,如果没有恩格斯在经济方面的支持,他可能要用上倍多的时间来解决自己的生存问题,而这将占去他作理论研究的大量时间。
“人们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解决吃喝住穿的问题,然后才能从事政治、文化等其他方面的工作”,对于这句话,马克思他本人也是有着切身感受的。
所以马克思一些伟大的经典的论点的原材料都来自生活本身。
马克思不是只看见地球绿色的草地和蓝色的海洋,不是只看见汽车马达的启动和车轮的运转,他看到了它们背后隐藏着的规律。
他的眼光是明亮的,不是孩子似的的天真无邪,也不是月下情人的暗送秋波,而是犀利的、能穿透现实迷雾和未来时空的火眼金睛。
在他的世界观里,这种眼光给人们以无比的震撼力,他的唯物史观就是一个例子。
“物质资料的生产在社会生活中的决定作用”,“生产力的发展决定分工的发展,而分工发展的各个阶段,同时也就是所有制的各种形式”,“分工的每一阶段还决定个人与劳动材料、劳动工具和劳动产品有关的相互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些晶莹剔透、好不含糊的见解成了人们重大的思想理论武器,过去的一切神灵之身、神灵之音所造成的迷惑世界在这里都烟消云散了。
当人类进入工业社会后,马克思并不是高兴得忘乎所以,因为马
克思活着不是为自己,不是为少数人,他关心的是全人类。
他的胸怀如此豁达,他的生活如此激情,是因为他的整个心都装着全人类,他的血液里流的是全人类的灵魂。
所以他不是一时半响的地懒洋洋地哼着“人类赞歌”,而是用他毕生的心血为人类谋福利。
当资本主义工业资本把全球闹得天翻地覆之时,把工业文明“哺下”到世界每个角落之时,马克思没有随着资产阶级一起庆祝干杯,他噙着泪水的眼睛看着贫困潦倒的底层人们----无产阶级,这些占世界大多数的无产阶级的处境让他不得不为人类设想一个更好的社会----共产主义社会。
如果说“一个人死去只是躯体的死去而灵魂仍活到世上”有几分道理的话,那么马克思的光辉思想是永远活在人们心中的,是永垂不朽的。
读马克思的着作不像读武侠小说,不像读《草样年华》或《大路朝天》,读他的着作需要一颗虔诚的心静下来读,这样思想将受到重大启发,灵魂会得到全新的洗礼,读一遍不行,要反复地读,其思想涵养、文字艺术才能被真正领悟到。
他的着作不能呆在“小屋子”里读,而要带到生活中、世界中去读,才能领悟到其中的真谛!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门经久不衰的理论,它值得我们去深入思考,这么多年来,多少文人诌士都曾探讨过其伟大性及重要性。
我相信我的这点小感慨是不足以来描述的,不过我希望以后会对马克思及他的文学着作进行更深的理解,这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
刘璐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