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ppt课件最新版
合集下载
《再别康桥》ppt课件(共55页)
不幸遇难,死仪
徐志摩与林徽因
徐志摩与陆小曼
• 天才横死,损失的是中国文学。
—胡适
• 徐志摩的人生观只有三个大字: “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
— 胡适
徐志摩是新诗的诗魂,人称“诗哲”、“诗圣”
徐志摩的 “康桥情结”
1922年,第一次离开剑桥,写下长诗 《康桥,再会吧》
在那里,他 遇到了当时伟 大的诗人泰戈 尔,他的诗作 很大程度上都 受到了这位大 师的影响。
林徽因、泰戈尔与徐志摩
陆小曼
在那里,他 与英国伟大的 哲学家罗素、 文学家狄更斯 结为挚友。
我的眼睛是康桥教我睁开的, 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 我的自由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
______
我 敢 说 康 河 是 世 上 最 徐美 志的 摩一 条 水
【离别诗比较】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景别 泪别 酒别 壮别 情别 愁别
作者介绍
徐志摩(1897—1931),浙江海宁人。 现代诗人、散文家。1916年入北京大学法科, 并于同年与张幼仪成婚。1918年赴美学习银 行学。1920年赴英国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 位。其间爱恋林徽音,并于1922年与张幼仪 离异。同年8月辞别剑桥启程回国。历任北京 大学、清华大学教授。1923年与胡适等成立 新月社。1924年,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 徐志摩任翻译。同年认识有夫之妇陆小曼。1 926年10月,与陆小曼结婚。1930年秋,应胡 适之邀,到北京大学任教授。1931年11月19 日,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
徐志摩与林徽因
徐志摩与陆小曼
• 天才横死,损失的是中国文学。
—胡适
• 徐志摩的人生观只有三个大字: “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
— 胡适
徐志摩是新诗的诗魂,人称“诗哲”、“诗圣”
徐志摩的 “康桥情结”
1922年,第一次离开剑桥,写下长诗 《康桥,再会吧》
在那里,他 遇到了当时伟 大的诗人泰戈 尔,他的诗作 很大程度上都 受到了这位大 师的影响。
林徽因、泰戈尔与徐志摩
陆小曼
在那里,他 与英国伟大的 哲学家罗素、 文学家狄更斯 结为挚友。
我的眼睛是康桥教我睁开的, 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 我的自由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
______
我 敢 说 康 河 是 世 上 最 徐美 志的 摩一 条 水
【离别诗比较】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景别 泪别 酒别 壮别 情别 愁别
作者介绍
徐志摩(1897—1931),浙江海宁人。 现代诗人、散文家。1916年入北京大学法科, 并于同年与张幼仪成婚。1918年赴美学习银 行学。1920年赴英国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 位。其间爱恋林徽音,并于1922年与张幼仪 离异。同年8月辞别剑桥启程回国。历任北京 大学、清华大学教授。1923年与胡适等成立 新月社。1924年,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 徐志摩任翻译。同年认识有夫之妇陆小曼。1 926年10月,与陆小曼结婚。1930年秋,应胡 适之邀,到北京大学任教授。1931年11月19 日,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
《再别康桥》PPT课件 (共11张PPT)
徐志摩
1897——1931
现代诗人,散文家。
别名:南湖,云中鹤
浙江省海宁人。
追求“爱,自由和 美” 主要作品有诗集:
《猛虎集》 《志摩的诗》 《翡冷翠的一夜》
问题设计
诗人在来到康桥之前和之后曾经产 生过哪些梦想?其结局以及对徐志 摩造成的影响如何? 自由之梦
爱之梦
美之梦
康桥:诗人自由之梦飞翔的地方
我的眼光是康桥教我睁的, 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 我的自我的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徐志摩《吸烟与文化》
河 畔( 青 荇( 揉 碎( 长 篙( 斑 斓(
pàn xì ng róu gāo lán
) ) ) ) )
荡 漾( yàng ) 榆 阴( yú ) 浮 藻( zǎo ) 漫 溯( sù ) 笙 箫(shēng xiāo
)
5感情达到高潮
撑篙漫溯寻梦图
4对康桥永久的眷恋
榆阴浮藻清潭图
3更加欢喜和眷恋
青草水底招摇图
6情绪低落 静思默想
黄昏夏虫沉默图
2欢喜和眷恋
河畔金柳倒影图
1难舍难分
挥手作别云彩图
7悄悄作别
招手惜别云彩图
1. 2. 3. 4. 5.
构思别致,不流于浅露。 色彩鲜明,具有流动的画面美。 富有节奏感,旋律回荡。(音韵美) 诗行有变化,但又相对整齐。(建筑美) 表现了对于个性自பைடு நூலகம்的追求,显示了 “五四”民主精神。
1921年,徐志摩经狄更 生介绍在皇家学院作旁 听生
Bertrand Russel(1872-1970) 《自由之路》《幸福之路》
《西方哲学史》
康桥:诗人爱之梦破灭的地方
在 我 的 心 头 荡 漾 。
1897——1931
现代诗人,散文家。
别名:南湖,云中鹤
浙江省海宁人。
追求“爱,自由和 美” 主要作品有诗集:
《猛虎集》 《志摩的诗》 《翡冷翠的一夜》
问题设计
诗人在来到康桥之前和之后曾经产 生过哪些梦想?其结局以及对徐志 摩造成的影响如何? 自由之梦
爱之梦
美之梦
康桥:诗人自由之梦飞翔的地方
我的眼光是康桥教我睁的, 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 我的自我的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徐志摩《吸烟与文化》
河 畔( 青 荇( 揉 碎( 长 篙( 斑 斓(
pàn xì ng róu gāo lán
) ) ) ) )
荡 漾( yàng ) 榆 阴( yú ) 浮 藻( zǎo ) 漫 溯( sù ) 笙 箫(shēng xiāo
)
5感情达到高潮
撑篙漫溯寻梦图
4对康桥永久的眷恋
榆阴浮藻清潭图
3更加欢喜和眷恋
青草水底招摇图
6情绪低落 静思默想
黄昏夏虫沉默图
2欢喜和眷恋
河畔金柳倒影图
1难舍难分
挥手作别云彩图
7悄悄作别
招手惜别云彩图
1. 2. 3. 4. 5.
构思别致,不流于浅露。 色彩鲜明,具有流动的画面美。 富有节奏感,旋律回荡。(音韵美) 诗行有变化,但又相对整齐。(建筑美) 表现了对于个性自பைடு நூலகம்的追求,显示了 “五四”民主精神。
1921年,徐志摩经狄更 生介绍在皇家学院作旁 听生
Bertrand Russel(1872-1970) 《自由之路》《幸福之路》
《西方哲学史》
康桥:诗人爱之梦破灭的地方
在 我 的 心 头 荡 漾 。
《再别康桥》ppt课件
当堂训练
A 1.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开头一节点明“再别”,连用三个“轻轻的”形成 轻柔而优美的旋律,把读者带入一种欣喜乃至礼赞的意 境中。 B.第二至四节,诗人用“金柳”“艳影”“青 荇”“榆荫下的一潭”“彩虹似的梦”等一系列色彩鲜 明的意象描绘康河的美景,抒发眷恋之情。 C.第五、六两节,诗人的情绪由舒缓转向激昂,想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接着跌落回离别的现实,两 个“沉默”表达了诗人无尽的惆怅。 D.最末一节,以两个“悄悄”紧承上一节的“悄悄” 和“沉默”,而且与首节遥相呼应,但诗人的情绪已由 淡淡的忧郁变得更加惆怅与伤感了。
新月派与“三美”
新月派是中国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成立于1923年,它受印度诗人 泰戈尔《新月集》的影响很大,是五四以来最大的以探索新诗理论与新诗创作为主 的文学社团,曾活跃于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该社活动在1927年春迁往上海,1933 年结束,主要成员有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他们不满于“五四”以 后“自由诗人”忽视诗艺的作风,提倡新格律诗,主张“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 原则与诗的形式格律化,反对滥情主义和诗的散文化倾向,从理论到实践上对新 诗的格律化进行了认真的探索 。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出了著名的“三美” 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这一关于新诗“三美”主张遂成为新格 律诗派的理论纲领。它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并纠正了五四运动以来白话新诗过于松 散、随意等不足,对中国现代新诗的健康发展做出了特有的贡献。
6.2再别康桥/徐志摩
教学目标: 1、了解徐志摩及本诗的写作背景。 2、欣赏诗歌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3、体会诗的意境,理解诗的主题。 4、了解现代派诗歌的语言特点。
胡适曾经说: “志摩的人生观是一种单纯信仰, 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
《再别康桥》PPT课件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寻梦?/撑一支/长蒿,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澜里/放歌。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品读情感】
星辉:忘情
清潭:执着,
理想
青荇:陶醉,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明明无法抵挡这股想念却还是有意假装丝毫没有把你放在心里 而是用自己冷漠的心对爱你的人掘了一条无法跨过的沟渠
世界三大著名短篇小说作家
俄国 契诃夫 《变色龙》《一个小官员之死 》
法国 莫泊桑 《羊脂球》《我的叔叔于勒》
《项链》福楼拜《包法利夫人
》
美国 欧·亨利《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 诗》《最后一片树叶》
我的眼睛是康桥教我睁开的, 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 我的自由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新知储备
1 意象 意境 意象是指蕴藏着诗人浓烈思想情感的事物。
意境是指诗歌整体上所营造的氛围,带给人的感 受。
2 新诗简介 由胡适、周作人、郭沫若等人首创。淡化韵律,
强调以现代人的语言抒发现代人的情感,强调诗歌 的现实意义。
自由
夏虫:沉重 惜别
金柳:欢喜,
离别 云彩: 感伤, 理想
云彩:迷恋, 珍爱
【品读意境】
云彩 金柳 青荇 清潭 星辉 夏虫 云彩
作别康桥,略显伤感; 陶醉美景,喜不自禁; 撑船寻梦,纵情放歌; 回到现实,别情依依。
《再别康桥》的“三美”
全诗每句字数基本是六七字(间有八字句),
音乐美 四行一节,十分整齐;单行与双行错开一格排
始终充满着饱满的激情,哪怕是颓废,读来亦爽快淋 漓,决无缠绵有泥淖之感。
6-2《再别康桥》课件 (共20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ppt
概括之:抽象与具体结合 现实与回忆结合
诗歌赏析
撑篙漫溯寻梦图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一船星辉”象征的是诗人在康桥 的生活。
特意采用“斑斓”一词,表达了自 己热烈的喜爱之情,快乐的心情达 到了极点。
进而因眼前的美景和内心的欢喜幻化 成梦一般的境界,达到了喜悦的极点, 禁不住想要放歌。
2
在这里,他结识了影 响他生命、终生为之 倾慕的一个重要女 性——林徽因。
3
在这里,他遇到了当时伟大诗人 泰戈尔,他的诗作很大程度上都 受到了这位大师的影响。同时与 英国伟大哲学家罗素、文学家狄 更斯结为挚友。
诗词欣赏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代表诗集《志摩的诗》、《猛虎集》、 《翡冷翠的一夜》。
写作背景
康桥,即剑桥,1920年10月至1922年8月徐 志摩曾游学于此。
据说他后来回忆,这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日 子,
“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 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徐志摩的康桥情节
1
在这里,他形成以 "爱、自在由在、才美"为核心 的人生观。
诗歌赏析
撑篙漫溯寻梦图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一船星辉”象征的是诗人在康桥 的生活。
特意采用“斑斓”一词,表达了自 己热烈的喜爱之情,快乐的心情达 到了极点。
进而因眼前的美景和内心的欢喜幻化 成梦一般的境界,达到了喜悦的极点, 禁不住想要放歌。
2
在这里,他结识了影 响他生命、终生为之 倾慕的一个重要女 性——林徽因。
3
在这里,他遇到了当时伟大诗人 泰戈尔,他的诗作很大程度上都 受到了这位大师的影响。同时与 英国伟大哲学家罗素、文学家狄 更斯结为挚友。
诗词欣赏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代表诗集《志摩的诗》、《猛虎集》、 《翡冷翠的一夜》。
写作背景
康桥,即剑桥,1920年10月至1922年8月徐 志摩曾游学于此。
据说他后来回忆,这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日 子,
“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 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徐志摩的康桥情节
1
在这里,他形成以 "爱、自在由在、才美"为核心 的人生观。
《再别康桥》ppt课件
堂测:请你用两句古诗来宽慰“不走一片云彩”的徐志摩。
• 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唐代李白《赠汪伦》 • 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代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 3.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代高适《别董大》(其
一) • 4.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代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5.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 6.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唐]王昌龄《送魏二》
惜别云彩图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①内容上:不是简单重复,而是更加深 情、更加眷恋,层层递进。
②结构上:首尾呼应,结构严谨,形成 回环往复的韵律美。
③“悄悄的”表达了诗人不愿惊动 康桥、不舍离去的情感。
堂测:
• 说说“轻轻的”和“悄悄的”有什么区别? • 【明确】“轻轻”有用力小、不想去打扰、不能被破坏等意思,“悄悄”,有
1.挥别云彩图 2.金柳倒影图 3.青荇招摇图 4.榆阴清潭图
5.撑篙寻梦图
6.夏虫沉默图
7.惜别云彩图
结构脉络
色彩绚丽
金柳 青荇 清潭 星辉
招手
绘画美 富于动感
荡漾 招摇
揉碎
比喻形象
新娘 彩虹
激情探究
第一节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为什么要连用三个“轻轻的”?表达了什么 样的情感?
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诗人徐志摩的脚步,再别康桥,感受那份难舍的离情别意。
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开的, 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鼓励的, 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康桥!汝永为我精神依恋之乡! 此去身虽万里,梦魂必牵萦
《再别康桥》PPT免费课件
我认为《再别康桥》)的诗歌,抒发了一份 )的诗人。
康桥情结
第一次是1921年到1922年,他从美国来到剑桥大学研究院进修。学习 期间形成了资产阶级的人生观和文艺观。对于爱、美与自由的单纯信仰, 产生了他为之倾心的社会理想。换言之,剑桥所体现的英国式文明,形成 了他所向往追求的康桥理想。他把康桥当作他“生命的源泉”“精神的依 恋之乡”。兴趣也转向文学,喜爱写诗。回国后写诗《康桥再会吧》。
学习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 学会从诗歌的意象入手,品味诗歌意境;背诵诗歌。 思维发展与提升 结合意象,欣赏诗意。 审美鉴赏与创造 感悟诗歌的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 领会诗歌通过意象传情达意的传统;培养学生 感悟美、感悟爱、感悟自由的能力。
了 解作者
徐志摩(1897-1931)浙江海宁人,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 社”主要成员之一。注重意境创造和音韵和谐。1918―1922年先后在 美、英留学,旅英期间开始写作新诗。代表诗集《志摩的诗》、《翡 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代表诗作《再别康桥》、《偶然》、 《云游》等。
感受文本的画面美 第四节: 榆阴深潭图
船行深处,行至在榆树下,那榆树下的一泓清泉在作者的眼 中幻化成了最绚烂、最美好的彩虹,那清泉中寄托着作者最美好的 梦。但那美好并没有持续下去,而是被揉碎了,在浮藻间揉碎了, 沉淀了。
感受文本的画面美 第五节: 漫溯寻梦图
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向康河更深处寻求。寻得满 载而归,寻得一船星辉,破碎的梦似乎又一次重现,以至于作者情 难自禁,想要为寻得梦而放声高歌。
感受文本的画面美 第六节:夏夜离别图
星光璀璨的夜晚,康河的夜景更加迷人,如梦如幻可是诗人不 得不跟康桥告别他心上千般不舍万般无奈,想要和康桥话别诉说离 情,可是伤感百转千回终是默默无语,心中悄悄升起笙箫吹响的离 歌我的心情有谁能懂呢?那沉寂的夏虫该是懂的吧!
《再别康桥》课件(共32张PPT)
李白:《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 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提问】
本文在意象的选择上独具特色,请同学们找 出本文的意象分别是哪些?
【总结】
云彩,金柳,柔波,青荇,
青草,星辉等自然景物。
【讨论】
这些意象的选择有什么作用?
【总结】
诗人告别康桥时,避开平常物象,而选取云彩等自 然景物,这就避开了人间烟火,造出一种清新感。
(从上节:寻梦,回到离别:现实中,一个但字表 现出心绪:转折与起伏,在缓缓:总体情调中又造 成一种变化:跌宕感。第四、五、六顾:首段和尾 段之间暗用顶真手法,使之诗意上有一次呵成:效 果。)
作品简析 5
现实使诗人:歌声降下了调子,只能吹起 笙箫。而草木有情,“夏虫也为我沉默”, 整个康桥都寂静了下来。这里交织着依恋 、无奈、惆怅等种种复杂感情。
全诗感情线索
第一节:写只身悄悄来到和离开康桥时的情景,同时 透露了难分难舍的离情,给全诗定下抒情的基调;
第二~五节:写康河里的情景,浸透诗人无 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
第六节:诗人由幻想回到现实,想到今晚要和康桥离 别,情绪低落下来;
第七节:跟开头呼应,表露出诗人不愿惊 动他心爱的康桥的一片情意,并融入更多 的不得不离去的哀愁。
2. 试和徐志摩:另一首离别诗《沙扬娜拉》 比较赏析。写一篇赏析文,不少于五百字。
沙扬娜拉 ——赠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头: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忧愁—— 沙扬娜拉!
作品简析 6
最后诗人“悄悄”:走了,从第一节“轻轻:” 变为第七节:“悄悄:”,在原来轻柔:感情 中,又抹上了一层淡淡哀愁:色彩。但“挥 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又显得比“轻 轻:招手,作别西天:云彩”洒脱,毫不犹 豫,不为感情所缠,适可而止。诗人仿佛在 悉心呵护一个情人:睡梦,生怕这个梦境有 丝毫:残损,轻柔:叹息般:韵律与依依别 离情绪完美地统一地在一起。
【提问】
本文在意象的选择上独具特色,请同学们找 出本文的意象分别是哪些?
【总结】
云彩,金柳,柔波,青荇,
青草,星辉等自然景物。
【讨论】
这些意象的选择有什么作用?
【总结】
诗人告别康桥时,避开平常物象,而选取云彩等自 然景物,这就避开了人间烟火,造出一种清新感。
(从上节:寻梦,回到离别:现实中,一个但字表 现出心绪:转折与起伏,在缓缓:总体情调中又造 成一种变化:跌宕感。第四、五、六顾:首段和尾 段之间暗用顶真手法,使之诗意上有一次呵成:效 果。)
作品简析 5
现实使诗人:歌声降下了调子,只能吹起 笙箫。而草木有情,“夏虫也为我沉默”, 整个康桥都寂静了下来。这里交织着依恋 、无奈、惆怅等种种复杂感情。
全诗感情线索
第一节:写只身悄悄来到和离开康桥时的情景,同时 透露了难分难舍的离情,给全诗定下抒情的基调;
第二~五节:写康河里的情景,浸透诗人无 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
第六节:诗人由幻想回到现实,想到今晚要和康桥离 别,情绪低落下来;
第七节:跟开头呼应,表露出诗人不愿惊 动他心爱的康桥的一片情意,并融入更多 的不得不离去的哀愁。
2. 试和徐志摩:另一首离别诗《沙扬娜拉》 比较赏析。写一篇赏析文,不少于五百字。
沙扬娜拉 ——赠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头: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忧愁—— 沙扬娜拉!
作品简析 6
最后诗人“悄悄”:走了,从第一节“轻轻:” 变为第七节:“悄悄:”,在原来轻柔:感情 中,又抹上了一层淡淡哀愁:色彩。但“挥 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又显得比“轻 轻:招手,作别西天:云彩”洒脱,毫不犹 豫,不为感情所缠,适可而止。诗人仿佛在 悉心呵护一个情人:睡梦,生怕这个梦境有 丝毫:残损,轻柔:叹息般:韵律与依依别 离情绪完美地统一地在一起。
《再别康桥》完美版课件PPT
他曾动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星光下听水声,听近村晚钟声,听河畔倦牛刍草声,是我康桥经验最神秘的一种;大自然的优美、宁静、调谐在这星光与波光的默契中不期然地淹入你的性灵。”(《我所知道的康桥》)
朗读要求 注意朗读的节奏以及停顿。 注意每一句诗的重音。 音量适中,音调急缓得当。 注意感情起伏。
林徽因,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作家。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她的感情世界里有三个男人,一个是丈夫梁思成,一个是诗人徐志摩,一个是学界泰斗、为她终身不娶的金岳霖 。 她的文学代表作为《你是人间四月天》,小说《九十九度中》等。 梁思成,建筑学家,梁启超的儿子。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建筑系,完成第一本由中国人自己编写的比较系统完整的《中国建筑史》。
1
2
4、“清泉”一般是碧绿的,作者为何将它比做“天上的彩虹”? 榆荫下的那一潭清泉叫拜伦潭,杰出的浪漫主义大诗人拜伦就在这里绽放理想。年轻的徐志摩也就在这里成为拜伦思想的追随者和崇拜者。他那对“爱、自由和美”的追求正像天上的霓虹一般美丽,沉淀在潭水中,幻化成彩虹似的梦。这清泉暗喻诗人的青春,是诗人的梦想与追求,也沉浸着他康桥生活的美好回忆。
康桥:诗人自由之梦飞翔的地方
1921年,徐志摩经狄更生介绍在皇家学院作旁听生
Bertrand Russel(1872-1970) 《自由之路》《幸福之路》 《西方哲学史》
康桥情结
康桥,是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 1920年徐志摩远涉重洋,从美国到英国剑桥大学学习。在这里,他度过了一年多真正悠闲自在、贮满诗意的新生活。
新颖的构思: 诗人避开了一般别离诗的告别对象。一般别离诗告别的是人,这首诗告别的却不是人,是“西天的云彩”,告别对象由人间向天空转移,跳出了“执手相看泪眼”或寒暄叮咛的俗套,给人清新飘逸之感。
“星光下听水声,听近村晚钟声,听河畔倦牛刍草声,是我康桥经验最神秘的一种;大自然的优美、宁静、调谐在这星光与波光的默契中不期然地淹入你的性灵。”(《我所知道的康桥》)
朗读要求 注意朗读的节奏以及停顿。 注意每一句诗的重音。 音量适中,音调急缓得当。 注意感情起伏。
林徽因,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作家。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她的感情世界里有三个男人,一个是丈夫梁思成,一个是诗人徐志摩,一个是学界泰斗、为她终身不娶的金岳霖 。 她的文学代表作为《你是人间四月天》,小说《九十九度中》等。 梁思成,建筑学家,梁启超的儿子。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建筑系,完成第一本由中国人自己编写的比较系统完整的《中国建筑史》。
1
2
4、“清泉”一般是碧绿的,作者为何将它比做“天上的彩虹”? 榆荫下的那一潭清泉叫拜伦潭,杰出的浪漫主义大诗人拜伦就在这里绽放理想。年轻的徐志摩也就在这里成为拜伦思想的追随者和崇拜者。他那对“爱、自由和美”的追求正像天上的霓虹一般美丽,沉淀在潭水中,幻化成彩虹似的梦。这清泉暗喻诗人的青春,是诗人的梦想与追求,也沉浸着他康桥生活的美好回忆。
康桥:诗人自由之梦飞翔的地方
1921年,徐志摩经狄更生介绍在皇家学院作旁听生
Bertrand Russel(1872-1970) 《自由之路》《幸福之路》 《西方哲学史》
康桥情结
康桥,是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 1920年徐志摩远涉重洋,从美国到英国剑桥大学学习。在这里,他度过了一年多真正悠闲自在、贮满诗意的新生活。
新颖的构思: 诗人避开了一般别离诗的告别对象。一般别离诗告别的是人,这首诗告别的却不是人,是“西天的云彩”,告别对象由人间向天空转移,跳出了“执手相看泪眼”或寒暄叮咛的俗套,给人清新飘逸之感。
再别康桥PPT课件(30张)
1、诗人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 2、《再别康桥》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返回
“再别康桥”组织结构
图
再别 康桥 作者 简介 作品 分析 本文 小结 课后 练习
退出
点击 链接
返回
毕点 之击 后进 ,入 可作 按品 朗 读 键, 退作 出品 。朗 读 完
出下 返 等角 回 标或 上 志左 一 。下 层 角内 的容 箭, 头点 、击 返幻 回灯 、片 退右
D. 最末一节,以两个“悄悄”紧承上一节的“悄悄”和“沉默”, 而且与首节遥相呼应,但诗人的情绪已由淡淡的忧郁变得更加惆怅 与伤感了。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返回主页
退出
A、这首诗像一支优美的乐曲,缠绵深婉的诗句随着轻柔起伏的 旋律流淌出来,回环往复,一唱三叹,余音袅袅。 B、 这首诗像一幅生动的画卷,一系列近乎完美的色彩变幻与意 象组合形成流动的气韵,艳丽而又幽雅,飘逸中见静穆。 C、 这首诗具有完美的形式结构,每节诗四句,每个诗句基本上 由三顿构成,匀称,和谐,于清新活泼中求整饬。
盘可 片 进 上以 下 入 的直 面 下 “接 的 一 单箭张 ”击 头 幻 键鼠 或 灯 。标 继 片 ,续可 还标以 可志点 以等击 按,幻 键也灯
时在 ,有 点下 击划 进线 入或 。当 鼠 标 变 成 手 指 型
出点 现击 下鼠 一标 项或 内按 容键 盘 上 的 “ ” 键 ,
返 回
我所知道的康桥 ——徐志摩: /swsg/xzm/04 2.htm
我所认识的诗人徐志摩——苏雪林 徐志摩和他的三个女人
返回主页
退出
返回
对比阅读:
返回主页
退出
徐志摩和闻一多都属于“新月诗派”,而 且徐志摩诗歌里所体现的绘画美、音乐美、 建筑美是闻一多先生提出来的。下面是一 个网站提供的闻一多先生的简介和他的几 首诗,给同学们课后阅读,体味他们的异 同点。
返回
“再别康桥”组织结构
图
再别 康桥 作者 简介 作品 分析 本文 小结 课后 练习
退出
点击 链接
返回
毕点 之击 后进 ,入 可作 按品 朗 读 键, 退作 出品 。朗 读 完
出下 返 等角 回 标或 上 志左 一 。下 层 角内 的容 箭, 头点 、击 返幻 回灯 、片 退右
D. 最末一节,以两个“悄悄”紧承上一节的“悄悄”和“沉默”, 而且与首节遥相呼应,但诗人的情绪已由淡淡的忧郁变得更加惆怅 与伤感了。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返回主页
退出
A、这首诗像一支优美的乐曲,缠绵深婉的诗句随着轻柔起伏的 旋律流淌出来,回环往复,一唱三叹,余音袅袅。 B、 这首诗像一幅生动的画卷,一系列近乎完美的色彩变幻与意 象组合形成流动的气韵,艳丽而又幽雅,飘逸中见静穆。 C、 这首诗具有完美的形式结构,每节诗四句,每个诗句基本上 由三顿构成,匀称,和谐,于清新活泼中求整饬。
盘可 片 进 上以 下 入 的直 面 下 “接 的 一 单箭张 ”击 头 幻 键鼠 或 灯 。标 继 片 ,续可 还标以 可志点 以等击 按,幻 键也灯
时在 ,有 点下 击划 进线 入或 。当 鼠 标 变 成 手 指 型
出点 现击 下鼠 一标 项或 内按 容键 盘 上 的 “ ” 键 ,
返 回
我所知道的康桥 ——徐志摩: /swsg/xzm/04 2.htm
我所认识的诗人徐志摩——苏雪林 徐志摩和他的三个女人
返回主页
退出
返回
对比阅读:
返回主页
退出
徐志摩和闻一多都属于“新月诗派”,而 且徐志摩诗歌里所体现的绘画美、音乐美、 建筑美是闻一多先生提出来的。下面是一 个网站提供的闻一多先生的简介和他的几 首诗,给同学们课后阅读,体味他们的异 同点。
《再别康桥》完美版课件PPT
精品课件
5、诗人为什么要“放歌”?但最终 诗人“放歌”了吗?是什么使得诗 人的情感发生如此大的变化?
“放歌”就是放声歌唱,因为诗人泛舟寻 梦,觅得了“一船星辉”般的回忆,眼前的美 景和内心的欢喜幻化成梦一般的境界,达到了 喜悦的极点,禁不住想要放歌。
没有,是离别之情,让昔日车水马龙、夏虫 鸣叫的康桥也沉默了。而“我”更不愿惊扰心 爱的康桥,只能默默感伤,悄悄作别。
的旧中国现实,比喻为“一沟绝望的死水”,表达了对丑恶
势力的憎恨和对祖国深沉的挚爱。诗的最后一节,表明他一
方面对死水,也就是对黑暗,不存幻想,坚信丑恶断然产生
不了美;另一方面,他没有真的绝望,并非心如死灰,而是
痛恨这沟死水,要让它死亡。“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是
愤激之言。朱自清说:“是索性让‘丑恶’早些‘恶贯满盈
在这样诗情画意中,诗人甘心做康河里的 “一条水草”,写出了诗人对康桥永久的、 热烈的爱恋。
精品课件
4、“清泉”一般是碧绿的,作者为 何将它比做“天上的彩虹”?
榆荫下的那一潭清泉叫拜伦潭,杰出 的浪漫主义大诗人拜伦就在这里绽放理想 。年轻的徐志摩也就在这里成为拜伦思想 的追随者和崇拜者。他那对“爱、自由和 美”的追求正像天上的霓虹一般美丽,沉 淀在潭水中,幻化成彩虹似的梦。这清泉 暗喻诗人的青春,是诗人的梦想与追求, 也沉浸着他康桥生活的美好回忆。
精品课件
5激动不已
4沉醉
3欢喜和眷恋
2欢喜和眷恋1难舍难分 感情基调 Nhomakorabea首尾呼应
精品课件
6情绪低落 7难舍难分
总结诗歌的音乐美
(1)二四句押韵,韵脚为:来,彩;娘, 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 彩。 (2)节奏感强、抑扬顿挫、朗朗上口。 (3)回环复沓,运用叠词。
5、诗人为什么要“放歌”?但最终 诗人“放歌”了吗?是什么使得诗 人的情感发生如此大的变化?
“放歌”就是放声歌唱,因为诗人泛舟寻 梦,觅得了“一船星辉”般的回忆,眼前的美 景和内心的欢喜幻化成梦一般的境界,达到了 喜悦的极点,禁不住想要放歌。
没有,是离别之情,让昔日车水马龙、夏虫 鸣叫的康桥也沉默了。而“我”更不愿惊扰心 爱的康桥,只能默默感伤,悄悄作别。
的旧中国现实,比喻为“一沟绝望的死水”,表达了对丑恶
势力的憎恨和对祖国深沉的挚爱。诗的最后一节,表明他一
方面对死水,也就是对黑暗,不存幻想,坚信丑恶断然产生
不了美;另一方面,他没有真的绝望,并非心如死灰,而是
痛恨这沟死水,要让它死亡。“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是
愤激之言。朱自清说:“是索性让‘丑恶’早些‘恶贯满盈
在这样诗情画意中,诗人甘心做康河里的 “一条水草”,写出了诗人对康桥永久的、 热烈的爱恋。
精品课件
4、“清泉”一般是碧绿的,作者为 何将它比做“天上的彩虹”?
榆荫下的那一潭清泉叫拜伦潭,杰出 的浪漫主义大诗人拜伦就在这里绽放理想 。年轻的徐志摩也就在这里成为拜伦思想 的追随者和崇拜者。他那对“爱、自由和 美”的追求正像天上的霓虹一般美丽,沉 淀在潭水中,幻化成彩虹似的梦。这清泉 暗喻诗人的青春,是诗人的梦想与追求, 也沉浸着他康桥生活的美好回忆。
精品课件
5激动不已
4沉醉
3欢喜和眷恋
2欢喜和眷恋1难舍难分 感情基调 Nhomakorabea首尾呼应
精品课件
6情绪低落 7难舍难分
总结诗歌的音乐美
(1)二四句押韵,韵脚为:来,彩;娘, 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 彩。 (2)节奏感强、抑扬顿挫、朗朗上口。 (3)回环复沓,运用叠词。
《再别康桥》ppt课件
1921年,徐志 摩经狄更斯介 绍在皇家学院 作旁听生。与 狄更斯、罗素 成为好友。
泰戈尔访华后 ,他随泰漫游 欧洲,其诗作 大程度上受到 了泰的影响。
走近作者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 鹤、南湖等,新月派代表诗人,与闻一多一手奠定 了中国新诗的基础。其代表作有《再别康桥》《雪 花的快乐》《沙扬那拉》《这是一个怯懦的世界》 等。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 虎集》等。
解读诗歌
思考4:阅读诗歌第四节,“彩虹似的梦”是什么?
榆阴清潭图
明确: ①表义:昔日梦想已成过往,但未消失,沉淀 在此,像彩虹般美丽。 ②深义:“彩虹似的梦”就是诗人对爱、自由、 美的追求之梦。
解读诗歌
思考5:阅读第五节,鉴赏“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一句。
撑篙寻梦图
明确: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星辉” 比作可以装载的物体,化无形为有形,象征 着过去美好的生活,“满载”沉甸甸的回忆, 营造了璀璨美好而又富有寓意的意境,表达 了作者对于康桥的无限留恋之情。
解读诗歌
思考6:阅读第六节,分析作者的情感?
夏虫沉默图
明确:
①诗人从梦中回到现实,想到就要离别康桥而 去,不禁忧从中来终不能放歌。
②悄悄无声,笙箫有声,化无声为有声,化 无形为有形,渲染了无边的寂静氛围。 ③将 “夏虫”拟人化,就连喧闹的夏虫好像也体会 到诗人的离别之情,也愿保持沉默,表达了诗 人的无法化解的离愁别绪。
“三美”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音乐美,表现为诗歌的章节统 一、韵脚严整、节奏鲜明、旋律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悦耳动听;绘 画美,表现为诗人注意诗的画面感,用词讲究色彩运用和搭配,诗的每 一节几乎都可以看作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建筑美,表现在诗节和诗行 的排列组合上,每节诗的行数相同,每行诗的字数基本相等。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不同?
• 1、离别的对象是自然景物。一般离别诗离 别的是人,这首诗作者告别的是康桥,作 别的是“西天的云彩”。告别的对象由人 向自然景物转移,跳出了俗套,给人清新 之感。
在这个诗派里,有这样一位诗人, 他出身巨商名门,才情横溢光耀,思想 率真复杂,他深谙中国传统文化,又汲 取了欧美文化——特别是剑桥文化的精 髓,以他短暂而毁誉参半的35个春秋, 像一颗划过天边的美丽的流星,在中国 新诗史上创造了迷人的艺术奇观,他就 是新月派的代表人物
——浪漫主义诗人徐志摩
徐志摩(1896—1931)
诗开头一节与结尾一节能否互换?
• 明确:不可以。 • “轻轻”放在第一节为全文定下轻灵、
潇洒的调子,为下文抒写自己对母校 “彩虹似的梦”作铺垫。而“悄悄”放 在最后,与上一节中的“沉默”相呼应, 开头“轻轻”重在表达来时的欢欣愉悦, 结尾“悄悄”重在表达去时的黯然神伤。
提问:这首诗与一般的离别诗有
与徐志摩相关的三个女子: 张幼仪 二人婚期(1916——1922)
林徽音
1920——1921与徐志摩在英伦相识
陆小曼
1926年与徐志摩结婚
三种怀念,三种悲伤。
林徽音:志摩遇难之时,她和丈夫 梁思成用碧绿的铁树叶亲手编制了花圈 ,梁思成还从志摩遇难的飞机残骸上拾 来一块木板,林徽因畔的金柳比喻成夕阳中的新娘,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活泼 形象的描绘出了夕阳下柳枝的婀娜 多姿,浸透出了诗人对康桥的欢喜 和眷恋之情。
“青荇” 、“星辉” 、“笙箫”——描 写康桥景观之美,体现诗人对康桥的眷 恋。
水草:是诗人对自己在康桥幸福生活的隐喻。 明净、自由自在抒发了对康桥的无限依恋
2.字形辨认
长ɡāo篙 艾hāo蒿
róu揉碎 róu蹂躏 杂róu糅
凄wǎn婉 wǎn惋惜 wǎn宛如
笙xiāo箫 xiāo萧条
斑lán斓 波lán澜 lán谰言
chóu惆怅 丝chóu绸 tì倜傥
夏虫:交织着依恋、无奈、 惆怅等复杂 感情。
探究讨论
诗人为什么用“轻轻”、“悄悄”来描绘他 来到和离开康桥时的情景呢?
• 表露出诗人不愿惊动他心爱的康桥的一片情 意。
• 康桥给诗人最美的印象是它的宁静与和谐, 诗人不忍让自己的离别破坏这种境界,即使 是挥挥手打一下招呼,也不能有一点的喧哗 去惊扰康桥的宁静。
三种怀念,三种悲伤。
陆小曼:志摩死后,小曼素服终身。 她在自己的卧室悬挂着志摩的大幅遗像, 每隔几天,总要买一束鲜花献上。1933 年清明,小曼回硖石为志摩扫墓,写了 一首感伤的诗:“肠断人琴感未消,此 心久已寄云峤。年来更识荒寒味,写到 湖山总寂寥。”她的生活被彻底改变了, 努力习画,终生不辍。
三种怀念,三种悲伤。
张幼仪在离婚后成为一个新女性, 她独立生活,事业有成,还为志摩的 父亲养老送终,尽了志摩未尽的责任。 她心如止水,尽心抚养儿子,在她56 岁时,儿子徐积锴在美国成家立业, 她这才与邻居医生结婚。
字词读音
河 畔( pàn ) 荡 漾( yàng ) 青 荇( xìng ) 榆 阴( yú ) 揉 碎( róu ) 浮 藻( zǎo ) 长 篙( gāo ) 漫 溯( sù ) 斑 斓( lán ) 笙 箫(shēng xiāo )
事实上,对康桥(剑桥)志摩有一 种特别的情结。
徐志摩《吸烟与文化》 我的眼睛是康桥教我睁开的, 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 我的自由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在这里,他接受了资产阶级教育,形成以“爱、 自由、美”为核心的人生观和“康桥理想”;
在这里,他结识了影响他 生命、终生为之倾慕的一个 重要女性——林徽音。
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并于同年应父 命与年仅16岁的张幼仪成婚, 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英国,就 读于剑桥(康桥cambridge,邻近康 河)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22年回 国。
应该说,剑桥大学对徐志摩的影响 极大。
1922年徐志摩回国前夕,曾作长 诗《康桥再会吧》,在诗中称康桥为 “永为我精神依恋之乡”。
课文朗读
整体感知
通过朗读体会,你觉得此诗抒发 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依依惜别的深情。
意象在情感的变化中起重要作用。本 诗写有哪些意象?有何内涵?
云彩:中国古代传统意象。
李白诗句“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云飘来荡去,正像游子一般,日暮也给人 落寞之感,因此是“西天”。
借来代指美好的一切。
• “金柳”“新娘”
再别康桥
徐志摩
剑桥大学
康 桥
诗人档案
康桥情结
姓名:徐志摩 别名:云中鹤 生辰:1897年1月15日 忌日:1931年11月19日 星座:魔羯座 婚姻状况:原 配:张幼仪
灵魂伴侣:林徽因 夫 人:陆小曼 地区:浙江海宁 职业:新月派代表、著名诗人 诗集:《翡冷翠的一夜》 《猛虎集》《云游》
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在中国诗坛 上活跃着一个新的诗歌流派,这就是 以《新月》月刊为阵地的致力于提高 新诗艺,潜心于探索新诗律,以追求 “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三美作 为诗艺目标的“新月派”。
在这里,他认识了狄更斯, 遇到了当时伟大的诗人泰戈 尔,他的诗作很大程度上都 受到了这些大师的影响。
回国后他历任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教授。1923年与 胡适等成立新月社,为主 要成员。1924年,印度大 诗人泰戈尔访华,徐志摩 任翻译,后随泰漫游欧洲。 同年认识有夫之妇陆小曼 并相恋,1926年10月,与 陆小曼结婚。1931年11月 19日,从南京乘飞机去北 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 遇难,死于泰山脚下,时 年35岁。
离世前三年的1928年,诗人第三次漫游欧洲. 在一个明媚的夏日午后,诗人独自悄悄来到康 河,徜徉于昔日的校园,在那水木清华中寻觅 当年的欢声笑语和那洒落其间的青春年华.康 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他的诗情, 引发了他千缕柔情、万种感触。在离别康桥 的归途上吟成了20世纪中国最出色的一首别 离诗。
• 1、离别的对象是自然景物。一般离别诗离 别的是人,这首诗作者告别的是康桥,作 别的是“西天的云彩”。告别的对象由人 向自然景物转移,跳出了俗套,给人清新 之感。
在这个诗派里,有这样一位诗人, 他出身巨商名门,才情横溢光耀,思想 率真复杂,他深谙中国传统文化,又汲 取了欧美文化——特别是剑桥文化的精 髓,以他短暂而毁誉参半的35个春秋, 像一颗划过天边的美丽的流星,在中国 新诗史上创造了迷人的艺术奇观,他就 是新月派的代表人物
——浪漫主义诗人徐志摩
徐志摩(1896—1931)
诗开头一节与结尾一节能否互换?
• 明确:不可以。 • “轻轻”放在第一节为全文定下轻灵、
潇洒的调子,为下文抒写自己对母校 “彩虹似的梦”作铺垫。而“悄悄”放 在最后,与上一节中的“沉默”相呼应, 开头“轻轻”重在表达来时的欢欣愉悦, 结尾“悄悄”重在表达去时的黯然神伤。
提问:这首诗与一般的离别诗有
与徐志摩相关的三个女子: 张幼仪 二人婚期(1916——1922)
林徽音
1920——1921与徐志摩在英伦相识
陆小曼
1926年与徐志摩结婚
三种怀念,三种悲伤。
林徽音:志摩遇难之时,她和丈夫 梁思成用碧绿的铁树叶亲手编制了花圈 ,梁思成还从志摩遇难的飞机残骸上拾 来一块木板,林徽因畔的金柳比喻成夕阳中的新娘,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活泼 形象的描绘出了夕阳下柳枝的婀娜 多姿,浸透出了诗人对康桥的欢喜 和眷恋之情。
“青荇” 、“星辉” 、“笙箫”——描 写康桥景观之美,体现诗人对康桥的眷 恋。
水草:是诗人对自己在康桥幸福生活的隐喻。 明净、自由自在抒发了对康桥的无限依恋
2.字形辨认
长ɡāo篙 艾hāo蒿
róu揉碎 róu蹂躏 杂róu糅
凄wǎn婉 wǎn惋惜 wǎn宛如
笙xiāo箫 xiāo萧条
斑lán斓 波lán澜 lán谰言
chóu惆怅 丝chóu绸 tì倜傥
夏虫:交织着依恋、无奈、 惆怅等复杂 感情。
探究讨论
诗人为什么用“轻轻”、“悄悄”来描绘他 来到和离开康桥时的情景呢?
• 表露出诗人不愿惊动他心爱的康桥的一片情 意。
• 康桥给诗人最美的印象是它的宁静与和谐, 诗人不忍让自己的离别破坏这种境界,即使 是挥挥手打一下招呼,也不能有一点的喧哗 去惊扰康桥的宁静。
三种怀念,三种悲伤。
陆小曼:志摩死后,小曼素服终身。 她在自己的卧室悬挂着志摩的大幅遗像, 每隔几天,总要买一束鲜花献上。1933 年清明,小曼回硖石为志摩扫墓,写了 一首感伤的诗:“肠断人琴感未消,此 心久已寄云峤。年来更识荒寒味,写到 湖山总寂寥。”她的生活被彻底改变了, 努力习画,终生不辍。
三种怀念,三种悲伤。
张幼仪在离婚后成为一个新女性, 她独立生活,事业有成,还为志摩的 父亲养老送终,尽了志摩未尽的责任。 她心如止水,尽心抚养儿子,在她56 岁时,儿子徐积锴在美国成家立业, 她这才与邻居医生结婚。
字词读音
河 畔( pàn ) 荡 漾( yàng ) 青 荇( xìng ) 榆 阴( yú ) 揉 碎( róu ) 浮 藻( zǎo ) 长 篙( gāo ) 漫 溯( sù ) 斑 斓( lán ) 笙 箫(shēng xiāo )
事实上,对康桥(剑桥)志摩有一 种特别的情结。
徐志摩《吸烟与文化》 我的眼睛是康桥教我睁开的, 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 我的自由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在这里,他接受了资产阶级教育,形成以“爱、 自由、美”为核心的人生观和“康桥理想”;
在这里,他结识了影响他 生命、终生为之倾慕的一个 重要女性——林徽音。
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并于同年应父 命与年仅16岁的张幼仪成婚, 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英国,就 读于剑桥(康桥cambridge,邻近康 河)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22年回 国。
应该说,剑桥大学对徐志摩的影响 极大。
1922年徐志摩回国前夕,曾作长 诗《康桥再会吧》,在诗中称康桥为 “永为我精神依恋之乡”。
课文朗读
整体感知
通过朗读体会,你觉得此诗抒发 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依依惜别的深情。
意象在情感的变化中起重要作用。本 诗写有哪些意象?有何内涵?
云彩:中国古代传统意象。
李白诗句“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云飘来荡去,正像游子一般,日暮也给人 落寞之感,因此是“西天”。
借来代指美好的一切。
• “金柳”“新娘”
再别康桥
徐志摩
剑桥大学
康 桥
诗人档案
康桥情结
姓名:徐志摩 别名:云中鹤 生辰:1897年1月15日 忌日:1931年11月19日 星座:魔羯座 婚姻状况:原 配:张幼仪
灵魂伴侣:林徽因 夫 人:陆小曼 地区:浙江海宁 职业:新月派代表、著名诗人 诗集:《翡冷翠的一夜》 《猛虎集》《云游》
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在中国诗坛 上活跃着一个新的诗歌流派,这就是 以《新月》月刊为阵地的致力于提高 新诗艺,潜心于探索新诗律,以追求 “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三美作 为诗艺目标的“新月派”。
在这里,他认识了狄更斯, 遇到了当时伟大的诗人泰戈 尔,他的诗作很大程度上都 受到了这些大师的影响。
回国后他历任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教授。1923年与 胡适等成立新月社,为主 要成员。1924年,印度大 诗人泰戈尔访华,徐志摩 任翻译,后随泰漫游欧洲。 同年认识有夫之妇陆小曼 并相恋,1926年10月,与 陆小曼结婚。1931年11月 19日,从南京乘飞机去北 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 遇难,死于泰山脚下,时 年35岁。
离世前三年的1928年,诗人第三次漫游欧洲. 在一个明媚的夏日午后,诗人独自悄悄来到康 河,徜徉于昔日的校园,在那水木清华中寻觅 当年的欢声笑语和那洒落其间的青春年华.康 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他的诗情, 引发了他千缕柔情、万种感触。在离别康桥 的归途上吟成了20世纪中国最出色的一首别 离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