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文言文分析综合

合集下载

文言文分析综合带译文版2017

文言文分析综合带译文版2017

2016年全国卷一(节选自《宋史· 曾公亮传》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 项是(3分)( ) A.曾公亮初入仕途,为民兴利除弊,他进士及第后 任职会稽县,当时湖水常常外溢,民田受害,他兴修 水利工程,将水引入曹娥江,民众因此得益。 契丹纵人渔界河,又数通盐舟,吏不敢禁,皆谓:与 B .曾公亮久经历练,通晓典章制度。他熟知朝廷政 之校,且生事。公亮言:“萌芽不禁,后将奈何?雄 务,首相韩琦每每向他咨询;密州有人偷盗民田产银, 州赵滋勇而有谋,可任也。”使谕以指意,边害讫息, 他认为判处死刑过重,据理力争,最终改判。 C.曾公亮防患未然,止息边地事端。契丹违约在界 河捕鱼运盐,他认为萌芽不禁终将酿成大祸,派使者 偕同雄州赵滋前往调解,边地双方得以相安无事。 D.曾公亮老谋深算,暗中为子孙计。他为人深沉, 思虑周密,曾举荐王安石,安石受到宠信,他考虑子 孙前程,不露痕迹地处处随顺安石,终于得到回报。
一、真题再现 分析选文特点及设题规律
2017年全国卷一(节选自《宋书•谢弘微传》)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 项是 (3分) A.弘微出继从叔,一心只爱读书。他是陈郡阳夏人, 从叔谢峻将他作为后嗣。新家比原来家庭富有,但他 只是接受数千卷书籍,其余财物全不留意。 B.弘微简言服众,此举受到重视。他参与集会,常 与子弟们诗文唱和,住在乌衣巷,称为乌衣之游;又 极有文才口才,受到叔父谢混赏识,称为微子。 C.弘微为人审慎,治业井井有条。谢混去世以后, 弘微家素贫俭,而所继丰泰,唯受书数千卷,遣财禄秩, 他掌管产业,犹如替公家办事,账目分明;九年以后, 一不关豫。混风格高峻,少所交纳,唯与族子灵运、瞻、 多个方面得到很大发展,人们见后无不感叹。 翟、弘微并以文义赏会,尝共宴处,居在乌衣巷,故谓 D.弘微事兄如父,临财清正廉洁。他对谢曜感情极 之乌衣之游。 深,谢曜去世,他哀戚过礼,除孝后仍不食荤腥。东 乡君死,留下巨万资财、园宅,他一无所取。

2017全国1卷文言文阅读分析

2017全国1卷文言文阅读分析
2017全国一卷文言文精读分析
谢弘微,陈郡阳夏人也。父思,武昌太守。从 叔峻,司空琰第二子也,无后,以弘微为嗣。弘微 本名密,犯所继内讳,故以字行。童幼时,精神端 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 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 矣。”
•注释
•1、从叔:堂叔。
•2、嗣:继承人。 •3、内讳:指母亲、祖母等的名讳。 •4、以字行:仅称呼此人的“字”代名。 •5、端审:稳重谨慎。 •6、时然后言:该说话的时候才说话。 •7、知人:能鉴察人的品行、才能。。 •8、异之:认为他与众不同。异,意动用法,“认为……非 同一般”。 •9、深中夙敏:深,非常;中,符合;夙敏,早慧。非常符 合早慧孩子的特点。
•原文
•弘微家素贫俭,而所继丰泰,唯受书数千卷,遗财 禄秩,一不关豫。混风格高峻,少所交纳,唯与族 子灵运、瞻、曜、弘微并以文义赏会。尝共宴处, 居在乌衣巷,故谓之乌衣之游。瞻等才辞辩富,弘 微每以约言服之,混特所敬贵,号曰微子。
•注释 •1、素:向来,一向。 •2、所继:“所”字结构,相当于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一般情况下在句 中做主语或宾语。如“所见所闻”,意即“所见到的事情(东西)所听到 的事情(东西)”。这里的“所继”就是弘微过继的家庭。
•原文 •义熙八年,混以刘毅党见诛,妻晋陵公主以混家事 委以弘微。弘微经纪生业,事若在公,一钱尺帛出 入,皆有文簿。高祖受命,晋陵公主降为东乡君。
•注释 •1、刘毅:晋末群雄之一,东晋末年北府兵将领。不服在刘裕以下,后暗地与建 康朝中的谢混等大族联络,扩充自己的势力,并欲以荆州为本,意图举兵攻打 都城建康,412年刘裕抢先讨伐之,刘毅兵败自杀。(刘裕,南朝刘宋开国皇帝 ,小名寄奴。) •2、见诛:被诛杀。见,表示被动。 •3、晋陵公主:东晋孝武帝司马曜之女,下嫁谢安之孙、谢琰之子谢混。 •4、委:委托;托付。 •5、经纪:料理,安排。 •6、生业:产业;资财。

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2期专题13文言文阅读课内含解析201709261101

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2期专题13文言文阅读课内含解析201709261101

专题13 文言文阅读(课内)一、基础小题1.【2017年中考浙江湖州卷】根据要求,完成下面题目。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曹刿论战》)②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公输》)(2)“安”“寇”都是“”首部,表明这两字词语较早的意义与哪一件事物有关?【答案】(1)①安:养。

②寇:入侵。

(2)房屋(2)本题考查对汉字演变的了解。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2.【2017年中考浙江省丽水卷】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6分)(1)执策而临.之(2)傅说举.于版筑之间(3)未果,寻.病终(4)但当涉猎,见.往事耳(5)由是先主遂诣.亮(6)宋有富人,天雨.墙坏【答案】(1)面对(2)被选拔(3)随即,不久(4)了解(5)拜访(6)下雨【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一词多意的辨析能力。

要求学生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理解词语的含义,并且能辨析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3.【2017届中考山东泰安卷】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①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相比)。

”《咏雪》②奋.(扬起,举起)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口技》B.①尝贻.(赠送)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核舟记》②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询问)善道,察纳雅言。

《出师表》C.①但当涉猎..(粗略地阅读),见往事耳。

《孙权劝学》②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诚实)。

”《曹刿论战》D.①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学问的人)。

《陋室铭》②秦王不说.(通“悦”,高兴,愉快)。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唐雎不辱使命》【答案】C【解析】【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二、【2017年中考安徽省卷】(15分)【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017年全国二卷文言文阅读分析

2017年全国二卷文言文阅读分析

•【注释】 •1、更始:指公元23年二月,绿林军领导者王匡、王凤等人拥立刘玄为 帝,恢复汉朝国号,建立的更始政权,自称玄汉王朝。消灭王莽政权后 统治天下两年。公元25年九月,赤眉军攻入都城长安,投降赤眉,更始 政权告终。 •2、大姓:指世家大族,人口众多的姓氏或某一地域人数众多、势力强 大的姓氏。 •3、拥城不下:占据城池不肯投降。 •4、降:使动用法,使……投降。可译为“劝降”。 •5、征:征召。 •6、引见:旧时皇帝接见臣下或外宾,须由官员引领,叫“引见”。 •7、除:授予官职。 •8、行……事:做……工作。 •9、诣:到……去;前往。
•9、更:另;另外。
•【课文回放】 •*大姓李子春先为琅邪相 •xiàng •1、<名>汉时诸侯王国的实际执政者,相当于郡太守。 •《张衡传》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 •2、<动>帮助;辅助。 •《游褒禅山记》 :“至于幽暗昏惑而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3、<名>辅佐君王的大臣;宰相。 •《廉颇蔺相如列传》 :“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4、<名>相貌。 •《孔雀东南飞》 :“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 •5、<名>主持礼节仪式的人。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 相焉。” •Xiāng •1、<副>互相。 •《陈情表》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2、<副>表示动作偏向一方。 •《孔雀东南飞》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这里翻译成“我”)
•7、去:离开。
•8、顾谓:回头看着说。 •9、尔曹:你们。曹,辈。
•【课文回放】
•*顾谓仇曰:“尔曹若健,远相避也。”
•1、<动>回头;回头看。 •《荆轲刺秦王》 :“荆轲顾笑武阳。” •2、<动>视;看。 •《行路难》 :“拔剑四顾心茫然。” •3、<动>看望;拜访。 •《出师表》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

2017年北京高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解析

2017年北京高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解析

2017年北京高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解析努力就会有回报!高考频道为你带来“2017年北京高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解析”,感谢大家浏览本页面,更多高考资讯尽在高考频道!(一)关于选材从测试材料上看,今年文言文阅读文本《秦废封建》取材于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东坡志林》,是一篇论述性的文章。

节选文字论述了分封制和郡县制等问题,意在引导学生反思历史,汲取古人的思想精华。

这对于学生领略古人智慧、批判继承民族传统文化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关于命题从测试题目上看,北京卷文言文阅读的功能定位更加明确:侧重于考查对文言文作品语言和内容的理解、分析、概括能力。

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考查。

试题在积累与运用、综合考查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第9、10、11、12小题,均对考查了文言文阅读中的理解能力。

前两题考查的是词语(实词、虚词),后两题考查的是句子。

第9题,考查对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理解。

与往年一样,对实词的考查不重记忆而重推断,即考查其“在文中”的含义。

第10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用法的理解。

第11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以判断题的方式来考查。

第12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以翻译作答的方式来考查。

无论词语还是句子,这些都体现出对考生文言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强调学生平时文言文知识的学习积累和运用。

第13题,要求考生根据文章内容,判断对文意的理解是否正确。

以往曾经用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对文意的理解,后来这个考点被取消,这一考点的恢复,有助于学生对文本内容含义的梳理和理解。

第14题,要求考生根据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说明作者做出判断的直接依据。

试题素材源于苏轼的一篇议论性文章,比起故事性较强的文言文,它的阅读难度要略高一些。

试题侧重考查考生对上下文内容及逻辑关系的理解能力,虽具有一定的思维深度,但是,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过类似的文章,如《过秦论》《六国论》等。

总之,文言文阅读,这些试题都意在引导考生对日常的文言文的学习,不仅限于背诵默写,还要学会积累,重视理解和感悟,能将所学知识和能力灵活运用到阅读中,真正理解和体会蕴藉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丰厚内涵和优美意境。

2017年全国卷2文言文《赵憙传》答案详解与翻译

2017年全国卷2文言文《赵憙传》答案详解与翻译

2017年全国卷2文言文《赵憙传》答案详解与翻译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赵憙字伯阳,南阳宛人也。

少有节操。

从兄为人所杀,无子,憙年十五,常思报之。

乃挟兵结客,后遂往复仇。

而仇家皆疾病,无相距者。

憙以因疾报杀,非仁者心,且释之而去。

顾谓仇曰:“尔曹若健,远相避也。

”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更始乃征憙。

嘉年未二十,既引见,即除为郎中,行偏将军事,使诣舞阴,而李氏遂降。

光武破寻、邑,憙被创,有战劳,还拜中郎将,封勇功侯。

邓奉反于南阳,憙素与奉善,数遗书切责之,而谗者因言憙与奉合谋,帝以为疑。

及奉败,帝得憙书,乃惊曰:“赵憙真长者也。

”后拜怀令。

,闻其二孙杀大姓李子春先为琅邪相,豪猾并兼,为人所患。

憙下车..子春,二孙自杀。

京师为请者数十,人事未发觉,即穷诘其奸,收考..亲临王,问所欲言。

曰:“素与李终不听。

时赵王良疾病将终,车驾..子春厚,今犯罪,怀令赵憙欲杀之,愿乞其命。

”帝曰:“吏奉法,律不可枉也,更道它所欲。

”王无复言。

其年,迁憙平原太守。

时平原多盗贼,憙与诸郡讨捕,斩其渠帅,余党当坐者数千人。

憙上言:“恶恶止其身,可一切徙京师近郡。

”帝从之,乃悉移置颍川、陈留。

..于是擢举义行,诛锄奸恶。

后青州大蝗,侵入平原界辄死,岁屡有年,百姓歌之。

二十七年,拜太尉,赐爵关内侯。

时南单于称臣,乌桓、鲜卑并来入朝,帝令憙典边事,思为久长规。

建初五年,憙疾病,帝亲幸视。

及薨,车驾往临吊。

时年八十四。

谥曰正侯。

(节选自《后汉书·赵憙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熹/信义著名/愿得降之/B.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熹/信义著名/愿得降之/C.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熹信义著名/愿得降之/D.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熹信义著名/愿得降之/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下车,古代可以代指官吏就职。

2017年高考语文真题文言文阅读详注详解

2017年高考语文真题文言文阅读详注详解

2017年高考语文真题文言文阅读详注详解2017年高考语文【新课标Ⅲ】文言文详解(节选自《宋史·许将传》)10.下列对文中画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的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B.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的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C.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的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D.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的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10【答案】.D【解析】文言断句的题目,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一般考核较少,大多集中在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

【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正确标点为: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

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

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状元是我国古代科举制度中一种称号,指在最高级别的殿试中获得第一名的人。

B.上元是我国传统节日,即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是春节后第一个重要节日。

C.近侍是指接近并随侍帝王左右的人,他们不仅职位很高,对帝王影响也很大。

D.告老本指古代社会官员因年老辞去职务,有时也是官员因故辞职的一种借口。

11.【答案】C(“职位很高”无据)11.【解析】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宫殿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学&科网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

【考点定位】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

2017年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解析及备考建议

2017年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解析及备考建议

2017年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解析及备考建议017年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解析及备考建议【试题照登】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谢弘微,陈郡阳夏人也。

父思,武昌太守。

从叔峻,司空琰第二子也,无后,以弘微为嗣。

弘微本名密,犯所继内讳,故以字行。

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弘微家素贫俭,而所继丰泰,唯受书数千卷,遣财禄秩,一不关豫。

混风格高峻,少所交纳,唯与族子灵运、瞻、曜、弘微并以文义赏会。

尝共宴处,居在乌衣巷,故谓之乌衣之游。

瞻等才辞辩富,弘微每以约言服之,混特所敬贵,号约微子。

义熙八年,混以刘毅党见诛,妻晋陵公主以混家事委之弘微。

弘微经纪生业,事若在公,一钱尺帛出入,皆有文簿。

高祖受命,晋陵公主降为东乡君。

自混亡,至是九载,而室宇修整,仓廪充盈,门徒业使,不异平日,田畴垦辟,有加于旧,中外姻亲,道俗义旧,入门莫不叹息,或为之涕流,感弘微之义也,性严正,举止必循礼度,事继亲之党,恭谨过常。

太祖镇江陵,弘微为文学。

母忧去职。

居丧以孝称,服阕逾年,菜蔬不改。

兄曜历御史中丞,元嘉四年卒。

弘微蔬食积时,哀戚过礼,服虽除,犹不啖鱼肉。

弘微少孤,事兄如父,兄弟友穆之至,举世莫及也。

弘微口不言人短长,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论,弘微常以它语乱之。

九年,东乡君薨,资财钜万,园宅十余所,奴僮犹有数百人。

弘微一无所取,自以私禄营葬。

曰:“亲戚争财,为鄙之甚。

今分多共少,不至有乏,身死之后,岂复见关。

”十年,卒,时年四十二,上甚痛惜之,使二卫千人营毕葬事,追赠太常。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B. 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C. 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D. 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联盟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以字行,是指在古代社会生活中,某人的字得以通行使用,他的名反而不常用。

2017年高考语文真题文言文阅读详注详解

2017年高考语文真题文言文阅读详注详解

2017年高考语文真题文言文阅读详注详解2017年高考语文【新课标Ⅲ】文言文详解原文译文与注释许将字冲元,福州闽人。

举进士第一。

神宗召对,除集贤校理、同知礼院,编修中书条例。

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

许将字冲元,是福州闽县人。

考中进士第一。

神宗召他入对,任集资校理、同知礼院,编修中书条例。

当初,选拔调动人才,先要经过南曹,接着是考功,综合考査没有法度,官吏得以改动,选人不能向上级官吏诉说。

许将上奏罢免南曹。

设公堂接待前来上诉的人,士人没有无理阻止,故意刁难。

契丹以兵二十万压代州境,遣使请代地,岁聘之使不敢行,以命将。

将入对曰:“臣备位侍从,朝廷大议不容不知。

万一北人言及代州事,不有以折之,则伤国体。

”遂命将诣枢密院阅文书。

及至北境,居人跨屋栋聚观,曰:“看南朝状元。

”及肄射,将先破的。

契丹以二十万的兵力逼近代州,派遣使者要求代州的土地,每年宋方的使者不敢去,就任命许将去。

许将入朝对答説:“我在侍从的职位,朝廷的重要决定不能不知道。

万一契丹谈到代州的事情,不对他们驳斥,就会伤害国家大体。

”于是命令许将到枢密院查閲文书。

等到了契丹境内,当地住的人骑在房梁上聚众观看,説道:“看看南朝的状元。

”等到练习射箭,许将先射中。

契丹使萧禧馆客,禧果以代州为问,将随问随答。

禧又曰:“界渠未定,顾和好体重,吾且往大国分画矣。

”将曰:“此事,申饬边臣岂不可,何以使为?””禧惭不能对。

归报,神宗善之。

契丹派萧禧作陪客,萧禧果然拿代州来提问,许将随问随答。

萧禧又説:“界线没有定下来,以和好爲重,我将到贵国去进行划分。

”许将説:“这件事情,命令守边的大臣去做还不行吗?爲何还要出使呢?”萧禧羞愧不能回答。

回来报告,神宗称赞他,明年,知秦州,又改郓州。

上元张灯,吏籍为盗者系狱,将曰:“是绝其自新之路也。

”悉纵遣之,自是民无一人犯法,三圄皆空。

父老叹曰:“自王沂公后五十六年,始再见狱空耳。

2017年中考文言文阅读真题汇编带答案解析(可编辑修改word版)

2017年中考文言文阅读真题汇编带答案解析(可编辑修改word版)

2017 文言文中考真题汇编答案解析一、【2017 届中考贵州省六盘水市卷】阅读古文,完成下列各题【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虽有嘉肴》)【乙】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①,輮②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③,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④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节选自荀子《劝学》)【注释】①中(zhòng)绳:合乎拉直的墨线②輮(róu):通“煣”,用火烤使木条弯曲③暴:通“曝”,晒干。

④参:通“叁”,多次。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不知其旨也②然后能自强也③学不可以已④故木受绳则直(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輮使之然也辍耕之垄上B.不知其善也则知明而行五过矣。

C.虽有嘉肴虽有槁暴D.学而不思则罔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3)翻译下列句子①《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②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4)甲文运用了类比的写作手法,引出了阐述的论点教学相长(也);乙文则开头就提出了论点“学不可以已”,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是比喻论证或举例论证。

(5)请联系学习生活,谈谈你读了这两篇短文后的感受。

【答案】(1)①甘美②勉励③停止④所以,因此(2)C(3)①《兑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②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冷。

(4)教学相长(也);比喻论证或举例论证。

(5)启示:“教学相长”的意思就是教和学是互相影响和促进的,在教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对知识有更深的理解和体会,也会有进步.学习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学习中,就会慢慢发现一些不足,然后再学习,再提高,就会弥补以前的不足。

【解析】(1)试题分析: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2017高考高考文言之词类活用分析

2017高考高考文言之词类活用分析
对公冶长说:“可以娶妻子。”
{34、、假左右舟欲楫刃者相,如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规律一:名词前面有副词特别是否定副词 或有“能”“可”“足”“欲”等能愿动 词修饰,名词活用为动词。
5、五亩之宅,树之以桑。(树:种植) 6、无乃尔是过与?(过:责备)
规律二:代词前面的名词活用为动 词。因为代词不受名词修饰。
名词的使动用法练习
①生死而肉骨 ②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齐威王欲将孙膑
肉:使……长肉 王:让……称王 任命……为将
④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臣:使……为臣
⑤既东封郑。 ((《烛封之:武退疆秦界师》,)使……成为疆界)
四、名词的意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上宾语后,表示 主语把宾语当作是什么。如: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中的 “师”,就是“以……为老师”的意思。
文言文专题复习
词类 活用
何谓词类活用 ?
词类活用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 中,改变原来的词性和意义的现象(临时具有 的某种新的语法功能)。
特点:
一是要有具体语境,没有语境就不能谈活用。 二是语义语法的临时性,此处活用彼处未必。 三是“以今律古”,就是现代人以现在的语法 习惯去看待文言文的语法。
掌握方法
如何判别词类活用
一﹑划分句子成分。找出主语﹑谓语﹑宾语 ﹑状语。
二﹑以今律古分析。分析各个成分的词类是否 和现代语法规则一致,不一致的就是活用。
如:
范增 数 目 项王
名词活用作动词



种类
词类活用

名词用作动词

名词用作状语
动 词
动词用作名词

形容词用作名词

2017文言文分析综合PPT教学课件

2017文言文分析综合PPT教学课件

这类题目经常因不明设题方式和选项设置陷阱而失分,因此透彻
地理解把握题干要求,有利于准确排除选项,快速找出答案。下面就
高考的设题方式和选项设置陷阱进行详细分析和说明。
设题方式
对应陷阱
主要人物
非其人物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筛选 主要事件
非其事件
主体 主要观点
非其观点
主要景物
非其景物
9
筛选 特征
一个特点 两个特点 (分别表现)
有误。 • 是时,边兵新败于好水,任福等战死。今韩丞相坐主帅失律,
夺招讨副使,知秦州;范文正公亦以移书元昊不先闻,夺招讨 副使,知耀州。公因言此两人天下之选也,其忠义智勇,名动 夷狄,不宜以小故置之。且任福由违节度以致败,尤不可深责 主将。由是忤宰相意,并其他议,多格不行。
• (选项B.)王尧臣在陕西体量安抚使任上,当现今的韩丞相因好 水之战指挥失当致使任福等人战死而被贬官时,敢于仗义执言。
【答案】 正确。
16
6.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分析概括是否有
误。
天保三年,为冀州刺史、六州大都督,有惠政,得吏民之心。四
年十二月,梁将东方白额潜至宿预,招诱边民,杀害长吏,淮、泗扰
动。五年二月,诏征韶讨之。既至,会梁将严超达等军逼泾州;又陈
武帝率众将攻广陵,刺史王敬宝遣使告急;尹思令率众万余人谋袭盱
【答案】 从张冠李戴角度设误,“韩丞相因好水之战指 挥失当致使任福等人战死”的说法与原文不符,文中是说 “且任福由违节度以致败”,也就是说,任福不是因为韩丞 相指挥失利而战死的。
12
2.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分析概括是否有 误。
而乙酉丙戌间,群盗大起。君(徐谦尊)以身保障一方,每闻盗则 挺身出,纠里中壮士为守御。贼大恨,卒杀公。乡里人皆欷歔流涕 曰:“斯人死,我辈无所恃矣。”或曰:君古游侠之流也。魏禧曰: 游侠士以好义乱国,君以好义庇民,此其不同也。

名师伴你行2017语文一轮考点强化训练11 文言文阅读 4 含解析

名师伴你行2017语文一轮考点强化训练11 文言文阅读 4 含解析

考点强化训练十一文言文阅读——分析综合(时间:40分钟)一、(2015·河南六市联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原涉,字巨先。

祖父武帝时以豪桀自阳翟徙茂陵。

涉父哀帝时为南阳太守。

天下殷富大郡二千石死官赋敛送葬皆千万以上妻子通共受之以定产业。

时又少行三年丧者。

及涉父死,让还南阳赙①送,行丧冢庐三年,繇是显名京师。

为大司徒史丹举能治剧,为谷口令,时..年二十余。

谷口闻其名,不言而治。

专以振施贫穷赴人之急为务.人尝置酒请涉,涉入里门,客有道涉所知母病避疾在里宅者,涉即往候.叩门,家哭,涉因入吊.,问以丧事。

家无所有,涉曰:“但洁埽除沐浴,待涉。

"还至主人,对宾客叹息曰:“人亲卧地不收,涉何心乡此!愿彻去酒食."宾客争问所当得,涉乃侧席而坐,削牍为疏,具记衣被棺木,下至饭含之物,分付诸客。

诸客奔走市买,至日昳②皆会.涉亲阅视已,谓主人:“愿受赐矣。

”既共饮食,涉独不饱,乃载棺物,从宾客往至丧家,为棺敛劳俫③毕葬。

其周急待人如此。

遣奴至市买肉,奴乘涉气与屠争言,斫伤屠者,亡。

是时,茂陵守令尹公新视事,涉未谒也,闻之大怒。

知涉名豪,欲以示众厉俗,遣两吏胁守涉。

至日中,奴不出,吏欲便杀涉去.涉迫窘不知所为。

会涉所与期上冢者车数十乘到,皆诸豪也,共说尹公,尹公不听,诸豪则曰:“原巨先奴犯法不得,使肉袒自缚,诣廷门谢罪,于君威亦足矣.”尹公许之。

涉如言谢,复服遣去。

更始西屏将军申屠建请涉与相见,大重之。

故茂陵令尹公坏涉。

涉本不怨也.涉从建所出,尹公故遮拜涉,谓曰:“易冢舍者为建主簿..世矣,宜勿复相怨!”涉曰:“尹君,何壹鱼肉涉也!"涉用是怒,使客刺杀主簿.涉欲亡去,申屠建内恨耻之,阳言:“吾欲与原巨先共镇三辅,岂以一吏易之哉!"宾客通言,令涉自系狱谢,建许之。

宾客车数十乘共送涉至狱。

建遣兵道徼取涉于车上,送车分散驰,遂斩涉,悬之长安市。

..(节选自《汉书·原涉传》,有删改)[注] ①赙(fù):送财物助人办丧事。

2017高考文言文复习之分析综合

2017高考文言文复习之分析综合
但也可以知道这个事件发生在这个时间、这个地点, 是谁和这个人之间的事,达到“故事没读懂,但题 做对了”的效果。
第7页,共24页。
3、①高屋建瓴,整体阅读 ② 题文对应,由文及题
题干由文章而来,主要是针对文章内容的,答题就 要分析题干与文章有关内容的对应关系,从选文的整体 出发来研读与题干相关的局部,以形成答案。具体地说,
阅 读
人物
职官
内 事件 品格

5.事件杂糅
6.言过其实
7.强加联系
8.以偏概全 (或以全概偏)
第19页,共24页。
曲解词义 命题人对某些文言词语的含义故意曲解,导致分析和概
括的错误。 真题再现: B、周湛任江南西路转运使时,发现所属州县案牍的记载保
存混乱无序,加上被告多已死亡或逃走,百姓诉讼无 人对质,致使案子久拖不决。周湛将文簿各立名目, 按年月依次编号,极大提高了办事效率。朝廷下诏各 地仿照执行。
文言文复习 之
分析综合
第1页,共24页。
考纲解读
《考试大纲》语文学科“考试内容”部分有关“古代诗文 阅读分析综合”具体包括三点:(1)筛选文中的信息;(2)归 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 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C级。
第2页,共24页。
读文的基本技巧:
1、整体解读文章
高考选择“浅易”古文作为阅读材料。具体地说,就是 选择比较典范的史传文中相对完整、相对独立的片断。依 据这一特点,阅读时要注意以下三点:知人、明事、辨理
第5页,共24页。
(2)分析和概括文章的试题。这类试题四个选项的
排列顺序与阅读材料的行文顺序一般是一致的。更重要的 是这样的题目一般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而这“不 正确的一项”并非全错,而是大部分正确,只是个别小 地方与原文不一致,因此这四个选项可以成为再读文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把握命题特点 这类题目经常因不明设题方式和选项设置陷阱而失分,因此透彻 地理解把握题干要求,有利于准确排除选项,快速找出答案。下面就 高考的设题方式和选项设置陷阱进行详细分析和说明。 设题方式 对应陷阱 主要人物 非其人物 筛选 主要事件 非其事件 主体 主要观点 非其观点 主要景物 非其景物
2017文言文 ——分析综合
• 考点一
筛选文中的信息
• 筛选信息”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筛选出与题目相关的语 句;二是能对照材料辨析题目中信息的正误。这里所说 的“信息”,是指符合题目要求,具有某些特定含义的文 言词语、句子。 • 一、明确设问方式 • 1.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全部)表现(表明、体现、属 于)……的一组是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记述、描写、反 映)……的一组是 • 3.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描写)……和……的一组是 • 4.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部间接表现(描写、反映、体 现……)的一组是 • 5.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部不能表现(描写、反映、体 现……)的一组是
【答案】 从张冠李戴角度设误,说徐谦尊是游侠士错误,原文 是“或曰:君古游侠之流也”。
二、比对时间 命题者故意将事情发生的时间顺序颠倒。分析时特别注意选项中的 时间词语,并与原文比对,理清人物在何时做了某事。 3.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分析概括是否有误。 咸平二年,夏,咏以工部侍郎出知杭州。属岁歉,民多私鬻盐以自 给。捕获犯者数百人,咏悉宽其罚而遣之。官属请曰:“不痛绳之,恐 无以禁。”咏曰:“钱塘十万家,饥者八九,苟不以盐自活,一旦蜂聚 为盗,则为患深矣。俟秋成,当仍旧法。”五年,真宗以咏前在蜀治行 优异,复命知益州。 (选项C.)在歉收时,张咏主张对贩私盐的人从轻处分,并建议从此 后都减轻刑罚。
• (选项B.)王尧臣在陕西体量安抚使任上,当现今的韩丞相因好 水之战指挥失当致使任福等人战死而被贬官时,敢于仗义执言。
【答案】 从张冠李戴角度设误,“韩丞相因好水之战指 挥失当致使任福等人战死”的说法与原文不符,文中是说 “且任福由违节度以致败”,也就是说,任福不是因为韩丞 相指挥失利而战死的。
2.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分析概括是否有 误。 而乙酉丙戌间,群盗大起。君(徐谦尊)以身保障一方,每闻盗则 挺身出,纠里中壮士为守御。贼大恨,卒杀公。乡里人皆欷歔流涕 曰:“斯人死,我辈无所恃矣。”或曰:君古游侠之流也。魏禧曰: 游侠士以好义乱国,君以好义庇民,此其不同也。 (选项C.)作者认为,徐谦尊在群盗大起之际,冒着生命危险保护 一方百姓,最终被害,是值得敬佩的游侠士。
四、比对关键词语 命题者故意曲解文中某一关键词语的意义,从而制造干扰项干扰考 生,这种方式是命题的主要陷阱。因为故意曲解的词语往往起关键作 用,且不易把握,故要认真、细心比对。 7.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分析概括是否有误。 宋士之在羁旅者,寒饿狼狈,冠衣褴褛,袖诗求见,公之兄弟皆揶 揄之。蓟公复为入言,急令铺设坐椅,且戒内人备酒馔。出至大门外, 肃入,对坐,出酒馔,执礼甚恭,且录其居止。 诸儒但言困苦,乞归。 公明日遂言于世皇,皆遂其请。 (选项D.)滞留在北方的秀才们饥寒交迫,廉希宪不仅解除他们的困 苦,还把他们举荐给元世祖,让他们得到重用。 【答案】 从曲解词义角度设误,“还把他们举荐给元世祖,让他 们得到重用”与原文不符,原文说的是秀才们请求回去,廉希宪第二天 告诉了元世祖,满足了他们的要求。
筛选 特征 表现 方式 筛选 角度
一个特点 两个特点 (分别表现) 全部表现 直接表现 间接表现 作者评述 能表现 不能表现
非给出的这个特点 非给定的这两个特点或对应顺序不对或同属 一个特点 选项有一句或多句不能表现 混入间接表现 直接表现便为不妥 他人评述或自述便是陷阱 不能表现的需要剔除 能表现的就要排除
【答案】 从时间错位角度设误,原文中是“俟秋成,当仍旧 法”,意思是到秋天有了收成再恢复旧法,而不是“从此后都减轻刑 罚”。
4.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分析概括是否有 误。 二十三年,卒,时年三十九。兴素与从兄嵩不相能,然敬其威 重。兴疾病,帝亲临,问以政事及群臣能不。兴顿首曰:“臣愚,不 足以知之。然伏见议郎席广、谒者阴嵩,并经行明深,逾于公卿。” 兴没后,帝思其言,遂擢广为光禄勋,嵩为中郎将。嵩监羽林十余 年,以谨敕见幸。明帝即位,拜长乐卫尉,迁执金吾。 (选项C.)光武帝答应了阴兴的请求,在阴兴去世后,提拔席广为 光禄勋,阴嵩为中郎将。阴嵩监管羽林军十多年。
12.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分析概括是否有 误。 (贺钦)晚更好《易》,究心象数,手不释卷,大臣荐引相属,终 不起。少尝隐居医无闾山,因以医闾自号,人遂称为医闾先生。 (选项D.)贺钦晚年好《易》不愿做官,因年轻时曾隐居学医,大 家称他医闾先生。
【答案】 从因果失当角度设误,原文意思是贺钦以医闾自称, 人们才把他称为医闾先生,贺钦隐居医无闾山,并非学医。
【答案】 从曲解文意角度设误,原文说有圣人之道的士人,想 在乡里、在天下推行并加以教化,却没有道路,这是“今之贤也少” 的重要原因。
五、比对信息有无 比对选项中是否被命题者故意添加原材料中未涉及的内容,防止 无中生有。 9.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分析概括是否有 误。 高祖使陆贾赐尉佗印,为南越王。陆生至,尉佗椎结箕踞见陆 生。于是尉佗乃蹶然起坐,谢陆生曰:“居蛮夷中久,殊失礼义。” 因问陆生曰:“我孰与萧何、曹参、韩信贤?”陆生曰:“王似 贤。”复问:“我孰与皇帝贤?”陆曰:“皇帝起丰、沛,讨暴秦, 诛强楚,为天下兴利除害,继五帝、三王之业,统理中国,中国之人 以亿计,地方万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居天下之膏腴,人众车舆,万物殷富,政由一 家,自天地剖判,未尝有也。今王众不过数十万,皆蛮夷,踦 山海 之间,譬若汉一郡,何可乃比于汉王!”尉佗大笑曰:“吾不起中 国,故王此;使我居中国,何遽不若汉!”
8.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分析概括是否有 误。 今也,庠序、师友、赏罚之法非古也,士也有圣人之道,欲推而 教于乡于天下,则无路焉。人愚也,则愚矣!可教而贤者,卒谁教之 哉?故今之贤也少。 (选项C.)作者认为有圣人之道的士人匮乏并且缺少激励机制,学 校又严重不足,是造成“今之贤也少”的重要原因,这种见解可谓一 针见血,深中肯綮。
【答案】 从无中生有角度设误,詹鼎曾任“河南行省郎中” 错,詹鼎并未担任河南行省郎中,吏部本来想让詹鼎去担任河南行省 郎中,但丞相说以詹鼎这样的才能,是不应该外派的。半年之后,詹 鼎被任命为留守都卫经历。
六、比对因果关系 比对命题人是否将原因说成结果,或将结果说成原因,或给句子间 施加因果关系,防止因果倒置或强加因果。 11.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分析概括是否有 误。 揆在相位,决事献替,虽甚博辨,性锐于名利,深为物议所非。又 其兄自有时名,滞于冗官,竟不引进。同列吕 ,地望虽悬,政事在揆之 右,罢相,自宾客为荆南节度,声问甚美。惧其重入,遂密令直省至 管 内构求 过失。 密疏自陈,乃贬揆莱州长史同正员。 (选项C.)李揆汲汲于名利,深受人们非议。他在相位时,论及大事 头头是道,却热衷追名逐利。他嫉妒吕 地位超过自己,密令捏造吕 的 过失,最后反而自食其果。 【答案】 从因果失当角度设误,“密令捏造吕 的过失”,并不是 因为“嫉妒吕 地位超过自己”。原文中“密令捏造吕 的过失”的原因 是“惧其重入”。
【答案】 正确。
6.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分析概括是否有 误。 天保三年,为冀州刺史、六州大都督,有惠政,得吏民之心。四 年十二月,梁将东方白额潜至宿预,招诱边民,杀害长吏,淮、泗扰 动。五年二月,诏征韶讨之。既至,会梁将严超达等军逼泾州;又陈 武帝率众将攻广陵,刺史王敬宝遣使告急;尹思令率众万余人谋袭盱 眙。三军咸惧。韶(段韶)谓诸将曰:“自梁氏丧乱,国无定主,人怀 去就,强者从之。霸先等智小谋大,政令未一,外托同德,内有离 心,诸君不足忧,吾揣之熟悉矣。”乃自将步骑数千人倍道赴泾州。 途出盱眙,思令不虞大军卒至,望旗奔北。 (选项D.)段韶擅长统众,面对敌人的侵扰时,善于鼓舞士兵的士 气。泾州一战,段韶亲自率领步兵骑兵几千人突袭,尹思令败逃。 【答案】 从地点混乱角度设误,“泾州一战”应为“盱眙一 战”。
(选项B.)尉佗原本自傲自大。与陆贾会面时,他举止无礼,态度 轻慢;认为自己既有将相之才,亦有帝王之能,且南越君民同心,足 以与汉王朝分庭抗礼。
【答案】 从无中生有角度设误,从尉佗对陆贾说的话来看,他 认为自己有将相之才、帝王之能,但并没有提“南越君民同心”。
10.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分析概括是否有 误。 时河南行省缺郎中,吏部请命鼎为之。丞相曰:“吾同事,以鼎 才不可使外也。”待半岁,除留守都卫经历,改刑部郎中、刑部佐 僚。未完,有司请除吏。丞相曰:“刑部有詹鼎在,胜百辈。”其见 称如此。鼎在刑部,一以宽仁行法,威声不起,而人皆乐其不苛刻。 会大都督府受赂,除军吏。事发,诬鼎有赃。御史覆鼎,鼎言在留守 时所养孤甥来省,恐有之,鼎诚不知。御史曰:“法贵杀有名。”卒 诛鼎,与百余人皆死。 (选项D.) 詹鼎曾任上虞制、河南行省郎中、留守都卫经历、刑 部郎中、刑部佐僚等职。他在刑部任职时,适逢大都督府受贿案败 露,被人诬陷贪赃,后被处死。
• 一、比对人物 • 分清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做的不同事,产 生的不同结果,防止张冠李戴、颠倒事实。 • 1.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分析概括是否 有误。 • 是时,边兵新败于好水,任福等战死。今韩丞相坐主帅失律, 夺招讨副使,知秦州;范文正公亦以移书元昊不先闻,夺招讨 副使,知耀州。公因言此两人天下之选也,其忠义智勇,名动 夷狄,不宜以小故置之。且任福由违节度以致败,尤不可深责 主将。由是忤宰相意,并其他议,多格不行。
【答案】 从时间错位角度设误,文中说“兴没后,帝思其言” 可见光武帝在阴兴去世后,回想起阴兴的话才提拔了二人,当时并没 有答应。
三、比对地点 比对选项中人物行为、事件发生的地点与原文是否一致,防止地 点概括错误。 5.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分析概括是否有 误。 上皆嘉纳。(萧燧)出知严州。严地狭财匮,始至,官镪不满三 千,燧俭以足用。二年之间,以其羡补积逋,诸邑皆宽。上方靳职 名,非功不予,诏燧治郡有劳,除敷文阁待制,移知婺州。 (选项C.)萧燧政绩卓著,受到皇上嘉勉。使他出京管理严州,严 州面积狭小财物匮乏,他勤俭理政,以盈余填补拖欠,各地都感到宽 松;皇上升迁萧燧的职位,调他去治理婺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