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8年新版)课后习题答案〇绪论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具有哪些鲜明的特征?(p2-4. 10-13)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开为后继者所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学说,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解放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指引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行动指南。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其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它们有机统一并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体内容。
此外,马克思主义还包含着其他许多知识领域,如历史学、政治学、法学、文化学、新闻学、军事学等,并随着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丰富自身的内容。
特征:①科学性: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逻辑紧密的有机整体,它的形式是主观的,但内容是客观的,它以事实为依据、以规律为对象,并以实验为检验标准;②革命性:集中表现为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和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③实践性:马克思主义是从实际中来,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并随实践二不断发展的学说;④人民性: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
马克思主义政党把人民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⑤发展性: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学说,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并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2、为什么马克思被评为千年第一思想家?第一,马克思崇高的理想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
马克思在中学作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中说:“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为了这一崇高理想,马克思付出了很多。
马克思在伦敦的时候,经济上很困顿,没钱买面包,没钱付房租,不得不靠典当衣物和家具来维持生活。
就是在这样困难的情况下,1859年,他这样写道:“由于需要抽出许多时间来研宄我的政治经济学,不得不拒绝(虽然很不乐意)人们在伦敦和维也纳向我提出的收入极其可观的建议。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答,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其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及科学社会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指路明灯,他以建设共产主义理想社会为最终追求,在世界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中不断证明其正确性和指导意。
2.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答,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他是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之一。
他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唯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思想武器,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三个显著的特点:一是科学性;二是科学性;三是革命性。
在实践的基础上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一切哲学的本质特征。
3.世界观和哲学的基本问题?答。
世界观,也叫宇宙观,是哲学的朴素形态。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由于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形成不同的世界观。
也叫宇宙观。
哲学是其理论表现形式。
世界观的基本问题是精神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根据对这两者关系的不同回答,划分为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基本类型,即唯心主义世界观和唯物主义世界观。
4.什么是物质?答,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他不依赖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意义1,坚持了物质客观实在性的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物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2,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
3,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4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5.世界物质的统一性原理?答,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哲关于世界本质问题的一个基本原理。
世界是统一的,即世界的本原是一个;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即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而不是单一的无差别的统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以具体物质形态的差异性、多样性为前提,而物质形态的差异性、多样性又以它们的客观实在性为基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绪论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名词解释)从不同角度,我们可以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作出不同的回答。
从它的创造者和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后各个时代和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规律的学说。
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及其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规律的学说。
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就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后继承者不断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我们所说的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而且包括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
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2、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名词解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最根本、最核心的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的集中概括。
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的最根本特质和整体特征,体现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其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的有机统一。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是马克思主义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
这就是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认识,是关于人类思维成果和社会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的关于指导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例如:阶级分析法、历史分析法、社会矛盾分析法、群众路线法、辩证分析法、实事求是的方法等。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哲学体系和社会科学理论,以德国思想家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为代表,它的核心思想是无产阶级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共产主义实现的科学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复杂系统,事物的发展是由矛盾的斗争推动的。
历史唯物主义则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经济关系的变化推动着社会形态的演变。
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批判,指出资本主义制度存在阶级剥削和社会不平等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无产阶级作为社会生产的创造者,却被剥夺了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和剩余价值,陷入贫困和剥削的境地。
马克思主义主张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社会的目标是消灭私有制,建立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实现社会生产和分配的公平正义,最终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
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政治和经济领域都有着深远影响。
在思想领域,马克思主义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科学的认识世界的方法,揭示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关系。
在政治领域,马克思主义为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争取解放和民主权利提供了理论指导,推动了社会进步和革命运动的发展。
在经济领域,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经济进行了系统的批判和剖析,提出了经济危机的理论、剩余价值的概念等。
然而,马克思主义也受到了一些批评和争议。
一些人认为,马克思主义未能成功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在实践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同时,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框架也在不断发展和调整,各国的实践和当代的社会变革都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考。
总的来说,马克思主义是一种重要的思想体系和社会理论,它以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为目标,对社会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分析。
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和方法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理解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完整word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内容
绪论1.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1、从创造者、继承者的角度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2、从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3、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
2.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发展(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根源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成熟和基本矛盾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最根本的经济社会根源。
(1)工业革命引起生产方式重大变革(2)周期性经济危机爆发(3)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化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
(1)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上升到首位(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进入到新阶段(3)结论:工人阶级已成为历史发展的伟大动力(4)工人阶级需要科学的理论(二)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1)马克思恩格斯积极参加和指导工人运动的革命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要条件。
(2)马克思主义最直接的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则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最直接的理论来源。
(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1、马克思主义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2、列宁在新的条件下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列宁主义。
3、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三大理论成果。
3.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1)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首先,辩证唯物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其次,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2)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该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首先,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决定的其次,这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最后,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首先,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的反映其次,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表现最后,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4)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第一章1.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世界观: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世界万物两大现象: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一切活动两大活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恩格斯:“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完整版)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1)从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2)从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3)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普遍规律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后人对它的运用和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一块整钢“马克思学说具有无限力量,就是因为它正确。
它完备而严密,它给人们提供了决不同任何迷信、任何反动势力、任何为资产阶级压迫所作的辩护相妥协的完整的世界观。
”2、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意义?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极具综合性,它是社会科学发展史上是一种真正独立、科学而完备的具体的社会科学方法论。
它对于具体的社会科学研究则具有直接指导作用,以它来指导具体的社会科学研究,必将推动社会科学研究乃至整个社会科学的大发展。
社会科学方法论原则的意义和作用方法论原则是哲学世界观对具体研究方法发挥指导作用的中介环节,是方法论的基础,主线与标志,它制约、支配研究过程的各个阶段和各个环节,影响和决定研究方法、手段、工具的选择和运用,制约研究态度、步骤和研究成果。
社会科学方法论是关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理论。
在研讨、阐述科学认识方法时,侧重于对方法论作哲学分析,侧重于方法的理论基础,它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在社会科学方法论科学体系中,方法论原则则占有核心的地位。
马克思复习资料1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标志:《共产党宣言》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工人运动实践基础上而创立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主要以唯物主义角度所编写而成。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包括三部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分别是马克思、恩格斯受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创立的。
狭义上讲是指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理论和学说的体系,具体的讲是指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哲学的观点、社会学理论和政治学说。
从广义上讲,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包括哪两个问题?什么是唯物唯心主义?基本问题:一,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
二是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3.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什么?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就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问题,也就是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所讨论的问题;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实惠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二者辩证统一4.什么是认识?什么是实践?实践的形势分几种?实践主体客体各指什么?认识的主体客体?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实践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
实践分为三种形式。
变革社会的实践活动(主要指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科学实验。
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对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起决定作用。
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进步。
科学实验是历史前进的有力杠杆其作用集中表现在提高物质水平和改造社会活动的水平上,使人类能够更合理的从自然界获取物质生活资料,使社会获得全面进步。
简述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1.简述什么是马克思主义((1)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名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2)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3)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4)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5)狭义的马克思主义是指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6)广义的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2.简要说民航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和创新((1)马克思和恩格斯广泛涉猎各国各种门类的学问,其中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19世纪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
(2)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这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以及其他成果,为马克思恩格斯揭示自然界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以及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相互作用规律,从而为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形成提供了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
(3)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既是在批判地继承前人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创立的,又在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学说各个领域实现了革命变革3.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应从四点入手((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3)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4)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4.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论述“建设和谐社会”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系统工程((1)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答:从不同角度,作出不同回答。
1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2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3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2.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1)工业革命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促进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并产生生产过剩的危机,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这一不可克服的矛盾,预示着未来社会革命的性质和历史发展的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需求,这就成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3)只有通过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和创新,马克思主义才会变成现实。
3.理解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答:(一)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二)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现实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只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三)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四)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的崇高的社会理想。
4..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基本特征)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第一章1哲学的基本问题(1)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2)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2意识的本质及其能动性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技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印象。
马克思主义的含义
1.马克思主义的含义:马克思主义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
狭义的马克思主义是指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广义的马克思主义是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及其后继者对它的发展即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基本立场:是马克思主义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
这就是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相信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
基本观点: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规律的科学认识,是对人类思想成果和社会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这些基本观点主要包括:1关于客观世界的本质和规律的观点,2关于人的实践和认识活动的本质和规律的观点,3关于社会形态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观点,4关于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的观点,5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观点,6关于商品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一般规律的观点,7关于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质的观点,8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观点,9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观点,10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观点,11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和建设规律的观点,12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的观点。
基本方法:是建立在辩证唯物注意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基础上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主要包括实事求是的方法、辩证分析的方法、历史分析的方法、群众路线的方法。
3.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一、实践性。
马克思主义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二、阶级性。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立场的理论表现,是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理论概括。
4.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首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其次,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再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马克思全重点汇总(1)
绪论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19世纪40年代由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的理论和学说的体系;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是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论述题时: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它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组成。
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的背景条件:马克思主义诞生在欧洲,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以《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为标志。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及其发展有其深刻的经济社会根源、思想渊源和实践基础:1、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2、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要。
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4、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人类思想的优秀文化成果: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
5、马克思恩格斯的个人努力和实践三、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科学性:1、指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是客观现实及其运动规律的真实反映2、对人类文化遗产的科学态度,批判地继承一切有价值的优秀成果革命性:1、本质是批判的、革命的2、是无产阶级的阶级性的理论表现两者关系:1、科学性是马克思主义革命性的必要前提和保证2、革命性是科学性的必然结果和归宿(一)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二)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一切致力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立场。
1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1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广义上?狭义上?)狭义的马克思主义是指由马克思和思格斯所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广义的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和思格斯所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列宁等对它的继承和发展,还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2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等国的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是黑格尔的3唯心辩证法,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而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理论来源德国的古典哲学,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
3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实践基础上科学性与革命性相统一,实践性、科学性、革命性、阶级性……)4 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的根源是什么?马克思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什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第一章: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什么?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2、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及其表现?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的过程中又有某种相对的静止,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的相对位置和事物的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和有条件性。
运动和静止是相互依赖和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
3、实践的主体?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4、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哲关于世界本质问题的一个基本原理。
其内容包括:(1)世界是统一的,即世界的本原是一个;(2)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即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3)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而不是单一的无差别的统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以具体物质形态的差异性、多样性为前提,而物质形态的差异性、多样性又以它们的客观实在性为基础。
专题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专题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指马克思所创立的一种哲学体系,这种理论指导了社会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运作。
它是一种强调社会阶级斗争和生产资料的所有权问题的思想体系。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背景19世纪,欧洲正经历着巨大的社会变革,工业革命和人口增长导致了城市化进程、社会结构分化加剧和阶级矛盾不断升级。
马克思早年就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这种制度导致社会阶级分化和剥削,是一种不可避免的历史发展趋势。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容包括经济学、哲学、政治学、历史学等方面,但其核心在于对阶级斗争和生产资料所有权问题的分析和论述。
它主张由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运动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取得政治权力,并最终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制度。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1.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发展是由生产力水平的进步和阶级矛盾的激化引起的。
资本主义之后必然进入社会主义阶段,最终到达共产主义。
2.社会化的生产:生产过程不仅是物质生产,同时也是社会关系的产生和再生产。
在共产主义社会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属于整个社会,而非个人或团体所有。
3.阶级斗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阶级之间的斗争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最重要力量。
资本家和工人之间是一场无情的阶级斗争。
4.无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只有通过革命夺取政权才能最终摆脱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及应用马克思主义从19世纪初推出以来,经历了许多国家和社会实践的考验。
在20世纪,它成为了一些国家的官方意识形态,如苏联、中国等。
在当代,虽然马克思主义在一些西方国家失去了原本的影响力,但在一些发展中国家仍然广泛应用和引领社会进步。
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社会经济、政治学、哲学、文化传媒等各个领域。
许多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已经成为学术研究和实践的重要工具。
简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关于社会、历史和经济结构的思想体系,主要关注经济结构特别是生产资料的所有权问题和阶级斗争。
从18世纪的工业革命开始,社会阶级分化趋势明显,资本主义制度导致了社会阶级斗争和矛盾的激化,马克思主义为消除社会的分化和激化提供了哲学上的道路。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钟卫华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定义述评1.领袖人物给马克思主义下的定义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列宁认为,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这一定义是以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来加以界定的,突出了马克思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贡献,但是没有揭示马克思主义的内容和本质,也没有揭示出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对象是什么。
同时会被人误解为只要是马克思的言论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会把马克思主义不同时期形成的成熟的、不成熟的观点都当作真理性的东西。
斯大林则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和社会的发展规律的科学,是关于被压迫和被剥削群众的革命的科学,是关于社会主义在一切国家中胜利的科学,是关于建设共产主义社会的科学。
”这个定义概括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强调了马克思主义本质属性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但同样没有揭示马克思主义这门完整科学的研究对象,只强调了自然和人类社会,而把思维领域排除在外。
可见,列宁和斯大林是从不同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定义的。
2.国内学者给马克思主义下的定义国内学者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根据自己的知识、阅历和思维方式,从不同角度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定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高放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国际无产阶级领袖和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科学。
”这个定义是简洁的一个定义,把握了马克思主义的某些精髓,但不够完整。
吴江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一门历史科学,是一门迄今为止我们所获得的具有最高视野的阐述人类历史发展的科学,也就是一门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大史学,其中包括着关于人类解放的学说。
”这一定义有其合理性,但同样会让人发生误解,很多人就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历史的产物,随着特定历史条件的消失和环境的变化,对今天马克思主义是否还适用提出了质疑,甚至以马克思主义是历史的产物来否定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适用性。
段若非也给马克思主义下了一个定义,他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世界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特别是关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更特别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1、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工人运动实践基础上而创立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主要以唯物主义角度所编写而成。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包括三部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分别是马克思、恩格斯受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创立的。
2、形而上学(metaphysics)是哲学术语,哲学史上指哲学中探究宇宙根本原理的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述同辩证法相对立的世界观或方法论。
它用孤立、静止、片面(注意理解“片面”涵义,最直白的说法即你所见为片面的,不完全)的观点看世界,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孤立的,永远不变的;如果说有变化,只是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这种增减或变更的原因不在事物内部而在于事物外部。
也叫玄学。
3、幸福心理欲望得到满足时的状态。
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对生活的满足和感到生活有巨大乐趣并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续久远的愉快心情。
4、自由是一个政治哲学中的概念,在此条件下人类可以自我支配,凭借自由意志而行动,并为自身的行为负责。
学术上存在对自由概念的不同见解,在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认识上有所不同。
5、实践是人类自觉自我的一切行为。
内在意识本体与生命本体的矛盾是推动人类自我解放的根本矛盾,其外在化为人类个体及组织、阶级通过生产关系联系的整体对于自然及个体间或者集体关系、阶级关系形成的解放活动。
实践只有在自觉的意识下才是人性的、人格的。
6、直观通过对客观事物的直接接触而获得的感性认识。
中国按其不同涵义分别译为直观和直觉。
“直观”一词在哲学史上有不同的涵义。
在康德哲学中,直观有两种特殊的涵义。
在辩证唯物主义着作中,“直观”一词的涵义通常与感性认识同义,指人们在实践中对客观事物的直接的、生动的反映。
但在有些场合,“直观”一词也用来指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的缺陷。
旧唯物主义不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不了解认识的能动性,把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理解为消极的被动的反映。
马克思主义名词解释
1、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完整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它以世界的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为根本研究对象,是关于世界的普遍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特别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同时又是一种意识形态,即现代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它一方面是现代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和革命运动的反映,另一方面又是为实现无产阶级根本利益服务的,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2、世界观:亦称“宇宙观”。
人们对整个世界即对自然界、社会和人的思维的总的根本看法。
世界观包括自然观、社会历史观、意识观等方面。
人生观、道德观、科学观等是世界观的具体体现。
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就是哲学。
世界观的基本问题是精神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3、人生观:人们对人生根本观点的总和。
主要内容是对于人生的目的、意义的认识和对人生的态度,具体包括生死观、苦乐观、公私观、义利观、荣辱观、幸福观等内容。
它回答人为什么而活着,应当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等问题,对人生起着指导作用。
4、历史观:亦称“社会历史观”,关于人类社会的起源、本质和发展规律等基本问题的理论观点,是人们对于社会历史的根本见解。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关系问题,对这一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划分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
5、方法论:关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的学说和理论。
有哲学科学方法论、一般科学方法论、具体科学方法论之分。
哲学方法论是关于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最一般的方法理论;是各门科学方法论的概括和总结,对一般科学方法论、具体科学方法论具有指导意义。
6、哲学: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人们对整个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根本观点的体系。
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习题答案及复习要点(第一二章)
答:关于世界统一性的问题包括两个方面:①世界上多种多样的事物有没有统一性。②如果世界万物存在着统一性,它们统一于什么? 辩证唯物主义总结了哲学史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斗争的成果,以各门科学提供的材料为基础,对世界统一性问题作出了既是唯物的又是辩证的科学回答。①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明确地提出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命题,并与这个问题上的错误观点或含混不清的提法划清了界限。②辩证唯物主义不是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理解为机械的、死板的同一,而是理解为无限多样的事物和现象的统一;多样性的事物和现象统一的基础也不是特殊的“原初”物质或不变的粒子,而是统一于一切具体物质形态所共同具有的客观实在性即物质性。③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一个持续的过程。统一的物质世界是无限发展的,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因此对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的科学证明和哲学论证也是不断提高和发展的。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每前进一步,科学的发展每出现一次重大的突破,都将使人们对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哲学论证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10、如何理解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答: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使事物保持相对稳定性,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前提。第二,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矛盾双方是相互渗透的,矛盾双方都从对方吸取和利用有利于自身的因素,促进自身的发展,从而推动整个事物的发展。第三,矛盾的同一性规定了事物向着对立面转化的基本趋势。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也是很重要的:第一,在事物量变的过程中,斗争推动着矛盾双方的力量对比和相互关系发生变化,为质变做准备。在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斗争的过程中,双方的力量此消彼长,造成矛盾双方发展的不平衡,使力量对比和相互关系发生变化,从而使事物发生量变,为质变创造条件。第二,在事物质变过程中,斗争突破事物存在的限度,使旧的矛盾统一体分解,新的矛盾统一体产生,才有事物的质变。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都起作用,但不能孤立地起作用,只有二者结合起来才能成为事物发展的动力。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1)从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2)从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3)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普遍规律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后人对它的运用和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一块整钢“马克思学说具有无限力量,就是因为它正确。
它完备而严密,它给人们提供了决不同任何迷信、任何反动势力、任何为资产阶级压迫所作的辩护相妥协的完整的世界观。
”2、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意义?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极具综合性,它是社会科学发展史上是一种真正独立、科学而完备的具体的社会科学方法论。
它对于具体的社会科学研究则具有直接指导作用,以它来指导具体的社会科学研究,必将推动社会科学研究乃至整个社会科学的大发展。
社会科学方法论原则的意义和作用方法论原则是哲学世界观对具体研究方法发挥指导作用的中介环节,是方法论的基础,主线与标志,它制约、支配研究过程的各个阶段和各个环节,影响和决定研究方法、手段、工具的选择和运用,制约研究态度、步骤和研究成果。
社会科学方法论是关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理论。
在研讨、阐述科学认识方法时,侧重于对方法论作哲学分析,侧重于方法的理论基础,它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在社会科学方法论科学体系中,方法论原则则占有核心的地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绪论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答: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批判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2.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是什么?答: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3.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有哪些?答: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上的指导我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主要包括实事求是的方法、辩证分析的方法、社会基本矛盾分析的方法、历史分析的方法、阶级分析法、群众路线的方法等。
4.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和理论品质是什么?答:(1)特征:①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性,它是对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②马克思主义具有革命性,它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推翻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理论;③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是统一的。
这种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特征。
(2)品质:①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
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②体现时代性,要求我们站在时代的前列,把握时代特点,反映时代的进步和历史发展的要求;③把握规律性,要求我们不断加深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为实际工作提供规律性的指导;④富于创造性,要求我们适应新形势、新任务,不断提出新理论,开拓各项工作的新局面,把各项事业提高到新的水平。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答: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者说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它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何者为第一性;其二,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是否具有同一性。
2.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意义有哪些?答:(一)物质观:①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建军大业中的马原知识
建军大业中的马原知识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它有哪些主要特征?p2(1)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以批判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学科。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1科学性,实践性,革命性。
2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和直接理论来源是什么?p519世纪三四十年代,三大工人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标志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
三大理论来源: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3.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如何理解?p22哲学是系统化和理论化得世界观。
4.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哪两个方面的内容?p22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两个方面:其一,存在和思维,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其二,我们关系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事实?5.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区别分别是什么?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根本区别在于是世界的本源.唯物主义者认为世界的本源是物质,即物质决定意识.而唯心主义者则相反,认识世界的本源是意识。
2)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世界。
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形而上学则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前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情内部矛盾的存在作用。
6.唯物主义经过了哪几个发展阶段?各个阶段分别有什么特点?p24答: 唯物主义在历史上经历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机械唯物主义和列宁提出的现代唯物主义。
7.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及其哲学意义是什么?p24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而存在,并为我们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意义:1)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2)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3)体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4)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使唯物主义成为彻底的、完备的、真正科学的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1)从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2)从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3)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普遍规律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后人对它的运用和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一块整钢“马克思学说具有无限力量,就是因为它正确。
它完备而严密,它给人们提供了决不同任何迷信、任何反动势力、任何为资产阶级压迫所作的辩护相妥协的完整的世界观。
”2、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意义?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极具综合性,它是社会科学发展史上是一种真正独立、科学而完备的具体的社会科学方法论。
它对于具体的社会科学研究则具有直接指导作用,以它来指导具体的社会科学研究,必将推动社会科学研究乃至整个社会科学的大发展。
社会科学方法论原则的意义和作用方法论原则是哲学世界观对具体研究方法发挥指导作用的中介环节,是方法论的基础,主线与标志,它制约、支配研究过程的各个阶段和各个环节,影响和决定研究方法、手段、工具的选择和运用,制约研究态度、步骤和研究成果。
社会科学方法论是关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理论。
在研讨、阐述科学认识方法时,侧重于对方法论作哲学分析,侧重于方法的理论基础,它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在社会科学方法论科学体系中,方法论原则则占有核心的地位。
第一、社会科学方法论原则是哲学世界观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发挥指导作用的中介。
哲学世界观与方法论,这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这种一致性主要体现在:(1)任何科学方法归根结底都为一定的哲学世界观所决定。
(2)方法论支持、影响甚至改变着一定的世界观。
(3)哲学世界观终究要转化为一定的方法论。
世界观与方法论在意义上也有一定差别。
首先,两者的对象范围是不同的,哲学世界观的范围是包括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整个世界;方法论的研究对象是方法,只限于研究方法这个范围。
其次,哲学世界观对于人的实践活动的指导是间接的,作为方法论研究对象的方法,往往是以规范、章程、条例、准则甚至律令等相对确定的形式存在着的,并且方法论还规定了方法的性质、特点、作用、适用范围、有机联系等等,这就使得方法论知识具有直接操作性,人们可以直接利用它们去指导自己的认识活动、研究活动以及改造世界的物质活动。
哲学世界观往往是一种理论形态,表现为一定的理论体系和理论观点,它要转化为方法论,对人们的实践活动发生指导作用,往往要通过一系列的中介环节。
方法论原则就是哲学世界观和实际应用的研究方法之间的中间层次,是哲学方法论对一般科学方法论和具体科学方法论发挥指导作用的中介环节。
这样,方法论原则就具有了双重特点:一方面,它不是纯粹的理论,它简单明了、清楚明白,具有某种准则、律令、模式的形式,带有很大的指令性,操作性;但是,另一方面,它又为一定的理论体系所支撑,是一定的理论体系的浓缩化、结晶化,因此它并不等于一套具体而细微的操作技术,不去管人们具体实践的操作细节,而是管整个行动方案,管大致的研究思路。
在社会科学方法论体系中,必须首先明确承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地位,承认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社会科学研究的理论基础。
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其唯物史观,为进行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根本性的指导。
把唯物主义历史观基本原理用以指导人们的社会科学研究活动,会派生出一些一般的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原则,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凭借这些原则来实现对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指导。
第二,社会科学方法论原则制约、支配着研究过程的各个阶段和各个环节。
首先,方法论原则制约、支配着研究课题的选择,遵循不同方法论原则的人,有其自己考虑问题的特定的角度,因而在选择研究课题时,就会表现出一定的甚至是极大的差异,例如,信奉“证实原则”或“证伪原则”的研究者们,会自然而然地把那些既不能证实也不能伪证的形而上学问题、神话、占星术、宗教和伪科学问题排除在自己的研究视野之外。
其次,方法论原则在一定程度上还影响、制约着研究方法、研究手段、研究工具的选择和运用。
例如,汤因比按照“文明社会可比性原则”,在研究文明史的过程中,就注重运用比较研究法,因为这种方法可以克服历史的狭隘性,把所研究的个别事物纳入广阔的历史背景之中,从而为更好的综合创造前提,并且,这种研究方法还有助于揭示历史规律的同异,为深入探求历史现象的本质及其规律创造条件。
再次,方法论原则还影响、制约着研究途径、研究步骤、研究态度等等因素。
例如,波普所描绘的科学进化的逻辑,也就是他认为的个别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索的逻辑。
波普所要求的研究态度是:大胆地猜测,无情地批判、进攻、创造,充分宏扬主体的能动性。
以上表明,方法论原则是科学世界观与具体的研究方法之间的中介。
它影响、制约、支配着科学研究过程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
3、什么是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是研究人类社会活动中的各种现象,揭示各种不同社会现象的本质、相互联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是人们对人类本身的行为所形成的社会活动进行认识之后所建立的知识体系,是以理论形式反映人们对社会存在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
概言之,是一种以人类社会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如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教育学。
人文科学:源出拉丁文(humanitas),即人性、教养。
欧洲15、16世纪开始使用这一名词。
原指同人类利益有关的学问,以别于在中世纪占统治地位的神学。
狭义指拉丁文、希腊文、古典文学的研究;广义一般指对社会现象和文化艺术的研究,包括哲学、经济学、政治学、史学、法学、文艺学、伦理学、语言学等。
概言之,以人类的精神世界及其沉淀的精神文化为对象的科学。
如文、史、哲及其衍生出来的美学、宗教学、伦理学、文化学、艺术学等。
皮亚杰:“在人们通常所称的‘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不可能做出任何本质上的区别,因为显而易见,社会现象取决于人的一切特征,其中包括心理生理过程。
反过来说,人文科学在这方面或那方面也都是社会性的。
只有当人们能够在人的身上分辨出哪些是属于他生活的特定社会的东西,哪些是构成普遍人性的东西时,这种区分才有意义。
……没有任何东西能阻止人们接受这样的观点,即‘人性’还带有从属于特定社会的要求,以致人们越来越倾向于不再在所谓社会科学与所谓‘人文’科学之间作任何区分了。
”4、社会科学的特点和作用?社会科学是相对于自然科学而言的,在当代学科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自然科学以自然现象为研究对象,以探寻自然规律为目标,以实证性研究方法为手段,包括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理、生物等诸多学科,在人类认识、适应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人文科学随着人类文明发展而逐渐形成,它以广泛的人文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以文学、史学、哲学、艺术学等为主干学科,目的在于帮助人类理解和把握自身。
社会科学是在近代以来逐步形成的,它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力求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对社会生活作出科学的说明与合理的评价。
社会科学包括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管理学、教育学等学科,在人类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过程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当代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在深度文化中高度综合,形成了非常复杂的学科体系,可以按不同的标准对其加以划分。
当前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包括哲学、文学、史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涵盖了数十个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
它们与工学、理学、医学、农学和军事学等一道构成了当前我国的学科门类体系。
人类文明的进步为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而人为社会科学的发展又为人类文明的进步提供了思想指导。
人为社会科学研究通过对社会历史的回溯与反思,对现实社会的批判与构建,对未来社会的展望与规范,提升社会的自我认识能力,使人类文明发展行进在正确的方向和轨道上。
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标志着人们在认识社会和提升自我认识方面的进步。
社会科学研究以其超前性和预见功能,引领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
5、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本原则?贯彻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中的基本原则包括如下几点:第一,客观性原则。
按照人类社会的本来面目来认识和理解人类历史,这是任何社会科学方法论的首要前提。
尽管我们永远不可能把握纯而又纯的社会客体,但是,客观性的要求却是绝对必要的。
在社会历史领域,坚持客观性的原则,就要求我们始终坚持认识论的实践标准,历史观的生产力标准和价值观的人民主义标准。
第二,主体型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我们,一要注重从主体的纬度去观察社会客体;二要注重把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结合起来;三要注重坚持群众史观,反对英雄史观。
第三,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实质上是系统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要求我们从系统的观点来观察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系统性原则要求我们从系统的观点来看待个人于社会的关系,坚持集体主义精神。
系统性原则要求我们关注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树立全局性的观念。
第四,具体性原则。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这是因为,真理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因此,一切要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离开了一定的时空条件,我们就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
第五,发展性原则。
这要求我们用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观点去观察和分析问题,反对用静止和孤立的观点去观察和分析问题。
在认识社会现象的时候,要善于从合理性中发现不合理性,从不合理性中发现合理性。
“辩证法要本质上是批判的和革命的”,批判性是发展性原则的必然要求。
6、为什么要在实践中检验理论与发展理论?一、在实践中检验理论作为检验理论是非的实践标准,具有确定性与不确定性,我们应当辩证的加以理解。
所谓确定性,就是只能以实践的结果论是非,而不能以本本论是非,不能以圣人论是非,不能以权威论是非,不能以自我感觉论是非。
所谓不确定性,是说任何实践都是具体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它不可能完全证实或证伪一切认识,而且这种证实或证伪所达到的程度或边界也是相对的,因而不是一劳永逸的。
在社会科学研究中,要把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统一起来。
凡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认识,就毫不动摇的加以坚持;凡被实践证明是错误的认识,就坚决及时的加以纠正;凡尚未被实践证实或证伪的东西,就要在实践中继续研究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