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文献学笔记整理

合集下载

【杜泽逊·中国古典文献学】课程笔记(一)文献与文献学

【杜泽逊·中国古典文献学】课程笔记(一)文献与文献学

【杜泽逊·中国古典文献学】课程笔记(一)文献与文献学一、文献与文献学(1-7讲)什么是文献《论语·八佾》:“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

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

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也。

”道——導同源字杞——夏禹后代宋——商后代格:来有耻且格(《论语·为政》)“夫民,教之以德,齐之以礼,则民有格心;教之以政,齐之以邢,则民有遁心。

”(《礼记·淄衣》)格尔众庶。

(《尚书》)(来尔众庶《史记》司马迁)征:证明《礼记·礼运》:“言偃(子游)复问曰:'夫子之极言礼也,可得而闻与?’孔子曰:'我欲观夏道,是故之杞,而不足征也。

吾得《夏时》焉。

我欲观殷道,是故之宋,而不足征也。

吾得《乾坤》焉。

《乾坤》之义,《夏时》之等,吾以是观之。

’”郑玄——宋赵匡胤始祖名玄朗郑玄因是避讳而称字康成郑玄:献,犹贤也。

我不以礼成之者,以此二国之君,文章贤才不足故也。

朱熹:文,典籍也。

献,贤也。

言二代之礼,我能言之,而二国不足取以为证,以其文献不足故也,文献若足,则我能取之,以证吾言也。

朱熹特点:旧的解释中正确的吸收,不理解的未采。

未说明是谁所言。

十三经注疏过于繁琐,到宋时又由繁转简,朱熹之简是由于其学识渊博,记忆非凡贤才:博学多识的人(文献不足,孔子为什么还能言夏、殷之礼呢?)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宋之后,文法厉害,从一师则尊其道而从之,不可改。

(唐人选唐诗,杜甫知道自己的诗被选吗?——杜甫有两句诗,大意是他非常关心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说明他是知道的。

)朱熹:“文武之道,谓文王、周武之谟训功烈,与凡周之礼乐文章皆是也。

在人,言人有能记之者。

识,记也。

”《论语·子罕》:“子畏于匡。

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明末史学家刘振《识大录》综合体明史之一《识小录》笔记谦虚《吴宓日记》存留陈寅恪的诗王仲闻(王国维次子)《读词识小》(书稿已佚)中华书局出版唐圭璋的《全宋词》大幅度更改:更换底本、增加词、增加词人、改写小传。

【全】大学古典文献学重点知识精整

【全】大学古典文献学重点知识精整

古典文献学基础第一章:总论——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第一节:文献与文献学1.文献释义(1)“文献”一词首见于《论语·八佾》篇:“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之不足征也;殷商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

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佂之矣。

”(2)《礼记:礼运》篇有类似的文字:“言便复问曰:夫子之极言礼也可得而闻与。

孔子曰:我欲观夏道,是故之杞而不足征也,吾得《夏时》焉,我欲观殷道,是故之宋而不足征也,吾得《坤乾》焉。

《坤乾》之义,《夏时》之等,吾以是观之。

”可见孔子所谓“文献”,实际是基于“礼”而言。

(3)儒家的“礼”是囊括国家典章制度、历史文化乃至个人伦理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的庞大概念。

如果细分,则号称“礼经三百,威仪三千”。

如此广泛的内容,代代相承延续,显然既需要有成文的记录,还要有熟悉相关掌故和具体操作规程的贤才。

故郑玄注《论语·八佾》篇:“献,犹贤也。

我不以礼成之者,以此二国之君,文章、贤才不足故也。

”就是以文章、贤才诠释“文献”。

最初郑玄、朱熹把文献分解成两部分,“文”指文章、典籍,即书面材料;“献”指贤人、贤才,实质指贤人所讲述的口头材料。

后来概念发生了变化,从指“典籍和贤才”的并列结构转向专指“典籍的偏义结构”,单指历史上又价值的文字资料。

(3)清刘宝楠《论语正义》:“文谓典策,献谓秉礼之贤士大夫,子贡所谓‘贤者识大,不贤者识小’,皆谓献也。

”由此可见,文献的早期含义,包括历史典籍、档案等文字资料和博学多识、熟悉掌故的贤才两方面。

所谓贤才,主要是着眼于其文化记忆和口传议论,实际相当于活材料。

(4)元代马端临《文献通考》,最早以“文献”题作书名。

该书自序阐释文献的意义云:“凡叙事则本之经史,而参之以历代会要,以及百家传记之书,信而有证者从之,乖异传疑者不录,所谓“文”也。

凡论事则先取当时臣僚之奏疏,次及近代诸儒之评论,以至名流之燕谈、稗官之纪录,凡一话一言可以订典故之得失,证史传之是非者,则采而录之,所谓献也。

中国文献学笔记

中国文献学笔记

〇、文献学文献: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文献一词最初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___典籍________,二是指______贤才_____(物质载体)是文献的躯壳,(记录符号)是文献的骨骼,(知识信息)是文献的灵魂,三者相互依托,共同构成了文献文献学是研究文献的科学。

它除研究文献本身外,还要研究文献整理的内容与方法,文献学史、文献学理论等方面的内容古典文献学:以清代及清以前的各种文字资料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中国古典文献的形态及基本构成,古文献整理的内容与方法,古文献学史、古文献学理论等方面的内容。

中国古典文献学(史)的特点。

第一、中国古典文献学随着文献的产生、流传和积累,不断发展,形成一条源远流长、延绵不绝的历史长河。

第二、中国古文献学(史)以经学(史)为中心。

第三、中国古文献学(史)虽流派众多,但从基本倾向上分只有两派:一是考据学派,一是义理学派。

第四、中国古代文献典籍,传统上分为经、史、子、集四部。

一、目录学目录把一批书名或篇名与其说明依次编列在一起,就是目录目录学就是研究文献目录的编制、使用的理论与方法,以及研究目录的产生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它是文献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所研究的对象就是图书文献的目录古典目录的主要内容。

1、篇目包括书名、篇名、篇卷数、附录、撰述者、版本及藏者等项,它是著录图书首要内容也是古典目录书的第一要素;2、解题也称叙录书录或提要,目录中用来考察作者生平行事、提示图书内容和价值、向读者提示阅读门径并对该书进行评论和介绍为主的文字;3、书序,又可分为书目总序,大类之序和小类之序。

*解题也可以称为叙录、书录、提要等。

在目录学中用以考察作者生平行事、提示图书的内容价值、向读者指示阅读门径、并对作者进行一定评论的以介绍性文字为主的文字,都可以称为解题、叙录或提要四分法指关于典籍文献的四部分类法。

起源于魏晋之际,初步成熟于东晋时期。

唐初修《隋书•经籍志》,继承前代,正式确立经、史、子、集名称,概括各类书籍性质内容。

《中国古典文献》期末复习

《中国古典文献》期末复习

中国古典文献学期末复习笔记一、文献导论(一)概念:狭义:用文字表述的具有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的图书资料。

广义:任何具有一定历史或科学价值的含有知识信息的物质载体。

(二)原义:“文”指文章,“献”为“贤”或“贤才”(三)文献的概念发展:从指“典籍和贤才”(一部分指书面材料,即文章或典籍;另一部分指口头材料,即贤人所讲述的材料)的并列结构转向专指“典籍”的偏义结构再到有历史价值的图书文物资料。

二、中国古典文献学发展概况(一)先秦:古典文献学的初始阶段,但遭秦始皇的破坏“焚书坑儒”孔子提出“文献”概念;整理《诗经》《春秋》(二)两汉:成熟时期。

既有以义理为主的经今文学派,又有以考据为主的经古文学派。

刘向、刘歆父子著《别录》《七略》,中国古典目录学、校勘学的奠基人大家:司马迁(西汉)——古籍今译(《五帝本纪》中对《五帝德》与《帝系姓》两篇文献所记内容真实性的辨析);郑玄(东汉)——集大成(《毛诗笺》、《三礼注》);王充(东汉)——辨伪(《论衡》);许慎(东汉)——训诂(《说文解字》),开创以小学校读古典文献或经书的方法(三)魏晋南北朝:北方承汉朝古文字考据之余绪,南方受玄学影响较大,出现义疏文学。

注释整理繁荣,音义之学兴起,四部分类法。

大家:颜之推《颜氏家训》陆德明《经典释文》(四)隋唐:集南北朝之大成,史注成就较高大家:颜师古《五经定本》、孔颖达《五经正义》、司马贞、张守节《史记》(注)、刘知几(五)宋元明:疑辨思潮兴起,以理学为代表的义理之学为主或宋辽金元:宋:史部书的编纂与整理;集部书的编纂与整理;金石考据学;公私目录学大家:郑樵、洪迈、朱熹、王应麟明:《永乐大典》;佛教典籍的整理,刻书业发展大家:杨慎、焦竑、胡应麟、方以智(六)清:集前代考据学之大成,形成以小学为中心的一代朴学《四库全书》;语言文字学方面的考释与研究;经传的整理与考辨;历史文献的整理与考证;周秦诸子文献的整理大家:顾炎武、纪昀、廖平、皮锡瑞、俞樾、孙诒让、康有为、梁启超、章炳麟(七)近代:开始之际,承考据学传统,古文学一直占优势大家:罗振玉、王国维、张元济汉、唐、宋、清是四个重要时期三、古典文献的载体形式甲骨、金石、竹木、缣帛、纸张、电子等四、古典文献类型(一)总集:汇集两人以上的作品的合集。

古典文献学知识总结

古典文献学知识总结

古典文献学知识总结古典文献学1、传说中最古老的典籍:《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2、最早的传世文献:《易经》《诗经》《尚书》3、儒家早期经典:诗、书、礼、易、乐、春秋4、三豕己亥5、汉成帝河平三年,使谒者陈农求遗书于天下,诏刘向领校中秘藏书,开始了中国古典文献学史上第一次由政府组织的大规模的有计划的文献整理工作。

6、叙录汇编成《别录》,起着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巨大作用,开创中国古典目录解题的范式。

刘向、刘歆父子中国古典目录学、校勘学的奠基人。

7、《别录》《七略》散失,但分类思想基本内容保存在班固《汉书·艺文志》8、东汉定经书文字,“熹平石经”蔡邕隶书东汉灵帝熹平四年,朝廷诏诸儒正定经书文字,校书官和书法家蔡邕亲自书写于碑,使工用汉隶镌刻,立于太学门外,供后儒晚学取正经文,史称“熹平石经”该石经六朝后渐散亡,现有残石存世。

9、三玄《周易》《老子》《庄子》10、《汉书·艺文志》确立的六分法转变为经史子集四分法,史部是新增加的一大类别,四部分类法成为中国古典书目的主流。

11、三体石经:又称为正始石经。

魏废帝齐王芳在正始二年,安排人用古文、篆文、隶书三种字体刊刻儒家经典,故称三体石经或三字石经。

完整刊立的有《尚书》,《春秋》,未刊全的《左传》12、唐代《史记》学上的代表人物是司马贞和张守节,分别著有《史记索隐》、《史记正义》,与南朝裴骃《史记集解》合称为“《史记》三家注”。

13、李善和五臣的《文选》注本,研究《文选》在唐朝成为专门学问,号称“《文选》学”14、唐代的石经提议与大和元年,开雕于大和九年,雕成与开成二年,故称开成石经,其规模在唐前石经中是最大的。

15、李昉、徐铉《太平御览》(综合性类书)《太平广记》(专科性类书),《文苑英华》(诗文总集)上续文选,王钦若、杨亿《历代君臣事迹》称为宋代四大书。

16、金石考据学,欧阳修《集古录》,金石学著作赵明诚《金石录》吕大临《考古图》17、公私目录学。

【杜泽逊·中国古典文献学】课程笔记(四)文献的收藏和散佚(22-43讲)(1.6-1.7)

【杜泽逊·中国古典文献学】课程笔记(四)文献的收藏和散佚(22-43讲)(1.6-1.7)

【杜泽逊·中国古典文献学】课程笔记(四)文献的收藏和散佚(22-43讲)(1.6-1.7)四、文献的收藏和散佚(22-43)古文献(文物价值)大多收藏在公共图书馆(主要)、博物馆、高校图书馆。

公共图书馆归属中央文化部管理博物馆归属国家文物局管理高校图书馆归属教育部管理过去藏书家靠买书积累古书。

现在古书不能在市场上流通了。

五经:儒家五圣经,《周易》《尚书》《春秋》《仪礼》《诗经》传说中的文献:《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古代的著述绝大部分没有流传下来。

民间藏书较官府发达。

古书版本流传:唐五代流传下来的很少,宋版比较多,主要是南宋。

敦煌定本也有流传。

书种子:一种版本的书,可以产生新的书。

(抄写,影印)传递,薪火相传。

元:覆宋本明后期:影宋抄清:翻宋本大戴礼记:现在最早的版本是元代的。

民国影印,质量较差。

那时规模较小,因为没钱。

现在可以大规模复印,但收藏单位怕他们印了用来赚钱,不允许印。

复印技术也提升了,对古书的伤害也变得最小。

零边距扫描仪。

冷光的不会烤伤书,也用用玻璃压,把书压坏。

历代官府的藏书情况有了书,就有书的收藏,但不一定会记载下来。

(最早的书:甲骨文)周朝藏书情况见于记载最早的收藏情况是《周礼》史官:掌管文化事业。

《周礼·春官》:小史掌邦国之志。

郑众注:志谓记也,《春秋传》所谓《周志》,《国语》所谓《郑书》之属也。

《周礼·春官》:外史掌书外令(对外法令),掌四方之志(方:国家,四方比邦国更远的地方),掌三皇五帝之书(古书)。

《周礼·春官》:内史掌书王命,遂贰之(留副,复制副本)。

明清第一档案馆北京民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南京(《民国人物大辞典》)档案:古来有之。

《周礼》:成书时间可能在战国。

不是一时之书,不是一人所作,但他的职官制度不是凭空捏造的,记载的也不一定是周代的制度,一般认为他是记载了理想的制度。

但引用时也不避免引用他,因为资料缺少,而《周礼》是先秦之书。

中国古典文献学笔记

中国古典文献学笔记

中国古典文献学笔记1、中国早期文献包括哪些形式?简述它们在文化史上的作用和地位.答:中国早期文献形式包括甲骨文、金文、石刻等。

甲骨文等。

A:甲骨文也叫卜辞、契文、龟甲文等,它记录了和占卜相关的事情,其典册是中国最原始的书籍。

甲骨文是早期的“史书”,记载内容丰富,包括了政治、文化、军事、社会、天文、历法、医药等方面的内容,目的明确,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考古价值,保存了珍贵的早期史料。

B:金文也叫“钟鼎文”,又成为“铜器铭文”,是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

文字的内容最初是统治者刻上的名字或其它符号,后来渐渐刻上带有纪念性的文字,说明作器的原因或者作器的人。

后又进一步将需要永久保存的文献也刻上。

我们从中可以了解到当时的历史事件,并且青铜器耐磨、耐压、耐腐蚀,便于保存文献。

因此,金文在文化史上的作用和地位十分重要。

C:石刻文字的主要种类有岩画、石鼓文、玉刻文、碑文等。

它的特点是取材方面,面积大,搬运不方便但是不容易流失、毁弃,利于长期保存。

中国的这些早期文献形式都保存了许多珍贵的史料,为我们在考古、研究古代的文化、政治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具有极其珍贵的价值。

2、中国现存最早的古籍目录是哪一部?特点是?答:是《汉书艺文志》。

是东汉班固在刘向、刘歆所撰的《七略》基础上编写的。

它的特点是:A、继承了《七略》以“六分法”为核心,以总论、叙录为辅助手段,揭示文化学术发展脉络的中国古典目录学的优良传统,并开创史志目录这一体例,使古典目录学更加成熟。

B、它从书籍的反战实际情况来处理问题;C、重视书籍作用的联系性,合其所当合。

重视书籍性质方面的距离性,分其所当分。

D、分类详细,部类中又有子目。

3、为何说目录具有“考辩学术源流”,保存古籍及“读书指南”的作用?举例说明。

答:目是指分条细别,遍辩其事;录是指详细的,把字一一刻到载体上。

目录始用于西汉刘向父子校理群书之时。

目录标示目次,避免错乱,便于检索,可以考当代查著述概况及其文化科技发展水平,历代文献目录对比分析研究,可以辩证书籍真伪来历,考查文献的散失与积聚及其学术渊源演变的情况。

《中国古典文献》期末复习

《中国古典文献》期末复习

中国古典文献学期末复习笔记一、文献导论(一)概念:狭义:用文字表述的具有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的图书资料。

广义:任何具有一定历史或科学价值的含有知识信息的物质载体。

(二)原义:“文”指文章,“献”为“贤”或“贤才”(三)文献的概念发展:从指“典籍和贤才”(一部分指书面材料,即文章或典籍;另一部分指口头材料,即贤人所讲述的材料)的并列结构转向专指“典籍”的偏义结构再到有历史价值的图书文物资料。

二、中国古典文献学发展概况(一)先:古典文献学的初始阶段,但遭始皇的破坏“焚书坑儒”孔子提出“文献”概念;整理《诗经》《春秋》(二)两汉:成熟时期。

既有以义理为主的经今文学派,又有以考据为主的经古文学派。

向、歆父子著《别录》《七略》,中国古典目录学、校勘学的奠基人大家:司马迁(西汉)——古籍今译(《五帝本纪》中对《五帝德》与《帝系姓》两篇文献所记容真实性的辨析);玄(东汉)——集大成(《毛诗笺》、《三礼注》);王充(东汉)——辨伪(《论衡》);许慎(东汉)——训诂(《说文解字》),开创以小学校读古典文献或经书的方法(三)晋南北朝:北方承汉朝古文字考据之余绪,南方受玄学影响较大,出现义疏文学。

注释整理繁荣,音义之学兴起,四部分类法。

大家:颜之推《颜氏家训》陆德明《经典释文》(四)隋唐:集南北朝之大成,史注成就较高大家:颜师古《五经定本》、孔颖达《五经正义》、司马贞、守节《史记》(注)、知几(五)宋元明:疑辨思潮兴起,以理学为代表的义理之学为主或宋辽金元:宋:史部书的编纂与整理;集部书的编纂与整理;金石考据学;公私目录学大家:樵、洪迈、朱熹、王应麟明:《永乐大典》;佛教典籍的整理,刻书业发展大家:慎、焦竑、胡应麟、方以智(六)清:集前代考据学之大成,形成以小学为中心的一代朴学《四库全书》;语言文字学方面的考释与研究;经传的整理与考辨;历史文献的整理与考证;周诸子文献的整理大家:顾炎武、纪昀、廖平、皮锡瑞、俞樾、诒让、康有为、梁启超、章炳麟(七)近代:开始之际,承考据学传统,古文学一直占优势大家:罗振玉、王国维、元济汉、唐、宋、清是四个重要时期三、古典文献的载体形式甲骨、金石、竹木、缣帛、纸、电子等四、古典文献类型(一)总集:汇集两人以上的作品的合集。

文献学整理笔记

文献学整理笔记

文献学整理笔记第一部分、概述一、文献的概念和范畴:1、“文献”一词,在现存的古书中,最早见于《论语?八佾》,“文”指文字记载,“献”指有学识的贤人。

今天的“文献”指用各种载体记录的所有资料,如文字记载、图像、录音、录像等,但不包括实物本身。

2、研究范围:第一,从时代上来说,有古代文献、近代文献、现代文献、当代文献。

第二,从学科上说有语言文献、文学文献、历史文献、哲学文献、医学文献、法律文献、经济文献、宗教文献、科技文献等。

第三,从文献组群看,有出土文献、敦煌文献、地方文献等。

二、学习文献的方法: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重在实践。

三、为什么要学习文献学:1、继承前人的优秀文化遗产。

2、鉴定版本,全面认识文献,对原始文献整理加工,供后人研究使用。

四、中国古代文献的基本状况:现存古籍的数量大约有七、八万种。

五、文献检索的方法:1、纸质文献的检索方法:一是形序法。

包括部首法(创始于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笔画法、号码法(王云五“四角号码检字法”);二是音序法:隋代陆法言的《切韵》;三是义序法: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排序方法,西汉初期的词典《尔雅》就是义序法。

2、电子文献的检索方法:分为网络检索和磁盘检索。

网络检索的应有:搜索引擎的使用:全文搜索引擎、目录搜索引擎、元搜索引擎等。

第二部分、分述一、丛书:1、定义:丛书是指把多种不同的书编在一起,冠以一个总名。

丛书和类书都属于编撰而成的书,但体例不同,类书要打乱拆散原书,丛书要保持原书的完整性,就是把整部书都完整的收入。

2、比较严整的丛书是《四库全书》,其次还有《大藏经》《道藏》等。

3、一般认为丛书起源于南宋俞鼎孙、俞经《儒学警语》,成于南宋嘉泰二年。

其次是南宋左圭的《百川学海》。

《四库全书》、《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续修四库全书》。

《四部丛刊》(张元济),《四部备要》,《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

《四库全书》共收书3461种,不收文学作品。

《四部丛刊》与《四部备要》之比较:《四部丛刊》的特点是:将难见的珍本以原貌的形式公诸于世,共收录书477种,共3134册,全书分为初编、续编、三编等三个部分;《四部备要》收的书多以常用和校注本为主,在选书的实用性和系统性方面要比《四部丛刊》强,但是在版本价值不能跟《四部备要》比,两者可以相互补充。

古典文献学读书笔记

古典文献学读书笔记

古典文献学读书笔记【篇一】《离骚》(《离骚》篇名的意义,司马迁引淮南王说:“离骚者,犹离忧也。

”班固解为遭忧,王逸解为别愁,二说虽不同,但都可以讲通。

)是屈原的代表作品,我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抒情诗,也是一篇光耀千古的浪漫主义杰作。

诗人写作《离骚》时已经度过了大半生。

他为了实现政治理想,不断遭到腐朽的贵族集团的排挤和打击,这时已经再被放逐,到了救国无路的地步;而楚国也由一个颇有希望的国家,被弄到了濒临危亡的绝境。

诗人瞻前顾后,感慨万分,他把坚持奋斗而不能实现爱国理想的沉痛感情,溶成了这篇激动人心的诗歌。

《离骚》对诗人的理想有清楚的完整的表现。

在七雄纷争、各国存亡处于紧要关头的战国时代,诗人的理想就是把祖国推上富强的道路,甚至由它来统一中国。

他列举历史上兴国的圣君和乱亡的昏君,希望楚王以“遵道得路”的尧舜为榜样,以“捷径窘步”的桀纣为戒鉴,把楚国建设成为强大的国家。

不仅如此。

处于当时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化的大变革时期,诗人为了真正达到这一目的,还突破了贵族阶级的局限,反映了新兴阶级的政治要求,提出了革新政治的主张:“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

”所谓“举贤而授能”,即不分贵贱选用贤能来治理国家;所谓“循绳墨而不颇”,即修明法度,严格按法度办事。

这是与维护贵族特权的世袭制度和“背法度而心治”的原则针锋相对的。

可以说,祖国的富强是诗人理想的目标,进行政治革新则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手段。

他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与追求进步政治的精神紧紧结合在一起的。

这既说明了诗人思想的进步性,也说明了他的爱国理想的深刻性与人民性。

《离骚》的基本内容就是表现诗人对实现这一崇高理想的热烈追求和不懈的斗争。

全诗可分为前后两部分。

从篇首到“岂余心之可惩”为前一部分;从“妇媭之婵媛兮”到篇末为后一部分。

前一部分是诗人对已往历史的回溯。

他叙述了家世出身、生辰名字,以及辅助楚王进行政治改革的斗争。

诗人从早年起就汲汲自修,锻炼品质和才能,并决心把这一切献给祖国的富强事业。

古典文献学读书笔记_读书笔记_

古典文献学读书笔记_读书笔记_

古典文献学读书笔记“楚辞”是战国时代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人创作的诗歌,它是《诗经》三百篇以后的一种新诗体。

下面是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第一节楚辞的名称和来源“楚辞”这一句词不知起于何时。

《史记》在张汤的传中已经提到它,可能至晚也是汉初就有的。

至汉成帝时,刘向整理古籍,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辑成书,定名为《楚辞》,从此以后,“楚辞”就成为一部总集的名称。

汉代一般称“楚辞”为赋,这是不十分恰当的。

“楚辞”和汉赋,体裁截然不同,前者是诗歌,后者是押韵的,它们的句法形式、结构组织、押韵规律都是两种不同的范畴。

再从音乐的关系上看,虽然都是不歌而诵,但汉赋同音乐的距离比“楚辞”更远些。

所以司马迁说:“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史记?屈原列传》)可见辞与赋本来是有区别的。

由于汉赋是直接受“楚辞”的影响发展起来的文体,在习惯上汉代人多以辞赋并称,把屈、宋之辞与牧乘、司马相如的赋等同起来。

于是辞与赋的概念混淆了,从此以后,屈原的作品甚至全部楚辞都称之为赋了。

其实它们是两种不同的文体,不应混为一谈。

至于后人以《离骚》代表《楚辞》而称之为“骚”,如《文心雕龙》有《辨骚》篇,《文选》有“骚”类等。

这和后人称《诗经》为“风”一样,虽然名实不符,都是有意把楚辞和汉赋两种文体区别开来。

“楚辞”的产生有其复杂的因素,决不是偶然的。

春秋以来,楚国在长期独立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楚国地方文化。

宗教、艺术、风俗、习惯等都有自己的特点。

与此同时,楚国又与北方各国频繁接触,吸收了中原文化,也发展了它固有的文化。

这一南北合流的文化传统就是“楚辞”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远在周初,江汉汝水间的民歌如《诗经》中的《汉广》、《江有汜》等篇都产生在楚国境内。

其他文献也保存了不少的楚国民歌,如《子文歌》、《楚人歌》、《越人歌》、《沧浪歌》(见《说苑》中《至公》、《正谏》、《善说》三篇。

)等都是楚国较早的民间文学,有的歌词每隔一句的末尾用一个语助词,如“兮”、“思”之类。

中国古典文献学笔记整理.doc

中国古典文献学笔记整理.doc

一、①“文献”概念:文:文章(典籍),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献:贤才,含知识信息的一切载体。

②文献概念的溯源、发展:“文献”一词最早见于《论语·八佾》。

第一阶段:“文”,典籍,指书面材料;“献”,贤人,或贤人的口述材料。

代表人物:东汉郑玄《论语注》:“献,贤也。

”魏何晏《论语集解》引郑玄注。

(南宋)朱熹:“文,典籍也;献,贤也。

”第二阶段:叙事为“文”,论事为“献”,同为书面材料。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在序中称道:引古经史谓之“文”,参以唐末以来诸臣之奏议,诸儒之议论谓之“献”;元代诗人杨维桢《送僧归日本》诗中:“我欲东夷访文献,归来中土校全经。

”所谓的“文献”似乎已专指书籍资料了;明成祖朱棣《永乐大典》(始称《文献大成》);(清)钱林辑《文献征存录》都把“文献”作为书籍资料的代称。

第三阶段:近现代文献的含义发生了较大变化,偏重于文。

1963年颁布的中国国家标准《文献著录总则》把“文献”定义为“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中国大百科全书》(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卷)把“文献”界定为:“记录有知识和信息的一切载体。

”赵国璋、潘树广《文献学大辞典》:“所谓文献,就是指任何具有一定历史或科学价值的含有知识信息的物质载体。

”二、文献学(三个基本板块:版本学、目录学、校勘学)概念:“文献学”在一定程度上是“文献”概念的自然延伸,传统的中国古典文献学指研究我国古典文献的源流、特点、处理原则和方法及其利用的一门学科,此即广义的校雠学。

一指传统意义上的文献学(或称古典文献学),二指现代文献学(我国古时从事文献整理与研究学者为教雠学家)。

由西汉末年刘向、刘歆父子开创,为历代学者不断发展扩充的,以研究古代典籍的分类、编目、版本、校勘、辨伪、辑佚、注释、编纂、校点、翻译和流通等为主要内容的学科。

研究对象:古典文献,指1919年以前产生的文献,基本以文言文和繁体书写的文献。

三、古典文献学发展概况1、先秦(起源)①载体份呈:甲骨、青铜器、石刻、简牍、缣帛。

中古文学文献学_笔记

中古文学文献学_笔记

《中古文学文献学》读书笔记目录一、内容概要 (3)1.1 书籍简介 (4)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4)二、中古文学文献学概述 (5)2.1 中古文学文献学的定义与发展历程 (7)2.2 中古文学文献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8)三、中古文学文献的来源与分类 (9)四、中古文学文献的整理与研究方法 (11)4.1 整理方法 (12)4.1.1 归类整理 (13)4.1.2 校勘整理 (14)4.1.3 注释整理 (15)4.2 研究方法 (16)4.2.1 文献考证法 (17)4.2.2 文献比较法 (18)4.2.3 文献述评法 (20)五、中古文学文献的阅读与分析技巧 (21)5.1 阅读技巧 (23)5.1.1 注意文献的版本与流传 (24)5.1.2 抓住文献的重点与难点 (26)5.1.3 提高阅读速度与理解能力 (27)5.2 分析技巧 (28)5.2.1 分析文献的作者与背景 (29)5.2.2 分析文献的内容与主题 (30)5.2.3 分析文献的风格与特点 (32)六、中古文学文献的价值与影响 (33)6.1 历史价值 (35)6.1.1 反映社会历史背景 (36)6.1.2 揭示历史文化内涵 (37)6.2 学术价值 (38)6.2.1 丰富学术研究视角 (39)6.2.2 推动学术思想发展 (40)6.3 文化价值 (41)6.3.1 传承优秀文化传统 (43)6.3.2 促进文化交流传播 (44)七、总结与展望 (45)7.1 本书主要观点总结 (47)7.2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47)一、内容概要《中古文学文献学》是一本关于中古时期文学文献的学术研究著作。

在阅读过程中,我对其内容进行了详细的笔记和概括。

本书首先介绍了中古时期的文学背景和历史背景,包括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文学产生的影响。

书中详细阐述了中古文学文献的类型和特点,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曲等文学形式,以及文献的保存、传承和流传方式。

文献学笔记

文献学笔记

1,文献:最早见于孔子《论语·八佾》“文”指典籍。

“献”指贤才。

2,甲骨:指龟甲和兽骨。

a,王懿荣,是最早收藏和鉴定甲骨文的人。

b,刘鄂《铁云藏龟》六册,是甲骨文问世的第一部著录之书。

c,孙诒让《契文举例》二卷,是甲骨文研究的开山之人。

3,金:我国先秦时期称铜为金。

金文,主要指青铜器上的铭文,也有其他少量金属(铁,金银器等)。

4,《考工记》:是中国春秋时期记述官营手工业各工种规范和制造工艺的文献。

5,青铜器的种类名称分为;礼器,乐器,兵器,农器,度量衡,钱币,符玺,日用器(铜镜、灯)中国第一个青铜器(毛公鼎)的收藏者:陈介祺。

6,石刻文字分:碣、摩崖、碑。

石鼓文,亦“猎碣”,字体大篆,是我国现存较早的刻石。

7,儒家经典刻石:汉熹平石经、魏三体石经、唐开成石经(西安碑林)、蜀石经、北宋石经、南宋石经、清石经。

佛经,房山石经8,竹木;竹,主要是劈成长而窄的竹片——木简;木,既可以辟成长而窄的木片——木简,也可以做成较宽的木板——方版(也叫牍);竹简,又称杀青简,汗简,汗青9,帛:书称“篇”,图称“卷”10,国外早期书写材料:莎草纸,羊皮纸,贝叶11,莎草纸:又叫纸草纸,埃及纸12,纸质文献的装潢形制:卷子→经折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平装,精装。

13,文献载体:甲骨,金,石,竹木,帛,莎草纸,羊皮纸,贝叶,纸,胶片,软盘,光盘.14,文献的形成:著,述,编,译。

著作:强调无本于前,前始未有;述:古已有之,有研承因;编:纂,辑,是根据一定体例缀辑旧文,特点是原始条文都是其他文献的原文,不加改窜。

编篆成果有:总集,类书,丛书,档案类编,资料摘抄;译:佛典翻译,学术翻译,文学翻译。

1,释道安及弟子编集我国第一部译经总目—《众经目录》,是我国第一个僧伽制度建立者。

2,鸠摩罗什,佛教经论大规模有系统的翻译从他开始;3,玄奘,《会宗论》《制恶见论》,大乘天、解脱天15,文献的流布:讲唱,镌刻,抄写,印刷,摄影,微机输入,激光扫描16,收藏与散佚1,刘歆《七略》;班固《汉书.艺文志》刘向《别录》2,魏,郑默,《中经》;荀勖《中经新簿》是第一部见于史载的四部目录3,北宋,宋太宗,三馆,亦“崇文院”,昭文书库(东廊)、集贤书库(南廊)、史馆书库(西廊四库);四大类书《太平广记》《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册府元龟》4,明,南京国子监,北京翰林院5,清,《四库全书》,翰林院17,版本:指雕刻木板刷印的书本,板本有写本、活字本、批校本、手稿本。

中国古典文献学笔记整理

中国古典文献学笔记整理

中国古典文献学笔记整理第一节:中国古典文献学古文献学:有关古代文献典籍整理和研究的学问。

它以古代文献典籍的形式内容和整理它的各个环节如校勘、标点、注释、辨伪、辑佚、编纂等为骨架,构筑了所需要的古代语言文字、古籍目录、版本、古代历史文化等有关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中国古文献史以经学史为中心。

经学成为古文献学的中心。

中国古文献学分两派:考据学派、义理学派中国古文献典籍传统上分经、史、子、集四部中国古文献学史分7个时期:先秦(含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含辽、金)、元明、清及近代。

·夏代就有“图法”,即文献典籍。

今天能见到最早文献为商代的甲骨卜辞。

我国最早的古文献整理学者,为周宣王时代的宋国大夫正考父。

·孔子与五经的关系:对于传世的《易》《书》《诗》《仪礼》《春秋》等五经,相传多为孔子所作,或认为是孔子删改,实际并非如此。

对于《易经》,孔子只是在教授学生时偶尔提及,并未把它作为教学内容;孔子虽然教授过《尚书》,但是否有系统整理过,尚在疑然间;孔子删《诗》只说也不可信,但他对《诗经》的解释与评论,对后世研究有巨大影响;《礼记》为儒家之书,出于孔门后学之手,受孔子思想影响很大;《春秋》为孔子整理修订过,这是学术界比较认同的看法。

孔门弟子“四门十哲”中,子游、子夏为文献学家,此后则为孟子(“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秦始皇焚书坑儒,对先秦文献的禁毁情况:官方所藏《诗》《书》,诸子书不在禁毁之列;医药、卜筮、种树、法家、兵家之书不在禁毁之列;各国史记禁绝尤甚,损失惨重;民间所藏《诗》《书》与诸子书损失惨重,但远未被烧绝,故汉代屡有古文书被发现。

·两汉官方4次大规模整理古文献活动:1.西汉宣帝时,博征群儒论定五经于石渠阁;2.西汉末年刘向、刘歆父子主持整理群书;3.东汉章帝时会群儒于白虎观考论经义同异,作《白虎通义》;4.东汉灵帝熹平四年诏诸儒正定经书文字,刊成石碑,即“熹平石经”·汉代诸子等书注释说解代表作:赵岐《孟子章句》,高诱《战国策注》、《吕氏春秋注》,王逸《楚辞章句》语言文字学代表作:《尔雅》《说文解字》《方言》·经学今古文之分:汉代文献学的重要问题,对整个文献学史影响深远。

【杜泽逊·中国古典文献学】课程笔记(七)文献的目录(58-65讲)

【杜泽逊·中国古典文献学】课程笔记(七)文献的目录(58-65讲)

【杜泽逊·中国古典文献学】课程笔记(七)文献的目录(58-65讲)版本,比勘,再对这个书有一个交待,书的篇数,卷数,作者,朝代、著作方式,书的形成,书的流传,有什么文本,不同文本之间的差异,什么学术门派,主要内容,水平怎么样,主要用途。

对单独某本书的交待叫作提要,解题。

所以目录放在最后。

三者之间是相互作用的关系。

但版本的鉴定不仅仅是为了校勘。

目录的产生及其含义余嘉锡《目录学发微》姚明达《中国目录学史》目录分为一书之目和群书之目。

目:目次;录:序录《中国版刻图录》:录是对图的说明。

目录分类刘向校书,很多书在刘向之前都没有定型,至刘向校书,才把书的内容形容固定下来。

中秘藏书“校雠”从刘向开始使用。

“一人持本,一人读书……”校雠就是校勘。

中书以夭为芳(艹头,ce,夭和草头很像),又为备(古无轻唇音……说文部首可多临摹记忆),先为牛,章为长……以杀青书,可缮写“书以杀青简,编以漂丝绳”(刘向《孙子叙录》)《晏子春秋》内外篇是刘向根据晏子思想是否符合六经来分的,不合的放在外篇。

刘向评价晏子:“文章可观,义理可法,皆合六经之义”,是因为成帝时六经思想已经深入人心。

学问之道,详人所略,略人所详。

《别录》《七略》六分法:揖略、六经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数术略、方技略(医学)(《见于《汉书·艺文志》)(一般看作向歆父子的相同成果,不知道是刘向遗留刘歆续作,还是刘歆自己创作)略:要略,精要。

三国魏郑默《中经》西晋荀勗《中经新薄》甲乙丙丁(经子史集)东晋李充《晋元帝四部书目》(秘阁以为永制。

)甲乙丙丁(经史子集)秘阁之外王俭《七志》阮孝绪《七录》经典录,记传录,子兵录,文集录,术伎录,(五录基本就是四部了,这不是阮孝绪的贡献,那时的官方就已经这样了。

但他的小录,二级目录,四分法基本就是这个框架)佛法录和仙道录就是独立的,从古至今,今天也是这样的。

《四库全书》中佛道虽然收在子部下,但收书时未收佛道经典。

古典文献学重要知识梳理

古典文献学重要知识梳理

积聚与散佚一、古籍亡佚的原因p41、统治者的禁毁2、战乱(“十厄”之二厄)3、水火虫——自然灾害4、藏书家的过失(清代十大藏书家)5、思想观念上的偏差6、贵族殉葬十厄:一厄秦始皇焚书,使商周以来文献典籍大都“扫地皆尽”;二厄西汉末年长安兵起,图书并从焚烬”;三厄东汉西京大乱,“图籍燔荡”;四厄西晋末京华覆灭,“朝章阙典从而失坠”;五厄南朝梁元帝萧绎在兵败国灭时将公私典籍全部焚毁。

补充::隋末江都大乱、唐代安禄山作乱、唐末黄巢入长安、北宋靖康之难、南宋末元兵攻陷临安等造成的五次文化典籍大灾难,连同牛弘所举共为“十厄”清代藏书四大家:清末四大藏书家,又名“晚清四大私人藏书楼”,是清朝末年蔚然壮观的藏书习惯形成的最为著名的四大书籍收藏家及其藏书楼。

具体指“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山东杨氏海源阁、归安陆氏宋楼、钱塘丁氏八千卷楼”,史称“清末私人藏书四大家”。

材料与形式二、甲骨文考古发掘资料证明现存最早成系统的文字材料是殷商甲骨文发现于1899年,是我国目前所知最早最为系统的古文字,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因而用甲骨文记载的历史资料是最早的文献资料。

甲骨文是殷商时期殷王占卜的记录遗物,距今约3000多年的历史。

因为发现于商的旧都殷墟,故又称为“殷墟文字”或“殷墟甲骨”内容、价值、重要参考书(集大成者郭沫若主编、胡厚宣总编的《甲骨文合集》;近年来,姚孝遂、肖丁合编的《殷墟甲骨刻辞摹释总集》与《殷墟卜辞类纂》三、金文的概念金文是指铸刻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

商周是青铜器的时代,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

所谓青铜,就是铜和锡的合金。

中国在夏代就已进入青铜时代,铜的冶炼和铜器的制造技术十分发达。

因为周以前把铜也叫金,所以铜器上的铭文就叫作“金文”或“吉金文字”;又因为这类铜器以钟鼎上的字数最多,所以过去又叫作“钟鼎文”。

金文应用的年代,上自商代的早期,下至秦灭六国,约1200多年。

《中国古文献学史》笔记(转自博客)

《中国古文献学史》笔记(转自博客)

中国古文献学史简编笔记绪论1. 古文献学定义:有关古代文献典籍整理和研究的学问。

2.古文献学学科特点:①综合性的边缘学科②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③成熟的学科3.古文献学史特点:①源远流长、延绵不断②经学史是古文献学史的中心③基本倾向上分两派:考据学派、义理学派④经籍成果最多,其次是史籍、子书,集部书整理最差。

4.古文献学史脉络:先秦是初创时期;两汉是成熟时期,既有以义理为主的经今文学派,又有以考据为主的经古文学派;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承汉朝古文学考据之余绪,南方受玄学影响较大,出现义疏之学,喜谈义理,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

并且由于语言文字的发展,出现了知今昧古、以今类古的倾向;隋唐集南北朝之大成,使南北分立的古文献学得到统一。

唐疏在形式上是南朝义疏之学的继承,实际内容却以考据为主。

史注与魏晋南北朝时期一脉相承,均以考据为主。

隋唐时期古文献学的特点是因循、集成,而较少开创;宋元明疑辩思潮兴起,以理学为代表的义理之学为主,同时考据学也在不断发展;清代集前代考据学之大成,形成以小学为中心的一代朴学,虽亦有汉宋之争,但宋学在学术上始终未成气候。

近代开始之际,今文学虽又一度兴起,但整个近代仍承考据学传统,古文学一直是占优势的。

综观整个古文献學史,汉唐宋清是四个重要时期。

汉学(以古文学的考据传统为代表)和宋学(以义理之学为代表)代表着两种不同的传统。

而清朝是个集大成的时期,他尤其是考据学发展的高峰,给我们留下丰富的经验和成果。

第一章先秦第一节夏商周时代1.最早的文献:甲骨文献。

2.有史记载的最早到一个知名的校雠家:宋国大夫正考父。

第二节孔子1.孔子与六经2.观点方法:①多闻阙疑,择善而从,无徵不信②崇尚平实,排斥虚妄③为我所用,开儒家穿凿附会之先河第三节孔子后学1.四门十哲: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子路,文学:子游、子夏。

2.子夏是孔子后学整理传授古文献成绩最著的一个。

3.孟子的观点方法:①在理解、训释方面反对以文害辞,以辞害志,主张以意逆志。

中国古典文献学笔记整理

中国古典文献学笔记整理

中国古典文献学笔记整理古典文献学是研究中国古代文献的一门学科。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典文献具有丰富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

通过对中国古典文献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和社会发展。

本篇笔记将对中国古典文献学的重要内容进行整理和回顾。

一、古代文献的分类与特点中国古典文献主要包括经典、史书、子集、集部和志书等,它们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方方面面。

经典是古代文献的核心,主要包括《五经》和《四书》;史书则是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记载和叙述;子集则是诸子百家的著作集合;集部是其他文献的总称;志书则收录了各种领域的专门知识。

古代文献的特点在于它们丰富的内容、精炼的文风和深刻的思想。

这些文献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文化传承,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古典文献学的研究方法古典文献学研究的核心在于对文献的考察、整理和解读。

在考察文献的过程中,研究者需要了解文献的时代背景、作者思想、文献传承等方面的信息。

在整理方面,要对古代文献的版本、校勘和注释进行系统的总结和整理。

解读古代文献需要结合历史情境和时代背景进行分析和阐释,以期更好地理解文献的内涵和价值。

三、古典文献学的实践与应用古典文献学的研究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学术需求,更是为了推动古代文献的保护、传承和应用。

通过对古代文献的研究和整理,可以更好地阐发中国文化的精髓和博大精深。

此外,古代文献学还可以为历史学、哲学、文艺理论和社会科学等其他学科的发展提供宝贵的研究资料和借鉴。

四、古典文献学的挑战与展望古典文献学的研究在现代社会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古代文献的保存和保护问题亟待解决。

二战以来,许多古代文献在战火和时间的冲击下已经散失或破损。

其次,传统文献的解读和研究需要与现代科技手段结合,以加快研究进程并提高研究成果的质量。

然而,古典文献学的未来仍然充满着希望。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古代文献的保护和研究将得到更好的关注和支持。

同时,研究者需要不断拓宽研究视野,运用多样化的方法和工具来探索古代文献的内涵和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典文献学笔记整理一、①“文献”概念:文:文章(典籍),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献:贤才,含知识信息的一切载体。

②文献概念的溯源、发展:“文献”一词最早见于《论语·八佾》。

第一阶段:“文”,典籍,指书面材料;“献”,贤人,或贤人的口述材料。

代表人物:东汉郑玄《论语注》:“献,贤也。

”魏何晏《论语集解》引郑玄注。

(南宋)朱熹:“文,典籍也;献,贤也。

”第二阶段:叙事为“文”,论事为“献”,同为书面材料。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在序中称道:引古经史谓之“文”,参以唐末以来诸臣之奏议,诸儒之议论谓之“献”;元代诗人杨维桢《送僧归日本》诗中:“我欲东夷访文献,归来中土校全经。

”所谓的“文献”似乎已专指书籍资料了;明成祖朱棣《永乐大典》(始称《文献大成》);(清)钱林辑《文献征存录》都把“文献”作为书籍资料的代称。

第三阶段:近现代文献的含义发生了较大变化,偏重于文。

1963年颁布的中国国家标准《文献著录总则》把“文献”定义为“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中国大百科全书》(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卷)把“文献”界定为:“记录有知识和信息的一切载体。

”赵国璋、潘树广《文献学大辞典》:“所谓文献,就是指任何具有一定历史或科学价值的含有知识信息的物质载体。

”二、文献学(三个基本板块:版本学、目录学、校勘学)概念:“文献学”在一定程度上是“文献”概念的自然延伸,传统的中国古典文献学指研究我国古典文献的源流、特点、处理原则和方法及其利用的一门学科,此即广义的校雠学。

一指传统意义上的文献学(或称古典文献学),二指现代文献学(我国古时从事文献整理与研究学者为教雠学家)。

由西汉末年刘向、刘歆父子开创,为历代学者不断发展扩充的,以研究古代典籍的分类、编目、版本、校勘、辨伪、辑佚、注释、编纂、校点、翻译和流通等为主要内容的学科。

研究对象:古典文献,指1919年以前产生的文献,基本以文言文和繁体书写的文献。

三、古典文献学发展概况1、先秦(起源)①载体份呈:甲骨、青铜器、石刻、简牍、缣帛。

②古书开始有注解,训诂学萌芽。

③孔子整理六经(即《诗》、《书》、《礼》、《易》、《乐》、《春秋》,若是五经,就没有《乐》)。

④秦始皇三十四年的“焚书”事件和三十五年的“坑儒”事件,对先秦文献的流传产生了很大的破坏性影响。

2、两汉(奠基)①简帛碑刻同用。

②西汉晚期,刘向校理群书,汇编为《别录》,其子刘歆著《七略》。

③《汉书·艺文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目录书》。

④辨伪开始起步。

西汉司马迁的《史记》中采取“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殊语”的做法,对一些古典文献的真伪进行了考辨。

⑤菏泽郑玄,遍注群经,他是两汉古典文献的集大成者。

许慎的《五经异义》被人称为“五经无双许叔重”,《说文解字》的书证释义,开创了汉语文献文字学的广阔道路。

3、魏晋南北朝(变迁)①文学自觉的时代:a.逐步废简用纸,魏晋简牍发现较少;b.玄学的兴起(三玄:《周易》、《老子》、《庄子》);c.反切注音出现(《颜氏家训音辞篇》);d.由释字转向释义理。

②古典文献的传播与发现:a.魏正始三体石经的刊刻;B.校理汲冢竹简(汲冢竹简的发现)。

③目录的变革,经史子集四分法的雏形诞生。

④训诂学进一步发展(为玄学阐释义理)。

裴松之《三国志注》,裴骃《史记集解》,何晏《论语集解》,杜预《春秋经传集解》。

⑤首创类书体例,总集应运而生(梁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纂的《文选》是我国第一部诗文总集)。

⑥方志的出现。

常璩的《华阳国志》,我国现存最早的完整的地方志。

⑦佛经的翻译。

4、唐五代(发展)①音义著作的出现:隋唐之交的学者陆德明《经典释文》,在校勘和训诂方面成就极高。

②文献整理——注疏:孔颖达《五经正义》,确立了对儒教经典的权威解释。

唐代出现了《文选》李善注与五臣注,五臣指吕延济、刘良、张铣、吕向、李翰周,组织者为吕延祚,五臣注本整体上不及李善注。

③辨伪思想的活跃:刘知几《史通》。

(刘知几首倡“六经皆史”)④刊刻开成石经,在唐前规模最大,只有正文,没有注文。

⑤雕版印书,唐懿宗咸通九年(868)刻印的《金刚经》是现存最早的有确切日期的唐刻本。

⑥目录确立了四分法。

5、宋元(由胜转衰)①北宋初,李昉等人编纂《太平御览》、《太平广记》、《册府元龟》等大型类书。

②宋代史学文献编纂:欧阳修、宋祁之《新唐书》、欧阳修《新五代史》、司马光主编之《资治通鉴》尤为突出,南宋的袁枢首创纪事本末体,成《通鉴纪事本末》。

③金石考据学:欧阳修《集古录》、赵明诚《金石录》等。

④公私目录学:官著有王尧臣等于仁宗景祐元年(1034年)编写之《崇文总目》(后亡佚,部分保存)。

私著有晁公武《郡斋读书志》、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尤袤《遂初堂书目》、高似孙《子略》、《史略》等。

⑤宋代杰出文献学家有郑樵、洪迈、朱熹、王应麟等。

郑樵《通志》是继唐杜佑《通典》之后又一部系统的典章制度通史,洪迈《容斋随笔》对图书辨伪、文献考证、文本校勘、文字训诂等均有论述,朱熹《朱子语类》保留了丰富的文献学资料,王应麟考据学代表著作是《汉书艺文志考证》、《困学纪闻》。

⑥金代王若虚《滹南遗老集》中有《五经辨惑》、《论语辨惑》、《孟子辨惑》、《史记辨惑》、《诸史辨惑》等文献考辨著述。

⑦元代胡三省《资治通鉴注》在考证、校勘等方面成就卓越。

马端临的《文献通考》,为一部著名的典章制度通史。

6、明①明成祖永乐初年由解缙等奉诏编纂《永乐大典》(官方编纂的大型类书)。

②明代刻书也发达。

明私刻图书最突出者为毛晋,汲古阁藏书八万四千余册,多宋元刻本。

③明文献整理与研究大家有杨慎、焦竑、胡应麟(辨伪著作《四部正讹》)、方以智等。

7、清(恢复与发展)①清代文献整理工程最大者为大型丛书《四库全书》之编纂,以经史子集四部分类编排。

康熙年间编纂的《古今图书集成》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资料最丰富的类书。

②考据之学勃兴:a.《说文》四大家——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桂馥《说文解字义证》、王筠《说文释例》与《说文解字句读》、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b.考史三大家——钱大昕(《廿二史考异》)、王鸣盛(《十七史商榷》)、赵翼(《廿二史札记》);c.“朴学”三大家——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d.“乾嘉学派”——吴学(主于墨守,惠栋为代表)、皖学(主于求是,戴震为代表)、扬州之学(主于通贯,汪中、焦循为代表》。

③章学诚《文史通义》为刘知几《史通》之后又一部著名哈尔滨理论著述。

④校勘成果:王念孙《读书杂志》、俞樾《诸子平议》。

⑤训诂成果:王念孙《广雅疏证》、俞樾《古书疑义举例》、王引之《经传释义》。

⑥纪昀负责写成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是我国古典目录学的高峰,以及编撰的《四库全书简目》,相当于汉代刘向的《别录》和刘歆的《七略》。

四、古典文学的载体(记载文献的物质材料)与类型1、载体①甲骨:龟甲和兽骨的合称。

甲骨文为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古典文献与系统文字。

其内容为记载殷商时代王室占卜及其相关记事,又称“殷墟书契”或“殷墟卜辞”。

甲骨文于1899年为金石收藏家王懿荣偶然发现,后为刘鹗(字铁云)所得,拓印出版名《铁云藏龟》,为著名甲骨文之第一部著作。

罗振玉、王国维、董作宾、郭沫若合称“甲骨四大家”,亦称“甲骨四堂”。

②金石金,指青铜器。

铸于青铜器上之文字即金文,与石刻文字合称金石文字。

殷、周均有金文,又称铭文、铭辞。

现存最早之石刻文为秦刻石鼓文,现存唯有琅邪石刻。

后汉“熹平石经”(著名书法家蔡邕书写后刊刻)、曹魏“三体石经”亦是著名石刻文字。

宋代形成专门之学“金石学”。

有吕大临《考古图》、《续考古图》,欧阳修《集古录》,赵明诚《金石录》等。

③竹木竹,竹筒;木,木牍。

合称简牍。

东晋以后,纸张基本取代简牍。

竹简剖开成片后,为防蛀和便于书写,需用火烤干其水分,谓之“杀青”,亦称“汗青”。

一般单支竹片为“简”,连缀后为“策(册)”,木牍一尺见方者称“方”。

简牍的书写工具有刀和笔。

与简牍配合的文物样式有封泥。

封泥谓用泥封缄文书。

古代文书囊笥外加绳捆扎,在绳结处以胶泥加封,上盖铃印,以防泄密、失窃。

也有将简牍盛于囊内,在囊外系绳封泥者。

盛行于秦汉。

④缣帛缣帛,即丝织品。

丝织品作为文献载体之优点如轻柔、易于卷舒、便于剪裁等,但其价格昂贵,亦不便长久保存,故缣帛文献出土相对较少。

1973年长沙马王堆西汉王陵出土了帛书。

其中《老子》的德经在前,道经在后,与今本相反。

⑤纸张纸,原指漂洗蚕茧时附于筐上之絮渣,先秦即有“絮纸”记载。

后来缣帛有时也称为纸。

纸张价廉物美,成为文献载体之主导。

纸张普及自东晋开始,南北朝更趋浒,宋以后,图书文献基本一统天下。

⑥电子文献电子载体的特点:一是“无形”,二是“存储量大”。

电子文献逐渐形成了以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相结合的多媒体形态。

2、传抄方式大致经历了“刻写——书写——印刷——拷贝(copy)”四个阶段。

刻写为最初、最原始的方式,刻写文献文字数量有限、总量不大,规模较小。

书写直到现存仍是文献传抄的最重要方式。

文献传抄史上第一次质的变化:印刷方式的出现。

刻写、书写均属“一对一”的传抄,而印刷则是“一变多”的传抄,高效、便捷、节约时间。

文献传抄史的第二次质的变化:电子拷贝方式的运用。

其优势为:传抄速度快、存储量巨大、无纸化。

3、类型①总集:是汇合两人以上作品的合集,它可以为一个朝代或多个朝代作品,可以是一种文体或多种文体,可以为作家全部作品或部分作品。

一般以诗、文或诗文合集为多。

《诗经》是我国最早之诗歌总集,后来归入“经部”。

刘向编辑《楚辞》,后世有称为“总集之始”。

梁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纂之大型诗文总集《文选》,以“事出于沈思,义归乎翰藻”为编选原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学总集。

②别集:指搜集一个作家全部或部分作品之著作,不论是作者自编,还是他人编辑,都要按一定的体例来编。

别集编纂体例主要有分类(按作品内容分类编排)、分体(按作品体裁、文体编排)、编年(按作品写作年代顺序编排)三种。

别集也是总集、丛书编纂的基础。

③单行文献:指单独印行的一个或几个作家的一种作品或著作,又称单行本。

单行本与别集区别:别集作者只能是一位,作品可为全部,也可为部分;单行本作者可为一位,也可为多位,但只能是一种作品或著作。

单行文献又可分为三类:一是单行的文论文批著作,如《文心雕龙》、《诗品》等;二是诗、文、词、曲、小说等单行作品,如《战国策》、《世说新语》、《水浒传》、《桃花扇》等;三是从某种著作中选出之一篇或组作品,如《离骚》(从楚辞》中抽出)、《古诗十九首》(从《文选》中选出)。

④丛书:即搜集两种以上的文献,按照一定理念与体例编校,冠以总名,以统一的版式和装帧印行的文献类型。

“丛书”名最早见于唐陆龟蒙《笠泽丛书》。

现一般认为南宋俞鼎孙、俞经编辑的《儒学警悟》为最早之丛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