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角遇见美说课稿定稿说课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角遇见“美”
《雨巷》说课稿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高级中学许涵一、说教材
《雨巷》是高中语文必修1第一单元的讲读课文。这首诗是现代朦胧诗的代表作,也是诗人的成名作,它集中反映了一代青年在现实与理想的冲撞下的苦闷与彷徨。学习这一课,我尝试突破旧有的教学模式,以高效学习为目标,侧重于让学生感受诗歌之美,使学生领会中国现代诗歌朦胧的意境美,丰富的意象美,婉转的音律美,让学生在感受美的过程中体会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惊艳于现代诗歌的无穷魅力,爱上诗歌,爱上文学。
二、说学情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刚刚步入高一的新生,虽然是高一,但学生在初中时已
经学过十多篇的现当代诗歌,对诗歌的诵读技巧不陌生,所以学习起来也不吃力。
高一的新生正处在学习角色的转变期,对许多课文艺术手法和艺术技巧还处于一知半解,似懂非懂的状态,需要老师的引导和点拨,只有就样才能使学生找到自己心中的答案,掌握正确的分析鉴赏的方法。
三、说构想
这是一次感受美的旅程,这堂课中我将陪同学生走进江南水乡,感受现代诗
歌的艺术之美。
这是张写满知识与能力的试卷,这堂课中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更学到了方法,提升了能力。
这是一个展现才华的舞台,这堂课我将退居幕后,将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展现激情与才华。
四、说目标
根据教材的特点,结合课标的要求,我制定以下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通过美读,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以及对诗歌的感悟力和理解力,培养审美情趣。
精品文档
(教学重点)
(2)掌握诗歌的意象及特征,分析诗歌意境的营造,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教学难点)
(3)通过将诗歌意境绘成图画,再将自己的图画转成散文性文字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与写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本课教学按“美读课文、整体感知,自主学习、分析意象,合作探究、感受意境”的过程进行。
(2)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自我感悟、多媒体教学”为主要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朗读,体会诗人忧郁惆怅的情怀,理解中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进步知识分子的可贵之处,启发学生感受文学的艺术之美。
五、说方法
依据课改要求:“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制定以下学法:
1、学案导学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编制一份以预习为目的的导学案,让学生在课前了解诗人,疏通词句,独立思考诗歌中意象的含义与作用,提出疑问,带着问题进入课堂,扩大课堂容量,体现高效课堂。
2、诵读感悟法(提高学生朗诵能力、领悟力)
诗歌的鉴赏离不开朗诵,所以诵读法将贯穿整节课,通过自由朗诵,分组朗诵,选诵等方法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感受诗歌的独特魅力。
3、合作探究法(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
分组学习,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中将布置合作探究的问题,使学生在交流中互相促进、成长,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4、综合素质养成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写作能力)
将传统的听、说、读、写训练演变为新颖的演、唱、画、作。让学生对诗歌的抽象理解转化成其他具体形式表现出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展现自我的舞台。
精品文档
六、说过程
1、导入新课:以师生合作,分角色配乐朗诵一首解读《雨巷》的小诗的方式将学生带入一个唯美,诗意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分钟)
2、美读课文:整体感知,提高朗诵能力与团队合作能力(15分钟)
首先,请学生大声地自由朗诵课文2分钟。之后让大家谈一谈自己对这首诗歌的初步感受,确定朗诵的情感基调,语速。
然后,请同学单独朗诵。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进行朗诵,学生互评。
这一环节主要纠正学生对重音、停顿等方面的处理。提高学生的朗诵能力,同时, 也进一步感受诗歌的音乐美,意境美。
最后,分组朗诵,同一小组的同学组成一个朗诵的团队,朗诵的形式,语段自主选择,以比赛的形式出现,评选出最佳朗诵个人和最佳朗诵小组。通过这一环节,激发学生的朗诵热情,培养学生对朗诵的兴趣,让学生加深对诗歌的理解。精品文档
3、分析意象,揣摩情感,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10分钟)
(1)学习小组分为展示组和点评组,展示并点评、补充导学案中关于意象分析的答案。以达到明确意象的意义(特点、象征意义)和作用(表情达意)的目的。这一环节的设置
使学生掌握诗歌意象分析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请学生根据刚才对于意象的分析,结合诗人的经历合作探究诗歌的现实意
义,探究诗人的丰富情感世界。这一环节可以让学生各抒己见,见仁见智,言之有理即可。这一环节旨在以品促悟,提高思维能力,理解能力。
(3)教师根据学生的提出的意象进行扩展,进行意象解析的迁移训练,这一环节可以使学生掌握解读意象的方法,能够做到举一反三。
4、诗情画意,走进雨巷,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提高写作能力(10分钟)
请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本组最佳图画,即在导学案上的图画《雨巷》,并
当堂为所画图画写一段优美的描述性文字。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诗歌意境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提高写作能力
5、走出雨巷,回味无穷(2分钟)
从美的意境中开始,在美的语言中结束。总结本课,布置作业。
教师结语:《雨巷》在断句中将纷繁的思绪连在一起,形成渴望、孤独、惆怅的诗境,同时象征的不确定性,给了我们最大的拓展空间。有一句诗写得好: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那“愁”真的是“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啊!咀嚼品味诗歌意境,我们可以从生活中发现自己的诗歌。
作业: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雨巷》写一首歌。作业设置旨在把握诗歌内容与情感,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促进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七、说板书
雨巷
(被现实打击的理想者)相遇(黑暗现实中的一点希望)板书设计旨在突出本节课难点,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八、说反思
回顾本课教学,我有很多收获与感悟。
课前导学案的编写,既给学生指明了预习的方向,又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课上各个环节的设立,意在培养学生的朗诵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