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近十年来汉语阅读障碍研究回顾与展望
我国在发展性阅读障碍眼动研究中的回顾与展望
我国在发展性阅读障碍眼动研究中的回顾与展望作者:郭明哲关金凤来源:《神州·下旬刊》2017年第02期摘要:本文对我国有关发展性阅读障碍眼动研究的文章进行总结。
论述发展性阅读障碍的理论研究,同时探讨存在的不足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发展性阅读障碍;眼动研究1 引言阅读障碍是一种严重的学习障碍,在我国一直受到研究者的关注。
阅读障碍有获得性阅读障碍和发展性阅读障碍两种形式,获得性阅读障碍由后天脑损伤造成的阅读障碍,而发展性阅读障碍是指个体的智力、生活环境、教育条件等其他方面都与其他个体大致相同,并且没有出现明显的神经或器质性损伤,只是在阅读成绩上明显低于相应年龄正常水平(后面用阅读障碍替代)[1]。
阅读障碍的研究起源于国外,早期,中国学者一直认为中国没有阅读障碍,1982年Stevenson在我国台湾、日本、美国进行发展性阅读障碍进行研究,得出其发病率分别是7.5%、5.4%和6.3%[2],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
从20世纪50年代起,眼动事业开始逐渐发展起来,20世纪70年代,阅读障碍的研究开始起步,研究者发现眼动仪可以更加有效的了解和帮助特殊儿童,立即展开了大量眼动研究。
国内在阅读障碍方向上也取得了丰硕的成绩,但其眼动研究终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仍需要深入地研究和探讨,为了进一步了解当前研究现状,笔者将对此内容进行总结。
2 研究趋势笔者在各大核心期刊上搜寻文章,筛选出14篇实证性文章(一般学术文章11篇,硕士论文2篇,博士论文1篇)4篇综述。
从表1中可以看出国内阅读障碍的眼动研究主要从2005年开始,发展相对较晚,整体呈现递增的趋势,但递增速度相对平缓。
3 研究内容分析在阅读文章中,阅读障碍儿童与正常儿童有显著差异,阅读障碍组表现出平均注视时间长、注视次数多、眼跳次数多、眼跳幅度小、眼跳频率快、注视频率快[3]。
3.1 语言层次加工缺陷的研究3.1.1 语音加工缺陷亚类型语音意识是指个体对语言中语音成分的把握和运用的能力。
国内阅读障碍研究现状与热点——基于CNKI研究性论文的实证分析
年份 篇数 年份 篇数
年份
篇数
"D&" $
"DD! !
$%%H
I"
期刊名称
"D&$ "
"DD# "
表==Z[=W>U=B年 Y>d=收录阅读障碍论文年度分布
"D&! !
"DDH '
"D&# #
"DDI "%
"D&H !
"DD' "H
"D&I !
"DD& &
"D&' $
"DDD $&
"D&& "
$%%% !$
"D&D $
$%%" !#
$%%I $%%' $%%& $%%D $%"% $%"" $%"$ $%"!
D& ""% "!D "'# "HI "&! "&I "I'
表>=Z[=W>U=B年 Y>d收录阅读障碍论文期刊分布
篇数
期刊名称
篇数
期刊名称
篇数
"DD% #
$%%$ H&
成 功 "教 育 #
""
中学生英语
"外语文
"H
才智
"%
我国近十年来汉语阅读障碍儿童的语言加工研究综述
我国近十年来汉语阅读障碍儿童的语言加工研究综述毛赛群【摘要】汉语阅读障碍研究是近年来我国学习困难领域研究的热点,我国近10年来对汉语阅读障碍儿童的语言加工研究主要涉及语音意识、语素意识、正字法加工、语义加工四个方面。
作者对这四方面的研究内容进行了归纳分析,同时对现有研究的趋势及不足进行了初步探讨。
%The research of Chinese development dyslexia is a hot spot in research of learning difficulties in China in recent years. In recent decade, the study of language processing of Chinese development dyslexia children mainly involves four aspects:phonetic consciousness, morpheme awareness, orthography processing, semantic processing. In this paper, the content of the above four aspects have carried on the objective analysis. In the end,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trends of existing research and pointed out some existing problems.【期刊名称】《毕节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000)011【总页数】5页(P68-72)【关键词】汉语阅读障碍;语音意识;语素意识;正字法加工;语义加工【作者】毛赛群【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陕西西安71006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760据世界卫生组织(1993)ICD-10的定义标准,发展性阅读障碍(developmental dyslexia,DD)是指个体在一般智力、动机、生活环境和教育条件等方面与其他个体没有差异,也没有明显的视力、听力和神经系统障碍,但其阅读成绩明显低于相应年龄的应有水平,处于阅读困难的状态中[1]。
近十年来汉字研究回顾与启示
近十年来汉字研究回顾与启示【摘要】本文对00—10年发表于《语言文字应用》上关于汉字研究方面的文章做了统计和分类,在回顾这些研究的同时,也从中获得了一些启示。
【关键词】汉字规范化;汉字教学;汉字形音义;常用词高频词统计一、引言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一套符号系统。
一直以来,在汉字本体方面、汉字教学方面相关的研究层出不穷。
本文选取了近十年来发表在《语言文字应用》上的相关文章,对这些文章粗略做了一个分类,在回顾这些研究的同时,也从中获得了一些启示!本文从汉字规范化方面、汉字教学方面、汉字形音义方面、常用词高频词统计方面做了个粗略的分类。
这几个方面都是相互关联的,绝大部分的文章都涉及两个方面以上。
二、相关文章统计及分析以下图表是对相关的115篇文章做的一个分类(下表):(一)汉字规范化方面汉字规范是一定时期适应现实用字需要而采取的汉字整理和标准制定的工作。
在信息时代,汉字标准化是当务之急,只有标准化, 才能适应计算机的需要,才能真正进入国际化。
(王宁 2009 汉字研究的新时代语言文字应用第三期)在汉字规范化方面,笔者参照苏培成和王宁的文章,将相关重要点摘抄如下:以字有定量、字有定形、字有定音、字有定序为原则,《规范汉字表》的收字如果要和计算机字库的收字保持一致,可以设立四个分字表,就是常用字表、通用字表、罕用字表和备查字表。
在字形方面,整理全等异体字,沿用《简化字总表》规定的简化字和类推简化,坚持使用新字形。
(苏培成 2004年《规范汉字表》的研制语言文字应用五月第二期)讨论异体字的整理和汉字简化的文字也有相当的数量。
汉字规范的工作相当繁琐,需要科学和系统的数据分析,《数理统计方法在汉字规范中的应用》(周晓文王晓明 2008语言文字应用)一文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二)汉字教学和汉字形音义方面:把这两个方面放在一起讨论,是因为它们之间的关系真的很密切。
汉字形音义的研究,旨在揭示汉字形音义的规律,从而更好地指导汉字的教学。
小学三年级学生汉语阅读障碍发生率及干预研究8个干预案例
四、结论
本研究表明,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工作记忆表现和阅读障碍程度存在显 著差异。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干预,他们的阅读障碍程度减轻,工作记忆表现也 有所改善。因此,我们建议针对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进行早期识别和干预, 以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生活质量。
五、建议与展望
1、在教育实践中,应加强对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识别和,通过心理测 试和定期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他们的学习困难。
小学三年级学生汉语阅读障碍 发生率及干预研究8个干预案
例
01 一、引言
目录
02 二、研究方法
03 三、结果与分析
04 四、结论与建议
05 参考内容
一、引言
阅读障碍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影响着全球约20%的儿童。在中国,随 着教育的普及和人们对学习重视程度的提高,阅读障碍也日益受到。特别是对 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这个阶段是他们开始自主阅读的关键时期,因此对 他们的阅读障碍进行深入研究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具有重要意义。本次演示 旨在探讨小学三年级学生汉语阅读障碍的发生率,并通过8个干预案例来分析 有效的干预策略。
参考内容二
一、引言
在汉语学习中,阅读障碍是一个常见的问题。许多小学生会遇到识别汉字的困 难,这不仅影响了他们的阅读速度和准确性,还可能对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 心产生负面影响。针对这一问题,本次演示旨在探讨汉语阅读障碍小学生的正 字法意识特点,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
二、正字法意识
正字法意识是指对汉字书写规则和结构的认知和理解。在汉字学习中,掌握正 字法意识对于提高汉字识别和书写能力至关重要。然而,对于阅读障碍的小学 生来说,他们的正字法意识往往存在缺陷,这使得他们在识别和书写汉字时面 临困难。
谢谢观看
近十年阅读教学研究综述
近十年阅读教学研究综述1摘要:近十年阅读教学与以往相比有很多新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研究性阅读和新概念阅读两种新的视角来诠释阅读教学理论,阅读教学模式的建构体现在个性化阅读、语感教学、自主阅读、快速阅读、互动性阅读等方面,与阅读教学内容相关的阅读方式,如网络阅读、扩展性阅读应运而生,提性阅读、比较阅读和批注式阅读重受重视。
对阅读教学机理的研究如阅读心理、阅读与听说写的关系、阅读与环境的关系及阅读中人文因素的渗透等也深受重视。
关键词:阅读教学理论;阅读教学模式;阅读方式;阅读教学机理“阅读是阅读主体对读物的认知、理解、吸收和应用的复杂的心智过程, 是现代文明社会人们不可或缺的智能活动, 是人们从事学习的最重要的途径和手段之一。
”[l]阅读的本质是根据语言符号理解其精神内核,即以作品为媒介, 借此体验、感悟和理解作家在作品中流露出的情感和思想。
[2] “阅读教学”这个名称最早应用于小学语文课方面。
1950 年教育部拟订《小学语文课程暂行标准( 草案)》就规定‘语文教材以阅读为中心’, 并提出‘阅读教学' 的‘教学方法要点’。
1956 年10月教育部规定‘阅读教学的任务’,还指出‘阅读教学的进行采取讲读法’, 解释‘讲读' 就是讲解的阅读。
同年教育部正式颁发《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草案)》, ‘阅读课' 的标题改为‘阅读教学’, 强调‘培养儿童独立地自觉地阅读的能力'”。
[3]此后, 从阅读教学到“讲读教学”或“文学教学”, 再到“阅读教学”或“阅读训练”, 总体趋向于采用“阅读教学”这个名称。
从阅读教学占语文课时量的比重可以确认它是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和重点, 但它又一直是困扰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
对阅读教学的研究, “心理学界重实践, 语文教育界重经验”,[4] 但均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中心,无论是以技能学习为中心的训练派,还是以语感培养为中心的感悟派,均是围绕这一中心主题展开。
阅读障碍 研究现状
4.政府介入
• 美国1963成立“学习障碍儿童学会”(ACLD)。 该学会确立的任务有三个:一是研究学习障碍 的教育与现存的特殊教育之间的差异;二是争 取更多人的支持,以推动政府建立有关的法规 和政策;三是推动教育部门培养学习障碍方面 的人才,以进一步研究这一领域的问题。 不久,政府开始介入学习障碍的领域。 美国 公共卫生部颁布了三个法案,联邦政府辅助五 个大学成立学习障碍研究中心。
• 台湾又是怎样?
• 课文本位阅读理解教学
• 为协助全国小学在职老师阅读教学相关专 业成长,教育部委托台湾师范大学、台北 市立教育大学、中正大学、台南大学及台 东大学在全国设立五区阅读教学研发中心, 负责各区教师培训,提供地区教师咨询及 辅导,确保教师在阅读教学时遇到困难可 以得到支援。
• 眼光转向香港
香港“语言诊室”落地佛山 阅读障碍孩子有了治疗机 构
• 收回眼光
• 20世纪80年代之前,学者普遍认为汉语阅读中不 存在阅读障碍。1992年Stevenson等人的跨语言研 究发现中文DD发生率并不低于英文,汉语发展性 阅读障碍才引起了心理学、认知神经学等领域众 多研究者的关注。
• 从1996到2006年,汉语DD的研究不仅数量 增长显著,而且研究内容也由单一变得更 加多样化。主要涉及五个方面:(1)阅读 障碍的诊断与筛选; (2)阅读障碍的出现 率和亚型的研究;(3)阅读障碍儿童认知 特点的研究;(4)阅读障碍的认知神经机 制研究;(5)阅读障碍的教学干预。
阅读障碍研究现状
——以美国、台湾与香港地区为例
小组成员:舒晓丽 王倩瑜 李淼 黄婵娟
你了解吗?
• 阅读障碍症
• 简单来说它是一种大脑它和那种因为智 力低下而引起的阅读障碍症,相反很多患 者是智商极高的,甚至包括天才型的人。
近二十年来汉语存在句研究回顾与展望
近二十年来汉语存在句研究回顾与展望存在句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马建忠的《马氏文通》,但建国前由于各家都在忙于建构汉语语法体系,所以存在句只是在讨论别的问题时被顺带提及。
建国后,语法学界掀起一场汉语主宾语问题的大讨论,这次讨论谈到了“台上坐着主席团”“这里(这时)来了一个人”这些我们现在看来是存在句的句子。
经过这次讨论,存在句才真正地从其它研究对象中独立出来。
一、研究回顾文革后,大陆语言研究逐渐复兴,存在句的研究在此期也得到蓬勃发展,并走向深化。
表现为以下两个趋势:一是对汉语存在句的共时研究有新的进展;二是相关的历时研究也开始初露端倪,并引起越来越多的学者的关注。
(一)共时研究1.存在句本体研究进一步深入首先,定性上,一些学者运用功能主义语言学理论和配价理论对存在句继续进行本体研究,尤其是高顺全(2005)、潘文(2006)等人对与存在句性质密切相关的句首主语的语法性质取得一些新的认识。
高顺全提出了“非典型主语”的结论,认为存现句中处所词的主题性质非常明显,如果认为语义成分(主事/施事)语法化而成的主语是典型的,语用成分(主题)语法化而成的主语是非典型的,那么存现句中的处所词语都可以看成是句子的主语,只不过是非典型的。
潘文依据对主语的认识,即主语不仅要与做谓语的动词在语义上有选择关系,而且还要位于动词之前,认为存现句中有一部分是主谓句,一部分是非主谓句。
其次,定量上,存在句的分类更加细化。
学者根据动词语法意义的不同将存在句划分出许多下位句式,如张学成(1982)把“台上玩着把戏”这样的句子列为“动态动词句”。
宋玉柱(1988)和聂文龙(1989)分别做了进一步分类,宋氏根据动词体态分作两类:一类“进行体的动态存在句”,动词表示进行体,后边带助词“着”;另一类“完成体动态存在句”,动词表示完成体,后边带“了”。
聂氏则把动态句分为能同趋向动词自由组合的“位移类”和不能组合或有限组合的“非位移类”。
另外,静态存在句的范围也被扩充,宋氏先后将“定心谓语存在句”“名词谓语存在句”“经历体存在句”“范围谓语存在句”纳入静态句系列。
汉语阅读障碍的研究进展
同质 的七种亚 型 ,以语 言 学层 次 的认 知缺 陷 为主 ,每个 亚型 中全部包含语索缺陷 。分 型研究 具有 重要 的实用 价值 和理
合较低水 平的非语言 信息加工 ” 。近些年 的 m R 研 究也没有 I 找 出关于不 同类 型 字体 阅读 的大 脑半 球特 化 的证据 ,但
在这些研 究 中,谭立海应 用 m R 技 术 ,发现 汉语 大脑语 言区 I
缺陷型和双重缺 陷பைடு நூலகம் 。国 内学 者也提 出了 许多不 同 的分 型 J
加工 中文 时的 “ 调 和 整 合作 用 ” 假 设 。而 西方 学 者 发现 , 协
以英语和其 他拼音 文字 为母 语 的人 的大脑 语 言 区位置 则位 于
误与涉及阅读 的神经 心理 加工 过程联 系起 来 ,结 合 O go sod心 理语 言模 型 ,把阅读 障碍 儿童 分成 三 类 :I (5 ,主要 型 3 %) 表现为言语加工 能力 缺 陷 ,视觉 运 动 能力相 对 正 常 ,有轻 度 记忆 障碍 ;I型 ( 9 I 2 %) 为 混合 型 障碍 ,在 言语 理 解 、知 觉 组织 、 知觉 注 意 、记忆 等 多 方 面存 在 缺 陷 ;I 感 I I型 ( 6 ) 3%
维普资讯
I圆心理 卫生杂志 f J
20 08年
第2 2卷
第9 期
71 0
・
研究综述 ・
汉 语 阅读 障碍 的研 究 进 展
徐 桂 风① 静 进 ①@
汉语阅读障碍研究综述
一
、
引 言
因介绍 ,一篇 是吴思娜 、舒华等 以北京地 区的小学
儿童 为被试考察 了汉语发展性 阅读 障碍的亚类型 , 发
阅读障 碍在学龄儿 童中 的发 生率 较高。很多有 学 习障碍的儿童绝 大多数都有 阅读 障碍。阅读 困难 不仅影 响学生 的语 文学 习,还 会影 响到其他学科 ,
大致有 四种。
从文献 篇数来 看 ,关 于语 素 的文章仅有 2 篇成
收稿 日期 :2 O l 4 —3 —1 6
作 者简 介 :王瑁 ,女 ,湖南 岳 阳人 ,汉 族 ,湖南 民族 职业学 院初 等教 育 系心理 专任 教师 ,硕 士,研究方 向 :心理 测 量评 估与人才测评 。 谢永稳 ,男 ,湖南 娄底 人 ,汉族 ,湖南民族职业学 院学前教育系辅导员 ,硕士 ,研究方 向:人事测评与高校 学生管理 。
3 8
一
云 梦 学 刊
2 0 1 4年 3月
是 一般定义 。该定义指 出 ,阅读 障碍包括 阅
信息的速度 。语音 意识是 指个体对 自己语言 中语音
成分 的觉知 和操作 能力。汉语 中构成音 节 的语音结
读 中发生 的任何困难 ,不论强度如何 、成因如何。 二是涵盖式定 义。 该定义把那些具有正常智力 , 但却存在普遍性语言缺陷的儿童视为阅读 障碍儿 童。 其症 状是以听觉和视觉形式存储在短时记忆里 的加
例如数 学应用题 的理解 ,从 而影 响到 了学 习效率和
学习动机 。
现 缺陷类 型 中以语 言学层 次的认 知缺陷为 主。语素
障碍在 阅读 障碍中的比例最高 , 缺陷的程度最深 , 是 汉 语 阅读 障碍 儿童 的主要 缺 陷。而在另一篇 中 , 吴
中文发展性阅读障碍研究
中文发展性阅读障碍研究一、本文概述《中文发展性阅读障碍研究》这篇文章旨在深入探讨中文环境下发展性阅读障碍(Developmental Dyslexia)的相关问题。
阅读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学习障碍,影响儿童在阅读、拼写、写作等方面的能力发展。
在中文环境下,由于汉字的复杂性和独特性,阅读障碍的表现和成因可能与其他语言有所不同。
因此,本文将对中文发展性阅读障碍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分析,以期为相关领域的学者和实践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本文首先将对发展性阅读障碍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明确其定义、特征和分类。
接着,文章将回顾和梳理国内外关于中文发展性阅读障碍的研究现状,分析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深入探讨中文发展性阅读障碍的成因,包括生物学因素、环境因素和认知因素等。
文章还将关注中文发展性阅读障碍的诊断和评估方法,以及相应的干预和治疗策略。
本文将对中文发展性阅读障碍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推动该领域的深入研究和实践应用。
通过本文的探讨和分析,我们希望能够为中文环境下的阅读障碍儿童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帮助,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二、中文发展性阅读障碍的理论框架中文发展性阅读障碍(Developmental Dyslexia in Chinese,简称DDC)的理论框架主要基于语言学、心理学、神经科学等多个学科的交叉研究。
其核心理论可以归结为认知加工模型的构建和应用。
语言学角度:语言学理论认为,阅读是一种复杂的语言解码过程,涉及语音、语义、语法等多个层面。
在中文环境中,由于汉字的特性和语法结构与西方语言有所不同,因此中文阅读障碍的表现形式和机制也可能与西方语言存在差异。
例如,汉字的正字法规则、声调系统等都可能对阅读加工过程产生影响。
心理学角度:心理学理论强调阅读障碍与个体的认知加工能力密切相关。
在中文环境下,这些认知加工能力可能包括汉字识别、语音加工、语义理解、工作记忆等方面。
这些认知加工能力的不足可能导致阅读困难,表现为阅读速度慢、理解力差等问题。
近十年我国阅读障碍研究进展
5 0 %, 2 0 1 3 ~2 0 1 4年 间 的文 献 总量 与 2 0 1 1 ~2 0 1 2 年 间持平 , 2 0 1 1— 2 0 1 2年 间 的文 献 总量 比 2 0 0 9— 2 0 1 0年 间减少 了 5 2 . 3 8 %, 2 0 0 9~ 2 0 1 0年 间的 文献 总量 比 2 0 0 7— 2 0 0 8年 间增 加 了 3 1 . 2 5 % 。从 文 献 的期 刊来 源看 , 各 期 刊文 献 量 差 异较 大 。研 究 主 要
2 0 1 7年
第 1期
现代特 殊 教育 ( 高等 教育研 究 )
J o u na r l o f Mo d e m S p e e i M E d u c a t i o n ( H i g h e r E d u c m i o n )
近 十 年 我 国 阅读 障 碍 研 究 进 展
王 艳 雷 江 华
( 华 中师 范大学教 育 学院 武 汉 4 3 0 0 7 9 )
[ 摘 要】 本文通过对心理学、 特殊教 育学、 语 言学领域七大核心期刊上 2 0 0 7 —2 O 1 6十年间阅读障碍研 究文献
进行检 索统计 , 从 文献数量、 研 究人 员、 课题性质 、 研 究方法、 研究 内容五个方面进行分析 , 着重时阅读 障碍研究成果进
读 障碍 发生 的时 间 , 可 分 为获 得 性 阅读 障 碍 和 发展
性阅读障碍 J 。发展性 阅读障碍者在一般智力 、 动
机、 生 活环境 和教 育 条 件 等方 面与 其 他 个 体 没有 差
年度 分布 来 看 , 文献量 随着时间的推移有起伏 , 但 总体 呈 下 降 趋 势 。2 0 0 9年有 1 3篇 , 达 到 数 量 上 的 顶峰 , 2 0 1 5年 仅 有 1篇 , 来 源 于 《中 国特 殊 教 育 》 。
我国近10年来汉语阅读障碍研究回顾与展望3
心理科学进展 2007,15(4):596~604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我国近十年来汉语阅读障碍研究回顾与展望王艳碧 余 林(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重庆 400715)摘要发展性阅读障碍(developmental dyslexia, DD)是一种严重的学习障碍。
文章回顾了l996~2006年间中国内地作者发表的有关汉语DD的实证性文章,发现我国学者近十年来对汉语DD的研究主要包括DD 的诊断筛选、亚型分析、认知特点和认知神经机制研究、教育干预等几个方面。
文章同时探讨了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如诊断标准不统一;研究领域比较狭窄;缺乏有效的干预模式和实证研究等,最后提出了研究的发展趋势和未来研究方向。
关键词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回顾与展望。
分类号 B842;R3951 引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1993)ICD-10的定义标准,发展性阅读障碍(developmental dyslexia, DD)是指个体在一般智力、动机、生活环境和教育条件等方面与其他个体没有差异,也没有明显的视力、听力、神经系统障碍,但其阅读成绩明显低于相应年龄的应有水平,处于阅读困难的状态中。
20世纪80年代之前,学者普遍认为汉语阅读中不存在阅读障碍。
1992年Stevenson等人的跨语言研究发现中文DD发生率并不低于英文,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才引起了心理学、认知神经学等领域众多研究者的关注。
从1996年到2006年,中国内地对汉语阅读障碍的研究,在数量和研究水平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为我国心理学和教育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如诊断标准不统一;研究领域比较狭窄;缺乏有效的干预模式和实证研究等。
为了解当前汉语DD的研究状况,笔者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词为“阅读障碍”、“阅读不良”、“阅读困难”等;同时以“developmental dyslexia and Chinese”“acquired dyslexia and Chinese”“reading disabilities and Chinese”等为检索词,检索PsyARTICLES数据库上的相关文章,选取了l996~2006年间中国内地作者发表的有关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的实证性文章(凡实验研究,调查统计,个案研究、实地访谈等都归入“实证研究”之列),进行统计分析。
近十年中古汉语词汇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近十年中古汉语词汇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一、本文概述近十年来,中古汉语词汇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无论是理论探讨还是实证研究,都呈现出繁荣的景象。
本文旨在回顾这一时期的研究成果,总结研究方法,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通过梳理相关文献,我们发现中古汉语词汇研究主要关注词汇的演变、词义的变迁、词汇系统的构建等方面。
随着计算机科学和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语料库建设和计量分析方法在词汇研究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近十年中古汉语词汇研究进行全面的回顾,总结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够为中古汉语词汇研究的深入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参考。
二、近十年中古汉语词汇研究的主要成果近十年来,中古汉语词汇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些成果不仅深化了我们对中古汉语词汇的理解,也推动了汉语史研究的进步。
以下是对这些主要成果的简要回顾。
中古汉语词汇的语料库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
学者们通过大规模语料库的构建和数字化技术的运用,使得对中古汉语词汇的定量和定性研究成为可能。
这些语料库不仅包括传统的纸质文献,也涵盖了碑刻、墓志、敦煌文献等多种类型的材料,从而极大地丰富了研究资源。
中古汉语词汇的构词法和词义演变研究取得了重要突破。
学者们运用现代语言学理论,对中古汉语词汇的构词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揭示了许多新的构词现象和规律。
同时,通过对中古汉语词汇词义演变的细致分析,学者们不仅揭示了词义演变的内部机制,也探讨了社会、历史、文化等因素对词义演变的影响。
中古汉语词汇与其他语言的接触与影响研究也取得了重要成果。
学者们通过对中古汉语与其他语言的比较,揭示了中古汉语词汇的来源、传播和影响路径。
这些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古汉语词汇的特点和演变规律,也有助于我们认识中古时期汉语与其他语言的交流互动。
中古汉语词汇的专书词汇研究和断代词汇研究也取得了显著成果。
学者们通过对特定历史时期或特定文献的词汇进行深入研究,揭示了中古汉语词汇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和演变趋势。
近十年中国阅读史研究论文述评及展望
近十年中国阅读史研究论文述评及展望作者:陈锴何朝晖来源:《新世纪图书馆》2023年第09期摘要近十年来我国阅读史研究发展迅速,学界产出了大量优质论文,可将其大致分为阅读史理论研究、文本研究、读者研究、现象研究和阅读史分期研究五部分,并进行简要述评。
回顾近十年阅读史研究现状,可以总结出应用数字人文、注重下层读者和发展多元学科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能够对未来研究提出展望。
关键词中国阅读史;理论研究;学科展望分类号 G259.2DOI 10.16810/ki.1672-514X.2023.09.013Review and Prospect of Chinese Reading History in Recent Ten YearsChen Kai, He ZhaohuiAbstract In the past ten years, the study of reading history in China has developed rapidly,and a large number of high-quality papers have been produced in the academic circle. This paper roughly divides them into five parts: the theoretical study of reading history, text research, reader research, phenomenon research and the study of reading history by stages. Reviewing the research status of reading history in recent ten years, we can summari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pplying digital humanities, paying attention to lower level readers and developing multiple disciplines. On this basis, we can put forward prospects for future research.Keywords History of chinese reading. Theoretical research. Discipline prospect.0 引言阅读史是近30多年来在年鉴学派、新文化史和书史影响下逐渐形成的新兴学科。
中学汉语阅读障碍分析及对策
中学汉语阅读障碍分析及对策【摘要】汉语阅读是中学汉语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汉语学习的难点。
阅读水平的高低直接反应了汉语学习者的语言能力。
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汉语教师有必要对学生的汉语阅读障碍进行分析。
本文通过分析得出影响学生阅读理解的因素主要有词汇障碍、文化障碍、方法障碍。
并根据障碍分析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从问题入手帮助学生排除阅读障碍提高汉语阅读能力。
【关键词】中学汉语阅读障碍对策阅读,是汉语学习的重要途径,是掌握语言知识、获取信息、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
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是中学英语教学主要目标之一。
然而阅读往往成为学生的一大弱点。
为此,有必要对学生的阅读障碍加以分析,并有针对性的采取有效的对策,进而有效地指导阅读教学。
1.阅读障碍分析阅读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多种语言知识相互作用的过程。
在阅读过程中,有几个层次的因素在起作用,包括词语识别、语境知识、目标语文化知识与阅读方法等。
阅读时,各个层次的知识相互补偿,彼此影响[1]。
据笔者多年的教学观察分析得出中学生目前的阅读障碍主要受词汇方面的影响。
加上学习者对目标语文化知识贫乏,逻辑推理能力不强以及未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从而进一步造成了阅读上的困难。
1.1 词汇障碍词汇障碍往往是学生在阅读中遇到的第一大障碍。
一是所记词汇的数量不够。
如果一篇文章生词太多,这不仅会影响阅读的速度,更会影响对文章的理解。
二是一词多义、对词汇掌握的深度不够。
许多学生对词汇的理解只停留在其表层意义上。
学习语言不但要有足够的词汇量还应掌握它的用法,根据不同的语境判断其意义从而达到对文章的理解。
1.2 文化障碍文化障碍是中国学生阅读汉语读物时的主要障碍之一。
文化障碍隐蔽在语言的各个层面。
在汉语阅读中,文化障碍与语言是分不开的。
语言是载体,不仅承载着语言信息,而且承载着文化信息。
文化信息反过来作用于语言信息。
读者对语言信息的理解既得益于文化信息又受制于文化信息。
1.3 方法障碍阅读方法不当和阅读技巧欠缺会极大的影响到阅读的速度和质量。
关于我国学生汉语阅读困难的研究
作者: 张承芬;张景焕;殷荣生;周静;常淑敏
作者机构: 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系
出版物刊名: 心理科学
页码: 222-226页
主题词: 阅读困难;阅读成就;低成就定义;不一致定义;截点法
摘要: 旨在探讨在我国学生的汉语学习中是否存在阅读困难问题。
研究分别采用了目前国外较常使用的两种阅读困难操作定义和新近提出的截点法,对我国学生汉语学习中的阅读困难问题进行了考查。
结果揭示出阅读困难在汉语学习者中同样存在,检出率分别为4.55%和7.96%.中国学生的阅读困难既表现在词汇上也表现在理解上;研究还发现同为阅读困难者男生和女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普通话精进之余的梳理与展望
普通话精进之余的梳理与展望普通话作为中华民族的共同语言,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
掌握标准的普通话不仅能提高我们的沟通能力,还能增加自信心,为我们的职业生涯和社交交际带来更多机会。
在日常生活中,如何精进普通话,让我们更加准确、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也是一个需要不断思考和努力实践的问题。
一、梳理普通话学习的现状虽然我们在家庭和学校里都接触到普通话,但是在实际运用中,我们常常发现自己存在一些问题。
诸如语音不准确、词汇量有限、句子结构不够完整等等。
因此,首先需要我们进行梳理和反思,了解自己目前在普通话学习上的不足和需要提高的方面。
1. 语音准确性在发音方面,普通话有其独特的音节和声调,对于非母语人士来说,更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和掌握。
通过多听多读多模仿的方法,我们能够提高自己的语音准确性,减少发音错误的频率,使自己的普通话更加纯正。
2. 词汇积累词汇量是衡量一个人语言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尤其是在日常口语和写作中,丰富的词汇能够让我们表达得更加准确、生动。
因此,我们需要注重词汇的积累,通过读书、写作和多听多说的方式,增加自己的词汇量,提高用词的准确性和多样性。
3. 句子结构和语法运用普通话有其固定的句子结构和语法规则,掌握好这些规则能够使我们说话更加规范和流利。
除了词汇的积累外,我们还需要学习和掌握正确的句子结构,了解不同语法规则的运用,使自己的表达更加清晰和连贯。
二、展望普通话学习的未来在对普通话学习现状进行了梳理之后,我们可以对普通话学习的未来进行展望。
我们希望通过持续的努力和学习,能够取得更大的进步,使自己的普通话水平更上一层楼。
1. 多听多读多模仿语言学习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就是多听多读多模仿。
通过大量的听力输入和阅读,我们能够接触到更多的语言素材,提高自己的语感和理解能力。
同时,通过模仿优秀的普通话发音和表达方式,我们能够逐渐提升自己的语言功底,让自己的普通话更加地道和流利。
2. 多参与口语练习和交流在语言学习中,实践是非常重要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科学进展 2007,15(4):596~604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我国近十年来汉语阅读障碍研究回顾与展望王艳碧 余 林(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重庆 400715)摘要发展性阅读障碍(developmental dyslexia, DD)是一种严重的学习障碍。
文章回顾了l996~2006年间中国内地作者发表的有关汉语DD的实证性文章,发现我国学者近十年来对汉语DD的研究主要包括DD 的诊断筛选、亚型分析、认知特点和认知神经机制研究、教育干预等几个方面。
文章同时探讨了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如诊断标准不统一;研究领域比较狭窄;缺乏有效的干预模式和实证研究等,最后提出了研究的发展趋势和未来研究方向。
关键词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回顾与展望。
分类号 B842;R3951 引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1993)ICD-10的定义标准,发展性阅读障碍(developmental dyslexia, DD)是指个体在一般智力、动机、生活环境和教育条件等方面与其他个体没有差异,也没有明显的视力、听力、神经系统障碍,但其阅读成绩明显低于相应年龄的应有水平,处于阅读困难的状态中。
20世纪80年代之前,学者普遍认为汉语阅读中不存在阅读障碍。
1992年Stevenson等人的跨语言研究发现中文DD发生率并不低于英文,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才引起了心理学、认知神经学等领域众多研究者的关注。
从1996年到2006年,中国内地对汉语阅读障碍的研究,在数量和研究水平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为我国心理学和教育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如诊断标准不统一;研究领域比较狭窄;缺乏有效的干预模式和实证研究等。
为了解当前汉语DD的研究状况,笔者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词为“阅读障碍”、“阅读不良”、“阅读困难”等;同时以“developmental dyslexia and Chinese”“acquired dyslexia and Chinese”“reading disabilities and Chinese”等为检索词,检索PsyARTICLES数据库上的相关文章,选取了l996~2006年间中国内地作者发表的有关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的实证性文章(凡实验研究,调查统计,个案研究、实地访谈等都归入“实证研究”之列),进行统计分析。
本文拟从文献的年度变化趋势和研究内容上对汉语阅读障碍的研究进行客观描述,并对其发展趋势和不足进行初步分析。
2 文献量的年度变化趋势本文检索到11年来有关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的实证性文章共83篇,其中一般学术文章62篇,硕博论文21篇。
文献具体的年分布情况如表1。
表1 1996~2006 文献量分布表合计3 4 5 8 6 4 6 12 19 9 7 83由表1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文献量的变化有起伏,但总的来说是呈上升趋势,前6年公开发表的文章有30篇;后五年有53篇,接近前者的两倍。
收稿日期:2006-11-10通讯作者:余林,Email-Yulin@80年代前汉语阅读障碍研究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阶段。
90年代后关于阅读障碍研究逐渐增多,研究内容不断丰富,问题也越来越深入。
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的研究同心理学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一些新学科的兴起和发展为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方向。
如一些新的智力理论给阅第15卷第4期我国近十年来汉语阅读障碍研究回顾与展望 -597-读障碍的评估提供了新的视角。
PASS认知历程模式就是这种新理论的代表之一,它不仅从动态“过程”的角度考察人类的认知,实现了对传统智力理论的突破;而且还根据基本的认知过程对阅读障碍等各类特殊儿童的缺陷问题进行了分析,为深入了解障碍儿童开辟了一条新的渠道。
其次是认知神经科学的兴起,它从脑机制和神经生理机制的角度为阅读障碍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此外,我国特殊教育的发展对汉语DD研究也起到了极大地推动作用。
90年代中国内地特殊教育快速发展,政府一方面立法使特殊儿童接受义务教育获得法律保障,另一方面扩大特殊教育的规模,改善办学条件。
随着对提高教育质量问题的关注,人们逐渐意识到教育科学研究是解决教育质量问题的根本所在,从而也带动了阅读障碍研究的蓬勃发展。
3 研究内容的分析从1996到2006年,汉语DD的研究不仅数量增长显著,而且研究内容也由单一变得更加多样化。
主要涉及五个方面:(1)阅读障碍的诊断与筛选;(2)阅读障碍的出现率和亚型的研究;(3)阅读障碍儿童认知特点的研究;(4)阅读障碍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5)阅读障碍的教学干预。
3.1阅读障碍的诊断与筛选对于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的诊断和筛选,研究者根据我国实际情况,陆续编修了一系列诊断量表。
早期的研究者主要是从语文教学实践出发,侧重对DD儿童进行阅读技能诊断。
如杨志伟在1997年根据认知心理语言学与神经语言学理论,结合DD 症状学特点,编制了《汉语阅读技能诊断测验》[1]。
其分半信度为0.77~0.81;重测信度为0.90 (0.67~0.94);A系数为0.90;因素分析所获三因子模型(字识别、词句理解、记忆- 把握)可解释64.4%的变异,符合汉语失读症的神经语言学层级理论。
此外刘靖(1997)等根据大陆的教学情况,修订了台湾徐澄清教授等所用的阅读测验,修订后的测试结果表明:四、五年级阅读测验有较好的信度(评定者间项目评分一致率为100%;分半信度0.514~0.66, p< 0.001;重测信度0.612~0.789,p< 0.05),同时能有效区分不同层次的阅读水平,具有良好的效度[2]。
吴汉荣认为,如果单纯使用这些从语文教学实践出发而编制的量表,会造成测试难度难以统一,测验内容难以标准化,以及对DD的诊断和分型都难以获得合理的、可操作性的结构[3]。
他根据《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和《诊断与统计手册:精神障碍》第4版对阅读障碍的描述和诊断标准,结合儿童阅读障碍临床表现和行为特点,自编了《儿童汉语阅读障碍量表》(DCCC)。
DCCC共包括58个检测条目和8个分量表,各条目因子负荷平均值为0.644,共通性为0.583,因素分析所获8因子模型可解释56.32%的变异,符合汉语DD的神经语言学层次理论。
此外,有的研究者根据研究需要自编了一些量表。
这些编修的量表在阅读障碍的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汉语DD的研究中,由于研究内容和目的有所不同,用于筛选阅读障碍儿童的标准也就存在差异。
但总的来说研究者一般会考虑到以下几个因素:(1)智力中等或中等以上,(2)排除感觉、情绪和文化等不利因素造成的阅读障碍,(3)阅读能力表现落后。
对于(1)(2)两点争议不是很大,主要争议来自于各研究对“阅读落后”界定不同。
有的研究者采用年级标准,如落后2个或2个以上年级水平就存在阅读障碍[4];有的采用智力成就与阅读成就的差距标准:如两者差异达到2个标准差则认为存在阅读障碍;还有研究者从认知过程入手,采用听力理解—阅读理解差异模式进行评估[5]。
3.2 阅读障碍的检出率和亚型的研究3.2.1 阅读障碍的检出率早期研究者普遍认为使用汉语的儿童不存在阅读障碍问题,对儿童的阅读不良只是简单的归因于儿童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兴趣不高、存在智力问题等因素。
但Stevenson等人的一项研究改变了以前的看法,1982年他们的一项跨国研究发现:日、中、美的阅读障碍出现比率分别为 5.4%、7.5%、6.3%,三国儿童阅读障碍出现率没有显著差异。
这意味着汉语中同样存在严重的阅读障碍问题。
为此,国内的一些研究者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张承芬等人选取了济南市9所小学5年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自编的阅读能力测验(包括词汇、朗读和理解三个部分)进行测试[4]。
结果指出,采用低成就定义法时,阅读成绩在30分(低于平均数2个标准差)以下者44人,占总数的4.55%;采用不一致截点法时,有77名学生被鉴定为阅读困难,占总体被试的7.96%,支持了Stevenson等人的研究结果。
舒华等采用调查与个案研究也发现了阅读困难儿童的客观存在[6]。
此外,有研究发现,男孩-598- 心理科学进展 2007年(2.63%)阅读障碍的发生率大于女生(1.17%);左利手儿童(5.53%)的阅读障碍发生率大于右利手儿童(1.83%)[7]。
虽然表音文字和表意文字存在很大的差异,但它们也有相似的地方。
汉字中超过80%的字是形声字,它的声旁可以在不同程度上提供整字的读音,儿童在学习的早期阶段,拼音比汉字字形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更加有效,这与拼音文字的学习有很大的相似性。
此外从阅读本身来说,其基本过程都是相似的,初学者如果不能及时掌握阅读所需要的基本加工技能,就可能导致阅读缺陷或者滞后。
这也预示汉语同拼音文字一样可能存在阅读障碍问题。
3.2.2 阅读障碍亚类型的研究亚类型研究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理论价值。
阅读障碍的异质性很大,只有对学生的特质充分了解,才能对症下药进行成功的教学补救。
此外,亚类型研究还可以为阅读障碍理论提供支持或反对的证据:如阅读障碍究竟是语音技能问题还是视空障碍或者其他。
但由于研究者采用了不同的分类标准、研究工具和统计方法,这些不同的阅读障碍亚型和类别很难在结果上直接进行比较。
如以下的三篇文章,有的是从阅读成分进行分类,有的则从与阅读相关的认知成分着手。
杨志伟(1998)采用ICD-10诊断标准和汉语阅读技能诊断测验(CRSDT),对114名3年级阅读障碍儿童和131名正常儿童做对照研究和聚类分析,把DD分为三型:(1)单字识别障碍型(21.6%),以字识别、认读准确性和速度障碍突出,其他项目接近正常水平,属于单纯字形-音/义的识别(解码)障碍;(2)词、句理解困难(8.1%),属于单纯的词句理解障碍,所占比例最小;(3)混合型(70.3%),其比例最大,情况也最严重[8]。
陈洪波(2001)在聚类分析的基础上,把阅读错误与涉及阅读的神经心理加工过程联系起来,结合Osgood心理语言模型,把DD儿童分成三类:I型(35%)主要表现为言语加工能力缺陷,视觉运动能力相对正常,有轻度记忆障碍,这可能与左半球功能障碍有关;II型(29%)为混合型障碍,在言语理解、知觉组织、感知觉注意、记忆等多方面存在缺陷,推测与脑功能混合缺陷有关;III型(36%)主要表现为视觉-空间加工能力缺陷。
主要以右半球功能障碍较突出,左半球功能亦低于正常[9]。
吴思娜在总结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对阅读障碍者实施了比较全面的测验,包含在以往研究中经常涉及的语音意识、命名速度、短时记忆等语言学因素;又包括注意、空间能力、产生速度和非口语短时记忆等非语言学因素;同时加入了以往阅读障碍研究中没有涉及,但却日益被研究者重视的语言学因素-语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