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三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一、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我国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及其实质,认识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2、了解我国在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10年,由于缺乏经验,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在党的领导下,通过全国人民的努力,终于克服了困难,仍然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3、了解文化大革命使我国经济建设遭到严重破坏的史实及沉痛教训。

过程与方法目标

1、教师应精选典型历史事件,引导学生建构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轮廓;组织小组教学,启发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以其讨论成果在班级交流;及时评价学生学习表现。

2、选取一组反映“三大改造”、“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经济社会状况的图文声像资料,以多媒体手段再现历史情境。在丰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形成一定的理性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在这个时期,我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难题。

2、我国在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10年中取得的经济建设成就,为后来进行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

3、文化大革命长时间的社会动乱,造成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缓慢,拉大了中国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使中国失去了一次极其宝贵的发展的机遇。

重点

过渡时期总路线;中共八大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方面的理论成果;“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的经济建设失误;文化大革命使中国国民经济遭受严重损失。

难点

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二、教学过程

(引导学生课前准备:搜集有关三大改造、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文革有关的图片音像资料,并在一定范围交流,增强感性认识,为课堂教学做好铺垫。)

导入: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新中国成立的有关史实,总结指出:随着新中国政权的巩固,党和政府的最主要任务是什么?为实现这一任务又进行了哪些重要的工作?

新课教学

首先引导学生浏览“课前提示”及课文子目,要求学生从总体上把握教材。

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要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首先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要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就必须改造旧的生产关系,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经济基础。

教师指出人民政权建立后,必须重视经济建设,安定民心。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思考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在经济领域开展了哪些重要工作?这些工作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归纳:土地改革和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实现了国营企业力量的壮大、加强了工人阶级领导地位和对经济活动的控制能力、促进了农民的互助合作运动。为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奠定基础。

解释概念:过渡时期--是指1949—195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即进行三大改造,把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

教师:毛泽东有一段给人印象深刻的描述:“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中国人民自然迫切要求迅速改变这种状况。1953年,中国共产党经过酝酿、讨论,正式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设问: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的内容?特点?

概括起来就是“一化三改”,即实现以重工业为核心的工业化,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确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学生思考:为什么说过渡时期总路线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造并举的路线?

教师引导学生从内容入手分析,总路线规定了两个方面的任务:①实现工业化,即发展生产力。②进行三大改造,即变革生产关系。然后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建设与社会主义革命同时并举,即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同时并举。

设问: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民族资产阶级在其发展中具有什么特点?。党和政府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采取了什么政策和步骤?有什么好处?

教师应首先指出,我国所进行的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指对民族资本进行改造。在国民经济中,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和个体经济相比,是先进的经济成分,与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相比,却是落后的成分。社会主义经济越发展,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同生产力发展的矛盾就越尖锐。因此在过渡时期不可能长期保存资本主义经济。②改造的形式。“国家资本主义”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必经之路,它经历了由低级(统购包销、加工订货)到高级(公私合营)的发展过程。公私合营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是过渡到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的最好形式。最后产生全行业的公私合营,即按行业将公私合营、私营企业统管起来。

设问:党和政府对个体农业和手工业的改造采取了什么原则和方针?通过什么形式进行?为什么要这样做?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总结:至1956年底,三大改造工作基本完成,国民经济中的经济成分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成为占有绝对优势的经济成分,这表明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已经建立起来,标志着我国历史发展进入了社会主义阶段。

二、曲折发展的十年

教师: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起来,由此,我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在这一阶段,摆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的历史任务,是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我们要从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十年左右的时间,称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十年探索。

设问:1、中共是怎样开始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

2、中共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经济建设出现了哪些失误?

3、中共又是怎样及时纠正经济建设中的失误的?

解决1:让学生带着以下问题思考:①《论十大关系》提出的依据是什么?②十大关系主要讨论的是什么问题?③发表《论十大关系》报告的目的是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