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西方美术发展概况

合集下载

20世纪西方现代派绘画美术

20世纪西方现代派绘画美术

《带黑色的弓形, 154号》特定的主 题和视觉的联想 都消逝了。这幅 画中所显示的猛 烈冲突的动势和 紧张,是色彩和 形状的互相冲突 和紧张,犹如某 种星际大战似线 条的冲突和紧张。
《构图七号》 这是他作品
中画幅最大 的一幅,也 是超越他以 往其他作品 的杰出成就 的作品之一。 用“狂想” 来形容在适 合不过了, 给人的感觉 是异常迷乱 画上色彩狂
《结构之八》把 抒情的抽象和几 何的抽象有机结 合起来,几何形 的结构与通过线 条、色彩、空间 和运动来传达艺 术家的感情意识, 不再参照自然物, 是种诗意的流畅。 康定斯基的审美 观中始终保留着 几何图形。
《构图, 2号》
骑手和其它人 物,已经变成 色点或线条图 案了。画面的 空间,排列着 颤动的、急速 运动状的色块, 故事也就淹没 在这抽象的图 案之中。此时, 已经在吸取野 兽派色彩组织 含意的康定斯 基, 开始用从音乐
传统对艺术的看法有了巨大的影响。也
常被称为超现实主义运动。或简称为超
现实。
返回
“当代艺术魔法大师”
"我同疯子的唯一区别,在于我不是疯子“,” 每天早晨醒来,我都在体验一次极度的快 乐,那就是成为达利的快乐……"。
记忆的永恒
精神病人式的对现实世界秩序的解脱
达利 《面不幻影和水果盘》 西班牙
返回
——超现实主义
巴拉 《链条上的狗》 1912 ——未来主义 返回
勒伦拖 《圣瓦西里寺》 1913
返回
——未来主义
(风格派)
返回
风格派:1917年在荷兰出现
的几何抽象主义画派,以《风格》 杂志为中心。创始人为T.van杜斯 堡,主要领袖为P.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 1872-1944,见插图)。 蒙德里安喜欢用新造型主义这个名 称,所以风格派又称作新造型主义。 风格派完全拒绝使用任何的具象元 素,主张 用纯粹几何形的抽象来表 现纯粹的精神。认为抛开具体描绘, 抛开细节,才能避免个别性和特殊 性,获得人类共通的纯粹精神表现。 返回

20世纪西方美术

20世纪西方美术

20世纪初,随着西方自然科学尤其是照相技术的发展,绘画“不再作为自然的奴仆了”,要“为艺术而艺术”。

20世纪上半叶的西方美术被称为“现代主义”或“现代派”美术。

它是指20世纪以来具有前卫和先锋特色,与传统美术分道扬镳的各种美术思潮和流派。

法国:1905年法国以马蒂斯为首的野兽主义兴起;1808年立体主义诞生,毕加索、勃拉克是关键人物。

《亚维农少女》作为传统美术与现代美术的分水岭。

德国的表现主义:表现主义是20世纪初出现的艺术流派,其艺术特征是在作品中强调表现和宣泄情感的重要性。

表现主义的主要活动基地在德国,但作为一种艺术思潮,它在欧洲各国均有反映。

1905年德国出现桥社组织,是德国表现主义的第一个社团,桥社的不少画家表现人和自然的原始性,歌颂性解放。

德国表现主义的第二个社团是1911成立的“青骑士社”,代表人物有康定斯基、马尔克等,与法国野兽主义相似,带着浓厚的北欧色彩与德意志民族传统色彩。

表现主义在挪威:发展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几年的德国表现主义绘画,已逐渐地关心起当代人的心理状态。

直接对德国表现主义美术产生影响的是挪威画爱德华·蒙克(1863~1944)。

表现主义在其他国家:表现主义风格在欧洲其他国家也有明显的表现,奥地利的维也纳分离派及其代表人物克里姆特(1862~1918)在20世纪初发展象征主义和表现主义画风上颇有贡献。

意大利的未来主义:1909年在意大利出现的“未来主义”不同于野兽主义和立体主义,它是一个更为广泛的文艺运动。

与其说它是一种风格,不如说它是一种意识形态。

参与这个运动的有文学家、戏剧家、美术家、建筑家等。

俄罗斯、荷兰的现代主义美术:1913年至上主义是俄罗斯的艺术家们对现代艺术的一大贡献。

至上主义的发起人是马列维奇。

至上主义奠定了几何抽象理论的基础。

将几何抽象理论推向一个更新高度的是荷兰画家蒙德里安(Mondrian,1872~1944),1914年创立了几何风格派。

西方美术的发展历程

西方美术的发展历程

西方美术的发展历程西方美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艺术,这些艺术作品强调自然主义的表现方式。

随着罗马帝国的衰落,欧洲进入了中世纪,这段时期的艺术被基督教教会统治着,并且更关注宗教主题的表现,艺术作品通常以圣经故事、圣徒和基督教教义为主题。

文艺复兴时期是西方美术发展的重要转折点,这一时期开始在意大利兴起,并逐渐扩展到其他欧洲国家。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追求人体比例的完美和逼真,注重透视和光影的表现。

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等艺术家在这一时期创作了许多杰作,他们的作品对后来的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

随后,17世纪的巴洛克艺术以宏伟、浮华的风格而著名。

巴洛克艺术强调运动和戏剧性的表现手法,作品通常富于动态和活力,呈现出丰富的光影效果。

如伯罗奔尼撒战争等历史事件的作品,以及宗教和神话题材的作品。

18世纪的洛可可艺术则更加强调优雅、浪漫和俏皮的氛围。

艺术家们更加注重创作精美的装饰品,风格追求华丽和奢华。

洛可可艺术主题多样,从宫廷生活到田园风光,都有艺术家的创作。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印象主义艺术运动崛起,打破了传统画风的限制,艺术家开始强调对光线和色彩的准确捕捉,注重瞬间的表现和情感的传递。

马奈、莫奈和梵高等印象派艺术家的作品在当时引起了轰动,对后来的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20世纪的西方美术发展进入了现代主义阶段,艺术家们开始尝试各种新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

立体派、表现主义、抽象艺术等等,都在这一时期兴起并获得了广泛的关注。

不同的艺术家追求不同的创新和表达方式,艺术作品变得更加多样和抽象,对观众提出了更多的思考和解读。

现代主义后期,艺术家们开始注重对社会和政治问题的反思,产生了概念艺术、后现代主义等不同的流派。

当代艺术探索了更多的实验性和观念性,追求反传统和自由的艺术表达。

总的来说,西方美术的发展历程丰富多样,经历了从古典主义到现代主义的多个阶段,每个时期都由于艺术家们的努力和创造力而取得了独特的成就,对世界艺术影响深远。

20世纪欧洲美术

20世纪欧洲美术
认为是传 统美术与现代美 术的分水岭,是 画家在参观巴黎 人类博物馆时, 被非洲黑人雕刻 的简练朴素和粗 犷的造型所吸引 而产生的。画家 企图把几何化的 人物和背景的几 何形体结合起来。
《三乐师》画中三
个乐师以几何抽象色 块造型、平面化构图、 平涂手法制作。作品 的主题是欢乐的,同 时又有一种肃然庄严 的气氛。
亨利·马蒂斯(1869~1954)
• 野兽主义的主将,早年从事律 师工作,23岁时改学绘画,他 认为“美的色调不可能从抄袭 中获得,绘画的色彩必须依靠 思索、想象和梦幻才能获得。” 后来受到点彩派影响,借鉴黑 人雕塑和东方装饰艺术。 • 他的作品体现了野兽派的美学 观念:大胆的色彩、简练的造 型、和谐一致的构图以及强烈 的装饰性,形成了他独特的风 格。
• 《格尔尼卡》画的背景布满黑暗,那盏光明的灯照射着这血腥的
场面,好似一个冷酷而凶残的梦魇笼罩着全画。画家以黑、白、灰三色为 色调对比,强烈中有和谐,运用具象与抽象和超现实等手法结合创作而成, 具有结构严谨、主题鲜明的浪漫主义精神气质。
毕加索自画像
表现主义
• 20世纪初诞生于德国而后流行于欧洲 的现代主义流派。 • 特征:在作品中强调表现和宣泄情感的重要性。表现为造 型的夸张和扭曲,色彩的强烈和主观,视觉上的冲击和粗 放。 • 德国表现主义的两个社团:1905~1913成立的“桥社” (画裸体和风景画);1911在慕尼黑成立的“青骑士社”。
爱德华· 蒙克(1863~1944)
• 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享誉世界的挪威艺术家,西方表现主 义绘画艺术的先驱。对德国表现主义的影响至关重要。蒙 克创作了大量带有悲剧意味的作品,表现疾病、死亡、孤 独和忧郁,充满对人生的怀疑和焦虑。
• 《呐喊》蒙克自己曾

外国美术史 20世纪美术

外国美术史 20世纪美术

《女子像》 女子像》 美 克洛斯
超现实主义 超现实主义从达达主义分化而来。它以弗洛伊德 的潜意识学说为指导。并从儿童、精神病患者、 梦境中汲取灵感,把现实观念与本能、潜意识和 梦的经验相糅合,达到一种绝对和超现实的境界。 出其不意的偶然组合、无意识的发现、现成物的 拼集是超现实主义画家们常常采用的手法。代表 人物为达利。
《内战的预感》 被肢解的人 体,用人体 构成框架式 的结构充满 画面,蓝天 白云作背景, 象征战争的 恐怖和血腥, 就像一场血 肉横飞、尸 骨四迸、令 人毛骨悚然 的恶梦。
第一阶段——“现代主义”:20世纪初至二战结 束。艺术中心为巴黎。 第二阶段——“后现代主义”:二战结束至今。 艺术中心为纽约。
第一阶段:现代主义
野兽主义 现代主义首见于野兽主义作品。以法国马蒂 斯为代表。 “野兽派”因风格狂野、艺术语言夸张、变形 而颇有表现力,被戏称作“野兽”。 特点:注重纯色的发挥,强调色彩的表现力。
未来主义 未来主义兴起于意大利。在现代工业科技的刺 激下,画家们用分解物体的方法来表现运动场 面和动感,用线和色描绘一系列重叠的形,试 图用线来描绘光和声音。
《阳台上奔跑 的小女孩》 巴 拉
《女人与狗》巴拉
人和狗都在行进中,由于运动,画面上的狗 不是四条腿,而是很多条腿,链条不是一根, 而是多条,整个画面似乎给人以运动感。
《青春期》(又名 《夜》) 画中描绘一位裸体少女, 惊恐不安地注视着渺茫 的前方,侧光从右下方 照射,将她的身影投在 沉沉的夜色背景上,更 增加了画面的恐怖气氛。
《呐喊》 关于这幅画的创作,蒙克 记述:“我和两个朋友一 起去散步,太阳快要落山 了,突然间,天空变得血 一样的红,一阵忧伤涌上 心头,我呆呆地伫立在栏 杆旁。深蓝色的海湾和城 市上方是血与火的空间, 友人相继前进,我独自站 在那里,这时我突然感到 不可名状的恐怖和战栗, 我觉得大自然中仿佛传来 一声震撼宇宙的呐喊。” 画家运用了奇特的造型和 动荡不安的线条,燃烧的 红云以及象征死亡的黑色, 表现了画家内心的恐惧情 感。

20世纪西方现代美术

20世纪西方现代美术

(二)西方现代美术的两个发展阶段
• • • • 西方20世纪的现代美术大致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 20世纪初至1945年二战结束 这一阶段现代主义占主流地位,兼有其他传统的、学院的 流派。 • 第二阶段: • 自1945年至今天 • 这一阶段从50年代起,出现一种与现代主义既有联系又有 区别的艺术思潮和流派,人们将其称之为“后现代主义”。 但在这一阶段中,现代主义仍然非常活跃,而传统的、学 院的,以至其他被现代主义排斥的非主流艺术,也有复苏 的迹象。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西方 现代美术概况

• • • 被泛称为“现代主义”或“现代派”的美术,包括20世纪初以来具 有前卫和先锋特色、与传统美术分道扬镳的各种美术思潮和流派。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西方现代美术的社会背景: 18世纪以来欧洲哲学中重视个人人格、尊重个人创造性和主体性格的 “主体论”,在进入20世纪之后得到更大的张扬。 此外,艺术品的供求关系也发生了变化。从19世纪下半期开始,除出现 独立于官方沙龙的展览外,还出现艺术经纪人和私人赞助者,出现私人画廊, 艺术品开始走向市场。这不能不对美术创作产生影响。 19世纪末既已开始流行的“绘画不做自然的奴仆”,“绘画摆脱对文学、历 史的依赖”,“绘画语言自身的独立价值”,“为艺术而艺术”等观念,是 现代主义美术体系的理论基础。 欧洲传统艺术中一直存在的两种倾向——重视理性精神和注重感情表现, 在现代主义艺术中也有所表现。后印象主义画家塞尚(重视理性)和梵高 (强调感情)分别成为现代主义艺术两种趋势的先驱人物。
(2)代表画家——②约瑟夫· 费尔南· 亨利· 莱热
• • ②约瑟夫· 费尔南· 亨利· 莱热 (法语:Joseph Fernand Henri Léger, 1881年2月4日-1955年8月17日),法国画 家、雕塑家、电影导演。早年由印象派、野 兽派转入立体派,1909年与罗贝尔· 德洛奈一 起倡导“由反差引起的自由色彩之战”。第 一次世界大战中参加了凡尔登战役,之后进 入了“活力时期”,创作了一批描绘劳动者 的图画。1920年代到1940年代,莱热往返于 法国、美国之间,1935年在纽约现代艺术博 物馆举办了个人展,1945年加入法国共产党。 晚年转入古典主义风格,曾为联合国总部作 画。1955年获圣保罗双年展大奖,同年逝世。 40年代初旅居美国。1945年回国,政治上信 仰共产主义。早期作品追求工整的形式美和 单纯的色彩美。作品《玩牌者》、《三个女 人》等,受几何抽象主义和纯粹主义影响, 画面出现较多的曲线。战后画风转向写实, 内容多描绘工人和普通劳动者,画幅较大, 色彩清晰,代表作为《建筑工人》、《大行 列》等。

20世纪西方美术发展概况

20世纪西方美术发展概况

20世纪西方美术发展概况作为时代产物的20世纪西方美术,不可避免地反映了这个时代政治、经济和精神文化的重要变革,反映了这个时代人们极其复杂、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极为深刻的哲学思考。

19世纪末即已开始流行的“绘画不作自然的奴仆”,“绘画摆脱对文学、历史的依赖”,“绘画语言自身的独立价值”,“为艺术而艺术”等观念,是20世纪西方美术体系的理论基础。

这里就出现了一个现代艺术中存在的距离:艺术和自然形象的距离。

20世纪的主要现代艺术流派,其实都在探讨这两者的关系,在这种探讨中,西方兴起的主流美术思潮和流派否定描绘具体物象,主张抽象。

一20世纪西方美术的主流——抽象抽象绘画不是一个画派、一种风格或一个有宣言和纲领的社团,而是一种思潮,一场扩展以至改变人们视觉经验和绘画观念,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绘画革命。

抽象艺术作为20世纪西方美术中的主流,发轫于19世纪末,确立于20世纪初,盛极于20世纪40年代,继而蓬勃开来,征服了欧洲和整个西方世界。

抽象绘画的产生和发展有其必然性,它是在现代突飞猛进的科技,强烈改变着人们的认识;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个性和自由;高度物质文明造成的高速度。

二十世纪突破了客观自然形对于艺术的严格约束,把对自然的模拟演化成了依据个体的精神需要进行主观的改造。

在这种改造的过程中,精神感受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艺术中所表现的内容虽然没有完全遵从自然的原貌,但他们服从于真实的视觉感受和内在精神需求。

经过改造之后的形与自然中的原生状态不同,观者可以从中体会到不同个体的艺术家改造形的审美意趣的差异。

与传统绘画其实很多还是走在同一个方向上,这个方向仍然是艺术语言的审美追求,之所以产生视觉面貌的差异,是因为在自然和自我的天平上有所偏重,他们有表现的理想,在具体的艺术实践中并没有放弃语言的审美组织。

二十世纪的艺术形式真是很多,艺术的涓涓细流已汇成沧海,没有主流,只感觉到令人眼花缭乱和不断的变化,科学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也在不知不觉地改变着我们的艺术观念。

西方美术史的发展

西方美术史的发展

西方美术史的发展
西方美术史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罗马时期。

在古希腊时期,艺术家主要创作了许多雕塑作品,而在罗马时期,壁画和马赛克成为了主要形式。

中世纪时期,基督教成为了主流宗教,艺术家开始在教堂和修道院中创作宗教主题的画作、壁画和雕塑。

文艺复兴时期是西方美术史中的一个重要时期。

艺术家开始以人文主义为基础,追求恢复古典文化和艺术的精神。

这一时期的艺术作品注重透视和比例的准确性,主题从宗教转向了个人、人体和自然。

17世纪是欧洲艺术的黄金时期,巴洛克艺术风格兴盛。

这一时期的艺术作品表现了宗教、神话、历史和日常生活等各种主题,强调精神和感情的奔放和丰富。

18世纪的欧洲艺术主要体现了启蒙运动的精神和理念,风格趋向简约、明快和自然。

19世纪的印象派运动开创了现代艺术的先河,推崇以色彩和光线描绘形式,追求个人感觉和主观反映。

20世纪以来,西方美术的发展经历了多种流派和风格的变革,包括表现主义、抽象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流行艺术等。

同时,数字艺术和多媒体艺术的出现与发展也为西方美术带来了新的可能性和挑战。

西方美术的发展历程

西方美术的发展历程

西方美术的发展历程西方美术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

在这个时期,艺术主要以雕塑为主,展现了人体的完美比例和自然之美。

古希腊的雕刻作品,如《普拉克西特丽娜》和《阿波罗·贝尔维杰尔》等,都成为了后世艺术家们的灵感源泉。

随着罗马帝国的衰落,西方美术进入了一个黑暗时期,艺术创作几乎停滞不前。

直到文艺复兴时期的到来,艺术创作才焕发了新的生机。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们受到古希腊和古罗马艺术的启发,以及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开始追求人体的真实再现和自然的细腻描绘。

这一时期的代表性艺术家有达·芬奇、拉斐尔和米开朗基罗等。

随后,巴洛克艺术成为了西方美术的主流流派。

巴洛克艺术强调情感表达和戏剧性效果,在艺术作品中运用形象丰富的造型、强烈的光影效果和浓郁的装饰效果,表达了宗教、个人和政治等方面的复杂情感。

巴洛克时期最重要的艺术家是荷兰的伦勃朗和意大利的卡拉瓦乔等,他们的作品展现了巴洛克艺术的特点和艺术家个人的风格。

18世纪,古典主义艺术兴起,艺术家们开始追求对称和和谐的表现方式。

古典主义艺术注重规则和秩序,同时强调传统和理性。

代表性的古典主义艺术家有法国的大卫和英国的伦敦塔恩。

19世纪,浪漫主义艺术出现了。

浪漫主义艺术家们强调个人情感、想象力和自然界的壮丽之美。

他们用奇特的造型和鲜明的色彩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激情,代表性的浪漫主义艺术家有德国的克里姆特和英国的特纳。

20世纪初,艺术家们开始追求创新和突破传统的艺术表现方式。

这一时期出现了多种流派和艺术运动,如表现主义、立体派、超现实主义和达达主义等。

代表性的艺术家有毕加索、达利和马蒂斯等。

如今,西方美术已经进入了多元化和后现代主义的时代。

艺术家们可以自由地选择各种表达方式和创作媒介,从绘画、雕塑到装置艺术和数码艺术等等。

随着科技的发展,艺术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总的来说,西方美术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古典主义到文艺复兴、巴洛克、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现代艺术等不同的流派和时期,每一次的变革和突破都为艺术家们提供了更多的创作灵感和表现自由。

最新20世纪西方美术发展概况资料

最新20世纪西方美术发展概况资料

20世纪西方美术发展20世纪西方艺术最大的特点是一是对传统的借鉴打破了民族、地区、国家、时间等人为的或自然的障碍而更具世界。

二是各门类艺术之间相互影响更趋密切,例如,美术创作借鉴了电影和摄影手法,借鉴了文学中的意识流,试图把音乐的抽象性移植到绘画中等等,这些都明显地带有实验性。

任美术内部,各种形式也相互借鉴、融合,以致一些传统的分类和观念已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19世纪末的象征主义为20世纪各种艺术倾向打下了基础。

但1880年以后出生的一代艺术家已属于20世纪的年轻一代,他们不再同情世纪末的情趣。

20世纪西方进入了个性化的时代,强调个性和内省反思是社会的和个人的价值判断的立足点。

"反传统"成为这个世纪艺术的主流。

各种"主义"和"运动"就是由所谓前卫的年轻一代艺术家发动的。

他们的创作更深地卷入到艺术家的个人世界之中,更强烈地表现他们的个性。

因此20世纪西方艺术更倾向多样化,更具多变性和主观随意性。

1:表现主义20世纪西方艺术的基本面貌可以概括为情绪表现、构成反艺术、潜意识、模拟等类型,也可以归纳为抽象和表现这两个相互对峙的倾向,或许在这两极之间还可以增添第三个倾向,即抽象表现的倾向。

到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三个倾向已具雏形,这就是当时引导潮流的表现主义,立体主义和未来主义。

表现主义旨在表达情感体验和精神价值,而不在乎记录视觉印象。

20世纪头十年,在莱茵河两边形成了不同的表现主义势力范围,其中心分别在世界文化之都巴黎、德国北部的德累斯顿和南部的慕尼黑,其核心团体依次是野兽派、桥社和青骑士。

1)野兽派20世纪初到一次大战爆发,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云集巴黎,形成了一些自觉的前卫派艺术运动,野兽派是其中的第一个。

1905年在巴黎的秋季沙龙中,马蒂斯、德兰、弗拉曼克等画家的作品同展于一室,他们强烈的色彩、过度的变形引起了评论家沃克塞勒的批评,他称他们为"一群野兽",野兽派由此得名。

20世纪欧洲美术

20世纪欧洲美术

20世纪欧洲美术20 世纪对于欧洲美术来说,是一个充满变革和创新的时代。

在这个世纪里,各种艺术流派和风格层出不穷,艺术家们不断挑战传统,探索新的表现形式和艺术观念。

20 世纪初,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影响依然存在。

印象派注重对光线和色彩的瞬间捕捉,强调视觉的直观感受。

而后印象派则更加注重艺术家的主观表达和内心感受,塞尚、梵高和高更等艺术家的作品为后来的现代主义艺术奠定了基础。

在 20 世纪的前二十年,野兽派和立体派成为了艺术舞台上的重要力量。

野兽派以强烈鲜艳的色彩和粗犷的线条为特点,代表艺术家如马蒂斯,他的作品常常充满了自由和奔放的气息。

立体派则打破了传统的绘画形式,将物体分解为多个几何形状,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组合,毕加索是立体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亚威农少女》是立体派的经典之作。

20 世纪 20 年代,表现主义开始兴起。

表现主义强调通过夸张、变形和强烈的色彩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和精神世界。

德国表现主义画家蒙克的作品《呐喊》,以扭曲的形象和鲜明的色彩,生动地表现出了人类内心的恐惧和焦虑。

同一时期,未来主义也崭露头角。

未来主义赞美速度、力量和现代科技,试图通过艺术来展现未来的景象。

他们的作品常常充满了动态和活力。

20 世纪中期,抽象表现主义成为了主流。

抽象表现主义强调艺术家的情感和潜意识的表达,作品通常没有具体的形象,而是通过色彩、线条和形状来传达一种内在的力量和情感。

波洛克的“滴画”就是抽象表现主义的典型代表。

除了绘画领域,雕塑艺术在 20 世纪也发生了重大变革。

传统的雕塑观念被打破,艺术家们开始使用各种新材料和新形式进行创作。

例如,贾科梅蒂的瘦长而孤独的人物雕塑,以独特的风格展现了人类存在的困境。

20 世纪后期,观念艺术、行为艺术和装置艺术等新兴艺术形式逐渐兴起。

观念艺术强调作品背后的思想和概念,而不是作品本身的形式。

行为艺术则将艺术家的身体作为艺术创作的媒介,通过表演来传达艺术观念。

装置艺术则是在特定的空间中创造出一种艺术环境,让观众参与其中。

二十世纪外国美术史

二十世纪外国美术史

20世纪西方现代美术大致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初至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这 一阶段现代主义占主流地位,兼有其他传统的、学院派 的艺术,中心是法国巴黎,这里诞生了野兽派、立体主 义的现代艺术流派,培养出具有现代意识的先锋画家。
第二阶段:艺术中心从巴黎转向美国的纽约。在这里出 现的新风潮比欧洲变异的速度更快、更频繁。第二阶段 是第一阶段的延续和发展,出现了与现代主义既有联系 又有区别的各种艺术思潮和流派。
杜菲(杜飞)
法国画家、设计师。擅长作市街港口、赛船等风景画, 独特地运用单线条和鲜明色彩将物体夸张变形,追求装 饰效果。
代表作品:《巴黎的花园》、《尼斯的海滨俱乐部》
评价:杜飞创立了“色彩-光线理论”:他认为,色彩的 明暗度在光线下是相同的,胜过色彩本身;色彩捕捉住 光线,是属于整体性的。每一个主体或每一组主体,都 有自己的光线。
20世纪美术
20世纪
1、社会背景:19世纪末,在动荡的政治变革与工业革 命的双重冲击下,欧洲文化出现了对传统观念全面否定 的呼声。20世纪初,一股反对自然主义的浪潮迅速发展, 这是西方艺术史上最具冒险精神与创新精神的时期。在 此期间,绘画、雕塑、建筑、文学、音乐、哲学和科学 等领域出现了许多重要的新观念和新理论,这种革新的 影响一直持续到今日。
赛船
《挂着旗子的街道》
《向莫扎特致敬》
野兽主义没有成为一种运动,也没有发 展出信念一致的理论,到1908年,松散 的关系开始瓦解,野兽主义被立体主义 所取代。
立体主义
1、以毕加索和勃拉克为代表的画家在法国推出立体主 义绘画。当时的评论家称他们的绘画将每件物体都还原 成了“立方体”,“立体派”从此得名。
代表人物 马蒂斯 蒙克 毕加索 波居尼 蒙德里安 波洛克 达利 杜尚

西方美术史概述

西方美术史概述

西方美术史概述
西方美术史是指欧洲和北美地区的美术发展历程。

它起源于古希腊和古罗马时
期的古典艺术,经历了中世纪的宗教艺术、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艺术以及现代艺术运动的多样化发展。

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艺术以描绘人物、神话和历史故事为主题,表现了当
时社会、文化和政治的价值观。

古希腊雕塑以理想化的人体形象闻名,而古罗马建筑则体现了实用性和宏大的设计。

中世纪的宗教艺术主要以基督教主题为中心,并在教堂和修道院中得到广泛的
应用。

这些艺术作品以复杂的绘画和彩描窗为特色,目的是传达信仰和宗教教义。

文艺复兴时期是西方美术史的重要转折点。

人文主义思想的兴起推动了对人体
形象的研究,艺术家们开始以更写实的方式描绘人物,并注重透视和光影效果的表现。

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等艺术家在这个时期达到了顶峰。

随着19世纪的到来,现代艺术运动开始兴起,艺术界开始对传统观念和技巧
进行挑战。

印象派、立体派和表现主义等艺术流派相继涌现,艺术家们开始关注个人表达和情感的表现,创造了更加多样和前卫的艺术形式。

20世纪的西方美术史见证了艺术多样性的进一步发展。

从达达主义和超现实主义到抽象表现主义和波普艺术,艺术家们通过不同的媒介和技术进行创作,挑战了传统的概念和表达方式。

西方美术史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和演变的过程,所取得的成就对于世界美术
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继承和创新,西方艺术家们不断推动着艺术的边界,使之成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0世纪西方现代派绘画美术

20世纪西方现代派绘画美术

度,散乱的阴影使立体主义的画面没有传统西方
绘画的透视法造成的三维空间错觉。背景与画面
的主题交互穿插,让立体主义的画面创造出一个
二维空间的绘画特色。
返回
毕加索 西班牙
《奥尔塔•德埃布罗的工厂》
返回
——立体主义
毕 加 索
《 吉 他 》
——
立 体 主
西 班 牙
返回

毕加索 《格尔尼卡》 西班牙 ——立体主义
3
野兽派 表现主义 立体主义
未来主义 抽象主义 抽象表现主义 超现实主义 达达主义
返回
野兽派
1、现代主义首见于野兽主义作品,野兽派 是1898至1908年在法国盛行的一个现代绘 画潮流。因风格狂野、艺术语言夸张、变 形而颇有表现力,被戏称作“野兽”。
2、绘画特点:热衷于运用鲜艳、浓重的色
翌年当“笼子”里的“野兽”倾巢而出,举行一个接一个 惊人的展览时,野兽主义则已是影响巨增,势头高涨了。
《红色的和谐》在这里画家所要表现的是一种线 条、色彩的组合,所有一切都图案化、平面化 了,强烈的装饰风格体现了画家的追求,使欣 赏者在纯洁与宁静中得以满足。
9
马蒂斯 《舞蹈》 法国
——野兽派
返回
返回
立体主义是西方现代艺术史上的一个运
动和流派,又译为立方主义,1908年始于法国。
立体主义的艺术家追求碎裂、解析、重新组合的
形式,形成分离的画面--以许多组合的碎片型
态为艺术家们所要展现的目标。艺术家以许多的
角度来描写对象物,将其置于同一个画面成了许多的垂直与平行的线条角
2
20世纪西方现代美术大致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初至1945年第二次世界 大战结束,这一阶段现代主义占主流地位, 兼有其他传统的、学院派的艺术,中心是 法国巴黎,这里诞生了野兽派、立体主义 的现代艺术流派,培养出具有现代意识的 先锋画家。

20世纪西方美术发展概况

20世纪西方美术发展概况

20世纪西方美术发展20世纪西方艺术最大的特点是一是对传统的借鉴打破了民族、地区、国家、时间等人为的或自然的障碍而更具世界。

二是各门类艺术之间相互影响更趋密切,例如,美术创作借鉴了电影和摄影手法,借鉴了文学中的意识流,试图把音乐的抽象性移植到绘画中等等,这些都明显地带有实验性。

任美术内部,各种形式也相互借鉴、融合,以致一些传统的分类和观念已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19世纪末的象征主义为20世纪各种艺术倾向打下了基础。

但1880年以后出生的一代艺术家已属于20世纪的年轻一代,他们不再同情世纪末的情趣。

20世纪西方进入了个性化的时代,强调个性和内省反思是社会的和个人的价值判断的立足点。

"反传统"成为这个世纪艺术的主流。

各种"主义"和"运动"就是由所谓前卫的年轻一代艺术家发动的。

他们的创作更深地卷入到艺术家的个人世界之中,更强烈地表现他们的个性。

因此20世纪西方艺术更倾向多样化,更具多变性和主观随意性。

1:表现主义20世纪西方艺术的基本面貌可以概括为情绪表现、构成反艺术、潜意识、模拟等类型,也可以归纳为抽象和表现这两个相互对峙的倾向,或许在这两极之间还可以增添第三个倾向,即抽象表现的倾向。

到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三个倾向已具雏形,这就是当时引导潮流的表现主义,立体主义和未来主义。

表现主义旨在表达情感体验和精神价值,而不在乎记录视觉印象。

20世纪头十年,在莱茵河两边形成了不同的表现主义势力范围,其中心分别在世界文化之都巴黎、德国北部的德累斯顿和南部的慕尼黑,其核心团体依次是野兽派、桥社和青骑士。

1)野兽派20世纪初到一次大战爆发,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云集巴黎,形成了一些自觉的前卫派艺术运动,野兽派是其中的第一个。

1905年在巴黎的秋季沙龙中,马蒂斯、德兰、弗拉曼克等画家的作品同展于一室,他们强烈的色彩、过度的变形引起了评论家沃克塞勒的批评,他称他们为"一群野兽",野兽派由此得名。

西方美术发展历程

西方美术发展历程

西方美术发展历程西方美术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艺术时期。

古希腊艺术注重表现人体的美,强调线条和比例的完美。

古罗马艺术继承了古希腊的风格,并将其发展为更加复杂和精细的形式。

然而,古希腊和古罗马的艺术很大程度上是为了纪念君主和精神目的而创作的,而不是为了个人表达或审美享受而创作。

在中世纪,亚洲艺术和基督教艺术对西方美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亚洲艺术以细腻和精细的线条为特色,而基督教艺术则注重表达宗教故事和象征的意义。

中世纪的艺术主要是由宗教机构委托创作的,因此在形式上非常受限制。

文艺复兴时期是西方美术发展的重要转折点。

这个时期充满了对古希腊和古罗马艺术的研究和模仿,艺术家们追求再现真实世界的精确和细致的观察。

文艺复兴艺术家通过使用透视和光影效果来创造出更加逼真的画面。

同时,他们也开始将个人表达和审美享受引入他们的作品之中,这使得艺术作品具有了更多的自由创作空间。

巴洛克时期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延续。

艺术家们运用光影和戏剧化效果来强调作品的动感和情感。

巴洛克艺术多用于教堂装饰和宗教画作,表达对宗教故事和信仰的热情。

随着工业革命和科学革命的到来,艺术也开始变得更加个人化和多样化。

启蒙时期的艺术家们追求表达和批判理性思维,他们将艺术与科学结合,试图用艺术方法来揭示自然秩序和社会真相。

印象派艺术家们则通过独特的观察和表现技法,捕捉到了自然界中光线和色彩的变化。

同时,现实主义艺术家们则致力于揭示社会中的不平等和不公正。

20世纪是西方美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这个时期充满了各种不同的艺术运动和风格,包括立体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和抽象表现主义等。

这些艺术运动突破了传统的表现方式,拥抱了更加个人化和独立思考的艺术表达。

与此同时,摄影和电影等新媒体的出现也给艺术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今天,西方美术已经进入了一个多元化和开放的阶段。

艺术家们可以选择各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和技术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从传统的绘画和雕塑到装置艺术和数字艺术,艺术已经成为了一个更加多样化和跨学科的领域。

浅谈二十世纪的西方现代美术

浅谈二十世纪的西方现代美术

浅谈二十世纪的西方现代美术二十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的蜕变,与十九世纪资本主义相适应的传统文化转变为现代文化。

文化转型期间,在社会民主思想的影响下,一部分知识分子奋起批判传统文化,投身于创造新文化的运动中。

在思想界,从对普遍人性及自由、平等、博爱的颂扬转向对它们的否定和批判,转向对个性、生命、本能的强调,冲破传统理性对人的独特生存和个性的束缚,恢复和维护人的本真存在,发现和发挥人的内在生命和创造性,开创了现代西方文化中的人本主义或者说非理性主义潮流。

与思想相呼应,在艺术界,印象派之后,每一名有创新精神的画家在动笔之前都面临着“画什么”和“怎么画”的问题,高更画原始和神秘,凡高画激情和生命,塞尚画结构和本质,他们或多或少都脱离了绘画的传统意义。

在技法上,有人改变空间、减弱明暗,有人学习东方、求教于古人,每个艺术家都在锤炼独具特色、卓尔不群的风格,越来越多的画家在思索,绘画到底是什么?艺术乃至文化的演变有一条规律,就是每当重大转折来临之际,思想界常常对基本概念和价值提出质疑、进行辩论,这种辩论往往能更新世界观和价值观,为艺术和文化的巨变进行思想和舆论准备。

有一个观点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绘画不是表达某种观点和思想的工具,也不是历史、文学、宗教的图解,绘画姓“画”,不姓“文”。

越来越多的画家追求纯粹的绘画性,争取绘画的完全独立,其中野兽派作出了重大贡献。

一战前的十年间,野兽主义出现在法国,法语“fauve”一词意为“野兽”。

一位批评家在1905的秋季沙龙上,看到一件让人想起文艺复兴期间雕塑家多那太罗的作品放在大批色彩鲜明的画作中,便喊道:“多那太罗在一群野兽中间!”野兽派由此得名。

野兽派主要研究修拉和高更的色彩,其鲜艳的色彩体现在明显笔触和种种色调刺目的宽阔平面上,色块自由构成形状,很少注意细部,如同他们的立体主义同行(布拉克就受到野兽主义的影响)。

这些艺术家使他们描绘的那些传统题材抽象化,此外他们用色彩给他们的画作添加了一种极其强烈的情感基调。

最新20世纪西方现代派绘画美术

最新20世纪西方现代派绘画美术
翌年当“笼子”里的“野兽”倾巢而出,举行一个接一个 惊人的展览时,野兽主义则已是影响巨增,势头高涨了。
《红色的和谐》在这里画家所要表现的是一种线 条、色彩的组合,所有一切都图案化、平面化 了,强烈的装饰风格体现了画家的追求,使欣 赏者在纯洁与宁静中得以满足。
马蒂斯 《舞蹈》 法国
——野兽派
返回
《舞蹈》创作于1909-1910年,马蒂斯在创作 时,把模特儿带到地中海岸边,他认为这件作品 跟地中海给他的喜悦情绪紧密相连,画中背景的 蓝色,寓意着仲夏八月南方蔚蓝的天空,一大片 绿色让人想起翠的绿地,人物的朱砂色则象征着 地中海人健康的棕色身体。在这幅狂野奔放的画 面上,舞蹈者似乎被某种粗犷而原始的强大节奏 所控制,他们手拉着手围成一个圆圈,扭动着身 躯,四肢疯狂的舞动着。
野兽派 表现主义 立体主义
未来主义 抽象主义 抽象表现主义 超现实主义 达达主义
返回
野兽派
1、现代主义首见于野兽主义作品,野兽派 是1898至1908年在法国盛行的一个现代绘 画潮流。因风格狂野、艺术语言夸张、变 形而颇有表现力,被戏称作“野兽”。
2、绘画特点:热衷于运用鲜艳、浓重的色 彩(往往直接从颜料管中挤出颜料),以 直率、粗放的笔法(不顾对象的体积和明 暗,用纯色来代替透视),创造强烈的画 面效果,充分显示出追求情感表达的倾向, 表现感情是野兽主义画家的宗旨。
度,散乱的阴影使立体主义的画面没有传统西方
绘画的透视法造成的三维空间错觉。背景与画面
的主题交互穿插,让立体主义的画面创造出一个
二维空间的绘画特色。
返回毕加索 西班牙源自《奥尔塔•德埃布罗的工厂》
返回
——立体主义
毕 加 索
《 吉 他 》
——
立 体 主

论20世纪西方绘画的变化

论20世纪西方绘画的变化

论20世纪西方绘画的变化作者:梁婷来源:《文艺生活·中旬刊》2017年第09期摘要:纵观整个西方美术发展的历程,追求变革创新的艺术精神一直引领整个西方美术发展史。

而20世纪初出现的流派纷呈的现代主义美术运动,其实就是西方美术发展的必然与延续。

关键词:西方绘画;革新;流派;影响中图分类号:J20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26-0148-01一、历史背景20世纪西方现代美术大致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初至1945年二战结束,现代主义占主流地位,兼有其他传统的、学院派的艺术,中心是巴黎;第二阶段从二战后至今,是第一阶段的延续和发展,现代艺术中心转向纽约,出现了与现代主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各种艺术思潮和流派。

二、变革创新的流派及代表人物(一)从印象派到立体主义塞尚是印象派到立体主义派之间的重要画家。

他重视色彩视觉的真实性,其“客观地”观察自然色彩的独特性区别于以往的“理智地”或“主观地”观察自然色彩的画家,在其作品中所寻找的就是真实,即绘画的真实。

代表作《埃斯泰克的海湾》的中景部分强烈浓重的色块,各种各样的蓝色,从画布的这端延展到另一端。

海湾的后面,只加了一些极淡的玫瑰红笔触,像是落日的余辉,在画的边缘切断了空间。

海湾的蓝色,甚至比前景的褐色和红色更强烈地表现自己,空间变得模棱两可又相类似。

(二)立体主义由于受到塞尚的影响,毕加索对绘画结构进行探讨研究,作品显示出几何化倾向,于1907年创造出划时代的作品《亚威农少女》,从此他进入分析立体主义研究和创作时期。

他绘画的趋势主要是丰富的造型手段,即空间、色彩与线的运用。

没有固定的主意,且花样繁多,激昂或狂躁,诚挚或装假,变化无常不可捉摸,但他永远忠于自由。

他反对一切束缚和宇宙间所有神圣的看法,只有绝对自由才适合他。

(三)表现主义表现主义的艺术家着重表现其内心的情感,忽视对象形式的摹写,因此往往表现为对现实扭曲和抽象化,强调艺术家的主观感情和自我感受,而导致对客观形态的夸张、变形乃至怪诞处理的一种思潮,它是社会文化危机和精神混乱的反映,在社会动荡的时代表现尤为突出和强烈。

西方绘画发展概况一

西方绘画发展概况一

西方绘画发展概况一西方绘画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尽管那时的绘画更多地是为了装饰建筑和陶器。

然而,真正意义上的西方绘画起源于中世纪的基督宗教艺术。

中世纪艺术的主题主要包括宗教和圣经故事,艺术家通过准确地呈现自然,力求表达宗教情感。

这一时期的绘画以平面化的形象、鲜艳的颜色和纯粹的几何形状为特点。

进入文艺复兴时期,绘画经历了重大的变革和发展。

文艺复兴重视人的尊严和自由,追求个体的真实表现。

艺术家开始运用透视和解剖学的知识,使绘画更加逼真。

伟大的文艺复兴画家,如达·芬奇、拉斐尔和米开朗基罗,作品不仅技法高超,而且探究了人体结构和心理的复杂性。

从文艺复兴到巴洛克时期,绘画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巴洛克绘画追求壮丽和动感,艺术家通过使用强烈的对比、光影效果和戏剧性的场景来表现情感和引发观众共鸣。

巴洛克画家如卡拉瓦乔、伦勃朗和鲁本斯等,创作了大量令人瞩目的作品。

18世纪和19世纪,绘画进入了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印象派的时期。

古典主义绘画注重形式和理性,追求优雅和完美;浪漫主义绘画关注个体的情感和想象力,强调情感的表达;印象派绘画则重视对光线和颜色的直接观察,追求直观和感受。

著名的古典主义画家有大卫和伊涅斯·德·拉·费伊特等,浪漫主义画家如戈雅和特纳也有很多杰作,而印象派的代表人物则是莫奈、雷诺阿和德加等。

20世纪是西方绘画发展的一个极其丰富多样的时期。

绘画的形式和内容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从立体主义到表现主义,从抽象表达到超现实主义,艺术家们突破了传统的限制,以更加自由和多样的方式来表达他们的思想和情感。

代表性的艺术家包括毕加索、马蒂斯、达利和波洛克等。

近代西方绘画的发展不仅反映了艺术家个体的创造力,也与社会、政治和科技变革密不可分。

绘画逐渐从纯艺术的领域走向更广泛的媒介和实践,如装置艺术、行为艺术和数字艺术等。

总体而言,西方绘画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重要的阶段,每个阶段都代表了当时社会和文化的特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世纪西方美术发展概况作为时代产物的20世纪西方美术,不可避免地反映了这个时代政治、经济和精神文化的重要变革,反映了这个时代人们极其复杂、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极为深刻的哲学思考。

19世纪末即已开始流行的“绘画不作自然的奴仆”,“绘画摆脱对文学、历史的依赖”,“绘画语言自身的独立价值”,“为艺术而艺术”等观念,是20世纪西方美术体系的理论基础。

这里就出现了一个现代艺术中存在的距离:艺术和自然形象的距离。

20世纪的主要现代艺术流派,其实都在探讨这两者的关系,在这种探讨中,西方兴起的主流美术思潮和流派否定描绘具体物象,主张抽象。

一20世纪西方美术的主流——抽象抽象绘画不是一个画派、一种风格或一个有宣言和纲领的社团,而是一种思潮,一场扩展以至改变人们视觉经验和绘画观念,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绘画革命。

抽象艺术作为20世纪西方美术中的主流,发轫于19世纪末,确立于20世纪初,盛极于20世纪40年代,继而蓬勃开来,征服了欧洲和整个西方世界。

抽象绘画的产生和发展有其必然性,它是在现代突飞猛进的科技,强烈改变着人们的认识;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个性和自由;高度物质文明造成的高速度。

二十世纪突破了客观自然形对于艺术的严格约束,把对自然的模拟演化成了依据个体的精神需要进行主观的改造。

在这种改造的过程中,精神感受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艺术中所表现的内容虽然没有完全遵从自然的原貌,但他们服从于真实的视觉感受和内在精神需求。

经过改造之后的形与自然中的原生状态不同,观者可以从中体会到不同个体的艺术家改造形的审美意趣的差异。

与传统绘画其实很多还是走在同一个方向上,这个方向仍然是艺术语言的审美追求,之所以产生视觉面貌的差异,是因为在自然和自我的天平上有所偏重,他们有表现的理想,在具体的艺术实践中并没有放弃语言的审美组织。

二十世纪的艺术形式真是很多,艺术的涓涓细流已汇成沧海,没有主流,只感觉到令人眼花缭乱和不断的变化,科学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也在不知不觉地改变着我们的艺术观念。

二十世纪离我们太近了,我们还不能看清它,只能略作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