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波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比累对切透镜
分波面干涉
• 其他分波面干涉装置
– 光栅
分波面干涉装置

设棱镜顶角α= ,折射率n=1.5,用波长 设棱镜顶角 =10˚,折射率 , λ=0.5µm的单色平面波正入射照明,在棱镜距离 的单色平面波正入射照明, 的单色平面波正入射照明 l=2m的Π平面上观察: 平面上观察: 的 平面上观察
λ
b
光波的相干性
• 光波的时间相干性
光波的相干性
• 光波的时间相干性
– 相干光程
c ∆ 0 = cθ = ∆ν c ∆ν
– 相干时间 τ = ∆ 0 = θ = 1 0
– 最大干涉级
ν λ m0 = = ≈ λ ∆ν ∆λ
∆0
光波的相干性
• 几种光源的时间相干性
光源 镉灯 氪灯 汞灯 氖灯 白炽灯
S (ξ ) = δ (ξ −
ξ0
2
2 S (u ) = 2 cos(πξ 0u ) S (0) = 2
nlξ 0 S (u ) V= = cos(πξ 0u ) = cos(π ) S (0) λ0 a
改变M1和M2之间距离l,反衬度变化 当反衬度第一次下降到0时
) + δ (ξ +
ξ0
)
∆θ =
分波面干涉——杨氏实验
• 干涉强度和杨氏条纹性质(理想光源)
– 光源S0位于y轴上
I ( P ) = I1 ( P ) + I 2 ( P ) + 2 I1 ( P ) I 2 ( P ) cos[ k 0 ∆ + (ϕ 20 − ϕ10 )]
ϕ 20 − ϕ10 = k0 n[ S 0 S 2 − S 0 S1 ] = 0
1 λa b≤ 4 l
e ∆x ≤ 4
l
实际光源对分波面干涉的影响
• 光源宽度对反衬度的影响
实际光源对分波面干涉的影响
• 光源光谱组成的影响
λ0 d 1 e= = | f | nl
2π nl d I ( x ) = c ' S ' (ν ) d ν 1 + cos λ d x 0 2πnlx = c ' S ' (ν ) d ν 1 + cos ν cd
波动光学
Wave Optics
第三章 光的干涉
分波面干涉
• 分波面干涉装置
按照分光方法不同,干涉装置可分为两类: 分波面装置和分振幅装置 – 典型的分波面干涉装置
• 杨氏实验装置 • 菲涅耳型分波面装置(双面镜、双棱镜、洛埃镜等) • 光栅等
分波面干涉
• 杨氏实验——分波面的双光束干涉
S1和S2面积足够小,可以看作两球面波的干涉 平行于z轴的平行等距直条纹——杨氏条纹
• 其他分波面干涉装置
– 菲涅尔双棱镜
分波面干涉
• 其他分波面干涉装置
– 菲涅尔双棱镜
分波面干涉
• 其他分波面干涉装置
– 菲涅尔双面镜
φ
分波面干涉
• 其他分波面干涉装置
– 菲涅尔双面镜
分波面干涉
• 其他分波面干涉装置
– 洛埃镜
分波面干涉
• 其他分波面干涉装置
– 洛埃镜
分波面干涉
• 其他分波面干涉装置
l = k0 n[ (ξ + ) 2 + ζ 2 + a 2 2 l + (ξ − ) 2 + ζ 2 + a 2 ] 2 nl ≈ 2π ξ λ0 a
a >> ξ , ζ , l
分波面干涉——杨氏实验
• 杨氏条纹强度分布
设S1和S2在P点强度均等于I0
nl x ξ I ( x) = 2 I 0 1 + cos[ 2π ( + )] λ0 d a
∆ = n[ S 2 P − S1 P] l = n[ ( x + ) 2 + z 2 + d 2 2 l 2 − (x − ) + z2 + d 2 ] 2 nl ≈ x d
近似条件:杨氏干涉光路满足菲涅尔近 似条件 d >> l , ∆x
分波面干涉——杨氏实验
• 杨氏条纹强度分布
设S1和S2在P点强度均等于I0
nl n = ωs λ0 a λ0 u=
S (u)是S(ξ)的傅立叶变换
ωs =
l a
干涉孔径角,表示在p点相干的两条光线离 开光源时的夹角
实际光源对分波面干涉的影响
• 例如:杨氏干涉装置中若采用宽度为b的狭缝面光 源,其辐射功率密度为 S (ξ ) = rect( ξ )
b bl ) 其傅立叶变换 S (u ) = b sinc( bu ) = b sinc( λa bω s bl ) = sinc( ) 则条纹反衬度 V = sinc( bu ) = sinc( λa λ
I = ∫ dI ( x )
实际光源对分波面干涉的影响
• 光源空间分布的影响
– 可以导出,光源沿ξ方向扩展时,每个宽度为∆ ξ的线光源形成一组杨氏条纹,各组杨氏条纹按 强度叠加,合成杨氏条纹仍然是一组平行等距 直条纹,条纹间距与理想光源情形一样,但反 衬度不再为1,变为 S (u )
V = S (0)
x
考研) (2003考研)图中所示菲涅耳双棱镜干涉装置。 考研 图中所示菲涅耳双棱镜干涉装置。
(1)写出两相干光波 和 )写出两相干光波E1和 E2在Π平面上沿 轴的复振 平面上沿x轴的复振 在 平面上沿 幅分布 (2)描述Π平面上干涉条 )描述 平面上干涉条 纹的性质, 纹的性质,如欲用感光胶 片将干涉条纹记录下来, 片将干涉条纹记录下来, 感光胶片的分辨率不能低 于多少(单位:线 于多少(单位 线/mm) ) (3)假设棱镜的尺寸不受 ) 限制, 平面上共有多少条 限制,Π平面上共有多少条 干涉条纹? 干涉条纹?
分波面干涉——杨氏实验
• 点光源下的杨氏干涉图形
分波面干涉——杨氏实验
• 双缝和双孔的区别
分波面干涉——杨氏实验
• 点光源和线光源的区别
– 平行于z轴的线光源
分波面干涉——杨氏实验
• 线光源或双缝时的杨氏干涉图形
分波面干涉——杨氏实验
• 点光源和线光源的区别
– 思考:如果线光源平行于x轴
分波面干涉
I ( x ) = c ' [S ' ( 0 ) + S ' (τ ) ]
实际光源对分波面干涉的影响
• 光源光谱组成的影响
光波的相干性
• 光波的空间相干性
光波的相干性
• 光波的空间相干性
– 相干区范围
• 相干区线度
l≤
2
λa
b
2
• 相干面积
λa l ≤ b
– 相干角度
ωs ≤
合成杨氏条纹强度分布
I = ∫ dI ( x )
实际光源对分波面干涉的影响
• 光源光谱组成的影响
实际光源对分波面干涉的影响
• 光源光谱组成的影响
– 可以求出,当采用非单色点光源时,合成杨氏 条纹的强度分布不再具有简单的余弦函数形式。 一方面可以根据光源的时间频率特性来分析干 涉条纹的强度分布规律;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对 干涉条纹强度分布的测量,反过来分析光源的 时间频率特性。
• 干涉强度和杨氏条纹性质(理想光源)
– 光源偏离yz平面
I ( P ) = I1 ( P ) + I 2 ( P ) + 2 I1 ( P ) I 2 ( P ) cos[ k 0 ∆ + (ϕ 20 − ϕ10 )]
nl ∆≈ x d ϕ 20 − ϕ10 = k0 n[ S 0 S 2 − S 0 S1 ]
λ / nm
643.8 605.8 546.1 632.8 550
∆λ / nm
∆ 0 / nm
τ0 / s
m0
ຫໍສະໝຸດ Baidu
0.0013 0.0055 5 0.002 300
320 67 0.06 200
1.1×10-9 5×105 2.2×10-10 1.1×105 2×10-13 109
6.7×10-10 3.2×105 2
ξ0
a
=
λ0
nlmξ 0 π π = λ0 a 2
2nlm
分波面干涉的应用
• 迈克耳逊天体干涉仪测均匀圆形星体角直径
∆θ’
干涉习题
• 考研) (2005考研)在图中所示的杨氏双缝干涉装置中, 考研 在图中所示的杨氏双缝干涉装置中, S1和S2为长度方向平行于η 轴的双狭缝,缝长不限, 为长度方向平行于η 轴的双狭缝,缝长不限, 缝间距为l;两个距离为a的非相干点光源 的非相干点光源A、 , 缝间距为 ;两个距离为 的非相干点光源 、B,光 强都是I 光波长为λ 对称分布在z轴两侧 轴两侧, 强都是 0,光波长为λ,对称分布在 轴两侧,与狭 缝平面距离为c;观察面Π 距离双缝为d, 缝平面距离为 ;观察面Π 距离双缝为 ,所处空间 介质折射率为n。 介质折射率为 。
分波面干涉——杨氏实验
• 干涉会聚角表示的条纹间距和空间频率
– 干涉会聚角:菲涅尔近似条件下,在观察点处 两条相干光线的夹角
λ0 λ = e= nω p ω p
杨氏条纹间距
l ωp = d
f =
nω p
λ0
ωp = λ
e=
λ0 d
nl
λ 平面波干涉 P = 2 sin(θ / 2) 空间周期
分波面干涉——杨氏实验
α λ
n
E1
P z
E2
l
Π
分波面干涉
• 实际光源的情形
– 光源有一定几何尺寸和功率密度分布,用空间辐 射功率密度函数S(ξ, ζ)表示——空间域扩展 – 光源发射光波包含不止一个时间频率或波长,用 光波电场振动函数E(t)或功率谱S’(ν)表示—— 时间域的扩展 – 光源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分布特性,对杨氏条纹强 度分布有何影响?
I ( P ) = I1 ( P ) + I 2 ( P ) + 2 I1 ( P ) I 2 ( P ) cos[ k 0 ∆ + (ϕ 20 − ϕ10 )]
ϕ 20 − ϕ10 = 0
nl ∆≈ x d
nl I ( x ) = 2 I 0 [1 + cos( 2π x )] λ0 d nl = 4 I 0 cos (π x) λ0 d 干涉条纹是一组强度按余弦函数分布,方向与z轴平行的 平行等距直条纹。与两个平面波干涉图形基本相同。
2
分波面干涉——杨氏实验
• 杨氏条纹基本特性
– 亮纹条件 – 暗纹条件 – 第m级亮纹位置 – 沿x方向空间频率 – 空间周期(条纹间距)
nl I ( x ) = 2 I 0 [1 + cos( 2π x )] λ0 d
nl 2π x = 2 Nπ λ0 d
nl 2π x = ( 2 N + 1)π λ0 d
实际光源对分波面干涉的影响
• 光源空间分布的影响
实际光源对分波面干涉的影响
• 光源空间分布的影响
实际光源对分波面干涉的影响
• 光源空间分布的影响
nl x ξ d I ( x ) = cS (ξ ) d ξ 2 I 0 1 + cos[ 2π ( + )] λ0 d a
整个面光源产生的合成杨氏条纹强度分布
零级亮纹位置
nl x ξ 2π ( + )=0 λ0 d a
d x0 = − ξ a
分波面干涉——杨氏实验
• 杨氏条纹强度分布特点
– 光源S0是位于y轴上的理想光源时,杨氏条纹 是一组强度呈余弦函数分布,全对比,平行 于z轴的平行等距直条纹,零级条纹位于x=0 处 – 当光源S0在干涉装置的对称面内平移(沿ζ方 ζ 向)时,不改变光源空间的对称性,不影响 S1和S2的初位相差,因此杨氏条纹不变 – 当光源S0偏离干涉装置的对称平面,即沿ξ轴 平移一段距离ξ时,将使S1和S2之间产生∆ϕ的 初位相差,引起整组杨氏条纹向光源S0移动 的相反方向平移
bu = bl 1 ≤ λa 4
若要求条纹反衬度V>=0.9,
可以求出允许的最大光源宽度、相干区尺寸、相干角度
1 λa b≤ 4 l
1 λa l≤ 4 b
1λ ωs ≤ 4 b
实际光源对分波面干涉的影响
• 从扩展光源杨氏条纹合成的一般原理出发讨论:
光源在ξ方向上扩展,该方向上光源尺寸为b d 则光源上边缘两点在x方向上错开的距离为 ∆ x = b a 而条纹间距 λd e= 时,两组条纹完全重合 l ∆x = e 合成强度均匀分布,反衬度下降到0 λa 可以求出反衬度不为零所允许的光源尺寸 b ≤ 若要求条纹反衬度V>=0.9,
x=
λ0 d
nl
m
m=0时,x=0 零级亮纹位于观察屏中心
d∆ nl | f |= = λ0 dx λ0 d
λ0 d 1 e= = | f | nl
分波面干涉——杨氏实验
• 杨氏条纹反衬度
IM − Im V= =1 IM + Im
只要观察距离d满足菲涅耳近似,在不同d值的平面上, 杨氏条纹分布相似,反衬度不变V≡1。 λ0 d 1 e= = | f | nl 反衬度不随观察点位置变化,称为 非定域条纹
0.001 0.3×10-14
分波面干涉的应用
• 瑞利干涉仪
∆ = d (nB − n A )
∆x = e ∆
λ0
∆x ∆ ∆m = = e λ0
nB =
λ0
d
∆m + n A
分波面干涉的应用
• 迈克耳逊天体干涉仪
分波面干涉的应用
• 迈克耳逊天体干涉仪测双星角间距
∆θ
分波面干涉的应用
• 迈克耳逊天体干涉仪测量双星角间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