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开物》ppt

合集下载

人教版语文选修《天工开物》两则ppt课件1

人教版语文选修《天工开物》两则ppt课件1

2.木炭居十三 十分之三 古义:_______________ 3.以为受锤之地 把(它)作为 古义:_______________ 认为。 今义:_______________ 即“数字13”。 今义:_______________
四、文言句式 1.其再栽秧,俗名晚糯,非粳类也 2.其炎更烈于煤 3.以为受锤之地 判断句 ___________ 状语后置句 ___________
世界无限广阔,诱惑永无止境,但属于每一个人的现实可 能性终究是有限的。你不妨对一切可能性保持着开放的心态,
因为那是人生魅力的源泉,但同时你也要早一些在世界之海上
抛下自己的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领域。老子说:“不失其所 者久。”一个人不论伟大还是平凡,只要他顺应自己的天性, 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并且一心把自己喜欢做的事做得 尽善尽美,他在这世界上就有了牢不可破的家园。于是,他不
家”。崇祯七年(公元1634年)出任江西分宜县教谕(县学的教官)。
在这个时期,他把他长期积累的生产技术等方面知识加以总结 整理,编著了《天工开物》一书,在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刊
行。稍后,他又出任福建汀州 ( 今福建省长汀县 ) 推官、亳州 ( 今安徽省亳州 ) 知府,大约在清顺治年间去世。宋应星一生 讲求实学,反对士大夫轻视生产的态度。他对劳动人民怀有 深切的同情,对官府压榨人民深为不满。
宋应星除著《天工开物》外,还有《卮言十种》、《画
音归正》、《杂色文》、《原耗》等著作,多已失传。
二、文体常识 《天工开物》是一部总结我国明末以前农业和手工业技术成 就的百科全书,分上、中、下 3 部,原有 20 卷,只刊刻 18 卷, 分别叙述了有关我国古代农业、纺织、制糖、冶铸、造船、酿 酒以及制造火药、兵器等物品的生产过程。 《天工开物》所述几乎包括了社会全部生产领域,《天工开 物 ·生熟炼铁炉》各卷先后顺序的安排依据“贵五谷而贱金玉” 的原则。宋应星把与人民衣食有关的农业各卷置于全书之首,

2020-2021学年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八单元《天工开物》两则 课件(30张PPT)

2020-2021学年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八单元《天工开物》两则 课件(30张PPT)

分秧插秧

第二段:水稻的育种分秧 湿种-----播种------栽秧
第一段说明对象 稻的种类
第二段说明对象 育秧分秧
说明内容
说明方法
不粘:秔;粳
粘性
粘着:稌、糯

稻谷的功用
类 说
稻谷的形态

稻谷的色泽
说明内容
说明顺序、方法
第一步:湿种 第二步:播种 第三步:分栽
顺序:以时间为顺序 方法:分类、列数据
Hale Waihona Puke 2017科技成就歼-20入列、“复兴号”运营 首艘国产航母下水、“中国天眼”发现新星 “深海勇士”海试 、C919试飞成功 “天舟一号”升空、可燃冰试采成功 “慧眼”成功发射、“墨子号”新成果
结束语
航母已下海,“嫦娥”已飞天,中国“天眼”正含情脉脉地凝 望着宇宙。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创新正成为我国 发展的新引擎,我国正在从科技大国走向科技强国。中国制造 、中国智造,每一个年轻人铭记我们祖先创造的辉煌,增强文 化自信,更要勇担重任,继往开来。
8 《天工开物》两则
第八单元—科技之光 单元总览
本单元选读两部中国古代科技名著,《天工开 物》和《徐霞客游记》。这两部著作,都产生 于明代末年的17世纪,一个堪称技术百科全书 ,一个堪称地学百科全书,体现了中华民族古 代科技的伟大成就,是曾经闪耀在我们这个古 老民族历史上的“科技之光”。
关于《天工开物》 (一)
古代科技成就回顾
宋元:活字印刷术。火药和火药武器。郭守 敬的《授时历》比现行公历确立早300年。 明代:《天工开物》、《徐霞客游记》《本 草纲目》、《农政全书》、《乐律全书》
了解我们的过去,展望我们的未
来。当代中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令世 界瞩目的成就。正因为有了这些成就 ,我们为之骄傲,世界为之喝彩。让 我们重温那些振奋人心的时刻吧

《天工开物》两则课件

《天工开物》两则课件

②凡炉中炽chì 铁用炭,煤炭居 十七,木炭居十三。凡山林无煤之 处,锻工先择坚硬条木,烧成火墨 (俗名火矢,扬烧不闭穴火),其 炎更烈于煤。 ②炼铁炉中的燃料,用煤炭的 占十分之七,用木炭的占十分之三。 在山林无煤之地,锻工选择坚硬木 条烧成火墨(俗名叫火矢,燃烧时 不会变为碎末堵塞通风口),其火 焰比煤更猛。
——《论语· 微子》
《 天 工 开 物 》 两 则
期, 生产力水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农业和 手工业的繁荣,带动了商品经济的发达,促 进了思想解放运动,古老的封建坚冰开始松 动、融化。于是出现了一批科学家和科技著 作。如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的《本草纲 目》(李时珍),古代农业科学的集大成之 作《农政全书》(徐光启),科学与艺术融 会贯通的《乐律全书》(朱载堉)等,而宋 应星的《天工开物》、徐霞客的《徐霞客游 记》也是其中的佼佼者。
②即用煤炭,也别有铁炭一种, 取其火性内攻、焰不虚腾者, 与炊炭同形而有分类也。 ②即便用煤炭,也另有一种铁 炭,取其燃烧时火势向内、火 焰不虚散的优点,与烧饭用的 煤形状相同而种类不同。
③凡铁性逐节粘合,涂上黄泥 于接口之上,入火挥槌chuí ,泥滓zǐ 成枵xiāo而去,取其神气为媒合。 胶结之后,非灼zhuó红、斧斩,永 不可断也。
第一段:稻的种类。分别从粘性、功用、 稻谷形状和色泽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第二段:水稻的育种分秧:第一步湿种, 第二步播种,第三步分栽。
第三段:水稻的收获和成熟期,以及与 水源丰枯、地势高低的关系。 第四段:南方两季稻的栽种,以及水稻 的一些特殊品种。
①凡治铁成器,取已炒熟铁 为之。先铸铁成砧zhēn,以为受 锤之地。谚云:“万器以钳为 祖”,非无稽jī之说也。凡出炉 熟铁,名曰毛铁。
①凡稻谷形有长芒、短芒(江南名长芒 者曰浏阳早,短芒者曰吉安早),长粒、 尖粒、圆顶、扁面不一。其中米色有雪 白、牙黄、大赤、半紫、杂黑不一

天工开物--课用PPT课件

天工开物--课用PPT课件

中国近代科技为什么落后了?
-
9
有人说这种失落是源于近代满清政府的文化扼杀,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的说是因为连年不断的战火毁坏,这些都是表面现象, 根本的原因还是文化差异和传承机制问题。
大家知道,西方人热衷于“实证”。他们的知识演化 都是一步一步的推导过程,每个结论都有根有据,有章 有法,都有相应的理论支撑。而中国古代科技往往都是 “灵感”的产物,大多是来自于实践发现或经验积累, 是一些行家里手通过长时间的实际操作,摸索出的一些 潜在规律,没有相应的演算过程和定理罗列,连他自己 也说不清如何得来,只知道事情就应该是这个样子!问 为什么?不知道,没有为什么!最好的例子,就是中医 的穴位和脉络。这些东西在西方人眼里简直不可思议, 他们通过解剖人体来寻找,可是一无所获,看到的只是 神经、肌肉、血管和骨骼。而穴位、脉络却又真真实实 的存在着,他们只好用敬畏的- 眼神来瞻仰我们的祖先。10
是曾经闪耀在我们这个古老民族历史上的“科技之 光”。
-
5
⒊《天工开物》简介
《天工开物》记载和总结了我国古代劳 动人民的农业和手工业方面所取得的卓
越成就,堪称技术百科全书,全书共三
卷十八篇,分别记述了粮食生产和加工、 纺织和染色、制盐、制糖、陶瓷制造、 金属冶炼和加工、采矿、榨油、造纸、 酿造、颜料、车船、兵器和珠玉的生产 过程、工具设备和生产工艺等。
影响:明、清中叶前止;17世纪末到 了19世纪初先后流传到日本、朝鲜等汉 字文化圈的亚洲国家;后流传到欧洲,法 国汉学家儒莲译,英达尔文引用并称其 为“权威著作”,法国平炉的祖先,巴尔 扎克小说中商人讨论中国造纸以竹为原 料的方法,是受到《天工开物》的启示。
⒋作者简介
宋应星(1587-1666?) ,字 长庚,江西奉新县人。他和他 的哥哥宋应升同时考中举人, 以后屡试不第。崇祯七年任江 西分宜县教谕,由于对经义八 股文不感兴趣,因而把主要精 力放在深入调查研究在当时被 称为实学的科技知识上,并着 手撰写《天工开物》一书,花 了整整三年时间,到崇祯十年 (1637)终于完成了这部伟大 的科技史名作。

高中语文文化经典研读. 《天工开物》两则公开课件

高中语文文化经典研读. 《天工开物》两则公开课件

单元风向标
Y预习导引 UXIDAOYIN
H核心归纳 EXINGUINA
课标定位 学习建议
1.从科学史的角度看问题。一方面要看到这些科技著作在当时 世界范围内的领先之处,另一方面要学习科学家在艰苦恶劣的社会 环境或自然环境当中勇于求索的精神。要加强“科学人文”的探求, 了解中国科学文化在历史上曾经有过的辉煌,及其永不磨灭的文化 价值。
朝济而夕设版焉 动词,渡河
读音 dān lǎo yì xiāo cuì
单元风向标
Y预习导引 UXIDAOYIN
H核心归纳 EXINGUINA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六月刈初禾,耕治老稿田 动词,治理 凡治铁成器,取已炒熟铁为之 动词,冶炼 治 文武并用,垂拱而治 动词,达到太平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动词,治理 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形容词,安定 生出寸许,其名曰秧 数词,余 勾践既许之 动词,答应 许 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 动词,答应 小屋三间,不能容十许人 数词,余 先生何许人也 名词,处,地方
单元风向标
Y预习导引 UXIDAOYIN
H核心归纳 EXINGUINA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首先,在农业生产方面,记载了培育优良稻种和杂交蚕蛾等许多 农业生产的技术措施;其次,在纺织方面,作者详细记述了明代提花 机的构造,并能够用和现代“轴测投影”类似的方法清楚地表达出提 花机的结构、机件和形状大小、相互关系,并对缫丝、整经、卷纬、 机织、提花、精练、染色等方面做了详尽的介绍,是研究我国古代 纺织机械和纺织技术的重要资料;再次,在冶炼方面,记载了用锤锻 方法制造铁器与铜器的工艺过程,其中不少技术至今仍在应用。 《天工开物》不仅全面反映了明末农业生产和手工业生产的技术 发展水平,而且也体现了作者的农本思想。全书自始至终充分肯定 了劳动人民的生产实践活动。

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8单元 8 《天工开物》两则 课件(共44页)

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8单元 8 《天工开物》两则 课件(共44页)

十止.耗去其一也(
止,通“只”,仅仅
)
3.一词多义
江南名.长芒者曰浏阳早(
命名,称名
名名 西.门 曰豹劳为铁邺(令,名.名闻称天,下名(字
) 名声,名望
一生好入名.山游( 有名的,著名的

) )
先 众以 数.稻 虽、 多麦 ,稿 甚包 未浸足畏 数.( 日(
几,几个 ) 数目,数量

则 蒙胜 冲负 斗之 舰数 乃., 以千 存亡 数.之(理计(算命运) )

不知何许.人也( 处所 )
俟其.发芽(
代词,它

其.名曰秧( 代词,它的 )
受锻之时,十耗其.三( 代词,其中的 )
其而 其.余为亦惑悔也其 ,.随 终之不而解不矣得(极夫游代之词乐,也那(
第一人称代词,我 ) )
其 其. .孰 皆能 出讥 于之 此乎 乎? ((副副词词,,表表揣反测问语语气气))
知识卡片
1.作家作品 宋应星(1587—?),字长庚,奉新(今属 江西)人。明代科学家。万历四十三年中举人, 但五次会试均告失败。仕途的失意,使他目 睹了官场弊端丛生的黑暗现象,最终与科举 仕途决裂,转向实学,尤其是研究农业和手 工业生产技术,他在田间、作坊作了多年考 察和广泛的社会调查,获得极珍贵的科学技
数数 天.有 吕师 常孟 道叔 矣侄 ,为 地逆 有(常数.列矣举(
) 法则,规律

今 不夫 得弈 也之 (为技数.艺,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
范 数.增 罟数 不.目 入项 洿王 池( (
屡次 细密的
) )
改造.他器与本器( 制作 )
造径 怀不王 造 知.使 庐 便访 屈 可成 原 登, 造 峰.视 为造.成宪极所令不蓄(((制到到定达…某…一)去)境界

《天工开物》ppt

《天工开物》ppt


代 治 铁
图Leabharlann ⒈凡治铁成器,取已炒熟铁为之。先铸铁成砧 [zhēn] ,以为受锤之地。谚云:“万器以钳为祖”, 非无稽之说也。凡出炉熟铁,名曰毛铁。受锻之时,十 耗其三为铁华、铁落。若已成废器未锈烂者,名曰劳铁, 改造他器与本器,再经锤锻,十止耗去其一也。 大凡锻造铁器,用炒过的熟铁制成。先铸铁做成砧 板,把它作为承受锤打的底座。有句俗话说,“万器 以钳为祖”,并非无稽之谈。凡是刚出炉的熟铁,叫 毛铁。锻打时,损耗其十分之三,变成铁花、铁滓。 若已成废品还未锈烂的,叫劳铁,可用来改制成别的 器物或原来的器物,再经锻造,只损失其十分之一。
第八单元
科学之光
单元说明
本单元选读两部中国古代科技名著, 《天工开物》和《徐霞客游记》。这两部 著作,都产生于明代末年的17世纪,一个 堪称技术百科全书,一个堪称地学百科全 书,体现了中华民族古代科技的伟大成就, 是曾经闪耀在我们这个古老民族历史上的 “科技之光”。
教学目标
• 1、了解封建时代文人冲破科举考试的束缚,转而 关注民生问题,献身科技事业的伟大精神,认识中 国古代科技曾经有过的辉煌成就。 • 2、体会科学知识与文学语言完美融合的写作风格, 宋应星在科学史上的地位。
第四段介绍南方两季稻的栽种,及水 稻的一些特殊品种。

谈南方两季稻的栽种,及水稻的一些特殊品种。 作者在对比中说明晚稻比早稻具有抗旱的优势, 还特意介绍了一种“高山可插”的旱稻,称为 奇迹。最后介绍“香稻”,因其有香气,专供 贵人享用,但产量既低,营养又少,故为作者 所不取。在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作者崇尚实 用,贬抑奢华的可贵精神。
宋元:毕升发明活字 印刷术,比欧洲早400 年。发明了指南针并 用于航海。唐宋时发 明了火药和火药武器。 沈括的“十二气历” 比英国早800年。郭守 敬的《授时历》比现 行公历确立早300年。

《天工开物》课件

《天工开物》课件

《天工开物》PPT课件
天工开物 PPT课件
一、介绍
什么是天工开物?
天工开物是明代冯梦龙所著的一本科技百科全书,包含了古代中国众多的科学发明和技术创 造。
发明家及其作品介绍
通过介绍中国古代伟大的发明家,如郭守敬、朱世杰等人,以及他们的创造,展示中国古代 科技的辉煌成就。
天工开物的影响
讲述天工开物对中国古代社会、科学技术进步和文化发展的深远影响。
3 对文化的影响
分析了天工开物对古代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如对工匠精神和技术传承的潜移默化。
四、结语
天工开物的启示
总结天工开物给我们带来的启 示,鼓励我们秉持工匠精神, 推动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
未来的科技发展趋势
展望未来的科技发展趋势,探 讨科技如何继续改变我们的生 活和世界。
结束语
感谢大家的聆听,希望通过这 个PPT课件,大家对《天工开 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工程机械
介绍了古代中国工 程机械的创新,如 明代的潘安和沈括 设计的天坛、历山、 永定门等伟大工程。
三、天工开物的意义
1 对社会的贡献
探讨了天工开物对加强古代中国社会生产力和改善人民生活条件的重要作用。
2 对科学技术进步的贡献
说明了天工开物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为后世的科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天工开物的内容
农业工具
介绍了古代中国农 业方面的创新,如 杨钊所发明的水稻 插秧机和杨辉所创 造的梯田种植法。
纺织工具
描述了古代中国纺 织技术的突破,例 如魏征改进的织机 和陆羽创ຫໍສະໝຸດ 的新型 染色方法。水利工具
探索了古代中国水 利工程的杰出成就, 包括李冰设计的都 江堰和司马光改进 的南京永定河治理 方案。

《天工开物》两则ppt课件

《天工开物》两则ppt课件
《天工开物》两则

CONTENCT

• 《天工开物》简介 • 《天工开物》第一则:农业与手工
业 • 《天工开物》第二则:机械制造与
兵器 • 《天工开物》的艺术价值 • 《天工开物》的现代意义
01
《天工开物》简介
作者与背景
作者是宋应星,字思端,江西奉新县人,生于明神宗万历十五年 (1587年),卒于清圣祖康熙十九年(1680年)。他是明末清初 的著名科学家、天文学家、数学家、地理学家和作家。
兵器制造需要更高的精度和质量要求,因为武器装备需要具备高度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同时 还需要通过各种测试和试验来确保其性能和安全性。
机械制造和兵器制造都需要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发展,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技术要求。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两者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如数控加工中心等先进设备已经广 泛应用于兵器制造领域。
装甲车制造技术
装甲车是用于战场运输和防御的车辆,通常装备有重型装甲和武 器系统。制造装甲车需要选用高质量的钢材和复合装甲,同时还 需要研发先进的悬挂系统和火力控制系统,以提高装甲车的机动 性和防御力。
机械制造与兵器制造的关系
机械制造与兵器制造在技术和工艺上有很多相似之处,如铸造、锻造、焊接等工艺在两者中 都有广泛应用。
农业与手工业的关系
农业为手工业提供原材料
农业生产的粮食和纤维为手工业提供了基本的原材料,如稻谷、 棉花等。
手工业为农业提供生产工具
手工业生产的各种农具和工具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必要的支持,如犁、 锄头、镰刀等。
农业与手工业相互促进发展
农业和手工业在生产过程中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推动了人类 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02
《天工开物》第一则:农业与手工业

人教版(2019)高中美术鉴赏第8课天工开物——中国传统工艺美术课件(共19张PPT)

人教版(2019)高中美术鉴赏第8课天工开物——中国传统工艺美术课件(共19张PPT)
·无论造型与装饰,都应有助于用,功能性与审美性结合得越好,作品的艺 术水平往往越高。
·从古至今,许多日用品的尺寸变化不大,如人们日常使用的碗。 原始社会与今天的碗,口径大多在15厘米上下,口径、足径与高之 比约为2:1:1。这种尺寸与比例有什么优势特点?
A 视觉舒适 B 端持方便
审美
功能
C 结实耐用
宫灯的整体造型是一个跪坐着的宫 女双手执灯。宫女体中空,灯身常可 盛水,头部和右臂还可以拆卸。宫女 的左手托住灯座,右手提着灯罩,右 臂与灯的烟道相通,以手袖作为排油 烟的管道。宽大的袖管自然垂落,巧 妙地形成了灯的顶部。灯罩由两块孤 形的瓦状铜板合拢后为圆形,嵌于灯 盘的槽之中,可以左右开合,这样能 任意调节灯光的照射方向亮度和强弱。 灯盘中心和钎上插上蜡烛,点燃后, 烟会顺着宫女的袖管进入体内,气溶 于水,不会污染环境,可以保持室内 清洁。
如今,现代工业对世界各地的传统工艺造 成了巨大冲击。生活中的许多手工艺品被批量 生产的工业产品取代,一些技艺濒临失传,另 一些则发展为纯粹的观赏品,供旅游纪念、观 赏之用。为此,我们更应该重视工艺美术的价 值,发扬精工细作的生活的农耕民族喜爱 安定稳重、便于陈设的器物。 ·而游牧民族更偏爱带孔、 系且扁平的便携器物。
绿釉皮囊壶【瓷器】【辽代】 高31.7厘米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
农耕
青白瓷注子和温碗【瓷器】【北宋】 高27厘米
安徽博物院藏
·西汉长信宫灯,中国汉代青铜器,此宫灯因曾放置于窦太后的长 信宫内而得名。宫灯灯体为一通体鎏金、双手执灯跪坐的宫女,神 态恬静优雅。灯体通高48厘米,重15.85公斤。长信宫灯设计十分 巧妙,特别是灯身内部中空的设计,请问这一设计有何作用?
·再优质的材料也要依靠工艺技术的加工才能呈现其纯美质感。所以,古代 工艺美术的历史也可谓技术的历史。

8.《天工开物》【第一课时】

8.《天工开物》【第一课时】
谕任内著成《天工开物》一书。宋应星的著作还有《野议》、《论气》、
《谈天》等。
曾祖父宋景1476-1547: 明朝中期阁臣(正二品)
宋应星(1587---)
青少年时期 过目不忘,志在天下,兴趣广泛
宋应星幼时与兄宋应升都在叔祖宋和庆开办的家塾中就读。 宋应星自幼
聪明强记,有过目不忘之才,很得老师及长辈喜爱。稍长,考入奉新县县学 为庠生,熟读经史及诸子百家,他在程颐-程灏、周敦颐、朱熹及张载这宋代 四大家中,独推张载的关学,从中接受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他对天文学、声 学、农学及工艺制造之学有很大兴趣,曾熟读过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1596年出版)等书。此外,还喜欢音乐、作诗。他常与同窗好友赴本县 风景名胜处郊游,相互催诗,相互激励,纵谈天下事。
• 宋先生说:上古传说中的神农氏,好像真有此人又好像没有这个人。然而,仔细体味“神农”二 字背后的赞美褒扬之意,他开创农耕的影响直到今天呀!人类只靠自己无法长期生存,要靠耕种 五谷来供养;五谷只靠自己也无法生长,需要人类来栽培。
• 耕地的分布历经时代变迁会有差别,谷物的种类要因水土环境的不同来区分。否则,从神农时代 到唐尧时代,人们食用五谷已经千年了。使用耒耜等农具的便利,神农氏都教给了天下百姓,哪 里有隐瞒呢?可是,那些被培育出的众多优良品种,一定要等到后稷出来才得到详细地说明,这 是什么缘故呢?
《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 产的综合性著作,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 术著作,有人也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
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 作者在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 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是中国科技史 料中保留最为丰富的一部,它更多地着 眼于手工业,反映了中国明代末年出现 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生产力状况。2020 年4月,列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 发展中心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 年版)》。

天工开物PPT课件

天工开物PPT课件

❖ 第四、在养蚕技术上,最先记述了利用“早雄配晚 雌”的杂交优势来培育新品种的方法,并指出了家 蚕“软化病”的传染性,指出“需急择而去之,勿 使败群”的处理方法。
-
8
❖ 第五、较早记述了山羊绒可用于织造之事。
❖ 第六、在金属冶炼方面,空前绝后地记述了 串联式炒炼法,较好地记述了明代灌钢工艺 的发展,首次记述了今俗称为“焖钢”的箱 式渗碳制钢工艺,最早记述了火法炼锌的操 作方法。
❖天 工 開 物
-
1
一、是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巨著
❖ 《天工开物》是宋应星(约一五八七-一六六一 年)所着,是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巨着。
❖ 它几乎将当时中国的农业和工业的生产技术 都网罗了。
❖ 书中附有许多插图,图文并茂的展示了当时 人的生活水平,包括衣食住行、家常日用等, 说明了明朝科技的辉煌成就。
-
2
供二十五亩稻田插栽。
-
16
❖ 秧苗分插以后,最早的七十天就可收获(粳的有救公饥、
喉下急,糯的有金包银之类。方言所说的有百千种,不能全
部讲述),最晚的要经历夏天直到冬天共二百多天才能收获。
那些冬季播种,夏季第二个月就可收获的,是广南一带的稻
谷,是那里没有霜雪的缘故。所有稻田十天没有水,就要担
心干旱。夏天播种冬天收获的谷子,一定是山地中水源不断
-
3
(二) 背景
❖ 在当时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生产技术达到新 水平的条件下,他在江西分宜教谕任内着成 《天工开物》一书。
❖ 该书经过详细观察、研究,从科学技术和生 产实践出发,总结了工农业生产方面长期积 累的经验和知识。
-
4
(三) 內容
❖ 全书共三卷十八篇。 ❖ 上卷叙述衣食方面的生産技术和经验,包括粮食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体会科学知识与文学语言完美融合的写作风格, 宋应星在科学史上的地位。
教学重点
• 1、掌握文中重要文言词语,提高文言阅读能力。
• 2、了解中国科学文化在历史上曾经有过的辉煌, 感受科学的价值和魅力。
• 3、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热爱科学。
先秦:商朝有世 界上最早的日食 和月食记录。春 秋鲁国天文学家 留下世界上关于 哈雷彗星的最早 记录。战国甘德、 石申《甘石星经》 是世界上最早天 文学著作
其秧立夏播种,撒藏高亩之上,以待时也。
凡是稻秧已经分栽后,早熟的在七十天后即可收获(粳稻 有“救公饥”“喉下急”,糯稻有“金包银”等品种,各 地方言名称很多,不可尽述),最晚熟的要经过夏天,直 到冬天共二百多天后才能收获。那些在冬季播种,到仲夏 就能收获的,是广东的水稻,因为此地没有霜雪。稻田十 天无水,就有干旱之虞。夏种冬收的水稻,必须种在有山 间水源不断的田里,这种水稻生长期长,地温又低,不能 催苗速长。靠湖边的田,要待夏天洪水过后,六月才能插 秧。育这种秧的稻种要在立夏时播种,撒在地势高的田里, 以待农时。
宋应星,字长庚,江西人, 生时明万历十五年 (1587)。宋应星的曾祖 宋景是嘉靖年间的名臣, 曾任山东参政、左布政使、 南工部尚书、左都御史等 职。牌楼宋村的“三代尚 书第”“方伯第”“世进 士第”等牌坊,所旌表之 人,从宋应星的曾祖到族 叔,都是宋家作为名门望 族的历史见证。
宋应星出生时,家境“渐以萧条”,荣
古 代治铁 图
⒈凡治铁成器,取已炒熟铁为之。先铸铁成砧 [zhēn] ,以为受锤之地。谚云:“万器以钳为祖”, 非无稽之说也。凡出炉熟铁,名曰毛铁。受锻之时,十 耗其三为铁华、铁落。若已成废器未锈烂者,名曰劳铁, 改造他器与本器,再经锤锻,十止耗去其一也。
大凡锻造铁器,用炒过的熟铁制成。先铸铁做成砧 板,把它作为承受锤打的底座。有句俗话说,“万器 以钳为祖”,并非无稽之谈。凡是刚出炉的熟铁,叫 毛铁。锻打时,损耗其十分之三,变成铁花、铁滓。 若已成废品还未锈烂的,叫劳铁,可用来改制成别的 器物或原来的器物,再经锻造,只损失其十分之一。
稻一种,取其芳气,以供贵人,收实甚少,滋益全无,不足尚也。
南方平原地区,多是一年两栽、两获。第二次插的秧俗名 叫晚糯稻,不是粳稻之类。六月割早稻,翻耕稻茬田,再插 再生秧。再生秧在清明时已和早稻秧一起播种。早稻秧一天 无水即死,晚稻秧经四、五两月,任从烈日暴晒也不怕,这 是个奇特的稻种。大凡种晚稻,遇到秋季晴天多的时候,则 水稻生长时始终都要灌水。农家不惜勤苦,以满足用稻米酿 春酒的需要。大凡水稻十天失水就要死,于是育出一种旱稻, 属于粳稻但不带粘性,即使在高山地区也可插秧,这又是一 个奇特的稻。还有一种香稻,只取其香味来供贵人享用,但
秦汉:《周髀算 经》比西方早500 年提出勾股定理 的特例。张衡的 地动仪是世界上 最早测定地震方 位的仪器,比欧 洲早1700多年。
三国两晋南北朝:
祖冲之把圆周率 准确到小数点后 七位数,比欧洲 早1100多年。
隋唐:赵州桥是现存世
界上最古老的一座石拱 桥。僧一行第一次测量 子午线。唐太宗时办了 分科较细的医学校,比 西方早200年。《唐本草》 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 编定和颁布的药典,比 欧洲早800年。《金刚经》 卷子是现存世界上最早 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 品。

jīng

jīng
粘者
nián



nuò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婺源光 wù
麦稿 gǎo


殚述 潦
水溢 刈
dān lǎoǎ yì yì
⒈凡稻种最多。不粘者,禾曰秔,米曰粳;粘者,禾曰 稌,米曰糯(南方无粘黍,酒皆糯米所为)。质本粳而晚 收带粘(俗名婺源光之类),不可为酒,只可为粥者,又 一种性也。凡稻谷形有长芒、短芒(江南名长芒者曰浏阳 早,短芒者曰吉安早)、长粒、尖粒、圆顶、扁面不一。 其中米色有雪白、牙黄、大赤、半紫、杂黑不一。
第一段总说锻造铁器的方法,即以熟铁为原 料锤锻而成。
⒉凡炉中炽铁用炭,煤炭居十七,木炭居十三。 凡山林无煤之处,锻工先择坚硬条木,烧成火墨 (俗名火矢,扬烧不闭穴火),其炎更烈于煤(状 语后置句)。即用煤炭,也别有铁炭一种。取其火 性内攻、焰不虚腾者,与炊炭同形而分类也。
炼铁炉中的燃料,用煤炭的占十分之七,用木炭 的占十分之三。凡是山林无煤之地,锻工选择坚硬的 木条烧成木炭(俗名叫火矢,燃烧时不会变为碎末堵 塞通风口),其火焰比煤更猛烈。即便用煤炭,也另 有一种铁炭,取其燃烧时火势向内、火焰不虚散的优 点,与烧饭用的煤形状相同而种类不同。
第二段介绍用煤和炭炼铁的方法。
⒊凡铁性逐节粘合,涂上黄泥于接口之上(状语后置 句),入火挥槌,泥滓成枵而去,取其神气为媒合。 胶结之后,非灼红、斧斩,永不可断也。凡熟铁、钢 铁已经炉锤,水火未济,其质未坚。乘其出火之时, 入清水淬之,名曰健钢、健铁。言乎未健之时,为钢 为铁,弱性犹存也。 枵xiāo空虚
本段重点说明什么?涉及了那些技术?
育秧 分秧
第一步:湿种(春分前;清明后)
第二步:播种(稻秆麦秸浸泡) gǎn 】jiē
第三步:分栽(干旱洪涝不宜 栽;秧田与本田的比例涝) lào
操作 流程
数字 说明
第二段介绍水稻的育种分秧。
第一步是 “湿种”。 第二步 是“播种”。 第三步是“分栽”。
《天工开物》记载和总结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农
业和手工业方面所取得的卓越成就,堪称技术百科 全书,全书共十八卷,分别记述了粮食生产和加工、
纺织和染色、制盐、制糖、陶瓷制造、金属冶炼和 加工、采矿、榨油、造纸、酿造、颜料、车船、兵 器和珠玉的生产过程、工具设备和生产工艺等。
《天工开物》书名取自
《尚书·皋陶谟》“天工 人其代之”及《易·系辞 上》“开物成务”,意 为以人工技巧开发自然 界的有用之物。全书共 三卷十八篇,内容以农 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经 验为主,几乎涵盖了当
宋元:毕升发明活字
印刷术,比欧洲早400 年。发明了指南针并 用于航海。唐宋时发 明了火药和火药武器。 沈括的“十二气历” 比英国早800年。郭守 敬的《授时历》比现 行公历确立早300年。
明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鼎盛时期,生产力水 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农业和手工业的繁荣,带动 了商品经济的发达,促进了思想解放运动,古老的封建 坚冰开始松动、融化。虽然作为封建王朝统治工具的程 朱理学仍在思想领域占据统治地位,但逞日趋没落之势。 一些开明知识分子,一些忧国忧民的有识之士,有感于 社会的动乱,吏治的黑暗,开始意识到寻章摘句、死背 经书、空谈性命的虚无。他们经过艰难的抉择,把注意 力转向对当时生产技术的总结和对自然现象的探索上, 于是出现了一批科学家和科技著作。
明思宗崇祯七年(1634),也
就是明朝灭亡的前十年,宋应 星任分宜县(今属江西)教谕。 教谕是一个教授县学生员的文 职教官 。宋应星在工作之余, 整理资料,从事写作,他的很 多政治、哲学、经济等方面的 著作都是这个期间完成的。 1637年,宋应星出版了他一生 的力作《天工开物》,奠定了
他大科学家的历史地位。
第八单元
科学之光
单元说明
本单元选读两部中国古代科技名著,
《天工开物》和《徐霞客游记》。这两部
著作,都产生于明代末年的17世纪,一个
堪称技术百科全书,一个堪称地学百科全 书,体现了中华民族古代科技的伟大成就,
是曾经闪耀在我们这个古老民族历史上的 “科技之光”。
教学目标
• 1、了解封建时代文人冲破科举考试的束缚,转而 关注民生问题,献身科技事业的伟大精神,认识中 国古代科技曾经有过的辉煌成就。
⒊凡秧既分栽后,早者七十日即收获(粳有救公饥、喉
下急,糯有金包银之类,方语百千,不可殚述),最迟者 历夏及冬二百日方收获。其冬季播种、仲夏即收者,则广 南之稻,地无霜雪故也。凡稻旬日失水,即愁旱干。夏种 秋收之谷,必山间源水不绝之亩,其谷种亦耐久,其土脉 亦寒,不催苗也。湖滨之田,待夏潦已过,六月方栽者。
第三段介绍水稻的收获及成熟期。
收获和成熟,都因南北气候及稻种的特性而 有所不同,也与水源丰枯、地势高低有关系。
⒋南方平原,田多一岁两栽两获者。其再栽秧,俗名晚
糯,非粳类也。六月刈初禾,耕治老稿田,插再生秧。其秧清 明时已偕早秧撒布。早秧一日无水即死,此秧历四、五两月, 任从烈日旱干无忧,此一异也。凡再植稻,遇秋多晴,则汲灌 与稻相终始。农家勤苦,为春酒之需也。凡稻旬日失水则死期 至,幻出旱稻一种,粳而不粘者,即高山可插,又一异也。香
耀乡里的曾祖,一直是后来宋氏子孙景仰和效 仿的楷模。宋应星自幼聪颖,博学强记。年轻 时,致力于科举,以期金榜题名,重振门第。 万历四十三年(1615),宋应星与其兄宋应升 同赴南昌应试,都中举人。当时宋应星29岁, 名列第三;其兄38岁,名列第六,时人称他们 为“奉新二宋”。在自此以后的15年时间里, 他们兄弟曾五次进京赶考,都名落孙山,与进 士无缘。
如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的《本草纲目》 (李时珍),古代农业科学的集大成之作 《农政全书》(徐光启),科学与艺术融会 贯通的《乐律全书》(朱载堉)等,而宋应 星的《天工开物》、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 也是其中的佼佼者。英国著名科学史家李约 瑟认为,明代科学家的科学活动虽然不一定 与西方科学有联系,但其学术水平足以与之 匹敌。
此段分别写了些什么内容?
不粘:秔;粳 粘性:
粘:稌;糯
稻的 功用:糯米酿酒等
分类
种类 (总)
稻谷的形状:长芒;短芒
说明
稻谷的色泽:雪白;牙黄等
概括第一段的大意
第一段介绍水稻的种类。
以“凡稻种最多”一句总括其事,接着,分别 从粘性、功用、稻谷的形状、稻米的色泽几个方 面加以说明。
⒉湿种之期,最早者春分以前,名为社种(遇天寒 有冻死不生者),最迟者后于清明。凡播种,先以稻、 麦稿包浸数日,俟其生芽,撒于田中,生出寸许,其名 曰秧。秧生三十日,即拔起分栽。若田逢旱干、水溢, 不可插秧。秧过期老而长节,即栽于亩中,生谷数粒, 结果而已。凡秧田一亩所生秧,供移栽二十五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