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教师队伍信息化水平的策略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中学教科研课题:《提高中学教师信息化能力的探索与实践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教研员题\高中教研员课题申报《提高中学教师信息化能力的探索与实践研究》课题实施方案一、本课题研究的背景、现状和意义1、研究的背景随着新世纪的来临,一个以数码、网络技术为先导,以创新为动力的经济全球化大潮正滚滚而来。
信息网络革命和生物基因革命将扮演着主导社会、政治、经济、教育的角色,这两大革命将极大改变社会组织结构和人类活动方式、思维方式。
在这样的背景下,科技创新能力成为一个国家科技事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
2、研究现状21世纪是快速发展、充满竞争的时代,是信息化、网络化时代。
世界各国在大力发展本国科技的同时也在不断研究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为此,各国把信息技术教育及其运用摆到了社会发展的战略位置。
现实情况表明,当大规模启动学校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时,制约信息化推进的瓶颈往往来自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的专业准备不足。
我国政府同样抓住了这一历史性的机遇,实施了“校校通”工程、“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扶贫示范工程和李嘉诚基金会西部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以及“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示范项目”等工程,使我国中小学信息化建设初具规模。
202X年底,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对普通教师、管理人员、教育技术人员的信息素养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前不久,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召开的我国中小学信息化专家座谈会上,所有专家的发言几乎都聚焦在教师培训上,教师信息化能力培训己成为当前我国推进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瓶颈。
通过查阅资料、调研,目前还找不到通过中学校本培训提高教师信息化能力,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有效模式。
我校改扩建刚结束硬件环境建设已初具规模,但是,信息技术在教学中还没有充分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还很低。
究其原因,就是教师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认识不够,对理论课的研究还不到位。
3、选题的意义:我校通过《提高中学教师信息化能力的探索与实践研究》这课题的研究,提高中学教师信息收集、处理和应用的能力,从而依托信息技术教研网,逐步改变教学方式,激发教师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探索新型的教学模式,结合研究性学习、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等学习方式开展教学活动,为教育教学改革积累实践基础和教学经验,最终达到教学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提高贫困山区中学教师信息素养的研究》开题报告
《提高贫困山区中学教师信息素养的研究》开题报告周平儒(四川省平昌中学教科室四川平昌 636400)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在人类即将步入21世纪的重要时刻,江总书记深刻地指出:“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高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越来越快,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预示人类的经济社会生活将发生新的巨大变化”。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也指出:“未来教育将发生深刻的变革,我们应当及早准备,迎接新的挑战”。
在当今信息化的社会里,信息已成为政治、经济、军事等社会一切领域的基础。
教育技术也逐渐形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体系,并给传统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学方式带来革命性的变革。
现代教育技术是当今教育的制高点,谁占领了这一制高点,谁就可以处于通览全局、控制大局的主动地位。
可以毫无忌讳地断言,在21世纪,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标志,发展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因此,培养一支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的新型师资队伍,是适应21世纪教育发展的需要,是跨世纪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
二、课题研究的依据1.课题依据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知识的获取,不是通过教师传播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义意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它强调学习是外部环境与认知主体内部心理相互作用的结果和认知主体对学习的能动作用,提出学习者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引导者。
建构主义更能揭示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更适合于指导教师培训学习。
2、创新学习的理论创新教育是指以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性思维和创造实践能力的人才目标所进行的教育和教学活动,它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
教师的培训工作需要在创新理论的指导下,不断地认识自我、否定自我和超越自我。
(二)实验假设通过开展各种培训活动和教学实践研究,学习、开发、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这样有利于提高教师现代教育能力水平,有利于建立一支面向21世纪现代化的教师队伍。
《提高教师队伍信息化水平的策略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提高教师队伍信息化水平的策略研究》
课题开题报告
《提高教师队伍信息化水平的策略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提高教师队伍信息化水平的策略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1、虽然学校配备了较齐全的现代教育技术设备,但是由于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热情不高,信息技术水平较低,设备得不到充分的利用,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
①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是指在国家统一计划和组织的推动下,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掌握Windows系统操作技术。
案例法:课题研究过程中对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服务于课堂教学,大大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典型案例的进行收集、整理、分析。
八、课题研究的原则
(1)建立完整的课题组,强化实验管理与指导,保证实验工作顺利进行。
实验自20xx年5开始。
实验周期为两年。
第二阶段(20xx年9月至20xx年3月)为研究阶段
(1)认真研究实施方案的内容要求和做法,按研究设计方案在每学期制定课题研究计划,实事求是地开展课题研究。
张素明新台子中心校教学副校长负责把握课题方向确保课题研究经费和后勤保障。
程丹凤新台子中心校教导主任负责课题的落实与管理,开展研究活动,抓实施、勤督促、负责资料收集整理归档。
并协助孟庆武主任负责教师的培训工作,
研究组其他人员负责研究工作的具体实施。
十二、课题预期研究成果
研究报告、论文、教学课件、精品课例等。
新台子镇中心小学科研室。
《提高教师信息素养的策略研究》--课题研究阶段报告
《提高教师信息素养的策略研究》课题研究阶段报告武进区卜弋中心小学现代教育技术课题研究组执笔:万小强一、研究的背景1、信息化时代的要求:21世纪的人类社会已步入信息时代,随着以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在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正逐步改变着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方式。
在信息时代下,学生的学习学习将发生彻底的改变,学生不仅可以向教师学习,还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在线讨论等交互方式向全球范围内的专家、学者学习;学习材料不仅有课本,还有以文字、图像、图画、声音、动画等多种符号表现的电子教材;不仅可以按照线性的顺序阅读教学内容,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兴趣,以非线性的顺序进行超媒体教材的阅读。
学生面对的信息量猛增,信息组织方式和管理方式大大改变,如何在浩如烟海、漫无边际的信息中获取所需的有用信息,如何对有用信息进行有效的加工、处理,如何利用现代信息工具进行高效率、高质量的学习,成为对学生发展至关重要的问题,也对学生的信息素养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信息素养已成为信息时代的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成为评价人才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
2、课程改革的要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要求“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和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教师是课程改革的主要动力,在教学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
提高教师的信息素质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关键。
以往的课堂,由于教师和学生拥有的信息资源不对称,老师讲,学生听,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但是现在,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资源对称分布,学生和老师是对等的。
师资队伍建设研究开题报告(精选12篇)
师资队伍建设研究开题报告师资队伍建设研究开题报告(精选12篇)转眼间充满意义的大学生活就即将结束,大家都在认真的做毕业设计,一般做毕业设计之前指导老师都会要求先写开题报告,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开题报告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师资队伍建设研究开题报告(精选12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师资队伍建设研究开题报告1根据师德师风方案的要求和部署,结合我校工作实际,积极主动地开展了师德师风建设各项工作。
开展了一系列的学习、宣传教育活动,制定了行之有效的师德规范,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师德师风建设活动从启动到现在已经一段时间了,第一、二阶段工作已基本完成,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现将我校师德师风建设自查结果报告如下:一、领导重视,完善制度机制我校领导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年教育学习工作,启动时召开了全校教师动员大会,把此项工作摆上议事日程,统一思想认识,增强抓好师德师风专题教育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同时,研究制定师德师风专题教育活动实施方案,成立师德师风专题教育活动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开展专题教育活动、集中学习和教师自学等形式,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着力解决师德建设年中的薄弱环节和教师队伍中的突出问题,全力打造一支品德高尚、知识渊博、精于教书勤于育人、忠诚人民教育事业的教师队伍。
致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年的建设。
在教师政治素质和师德修养上,在服务社会、服务家长、服务学生上,在树立教师的良好形象上有新的提升。
二、加强学习,抓好思想教育我校积极开展学习,采取定期不定期、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形式,强化教师教书育人意识,坚定工作信念。
先后引导和组织教师学习了《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
为使学习活动有成效,学校还制定“师德师风建设年”教育活动各项学习制度,并做到“三有”:有学习内容、有学习笔记、有心得体会,另外每位教师都上交了自己的师德笺言或座右铭。
每位教师都能按我校要求,做到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使学习活动与教学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创造性的贯彻执行师德方面的各项要求,不断提升思想境界和师德水平。
《农村中学教师专业化水平提升策略研究》课题研究进展报告
《农村中学教师专业化水平提升策略研究》课题研究进展报告1. 引言1.1 背景介绍农村中学作为中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农村学生的重要责任。
由于农村地区相对落后的经济发展状况和教育资源不足等原因,农村中学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往往偏低。
这种现状不仅影响了农村学生的教育质量,也制约了农村中学的发展。
为了改善农村中学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提高教育质量,亟需开展针对性的策略研究。
农村中学教师专业化水平提升策略的研究,既能为农村中学教师提供宝贵的发展机会,也有助于促进农村教育的全面发展。
通过深入分析农村中学教师专业化水平的现状和影响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提升策略,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和教学水平,还有助于加强农村学校的组织管理能力和整体教育质量。
本课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对于推动农村中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农村中学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现状,分析影响其专业化水平的因素,提出有效的策略以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通过对现有研究和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分析,探讨如何有效地提升农村中学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提高他们的教学质量和专业素养,以促进农村中学教育的发展和进步。
通过评估实施策略的有效性,及时调整和优化策略措施,为提升农村中学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农村中学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提升提供借鉴和参考,推动农村中学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农村教育的全面发展。
1.3 研究意义农村中学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提升是当前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随着农村教育的不断发展,教师在专业知识、教学能力、教育理念等方面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机遇。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农村中学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可以有效改善农村中学教育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推动农村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研究农村中学教师专业化水平提升策略有利于深入挖掘和总结农村中学教育的成功经验和教学特点,为其他地区提供借鉴和参考。
【开题报告】《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前期准备
1.成立课题研究小组,确定课题,明确课题研究目标和成员分工情况。 2.深入学习教育信息化的有关理论,收集相关资料。 3.申报课题,确定研究思路,制定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条件保障
我校教学资源丰富,为了提高教师素养及教师的教学水平,学校为每位教 师配备一台电脑,及时了解教学动态,查阅资料。校内藏书丰富,阅览室 随时开放;学校实验仪器配备完善,具备强大的硬件设施,并有条件进行 各个层次的比较实验,使研究结果更可靠。学校领导十分重视教师的课题 研究,在各方面会给予大力支持。本课题组成员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对中学 课堂教学中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专家的指导、引领下, 我们一定能够有效、高效地开展并完成该课题研究活动。
四、研究的目标
1、通过行动研究、进一步掌握我县教师的“教”情况,重点探索信息技 术应用于教学的内容、策略、途径、方法和技术。
2、通过课题研究,加强教师专业知识和信息技术的整合,提高教师队伍 的素质。
五、研究的内容
1、通过调查,了解全县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情况。 2、通过参加三优联评、一师一优课、新技术新媒体等比赛,提高教师的
第三阶段:实践研究阶段(2019年11月-2020年7月)课题组成员全面实施调查研究信息技术应用教学的实践,结合教 学实际,通过教学竞赛,收集有关教学案例,不断反思、研讨、总结,撰写信息技术应用教学案例、论文。
第四阶段:成果展示阶段(2020年9月-10月)组织老师开设公开课,举办成果竞赛,推广研究成果。
七研究过程?本课题研究拟从调查问卷深入分析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入手收集成功绉验研究制定适合目前我县实际的行动方案制定出一套具有一定可操作性的研究计划组细教师参加信息化竞赛逐步建立起一定量的课件微课资源幵通过教学探究信息技术应用对提升教师的课埻教学水平促迚教师的与业成长解决学生疑难点提高学生学业水平的作用?本课题的研究计划在两年内完成具体实施步骤和时间分配如下
优秀报告范文:《提高教师队伍信息化水平的策略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提高教师队伍信息化水平的策略研究》课题开题报告本页是最新发布的《《提高教师队伍信息化水平的策略研究》课题开题报告》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感觉很有用处,为了方便大家的阅读。
《提高教师队伍信息化水平的策略研究》课题开题报告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潮流的大趋势,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
积极推进国家信息化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
提高国民的信息素养,培养信息化人才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根本,而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
由信息技术带来的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在教学的内容手段、质量效益以及管理方面都有无法替代的优越性。
教师教育信息化水平既是教育信息化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为此我校提出”提高教师队伍信息化水平的策略研究”课题。
然而,很多教育工作者与一线教育教学人员在信息化条件下仍用旧观念看待教育问题,不知道如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推进教育的改革,不知如何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来培养21世纪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问题的表现主要是:1、虽然学校配备了较齐全的现代教育技术设备,但是由于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热情不高,信息技术水平较低,设备得不到充分的利用,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
2、教师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陈旧,墨守成规,不懂得怎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服务于课堂教学,优化教育教学环境。
3、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获取、处理、制作比赛等等。
八、课题研究的原则(1)科学性原则。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科学方法为指导,注意对教育理论及学科的理论的学习;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2)基础性原则。
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础。
要有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提高教师现代教育思想理论和教育信息技术。
(3)情境性原则。
利用建立校园网络系统的过程为教师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在网络的建设上为教师提供协作学习和交互探究学习等心性教学模式的场所;为教师提供收集信息、获取信息、整合信息、创造信息的技术平台和技术环境。
提升高校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的优化研究
2023-11-01contents •引言•高校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现状•高校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提升方案•高校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优化方案•案例分析•研究结论与展望目录01引言研究背景与意义当前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对高校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提升高校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
教育信息化能够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弥补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教育资源不均衡现象。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优化提升高校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提高其信息化素养和技能水平,以适应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研究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多种研究方法相结合,对高校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提出优化提升的策略和建议。
研究目的与方法02高校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现状教育信息化能力概述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中,通过应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过程。
教育信息化能力是指教师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应具备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力。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教师需要具备计算机基础操作、网络应用、多媒体课件制作等基础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教学设计能力:教师需要能够根据学生特点和学科特点,设计合适的教学方案,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能力教师需要具备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能力,能够利用网络资源和多媒体资源,开发适合教学的数字化资源。
信息化教学评价能力教师需要能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评价,通过数据分析和反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效果。
教育信息化能力概述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参差不齐不同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存在差异,部分教师缺乏必要的计算机操作和网络应用能力。
部分教师虽然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但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仍存在传统思维模式和教学方法的问题,无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部分教师缺乏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能力,无法有效地从网络和多媒体资源中获取适合教学的数字化资源。
《教师信息素养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开题报告
《教师信息素养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开题报告一、课题研究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环境下的教学以成为现在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渠道,教师通过提高信息素养来进行校本教研活动已成为实际教学中的需要.使得信息技术也已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工具、一种平台,也是改变教师教学研究的一种方式。
然而学校在对教师进行技术方面的专业发展培训的时候,所关注的,往往局限于“专业知识”层面,也就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而对“实践性知识”,也就是如何将技术有效地应用到教学中,做得很少,甚至全然漠视。
在这样的认识下,我们提出了本课题的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作为教学前沿的教师、新课程的实践者,认识、掌握并创新地运用信息技术已成必然,教育信息化呼唤教师信息素养的尽快提高。
2、提高教师的现代信息素养,有获取新信息的意识、愿望、评估和技能,促进自己专业化发展.3、在研究过程中所设计和制作的优秀课件,既能丰富了学生教育的资源,有可让相关老师学习和借鉴。
4、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要求教师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认知工具,要像使用黑板和粉笔一样流畅自然,从而优化教学过程,达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机整合,真正发挥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变革性推动作用。
教师的信息素养是影响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的关键,因此,教师必须首先强化自身的信息素养,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全面实施和推动素质教育。
5、新的课程改革呼唤教师专业化。
教师是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者,课改的成败关键在于教师。
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教师专业化推向前台,成为教师教育面临的重要时代课题,对教师提出了巨大挑战。
6、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得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年龄及兴趣正确利用网络、书刊、电视等信息工具,学会搜集和处理相关信息,并养成良好的习惯。
关于提升教师信息素养的行动研究开题报告立项书
2.研究内容:
(1)对教师了解、认识、适应信息时代,改变传统教育观念的具体要求的研究。
四、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1.研究目标:
(1)从理论和实践中探索新时期对教师信息素养的具体要求,转变教师观念,提高教师信息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推进新课程改革。
(2)根据现代教育理念运用现代教育理论,理清信息素养的内涵。以利用信息为核心,探索培养教师信息素养的途径与方法,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担负着培养祖国人才的任务,更应该学会信息的搜集、处理和运用等本领,教师的信息素养成为教师素质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的信息素养是21世纪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内涵之一,然而,目前我国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并不十分乐观。有调查发现,有相当多的骨干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较差,这为教师教育敲响了警钟。时代发展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直接表现为在对提升教师信息素养的要求,承担人才培养重任的教师更应走在时代发展的前列,这也是本课题研究的迫切与意义所在。
关于提升教师信息素养的行动研究
一、开题活动简况:开题时间、地点、主持人、评议专家(课题组外专家,专家应不少于2人)、参与人员等。
1.开题时间:2018年9月29日
2.开题地点:xxxxx学校
3.主持人:xxx
4.评议专家:
Xxx
Xxxx(中小学高级教师)
5.参与人员:xxx xx)信息技能:是指教师要掌握常用信息技术设备和软件的操作技能,会利用信息源获取信息,有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开题报告】《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四、研究的目标
1、通过行动研究、进一步掌握我县教师的“教”情况,重点探索信息技 术应用于教学的内容、策略、途径、方法和技术。
2、通过课题研究,加强教师专业知识和信息技术的整合,提高教师队伍 的素质。
五、研究的内容
1、通过调查,了解全县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情况。 2、通过参加三优联评、一师一优课、新技术新媒体等比赛,提高教师的
(3)行动研究: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对实践进行不断的反思、诊断, 从而发现问题,制定出科学解决问题的方案,进而作出评价。
(4)经验总结法:对课题研究的成果进行系统总结,以案例分析、成 果展示或论文的形式成书面材料。
九、主要观点与创新之处
比赛是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作为参赛教师会从知道要参加比赛,就开始做认真细致的准备。准备过程中在教学的各 个环节上能够得到同事精心的指点和帮助。在比赛后,各位资深评委也会对每位参赛者做出全面点评,有褒有贬,从多方面客观、真实 地反映出参赛作品的优缺点。这些意见会及时反馈给每位参赛教师,可以鼓励他们继续发扬优点,克服缺点。教学竞赛的准备和比赛过 程,会帮助教师得到锻炼和提高,并在展示自己的同时,与其他参赛教师进行各个层面的广泛的交流,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3、创建学科课件、微课资源库。 4、学习研究新技术应用于教学。
六、研究思路
我们课题组的成员主要是通过认真揣摩、学习、借鉴优秀的课件、微课, 再查找相关的论述文章、专著,重点研究一些相关的、成熟的经验介绍和 理论书籍,定期、不定期地在不同范围内展开研讨,参加各种信息化的竞 赛,抓住信息技术应用教学的内涵与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广泛学习,深 入研究,勇于探索,不断反思,认真开展课题研究,促使课题顺利进行并 取得成效。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信息化水平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信息化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是课程建设的前提,也是课程建设的“灵魂’,。
建立一支学术水平高的师资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
信息时代的到来不仅迅速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也给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带来挑战和机遇,我们应该主动迎接信息时代的挑战,并抓住教育信息化这个机遇,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实现教育的跨跃式发展。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信息化是整个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内容,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使用给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吸收高索质人才就信息技术这一门来说,教师本该是专业人才,可现实中。
许多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是半道出家,从零开始。
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多是以下几个方面:(一)信息技术开课较晚;(二)学校重视得不够;(三)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
转变观念,提高教师对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认识。
课堂教学改革需要有相应的科学理论与新观念作支撑。
因此我们组织教师认真研读邓小平同志的教育理论,尤其是以邓小平同志的“三个面向”思想来更新大家的观念和思维方式,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讲话,开展现代化教育理论学习和讨论,使大家明白现代化教育改革的趋势是什么,现代教育与现代教育技术的关系,从全新的视角出发,挣脱传统教学的羁绊,自觉摒弃不符合时代要求的条条框框,提高教师教育信息化观念,努力以科研为先导. 推进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的整合。
利用信息技术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融人课堂教学中。
把信息技术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工程来规划安排,努力探索应用计算机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构建适应培养21世纪新人的课堂教学摸式,设计“创设环境,激励兴趣,自主探究,协作学习”为主要特征和环节流程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实现一流教育目标。
同时,通过积极参与国家级、市级的科研课题实验,使现代教育技术真正应用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为实现教育现代化服务。
积极参加各级教育部门所召开的有关信息技术教育的观摩、研讨和交流活动,了解和学习先进的信息化教育教学经验。
ayjyk18228《关于提升教师信息素养的行动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六.课题研究阶段性安排与预期成果
1.本课题的研究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2018.6):成立课题组,并申报“关于提升教师信息素养的行动研究”的课题立项。
第二阶段(2018.7—2018.10):进行文献研究、理论学习、调查分析、确定研究内容,然后进行材料的搜集和整理,广泛占有信息;
2.课题组成员分工
杜金奎:课题主持人,负责确定课题研究方向、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研究进
度安排,安排课题组相关活动,督促课题组成员积极完成课题研究任务。
刘秀青:负责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提升教师信息素养”相关文献,安排了一系列的培训和理论学习。
葛吉祥:负责对课题组成员及学校教师的提升教师信息素养的信息知识、信息技能、信息道德修养相关内容的培训与研究。
一、开题活动简况:开题时间、地点、主持人、评议专家(课题组外专家,专家应不少于2人)、参与人员等。
1.开题时间:2018年9月29日
2.开题地点:汤阴县菜园镇杨庄学校
3.文广(中小学高级教师)
霍丽霞(中小学高级教师)
5.参与人员:刘秀青葛吉祥贾迪孟丽娜李海霞
6.开题流程:
(3)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学习和信息技术能力的培训,更新教师教育观念,构建一支较高水平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师队伍,促进学校现代技术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构建比较科学和完善的、能适应教育改革所需的、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培训模式。
2.研究内容:
(1)对教师了解、认识、适应信息时代,改变传统教育观念的具体要求的研究。
五、研究基础及分工
1.研究基础
本课题强调将科学的理论指导与研以致用的实效性相结合。
《提高教师队伍信息化水平的策略设计研究》课题_开题报告
提高教师队伍信息化水平的策略研究?课题开题报告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开展潮流的大趋势,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
积极推进国家信息化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的重要战略举措。
提高国民的信息素养,培养信息化人才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根本,而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根基。
由信息技术带来的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在教学的内容手段、质量效益以及管理方面都有无法替代的优越性。
教师教育信息化水平既是教育信息化重要组成局部,又是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为此我校提出“提高教师队伍信息化水平的策略研究〞课题。
然而,很多教育工作者与一线教育教学人员在信息化条件下仍用旧观念对待教育问题,不知道如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推进教育的改革,不知如何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来培养21世纪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问题的表现主要是:1、虽然学校配备了较齐全的现代教育技术设备,但是由于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热情不高,信息技术水平较低,设备得不到充分的利用,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
2、教师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陈旧,墨守成规,不懂得怎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服务于课堂教学,优化教育教学环境。
3、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获取、处理、共享各种信息资源的能力低,教师的信息技术整体水平不高,不利于教师实现“高效教学〞和“轻松教学〞,从而到达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
二、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1〕课题负责人张素明副校长,小学中学高级教师,本科学历。
从事教育工作三十余载,热爱本职工作,对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业务精湛,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锐意进取,曾被评为辽宁省骨干教师,铁岭市学科带头人,铁岭市名教师,铁岭市先进教师,曾主持?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研究?、?适应新课程的学习方式研究与实验?等省级科研课题的研究,具有很强的科研热情和很高的教育科研水平,能确保研究材料的整理,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高教师队伍信息化水平的策略研究》课题开题报告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潮流的大趋势,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
积极推进国家信息化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
提高国民的信息素养,培养信息化人才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根本,而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
由信息技术带来的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在教学的内容手段、质量效益以及管理方面都有无法替代的优越性。
教师教育信息化水平既是教育信息化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为此我校提出“提高教师队伍信息化水平的策略研究”课题。
然而,很多教育工作者与一线教育教学人员在信息化条件下仍用旧观念看待教育问题,不知道如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推进教育的改革,不知如何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来培养21世纪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问题的表现主要是:1、虽然学校配备了较齐全的现代教育技术设备,但是由于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热情不高,信息技术水平较低,设备得不到充分的利用,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
2、教师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陈旧,墨守成规,不懂得怎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服务于课堂教学,优化教育教学环境。
3、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获取、处理、共享各种信息资源的能力低,教师的信息技术整体水平不高,不利于教师实现“高效教学”和“轻松教学”,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
二、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1)课题负责人张素明副校长,小学中学高级教师,本科学历。
从事教育工作三十余载,热爱本职工作,对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业务精湛,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锐意进取,曾被评为辽宁省骨干教师,铁岭市学科带头人,铁岭市名教师,铁岭市先进教师,曾主持《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研究》、《适应新课程的学习方式研究与实验》等省级科研课题的研究,具有很强的科研热情和很高的教育科研水平,能确保研究材料的整理,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
她业务过硬,精力充沛,能够投入一定的时间指导、组织并管理此课题。
(2)本课题共有主研教师18人,学历都为专科以上,平均年龄35岁。
老中青结合,以青年教师居多,大部分教师参加过市级以上课题的研究或有省级以上论文、论著的发表或获奖;所有教师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一线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并取得了相关的一些研究成果,有相关的论文发表或获奖。
可以说,本课题组在学术背景、研究经验以及组成结构上都有着一定的合理性和梯度性,这些都将有利于本课题的顺利开展以及相关教师的专业成长。
(3)政府与有关教育部门投入资金完善了学校现代化教学实施和设备,实验条件比较优越;我校新购置了硬件设备,现有计算机室一个、电子备课室一个、多媒体教室五个,我校24个教学班已经实现班班有电脑,可以说是电教设施过硬,有着开展课题研究的物质基础。
(4)我们新台子镇中心小学是辽宁省文明学校、铁岭市名学校、具有优越的办学条件、是省级教育科研实验基地,科研管理措施具体得当,档案管理是省级先进单位,我校科研室曾多次被评为铁岭市标准化科研室、研究资料非常齐全,完全能满足科研实验的需要。
三、有关概念的界定1、概念的界定:①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是指在国家统一计划和组织的推动下,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多媒体、网络、通信等),通过各种渠道重点建设,充分利用软、硬件资源,加速教育现代化的过程。
②教育信息化教师队伍建设:是指建设一支操作技术精湛的能灵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进行教育教学的教师队伍。
2.研究的实践意义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步骤。
教学资源介入课堂,能够拓宽教育时空,为学生多渠道、多层次获取知识提供可能。
因此,只有不断提高教师信息化水平,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才能跳出教材、跳出学科,拓展学习内容,进而构建开放而富有活力的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
因此,提高教师队伍信息化水平势在必行。
3、研究的理论依据:①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现代教育技术改变了整个教育过程的模式、改变了教育过程的组织序列,改变了分析和处理教育教学问题的思路,多媒体技术扩大了学生的认知空间,并且使抽象内容直观、形象、生动,使学生认识事物更加准确、全面。
更重要的是多媒体技术条件下的教学模式能更加突出认知主体在认知中的作用,从而建立新的教学观、学生观,这样既重视了知识的系统性,又重视了学生兴趣、主动性与学生的心理结构。
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纲要》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1、实现信息化教育观念的更新,构建一支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较高的教师队伍。
2、实现教师操作技能微格化管理:通过校本培训、教学实践使教师掌握必备的操作技能,(1)掌握Windows系统操作技术。
(2)掌握搜集素材、处理素材的技能:掌握收集网上资源、自绘素材、拍摄、录制的技术;能够独立处理图片、声音、视频、动画等素材。
(3)自制教学课件:利用ppt演示文稿、网页、flash、多媒体大师等软件自制课件。
3、实现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普及和应用,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和能力。
五、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1、研究教育信息化基础建设。
研究如何建设良好的信息环境。
2、研究教师队伍应对当前教育信息化发展需要的专业素质结构、岗位培养目标。
培养方式及管理。
3、研究教师操作技能的微格化管理。
4、研究教师的信息素养。
研究信息化环境下如何提高教师信息意识及运用能力。
(1)教育观念的研究。
(2)教学方法的研究。
(3)教学技能的研究。
5、研究教师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1)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
六、研究过程设计:我们提倡实事求是的研究精神,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提高。
首先,对我镇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水平的基本状况进行调查,获取第一手资料;其次,对反映出的问题作归因,系统分析并制定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形成调查报告;第三,对教师进行系统、全面的培训,总结培养模式和方法;第四,对课题实施后的教师做统一调查,得出后期调查报告,并通过分析,归纳、总结课题研究的得失和成果,撰写研究报告,总结本次课题研究工作。
具体表现在:1、建设良好的信息环境:加快建设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教学环境,打造数字化校园,构建校园网络平台,建立学校网站,建立校园局域网,实现“班班通”。
重视教学信息资源中心的建设,建设视频、音频资源库、课件、素材资源库等。
2、对全镇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进行测评,并按照初级、中级、高级、超高级对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合理划分等级,以便有针对性的辅导和培训。
3、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全面实现办公自动化、无纸化。
实现全体教师所有学科电子备课。
4、加强信息技术技能培训,不断提高教师信息素养。
(1)培养信息意识,使教师树立信息观。
(2)立足校本培训,提高教师的技能。
采取自主学习和集中培训两种方式集中培训采用分级培训方式:通过调查、观摩了解教师信息技术水平,然后针对不同的信息技术水平,确定不同的培训内容,进而掌握相应的操作技能。
定期进行晋级考核。
然后对成功晋级者再进行更高一级的培训。
自主培训,结对帮扶:培训过程中以好带差,加快信息化技术水平的提高步伐。
促进教师共同提高。
4、开展“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教学研讨活动。
以教学资源应用为主,开展"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整合"的教学活动,上研讨汇报课,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七、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1)文献研究法。
通过学习有关文献,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理论。
(2)调查研究法。
通过调查测评了解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对症下药。
(3)行动研究法。
①在教学实践中指导教师及时总结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得失和经验等,全面提高教师科学、合理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优化课堂教学的能力。
②对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的理论和实践的培训。
(4)经验研究法。
对研究的过程与效果进行分析、提炼、归纳、总结,揭示经验的实质。
(5)课例法:通过各学科、各种课型的教学实践探索现代教育技术和各学科整合的模式。
(6)案例法:课题研究过程中对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服务于课堂教学,大大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典型案例的进行收集、整理、分析。
(7)活动研究法。
加强教师间、校际间的互动交流,通过开展活动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如:课件制作和观摩;信息技术论文评比和交流;网页制作比赛等等。
八、课题研究的原则(1)科学性原则。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科学方法为指导,注意对教育理论及学科的理论的学习;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2)基础性原则。
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础。
要有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提高教师现代教育思想理论和教育信息技术。
(3)情境性原则。
利用建立校园网络系统的过程为教师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在网络的建设上为教师提供协作学习和交互探究学习等心性教学模式的场所;为教师提供收集信息、获取信息、整合信息、创造信息的技术平台和技术环境。
九、课题研究的措施:(1)建立完整的课题组,强化实验管理与指导,保证实验工作顺利进行。
(2)建立规章制度。
实验人员学习培训制度,实验交流例会制度,实验资料管理制度,实验过程管理制度,激励制度,经费管理制度等。
(3)加强实验教师培训。
调查了解各实验教师的信息化水平,确定培训内容和培训形式。
(4)开展“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及“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教学研讨活动,课例评比活动等。
(5)科学收集实验过程资料,规范课题研究工作。
实验过程中勤收集,勤积累、勤整理各种资料,按要求进行分类,使之系统化。
十、课题实施步骤:实验自2011年5开始。
实验周期为两年。
第一阶段(2011年5月至2011年9月)为准备阶段。
本阶段主要任务是:申报课题,建立课题组,落实研究人员、划分责任。
调查研究实验教师信息技术水平,对教师信息技术水平进行前测。
收集资料,学习有关信息技术教育理论,研究制定实验方案,继续配置实验硬件、软件,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第二阶段(2011年9月至2013年3月)为研究阶段本阶段主要任务是:(1)认真研究实施方案的内容要求和做法,按研究设计方案在每学期制定课题研究计划,实事求是地开展课题研究。
(2)以校本培训为手段,提高教师信息技术操作水平,实现信息技术操作微格化管理。
(3)定期开展教学研讨、课题研讨会,讨论汇报研究进展情况,及时记录做好阶段总结。
(4)坚持学习与研究相结合,提高自身的研究水平,并及时地撰写研究论文和经验总结,积极参与各级评比活动。
以研究平台为主要交互对象,注重教学实践,实行做中学学中做边做边总结边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