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脑血管中国脑小血管病诊治共识
脑小血管病相关认知功能障碍中国诊疗指南(2019完整版)
脑小血管病相关认知功能障碍中国诊疗指南(2019完整版)目前国际上围绕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的指南主要包括:1993年美国国立神经疾病卒中研究所和瑞士神经科学研究国际学会(NINDS-AIREN)[1]、2006年美国国立神经疾病和卒中研究院-加拿大卒中网(NINDS-CSN)[2]、2011年美国心脏协会和美国卒中协会(AHA/ASA)[3]、2014年国际血管性行为与认知障碍学会(Vas-Cog)[4]和2011年我国发布的VCI指南[5]及2018年由全球27个国家的专家共同制定的血管损伤认知障碍分类研究指南[6]。
在这些指南中,脑小血管病是引起VCI的重要亚型,也是临床上导致血管性痴呆的最常见原因。
近些年,随着LADIS[7]、RUN DMC[8]和SPS3[9]这三大经典研究的开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奠定了认知研究在脑小血管病临床研究中的核心地位。
脑小血管病认知功能障碍是临床中常见认知障碍的一种,发病率高,社会负担重,在临床实践中给予合理诊疗至关重要。
我们根据国内外临床研究结果和相关文献,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脑小血管病认知功能障碍的诊治指南,供临床医生参考。
一、定义脑小血管病是指各种病因影响脑内小动脉、微动脉、毛细血管、微静脉和小静脉所导致的一系列临床、影像学和病理综合征。
脑小血管病常见的病因类型包括:小动脉硬化性、脑淀粉样血管病、遗传性脑小血管病变、炎症和免疫介导的小血管病、静脉胶原病和其他小血管病等。
脑小血管病可呈现典型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影像学改变,包括腔隙、新发皮质下小梗死、脑白质病变、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脑微出血及脑萎缩[10]。
上述影像学表现也有可能是合并有大血管疾病导致的影像学表现,因考虑到临床的可操作性,我们仅讨论上述影像学表现相关的认知功能障碍。
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
⑤前2个小时内应该每15分钟测血压,6小时内每30分钟 测血压,今后每小时测血压,直至二十四小时。
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
第16页
⑥要是曾经有收缩压≥185mmHg或者舒张压 ≥105mmHg,检验血压应该更亲密。使用降压药品以维 持血压在这个范围内,或者低于这个范围。
有报道使用reteplase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anistreplase, 葡激酶等治疗 急性缺血性卒中也有效果,不过均缺乏大样本研究,所以
至尽尚无定论。
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
第19页
3)动脉溶栓
动脉溶栓是治疗急性脑梗死另一条路径,已经有一些研
究观察了溶栓后血管再通率、安全性、使用药品类型等方 面,不过至今尚无必定结论。
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
第6页
(5)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 PET最先证实了卒中患者半暗带区域。氧—15—PET
能够定量检验局部脑灌注和氧消耗,显示局部组织脑血流 (rCBF)下降,氧吸收分数(OEF)增加,氧代谢相对保留。 PET显示半暗带改变有临床应用价值,但PET费用和操作 问题限制了其临床应用。
者家眷或患者代表签署知情同意书。
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
第14页
2) 静脉溶栓 (1) 尿激酶 我国有一个随机双盲研究显示使用尿激酶对发病6小时以
内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有必定效果。使用方法为:发病6 小时内,150万单位,30分钟内静脉点滴。 适应证:年纪小于75岁;发病6小时内;cT排除颅内出血 和与神经功效缺失对应低密度责任病灶;神志清楚或轻度 嗜睡,无昏睡、昏迷等严重意识障碍;血压控制在180/ 100mmHg以下;排除TIA。 禁忌证:颅内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出血性脑梗死及既 往有上述病史者;体温39°C以上,有意识障碍;有纤溶 禁忌者;全身情况欠佳。
《脑小血管病相关认知功能障碍中国诊疗指南(2019)》解读
《脑小血管病相关认知功能障碍中国诊疗指南(2019)》解读脑小血管病是指各种病因影响脑内小动脉、微动脉、毛细血管、微静脉和小静脉所导致的一系列临床、影像学和病理综合征。
脑小血管病常见的病因类型包括:小动脉硬化性脑小血管病、脑淀粉样血管病、遗传性脑小血管病变、炎症和免疫介导的脑小血管病、静脉胶原病和其他脑小血管病。
脑小血管病可呈现典型的磁共振成像(MRI)影像学改变,包括腔隙、新发皮质下小梗死、脑白质病变、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脑微出血及脑萎缩。
认知功能障碍包括记忆力、执行功能、注意力、语言及视空间功能等认知域的损害。
脑小血管病相关认知功能障碍是临床中常见认知障碍的一种。
为提高诊疗水平,减轻疾病负担,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老年神经病学组、脑小血管病认知功能障碍诊疗指南中国撰写专家组依据国内外科研成果及前沿资讯,结合中国实际情况,编写《脑小血管病相关认知功能障碍中国诊治指南(2019)》(以下简称“指南”)。
据一篇发表在2010年Lancet Neurol杂志的研究显示,脑小血管病相关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减退主要表现在执行功能、注意力、转移能力方面,而非记忆力,“就是给人反应慢慢的一种感觉”,执笔专家彭丹涛教授解释道。
除此之外,患者还可伴随焦虑、抑郁等情感障碍,括约肌功能减退、步态不稳或僵硬、假性球麻痹等运动障碍,最终发展为日常生活能力下降或完全丧失。
2017年Clinical Science杂志发文指出,临床表现与损伤部位相关,如皮层下梗死导致认知功能障碍。
但多数脑小血管病患者起病隐匿,临床表现多样,为明确诊断,指南推荐采用适合中国居民的神经心理测验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认知功能域评估,评估的认知功能域包括记忆功能、执行/注意功能、语言功能、视空间结构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精神行为等,着重进行执行/注意功能的评估;并通过神经影像学方法辅助诊断,头颅MRI是检查脑小血管疾病最重要的手段。
此外,还应对所有首次就诊的患者进行血液学检测,以协助脑小血管病的病因诊断和鉴别诊断,包括血糖、血脂、血电解质、肝肾功能。
《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第2版)》解读
《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第2版)》解读缺血性卒中血压管理及降压药物的选择指南推荐意见(一)缺血性卒中急性期血压管理《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第2版)》推荐:1.对于血压<220/120mmHg,未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或血管内治疗并且没有合并症需要紧急降压治疗的患者,在急性缺血性卒中(AIS)后最初的48~72h内启动或重新启动降压治疗对预防死亡或重度残疾无效(Ⅲ类推荐,A级证据)。
2.对于未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或血管内治疗的患者,如血压≥220/120mmHg,同时不伴有其他需要紧急降压治疗的合并症,在发病初期48~72 h内启动或重新启动降压治疗的疗效尚未明确。
在卒中发作后最初24h内将血压降低15%可能是合理的(Ⅱb类推荐,C级证据)。
3.对于AIS患者,如伴有其他共病(如同时合并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急性心力衰竭、主动脉夹层、溶栓后出血转化或先兆子痫/子痫),则有早期降压治疗指征,初始血压降低15%可能是安全的(Ⅰ类推荐,C级证据)。
4.卒中后必须纠正低血压与低血容量,从而确保全身灌注以支持重要脏器功能(Ⅰ类推荐,C级证据)。
5.在AIS患者中,通过药物诱导高血压的治疗效果尚不确定(Ⅱb类推荐,C级证据)。
6.对于降压目标,如患者能耐受,推荐收缩压降至130mmHg以下,舒张压降至80mmHg以下(Ⅰ类推荐,B级证据)。
7.对于由颅内大动脉狭窄(狭窄率70%~99%)导致的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如患者能耐受,推荐收缩压降至140mmHg以下,舒张压降至90mmHg以下(Ⅱa类推荐,B级证据)。
8.目前尚无充足的数据指导AIS后降压药物选择,应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恰当地选择降压药物(Ⅱa类推荐,C级证据)。
(二)二级预防的血压管理《中国缺血性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2022》推荐:1.既往未接受降压治疗的缺血性卒中或TIA患者,发病数天且病情稳定后如果收缩压≥140 mmHg或舒张压≥90 mmHg,如无绝对禁忌,可启动降压治疗(Ⅰ级推荐,A级证据)。
中国脑血管疾病诊疗指南与专家共识汇编张义才
封丘县中医院内二科病房中国脑血管疾病诊疗指南与专家共识汇编主编:张义才2015年7月第一版中国脑血管疾病诊疗指南与专家共识汇编目录1.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20072.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中国专家共识更新版20113.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轻型卒中抗血小板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44.中国急性脑出血治疗指南推荐意见20115.中国卒中一级预防指南20106.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20147.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8.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血糖管理的中国专家共识20109.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201110.中国吞咽障碍康复评估与治疗专家共识201311.卒中患者吞咽障碍和营养管理的中国专家共识2013版12.中国后循环缺血的专家共识200613.低分子量肝素在脑血管疾病中应用的专家共识200514.钙通道阻滞剂防治脑血管病专家共识15.临床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缺血性卒中专家共识16.他汀类药物防治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专家共识201317.卒中相关性肺炎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1018.中国缺血性脑血管病血管内介入诊疗指南201119.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4.20.缺血性卒中侧支循环评估与干预中国专家共识201321.神经系统疾病伴发抑郁焦虑障碍的诊断治疗专家共识22.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合并心房颤动的筛查及抗栓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423.封丘县中医院脑血管疾病专家共识封丘县中医院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知情同意书2015急性进展性脑梗死诊断与治疗封丘县中医院专家共识2013瑞替普酶在急性超早期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中的封丘县中医院专家共识2015(第四版)。
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脑血管病高危人群管理(完整版)
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脑血管病高危人群管理(完整版)中国目前约有高血压患者2.7亿,糖尿病患者1.1亿,血脂异常患者1.6亿,而且这些卒中高风险人群的数量还在继续攀升。
大量研究证明,减少脑血管病危害最有效的方法是重视一级预防,即针对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积极进行早期干预管理。
1 卒中危险因素控制1.1 不可干预危险因素推荐意见:·询问家族史可有助于识别卒中风险高的个体(IIa类推荐,A级证据)。
·患者有罕见的卒中遗传病因(如伴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Fabry病、COL4A1基因相关的脑出血、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关节松弛皮肤脆弱综合征Ⅳ型等)时,可考虑转诊去做遗传咨询(IIb类推荐,C级证据)。
不建议在人群中为预防首次卒中进行常规遗传筛查(III类推荐,C级证据)。
·对于一级亲属中有≥2例患SAH或颅内动脉瘤的患者,考虑应用CTA 或MRA等非侵袭性筛查未破裂的颅内动脉瘤可能是合理的(IIb类推荐,C级证据)。
·对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患者,≥1名亲属罹患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合并SAH,或≥1名亲属罹患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合并颅内动脉瘤的患者,可考虑应用CTA或MRA等非侵袭性方法筛查未破裂颅内动脉瘤(IIb类推荐,C级证据);对肌纤维发育不良的患者,可以考虑应用CTA或MRA等非侵袭性方法筛查未破裂颅内动脉瘤(IIb类推荐,C级证据)。
1.2 可干预的危险因素1.2.1 证据充分的可干预危险因素1.2.1.1 高血压推荐意见:·建议常规进行人群血压筛查,并对高血压患者予以适当治疗,包括改善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I类推荐,A级证据)。
·对于高血压前期患者(收缩压120-139mmHg或舒张压80-89mmHg),建议每年进行血压复查和高血压相关的健康体检(I类推荐,A级证据)。
·高血压患者需要规律使用降压药物,使血压达到<140/90mmHg的目标值(I类推荐,A级证据);伴糖尿病或肾功能不全的高血压患者依据其耐受性还可进一步降低(I类推荐,B级证据)。
《脑小血管病相关认知功能障碍中国诊疗指南(2019)》要点
《脑小血管病相关认知功能障碍中国诊疗指南(2019)》要点目前国际上围绕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的指南主要包括:199年美国国立神经疾病卒中研究所和瑞士神经科学研究国际学会(NINDS-AIREN)Eli、2006年美国国立神经疾病和卒中研究院-加拿大卒中网(NINDS-CSN)、2011年美国心脏协会和美国卒中协会(AHA/ASA)、2014年国际血管性行为与认知障碍学会(Vas-Cog)和2011年我国发布的VCI指南及2018年由全球27个国家的专家共同制定的血管损伤认知障碍分类研究指南。
在这些指南中,脑小血管病是引起VCI的重要亚型,也是临床上导致血管性痴呆的最常见原因。
脑小血管病认知功能障碍是临床中常见认知障碍的一种,发病率高,社会负担重,在临床实践中给予合理诊疗至关重要。
一、定义脑小血管病是指各种病因影响脑内小动脉、微动脉、毛细血管、微静脉和小静脉所导致的一系列临床、影像学和病理综合征。
脑小血管病常见的病因类型包括:小动脉硬化性、脑淀粉样血管病、遗传性脑小血管病变、炎症和免疫介导的小血管病、静脉胶原病和其他小血管病等。
认知功能障碍包括记忆力、执行功能、注意力、语言及视空间功能等认知域的损害。
脑小血管病认知功能障碍可呈现出相似的认知减退模式,常累及注意力、加工速度和执行功能等领域,而记忆任务受损相对较轻。
二、流行病学脑小血管病是与年龄相关的高患病率疾病。
三、诊断(一)临床特点和评估1.临床特点:多数脑小血管病患者起病隐匿,临床表现多样,主要包括无症状性脑小血管病、腔隙性卒中和认知功能障碍。
患者症状的有无和严重程度取决于病灶的部位、程度及数量等。
2.神经心理学评估:(1)总体认知功能筛查、评估: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MMSE)是国内外常用的认知功能筛查量表,由于耗时短、容易操作,作为鉴别健康老年人和痴呆的初筛量表广泛应用于社区和医院。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在我国广泛用于筛查轻度认知功能损害。
中国脑小血管病诊治专家共识
中国脑小血管病诊治专家共识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vessel disease,CSVD)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常见疾病,由于多起病隐匿,容易被患者甚至临床医师忽视。
自2015年《中国脑小血管病诊治共识》发表以来,人们对CSVD的认识有了显著提高。
一、脑小血管病概念CSVD是指各种病因影响脑内小动脉及其远端分支、微动脉、毛细血管、微静脉和小静脉所导致的一系列临床、影像、病理综合征。
目前对于脑小血管的定义更为宽泛,不仅包括上述小血管,还包括这些小血管周围2~5mm的脑实质和蛛网膜下腔内的血管结构。
CSVD常见的病因分型包括:Ⅰ型,小动脉硬化;Ⅱ型,散发性或遗传性脑淀粉样血管病(cerebral amyloid angiopathy,CAA);Ⅲ型,其他遗传性CSVD;Ⅳ型,炎症或免疫介导的小血管病;Ⅴ型,静脉胶原病;Ⅵ型,其他小血管病。
根据2013年国际血管改变神经影像标准报告小组的标准,其主要影像学特征包括近期皮质下小梗死(recent small subcortical infarct,RSSI)、推测为血管源性的腔隙、推测为血管源性的脑白质高信号(white matter hyperinten sity,WMH)、血管周围间隙(perivascular space,PVS)、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CMB)和脑萎缩。
其他影像学特征包括单个穿支动脉病变所致的脑出血、皮层表面铁沉积和皮层微梗死等。
其他不同角度的分类方法包括出血性和非出血性CSVD、散发型和家族型CSVD及增龄相关的脑小血管谱系疾病(包括深穿支动脉病和CAA)等。
本共识主要阐述Ⅰ型CSVD,同时也涉及部分Ⅱ型和Ⅲ型CSVD,其他类型的CSVD参照相关指南或专家共识。
二、脑小血管病流行病学CSVD的发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
研究表明,在60~70岁的人群中,有87%存在皮质下WMH,68%存在脑室周围WMH;而在80~90岁的人群中,100%存在皮质下WMH,95%存在脑室周围WMH。
中国脑血管疾病分类共识
中国脑血管疾病分类共识
近年来,随着各种生活习惯的改变和环境的变化,我国脑血管
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为了促进脑血管疾病的防治,中国医
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于2019年发布了《中国脑血管疾病分类共识》。
该共识将脑血管疾病分为缺血性脑血管病和出血性脑血管病两
大类,并对各类疾病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和诊断标准规范。
其中,
缺血性脑血管病分为原发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心源性脑梗死、微
小血管病和其他缺血性脑血管病四类;出血性脑血管病分为脑出
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两类。
在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时,需要对病情、病因、病程、症状和
体征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包括脑血管造影、头颅CT、头颅MRI、发音人造语言测试等。
而在诊断出血性脑血管病时,需要注意病
情的急性程度,进行头颅CT或头颅MRI等检查,以确定出血和
出血类型。
在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时,应早期进行血流重建、血压控制、
血糖控制、降脂治疗、抗血小板治疗等,同时进行病因治疗。
对
于脑梗死患者,还应注意早期干预,防止重复缺血发作,进行急
性期肌力恢复和言语训练等。
而在治疗出血性脑血管病时,则需
要进行宜忌性治疗、对症治疗和手术治疗等,以减少出血面积和缓解症状。
总结来看,《中国脑血管疾病分类共识》系统论述了我国脑血管疾病的分类和诊断、治疗等方面,为医学界和大众提供了较为全面和准确的学术指导。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需要重视自身的健康,注意锻炼身体、饮食健康、心理平衡等方面,以预防和控制脑血管疾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指南-脑血管】中国脑小血管病诊治共识2016-05-19 中华神经科杂志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点击标题下「蓝色微信名」可快速关注作者: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脑小血管病是临床常见的脑部血管疾病,隐匿起病、缓慢发展、部分可急性发作。
临床表现复杂,诊断比较困难,容易造成诊断和治疗上的混乱。
近年来,随着神经影像学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脑小血管病临床、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认识有了显著提高,脑小血管病的诊断率也明显增加。
为了进行规范化的诊断和治疗,经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相关专家的多次讨论,达成此共识。
脑小血管病定义脑小血管病是指由于各种病因影响脑内小动脉、微动脉、毛细血管、微静脉和小静脉所导致的一系列临床、影像、病理综合征。
主要表现为腔隙性脑梗死、脑出血、皮质下白质病变、脑微出血和微梗死[1]。
脑小血管病病因按照脑小血管病的病因可将其分为6大类:①小动脉硬化也称为年龄和血管危险因素相关性小血管病,其最常见的危险因素是年龄、糖尿病以及高血压,其中,高血压的相关性最为明显;②散发性或遗传性脑淀粉样血管病;③其他遗传性小血管病;④炎性或免疫介导性小血管病;⑤静脉胶原化疾病;⑥其他脑小血管病[2]。
值得注意的是,大血管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的颈部脑血管和颅内大的血管狭窄也可以合并年龄相关或高血压相关的脑小血管病[3,4]。
本文主要阐述第一和第二类脑小血管病,其他类型的脑小血管病可参照相关的指南或共识建议。
流行病学资料在我国,脑小血管病变所引起的腔隙性梗死占缺血性脑卒中的25%~50%,而脑出血占所有类型脑卒中的25%,显著高于西方国家[5]。
脑小血管病的发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
研究表明,在60~70岁的人群中,87%存在皮质下白质改变,68%存在脑室周围白质改变;而在80~90岁的人群中,100%存在皮质下白质改变,95%存在脑室周围改变[6]。
脑微出血在45~50岁的人群中发生率约为6%,而在≥80岁人群中比例可达36%[7]。
另一方面,脑小血管病引起的脑卒中复发率较大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脑卒中复发率略低,3年脑卒中复发率约为9.6%,其中1/3为脑出血。
发病机制脑小血管病可以累及小动脉、毛细血管以及小静脉,以穿通动脉受累最为常见。
高血压、血管炎症或者遗传缺陷引起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平滑肌增生、小血管壁的基底膜增厚都可以引起慢性脑组织缺血。
血管平滑肌细胞丢失和增生、血管壁变厚、血管管腔狭窄,引起慢性、进行性的局部甚至是弥漫性亚临床缺血,神经细胞脱髓鞘、少突胶质细胞丢失、轴索损伤,造成不完全性缺血。
此阶段没有临床症状,核磁共振检查显示为脑白质病变。
此外,另一些研究结果认为内皮损伤后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血管内物质外渗,引起血管及血管周围组织损伤,对这一阶段疾病的进展可能也发挥着重要作用[8]。
严重的小血管病变会导致血管壁损伤、微小动脉瘤形成或者淀粉样物质沉淀,局部发生炎性改变、血管壁破坏、血浆成分渗出,表现为显微镜下微出血,病灶大小为0.5~5.0 mm,常为多发,不伴有临床症状。
与高血压和年龄相关的微出血多发生在基底节部位和脑桥,而与淀粉样血管病相关的微出血则多分布于大脑和小脑的皮质区域。
脑的小血管病进一步发展可破坏血脑屏障,造成局部炎性反应,血管自动调节功能丧失,脑血流量下降,导致严重性局部缺血,灰白质完全坏死,临床表现出腔隙性脑梗死症状。
梗塞病灶通常<20 mm,称之为腔隙性脑梗死,这些病灶发生在穿支动脉,以基底节区或者脑干分布最为常见。
微梗死在大体解剖中不能被肉眼看见,只有在显微镜下可看到脑实质内微小的细胞丢失或组织坏死病灶,也可以观察到充满液体的空腔。
脑小血管病急性发作的另一类型是小血管破裂,引起脑出血,与高血压相关的脑出血多位于内囊、外囊、脑桥或者小脑半球。
而与淀粉样血管病相关的小血管病出血则多分布在脑叶或小脑半球。
脑小血管病引起的腔隙梗死、脑出血、白质病变、微出血和微梗死可以共存在同一个体内。
因此,脑小血管病患者同时具有缺血和出血两种易发趋势,脑梗死或者脑出血可能在不同的时间段发生。
脑小血管病临床表现脑小血管病急性发作表现为腔隙性脑梗死或者脑实质出血[9]。
同时,患者的缺血性脑卒中复发风险增加,脑出血血肿容易扩大[10]。
慢性脑小血管病变主要依靠神经影像学来进行诊断,突出表现为脑白质病变或者脑微出血。
临床缺乏特异性表现,可以没有症状。
严重的脑白质病变可以引起认知功能下降(血管性痴呆)、抑郁、步态障碍、吞咽和排尿功能异常[11]。
认知功能障碍以执行和注意功能下降为主要特征,记忆功能相对完整。
近年来一些研究认为脑小血管病变也是引起老年性痴呆的原因之一[12,13]。
脑小血管病影像学检查脑小血管病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起病形式可急可缓,缺乏特异性。
诊断主要依靠实验室检查,包括脑小血管结构和功能检查。
一、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MRI是目前检测脑小血管病最重要的工具。
常规MRI检查序列应当包括:T1加权成像、T2加权成像、轴位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T2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uid 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FLAIR)、T2加权梯度回波序列(gradient-recalled echo,GRE)或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
1.5T MRI可以满足临床检查需要,3T MRI更优,可以显示微小梗死。
MRI的标志性改变为新发小的皮质下梗死、腔隙、白质高信号、血管周围间隙以及微出血。
此外,脑萎缩也被认为与脑小血管病有关。
(一)新发小的皮质下梗死(recent small subcortical infarct)新发小的皮质下梗死定义为:显示穿支动脉供血区的新发腔隙性梗死,引起相关临床症状。
轴位切面显示急性期梗死直径小于20 mm,冠状位或矢状位可以超过20 mm。
DWI 对很小的病变也非常敏感,病灶直径没有下限。
少数病例的DWI会出现假阴性结果。
阅读MRI时应该注意病变的部位、大小、形状、数目,与症状是否相关以及进行影像学检查距发病的时间。
轴位结合冠状位和矢状位评估有助于了解病变大小。
纹状体内囊部位常常出现多支穿通动脉区同时梗死,直径通常超过20 mm,这一病变原因目前倾向于上一级大血管斑块浸润穿支口而不应被分类为新发小的皮质下梗死。
同样,由于脉络膜前动脉梗死闭塞所致的尾状核头梗死其病因上的明确性,通常也将其纳入本类疾病。
(二)可能为血管起源的腔隙(lacune of presumed vascular origin)可能为血管起源的腔隙定义为:圆形或卵圆形,直径为3~15 mm,分布于皮质下,充满与脑脊液相同的信号,与穿支动脉供血区陈旧梗死或者出血相关。
在T2-FLAIR表现为中心脑脊液样低信号,周边绕以高信号环。
在T2-FLAIR上也可以表现为高信号,但是在T1、T2和其他序列显示为脑脊液样信号。
在阅读MRI时要注意其部位、大小、形状和数目。
需要与血管周围间隙相鉴别,后者直径小于3 mm。
(三)可能为血管起源的白质高信号(white matter hypertensity of presumed vascular origin)可能为血管起源的白质高信号定义为:脑白质异常信号,病变范围可以大小不等,在T2或T2-FLAIR序列上呈高信号,T1呈等信号或低信号,取决于序列参数和病变的严重程度,其内无空腔,与脑脊液信号不同。
在阅读MRI时,要注意病变的部位和范围,分布是否包括了深部灰质和脑干。
常用的人工阅片定性或半定量分析包括Fazeka直观评分量表[13]、Scheltens量表[14]以及年龄相关脑白质改变(age related white matter change,ARWMC)量表[15]3种方法。
ARWMC量表可结合病变部位进行分析,提供更多的有效信息。
常用的计算机自动分析方法包括FreeSurfer和Kropper方法[16,17]。
检查序列要求至少包含T1、T2、T2-FLAIR、DWI,同时建议包含轴位T2*GRE序列从而进一步进行脑微出血分析。
利用全自动定量分析软件对扫描后的头颅MRI进行分析,可以定量地评价白质病变的严重程度。
我国既往有报道应用FizHugh & Nagumo弥散反应模式进行白质容积的定量分析,结果客观、可靠[18],在临床也可以广泛应用。
(四)血管周围间隙(perivascular space)血管周围间隙定义为:包绕血管、沿着血管走行的间隙。
间隙中充满液体信号,穿过灰质或白质,是环绕在动脉、小动脉、静脉和小静脉周围的脑外液体间隙,自脑表面穿入脑实质而形成。
血管周围间隙在所有序列上的信号与脑脊液相同。
成像平面与血管走行平行时呈线型,与血管走行垂直时呈圆形或卵圆形,直径通常小于3 mm。
可穿过半球白质向心性走行,中脑、小脑罕见。
在基底节下部最为明显,局部扩大,甚至可达10~20 mm,引起占位效应。
阅读MRI时要注意病变的数目、部位和大小。
(五)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脑微出血定义为:在T2*GRE和其他对磁化效应敏感的序列显示出以下变化:①小圆形或卵圆形、边界清楚、均质性、信号缺失灶;②直径2~5 mm,最大不超过10 mm;③病灶为脑实质围绕;④T2*GRE序列上显示高光溢出(blooming)效应;⑤相应部位的T1、T2序列上没有显示出高信号;⑥与其他类似情况相鉴别,如铁或钙沉积、骨头、血管流空等;⑦排除外伤弥漫性轴索损伤[19]。
高光溢出效应是指T2*GRE影像学上显示的微量出血面积应比实际含铁血管素沉着面积大。
T2*GRE显示病灶较病理或T2显示的病灶体积更大。
高敏感系列如3T或更高场强的检查以及磁敏感成像显示的微量出血更为清晰,但也容易受到铁和钙化沉积、静脉中的脱氧血红蛋白和高光溢出效应等其他因素的影响。
阅读MRI时,需要注意脑微出血的数量、解剖分布。
通常划分为幕下(脑干、小脑)、深部(基底节、丘脑、内囊、外囊、胼胝体、深部和脑室周围白质)以及脑叶(额叶、顶叶、颞叶、枕叶、岛叶)分布。
常用的直观定量脑微出血的方法包括微出血解剖评分量表(Microbleed Anatomical Rating Scale)[20]和观察者脑微出血评分量表(Brain Observer Microbleed Scale)[21]。
计算机自动分析可以缩短评估时间和减少个体间的评估差异。
Seghier等[22]和Barnes 等[23]采用脑组织自动化分割、阈值检测联合分类器识别和径向对称变换等方法进行分析,但总体开发程度仍处于试验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