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与互联网搜的整合孔子拜师教学设计
《孔子拜师》教案
《孔子拜师》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孔子拜师》的故事内容。
(2)掌握一些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意思,如“请教”、“谦虚”、“受益匪浅”等。
(3)学会复述故事,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2)运用角色扮演、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学会通过查阅资料、互相交流等途径,拓展相关知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尊敬师长、虚心学习的品质。
(2)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3)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智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理解《孔子拜师》的故事内容。
(2)掌握故事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3)通过角色扮演、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表演能力。
2. 教学难点:(1)理解故事中所体现的孔子谦虚好学的品质。
(2)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智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1)课文《孔子拜师》。
(2)相关背景资料。
(3)教学课件或黑板。
2. 教学设备:(1)投影仪。
(2)计算机。
(3)音响设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孔子的形象,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关于孔子的知识。
(2)简要介绍孔子拜师的故事背景。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孔子拜师》,理解故事内容。
(2)学生结合注释,解释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3. 合作学习(1)分组讨论:同学们认为孔子是一个怎样的人?他为什么要拜师?(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角色扮演(1)学生分组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表演。
(2)表演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评价和交流。
5. 拓展学习(1)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孔子拜师故事的相关背景。
(2)学生互相交流,分享所学到的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给予相应的评价。
《孔子拜师》的教案设计
《孔子拜师》的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孔子拜师的故事背景,理解故事中所体现的儒家思想。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询问他人等方法,拓展对孔子及其思想的了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尊重师长、谦虚好学的品质。
(2)引导学生学习孔子积极寻求真理、不断进步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孔子拜师的故事背景,理解故事中所体现的儒家思想。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对儒家思想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
(2)生字词卡片。
(3)相关资料(孔子、儒家思想等)。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熟悉故事情节。
(2)查阅资料,了解孔子及其思想。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故事,引导学生回顾孔子拜师的情景。
(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孔子要拜师?拜师的意义是什么?2. 学习课文:(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与书写。
(2)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故事中的情感。
3. 探讨课文:(1)学生合作探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引导学生思考:孔子拜师的故事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4. 拓展学习:(1)学生分享查阅的资料,了解孔子及其思想。
(2)教师总结,引导学生尊重师长、谦虚好学。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孔子拜师的故事感悟。
(3)观察身边的人,选取一位尊敬的长者,写一篇关于尊敬师长的短文。
2. 拓展作业:(1)深入了解儒家思想,结合现实生活,谈谈自己的体会。
小学语文校内公开课《孔子拜师》教案和教学反思
教案:小学语文校内公开课《孔子拜师》教案和教学反思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孔子拜师》的故事内容,把握主要人物和事件。
学生能够运用汉语拼音正确朗读课文,提高发音准确性。
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了解孔子尊敬师长、勤奋好学的品质。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的方式,提高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活动,培养表演和创造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了解中国古代圣贤孔子的故事。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孔子拜师》是一篇描述孔子年轻时代拜见老子并求教的故事。
故事展现了孔子尊敬师长、谦逊好学的品质,以及老子对孔子的教诲和启发。
2.2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关系。
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和发音。
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领悟孔子尊敬师长、勤奋好学的品质。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自主学习:学生通过预习课文,自主掌握生字词和句子结构。
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孔子和老子的背景知识。
3.2 合作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课文内容,分析孔子拜师的原因和意义。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验,互相交流和启发。
3.3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孔子、老子等角色,进行情景模拟和表演。
学生通过表演,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深入理解人物性格和情感。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图片、故事等引起学生对孔子的兴趣,引出课文《孔子拜师》。
4.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句子结构。
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孔子和老子的背景知识。
4.3 合作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课文内容,分析孔子拜师的原因和意义。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验,互相交流和启发。
4.4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孔子、老子等角色,进行情景模拟和表演。
学生通过表演,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深入理解人物性格和情感。
4.5 总结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人物品质。
小学语文《孔子拜师》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孔子拜师》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孔子拜师学艺的故事,理解孔子谦逊、好学的品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课文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开展角色扮演活动,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尊师重道的思想观念。
(2)培养学生谦虚、好学的品质。
(3)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了解孔子拜师学艺的故事,体会孔子谦逊、好学的品质。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对孔子拜师学艺故事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多媒体展示课文情景,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学习体验。
2. 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3. 合作学习法: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4. 角色扮演法:学生扮演故事角色,提高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课文情景,辅助教学。
2. 生字词卡片:制作生字词卡片,方便学生学习和巩固。
3. 角色扮演道具:准备相关道具,便于学生进行角色扮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课件展示孔子画像,引导学生了解孔子。
(2)简要介绍孔子拜师学艺的故事背景。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讨论孔子为什么要拜师学艺。
3. 生字词学习:(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跟读学习。
(2)教师挑选重点生字词,进行详细讲解。
4. 课堂讲解:(1)教师详细讲解孔子拜师学艺的故事,引导学生理解孔子谦逊、好学的品质。
(2)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5. 角色扮演:(1)学生分组,选择角色进行扮演。
小学语文《孔子拜师》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孔子拜师》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孔子拜师的故事情节,理解孔子谦逊、好学的品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孔子拜师的原因和过程。
(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交流讨论等方法,深入了解孔子及其思想。
(3)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孔子谦逊、好学的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孔子拜师的故事情节。
3. 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写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孔子拜师的原因和过程的理解。
2.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了解。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相关资料(孔子、老子等)。
4. 写作纸张和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2)简介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课文氛围。
(2)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分享。
3. 课堂讲解(1)讲解生字词,让学生口头造句,巩固所学。
(2)分析孔子拜师的原因和过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3)讲解孔子谦逊、好学的品质,联系实际生活,教育学生。
4.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老子对孔子的评价,以及孔子拜师的意义。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5. 课堂练习(1)课后作业:让学生书写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
(2)写作练习:以“我眼中的孔子”为主题,进行课堂写作。
6. 课堂小结(2)强调尊重师长和有才华的人的重要性。
7. 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完成课后练习题。
(3)深入了解孔子及其思想,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拓展1. 文化拓展:引导学生了解儒家文化,对比其他学派(如道家、法家等)的特点,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
小学语文校内公开课《孔子拜师》教案和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校内公开课《孔子拜师》教案和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孔子拜师》,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孔子拜师的故事背景,理解孔子谦逊、好学的品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
(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生动展示孔子拜师的故事情节。
(3)培养学生热爱文学、善于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孔子谦逊、好学的品质,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2)培养学生尊重师长、虚心学习的道德观念。
(3)引导学生学会从故事中汲取智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感受孔子谦逊、好学的品质,培养尊重师长、虚心学习的道德观念。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对孔子拜师故事背景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视频。
2. 生字词卡片。
3. 相关背景资料。
4. 教学录音机、投影仪等设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课文课件或视频,引起学生兴趣。
(2)简要介绍孔子拜师的故事背景。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合作学习,讨论生字词的学习。
3. 课堂讲解(1)讲解生字词,巩固学生学习成果。
(2)详细讲解孔子拜师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4. 实践运用(1)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表演孔子拜师的故事。
(2)学生运用生字词进行口语表达。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
2. 学生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能力。
3. 学生对孔子拜师故事的理解程度。
4. 学生课堂参与度、合作学习能力。
5. 学生道德观念的培养情况。
六、教学拓展:1. 延伸阅读:推荐学生阅读关于孔子的其他故事,如《孔子论仁》、《孔子谈教育》等,以加深对孔子及其思想的了解。
《孔子拜师》教案设计
《孔子拜师》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孔子拜师》。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领会孔子的谦虚、好学和尊重师长的品质。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欣赏古典文学,培养阅读兴趣。
(3)提高朗读、表达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尊敬师长、谦虚好学的品质。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会与人相处和合作。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孔子拜师》。
(2)理解课文内容,领会孔子的谦虚、好学和尊重师长的品质。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2)学会欣赏古典文学,培养阅读兴趣。
(3)提高朗读、表达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孔子拜师》的课件或黑板。
(2)生字词卡片。
(3)相关背景资料。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孔子拜师》。
(2)搜集有关孔子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课件或黑板,展示孔子画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有关孔子的知识。
(2)简介课文《孔子拜师》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分享自己搜集到的有关孔子的资料,增进对孔子的了解。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朗读与背诵:(1)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和情感。
(2)组织学生背诵课文,培养记忆力及语感。
5.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孔子的谦虚、好学和尊重师长的品质。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会与人相处和合作。
小学语文《孔子拜师》教案
小学语文《孔子拜师》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孔子拜师的故事情节,理解孔子谦虚好学的品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运用想象、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尊敬老师、谦虚好学的品质。
(2)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了解孔子拜师的故事情节,理解孔子谦虚好学的品质。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对孔子拜师故事情节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相关传统文化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复习生字词。
(2)通过提问方式,激发学生对孔子拜师故事的兴趣。
2. 学习课文(1)让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互动交流,巩固学习效果。
(3)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孔子谦虚好学的品质。
3. 讨论与交流(1)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孔子要拜师?拜师的过程是怎样的?(2)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想法和感受。
(3)全班交流,总结孔子拜师的故事情节和寓意。
4. 传统文化教育(1)介绍孔子的生平事迹,让学生了解孔子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五、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孔子拜师》这篇课文,了解了孔子谦虚好学的品质。
通过学习,我们应该学会尊敬老师,培养谦虚好学的态度。
课后,请大家复习生字词,并进行相关的家庭作业。
六、教学拓展(1)讲一讲孔子和其他弟子的故事,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孔子的知识。
(2)引导学生思考:孔子为什么能够成为伟大的思想家?2. 文化探究:(1)让学生收集有关儒家文化的资料,了解儒家思想的基本内涵。
小学语文《孔子拜师》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孔子拜师》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孔子拜师的故事情节,理解孔子尊敬师长、虚心学习的品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
(2)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学会通过查阅资料、互相讨论等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尊敬师长、虚心学习的品质。
(2)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美德。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尊敬师长、虚心学习的品质。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理解孔子拜师的故事情节,体会孔子尊敬师长、虚心学习的品质。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相关资料(如孔子、拜师等相关故事背景)。
4. 教学录音机、音响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复习相关生字词。
(2)利用课件或黑板,展示孔子拜师的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发音错误。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讲述课文大意,教师进行点评。
(2)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孔子拜师的故事情节。
5. 讨论与思考(1)分组讨论:孔子为什么要拜师?他拜师的过程是怎样的?(2)学生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6. 课堂小结(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学生谈收获,教师给予鼓励和评价。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拓展作业:收集有关孔子或其他尊敬师长的故事,下节课分享。
孔子拜师教学教案设计
孔子拜师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孔子,认识孔子,了解孔子拜师学艺的故事。
(2)通过故事,使学生理解“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孔子拜师的过程。
(2)学会通过故事,理解并实践“尊敬老师,热爱学习”的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学习,尊敬老师的优良品质。
(2)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共同进步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孔子,认识孔子,了解孔子拜师学艺的故事。
2. 通过故事,使学生理解“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
三、教学难点:1. 让学生理解并实践“尊敬老师,热爱学习”的精神。
2. 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共同进步的精神风貌。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关于孔子拜师的故事及相关图片。
2. 黑板:用于板书重点内容。
3. 教学素材:相关故事文本,用于课堂讨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课件展示孔子的图片,让学生对孔子有直观的认识。
(2)简要介绍孔子,引出本课的主题——孔子拜师。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故事文本,了解孔子拜师的过程。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讨论孔子的优秀品质。
3. 课堂讲解:(1)详细讲解孔子拜师的故事,强调孔子尊敬老师,热爱学习的品质。
(2)引导学生通过故事,理解“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
4. 小组合作:(1)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尊敬老师,热爱学习。
5. 情感升华:(1)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老师的尊敬之情,以及如何体现在日常学习中。
(2)引导学生树立热爱学习,尊敬老师的意识,培养团结合作,共同进步的精神风貌。
6. 课堂小结:7. 课后作业:(1)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如何尊敬老师,热爱学习的心得体会。
(2)选择一位自己尊敬的老师,深入了解其教学成果,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课堂氛围等方面。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优秀3篇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优秀3篇孔子拜师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2.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
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3.学会借助课外资料学习语文。
教学重点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过程,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教学难点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
2.“我心中的孔子”“我心中的老子”表格。
第一课时情景导入1.谈话:同学们,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叫孔子(板书:孔子,并正音:子读zi)2.学生展示搜集的孔子资料:听了有关孔子的介绍,你想说些什么?3.引入:为什么孔子能成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学了《孔子拜师》这篇课文,就能揭开这个秘密。
(放动画朗读)初读感知1.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课文讲了些什么?2.寻求答案,找找孔子拜师的原因。
研读感悟1.孔子和老子给我们留下很深的印象,请你用“──”标出文中让你感动的句子,并在文中注一注你的感受。
2.读一读你画的语句,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一听!3.班级交流读书感受。
(1)谈孔子①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②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③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④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
”⑤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⑥从此,孔子每天不高老师左右,随时请教。
(2)谈老子①“你就是孔丘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
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②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
(3)学生根据交流综合谈对孔子、老子的印象。
4.演读。
拓展活动学生结合搜集的资料,班内分小组编写一篇题为“我心中的孔子”和“我心中的老子”的小文章。
小学语文校内公开课《孔子拜师》教案和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校内公开课《孔子拜师》教案和教学反思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孔子拜师》的故事情节。
学生能够掌握一些重点词汇和句子。
学生能够提高朗读和理解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提高语文素养。
学生通过讨论和表达,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理解孔子拜师的意义,尊重师傅,热爱学习。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内容本课选自《孔子拜师》一文,讲述了孔子年轻时候拜师求学的故事。
故事中孔子历经艰辛,终于得到名师的指点和教导,成为一代圣人。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故事情节,掌握重点词汇和句子。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图片或者视频引入孔子拜师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
3.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找出不懂的词语和句子。
3.3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自主学习中的问题,分享学习心得。
3.4 探究学习3.5 课堂小结第四章:作业设计4.1 作业内容学生回家后,将课文内容进行复述,加强记忆和理解。
学生选择一个重点词汇或句子进行书写,提高写作能力。
4.2 作业要求作业要求字迹工整,语句通顺,能够表达清晰。
第五章:教学反思5.1 教学效果教师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教学效果的评估。
5.2 教学改进教师根据教学反思,找出教学中的不足之处,进行改进和调整。
5.3 学生反馈教师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进一步优化教学方法和内容。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评价目标评价学生对《孔子拜师》故事的理解程度。
评价学生对故事中重点词汇和句子的掌握情况。
评价学生朗读和表达能力的提升。
6.2 评价方法采用课堂问答、小组讨论、作业完成情况等方式进行评价。
通过学生的朗读和复述,评价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6.3 评价内容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评价学生在探究学习中的思考深度和问题解决能力。
《孔子拜师》教案设计
《孔子拜师》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孔子拜师》的故事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孔子拜师学琴的过程,理解孔子谦逊好学的品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孔子拜师》的故事。
(2)学会欣赏古代文学作品,提高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尊重师长、虚心学习的品质。
(2)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兴趣,培养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理解《孔子拜师》的故事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培养学生尊重师长、虚心学习的品质。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2)对古代文化背景的了解。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素材,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 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制作包含故事内容、生字词、图片等的多媒体课件。
2. 教学素材:准备与故事相关的图片、音乐等素材。
3. 课前预习:要求学生预习故事内容,了解故事背景。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音乐等素材,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情境。
(2)简要介绍孔子及其时代背景,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2)学生合作探讨,解决生字词的含义。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故事背景、情节及孔子拜师学琴的过程。
(2)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孔子谦逊好学的品质。
4. 课后拓展(1)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古代文化知识。
(2)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小结,总结孔子拜师的故事寓意。
5. 课堂练习(1)学生运用所学生字词,进行情景对话。
(2)教师点评并纠正学生的发音、用词等问题。
6. 总结与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小学语文校内公开课《孔子拜师》教案和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校内公开课《孔子拜师》教案和教学反思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孔子拜师》的故事情节,了解孔子拜师学艺的历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尊重和学习传统文化,培养对儒家思想的初步认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流畅朗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把握孔子拜师的意义。
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孔子拜师所体现的儒家思想,联系实际生活进行思考。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相关背景资料卡片。
3. 学生分组合作的学习材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孔子,引发学生对孔子的兴趣。
2. 朗读课文:学生齐读或分段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3. 讲解课文:教师讲解课文内容,解释相关背景知识。
4.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孔子拜师的意义,分享学习心得。
5. 小组展示:各小组代表进行展示,分享讨论成果。
6. 总结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反思孔子拜师对自己的启示。
五、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向家长讲述课文故事,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2. 学生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对孔子拜师学艺的看法和启示。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对课文《孔子拜师》有了深入的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但在作业布置方面,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将所学应用于实际生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对于儒家思想的教学,可以结合更多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
六、教学拓展:1. 文化延伸:介绍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例如仁、义、礼、智、信等。
2. 故事:分享其他有关孔子的小故事,加深学生对孔子的了解。
3. 诗词欣赏:选取与孔子或儒家思想相关的古诗词,让学生欣赏并理解其含义。
七、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受。
《孔子拜师》优秀教案
《孔子拜师》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孔子拜师》。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孔子拜师的故事情节。
(3)了解孔子及其弟子,知道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1.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
(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互相问答等方法,拓展对孔子及其弟子的了解。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2.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孔子拜师》。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孔子拜师的故事情节。
2.2 教学难点:(1)孔子及其弟子的思想观念。
(2)课文中所体现的尊师重道的价值观念。
三、教学方法3.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互相提问、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3 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四、教学准备4.1 课文课件:制作课件,展示课文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4.2 相关资料:准备与孔子及其弟子相关的资料,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
五、教学过程5.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复习孔子的生平事迹。
(2)提问:“你们知道孔子为什么要拜师吗?”引发学生思考。
5.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孔子拜师》,感受课文韵味。
(2)学生自读后,进行讨论交流,分享对课文的理解。
5.3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孔子拜师》,详细解读孔子拜师的故事情节。
(2)讲解孔子及其弟子的思想观念,阐述尊师重道的价值观念。
5.4 互动环节(1)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孔子拜师的情景。
(2)各组进行展示,其他学生担任评委,对表演进行评价。
5.5 总结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
(2)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查阅资料,了解孔子及其弟子的更多事迹。
小学语文《孔子拜师》教案
小学语文《孔子拜师》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1.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1.3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感悟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讨论、分享,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2.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感受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培养学生尊师爱师的品质。
3.2培养学生勤奋好学、不畏艰难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2学习生字词,掌握词语运用。
2.教学难点:2.1理解孔子拜师的含义及意义。
2.2培养学生尊师重道的品质。
三、教学过程1.导入1.1教师出示孔子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孔子的名字。
2.朗读课文2.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3.理解课文3.1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
4.学习生字词4.1教师出示生字词,引导学生认读。
5.深入分析5.1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分析孔子拜师的原因。
6.情感教育6.1教师引导学生感受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
7.小结8.作业布置8.1抄写生字词,熟读课文。
8.2家长签字确认,监督孩子完成作业。
四、教学反思1.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反馈进行调整教学策略。
五、教学拓展1.组织学生参观孔子庙,了解孔子及其教育思想。
2.开展“我心中的孔子”主题活动,引导学生表达对孔子的敬仰之情。
六、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积极性、合作性等。
2.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七、教学资源1.课文课件:用于展示课文内容,方便学生阅读。
2.生字词卡片:用于学生认读生字词。
3.孔子图片:用于导入新课,引发学生兴趣。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1.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补充:教师引导学生分段落朗读,并提问:“孔子为什么要拜师?”,“他在拜师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引导:“对,这就是勤奋好学和坚持不懈。
小学语文《孔子拜师》教案
小学语文《孔子拜师》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了解孔子拜师的故事情节,理解孔子谦逊、好学的品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2)运用想象、推理等方法,体会课文所描绘的场景。
(3)学会欣赏古代文化,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2)激发学生对古代圣贤的敬仰之情。
(3)引导学生树立谦逊、好学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理解课文大意,把握故事情节。
3. 孔子谦逊、好学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认读与书写。
2. 理解课文中的古文言句式。
3. 体会课文所描绘的场景,感受孔子拜师的诚恳。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表演等形式,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 讨论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与课文相关的故事背景资料。
4. 录音机、CD等音响设备(如有需要)。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复习生字词。
(2)利用图片或简短介绍孔子,激发学生对孔子的敬仰之情。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停顿、语气、情感。
(2)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3)分组朗读,比赛谁读得最好。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词语造句。
4. 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讲述故事大意,其他同学补充。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孔子拜师的原因,体会孔子谦逊、好学的品质。
5. 讨论与思考(1)学生分组讨论:你认为孔子为什么要拜师?(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总结。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孔子谦逊、好学的品质。
《孔子拜师》教案设计
《孔子拜师》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学生通过模仿、表演等方式,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的人物情感。
3. 运用课文中的句式进行口语表达。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
2. 感悟故事中蕴含的道理。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学习兴趣。
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课堂氛围。
3. 启发式教学法: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图片展示:出示孔子和老子的人物图片,让学生初步了解两位人物。
简介孔子和老子:简单介绍孔子和老子的生平事迹,为学生营造学习氛围。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学生通过课下注释和工具书,学习生字词。
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各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4. 精讲细练:教师针对学生的理解情况,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
学生跟读、模仿,巩固学习成果。
5. 情感升华:教师引导学生感悟故事中蕴含的道理,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学生整理学习笔记,巩固所学。
7. 课后作业:学生根据课堂所学,完成课后作业。
教师批改作业,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评价目标: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学生对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能力。
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度和合作意识。
学生对故事中道理的感悟和道德观念的培养。
2. 评价方法: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作业批改:评估学生对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能力。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与互联网搜的整合孔子拜师教学设计
师问:结合学生的回答,抛出问题,让学生加以回答。你是从句子中的哪些地方知道的呢?(引导学生结合句子中相关的词语“相距上千里”“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终于”体会孔子拜师的艰苦)
2图文并茂,探究解疑
师问:展示重点句子,进行讲解,深入探究。
师问:提醒学生联系上文的描写来体会。(齐读,领悟)
(2)孔子去拜师遇到什么困难?(教案环节)
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孔子去拜师遇到什么困难,可参考下列网页:【搜索】1提出疑问,各抒己见
师问:同学们,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说明孔子拜师不容易,遇到了克服了重重困难的呢?
生答:我从这里可以看出孔子拜师遇到了很大的困难。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到了洛阳。
生答:提出的词语(师生互动,结合课文的内容进行解答)如:
“远近闻名是什么意思呢?”“我不太理解风尘仆仆是什么意思?”……
3.你能从中选择一两个词语说一句话?
【设计理念:以教案图片为切入点,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形式,展开教案活动,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巩固了识记生字的效果,为下文的角色朗读表演作好铺塾。】
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孔子与老师
(2)看图对话:
师问:孔子拜师,孔子要拜谁为师呢?请问图片中,哪个是孔子?哪个是老子?同学们知道吗?
生答:孔子要拜老师问:那么你们对孔子与老子了解有多少呢?
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知之为知之,乎?”
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学通“悦”,“说”读“yuè”音。
全班学生齐读感悟。
【设计理念:以读为经,以品词赏句为纬,让学生充分阅读文本,引领学生朗读感悟,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力求使学生在高效的对话中,在品味语言中,积累语言提升语文素养,享受阅读的快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与互联网搜索的整合——《孔子拜师》第二课时与互联网搜索整合的教案设计东莞市道滘镇实验小学叶志乐一、教案背景1、面对学生:小学三年级2、学科:语文3、课时:1课时二、课前准备【教师课前准备】在编写教案前,先阅读网上大量有关《孔子拜师》的优秀案例,理解不同版本的教学设计,以便更有效地进行教材重组,可参考下列网页。
【百度搜索】三、教学内容《孔子拜师》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组第17课。
四、教材分析教材及学情简析:《孔子拜师》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组第17课。
本课围绕单元主题“灿烂的中华文化”,渗透了“学无止境”的精神。
讲述了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为师的故事,体现了孔子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和老子诲人不倦、爱护晚辈的品行,课文还渗透了“学无止境”的精神。
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从孔子拜师这个故事中,对我国历史上产生深远影响的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有初步的了解,激发探索祖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设计理念:《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我们有义务也有责任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认识“灿烂的中华文化”,了解我国更多的故人以及他们的故事,增强见识,启迪智慧。
让学生在祖国的灿烂文化天空中翱翔,使中华文化传统得以发扬光大。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课堂是学生学习、活动、成长的重要场所。
作为语文教师,尽量要创设有益于学生学习的良好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学习中,读出感情,有感而发,各抒己见。
教学目标:1.正确读写“远近闻名、止境、学问、品行、相距”并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语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分角色表演孔子与老子的对话。
3.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学生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4.结合本文内容的学习,渗透“学无止境”的精神。
教学重点:通过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的过程。
教学难点:在精读、讨论中,体会孔子谦虚好学、老子诲人不倦的品行,并在读懂故事的基础上对孔子和老子作出简单的评价。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分角色朗读五、教学方法教法:引导学生朗读、讨论、交流、表演。
学法:读议结合、表演、搜集资料。
六、教学过程(课前复习)一、复习巩固,增强认识1.从课文题目引出孔子与老子的相关资料。
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孔子与老子的相关资料,可参考下列网页:【百度搜索】(1)齐读题目:17 孔子拜师(2)看图对话:师问:孔子拜师,孔子要拜谁为师呢?请问图片中,哪个是孔子?哪个是老子?同学们知道吗?生答:孔子要拜老子为师,年纪比较大的是老子,比较年轻的是孔子。
(教师及时板书:老子。
)师问:那么你们对孔子与老子了解有多少呢?生答:畅所欲言……(课前做好了收集孔子和老子的相关资料)(3)同时展示孔子与老子相关的图片资料以及文字资料。
孔子,名丘,字仲尼,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
他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论语》、《弟子规》老子,又称老聃、李耳,字伯阳,楚国苦县曲仁里(今河南鹿邑县太清宫镇)人。
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
——《老子》又名《道德经》学生自读,体会。
师小结:孔子与老子都是我国古代的大学问家,他们身上有着很多优良的品质值得我们去学习。
过渡: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孔子拜师》第一课时,现在让我们回顾上一节课的生字词。
【设计理念:用直观的图片,让学生加深对孔子与老子两位圣人的认识,同时让学生发言,提高其口语表达能力。
】2.(出示生字与课后词语)学生开火车读,师生共同纠正读音。
相距学问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敬重品行远近闻名风尘仆仆风餐露宿日夜兼程(1)词语认识拓展师问:在这些词语中,其中有两个是意思相近的词,你能找出来吗?生答:是“迎候”和“等候”。
(细心观察的同学都能找出来)(2)提问反馈师问:同学们对于这些词语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呢?生答:提出的词语(师生互动,结合课文的内容进行解答)如:“远近闻名是什么意思呢?”“我不太理解风尘仆仆是什么意思?”……3.你能从中选择一两个词语说一句话?【设计理念:以教学图片为切入点,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形式,展开教学活动,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巩固了识记生字的效果,为下文的角色朗读表演作好铺塾。
】二、自读课文,探究学习。
1.回顾课文主要内容师问:哪一位同学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呢?生答:讲述了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为师的故事,体现了孔子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和老子诲人不倦、爱护晚辈的品行。
(多个学生对内容大意进行补充,师加以概括)2.引出问题,自学探究(让学生明确问题,带着疑问读书)(1)孔子为什么要拜老子为师?(2)孔子去拜师遇到什么困难?(3)孔子初次见老师,表现如何?(4)你认为孔子与老子有什么好的品行?【设计理念: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结合老师抛出的四条问题,让学老带着问题读课文,更好地深入了解课文内容,有效地突出教学重点与突破课文的难点。
】3.小组合作,互相交流(教师从旁指导,耐心倾听)4.学生汇报,互相补充(1)孔子为什么要拜老子为师?(教学环节)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孔子为什么要拜老子为师,可参考下列网页:【百度搜索】师问:相信同学们经过认真地默读课文以及与同学互相交流后,一定有了答案,老师迫不及待地想听听同学们精彩的发言。
(掌声有请)①小组汇报生1:因为孔子年轻的时候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所以要去拜老子为师。
生2:因为当时老子也是一位大学问家,知识很渊博。
生3:因为孔子认为: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教师重点表扬这位学生,他对课文的理解比较透彻。
)②教师小结师小结:抓住第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小结“孔子年轻的时候,虽然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但是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于是要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全班学生齐读感悟)(2)孔子去拜师遇到什么困难?(教学环节)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孔子去拜师遇到什么困难,可参考下列网页:【百度搜索】①提出疑问,各抒己见师问:同学们,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说明孔子拜师不容易,遇到了克服了重重困难的呢?生答:我从这里可以看出孔子拜师遇到了很大的困难。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到了洛阳。
师结合课文的泡泡题进一步拓展:从这句话中,同学们感受到了什么呢?(要求学生结合句子里的相关词语,动笔写一写自己的深刻感受。
课本P67页)生1:(汇报)孔子要去拜访老子要走很多远的路。
生2:(汇报)孔子在去拜访老子的路途中,生活非常艰苦。
生3:(汇报)孔子要去拜访老子,日日夜夜都在赶路。
生4:(汇报)孔子拜访老子要花几个月的时间。
……师问:结合学生的回答,抛出问题,让学生加以回答。
你是从句子中的哪些地方知道的呢?(引导学生结合句子中相关的词语“相距上千里”“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终于”体会孔子拜师的艰苦)②图文并茂,探究解疑师问:展示重点句子,进行讲解,深入探究。
师问:提醒学生联系上文的描写来体会。
(齐读,领悟)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路途十分遥远;“风餐露宿”,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说明孔子一路上的艰辛;“日夜兼程”,不分白天黑夜地赶路,表明孔子求知若渴的急切心情。
③结合生活,加深认识师问:说到“曲阜和洛阳”的距离,老师结合网络,查找了有关资料,比较清楚地认识曲阜和洛阳的距离。
(引出地图的相关图片)生答:结合地图进行观察,了解相关的知识。
师问:同学们,从地图中看“曲阜和洛阳”的距离,同学们感觉如何?当时没有汽车,用的是马车,走的多是烂泥路,交通没有现在那么方便。
师问:板书“历尽艰辛”加以概括性小结。
强调:曲阜,就在现在的山东省的济宁市,洛阳,就在现在的河南省。
【设计理念:以生活实际出发,结合课文的相关内容,引出地图,使学生对“曲阜”与“洛阳”加深认识,同时也为教学增添了更为丰富的生活元素。
】(3)孔子初次见老师,表现如何?(教学环节)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孔子初次见老师,表现如何。
可参考下列网页:【百度搜索】过渡:孔子历尽艰辛终于见到了老子这位老师。
同学们,两位大学问家初次见面表现得如何呢?①抓住重点,理解文意(一石击起千层浪,迫不及待的学生会情不自禁地举起手来)学生:孔子初次见到了老师,很有礼貌。
师问:你从哪些词语或者句子中可以看出孔子初次见到老师表现得很有礼貌的呢?学生:指出“上前行礼”“您”“拜见”……师问:还有没有要补充的呢?(同桌之间互相讨论,共同探究,找出表现孔子是个很有礼貌的词语。
)师巡堂,耐心指导,倾听每一小组的反馈。
【设计理念: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点拔相结合,将课堂学习的时间与空间多留给学生,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相互交流,相互探究,使课堂的学习所氛更加活跃。
】②创设情境,角色扮演师问:展示图片,突出重点字、词、句。
小结,让学生加深认识。
教师引出句子进行对比,联系上文,以朗读、自由读为主,细细品味。
▲“拜访”与“拜见”“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
”两个词语意思上有细微的差别,让学生通过朗读课文中的句子,自读自悟。
▲“迎候”与“等候”“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
”“多谢老师等候。
”师点拔,加深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
“迎候”和“等候”都有等待的意思。
但“迎候”具有迎接的意思,而“等候”则不具有。
正是这两个词语的最大区别。
孔子说:“我就在这儿迎候。
”。
表现出他非常谦和、知礼。
与刚才学生回答的“有礼貌”相符合,从含有“迎候”这句话中,如果换成“等候”,就不能充分体现出老子的美德。
“多谢老师等候”一句中,“等候”也不宜换成“迎候”,因为这里是晚辈向长辈致谢。
师引导学生角色扮演首先,教师示范扮演孔子,抓住关键词,读出谦和、知礼的语言。
接着,让富有表现欲望的学生扮演。
最后,师生互动进行点评。
③引出主题,拓展延伸引出孔子的话“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师生共同探讨。
师问:同学们,从孔子与老子的对话中,你有什么体会呢?生答:孔子是一个很爱学习的人。
生答:孔子是一个谦虚的人。
师问:以学生的回答,概括性地板书“谦虚好学”师问:从孔子的哪句话中可以看出孔子爱学习呢?“学习是没有止境的”就能自然地浮出水面了。
小组讨论,各抒已见。
生答:学习是没有终点的。
生答:学习是永远学不完的。
……教师以概括性的语言进行小结,以及引用名言与学生共勉。
听了同学们的回答,让我不禁想起了“学海无涯”。
学海茫茫,没有岸边,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在知识的海洋中前行。
古人曾经说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我们理应活到老,学到老。
结合课后题,引出孔子的其他名言师问:同学们还了解孔子的其他名言吗?有预习的学生总有收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