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味酱类

合集下载

各种酱料制作

各种酱料制作

目录米酱白色米酱海山酱甜不辣酱甜辣酱肉粽油饭沾酱姜蓉酱蒜蓉酱辣豆瓣酱梅子酱盐水鸡沾料广东油鸡葱姜酱清蒸螃蟹沙虾沾酱水饺煎饺沾酱高汤淋酱黑胡椒酱爆香调味酱宫保酱高升排骨酱糖醋酱三杯鸡酱汁麻婆酱鱼香酱红烧酱醋溜鱼酱汁台式红烩海鲜酱蚝油快炒酱咸鱼炒饭酱浏阳豆豉酱红油南乳酱蚝油干面酱麻酱面酱蒜香芝麻酱鲜嫩鸡汁雪菜肉酱榨菜肉酱八宝辣酱四川凉面酱盐酥鸡腌料蒸鱼豆豉酱蒸鱼酱油蒜味蒸酱鱼香酱红烩海鲜酱巧手自制蒜蓉辣椒酱油泼辣椒米酱在来米粉2大匙、酱油3-4大匙、糖2-3大匙、水2杯、盐适量、甘草粉少许做法:将所有材料放入锅中,调匀煮开放凉即可。

米酱煮的时候不要太浓稠,因为一般米酱是放凉了使用,米酱一放凉就会变得更浓稠,所以米酱不要煮得太过浓稠,以免放凉了不好使用用途:可用于焖粉肝、烫猪肝或是粽子沾酱白色米酱在来米粉2大匙、白胡椒粉2小匙、水2大匙、糖3大匙、盐1小匙做法:将米洗净,再和其它材料一起煮沸至浓稠为止即可使用用途:肉圆、油炸类食物沾酱用等。

如果吃肉圆时淋上白色米酱,然后配上一碗热腾腾的柴鱼汤,在寒冷冬天,是人间一在享受附注:嗜喜辣味者也可以加入1小匙辣粉海山酱在来米粉2大匙、酱油3-4大匙此、糖2-3大匙上、水2?0?5杯、盐适量、甘草粉少许、味噌1大匙、番茄酱少许做法:将所有材料放入锅中,一起调匀煮开放凉即可特点:海山酱的做法和糖浆桢,只是在材料里多放了味噌和番茄酱一起调匀。

这里特别要留意的是,番茄酱不可以加太多,以免番茄酱的酸味盖过其它材料的味道用途:可用于粽子、甜不辣或蚵全煎沾酱等。

海山酱是台式酱料中很重要的基础酱料,利用海山酱可以再调制出许多不同的酱料。

甜不辣酱在来米粉2大匙、酱油3-4大匙、糖2-3大匙、水2杯、盐适量、梅子粉少许、红色素少许做法:将所有材料全部调匀后煮开即可用途:可作为黑轮类各式鱼浆制品沾酱、油炸天妇罗沾酱,或是清蒸肉圆沾酱等,味道都非常棒甜辣酱辣椒酱2大匙、糖1小匙、冷开水1小匙做法:将所有材料混合,细细调匀就成了甜辣酱用途:可用于水煮海鲜、肉片沾酱、热狗或汉堡淋酱,或是粽子、筒仔米糕沾酱特点:甜辣酱是一种极受欢迎的酱料,市面上甜辣酱的售价并不便宜,我们建议您照着这个方法做一遍,就可以做出大碗、便宜又好吃的甜辣酱在来米粉2大匙、酱油3-4大匙、糖2-3大匙、水2杯、盐适量、甘草粉少许、味噌2大匙、番茄酱2大匙做法:①将所有材料放入锅中调匀煮开放凉即可②调匀的过程需小心以防止酱料烧焦用途:可当做肉粽沾酱。

各种酱料名称大全集

各种酱料名称大全集

各种酱料名称大全集
酱料在烹饪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它们能够赋予食物丰富的口味和层次感。

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些常见的酱料名称,它们来自世界各地,各具特色。

亚洲酱料
1.酱油:主要由大豆、小麦等原料酿造而成,是中式菜肴中常用的调味酱料,分为
生抽和老抽两种。

2.豆瓣酱:以黄豆、辣椒为主要原料,口感复杂,是川菜、湘菜等地方菜系中常用
的调味料。

3.蠔油:以蚝为原料加工而成,呈深褐色,具有独特的鲜味,常用于炒菜和拌面
中。

欧洲酱料
1.番茄酱:以番茄为主要原料制成,味道酸甜浓厚,是意大利面、披萨等西餐中不
可或缺的调味品。

2.芥末酱:由芥末粉和液体调和而成,口感浓烈,常用于烤肉、三明治等食物中。

3.鲜奶油:制作于奶油脱脂过程中所得,口感丰润柔滑,可用于调制甜品和意式面
食中。

非洲酱料
1.咖喱酱:富有浓烈的香料风味,主要原料包括洋葱、姜、大蒜、辣椒等,广泛应
用于印度和东非地区的菜肴中。

2.酸奶酱:以酸奶为基础,加入各种香料制成,口感酸甜清爽,是中东地区烤肉、
烤饼等食物的常见搭配。

美洲酱料
1.BBQ酱:以番茄酱为基础,加入糖、醋、香料等制成,是美式烧烤中常用的调味
酱,口感酸甜微辣。

2.花生酱:主要由花生磨成酱,口感浓厚香甜,是墨西哥、巴西等地的传统食物中
常见的配料。

不同的酱料种类丰富多样,为各国菜系增添了独特的风味特色。

在烹饪过程中,尝试不同的酱料搭配,会为食物带来全新的味觉体验,让人流连忘返。

希望本文介绍的各种酱料名称能够为您在厨房中的烹饪之旅增添一份乐趣和创意!。

中餐调料必备知识点总结

中餐调料必备知识点总结

中餐调料必备知识点总结一、中餐调料的分类1. 酱油类:酱油是中国广泛使用的一种调味品,其种类繁多,包括生抽、老抽、陈年老抽、鲜味酱油、酱油膏等。

其中,生抽味道鲜美,适合用于腌制、炒菜等;老抽颜色深红,味道重,适合用于烧烤、红烧菜肴等。

2. 醋类:中国的醋种类多样,以米醋、陈醋、醋酱等最为常见。

其中,米醋清香适口,多用于拌凉菜、腌制食材;陈醋色泽红亮,口感浓厚,适合用于烧烤、红烧菜肴等。

3. 豆瓣酱类:豆瓣酱是中国传统的发酵调料,常见的有郫县豆瓣酱、黄豆酱、辣豆瓣酱等,用于烹制川菜、湖南菜等地方特色菜肴。

4. 辣椒类:辣椒是中餐中常用的调味品,包括辣椒粉、辣椒酱、辣椒油等,用于提升菜肴的风味和辣度。

5. 调味料:味精、鸡精、鸡粉、五香粉、十三香等都是常见的中餐调味料,它们能够提升菜肴的口感和味道。

6. 香辛料:八角、桂皮、丁香、花椒等是中国烹饪中常用的香辛料,它们能够为菜肴增添香气和风味。

7. 酒类:米酒、黄酒、料酒是中餐用于腌制、烹饪的常用调料,它们能够提升菜肴的鲜美度和口感。

8. 调味酱料:蚝油、甜面酱、辣酱、沙茶酱等多种酱料为中餐赋予了丰富的口味,且每一种酱料都有其独特的烹饪用途。

二、中餐调料的使用方法1. 腌制:中餐腌制是将食材放入调料中浸泡一段时间,使其吸收调料的风味,增添菜肴的口感。

常用的腌制调料包括酱油、料酒、生抽、姜、葱、蒜等。

2. 炒菜:炒菜是中国烹饪的重要方式之一,调料的使用对炒菜的口感和味道至关重要。

常用的调味品包括生抽、盐、味精、鸡粉等,可以根据菜品的口味需求进行搭配使用。

3. 酱料:中国烹饪中的酱料种类繁多,酱油、豆瓣酱、辣椒酱、蚝油等常用的酱料可用于烹制各种菜肴,赋予食物丰富的口味和层次感。

4. 调味汤汁:很多中餐菜肴需要使用调味汤汁,比如红烧、炖菜等需要用到的调味汁,调味品包括鸡精、鸡粉、白糖、盐等。

5. 烧烤:中国烧烤文化源远流长,在烧烤过程中,调料的使用能够增添食物的香气和味道,通常会用到酱油、料酒、蜂蜜、姜、葱等调料来提升烤食品的口感。

酱类产品知识

酱类产品知识

海天调味酱
• 现代生活中方便快捷的 “调味专家”,天然酿 制,原汁原味,无论是 蒸煮焖炸,还是点蘸捞 拌,总能口味相宜,一 瓶搞掂。
柱侯酱
• 豉香浓郁,常用于烹制“柱侯 食品”及鱼肉菜式。 • 一百多年前,古镇佛山“三品 楼”的梁柱侯老师傅用其特制 的酱烹制出美味可口的鸡,吸 引了络绎不绝的顾客,“三品 楼”因此远近闻名。后来,这 种制法的酱和用这种酱烹制出 的鸡分别被称为“柱侯酱”和 “柱侯鸡”。
2、口味
锦上鲜桂林辣椒酱:除十足的辣味外,更突出浓厚的鲜味, 强调的是鲜辣,咸味要清淡些 桂林辣椒酱:辣味浓,强调的是咸辣带鲜,整体口味重些
蒜蓉辣酱
• 蒜香足,微辣,蒜甜适口。 • 用于桌上点蘸佐料,或拌粉捞面,亦可烹 制辣味菜肴。
海天风味酱
蒜蓉豆酱
• 由大豆精制而成,富 含多种氨基酸、蒜香 十足,酱香浓郁,可 用于烹制各类菜肴, 佐餐,拌捞粉面。
豆豉香辣酱
• 鲜中带辣,辣中显香, 精选饱满的豆豉、舒 适的麻辣感可开胃醒 神。 • 适于烹制各类菜式, 也可直接捞面适用。
酵黄豆的风味
• 锦上鲜豆瓣酱:辣味突出,辣椒香气好,具浓厚的四川
豆瓣酱的风味。 鲜甜可口
• 黄豆酱:不加辣椒,呈浓郁的黄豆发酵香味,黄豆粒饱满,
• 辣味黄豆酱、特辣黄豆酱:是黄豆酱产品的衍生,以
黄豆酱为主体,加入适量的辣椒,调入不同程度的辣味,使 黄豆酱更多元化,更适合不同消费者口味。
排骨酱与锦上鲜排骨酱的区别
蒜蓉辣椒酱
• 可制作各类菜肴,也可 作佐餐、凉拌粉面之用, 倍添风味、增进食欲。
桂林辣椒酱
• 精选指天椒按传统配方制 成,椒香、酱香诱人,辣 味十足且味鲜美突出,适 于佐餐、烹调和蘸点。

中式料理酱汁配料大全

中式料理酱汁配料大全

中式料理酱汁配料大全中式料理以其独特的口味和丰富的酱汁而闻名于世。

酱汁是中餐的一大特色,它能为菜肴增添丰富的风味和层次感。

在中式料理中,各种不同的酱汁都有其独特的配料组合,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的中式料理酱汁配料。

1. 酱油酱油是中式料理中最常用的酱汁之一。

它的基本原料是大豆、小麦等,经过发酵制成。

酱油可以分为生抽和老抽两种。

生抽色泽红亮,味道鲜美,常用于炒菜和腌制肉类;老抽颜色较深,味道较重,常用于调色和调味。

2. 豆瓣酱豆瓣酱是一种由豆豉、辣椒等原料制成的辣酱,以其浓郁的豆香和辛辣的口感而受到喜爱。

它是川菜、湖南菜等地方菜肴中常用的调料之一,常用于炒菜、红烧肉等菜肴的调味。

3. 蚝油蚝油是一种以蚝精、鸡精等为主要原料制成的酱汁。

它呈棕红色,具有独特的蚝香味和鲜美的口感。

蚝油常用于炒菜和拌菜中,能够增加菜肴的风味和口感。

4. 甜面酱甜面酱是一种由面粉、酱油、糖等原料熬制而成的浓郁酱汁。

它呈红褐色,口感浓郁甜美,常用于北京烤鸭等菜肴中,能够为菜肴增添独特的风味。

5. 辣椒酱辣椒酱是以辣椒为主要原料制成的酱汁,味道辣而鲜美。

它可以是红油辣椒酱、豆瓣辣椒酱等不同种类。

辣椒酱在川菜、湘菜等菜系中常用于调味,能够为菜肴增添香辣的口感和味道。

6. 葱姜蒜葱、姜、蒜是中式料理中不可或缺的调味料。

它们可以提升菜肴的鲜美度和香气,常用于炒菜和红烧等菜肴中。

7. 黄酒黄酒是一种以黍、米、麦等为主要原料酿制的传统中国酒。

它呈黄色,具有独特的香气和口感。

黄酒常用于烹饪中,能够提升菜肴的风味和口感。

8. 醋醋是一种常见的调味品,它具有酸甜的味道和独特的香气。

醋在中式料理中多用于凉菜和拌菜中,能够增加菜肴的口感和风味。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中式料理酱汁配料,它们在中式料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能够为菜肴增添丰富的风味和层次感。

在烹饪过程中,根据具体的菜肴口味和个人喜好,可以根据需要适量调配这些酱汁配料,以达到最佳的风味效果。

希望这些介绍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运用中式料理酱汁。

酱汁配料大全辣椒酱豆酱等辣味调味品介绍

酱汁配料大全辣椒酱豆酱等辣味调味品介绍

酱汁配料大全辣椒酱豆酱等辣味调味品介绍酱汁配料大全——辣椒酱、豆酱等辣味调味品介绍酱汁是烹饪中不可或缺的调味品之一,它能为菜品增添丰富的口味和香气。

其中,辣味调味品在中国菜中占有重要地位,像辣椒酱、豆酱等常见的调味品,能为菜肴带来浓烈的香辣味道。

本文将为您介绍酱汁配料中与辣椒酱、豆酱相关的品种及其特点,帮助您在烹饪中更好地运用它们。

一、辣椒酱辣椒酱是一种以辣椒为主要原料制成的调味品。

它的制作工艺多种多样,所用的辣椒种类也有很多。

下面为大家介绍几种较为常见的辣椒酱品种:1.郫县豆瓣酱郫县豆瓣酱是四川郫县特产,它以辣椒豆鼓为主要原料制成。

辣椒豆鼓是采用老抽豆豉干酱的方式制成,具有浓郁的豆香和辣椒的辛辣味道,可用于炒菜、烧烤等多种烹饪方式。

2.广东辣椒酱广东辣椒酱选用了辣椒和多种香辛料为原料,制作出来的辣椒酱颜色鲜艳,味道鲜辣。

它可用于拌凉菜、蘸火锅料等,让菜品更加美味可口。

3.郑州辣椒酱郑州辣椒酱是中国豆瓣酱的著名品牌之一,它选用优质辣椒和辅料,经过特殊工艺发酵而成。

郑州辣椒酱味道独特,辣而不燥,深受人们的喜爱。

它在炒菜时能起到调和其他味道、增加菜品鲜香口感的作用。

二、豆酱豆酱是以大豆为主要原料制成的调味品,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且具有独特的风味。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豆酱品种:1.黄豆酱黄豆酱是以黄豆为原料经过发酵制成的调味品,有着独特的豆香和丰富的味道。

它可以用于烹制肉类、蔬菜类以及各种豆腐料理,在菜品上能增添丰富的层次感和口感。

2.红糟豆酱红糟豆酱是将红糟和豆酱混合制成的一种特色调味品。

红糟是用优质大米酿制的,它不仅赋予了豆酱独特的香气,还增添了豆酱的鲜美口感。

该种豆酱常用于红烧肉、卤味等传统烹饪中。

3.蚝油豆酱蚝油豆酱是蚝油和豆酱混合制成的一种调味品,它既保留了蚝油的鲜香味道,又增加了豆酱的风味。

蚝油豆酱适用于炖煮、焖煮等烹饪方式,能为菜品增添独特的香味。

总结:酱汁配料中的辣椒酱和豆酱是中国菜肴中常见的调味品。

生产酱类的执行标准及配料

生产酱类的执行标准及配料

生产的食品品种说明1、大豆酱说明:配料:黄豆、面、盐。

食品添加剂:苯甲酸钠0.5g/kg;山梨酸钾0.5g/kg;,符合GB2760标准标准GB 2718-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酿造酱》;2、佐餐酱说明:配料:大豆酱、麦芽糖、植物油、谷氨酸钠、葱、姜、大料、食品添加剂:苯甲酸钠0.5g/kg、山梨酸钾0.5g/kg。

肉味香精。

符合GB2760标准标准SB/T10612---2011《黄豆复合调味酱》3、香菇拌面酱说明:配料:大豆酱、香菇、植物油、谷氨酸钠、葱、姜、大料、花椒食品添加剂:苯甲酸钠0.5g/kg、山梨酸钾0.5g/kg。

肉味香精,符合GB2760标准标准:SB/T10612---2011《黄豆复合调味酱》4、豆瓣辣酱说明:配料:大豆酱、干辣椒、大蒜、谷氨酸钠、柠檬酸、姜、大料、花椒、白砂糖食品添加剂:苯甲酸钠0.5g/kg、山梨酸钾0.5g/kg。

符合GB2760标准标准:SB/T10612---2011《黄豆复合调味酱》5、火锅蘸酱料说明:配料:大豆酱、大蒜、谷氨酸钠、、姜、大料、花椒、麦芽糖、干辣椒食品添加剂:苯甲酸钠0.5g/kg、山梨酸钾0.5g/kg、柠檬酸1.0g/kg、黄原胶5g/kg。

符合GB2760标准标准:SB/T10612---2011《黄豆复合调味酱》6、花生酱说明:配料:花生、盐、麦芽糖、单甘脂食品添加剂:苯甲酸钠0.5g/kg、山梨酸钾0.5g/kg。

单甘脂0.6g/kg。

符合GB2760标准标准:QB/T1733.4-2015《花生酱》;7、糖醋蒜说明:配料:蒜瓣、醋、酱油、水、姜、糖;食品添加剂:苯甲酸钠0.5g/kg、山梨酸钾0.5g/kg。

符合GB2760标准标准:SB/T 10439-2007《酱腌菜》8、腊八蒜说明:配料:蒜瓣、醋、酱油、水、姜、糖;食品添加剂:苯甲酸钠0.5g/kg、山梨酸钾0.5g/kg。

符合GB2760标准标准:SB/T 10439-2007《酱腌菜》9、醋泡黄豆说明:配料:黄豆、醋、水、蒜、姜、香辛料、糖、味精;食品添加剂:苯甲酸钠0.5g/kg、山梨酸钾0.5g/kg。

中国酱的分类

中国酱的分类

中国酱的分类中国酱是中国独有的调味品,是中华美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制作工艺和原料的不同,中国酱可以分为豆瓣酱、甜面酱、花生酱、辣椒酱和腐乳等多个分类。

一、豆瓣酱豆瓣酱是以豆豉为主要原料,经过发酵制作而成的一种味道浓郁的调味品。

豆瓣酱有两种主要类型,分别是红油豆瓣酱和干豆瓣酱。

红油豆瓣酱是将豆瓣酱与辣椒油混合制成,呈红色,辣味浓郁,适合用来炒菜和作为蘸料。

干豆瓣酱则是将豆豉晾干后制成,呈黑色,口感较硬,适合用来烧肉和腌制食材。

二、甜面酱甜面酱是以面粉为主要原料,经过发酵制作而成的一种甜味调味品。

甜面酱色泽红褐,质地浓稠,口感甜而醇厚。

它是中国北方菜肴中常用的调料之一,尤其是在烤鸭和炸酱面中使用较多。

甜面酱可以增添菜肴的口感和风味,使菜肴更加美味。

三、花生酱花生酱是以花生为主要原料,经过研磨加工而成的一种坚果酱料。

花生酱呈乳白色,质地细腻,口感丰富。

它既可以作为面包、饼干的涂抹酱料,也可以作为烹饪中的调味品使用。

花生酱富含蛋白质和脂肪,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常被用于制作各种甜品和糕点。

四、辣椒酱辣椒酱是以辣椒为主要原料,经过研磨加工而成的一种辣味调味品。

辣椒酱有多种不同的口味和风格,如川椒酱、韩式辣椒酱等。

辣椒酱可以调节菜肴的辣度和口感,使菜肴更加鲜香辣味。

在中国菜肴中,辣椒酱通常用于烹制辣味菜肴,如麻婆豆腐、辣子鸡等。

五、腐乳腐乳是以豆腐为主要原料,经过发酵制作而成的一种特色调味品。

腐乳有两种主要类型,分别是豆腐乳和臭豆腐乳。

豆腐乳是将豆腐浸泡在盐水中发酵制成,呈白色,口感柔软,香味浓郁。

臭豆腐乳则是将豆腐乳再次发酵制成,呈黄色,具有独特的臭味。

腐乳可以用来蘸食、炖煮或拌凉菜,为菜肴增添风味和口感。

中国酱是中国独有的调味品,根据制作工艺和原料的不同,可以分为豆瓣酱、甜面酱、花生酱、辣椒酱和腐乳等多个分类。

这些中国酱在中华美食中起到了重要的调味作用,使菜肴更加丰富多样,口感更加鲜美。

无论是辣椒酱的辣味,还是豆瓣酱的咸香,都是中国饮食文化的瑰宝,值得品尝和传承。

关于调味的名词解释

关于调味的名词解释

关于调味的名词解释调味,是指在烹饪过程中添加不同的调味品,以增添菜肴的风味和口感。

调味不仅是烹饪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现不同地域和文化特色的表现形式之一。

本文将从不同调味品的定义和用法入手,介绍一些在烹饪中常用的调味品,并探讨其对菜肴的影响。

第一部分:香料类调味品香料是调味品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赋予食物独特的香气和风味。

香料可分为干香料和鲜香料两大类。

1. 干香料干香料是由植物的种子、根茎、果实、叶片等经过干燥、研磨等工艺制成的。

常见的干香料包括花椒、丁香、肉桂、八角等。

花椒是一种具有独特香味的调味品,常用于川菜和火锅中。

其独特的麻辣味能够提醒味蕾,增添菜肴的口感和风味。

而丁香则是一种香甜的干香料,常用于糕点和甜品中,能够赋予食物浓郁的香气。

2. 鲜香料鲜香料是指由植物的叶子、根茎、花蕾等制成的调味品。

常见的鲜香料有葱、姜、蒜、香菜等。

葱、姜、蒜被誉为中国烹饪的“三绝”,具有独特的香味和调和功效。

葱的辣味可以中和蒜的辛辣,而姜则能够祛腥解腻。

香菜则是一种独特的调味品,其清香味能够提亮菜肴的口感。

第二部分:调味酱类调味酱是用于提升食物风味的混合调味品,常见的有酱油、醋、豆瓣酱、辣酱等。

1. 酱油酱油是一种由大豆、小麦等原料经过发酵、熟化而成的调味品。

酱油颜色深沉,口感丰富。

中国的酱油有着悠久的历史,不同地区制作的酱油也有着不同的特色。

酱油常用于炒菜、腌制食物等,能够增添食物的鲜味和色泽。

2. 醋醋是一种通过发酵酿造而成的酸性液体调味品。

醋有着多种类型,如米醋、陈醋、果醋等,不同类型的醋有着不同的风味和用途。

醋可以用于腌制、调味、烹调等多个方面,能够增添食物的酸味和爽口感。

3. 豆瓣酱豆瓣酱是由大豆、红韭菜等原材料经过发酵加工而成的一种辣酱类调味品。

豆瓣酱是川菜和其他地方菜系中重要的调味品之一,其麻辣味和独特的豆瓣香气能够赋予菜肴丰富的口感和鲜味。

4. 辣酱辣酱是由辣椒为主要原材料,加入其他调味品制成的酱类调味品。

酱类调味品有哪些种类

酱类调味品有哪些种类

酱类调味品有哪些种类
酱类调味品是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的调呈料之一,它们能够为菜肴增添丰富的口味和层次感。

不同种类的酱类调味品在不同的菜系中都有着独特的应用和价值。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酱类调味品种类。

1. 酱油
酱油是一种由大豆、小麦、盐和水发酵而成的传统调味料。

根据不同的制作方法和原料,酱油可以分为生抽、老抽、鲜酱油、陈酱油等。

在中国菜肴中,酱油是不可或缺的调味料,能够增加菜肴的鲜美味道。

2. 豆瓣酱
豆瓣酱是一种以黄豆、辣椒为主要原料制成的发酵酱料,具有独特的醇香味和微辣口感。

在川菜、湘菜等地方菜系中,豆瓣酱常被用来煸炒、烹煮,赋予菜肴独特的风味。

3. 蕃茄酱
蕃茄酱是由蕃茄、食盐、香料等原料熬制而成的一种番茄味的浓缩酱料。

它味道鲜甜,口感浓稠,被广泛用于意大利面、披萨等西餐中,也可作为烧烤食材的蘸料。

4. 味噌
味噌是一种日本传统的发酵酱料,主要由大豆、大米或大麦等原料制成。

味道鲜美,具有浓厚的酸甜味和香味,被用于日式烹饪中,比如味噌汤、烤肉等。

5. 酱腌咸菜
酱腌咸菜是将蔬菜经过腌制后,放入酱汁中腌制而成的一种传统调味品。

常见的酱腌咸菜有酱黄瓜、酱豇豆等,口感鲜咸,是中餐中常见的开胃小菜。

以上便是一些常见的酱类调味品种类,它们在不同的菜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菜肴增添了丰富的口味和风味。

人们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和菜肴的需要选择合适的酱类调味品,来提升菜肴的味道和品质。

1。

酱类产品知识

酱类产品知识
酵黄豆的风味
• 锦上鲜豆瓣酱:辣味突出,辣椒香气好,具浓厚的四川
豆瓣酱的风味。 鲜甜可口
• 黄豆酱:不加辣椒,呈浓郁的黄豆发酵香味,黄豆粒饱满,
• 辣味黄豆酱、特辣黄豆酱:是黄豆酱产品的衍生,以
黄豆酱为主体,加入适量的辣椒,调入不同程度的辣味,使 黄豆酱更多元化,更适合不同消费者口味。
排骨酱与锦上鲜排骨酱的区别
锦上鲜蒜蓉辣椒酱与蒜蓉辣椒酱的区别
1、体态 锦上鲜蒜蓉辣椒酱:颗粒状,可见粒状的蒜和片状 的辣椒 蒜蓉辣椒酱:幼滑酱体 2、风味 锦上鲜蒜蓉辣椒酱:鲜蒜的刺鼻香气突出,还有浓 郁的辣椒香 蒜蓉辣椒酱:辣椒香、蒜香柔和
锦上鲜桂林辣椒酱与桂林辣椒酱的区别
1、外观色泽
锦上鲜桂林辣椒酱:偏向于大红椒的深红色 桂林辣椒酱:红中带有指天椒的橙黄
磨豉酱
• 酱体油光可鉴,色泽乌黑 发亮,有浓郁的传统晒制 老豉特有的豉香,口感鲜 味绵长,久而不化,香气 醇厚,咸甜适中,是家庭 烹调好帮手
一些产品间的区别:
(1)海鲜酱与柱侯酱;
(2)豆瓣酱、锦上鲜豆瓣酱及黄豆酱、辣味黄豆酱、 特辣黄豆酱间的区别 (3)锦上鲜排骨酱与排骨酱; (4)锦上鲜蒜蓉辣椒酱与蒜蓉辣椒酱的区别 (5)锦上鲜桂林辣椒酱与桂林辣椒酱的区别 (6)锦上鲜蜜汁叉烧酱与叉烧酱的区别
海天调味酱
• 现代生活中方便快捷的 “调味专家”,天然酿 制,原汁原味,无论是 蒸煮焖炸,还是点蘸捞 拌,总能口味相宜,一 瓶搞掂。
柱侯酱
• 豉香浓郁,常用于烹制“柱侯 食品”及鱼肉菜式。 • 一百多年前,古镇佛山“三品 楼”的梁柱侯老师傅用其特制 的酱烹制出美味可口的鸡,吸 引了络绎不绝的顾客,“三品 楼”因此远近闻名。后来,这 种制法的酱和用这种酱烹制出 的鸡分别被称为“柱侯酱”和 “柱侯鸡”。

酱类

酱类

酱类制造一、概述酱类包括大豆酱、蚕豆酱、面酱、豆瓣酱、豆豉及其加工制品,都是由一些粮食和油料作物为主要原料(豆类或小麦),利用以米曲霉为主的微生物经发酵酿制的半固体粘稠的调味品。

主要有豆酱(黄酱)和面酱(甜面酱)两种,并可以以这两种酱为基料调制出各种特色衍生酱品,如各种花色酱。

酱油其实是酱的衍生品种。

酱类发酵制品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吸收,即可作小菜,又是调味品,具有特有的色、香、味,价格便宜,是一种受欢迎的大众化调味品。

我国制酱技术起源甚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千余年。

建国以来,调味品工业有了很大的发展,极大部分省市都建立和发展了酿造科学研究所,培养了大批酿造科技人才,对酿造调味品的工业和设备改革作出了不少贡献,制酱技术同样得到了应用的提高,许多关键性问题得到了突破。

关键性突破:(1)将原来利用野生霉菌制曲改为纯粹培养制曲;(2)创造因地制宜的简易通风制曲法;(3)将日晒夜露天然发酵制酱改为人工保温发酵制酱;(4)酱类生产严格执行卫生操作制度;(5)增添花色品种;(6)实现机械化生产。

二、大豆酱酿造法大豆酱是以大豆为主要原料的一种酱类,也称黄豆酱或豆酱,我国北方地区又称为大酱。

它也是利用以米曲霉为主的微生物作用制得的,因此制曲的要求和方法,以及发酵的理论,基本上与酱油酿造相同。

由于大豆酱往往直接作为菜肴使用,所以卫生方面的要求严格。

1、原料要求(1)大豆大豆的成分中蛋白质含量最多。

蛋白质主要为大豆球蛋白,其他为少量的清蛋白及非蛋白含氮物质。

大豆蛋白质经发酵分解能生成氨基酸,是大豆酱滋味成分的极其重要物质。

其中的要求有:①大豆要干燥,相对密度大而无霉烂变质②颗粒均匀无皱皮③种皮薄,富有光泽,且少虫伤损害及泥砂杂质;④蛋白质含量高⑤有条件的话可将大豆加工成豆片为原料(2)面粉酿造大豆酱一般采用标准粉,其要求是:①贮藏期间必须注意保管,防止虫害②防止脂肪酸败③避免麸质失去弹性及粘性(3)食盐食盐是酱类酿造的重要原料,它不但能使酱醅安全成熟,而且又是制品咸味的来源,因为豆酱是直接食用的,所以生产上应选用杂质含量极少的再制盐。

烹饪调味大全

烹饪调味大全

烹饪调味大全我们的厨房一定不能缺少各种调味料。

调味料给我们带来各种缤纷美食的出炉,各种滋味的极限享受。

如果你能充分了解各种调味料,熟练运用各种调味料,就绝对能给你的生活带来无穷无尽美味和享受。

下面店铺为大家介绍烹饪调味大全,希望对大家有用。

烹饪调味大全(1)酱品类按调味品成品形状:沙茶酱、豉椒酱、酸梅酱、XO酱(2)酱油类:生抽王、鲜虾油、豉油皇、草菇抽(3)汁水类:烧烤汁、卤水汁、急汁、OK汁(4)味粉类:胡椒粉、沙姜粉、大蒜粉、鸡粉(5)固体类:砂糖、食盐、味精、豆豉【详细】2.按调味品呈味感觉(1)咸味调味品:食盐、酱油、豆豉(2)甜味调味品:庶糖、蜂蜜、饴糖(3)苦味调味品:陈皮、茶叶汁、苦杏仁(4)辣味调味品:辣椒、胡椒、芥茉(5)酸味调味品:食醋、茄汁、山楂酱(6)鲜味调味品:味精、虾油、鱼露、蚝油(7)香味调味品:花椒、八角、料酒、葱、蒜(8)复合味的调味品:油咖喱、甜面酱、乳腐汁、花椒盐【详细】厨房常见调味料盐咸味是七滋八味中最基础的味道,盐素有"百味之王"之说,给人一种阳刚之气,在菜肴中加入盐,不仅有增鲜味、解腻的功效,还有杀菌防腐的作用。

【详细】糖糖在烹调中不光可以增味,且有去腥、解腻、提鲜之功效菜肴调味中的甜味是一个神秘的角色,如果调配得当,放置有度,自会丰富味型。

【详细】鸡精鸡精是一种以新鲜鸡肉、鸡骨、鲜鸡蛋为基料,多种物质复合而成的调味料,其味道比较综合、协调,有逼真的鸡肉味道,可以为菜肴增添鲜香的味道。

【详细】酱油酱油是一种色、香、味俱佳而又营养丰富的调味料,在炒、煎、蒸、煮或凉拌时,按照需要加入适量的酱油,就会使菜肴色泽诱人,香气扑鼻,味道鲜美。

【详细】醋酸味的最大特点在于它能与各种味道交融组合,左右逢源。

食醋味酸而醇厚,液香而柔和,是烹饪中不可少的调味品。

【详细】料酒料酒以黄酒为原料,再加入花椒、大料、桂皮、丁香、砂仁、姜等多种香料酿制而成。

料酒可以增加食物的香味,去腥解腻,还含有人体所必需的8种氨基酸。

酱类生产工艺

酱类生产工艺

黄豆酱的质量标准
表1 黄豆酱的感官指标
项目
指标
色泽
红褐色或棕褐色,鲜艳,有光泽
香气
有酱香酯香,无不良气味
滋味
味鲜醇厚,咸甜适口,无酸苦涩焦糊及异味
体态
粘稠适度,无杂质
表 2 黄豆酱的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水分 ( /%氮计/% ≥)
0.60(以干基计1.5%)
第二节
豆豉
豆豉是一种古老的传统发酵食品,古称“幽 菽〞。
酱的简介
1、酱的定义 以粮食和油料作物为原料,经生
物发酵酿成的一种半流动状态调味品。
2、酱的种类 〔1〕按照原料分类
豆酱:大豆酱、豆瓣酱、蚕豆酱 面酱: 花色酱品:以酱为主料,配以香
酱的简介
〔2〕按照含盐的多少 咸口酱:含盐≥12%。 低钠〔减盐〕酱:含盐为6%,含盐为一般酱的
50%以下。 低盐化酱:比一般酱低20~30%,含盐为9~10%
早在公元前2世纪,我国就已经开始了豆豉 生产,西汉初年,做豆豉已经很普通。
豆豉是整粒大豆〔或豆瓣〕经蒸煮发酵而成 的调味品。它味道鲜美可口,长期食用可开 胃增食。广西昭平黄姚豆豉,曾参加1994年 世界食品博览会。
一、豆豉 简介
1、豆豉:豆豉是整粒大豆蒸煮发酵成的调味品。 2、种类: (1) 以原料划分 ① 黑豆豆豉:如江西豆豉、浏阳豆豉、临沂豆
酱的简介
(3) 按照制酱工艺 a.曲法制酱:传统制酱法,它的特点是把原料全部先制曲,
然后再经发酵,直至成熟而制成。 曲法制酱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微生物生长发育的
需要,要消耗大量的营养成分,从而降低粮食原料利 用率。 b.酶法制酱:先用少量原料为培养基,纯粹培养特定的微 生物,利用这些微生物所分泌的酶来制酱。

酱类调味品有哪些

酱类调味品有哪些

酱类调味品有哪些
酱类调味品是烹饪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调味品种,其种类繁多,风味各异,能为食物增添丰富的口感和味道。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酱类调味品:
酱油
酱油是中国传统的调味品,主要用于增添食物的颜色和味道。

常见的有生抽、老抽、鲜抽等不同种类,在炒菜、腌制肉类等方面均有广泛应用。


醋是一种酸性调味品,有不同种类如米醋、黑醋、果醋等,可用于炒菜、拌凉菜、腌制食材等,既能增加口感也有助于消化。

味精
味精是一种增味剂,可增强食物的鲜味,提高食欲。

但使用时要适量,过多会影响健康。

辣椒酱
辣椒酱是一种辣味调味品,由辣椒制成,丰富了食物的口味,常见于川菜、湘菜等地方菜系。

豆瓣酱
豆瓣酱是豆类发酵而成的调味品,有甜、咸的口味,适合用于炒菜、煮肉等。

蒸鱼豉油
蒸鱼豉油是一种配合在蒸鱼上的调味品,其主要成分是豆酱和蒸鱼时出的油,能提升鱼肉的鲜美。

沙茶酱
沙茶酱是闽南地区常用的调味品,以茶叶和沙姜等为主要原料,口感香辣,可用于炒米粉、拌面等。

黑胡椒酱
黑胡椒酱是一种西式调味品,由黑胡椒磨成,具有独特的香味和辛辣口感,适用于烤肉、煎牛排等料理。

总的来说,酱类调味品种类繁多,各具特色,可以根据不同菜系和个人口味选择合适的调味品进行烹饪,让食物更加美味可口。

调味酱简介演示

调味酱简介演示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冷藏储存
对于大包装的调味酱,可以分装到小容器中,减少开封后的空气接触,防止变质。
分装保存
适量使用
调味酱虽然可以提升菜品口感,但过量使用可能导致菜品过咸、过辣等。因此,在使用调味酱时,要根据个人口味和菜品需求适量添加。
搭配技巧
不同的调味酱适用于不同的菜品,例如,辣味调味酱适合搭配肉类,甜味调味酱适合搭配蔬菜等。尝试多种搭配方式,发掘新的味觉体验。
风味
关注调味酱的成分表,选择添加剂少、天然原料制成的产品。对于有特殊饮食要求的人群(如过敏体质、素食者等),需要留意调味酱中是否含有相关成分。
成分
选择知名品牌且口碑良好的调味酱,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
品牌与口碑
多数调味酱可以在常温环境下储存,需确保包装完好,避免阳光直射。
常温储存
部分调味酱(如含有新鲜食材的调味酱)需要放入冰箱冷藏,以延长保质期。
调味酱简介演示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调味酱概述调味酱的种类与特点调味酱的选择与储存调味酱的市场与品牌
01
CHAPTER
调味酱概述
01
02
调味酱通常由多种成分混合而成,包括香料、香草、盐、糖、油脂等,这些成分可以根据不同的配方和文化传统进行调整。
调味酱是烹饪中重要的辅助食材。它是由各种原料制成的调味品,用于增添食物的口味和风味。
酱油味道鲜美,口感丰富,可以提升菜品的口感和品质。
种类繁多
酱油是一种由大豆、小麦等原料经过发酵制成的液体调味品,种类繁多,包括生抽、老抽、味极鲜等。
烹饪必备
酱油是中式烹饪的必备调味品,用于炒菜、炖汤、腌制等多种烹饪方式。
辣椒酱以辣椒为主要原料,味道辣烈,为菜品增添丰富的辣味。

酱类调味品有哪些品种

酱类调味品有哪些品种

酱类调味品有哪些品种
酱类调味品是厨房中常见的调味料,它们能为菜肴增添丰富的味道和层次感。

酱类调味品的品种繁多,包括酱油、鱼露、豆瓣酱、辣酱等,每种调味品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用途。

首先,酱油是一种常见的酱类调味品,分为生抽和老抽两种。

生抽呈红褐色,味道鲜美,常用于炒菜、腌制等;而老抽呈深褐色,口感较浓郁,常用于调色提味。

酱油不仅可以提升菜肴的鲜味,还能增添颜色和光泽。

其次,鱼露是东南亚地区常用的调味品,主要由小黄鱼经发酵而成。

鱼露呈淡黄色,具有独特的鱼香味和鲜味,常用于泰国、越南等国的菜肴中,能赋予菜肴清爽的风味。

另外,豆瓣酱是中国传统调味品之一,制作原料为黄豆和辣椒等,口感鲜辣。

豆瓣酱不仅可以用来调味炒菜、煮肉,还可作为火锅底料,赋予火锅独特的风味。

此外,辣酱也是一种常见的酱类调味品,主要由辣椒、酱油、盐等原料制成,口味辣香浓郁,适用于烹饪各种菜肴,尤其是川湘菜系。

总的来说,酱类调味品的品种繁多,每种调味品都有其独特的风味和用途,能够为菜肴增添不同的口感和层次,丰富人们的饮食体验。

在烹饪过程中,选用合适的酱类调味品,能够让菜肴更加美味可口。

希望大家在烹饪时多尝试不同的酱类调味品,发掘出更多美食的可能性。

1。

酱类产品的制作规范和配料清单

酱类产品的制作规范和配料清单

酱类产品的制作规范和配料清单酱类产品是指通过将植物原料或动物原料加工制作而成的具有浓郁调味作用的调味品,包括各种酱油、酱料、膏状调料和汁类调料等。

酱类产品的制作规范和配料清单对于保障产品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下面将详细介绍。

1.制作规范:(1)原料选择:酱类产品的原料应符合卫生标准,无异味、无霉变、无腐败现象。

植物原料如大豆、麦芽等应选用新鲜成熟的带壳原料,动物原料如鱼、虾等应选用新鲜活动的海鲜。

(2)加工工艺:酱类产品的加工工艺应合理,包括碾磨、煮制、发酵、放置等环节。

工艺中应注意卫生措施,避免杂质、异物的污染。

(3)储存条件:酱类产品应储存在避光、通风、干燥的环境中,避免受到高温、潮湿等有害因素的影响。

(4)生产设施:生产酱类产品的企业应设立符合卫生标准的生产车间,无菌生产的产品应有对应的生产设施。

2.配料清单:(1)大豆:选用新鲜完好的大豆作为酱类产品的主要原料,注意去除杂质。

(2)小麦:选用杂质少、完好的小麦为制作酱类产品的辅料,如酱油中的小麦酵素。

(3)食盐:酱类产品中经常含有食盐,用于调节味道和促进发酵。

(4)糖:作为调味糖分添加到酱类产品中,调节味道和口感。

(5)酵母:用于酱类产品的发酵过程,促进酱类产品的口感和香气。

(6)香辛料:如辣椒、姜蒜、花椒等,根据产品的不同要求添加相应的香辛料,增加风味。

(7)淀粉:用来增稠酱类产品,提高其粘度和质感。

(8)调味品:如味精、鸡精等,根据产品的需要添加适量的调味品。

通过制作规范和配料清单的制定,可以确保酱类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酱类产品的制作规范包括原料选择、加工工艺、储存条件和生产设施等方面的要求,保证产品的卫生安全和品质稳定;配料清单明确了酱类产品所需的各种原料成分和配方比例,确保产品的口感和味道的一致性。

制作规范和配料清单的合理制定,对于酱类产品的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的控制至关重要。

调味料的分类

调味料的分类

调味料的分类调味料是烹饪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以为食物增添风味、提升口感,让菜肴更加美味可口。

根据其不同的特点和用途,调味料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盐类、酱油类、醋类、香料类和调味酱类。

盐类是最基本的调味料之一,它可以增强食物的味道,调节食物的咸度,同时还可以改善食材的口感。

常见的盐类有食用盐、海盐、岩盐等。

食用盐是最常用的一种盐类,它主要由氯化钠组成,是我们日常烹饪中不可或缺的调味品。

海盐和岩盐相对于食用盐来说,含有更多的矿物质,口感更加纯净,适合用来调味高级菜肴。

酱油类调味料主要包括生抽、老抽、鲜酱油等。

酱油是烹饪中常用的调味料,它可以增加食物的鲜味和颜色,提高菜肴的口感。

生抽是一种口感清淡,颜色较浅的酱油,适合用来调味炒菜、腌制肉类等。

老抽则是一种口感较浓郁,颜色较深的酱油,常用来调色、提味,使菜肴更具诱人的色泽。

醋类调味料主要包括米醋、陈醋、果醋等。

醋是一种酸性调味料,可以中和菜肴中的油腻感,增加食欲。

米醋口感清爽,适合用来腌制生鱼片、凉拌菜等。

陈醋口感浓厚,适合用来烹饪红烧肉、酸菜鱼等。

果醋口感酸甜,适合用来调制沙拉酱、果酱等。

香料类调味料包括花椒、八角、桂皮等。

香料是烹饪中常用的调味料,可以增加菜肴的香气和口感。

花椒是一种具有麻辣味的香料,常用来调味川菜、火锅等。

八角是一种具有独特香气的香料,常用来烹饪红烧肉、卤味等。

桂皮是一种具有甜味和香气的香料,常用来烹饪甜品、糕点等。

调味酱类包括豆瓣酱、辣椒酱、蒜蓉酱等。

调味酱是一种口味浓重的调味料,可以为菜肴增添鲜美的味道。

豆瓣酱是一种具有酸辣味的调味酱,常用来调味川菜、火锅等。

辣椒酱是一种具有辣味的调味酱,常用来调味炒菜、拌面等。

蒜蓉酱是一种具有浓厚蒜味的调味酱,常用来腌制肉类、拌凉菜等。

总的来说,调味料在烹饪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为菜肴增添风味、提升口感,让食物更加美味可口。

不同种类的调味料有着不同的特点和用途,我们可以根据菜肴的需要选择合适的调味料,让菜肴更加丰富多样,令人垂涎欲滴。

调味品企业分类

调味品企业分类

调味品企业分类调味品企业是指专门从事调味品生产和销售的企业。

调味品是指用于增添食物风味的物质,可以改善食物的味道、香气、颜色和质地。

根据调味品的种类和用途的不同,可以将调味品企业分为以下几类。

一、酱油类企业酱油是中国传统的调味品之一,是由大豆、小麦等原料经过发酵制成的。

酱油类企业主要生产各种不同口味的酱油,如生抽、老抽、鲜味酱油等。

这些企业通常拥有自己的酱油配方和生产工艺,致力于生产出口味独特、品质优良的酱油产品。

二、调味料类企业调味料类企业主要生产各种不同种类的调味料,如味精、鸡精、鸡粉、鸡精颗粒等。

这些调味料可以增添食物的鲜味和风味,提升菜品的口感。

调味料企业通常注重产品的研发和创新,不断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品种。

三、辣椒酱类企业辣椒酱是一种由辣椒等配料制成的调味品,具有辛辣的口感。

辣椒酱类企业主要生产各种不同风味和辣度的辣椒酱,如豆瓣酱、郫县豆瓣酱、川椒酱等。

这些企业通常位于辣椒产区,采用传统工艺和原料,生产出正宗的辣椒酱产品。

四、调味酱类企业调味酱类企业主要生产各种不同种类的调味酱,如蒜蓉酱、蚝油、蘑菇酱等。

这些调味酱可以为菜品增添特殊的风味和口感,提升菜品的层次感。

调味酱类企业通常注重产品的包装和宣传,力求将产品打造成高端、时尚的调味品。

五、香料类企业香料是指用于增添食物香味的物质,可以提升菜品的口感和风味。

香料类企业主要生产各种不同种类的香料,如五香粉、麻辣粉、花椒粉等。

这些企业通常注重产品的质量和口感,力求将产品打造成具有地方特色的香料品牌。

六、调味饮料类企业调味饮料类企业主要生产各种不同口味的调味饮料,如果酱、果汁、咖啡酱等。

这些调味饮料可以为饮品增添口感和风味,提升饮品的品质和口感。

调味饮料类企业通常注重产品的创新和研发,不断推出符合消费者需求的新品种。

调味品企业根据产品种类和用途的不同,可以分为酱油类企业、调味料类企业、辣椒酱类企业、调味酱类企业、香料类企业和调味饮料类企业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调味酱类工厂良好作业规范专则1 目的本规范为调味酱类工厂在制造、包装及储运等过程中,有关人员、建筑、设施、设备之设置以及卫生、制程及品质等管理均符合良好条件之专业指引,并藉适当运用危害分析重点管制(HACCP)系统之原则,以防范在不卫生条件、可能引起污染或品质劣化之环境下作业,并减少作业错误发生及建立健全的品保体系,以确保调味酱类之安全卫生及稳定产品品质。

2 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从事产制供人类消费,并经适当包装之调味酱类制造工厂。

3 专门用词定义3.1食品:指供人饮食或咀嚼之物品及其原料。

3.1.1调味酱类:指以农﹑畜﹑水产或其加工品等为主原料,依其功能或性状添加适当之配料,采用发酵法、混合法制成供调味佐料用之酱类。

依性状或食用方式分为下列数类:3.1.1.1稀薄酱类:外观稀薄,黏度低,流动性大之液体。

3.1.1.2浓稠酱类:外观浓稠,黏度高,流动性小之半液体或半凝固体。

3.1.1.3含颗粒酱类:含有固形物颗粒之调味酱类。

3.1.1.4沾食酱类:将酱类放在小皿中,食用时将主菜沾此酱类后食用。

3.1.1.5浇淋酱类:将酱类直接倒在主菜上,拌合均匀后直接或蒸煮后食用。

3.2原材料:指原料及包装材料。

3.2.1原料:指成品可食部分之构成材料,包括主原料、配料及食品添加物。

3.2.1.1主原料:指构成调味酱类成品之主要材料。

3.2.1.2配料:指成品中主原料和食品添加物以外之构成成品的次要材料。

3.2.1.3食品添加物:指食品在制造、加工、调配、包装、运送、贮存等过程中,用以着色、调味、防腐、漂白、乳化、增加香味、安定品质、促进发酵、增加稠度(甚至凝固)、增加营养、防止氧化或其它用途而添加或接触于食品之物质。

3.2.2包装材料:包括内包装及外包装材料。

3.2.2.1内包装材料:指与食品直接接触之食品容器如罐、瓶、盒、袋等,及直接包裹或覆盖食品之包装材料,如箔、膜、纸、蜡纸等,其材质应符合卫生法令规定。

3.2.2.2外包装材料:指未与食品直接接触之包装材料,包括卷标、纸盒、纸箱、捆包材料等。

3.3产品:包括半成品、最终半成品及成品。

3.3.1半成品:指任何成品制造过程中所得之产品,此产品经随后之制造过程,可制成成品者。

3.3.2最终半成品:指经过完整的制造过程但未包装标示完成之产品。

3.3.3成品:指经过完整的制造过程并包装标示完成之产品。

3.3.4易腐败即食性成品:指以常温或冷藏流通、保存期间短,且不须再经任何方式之处理或仅经简单加热,即可直接供人食用之成品,如即食餐食、液态乳品、高水活性豆类加工食品、高水活性烘焙食品、高水活性面条粉条类等。

3.4厂房:指用于食品之制造、包装、贮存等或与其有关作业之全部或部分建筑或设施。

3.4.1制造作业场所:包括原料处理、加工调理及包装等场所。

3.4.1.1原料处理场:指从事原料之整理、准备、解冻、选别、清洗、修整、分切、剥皮、去壳、去内脏、杀菁或撒盐等处理作业之场所。

3.4.1.2加工调理场:指从事切割、磨碎、混合、调配、整形、成型、烹调、成分萃取、改进食品特性或保存性(如提油、淀粉糊化、乳化、发酵、杀菌)等处理作业之场所。

3.4.1.3包装室:指从事成品包装之场所,包括内包装室及外包装室。

3.4.1.3.1内包装室:指从事与产品内容物直接接触之内包装作业场所。

3.4.1.3.2外包装室:指从事未与产品内容物直接接触之外包装作业场所。

3.4.1.4内包装材料之准备室:指不必经任何清洗消毒程序即可直接使用之内包装材料,进行拆除外包装或成型等之作业场所。

3.4.1.5缓冲室:指原材料或半成品未经过正常制造流程而直接进入管制作业区时,为避免管制作业区直接与外界相通,于入口处所设置之缓冲场所。

3.4.2管制作业区:指清洁度要求较高,对人员与原材料之进出及防止有害动物侵入等,须有严密管制之作业区域,包括清洁作业区及准清洁作业区。

3.4.2.1清洁作业区:指内包装室等清洁度要求最高之作业区域。

3.4.2.2准清洁作业区:指加工调理场等清洁度要求次于清洁作业区之作业区域。

3.4.3一般作业区:指原料仓库、材料仓库、外包装室及成品仓库等清洁度要求次于管制作业区之作业区域。

3.4.4非食品处理区:指品管(检验)室、办公室、更衣及洗手消毒室、厕所等,非直接处理食品之区域。

3.5清洗:指去除尘土、残屑、污物或其它可能污染食品之不良物质之处理作业。

3.6消毒:指以符合食品卫生之化学药剂及(或)物理方法,有效杀灭有害微生物,但不影响食品品质或其安全之适当处理作业。

3.7食品级清洁剂:指直接使用于清洁食品设备、器具、容器及包装材料,且不得危害食品之安全及卫生之物质。

3.8外来杂物:指在制程中除原料之外,混入或附着于原料、半成品、成品或内包装材料之污物或令人厌恶,甚至致使食品失去其卫生及安全性之物质。

3.9有害动物:指会直接或间接污染食品或传染疾病之小动物或昆虫,如老鼠、蟑螂、蚊、蝇、臭虫、蚤、虱等。

3.10有害微生物:指造成食品腐败、品质劣化或危害公共卫生之微生物。

3.11食品器具:指直接接触食品或食品添加物之器械、工具或器皿。

3.12食品接触面:指直接或间接与食品接触的表面,包括器具及与食品接触之设备表面。

间接的食品接触面,系指在正常作业情形下,由其流出之液体会与食品或食品直接接触面接触之表面。

3.13适当的:指在符合良好卫生作业下,为完成预定目的或效果所必须的(措施等)。

3.14安全水分基准:指在预定之制造、贮存及运销条件下,足以防止有害微生物生存之水分基准。

一种食品之最高安全水分基准系以水活性(a w)为依据。

若有足够数据证明在某一水活性下,不会助长有害微生物之生长,则此水活性可认为对该食品是安全的。

3.15水活性:系食品中自由水之表示法,为该食品之水蒸汽压除以在同温度下纯水饱和水蒸汽压所得之商。

3.16高水活性成品:指成品水活性在0.85以上者。

3.17低水活性成品:指成品水活性低于0.85者。

3.18批号:指表示「批」之特定文字、数字或符号等,可据以追溯每批之经历资料者,而「批」则以批号所表示在某一特定时段或某一特定场所,所生产之特定数量之产品。

3.19标示:指标示于食品、食品添加物或食品级清洁剂之容器、包装或说明书上用以记载品名或说明之文字、图画或记号。

3.20隔离:场所与场所之间以有形之手段予以隔开者。

3.21区隔:较隔离广义,包括有形及无形之区隔手段。

作业场所之区隔可以下列一种或一种以上之方式予以达成者,如场所区隔、时间区隔、控制空气流向、采用密闭系统或其它有效方法。

4 厂区环境4.1工厂不得设置于易遭受污染之区域,否则应有严格之食品污染防治措施。

4.2厂区四周环境应容易随时保持清洁,地面不得有严重积水、泥泞、污秽等有造成食品污染之虞者﹐以避免成为污染源。

厂区之空地应铺设混凝土、柏油或绿化等,以防尘土飞扬并美化环境。

4.3邻近及厂内道路,应铺设柏油等,以防灰尘造成污染。

4.4厂区内不得有足以发生不良气味、有害(毒)气体、煤烟或其它有碍卫生之设施。

4.5厂区内禁止饲养禽、畜及其它宠物,惟警戒用犬除外,但应适当管理以避免污染食品。

4.6厂区应有适当的排水系统,排水道应有适当斜度,且不得有严重积水、渗漏、淤泥、污秽、破损或孳长有害动物而造成食品污染之虞者。

4.7厂区周界应有适当防范外来污染源侵入之设计与构筑。

若有设置围墙,其距离地面至少30公分以下部分应采用密闭性材料构筑。

4.8厂区如有员工宿舍及附设之餐厅,应与制造、调配、加工、贮存食品或食品添加物之场所完全隔离。

5 厂房及设施5.1厂房配置与空间5.1.1厂房应依作业流程需要及卫生要求,有序而整齐的配置,以避免交叉污染。

5.1.2厂房应具有足够空间,以利设备安置、卫生设施、物料贮存及人员作息等,以确保食品之安全与卫生。

食品器具等应有清洁卫生之贮放场所。

5.1.3制造作业场所内设备与设备间或设备与墙壁之间,应有适当之信道或工作空间,其宽度应足以容许工作人员完成工作(包括清洗和消毒),且不致因衣服或身体之接触而污染食品、食品接触面或内包装材料。

5.1.4检验室应有足够空间,以安置试验台、仪器设备等,并进行物理、化学、官能及(或)微生物等试验工作。

微生物检验场所应与其它场所有效隔离,如有设置病原菌操作场所亦应严格有效隔离。

5.2厂房区隔5.2.1凡使用性质不同之场所(如原料仓库、材料仓库、原料处理场等)应个别设置或加以有效区隔。

5.2.2凡清洁度区分不同(如清洁、准清洁及一般作业区)之场所,应加以有效隔离(如表1)。

表1 调味酱类工厂各作业场所之清洁度区分5.3厂房结构5.3.1厂房之各项建筑物应坚固耐用、易于维修、维持干净,并应为能防止食品、食品接触面及内包装材料遭受污染(如有害动物之侵入、栖息、繁殖等)之结构。

5.3.2腌渍池:生鲜原料需腌渍处理或贮存时,腌渍池之设施应符合下列规定:5.3.2.1腌渍池设置地点应适当,四周无污染源,并应设于有遮盖之建筑物内,若于室外,应有坚固之保护措施,以防止风雨之侵入。

腌渍槽、缸、桶等非固定式之容器除非密封应设于室内。

5.3.2.2腌渍池容量大小,应依制造能力构筑,场内地面、池壁和覆压石块,应以耐水性、耐蚀性、易清洗之材料构筑或涂布。

5.3.2.3腌渍池上方之池面应构筑高于地面30公分以上,以防止清洗时污水及异物侵入,池与池之间隔连接壁厚度宜在20公分以上为原则。

5.3.2.4腌渍池之池面,应有覆盖物或其它有效防止动物、有害动物侵入之防护措施。

5.3.3日晒场5.3.3.1日晒场设置地点应适当,四周无尘土飞扬及污染源,如化学厂、农药厂、垃圾处理场等。

5.3.3.2日晒场地面应以水泥铺设,以避免尘土飞扬、杂草丛生。

5.3.3.3日晒场地面应具有斜度,且排水良好,以防止积水、孳生有害动物。

5.3.3.4日晒物若为去核、切割或供人直接食用者,日晒场四周及上方应围绕纱网,防止有害动物之侵入,最好构筑透光性及防护良好之日晒屋,以确保安全卫生。

5.3.3.5日晒时日晒物应置于与地面相隔之晒架或晒盘,避免日晒物直接接触地面。

5.4安全设施5.4.1厂房内配电必须能防水。

5.4.2电源必须有接地线与漏电断电系统。

5.4.3高湿度作业场所之插座及电源开关宜采用具防水功能者。

5.4.4不同电压之插座必须明显标示。

5.4.5厂房应依消防法令规定安装火警警报系统。

5.4.6在适当且明显之地点应设有急救器材和设备,惟必须加以严格管制,以防污染食品。

5.5地面与排水5.5.1地面应使用非吸收性、不透水、易清洗消毒、不藏污纳垢之材料铺设,且须平坦不滑、不得有侵蚀、裂缝及积水。

5.5.2制造作业场所于作业中有液体流至地面、作业环境经常潮湿或以水洗方式清洗作业之区域,其地面应有适当之排水斜度(应在1/100以上)及排水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