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1998年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1998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市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和市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加强两个文明建设,稳步推进各项改革,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努力克服亚洲金融危机和国内需求不足的不利影响,积极扩大内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国民经济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全市城乡基本实现小康目标。
一、综合1998年,我市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城市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
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102.6亿元,比上年增长10.1%。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3.5亿元,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497.3亿元,增长10.8%;第三产业增加值481.8亿元,增长11.0%。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11103元。
市场物价低位运行。
全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100.3%,比上年回落5.4个百分点;商品零售物价总指数98.4%,回落4.5个百分点。
食品价格普遍下跌,是影响价格总水平走低的主要原因(见附表一)。
社会保障机制逐步建立、健全。
养老保险、失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确保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和离退休职工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全年共分流安置9.1万名下岗职工,分流安置率达63%;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医疗保险覆盖面达95%;城镇居民生活保障工作已覆盖16个区(市)县,19&127;个区(市)县和高新区全部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经济体制改革步伐加快。
以支柱产业、重点产品为依托,大力推进资产重组、转换机制、调整结构,不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年内大型企业调整公司制改造7户、规范完善已改制企业18户,改制面达50%以上;中型企业公司制改造面达42%。
成立了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国有资产三级管理监督体系正在建立。
全兴集团、中际集团、托管经营公司国有资产授权经营试点进展顺利。
新批股份有限公司51家。
当前我市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市场需求乏力,物价持续低位运行;经济结构矛盾突出,企业整体经济效益不高;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增多,城乡低收入家庭生活困难。
1998年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1998年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998年,全省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导,面对国内外市场变化的新形势,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重大部署,振奋精神,团结奋斗,积极采取多项宏观调控政策,扩大投资,启动内需,深化各项改革,加快结构调整,全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稳步推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合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持续发展对全省经济的影响进一步加深,买方市场的出现使结构和机制性矛盾加剧,在此情况下,全省及时采取措施加快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投入,大力开拓国内市场,稳步推进各项改革,扩大内需政策效应初步见效,支撑了国民经济的有效增长。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率超过GDP增幅5.3个百分点。
下半年消费需求明显回升,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超过GDP增幅3.6个百分点。
国民经济保持适度快速增长。
初步统计,1998年全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162.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8%。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30.0亿元,增长5.7%;第二产业增加值3456.9亿元,增长12.1%;第三产业增加值2475.3亿元,增长11.6%。
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全省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7.2%,比上年下降0.8个百分点;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48.2%、34.6%,比上年分别提高0.3和0.5个百分点。
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
经济体制改革迈出坚定、有序的步伐。
1998年,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多项改革经过精心安排,陆续出台,稳步推进,我省在进一步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和经济秩序等方面取得进展。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取得初步成效。
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收购资金封闭运行、粮食收储企业实行顺价销售等措施进入实施和落实阶段。
新的粮食亏损挂帐被遏制,一些品种的粮食市场价格已经回升。
长沙市199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长沙市199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法规类别】经济统计社会统计【发布部门】长沙市统计局【发布日期】1999.03.01【实施日期】1999.03.01【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长沙市199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999年3月长沙市统计局)1998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五大精神,面对极其复杂的国际经济环境和严峻的洪涝灾害,团结奋斗,迎难而上,全市国民经济保持了稳定增长的良好态势:物价总体水平继续回落,农业生产灾年减产不减收,工业经济效益明显好转,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市场销售平稳增长,各项社会事业稳步推进,灾后重建进展顺利。
据初步测算,全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42.8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97年增长13.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0.75亿元,增长2.5%;第二产业增加值234.84亿元,增长13.6%;第三产业增加值237.26亿元,长15.7%。
一、二、三次产业的比重为13.0:43.3:43.7,与1997年比较一产业由于严重的洪涝灾害,所占比重下降1.2个百分点,二产业所占比基本持平,三产业所占比重上升0.9个百分点。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9000元大关,达到9451元,比1997年增加975元。
当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依然是经济运行质量和整体经济效益不高,农民收入增长减缓,城市再就业压力加大等。
一、农业和农村经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平稳。
1998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3.8元,比1997年增长3.5%,其中农业总产值59.74亿元,增长1.53%;林业总产值4.34亿元,增长1.03%;牧业总产值44.55亿元,增长5.46%,渔业总值5.17亿元,增长5.41%。
全市粮食总产量在大灾之年仍然取得了较好的成,达261.8万吨,比1997年下降10.60%,但总量为历史上的第四个高产。
由于洪灾影响,一些主要种植业农产品减产,其中,油料产量2.75万吨,比1997年减少5.89%;棉花0.12万吨,减少14.75%;烤烟0.22万吨,减28.06%;水果3.48万吨,减少12.06%。
郑州市统计局关于199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
郑州市统计局关于199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正文:---------------------------------------------------------------------------------------------------------------------------------------------------- 郑州市统计局关于199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1998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深入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和中央关于增加投入、扩大内需为主的一系列方市政府提出的各项任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综合1998年在各种困难和矛盾交织出现的情况下,全市国民经济仍保持稳定增长。
据初步统计,1998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616.2亿元,比上年增长10.0%。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8.1亿元,增长8.0%;第二产业增加值327.8亿元,增长6.7%;第三产业增加值250.3亿元,增长12.9%。
全社会劳动生产率18077元,比上年提高7.2%;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9958.5元,比上年增长8.7%。
市场物价持续低位运行。
全市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2.4%;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下降1.0%。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工业经济效益不理想,部分企业经营困难,农业基础较脆弱,职工下岗和再就业压力大,治理环境污染任重道远。
二、农业农业获得好收成。
1998年我市认真贯彻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使农村经济全面、持续发展。
1998年粮食生产在夏季遭受旱灾的情况下,经过努力,全年粮食总产量达177.8万吨,比上年增长21.3%,夏、秋两季获得全面丰收,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最高水平。
全市夏粮播种面积213.8千公顷,夏粮总产量90.7万吨,比上年增长0.73%;秋粮播种面积200.6千公顷,秋粮总产量87.1万吨,比上年增长53.8%;在粮食总产量中,谷物产量161.1万吨,增长19.5%;豆类4.2万吨,增长74.0%;薯类12.5万吨,增长32.3%;经济作物产量有增有减,油料产量10.79万吨,增长54.4%;棉花、烟叶生产在国家政策和市场导向的作用下,种植面积减少,全年棉花总产量0.6万吨,减少20.8%;烤烟产量1.1万吨,减少2.6%;蔬菜、水果等农作物产量持续增长。
1998年潍坊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1998年潍坊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作者:综合科来源:本站原创发布时间:1998-3-28 点击次数:60431998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导,面对国内外市场变化的新形势,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一系列重大决策,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大力实施“民心工程”,积极采取措施,扩大投资,启动内需,深化各项改革,加快结构调整,使全市国民经济保持了稳定发展的态势,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合1998年,国内外经济环境极其复杂,经济发展面临严峻考验。
亚洲金融危机继续发展,对我市经济的影响进一步加深;国内买方市场的形成,给企业开拓市场带来了新的困难。
面对这些困难,全市及时采取措施,加快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投入,大力开拓国内市场,稳步推进各项改革,扩大内需政策效应初见成效,经济增长速度逐步回升。
初步测算,1998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74亿元,比上年增长11%。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1亿元,增长9.7%;•第二产业增加值355亿元,增长12%;第三产业增加值258亿元,增长10.2%。
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3.3%,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
经济体制改革迈出坚定步伐。
1998年,按照中央、省的统一部署,多项改革经过精心安排,陆续出台,稳步推进。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取得初步成效。
按粮食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收购资金封闭运行、粮食收储企业实行顺价销售等政策全面得到落实,一些品种的粮食市场价格已经回升。
企业改革取得新成果。
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稳步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建立起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企业三个层次的国资管理体系。
企业股份制改造取得新进展,山东巨力、山东海化股票发行成功,募集资金8.88亿元,上市公司已达5家。
•市属企业集团的规范完善取得明显成效,6•家集团初步建立起出资人制度和母子公司体制。
国有企业内部员工持股工作稳步开展,已组建企业内部员工持股会43家。
上海 1998
1998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99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和市第七次党代会精神的第一年,是实施“九五”计划的重要一年。
一年来,全市各条战线在中共上海市委、市人民政府的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按照“稳中有进、重在有质、重在求实”的经济工作方针,积极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发展机遇,从上海的实际出发,切实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努力化解亚洲金融危机和国内市场需求制约等不利因素,全面完成了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各项任务。
在这一年中,国民经济保持快速稳定增长,宏观经济运行质量有所提高,各项改革深入推进,对内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城乡人民生活继续改善。
一、经济发展经济总量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688.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1%。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8.5亿元,增长2.2%,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1%,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1847.2亿元,增长8.2%,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0.1%,比上年下降2.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1762.5亿元,增长14.3%,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7.8%,比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
全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82万元。
全年上海财政收入完成814.3亿元,比上年增长1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92.2亿元,增长11.3%。
在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的同时,物价水平稳中有降。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水平与上年持平,商品零售价格水平比上年下降4.9%。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967.45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
农业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继续加大农业投入,以农田水利、“三高”农田、蔬菜设施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有效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
郊县(区)切实搞好土地整治,积极还耕复垦,努力增加有效耕作面积。
年末耕地面积29.5万公顷,比上年末减少0.3万公顷。
江苏省统计局关于199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
江苏省统计局关于199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正文:---------------------------------------------------------------------------------------------------------------------------------------------------- 江苏省统计局关于199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1999年)1998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是经历了国内外形势的严峻考验并取得重大胜利的一年。
在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全省上下同心同德、顽强拼搏,努力克服经济生活中出现的各种困难,特别是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和特大洪涝灾害的影响,经济保持稳定增长格局,各项改革继续深化,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基本完成了全年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调控目标。
一、综合全省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经济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
初步统计,全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7200.8亿元,比上年增长11.0%,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2个百分点。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18.6亿元,增长2.0%;第二产业增加值3639.3亿元,增长12.0%;第三产业增加值254 2.9亿元,增长13.0%。
全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0023元,比上年提高10.5%。
经济结构和所有制结构得到调整。
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构成比例,由上年的15.1∶51.1∶33.8调整为14.2∶50.5∶35.3。
公有制经济在改革开放中稳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和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迅速。
财政收支情况良好,金融形势基本平稳,市场价格保持低位走势。
扩大内需政策的效果逐步显现,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增强。
积极启动投资需求,特别是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明显加大,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加快,成为拉动经济回升的主要因素。
努力扩大消费需求,重视市场开拓和名牌产品销售,产品市场占有率有所提高。
199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199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99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国家统计局综合司2001-10-22 10:41:08中华人民共和国199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国家统计局1999年2月26日1998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全国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增加投入、扩大内需为主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努力克服亚洲金融危机和特大洪涝灾害造成的重重困难,深化各项改革,促进经济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一、综合国民经济总体运行良好,改革和发展的各项目标基本实现。
国民经济扭转了上半年增幅回落的状况,保持了较快增长的态势。
全年国内生产总值79553亿元,比上年增长7.8%。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299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39150亿元,增长9.2%;第三产业增加值26104亿元,增长7.6%。
全年社会劳动生产率11401元,比上年提高6.9%。
市场价格总水平下降。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0.8%,其中服务项目价格上升10.1 %;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2.6%。
劳动就业工作有所加强。
年末全国从业人员6995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57万人。
其中城镇从业人员2067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71万人;城镇私营个体从业人员323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63万人。
再就业工程有了重大进展,通过多种途径使609万名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1%,与上年末持平。
国际收支平衡,人民币汇率稳定,外汇储备继续增加。
年末国家外汇储备达到1450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51亿美元。
经济作物产量有增有减。
棉花因调减播种面积和长江流域棉花主产区洪涝灾害的影响,产量为440万吨,比上年减产20万吨。
油料、糖料、茶叶和水果等作物产品产量有所增长。
全年油料产量2292万吨,比上年增加135万吨,增长6.3%;糖料产量9765万吨,比上年增加379万吨,增长4.0%。
199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关于199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1998年3月4日1997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国民经济实现了“高增长、低通胀”,国内市场平稳运行,重要商品储备充裕,国际收支状况良好,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各项社会事业有了新的发展。
一、综合国民经济实现了“稳中求进”的总体要求,主要经济指标基本达到了全年宏观调控的预期目标。
国民经济保持适度快速增长。
初步统计,全年国内生产总值74772亿元,比上年增长8.8%。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674亿元,增长3.5%,比重下降1.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36770亿元,增长10.8%,比重上升0.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24328亿元,增长8.2%,比重上升l.7个百分点。
全年全社会劳动生产率5637元,比上年提高7.5%。
市场价格涨幅持续走低,呈现涨幅低、波动小的特征。
全年商品零售价格比上年上涨0.8%,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8%,涨幅分别比上年回落5.3个和5.5个百分点。
这主要得益于正确的宏观调控和农业连续丰收;买方市场形成,市场机制作用增强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物价的上涨(见附表1)。
劳动就业工作有所加强。
年末全国就业人员6960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50万人。
其中城镇职工14760万人,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城镇私营个体就业人员2669万人,增加340万人。
实施再就业工程取得进展,480万下岗职工通过多种途径实现再就业。
年末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1%,比上年末上升0.1个百分点。
国际收支状况良好。
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继续保持“双顺差”的格局。
外汇储备持续增加,年末达到1399亿美元,比上年底增加349亿美元。
人民币汇率稳中略升,由年初的1美元兑8.2984元人民币上升到年末的1美元兑8.2796元人民币,升值188个基本点。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不高,产业结构还不合理,农业基础仍然薄弱,部分国有企业经营困难,企业经济效益仍处于较低水平,下岗职工较多,再就业压力加大,金融监管体系不够健全,金融秩序在某些方面比较混乱,一部分低收入居民家庭生活比较困难。
吉林省198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吉林省198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吉林省统计局•【公布日期】1989.03.14•【字号】•【施行日期】1989.03.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统计正文吉林省198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吉林省统计局1989年3月14日)1988年,全省国民经济在改革中又取得新的成就:工农业生产持续发展,城乡市场繁荣活跃,外贸出口及对外经济技术联系进一步扩大。
科技、教育等各项社会事业也有了新的进展,人民生活继续得到改善。
总的形势是好的。
全年国民生产总值为336.33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国民收入为293.22亿元,比上年增长13.O%。
但由于需求过旺,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矛盾有所加剧,物价大幅度上涨,经济生活中出现了明显的通货膨胀。
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以后,遵照中央“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方针,我省采取了积极有效措施,整顿公司,清理在建项目,压缩社会集团购买力,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农业1988年,全省广大农村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全面发展农业,稳定粮食生产,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和乡镇企业的方针,继续深化农村改革,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农村经济又有新的发展。
全年农村社会总产值为245.73亿元,比上年增长13.3%。
农业总产值为14O.9亿元,增长5.4%。
种植业结构有所调整,粮食播种面积比上年下降1.8%,经济作物面积比上年增长12.5%。
在粮食作物中,玉米播种面积下降6.4%,水稻、大豆面积分别增长3.3%和12.1%。
经济作物中,甜菜、烤烟、园参面积大幅度增长。
全年粮食总产量为1693.25万吨,比上年增产17.44万吨,增长1.O%,再创历史最高水平。
经济作物也全面丰收。
全年种植业产值为100.O亿元,比上年增长5.5%。
主要农产品产量如下:1988年比上年增长%粮食1693.25万吨 1.O其中:玉米1220.97万吨-0.9水稻224.38万吨O.17大豆102.64万吨 6.1油料35.43万吨O.5其中:葵花籽26.67万吨-9.3甜菜129.60万吨87.8烤烟 2.61万吨72.3麻类 1.79万吨54.3园参l.2O万吨28.2林业生产进一步落实各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调动了广大群众植树造林、营林护林的积极性,推动了林业生产的发展。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9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9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法规类别】经济统计社会统计【发布部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新疆调查总队【发布日期】1998【实施日期】1998【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9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新疆调查总队)前言1998年,在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以增加投入、扩大内需、深化改革、强化企业内部管理为主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努力克服亚洲金融危机、国内市场需求不足的冲击和影响,保持了国民经济平稳发展的基本格局。
农业再获丰收,工业生产逐步回升,投资稳定增长,对外开放继续扩大,财政金融形势基本平稳,科技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不断改善。
综合初步测算,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115亿元,比上年增长7.3%。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90亿元,增长7.0%;第二产业增加值438亿元,增长6.2%;第三产业增加值387亿元,增长8.6%。
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26.0%、39.3%和34.7%,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比1997年下降0.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下降0.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上升0.7个百分点。
一、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下降,第三产业贡献份额上升。
第一产业贡献份额为29.2%,下降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贡献份额为32.9%,下降12.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贡献份额为37.9%,上升12.7个百分点。
农业自治区坚持"稳粮增棉,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方针,积极调整种植结构,加大资金投入和科技推广力度,狠抓各项增产措施的落实,农牧业战胜多种自然灾害再夺丰收。
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农业总产值491.1亿元,增长9.5%。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2360.15万亩,比上年减少150.45万亩;棉花播种面积1498.89万亩,增加173.42万亩;油料播种面积318.21万亩,增加54.20万亩;甜菜播种面积166.13万亩,增加27.81万亩。
国家统计局统计年报-198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关于198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1989年2月28日1988年,我国国民经济在深化改革、加快对外开放中发展,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对外经济交流扩大,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事业有了新的发展。
初步计算,全年国民生产总值①13853亿元,比上年增长11.2%;国民收入11533亿元,比上年增长11.4%。
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是:社会需求过旺,供求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加剧,物价上涨过猛,出现了明显的通货膨胀。
进入第四季度,各地区、各部门在贯彻执行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方针中,做了不少工作,初步获得一些成果。
一、农业1988年农业总产值5618亿元,比上年增长3.2%;其中种植业产值下降0.5%,林业产值增长3.8%,牧业产值增长10.5%,副业产值增长10.4%,渔业产值增长11.8%。
主要农产品产量中,粮、棉、油有不同程度减产,但粮食、棉花生产比原来预料的要好;糖料有较大幅度增产,扭转了连续两年减产的局面;部分地区烤烟面积增加过猛。
农业与国民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进一步加剧。
主要农产品产量如下:1988年比上年增长%粮食 39401 万吨 -2.2棉花 420 万吨 -1.1油料 1320 万吨 -13.6其中:油菜籽 504 万吨 -23.8甘蔗 4908 万吨 3.6甜菜 1329 万吨 63.2黄红麻 108 万吨 -4.8烤烟 233 万吨 42.4蚕茧 44 万吨 9.3茶叶 54 万吨 7.2水果 1662 万吨 -0.4造林绿化有新的进展。
“三北”防护林二期建设工程超额完成当年造林任务,沿海防护林建设初见成效,平原地区人造防护林带有显著发展。
但一些地方乱砍滥伐林木的现象仍然屡禁不止频繁发生。
畜牧业生产中,生猪饲养回升,肉猪出栏头数、存栏头数均有增长。
肉、禽、蛋、奶等主要产品产量继续增加。
草食牲畜持续发展。
但由于饲料价格上涨,生猪生产不够稳定。
主要畜产品产量和牲畜头数如下:1988年比上年增长%猪牛羊肉 2188 万吨 10.2牛奶 369 万吨 11.7绵羊毛 22.4 万吨 7.3肉猪出栏数 2.75 亿头 5.2大牲畜年末数 1.25 亿头 2.9猪年末数 3.42 亿头 4.4羊年末数 2.01 亿头 11.4渔业生产持续发展。
关于198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
1988年来源:国家统计局发布时间:2002-03-12 15:4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关于198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1989年2月28日1988年,我国国民经济在深化改革、加快对外开放中发展,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对外经济交流扩大,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事业有了新的发展。
初步计算,全年国民生产总值①13853亿元,比上年增长11.2%;国民收入11533亿元,比上年增长11.4%。
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是:社会需求过旺,供求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加剧,物价上涨过猛,出现了明显的通货膨胀。
进入第四季度,各地区、各部门在贯彻执行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方针中,做了不少工作,初步获得一些成果。
一、农业1988年农业总产值5618亿元,比上年增长3.2%;其中种植业产值下降0.5%,林业产值增长3.8%,牧业产值增长10.5%,副业产值增长10.4%,渔业产值增长11.8%。
主要农产品产量中,粮、棉、油有不同程度减产,但粮食、棉花生产比原来预料的要好;糖料有较大幅度增产,扭转了连续两年减产的局面;部分地区烤烟面积增加过猛。
农业与国民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进一步加剧。
主要农产品产量如下:1988年比上年增长%粮食 39401 万吨 -2.2棉花 420 万吨 -1.1油料 1320 万吨 -13.6其中:油菜籽 504 万吨 -23.8甘蔗 4908 万吨 3.6甜菜 1329 万吨 63.2黄红麻 108 万吨 -4.8烤烟 233 万吨 42.4蚕茧 44 万吨 9.3茶叶 54 万吨 7.2水果 1662 万吨 -0.4造林绿化有新的进展。
“三北”防护林二期建设工程超额完成当年造林任务,沿海防护林建设初见成效,平原地区人造防护林带有显著发展。
但一些地方乱砍滥伐林木的现象仍然屡禁不止频繁发生。
畜牧业生产中,生猪饲养回升,肉猪出栏头数、存栏头数均有增长。
肉、禽、蛋、奶等主要产品产量继续增加。
吉林省199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吉林省199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法规类别】经济统计社会统计【发布部门】吉林省统计局【发布日期】1999.03.02【实施日期】1999.03.02【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吉林省199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吉林省统计局 1999年3月2日)1998年,全省各条战线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按照年初确定的“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调整,注重效益,稳中求进”的经济工作方针,团结奋进,知难而上,认真组织了“三个攻坚、一个工程力,”积极实施扩大内需的各项政策,使全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各项事业取得了新成就。
一、综合全省国民经济总体运行良好,各项改革深入推进,全年宏观调控主要预期目标基本实现。
全省经济继续保持较快速度增长。
初步统计,全省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564.42亿元,比上年增长9.0%。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13.78亿元,增长13.0%;第二产业增加值590.08亿元,增长7.2%;第三产业增加值560.56亿元,增长8.8%。
第三产业得到进一步加强,一、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由上年的25.4:39.8:34.8发展为1998年的26.5:37.7:35.8。
全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937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8%。
市场价格持续低位运行,年度价格总水平自改革开放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
全年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2.1%;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下降0.8%,其中食品、衣着价格分别下降2.8%和1.3%,居住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分别上升5.5%和7.9%。
各项改革的力度进一步加大。
1998年,按照国家的总体部署,全省积极稳妥地推进了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以公房出售为主的住房制度改革;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由试点转入全面启动,列入计划的85户企业进一步完善了法人治理结构,75户企业完成了公司制改造,1407户企业完成了改制和重组;在稳步实施国有企业下岗分流、减员增效的同时,努力抓好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全年共发放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53754万元;统一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7月份以后基本上确保了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1998年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1998年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法规类别】经济统计社会统计【发布部门】陕西省统计局【发布日期】1999.03.16【实施日期】1999.03.16【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1998年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998年,全省各地、各部门全面贯彻党的十五大和省九次党代会精神,落实中央与省委、省政府关于扩大内需,增加投资、启动市场的各项政策措施。
努力克服亚洲金融危机和旱涝灾害带来的巨大困难和不利影响,国民经济保持适度快速增长,各项改革稳步推进,社会事业继续发展。
一、综合全省国民经济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
初步测算,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41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3%。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81亿元,增长8%;第二产业增加值592亿元,增长10.6%;第三产业增加值537亿元,增长8%。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915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8.5%。
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放开搞活国有小企业和大力发展非公有经济的“两个决定”,国有企业改革和非公有经济发展步伐加快。
1998年,全省新增个体工商户14.3万户,从业人员30.4万人,注册资金16.6亿元;新增私营企业1万户,从业人员13.7万人,注册资金81.9亿元。
全省3000多个市场中90%以上的经营者为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大中城市居民消费的主要副食品95%以上来源于个体私营经营者,全省商业、饮食、服务业90%以上服务网点属于个体私营。
私营经济单位按照省委、省政府两个《决定》积极参与国有小企业产权置换,收购、租赁、承包、参股、控股国有小企业355户。
全省共兴建私营经济园区、工业园区达65个。
国有企业改革成效显著。
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取得实质性进展,一些企业经营状况出现转机。
104户重点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工作全面启动,新组建了陕西旅游、延长、宝光、利君、黄工和制冷等实力强、带动大的企业集团。
新批准股份有限公司28户,直接融资6亿多元。
1998年淄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1998年淄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淄博市统计局•【公布日期】•【字号】•【施行日期】•【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统计正文1998年淄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999年淄博市统计局)1998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为指针,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立足本市实际,大胆改革,知难而进,加大投资,扩大内需,整个国民经济保持了较快增长,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同时各项社会事业也都取得了较大成绩。
全市完成国内生产总值53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
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完成增加值56.3亿元、310.5亿元和169.2亿元,分别增长8.0%、9.8%和15.1%,一、二、三次产业的比例由上年的10.5∶60∶29.5调整为10.5:57.9:31.6。
但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不高,结构调整步伐不快;外贸进出口水平较低;农业生产基础仍较薄弱;城镇居民收入增幅缓慢等经济生活中的一些困难和问题依然突出。
一、农业全市各级把农业和农村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积极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农村经济得到全面发展。
全年农业总产值82.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0.4%。
粮食生产获得大丰收,总产和单产均创历史最高水平;棉花、蔬菜等也保持快速增长,种植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主要农产品产量如下:┌───────┬──────┬──────┐│指标名称│1998年│比上年±% │├───────┼──────┼──────┤│粮食│170.07万吨│17.27│├───────┼──────┼──────┤│其中:夏粮│ 77.11万吨│ 1.37│├───────┼──────┼──────┤│ 秋粮│ 92.96万吨│34.80│├───────┼──────┼──────┤│棉花│ 1.64万吨│19.38│├───────┼──────┼──────┤│油料│ 1.54万吨│8.75│├───────┼──────┼──────┤│蔬菜│244.03万吨│11.38│├───────┼──────┼──────┤│水果│ 19.01万吨│ 4.33│└───────┴──────┴──────┘林业生产稳步发展。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数据(1978年-1998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199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年国内生产总值79553亿元,比上年增长7.8%。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299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39150亿元,增长9.2%;第三产业增加值26104亿元,增长7.6%。
全年社会劳动生产率11401元,比上年提高6.9%。
全社会建筑业完成增加值5609亿元,比上年增长12.0%。
全国四级及四级以上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13亿元,增长2.9%;税金总额308亿元,增长13.4%。
施工面积13108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2404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58705万平方米,减少3539万平方米。
按投资管理渠道划分,房地产开发投资3580亿元,增长12.6%。
房地产投资结构有所调整,经济适用房建设进展较快。
全年经济适用房投资791亿元,竣工面积5506万平方米。
人口自然增长率继续下降。
全年出生人口1991万人,出生率为16.03‰;死亡人口807万人,死亡率为6.50‰;全年净增人口1184万人,自然增长率9.53‰,比上年下降0.53个千分点。
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24810万人。
其中,城镇人口37942万人,占30.4%;乡村人口86868万人,占69.6%。
0-14岁人口比重为25.7%,15-64岁人口比重为67.6%,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为6.7%,老年人口达到8375万人。
家庭户平均户规模为3.63人。
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生活水平继续提高。
全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425元,考虑价格下降因素,实际增长5.8%。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160元,实际增长4.3%。
全年城镇竣工住宅面积4亿平方米,农村竣工住宅面积8.1亿平方米。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关于199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全年国内生产总值74772亿元,比上年增长8.8%。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674亿元,增长3.5%,比重下降1.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36770亿元,增长10.8%,比重上升0.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24328亿元,增长8.2%,比重上升l.7个百分点。
江西省199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江西省199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法规类别】经济统计【发布部门】江西省统计局【发布日期】2006.05.19【实施日期】2006.05.19【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江西省199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6年5月19日江西省统计局)1998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
全省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大、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克服了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涝灾害和亚洲金融危机带来的种种困难,国民经济保持了稳中有进的发展势头,改革开放稳步向前推进,各项社会事业继续发展。
一、综合国民经济保持了稳中有进的发展势头。
经济保持平稳发展的态势。
1998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1851.98亿元,比上年增长8.2%。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50.44亿元,下降3.8%;第二产业增加值740.33亿元,增长13.1%;第三产业增加值661.21亿元,增长12.5%。
经济结构和所有制结构得到调整。
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构成比例,由上年的27.7:38.4:33.9调整为24.3:40.0:35.7。
公有制经济在改革开放中稳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和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迅速。
在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的同时,市场零售物价总水平继续保持微降趋势。
全年全省商品零售物价总水平比上年下降1.2%;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升1.0%。
财政收入继续增长。
全省财政收入145.7亿元,比上年增长8.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不含上交中央库的两税收入)97.2亿元,增长7.2%。
抗洪斗争取得重大胜利。
1998年6月中旬至8月江西省遭受了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十分严重。
面对特大洪水,全省军民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坚强领导和亲切关怀下,团结奋斗,严防死守,同洪水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殊死搏斗,保住了重要圩堤,保证了经济建设的正常进行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尽最大努力减轻了灾害造成的损失,并全面开展了灾后恢复和重建工作,取得了改革和发展的新成绩。
1998年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1998年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法规类别】经济统计【发布部门】宁波市统计局【发布日期】2003.06.24【实施日期】2003.06.24【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1998年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3年6月24日)1998年,面临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国内需求不足的严峻形势,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团结协力,开拓进取,经济总量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基本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初步统计,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98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6%,增长幅度继续保持高于全国、全省水平。
第一产业增加值87亿元,增长4%;第二产业增加值550亿元,增长11.8%;第三产业增加值343亿元,增长13.3%。
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8.9% 、56.1%和35.0%,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
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87.6亿元(不含基金),比上年增长16.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1.8亿元,增长12.7%。
国民经济在结构调整中保持平稳增长,改革开放稳步推进,城市建设成效显著,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发展中结构性、素质性、机制性等深层次矛盾进一步突出;科研开发力量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还落后于同类城市;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就业和再就业压力加大;一部分低收入居民家庭生活比较困难。
农业全市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继续深化农村改革,采取了一系列稳定农业和农村的措施,确保了农村经济平稳发展。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6.36亿元,比上年增长4.2 %,其中农业产值71.92亿元,增长2.4%;林业产值4.09亿元,下降1.3%;牧业产值20.53亿元,增长4.8%;渔业产值39.82亿元,增长6.9%。
主要农产品产量: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98年来源:国家统计局综合司发布时间:2001-10-22 10:41中华人民共和国199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国家统计局1999年2月26日1998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全国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增加投入、扩大内需为主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努力克服亚洲金融危机和特大洪涝灾害造成的重重困难,深化各项改革,促进经济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一、综合国民经济总体运行良好,改革和发展的各项目标基本实现。
国民经济扭转了上半年增幅回落的状况,保持了较快增长的态势。
全年国内生产总值79553亿元,比上年增长7.8%。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299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39150亿元,增长9.2%;第三产业增加值26104亿元,增长7.6%。
全年社会劳动生产率11401元,比上年提高6.9%。
市场价格总水平下降。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0.8%,其中服务项目价格上升10.1 %;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2.6%。
劳动就业工作有所加强。
年末全国从业人员6995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57万人。
其中城镇从业人员2067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71万人;城镇私营个体从业人员323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63万人。
再就业工程有了重大进展,通过多种途径使609万名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1%,与上年末持平。
国际收支平衡,人民币汇率稳定,外汇储备继续增加。
年末国家外汇储备达到1450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 51亿美元。
年末1美元兑8.2789 元人民币,比上年末略升9个基本点。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由于多年重复建设,大多数行业生产能力偏大,产品供过于求,经济结构矛盾突出;部分国有企业经营困难,经济效益不好;部分群众生活仍然比较困难,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社会就业压力较大;市场特别是农村市场销售不旺;多年积累的金融风险不容忽视。
二、农业粮食生产在大灾之年获得好收成。
1998年虽然我国部分地区遭受历史罕见的洪涝灾害,但全年粮食生产形势仍好于上年。
由于低温多雨和洪涝灾害影响,我国夏粮减产1460万吨,早稻减产530万吨。
进入秋季,光、热、水等综合气候条件大大好于上年,同时高产作物玉米种植面积扩大,秋粮增产较多。
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 4.9亿吨以上。
经济作物产量有增有减。
棉花因调减播种面积和长江流域棉花主产区洪涝灾害的影响,产量为440万吨,比上年减产20万吨。
油料、糖料、茶叶和水果等作物产品产量有所增长。
全年油料产量2292万吨,比上年增加135万吨,增长6.3%;糖料产量9765万吨,比上年增加379万吨,增长4.0%。
茶叶和水果产量分别达到66.5万吨和5490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8.5%和7.9%。
烤烟产量为210万吨,比上年减少180万吨,减幅达46.0%。
畜牧业和渔业生产稳定发展。
全年猪牛羊肉产量达到4355万吨,比上年增长6.5%;水产品总产量达到3854万吨,增长7.0%。
林业生产继续发展。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开始启动,林业投入进一步加大。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 473万公顷,比上年增长 8.5%。
全国重点林业工程完成森林抚育面积1100 万公顷以上,比上年有较大幅度增长。
农田水利建设得到加强。
全年修复水毁工程45万处,加高加固堤防3万公里,疏浚河道4.7万公里。
新增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万平方公里。
全国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10万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80万公顷。
三、工业和建筑业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深化,政企分开迈出重大步伐。
通过改革、改组、改造,对一些重要行业进行了调整,取得了初步成效。
兼并破产了一批企业,同时组建了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中国石油化工集团、上海宝钢集团等一批特大型企业集团。
纺织行业全年压缩淘汰落后棉纺锭512万锭,分流下岗职工66万人。
94户国有重点煤矿全部下放地方管理,并加大结构调整的力度,关掉一批非法生产、污染严重和布局不合理的小煤矿。
工业生产稳定增长。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33541亿元,比上年增长8.9%。
国有工业企业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增加值20046亿元,比上年增长8.8%。
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11365亿元,比上年增长4.9%;集体企业4990亿元,增长8.7%;股份制企业1338亿元,增长11.9%;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3835亿元,增长12.7%;其他经济类型企业753亿元,增长19.6%。
全年轻工业增加值8984亿元,比上年增长9.1%;重工业增加值 11062亿元,增长8.5%。
产品结构继续得到改善。
科技含量高、附加价值大的电子、信息通信产品等生产增长较快,微型电子计算机、程控交换机、载波通信设备、光通信设备、移动通信设备等生产比上年增长16.9%-53.7%;水泥、平板玻璃、钢、钢材等投资类产品增长4.7%-7.7%。
市场供大于求的一些纺织产品、一般耐用消费品、部分机电产品生产增长有所减慢。
全年工业产品销售率96.49%,与上年持平。
工业新产品生产比上年增长4.9%。
主要工业产品质量等级品率89.98%,比上年提高5.18 个百分点。
工业经济效益有所下滑。
全年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63331亿元,比上年增长4.1%;实现利润1473亿元,下降17.0%;亏损企业亏损额1556亿元,比上年多亏22.1%,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亏损1023亿元,多亏21.9%;年末产成品库存达6094亿元,比上年末增加320亿元,增长5.5%。
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91.0,比上年下降4.2。
建筑业快速发展。
全社会建筑业完成增加值5609亿元,比上年增长12.0%。
全国四级及四级以上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 113亿元,增长2.9%;税金总额308亿元,增长13.4%。
施工工程个数649676个,其中投标承包工程228236个,占全部施工工程个数的35.1%;施工面积13108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2404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58705万平方米,减少3539万平方米。
地质勘查取得新进展。
全年完成1:5万区域地质调查9万平方公里。
新发现矿产232处,比上年增加12处。
有45种矿产新增探明预测储量,其中石油7.6亿吨,天然气2602亿立方米,原煤64亿吨。
地质勘查完成机械岩心钻探工作量536万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投资总量快速增长。
年初开始,国家把增加投资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特别是下半年,进一步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发行1000亿元长期国债,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明显加快,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8457亿元,比上年增长14.1%。
按经济类型划分,国有经济投资15662 亿元,增长19.6%;集体经济投资3717亿元,下降3.5%;城乡居民个人投资3638亿元,增长6.1%,其他经济投资5440亿元,增长19.1%。
按投资管理渠道划分,基本建设投资11904亿元,增长20.0%;更新改造投资4467亿元,增长13.9%;房地产开发投资3580亿元,增长12.6%。
投资结构进一步改善。
长期国债及配套信贷资金拨付及时,到位率高,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
全年农林牧渔水利投资684亿元,比上年增长47.8%(其中水利投资419亿元,增长58.1%),所占比重由上年的2.6%上升为3.2%;交通通信业投资4990亿元,增长53.4%,所占比重由18.4%上升到23.6%。
房地产投资结构有所调整,经济适用房建设进展较快。
全年经济适用房投资791亿元,竣工面积5506万平方米。
投资进一步向西部地区倾斜。
全年西部地区投资比上年增长31.2%,分别比东部和中部地区高出14.9个和16.8个百分点。
国家重点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全年118个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647亿元,一批项目建成投产。
全国基本建设投资新增的主要生产能力有:原煤开采351万吨/年,大中型发电机组容量1690万千瓦,变电设备4726万千伏安,其中城乡电网改造779万千伏安,原油开采1378万吨/年,天然气开采24亿立方米/年,新建铁路主线正线交付运营里程900公里,增建铁路第二线交付运营里程596公里,电气化铁路主线正线交付运营里程995公里,新建高速公路1487公里,新(扩)建万吨级港口码头年吞吐量1400万吨,长途光缆3万皮长公里,新建数字微波线路1万公里。
五、交通和邮电业交通运输发展平稳,邮电通信业继续快速增长。
全年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增加值为5029亿元,比上年增长8%。
交通运输业,受生产结构调整和煤炭、粮食等大宗货物地区流量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货运量有所下降。
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周转量37706亿吨公里,比上年下降1.3%。
其中,铁路12292亿吨公里,下降6.2 %;公路5438亿吨公里,增长3.1 %;水运19363亿吨公里,增长0.7%;民航33.5亿吨公里,增长14.9%。
旅客周转量完成10612亿人公里,增长5.9%。
其中,铁路3724 亿人公里,增长4.9 %;公路5950亿人公里,增长7.4%;水运138 亿人公里,下降11.4%;民航800亿人公里,增长3.5%。
沿海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9.1亿吨,增长0.5 %,受我国外贸出口增长放慢的影响,全年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3.4亿吨,下降7.4%。
邮电部门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413亿元,比上年增长35.7%。
全国长途光缆线路总长度达到17.3万公里,全年新增局用交换机2221万门,总容量达到 1.3亿门,固定电话用户和移动电话用户突破1亿户大关。
全国电话普及率达到10.6部/百人,其中,城市电话普及率达到27.7部/百人,农村67%的行政村通了电话。
中国电信数据通信总用户达到153.5万户。
其中,计算机互联网( CHINANET)用户达到68万户,中国公众多媒体用户达到52.5万户。
六、国内贸易国内市场商品销售平稳增长。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153亿元,比上年增长6.8%,考虑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7%。
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 17825亿元,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11328亿元,分别增长7.1%和6.4%。
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消费品零售额 7023亿元,比上年下降2.3%,集体经济4830亿元,私营及个体经济12195亿元,其他经济 510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3 %、14.9%和8.7%。
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增长6.0 %,餐饮业增长15.7%。
生产资料市场偏淡,全国大中型批发零售贸易业生产资料销售总额11798亿元,比上年下降12.7%。
集贸市场发展平稳,全年商品成交额19836亿元,比上年增长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