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秦巴山地生态格局
[秦巴精神]秦巴山区
[秦巴精神]秦巴山区陕西省安康市位于陕西东南部,面积23529平方公里,占陕西省面积的11.4%。
安康地区南依大巴山北坡,北靠秦岭主脊,汉江由西向东横贯,构成“两山夹一川(江)”的自然地貌。
北与省会西安市和商洛地区毗连,西与汉中市为邻。
安康市地处汉江上游和秦巴山地,是北亚热带湿润季风地区的一部分,自然景观和农业生产具有显著的南北方过渡性色彩,以南方特色为主。
大约在清朝中期,才逐渐兴起了汉江号子。
至20世纪40年代仍很盛行,之后由于陆路交通的发展而日渐衰微。
在千百年的木船航运时代,汉江上木船的动力来自船工的身体。
每当逆江而上或者船过险滩的时候,船工们就得拉纤,汉江号子遂应运而生。
号子,中国民歌的一种,劳动人民在负重劳动过程中用于指挥协调劳动而演唱的民歌。
数千年来,号子伴随着劳动大众在与自然搏斗中发挥了巨大的社会功能,创造了人类战胜自然的一个又一个奇迹。
有学者认为,劳动号子早在原始时代就已产生,而直到现代社会机械作业取代人工集体作业才逐渐消失,它是人与自然和劳动相结合又相碰撞而产生的最早的精神、艺术之花。
无疑,它具有永恒的历史文化价值。
汉江船工号子是船工们在生产斗争中劳动情绪的直接体现,它起着统一劳动,协调劳动步伐的组织作用,同时鼓舞着劳动者斗志,调节劳动者的精神。
汉江船工号子历史悠久,记录着汉江船工们的血泪与心酸,展现了劳动人民勇于与太自然拼搏的大无畏的精神。
同时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鲜明的民间音乐特点,粗狂、浑厚、铿锵有力,声调高亢和谐,节奏鲜明、悠扬婉转,声部丰富、旋律多变。
、旋律音调的起伏升降大而频繁,跌宕豪放,节奏紧密而变化多端,音乐上的句幅较短,气氛比较紧张,是安康地区丰富的民间音乐中一份财富。
汉江上游,山峦重叠,货物流通、客运往来,皆需木船载客运货,众船工皆听艄翁指挥。
在明清时期,是由艄翁击鼓为号指挥船行,统一扳桡节奏。
大约在清朝中期,才逐渐兴起号子,‘产生了专门的号子头。
号子头根据江河的水势水性、明滩暗礁,结合摇橹扳桡的劳动节奏,编创出不同情绪的号子。
秦巴山地的气候变暖及其海拔依赖性
秦巴山地的气候变暖及其海拔依赖性秦巴山地的气候变暖及其海拔依赖性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一个全人类关注的重要议题。
气候变暖不仅对地球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也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挑战。
在中国境内,秦巴山地作为一个重要的地理单位,其气候变化情况备受关注。
本文将探讨秦巴山地的气候变暖现象以及其与海拔的依赖性。
秦巴山地位于中国西南地区,地理上横跨陕西、四川两省。
秦巴山地拥有独特的地形和地貌,其中包括秦岭和巴山两大山脉,海拔从几百米至五千多米不等。
由于秦巴山地的复杂地形和多样的地貌类型,其气候变化情况也呈现出显著差异。
首先,秦巴山地的气候变暖是显而易见的。
根据气象数据,近几十年来,秦巴山地的气温呈明显上升趋势。
尤其是在冬季,气温的升高更为明显,雪线上升,秦巴山地的积雪覆盖面积减少。
此外,秦巴山地的降水量也呈上升趋势,且集中在夏季。
增加的降水量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但也带来了洪涝等自然灾害的风险。
其次,秦巴山地的气候变化情况在不同海拔上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的升高幅度减小,降水量则表现出多变性。
在低海拔地区,气温的升高更为明显,年均降水量较高,尤其是夏季,降水更多。
然而,在高海拔地区,气温相对较低,年均降水量较少。
由于气温升高引起的积雪减少,高海拔地区的水资源面临着缺乏的风险。
气候变化对秦巴山地的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气候变暖对秦巴山地的植被分布和生物多样性产生了重要影响。
由于气温升高,某些高寒植物的生长环境受到威胁,物种分布范围可能发生变化。
其次,秦巴山地是重要的水源涵养区,气候变化导致的降水量和水资源分配变化,将影响山区农业、工业用水和城市供水等方面。
此外,由于降水过多或不足可能导致洪涝灾害和干旱风险的增加,对当地的灌溉和水利工程构成威胁。
面对气候变暖带来的挑战,秦巴山地的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正在采取积极措施。
一方面,加强气候变化监测和科学研究,提高对气候变暖的认识和预警能力,为政策制定和应对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秦巴山区生态环境保护
景观多样性
由于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 的差异,秦巴山区的景观 变化丰富,包括高山、峡 谷、瀑布等。
生态环境现状与挑战
生态环境恶化: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秦巴 山区的生态环境面临严重威胁,包括森林砍伐、 水土流失等。
发展与保护的矛盾:秦巴山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当地居民对于资源的依赖程度较高,发展与保 护之间存在一定矛盾。
生物多样性维护
秦巴山区拥有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是众多珍稀濒 危物种的栖息地。保护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对于维护 生物多样性至关重要,有助于确保物种的繁衍生息 和自然演替。
生态平衡维护
秦巴山区的生态环境与周边地区紧密相关,其生态 平衡的稳定对于整个区域的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破坏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可能导致生态失衡,对当 地及周边地区的生态状况产生不利影响。
水源涵养工程
通过建设水库、堰塞湖等水源工程,提高区域水资源涵养能力,保 障生态用水需求,改善水生态环境。
土地整治工程
对秦巴山区退化土地进行整治,采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 式,恢复土地生产力,提升生态功能。
生态补偿机制与实践
生态补偿政策
制定秦巴山区生态补偿政策,明确补偿对象、补偿标准和补偿方 式,确保生态环境保护行为的合理回报。
历史底蕴深厚
秦巴山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文明 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拥有丰富的 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资源。
生态多样性与特点
01
02
03
生物多样性
秦巴山区拥有众多珍稀濒 危物种,是许多动植物的 天然栖息地,如大熊猫、 金丝猴等。
生态系统多样性
该区域包含了森林、湿地 、草地等多种生态系统, 具有极高的生态价值。
03
生态环境保护策略与措施
Chapter
公共基础知识精编(陕西省省情)
公共基础知识精编(陕西省省情)陕西省是中国西北地区的一个省份,总面积为20.56万平方千米,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2.1%。
陕西与7个省接壤,与8个省相邻,其中与山西省隔黄河相望。
陕西省南北长约870公里,东西宽200-500公里。
陕西地势的总体特点是南北高,中间低,由西向东倾斜。
秦岭和北山把陕西分为三大自然区域:黄土高原、关中盆地和陕南秦巴山地,其中黄土高原面积最大,陕南秦巴山地面积次之,关中盆地面积最小。
黄土高原是陕西省的中心部分,面积约9.3万平方千米,约占全省总面积的45%。
关中盆地也称为关中平原,东西长,南北窄,西起宝鸡峡,东至潼关港口,号称“八百里秦川”,实际上东西长约360千米,占全省土地面积的19%。
关中平原是由河流冲积和黄土堆积形成的,基本地貌类型是河流阶地和黄土台塬。
粮油产量和国民生产总值约占全省的三分之二,是陕西自然条件最好的地区。
陕南秦巴山地面积为7.4万平方千米,约占全省土地面积的36%。
秦巴山地主要由古生界变质杂岩组成,是陕西农林特产和有色金属资源的富集区。
秦岭巴山素有“生物基因库之称”。
陕西省横跨三个气候带,陕南属于北亚热带气候,关中及陕北大部属暖温带气候,陕北北部长城沿线属中温带气候。
全省年平均气温自南向北、自东向西递减。
陕西省境内的河流以秦岭为界,分属黄河、长江两大水系。
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泾河是渭河最大的支流。
汉江是长江最大的支流,也是陕西省最大的河流,年流量占全省总流量一半以上。
1577公里的丹江是中国中部区域水质最好的江河,而丹江口水库则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
丹江是汉江最长的支流,注入丹江口水库后与汉江交汇。
陕西省的水资源时间分布严重不均,全省年降雨量60%~70%集中在7~10月份。
汉中、安康盆地是陕西水稻和油菜的主要产区,被誉为“陕西小江南”。
陕西的年平均降水量在340-1240毫米之间,南部地区较为湿润,而关中则是半湿润区,陕北则是半干旱区。
黄河水系的主要河流包括渭河、无定河、延河、泾河和北洛河等。
陕西秦巴山区地质灾害发育环境与分布特征研究.doc
陕西秦巴山区地质灾害发育环境与分布特征研究-1.引言地质灾害突发性强、成灾迅速,在易发地区容易频繁发生,极容易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地质灾害的发育常受地质结构、岩土特性、地形地貌、植被覆盖、降水分布等因素的影响,有着一定的规律性。
分析地质灾害发育环境与分布特征,对预防和治理地质灾害有重要意义。
陕西省内山区和丘陵面积较大,且河流较多,尤其是秦岭和巴山山脉地区更是我国地质灾害重灾区,历来地质灾害极为严重。
近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秦巴山区地质灾害有不断加剧的迹象,严重影响了当地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
仅2001年至今,秦巴山区地质灾害就造成一千余人死亡,数百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近百亿元。
研究秦巴山区地质灾害发育环境与分布特征,对当地地质灾害预防与治理有重要意义。
2.秦巴山区地质灾害发育环境分析2.1 地形地貌秦巴山区指秦岭和巴山山区,区域内有大量小盆地和山间谷地,包括汉中盆地、西乡盆地、安康盆地等。
海拔多处于1000~3000m之间,其中秦岭最高海拔3767m,同黄河水系和长江水系的分水岭,巴山山脉最高海拔2917m。
整个秦巴山区以山地为主,中间河谷切割较深。
由于秦巴山区有大量矿产资源,包括有色金属、煤、贵重金属等矿藏,地表破坏较为严重,秦岭森林覆盖率约为46%,东部地区森林破坏较为严重,覆盖率仅20~25%,巴山森林覆盖率约为26%。
2.2 气象水文秦巴山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最大降水量在1500mm以上,多年平均降水量在758~974mm之间。
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地形地貌,秦巴山区降水在空间和时间上都表现出分布不均的现象勉县、汉滨等地降雨量较大,白河、旬阳等地降雨量相对较小。
根据相关统计资料,区域内5年左右有一次小丰水年,10年左右有一次大丰水年,降水量峰值年份地质灾害发生较多。
在年内分布上,季节性变化较为明显,主要集中于7~9月,占全年降水70%以上,12~2月降水量较小,暴雨在4~9月均有出现可能,不过主要集中于6~9月。
汉中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汉中市秦岭巴山生态环境保护行动方案的通知
汉中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汉中市秦岭巴山生态环境保护行动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汉中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9.04.10•【字号】汉政发〔2019〕7号•【施行日期】2019.04.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自然生态保护正文汉中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汉中市秦岭巴山生态环境保护行动方案的通知各县区人民政府、汉中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事业单位:《汉中市秦岭巴山生态环境保护行动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汉中市人民政府2019年4月10日汉中市秦岭巴山生态环境保护行动方案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中省有关部署,巩固和拓展全市秦岭生态环境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成效,持之以恒有效保护秦岭巴山生态环境安全,根据《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秦岭生态环境保护行动方案的通知》(陕政发〔2019〕3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中省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保护优先、节约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坚持问题导向、举一反三,坚持夯实责任、齐抓共管,聚焦“五乱”等突出问题,严惩违法行为,加大保护力度,加强督查检查,还秦岭巴山以宁静、和谐、美丽,切实筑牢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二、整治问题坚持以秦岭为重点,涵盖巴山区域,实现9县2区全覆盖的原则,认真抓好专项整治后续工作,突出抓好“五乱”问题整治,确保秦岭巴山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治无死角。
(一)专项整治后续工作。
彻底完成全市秦岭生态环境问题专项整治最后收尾工作,积极稳妥推进已拆除违建覆土植绿还耕,抓紧完善土地回收和其他项目手续。
(责任单位:各县区政府。
陕西自然地理环境的结构特征
目录一、四大地质构造单元二、三大地貌单元三、差异明显的气候与水系四、丰富多样的植被五、陕西自然地理环境的结构特征一、四大地质构造单元陕西由南向北存在着鄂尔多斯地台、渭河地堑、秦岭褶皱带、大巴山过渡带等四个地质构造单元,构成陕西省的地质构造基础。
鄂尔多斯地台是中朝地台的次一级构造单元,陕北高原位于该地台的东南部。
地台基底由前震旦系的变质岩构成,盖层很厚,由震旦纪以来的不同时代的研习组成,无岩浆侵入.盖层中二叠纪以前的岩系主要为海相沉积,二叠纪及其以后的岩系为陆相沉积,表层为第四级的黄土和沙漠。
渭河地堑亦称关中断陷盆地,是中朝地台的次一级构造单元,北以北山南侧大断裂与鄂尔多斯地台相接,南以秦岭北坡大断裂与秦岭褶皱带相连。
基地构造在宝鸡、陇县一带主要为中生界白垩系岩层,宝鸡以东主要为太古界、元古界的岩系.盖层为第三系的红层、第四系黄土和河流冲积物。
秦岭褶皱带分为三部分:北部最古老的岩层是前震旦系和震旦系的变质岩,上覆巨厚的古生界沉积岩,岩浆活动发育,生成不同时期的花岗岩;中部最古老的岩系是早古生界的变质岩,上覆晚古生界的沉积岩,岩浆活动差,花岗岩很少;南部最古老的岩系是震旦系和寒武系的变质岩,上覆志留系的沉积岩,有花岗岩分布。
大巴山过渡带是扬子准地台的次一级构造单元.其凸起地区,基岩外露,主要是前震旦系的变质岩和古生界的岩系;凹陷地区基岩被覆盖,覆盖物为第三系岩层和第四系的松散沉积物。
二、三大地貌单元陕西地势的总特点是南北高,中间低。
北部是由深厚黄土层覆盖的陕北高原,一般海拔 800~1300 米,约占全省土地面积的 45% ;中部是由河流冲积和黄土沉积为主形成的关中平原,一般海拔 325~800 米,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 19% ;南部是主要由变质岩系构成的构造上升运动强烈的陕南山地,一般海拔 1200~2000 米,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 36%。
陕北黄土高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大体以白于山和长城为界,以北为风沙区,以南为黄土区。
陕西简介
2、陕西省的自然状况、历史文化和经济发展自然状况:陕西境内山原起伏,地形复杂。
基本特征是:南北高,中间低。
由北向南形成3个各具特色的自然区。
北部是陕北黄土高原,中部是关中平原,号称"八百里秦川",南部是秦巴山区。
陕北黄土高源海拔800-1300米,约占全省总面积的45%。
关中平原西起宝鸡,东至潼关,平均海拔520米。
陕南秦巴山地包括秦岭、巴山和汉江谷地,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36%。
秦岭海拔1000-3000米。
巴山位于本省最南部,海拔1500-2000米。
目前探明储量的有91种。
储量居全国前10位的有58种;黄金储量居全国第五位,产量居第四位。
钼精矿产量居全国的1/2。
煤炭探明储量1618亿吨,是陕西第一大矿种。
正在开发的陕西北神府煤田,储量1340亿吨。
煤层厚、埋藏浅、易开采,是世界少有的优质动力煤田。
陕北世界级整装天然气田,已探明储量3500亿立方米。
秦岭以北属黄河水系,以南属长江水系。
黄河水系境内主要有渭河、泾河、洛河、无定河。
长江水系境内主要有汉江、丹江、嘉陵江。
汉江是全省最大的河流,年流量占全省总流量一半以上。
全省年泾流量426亿立方米,水利大典蕴藏量达1400多万千瓦。
陕西有野生脊椎动物750多种,其中珍稀动物79种,有国家重点保护类动物大熊猫、金丝猴、云豹等12种。
陕西森林面积593万公顷,主要分布在秦巴山区、关山、黄龙山和桥山,森林覆盖率28.8%。
有野生植物3300余种;珍稀植物37种;药用植物近800种。
丰富的沙棘、绞股蓝等保健药材资源极具开发价值。
生漆产量和质量居全国之冠。
红枣、核桃仁、桐油是传统的出口产品。
散布在陕西境内的72座帝王陵,成为再现当时社会经济文化的佐证。
黄帝陵、兵马俑、法门寺、西安碑林、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古城墙等十大景观堪称"中国之最"。
秦始皇陵及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兵马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陕西概况
(一) 陕西基本概况1. 位置面积、地形地貌与气候特征(1)陕西省位于中国西北地区东部的黄河中游,东隔黄河与山西相望,全省地域南北长、东西窄,南北长约880公里,东西宽约160~490公里。
19万多平方千米(2)陕西地势的总特点是南北高,中部低。
同时,地势由西向东倾斜的特点也很明显。
北山和秦岭把陕西分为三大自然区域:北部是陕北高原,中部是关中平原,南部是秦巴山地。
(3) 陕北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兼具沙漠气候特征;关中平原是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度适中;陕南在维度上仍属北方但是由于秦岭和汉中盆地的影响体现亚热带的气候风貌,降水明显,湿度较同纬度地区相对偏高,冬季温暖湿润,有小江南之称。
2. 主要河流和主要山脉(1)延河、渭河、北洛河、嘉陵江、汉江、丹江(2)太白山、化龙山、首阳山、终南山、华山、白子山、巴山、子午岭。
3. 自然资源(1)矿产资源较为丰富。
已发现有用矿产130种,探明储量的91种。
矿产地535处,其中大中型矿产地264处。
探明储量居全国第1位的有锶、铼、不泥灰岩等9种,居2、3位的有汞、钼、天然气、煤等18种。
全部矿产潜在经济价值超过8.24万亿元,居全国第4位。
(2)能源资源:全省含煤面积5万多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1/4。
保有储一1619.6亿吨,居全国第3位。
主要集中于陕北、渭北,以低灰、低硫磷、高发热量为特色。
正在开发的神腐煤田探明储量1400亿吨,为世界七大煤田之一,其灰分仅8%,含硫0.5%,磷0.06-0.03%,发热量66900大卡/公斤,是世界上少有的优质动务煤、气化煤。
全省煤炭预测储量达一万亿吨。
天然气储量丰富,榆林地区的气田面积即达2000平方公里,已探明储量1700亿立方米,远景储量3.69万亿立方米以上。
陕北的石油探明储2.7亿吨,年开采、加工能力100万吨。
(3)有色金属:金堆城钼矿累计探明储量在全国名列第三,钼精矿产量占全国的一半,汞矿储量居全国第二,旬阳县有特大型汞锑矿床数处。
秦巴山区生态环境保护
加大对秦巴山区内工业企业、农 业面源污染等的治理力度,减少 污染排放,改善水质和空气质量 。
生态旅游发展
开发生态旅游资源
充分利用秦巴山区的自然风光和人文 景观,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旅游 项目,吸引游客前来观光、休闲和度 假。
加强生态旅游管理
建立健全生态旅游管理制度,规范旅 游开发行为,保护生态环境和文化遗 产,提高游客的环保意识。
对策建议
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
通过实施生态修复工程,恢复受损生态系统,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和抗干扰能力。
推动绿色发展
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绿色经济,减少对自然资源的过度依赖。
加强环境监管
建立健全环境监管体系,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确保生态环境 保护政策的有效实施。
提高公众意识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形成全 社会共同关注和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
地貌特征
该地区地形复杂,山峦起 伏,沟壑纵横,涵盖了高 山、丘陵、平原等多种地 貌。
气候条件
秦巴山区属于温带湿润气 候,年降水量较多,四季 分明。
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生物多样性
水资源保护
秦巴山区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保 护这些资源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 展具有重要意义。
该地区的水资源较为丰富,保护水资源对 于农业、工业和生活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
03
秦巴山区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政策法规保障
制定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法规
制定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法规,明确各级政府和部门的职责,加大对破坏生态 环境行为的惩处力度。
加强政策宣传和培训
加强对各级政府和部门的政策宣传和培训,提高其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认识 和重视程度。
浅谈陕南秦巴山区高标准农田建设模式
浅谈陕南秦巴山区高标准农田建设模式摘要:陕南秦巴山区是一个地势崎岖的山地地区,农田分布在狭长的河谷地带。
由于地势复杂,农田常常受到洪水和水毁的威胁,而耕地面积有限,农业生产面临着多重挑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陕西省推行了高标准农田建设,旨在打造山地特色农业,提升农业生产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本文将介绍陕南秦巴山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模式和措施,并探讨其对可持续农业发展、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综合影响。
关键词:陕南秦巴山区;高标准农田;建设模式引言:针对陕南秦巴山区农业面临的挑战,陕西省积极推行高标准农田建设,以提高农田防洪能力、改善灌溉条件和土壤肥力,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
本文通过研究陕南秦巴山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实践经验,可以为其他山区地区提供借鉴,促进山地特色农业的发展,推动农村经济的繁荣。
一、陕南秦巴山区农业面临的挑战陕南秦巴山区位于中国陕西省南部,以山地为主的地区,地势崎岖,山峦连绵起伏,河流纵横交错。
农田主要分布在狭长的河谷地带,由于山区地势复杂,农田常受到洪水和水毁的威胁。
同时,由于山地地貌的限制,耕地面积有限,农业生产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洪水威胁山区的陡峭地形和多河流的交汇使得陕南秦巴山区容易发生洪水灾害。
洪水不仅对农作物造成直接的破坏,还会冲刷土壤、破坏灌溉设施,给农田带来长期影响。
(二)水资源短缺尽管山区河流众多,但由于地势崎岖,山坡冲刷严重,水源的质量和可利用性有限。
农田灌溉受到水资源的限制,农民常常面临着水源不足的问题,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三)耕地有限陕南秦巴山区的地势复杂,山地、丘陵等非耕地占据了大部分面积,耕地相对稀缺。
这导致农民的种植面积受限,难以满足人口增长和农业发展的需要。
(四)土壤肥力低下山地地形易发生土壤侵蚀,土壤肥力较低。
土壤质量的下降直接影响到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给农业生产带来一定的困难。
二、陕南秦巴山区高标准农田建设模式陕南秦巴山区面临着地势崎岖、洪水威胁和水资源短缺等挑战。
陕西地质地貌
陕西地质地貌地貌陕西境内地貌自北而南可分为四个各具特色的地貌单元,即:陕北沙漠高原,陕北黄土高原,关中断陷盆地及陕南秦巴山地。
一、陕北沙漠高原陕北沙漠高原区主要分布在最北部长城以北地区,是毛乌素沙漠的南缘,地形平坦,以活动沙丘、沙垄及片沙为主。
沙丘沙地绵延不断,风蚀严重,风沙移动显著,土地沙化普遍。
沙丘、沙地之间湖泊、海子星罗棋布,滩地交错,土地盐渍化有逐渐扩大的趋势。
地势总的趋势是西高东低,海拔1400—900m,最高处在定边和靖边一带,最低处在神木县。
该区气候干旱,地表起伏不大,组成物质松散,因此流水、重力作用不显著,沟壑不发育。
风蚀风积地貌分布普遍。
依据形态特征,可分为三种次级地貌类型:(一)沙丘沙地:主要分布在榆溪河西岸与无定河北岸的三角地带、梁镇至定边以北地区、红柳河与芦河之间。
这里各种流动、半固定、固定的新月形沙丘及新月形沙丘链、长条形沙垄和沙滩、平缓沙地交错分布,连续不断,占据了地面的主要部分。
沙丘、沙垄一般长几十米至百米,底宽几十米,高度一般10—30m,少数可达40m,最小2—5m。
在一些较大沙丘之间,常有丘间洼地。
这一地区地下水水位埋深大,土地沙漠化严重。
(二)草滩盆地:主要分布在定边—靖边地区,由一些低缓的内陆小盆地和滩地组成。
地面开阔平坦,由流水冲积、洪积沙土及风积沙土组成。
滩地和盆地中部低洼,有的积水成湖,因长期盐分积累,形成许多盐湖、盐碱地。
仅定边西北部就有大小盐湖11个。
小盆地之间为宽、高几米至十几米的宽缓分水鞍地。
表面坡度3—10°,越向盆地、洼地中心,越平坦。
地下水丰富,水位埋藏浅,夏季水草丰盛,是良好的牧场。
但春冬季风沙危害严重,土地不断沙化,草场持续受到破坏。
另外,在北部边缘与内蒙古接壤地带及榆林附近,分布有一系列湖盆滩地。
其特点是:沙丘沙地环抱湖盆草滩,沙丘高度一般较小,高3—6m,多已固定、半固定。
草滩地主要由冲积沙、粘土组成,地面较平坦,潜水水位埋深十几厘米至一、二米。
秦巴山区土地整治工程的适宜性评价与整体分区规划
秦巴山区土地整治工程的适宜性评价与整体分区规划发布时间:2021-12-09T02:47:37.053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26期作者:刘宇宝[导读] 秦巴山地区的地形地势相对比较复杂,从而出现了宜耕后备资源少的特点。
刘宇宝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商洛分公司陕西省726000摘要:秦巴山地区的地形地势相对比较复杂,从而出现了宜耕后备资源少的特点。
通过人们的不断合理开发,积极探索适宜的土地整治方式,在新形势下,秦巴山地区的生态环境,景观功能,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经济建设基础文明化,农田高标准要求都得到了有所提高。
经过工程不断整治,进行综合评价,建立起以下的生态文明基地,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和改善生态环境为重点,实现生态型土地综合整治。
本文通过对秦巴山的具体区域划分,重点描述了该地区的工程项目建设利用方面。
对该地区进行土地整治工程的适宜性评价与整体分区规划。
关键词:秦巴山适宜性评价整体分区规划秦巴山地区指秦指秦岭山脉,巴指大巴山脉。
秦巴山区就是指长江最大支流--上游的秦岭大巴山及其毗邻地区,地跨甘肃、四川、陕西、重庆、河南、湖北六省市,其主体位于陕南地区。
其中以汉中盆地、西乡盆地、安康盆地、汉阴盆地、商丹盆地和洛南盆地最为著称。
秦巴山区的地下宝藏也十分丰富,除金、银、铜、铁、硫等矿等矿产资源。
为了搞好片区攻坚,首先要编制好片区规划。
为了加快推动规划编制工作,陕西省的国家片区将按照国家安排部署,由陕西省发改委牵头。
以秦巴山区扶贫连片开发为契机走产业强县之路,以生态关山水美为支撑走旅游兴县之路。
一、研究背景1.1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的新农村经济建设,城乡统筹构建新形势下的社会主义和谐发展,秦巴山地区的城镇化是一个集约土地资源的过程。
对于村镇稳定,建设方面来说,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可以更有效地利用土农村土地资源,加上人类的活动不断扩大,高效的土地利用资源要更加科学地去利用好每一寸土地。
秦岭山区大鲵生态繁育及其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
秦岭山区大鲵生态繁育及其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张红星,王开锋,权清转,党蕊叶,方树淼(陕西省动物研究所,西安,710032)1、秦巴山区及大鲵的自然状况1.1秦巴山区的自然状况秦巴山区海拔高低悬殊,平均海拔在1000m以上,并有很多2000m以上的高峰,河谷地带仅200~600m,具有暖温带与亚热带2个气候特征,大巴山区年平均气温13~16℃,河谷川道≥10℃温度年日数210~230d,是陕西省热量资源较好的地区,年降水量790~1200mm。
秦岭高山区寒冷湿润,年平均气温6~8℃,年降水量800~950mm,年无霜期120~180d,主要农业活动的低山、河谷和山间盆地温和多雨,年平均气温11~14℃,年降水量800mm,年无霜期200~240d。
本区的自然条件和农业生产虽有差异,但改造利用措施和生态农业发展方向大致相似。
山地面积一般占总土地面积的80%~90%,河谷和山间盆地约占10%~20%,“八山一水一分田”,河谷山间盆地占比例较小,坡耕地比重大而分散,约占总耕地面积的80%,且坡度多为20°~40°。
林地植被覆盖度达70%~80%,是我省最主要的林区和木材产区,今后大力发展林业,25°以上山坡地退耕还林还草,封山育林,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
1.2大鲵的自然状况:大鲵俗称娃娃鱼,是一种珍贵的两栖类,列为我国的Ⅱ类保护动物。
长期以来一直因其美味、食疗及药用价值而倍受人们的喜爱。
20世纪70~80年代以来,人口的增长及森林大面积采伐,使大鲵生存的自然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又使市场的需求与日俱增,由于管理困难,一些非法分子用毒、电、炸等非法手段狂捕滥猎,暴利走私严重,致使大鲵在许多分布区种群数量急剧减少,面临濒危,有的地方甚至绝迹。
秦巴山区是大鲵的主要产区之一,1973~1979年在太白县终南公社的大鲵收购中20~50斤的个体相当多(方荣盛,1985);1978年乾佑河上游大鲵的资源量为600Kg/Km2(宋鸣涛等,1979);1988年湑水河城固段的大鲵资源量为22778~23786尾(刘诗峰等,1991)。
陕南秦巴山区生态农业与旅游业耦合协调发展战略
陕南秦巴山区生态农业与旅游业耦合协调发展战略陕南秦巴山区是中国著名的山地旅游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丰富的农业资源。
为了促进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陕南秦巴山区应实施生态农业与旅游业耦合协调发展战略。
秦巴山区应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保护山区的森林资源、水资源和土地资源,限制过度采伐和不合理开发。
要建立完善的生态修复机制,加强植被恢复和水土保持工作,保持山区的生态平衡,确保生态农业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陕南秦巴山区应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可以充分利用山区的地理优势和气候条件,推广有机农业和绿色农业,减少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可以发展特色农业,种植绿色食品、中草药等高价值农产品,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陕南秦巴山区要积极推进旅游业发展。
可以开发山区的自然景点和文化资源,建设生态旅游区、森林公园和温泉度假村等。
要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培训优秀导游和服务人员,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旅游体验。
陕南秦巴山区还可以将生态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实施农业观光、农家乐等旅游项目,让游客亲身参与农业生产活动,了解农业文化和传统农耕方式,增加旅游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还可以开展生态教育和文化活动,向游客传递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和保护意识。
陕南秦巴山区应实施生态农业与旅游业耦合协调发展战略,通过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农业和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实现山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
这不仅可以带动当地农民增加收入,也可以为游客提供独特的旅游体验,同时也为推动农村振兴和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经验。
秦巴山典型区生态功能区划研究——以陕西省平利县为例
秦巴山典型区生态功能区划研究——以陕西省平利县为例马鹏刚【摘要】平利县根据“十二五”规划建设和的具体情况,对生态功能区划的原则和方法进行初步探讨,并结合3S技术提出了生态功能区划的初步方案.将县域划分为北部低山川道粮油、林业生态功能区,中部中山粮、茶、药、特及矿产开发、农工贸综合生态经济区和南部高山水源涵养及特色旅游功能区三个区,分析并提出每个区的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方向,为政府决策提供一定的依据.【期刊名称】《地下水》【年(卷),期】2011(033)006【总页数】2页(P134-135)【关键词】生态功能定位;生态服务功能;生态功能区划;平利县【作者】马鹏刚【作者单位】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陕西西安71012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32生态功能即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指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所形成及所维持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与效用[1]。
随着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的不断深入,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受到普遍关注。
生态功能区划反映出生态系统的空间异质性,是区域生态规划和可持续发展规划的前提和基础,并为资源环境利用、管理和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生态区划的理论和方法[2,3],并在各种区域进行研究,表明生态功能区划在理论和实践上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在明确县域生态功能区划的原则和方法基础上,以陕西省平利县为例,对各功能区的定位、作用于功能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途径做了深入的探讨。
平利县位于陕西省东南部,大巴山北坡[4]。
依据《陕西省生态功能区划》,平利县在陕西生态功能区划中隶属秦巴山地落叶阔叶、常绿阔叶混交林生态区中的“米仓山、大巴山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
是秦巴山地主要的农业生产区。
主要生态问题是:地形破碎,土地开发利用难度大,水土流失严重,地质灾害比较明显。
因此保护和发展方向主要是:搞好耕地和农田保护,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加固防洪堤,加强重要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加大土地整治力度,积极发展经济林生产、特色农业生产和综合加工利用,搞好生态经济,倡导生态旅游。
新形势下陕南秦巴山区土地整治方式探索
新形势下陕南秦巴山区土地整治方式探索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陕南秦巴山区土地整治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改善土地利用状况,保护生态环境,提升农村产业发展水平,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陕南秦巴山区土地整治方式势在必行。
要加强政策引导和制度建设。
政府应制定出台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如鼓励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流转土地,引导农民发展农业产业园区,加大农业生态补偿力度等,从制度上解决土地整治问题。
要加强土地规划和布局。
根据陕南秦巴山区自然资源分布情况、经济发展需求和生态环境要求,科学合理规划土地利用方式和布局,合理划定不同功能区域,保护生态脆弱区域,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和休闲农业,实现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
要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和集约经营。
通过流转土地,实现土地集中经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要推动土地规模经营与农村产业发展相结合,发展现代农业,培育农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农村产业发展水平和农民收入水平。
要加强农村土地托管和保护。
鼓励农民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民组织承包或托管土地,加强土地的保护和利用。
加大对农村土地资源的监管力度,打击非法占用等违法行为,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维护良好的农村土地秩序。
要深化生态文明建设,加强土地生态修复。
通过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等措施,加强土地的保护与修复。
通过科学合理的农业种植方式和施肥措施,减少土地的污染,提高土地的质量和农产品的安全性。
新形势下陕南秦巴山区土地整治需要政府、农民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政府要加强政策引导和制度建设,农民要提高土地利用效益,社会各界要积极参与土地整治工作。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陕南秦巴山区土地整治的目标,推动农村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秦巴山地生态格局与农业资源持续利用模式研究财管091班凌根 0920024005摘要:山地是具有一定高度和坡度的特珠生态环境蚌夸体。
蹙自然分异规律与人类经经济活动的严重干预和影响,产生了生态环境类型的垂直分异。
通过土地调查局研究可以揭示土地生态环境类型结构与功能的异质性和有序性,从而为全面认识土地类型群体的生殖属性厦其演变规律提供理论依据,为农业贵;|利用模式的设计与优化为农业发展提供科学指导。
本文以秦巴山地为例.利用GIS方法进行农生生态环境类型综合定量,评价研宽,划定了农业生态类型区。
据此井E丘生态学原理和可持续发展准则为指导,基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山地农业可持续利用的生态模式、经济模式和社奢模式。
关键词:山地生态格局;农生资源;持续利用模式;陕西秦巴山地引言:山地是地球上一种特殊的生态环境类型,在人类生存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将山地环境问题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l11。
我国是一个多山国家,山地占2/3的国土面积和直接养育着近1/5的人口。
山地本是重要的生态源和资源宝库,但其所固有的生态脆弱性和环境复杂性,扳易被引发人为性的生态环境问题随着经济发展,山地人口膨胀,引起生态退化和灾害加剧_2J,特别是山区的普遍贫困化,直接困扰着人地关系的协调持续发展。
因此,山地农业资源开发利用势必肩负着促使资源环境的有效保护和山区脱贫致富的双重任务,具有自已特有的模式。
陕西秦巴山地,指陕西省境内大巴山主脊线以北,秦峙北坡600m等高线为界以南的秦岭一大巴山地区,由秦岭南、北坡和大巴山北坡三个地理单元组成。
包括6个地(市)的38个县(市)域。
土地面积8.5×10km ,人口10556 ×10人,分别占陕西省的40%和30.3%。
自18世纪中叶以来,本区人口的持续增长和农业土地过度垦殖,直接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和逐步贫困化。
作为史鉴,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主题下,秦巴山地农业资源的发展利用必须遵循山地发生发展的自然规律,以生态学原理和持续发展准则为指导,并依靠经济、政策、法律和科学规划的手段与调控措施,促进人地关系的协调发展和农业资源的持续利用。
1 山地生态环境的分异规律山地生态环境的分异,既受生态环境自然属性、基质、结构与功能等发生学因素的支配,也受人类生产活动、人口压力等人为性因素的影响因而,在空间尺度上,山地生态环境首先是特定的自然地理区的一部分,它决定了山地基带的属性特征。
其次,在中观层面上,山地自身的走向、海拔高度控制着不同垂直自然带层的分异,即形成一级自然生态类型区,以及在各带层内又因地形、坡向、土壤、植被和土地利用方式的差异,产生了二级土地生态类型微观组合的分异。
秦岭山地东西横亘,由于现代地貌过程的历史差异,形成了南北坡不同的地貌形态特征和气候条件,其北坡处在暖温带半湿润区,基带为暖温带针阔叶林与森林草原一揭土与棕壤地带,而南坡处于北亚热带湿润区,基带为北亚热带落叶阔叶与常绿阔叶混交林黄揭土与黄棕壤地带,从而奠定了垂直自然地带分异的基础,并产生了两个分异系列:一是在空间尺度上,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形成不同的垂直带层及其层内机理有别、属性各异和彼此联系的多种土地类型群聚体。
反映了山地生态环境质量格局差异;二是在时间序列上,由于自然环境的持续变化和人类经济活动的强烈影响,因而产生了土地类型的进化性或退化性互逆演替序列。
以秦岭北坡区为例,现在的灌木林淋溶褐土丘陵地(II),通过进化性演替,依次形成了侧柏林疏林揭土陵地(1I)、阏叶林褐土丘陵地(1I)等。
土地利用相应地由林牧业转向以林业为主,这一过程时间很长,一般需要20~30年,甚至更长;而通过退化性演替,则依次形成褐土岗台耕地(Ⅱ.)、耕垦褐土丘陵地(Ⅱ2)和草灌石渣子土丘陵地(II5)。
土地利用相应转向农业、农牧业,甚至变得难以利用,此过程仅10~15年,甚至更短。
该模式有两个重要引伸意义:一是山地生态格局只是土地生态类型历史演替进程中的“瞬时”表现。
山地生态类型格局的研究,应立足于特定时空范围内土地生态类型的分异特征及其格局;二是山地资源与环境极易破坏,但恢复重建却不容易。
人类开发利用农业资源,必须以人地协调发展为准则,遵循自然生态规律l3J。
掌握山地土地类型演替与农业产业变动的特殊规律,可为深入研究生态环境与资源利用相关机理、时空规律以及结构格局,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2 山地农业生态类型划分与评价2.1 单元划分农业生态类型单元,实质上是一定地理空间内所有异质性生态环境要素有机组合而形成的具有相对一致性的土地生态类型的综台体。
卫星遥感资料对于识别地表结构具有特殊的功能,能客观地反映下垫面的综合结构及其空间分异。
陕西秦巴山地农业生态类型评价以陆地卫星TM4、7、3(R、G、B)合成的1:20万假彩色卫片作为基本信息源,并以其它大比例尺的遥感图像和地面观测资料作为辅助信息源。
划分采用自上而下的方法。
首先利用已建立的典型试验区遥感解译标志直接判读影像图,按照影像特征的差异,勾绘出一级自然生态类型区的边界;其次.采用大比例尺航空像片判读与野外类型填图相结合的方法.进一步分析各类型区内中小地貌、植被、土壤和土地利用方式等地方性因素分异的差异性,并依据主导性、生产性和综合性原则,进行土地个体类型的划分,编制土地生态类型图。
整个研究区共划分出二级土地生态类型113个,以此作为农业生态类型评价单元。
2.2 评价指标体系从生态环境因子的功能及其彼此不能替代的原理出发,经过环境辨识、系统分析,重点选取对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起快定作用的4种环境因素及其15个环境资源潜力因子.构成生态类型评价体系。
包括气候(1月份平均气温、>1O℃积温、年平均降水量和年干燥度)、水文(松散岩类富水性、地表水年径流量)、土壤(宜农类、宜农林类、宜农牧类、宜林牧类、宜林类、宜牧类、不宜利用类)和植被(植被覆盖度、植被资源潜力)等。
2.3 评价模式评价模式是评价对象的结构、功能、变化等综合信息特征的体现。
它包括单项环境要素评价模式和环境综台评价模式_4】。
同一种因子在不同单元的作用等级不同,因而具有不同的分值水平,且因分布面积的差异,特定因子的生态效应也有很大不同。
所以,进行单项要素评价时要综合考虑其所占面积的比例。
评价模式如(1)Wk=∑Ct∑s i:1 J=i式中,w为环境要素评分(0~100);k为环境要素序号(1~4);i为环境要素各因子序号(设有P个因子);为因子等级序号(分g个等级);a为因子生态效应权重(0~1);S为因子不同等级面积比例;F为因子等级评分。
将各环境要素的资源潜力分值,按各自在环境中效应权重进行加权组合,求出各单元生态潜力分。
以分值大小表示生态环境质量的优劣。
2.4 评价程序与结果(1)以土地生态类型单元作为评价对象,对照既定的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标准,分别评判各要素并赋予分值,运用FoxPro2.5软件系统建立属性数据库;(2)进行农业生态类型图分层数字化,生成图形数据库,并在PC—ARC /INFO系统中,实现两种数据库对接;(3)根据评价模式进行运算,并对总分值进行频率统计分析,据其集聚与离散的规律确定均质区间,划分农业生态类型区。
全区共划分出5个类型区,按其主导功能分别命名为农作型最优级(I)、育林型较优级(Ⅱ)、防护型中等级(Ⅲ)、杂合型一般级(Ⅳ)和脆弱型较差级(V)。
3 农业资源持续利用模式农业是人类依据生态学规律将环境资源转化为各种经济产品(甚至商品)的过程,是人类控制下的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过程的统一。
农业资源的有效利用,其目的是为了产出台理的“目标物。
可见,环境资源、经济产品和人类调控成为农业生产的三大要素。
农业环境资源是自然界存在的可供农业生产与经济活动利用的物质和能量。
包括地貌、气候、土地和水资源等,它与区域生态环境有着紧密的联系,遵循山地生态环境的发生、发展和分异规律;农业经济产品是人类对自然界的物质和能量进行劳动加工的产物,包括农作物、森林、草场和动植物资源等,它与特定区域农业生产活动有着直接的联系,遵循生态经济学原理,并以取得生态、经济与社会三个效益的最佳效应为目标。
环境资源是农业的基础,经济产品是农业的物化结果,它们主要通过农业劳动力主体的生产作用而构成为完整的农业系统过程。
虽然,有的学者曾提出了农业系统的生物一自然、社会一政治、经济~技术三重环境和农业的生态、生产、经济和社会四个子系统L6的不同理论,但是,对农业的生态基础保护、经济技术约束和社会力量影响等的认识却是一致的,即从农业持续性的角度,注重强调农业的生态、经济和社会三重性。
在广大的山地贫困地区,强调三重性”更具有现实意义,农业系统的构成需要立足于生态保护、经济发展和社会问题(主要包括人口、劳动力及政策调控等社会要素)。
相应的农业资源持续利用应着眼于生态、经济和社会三个方面来构建具有一般意义的概念模式。
3.1 生态模式90年代以来,生态发展、生态文明已成为协调人地关系的重要论题。
在农业领域,甚至将生态农业视为农业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
农业土地利用强调生态性,是基于对区域土地类型本身的生态适宜性及其时空异质性的认识.并对有悖于自然生态特征的现状土地利用方式与结构适时地进行优化调整,提出促进农业资源优化配置和开发利用的模式与方向。
长期以来,秦巴山地不合理的人为垦殖已造成了森林破坏、水土流失和土地质量下降的严重后果,今后生态防护与建设的任务十分艰巨。
为此.寻求以山地生态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为重点的农业资源利用模式,对于促进山区人地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山地农业资源利用的生态模式,就是要遵循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以景观生态学原理和可持续发展准则为指导,以现状土地结构格局为基础,以稳定提高土地系统的生物生产能力和保持良好的生态效益为目标,明确提出山地土地利用的具体途径与措施。
在操作方式上,考虑到山区显著的地域差异性,应着眼于山地各自然带层(地区),并以区域各种土地生态类型为操作单元;在时序上.考虑到山地土地生态类型历史演替的规律与特点,选择15~20年作为时问跨度;在空间上,可包括宏观、中观与微观三个层次的模式。
l 微观模式,宏观配置模式,着重突出山区生态环境的持续性与经济发展的地域性【立足于不同带层土地生态适宜性和充分利用光温、水、时空差异性及生物多样互补性,科学设计山地立体专业化利用与保护的地域格局】;中观配置模式,主要着眼于产业结构的调整,根据一定区域内生态类型特征,寻求各带层内与之相适宜的农业资源利用的主导方向;微观配置模式,侧重于具体的利用方式,探讨怎样的组合才是合理而有效的问题。
例如在农林牧各业内,可困时因地制宜地设计多熟制作物种植、市场化林特生产和生态型林草防护与开发利用等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