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辅导资料1

合集下载

自考00504艺术概论复习资料第一章

自考00504艺术概论复习资料第一章

自考00504艺术概论复习资料第一章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1.关于艺术的本质这个艺术学学科的根本问题,艺术史上的几种主要看法:第一种,“客观精神说”。

认为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是较早对艺术的本质进行哲学探讨的学者。

柏拉图认为,理性世界是第一性的,感性世界是第二性的,而艺术世界仅仅是第三性的。

德国古典美学集大成者黑格尔,对艺术本质的认识同样建立在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之上。

中国南北朝的刘勰认为文是道的表现,道是文的本源。

宋代理学家朱熹认为,“文”只不过是载“道”的简单工具,即“犹车之载物”罢了。

这样一来,“道”不仅是文艺的本质,而且是文艺的内容,“文”仅仅是作为“道”的工具而已。

显然,这种“文以载道”说同样把艺术的本质归结为某种客观精神。

第二种,“主观精神说”。

认为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本体的冲动”。

德国古典美学的开山祖康德认为,艺术纯粹是作家艺术家们的天才创造物,这种“自由的艺术”丝毫不夹杂任何利害关系,不涉及任何目的。

他强调艺术创作中,天才的想象力与独创性,可以使艺术达到美的境界。

康德的这种意志自由论成为后来的唯意志主义的思想来源之一。

处在19世纪和20世纪转折点上的德国哲学家尼采,更是将其推向极端。

尼采认为,人的主观意志是世界上万事万物的主宰,也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因。

在尼采那里,主观意志被说成是主宰一切的独立实体,本能欲望被夸大为具有无限的能动性。

尼采是从美学问题开始他的哲学活动。

在他的第一部著作《悲剧的诞生》中,尼采用日神阿波罗和酒神狄奥尼索斯的象征来说明艺术的起源、艺术的本质和功用,乃至人生的意义等等,它们成为尼采全部美学和哲学的前提。

在我国古代的文艺理论批评史上,南北朝时代是文学日益繁荣的时期,文学艺术抒情言志的特点得到重视。

但是,这个时期有的文艺评论家把“情”、“志”归结为作家艺术家个人的心灵和欲念的表现,根本否认文艺与社会现实的联系。

自考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1-28

自考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1-28

自考“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1-28)第一章语言和语言学第一节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一、什么是语言1.言语交际是一个编码和解码的过程:人与人之间的交际行为实际上是一个涉及到:(1)社会问题、文化问题、哲学问题和逻辑问题。

(2)心理生理问题。

(3)物理问题的非常复杂的过程。

有人从通讯理论的角度把这样一个过程称为编码和解码的过程。

从说话人的一方来说是一个编码过程,从听话人的一方来说是一个解码过程,这些活动过程都是客观存在的。

2.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和人的主观认识的关系: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和主观认识并不完全等同。

语言学家研究的只是经过语言学家主观概括和不同程度上理想化和简单化了的语言。

所以语言学研究的过程就是一步步地使我们的主观认识更接近客观事物和客观现象真相的过程。

二、口语和书面语1.书面语和口语的关系:(1)口语和书面语是语言的两种客观存在形式。

口语是语言的口头存在形式,书面语是语言的书面存在形式。

(2)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也存在只有口语而没有相应书面语的情况。

(3)两者在多数情况下一般是基本一致的,也就是基本的语汇和语法结构是一致的。

严重的言文脱节现象在现代社会是维持不下去的。

(4)书面语既不是口语绝对忠实的记录,也不是口语机械的复制品。

书面语一般不记录口语交际时的辅助手段,如表情、手势、体态、口气等,但要补上一些省略以后就会影响理解的成分。

因此,书面语是经过加工、提炼和发展了的口语的书面形式,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5)书面语反过来影响和促进口语的发展。

由于书面语克服了口语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局限,就有可能积累起比口语更丰富的词汇,更精密复杂的语法结构,更多样化的表达方式,从而促进口语向前发展。

2.书面语产生的重大社会历史意义。

(1)它克服了口语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缺点,使得人类社会经验和知识的积累速度大大加快,范围也不断扩大了。

(2)书面语的产生被世界各国视为文明史的开端。

3、研究语言应首先研究口语,决不能因重视书面语而忽视口语,更不能认为书面语是语言研究的惟一对象或主要对象。

现代管理学自考学习资料第一章

现代管理学自考学习资料第一章

第⼀章 导论 第⼀节管理概述 ⼀、管理的概念 管理是⼀种与⼈类⽂明共存的社会现象,它存在于社会⽣活的各个领域。

管理起源于⼈类的共同劳动,凡是有⼈类⽣活的地⽅,就必然有管理。

通过管理,⼈们的⽣产、⽣活和其它活动才能有⽬的、有秩序地进⾏。

管理从字⾯意思上是“管”和“理”⼆字的连⽤,即表⽰在权⼒的范围内,对事物的管束和处理过程。

借鉴中外学者对管理概念的认识,我们把管理的定义明确为:所谓管理就是在社会活动中,⼀定的⼈或组织依据所拥有的权⼒,通过实施既定措施,对⼈⼒、物⼒、财⼒及其他资源进⾏协调或处理,以达到预期⽬标的活动过程。

⼆、管理的历史发展 ⼈类产⽣之初就有了管理,管理是⼈类的⼀项最基本的社会活动。

⼈类是以结成⼀定的社会关系为特征的,社会⽣活离不开协调、配合和控制,也就必然需要管理。

所以,⼈类社会发展的不同的阶段,管理具有其不同的特点。

史前⼈类社会管理的特点。

(1)习惯化的管理⽅式。

(2)原始民主的管理制度。

(3)简单的管理机构。

(4)⼈格化的管理权⼒。

(5)单⼀的公共事务管理。

前资本主义国家管理的特点。

国家管理是管理的最为基本的形式。

(1)管理阶层兴起,管理成为政治统治的⼿段。

(2)管理内容趋于复杂,管理权⼒开始分化。

(3)管理制度产⽣,但在管理中的作⽤受到限制。

(4)管理思想的提出,但经验管理仍占主导地位。

资本主义社会管理的特征。

(1)科学管理。

(2)分权管理。

(3)法制管理。

(4)经济管理成为管理的重点。

现代管理的基本特征。

⼆战后,在管理科学理论的推动下,⼈类的管理实践活动进⼊了⼀个更⾼更新的历史阶段,即管理的现代阶段。

(1)系统化管理。

(2)民主化管理。

(3)科学化管理。

(4)法制化管理。

(5)以⼈为本。

(6)追求效率。

三、管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 在现代社会,随着管理的功能不断完善和发展,管理发挥着积极的作⽤,表现为: 第⼆节管理学和现代管理学 ⼀、管理学的涵义 管理学是专门研究管理活动及其基本规律和⼀般⽅法的科学。

自考04747Java语言程序设计(一)自学辅导资料

自考04747Java语言程序设计(一)自学辅导资料

4747 Java语言程序设计(一)第一章 Jave语言基础1.1 Java语言的特点领会Java语言的特点、关键字1010-11.Java语言采用多种机制来保证可移植性,其中最主要的是______。

虚拟机1110-11.Java语言是一种 ____强类型语言___ 语言,它约束程序员必须遵守规定编写程序,能让编译器检测出程序中尽可能多的错误。

1.2 Java应用程序和小应用程序识记Java应用程序与小应用程序的特点和区别11.一个应用程序必须在某个类中定义的方法是______。

main()1201-11.能在浏览器上执行的Java程序被称为小应用程序。

1.3 Java程序的开发过程11.Java程序的字节码文件的扩展名是_________。

Class1001-11.Java的编译程序先将Java源程序翻译成与机器无关的__________。

字节码1101-11.Java源文件的扩展名是_____.java____。

1210-11. 如果Java源文件中有多个类,那么只能有一个__public____类。

1404-11.类Testll经Java编译程序编译后,产生的文件是______。

Test11.class1.4 标识符和关键字简单应用:Java程序的标识符命名规则、注释、基本数据类型标识符可以用来标识文件名、变量名、类名、接口名和成员方法名等,其构造规则如下:1)标识符由Java字母和Java数字组成;2)首字符必须是Java字母;3)除去关键字、false、true和null;4)所有标识符是区分大小写的。

注释:1)行注释//2)块注释/* …. */3)文档注释/** …*/1404-1.以下标识符中,不是..Java语言关键字的是A.wait B.new C.long D.switch1.下述字符组合不能作为Java程序标识符的是()A.Aa12 B.大x C.y小 D.5x1.下面供选字符序列中,不属于...Java语言关键字的是()A.goto B.null C.false D.native1.在下述字符串中,不属于...Java语言关键字的是( C )A.float B.new C.java D.return1110-1.下面供选字符序列中,不属于...Java 语言关键字的是 ( )A. throwB. synchronizedC. protectD. try1010-1.以下是关于Java语言关键字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A.关键字可以用来描述类的成员类型,但是不能描述普通变量B.关键字由字母(包括英文字母、下划线字符、美元字符、文字字符)和数字组成C.关键字不可以用作变量、方法、类或标号的标识符D.break和main都是Java语言的关键字1.5 基本数据类型0开头表8进制常量,数字只能(0-7)1.下列字符组合不能作为Java整型常量的是( )A.078B.0x3ACBC.5000D.0x3ABC1.在Java语言中,用于标记回车符的转义字符是A.\b B./b C.\n D./n1001-12.表达式¨23 & 18’’的值是__________。

自考人力资源管理(一)复习资料

自考人力资源管理(一)复习资料

自考人力资源管理(一)复习资料自考人力资源管理(一)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一、人力资源的含义及特点?P3二、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P4三、简述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及功能?P7人力资源管理活动领域分别是:工作分析与设计,人力资源规划,招募与甄选,培训与开发,绩效考核,薪资结构,奖金与福利。

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产业模式、投资模式、参与模式、高灵活性模式。

人力资源管理的四个发展阶段:1、初级阶段:以劳动关系改善和劳动效率提高为中心2、人事管理阶段:以工作为中心3、人力资源管理阶段:人与工作的相互适应4、战略人力资源管理阶段:人力资源管理提升到企业战略的高度。

人力资源战略的类型:累积型战略、效用型和协助型三种。

四、人力资源战略的特征?3点P17五、人力资源战略与企业战略的关系类型:整体性(这是人力资源战略制定的首选方法)、双向型、独立性。

六、试述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P21人力资源管理者所应具备能力:经营能力、专业技术知识与能力、变革管理能力、综合能力。

组织目标的达成以及组织战略的实现是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最终目标。

为了实现组织战略目标,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可以划分为:获取、整合、保持、开发、控制与调整。

第二章工作分析现代工作分析思想起源于美国。

早期的工作分析主要是对工作信息进行定性描述。

一、什么是工作分析?如何理解工作分析的定义?3点P36二、工作分析的意义?5点P37三、工作分析的原则?6点P39一般来说,收集工作信息的基本方法包括:观察法、问卷法、写实法、访谈法、参与法等。

1、观察法是工作分析中最简单的方法,运用观察法时需注意几个原则(稳定原则、信任原则、隐蔽原则、详尽原则、代表性原则、沟通原则)2、访谈的主要内容涉及工作设置目的、工作内容、工作性质与范围以及任职者所负的责任。

运用时把握的原则(尊重原则、互动原则、倾听原则)及访谈法的优点及缺占?P463、问卷法从内容上划分为:职位和人员,从形式上划分:开放式和封闭式,在开放式问卷中,任职者可以自由回答所提的问题,比如:“请简要叙述你的主要工作任务”4、写实法是主要通过对实际工作内容与过程的如实记录,达到工作分析目的的一种方法,它主要分为两种形式:工作日志法和主管人员分析法四、工作分析流程包括哪些程序?6点P47 (准备阶段主要解决的问题?7点收集信息阶段包括的内容?4点P48 分析阶段是整个工作分析过程的核心部分包括哪些?4点)五、在编制工作说明书时应注意的问题?3点P56工作规范是工作人员为完成工作,所需要的知识、技术、能力及所应具备的最低条件的书面说明。

2021年自考写作(一)复习资料(1)

2021年自考写作(一)复习资料(1)

2021年自考写作(一)复习资料(1)1.汉语写作学的研究内容:写作的基本原理基本过程基本技巧基本体式2.写作的本色/本质:是客不雅事物通过作者的主不雅意识在恰当的文字形式中的正确反映。

写作的过程,就是正确处理生活——思想——文章(作品)之间关系的过程。

4.文章的布局结构包罗哪两方面的内容:1)文章的体式布局和章节结构,如体裁形式、结构线索、开头结尾、章节段落等;2)文章的内在联系和组织,如不雅点和材料、部分和整体之间的逻辑关系,文章展开的脉络和层次等。

二者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5.学习写作的基本途径:1)熟悉写作的基本过程;2)掌握写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3)了解文章的基本体式;4)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6.文章由哪几部分组成文章有两部分组成:内容与形式。

内容包罗题旨、材料形式包罗体式和语言7.广义和狭义的积聚:(第二编7-73)广义/一般意义上的积聚指作者平常在德、识、才、学等方面的修养和准备;狭义/专门意义上的积聚指作者为了某一写作目的而收集材料和获得感受8.积聚的意义:1)有“物”可写和能够写得出的唯一前提;2)产生写作欲望的直接、强大的动力;3)认识事物、制导意图的客不雅基础;4)精选内容、表达意图提供有力包管9.积聚的内容:1)材料积聚1〉事物积聚2〉知识积聚3〉数据积聚2)识见积聚3)情感积聚4)技巧积聚5)语言积聚文字、词语、句式、修辞10.积聚的要求:1)看重客不雅、也看重主不雅2)全面采取与突出重点3)贪多杂取与及时整理4)多用笔墨,巩固记忆11.积聚的三条途径:1)做生活的有心人,亲自不雅察、体验、获取生动的材料2)集中做调查采访,有计划地搜集,获取急需的材料3)通过阅读与不雅赏,间接增长知识,获取备用的材料。

12.不雅察、体验应注意哪几点:1)热爱生活,充满激情2)不雅察要全,体验要深3)注意方法,抓住特征13.内心积聚应从哪几方面着手:1)多用有意记忆2)调动各种感官3)理解记忆对象4)与遗忘做斗争14.外物积聚包罗哪几种形式1)写生活速记2)写采访随笔3)写读书札记4)实录——录音、录像和复印5)用计算机贮存信息。

自考会计制度设计重点复习资料-(1)

自考会计制度设计重点复习资料-(1)

会计制度自考重点复习资料第一章会计制度设计概述一、名词解析会计制度:是由政府部门和企业单位对会计工作的规则、方法、程序所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会计核算制度:是指以货币为统一计量单位对会计对象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各种规范.会计分析制度:是指如何利息现有会计信息对相关会计对象进行分析和考核,以比较不同实际或不同单位之间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会计规范。

会计控制:是按照既定的会计目标,对会计行为和企业经济活动所进行的制约.二、简答题1、会计制度设计的原则?合规性、真实性、科学性、针对性、内部控制性、效益型、适应性.2、会计制度设计的方法?实地调查法,包括实地观察、岗位访问、开座谈会、问卷测试、所要文档。

分析研究方法,包括文字说明法、表格法、流程图法。

3、内部控制的目标与内部会计控制的方法?目标:维护财产物资的完整性、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保证财务活动的合法性、保证经营决策的贯彻执行、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型、效率性和效果性、保证国家法律法规的遵守执行.方法: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控制;授权批准控制;会计系统控制;预算控制;财产保全控制;风险控制;内部报告控制;电子信息技术控制。

5、按会计制度本身内容:分综合性会计制度,业务性会计制度、会计人员方面的制度按设计权限分:统一会计制度、企业内部会计制度按工作内容分:会计核算制度、会计分析制度、会计监督制度按适用部门分:企业会计制度、预算会计制度第二章企业会计制度的总体设计一、名词解释设计方案:是指根据企业会计涉及的范围,所形成的系统、框架和规划。

具体分为全面设计和局部设计。

设计类型与方式:设计类型由企业所在行业特点、企业经济性质、企业规模来确定。

设计方式包括:单独设计、共同设计、集体设计、会议设计。

全面设计:是指为企业设计一整套会计制度,一般在新建的企业或改制、兼并与收购后的企业里,需要进行全面性会计制度设计。

二、简答题1、企业总体会计设计的内容?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建议的设计;会计机构和人员配备的设计;会计核算形式的设计;财产核算及其管理制度的设计;成本费用核算及其管理制度的设计.2、企业总体设计的程序?调查研究收集资料;确定设计类型和设计方案;选择会计政策和设计手段;制定涉及策略和设计验收标准;编制会计制度总体设计和具体设计。

人力资源管理自考复习资料(一)

人力资源管理自考复习资料(一)

人力资源管理自考复习资料(一)第一章人力资源管理导论一、客观题01 人力资源及相关概念、特征和作用★★★1.人力资源是指一定范围内的人口中具有智力和体力劳动能力人的总和。

它是包含在人体内的一种生产能力,并以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来表示的资源。

2.人口资源指一定范围内的所有人员的总和,是以人口总数来表示的资源,它是人力资源的基础。

3.人才资源是指一定范围内人力资源中能力较强、素质较高的人的总和。

4.人力资本是指体现在人身上的技能和知识的存量,是后天投资所形成的劳动者所拥有的知识、技能和健康等总和。

5.人力资本存在于人力资源之中,人力资源经过教育、培训等投资可以转化为人力资本。

6. 人口资源>人力资源>人才资源7.人力资源的特征:生成过程的时代性、开发对象的能动性、使用过程的时效性、开发过程的持续性、闲置过程的消耗性。

02 人力资源相关理论★★1.舒尔茨认为,人不仅是一种资源,而且是一种资本,叫做“人力资本”,并形成了人力资本学说。

发表《人力资本投资》被认为是人力资本理论诞生的标准。

舒尔茨被誉为“人力资本之父”。

2.麦格雷戈提出“经济人”假设的观点,称为X 理论。

这种假设认为,人的行为是在于追求本身的最大利益,人工作的动机就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

3.“经济人”假设主要观点:(1)多数人天生懒惰,逃避工作;(2)一般人不愿负责任,容易受他人影响;(3)多数人必须对他们强制,才能使他们为组织目标而工作;(4)多数人工作只为满足温饱;(5)多数人为被管理者,少数人能控制自己。

4.“经济人”假设管理措施:(1)管理工作的重点是完成任务,提高劳动生产率;(2)管理工作是少数人的事,工人的责任就是干活;(3)采用胡萝卜加大棒的管理方法,效率高的重奖,消极怠工的重罚。

5.“社会人”假设是人际关系学说倡导者梅奥根据霍桑试验首先提出。

这种假设认为,人不仅有经济的需求,而且有社会的需求,物质刺激对于调动人的积极性只有次要意义,满足人的社会需求比满足人的经济需求更能调动人的积极性。

自考学习资料 【章节知识点 重点难点整理】00055 企业会计 1

自考学习资料 【章节知识点  重点难点整理】00055 企业会计 1

第一章导论重难点串讲本章重点内容:(1)会计的概念;(2)会计的基本职能;(3)会计信息的内部和外部使用者;(4)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会计信息质量特征;(5)会计的记账基础;(6)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一、会计的概念: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二、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

三、会计信息使用者:股东、债权人、政府及职能机构、职工与工会、企业的顾客、社会中介服务机构。

四、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1、会计主体确立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2、持续经营与会计分期确立了会计核算的时间长度;3、货币计量则为会计核算提供了必要的手段;五、会计记账基础我国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六、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1、可靠性原则2、相关性原则3、可理解性原则4、可比性原则5、实质重于形式原则6、重要性原则7、谨慎性原则8、及时性原则七、企业会计要素的划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将会计要素划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大要素。

八、会计要素的分类1、财务状况要素(资产负债表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2、经营成果要素(利润表要素)包括:收入、费用、利润九、会计科目的概念:是指为归集和记载各种经济业务,满足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要求,对会计要素按其经济内容所做的分类。

十、会计科目的分类按会计科目反映会计信息的详细程度,分为总分类科目和明细科目第二章货币资金及交易性金融资产重难点串讲本章重点内容:(1)现金清查;(2)银行存款核算与核对;(3)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核算;一、库存现金【历年真题】库存现金的使用范围包括()A.支付个人的工资B.支付个人劳动报酬C.零星支出D.支付个人的劳保费用E.向个人收购农副产品的价款答案【ABCDE】现金的清查账务处理图示如下。

(1)如为现金短缺库存现金待处理财产损溢其他应收款管理费用①按实际短缺的金额②由责任者赔偿部分③按实际短缺的金额扣除应由责任人赔偿的部分后的金额(2)如为现金溢余其他应付款待处理财产损溢库存现金营业外收入②按应支付给有关人员或单位的部分①按实际溢余的金额③按实际溢余的金额超过应支付给有关人员或单位的部分后的金额二、银行存款企业银行存款账面余额与银行对账单余额之间不一致的原因除记账错误外,还因为存在未达账项。

自考《行政组织理论》复习资料(1)

自考《行政组织理论》复习资料(1)

1、⾏政组织的基本要素: ⾏政组织的基本要素包括:物质要素(⼈员、经费、物资设备)和精神要素(⽬标、权责结构、⼈际关系) ⽬标,这是组织存在的灵魂,是组织前进的⽅向,从本质上反映了组织存在的基本功能;权责结构,指组织系统内部各⼦系统、⼯作单元,以及各⼯作职位之间在⼯作任务、权⼒和责任⽅⾯的⼀系列从属并列关系;⼈际关系,也对实现组织⽬标具有不可忽视的作⽤。

2、⾏政组织的性质(论述题) (1)⼀般性质 作为社会各类组织的⼀种,⾏政组织具有所有组织所的普遍共性,即它具有组织的⼀般性质。

①静态的组织结构。

从静态的⾓度看,⾏政组织是⼀个完整的实体,它是由按照职能⽬标分⼯、权⼒指挥关系、责任归属、⼯作程序设置的各个层级、各类部门、各个职位等所共同构建的⼀个完整体系。

②动态的组织过程。

从动态的⾓度看,⾏政组织是⼀个把⼈、财、物、时间、信息、知识、环境等因素在特定时间和特定空间联系和配置起来的有机整体,是⼀个发挥组织功能的动态活动过程。

③⽣态的组织环境。

从⾏政组织与整个社会的关系来看,⾏政组织是处于外在社会环境中的⼀个有机系统,是⼀个开放的社会⼦系统。

它必须不断地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发⽣⼈员、物资与信息的双向交流。

④⼼态的组织意识。

⼈们在加⼊组织时,必然会将个⼈情感、价值观和⼈格等⼼态因素带进组织之中,使组织成为⼈们⼼态意识的汇合及他们在相互交往和思想沟通过程中的感知状况。

(2)特殊性质。

⽆论从社会管理的⾓度还是从国家统治的⾓度,⾏政组织在具有社会组织⼀般共性的同时,也表现出⾃⾝的特殊性质。

①阶级性 在阶级社会中,⾏政组织建⽴及运⾏的根本⽬的,就是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贯彻统治阶级的意志。

阶级性是组织的核⼼。

②社会性 指⾏政组织必须履⾏社会管理的职能,管理社会公共事务。

社会性是组织的基础。

③权威性 政府⾏政组织作为管理权⼒机关的执⾏机关,代表国家⾏使着这种权⼒,是国家权⼒的具体实⾏者、体现者,它拥有凌驾于整个社会之上的权威,运⽤各种⼿段来维持社会的政治秩序、经济秩序和⽂化⽣活秩序。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自考资料一00883(1)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自考资料一00883(1)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自考资料一00883(1)学前特殊儿童教育自考复习材料一一、简答1.学前视觉障碍儿童教育的方法主要有哪些?(一)综合多种感官法;(二)表象指导法;(三)愉快学习法;(四)试误法;(二)家长辅导方案;(三)多曼早期教育法;(四)智力落后儿童教育的方法举例:(1)个别教育计划的制定;(2)任务分解法;(3)发展儿童主动提出问题的能力。

8.学前智力落后儿童测查、鉴定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16.你认为学前特殊儿童个别化教育计划应该包含哪此内容?二、论述题1.特殊儿童教育的意义 2.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发展的趋势 3.在学前教育机构中将如何“孤独症”儿童进行教育与干预?(五)及时反馈法;(六)实践法;2.学前视觉障碍儿童教育的原则主要有哪些?(一)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教育的原则;(二)多重感官协同原则;(三)自然性原则;(四)安全性原则;(五)全面性原则;(六)持久性原则。

3.测量、鉴别听觉障碍儿童的方法主要有哪些?(一)纯音测听法;(二)言语测听法;(三)幼儿和不易测验儿童测验的方法;(1)反射测听法;(2)受激反应测听法;(3)游戏测听法。

4.学前听觉早期干预的观念有哪些?(一)回归主流观念;(二)整合教育观念。

5.学前智力落后儿童教育遵循的基本原则?(一)个别化原则;(二)量力性原则;(三)整合性原则;(四)反复性原则。

6.学前智力落后儿童教育遵循的内容包括哪些区域?7.学前智力落后儿童教育及训练的计划和方法?(一)波特奇早期教育指导方案;9.超常儿童的才能根据潜能,成就与行为特征可分为哪类?哪三大典型特征?10.学前超常儿童的意义和基本原则? 11.学前特殊儿童语言矫治的原则和方法?(一)指导原则:(1)个别化指导原则;(2)兼顾个人与集体原则;(3)可行性原则;(4)系统性原则。

(二)矫治方法:(1)儿歌故事法;(2)全面交流法;(3)多重刺激法;(4)日常交往法;(5)自然情境法;(6)游戏法。

自考美学复习资料[1]

自考美学复习资料[1]

名词解释复习资料1、原型理论荣格舍弃弗洛伊德的泛性欲主义,并将个体无意识进行改造而成为集体无意识,由此提出原型理论。

原型是一种集体无意识,从早期人类在生存环境中产生,然后由人类群体通过遗传机制进行传承。

2、艺术美即艺术中的审美现象,艺术本质上是一种审美活动,是审美活动最高级最典型的形式。

艺术美就是人创造、提炼的结果,是高于自然的,是人的精神、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和确证。

3、美学学科是一门关于审美现象的综合性的人文学科。

4、审美意识指人类在生存实践中萌发出来的有某种不明晰审美追求的意识。

5、美学思想是指奠基于审美意识,是思想主体对审美现象某些本质、特征、规律比较自觉的理性认识。

6、美学学科是指奠基于审美意识和美学思想,以审美现象为专门课题,从整体上独立地、系统地思考审美现象所获得的理论体系。

7、美学关系是指从属于人与世界的存在论关系,是人与世界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性关系,是人对世界借助感性形式建构起来的自由的情感体验关系。

8、美指审美活动建构起来的、能激发主体美感的审美对象及其所呈现出来的存在方式和存在状态,它是人与世界一体圆融、有限与无限和谐统一的自由人生境界的对象化和感性显现。

9、美感指审美活动中与审美对象同时建构起来的审美主体所呈现出来的存在方式和存在状态,它体现为主体直观到了这种超越现实功利、伦理、认识的自由人生境界、体验到了人与世界的存在意义而产生的自由感、幸福感和愉悦感。

10、审美形态是指人对不同样态的美即审美对象的归类和描述,它是审美活动中当下生成的自由人生境界的对象化、感性表现形式和具体存在状态。

11、审美需要指人作为一种有生命、有意识的社会存在物所内在具有的,渴望在对象化的活动中能动地实现自己、肯定自己,并按照他的人生理想去自由而完整地发展自己的精神需求,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一种新的充实和新的显现。

12、审美理想是主体心目中关于完善的美的观念,是主体通过想象在头脑中构造出来的理想形态的美。

全国自考本科【金融学】教辅资料收录(一)2024

全国自考本科【金融学】教辅资料收录(一)2024

全国自考本科【金融学】教辅资料收录(一)引言概述本文是针对全国自考本科【金融学】科目的教辅资料收录(一)进行的文档撰写。

该教辅资料收录旨在帮助自考学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金融学相关知识,提高他们在自考中的学习成绩。

以下将分为五个大点,详细介绍本教辅资料收录的内容。

正文1. 宏观经济学- GDP和国民收入核算- 通货膨胀与货币政策- 经济增长与发展- 国际收支与汇率制度- 政府宏观调控与经济周期2. 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 资本市场与金融资产定价- 金融机构的分类与职能- 证券市场与证券投资分析- 银行业与货币市场运作- 保险市场与风险管理3. 金融管理与金融运营- 企业财务管理与资本结构- 投资决策与资本预算- 财务分析与经营绩效评价- 资本预算与风险管理- 股票市场与企业价值管理4. 国际金融与金融法规- 国际金融市场与跨国公司融资- 国际清算与国际支付- 国际货币体系与金融全球化- 国际金融危机与监管机构- 金融法规与金融监管5. 金融投资与风险管理- 金融衍生品与金融创新- 投资组合理论与资产配置- 金融风险与风险管理- 金融市场数据分析与交易策略- 投资者心理与行为金融总结本教辅资料收录收集了全国自考本科【金融学】科目所需的相关资料,内容涉及宏观经济学、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金融管理与金融运营、国际金融与金融法规以及金融投资与风险管理五个大点。

每个大点下又有多个小点,旨在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金融学的相关知识。

通过使用这些教辅资料,学生将能够更好地准备和应对自考,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

自考“国际法”考前复习资料(1)

自考“国际法”考前复习资料(1)

自考“国际法”考前复习资料(1)第一章导论第一节国际法的概念1、国际法是一个与国内法相对应的法律体系。

主要调整国家之间关系的、有拘束力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称。

与国内法一起构成当代人类社会完整的法律秩序。

2.1625年被称为“国际法之父”的荷兰学者格老秀斯的名著《战争与和平法》,称为“万国法”,英国人边沁将此法改称为国际法。

3.国际法的特征。

(有三点)4.国际法的效力的按照。

(简答)第二节国际法的历史发展5.国际法的历史发展经历了四个时期:(选择)6.威斯特伐利亚公会(1643——1648)是近代国际法产生的标记,会议确认了国家主权和主权平等原则。

7.《战争与和平法》—单选8.现代国际法是在1917年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苏维埃国家建立以后才发展起来的。

9.现代国际法的发展有什么表示?(简答)10.1864年,清政府的丁韪良把~~~~~《国际法原理》译为汉文。

称为《万国公法》。

第一次把国际法著作介绍到中国。

单选11.新中国对国际法的贡献?(简答)12.为什么说国际条约是主要渊源?——简答13.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简答14.国际法在国内的效力?——简答15.国际法在国际裁判中的作用?——可能会出题第二章1.国际法的基本原则的概念入条件?——简答2.国际法的基本原则与国际强行法的关系?——重点简答3.国际法的历史发展——选4.识记,联合国的宪章原则和和平共处五项和国际法基本原则的大体内容,不能小看5.和平五项的概念和地位——简或名解6.为什么说国家的主权原则是一项最重要的基本原则?——简7.国家主权平等包罗的要素,??——简或多拔取8.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的内容是什么?——简答9.现代国际合作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示在:——要看,不能不看,但不必然考10.本章直得关注的另一话题材——民族自决原则。

第三章1.国际法主体的概念和条件?——简2.现代国际法主体应包罗——选3.为什么说国家是国际法的基本主体?——简4.国家的要素——选5.国家的种类——选6.重点几个词汇:单一国,联邦,帮联,被庇护国,永久中立国,7.国家的基本应包罗——选8.以下人员享有国家的司法豁免权——选9.国际组织的具体表示是什么?——简10.名解:承认,11.国家承认的四种情况。

课程与教学论自考资料(1)

课程与教学论自考资料(1)

第一章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历史发展第一节课程研究的历史发展一、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早期发展:博比特与查特斯。

1、课程研究领域诞生的标志:1918年美国教育学者博比特出版的《课程》一书。

它的诞生深受当时美国发生的‘社会效率运动’的影响。

2、博比特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基本内容:⑴教育的本质。

为成人生活做准备,是促进儿童的活动与经验发展的过程,教育即生产。

⑵课程的本质。

是儿童及青年为准备完美的成人生活而从事的一系列活动及由此取得的相应的经验。

⑶课程开发的方法——活动分析。

过程:①人类经验的分析。

②具体活动或工作的分析。

③课程目标的获得。

④课程目标的选择⑤教育计划的制定。

3、查特斯把课程开发的方法称为‘工作分析’。

课程开发的过程解析为七个步骤:⑴通过研究社会背景中的人类生活,确定教育的主要目标;⑵把这些目标分析成各种理想与活动,然后再继续把它们分析成教学工作单元的层次;⑶将分析成教学工作单元的理想与活动按其重要性的程度排列次序;⑷把对儿童有很大价值、对成人价值不大的理想和活动提到较高的位置;⑸删除在校外学得更好的理想与活动,然后确定在学校教育期间能够完成的最重要的理想与活动;⑹收集处理这些理想与活动的最正确实践措施;⑺根据儿童心理特征安排这些理想与活动,以便用一种适当的教顺序获得它们。

4、博比特与查特斯的奉献与局限:他们第一次把课程开发过程本身确立为一个独立研究领域,并将该领域研究的科学水平提升到时代所允许的程度。

他们还提出了课程开发过程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其局域性表现在:把教育与课程视为准备成人生活的过程,导致对儿童价值的无视;由于‘泰罗主义’充满其中,导致该理论的机械化。

所以这种课程开发理论的科学化水平仍是很低的。

二、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里程碑1.“泰勒原理”是前人研究升华的结果,它的实践基础主要指‘八年研究’。

其主旨在于改革课程体制。

在这八年的实验研究期间,为了使每一所学校在课程开发时有章可循,泰勒提出了课程开发的一般程序和原理,即反映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的‘泰勒原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四章法律责任和法律救济一、法律责任(一)法律责任概说1.法律责任的定义广义上的法律责任既包括法律规范所规定的不必强制履行的各种应尽的义务,同时还包括由于实际违反了法律规定而应当具体承担的强制履行的义务。

这里所说的法律责任是狭义上的法律责任,是指因违法行为而必须承担的具有强制性的法律后果。

P420.1.4涵义有二:违法行为与责任有因果关系;P420.2.1具有国家强制性(区别于其他社会责任有3)。

P420.2.42.法律责任的分类根据违法行为性质的不同,法律责任一般可以分为行政法律责任、民事法律责任和刑事法律责任。

行政法律责任是行为人因行政违法行为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民事法律责任是指行为主体不履行民事义务,对产生的后果所应承担的责任,简称民事责任。

(主要是侵权责任)P421.2.3刑事法律责任是指由刑事违法行为所导致的受刑罚处罚的法律责任,简称刑事责任。

教育法规定的追究刑事责任的四种行为:(1)违反财务制度,挪用和克扣教育经费的;(2)寻衅滋事,扰乱教学秩序,破坏校产的;(3)重大责任事故;(4)招生中徇私舞弊。

A.行政法律责任B.民事法律责任C.刑事法律责任D.违宪法律责任法律责任可以兼负P422.2.d1(二)教育法规定的法律责任1.教育法规定的法律责任是一种行政法律责任教育法规定的责任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征:P422.D1.1第一,承担主体具有多重性。

国家行政机关的行政法律责任,其承担主体是指代表国家行使国家行政权力,对教育进行管理的政府及其主管部门;国家公务员的行政法律责任,其承担主体是指国家以法定方式和程序任用的,在国家各级行政机关工作、依法行使国家行政权、执行国家公务的人员;被授权人和被委托人的法律责任,其承担主体是指法律法规授权或行政机关委托行使一定行政职权,办理一定行政事务的组织和个人。

行政相对人的法律责任,其承担主体是指行政法律关系中处于被管理一方的当事人,第二,法律责任的承担具有相互性。

第三,行政法律责任的追究机关及追究程序具有多元性。

2.教育法规定的法律责任分类首先,根据违法行为性质的不同,法律责任可以分为行政法律责任、民事法律责任及刑事法律责任。

P424.2.2P424.3.1行政法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行政处分,它是国家行政机关依照行政隶属关系对有轻微违法失职行为的国家工作人员所实施的惩罚措施,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另外一种方式是行政处罚,它是享有行政处罚权的主体依法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但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个人或组织所实施的惩罚措施。

在教育领域,教育行政处罚的种类主要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违法颁发、印制的学历证书、学位证书及其他学业证书;撤消违法举办的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取消颁发学历、学位和其他学业证书的资格;撤消教育资格,停考、停止申请认定资格;责令停止招生;吊销办学许可证;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教育行政处罚。

行政处罚申诫罚:警告、通报批评财产罚:罚款、没收能力罚:吊销资格证人身罚:拘留、劳动教养按主体不同可分为五类P424.3.13.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及免责条件■◆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1)行为人已构成行政违法及部分的行政不当。

行政行为划分为:行政羁束行为(只产生违法行为)P425.3.3自由裁量行为(存在适当问题:行政失衡和迟缓)(2)行为人须具有行政法律责任能力。

行为人能够独立辨认行为后果,并承担行为后果的能力和资格。

P426.2行为能力:法律关系参加者能够以自己的行为依法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能力和资格。

P426.D1.15衡量自然人的责任能力的标准有两个:年龄和智力状况。

P426.D1.7(3)行为须具有相应的情节。

情节, P427.2.3■◆行政违法行为的免责条件:P428.2行政违法行为的免责是指行为已构成行政责任,但依法可以不承担行政法律责任。

行政违法行为的免责条件大致有以下四类。

(1)行为人无责任能力。

(2)超过时效。

(3)情节显著轻微。

(4)符合社会价值取向或者特殊需要。

4.承担法律责任的形式。

(1)惩罚性行政法律责任。

(2)补救性行政法律责任。

二、学校事故及其法律责任承担(一)学校事故概说1.学校事故的定义学校事故就其产生而言,可以分为两个大类。

一类是意外事故,这类事故发生的原因不是由于当事人的故意或过失,也不是由于不可抗力。

在这类事故中,由于当事人对意外事件的发生并无过错,根据过错责任原则,就不具备法律责任的负责条件。

另一类事故是过错事故。

学校事故学校、教师因过失而导致学生人身伤害的事件。

P430.1.d22.学校事故与侵权行为侵权行为就是指行为人由于过错侵害他人的财产和人身,依法应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以及以法律特别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其他损害行为。

P430.D5.4学校事故作为一种侵权行为应具有如下特征:(1)学校或教师侵害了学生的合法权益,因为侵权行为必须是行为人通过自己实施的行为或不作为的行为侵害了他人的合法权益。

无实施的行为,或者只有行为而无损害都不构成侵权行为。

(2)侵害行为的侵害对象是学生的人身权,因为侵权行为侵害的不是一般人的权利,而是绝对权利,即义务人不确定,权利人无需经义务人实施一定的行为即可实现的权利,包括物权和人身权。

(3)必须是学校或教师基于过错而实施的行为,因为过错是侵权行为的必备要件,在过错的概念中,不仅包括了行为人的主观状态的不正当性和应受谴责性,而且也包括了行为人的主观状态的不正当性和应受谴责性,而且也包括了客观行为的违法性。

因此违法性和过错这两个概念在这里是等同的。

3.学校事故的侵权民事责任P431.4(1)是由于违反了法定义务而产生的法律后果(2)是以侵权行为为前提的责任。

(3)是具有强制性的责任。

(4)责任形式是财产责任。

4.侵权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归责原则就是归责的根据和标准,它是确定行为人的侵权民事责任的基本准则,也是制定侵权法的指导思想。

我国侵权法的归责原则是由过错责任原则,过错推定原则、无过错原则和公平原则所组成的体系。

学校事故就其性质而言,主要适用过错责任原则。

P432.5.1or7学校事故的侵权责任一般应具有如下特征:P432-433(1)一般适用过错责任原则,但根据民法规定,在当事人都没有过错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由当事人分担民事责任,这就是说,学校事故的归责中也存在着公平原则和无过错原则。

(2)实行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责任原则,也就是说,在学校事故的归责中,主要由受害人就加害人的过错问题举证,(3)受害人对于损害的发生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侵害人的民事责任,但受害人的轻微过失一般并不影响加害人的责任。

(4)加害人的主观过错程度对其赔偿的范围有一定的影响。

(5)行为人只对自己的行为过错负责,而不对第三人过错所致的损害负责。

5.学校事故的免责条件免责条件是指法律责任免除的合法条件。

在我国民法中规定的民事责任的免责条件一般有:依法执行公务;正当防卫;紧急避险;受害人的同意;自助,以及受害人有故意;第三人的过错;不可抗力和意外事件等。

其中与学校事故有关的,主要是第三人的过错、不可抗力和意外事件。

P433.36.学校事故的责任形式和制裁方式学校事故的责任形式主要是侵权民事责任,其制裁方式也相应是民事制裁方式。

(二)学校事故类型与责任承担例举1.学校事故的分类P434.第一、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师方面有无过错?是属于什么性质的过错?第二、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及教师方面的过错与学生人身伤害事故之间有无因果关系?第三、人身伤害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

2.学校事故及其法律责任承担例举P435(1)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或教师在教育工作中无任何过错,对所发生的学生人身伤害事故不负有法律责任。

(2)如果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或教师在工作中有某些过失,但这些过失不是构成学生人身事故的原因,而仅是发生事故的一种条件,则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或教师应该承担部分责任。

(3)对于因学校管理失当等原因导致学生在校受到伤害或者给他人造成损害的,学校应承担部分责任。

(4)直接由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和教师在工作中造成的人身事故,应由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和教师承担法律责任。

(5)由于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或者工作人员明知或应该知道自己的行为造成较严重或很严重的损害后果,却违反职责规定行为并造成事故发生的,应由行为人承担法律责任。

(6)对于在学校以外发生的学生伤害事故,如果活动是由学校组织的,并且学校确有过错的,则学校应负有法律责任。

(7)在学生人身事故中负法律责任的幼儿园、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如果不具备法人资格,则其隶属的上级主管部门应负连带赔偿责任。

(例题见教材第435页)三、法律救济(一)法律救济定义法律救济是指依据法律对权利中冲突的解决。

P439.2.3也就是说,当公民的权利受侵害时,可以从法律上获得自行解决,或请求司法机关及其他机关给予解决,使受损害的权益得到补救。

法律救济的特征:P439首先,权利受到损害是法律救济存在的前提,如果权利未受损害,就无所谓救济。

其次,法律救济具有弥补性,它是对受损害的权利的弥补。

再次,法律救济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合法权益并保证法定义务履行。

法律救济主要有行政救济和民事救济两种。

教育领域的特殊法律救济制度:教师申诉和学生申诉。

P439.D2(二)法律救济的主要制度1.教师申诉制度教师申诉制度是指教师对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及有关政府部门作出的处理不服,或对侵犯其权益的行为,依照《教师法》的规定,向主管的行政机关申诉理由,请求处理的制度。

P439.4教师申诉制度特点:P439.D1首先,教师申诉制度是一项正式的法律救济制度;其次,教师申诉制度是一项专门性的申诉制度;再次,教师申诉制度是一种行政性的申诉制度。

教师申述制度依据93年颁布的《教师法》而确立,教育行政部门应在接到申诉的30日内作出处理。

P440.2.52.学生申诉制度学生申诉制度是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或认为学校和教师侵犯了其合法权益而向有关部门提出要求重新作出处理的制度。

它在性质上也具有法定性、专门性以及行政性的特点。

P439.4提起学生申诉的条件:首先,提起申诉的人必须是不服学校处分或认为学校侵犯了其合法权益的学生本人,如果学生年龄较小,可由其监护人代为提出。

其次,必须针对特定的被申诉人,包括作出不利处分的学校或侵犯了其合法权益的学校或教师。

再次,提出申诉的事项必须在教育法律、法规等规定的受理范围之内。

学生申诉的范围主要有:第一,学生对学校作出的各种违纪处分不服;第二,学校或教师侵犯学生的人身权;第三,学校或教师侵犯学生的财产权;第四,学校或教师侵犯学生通信自由与通信秘密权,对学生进行不公平评价,以及侵害学生受教育权等行为;第五,以上未列及的有关学生人身权、财产权受到侵害的其他行为,学生均可提出申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