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和区域差异 PPT课件
区域和区域差异
四、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
1.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
阅读《教材》P10图1-1-8
了解东部季风区内部 亚区的各自地理特征
四、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
2.南北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对农业生产类型和耕作方式的影响
请大家阅读教材P10—12 对人类活动地域联系和通达性的影响 图文,绘制一幅“南北差异 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表格。 对文化景观和文化行为的影响
都江堰
吐鲁番盆地
名 称
北方地区
位置范围
秦岭--- 淮河以北、 大兴安岭以东 秦岭---淮河以南、 青藏高原以东
划 分 依 据
季风区的北部地区、 1月0 ℃等温线 和 800mm等降水量线以北 季风区的南部地区、 1月0 ℃等温线 和 800mm等降水量线以南
南方地区
西北地区
大兴安岭以西、 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
名称
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
范围 界线
大兴安岭以东,内 蒙古高原以南,青 藏高原以东(400mm 等降水量线,3000m 等高线),占45%
内蒙古高原、河西 走廊、新疆大部分 地区(400mm等降水 量线,昆仑山-阿尔 金山-祁连山),占 30%
横断山以西、喜马 拉雅山以北、昆仑 山—阿尔金山以南, 包括青海省、西藏 自治区和四川省西 部,占25%
填字游戏:
• • • • • • • • • • 1.耕地类型:南( 水 )北( 旱 2.粮食作物:南( 稻 )北( 麦 3.糖料作物:南( 甘 )北( 甜 4.气候灾害:南( 涝 )北( 旱 5.交通运输:南( 船 )北(马 6.饮食习惯:南( 甜 )北( 咸 7.工业结构:南( 轻 )北( 重 8.武术专长:南( 拳 )北( 腿 9.方言种类:南( 繁 )北( 齐 你还能说出哪些?南( )北( ) ) ) ) ) ) ) ) ) )……
地理课件 区域类型与区域差异
[课标内容要求] 1.结合实例,说明区域的含义及类型。 2.结合实例,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区域关联的角度,比较不同 区域发展的异同,说明因地制宜对于区域发展的重要意义。
[学科核心素养] 人地协调观:通过比较区域的差异,领悟因地制宜对于区域发展 的重要意义。 综合思维:结合实例,理解不同区域因地制宜发展的措施。 区域认知:结合实例,认知不同类型和不同尺度的区域的区域特 征与差异。
(4)增强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使区域_生__态_系__统__稳定性增强,生态 退化和环境污染现象减少,整体生态效益提升。
02 关键能力·提升综合性
考点一 区域类型及特征
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指台湾海峡西 岸,以福建为主体包括周边地区,南北分 别与珠三角、长三角两个经济区衔接,东 濒台湾岛、西接江西的广大内陆腹地,涵 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 地域经济综合体。读图,完成(1)、(2)题。
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等,将特定区域确定为 发展既要根据自身
_特_定__功__能__类型的一种空间单元。❽ (2)优化开发区域:提升_国__家_竞__争__力__的重要
区域,带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等。
的地理条件,合理 安排人类活动,又 要考虑自身地理条 件和区域关联的发
展变化,及时调整
人类的活动方式。
山高谷深,
以平__原__和
以高原、高 以山地、
地形
低__山__丘__陵__
大山地、盆 平原为主
为主
地为主
❹长江上、中、下 游的自然环境差 异,除地形、气 候、河流外,在土
异❹ 气候 多样性
降水年际 气候受海洋 壤、植被等方面也
变化大__ 影响大
存在较大的差异。
项目
区域和区域差异
气候
水文特征 植被和
土壤
内部差异 的主导因 素
森林和森林草原, 漠草原、荒漠/荒漠 高寒荒漠/缺乏 森林植被发育土壤和草原植被下发育 发育成熟的土壤 的土壤 随纬度位置变 化的气温状况
随距离海洋远近 随海拔高度变 而变化的干湿状况 化的水热组合状况
三、中国三大自然区人类活动的差异
农业活动
西北干旱半 干旱区 东部季风区
案例研究:
四川盆地
比 较
吐鲁番的葡萄
都江堰
吐鲁番盆地
四、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
1、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 东部季风区地域辽阔,南北跨度 大,各地的自然地理差异也很明显。 大致以秦岭—淮河为界,可以再分为 “南方”和“北方”两个亚区。
秦岭—淮河线是 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走势大致与我国一月 0℃等温线和800mm年 等降水量线相吻合。成 为北方和南方、暖温 带与亚热带、旱地与 水田等地理事物的重要 分界。
我的故乡-山东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 和人类活动
地理必修Ⅲ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 第一节 区域和区域差异 和人类活动
青藏高原
一、区域和区域差异
区域——指一定范围的地 理空间,它具有一定的地理位 置和可量度的实体.
东北
武汉市
西南
广东省
区域的 级别有高有 低,划分的 指标也不尽 相同。
一、区域和区域差异
阅读教材,了解三个经济地带所包括的省级行政区
五、中国三个经济地带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距 经济发展速度不同
国内生产总值(GDP)——衡量一个地 区经济发展实力或竞争力大小最基本的 总量指标,反映了该地区在一定时期内 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人均GDP则可以 更好地反映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
1-1 区域和区域差异
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本章导学●课程标准要求●教材内容分析本册是在第一册讲述自然地理和第二册讲述人文地理两个必修模块之后的第三个必修模块,本模块内容有两部分构成:一是地理学中的区域研究,二是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对于区域地理同学们并不陌生,因为初中地理就是有关区域地理内容的学习,但初中地理主要侧重于对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分布的具体描述,即“在哪里”,“那里怎么样”等;而模块三则是从人类活动与区域地理环境关系的角度探讨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区域研究的基础知识。
第一节首先引入两个最基本的概念:区域和区域差异,其中“区域差异”既是最重要的地理概念,也是难以理解的地理概念。
然后通过案例分析的方法,以中国的三个自然区和三个经济地带为例,介绍如何分别从自然和人文两个最基本的角度,认识区域特征。
实际这里更深层的用意在于教会学生认识区域特征的方法。
第二节“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内容可分为三部分,首先引入“区域地理环境”的概念,然后从时间角度分别认识陆地环境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最后再认识海洋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学习时,不仅要使学生以陆地、海洋两个角度充分认识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而且要使学生认识到这种关系的变化和变化的原因,从而对人地关系的理解更为深刻。
第三节“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首先讲述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影响的基本原理,然后讲自然资源的利用、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通过第二、三节的学习可看出区域地理环境的特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是双重的,即相互作用的,明确了这种双重关系之后,就会为下一章理解如何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打好了基础。
本章内容体系如下:第一节区域和区域差异●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教材内容,了解区域的概念及特点。
2.结合图示,理解中国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主要依据;利用景观图,学会分析比较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特点及其人类活动的差异。
(重点+难点)3.运用图表有关数据,结合景观图,学会分析东部季风区内南北差异及三个经济地带的区域差异。
区域和区域差异
2、南北的自然环境差异
北方
地形 气候 河湖有无 结冰期
平原、高原为主 温带季风 有
南方
低山、丘陵为主 热带和亚热带季风 无
矿产
煤、石油、天然气
有色金属
了解东部季风区内部 亚区的各自地理特征
3、南北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对农业生产类型和耕作方式的影响
作 物 稻谷,柑橘、香蕉、 南方 荔枝、龙眼、菠萝„ 北方 耕 地 水田 旱地 耕作制度 一年两熟到一 年三熟
4、三大自然区人类活动的差异
东部季风区 人类 活动 对自 然的 影响 交通 影响程 度 具体表 现 西北干旱半干 旱区 青藏高寒 区
经济和文化
东部季风区
人类对自然 界的影响广泛而 深刻,天然植被 已不复存在,是 我国主要的农耕 区。是中国人口 集中和经济发达的 地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人类活动 的影响小,水 是农业发展的 决定因素:有 水——绿洲; 无水——荒漠 草原;利用不 合理—— 荒漠化发展。
西部大开发的范围
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意义:
缩小我国东部与西部地带之间的发展 差距,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实现全 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富裕, 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与边疆安全, 扩大国内市场需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通过西部大开发,可将西部地带的资 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将潜在优势变为现 实优势。
案例研究:
青藏高寒区
人类的活动 影响微弱,原始 状态保存完整。 低温、空气稀薄、 地形崎岖、土层 粗瘠、风大、水少对人类限制大。
4、三大自然区人类活动的 差异
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 人类 活动 对自 然的 影响 影响 程度 具体 表现 广泛而深刻 不如东部 比西北弱 畜牲业和河 谷农业,气 候高寒,地 形崎岖
区域与区域协调发展区域发展差异课件ppt
xx年xx月xx日
目 录
• 区域发展与协调发展 • 区域发展差异 • 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措施 • 国内外区域协调发展案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01
区域发展与协调发展
区域发展的定义与特征
区域发展的定义
区域发展是指一定区域内社会经济、自然环境和人类 活动在特定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和演进过程。它包括 产业、人口、资源、环境等要素的配置和利用,以及 社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经济、生态的综合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区域政策制定
包括制定区域发展总体规划、确定发展目标、制定政策措施等环节。在制定 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区域的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经济基础等因素,以及 国家整体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的要求。
区域政策实施
需要政府采取多种手段,包括财政投入、税收优惠、产业引导等,以推动区 域政策的落地实施。同时,也需要加强监督和评估,确保政策的有效执行。
社会问题
区域发展差异容易带来社会问题, 如人口流动、地区差距扩大、贫困 等。
环境问题
区域发展差异可能导致环境问题的 加剧,如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
发展潜力受限
区域发展差异可能限制一些地区的 经济发展潜力和空间,影响未来发 展的可持续性。
03
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措施
区域政策的概念与特点
区域政策
指政府制定和实施的,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地区 差距、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为目标的一系列公共政策。
资源利用差异
不同区域之间的资源利用方式和效 率存在差异,如对矿产、水资源、 土地等资源的利用方式。
区域发展差异的原因
自然条件
政策因素
区域和区域差异
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第一节区域和区域差异第1课时区域和区域差异、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差异学习目标1.了解区域的含义。
2.比较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差异。
一、区域和区域差异1.区域的含义: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它具有一定的地理位置,是一个①可度量的实体。
2.区域的特点⎩⎪⎨⎪⎧ 边界:有的明确,有的具有②过渡的特性整体性:各要素之间有内在的联系,表现出③相对一致的特性层次性:范围④有大有小,等级有高有低差异性:两个或多个区域之间的差别3.划分指标:可以是自然、经济和社会等某一方面的,也可以是综合性的。
4.研究区域和区域差异的目的 (1)探讨区域内部自然与人文要素之间、区域和区域之间相互联系的规律。
(2)为选择区域发展的方向、调整区域⑤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提供依据。
二、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差异1.产生原因:纬度位置、⑥海陆分布和海拔高度等因素影响。
2.自然区域划分:依据地形、气候、水文、⑦土壤、植被等因素来划分,其中⑧地形和气候是决定自然区域差异的基本因素,⑨土壤和植被是自然区域的标志。
3.三大自然区的差异(1)东部季风区Ⅰ.范围:包括大兴安岭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广阔区域。
Ⅱ.特征a .⑩季风气候显著,风向、降水、气温等都随季节变化而变化;b .海拔较低,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 000米以下;c .随⑪纬度位置变化的气温状况是该区内部自然区域差异的主导因素。
(2)西北干旱半干旱区Ⅰ.范围:包括⑫内蒙古高原、河西走廊和新疆大部分地区。
Ⅱ.特征a .地处内陆,四周多山,气候干旱;b .海拔较高,地形主要是高原或⑬高山和盆地;c .随距离海洋远近而变化的⑭干湿状况是决定该区内部自然区域变化的主导因素。
(3)青藏高寒区Ⅰ.范围:地处中国西南部,由一系列平行走向的山脉和⑮山间高地组成。
主要包括青藏高原及柴达木盆地。
Ⅱ.特征a .海拔高,形成独特的“⑯高寒气候”;b.内外流区兼备,高山耸立、湖泊众多;c.随海拔而变化的⑰水热组合状况是该区内部自然区域变化的主导因素。
中国的区域地理差异PPT演示文稿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我国第二大平原, 海河、黄河、淮 地势平坦,一望 河泥沙冲积而成 无际
长江中下 游平原
西起巫山,东 至海滨,北接 华北平原
地势更为低平, 长江干流及其支流 呈串珠状,河湖 的泥沙冲积而成 密布,水乡景观
3.气候要素的时空分布规律
(1)气温分布规律
季 节 分布规律 南暖北寒、 南北温差 大。漠河最 (1)我国跨纬度大,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 冷。1月0℃ 北方的正午太阳高度小于南方、昼长短于 冬 等温线大致 南方,使得北方获得的热量远小于南方。 季 经过青藏高 (2)南方离冬季风源地远于北方,加上地 形阻隔,受冷空气的影响弱于北方 原东部边缘, 东至秦岭— 淮河一线 形成原因
太 行 山
东北—西 南
巫 山
东北—西 南
长 白 山
40°N~46°N, 松花江与 乌苏里江、 东北—西南 112°E~132° 鸭绿江分 E,东北东部 水岭
鸡西煤矿; 滨绥铁路、 沈丹铁路; 白头山天池
25°N~30°N, 武 115°E~120° 夷 东北—西南 E,赣、闽边 山 境
横 断 山 脉
我国第二大 盆地,位置 位于新疆北部,天 最北,沙漠 山与阿尔泰山之间 戈壁广布, 边缘有绿洲 深居大陆内部,地 形半封闭,降水少, 山麓处有高山冰雪 融水滋润形成绿洲
噶尔盆地
位于青海省西北部,内陆高原盆 深处内陆腹地,高 柴达木盆地 阿尔金山与祁连山 地,东部多 山阻挡,气候干旱; 和昆仑山之间 沼泽、盐湖 长期蒸发
北起古长城,南 风力沉积作用; 深覆黄土; 到秦岭,西起祁 夏季多暴雨,土 千沟万壑, 连山脉的东端, 质疏松,流水侵 支离破碎 东到太行山脉 蚀作用强
云贵高原
石灰岩广布,温暖浅海沉积形成 横断山脉以东,雪 地表崎岖, 石灰岩,流水溶蚀、 峰山以西 由西北向东 侵蚀作用形成喀斯 南倾斜 特地貌
区域和区域差异PPT教学课件
或实践上都是十分有意义的。
第一节微生物在自然环境中的分布
一、土壤中的微生物 二、水体中的微生物 三、空气中的微生物 四、植物体表和体内的微生物 五、动物体表和体内的微生物 六、人体内外的微生物
地处 内陆
四周 多山
气候干旱, 降水稀少
风力作用强 烈
多荒漠和荒漠草原植被 多内流河和内陆咸水湖 风成地貌广布
流 水 作 用 弱
东部季风区
季风气候 海拔较低
雨热同期
平原广阔 间有丘陵
森林植被 森林土壤
雨水补给地表水 河 流入海 外流区 地 下水丰富
整体性、差异性、开放性
温差大,降水少,夏热冬寒
第二节 微生物与生物环境间的关系
一、互生
互生关系是微生物间比较松散的 联合,在联合中可以是一方得利,或双 方都有利。例如,土壤中纤维素分解细 菌和固氮菌之间的互生关系。
二 、共生
共生关系是两种微生物紧密地结 合在一起,当这种关系高度发展时, 就形成特殊的共生体,它们在生理上 表现出一定的分工,在组织上和形态 上产生了新的结构。地衣代表微生物 中典型的互惠共生关系,它是藻类和 真菌的共生体,常形成有固定形态的 叶状结构,
A.秦岭-淮河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主 要粮食作物是春小麦
B.秦岭-淮河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主 要油料作物是油菜
C.秦岭-淮河以北典型植被是亚寒带针 叶林
D.秦岭-淮河以南主要是热带季雨林
耕作 耕地 主要 民居 交通 制度 类型 农作 建筑 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________区,该区与其他两区的最大差异是
________。该区域的气候对农业生产的有利之处
是________,不利之处是________。
(3)在a、b、c、d所组成的大区内,由于________ 条件的差异,其作物的熟制和主要农作物也存在 着差异,请完成下表。
(4)c、f两处因________条件的不同,植被出现了 明显的差异,e处植被以________为主,f处植被以 ________为主。 (5)g区的农业以________业为主,最著名的农作物 是________。
思考 2.分析中国每个自然区的地理特征时,主要选 取哪些指标?这些指标在空间上有什么分布特点?
提示:在分析中国各自然区的地理特征时,主要 选取形成区域差异的地形、气候、水文、植被、 土壤等指标进行分析。其中地形和气候是决定自 然区域差异的基本因素。 (1)地形: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 布。 (2)气候:降水,年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气温,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自南向北递减,但由于 地貌的影响,等温线在青藏高原区出现转向。
B.水田为主的耕地(地势较低)
C.草地
⑤所在农业区主要农作物
A.水稻、甘蔗等 B.青稞、油菜等
C.水稻、茶叶等
(2)从表中资料分析甲、丙两城市所在农业区发展 农业的条件: 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解答本题关键在于确定甲、乙、丙三 城市的具体位置;由三地坐标可知甲 (91°E,30°N)应在青藏高原上,乙(104°E,31°N) 应位于四川盆地内,丙(120°E,30.2°N)应位于长 江三角洲。由此可知日照时数:青藏高原由于地 势高,天气晴朗,日照时数最多;四川盆地由于 地处盆地内,多云雾,应最少。1月均温:青藏高 原上地势高,气温应最低;四川盆地内气温应最 高。年降水量:长江三角洲地处沿海,降水量最 多;而青藏高原上则降水量最少。由此对农业土 地利用及农业主要作物也可依次判断。对于第(2) 题,只要在第(1)题的基础上加以概括即可。
第
基础自主梳理
一
节
区 域
知能层级突破
和
区 域
教材深化透析
差
异
学业水平达标
基础自主梳理
一、区域和区域差异 1.区域 (1)含义:指一定范围的_地__理__空__间__,具有一定的 __地__理__位__置__,是一个_可__度__量__的__实__体___。
边界可以是明__确__的,也可以是_过__渡__的
e、f属于我国的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因距海远近 的不同,两地降水量有明显的差异:东部降水量 丰富的地方,植被以草原为主,越往西降水量越 少,植被也逐渐过渡为荒漠。g是青藏高寒区, 该地植被以高山草甸为主,因此农业以畜牧业为 主;在河谷地区,由于热量条件相对优越,可发 展河谷农业,其中最著名的农作物是青稞。
思考 5.2005年东、中、西经济地带的发展速度出现了 什么变化?原因是什么? 提示:2005年,西部经济地带的经济发展速度明 显快于东部和中部,这主要受国家实行“西部大开 发”政策的影响。
知能层级突破
知识点一 理解区域的含义 知识精析 1.图示理解区域含义
整体性——区域各组成要素间相互作用、相互影 响而构成一个整体;差异性——任何一个区域都 有自己的特性,不同区域有差异;开放性——任 何区域都不是、也不可能是独立存在的,都必须 与其他区域发生各种联系。 要注意联系地方区域划分的实例,理解“区域”和 “区域差异”,掌握概念的组成要素和特点。
第一节 区域和区域差异
课标领航
课程标准 1.了解区域的含义。 2.以两个不同区域为例,比较自然环境、人类 活动的区域差异。 学习目标 了解:1. 区域的概念、类型和划分。 2.中国三大自然区、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 理解:中国三大自然区、三大经济地带的基本特 征及其差异。 应用:通过对有关区域差异的比较,学会分析形 成区域差异的原因,掌握综合分析的方法。
【解析】 根据气候、地貌条件的差异,可把我 国分为三大自然区,即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 干旱区、青藏高寒区。图中的a、b、c、d位于受 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属于东部季风区。季风 气候最显著的特点是雨热同期,但由于季风的变 率较大,该区也是世界上水旱灾害发生较频繁的 地区之一。由于该区跨纬度较广,南北热量条件 有较大差异,自南向北作物的生长期越来越短, 作物的品种也不相同。
知识点二 区域差异的比较
知识精析 区域差异既包括自然地理要素的差异,也包括人 文地理要素的差异,在进行区域差异比较时可从 下表所示方面加以分析:
例2 阅读我国甲、乙、丙三城市位置、海拔、 气候、土地利用、农作物等相关材料,填表并完 成下列问题。
(1)根据表内已提供的地理信息及地理环境中各要
内部要素表现出_相__对__一__致__的特性 (2)特点 划分指标可以是_单__一_的,也可以是综__合__性__的
范围有大有小,等级有高有低
思考1.试举出几个不同类型的区域名称。 提示:
自然——自然区:如黄土高原区、华北
平原区等 经济——经济区:如沪宁杭工业区、京津唐
工业区等
指标 社会行政区:如山东省、济南市等 文化区:如粤方言区、闽方言区等
低
高
明显
二一
季风 外流
温带大陆性
内流 山地冰雪融水
高寒
大气降水
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
继续保持安静
少 气温 干湿状况 垂直地带性
三、中国三大自然区人类活动的差异
落后
发达
水源 荒漠化
气温
崎岖
思考 3.为什么青藏地区的人口、城市多分布在河谷 地带? 提示: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空气稀薄,不 利于人类活动的开展,而河谷地带海拔相对较低, 气温相对较高,且水源充足。
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有关区域的特点及区 域划分的指标。区域的特点是:①作为一个实体, 区域包含自然、经济、社会方面的许多要素。一 个区域内各要素之间有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外 部形态特征也相似。②区域的范围有大有小,级 别有高有低。区域划分的指标有自然、经济和社 会等某一方面的,也有综合性的。由此可见,B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综合——综合区:如浦东新区、沿海经济
开放区等
2.区域差异 (1)含义:两个或多个区域之间的差别。 (2)研究方法:比较区域发展的_自__然___条件、 _社__会__经__济__条件,分析它们对区域社会发展的影响。 (3)意义:为选择区域_发__展__方__向__、调整区域 ___产__业__结__构__和空间结构提供依据。
例1 读下图,回答(1)~(2)题。 (1)该图能正确表达出来的区域特征是( ) A.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B.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C.区域可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D.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
(2)半干旱地区多是草原放牧区,湿润半湿润地区 多是农业区,这反映出地理环境影响着区域的
() A.发展水平 C.发展方向
知识点三 我国的区经济地带的区域差异
例3 如图是我国三大自然区及其内部分区示意 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依据是( )
A.植被和土壤
B .土壤和气候
C.气候和地貌
D.地貌和植被
(2)从三大自然区的角度看,a、b、c、d属于我国
【答案】 (1)①C A B ②A C B ③A B C ④C A B ⑤B A C (2)海拔高,热量不足(或高寒),不利于谷类作物 生长;太阳辐射量多,日照时间长,草场辽阔, 有利于牧业发展 地势低平,水热资源丰富(或气 候温暖湿润),有利于农业发展
学以致用
2.(2011年江苏百校联考)不同区域形成的因素不 同,区域特征相差也很大,结合“中国政区图”, 完成(1)~(3)题。
B.生活特点 D.发展条件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区域的特征。解答本题 应注意以下几点:(1)图中反映了不同干湿地区多 年平均降水量范围不同,体现了区域内部特定性 质相对一致。(2)不同的干湿地区有不同的生产类 型,说明地理环境的差异影响区域的发展方向。 【答案】 (1)B (2)C
学以致用
1.下列关于区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作为一个实体,区域包含自然、经济、社会 方面的许多要素 B.一个区域内各要素之间有内在的、本质的联 系,外部形态特征不一定相似 C.区域的范围有大有小,级别有高有低 D.区域划分的指标有自然、经济和社会等某一 方面的,也有综合性的
(1)甲区域和乙区域相比,气候的差异是( ) A.甲区域作物生长期较长 B.甲区域降水较少 C.乙区域大陆性较强 D.甲区域高温多雨 (2)符合乙区域土地特点的是( ) A.广泛分布在此地区的水稻土是有机质含量较 高的土壤
B.人口稠密,耕地较为集中 C.人均耕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D.耕地中旱地所占比重大
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进行分
析,将下列各项目资料中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
表内相应的空格中。
①年日照时数
A.1239.2
B.1970.6
C.3005.3
②1月平均气温
A.-2.3
B.3.6
C.5.6
③年均降水量
A.453.9 B.976
C.1400.7
④所在农业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
A.水田为主的耕地(地势较高)
2.形成原因 (1)区域位置差异 ①东部经济地带面向大海,具有便利的_海__运__优__势__, 地势平坦,区内及_区__际___联系比较便捷。 ②中、西部经济地带距海较远,地形、地质条件 复杂,大部分地区__交__通__不__便___。 (2)历史背景和开放顺序 从历史上看,中国文化、经济和政治中心有_东__移_ 趋势。 改革开放首先从__东__部__沿__海__地区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