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中考生物专题汇编生物与环境

合集下载

2020中考生物知识点大全

2020中考生物知识点大全

2020中考生物知识点大全专题一生物和生物圈1、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千米。

气等)。

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5、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方案的要求:需设计对照实验,光照是这个探究实验中的唯一变量。

其他条件都相同。

6、生物与环境的关系:7、生态系统8、食物链和食物网:专题二生物与细胞9、显微镜的应用①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遮光器上的小光圈。

10、临时装片的制作和观察11、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植物细胞质中的能量转换器是叶绿体和线粒体;特有的能量转换器叶绿体,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总12、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细胞壁:保护和支持细胞。

细胞膜:保护细胞,控制物质的进出。

叶绿体:能量转换器,将光能转换为化学能。

(仅植物具有)线粒体:能量转换器,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所有生物)细胞核:遗传信息库。

液泡:内有细胞液,含有水、糖分、色素等。

细胞质:可流动,并与外界交换物质。

13、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作用14、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15、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区别一起形成的。

植物的四大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人体的四大组织:上皮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18、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19、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酵母菌、草履虫、衣藻、眼虫、变形虫等都是单细胞生物,能独立生活,有一切生理活动。

赤潮形成的原因:水体富营养化,单细胞生物大量繁殖。

20、病毒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特点(1)种类:按寄生细胞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噬菌体)关注病毒与生物圈中其他生物的关系,特别是与人类的关系。

专题三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22、区分常见的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常见的藻类植物:水绵、衣藻、海带、紫菜。

葫芦藓、墙藓。

常见蕨类植物:肾蕨、卷柏、贯众、胎生狗脊、满江红23、区分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常见的裸子植物:松、杉、柏、银杏、苏铁等等。

2020年福建中考生物复习主题三 生物与环境

2020年福建中考生物复习主题三 生物与环境

主题三 生物与环境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返回目录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3)食物链中生产者与消费者的数量变化关系(以食物链“甲→乙→丙” 为例) ①短时间内:如果乙减少,则甲__增__加____,丙减少;如果乙增加,则 甲___减__少___,丙增加。 ②长时间内:如果乙减少,则甲先增加后减少,丙先__减__少____再 __增__加____;如果乙增加,则甲先减少后增加,丙先__增__加____再 ___减__少___。最后各种生物数量保持__相__对__稳__定____。
生产者
考点四 考点五
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
主题三 生物与环境
考点一
返回目录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特别提醒】 ★不是所有的植物都是生产者,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如菟丝子属于 寄生植物,是消费者而不是生产者。 ★动物不一定都是消费者,如蚯蚓、蜣螂(屎壳郎)、白蚁、蠕虫、秃 鹫等都属于分解者。
考点五
主题三 生物与环境
种内斗争
举例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根瘤菌和豆科植物 猪和猪肉绦虫
蚂蚁合作搬运食物
同种植物不同个体间争夺水、养 分、光照等
主题三 生物与环境
考点一 考点二
2. 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生物生活的影响 (详见实验突破)。 3. 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返回目录
考点三 考点四 考点五
生物在长期的自然选择过程中,适应环境而生存下来;生物在适应环 境的同时,也会影响和改变环境。生物和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它 们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考点五
主题三 生物与环境
返回目录
考点一 考点二
2. 食物网 (1)概念: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很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 网。如下图所示:

2020年全国中考生物试题分类(4)——生物与环境---解析版

2020年全国中考生物试题分类(4)——生物与环境---解析版

2020年全国中考生物试题分类(4)——生物与环境一.生物的特征(共19小题)1.(2020•莱芜区)在我国北方,梧桐树到了秋天会落叶,这体现了生物的哪些特征()①具有生长现象①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①具有应激性①能适应环境①能繁殖后代①具有遗传和变异现象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2.(2020•天水)“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其中包含的生物基本特征是()A.生物能进行呼吸B.生物有变异的特性C.生物能繁殖D.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3.(2020•株洲)下列属于生物的是()A.能歌善舞的机器人B.从小长大的钟乳石C.堆积的越来越高的珊瑚礁D.枯木上生长的蘑菇4.(2020•湘西州)草履虫从含盐的水滴中游向清水滴的现象叫()A.呼吸B.生长现象C.应激性D.繁殖5.(2020•兰州)下列古诗描述的现象中,不包含生命现象的是()A.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C.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D.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6.(2020•宜昌)下列有关生物(现象)的实例及特征的描述,对应正确的是()A.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生物都有繁殖现象B.蜻蜓点水﹣﹣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C.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D.新冠病毒﹣﹣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7.(2020•云南)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铁树开花B.蚂蚁搬家C.阳光灿烂D.猫捉老鼠8.(2020•潍坊)同一株水毛茛,裸露在空气中的叶和浸在水中的叶,能表现出两种不同的叶形,这体现了生物基本特征的()A.能够生长和发育B.能对各种刺激作出反应C.具有新陈代谢现象D.对环境有一定的适应性9.(2020•东营)下列诗词中所描述的生命现象与所体现的生物的特征,不相符的是()选项诗词生物的特征A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生长发育B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C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能繁殖D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排出体内的废物A.A B.B C.C D.D10.(2020•昆明)病毒、细菌、真菌共有的特征是()A.个体都很微小B.一定含有机物C.无成形的细胞核D.均能引起传染病11.(2020•通辽)一粒种子能够长成参天大树,池塘中的小鱼可以长成大鱼,我们从婴儿到成年,这些现象所体现的生物特征是()A.能进行呼吸B.能变异C.能生长D.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12.(2020•深圳)下列诗词中描述了生命现象的是()A.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B.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C.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D.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13.(2020•郴州)生物有许多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

2020届初中生物中考一轮复习考点测试题1生物与环境

2020届初中生物中考一轮复习考点测试题1生物与环境

生物与环境考点1:生命的基本特征1、下面是晓晓同学列出家中的几种物体,属于生物的是()A、洗衣机B、机器人玩具C、吊兰D、电视机2、下列生命活动中,属于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是()A、同一株碧桃上开出不同颜色的花B、斑马发现敌害迅速逃跑C、蘑菇从小长大D、雏鸡破壳而出3、自然界中生物种类众多。

下列关于生物的判断,不正确的是()A、向日葵能够随太阳转换花盘的角度,所以是生物B、猎豹需要捕猎来获取食物,所以是生物C、喜鹊能通过产卵繁殖后代,所以是生物D、钟乳石能够不断生长,所以是生物4、下列哪个语句能够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B、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D、朵朵葵花向太阳5、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激发了很多诗人的创作灵感。

下列诗句中的描述与生物的生殖现象无关的是()A、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B、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C、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D、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6、生物能够表现出非生物所不具有的生命现象。

下列古诗描述的现象中,不包含生命现象的是()A、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B、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D、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7、下表中有关生物特征的叙述及其实例,不正确的是()A、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含羞草受到触碰叶片合拢B、生物能排出体内废物----人体排尿C、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D、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流感病毒考点2:生态因素:1、下列叙述中,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的是()A、春来江水绿如蓝B、草盛豆苗稀C、雨露滋润禾苗壮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如盛开2、白天蝴蝶花间舞,夜晚蛾子灯下飞。

影响这两种动物活动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A、光B、温度C、水分D、空气3、蝉在火热夏天的正午鸣叫得最厉害,可是当气温降低到24℃以下时,就停止鸣叫。

北京专版2020中考生物复习主题2生物与环境

北京专版2020中考生物复习主题2生物与环境



图2-1
实 验
图甲表示捕食关系,呈现“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不同步变化。
梳 理
图乙表示竞争关系,呈现“你死我活”的同步性变化。

图丙表示寄生关系,对寄主有害,对寄生物有利。
频 图丁表示共生关系,呈现“同生共死”的同步性变化,曲线呈“同升同降”特点。




考 点
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考 点
典例分析
知 识
[2018·北京101中学月考]小明家的车库里经常有鼠妇爬来爬去,而车库外的
聚 焦
水泥地上却见不到鼠妇的影子。小明很奇怪,为什么会是这样呢?小明很想知道
是什么因素影响了它们的分布与生活,于是他就仔细观察了两个地方的环境差

点 异,发现他家车库里比较阴暗潮湿,车库外的水泥地却比较干燥但是也不明亮。
高 频 考 向 探 究
考 点
|实验梳理|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知 识
1.提出问题: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吗?
聚 焦
2.作出假设: 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 。
3.制订计划

点 (1)实验思路:要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关键是要设置 对照 实验。设计明暗

验 不同但是相通的两种环境,各放入等量的鼠妇若干只,过一段时间后,看哪边的鼠
点 实
营养
的特性。

B.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


的废物
高 C.一枝红杏出墙来——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


反应
向 探
D.春华秋实——生物能繁殖后代

2020年中考生物复习专题复习生物与环境

2020年中考生物复习专题复习生物与环境

专题复习(三)生物与环境中考考情分析年份 2014题号2、5题型选择题分值2考查内容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关系,自动调节能力和生态平衡20155、1518(1)选择题非选择题21生态系统的组成、种类及调节能力生态因素201610、13选择题2保护环境,生态因素,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生态平衡2017817(1) 选择题 非选择题 1 1 生态系统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20184、1216(3)选择题非选择题 22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自动调节20191、14选择题2生态因素,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态系统的组成专题思维导图江西中考真题T 能进行呼吸]T 播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T 生物的特征卜T 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T 能生长和茶道] T 其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N 按生活环境分]T 生物的分类卜■[按形有结构分I生物能适应环境1 ----------------; 卜生物适应和影响环境」 I 生物能改变环球」 ------------------ 环境影 响生物1(按用途用r {作生物因刘丽光、—温度,水1 他植mJ 捕食,~竞争.寄生、 值函共生,合作1.[2019 •江西]影响沙漠绿洲分布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A.阳光B.温度C.水D.空气2 .[2016 •江西]下列说法与环境保护理念不匹配的是()A.焚烧、深埋地沟油B. 植树造林C.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D. 加大对破坏环境行为的惩治力度3 .[2018 •江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突出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A.垃圾分类回收B.低碳绿色出行C.沿河排放污染物D.禁燃烟花爆竹4 .[2014 •江西]图ZT3-1表示某生态系统生物部分各组成成分相互依存关系图,以下不合理的选项是()图ZT3-1A.甲是生产者B. 丙不是消费者C. 丁是分解者D. 根据吃与被吃的关系只有1条食物链5 .[2015 •江西]以下各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弱的是()A.森林生态系统B.农田生态系统C.草原生态系统D.海洋生态系统6 .[2014 •江西]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说法错误的是()A.森林比草原的食物网复杂B.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C.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D.引入外来物种不会破坏当地生态系统7 .[2018 •江西]下列关于生物学知识叙述错误的是()A.茎中的形成层和叶芽中的生长点均属于分生组织8 .根瘤菌与豆科植物之间是寄生关系C.排汗、呼气、排尿是人体排泄的三条途径D.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的不同在于它不断分裂,而不分化8.[2017 •江西]如图ZT3-2是一种农田生态系统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图 ZT3-2A.图中只有一条食物链,可表示为水稻一昆虫一鸭 8 .图中水稻和杂草之间存在竞争关系C.该生态系统中能量主要来自水稻和杂草固定的太阳能D.图中微生物可以通过呼吸作用分解鸭的粪便 ,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9 .[2015 •江西]某湖泊引进一种外来植物甲,跟踪调查发现,湖泊中甲的数量逐年显著增加 ,而本地食草鱼类和水草的数量逐年显著减少。

【备考2020】生物中考真题02—生物和环境(含答案) 解析版

【备考2020】生物中考真题02—生物和环境(含答案)  解析版

【备考2020】生物中考真题02—生物和环境(含答案) 解析版【备考2020】生物中考真题—生物与环境友情提示:本试题包括:选择题20个,共20分;填空20个,共20分。

用时3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20分)1.在我国北方,梧桐树一到冬天就落叶,说明生物体()A.能够生长和发育B. 成熟个体能够繁殖后代C.具有遗传和变异现象D. 能对各种刺激作出反应2.生活中有“春兰秋菊,南橘北梨”之说。

造成这种差异的因素依次是()A.光和温度B. 温度和水分C.水分和光D. 土壤和温度3.“谷雨,谷得雨而生也。

”谷雨前后适于播种和移栽植物,这说明()A.环境影响生物B. 生物影响环境C.生物适应环境D. 环境适应生物4.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着环境。

下列现象能够体现生物适应环境的是()A.大树底下好乘凉B.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C. 青蛙冬眠D. 南橘北枳5.近年来,我市加大环境整治力度,不断扩大绿化面积,城市变的更美了,周围的鸟类也越来越多了,鸟类增多现象主要体现了()A.环境对生物的影响B.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C. 非生物因素对环境的影响D. 环境对非生物因素的影响6.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能量沿食物链流动的特点是()1/ 14A.双向流动,逐级递截B. 单向流动,逐级递增C. 循环流动,逐级追增D.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7.如图为某生态系的食物网简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图中数量最少的消费者是鹰B. 该食物网中共有4条食物链C. 杂食性的鸟与昆虫之间只有捕食关系D. 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来自太阳8.生物圈中的每一种生物,都会受到周围其他生物的影响。

陶渊明的诗句“草盛豆苗稀”描绘的自然现象,体现了生物与生物之间的()A. 竞争关系B. 捕食关C. 合作关系D. 共生关系9.读清代诗人袁枚的优美诗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体会到其中包含的生物特征是()A.生物能进行呼吸B. 生物有变异的特性C. 生物都能繁殖D. 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10.下列诗句包含生命现象的是()A.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B.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C.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D.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11.某生物小组为了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准备了10只鼠妇,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专题01 生物与环境-三年(2020-2022)中考生物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带解析

专题01 生物与环境-三年(2020-2022)中考生物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带解析

专题01 生物与环境一、选择题1.(2022·永州)如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食物网的示意图。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共有两条食物链B.图中鹰只属于第五营养级C.图中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D.图中蛇与鹰只存在捕食关系【答案】C【解析】A、图中共有食物链三条:草→食草昆虫→吃虫鸟→鹰;草→食草昆虫→吃虫鸟→蛇→鹰;草→食草昆虫→青蛙→蛇→鹰。

A不符合题意。

B、食物链中每一级都是一个营养级,食物链草→食草昆虫→吃虫鸟→鹰中,鹰属于第四级营养级。

B不符合题意。

C、食物链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构成的吃和被吃的关系,所以图中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

C符合题意。

D、鹰吃蛇,所以鹰和蛇之间的关系是捕食关系,鹰和蛇都有以吃虫鸟为食,所以是竞争关系。

即鹰和蛇既是捕食关系又是竞争关系。

D不符合题意。

2.(2022·烟台)“冰糖心苹果”产自新疆的阿克苏,果核透明,味道甜美,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阿克苏地区年日照时数多达2600小时以上,昼夜温差大。

影响这种苹果品质的非生物因素是()A.温度和光照B.温度和水分C.水分和土壤D.光照和水分【答案】A【解析】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

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

因此,阿克苏地区日照时间长,光照是光合作用的条件,通过充足的光照制造更多的有机物,而昼夜温差大,夜间温度较低,呼吸作用会减弱,降低温度,使苹果的呼吸作用减弱,以减少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从而使苹果中贮藏的有机物更多,味道甜美。

影响这种苹果品质的非生物因素是温度和光照。

3.(2022·乐山)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下列不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是()A.荒漠中生长的骆驼刺,根系发达B.蚯蚓在土壤中活动,使土壤疏松C.沙漠中生活的骆驼,尿液非常少D.寒冷海域中的海豹,皮下脂肪厚【答案】B【解析】A.骆驼刺根系发达,可以吸收到沙漠深处的水分,适应干旱缺水的沙漠环境,A不符合题意。

2020年中考生物必背知识点汇编(打印背诵版)

2020年中考生物必背知识点汇编(打印背诵版)

中考生物必背知识点汇编➢主题1生物体的结构层次1.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Ⅱ)(1)除病毒外,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

(2)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具有的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

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

细胞壁-具有支持和保护作用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质-具有流动性,内有各种细胞器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控制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液泡-有细胞液,内含各种色素、营养物等线粒体-呼吸作用的场所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场所(3)细胞小,需要借助于显微镜观察。

观察细胞的材料需要薄而透明,可以制作为临时装片。

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步骤有擦→ 滴→取→展→盖→染。

2.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Ⅱ)包括单细胞植物(如衣藻)和单细胞动物(如草履虫,眼虫等),可以在一个细胞内进行各项生命活动。

如衣藻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3.细胞分裂、细胞分化形成生物体的不同组织(1)细胞分裂指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

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首先是细胞核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例如核膜消失、出现丝状的染色体等,随后细胞核一分为二;最后细胞质也发生一定的变化,由一份分成大致相等的两份,每一份中含一个细胞核。

草履虫的结构进行的生命活动纤毛运动表膜呼吸口沟、食物泡营养伸缩泡和收集管排泄(2)细胞分化即细胞在形态、结构、功能上发生差异的过程。

细胞分化的结果即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组织。

4.绿色开花植物体和人体的结构层次(Ⅰ)(1)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细胞→组织→器官→绿色开花植物体(2)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主题2生物与环境5.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Ⅰ)(1)环境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2)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3)生物间的关系包括种内关系(互助和斗争)和种间关系(捕食、竞争、寄生、共生等)6.生态系统的组成(Ⅱ)(1)生态系统是在一定区域内,各种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整体。

2020届中考生物复习知识点素材:生物与环境

2020届中考生物复习知识点素材:生物与环境

生物与环境一、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温度、水分、空气等。

(1)植物和人体内各种物质的运输需要水(2)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在光下进行,并需要水、二氧化碳作原料(3)动物、植物的呼吸作用都需要空气中的氧气,也需要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当环境中的几个或者一个因素发生急剧变化时,就会影响生物的生活,甚至导致生物死亡。

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受到其他生物的影响。

生物之间的关系: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

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属竞争关系。

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3、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

例: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

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

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旗形树等。

4、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影响环境,蚯蚓使土壤更加疏松和肥沃,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都属于生物影响环境。

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应和谐发展。

二、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1.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的组成生产者:能够直接制造有机物(如:植物)生物部分消费者:不能直接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如:动物)分解者:能够把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供生产者重新利用(如细菌、真菌)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等,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

3.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生态系统是绿色水库、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4.食物链与食物网食物链: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由于吃与被吃而形成的关系。

例如:草兔子狼(1)食物链一定是从生产者开始(2)食物链中的箭头表示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方向(3)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分解者不参与形成食物链食物网:食物链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形成的网状结构。

2020年北京市中考生物总复习第2讲《生物与环境》

2020年北京市中考生物总复习第2讲《生物与环境》

主题2 生物与环境
返回目录
实验突破
实 3 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 验
实验视频 见超值配赠
【提出问题】光是否影响鼠妇的分布? 【作出假设】鼠妇适于在阴暗的环境中生活(作出假设的依据:在比较阴暗的地 方看到了鼠妇,而在明亮的地方没有看到)。
主题2 生物与环境
返回目录
【制定和实施计划】 1. 在铁盘内放一层湿土,将10只鼠妇平均分成两组,分别放入铁盘两侧的中央。 2. 设置对照:在铁盘内以横轴中线为界,两侧分别盖上纸板(无光)和玻璃板(有光), 形成阴暗和明亮两种环境。实验装置图如下:
A. 甲有可能是生产者 C. 丙有可能是初级消费者
B. 乙是动物 D. 丁是分解者
主题2 生物与环境
返回目录
例3 (2019大兴区九上期末)某生态系统中由四种生物构成一条完整食物链,生 物所占的数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 甲是生产者 B. 此生态系统中,丁通过捕食乙来获得营养 C. 这条食物链中的能量沿着丙、丁、甲、乙的方向流动 D. 如果此生态系统内存在无法分解的有毒物质,则丙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最多
空气 大多数生物需要__氧__气__维持生命 ;大雨过后,蚯蚓爬出地面呼吸 ;土壤板结,植物生长缓慢
温度
限制生物的分布;温度变化影响 动物的行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热带鱼类不会在寒冷水域分布; 蛙和蛇的冬眠
主题2 生物与环境
返回目录
(3)生物因素对生物生存的影响 ①生物因素:生物生存环境中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也包括人类。 ②生物之间的关系[2018.16(2)第2空]
主题2 生物与环境
返回目录
3. 生物的活动能够影响环境 (1)生物通过自身的生命活动,不断地从环境中获取营养物质,同时又将 新陈代谢的产物排到环境中去,从而影响环境。 (2)举例 ①植物进行蒸腾作用可以增大周围空气的湿度; ②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共同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③地衣能加速岩石的风化和土壤的形成; ④“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中考生物复习系列练习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生物试题

中考生物复习系列练习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生物试题

2020届中考生物复习系列练习: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一、单项选择题1.“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践行绿色生活”。

你认为与该主题不符的是( ) A.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B.超前消费,尽量购买包装精美的高档商品C.废物回收利用D.使用环保购物袋答案:B2.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一个生态系统包括一定区域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及非生物环境B.依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不同,一般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C.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捕食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D.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可以反复利用答案:D3.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之间的关系,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A.该生态系统生物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根本来源是太阳能B.该生态系统中,若羊的数量减少,不会影响到蛇的数量C.除生物外,该生态系统还包含阳光、空气等非生物部分D.该生态系统的细菌和真菌作为分解者可以参与物质循环答案:B4.我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推广农业清洁生产技术。

其中,利用微生物技术处理秸秆、畜禽粪便和垃圾等“农村三废”取得重要进展。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农作物、畜禽和微生物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B.利用微生物技术处理秸秆隐含着一条食物链:农作物→细菌C.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通常属于分解者D.土壤中的重金属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营养级越低的生物受污染越严重答案:C5.如图表示的是某一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的总量。

假设这四种生物只构成一条食物链。

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食物链可以表示为乙→甲→丁→丙B.在该食物链中生产者是丙C.若有毒物质镉进入该食物链,则体内含该有毒物质最多的是乙D.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的数量增加,可能引起的后果是乙和丙的数量都增加答案:A6.下列各选项中,可以称为一个生态系统的是()A.校园内的榕树B.池塘中的泥鳅C.某某的母亲河巴河D.小河中的虾答案:C7.2018年5月,我国“月宫365”实验圆满结束,“月宫一号”是一个由人、植物、动物、微生物组成的人工闭合生态系统,与某某国家森林公园生态系统相比,“月宫一号”稳定性较差。

2020年生物中考专题训练一:生物和环境(含答案)

2020年生物中考专题训练一:生物和环境(含答案)

专题训练一生物与环境一、选择题(请将各小题唯一正确的答案代码填在下面答案栏相应的空格内)1.“惊蛰”在每年三月初。

“蛰”指某些昆虫入冬后藏于土中,不饮不食;“惊”指它们在这个节气前后从蛰伏中苏醒过来。

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体现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B.表现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C.有利于动物低温条件生存D.上述行为是长期学习形成的2.下面是明明同学在复习《生物学》时所作的笔记,其中诗文或谚语与所蕴含的生物学知识不对应的是()A.龙生龙,凤生风,老鼠的孩子会打洞---生物的遗传现象B.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鸟的繁殖行为C.人间四月芳非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光对生物的影响D.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生物间的捕食关系3.许多成语或谚语中蕴含着一定的生物学道理。

以下成语或谚语与非生物因素对应合理的是( )4.地衣生活在岩石表面,从岩石中获得营养物质;地衣又能够分泌地衣酸,对岩石有腐蚀作用,这一事实说明()A.生物能适应环境B.生物能影响环境C.生物不能适应环境,也不能影响环境D.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5.下列所给的事例中,属于生物的是()A.孔子鸟化石 B.珊瑚 C.钟乳石 D.石头上的青苔6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种生命现象说明生物体具有什么特征?()A.呼吸B. 排出体内废物C. 对刺激作出反应D. 生长和繁殖7. 植物的生长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排出氧气,这种生命现象说明生物体具有的特征是()A.遗传和变异B. 排出体内的废物C. 能生长与发育D. 能获取食物8.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非常密切,下列现象中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A.鱼儿离不开水B.秋天大雁从北方飞向南方C.蜥蜴的体色与环境色彩一致D.蚯蚓使板结的土壤疏松9.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生物的共同特征的是()A.生长发育B. 进行呼吸C. 利用光能合成有机物D. 繁殖后代10.下列不属于调查的是()A.统计我国人口的平均收入B. 统计全班同学的视力情况C. 显微镜下观察洋葱表皮细胞D. 调查一块农田中的生物种类11.在调查校园生物种类的活动中,正确的做法是()A.事先设计好调查表B. 将喜欢的生物如实记录,其他忽略C. 将调查的植物叶采摘下来留作纪念D. 你在小组独自进行调查12.下列属于一个生态系统的是()A.内蒙古草原的全部动物B.长江里的全部鱼C.长白山林区D.神龙架林区的全部生物13. 森林茂密的地方,大气湿度大,说明()A.生物能影响环境B. 生物适应环境C. 大气影响植物的生存D. 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分14.温度属于影响植物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属于()A.生物因素 B.非生物因素C.相关因素 D.其他因素15. 为了探究某一非生物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小明选择了生长状况相仿的三株幼苗,观察、记录,10天后结果如下表:从中可看出探究的非生物因素和对照组分别是()A.水分、2号B. 水分、1号C. 阳光、3号D. 阳光、1号16. 如图是某同学制作的生态瓶(模拟的生态系统),要想使它更加完善,还需要补充的成分是()A. 分解者B. 消费者C. 生产者D. 非生物部分17.下列各项食物链的表述,错误的是()A.青虫→山雀→雀鹰B.牧草→野兔→狐狸C.水草→小虾→黑鱼D.禾苗→蝗虫→山雀→雀鹰18.某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体内汞的含量如下表所示,下列食物链中正确的是()A.甲→乙→丁→丙B. 丁→丙→乙→甲C. 丙→甲→乙→丁D. 乙→甲→丙→丁19. 一个生态系统,无论大小,都是由()A.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B. 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组成C.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组成D. 阳光、空气、水组成20.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B.一个生态系统必须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C.生态系统具有很强的自动调节能力,遭到任何破坏都能迅速恢复D.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和物质会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21. 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占的数量关系如图。

专题01 生物与环境-2020年中考生物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专题01 生物与环境-2020年中考生物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专题01 生物与环境1.(2020年黑龙江省鸡西市中考题)生活在寒冷海域中的海豹皮下脂肪很厚,是受______的影响。

()A.水B.阳光C.温度D.空气2.(2020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题)下列古诗中关于“环境影响生物”的表述,与其它三个选项明显不同的是()A.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B.近水楼台先得后,向阳花木早逢春C.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3.(2020年陕西省中考题)下列属于生物的是()A.阳光B.大熊猫C.钟乳石D.计算机病毒4.(2020年甘肃省定西市中考题)下列实例中属于生态系统的是()A.一片森林中的所有植物B.一条河流中的所有动物C.一片草原上的所有生物D.一个湖泊中的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5.(2020年黑龙江省鸡西市中考题)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A.草原上的羊B.池塘中所有的鱼C.穆棱河的水D.完达山地区6.(2020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题)下列选项中能反映生物影响环境的是()A.千里之堤,溃于蚁穴B.仙人掌的叶变成刺状C.沙漠里的植物种类稀少D.北极熊具有与冰雪相似的体色7.(2020年陕西省中考题)下列选项中体现了生物适应环境的是()A.仙人球的叶变成刺状,以减少水分的散失B.千里之堤,溃于蚊穴C.过度放牧,破坏草场D.大树底下好乘凉8.(2020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题)下列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的是()A.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鱼B.一片森林中的所有生物C.一块草地上所有的植物D.一条河流9.(2020年山东省德州市中考题)下列诗句或歌词中,能体现温度对生物影响的一项是()A.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B.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C.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D.雨露滋润禾苗壮,万物生长靠太阳10.(2020年陕西省中考题)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A.海洋生态系统B.森林生态系统C.湿地生态系统D.生物圈11.(2020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题)我市某湿地公园内,一只雌野鸭带领几只小鸭正在水中觅食,看到游人接近后,雌鸭大声鸣叫并带领小鸭迅速游到湖中深水处。

2020浙版中考科学生物专题10 生物和环境

2020浙版中考科学生物专题10 生物和环境

专题10-生物与环境一、选择题1、龙王山位于安吉县南段,西天目山北侧,浙皖两省,安吉、临安、宁国三县的交界处,山上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还有众多的微生物等,山上所有生物构成一个(C) A.生物圈B.生态系统D.种群.群落C2、如图为某树林中部分生物成分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植物→虫→鸟→细菌B.若图中加入阳光、空气等非生物部分,就构成了一个群落C.虫的体色与栖息环境相近,这体现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D.图中的细菌、真菌能把无机物分解为有机物3、2019年2月中国国家航天局表示,“嫦娥四号”携带迷你生物圈至月球,迷你生物圈内有马铃薯、拟南芥、油菜、棉花、果蝇、酵母6种生物,还有18mL水,以及土壤、空气和热控模块(控制温度)。

其中有棉花种)C(,这是月球上首次有生物体生长,下列关于该实验分析正确的是)如图(子发芽A.从生态系统成分的角度考虑果蝇、酵母属于消费者.建立迷你生物圈需遵循能量循环和物质流动定律B .棉花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是水分、适宜的温度和空气C .该迷你生物圈结构单一、稳定性好D——、泰顺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温州市两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一,保护区主要保护珍稀濒危鸟类4另外保护区内的植物属于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的有南方红豆杉、8还有一级保护动物云豹等共种;黄腹角雉,)D(4莼菜等种。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黄腹角雉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消费者A .黄腹角雉的细胞无细胞壁,红豆杉的细胞有细胞壁B C.自然保护区所有的黄腹角雉是一个种群.整个自然保护区就是一个群落D、如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的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

下列各项中错误的是5 )B(A.从能量关系看②>③+④B.①表示流经生态系统内部的总能量C.该生态系统中有机物最终来源于生产者D.生物与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一般不可逆转,所以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6、繁殖季节,疏豆植株在花瓣打开前雄蕊中的花粉就会从花药中散出来,落在雌落的柱头上。

中考生物专题三 生物与环境

中考生物专题三  生物与环境
返回目录
(2)请写出该稻田中的一条食物链__水__稻__→__蝗__虫__→__青__蛙________ ___(__或__水__稻__→__三__化__螟__→__青__蛙__)___,其中生物之间存在的种间关系 是_______捕__食________。 (3)生态系统中的______物__质_________和______能__量_________通过 食物链在生物之间进行运输和传递。
返回目录
29. (2020开封)(资料分析)阅读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一块稻田就是一个小小的生态系统,这里有少许杂草与水稻
争夺着阳光、养料、水分和生长的空间,蝗虫、三化螟在稻秧上 取食,青蛙是忠实的田园卫士,一旦发现害虫,会迅速地将其捕 获……到了成熟季节,人们喜悦收获粮食。 (1)阳光、养料、水分等都能影响水稻的生长,它们属于 _______非__生__物______因素。杂草与水稻争夺阳光、养料、水分等, 说明二者之间存在着_______竞__争________关系。
返回目录
20. (2020新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组成是( D ) A. 食物链和食物网 B. 物质循环、能量流动 C.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D.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无机环境
返回目录
21. (2020自贡)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C)
A. 谚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中,蝉属于生产者 B. 南湖公园内的所有动物和植物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C. 落叶中的有机物可以被细菌和真菌分解成无机物 D. 农田生态系统比森林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更强
返回目录
方案二:在两个温度不同的相同密闭容器中各放入一只健壮的蟑 螂(如图乙),利用传感器测定30分钟内的相关数据。多次重复 实验。
返回目的__含__量_________反映蟑螂呼 吸作用的快慢。 (2)与方案二相比,方案一的变量控制有什么优点? _____用__同__一__只__蟑__螂__,__避__免__了__不__同__只__蟑__螂__体__质__的__差__异__等___________ (列举一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与环境
1.下列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实例中,哪一项描述与其他三项不同
A.仙人掌叶特化为刺
B.骆驼刺有非常发达的根系
C.蚯蚓改良土壤
D.竹节虫与竹的枝叶相似
2.“沙漠地区栽种的植物能防风固沙”,下列能体现出与此现象相同的生物与环境关系的是A.南极企鹅的皮下脂肪很厚
B.温带的野兔随季节换毛
C.蚯蚓能疏松土壤,提高土壤肥力
D.秋冬季节,杨树落叶
3.(2018·遵义)下列实例中,生物与环境不相适应的是
A.竹节虫形似竹节
B.北极狐的体色接近白色
C.草蜥遇到敌害自动断尾
D.有些人初到高原出现高原反应
4.(2018·通辽)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能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下列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A.荒漠中的植物——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
B.雨露滋润禾苗壮
C.蚯蚓能疏松土壤,提高土壤肥力
D.南极企鹅的皮下脂肪很厚
5.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探究环境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的变量是光照
B.在湿土和干土处分别放一只鼠妇
C.探究的问题是土壤的潮湿度对鼠妇生活有影响吗?
D.该实验做一次就可得出正确结论
6.某组同学在探究光对蚯蚓影响的实验时,拟定了以下实验计划,不正确的是A.提出问题:光会影响蚯蚓的分布吗?
B.作出假设:光会影响蚯蚓的分布
C.设置变量:设置黑暗潮湿和明亮干燥两种环境
D.实验对象:10条大小相似的健康蚯蚓
7.前进中学某班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设置了一组对照实验。

以下几组对照,符合他们实验要求的是
A.阴暗潮湿与阴暗干燥
B.阴暗潮湿与明亮潮湿
C.阴暗潮湿与明亮干燥
D.明亮潮湿与明亮干燥
8.丁丁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生活在山洞深处无光条件下的蚜虫,个体大多无翅膀;生活在山洞浅处明暗交替的条件下的蚜虫,个体大多有翅。

那么,影响蚜虫生长发育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A.温度B.阳光
C.空气D.岩石
9.下列描述的情境中,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C.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D.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0.下列不能说明生物是适应环境的是
A.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刺,植株矮小,根系发达
B.生活在寒冷雪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的厚度可达60毫米
C.蚯蚓生活在土壤中,能够疏松土壤
D.竹节虫静止不动时非常像竹子
11.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B.“南橘北枳”,反映了环境因素对生物性状的影响
C.叶片退化为刺的仙人掌,可以适应干旱环境
D.“竹节虫的身体与竹枝极为相似,这属于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12.鼠妇,又称潮虫,它们经常躲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如石块的下面、花盆的底部,以及放置擦地墩布的角落。

当人们移开花盆、搬开石块或挪开墩布后,鼠妇就会很快地爬到其他隐蔽的地方去。

这是光在影响它们的生活吗?
现在提供鼠妇10只、硬纸盒、湿泥土、记录本、计时器、手电筒、黑纸板等实验材料,请你设计一个探究光照是否影响鼠妇分布的实验。

(1)实验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步骤:
①在硬纸盒内铺一层湿泥土,左半侧盖上黑纸板,右半侧____________,并将硬纸盒置于手电筒的光照
之下。

②在硬纸盒两侧中央的湿泥土上各放入5只鼠妇,一段时间后观察____________,并做好记录。

(3)实验结束后,应将全部鼠妇放回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一种菊科植物从海拔500米的平原到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都有分布,但其植株的高度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现设计实验探究海拔高度是否是影响该菊科植物株高的因素,实验分组及处理如表,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提出问题:海拔高度是影响该菊科植物株高的因素吗?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

(2)a组和b组、c组和d组都是原产地相同的同一品种,且栽培地的土壤条件适宜并相同,这是为了保证实验结果只能是由____________引起的。

(3)a组和b组的对照中,实验组是_____________。

(4)实验最后测量每组各植株的高度,以__________(填“最大值”或“最小值”或“平均值”)为该组植株的株高。

(5)请预测最可能的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

A.a﹤b c﹤d B.a=b c=d
C.a﹥c b﹥d D.a﹥b c﹥d
参考答案
1.【答案】C
2.【答案】C
3.【答案】D
4.【答案】C
5.【答案】C
6.【答案】C
7.【答案】B
8.【答案】B
9.【答案】B
10.【答案】C
11.【答案】D
12.【答案】(1)光照影响鼠妇分布
(2)①盖上玻璃板②鼠妇的分布情况
(3)适宜它们生活的自然环境中
(4)光照
13.【答案】(1)海拔高度是影响该菊科植物株高的因素(2)海拔高度(变量)
(3)b组
(4)平均值
(5)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