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成本管理与控制》第九章
10507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第九章库存管理
![10507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第九章库存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92c083fda45177232e60a285.png)
库存状态透明性(对供应商)是实施供应商管 理用户库存的关键。
实施步骤:
(1)建立顾客情报信息系统 (2)建立销售网络管理系统 (3)建立供应商与分销商(批发商)的合作框架协议 (4)组织机构的变革
五、联合管理库存策略
第九章 库存管理
第一节 库存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库存是指处于储存状态的物品或商品。
问题1:库存成本包括哪些要素
1、订购成本 2、库存持有成本 3、缺货成本
日本的理念
成本
总库存成本
库存持有成本
经济订货批量(2)
3
单位订货成本缺货成本
Copyright
n问题2:怎样进行库存分类
n ABC分类法 n 将库存物资按重要程度分类 特别重要的库存(A类库存) 一般重要的库存(B类库存) 不重要的库存(C类库存)
•
9、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 强不息 。上午 4时50 分16秒 上午4时 50分04 :50:162 0.6.3
• 10、你要做多大的事情,就该承受多大的压力。6/3/20
20 4:50:16 AM04:50:162020/6/3
• 11、自己要先看得起自己,别人才会看得起你。6/3/20
3、实施VMI的好处
(1)成本缩减
VMI缓和了需求的不确定性 VMI解决了存货水平与顾客服务水平的冲突 VMI提高了补货频率,使供需双方都受益 VMI将使运输成本减少
(2)服务改善
VMI中,在多用户补货、递送间的协调大大改善了 服务水平。
VMI可以使产品更新更加方便.
4、VMI的实施方法
2、VMI的基本思想
(1)合作精神(合作性原则)
物流信息系统教学设计
![物流信息系统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4c4804b767f5acfa1c7cddd.png)
第九章第一节《物流信息系统概述》的教学设计一、教材以及教学内容分析1、教材:《物流成本管理》,此教材用书是现代物流管理与电子商务专业教育部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司推荐的教材之一,版本是2005年7月第一版,此节内容是第九章第一节的内容。
2、教学内容:物流信息系统是物流领域的重要的内容,它可以精确的反映物流当前状况和定期活动,以衡量顾客订货和存货水平,以及及时的提供快速的管理反馈。
在此之前,我们学习了物流采购成本管理,对于物流中采购成本的构成,以及如何采取相应的手段来控制物流采购成本,我们已经有比较深刻的印象。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九章的物流信息系统成本控制,对于物流信息系统,内容很多,要想控制物流信息成本,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物流信息系统的一些基本知识,这样有利于我们更有效地进行物流信息成本控制。
二、教学对象分析07物流班共有44人,由于上个学期担任该班《仓储与配送实务》的课程的授课,师生之间比较熟悉和默契。
虽然专业课相对来说比较枯燥,但在授课过程中的时候通过学生自己做案例分析来提高学生一种自学的能力,总的来说,这个班的学习气氛很浓,知识面相对来说比较广,因此大部分学生都比较喜欢这门课的学习。
但在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中存在的问题的时候还不能做到“活学活用”,缺乏一定地条理性和系统性,重点在于培养他们的分析能力和自学能力。
07物流班共有44人,其中10个女生,34个男生。
由于这学期新到这个学校,刚接触物流这门专业课,基本上没有哪位同学了解这门新兴的专业课,因此在授课过程中主要是讲授一些基础的知识。
这个班绝大部分女生求知欲望都比较强,上课很认真,但是有几个男生上课经常有睡觉行为。
而且这个班上课的气氛有点沉闷,学生知识面不广,理解能力差,要想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扩充他们的知识面,必须加入较多有趣生动的课外知识,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三、教学目标以及要求(一)认知目标1、了解物流信息的概念以及作用。
物流成本管理与控制培训课件
![物流成本管理与控制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8acea5c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3f.png)
仅指企业委托物流企业进行运输、仓储等业务所支出的费 用。
广义的物流成本
除了包括狭义的物流成本,还包括企业内部与物流相关的 人工、设备、设施和资金占用等成本。
物流成本构成
流通加工成本
指企业为完成流通加工活动所支出的费用 ,包括流通加工设备费用、流通加工人员 工资等。
运输成本
指企业为完成运输活动所支出的费用,包 括车辆费用、运输人员工资、油料消耗等 。
物流成本管理与控制培 训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5
目录
• 物流成本管理概述 • 物流成本控制方法 • 物流成本控制策略 • 物流成本控制案例分析 • 物流成本控制未来发展
01
物流成本管理概述
物流成本定义
物流成本
指企业在整个物流活动过程中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 的货币表现,包括包装、装卸、运输、储存、流通加工、 物流信息和配送等环节所发生的全部费用。
标准成本法
总结词
标准成本法是一种以预先设定的标准成本为基础的成本控制方法。
详细描述
标准成本法要求企业在生产前,根据历史数据和市场行情制定产品的标准成本。在生产过程中,通过比较实际成 本与标准成本的差异,分析原因并采取措施进行成本控制。标准成本法有助于企业提高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成本 控制的有效性。
作业成本法
要点一总结词要点二源自详细描述供应链协同下的物流成本控制是通过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 协作和信息共享,实现整体供应链的成本优化和效率提升 。
加强与供应商、制造商、销售商等上下游企业的合作与沟 通,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计划,优化库存管理、订单处理 、运输配送等环节,降低整体供应链的成本和风险,提升 整体竞争力。
05
物流成本控制未来发展
物流公司成本核算与控制管理办法
![物流公司成本核算与控制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2f71f113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dc.png)
物流公司成本管理办法1. 目的为了规范物流公司成本核算,加强成本的管理及控制,实现成本最小化,利润最大化,结合物流公司经营的特点,特制定本办法。
2.适用范围集团物流公司。
3. 职责3.1 物流公司总经理负责成本核算与控制管理工作;3.2物流公司副总经理负责新增项目成本测算,以及确定最优线路与运输车型;3.3物流公司车队长督促、检查各车辆按要求装载及燃油使用情况;3.4车队管理人员负责加强道路巡查,及时收报道路信息;3.5外联、营销中心及土石方公司配合物流公司对新增项目进行成本测算;3.6 信息中心负责合理调配车辆;3.7财务部负责按单车进行成本核算;3.8集团办公室负责督促执行。
4. 成本核算要求及计算方法4.1成本核算对象:物流公司原料车队、成品车队所有车辆。
4.2成本核算内容:(1)原料车队车辆:各车辆装运土石公里成本,计算单位为元/公里。
单位成本主要含驾驶员工资、管理后勤人员工资、油耗、轮胎消耗、维修费用(含材料、工时费)、保险及年检过桥费、车辆折旧、事故赔偿、其它分摊等。
(2)成品车队车辆:各车辆装运土砂石吨公里成本,计算单位为元/吨.公里。
单位成本主要含驾驶员工资、管理后勤人员工资、油耗、轮胎消耗、维修费用(含材料、工时费)、保险及年检过桥费、车辆折旧、事故赔偿、其它分摊等。
4.3成本核算口径4.3.1月单车运行里程:(1)原料车队车辆:因土石方运输过程每趟次往返线路、里程基本不变,故月单车运行里程按所有单趟里程(往返)×本线路趟次的累加计算。
单趟里程(往返)按设定路线进行测定,由物流公司牵头,组织土石方公司共同进行现场测定。
(2)成品车队车辆:因成品运输车辆在配送砂石时出货地点、收费地点相对固定,故月单车运行里程按所有单趟里程(往返)×本线路趟次的累加计算。
单趟里程(往返)按设定路线进行测定,由物流公司牵头,组织营销中心共同进行现场测定。
4.3.2月单车运送方量/趟次:(1)成品料车队车辆:每趟次运送方量按销售客户回单方量计算,数据从ERP系统提取。
现代物流学复习重点(1)07114
![现代物流学复习重点(1)07114](https://img.taocdn.com/s3/m/33efc2fc915f804d2a16c107.png)
《现代物流学》重点第一章概述物流的概念经历了三个阶段:物流概念的孕育与萌芽:从20 世纪初到20 世纪50 年代;分销物流学阶段:从20 世纪50 年代中期到20 世纪80 年代中期;现代物流学阶段:从20 世纪80 年代中期一直到现代;现代物流主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有6个(1)电子化2)网络化3)社会化4)集约化5)系统化6)国际化物流的作用:(1)物流贯穿商品生产流通全过程;(2)物流有助于降低成本,提升用户价值;(3)提升效益,增加销售和盈利;(4)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物流系统的特点:1)目的性2)整体性(特点中最重要的)3)协调性4)专业性5)先进性与开放性物流管理的发展历程:物流功能个别管理阶段;物流功能的系统化管理阶段;物流管理领域扩大阶段;企业内物流一体化管理阶段;供应链物流管理阶段;物流管理的基本内容:1)物流作业管理2)物流战略管理3)物流成本管理4)物流服务管理5)物流人力资源管理6)供应链管理物流管理的原则:1.总体上,坚持物流合理化原则,兼顾成本与服务,合理配置,实现物流系统的整体优化;2.宏观上,完善支撑要素建设,配合政府和专业机构的规划和指导;3.微观上,不仅要实现供应链的整体优化,还应该实现服务的专业化与增值化;4.服务上,遵循7R 原则,即适合的数量、质量、时间、地点、商品、价格、优良的印象)物流标准化的特点:1)复杂性2)固有性3)科学性4)民主性5)经济性(特点中的重点)6)国际性物流标准化的意义:以前曾出过案例分析题物流标准化对于提高物流作业标准,加快商品流通速度,保证物流质量,减少物流环节,提高物流管理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有利于推动物流技术的发展:物流标准化能够实现物流各环节衔接的一致性,加快流通速度;物流标准化是实施物流管理科学化的重要手段;物流标准化有助于降低物流成本;物流标准化有利于提高技术水平,推动物流技术的发展;物流标准化便于同外界系统的连接;物流标准化是加快物流系统建设的捷径;物流标准化的内容:物流系统标准化、物流作业标准化、管理组织工作标准化;第二章仓库与库存管理仓库的功能:1)储存与保管2)调节供需平衡3)调节货物运输能力4)配送与流通加工仓库的分类:(1)按用途分:a. 自用仓库; b.营业仓库;c.公用仓库;(2)根据保管形态分: a. 普通仓库;b.保温仓库;c.特种仓库;d.水上仓库;(3)根据建筑形态分:a. 按建筑构造分:平房仓库、多层仓库、高层仓库、地下仓库等b.根据建筑材料分:钢筋混凝土、混凝土预制板、木制建筑、钢骨架建筑仓库(4)根据功能及其分: a. 储存仓库 b. 流通仓库;c. 配送中心;d. 保税仓库;仓库管理原则:1)质量第一;2)预防为主;3)讲究科学;4)提高效率;5)确保安全库存的分类:(1)按其在生产加工与配送过程中所处的状态分:原材料库存、在制品库存、产成品库存;(2)按经营过程的角度分类:经常库存;在途库存:是指处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上的库存,即在到达目的地之前不能被使用,但是它仍然是库存的一部分;安全库存:指为了预防不确定性因素(短时间内的大批订单、交货期延长)而准备的库存;投机库存:是指为了满足正常需求之外的某种需求而准备的库存;季节性库存;f) 促销库存g) 呆滞库存协同供应体系下的库存管理模式:及时供应(Just in time,JIT);寄售库;(consignment warehouse, CW)联合库存管理模式(Joint managed inventory, JMI):是一种基于协调中心的库存管理方法,是为了解决供应链体系中的牛鞭效应,提高供应链的同步进化程度而提出来的。
【复习】物流管理
![【复习】物流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ac8bc79ebe1e650e53ea996d.png)
第一章物流和供应链Logistics and the Supply Chain1.物流的经济影响(Economic Impacts of Logistics):1)宏观角度,物流在国家的经济增长和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2)经济效用(Economic Utility):产品满足顾客需求和需求的价值或有用性拥有效用(possession utility):能够拥有某产品的顾客所得到的价值或有用性形式效用(form utility):指产品以一种形式存在,这时产品一方面可以被顾客使用,另一方面对顾客有价值地点效用(place utility):在顾客需要产品的地方能够得到产品时间效用(time utility):当顾客需要的时候提供产品2.物流的定义:Logistics is that part of the supply chain process that plans, implements, and controls the efficient, effective forward and reverses flow and storage of goods, services, and related information between the point of origin and the point of consumption in order to meet customers’ requirements.物流是供应链管理的一部分,它以满足顾客需求为目标,对产品、服务和相关信息在起始点和消费点之间的有效率的、有效果的正向和逆向流动和储存进行计划、实施和控制。
3.逆向物流(reverse logistics):产品从消费者流向制造商的流动和储存4.物流的系统方法和总成本方法(The Systems and Total Cost Approaches to Logistics):1)系统方法(systems approach):从全公司的角度考虑,公司的目标之所以能够实现,是认识到公司的主要职能部门(营销、生产、财务和物流)间的相互依赖性。
物流成本管理(第9章)课件
![物流成本管理(第9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1b1a8e48762caaedd33d499.png)
第二节 标准成本法
➢ 美国钢管公司是一家生产乐器的制造商,多年来一直为初中和高中的音乐爱好者制造 乐器。成千上万支乐队的成员们所期盼的短号、长号和低音大号都是从这里生产的。 有人曾经询问该公司的创立者乔治·分尼成功的秘密是什么。得到的回答是:
➢ “质量控制和成本控制。产品应具有极高的质量、极低的缺陷率并进行严密的成本控 制。”
物流成本管理(第9章)
第二节 标准成本法
二、标准成本的类型
2. 正常标准成本
➢ 正常标准成本是根据正常的耗用水平、正常的价格和正常的生产经营能力利用程 度制定的标准成本。在制定这种标准成本时,把生产经营活动中一般难以避免的 损耗和低效率等情况也计算在内,使之切合下期的实际情况,成为切实可行的控 制成本。这种标准成本的实现既非易事,也非高不可攀,而是经过努力可以达到 的。
二、标准成本的类型
1. 理想标准成本
➢ 理想标准成本是以现有生产经营条件处于最优状态为基础确定的 最低水平的成本。它通常是根据理论上的生产要素耗用量,最理 想的生产要素价格和能实现的最高生产经营能力利用程度来制 定的。采用这种标准成本不允许有任何的失误、浪费和损失存在。
➢ 由于这种标准成本未考虑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况,提出的要求过高, 很难实现,故实际工作中很少采用,它的主要用途是提供一个完 美的工作目标,揭示实际成本下降的潜力。
➢ “标准成本法不用于惩罚。我们从不用它过分地要求人们。它仅仅是一件诊断的工具, 它帮助我们记录生产过程的账务情况。
物流成本管理(第9章)
第二节 标准成本法
一、标准成本法概述 ➢ 标准成本法是在泰勒的生产过程标准化思想影响
下,于20世纪20年代在美国产生的。 ➢ 标准成本法是一个成本控制系统,3个要件:标
物流成本管理与控制课件
![物流成本管理与控制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d87ecca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10.png)
04
物流成本核算方法
作业成本法(ABC法)
总结词
作业成本法是一种以作业为基础的成本核算方法,通过分析作业和成本动因,将间接费用分配到各个作业中,再 根据产品或服务消耗的作业量将成本计入产品或服务。
详细描述
作业成本法将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划分为一系列作业,如订单处理、库存管理、运输等。通过对每项作业进行成 本核算,可以更准确地反映产品或服务的成本。这种方法适用于间接费用占比较大、产品种类较多且生产过程复 杂的企业。
05
物流成本控制实践案例
某电商企业的物流成本控制案例
背景介绍
某知名电商企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面临着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的问 题,为此,企业决定采取措施对物流成本进行管理和控制。
解决方案
该企业通过优化物流配送网络、采用先进的仓储管理系统、实施批 量采购和集中配送等策略,有效降低了物流成本。
实施效果
经过一年的努力,该企业的物流成本降低了10%,同时,通过优化物 流配送网络,还显著提高了物流效率和客户满意度。
信息系统建设
采用先进的信息系统可以提高订单处理和物流管理的效率,降低信 息成本。
信息共享与协同
通过信息共享和协同作业,可以提高订单处理和物流管理的准确性 ,降低信息成本。
隐性物流成本
机会成本
在物流过程中,可能会因缺货、 延误等原因失去销售机会,这些 机会成本需要纳入物流成本考虑 。
风险成本
在物流过程中,可能会因天气、 政治等因素造成货物损失或延误 ,这些风险成本也需要纳入物流 成本考虑。
物流成本管理的智能化趋势
智能化运营管理
应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实现物流运营管理的智能化, 提高物流效率和降低运营成本。
智能化决策支持
电商环境下皮革生产企业物流成本控制——评《供应链视角下电子商务企业物流成本的管理与控制》
![电商环境下皮革生产企业物流成本控制——评《供应链视角下电子商务企业物流成本的管理与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a97ef5f1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aa.png)
【作者简介:程皖川(1986.6-),女,汉族,安徽铜陵人,硕士,成都大学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会计学、审计学及相关教学改革。
】电商环境下皮革生产企业物流成本控制———评《供应链视角下电子商务企业物流成本的管理与控制》程皖川(成都大学商学院,四川成都610106)书名:《供应链视角下电子商务企业物流成本的管理与控制》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编者:张远ISBN:9787517074366出版时间:2019年2月定价:64.00元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与电子商务相关的各种体系也在不断地完善中,电子商务党的不断创新发展,也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重大的推进作用。
与此同时,物流对于电商企业来说,也是最为重要的内容,物流的成本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电商的经济效益。
对于购买产品的消费者来说,更在乎对于商品的质量以及物流快递的速度以及包装是否有破损,这些因素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电商企业的物流。
因此对于电商企业来说,物流的成本控制以及适合的物流选择都是电商企业应该考虑的事情。
《供应链视角下电子商务企业物流成本的管理与控制》这本书是在供应链的视角下对电子商务的物流管理进行了一定集中性的讲解,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到物流成本以及供应链的管理。
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是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帮助读者可以更好的对该项内容有一定的了解,还介绍了电子商务企业物流成本管理发展现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成因探究,还涉及到了新零售的定义。
第二章主要是对于电子商务物流成本的理论研究,这里面包含了电子商务的基本理论以及电子商务物流的基本理论,让读者和相关从业者对电子商务的物流有一定的了解。
除了这些内容以外,还介绍了电子商务物流的成本以及各自的分类,这些内容都有效的为读者对电子商务有更好的了解和判断。
第三章主要介绍了电子商务企业物流成本的核算,这部分的内容主要是在作业成本法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些研究,包括对于作业成本法的相关内容的介绍,同时还分析了物流作业成本法的优势以及自身的适用条件,这些内容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读者和相关从业者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物流成本的必要性以及可行性的分析。
物流成本控制培训教材课件
![物流成本控制培训教材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341f4059b89680202d825bf.png)
乙产品目标成本=3000×400-10200-3000×400 ×18% = 973800(元)
总目标成本= 1949400+ 973800=2923200(元) < 2989200(元)
低于企业规定的总体目标成本,因此该企业规定的总体目标 成本合理,应将各产品目标成本的预计值纳入计划。
基本标准成本是企业依据过去几年实际营运资料所设 定的标准成本。
现行标准成本是指根据其适用期间应该发生的价格、 效率和生产经营能力利用程度等预计的标准成本。
物流成本控制培训教材
24
产生背景:
• 美国工业在南北战争以后有很大的发展,许多工厂发展成 本生产多种产品的大企业。但是由于企业管理落后,劳动 生产率降低,许多工厂的产量大大低于额定生产能力。
23
3.3.1 物流标准成本分类
1.理想标准成本和正常标准成本
理想标准成本又称理论标准成本或最高标准成本,是 以现有生产经营条件处于最优状态为基础确定的成本水平。
正常标准成本是根据企业的正常生产能力,以有效的 生产经营条件为基础而制定的标准成本,是正常情况下企 业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成本标准。
2.基本标准成本和现行标准成本
目标利润=预计服务收入x同类企业平均营业利润率 或
物流成本控制培训教材
11
目标利润=本企业净资产x同类企业平均净资产利润率 或
目标利润=本企业总资产x同类企业平均资产利润率 【5-1】 某运输企业的同业平均物流服务利润率为15%,运
输作业市场价格为1元/(吨·公里),该运输企业预计明年 预计运输作业量为600万吨·公里,则
物流成本管理——思考题
![物流成本管理——思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384f621a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03.png)
物流成本管理——思考题错误:单选:①【第三、四章】5、7 ②【第八章】4小题题目有误多选:①【第二章】2 ②【第五章】1 ③【第九章】1填空:①【第六章】1,答案、题目有错别字②【第八章】1,题目有错别字③【第十章】1,答案漏字;3,题目有错别字PS:已改正的了题目为红色字体。
补充题目为蓝色字体。
【第六章】2,有疑问一、单选题【第一、二章】1.“物流成本冰山说”是(B)提出的。
A.美国的彼得.德鲁克B.日本的西泽修C.美国的科特勒D.日本的阿保荣司2..第三个利润源挖掘对象是生产力中(C)的潜力。
A.劳动对象B.劳动者C.劳动工具D.劳动产品3. 物流管理的首要任务是(B)A.提高物流效率B.降低物流成本C.满足顾客需求D.服务的可靠性4.以下哪一个属于物流成本管理有关创造价值的原则(D )A.引导原则B.信号传递原则C.双方交易原则D.竞争效益原则5.按照人们进行物流成本管理和控制的不同角度,把物流成本分(A)①.社会物流成本②.货主企业的物流成本③.微观物流成本④.宏观物流成本⑤.物流企业的物流成本A.①②⑤B.①③⑤C.②③⑤D.③④⑤6.以下哪一个属于物流成本管理中有关竞争环境的原则(A)A.自利行为原则B.比较优势原则C.净增效益原则D.有价值的创意原则7.以下不属于外部物流成本管理环境的组成要素的是(C)A.经济环境B.法律环境C.政治环境D.金融环境8.在外部物流成本管理的经济环境中,企业对经济环境的关注应考虑的因素,下列不正确的一项是(D )A、经济周期B、经济发展状况C、宏观调控政策D、社会利益补充:1、第一个利润源挖掘对象是生产力中的( A )A.劳动对象 B.劳动者 C.劳动工具 D.劳动产品2、第二个利润源挖掘对象是生产力中的( B )A.劳动对象B.劳动者C.劳动工具D.劳动产品3、世界著名的管理学彼得·德鲁克曾经讲过:“(C)是经济领域里的黑暗大陆。
”A、仓储B、运输C、流通D、配送4、根据“物流成本冰山”说,露在水面之上的部分是( C )A、企业内部消耗的物流费用B、制造费用C、委托的物流费用D、自营物流费【第三、四章】1、下列属于物流成本管理的基本模式的有( D )①成本节省模式②成本避免模式③成本效益模式④总成本模式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2、下列选项中哪项不属于成本会计基本模式( A )A、分析型成本会计模式B、计算型成本会计模式C、核算型成本会计模式D、管理型成本会计模式3、( C )是根据物流成本计划,对成本发生和形成过程以及影响成本的各种因素条件施加主动影响,以保证实现物流成本计划的一种行为。
物流成本管理与控制(第2版)课后习题简答
![物流成本管理与控制(第2版)课后习题简答](https://img.taocdn.com/s3/m/44bc03d0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c8.png)
物流成本管理与控制(第2版)课后习题简答第⼀章:物流成本管理与控制概述1.什么是物流成本?在分析过程中,⼈们应该从哪些不同⾓度理解物流成本的含义?根据2001年8⽉1⽇正式实施的《中华⼈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18354 2001),物流成本可定义为“物流活动中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即产品在实物运动过程中,如包装、运输、储存、流通加⼯、物流信息等各个环节所⽀出⼈⼒、物⼒和财⼒的总和。
物流成本是完成诸种物流活动所需的全部费⽤。
2.如何理解⽇本和欧美国家物流成本管理的发展历程?对我国物流成本管理的发展有何借鉴作⽤?从欧美国家的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的⼀般发展过程来看,⼤致可以分为以下⼏个阶段。
(1)物流成本认识阶段(2)物流项⽬成本管理阶段(3)引⼈物流预算管理制度的阶段(4)物流预算管理制度确⽴阶段(5)物流业绩评价制度确⽴阶段⽇本著名物流研究专家菊池康也教授为在《物流管理》⼀书中,认为⽇本物流成本管理发展可分为下述5个阶段:了解物流成本的实际状况(对物流活动的重要性提⾼认识);物流成本核算(了解并解决物流活动中存在的问题);物流成本管理(物流成本的标准成本管理和预算管理);物流收益评估(评估物流对企业效益的贡献程度);物流盈亏分析(对物流系统的变化或改⾰做出模拟模型)。
从菊池康也教授的观点来看,他认为⽇本⽬前初与第三和第四个层次上⾯。
观察我国⽬前物流成本的研究和管理现状,⽬前还处在第⼀和第⼆阶段上。
3.从微观和宏观上看,物流成本管理有何意义?从微观的⾓度看,降低物流成本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1)由于物流成本在产品成本中占有很⼤⽐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降低物流成本意味着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提⾼了利润⽔平。
(2)物流成本的降低,意味着增强企业在产品价格⽅⾯的竞争优势,企业可以利⽤相对低廉的价格在市场上出售⾃⼰的产品,从⽽提⾼产品的市场竞争⼒,扩⼤销售,并以此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
【企业物流管理】第九章 企业回收物流与废弃物物流(课件模板)
![【企业物流管理】第九章 企业回收物流与废弃物物流(课件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d8ea9a91d4d8d15abe234efc.png)
《企业物流管理》
(一)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的种类 1.纸包装材料的回收利用 2.塑料包装材料和回收利用 3.玻璃包装材料的回收利用 4.金属包装材料的回收利用 (二)包装回收物流的管理 1. 整修。这类包装物往往是可以循环使用的包装物。在使用 过程中,质量受到损坏。需要运到包装物供应商进行整修。 通过整修后,再投入使用。 2. 回收利用。这类包装物的损坏程度很高,往往难以修复后 再重新使用。一般将这些包装物卖到回收站。通过回收站进 行处理,分解成原料,再提供给包装物生产商作为制造新包 装物的原材料。如:包装瓶、罐、纸类包装箱等。
《企业物流管理》
教育部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推荐教材
《企业物流管理》
《企业物流管理》
第九章 企业回收物流与废弃物物
流管理
本章能力目标、知识目标与学习要求
[能力目标] 提高对企业回收物流与废弃物流的认识,掌握现代物流的类型并 具备灵活运用的能力,明确我国回收物流与废弃物流业的现状 [知识目标] 本章将从回收物流的概念和成因出发,对回收物流的形成与来源、 分类与特点、功能与原则等问题作出了详细的阐述,使读者能全 面了解回收物流的基础知识 [学习要求] 明确回收物流与废弃物流的构成,能够结合实现进行的回收与废 弃物流系统进行合理化的分析。
(二)再利用(reuse)再利用原则属于过程性方法,目的是提高 产品和服务的利用效率,要求产品和包装容器以初始形式多次使 用,减少一次用品的污染 (三)再循环(recycle)再循环原则属于输出端方法,要求物品 完成使用功能后重新变成再生资源
7
《企业物流管理》
回收物流系统模型
8《企业物流管理》第二节 回收物流系统设计10
《企业物流管理》
(三) 在我国,废旧产品回收再利用工作尚属起步阶段,在 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经验的同时,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政府重视 2.进行产品产业链的的绿色设计 3.建立废旧产品的有效回收网络 4.转变消费观念,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
物流管理学-物流成本与控制
![物流管理学-物流成本与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c1043e2d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83.png)
××××年各作业消耗的物流资源成本
服务资源: 工资 பைடு நூலகம் 800 000 保险 100 000 公用事业 120 000 津贴 100 000 折旧 380 000 1 500 000
物流成本核算的目的不明确
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方法不明确
物流成本核算与管理没有超出财务会计的范围
缺乏懂得物流知识的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人员
物流成本核算的标准不统一
01
02
03
04
05
物流成本核算与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01
(一) 物流成本核算的目的
物流成本核算的基本目的,是要促进企业加强物流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创新物流技术,提高物流效益。
明确物流过程范围
物流成本核算流程
确定物流功能范围 包装、运输、保管、装卸、流通加工、信息流通、过程管理 确定计算科目范围 在计算科目中,既有运费、保管等企业外部开支,也有人工费、折旧费、修理费、燃料费等企业内部开支,哪些列入计算科目,对成本大小有影响。 一般有三种确定方法 分科目计算 总科目计算 按企业内外成本计算
员工 6人
员工 4人
4000 立方米
90%
10%
物流作业
物流资源动因
购货单数量
工作准备次数
机器小时
工作准备数量
存储数量
验货报告数量
收货报告数量
全部产品
直接物流成本
物流作业动因
各成本对象的作业成本:
一、物流成本日常控制的原则与内容
(一) 物流成本日常控制的原则 1. 成本控制与服务质量控制相结合的原则 2. 局部控制与整体控制相结合的原则 3. 全面控制和重点控制相结合的原则 4. 经济控制与技术控制相结合的原则 5. 专业控制与全员控制相结合的原则
物流成本管理与控制
![物流成本管理与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b88019bdd0d233d4b14e694f.png)
9
1.2.2 物流成本管理的发展
欧美 日本 (菊池康也《物流管理》)
了解物流成本的实际状况 物流成本核算 物流成本管理 物流收益评估 物流盈亏分析
我国
10
1.2.2 物流成本管理的发展
欧美 日本 我国
物资经济 初步研究(认识) 重视研究、组织化开始 网络化、系统化
整体上处于起步阶段 - 对物流成本的构成认识不清
-- 缺乏权威的统计标准和数据
1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3 物流成本相关理论学说
1.3.1 物流成本冰山说(西泽修、日本 早稻田大学)
委托物流费 自家物流费
支付的委托物流费 企业内部消耗的物流费
原材料
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12
1.3 物流成本相关理论学说
因为各种费用相互关联,必须考虑整体的最 佳成本。
物流活动是管理对象,物流成本则是管 理手段。
18
案例:美国布鲁克林啤酒公司
1989年11月起销售到日本,价格比美国高5倍
运输方式
平均订货周期 运输费 库存费用 服务水平 总成本 销售额
海运 40天
空运
1周 ↑ ↓ ↑ ↑ ↑
19
1.4 物流成本的管理与控制系 统的基本内容
28
物流成本日常控制系统
指在日常物流运营的每个作业环节,依据现 代物流运营理论,采用先进的物流技术与方法, 来降低整个企业物流成本的一系列措施。
是物流成本管理的中心环节。 分为三种形式:
以物流成本的形式阶段 以物流服务的不同功能 以物流成本的不同项目
物流成本的综合管理与控制
物流成本课件09物流成本的控制
![物流成本课件09物流成本的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e1e3237aaa00b52acfc7caef.png)
PPT文档演模板
物流成本课件09物流成本的控制
9.2.2 零基预算法
3.零基预算法的缺点
①由于一切工作从“零”做起,因此采用零基 预算法工作量大,费用相对较高;
PPT文档演模板
物流成本课件09物流成本的控制
9.2.3 目标成本法
2.评定目标,奖惩兑现 与传统成本管理方法相比,目标成本法不是局限
于供应链企业内部来计算成本,因此,它需要更多的 信息,如企业的竞争战略、产品战略以及供应链战 略。一旦有了这些信息,企业就可以从产品开发、 设计阶段到间接阶段以及整个供应链物流的各环节, 进行成本管理。
PPT文档演模板
物流成本课件09物流成本的控制
9.2.4 标准成本法
(2)物流直接人工标准成本的制定
直接人工标准成本的制定包括直接人工的工时标 准和工资率标准制定。计件工资下,工资率就是生产单 位产品应支付的计件单价;计时工资下,工资率就是单 位工时工资率标准。
工资率标准=标准工资总额÷标准总工时 直接人工标准成本=标准工资率×工时标准
PPT文档演模板
物流成本课件09物流成本的控制
9.2.4 标准成本法
标准成本法是一种将成本计算和成本控制结 合,以此作为控制成本支出的依据,考核成本支出 的方法。
标准成本法是一个由制定标准成本、计算和 分析成本差异、处理成本差异三个环节所组成的 完整系统。
PPT文档演模板
物流成本课件09物流成本的控制
9.2.4 标准成本法
1.标准成本法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9页
(2)目标成本法的跨组织运用
含义:
购货方设定供应商的部件层次目标成本 购货方选择适当方法对供应商应用目标成本法 购货方激励供应商创新和提高成本降低率 改变对内部供应商的部件层次目标成本应用 针对具体产品和零部件层次 购货商的目标成本激发供应商的降低成本潜力,以 实现满意的利润水平
第32页
(2)改善成本法的跨组织应用
大量的信息共享和合作机制
经验丰富的购货商为弱势的供应商建立改善成本管 理 购货方的改善成本体系将自己的成本降低压力转移 给供应商 都需要购货商和供应商共同合作 价格传递机制都有效
改善成本法和目标成本法的相似之处
第33页
目标成本管理和改善成本管理在成本缩减能力 上的不同:
性价比权衡取舍(FPQ) 跨组织成本调查(ICI) 同时成本管理(CCM)
产品生产阶段
价值工程
第51页
总结 约束机制、合作机制和作业成本法相互补充、 互为支撑。 约束机制设定成本降低目标,并贯穿供应链 合作机制是补充,提供成本降低的可行方法 作业成本法的成本核算谢谢是基础
第19页
9.2.3 供应链成本与供应链管理策略
动态管理
第20页
供应链物流成本的管理策略
供应链分销网络的设计与优化
优化供应链订货策略 供应链库存管理 供应链配送管理
第21页
供应链交易成本的管理策略
建立供应链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制定供应链生产和供应计划的协同策略 制定供应链合作伙伴的激励策略
第 6页
购货商 作业成本 直接成本
供应商 作业成本 直接成本
交易成本
供应链成本核算中的三个层次
第 7页
供应链成本管理
Stefan Seuring: 供应链成本管理就是分析和控 制供应链成本的方法和概念。 生产----关系矩阵 艾宝俊:是以最终客户价值最大化为目标,以 核心企业为中心,将供应链上各环节分别实施 控制、优化的方法和体系。 价值分析的思想
第49页
(2)跨组织成本约束机目标成本法—产品设计开发阶段
核心企业确定产品的目标销售价格 确定产品目标利润,进而确定目标成本 分配到部件水平,传递给供应商
改善成本法—产品生产阶段
第50页
(3)跨组织成本合作机制的实施
产品设计开发阶段
供应商的选择
第36页
产品开发阶段目标成本管理的合作机制
性价比权衡取舍 跨组织成本调查 同时成本管理
第37页
(1)性价比权衡取舍
购货商愿意与供应商沟通、协调,放宽要求, 重新平衡 方法:
供应商提高售价,或降低部件的性能或质量 购货商价格让步 增加组件价值以使购货商增加目标成本
1. 供应链战略定位
战略定位:企业的市场竞争战略
供应链战略定位:在特定供应链上实现最优战略定位
组合,使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整体利润最大化。
核心企业的定位、发展重点和基本竞争战略 成员,总体竞争战略分解---产品发展战略和供应链管理 战略,建立合作 统筹规划成员企业间能配合核心企业实现供应链整体目 标的能力和竞争优势,实现战略定位组合的最优化 企业根据竞争战略开发和生产产品
供 应 链 成 本
交易成本
信息费用
交易谈判费用 签约费用 监督履约费用 交易变更费用
第13页
供应链交易成本的构成分析
交易成本
广义: 狭义:专指市场交易费用 是指供应链合作伙伴形成过程中发生的成本以 及维持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所发生的成本。 事前:信息费用、交易谈判费用、签约费用 事后:监督履约成本、交易变更成本
跨组织成本管理 供应链交易成本的优化
第 3页
9.1.1
供应链及其基本结构
供应链:是生产与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
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活动的上游与下游企业形成 的网链结构。 基本结构模型
第 4页
9.1.2 供应链管理的定义与内容
供应链管理,即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规划供 应链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并进行计划、 组织、协调与控制。 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 内容:
第39页
(3)同时成本管理
供应商在产品开发的构思阶段就参与,获得更 多时间和设计产品的自由。
同时成本管理和组织间成本调查的应用
第40页
同时成本管理的方式(根据供、购设计团队的 独立程度)
并行工程: 购:提供简要说明 供:单独设计 同时工程: 共同工作
方式的选择取决于产生的利益 与传统目标成本法的对比
沟通更具实质性 供应商只对总目标水平负责 供应商有更多的时间设计产品,更多机会降低成本 购货商失去保持产品差异化的一定能力
第41页
2. 产品生产阶段的成本合作机制
成本缩减目标不能实现时的选择
拒绝订单 价值工程
第42页
(1)价值工程(价值管理,价值分析)概述
GB8223-87:通过各相关领域的协作,对所 研究对象的功能与费用进行系统分析,不断创 新,旨在提高研究对象价值的思想方法和管理 技术。 产品为导向 价值是一种评价标准 价值(V)=功能(F)/ 成本(C)
以跨组织成本约束机制为核心,以合作 机制为保障,以作业成本法为基础的跨组织成 本管理体系,能有效优化供应链成本管理,提 升整条供应链的竞争力。
合作机制:通过成本信息的高度共享提高实现
目标成本能力的技术。
产品开发阶段 产品生产阶段
第35页
1. 产品开发阶段的成本合作机制
目标成本链的局限性
限制了供应商修订组件设计的自由度 购货商设计的组件给供应商带来不必要的高成 本 拒绝订单 谈判争取更高价格 通过合作机制协调(目标成本法之外)
第48页
2. 跨组织战略成本管理方法体系的实施
(1)作业成本法的运用
所有成员企业都实施作业成本核算系统 程序(生产成本+交易成本)
划分各种企业的活动为作业,并合并成作业中心 资源成本按动因分配,形成作业成本库 分析成本动因,分配成本到产品,并进行成本优化
为供应链成本管理提供了准确、详细的成本核 算信息,对运用供应链目标成本法个改善成本 法提供了最基本、最重要的核算保障。
第11页
商流是动机和目的,资金流是条件,信息流是
手段,物流是过程。 本书的供应链成本定义:在供应链运转过程中 由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所引起的成本。
作业成本----供应链间的物流成本 交易成本----由商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引起
第12页
9.2.2
供应链成本的构成分析
运输成本
物流成本 库存持有成本 缺货成本 订单处理成本
第 8页
9.2 供应链成本的构成分析
第 9页
9.2.1 供应链成本的界定与动因分析
1. 内涵界定 本书:物流成本和交易成本,不包含直接成本
第10页
2. 供应链成本动因的分析 供应链管理实际上是对物流、商流、信息流和 资金流的集成管理。
信息流 物流 供应商 资金流 商流 制造商 资金流 商流 信息流 物流 经销商
部件层次的目标成本 组装的目标成本 间接的目标生产成本
第28页
3)部件水平的目标成本
核算目的:部件的目标成本→外购的可接受价 格和内部自制的转移价格 新产品每个自制功能体的目标成本 若主要功能体外包,价格应由购货方确定,谈 判激烈 作用重要:在供应商和购货商间分配利润
各部件和组装的目标成本不平均分配,作业成本法
第30页
价格传递机制
供应链目标成本法的价格传递机制
第31页
2. 产品生产阶段的跨组织改善成本法
改善成本法是本阶段首要的成本约束机制
(1)改善成本法概述
核心理念:成本可以持续改善 成本管理意识:降低成本的潜力无止境 实质上的利润管理技术 成本降低的重点在产品生命周期的生产制造阶 段 前馈型
整条供应链的生产流程重组
购货商和供应商间的合作沟通,成本信息共享---最重要
第45页
9.3.3 基于供应链的跨组织 成本管理方法体系的构建
以精益供应链的核心企业为例
成本管理从企业内部扩展到整个供应链,贯穿
于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
第46页
基于供应链的跨组织成本管理方法体系
第47页
意义:传递 根据价格确定成本,三步
确定目标销售价格 决定目标利润水平 价格-利润=成本(可接受)
第27页
2)产品水平的目标成本 可接受目标成本的可行性 区别可接受目标成本和产品层次的目标成本 产品的当前成本→产品层次的目标成本 当前成本与产品层次的目标成本的差额----成本 降低目标 分解:
第43页
实施流程
选择对象 收集信息情报 功能成本分析 方案创新
第44页
(2)基于供应链的价值工程 优化产品成本的途径:
改进产品设计---设计阶段企业间合作的补充 完善生产流程---生产阶段企业利用价值工程的核心 转移作业到效率高的企业 并行作业 消除部分作业、简化流程或标准化流程、自动化操 作
供应链网络结构设计(物理布局) 集成化供应链管理流程设计与重组 企业内 外部 交互信息管理 供应链管理机制建设